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t7t8网 >  范文大全 >  心得体会 >公开课教学评课评语精选9篇(公开课教学评课评语精选9篇怎么写)

公开课教学评课评语精选9篇(公开课教学评课评语精选9篇怎么写)

更新时间:2022-12-27 21:22:24 点击: 来源:yutu

综合实践评课稿 篇一

综合实践活动是基于生活实践领域的课程,它是基于学习者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的实践性课程。活动的目的是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实际,引导学生自主进行综合性学习活动,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获得积极的体验,引导学生从狭窄的课堂走出来,用明亮的眼睛去观察多彩的世界,用灵动的心去触摸生活的律动。如何让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走进学生的生活,给学生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的发展提供更广阔的天地,是我们在综合实践课的教学中需要不断思考和解决的问题。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在综合实践课的教学中,不拘泥于教材,开放课堂,走进学生的生活,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和真实需要出发创造性地开展教学。

《苹果的营养与健康》是我引导学生从身边生活发现自己感兴趣的一个活动主题,由于它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经验、贴近社会现实,所以学生在活动过程中能够较好地操作,表现出很高的积极性。在这一活动案例中,我根据活动目标,灵活地把学生分为小组进行合作学习,学习形式上更具有灵活性和注重个性的发展。指导他们在课外收集、调查所需资料,并进行有目的采访,制作问卷调查表这一过程中,学生们充分运用所学过的知识,学生喜欢的方式等手段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1、多样设计,有效实践

综合实践活动强调“整合”,注重“实践”,突出“开放”,关注“过程”,学生在亲自参与、主动实践的过程中,也提高了创新能力。《苹果的营养与健康》这一主题的确定,完全来自学生的生活。

在活动过程中我设计了多个环节,帮助学生扎实完成整个活动。

(1)查找资料:苹果分为哪些品种?有哪些吃法?

(2)课前实地调查:

①苹果的种类

②苹果的吃法

③苹果的营养

④食用苹果的注意事项。

3、交流汇报:小组的研究成果,提出自己的困惑等等。为了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最后我们还展开了一系列制作苹果沙拉、制作卡片等。在一系列的活动中,培养了学生动脑思考、动手实践、社会交际、对比分析等各种能力和严谨的科学态度。

2、大胆放手,合作探究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为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从具体的情境入手,“蹲”下身去参加学生的学习探究活动。用商量的语言、及时的鼓励、恰当的补充,尊重学生的学习意愿,培养学生表现自己的勇气,形成了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

基于学生对苹果有一定的认识,只是没有进一步的研究,这节课我就放手给学生,让他们自主交流,进行探究。在整理材料这个环节,学生把自己搜集的资料在小组里交流,气氛非常激烈,分组交流的方式多种多样,红富士组用演一演的方式向大家介绍了苹果的种类,金帅组用新闻播报的形式向我们介绍了苹果的丰富营养,嘎啦组还把食用苹果要注意的问题编成了儿歌,国光组同学还制作的图文并茂的幻灯片等等。从中,我感受到了作为教师,必须随时关注学生,及时给予肯定和点评。不论是课堂前的资料收集、还是课堂上的内容表述与补充,我都关注学生团结精神的培养,鼓励他们要在活动中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积极发表看法和建议,帮忙出主意等,引导学生互相帮助、互相启发,在探究中进步,在合作中成长。

纵观课堂教学,我发现在很多地方对学生放手不够,从而导致课堂教学中将知识生硬地塞给学生,使得学生处于被动位置。其实孩子们对收集资料有很多的方法,他们整理、表述的水平也很令人惊奇。如刘杨一组的学生在交流的时候每个成员都发挥了自己的聪明才智,辅以动作,将其表达的如此恰到好处。如果教师给学生更多的时间和空间,鼓励学生去收集、去调查,去自主寻求答案,得到的生活经验和学习方法远比老师传授的要真实的多,相信记忆也会更加深刻。

