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t7t8网 >  范文大全 >  心得体会 >高中化学论文最新9篇 高中化学论文怎么写

高中化学论文最新9篇 高中化学论文怎么写

更新时间:2023-03-26 05:29:33 点击: 来源:yutu

在日常学习和工作生活中,大家都写过论文吧,通过论文写作可以提高我们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那么一般论文是怎么写的呢?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写作高中化学论文,整理分享了9篇高中化学论文。

高中化学生活化探究教学实践 篇一

一、生活化探究教学的内涵

生活化探究教学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化学教育“源于生活,寓于生活,归于生活”两者基础上的教学,以源于生活的问题或任务出发,让学生在形式多样的探究活动中获得知识和技能、培养情感体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运用书本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体验化学的魅力。

二、生活化探究教学的意义

(一)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在生活化探究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运用一些生活化素材,让学生在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激起对生活探究的兴趣,在学习中掌握书本知识,实现学科知识的落实。如学习化学电源时,让学生到社会上调查生活中常见化学电源,研究电池的材料、原理、类型;学习金属腐蚀时,让学生观察自行车、护栏、铝合金生锈等,进行调查分析,做到掌握第一手资料,增强学生学习的好奇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转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

通过生活化探究教学,学生在生活化的探究中学习知识,自主思考探究。层层释疑、步步启发,加强问题意识的培养,充分发挥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提高分析归纳能力、创新能力、自主学习能力等。如“探究原电池形成的条件”教学时,设计以下问题:首先展示:番茄原电池使音乐贺卡发声,激发学生兴趣。质疑:音乐贺卡为什么发声,装置中的电流是怎么产生的?必须具备什么样的结构才能形成电流?原电池正负极与材料有什么关系?正负极除了与材料有关,还与什么有关?

(三)提升了学生运用化学知识的能力

在生活化探究教学过程中,教学内容来自于人们的生活经验,学生更加容易理解化学知识,并能将所学知识运用到人们日常的生产生活中去。如在学习化学平衡这一内容时,可以引用日常生活中人们为了防龋齿选用加氟牙膏;学习氧化还原这一内容时,可以引用日常生活中人们用淀粉碘化钾和食用醋来检验食盐中是否含碘等。

三、生活化探究教学的原则

(一)生活化原则

在问题情境设置时,首先要体现生活化原则。如“物质的量”教学是个难点,笔者上课时,就教室里的纯净水创设情景,请学生想方法计算一下这些纯净水所含的分子数,激起了学生的兴趣,启迪学生思考,使学生把宏观物质和微观粒子联系起来。学习乙醇的性质时,用生活中人们所熟知的“酒为什么是陈的香?”和“炖鱼的时候为什么要加少量的料酒和醋?”等。

(二)开放性原则

在生活化探究教学过程中,提出的问题要具有开放性,问题的答案也具有开放性。

(三)协作原则

在生活化探究教学程中,一方面,通过分组讨论等方式,学生共同协作,探究问题,形成对知识的体验;另一方面,师生协作,由教师设置生活化情境,学生在探究形成初步知识后,教师对所探究结论进行点评、补充和升华。在学生和学生、教师与学生的相互协作中,师生共同进步,进一步提高教学与学习的效率。

(四)创新原则

在生活化问题的设置和探究过程中,不仅要体现“生活”要素,而且还要提炼生活素材,注重所提问题、学生探究方式和思维方式、运用书本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等有所创新。

四、生活化探究教学的基本流程

(一)唤醒生活体验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搭起书本知识与学生实际生活之间的桥梁,让学生对生活与知识的密切联系有所感知,唤醒学生的生活体验,让学生运用生活经验去理解书本知识,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实际生活问题。如比较Na2CO3溶液中各种粒子浓度的大小时,学生对电荷守恒中CO32-前边的“2”感到难以理解,如果把电荷守恒比喻为“用人数表示胳膊 www.haozuowen.net 数”,学生便会豁然开朗。如用“弹簧现象”比喻化学平衡移动原理等。

(二)创设问题情境

问题情境创设是教学设计的重要内容之一。问题情境的形式可以有多种。创设的问题情境一般从学生熟悉的生活经验出发,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热情,突出教学的重难点。如在进行原电池的教学时可以创设以下问题情境:轮船在海中航行时,为什么要在船底焊接锌板;实验室在制取氢气时,为什么选用粗锌与稀硫酸反应,而不选用纯锌等。

(三)进行科学探究

在进行科学探究的过程中,让学生亲身体验成功与失败,体验其中的乐趣。如:“吹气生火实验”。取适量的过氧化钠粉末,放入疏松的棉花中,用导管向棉花中吹气,棉花会燃烧起来。原因分析:过氧化钠与人体呼出的二氧化碳反应,反应产生氧气,同时产生大量的热量,达到棉花的着火点,棉花燃烧起来。

(四)学会参与生活

学习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掌握知识,更重要的是学会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生活化探究教学,对源于生活的问题探究得出结论后,最终要回归生活,运用于生活,提高参与生活的能力。如学习了胶体,学生就知道为什么钢笔不能混用不同的墨水;学习氮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后,学生就知道“雷雨发庄稼”的原理;学习金属的腐蚀和防护后,学生就知道菜刀如何防锈。如学习完二氧化硫有关性质时,可以让学生讨论,我国为什么以硫酸型酸雨为主,自然界硫酸型是如何形成的。

五、总结

总之,课堂是师生互动、心灵对话的舞台;课堂是师生共同创造奇迹,唤醒各自沉睡潜能的时空;课堂是向未知方面挺进的旅程;课堂是点燃学生智慧的火把。高中化学生活化探究教学需要不断的摸索和实践,将逐步走向深入和完善。

高中化学论文 篇二

能力是直接影响活动成效、与能否顺利完成活动任务相联系的个性心理特征。心理学家一般把能力划分为两大类,即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本文所涉及的是一般能力。在高中化学中一般能力包括观察能力、实验能力、思维能力、自学能力。这四种能力也是高考重点考查的内容,因此本文谈几点体会,意在抛砖引玉。

一、观察能力的培养

1、实验教学中培养观察能力。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在实验过程中,要培养同学全面、细致的观察能力例如实验室制取乙烯时,加药品的过程、温度计的摆放,实验中烧瓶、集气瓶的变化、为什么要加石棉网、碎瓷片等等,都要认真观察,并进行思考提高能力。

