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t7t8网 >  范文大全 >  心得体会 >赏识教育的论文优秀5篇(赏识教育的论文优秀5篇作文)

赏识教育的论文优秀5篇(赏识教育的论文优秀5篇作文)

更新时间:2023-03-18 09:29:00 点击: 来源:yutu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总免不了要接触或使用论文吧,论文是指进行各个学术领域的研究和描述学术研究成果的文章。你知道论文怎样才能写的好吗?t7t8美文号为朋友们整理了5篇《赏识教育的论文》,希望能为您的思路提供一些参考。

赏识教育的论文 篇一

摘要:二十世纪最重要的心理学发现之一是“自我意象”,这种自我意象就是“我属于哪种人”的自我观念,建立在对自身的认知和评价基础上,简言之,你把自己想象成什么样的人,你就会按照这个标准行事,你就会成为怎样的人。职业学校的教育目标是培养学生成“人”,有良好习惯的人,有一技之长的人,对社会有用的人,培养学生良好的自我意象无疑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进而实现全面发展的途径之一。在教育实践中,学者发现正确运用“赏识”教育,让学生沐浴在“赏识”阳光中,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自我意象。

关键词:职校生;赏识教育;自我意象

一、职校生现状分析

职校学生与普通中学的学生有些不同,不仅中考失利,个别行为习惯在初中学校就很不好,原因或多或少都与他们从小受到的家庭教育有关。我校学生据不完全统计,多数家长在外务工,属于留守儿童,还有一部分学生为单亲家庭,个别学生还是低保收入家庭等,种种情况告诉我们职业学校的多数学生缺乏家庭教育,还有个别家长仅满足于小孩的物质要求,漠视小孩的情感需求,教育表达形式不是忽视就是简单粗暴的惩罚;一大部分家长让学生上职校抱着年龄小在外不好务工,在学校混混日子就行的态度,很少关心小孩的学习,少数关心小孩的学习,但是当真正涉及小孩问题的本质时,他们又退缩,表示无能为力,希望学校给予教育。在某种程度上这些家长更让人感觉是在做形式,做好父母爱的表面形式。这些家长是缺乏赏识精神的。有些家长深入孩子的内心,发现问题的源头,但束手无策。这些家长担心的不是让自己的孩子更优秀,而是不继续恶化下去。已经对孩子没有美好的期望,连自己最亲近的人都对他们失去应有的耐心、信心,又怎能有好的未来呢?职校生身上的缺点是不少,但不乏闪光之处:虽然讨厌这门学科,但是他们的动手操作能力强;虽然上课听讲效果不好,但每次还能坚持做作业;虽然每次考试成绩都不理想,但是能坚持考试……所有这些“坚持”不就是我们期待的。吗?相信学生并不是“朽木不可雕”,而是“孺子可教也”,期待他们按照自己的意愿成长成熟起来。

二、赏识教育

什么叫赏识教育?赏识教育[1]就是前辈或教师善于发现后辈或学生的优点或长处,善于发现其进步或成功而予以精心培育或真诚激励,从而带动他(她)们方方面面都得到良好的发展,形成燎原之势。赏识教育是赏识———成功教育,是不怕失败的教育,敢于放手并让其主动积极地在生活与学习中得到磨炼。赏识教育是我国著名赏识教育专家周弘经过20多年的亲自实践,亲身体验摸索、创造、总结出来的,是中国土生土长的教育模式。赏识教育正逐渐被人们认识,并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推广。“赏识教育”是近年提出和在中小学教育中倡导的一种新型教育方法和理念。日常教育中不难发现很多父母关注的焦点仅限于孩子的衣食住行,孩子的成绩,孩子的生理健康,可他们很少关注孩子内心,忽视孩子的精神需求和心理健康。种种偏见导致家长们只看到孩子的缺点,对孩子不满意,一味批评孩子,盲目攀比造成心理失落,导致恨铁不成钢,家长的心态变了,孩子的自信也失去了,导致孩子出现不同程度的自卑心理。这时通过教育方法和手段,运用不同照顾策略,尊重不同层次学生的人格,塑造他们的心理优势,满足不同智力层次学生的需求,寻求他们的最大发展,无论对学生本身成长、对一个家庭的幸福,还是对学校甚至社会都有极其重要的意义。“赏识”教育要求我们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欣赏者”,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尊重他们的爱好与选择,尊重他们的人格,拿起放大镜,捕捉、放大学生的优点,并及时予以赞扬,即使那优点是微小的,似乎不值得一提,要让学生在你的赏识中感受到信任,体验到成功,发现自我,找到自己的位置,形成良好的自我意象。

