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t7t8网 >  范文大全 >  心得体会 >心理学与生活的论文优秀6篇 心理学与生活的论文优秀6篇怎么写

心理学与生活的论文优秀6篇 心理学与生活的论文优秀6篇怎么写

更新时间:2023-02-15 19:14:30 点击: 来源:yutu

在各领域中,大家总免不了要接触或使用论文吧,论文是讨论某种问题或研究某种问题的文章。那要怎么写好论文呢?为了让您对于心理学与生活论文的写作了解的更为全面,下面给大家分享了6篇心理学与生活的论文,希望可以给予您一定的参考与启发。

心理学与生活的论文 篇一

摘 要:随着现代社会的进步,健康心理学应运而生,掌握必要的健康心理学知识,不仅是当今时代对人们的必然要求,而且也是人们保持身心健康的重要保证,甚至是影响人们事业成败的重要因素。

关键词:心理学、健康心理学、影响

随着各种压力的渐增,人们发现人类疾病谱正由传染病向慢性病方向发展,相应地医学模式也由原来的纯生物模式朝生物-心理-现代社会模式转变,同时,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健康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因此,一门新的学科――健康心理学应运而生。心理学研究者认为,健康心理学是一门综合学科,主要为人们如何保持健康的身心提供服务。随着现代社会的进步、时代的发展,健康的心理在人们日常生活与工作中的地位必将会越来越重要。虽然心理学界对心理学今后发展趋势有两种看法:一种是乐观的看法,认为心理学必将会受到千千万万人重视,甚至宗教崇拜;另一种是悲观的看法,认为“心理学有一个长远的过去,短暂的历史和一个茫然的将来”,认为心理学即使再过10年也难以成为一门真正的科学。但有一点不容忽视的是,现代人要提高生活质量,就必须要掌握一些必要的健康心理学知识。可以说,掌握必要的健康心理学知识,不仅是当今时代对人们的必然要求,而且也是人们保持身心健康的重要保证,甚至是影响人们事业成败的重要因素。

1.掌握必要的健康心理学知识是当今时代的必然要求

曾经有一则寓意深刻的心理故事,讲的是一对男女朋友约会,结果男朋友迟到了。当女朋友问及男朋友迟到的原因时,男朋友回答说他找心理咨询师咨询去了。如果这件事情分别发生在中国和美国两个不同国家,会出现怎样的结果呢?如果在中国,女朋友可能会立即挥袖而去,认为她的朋友有毛病;如果在美国,女朋友听说后则会喜出望外,因为男朋友能够去看心理医生既说明他非常重视自身的心理健康,同时也是一种身份和地位的象征。

这虽然是一个杜撰的故事,但却深刻地反映了中国人和美国人对待心理学的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在中国,尤其在20世纪90年代初,人们并不懂得运用心理学知识保持自身的心理健康,更有甚者对心理学抱着一种错误的偏见。中国人往往习惯于把“心理障碍”与“神经病”联系起来。曾经发生过这样一件真实的故事:某高校的心理咨询中心刚成立时,由于考虑到该校的研究生楼较为安静和隐蔽,较适合开展心理咨询,于是把心理咨询中心设在了研究生楼里。不料研究生楼里的研究生们纷纷向校领导反映意见,强烈要求把“心理咨询中心”的牌子摘掉。其理由是:把“心理咨询中心”的牌子挂在研究生楼前,别人还以为研究生都有心理毛病呢!从这一故事我们不难看出,连知识层次较高的研究生们都如此看待心理学,更何况一般的老百姓呢?

当然,这只是20世纪90年代初国人对健康心理学的认识。近十年来,随着心理学知识的不断普及,人们对心理学的认同度也在不断提高。对自身身体的认识也有了长足发展,认识到健康不仅是纯生理的健康,它至少还应包括心理的健康。真正的健康应是生理、心理和现代社会适应的和谐统一。同时现代文明的高度发展必然会导致人们精神的欠缺,人情的淡漠;导致高的心理发病率;导致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失调;导致人类与自然关系的失调,人的身心失调;导致所谓的"现代文明病"的出现。而要使这些问题得到真正解决,就必然要让健康心理学知识参与进步。因此,掌握必要的健康心理学知识是当今时代的必然要求。

2.掌握必要的健康心理学知识是保持身心健康的重要保证

日趋剧烈的现代社会竞争,高节奏的现代生活,使得人们的心理承受着前所未有的冲击。笔者作为一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曾耳闻目睹不少大学生由于心理问题而影响了学业的正常完成。如大学生小A以优异成绩考上大学后,由于对所学专业不感兴趣,平时没有用功学习,大一第一学期的期末考试时他只好作弊,不料当场被老师发现并因此而受到学校的记过处分。如果他掌握一点健康心理知识,能够及时调整心态,也许这次处分就不会对他造成不良后果。但遗憾的是,他选择了自暴自弃,结果他的学习成绩越来越差,同时出现了幻听、幻视等严重的心理障碍,无法继续学习,只好自动退学。又如大学生小B是院学生会的一名学习部长,学习成绩一般。一次偶然的机会他认识了女大学生小C并一见钟情,但表白时遭到了对方的拒绝。遭拒绝后不久,当他去检查本院学生到课率时,一位老师竟当着他的面说:“这么差的成绩,居然还是学习部长!”遭拒绝后的失意加上他人的鄙视,他忽然失去了生活的信心,结果当天他就从宿舍楼的窗口跳了下去……在普通的人群中,也有不少人由于事业的失败、情场的失意、朋友的背信弃义、生活的不如意等等原因而轻则患上心理病症,重则走上轻生道路。所有这些表明,现代人所面临的生活压力越来越大,如果不学会运用心理学知识调节自己的心理,则很可能患上心理疾病,影响身心健康。目前很流行一种说法就是把没有明显的疾病症状,但又感身体不适(如紧张、疲劳、胃痛、头疼……)的身体状态称“亚健康状态”。据一项统计数据表明,现代人生活压力下处于“亚健康状态”的人数比例越来越大。所以说,掌握必要健康心理学知识是现代人保持身心健康的重要保证。

3.掌握必要的健康心理学知识还是影响事业成败的重要因素

长期以来,人们一直认为高智商等于高成就,因此都非常重视孩子的智力开发。但这种智力学说却无法解释生活中一些常见的现象:为什么有的人在校时是尖子生,进入现代社会后却一事无成?为什么我们对某些人一见面就有好感,对某些人一见面却产生反感?为什么面对同样的困难挫折有些人精神沉沦、一反常态,而有些人却能保持轻松愉快、一如既往?美国心理学者在研究中发现:人生成就的影响因素中,智力因素只占20%,而80%则受其他因素的影响,其他因素主要指个人的情绪调节能力、自信心、意志力等非智力的心理因素。