2、性质教学中培养观察能力。在“乙烯”这一节讲解乙烯的物理性质教学时,展示一瓶事先收集好的乙烯气体。让学生从颜色、状态、气味、溶解性、密度、毒性等几个方面进行观察思考,并和课本中的结论进行对照、分析,从而培养观察能力。

3、结构教学中培养观察能力。在氯化钠晶体一节教学中,展示氯化钠晶体结构模型,让学生认真观察Na+、Cl-的位置、晶体的空间构型、一个晶胞中Na+、Cl-的数目、立方体模型中,面、体的中心及对角线、每个Na+周围距离最近且相等的Cl-数目;每个Na+周围与它最近且距离的Na+数目……这样的训练不但传授了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了观察能力。

二、实验能力的培养

1、分析实验装置,培养实验能力。根据实验原理,对特定的反应物或生成物应选用哪种量取、混合、反应、加热、除杂、干燥、检验、收集、吸收、缓冲(安全)的仪器?为何选用这些仪器以及之间大小?规格应怎样协调、搭配?能否进行再调整?为什么?最后为达到良好效果选用的仪器应采取怎样连接的位置顺序?等等。

2、通过实验操作培养实验能力。例如在乙醛一节教学中,演示完乙醛的银镜反应和乙醛与氢氧化铜的反应后,我就请两个同学来演示用甲醛代替乙醛的同样反应,要求其它同学注意观察并指出其错误。在演示完乙醇和钠的反应实验后,要求同学做钠与水的实验,有的同学竟用大块的钠并用手去拔。通过实验操作课堂上及时纠正错误,学生感受颇深,他们自己做实验时就很动脑筋,提高了他们动手能力。

3、在实验设计中培养实验能力。例题:水蒸气通过灼热的煤产生的混合气,其主要成分是CO、H2还会有CO2、CO和水蒸汽。请设计一个实验,确定上述混合气体中含有CO和H2。

该题通过限定仪器试剂,有目的地设计实验,将实验设计思路、装置连接、实验现象、物质性质、判断依据等诸方面结合起来进行训练,有利于学生实验能力的提高。

三、思维能力的培养

1、比较思维能力的训练。在教学过程中,新知识不断涌现,新概念不断的引入,这些知识和要领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如量筒、移液管、滴定管、容量瓶等都能量出一定体积的液体,学生容易混淆。通过对它们的容量范围、刻度规格、精确度等方面进行比较,找出各自的特点,学生才能真正理解每一种仪器的用途,才知道在什么情况下,用哪一种仪器。

2、概括思维能力的训练。在化学课堂教学中,要在很短的时间内完成对各个对象的认识过程,教师要不失时机恰如其分地进行抽象、概括能力的培养。例如,有机化学教学中,银镜反应生成物的配平,教学生概括为“一、二、三”,即一水二银三氨,醇、醛、酸、酯的教学时将各类有机物抽象概括为官能团,通过官能团的性质学习这些物质的性质。在进行有机物燃烧计算教学时,将它们抽象为各燃烧通式,既便于记忆,又培养了概括能力。

3、逆向思维能力的培养。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逆向思维训练,从事物的相反功能去探索、质疑,不仅加深了知识理解,提高思维的灵活性,也有利于突破传统思维的束缚,甚至会有意想不到的结果。1990年伏特发现了伏特电池,第一次将化学能变成了电能,英国化学家戴维就是善于逆向思维,进行了电化学研究,用电解法制取物质。1907年他选用电解熔融的苏打和苛性钠制得了钠,同年用电解硼酸制出硼。1908年用电解法制备的汞齐加热制得钙、锶、钡、镁等碱金属,他总共发现了七种元素,可谓是逆向思维成功的范例。思维能力有好多种,由于篇幅所限,本文就谈这几种。

四、自学能力的培养

自学是人类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一个人在成长过程中,在学校学习的知识是很有限的,大量的知识需要自学,不会自学就无法工作。自学能力的形成需要经过一个较长时期的训练过程,因此自学能力不能靠突击,更不能靠挤占高中化学正常的学习时间来延长复习,而应当平时就有目的、有步骤地进行自学能力的自我训练。它将使一个人终身受益。

例如,学习有机化学“乙醛”一节课,通过学生自己阅读教材二十分钟,让同学自己列提纲,然后重述,重点围绕乙醛的组成和结构是什么?有哪些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由这样的物理、化学性质决定了它有哪些重要用途?工业上如何制取?通过这样的训练,不但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而且调动了广大学生的积极性。

总之,上述四种能力是高中生必须具备的能力。我们认为:观察是入门,实验是手段,思维是核心,自学是方式。所有的能力都是以思维能力为依托,又是重叠交叉的,这些都是需要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日积月累逐步形成的。只要平时多用心,教师会由苦教变乐教,教师教会学生,逐步变成会教学生,学生逐步具备这些能力也由学会变为会学,由要我学,逐步转变为我要学,从而进入辟教和学的新境地。

高中化学论文 篇三

[摘要]根据问题教学法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及带来的实际效果,提出在实施本教学法时应关注的问题及相应的建议,以提高化学课堂效率。

[关键词]高中化学;问题教学法;应用

[中图分类号]G633.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6)11-0095

一、问题教学法概述

问题教学法最早是由前苏联教学论专家马赫穆托夫提出的,即在课堂上,由教师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主动探索,进而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或由教师主动提出并解决问题,同时向学生展示教师自己在该探索情境下的思维逻辑。教材的知识点以问题的形式呈现,学生在寻求和探索、解决问题的思维活动中,掌握知识、锻炼技能,并使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得以提高。

二、高中化学问题教学法的应用

1.明确教学目标,恰当选择教学问题

问题教学法应用于高中化学教学中,首先要明确教学目标,明确应该根据目标设置什么样的问题,并根据学生已经具备的知识水平及心理发展状况来进行设置。例如,在进行“纯净物”的教学时,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元素的两种存在形式:游离态和化合态,并了解游离态是指元素以单质的形式存在的状态,化合态是元素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的状态。教师给出单质、化合物、纯净物的概念。为了让学生深刻理解概念,教师可以提出问题:“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吗?”通过这个问题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思考。当学生给出否定答案时,教师可以通过这个预设性问题进一步引导学生进行说明;当学生给出肯定答案时,教师应及时对这个形成性问题做出反应,通过具体例子来进行说明,如举出石墨、金刚石、C60这三种物质虽然都由碳元素组成,但它们属于三种不同的单质,单独存在时是纯净物,但彼此混合时,属于混合物。通过这样的问题引导,不仅有助于学生的独立思考以及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还有助于学生从知识层面得到巩固提高,增加对化学学习的兴趣。