三、运用赏识教育的几点策略

1、欣赏你的每一个学生

每个人都有其闪光点,每个人都能成材,关键是教师能否多角度地、“另起一行”地看待学生。当你以欣赏的态度看待时,会看到许多优点;同样,当你以批评的态度看待时,会发现无数缺点。我们要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欣赏者”,学会欣赏每一个学生,欣赏学生的每一个闪光点。人总有长处,即便是学困生也有其闪光点,只不过有的明显,有的不明显而已,关键在于发现与捕捉。将学生的长处和闪光点用爱加以“筛选”,肯定并“发扬光大”,使自我意象好的更好,使原本自我意象不良的在“赏识”阳光中增强自信,扬起自信风帆,形成良好的自我意象。

(1)对品学兼优的学生,应不忘赏识教育,使其各方面保持先进性。优等生身上的优点相对比较多,受人赞扬的机会也多,一般而言,他们的自信心较强,自我意象较好,往往能将自己想象成一个成功型的人,是生活中的成功者,并且可以从生活中找出各种各样的理由自圆其说“我是一个成功者”。因此,赏识不能只停留在一些寻常优点上,而要挖掘学生身上一些鲜为人知的优点,表现出教师独特的眼光,让学生得到新的肯定,效果会更好。

(2)对待学困生需要倾注更多赏识,寻找点滴进步加以呵护,学困生是令人头疼的一族,也是自我意象不良的一族。由于经受一次次批评与指责,体验一次次挫折与失败,他们的自我意象往往是失败型的。因此,尽管有良好的愿望、顽强的意志力,甚至机遇完全有益,他们还是会不断寻找各种环境、各种理由以证实自己的失败。特殊生典型的特征便是缺乏自尊心、自信心,尤其需要教师的关爱与赏识。对于后进生来说,赞赏和鼓励不亚于雪中送炭,可以增强他们的信心和勇气,并从他们内心激发出无穷无尽的积极动力。因此,对学困生教师更要睁大眼睛寻找他们的闪光点,不放弃对每一个学生真诚的赏识、积极的期待,努力激发起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为他们创设发挥潜能、表现自我的机会,让他们锻炼胆识,帮助他们培养能力,使他们体验到“我能行”的愉悦,这样才能为形成健康的集体心理品质和良好自我意象奠定扎实的基础。

2、帮助学生寻找缺失已久的自信

(1)点滴之间保护自信心。职校生无论到哪里,最缺乏的都是自信,自信是事业成功的前提,是克服现实困难的钥匙,也是形成良好自我意象的前提条件。纵观现实,一些孩子依赖性强,碰到困难手足无措,胸无良策,丧失克服困难和问题的勇气,一个重要原因是缺乏自信心。缺乏自信,学生对面对的事就会畏首畏尾,产生“我不行”的自我意象,极大地影响良好自我意象的形成。由此可见,开展对孩子的自信心教育不可忽视。学生的自信心犹如刚破土的嫩苗般坚强又脆弱,需要细心呵护。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慎言慎行,于点滴之间保护孩子的自信心,教育孩子做勇敢的自信者,以自信给孩子胆识,以自信给孩子激情,以自信给孩子坚不可摧的精神支柱。

(2)积极鼓励,真诚赞赏。学生需要更多的信任,被赋予了信任的学生总会散发着生命成长的气息。对学生我们在宽容的同时,给予鼓励,给予信任,给予赞许,给予微笑,往往能产生巨大的教育力量。虚伪的表扬不但起不到树立孩子自信心的作用,反而会让孩子认为这是老师、家长对他的嘲弄、讥讽。因此,表扬孩子应持真诚的态度,讲求表扬的艺术,使孩子感受到你对他的劳动是尊重、赏识的,愿意欣赏他的劳动成果。

3、运用“赏识教育”和学生“走心”

鼓励并帮助学生唤醒内在的潜力,挖掘并发展其潜力,点燃学生奋斗的激情,有助于形成良好的自我意象。

(1)唤醒学生生命的灵智和欲求。教育应呵护、关怀并张扬人的这种生命冲动意识,使学生在已有现实规定性中愤然而起,追寻自我,实现自我充分且自由的发展。

(2)要对学生进行更多有效的刺激。这种刺激可能是“当头棒喝”,可能是“温婉的批评”,但更多的应该是一种激励和引导。一句体己的话,一个鼓励的眼神,一次信任的微笑,一个尊重的态势,都能唤醒学生沉默已久的意识和潜能,使学生天性中最优美、最灵动的东西发挥到极致。