值得注意的是,像“信心”、“乐观”、“人际交往能力”等这样一些非智力范畴的个人心理因素已经在美国企业界倍受重视。而“情商”这一美国心理学界流行的新概念也正在引入中国人的日常生活。美国心理学家高曼认为“情商”主要由情绪的自我认识、自我控制、自我驱策以及对他人情绪的识别、移情及适度的反应能力所组成。如美国“创造性领导研究中心”的一份研究报告指出:一些高级主管人员无法正常开展工作,原因并不是因为技术上的无能,而是因为人际关系的缺陷。因此,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发展学家霍华加登纳认为:“一个人最后在现代社会上占据什么位置,绝大部分取决于非智商因素。”可见,人们要获得人生的发展和事业的成功,就必须掌握必要的健康心理学知识,懂得如何调节情绪,如何培养自信心,如何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等。

曾经有人指出:心理学的发展一般要经过点缀品、调味品和必需品三个阶段。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我国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健康心理学正在成为人们生活中的必需品,成为人们幸福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内容。

参考文献:

[1][美]查理德格里格,菲利普津巴多 著。王垒,王,等译。心理学与生活(第16版)[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2.

[2]王沛。现代社会认知心理学[M].北京:中国现代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

[3]贾启艾。人际沟通(第2版)[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6.

心理学与生活的论文 篇二

心理学是个宽广的话题,覆盖的范围深入各个角落。衣食住行均离不开它,只是在我们平时没有仔细去讨论和在意这个问题。小时候基本就不懂这个,大学的话能明白有这么回事,但真要谁能说出个所以然,估计也是半斤八两的样子。当然老师就除外了,所以怀着强烈学习的心情选了这个课程——心理学与生活。 有朋友说:“学心理学的人能看透别人的心理,知道他人心里想什么,好厉害!”这些说法把心理学神化了,其实,心理学就是一门研究人的心理活动的规律的科学。心理学者只是在尽可能的按照科学的方法,间接的观察、研究或思考人的心理过程(包括感觉、知觉、注意、记忆、思维、想象和言语等过程)是怎样的,人与人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会有这样和那样的不同,即人的人格或个性,包括需要与动机、能力、气质、性格和自我意识等,从而得出适用人类的、一般性的规律,继而运用这些规律,更好的服务于人类的生产和实践。

这样给我们就有一种感觉,也就是心理学产生的标志——感觉。在逻辑层面上,心理现象包括感觉、知觉、表象、记忆、思维、想象、情感和意志等,到底是那一种心理现象的出现标志着心理的诞生?即心理产生的标志是什么?是何种心理现象的产生宣告了心理的产生?

有现象必有其本质,心理现象产生了,就会有心理产生。在所有心理现象中那一种是最先产生而又最基本心理现象,又能合理推出发展其他心理现象?显然是感觉。只有感觉才产生的最早又能发展出其他心理现象,应该是心理诞生的标志。这可以从三个方面来推理:

(1)感觉是其他一切心理现象的基础,没有感觉就没有其他一切心理现象。感觉诞生了,其他心理现象就在感觉的基础上发展起来,感觉是其他一切心理现象的源头和“胚芽”,其他心理现象是在感觉的基础上发展、壮大和成熟起来的。感觉是其他心理现象大厦的“地基”,其他心理现象都是建立在感觉的基础上。

(2)个体心理学表明:刚出生的婴儿就只有无条件反射,只有简单的感觉,而知觉和表象等等还没有发展起来,但我们不能否认婴儿就没有心理。这样我们在潜意识中实际上承认了只具有感觉的婴儿也具有心理!心理随着感觉的诞生而诞生,一旦有了感觉也就有了心理。单单有了感觉,就标志着心理的诞生,其他一切心理现象都是以感觉为“胚芽”发展起来,是胚芽成长的不同阶段。随着婴儿的发育,其心理也逐渐发展起来,心理现象愈来愈复杂。

(3)动物进化史也表明了感觉是心理产生的标志和“胚芽”。感觉是在什么时候产生的呢?也就是说感觉在动物进化史中是在那种动物身上开始出现的呢?动物进化史中。最开始出现心理现象的动物是腔肠动物。具有网状神经系统的腔肠动物以简单的感觉对外界刺激作出反映,腔肠动物具有最简单最低级的心理现象,也即有了心理,心理在腔肠动物身上诞生,以后随着动物的进化和发展,心理也在逐渐发展,丰富,渐次出现了知觉、表象、想象和思维等等。心理进化史是动物进化史的附着物,并随着动物的进化而进化的。心理也是从只具有感觉的动物随着生物的进化而发展起来的,心理在感觉的基础上随着生物的进化而纷繁复杂起来,出现了知觉、表象和想象等等,直至出现了意识和思维等高级心理现象。

而要将它们深入到生活中来看待还是具有普遍的意义的,尤其是对于我们大学生来说,用一句俗套的话来说,我们是祖国的花朵,生长在社会的环境中,所以有些问题就必须是我们要考虑的:

一,学习问题

学习是大学生的主要任务,学习是一项艰苦的脑力劳动,在学习过程中会遇到许多困难和挫折,大学生的学习负担较重,心理压力较大。

1、 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有了学习兴趣就能够自觉地跃入浩瀚的知识海洋里邀游,拼命地吸取新知识,发展多方面的能力,以提高自身素质,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2、 保持乐观的情绪和良好的心境,大学生应保持积极乐观的情绪、愉快开朗的心境,对未来充满信心和希望,当遇到悲伤和忧愁的事情要学会自我调节,适度地表达和控制情绪,做到胜不骄、败不馁、喜不狂、忧不绝。

3、 保持良好的环境适应能力。对大学生心理产生影响和作用的环境包括生存

环境、成长环境、学习环境、校园环境等。

二,人际问题

大学生在人际交往的过程中,常常因为一些客观的因素以及主观认知、情绪、人格等心理因素的偏差而走入了心理误区,以至出现像自卑、孤独、嫉妒、报复和异性交往等交际障碍

1,自卑心理 自卑是人际交往的大敌。自卑的人悲观、忧郁、孤僻、不敢与人交往,认为自己处处不如别人,性格内向,总觉得别人瞧不起自己。

2,孤独心理 孤独是一种感到与世隔绝、无人与之进行情感或思想交流、孤单寂寞的心理状态。孤独者往往表现出萎靡不振。

3,嫉妒心理 嫉妒是在人际交往中,因与他人比较发现自己在才能、学习、名誉等方面不如对方而产生的一种不悦、自惭、怨恨,甚至带有破坏性的行为。

4, 异性交往困惑 异性交往本来是很正常的社交活动。 同时也是一个一直令大学生棘手的社交障碍。

保持和谐的人际关系乐于交往心理健康的学生乐于与他人交往,在交往中能用理解、宽容、友谊、信任和尊重的态度与人和睦相处。通过人际交往,使他们能够认识大学生的社会责任,培养遵守纪律和社会道德规范的习惯。增强心理适应能力,能与他人同心协力、合作共事,与集体保持协调的关系,保证大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因此:

第一,大学生要改变社交观念,不要把必要交往看作是浪费时问,耽误学习,而应看作是扩展视野、增强心理健康的必要手段;

第二,要扩大社交范围,只要对学业、思想有所启发,都要乐于接触,形成立体的良好的人际关系;

第三,要多渠道交往,利用业缘圈、地缘圈、趣缘圈以及郊游、联欢、寒暑假、社会调查等加强交往实践;

第四,要注意交往对象的筛选,注意与良师、益友、学者、专家、事业有成的人交往。在人际交往中学会换位思考.克制忍让,宽容待人。

三,情感问题

现代的校园已不再是五六十年代的校园。大学生恋爱已经是普遍的现象,出入的双双对对,亲亲我我也不会被认为不正常的行为,虽然爱情可以让人陶醉,

让人更好的工作、生活,但在另一方面,不成熟的恋爱心理也会给恋爱带来一些负面影响,心理充满矛盾各大校园因此每年都会有因失恋或别人的感情的原因而跳楼或割脉的现象。

1,注意恋爱过程,轻视恋爱结果。现代大学生流传着一句顺口溜“不求天长地久,只求曾经拥有”。一些大学生把恋爱当作一种感情体验及时行乐,借次寻求刺激,满足精神享受,一些大学生为了充实课余生活,排除寂寞,填补空虚,把恋爱当作一种消遣文化。

2,一旦缀入情网就不能自拔,强烈的感情冲击一切,学习同样受到严重影响。

3,恋爱观念开放,传统道德淡化。随着时代发展,当今大学生恋爱观念日益开放,传统道德逐渐淡化。

4,失恋态度宽容,承受能力较弱。一部分学生摆脱不了“感情危机”,有的失去信心,放弃对爱情的追求,立下誓言,“横眉冷对秋波,俯首甘为光棍”。

所以,树立正确的爱情观已是刻不容缓的事了。

1,遵守恋爱道德。大学生谈恋爱时,遵守恋爱道德的主要内容是相互尊重恋爱自由、彼此忠诚,行为端正文明。举止文明,有分寸,不可随心所欲,无视社会公德。

2,正确处理爱情与事业关系。大学生正确认识,对待和处理爱情与事业的关系,主要表现在如何正确认识,对待和处理恋爱和学生的关系,正确处理恋爱与集体活动、社会工作的关系,正确处理连爱与其他同学团结的关系等方面。肩负重任的大学生应处理好爱情与学业关系,珍惜青春,把握青春,使青春更美好,更富有积极意义。

3,正确处理恋爱挫折。莎士比亚说过:“爱是一种甜蜜的痛苦。真诚的爱情不是走一条平坦的道路。”爱情是生活中美好的事情,但在恋爱中遭遇挫折是常有的事。在处理失恋的问题上,正确的态度是做到失恋不失德,失恋不失态,失恋不失志。

4,爱情是美妙的,它教会我们许多的人生道理,作为当代大学生,应当树立良好的爱情观,正确处理好恋爱问题,同时当遭遇恋爱困难时也应比较强的,能体现大学生素质的方法来解决,做到堂堂正正的恋爱大学生 。

总之,大学生要做到心理健康,争取身心健康是关系到成才与否的头等大事。

只有健康的心理素质和健康的生理素质相结合,加之其他积极因素的相互作用,大学生成才就有了可靠的内在条件,一颗颗人才的新星就有可能升起。

“少年强,则国强;少年弱,则国弱。”梁启超先生这一名言震荡着一代代年轻大学生的心灵,我们大学生要以良好的心理素质迎接未来的挑战,为国家的富强奉献自己的青春。

心理学与生活的论文 篇三

【文章摘要】当前,社会生活水平越来越高,人们在享受物质的同时却也面临着严重的心理健康问题的影响。健康的心理,实现人们身心的全面健康发展,而在生活中掌握一定的健康心理学知识,不仅提高人们的工作学习效率,还将有效提高生活质量。本篇论文简单概括了心理健康出现的背景,又主要从身心健康、人的潜能、人际关系以及事业发展等多个方面论述了心理健康对生活质量的影响及作用。

【关键词】心理学;心理健康;生活质量;影响及作用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健康的要求也逐渐提高,为满足时代的需求,帮助人们更好的适应这个快速发展变化的社会,健康心理学随之而出现。健康的心理表现的是一种持续、乐观、积极向上的心理状况,在这种健康心理的影响下,人们能够更好的适应外界,并充分发挥自我潜力。但是长期发展以来,人们并没有充分重视心理健康,对心理健康概念的理解较为片面。不过,近年来,健康心理越来越受关注。心理健康在保证人类健康的同时,对提高生活质量也起到显著作用和重要意义。

1 心理健康出现的社会背景

近年来,心理学知识随着中国经济水平的提高,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在人们的生活中不断得到普及,大家对心理学的认同度也逐渐得到提高。人们对自身认识,对心理健康的认识都得到长足发展。只有生理与心理都健康,并且与社会发展协调统一,这样的健康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健康。但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社会压力越来越大,精神的欠缺及人情的冷漠,也致使心理发病率严重,人们生活中物质与精神严重失调,随之出现各种各样的心理疾病。而要解决这些问题,就必须掌握一定的健康心理学知识,以满足和适应时代的发展需求。

2 心理健康对生活质量的影响及作用

心理健康对生活质量的影响及作用,我们主要从对人们的身心健康、人的潜能、人际关系以及事业发展等方面的影响进行论述。

2.1 对身心健康的影响

健康心理学知识有助于人们保持身心全面健康发展。在当前社会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快节奏的生活让人们的心理上承受着来自学习、生活、工作各个方面的压力。学生因为压力无法正常学习和完成学业,而工作者则无法有效的完成工作任务,严重者甚至不能过正常的生活。所以,面对巨大的生活压力,现代人如果不学会和掌握一定的心理学知识,对自己的心理及时调整,那么很容易就导致心理疾病的发生,影响到身心的健康成长和发展。特别是在当前“亚健康”在全球范围及其严峻的形式下,对于保持人们身心健康提供重要保证的就是健康心理学知识。

2.2 对人的潜能的影响

劳动创造了人们生存与发展所需的一切物质,满足生活所需。一个人在劳动中,创造越多的物质文化财务,那么这个人对社会的贡献也就越大,其得到的尊重也就越多。经过现代心理学研究得出,人的心理因素影响着个人的创造性,也决定着人的潜在能力的发挥。一个心理健康的人,对心理潜在能力能充分发挥,其工作效率与学习成绩也必然在心理不健康者之上,而其对社会所做的贡献也最大。心理健康的人具有坚强、乐观等优秀品质,能够在困境与挫败中成长,激发和挖掘出潜在的能力,更好的适应社会的变化,提高自身的物质生活水平。