2.积极引导与肯定,创设良好的问题解决环境

应用问题教学法时,要注意内部和外部因素。内部因素是指学生的学习动机,即是否具有有意义学习的心向;外部因素是指教师对学生的积极引导与肯定。因此,化学教师在应用问题教学法进行教学时,一定要综合各方面因素,充分引导学生进行有意义的学习,创设和谐自由、积极向上的学习环境,充分调动学生解决问题的积极性。当学生回答正确时,要及时肯定,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回答错误时不能妄加批评,要引导学生探寻正确的结论。

3.依教学内容选择相应的问题形式

问题教学法的关键还在于问题呈现的形式。按呈现形式,问题可分为两种。一种是预设性问题,这种问题是教师在备课时为达到教学目的、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学情充分准备的问题,有利于教师在课堂上把握对学生的引导和点拨,控制教学进程;另一种是形成性问题,它是学生的思维在课堂上被激活的产物,是动态的,是教师和学生主动建构教学活动的过程,这种方式对教师的要求比较高,需要教师有丰富的知识储备和应变能力。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教师应采用不同的问题形式。例如,在“浓硫酸与铜反应”的实验中,教师在实验之前可以预设几个问题让学生思考,如是否有气体或沉淀生成?生成物是什么颜色的?使学生先明确应该关注哪些方面的内容。另外,根据实验现象再形成新的问题,如反应过程中,观察到溶液中先产生黑色物质,随后该物质又变成灰白色物质,学生自然会产生疑问:黑色物质是什么?为什么又变成灰白色?灰白色物质又是什么?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分析现象、进行假设、实验验证并形成结论,并确保学生有充足的时间进行自我思考,从而激发学习兴趣。

三、应用问题教学法需注意的问题

1.创设能激发学生兴趣的问题

兴趣是有意义学习的前提,当学生从内自发产生这种学习动机后,才会有研究学问的取向。因此,在化学课堂中,教师在采用问题教学法时,选取的问题要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他们思考并解决问题。如,在进行“浓硫酸性质”的教学中,引入“黑面包”实验,教师提出问题:“为什么产物会变黑?”“为什么产物会是面包的形象?”“反应过程中为什么有奇怪的味道?”等等,让学生通过现象来预测浓硫酸的性质,最后由教师补充答疑。通过这样一个既充满趣味性又包含教学重点内容的实验,不但满足了学生的好奇心,帮助学生掌握了必要的化学知识,还使学生感受到化学学科的魅力,进而提高了教学质量。

2.从学生的主体地位出发创设问题

新课标对于学生主体地位的发展、自我能动性的发挥,以及自主思考、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都有了较为明确的规定,将问题教学法应用于化学课堂,能够较好地满足这些方面的要求。因此,高中化学教师应立足于实际,考虑学生的主体地位,科学灵活地运用问题教学法,提高教学效率。

高中化学论文 篇四

一、对化学教学方式进行反思

教师要将化学教学中出现的事件利用案例的形式展现出来,同时还要对其进行一定分析与讨论。教师还要将化学教学中的思考与感受进行准确而及时的记录,方便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重新审视。教师还要开展化学课程中的听评课教学活动,利用教师间相互的观察与交流来促进化学教学水平的提升。

二、对化学教学过程进行反思

1.对教学内容进行反思

化学教师在进行教学前一定要对教学内容与重点、难点进行掌握,在课后教师也一定要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反思,这样才能够有效地避免出现一些失误。

2.对师生间的互动进行反思

化学教学一定要采用对话的形式来进行,这也是教师与学生进行交往活动的重要过程。教师一定要在与学生的互动中进行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能否真正投入其角色当中;教师与学生在进行情感交流的过程中是否和谐,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是否身心愉悦,这些都是教师要反思的内容。教师通过对这些进行反思,积极地鼓励学生进行化学知识的学习。

3.对教学方法的反思

化学教师对其教学方法进行反思是最重要的内容。其中包括课堂的教学氛围能否使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有所提升;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能否对学生起到一定程度的指导作用;如何才能够为学生创设一种舒适的学习环境等。通过对以上这些情况进行反思,才能够使化学的整体教学水平有所提升。

4.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对化学进行反思

学生对化学的学习主要是通过对化学过程的感受来体现的,高中化学教师一定要积极地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学习实践活动,教师要在对课堂教学进行设计的时候,注重对学生进行一定的指导,使学生能够自主地进行对化学知识的思考,同时还要培养学生主动参与化学实践的过程。在我国新课程标准的改革之下,要求学生一定要全面发展,这就要求教师一定要做好对高中化学教学的反思工作,这样才能有针对性地对化学教学进行改进,从而能够创造出新型的教学模式,进而使我国高中化学教学的整体教学水平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

三、小结

综上所述,在高中化学教学过程中,对于教学所进行的反思是所有化学教师一定要做的一项工作,这不但能够对化学这门学科的综合知识体系进行完善,同时还能够使化学的整体教学水平得以提升,从而使学生学习化学的效率在一定程度上有所提升,进而能够为我国培养出更多优秀的化学人才。

高中化学论文 篇五

摘要:化学实验,通过实验的方式,提升化学学习水平。化学知识对于高中生来说生涩难懂,学习时有着一定的学习难度。这也是在学习过程中进行化学实验的目的,教师指导高中生自主进行化学实验,让学生亲自体会实验效果,进行知识探索,帮助学生理解记忆化学知识内容。

关键词:三步法;高中生;化学实验

培养学生自主进行化学实验时,需要分三个步骤,将化学知识内容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进行传递,灌输化学知识的同时,提升高中生学习化学的兴趣,进一步提升化学探究能力。