(3)要帮助改变故有的不良自我意象。如果某学生学习某一科目有困难,可能他认为他不适合学习(www.)这门学科。然而如果让学生发现这种自我观念是错的,唤醒学生的求知欲,改变学生的自我观念,那么他对这门学科的态度就相应改变。如果引导学生改变他的自我定义,他的学习能力就会提高。因为他们唤醒并发展了自己的潜力,改变了自己原有的自我意象,形成了良好的新的自我意象,从而促进了个人的发展。人的发展需要足够自主的空间,且每个人都是独特的存在,人人都企望被欣赏而不愿意被雕塑、被拿捏、被打压,所以需要我们唤醒每个人内在的潜力,以发展他们的良好自我意象。

四、相关的思考

作为教育者,我们培养出怎样的人,就会直接和社会相联系,也会直接影响社会发展。而具有良好自我意象是每个人走向成功的催化剂,能够充分挖掘人的潜能,促使人在遇到困难的时候迎难而上,百折不挠,不断进取,到达成功的彼岸,最终服务于社会,服务于人类。毋庸置疑的是,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运用“赏识”教育,真真切切地关爱每一个学生,信任他们,适时地鼓励、赞扬他们,给予积极的心理暗示和心理期待,相信每一个学生都能成才,的确能增强学生的自信,促成良好自我意象形成。但在实际操作中,留下一些问题值得深思:“孩子是越夸越聪明的,越夸自我意象越理想的”,但频繁的夸赞和赏识有令孩子厌倦的时候,如何真正把握好“赏识”这个度,使学生既感到有老师的赏识,又能真正重视并对待老师的赏识,如何将“赏识”与“惩罚”有机结合对教育者提出了很大的挑战,如何帮助学生塑造真正健康、良好的自我意象,让我感到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周弘。赏识你的孩子[M]。广东:广东科技出版社,2004.

[2]苏华,主编。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自我意象[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1(17)。

[3]朱幼菊。“每个人都是第一”[J]。小学语文教师,2003,(3)。

[4]崔鹤同。筛选亮点[J]。小学语文教师,2003,(3)。

关于赏识教育的论文 篇二

【摘 要】当代教育实践证明 ,赏识教育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应用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 ,因此本文简单介绍了赏识教育,结合高校体育教育的特点,深入分析了赏识教育的应用策略,并进行了实证检验。

【关键词】赏识教育 高校体育 应用

赏识教育概述

赏识教育是以尊重人的差异性为基本出发点,以人性化教育为基本理念,关注每一个人的特点,发掘每一个人的优点,在教育人员与被教育人员相互尊重和相互欣赏的状况下进行相互鼓励和实施教育的一种方式。赏识教育的本质是生命的教育,它是将学生当作独立的个体,学生与教师之间是平等而相互尊重的关系,相信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独一无二的地方,都有自己闪光点的存在,通过发掘每一个学生身上的闪光点,让每一个孩子都认识到自己的长处和优势,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引导学生构建自我认同感;赏识教育的本质是爱的教育,要坚信每一个学生都能成才,当学生在学习或者生活中出现困难时,要细心和耐心地对学生进行帮助,即使学生犯了错误也不要急于批评他们,而要以宽容的心态来指导他们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对他们进行鼓励,以使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赏识教育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1、转变教育观念,树立赏识教育理念

教师是教学活动的执行者,要想使赏识教育顺畅地贯彻下去,就需要体育教师转变教育观念,树立正确的体育教学观和学生观,要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不能拿有色眼镜看待那些体能稍差的学生,要注意维护学生的自尊心,当学生在体育课堂中出现错误时要善意地提醒他们,而不能当着全体学生的面来当场责罚。教师本身要具有强烈的进取心,要增强教育责任感,有着扎实的教育教学技能,能够针对学生的不同需求进行有效的教学,鼓励学生要进行自我赏识,让学生明白自身的独特性,看清自身存在的潜力和价值,帮助学生建立自信心,找回自尊。