2.3 对人际关系的影响

健康的心理对良好的人际关系的建立产生了直接的影响。在社会生产、社会发展中,人际关系必不可少。而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本质就是心理关系,其属于人们之间心理距离的一个真实反映。研究表明,人在集体中深受欢迎的个性品质,与心理健康的标准保持一致。相反在集体中受到排斥的个性品质,也与心理健康标准相悖。由此可见,人的心理健康程度直接影响到人际关系。一个心理健康的人,他与他人相处融洽和谐,其人际关系就好。同时,他本身的个性在这种和谐的人际关系中,也不断完善和变得越来越成熟。总之,健康的心理是提高生活质量和品质的重要前提。健康的心理标准为,正常的智力状况、情绪稳定和积极乐观、意志力坚强具有良好的克制力,再就是协调和谐的人际关系及良好适度的反应能力。此外,正常健康的心理,还表现为行为与年龄的相符。

2.4 对事业发展的影响

高智商并不等同于高成就,一个智力高学习好的人,并不一定能够在进入社会后作出一番成绩。这主要和人的健康心理有着紧密的关系。研究表明,人的成功只有20%受智力因素影响,而其他80%则受到了其他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则主要指的是心里因素中的调节情绪的能力、自信心与意志力等。对于一个人的成长和发展来说,自信心与积极乐观的态度,再就是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这些个人因素都影响到了这个人在自我认识、自我控制等方面的表现。一个人能否正常开展工作,人际关系存在缺陷的影响要比技术能力的影响严重。因而事实证明,一个人的事业发展成功与否,与其掌握和运用健康心理学知识有着紧密的关系,只有通过健康的心理调节情绪,培养自信心,建立良好人际关系,有效的保证事业的成功发展。

总之,一个人只有处于全面的健康状态中,才能更好的生活、工作和学习,保证生活质量和生活品质的有效提高。

3 如何拥有健康的心理

拥有健康心理,掌握健康心理学知识,首先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以积极乐观的态度看待生活,对事物一分为二,对好的方面强调的同时,也要坦然面对不好的一面,一个人在有积极心态的同时,也不否认消极因素,那么在恶劣的情境局势中也能够寻求好的办法解决问题。

建立健康的心理,要彻底将与过去失败有牵连的经验,消除那些影响决策的不良因素;建立自我目标,并持之以恒的去做去实现;培养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用于面对挫败和困难;要多参加活动,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

4 结论

本篇论文通过具体论述健康的心理对于人们生活、学习以及工作中方方面面的影响,指出了心理健康对人们的生活质量的重要影响和作用。因此,要实现健康快乐的生活与工作,提高物质生活水平,保证身心的健康全面发展,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及掌握一定的健康心理知识极其有必要。

【参考文献】

[1]孙兴玲。《浅谈心理健康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护理研究。2001年第15期

[2]王沛。《社会认知心理学[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

[3][美]查理德格里格,菲利普津巴多 著。王垒,王d,等译。心理学与生活(第16版)[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2年

[4]贾启艾。人际沟通(第2版)[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6年

[5]黄志雄。《心理学与生活质量关系的浅析》.民营科技。2012年第2期

心理学与生活的论文 篇四

心理学借助于实验的方法从哲学的母体中脱离出来,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因此,实证主义作为心理学重要的方法论,一直深刻地影响着心理学的发展,甚至在心理学的发展历史中,曾一度为向自然科学看齐而抛弃理论心理学,对于理论的探索鲜有问津,因为实证主义认为一切不能以观察或实验来证明的概念和理论都是虚假的和无意义的,不被科学所接受,而只有方法和逻辑才是通往真理之路。

一、理论与实证的对立

理论心理学与实证心理学的分离、争论开始于华生的行为主义。受行为主义的影响,许多人误解理论心理学空泛无物,没有实际内容,不能做出任何科学发现。在心理学独立成为实证的科学之后,心理学家就一直矫枉过正,在反对哲学思辨的同时,强烈地反对所有形式的哲学研究进入心理学的研究领域,认为这种形式的研究没有任何科学的意义和价值。这在某种程度上维护了心理学的实证科学的性质,为心理学摆脱哲学思辨而成为一门科学有着不可磨灭的作用,使心理学往更严谨的自然学科不断靠近。但由于实证主义对心理学的完全客观化和确定化也在相当程度上使心理学放弃了对理论基础的探索,一直缺乏对自己的理论基础或理论前提的反思。这导致心理学实证研究的资料得到了迅速增加,但理论根基和理论建树却一直十分薄弱。具体体现在心理学缺失统一的理论根基,缺少多样的理论创造。

心理学从诞生之日一直到目前为止,始终就处在四分五裂的境地。无论是对心理学的学科性质和学科发展的理解,对心理学的理论概念和理论学说的建树,对心理学的研究方式和研究方法的确立,对心理学的应用手段和应用技术的实施等等,都没有统一的和普遍的认识、理解和采纳。

这种理论心理学与实证心理学双方对立的尴尬局面,同样导致了理论心理学派的学者对于实证研究的技术和手段一无所知,甚至走向空洞。而实证心理学派的学者则只是埋头于实验研究,缺乏必要的理论修养。不断的割裂与对立使我们看到,理论心理学和实证心理学是不可分割的,纯粹的理论研究是空洞且缺乏说服力的,而纯粹的实证研究也只是一些零碎的实验,不能保持心理学研究的完整性与整体性。大量实证主义的兴起造成了对理论心理学的批判,使理论的地位降到了最低点。可是实证心理学的大行其道并没有促使心理学更好地发展,反而陷入这样一种怪圈,那就是,众多学者埋头于收集事实资料的实证研究,将这些所谓的实验看作是心理学的全部,把人类心理等同于机器的延续,企图依靠数字来描述和解释人类的心理和行为,结果造成心理学缺乏一种统一的科学范式,难以将各种研究进行糅合。

心理学就是这样一门独特的学科,它以人类心理为研究对象,人的心理是客观现实的主观映像,在人的意识活动中,外界环境能否起作用,能起到什么样和什么程度的作用,并不简单的取决于外界环境,而是决定于外界环境在一个什么样的内部的心理基础上,这是内部和外部环境共同起作用的。人类心理具有不可操作性和难以量化性,因此将人的心理现象完全等同于物质无疑会形成心理学发展的困境。这种心理学发展的困境让众多人士确切的了解到,心理学正常发展的轨迹是不可能脱离理论心理学的指导而独立存在的,只有将实证研究与理论研究结合起来,用这“两条腿”走得更远。

