您当前的位置:t7t8网 >  范文大全 >  心得体会 >《小儿垂钓》古诗带拼音版【最新6篇】(小儿垂钓古诗带拼音版解释)

《小儿垂钓》古诗带拼音版【最新6篇】(小儿垂钓古诗带拼音版解释)

更新时间:2023-04-11 01:28:02 点击: 来源:yutu

小儿垂钓是一首非常出名的一首诗词,你知道小儿垂钓翻译后的样子是如何的。这次帅气的小编为您整理了6篇《《小儿垂钓》古诗带拼音版》,我们不妨阅读一下,看看是否能有一点抛砖引玉的作用。

译文及注释 篇一

译文

一个蓬头发蓬乱、面孔青嫩的小孩在河边学钓鱼,侧着身子坐在草丛中,野草掩映了他的身影。

听到有过路的人问路,小孩漠不关心地摆了摆手,生怕惊动了鱼儿,不敢回应过路人。

注释

⑴蓬头:形容小孩可爱。稚子:年龄小的、懵懂的孩子。垂纶:钓鱼。纶:钓鱼用的丝线。

⑵莓:一种野草。苔:苔藓植物。映:遮映。

⑶借问:向人打听。

⑷鱼惊:鱼儿受到惊吓。应:回应,答应,理睬。

其他作品 篇二

《喜韩少府见访》

忽闻梅福来相访,笑著荷衣出草堂。

儿童不惯见车马,走入芦花深处藏。

《王昭君》

胡风似剑锼人骨,汉月如钩钓胃肠。

魂梦不知身在路,夜来犹自到昭阳。

《观郑州崔郎中诸妓绣样》(一作《咏绣障》)

日暮堂前花蕊娇,争拈小笔上床描。

绣成安向春园里,引得黄莺下柳条。

小儿垂钓 篇三

唐代:诗人胡令能

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小儿垂钓作品鉴赏 篇四

整体赏析

在唐诗中,写儿童的题材比较少,因而显得可贵。此诗分垂钓和问路两层,第一、二句重在写形:垂钓,第三、四句重在传神:问路。

第一、二句,“蓬头”写小孩的外貌,突出了小孩的幼稚顽皮,天真可爱。“垂纶”即题目中的“垂钓”,也就是钓鱼。诗人对这垂钓小儿的。形貌不加粉饰,直写出山野孩子头发蓬乱的本来面目,使人觉得自然可爱与真实可信。“学”是这首诗的诗眼。这个小孩子初学钓鱼,所以特别小心。在垂钓时,“侧坐”姿态,草映其身,行为情景,如在眼前。“侧坐”带有随意坐下的意思。侧坐,而非稳坐,正与小儿初学此道的心境相吻合。这也可以想见小儿不拘形迹地专心致志于钓鱼的情景。“莓苔”,泛指贴着地面生长在阴湿地方的低等植物,从“莓苔”不仅可以知道小儿选择钓鱼的地方是在阳光罕见人迹罕到的所在,更是一个鱼不受惊、人不暴晒的颇为理想的钓鱼去处,为后文所说“怕得鱼惊不应人”做了铺垫。“草映身”,也不只是在为小儿画像,它在结构上,对于下句的“路人借问”还有着直接的承接关系──路人之向小儿打听问路,就因为看得见小儿。

后两句中“遥招手”的主语还是小儿。当路人问道,小儿害怕应答惊鱼,从老远招手而不回答。这是从动作和心理方面来刻划小孩,有心计,有韬略,机警聪明。小儿之所以要以动作来代替答话,是害怕把鱼惊散。小儿的动作是“遥招手”,说明小儿对路人的问话并非漠不关心。小儿在“招手”以后,又怎样向“路人”低声耳语,那是读者想象中的事,诗人再没有交代的必要,所以,在说明了“遥招手”的原因以后,诗作也就戛然而止。

这首七绝写小儿垂钓别有情趣。诗中没有绚丽的色彩,没有刻意的雕饰,就似一枝清丽的出水芙蓉,在平淡浅易的叙述中透露出几分纯真、无限童趣和一些专注。

小儿垂钓白话译文 篇五

一个头发蓬乱的小孩子正在学垂钓,侧身坐在青苔上绿草映衬着他的身影。

遇到有人问路,他老远就招着小手,因为不敢大声应答,唯恐鱼儿被吓跑。

创作背景 篇六

《小儿垂钓》是胡令能到农村去寻找一个朋友,向钓鱼的儿童问路后所作。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以上就是为大家整理的6篇《《小儿垂钓》古诗带拼音版》,希望可以启发您的一些写作思路,更多实用的范文样本、模板格式尽在。

转载请备注原文地址:https://www.t7t8.net/xindetihui/734176.html
移动端网站原文地址:https://m.t7t8.net/xindetihui/7341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