2、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充分挖掘体育教学 资源中的赏识因素

赏识教育从形式上看是一种群体教育和个体教育相结合、相互联动的教育方式;从目标上来看,它是指教育者针对被教育者不同的情况,采取不同的措施对被教育者进行激励,以激发被教育者的内动力,使所有被教育者的潜力和优势都能得以充分发挥。如:对于身体素质好但是对体育积极性不高的学生要鼓励他勤奋;对于那些身体素质不好的学生要给予其自信心,使其能以饱满的热情参与到体育活动中;对于胆小、懦弱、意志薄弱的学生要激发其意志,让他相信自己能行。赏识教育针对每位学生的弱点进行策略性的教学,给每位学生营造了一片充分发展自我的天地。良好的师生关系是赏识教育开展的前提和基础,在体育教学过程中要关心学生,爱护学生,实现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针对教学中出现的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情感交流方式,注意情感交流的对象、时间和场合。如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发现某个体育基本技能大部分学生都能在较短的时间内掌握,可以对全体学生进行赏识教育,不失时机地对他们进行表扬,如“你们真棒”;对于在平时体育课上表现良好、自尊心强,但偶尔犯错误的学生,教师可在课下同他进行情感交流,维护其自尊心。即便是有些学生的体质稍差,反应能力弱,无法在较短的时间内理解体育知识,掌握体育技能,教师也不能盲目地批评他们,而要继续给予一定的鼓励。

3、以赏识为载体,构建体育人文教育平台

课堂教学是实施赏识教育的主渠道,由于赏识教育的思路是从结果到目标,这就要求在体育教学过程中要遵循赏识教育的流程,要扮演好在课堂教学中的角色,以朋友的心态来对待所有的学生,致力于营造一种轻松、和谐、民主的课堂氛围。教师要深入研究教学大纲,根据教学目标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计划,在教学的过程中要以发现的眼光来看待学生,要能够敏锐地发现每一个学生独有的特点,并发掘出其中的优点,通过了解学生,并对他们的优点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和赞扬,使学生意识到自己确实有着优点,并且能够认同自己的优势,这样就会使学生有强烈的表现欲,想要在所有学生面前展示自己的优点,慢慢地积累积极向上的力量,这样会使学生体会到成功的快乐。慢慢地,他们的自信心就会建立起来,行为习惯、思想表现也会朝着教师期望的方向发展,因此教师在课堂上要尽量多使用鼓励性的语言,关注学生的进步,当发现学生进步时要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

赏识教育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实践研究与结果分析实验前对两个班进行调查问卷,对学生的体育基本运动技能、基本技术进行测验,为确保实验的准确性,并不告诉实验对象属于哪个班。实验结束后,再次对学生的基本技能和基本技术进行测验,同时对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态度、教学效果的提升、实施评价等方面进行访谈。对调查数据进行整理并采用 Excel和 SPSS 进行实验效果分析,测试结果如表 1 所示。

表 1 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前后各项测试成绩一览表

通过表 1 可以发现,实验前实验班和对照班的学生体育基本运动技能、基本技术并无明显性差异,学生对体育课的学习动机、学习效率也无显着性差异。实验结束后,两个班的学生的基本技能、基本技术有了显着性差异。在对学生访谈时发现,对照班学生在体育课的学习兴趣上无明显改变,而实验班超过 50%的学生表示开始喜欢体育课;关于“体育课后,你的身体素质、心理素质等方面是否有进步?”这一选项,对照班中 35%的学生认为自己进步较大,47%的学生认为有一点进步,4%的学生认为自己没有进步,而实验班的学生中进步较大的所占比例达53%,认为有一点进步的为 34%,3%的学生认为没有进步;关于“体育课堂教学中,教师是否尊重你,是否发挥了你的主动性?”

这一问题,对照班中有 22%的学生表示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感受到了教师的尊重,自己保持着良好的精神状态,38%的学生选择偶尔感受到了教师的尊重,40%的学生表示在教学的过程中自己从未受到过教师的表扬和鼓励,练习的积极性不高,实验班中有 57%的学生表示在教学过程中经常会受到教师的表扬和鼓励,27%的学生选择偶尔会,16%的学生表示从未受到过鼓励。

这些数据表明赏识教育应用于高校体育教学中不仅能够使学生在短时间内掌握体育技术和技能,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而且还能够使学生将体育的需求转化为内动力,提高学生对体育课程的兴趣,从而在课堂上积极参与教学活动,进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

赏识教育作为一种新型的教育理念,体现着人文关怀的精神。体育教师要充分认识到赏识教育运用到体育教学中的重要意义,激发每一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并能够主动进行学习,让他们懂得主体意识的重要性,使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全面发展,从而推动高校体育教学目标的实现。

参考文献:

[1]姜晨:《赏识教育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应用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 年第 21 期,第 121-122 页。

[2]唐蜜:《赏识教育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赤子 》(上中旬)2015 年第 3 期,第 197 页。