越来越多的学者也认识到,理论心理学的研究与实证心理学一样,对心理学的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功能。任何一个学科的发展都是理论与实证相辅相成的,比如作为自然科学代表的物理学一样,理论物理学也是物理学科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对学科理论建设的忽视必将导致一门学科的破碎与分裂,会使得学者专注于某一小部分的研究而忽略掉学科整体,且研究与研究之间难以互相交流与促进。有了实证研究的大量经验材料,就更需要发展理论来将所有实证研究的结果做一整理和加工,形成各个领域的内在联系。

二、理论心理学的概念与发展趋势

从以前对理论心理学的批判到现在理论心理学的复苏与发展,笔者认为有必要对理论心理学进行进一步的探讨。叶浩生先生认为,理论心理学是一门从非经验的角度,通过分析、综合、归类、类比、假设、抽象、演绎或推理等多种理论思维方式,对心理现象进行探索的学科,并对心理学科本身发展中的一些问题进行反思。它在心理学中的地位就像是理论物理学和理论化学在物理学和化学中的一样,是心理学的学科体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就理论心理学的研究范围来说,主要包括元理论和实体理论两大部分。元理论研究主要有三方面的内容:一是心理学的学科问题,如学科研究对象的性质问题;心理学发展过程中的经验教训,未来的发展趋势和方向,心理学与哲学、生理学、物理学等自然科学的关系;与其他社会科学的关系;与社会的关系;心理学研究的社会意义和伦理意义。二是方法论问题,包括研究方法的指导思想、选择方法的依据、理论的评价标准、科学哲学对心理学的影响,研究方法与对象的关系,研究方法的利弊得失,心理学研究所应遵循的指导原则。三是心理学的基本框架问题,包括心理现象的分类,各分支学科的内在联系,沟通不同分支学科、不同心理现象、不同理论学派之间的概念框架等等。概括的讲,元理论就是说明理论性质的,它讨论理论效度的构成要素等问题,不仅包括人的心理活动规律、学科发展历史、未来前景和方法论等宏观问题,也同样对中观理论核心问题进行反思和概括。元理论的最终目标就是试图寻求一套对心理学知识普遍有效的判定方式,重新整合自身并形成统一的理论。

理论心理学的实体理论是有关人的心理和意识特性以及各种具体行为活动模式、规律的理论,主要涉及两方面的内容:一是一般理论,意识和心理的特性,包括意识的起源、意识或心理的结构、身心关系、遗传与环境的关系、自由意志与决定论。比如心理学中的人工智能理论、心理学的系统论、心理过程的信息论、项目反应理论、决定论和意识论等就属于这一部分。二是具体理论,如感觉理论、知觉理论、学习理论、人格理论、情绪理论、能力理论和创造力理论等等。这类理论的一个共同特点是理论思维同实证研究是相互结合的,即从其它实证学科中获取数据和资料,从中抽象概括出一般的规律和特点。

一门学科的成熟在于学科自身的自我了解、自我认识、自我反思、自我构建等等,因此对理论心理学的探讨,可以推进心理学的快速发展,提升心理学的学术创新,通过推进理论的反思促使心理学走向成熟和繁荣。综上所述,理论心理学将会在心理学的长足发展中发挥巨大的作用。如何做到这一点,笔者认为以后理论心理学的研究可以从以下几点加以考虑。

1、注重元理论与实体理论的有机结合

元理论是学科的基础理论,它是心理学学科性质的高度理论概括,是心理学的实体理论和心理学研究方法的指导思想和指导原则,任何一门学科都必须具有元理论的部分,否则就是一个缺乏核心的松散联盟,不能称其为科学。如果说元理论主要依赖于抽象思辨的方法,那么实体理论的探讨则更多地依赖逻辑推理和数学演绎的方法。实体理论不同于元理论之处在于,它的研究对象不是心理现象或者心理科学的整体,而是一些特殊的和具体的心理现象或问题。如果说元理论的探讨主要依赖于抽象思辨的方法,那么实体理论的探讨则更多的依赖逻辑推理和数学演绎。元理论是心理学整个体系的核心,实体理论则将理论心理学与实证心理学的关系拉近了一步。

2、实践应用

理论心理学的研究实际上也强调要建设一种面向生活实践的心理学。心理学的作用应体现在解决现实社会中的重要问题,同时对人的实际生活也发挥着隐性的、实在的支配性作用。理论研究为应用研究提供了必要的基础,而应用研究又是理论研究的延伸。有学者提出,理论本身便是实践的一部分,在实践中包含着理论的成分。作为一种理论型的现代心理学分支,其发展目标则应该是对自己的学科和职业实践活动有所贡献。正因为如此,当前西方理论心理学者也越来越重视心理学的社会应用工作,以便能为心理治疗、咨询、教育、测量和组织管理工作等心理学的传统职业活动提供服务。近年来,以建构主义为代表的西方理论心理学研究学派,不仅在教育领域发挥了观念先导、实践操作的整合引导作用,而且建构主义的心理治疗与咨询模式,也已经出现在家庭疗法、叙事疗法、交往互动疗法等职业实践中。理论研究可以用来说明研究对象,形成知识体系,可以衡量应用研究中的理论背景、研究方法和技术手段是否合理。目前理论心理学不但为心理学的学科发展做出了贡献,而且能够使心理学的社会职业实践有所丰富,这必将会给现代心理学的理论研究带来更大的生命活力。

3、从研究方向的拓展上加大跨文化心理学理论的研究

跨文化的心理学研究近些年来成为研究的热点,而西方理论心理学一直重视跨文化问题的研究。理论心理学的跨文化研究是西方心理学跨文化心理学研究热潮中的一部分,重点是探索不同文化包括不同国家、民族、宗教等背景下心理学之间的联系、沟通及其一般规律。作为理论心理学,其特殊的使命决定其应该加大对跨文化理论研究,形成的不同心理学理论并进行有机整合,从而建立一种大心理学观。随着世界一体化的加速,随着国际间政治、经济、文化、思想等交流的进一步加深,对于跨文化理论心理学的研究必将出现迫切的需求。拿中国的心理学发展来说,我国现代心理学的起源不在于独立的本土的理论构建,而是对外国特别是西方心理学理论的引进,这虽为我国心理学奠定了很大基础,但也使得我们的心理学被限定在了外国的理论框架之中。因此,做好理论心理学的跨文化研究和本土研究是非常必要的,只有在研究中充分考虑不同国家和民族的传统文化和风俗,才能使心理学有更广泛的适应性。总之,从心理学历史的发展轨迹可以看出,理论心理学的复兴是心理学自身发展要求摆脱困境,获得重生的历史必然,它的建立和进一步发展将促进心理学研究进入新的境界。