在小组展示之前由于没有出示具体的要求,使得小组展示时有的学生表情不自然,有的学生交流缺少一定的条理性,如果当时老师能给予学生适当适时的点拨,或许学生会更好地投入到后续的学习中。课堂教学的环节有点杂乱,特别是学生动手实践的时候,由于对小组活动时每位成员的分工不够明确,没有充分考虑到不同层次的学情,从而导致组长一人说,其余的学生都成了听众,少有发表自己观点的时候,组员严重缺少学习的主动性,同时组员之间的交流缺少恰当的评价。

课堂是孩子们最好的成长舞台。其实无论我们上哪一节课,无论我们上何种形式的课,我想在设计过程的时候都要始终围绕着学生的学情进行,要始终关注学生的状态、情感,要认真观察、努力读懂学生眼中的学习愿望,要通过引导、通过鼓励、通过体验为学生创设更多的探索性的学习空间,帮助他们进一步认识社会、了解生活,以便将来更好地融入社会,服务社会。

综合实践评课稿 篇二

本周三听了张翠萍老师的综合实践活动公开课《调查小学生早餐情况》,我觉得这节课有这么两个出彩的地方:

一、把课堂还给学生,学生是课堂的主人。

在这节课中,老师的话语不多,寥寥数语,起到衬托引导画龙点睛的作用。为什么我会如此关注课堂中教师的话语呢?这要起源于一年前的一节公开课。当时我上的是四年级的一节数学课,自我感觉还不错。听课的老师也给予较高的评价。课后有位老师找到我,真诚地说:“你的课上的挺不错。只是可能你对学生不放心,所以整堂课觉得老师讲的太多了。”一语惊醒梦中人啊,教师讲的多意味着什么?意味着教师的话语霸权,意味着学生的话少,意味着老师教的主动,学生学的被动。这样的课即使上得情趣盎然、生动活泼却仍是教师的天下,学生的主动性,主体性又体现在何处呢?从此我进入课堂,观察课堂,倾听课堂。首当其中的是观察教师的话语,聆听学生的话语。我听过很多高级别的课,总是遗憾地听到教师的声音是余音绕梁三日,不绝于耳啊!但是,今天我欣喜地听到整节课张老师话语不多,她把说话的主动权还给孩子们。整堂课孩子们学得主动,说得高兴,充满了欢声笑语。我耳畔回响的不是老师富有激情,高亢的声音。而是孩子们欢乐,稚嫩的话语。从这个意义上说,这节课难道不值得我们称赞吗?

二、整堂课的教学环节安排合理。

“调查校外生和校内生的早餐”“如何选择早餐”“选择喜欢的研究主题分小组设计活动方案”等这些环节的设计使整堂课的教学节奏比较完美,在老师有激情有条理的组织管理下,使课堂活跃而有秩序。

其次,要关注少数“惰性”较强学生的成长,有的学生依赖性较强,依旧遵循“拨一拨,动一动”的惯性,习惯于“奉命行事”。同时,活动中还发现少数学生的主动参与性有所欠缺。怎样培养这些同学的兴趣,让他们自觉地参与各项活动,还有待进一步的探讨。

综合实践活动是课改的亮点,也是一个难点,对教师来说富有很强的挑战性。课程内容的开放性使教师的知识结构面临严峻的考验,没有现成的教材,因此教师只有在生活中不断的充实自我,与时俱进,才能更好的完成综合实践活动。

老师评课稿 篇三

桥下一小老师执教的第10课《杨氏之子》,是五年级第10册第三单元的第一篇课文。本组教材是以语言艺术为专题来组合课文的。下面,我就这节课从以下几方面谈一谈自己的粗浅认识。

一、重视朗读训练,较好地把握了教学的重点。

本篇课文是小学生初次接触到的文言文,而指导学生把文章读通顺、读流利是本文教学的重点之一。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现。”这位老师在教学中采用自读、同桌互读、指名读、男女生分组读、听录音朗读等多种形式,达到了把课文读通顺、读流利的目的,从而为理解课文内容这一坏节做了很好的铺垫。