[3]司振艳:《赏识教育在高职体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 年第 8 期,第 106-107 页。

[4]潘翔:《体育教学中如何开展赏识教育》,《读书文摘》2014年第 24 期,第 159-160 页。

赏识教育的论文 篇三

一、不要盲目否定新生事物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和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现代青年的价值取向趋于多元化,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相比以往的青年有了很大的变化。作为新生代的青年,他们对事物的看法会与老师有些不同,会有一些新看法和新主张,在言行举止方面也会产生很多“新生的异端”,有的学生还会认为老师的思想落后,观念陈旧,跟不上时代的发展。究竟是教师思想迂腐陈旧,还是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判断能力薄弱,这就要求中职政治教师将马克思主义辩证法运用到教学当中来。教师千万不能先入为主,盲目排斥和否定学生的新思想和新看法,而是要辩证的、一分为二的看待问题和分析问题。要知道,在当前的信息化环境中,简单的用“好”和“坏”来判断一个事物已经行不通了。因此,作为中职政治教师,首先要努力提高自身的素质,勇于承认自身的不足,做到不耻下问,坚持学习社会上的主流思想,做到与时俱进。另外,对于中职学生的新思想和新观念,不要先入为主,更不能一刀切,而是要认真对待,仔细分析,运用各种手段和机制,巧妙的引导学生思想,让学生的思想保持在正确的政治方向上,防止不良思想对学生的侵蚀。

二、承认学生之间的差异性,赏识要因人而异、因事而异、因时而异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个性和特点,个体的差异是必然存在的。教师应该根据不同学生的个性和特点,有针对性的采取教育方法,赏识教育也是如此。中职政治教师应该根据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当时的情形来因材施教和因材施赏,也就是说,答案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也是非标准化的。中职学生正处在青春期,其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正在慢慢形成,也会呈现出多元化的形式,而且每个学生的智力水平各不相同,性格存在差异,兴趣爱好各异,能力素质和家庭背景都不相同,这些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因此,对待同一个问题,教师进行赏识教育的“赏识标准”就应该有所不同,要注意观察每个学生的优点和闪光点,有针对性的进行赏识教育,赏识标准要在不同层次和不同方向进行。在具体的操作方面,教师应该主动接近学生,深入学生群体,一方面,要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心理需求,另一方面,也要了解学生的民主观念、法制观念、价值观念和道德观念的具体情况,并且要特别重视其发展和变化趋势。[3]学生的思想进步程度以及心理状态各不相同,其闪光点就会存在层次上的差异,教师给予的赏识标准和方向就应该有所不同。总而言之,中职政治教师要把握赏识的火候,赏识要做到因材施教、因人而异、因事而异、因时而异,千万不能千篇一律。

三、关注学生的特长,挖掘学生的潜能

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来看,赏识教育就是一种赞美,是一种表扬,是对学生所做的好人好事和思想进步提出表彰和赞美。中职政治教师应该放大学生的优点,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从而推动学生其他方面的综合发展,最终促使学生健康成长。因为从广义的赏识教育来看,赏识并不仅仅针对已经发生的事物进行赞赏,还包括对还未发生的事物预先表示赏识。在具体操作方面,需要进行两方面的工作。首先,要越过浅显的表扬,全面分析中职学生的各个方面,去寻找他们的兴趣、爱好、特长和潜能,并且对这些进行重点关注,再使用预先表示“赏识———感兴趣”等手段,激发学生的潜能,让学生身上出现一个又一个的闪光点,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提高。中职学生大多比较调皮,并不是那些循规蹈矩的学生,因此,这些方法和手段对于中职学生特别有效。其次,可以使用麦克利兰的成就激励理论来辅佐赏识教育。因为赏识教育和成就激励理论存在内在关联。教师在进行赏识教育的时候,可以向学生树立一些成功的楷模,对于学生取得的成就及时提出表扬,并且向学生表明离目标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也可以给予学生一定的权力,告知学生权力也意味着一种责任。另外,还可以给学生一个可以达到但是有一定挑战性的目标,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动机,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4]比如说,在中职生选择班长的时候,可以选一个各方面都表现一般的学生作为班长,这个学生因为要面对这一项有挑战性的任务,就会努力从各个方面提升自己,加强自己薄弱环节的锻炼,最终会成为一个有着出色管理能力和交际能力的学生。总而言之,中职政治教师应该要多关注学生的特长,放大学生的闪光点,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潜能,让学生全方位提升自己。