最后,相信理论心理学与其他学科,如认知神经科学、社会认知、计算机科学等的结合,必将大大推进现代科学心理学的健康发展。

心理学与生活的论文 篇五

摘要:研究生心理健康整体状况较好,但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文章以笔者所在学院近十年来暴发出来的研究生心理危机案例,对研究生心理健康问题做了一些探讨。

关键词:研究生;心理健康;对策

一、学院研究生心理健康状况

作为一个工科学院,表现出男多女少、总体家庭经济状况较差的特点,而从心理普查结果了解到需进一步筛查的比例为2。6%,应该说整体状况积极良好,但复查中仍然有四例研究生普查结果表现出有心理问题,尤其是近几年在读研究生出现了多起心理健康问题。笔者试图从学院暴发出的研究生心理问题,对研究生心理状况进行分析。

(一)形成因素分析

1、学习与科研的压力

部分同学不适应研究生阶段学习,从而产生压力。一部分导师科研教学任务较重从而无力关注到每一个学生。研究生很可能是“一切靠自己”,面对复杂问题难以调节适应从而产生巨大的心理压力。研究生的培养质量更加引起关注,一些硬性指标给研究生带来巨大压力。面对科研工作、毕业论文及满足指标所带来的巨大压力,一些研究生只能选择延期毕业,带来了巨大的心理负担。我院一名本校升学的机械专业研究生就因为毕业答辩焦虑而寝食难安,不能自控。

2、人际交往的压力

进入研究生阶段后,他们需要建立新的师生、同学室友两种新的人际关系。师生间普遍相处较好,但在同学室友关系上出现问题则较为突出。室友之间在生活上和习惯上会有一些差别,容易产生摩擦,同时研究生活动范围较小,还分布在不同的课题组中,多重压力导致参加集体活动少,相互交流的机会也较少,在单独从事科研工作时,长期的压力没有释放,容易导致人际关系紧张。如果其性格内向,不善与人交往则更容易产生心理问题。如一名本校考入的学生性格内向,较少与他人交往,在压力之下,由内向、多疑发展到妄想、幻觉,最后不得不休学一年。

3、经济压力

工科研究生较大比例经济状况较差,因经济压力而导致的心理异常时有发生。04年由外校考入我院的一男生感觉本科阶段已经花费了家庭大量的金钱和精力,研究生阶段不好意思继续向家里索取生活费,尽管也有学院及导师的一些补贴,但维持生活还很艰难,只能在外兼职打工,却不能兼顾学业,两者之间相互影响形成恶性循环,导师与同学的劝说无效,困境中他越来越焦虑,最后只能退学。虽属个案,但工科研究生的经济压力仍然较大,尽管有学校的补助和导师的资助,但繁重的科研任务下无法获得其他的收入,尤其是没有基本奖学金的少部分研究生面临着万余元的学费压力,由此可能产生心理问题的风险不小。

4、婚恋情感的压力

研究生对异性交往的需要和对爱的追求显得迫切,在此过程中容易困惑进而影响心理。研究生在恋爱上更加现实,目标很明确,失恋、爱情挫折会严重地影响到正常的学习与生活和心理健康。在七起心理问题中,有三起就是因为感情因素,较为严重的一个女生还被送往省人民医院精神科进行治疗。因情感而出现心理问题的同学有的逃避现实、缩小交际圈,不能坚持学习;有的是陷入单恋之中不能自拔,不停地干扰对方,对彼此双方及周围同学产生了严重的干扰。

(二)学院独有的特征

1、校外生源出现心理危机概率更大。绝对数量上要多(总共7起,校外4起),而且在所占比例上也居多。笔者认为,问题主要在于学业和科研以及人际交往的压力。校外研究生对本院了解较少,存在着适应的问题,同时人际交往上需要与导师和同学间重新建立良好人际关系,但是面对困难时其化解压力渠道也相对较少。

2、女生多于男生。女生多因情感、家庭,而男生则多因学业等方面因素。笔者大胆推测:在情感问题上,男生相对女生宣泄渠道较多,有较强的社会支持,能及时地化解,而在学业上,男生相较女生对科研的需求更为迫切。具体原因有待进一步研究。

二、研究生心理问题的对策研究

(一)树立危机意识,做好预防工作

1、建立心理建康监控机制。一是进行心理普查,对问题新生及时进行心理咨询和必要的治疗;二是建立心理健康档案,实施动态的管理;三是要有效地开展经常性的心理咨询工作。

2、发挥导师的作用。一要明确导师职责,二要提倡、鼓励导师主动与学生交流。

3、开展自我教育。在自我意识、成就目标、对待挫折及婚恋上上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应对问题,学会自我宣泄。

4、建立健全帮扶机制。充分发挥心理咨询室作用,宣传鼓励研究生主动寻求心理咨询,健全帮扶体制,化解经济压力,做好就业指导,解决学生就业困惑。

(二)建立快速有效的危机干预机制

一是要有健全的运行体制,面对问题,各方能形成合力对研究生进行心理支持。二是学生工作者要加强培训,提高素质来应对各种心理问题。三是运用科学的危机处理方式和方法,对研究生进行劝告、干预。

(三)学院的一些做法

1、把好入学关,做好筛查。在复试过程中,导师有针对性了解思想政治及心理状况,辅以心理测试来具体了解。

2、研究生结对子。通过党员联系人制度使研究生相互结对子。一方面可以发挥帮扶作用,另一方面学院也可更快了解情况,展开干预工作。同时对普查中有问题倾向的新生会安排合理的心理监控网,适时引导,避免危机发生。

3、开展丰富的校园生活。一方面多组织活动,搭建交流平台,克服人际交往压力;另一方面要求研究生多听人文讲座,开阔心胸,增强抗打击的能力。

参考文献:

[1]雷丽萍,丁库克,陈改清。理想与现实的碰撞—研究生人群心理压力探析【J】。教育发展研究,2004,(6)

[2]陈洪波,郭祖仪,魏萍。研究生心理健康问题与对策【J】。中国研究生,2010,(10)

[3]朱政。高校研究生心理危机预警和干预体系探析【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0,(9)

[4]刘业峰。研究生心理健康问题危机管理体系探讨【J】理论研究,2011,(3)

[5]刘勇。研究生心理健康现状及对策分析【J】。中国研究生,2010,(12)

[6]邹玉浩,陈予。构建高校研究生心理支持系统【J】。思想教育研究,2011,(3)