1“第一步”,教师控制指导

在学生刚开始接触化学实验时,需要教师制定清晰的教学计划,目的是保证高中生顺利的完成化学实验计划,提升高中生的实验控制能力和实验控制水品,进行缜密的实验指导和实验预习。实验前,强调化学实验过程中需要注意的实验事项,保证学生们实验安全。在进行“亚铁离子检验”的化学实验时,教师需要介绍几种重要的铁的化合物。实验前精心准备实验材料(1)煮沸的蒸馏水配制的FeSO4溶液和NaOH溶液。(2)在FeSO4溶液中放入小铁钉,防止溶液出现氧化现象。在实验过程中,先由教师进行实验演示,让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尤其需要强调操作实验仪器时需要注意的问题,例如在使用胶头滴管时,它必须在容器上方,不能深入容器或是触碰容器边缘,否则将会影响实验效果。当产生实验现象时,首先让学生进行观察,在发生化学反应时,反应过程中生成了灰色的絮状沉淀,之后灰色沉淀迅速变成灰绿色,最终沉淀变成红褐色。明显的化学反应效果可以很好的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后续的实验介绍中,也可以更好的吸引学生的学习注意力,帮助学生认真思考,踊跃发言。在化学实验过程中,归纳出以下几点实验问题。(1)FeSO4具有较强的还原性,在空气中放置一定时间后,就会被空气氧化。(2)滴入NaOH溶液时氧气也发生了反应。(3)呈放NaOH溶液时需要保证试剂瓶的封闭性,保证它与空气隔绝。化学实验中的化学反应原理,化学反应注意事项,以及化学式的书写都是我们在学习过程中需要掌握的化学知识,而化学实验是加深学生对化学知识印象的最佳途径。

2“第二部”半开放型的化学实验

随着学生化学知识掌握程度的加深,教师可以尝试着给予学生更多的实验空间,为学生提供实验试剂,让学生在合理的实验范围内进行化学实验设计。例如在原电池原理的实验设计中,就有老师指导过我们进行了这样的化学实验。首先对实验原理进行简要介绍铜,锌以及稀硫酸共同构成了原电池。分析原电池的作用,介绍稀硫酸的使用原理。实验过程中需要准备以下实验材料。电极材料:碳棒、锌片、铜片、铁钉以及塑料片。需要准备的溶液是稀硫酸、硫酸铜、氯化钠、蒸馏水和酒精溶液等。因此我们进行实验时需要随堂进行实验汇报交流以及进行有效的实验汇报探究。我们通过化学实验了解具体的实验内容,在实验的过程中了解金属的活泼性,以及电流流动方向。对电解质溶液进行化学实验探究,通过观察电池的反应构成状况,形成对原电池的新的认识,加深我们学生对原电池的新认知印象,反馈实验效果,增强对实验内容的认识程度。课本上的知识生涩难度,这样就造成学生在学习时出现很大的学习局限性,我们学生采用闭门造车的学习方式理解化学知识内容是不现实的,因此需要培养我们的实践探索能力,增强对化学电极认知理解能力,提升学生对原电池知识的学习水平。

3“第三步”完全开放型

相比较而言,第三部实验教学不好掌控,需要教师拥有一定的实验预见性,对实验过程中出现的实验状况进行预测,这需要他们具备敏锐的观察力和良好的工作指导能力。完全开放型的化学实验教学就为教师提供一道实验题目,让学生自主研发设计化学实验步骤,正确选择化学实验试剂。介绍实验理论完毕后,让学生自主进行实验,合理设计化学实验步骤,进行实验演练,最终得出实验结论。比如在Fe2+和Fe3+检测实验中,需要学生自主选择实验方式,实验材料以及实验溶液,自主设计实验步骤,完成猜想验证。判断方式如下(1)根据颜色判定元素性质。(2)用pH试纸测定pH值,然后再对照比色卡完成实验。(3)使用NaOH溶液进行实验验证。(4)使用KSCN溶液进行验证。一个问题具有多种实验验证方式,选择合适的方式进行验证就能得到最终结论。当然在对这一知识点进行讲解时,是需要学生掌握所有的化学实验知识点的,这也是化学考试中的一个重要考点。“师傅领进门,修行靠个人”,化学实验教学正是如此,化学教师帮助我们学生打开实验的大门,传授实验教学理论,认真制定实验计划方案,之后由高中生自主选择实验材料去验证化学实验结果,高中生学习化学知识时需要更好的培养学习灵感,而教师的职责就是帮助学生打开实验学习的大门。

4结语

对于化学实验而言,实验有着鲜明的实验特点。进行实验探究时,需要围绕核心的化学问题进行实验假设,对于高中生而言,实验对他们学习的帮助是显而易见的,在问题和假设之中反复论证,学生对知识概念的理解程度也会逐渐加深。

高中化学论文 篇六

摘要:教师在进行高中化学教学时,如果能适时引导学生归纳出化学课本中所隐含的原理原则,不只可以促进学生对化学知识的理解,增进学生的自主学习,也能提升学生在化学学习上的认知程度,以弥补高中生间的认知差距。对自主学习的概念进行阐述,重点探讨自主学习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关键词:自主学习;高中化学教学;应用

自主学习有利于个人潜能的发展,是个人发展的根本保证。有效学习能否实现,取决于学习者个人的积极主动性的发挥程度。

一、自主学习的概述

自主学习是一种学生基于对学习目标了解的前提下,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自身条件和需要自由地选择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并通过自我调控的学习活动完成具体学习目标的学习模式。具体来说,自主学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参与。能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主动参与教学活动,并能将学生的经验与课程内容相掌握,经由提问、定义问题与呈现矛盾的结果等方式,引出探讨主题的方向。2.探索。学生参与活动后,须有足够的时间进行探索,经由动手操作,建构共同的、具体的经验。教师以学生的共同经验为基础,给予充分的时间与机会,协助学生进行探索,并从中学习动作概念与过程技能。3.解释。能确实理解动作知识与过程技能,在此阶段,先请学生提出解释,教师再以学生的想法为基础,并运用口头、影片或教学媒体等方式,介绍动作概念或技能,并引导学生进入下一个阶段的活动。4.建构。营造能促使学生讨论以及互相合作的学习环境,分享想法并给予回馈,以建构个人的理解。此外,亦重视学生是否能将其所形成的解释,应用于新的情境或问题中,强调动作知识与过程技能的一般化,发展更深、更广的理解。5.评量。在学生进行探索与提出解释后,给予回馈是很重要的,因此,教师在每个阶段的活动中,皆可进行形成性评量。总之,自主学习要求学生以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根据自身学生能力,制定相应的学习策略的一种主导学习的内在机制,它要求学生对自己的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学习方法以及使用学习材料的控制权,即指学习者在以上这些方面的自由选择程度。它是培养学生终身学习能力的一种有力的教学方法。