四、倾注期待,让学生产生愉悦的情感体验

教师赏识学生、赞美学生,其实就是信任学生,让学生相信自己是优秀的,提高学生的自信心。由于教师对学生的期待会在学生的内心世界产生作用,从而让学生产生一种美好的情感体验,进而产生积极向上的力量。这种内在的驱动力相对于外在的驱动力来说,有着更为强大和持久的作用。在中职政治教学中,教师要始终坚信,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教师,要相信学生的潜能,相信每个学生都有其闪光点。教师要肯定每个学生的进步,哪怕只是微乎其微的进步,鼓励学生超越自我。[5]教师对学生的每一个赞美都是与学生进行心灵上的交流和情感上的对话,这会在学生的内心世界建立信任的围墙,这对于中考失利的学生来说,可以帮助学生走出失利的阴影,找到自身的力量。作为中职政治教师来说,要充分认识到赏识教育的重要性,主动走近学生,多和学生进行情感和心灵上的沟通,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

五、教师要努力提升自身的威信和人格魅力

威信是指威望和信努力誉,威信是一种大品格、大诚信、大能力和大智慧,威信是在人们在实践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一个有威信的人,才会有强大的号召力和吸引力。对教育者而言,一个威信很高的教育者,即使某些事情做得欠妥当,超过了分寸,仍然能够让受教育者接受你的赏识或者批评。而如果教育者没有威信,那么受教育者就会排斥,无论是赏识或者批评受教育者,受教育者都会觉得乏味,难以引起共鸣。在中职政治教育中,教师应该努力提升自身的专业水平、师德素养和人格魅力,只有这样,才会在学生心中树立起威信。教师要通过和学生的交流和沟通,加深相互理解和信任。[6]中职学生的思想非常活跃,但是社会阅历不足,如果教师具有很强的人格魅力和广博精深的知识,这会让学生产生崇拜感,能够更好的帮助教师进行赏识教育。当然,赏识教育并不是万能的,它有一定的适用范围和适用对象,赏识教育应该和其他教育方法结合起来,比如说挫折教育、惩戒教育、疏导教育等,只有相互结合、互相配合和支撑,才能共同促进学生的成长。

赏识教育论文 篇四

高职学生管理对赏识教育的运用

【摘要】本文阐述了赏识教育的概念,分析了赏识教育在高职学生管理中的作用,提出了赏识教育的运用思路与方法。

要改进对学生评价的标准依据,以帮助学生建立起强大的自信心;找寻时机做赏识教育,以推动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发展提升;准确把握赏识教育的力度,以促进学生责任感的发展培养;注重对学生进行人生理想教育,指引其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

【关键词】赏识教育;高职学生管理;运用;自信心

伴随社会的发展进步以及学生所能接受的社会信息愈发繁多、复杂的情况,当前高职院校传统的学生管理方法,已难以适应学生心理变化状况,进而无法为学生做出正确的指导与教育,影响其价值观、人生观的健康发展与树立。

因此,需要高职院校教师积极转变学生管理思路与方法,引入赏识教育等新型教育模式,并对其运用方法做详细的探究分析,以此推动高职院校学生管理成效提高,加强学生正确价值意识的培养。

一、赏识教育的概念

赏识教育中的赏识,本身是一类思维角度,即人以赏识的眼光来看待世界与外部事物,其是一种较为积极向上的思维意识,能保持对事物的欣赏、观察态度。

因此赏识教育就是高职教师运用此类心态与观念进行教育指导,以培养、促进学生也能以赏识、积极的态度看待事物问题,促进其自信心与积极心态的建立发展。

此类教育方法较为适合学习成绩相对较差的学生群体,通过对其做赏识思维方式的引导培养,能帮助此类学生摆脱应试教育理念下因学生成绩不如意,而产生的学习压抑、厌倦甚至消极逃避等心理,

避免学生的精神心理落入自卑、颓废的状态,相应推动其学习自信与主动性的激发成长。

赏识教育在本质上就是让教师注重对学生欣赏与关爱,运用爱意与真诚打动学生,令其真正感受到教师的欣赏与注目,从而满足内心中渴望得到他人赏识与尊重的心理。

在教师的赏识与关注下,学生就获得人格发展与自尊构建必不可少的关爱,也相应令高职教育变得更富有情感与爱意,教师的赏识教育愈是成功,学生产生消极、负面情绪的可能就愈低。

学生在教师赏识引导与培养下,自身也能逐渐避免对学习问题的单方面抱怨、逃避心理,进而构建起对知识探究的自信与积极性。

赏识教育本身是承认学生之间差异,也承认学生会存在失败的教学模式,它不是一味的鼓励、捧杀学生,而是关注学生目前已有的特长、优点与成就,从正面激励学生、赞扬学生所取得进步发展。