二、提问设计巧妙,突破了本文的教学重点。

本文另一个教学的重点是在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体会杨氏之子的聪颖机智。在帮助学生充分理解了课文内容之后,老师设计了这样一个坏节:你认为杨氏之子的回答巧妙在哪里?学生经过合作学习,讨论交流,明白了:孔君平看到杨梅,联想到孩子的姓,就故意逗孩子:“这是你家的水果。”意思是:你姓杨,它叫杨梅,你们本是一家嘛!这信手拈来的玩笑话,很幽默,也很有趣。孩子应声答道:没听说孔雀是您家的鸟。这回答巧妙在哪里呢?孔君平在姓上做文章,孩子也再姓上做文章,由孔君平的“孔”姓,想到了孔雀,最妙的是,他没有生硬的直接说:“孔雀是夫子家禽。”而是采用了否定的方式,说“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婉转对答,既表现了应有的礼貌,又表达了“既然孔雀不是您家的鸟,杨梅岂是我家的鸟”这个意思,使孔君平无言以对,这足以反映出一个九岁的孩子思维的敏捷,语言的机智幽默,令人拍案叫绝。这一环节的设计,我认为是恰到好处,自然而然突出了文章的重点。

当然,再完美的课也有它的不足之处,这位老师的这节课,我认为有下列值得探讨的地方。

一、对文言文的认识这一环节有蜻蜓点水之嫌。

《杨氏之子》是学生初次接触到的文言文,我觉得应让学生在自读的过程中自己去发现它与现代文的不同之处,从而真正认识文言文。而老师虽然设计了这一环节,但只有一个学生回答了它是文言文,就一带而过了。并未让学生通过交流,达到真正认识文言文的目的。

二、对文言文的朗读停顿落的不实。

《杨氏之子》这是小学生初次接触到的文言文,我认为,应重点指导学生把文章读正确,特别要注意停顿的恰当。这一环节公老师也处理得有点欠缺。我觉得在学生反复读了之后,让他们动笔画一画停顿,互相交流,教师再统一意见,这样,就能使学生真正达到感情朗读、理解文意的目的。

总之,老师的课堂教学设计条例清晰,层层深入紧扣主题,每一个教学环节都扎实有效,从课堂的积累展示到结课的推荐书目,每一个环节都是在为学生服务,没有多余的、无用的环节,可以说这样的课做到了“简简单单教语文,本本分分为学生,扎扎实实求发展”真正起到了抛砖引玉的作用。

综合实践评课稿 篇四

我们综合实践组老师们相聚成校,和六年级的孩子们一起经历了欢快的一课——制作万圣节面具。今年我是第一次执教综合实践,没有教材,不知如何实践,今天能有幸聆听李老师执教综合实践课,收获颇丰。我就来谈谈我的收获:

第一、综合实践课要有长程意识,不是想到一出是一出。

比如李老师的这节制作万圣节面具,之前开展了英语节活动,了解了外国的节日和习俗,孩子们要求过一过万圣节,与制作南瓜灯相比,制作面具更易于操作。后续孩子们还要还要开展一次面具秀,前后历时一个月。

第二、综合实践课,要以孩子的实践为主,把课堂还给学生。

这节课上,李老师用了七八分钟讲述如何制作面具,从外观和创意两方面讲,综合了美术的知识,结合实物作品,让孩子有个直观感受,激发创作欲望,剩余的时间全部交给孩子,有的独立创作,有的合作创作,创作氛围轻松欢快,课堂上是不是传来笑声。这样的课堂,若干年后的万圣节,今天的情境孩子们依然会历历在目。

第三、综合实践课有课型可循,但也不是一层不变,但是要让孩子在某一个方面的能力得到锻炼或提升。

综合实践评课稿 篇五

课 题: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四册《狼和小羊》

评课人员:教研室、教务处教研员

裴德忠 秦秀丽 秦瑞习 马兰

平泽文 杨吉祥 代小伟 宋晓红 xx平

主 持 人:王哲勇

旁听人员:区教育局有关领导

主持人:各位领导,你们好!

