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t7t8网 >  诗歌大全 >登岳阳楼二首阅读答案与翻译赏析-陈与义 登岳阳楼其二陈与义阅读答案

登岳阳楼二首阅读答案与翻译赏析-陈与义 登岳阳楼其二陈与义阅读答案

更新时间:2022-12-28 15:14:24 点击: 来源:yutu
登岳阳楼二首(其一)
陈与义
洞庭之东江水西,帘旌不动夕阳迟。
登临吴蜀横分地,徙倚湖山欲暮时。
万里来游还望远,三年①多难更凭危。
白头吊古风霜里,老木沧波无限悲。
【注释】①三年:公元1126年春天北宋灭亡,到写此诗时已有三年。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C
A.首联写岳阳楼的地理位置,先从大处着墨,以洞庭湖和长江为背景,在一个宏观视野中隆重推出岳阳楼。
B.颔联上句也写到了登临的地理位置,却加入了厚重的历史感;下句紧承首联,写黄昏时分登楼观景,却融入了些许怅惘之情。
C.颈联中“万里来游”不过是万里逃难的委婉说法;“更凭危”写出诗人面对国势危局时心中的无限感慨。
D.尾联选取“老木”“沧波”两个典型的意象,与诗人白发苍苍、饱经风霜的形象互为映衬,含蓄蕴籍,意味深长。
(2)陈与义是北宋末、南宋初年的杰出诗人,诗尊杜甫。纪晓岚也评价陈与义的诗歌“真逼老杜”(《诗薮》外编卷五)。请结合本诗和杜甫的诗歌具体分析。


(1)C.“凭危”指登楼。凭,靠着。危,指高处,并非指“面对国势危局”。
(2)①意境相似:杜甫《登岳阳楼》中“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登高》中“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等诗句,意境雄浑宏阔。陈诗首联从大处着墨,将岳阳楼置于广阔的洞庭湖、滚滚的长江水的背景下,视野宏观,意境阔大。
②笔法相似:杜甫《登高》用“万里”对“百年”,从空间、时间两方面着笔,收到了双重叠加的艺术效果。陈诗用“万里”对“三年”,有异曲同工之妙。
③形象相似:杜甫遭逢乱世,漂泊流徙、老病孤愁。陈与义遭遇亡国之难,憔悴悲愁,饱经风霜。两位诗人的人生境遇化而入诗,便有了相似的抒情主人公,“老病”“繁霜鬓”与“白头”“风霜”相似。
④感情相似:杜甫忧国忧民,登岳阳楼而“凭轩涕泗流”,陈与义登岳阳楼,“凭危”“吊古”,惹恨添愁,勾起了他满腹的家国之恨、漂泊之愁。

【解答】
(2)杜甫的诗风是沉郁顿挫(感情深沉蕴藉,语势抑扬曲折)。此处纪晓岚评价陈与义“真逼老杜”,即是认为陈诗有杜诗的风格,学生根据本诗与杜甫的《登岳阳楼》《登高》等诗歌比较鉴赏即可。
“洞庭之东江水西”,巧妙地运用了“东”“西”两个方位词,并以湖、江系之,则岳阳楼之所在,如或可见。而后再写举目所见,为“帘旌不动夕阳迟”。“帘旌”为近景,“夕阳”为远景,近景远景合而为一,诗人的视线由近及远地扫描,逐渐放开,融入那苍茫的暮色中。不动的帘旌,表明湖面风平浪静;迟落的夕阳,提示着傍晚的安详。这样富有诗情画意的情境,不禁引起诗人丰富的遐想。
“登临吴蜀横分地”,也是在说登临的地理位置。“徙倚湖山欲暮时”,也是在写黄昏时分登楼观景,却融入了些许怅惘之情。前两联出句取景开阔,对句苍凉悲壮。意境沉雄悲壮。
结合注释内容“靖康元年(公元1126年)北宋灭亡,此诗写于1128年”分析,此诗写于北宋灭亡之后,颈联以近于直呼的方式,发出了最高亢最强烈的呐喊:“万里来游还望远,三年多难更凭危”这两句诗,道出了一个亡国之臣心中的愤懑。“万里”与“三年”对举,分别从空间、时间的跨度上来叙述其事,收到了双重叠加的艺术效果,读之让人感慨万分。诗人的“万里来游”不过是万里逃难的高雅说法,但是又无可奈何。心中的苦闷,只好在“远望”中消解。“三年多难”,本来已经不胜觳觫,却还要在这里登高临危,让人不堪忍受。诗人处境窘迫,心系国家安危,感情深沉。
尾联情景相生,“风霜”既指秋色浓重,又与自己的“白头”相映衬,且暗示了当时政治局势的严峻,“老木沧波”既指眼前实景,又是作者憔悴悲愁,饱经风霜的自我写照。这样的苍凉气韵,与杜诗中“无边落木潇潇下”,“艰难苦恨繁霜鬓”相同。同样的国破家亡,天涯沦落,此时此刻,杜甫成了诗人患难中的知己,因此,诗中自然有了杜诗中雄阔慷慨的风格。
这首诗通过登楼观感,抒发了诗人辗转江湘、颠沛流离之苦,国家瓯缺、中原动荡之忧,以及老大悲伤的落寞情怀。诗的最后一联,顾影自怜,以无限悲凉的身世之慨收束全篇。沦落天涯无尽的凄凉,国破家亡的无限悲痛,一切尽在不言中。