二、自主学习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一)将学生需掌握的概念以课例加以结合

教师欲帮助学生学习有意义的化学概念时,有效的方法是帮助学生有关联地学习化学概念。学生应该学习一些有互相关联、经过组织的概念信息,而不是学习一些没有组织、随意组成的事项。而为了有意义的学习化学概念,学生应该使用认知过程来架构概念信息中每一元素之间的关联,学生需架构某一概念与另一概念之间的关系。如果这个关联没有建构起来,学生就缺乏基础和框架去建构一个有意义的概念架构。以此观之,即使教科书上存在一些课例,但若通过教师适当的编排、掌握与解释,将学生需掌握的概念以课例加以结合、涵盖或诠释,对学生应当会有较佳的帮助。

(二)培养学生的领悟能力

通过课例的学习,可以真正体会某一理论所蕴含的丰富意义,并辅助定义功能的不足。而在传统的教学上,对化学知识的学习大多过度着重于对数字的运算与片段知识的背诵,而忽略学生在学习化学概念时所具备的想法,因此学生可能会做很多的计算题、能背诵很多的化学知识,可是他们可能并不甚了解其意义,或是完全理解相关的问题概念。也就是说,学生若只是背诵公式或定义是无法充分理解理论的,这也说明为何有些学生在接触新的学科领域时,即使在学习完了某一学科单元的内容后,仍然在解答关于这一学科单元内容的问题时,感到相当的吃力,不知如何着手去解决。这反映出学生可能仅是具有关于该学科单元内容的原理。而通过课例的学习过程,学生可能会发现到现在欲解决的问题和以前碰到过的问题之间具有相似性,因此而掌握这些问题间的模拟关系,而将符号联系起来,再以以前证明为有效的方式,使符号与自然产生对应关系。在高中化学教师口语解释的诠释研究中,着重于研究化学解释的类型有什么以及教师在教学时实际呈现出口语解释的类型是什么,两者有何相同与相异部分。

(三)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因为在一般化学课程中,学生依照多食谱式的实验过程进行化学探究,因而无法获得像化学家创造化学知识的乐趣,若能重复历史上关键的化学实验,便能使学生感受化学家解决问题的方法,与诠释实验结果的想象力与逻辑;化学家私人传记的阅读可使学生得到较完整的化学史数据,并能更有系统、有组织的理解该位化学家的思想观念与化学理论的创造历程;小组讨论可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学生在一起进行学习所得到的成就与乐趣较独立工作高,最重要的是通过小组讨论活动,可以提供学生分享想法和经验的机会,如能彼此辩论化学史上的多元理论,便能通过认知冲突而促进个人知识的再建构;富有想象力的化学写作可由教师先提供一些开头的结构,例如搭配交互式历史小故事的融入模式,在故事高潮处中断,并要求学生想象并创造属于个人的故事结局,此活动可让学生展现无限宽广的创意,在写作的同时也进一步重新诠释对于课程内容的理解。

三、结论

总之,通过自主学习的内涵,可以拓展化学知识和学习的领域,更可以激发对化学学习的兴趣,尤其对化学知识的了解与关怀,以提升学生对于学习化学的兴趣,运用自主学习模式,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1]戴建华。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角度探析初中化学教学[J].基础教育研究,20xx,(18):25-26.

[2]古书奇。自主学习视角下的高中化学实验教学探析[J].化工管理,20xx,(35):76.

高中化学有效教学浅议 篇七

一、培养学生的学习欲望

在传统的高中化学教学过程汇总,教师的教学目的通常都单纯关注学生的认知,忽视情感、态度、价值观。以往我们的教学也将教学目标分为知识、技能和情感三个领域,但是收到传统教学的影响,始终把反复练习、训练的方式作为培养学生的重要手段。再加上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往往单纯忽视学生知识和技能的培养,忽视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在最新的课程标准中,明确要求要培养学生对化学的持续学习欲望。学习欲望才是激发学生积极主动探索知识的内部动力,是学生积极认识事物,积极参与活动的一种心理倾向。有了兴趣,还会萌发创新意识,而在创新过程中产生了学习的兴趣,又再次促进创新。所以,教师要充分运用各种有效的教学手段,激发和培养学生对化学学习的欲望。例如,在学习了苏教版高中化学的“原电池”之后,教师给予学生适当的原材料鼓励学生自己去制作原电池,提高对化学学习的兴趣,加强学生自己的动手能力。

二、探究有效的化学教学策略

有效的教学策略意味着教师依据学生的认知水平、知识经验,为指导学生进行主动地构建知识而编制的学习方案。实质上是教师帮助学生掌握教材内容,沟通“学”与“教”的桥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构建知识能力。化学学习是一个主动建构知识、发展能力、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过程。在教学设计中,要贯彻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在充分理解教材和了解学情的基础上,找准教学的起点,按照教学规律和学生的学习实际情况,制定合理可行的方案。在教学设计中要以问题为中心,积极引导学生的探究活动,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教学活动是教师与学生的双边活动,只有教师真正转变角色,建立起师生间沟通的绿色通道,才能营造一个宽松、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学生才能放开手脚,主动探索,积极学习。在教学中,教师要创设问题情境,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质疑,然后引导学生设计探究方案和途径,并通过相互的团结协作,解决问题。这样既能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又能激活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

三、上课时因材施教,下课后有效布置作业

化学教学应该以促进全体学生的发展为本,促进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要通过化学学习,使每个学生的科学素养都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高中生在心理成熟程度和智力发展水平方面是不同的,每个人的学习习惯和思维方式也是不同的。在化学教学中,不能搞“一刀切”,否则成绩好的学生会“吃不饱”,成绩中下等的学生会“吃不了”,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实施分层教学,才能使教学更加有效。在过去的化学教学中,教师通常布置过多的课后作业,这样的“题海战术”往往使教学效果事倍功半,使学生也不知所措。

在传统的化学教学中,学生的日常作业以练习为主,以训练为主。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在练习中出现的问题,了解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适时强调和巩固难点,以达到学生对知识点的深入理解和掌握的目的。然而,这样的传统作业写作方式缺乏思维性训练,所以,教师在布置作业时要,以作业为载体,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积极主动获取和巩固化学知识,积极探究化学基本规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形成科学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首先,要针对化学知识点精选适量试题,要有针对性,让学生在练习中巩固所学新知识;要具有代表性,让学生在练习中能举一反三。