我们惠丰小学的校本研训是通过“进头脑、进课堂、进活动”三个层面来实施的。进头脑,就是要让全体教师认识到校本研训的重要性,必须将日常教学工作和教学研究、教师专业成长融为一体,形成在研究状态下工作的职业生活方式。进课堂,是强调校本研训一定要与课堂教学结合,注重实践、寓培于研、研训一体。进活动,是要让校本研训渗透到学校各项教育活动之中,在活动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搭建平台使教师之间进行沟通、合作,在交流中推进校本研训。

这几年我们每一学期都进行“两课”活动。首先进行“平行课”。即每位教师都必须参与的同讲一节课活动。由各教研组自选课题,集体备课、人人讲课、相互评课,进行教研组内的教学比评。其次的“结晶课”活动,是由各教研组推选出能展现本组教研成果的结晶课向全校汇报。向听课教师说课,对讲课教师评课,形成以“讲、听、说、评”四环节的课堂教学教研模式。活动的开展,不仅促进了教师之间的专业切磋、协调合作,而且大家在教评相长中,彼此学习,共同分享了教学经验。

刚才陈辉老师所做的这节课就是由他所在的语文组推选出的一节“结晶课”,下面就由他们组的成员及教研室、教务处的教研员进行评课。

评课程序是这样的:首先由陈辉老师介绍一下他的教学设计思路;其次,教研人员针对这节课谈看法;最后总结发言。

我们也真诚的希望在座的各位领导能参与我们的评课。

陈辉:谈教学思路(略)

秦秀丽:在听陈辉老师讲授《狼和小羊》一课的过程中,我想到了苏霍姆林斯基的一句话:“任何一种教育现象,孩子在其中越少感受到教育者的意图,他的教育效果也越好。”而陈辉老师在教学过程中所创设的良好的教学情境,正是为了达到这一不期而至的效果而做的努力。

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可以诱发并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启迪学生的思维,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主体意识,提高教学效果。

陈老师是这样来做的:

(一)导课:半个故事创设情境

导课时,陈老师用优美的语言讲述了半个故事,给学生设置了一个悬念,从而引起了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迫切地想知道,狼和小羊之间究竟会发生什么事?这一情境的创设,与直白地对学生说:“意听讲,注意看书,看狼和小羊之间发生了什么事”相比,其效果是显而易见的。

(二)板书:贴画创设情境

讲课时,陈老师边讲故事边用娴熟的笔法板画,活活泼生动的简笔画,配以狼和小羊的贴画,把学生带到了那个风和日丽的早晨,带到了那条清澈的小溪边,这样的情境下,学生不知不觉入情入境,为学习课文奠定了良好的情感基础。

(三)读文:音乐创设情境

在教师范读课文和学生默读课文时,教师有意地用音乐来渲染气氛,为学生创设了一种和谐的学习情境。在轻音乐中,教师声情并茂的朗读,学生按老师的要求,闭眼,听读,想象,可以想得出,这样的情境中,学生的精神、思维、情感都集中到了听觉和感觉上,他们会不知不觉地入情入境,用心去体味文章。从而达到了学生在没有意识到教师的意图下,感知课文,感悟课文的目的。

老师评课稿 篇六

以前,我总认为统计课很难上,在知识上很难找到需要探究的地方,再加上绘制统计图花费时间长,很难让学生体会到统计图的作用。听了邓老师的这节统计课,让我眼前一亮,哦,原来可以这样上!

1、从统计学生喜闻乐见的小动物的只数引入新课,符合学生年龄特点。

2、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在统计数据多的情况下,及时采取小组合作的形式分工统计,让学生体验合作的乐趣和需要。可以看出合作的效率是很高的。

3、在重难点地方处理巧妙。

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是让学生通过整理数据,完成条形统计图的过程,当发现统计的数据太大时,一格再表示一个单位就太不方便了,从而引出矛盾。这时教师引导学生自己想办法。而不是直接告诉学生答案,体现了以学生的发展为原则的教学思想。确实有同学就想出来了。教师创设了一个很有价值的悬念,一个很有思考价值的问题。让学生体验到一格表示2个单位或者更大的数的需要,体验到了成功的快乐。另外教师也预设了多个解决办法,沸羊羊的、懒洋洋的加以展示,同学们通过比较发现自己的想法和喜洋洋一样,很有成就感。