以此在日常点滴的赏识教育中,逐步汇总最终推动学生学习自信心与积极心态的构建,促进其正确健康价值理念与心理的成长。

二、赏识教育在高职学生管理中的作用

当前我国高职院校的学生管理工作,缺少专业的管理师资力量做支持,同时在学生管理思路与方法上存在过于守旧、固化等问题,难以适当当前高职学生心理发展的转变趋势与教育需求。

进而需要高职教师对自身所采取的学生管理策略与措施进行改进、完善,并积极引入各类新式教育方法做拓展优化。

这其中赏识教育作为促进学生心理思维健康发展的重要措施,需要高职教师高度重视并运用到具体的学生管理工作中。

同时通过对此类方法的实践应用,也能在转变教师已有的学生教育观念,促进其学生教育技巧与方法改善的同时,相应带动学生正确心理意识的培养建立,避免其因成绩等因素产生消极、逃避等负面情绪。

此外也能帮助教师有效管理部分个性强烈的学生,并推动学生思维观念的健康成长与创新发展。

赏识教育一方面能引导高职教师准确把握教导学生的思路与方法,另一方面也能为学生的未来发展提供巨大的助力作用。

教师若能基于赏识教育思路以尊重与欣赏的态度对待学生,学生也就能基于教师的关注与表扬予以回报,进而在学生与教师之间建立信任、尊重的关系,以此推动学生学习自信心与积极性的培养发展,相应有效完成职业学习的各项目标任务。

而如果教师始终对学生的学习、生活行为进行斥责与批评,会极大打击学生的学习热情与自尊心,令其丧失学习动力与目标,难以有效开展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并影响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发展。

因此教师应将赏识教育的重点放在学生积极心态与潜力的培养引导上,通过正面鼓励学生的优点与成就,刺激其学习意识与积极心态的发展优化,促进其自信心与健康学习意识的建立成长。

三、赏识教育在高职学生管理中的具体运用思路与方法

1、改进对学生评价的标准依据,以帮助学生建立起强大的自信心

当前高职学生大多数自身的成绩并不理想,或是其存在较为严重的偏科问题,使得其在进入高职院校时成绩上存在先天的不足。

对此若高职院校在进行学生考核、评价时依然将学习成绩作为重点,会令原本面临巨大社会就业负担的高职学生,内心承担更多的学习压力。

此时若教师不重视学生的心理教育,忽视对其情绪与思想做正确引导,学生就会在强大的外界压力下逐步丧失对学习的兴趣与自信心,认为自身难以满足学习的标准要求,进而厌倦课程学习活动,失去自我学习动力与管理能力。

甚至会造成学生自我放纵、逃避学习与沉迷其他不良行为等问题发生,严重阻碍高职学生的发展进步。

这其中教师就应注重对学生已有的优势、成就做提取总结,为其指出当前自身所具备的学习闪光点,以强化学生的自信心与学习观念,令其能正确认知自我,肯定自身已有的优势特长。

同时教师也应在学生考核与评价进程中,不再将学习成绩作为唯一的评价标准,而应进行评价标准的改进与拓展,将学生日常学习参与度、独有的优势特点、言谈与自我约束能力等,均纳入学生考核、评价标准之中。

使得学生能通过考核与评价认识到自身所存在的优势与闪光点,进而在评价标准多元化下,令学生能正确发现、看待自我的能力特长,以了解到自身的价值与水平,使得学生做自我肯定,以此逐步培养其学习自信心与积极向上的心理情绪。

2、找寻时机做赏识教育,以推动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发展提升

伴随社会的发展进步,具备多方面才能的复合型人才逐渐受到社会与企业的青睐,也是目前人才培养的重要思路之一。

高职教师在进行赏识教育工作中,也应关注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发展锻炼。

通过赏识教育帮助学生逐步建立起多方面的知识技能基础,以促进学生理论知识学习效率,以及社会实践水平的优化提高,进而更加符合社会对高职学生能力的需求条件。

在教育实践中,教师就应把握好赏识教育的运用时机,针对学生想要做自我表现的契机,来适时引导、鼓励其主动参与到课程学习活动中,以此引领学生获得教师与同学的关注、认可,