心理学与生活的论文 篇六

一、情绪调节很重要

情绪调节是人人都必须掌握的技能。我们很常见的一种情况就是,一个人训斥另一个人说:“不要把你的情绪带到工作中来!”我们都知道一点,情绪会影响我们思考,可能导致我们没办法作出理智的判断。作为学生我深有感触,情绪广泛地渗透到一切活动当中,明显地影响着我们的学习、生活和身心健康。当我们情绪高涨时,满怀信心,觉得干什么都得心应手,看什么都赏心悦目;当我们情绪低落时,感到沮丧自卑,干什么都不顺手,对什么都不感兴趣,甚至觉得整个生活都变得阴冷凄凉。无论情绪是积极的或消极的,均需要进行调节。最容易让人联想起的是对负性情绪的调节。例如,当你愤怒时,或许需要克制;当过分悲伤时,转换环境,想一些开心的事情,或许可以令你开心起来。对于高度的抑郁和焦虑,更是需要临床处理和治疗的情绪障碍。正性情绪在某些情况下也需要调整。在学校里,如果成绩很好的同学表现过分的得意或骄傲,可能会影响其他同学的心理平衡,因而应有所节制;在医院看望病人,倾听别人讲述痛苦时,需要予以同情而不能表现过分的欣喜。所以情绪调节不仅仅是降低负性情绪,实际上包括着负性和正性两方面情绪的增强、维持、降低等多方面的适时调整。对消极感情的调节,更多的是抑制;对积极感情的调节,主要是加强和管理;同时,情绪调节也包含着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之间的平衡。

二、情绪健康的标准

一般来说,情绪的目的性适当、反应适度、正性作用即建设性的积极的作用强,是情绪健康总的标准。对大学生来说,情绪健康的具体表现是:

①情绪基调是积极乐观的,愉快稳定的;

②对自己的不良情绪具有调节控制的能力;

③情绪反应适度,不过强也不过弱;

④高级的社会性情感得到良好的发展,爱祖国爱人民、有理想有抱负。

三、情绪的控制与调适

第一,不对自己过分苛求,把奋斗目标确定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一个人在人生奋斗中应该保持一种良好的心理状态,做到既尽力同时又量力,既积极同时又放松,应该既有适当的高目标,但又没有高目标造成的过重的压力。此外,树立切实的奋斗目标,还包括不盲目地处处与人竞争,以避免精神过度紧张。在大学里,有些学生常常暗示并鼓励自己盲目地与他人竞争攀比。然而,每个人的精力都是有限的,优势也各异,如果处处与人竞争,由于时间精力不济,必然增大挫折失败的几率;同时又使自己终日生活在紧张状态之中,心理压力过大,对身心健康会造成很大的危害。因此大学生应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恰当地选择竞争的领域,以利于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而争取成功,同时有助于身心的健康发展。

第二、在生活中对他人的期望值不要太高,以避免产生不良情绪和失望感。在生活中人与人之间是需要相互关心和帮助的,但不能凡事都依靠别人,指望别人,不能对他人抱有过高的期望。不管做什么事情,首先应当依靠自己的力量,其次才是考虑他人帮助的可能性。如果对别人要求过多、期望值过高,当别人难以做到时,就容易使自己失望,产生抱怨情绪,导致自己心里失衡,又会恶化人际关系。提高移情能力,学会敏锐地感知他人的情绪和需求,可以使自己能更聪明地处理人际关系。

第三、多找朋友倾诉,以疏通宣泄积郁的情绪。一方面可以使不良情绪得到发泄,另一方面在你倾诉烦恼的过程中,可以得到更多的情感支持和理解,并能获得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新启示、新思路,增强自己克服困难的勇气。

第四、使情绪升华。这是一种比较高级的情绪宣泄方法,就是把情绪波动激起的能量引导到提升自己、发展自己的方面去。例如,把因考试失利而产生的不良情绪升华为激励自己努力学习的动力;把对自己外貌的不满意升华为全面发展自己、增长才干、增长知识方面来。

第五、学会去爱。建立良好而真诚的人际关系,是非常重要的心理保健途径。和谐的人际关系可以增强理解、信任与自信,减轻心理上的不适感,保持心理平衡。培养健康的心理需要丰富的营养,最重要的营养就是爱。爱,包括十分丰富的内涵,比如关怀、安慰、眷恋、惦念、鼓励、帮助、支持、理解等等,都可归为爱的范畴。每个大学生都需要被人爱,同时也应该爱周围每个人。去关心他人、理解他人、帮助他人,能逐渐养成自己博爱而宽广的胸怀,从而可以大大增强自己生活、学习、工作的信心和力量,最大限度地减小自己心理失衡和心理危机感。所以,你去关爱别人,也就关爱了自己。

四、高考那段日子

现在已经是大学生的我,时常会回想高考那段时间。我成绩不是很好,越到最后关头,越觉得压力大,爸爸妈妈说的最多的永远是高考、大学、未来,那时真的好恨,好烦。我在我的书桌上刻了这样一行字:“高考是一场集体犯罪,而我们都是这罪恶的无辜帮凶。”心里的烦闷真是不知道怎么办才好。我爸爸着急得晚上睡不着觉,妈妈为了我会偷偷的哭。一场高考搞得我世界里的所有人都辛苦、难过、紧张,家里的气氛也总是很压抑。

原本是工程师的爸爸想尝试做销售,于是他开始学习与人沟通,他看了很多书籍和视频,尤其是关于高考的,他没少看。有很多人会做演讲,会出书,教父母怎么面对准备高考的孩子,教孩子怎么面对高考,爸爸不光自己看,还要我和他一起看。一段时间后,爸爸说他想开了。果然,他没以前那么逼着我了,他还劝妈妈只管照顾好我的生活就好了,学习的事情让我自己去操心。

爸爸的心态变得很好,他每天都很轻松,有空就拿本书大声朗诵,练口才,练英文,我知道他在努力为我做榜样。我是喜欢晚上熬夜白天赖床的夜猫子,但我爸爸不准,说作息正常才有好精神,熬夜的人情绪都很烦躁,他每晚都监督我按时睡觉,早上叫我起床。平常饭桌上的谈话总是高考和成绩,但爸爸渐渐开始说笑话,说家里平常的小事,饭桌不再是让人痛苦的地方了。临近高考的那几天,他总是在我看书时叫我陪他喝茶下棋,要我和他去打球。

最值得一提的是高考前一天,爸爸带我去看考场的事。那时在学校外面租房子住,离校很近。我们吃完早饭,爸爸就说出去逛逛。走没多久,看见一辆车的车牌号是168,联想到我的考试号是16,座位号是8,爸爸高兴的拍手大叫:“这么吉利的数字都让你碰上了,这次高考肯定没问题,哈哈。”因为考场安排在我的学校,所以很快就找到我对应的考室,看到有老师在封考场,我没能进去教室,只在外面逛了一圈,爸爸这时又说,“你看,你的考室外面贴着毛泽东的画像,你的座位从窗户看出来刚好可以看见对面教室贴着孔子的画像,这说明什么,明天考试你肯定是绝对没问题,放心好了,毛主席和孔子都罩着你呢。”对着这么天真的爸爸,我只觉得好笑。