4、教学目标的呈现时机恰到好处,达到了既不提前泄露知识,又让学生及时了解目标的目的。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即总结前面学习内容,又过度倒下面的学习任务。

5、练习时要求明确。教师强调在绘制条形时要一一对应,做到快、静、齐。注重学习习惯的培养。但由于是小组合作,有的同学插不上手,操作困难,所以凸起来要慢一些。建议教师引导学生找准刻度后记号记号在涂色,准确率要高。

6、后面的统计图欣赏很好,开拓了学生的视野,为后面学习奠定了基础,也让学生体验到了统计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商讨的地方:统计的数据一定要让学生核对清楚,可能会有学生多数,或少数会严重影响后面的练习。最好能用数一个标记一个的方法。再根据统计图解决问题时,个人觉得先找信息,再提问题比较合适。可以体现学生的认知顺序。

老师评课稿 篇七

上午听了六年级的一节语文课,感触特别多。高效课堂是“知识的超市,生命的狂欢”,或者说高效课堂“学生是主人,活动是中心”,这些理念在这节语文课堂中很难找到,课堂中学生的小展示不典型,大展示没有,这不是高效课堂的理念。

高效课堂就是让学生在课堂上自己学习,在学习过程中相互探讨交流,碰撞出知识的火花,生成问题,解决问题,在这个过程中让学生享受学习的快乐,学习的乐趣。如果把高效课堂上成了没有学生展示的课堂,那就太可惜了。这节语文课老师先用问题导入课题,点小组同学回答,后让学生相互检查预习检测和整个导学案完成情况,老师给小组打分评价,耽误了一些时间,然后进入互学阶段,导学案没有设计学生学习的内容和方法,学生只是把独学的题目答案念一念,有几个小组整体把课文中的段落读一遍。总之,可以说是在老师的掌控之下学习,学生还是被动的学习,课堂气氛有点沉闷。如果学生在互相学习当中,能够结合自己的感受,说说自己喜欢的是现在或者曾经的那一位老师,再讲一个有真情实感的小故事,这样既学习了课文的说明方法,又表达了自己对老师的情感,课堂气氛自然就活跃了,学生也学的活了,学的有兴趣了,效果可能会更好,可惜没有。

高效课堂中,“展示”是课堂重点,是学生参与学习的过程、展示自己的舞台。没有展示的高效课堂,就像一个没有灵魂的人,展示的重要性由此可见。遗憾的是在这节语文课上,没有看见学生在小黑板上的成果或问题展示,也没有看见学生站起来发表自己的观点,相互之间进行补充、质疑,没有结合课文联想拓展。这是一篇赞美老师的文章,完全可以让学生在预习过程当中,搜集有关歌颂老师的歌曲、诗歌等等,在展示中尽情歌唱、高声诵读,借此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展示自己的风采,拓展学生的知识范畴,实现课堂知识超市的目的。

从导学案来看,学生已经预习的非常充分,可是在课堂上,学生却没有什么自己真正想说的话,也可以说是没有发现学习当中的问题,反思其中的原因,就是老师控制了学生,控制了课堂,没有大胆放手让学生自己自由学习。结合这节课展示的学习目标,其中第二点学习独特的写法、体会一个人独立能力的重要性这点就在课堂学习中没有反映出来,也可以说是没有完成这个教学任务。这点也可以说是导学案的“导学”作用没有设计出来,也是导学案设计的不足之处。“评学”环节,老师让学生想想有没有不懂的问题提出来,有点画蛇添足的感觉。如果此时让学生结合学习,拿起笔来,把自己想对老师说的心里话写出来,或者自己创作一首小诗歌,甚至可以动手制作一个小礼品,来表达对自己喜爱、尊敬的老师的感激之情。再用几分钟时间,让同学展示出来,无论写的好与坏,有真情实感,大家用热烈的掌声来鼓励,何乐而不为呢?