译文:
巍巍岳阳楼矗立在洞庭湖以东长江以西,落日缓缓下沉,无风卷起,楼阁上的招牌一动不动。
登临的地方是当年吴国和蜀国的分界之处,徘徊在湖光山色中一直到暮色。
跋涉万里来此还要登高望远,三年辗转历尽危难还要独登高楼。
登楼凭吊古人,我自己已是两鬓如霜,看着远山的古树、青苍中,隐含无限的伤悲。


赏析:
第一首是诗人写岳阳楼的开篇之作,所以精心打造,郑重其事。
首联写岳阳楼的地理位置,先从大处着墨,以洞庭湖和长江为背景,在一个宏观视野中隆重推出岳阳楼。“洞庭之东江水西”,诗人在一句七字之中,巧妙地运用了“东”“西”两个方位词,并以湖、江系之,则岳阳楼之所在,如或可见。而后再写举目所见,为“帘旌不动夕阳迟”。这一句是全诗写景浓墨重彩的一笔,看似平常,实则细腻。“帘旌”为近景,“夕阳”为远景,近景远景合而为一,诗人的视线由近及远地扫描,逐渐放开,融入那苍茫的暮色中。不动的帘旌,表明湖面风平浪静;迟落的夕阳,提示着傍晚的安详。这样富有诗情画意的情境,不禁引起诗人丰富的遐想。
诗的颔联从静态舒缓的景物描写中振起,转而为强烈的抒情。仿佛是音乐的变奏,这两句诗似乎是在重复上面的主题,风格却又迥然不同了。“登临吴蜀横分地”,也是在说登临的地理位置,却加入了厚重的历史感;“徙倚湖山欲暮时”,也是在写黄昏时分登楼观景,却融入了些许怅惘之情。这样的渐变,是一种烘托,是一种过渡,是一种物我兼融的摹状。在这里,诗人的主体形象不经意地、自然而然地出现在诗中,他在思索,在徘徊,在融情入景,在借景抒怀。
经过前面的蓄势,诗人终于在颈联以近于直呼的方式,发出了最高亢最强烈的呐喊:“万里来游还望远,三年多难更凭危。”这两句诗,道出了一个亡国之臣心中的愤懑。“万里”与“三年”对举,分别从空间、时间的跨度上来叙述其事,收到了双重叠加的艺术效果,读之让人感慨万分。诗人的“万里来游”不过是万里逃难的高雅说法,但是又无可奈何。心中的苦闷,只好在“远望”中消解。“三年多难”,本来已经不胜觳觫,却还要在这里登高临危,让人不堪忍受。诗意至此,已经一波三折,千回百转,把感情推向了极致。
尾联情景相生,“风霜”既指秋色浓重,又与自己的“白头”相映衬,且暗示了当时政治局势的严峻,“老木沧波”既指眼前实景,又是作者憔悴悲愁,饱经风霜的自我写照。这样的苍凉气韵,与杜诗中“无边落木潇潇下”“艰难苦恨繁霜鬓”相同。同样的国破家亡,天涯沦落,此时此刻,杜甫成了诗人患难中的知己,因此,诗中自然有了杜诗中雄阔慷慨的风格。
转载请备注原文地址:https://www.t7t8.net/shige/450846.html
移动端网站原文地址:https://m.t7t8.net/shige/4508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