爸爸经常跟我说他以前高考时,第一科考语文,已经开考半个小时了但脑子里一片空白,浑身冒冷汗,所以他坚持我一定要熟悉考场,千万不要像他当年那样,最好能进教室坐在位子上好好感受一下。可是已经封了教室,怎么进得去,高考那么严格,我觉得那是不可能的。但不熟悉校园环境的他到处乱逛,非要找到领导,争取机会让我熟悉环境。我无奈的跟着他走。教室办公室早就没有老师了,走了很久在公共教室发现有一个临时的办公室,里面都是在准备考试事宜的老师。爸爸找了一个老师表明了自己的意愿,但那个老师很不耐烦的拒绝了爸爸,那老师还用眼睛瞟了我一眼,虽然好像没做什么错事可当时我觉得好丢脸。我受不了扔下爸爸自己走了。没走多远,爸爸就一脸得意的追上我。看样子他成功了,可是我觉得不可思议,问他怎么回事。他说,“我进去找了一个比较像管事领头的老师,说明了来意,说大家都是做父母的,都有孩子,想当年我高考进考场时的慌张,所以希望孩子能轻轻松松考试,不要有因为不熟悉环境的心理压力,而且我们保证不破坏考场,一切都是为了孩子。”那个人果然理解爸爸的苦心,愿意给我们一个机会。于是有了爸爸为我争取的机会,我得以进教室,坐在我的位置上想象第二天的考试情形。我闭着眼睛感受,心里无比平静。爸爸在教室逛了一圈,然后觉得我的凳子不好,还去教室外面换了一把椅子给我。

第二天,爸爸说昨天陪你去熟悉过考场了,这几天考试你自己去,不陪你了,放轻松,不仅有幸运数字,还有毛泽东和孔子,加上考场你都进去过了,所以不会有任何问题的。这场仗你自己可以搞定的。于是我很淡定的出发了。

五、生活中的体会

很感谢爸爸,感谢他无形中教我的。他管理好自己的情绪,并用他的正面情绪影响我,而且严格监督我的作息习惯。高考的顺利很大原因是爸爸,多亏有他,今后的人生道路我依旧会以他为榜样,用健康的情绪过好每一天。以下是关于健康的心理素质的总结:

1.自信积极,微笑乐观

这讲的是人生总的态度。这两句话是人生最重要、最宝贵的心理素质。自信是人生成功的最重要的心理条件,一个人如果不自信,他必将一事无成;同时自信又是一个人最重要的魅力因素。而且这个自信应该是有客观根据的、实事求是的自信,而不是盲目的自信。人有了自信,还要积极。微笑可以使人的心理状态安稳而愉悦,从而可以比较顺利地处理各种事情。同时微笑的表情对外界也是一个很好的魅力。在生活中,当你把一个微笑带给千百个人的时候,千百个人会还给你千百个微笑,这里面就会生出许多缘份和机会,你获得成功的可能性就会增加。

2.满不在乎,轻松自在

这讲的是对待压力和困难的态度。在这里“满不在乎”是指在任何压力、困难、挫折和失败面前,在别人的误会、怨恨、羞辱、排挤与刁难面前,甚至在一些人的攻击、诬陷、迫害面前,要有一种坚强的英雄气概,保持一种无所畏惧的心理状态。事实上,谁要在困难和阻力面前太在乎、太认真、太紧张,那是很不聪明的,因为那样容易失掉信心和勇气。所以毛泽东说要“战略上藐视敌人,战术上重视敌人”,这很有辩证思想。这里“满不在乎”指的就是在战略上要藐视困难和挫折的'意思。对待任何事情都不要过分,都不要走极端,不要犯“过犹不及”的错误,而要把握好“度”。太者极也,物极必反。这是自然规律,是辩证法。明白这个道理后,同学们就应该努力提高自己的情商水平,做人做事讲究分寸,做到适可而止、恰到好处,这样你的人生将变得更加智慧与和谐。

3.不亢不卑,宽仁博爱

这是对待人的态度。人生一辈子,能做到在任何场合都不亢不卑很不容易。在现实世界中,许多东西对人都是有压力的:权力、地位、金钱、知名度、职称、学历等等,各种各样外在的东西对人都会产生压力,这叫社会文化的压力。同学们在社会生活中要注意培养自己抗衡等级尊卑观念这种社会文化压力的心理素质。完全不受这种压力的影响是不可能的,但是同学们对此要有清醒的认识,要有良好的自我调节能力,能够抗衡这种压力的不良影响。缺乏这个素质的人,将不断受到人际交往方面的困扰,失去很多机会。有时候是因为你表现局促、腼腆、拘谨,即因你自卑而失去上司的信任;有时候则因为你高傲、武断、对人不礼貌,即因你自亢而失去下面的拥护。同时要宽仁博爱。就是说,要有一种很好的“消化”能力;无论别人在你背后议论什么,攻击你什么,对你有什么怨恨、误解和谣传,对人对事你都能宽宏大量,能消化负面的影响,始终保持自己情绪的稳定与平静。同时用一颗博爱的心来对待大家,对待周边的世界。一个人如果有一颗宽宏的博爱的心,他就会感到自己的心里特别安详、稳定和健康,没那么多烦恼和心理负担,他就会更多更深地体会到生活的幸福与快乐,同时也会遇到更多的人生机会。

4.敢说敢做,拿得起放得下

最后这讲的是对待工作和事业的态度。如果你想到的事情看准了,想好了,但是不敢说,想了几十遍还不敢说,那你就是有病了;想过三遍不敢说,那是软弱;如果想了一遍,想好了就说出来讨论,那是强者。因为你没有那么多顾虑,是襟怀坦白、心理健康的表现。如果能做到说完就做,敢于探索实践,那就堪称勇士了。“拿得起”是说,在工作中能够不怕困难和艰险,勇于挑担子,敢于负责任;有自信,相信自己能干好工作,并能立即行动投入实践。“放得下”是指,要学会在工作中暂时放松自己,暂时搁下,学会自我减轻心理压力,学会减少不必要的额外的精神负担,学会正确地放弃和否定,学会适当地自我解脱。“拿得起放得下”是健康自在的人生状态的体现,是大学生应该努力追求的一种生活境界。

如果在自己心里经常反复默念上面那几句话,以此对自己不断进行良性的心理暗示。它们对调节自己的情绪情感,维护自己的身心健康,促进自己事业的成功与生活的幸福将会发挥良好的作用。

聪明在于勤奋,天才在于积累。为大家整理的6篇心理学与生活的论文到这里就结束了,希望可以帮助您更好的写作心理学与生活论文。

转载请备注原文地址:https://www.t7t8.net/xindetihui/631300.html
移动端网站原文地址:https://m.t7t8.net/xindetihui/6313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