四、总结

教师应该尽自己所能去创造一个好的课堂学习氛围,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充分感受到学习化学的乐趣,让学生自己参与化学实验制作,激发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欲望。最终,营造一个和谐的课堂氛围,提高学生参与度,构建一个充满生机的课堂。

高中化学论文 篇八

化学教学中有些知识点(例如化学平衡、中和滴定的误差分析、电离平衡等)难以突破,若只从反复讲解或重复习题训练以求学生巩固,这种只求效果不考虑学生学习情感的教学方法,以当前课程改革的观点分析,就是典型的缺乏课程意识。教师的课程意识,不但是一种理念渗透,也是一种对基于当代教育学、心理学学习与运用的体现。本文以“中和滴定误差分析”为例,试用认知心理学对问题难易的分析原理进行解构,以供对其他知识难点作难度分析的借鉴。

“中和滴定实验误差分析”是中学化学教学中的一个难点,教与学都感到滴定误差分析是“纷纷扰扰”,教师感到难以让学生准确体会各种操作误差的产生,学生感到误差分析结果容易“南辕北辙”。

一、中和滴定实验误差分析问题的复杂性分析

依据德国认知心理学家J·芬克关于复杂问题的判定标准(“不透明性”“多目标性”“情境的复杂性”“变量及变量间的联系复杂性”“动态性”“延迟性),对比中和滴定误差分析问题,可以发现问题的设置层面一般只能获得一些表面的信息如操作描述等,而是否产生误差、引起的误差是正的还是负的,就需要做多步的变量转换,思考就需多步且要细致,即误差分析具有复杂问题的“不透明性”与“多目标性”特征;对中和滴定中引起结果偏差的操作因素作最少的分析也约20种,而这些操作似是而非,即问题分析具有多变量,而且这些操作可以单独设置为变量,也可以多种操作组合形成多变量的问题,可见这些操作(变量)间的关系比较复杂,即具有复杂问题的“情境的复杂性”“变量及变量间的联系”的特征;中和滴定实验误差分析问题中,因为引起误差的变量较多,记忆量就较大,而且从操作变量到误差产生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分析者有耐心、有较强记忆力与较强的推理能力,即具有复杂问题的“延迟性”特征;若在新课学习时对中和滴定的误差分析技能掌握不扎实,随着时间推移,学生则会感到越来越难掌握,而失却思维推理的条理与耐心,从学习者的思维特点来分析,即具有复杂问题的”动态性”特征。

二、中和滴定实验中引起误差结果的操作变量数目分析

关于中和滴定误差分析问题的所有复杂性特征,最根本的因素就是中和滴定实验中能引起误差的操作变量较多。以“标准溶液滴定待测溶液的操作”为例,分析能引起误差的操作种类数即变量数目。

1.洗涤方式

因滴定管内溶液须保持所装溶液的原浓度,因此滴定管用蒸馏水洗净后须用待装溶液润洗2~3次;而锥形瓶只是反应的容器,只需保持已量定体积的所装待测液的溶质的物质的量即可,因此只需用蒸馏水洗净即可。作为产生误差的变量,操作常可作如下分类而设置问题:(1)滴定管洗涤:量取待测液的滴定管未曾用待测液润洗而直接量取,若其他操作准确,则结果偏大?偏小?无影响?装标准液的滴定管未曾用标准溶液润洗,而其他操作正确则测得浓度偏大?偏小?无影响?(2)锥形瓶洗涤:锥形瓶用蒸馏水洗净后,瓶内残留少量蒸馏水,测得浓度偏大?偏小?无影响?锥形瓶用蒸馏水洗净后,再用待测液润洗2~3次,则测得待测溶液的浓度偏大?偏小?无影响?

2.滴定管尖嘴部的气泡

装满溶液的滴定管,应检查滴定管尖嘴内有无气泡,如有气泡,会使滴定管刻度读数偏小,因此必须排出。作为问题的变量,操作常可作如下分类而设置问题:(1)量取待测液体积之滴定管:记录起始刻度时尖嘴部有气泡,量取后气泡消失,其他操作正确,则实验测得待测溶液的浓度偏大?偏小?无影响?若记录起始刻度时尖嘴部无气泡,而在记录终点刻度时尖嘴部出现气泡,则结果偏大?偏小?无影响?(2)滴定用滴定管(装标准溶液):记录起始刻度时尖嘴部有气泡,滴定后气泡消失,其他操作准确,则实验测得待测溶液的浓度偏大?偏小?无影响?若记录起始刻度时尖嘴部无气泡,而在记录终点刻度时尖嘴部出现气泡,则结果偏大?偏小?无影响?

3.滴定管尖嘴端存在挂滴

滴定管装满溶液后尖嘴部存在挂滴,则应用滤纸吸掉挂滴,以保证滴入锥形瓶中的每滴标准液都有刻度记录。中和滴定在临近滴定终点时操作应是逐半滴滴入锥形瓶(半滴滴定操作即为控制活塞或小玻璃球使尖嘴端出现挂滴,然后将尖嘴挂滴靠近锥形瓶内壁,使挂滴沿内壁引流而流入锥形瓶内,并用蒸馏水冲洗锥形瓶内壁),可见正确的滴定操作在滴定终点时不会出现挂滴。作为问题的变量,操作常可作如下分类而设置问题:(1)量取待测液之滴定管:量取前滴定管尖端有挂滴,而直接记录起始刻度,其后操作正确,则测得溶液浓度结果偏大?偏小?无影响?在记录起始刻度时尖端无挂滴,而达到终点刻度时尖端出现挂滴,其余操作准确则测得溶液浓度偏大?偏小?无影响?(2)滴定用滴定管(装标准溶液):滴定前滴定管尖端有挂滴,而直接记录起始刻度,其后操作正确,则测得溶液浓度结果偏大?偏小?无影响?在记录起始刻度时尖端无挂滴,而达到终点时尖端出现挂滴,其余操作正确则测得溶液浓度偏大?偏小?无影响?