并相应帮助其明确自身的努力与收获,进而在未来的学习进程中更加积极、主动地表达自身观念想法。

同时针对部分学生在学习与自我表现进程中存在的失误、不正确等不足,教师也不可过多苛责,而是采取包容、理解的态度以激励学生,令其能正确认识失败与困难,不因失败而产生畏难情绪。

而是在教师的引导与宽容下,能坦然对待自身的失误问题,并细致寻找自身存在的不足与缺点。

以此逐步改善自身的能力水平,并在下次表现中更好的发挥自我,由此带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与心理素质的发展提升,促进其综合素质能力的锻炼与进步。

3、准确把握赏识教育的力度,以促进学生责任感的发展培养

在赏识教育运用进程中,教师应始终注重对学生进行宽容与理解教育,通过尊重学生观点、鼓励学生表现、包容学生失误等方法,为学生做全面的激励与赞赏。

以便促进其学习自信心与积极的心理意识构建、发展,逐步认知到自身的价值与能力,树立正确的人生追求目标与理念。

但相对的教师也需注意把握赏识教育的力度,进行正确、适度的赏识激励工作。

赏识教育本身并不是对学生无限、盲目的追捧与表扬,也不是无底线包容学生一切失误问题的教育方法。

教师在学生管理工作中应用赏识教育手段,需要注意避免不切实际或是过度夸张的表扬与赞美形式,在学生的互动交流进程中,教师应注重防止使用过于随意、廉价的鼓励方法,以避免教师赏识手段过于形式、流于表面等问题出现。

赏识教育的论文 篇五

1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解决问题的思路、方法及效果

①了解并帮助学生分析当前问题,鼓励学生参与学生干部竞选。有些同学由于性格问题不善与人沟通,有些同学由于对自己缺乏信心而自暴自弃,对待这些同学如果能够提供给他们一个实现自身价值的平台他们就会发现一个不一样的自我。作为辅导员我通常会找来这部分同学进行谈心,评估他目前所欠缺的一些东西。只有充分了解他们内心的实际需要才能有针对性的采取措施。在对待李明和王亮的问题上,我通过正面谈话和侧面了解,看到了他们和周围环境的隔阂,通过让他们担任学生干部打破了这层壁垒,让他们利用这个平台与同学、老师进行更多的交流,经过一段时间,他们对待人和事会更加成熟和理性。

②正确地利用同学和环境的力量。在处理两位同学情况的过程中,除了开始时找他们谈心,鼓励他们成为学生干部以外,后期没有过多的进行干预。而长期处在周围同学积极向上的正面环境中对他们的影响才是潜移默化的。学生干部的群体大体上都是积极上进,有责任心,有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的同学,加入了学生干部的行列就意味着长期与这些同学打交道。

③教师的期望对学生的进步产生巨大的作用。李明和王亮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一直被老师关注的不多。就是偶尔的被关注也只是局限在“学习好”或是“不上课”这种表面的固有印象上,而实际的内心需要却很少被注意。因为每个人内心都有被人认同、被人需要的一面,尤其是老师的认同对这他们是特别大的鼓舞。李明和王亮是从来不会把“班干部”和自己联系起来的同学,他们内心深处有种自卑认为老师不会喜欢他们。一旦感觉到自己被重视,被需要,他们就会激发起巨大的能量,变得更自尊更自爱。所以在日常和学生接触中我都更侧重鼓励学生,一句鼓励的话语,一个肯定的眼神都会给他们带来正面的能量。

2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分析与启示

①给学生创造平等的机会。以往我们选学生干部往往更多的考虑从经验、能力等方面入手,当然这样的同学使用起来更得力,老师也更省心。但是我们忽略了一点,就是学校和社会的不同。学校是培养人才的地方,老师的重要职责是育人,如果我们仅从工作便利角度考虑问题,那我们就失去了一个育人的重要手段。学生干部不是天生的,每一个学生只要给他创造机会,鼓励他支持他,他就会在他自己的基础上取得长足的进步,甚至给你带来惊喜。

②用爱心、耐心去对等学生,做他们成长的领路人。这些20岁左右的年轻人正处于人生的关键阶段,大学时期是他们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也是他们个人综合能力发展的关键时期,大学是真正实现素质教育的地方。我们作为辅导员应该引领、指导学生们度过他们的这个关键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把他们从迷茫、自卑、困惑中解脱出来,塑造一个更加健全的人格。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以上就是t7t8美文号为大家带来的5篇《赏识教育的论文》,希望对您有一些参考价值。

转载请备注原文地址:https://www.t7t8.net/xindetihui/648695.html
移动端网站原文地址:https://m.t7t8.net/xindetihui/6486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