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t7t8网 >  生活常识 >无限风光在险峰全诗意思(解释这首整体诗句表达的意思) (无限风光在险峰全诗)

无限风光在险峰全诗意思(解释这首整体诗句表达的意思) (无限风光在险峰全诗)

更新时间:2023-05-06 04:48:01 点击: 来源:yutu

这句是出自伟人毛主席的《为李进同志题所摄庐山仙人洞照》。暮色苍茫看劲松,乱云飞渡仍从容。天生一个仙人洞,无限风光在险峰。仙人洞有着无限的美好风光,他是天然而生的,而且生在艰险的地方。

毛主席的“题画诗”:天生一个仙人洞,无限风光在险峰!

在中国的传统艺术中,诗词书画常常融为一体,在传统国画中,常常在上面能看到题画诗。

最有名题画诗,是传为王维所作的《画》:“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

题画诗这种形式,到了近现代,又有了新的发展,出现了题写在照片上的诗,最有名的就是伟人毛主席的《为李进同志题所摄庐山仙人洞照》。

七绝·为李进同志题所摄庐山仙人洞照

暮色苍茫看劲松,乱云飞渡仍从容。

天生一个仙人洞,无限风光在险峰。

这首诗写于1961年9月9日,是题写在一张庐山仙人洞的照片之上。诗的内容是以照片上的风景为主题,虽然题写的介质不同了,但本质上跟题画诗是一样的。

虽然是这只是一首题画诗,但诗中仍然处处展现了毛主席非同一般的豪情。

第一句“暮色苍茫看劲松”。“暮色苍茫”,透露出一种低沉压抑的气氛,暗示着混乱不清的社会环境。

但在这种环境中,诗人毛主席看的是“劲松”,“松”在诗词语境中,但象征着高尚的品格,因为松树终年长青,不畏严寒,有着坚韧不拔的品格。

“松”前加一“劲”字,更是对松树面对残酷环境,依然挺拔坚韧的赞美。

第二句省略了主语,使人不知“从容”的是“劲松”还是看松的毛主席。

从松的角度来说,高山深谷之上,乱云飞渡,有风云变幻之势,而劲松巍然不动,从容面对恶劣的外在环境。

从毛主席的角度来说,他独立庐山之上,淡定从容的看着乱云飞流,沧海横渡,方显英雄本色,主席气度,让人景仰。

这只是拆开了分析,实际上,在诗中,毛主席就是劲松,劲松就是毛主席精神人格的外化之物,二者是二而一的。

最后两句点出照片主题。“天生一个仙人洞,无限风光在险峰”,仙人洞有着无限的美好风光,他是天然而生的,而且生在艰险的地方。

最后这两句是非常有哲理的,世间最美好的风景,往往都生在艰险的地方,要想看到美好的风景,就得经过艰险的道路。

其实我们高中时学过的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中,就说过这个道理:“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不过,毛主席写得更简洁,也更有人生的豪情。人生种种经历,不就是为了磨砺我们,让我们能够从容面对一切吗?

只有我们能够从容地面对人生中的艰难险阻,我们才能走得更远,才能看到险峰上的“无限风光”。

大丈夫,就该“乱云飞渡仍从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