4.滴定管的读数

读数时滴定管应垂直地夹在滴定管架上,由于水溶液与玻璃的表面张力的特点,滴定管内的液面呈下凹弯月形,读数时视线应与凹液面下缘最低点在同一水平线上,仰视与俯视都会使读数产生偏差。作为问题的变量,关于读数可作如下分类而设置问题:(1)用滴定管量取待测液体积时:记录起始刻度时仰视读数其余操作正确,则待测溶液浓度结果偏大?偏小?无影响?记录起始刻度时俯视读数其余操作正确,则待测溶液浓度结果偏大?偏小?无影响?读取终点刻度时仰视读数其余操作正确,则待测溶液浓度结果偏大?偏小?无影响?读数终点刻度时俯视读数其余操作正确,则待测溶液浓度结果偏大?偏小?无影响?(2)滴定读数:记录起始刻度时仰视读数其余操作正确,则待测溶液浓度结果偏大?偏小?无影响?记录起始刻度时俯视读数其余操作正确,则待测溶液浓度结果偏大?偏小?无影响?读取终点刻度时仰视读数其余操作正确,则待测溶液浓度结果偏大?偏小?无影响?读数终点刻度时俯视读数其余操作正确,则待测溶液浓度结果偏大?偏小?无影响?

5.其他能产生误差的操作变量

(1)配制待测溶液或标准溶液的溶质含有杂质;(2)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标准溶液时的操作误差;(3)中和滴定时指示剂的不同选择;(4)若用待测液滴入定量标准液方式进行中和滴定,而操作变量不变,分析误差情况;等等。问题变量繁复。中和滴定中引起误差的操作变量繁多,再加上从操作到误差结果的产生并不是直接产生,一般需要转换,如从读数的偏大或偏小来判断所用溶液体积大小就需注意是数据为起始刻度还是终点刻度,而且要注意变量间的相互干扰,如“前与后”“标准溶液与待测溶液”等等。可见中和滴定误差分析问题,若从影响问题难度的因素分析,虽然从认知心理学分析解决此类问题的算子并不多,但其变量之多,为中学化学问题中之最,故为教学中的一个难点。在教学时若只重变量的罗列枚举,很多学生会失却耐心与细致,于是教师在组织此知识点教学时也因此而变得枯燥乏味。

三、从专家与新手解决问题的变量处理方式谈中和滴定误差分析的归因教学

认知心理学家认为某个方向的问题解决专家,主要是解决此方向问题的知识之间已形成各种联系,这些知识可以归成同一类,这样几类的知识又可以归成更大的一类,即专家借以较大的意义单元即组块加工信息,使解决问题时便于迅速检索与提取。认知心理学家也从实验角度证明,在教学中按问题解决专家的知识结构组织教学,可以提高教学质量。在进行中和滴定误差分析教学中,也可以运用专家式的认知模式来组织教学。

1.明确中和滴定的误差类型,克服解决问题时的“功能固着性”

所谓认知功能固着性,即解决问题时总是按照事物的传统功能,不会变通,不能用新的方式来表征问题情境。如问题设置为“用滴定管量取待测溶液时不慎多加了一滴(1/20mL),分析误差情况”。部分学生就思考“那标准溶液也不是相应地多用了吗?结果无影响吧”,不少学生因为对数据的认识与应用总有一种“一定要应用”的功能固着副作用,就把此多加的“1/20mL”数据也代入计算式计算,而根本没认识到此“一滴”不是本实验的测量数据,只想到有数据就要代入计算式计算,即具有一种认知心理学家认为的“功能固着”认知偏差。让学生掌握误差的概念与类型较为重要。对于误差,中学教材与教师一般都只涉及对结果的直接分析,不作对误差知识的系统说明,导致学生缺乏如专家般的误差分析系统知识,而完善知识结构是克服功能固着性的前提。因此,在组织该知识点教学时可让学生明确以下几点:(1)明确实验误差定义为直接或间接测量的数据与真实情况的差值,若高于真实值,称之为结果偏大,反之为偏小。(2)明确误差从产生的原因可分为系统误差与操作误差两大类:系统误差即仪器或指示剂的精确度所限,具有客观性,如滴定管的精确度、指示剂的变色范围等;而操作误差即实验操作所产生的偏差,具有实验者的主观性,需要操作手法的正确性,中和滴定误差分析大多在此方面设置。(3)明确中和滴定是用标准溶液测定待测溶液的浓度,一般通过滴定管读数,代入反应计算关系式而运算得到结果,是一种间接测量,而误差是由直接测量的实验数据产生。误差分析即分析直接测量所得的数据偏差情况在计算式中对结果的影响,完善学生特定领域的知识结构是有效解决特定领域问题的最重要条件之一。

2.梳理与归纳各个引起误差的操作,形成解决问题所需知识的组块加工信息

美国卡耐基梅隆大学教授纽威尔和西蒙在关于影响问题难度因素的论述中,提到问题空间是影响问题难度的最重要的因素,问题空间即解决问题的迷津,空间越大即迷津越多,并认为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就是采取有效的策略和方法不断缩小问题空间以至问题解决的过程。而要缩小问题空间的一个根本因素就是解决者可以采取的内部知识命题集的大小,即知识组块大小。引起中和滴定误差的变量较多,因此教学中有必要对各个引起误差的变量进行“组块”,以降低解决此类问题的难度,在教学中较为常见的“组块”是以引起相同误差结果的操作归类。如对引起实验结果偏高的操作进行“组块”(以标准盐酸滴定未知浓度氢氧化钠溶液为例):(1)锥形瓶用水洗净后,又用待测液滴洗。(2)酸式滴定管未用待装液滴洗。酸式滴定管滴定前有气泡,滴定后气泡消失。(3)酸式滴定管滴定尖嘴未充满标准液便开始滴定。滴定前俯视滴定管,滴定后仰视滴定管读数。滴定结束时,部分标准液附在锥形瓶瓶壁上。(4)滴定结束时,滴定管尖嘴处仍挂有半滴定液。(5)用酚酞作指示剂,当红色变成无色。(6)返滴一滴NaOH溶液无颜色变化。(7)滴定结束后,立即读数。同样可以对引起实验结果偏小的操作进行“组块”,也有很多教师采用以中和滴定实验中的各操作阶段的误差情况进行“组块”。将知识信息梳理得井然有序,并把有意义的或有内在联系的知识信息以一定的编码方式贮存,均可提高短时记忆与长时记忆容量,从而大大提高解决问题的正确率与效率。