总之,这节课走了高效课堂的流程,缺少了流程当中最重要的“展示”环节,少了画龙点睛的“点睛”之笔,学生没有动起来,活动没有开展,实在是有点遗憾。另外,课堂上自始至终,没有听见老师对那个学生的表扬鼓励,没有听到情不自禁的热烈掌声,作为一节高效课,这也是要引起注意的。

以上只是个人感觉,和大家商讨,请斧正。

优秀评课稿 篇八

一、这节课给我的感觉

1、xxx老师的谈话引入做得挺好,她首先是通过创设情景,出示三位航天员,并说明神舟7号发射成功,圆了几代中国人漫步太空的梦想,让全中国人为之骄傲和自豪。科学家要在茫茫的大草原上迅速准确地找到返回的航天员的位置,首先要确定好什么?由此引出学习确定位置的重要性。“座位”是一个学生感兴趣且生活中经常遇到的问题,使学生感到确定位置在生活中无处不在,加深了学生对数学来源于生活,数学与生活息息相关的印象。例如用数对写出小青的位置,根据领到的数对找到自己的新位置,这些活动都极大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回顾这节课,学生在有意创设的来源于生活又富有活动性的学习情境中,学得积极主动,趣味盎然,在主动参与数学学习的过程中,体验到数学知识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充分利用实物数学,让学生动手、动眼,利用小组工作,充分的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变学会为会学。整个课堂还是很活跃的。

二、三个方面可以肯定

1、目标定位准确,能很好的根据这一学段的教学目标。切实可行的定出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2、教学设计合理,能充分考虑这一年龄段的学生的年龄特点,教师的引导和以学生为主体有机的结合起来,使得整节课充满了生机和活力。

3、教学理念新颖,在课堂中能充分的使用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充分使用实物教学、小组讨论交流。教师能恰倒好处的进行引导,课堂氛围良好,师生关系融洽,教师充分调动起了学生的热情。

4、学生知道细致、学法深入,通过整节课的教学体现了学生的学习方法变了。通过教师耐心、细致的引导的学生学习,使她感到了学习的快乐。

三、整节课特色

1、能在教学当中注重学生的年龄特色,尊重学生的个性,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对学生进行个性教育。

2、构建合理。能充分考虑不同年龄段的不同特点。构建、营造出新颖,富有生命活力的课堂。

3、层次清晰,能根据教学的重难点,有的放失的层层推进,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使教与学的过程一目了然。

四、提几点建议

1、要重视课堂评价,在课中对学生应进行及时准确的评价,增加他们学习的信心。

2、教学语言不太规范,有些惯用语言应尽量少出现。

3、要重视小组交流的有效性,不要流于形式。

这就是xxx老师这节课给我的总体印象。

老师评课稿 篇九

今天有幸聆听了赵老师精彩的课。特别感谢赵老师给学生上了一堂有示范指导意义的课。

赵老师亲和力强,循循善诱,注重启发。《我的老师》一课的教学设计感强,注重情境创设,学生很快进入文本,活动充分。我最佩服的是赵老师阅读视野的开阔、课堂教学模式注重实效、条理清晰、重难点突出,重视学生的德育教育。

课堂上老师不仅关注到文字本身,关注到学情和作者,更关注到对教材的整体规划把握。

魏巍的《我的老师》是一篇典范的赞颂教师的散文,言简义丰,手中见奇,主题是学生一望便知的,而值得学生研究的推敲的本文的艺术特色:如何用多件事写一个人,如何安排叙事有详有略,以及将叙事与抒情相结合的写法。我看到赵老师引领学生通过仿写学习写作手法,学以致用,学有所得。

在这堂课上,学生的收获颇多的。

首先,老师注重培养学生的诵读能力,在诵读中学习写作技能;其次,老师注重学生的概括能力的训练和情感方面的引导,例如,教给孩子如何概括叙事内容,如何借事抒发自己的情感等;教师更注重学生的思维强度和创造性写作。

这堂课在赵老师的引导下,学生通过读、学、写,教学思路清晰,高效的完成了本节的学习目标。使学生的头脑始终在动,思维的含金量很高。我个人认为赵老师这节课是一节成功的课堂教学!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以上就是为大家整理的9篇《公开课教学评课评语》,希望可以启发您的一些写作思路。

转载请备注原文地址:https://www.t7t8.net/xindetihui/445246.html
移动端网站原文地址:https://m.t7t8.net/xindetihui/4452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