3.归纳与反思误差分析,形成问题解决的“如果……那么”产生式系统

认知心理学家认为,在知识传授中,不仅要重视陈述性知识的学习,更重要的是要重视程序性和策略性知识的学习。程序性知识和策略性知识对学生提高问题解决能力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教学中不但要告诉学生“是什么”,更关键是要使学生懂得“为什么”和“怎样做”,从而使他们获得大量牢固的“如果……那么”式的问题解决系统。在中和滴定误差分析过程中,应首先让学生明白,中和滴定误差是间接测量误差,是直接测量的数据代入计算式而产生,误差分析中应理解计算式中哪些因子是常量,哪些是实验测得的数据;其次让学生明白“如果实验测得的数据偏大或偏小,那么计算结果偏大还是偏小”;再次让学生分析清楚实验中“如果是这样的操作,那么实验测得的数据偏大还是偏小抑或无影响?”……在误差分析中运用如此的逆推法和“如果……那么”的假设,能让学生从繁复的变量对应分析中,归因到结果的计算分析,使分析有条理、能监控并调整。通过适当的练习,使学生从最初的依据误差分析范例的陈述性分析,渐变成为“如果……那么”式的产生式规则的程序性分析,并在分析过程中进行调控自己解决问题的方向、方法与原理,即策略性知识的运用,从而使自己从一个解决问题的新手转变成为一个解决问题的专家。

总之,教学难点为什么是难点?这是我们中学教师应该而且必须思考的问题,我们须从心理学、教育学层面进行思考,从理论上清楚难点之难以及从难到易的通道,而不能总是单从“分散难点”“逐步分解”“重复练习及讲解”等解决难点的教学方式着手,因为只有在理论上分析清楚难点为什么难,才能有更合适的解决难点的教学方法,才能创新性地开展新的适合于不同学生的解决难点的各类教学方法与方式。

高中化学论文 篇九

实施课程的改革,构建一个开放的、充满生机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使教育教学更加注重基础性、社会性、人文性和发展性,这是新课改的目的和要求。为此,新课程改革的教育将面向全体学生,注重知识能力的全面性以及学生素质发展的差异性。

一、教师观念要从化学教学转变为化学教育

新大纲所赋予化学教学的任务明确指出:化学教学的第一任务,就是要贯彻全面发展的方针,提高学生的素质,为国家培养合格的公民。与此同时,化学高中新教材学科难度明显下降,知识面拓展,新科技的介绍大幅度的增加,课时大幅度下降。为此,教师的教学观念必须转变,要从注重具体的化学学科知识点的教育转变为进行综合化教育的化。化学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要帮助学生理解化学对社会发展的作用,使学生可以从化学的视角去认识科学技术和社会生活中的有关问题,了解化学制品对人类的贡献,学会运用化学知识和方法治理污染,合理利用化学资源。如新教材第二册《合成材料》一章的设计就完全是以化学的应用为知识的载体。新教材增加的阅读材料目的也是提高学生的化学应用的能力使之形成学以致用的思想。

二、课程改革要求教学方式的不断更新

化学教学要从学生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出发,发挥学科自身的优势,将科学探究作为课程改革的突破口,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新意识,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学习,使获得化学知识和技能的过程也成为理解化学、进行科学探究、联系社会生活实际和形成科学价值观的过程。

1.课堂形式多样化

根据化学学科的特点和不同知识内容的特点,化学的课堂教学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方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课堂教学可以采取的教学方法很多,如“探究———讨论”式教学法“、启发———讨论”式教学法、程序教学法、实验探究法等多种形式,使学生感到学而不厌,从而进一步激发他们的求知欲,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运用各种不同的教学方法应该注意一个问题,那就是一定要根据教学实际,做到形式为内容服务,形势和内容统一。

2.检测方法多样化

为了巩固和检测课堂教学效果,考试和作业是必不可少的形式。在平时的教学中,很多同学听见考试就头疼,作业抄袭的现象也时有发生。为了转变这种现象,教师应该多动脑筋,尽量使作业和检测改变过去单一呆板的模式,采取灵活多样的方法。

比如,采取课前五分钟小测验,分组竞赛等形式,使学生学得愉快,学得轻松,在学习中掌握获得知识的方法,为今后更好的学习奠定基础。

3.化学实验功能的多样性

化学教学中学生获取化学知识和能力的重要途径是实验,实验有利于培养学生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对于一个人终生的发展意义重大。新教材中增加了很多学生实验,演示实验,在教学可多发挥实验的功能,针对实验现象展开问题讨论。 4.学习内容的丰富性

教学中不但要完成基本化学知识的教学,还要尽量使化学知识成为为人类服务的手段和方法。为此,要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引发学生的学习欲望。新教材为教学提供了许多与生活实际相联系的内容,教师要在此基础上,搜集地方资料或新科技、新发现的相关内容,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分内容、分小组研究相关领域,增长知识开拓视野,增强应用知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完善教学手段

随着时代的发展,多媒体技术的广泛应用,赋予化学课堂教学更广阔的空间。模拟微观世界中分子、原子、电子的运动已成为可能。通过模拟实验使学生获得仿真操作的技能和体验,使教学活动更形象、更直观、更生动,从而极大的调动了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也极大提高了教学效率。

1.重视教学的直观性

在讲述有机化学取代反应、加成反应等内容时,如果只用语言讲述,既费时又费力,学生还觉得抽象难理解。采用自治的电脑课件使得微观粒子的结构跃然于荧屏之上,并且把反应历程生动形象的展示出来,学生感到很有趣味的同时对知识的理解也更加深入。在讲述有关环境污染、人工降雨等与生产生活联系紧密的内容时候,可以放映一些相应的影视资料,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

2.重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与实际生产和生活联系紧密。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发展,各种现代化的教学设备日益完善,应用于课堂教学已成为可能,同时这也是当今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作为化学教师要努力创造条件,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根据本学科的特点拓宽教学思路,完善教学手段,如自制化学课件、建立习题库等,从而使化学课堂生动活泼引人入胜。

总之,新形势下的化学教学必须改革传统的教学思路,使教师从思想上提高认识,从行动上赶上时代教育新发展的步伐。教师转变观念,拓宽思路,改变方法,以全新的思路,全新的方法投入到化学新课程改革中,使化学课堂成为学生喜闻乐见增长知识才干的所在。

考括坟籍,博采群议。以上就是给大家分享的9篇高中化学论文,希望能够让您对于高中化学论文的写作更加的得心应手。

转载请备注原文地址:https://www.t7t8.net/xindetihui/670958.html
移动端网站原文地址:https://m.t7t8.net/xindetihui/6709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