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t7t8网 >  生活常识 >还原芷江战役历史真相揭秘(关于芷江抗日战争历史)

还原芷江战役历史真相揭秘(关于芷江抗日战争历史)

更新时间:2022-02-25 13:11:06 点击: 来源:yutu

  芷江战役中10万日军在和国军硬碰硬的二个月拼死较量中,最终的结局是日军兵败如山倒的完败。芷江战役历史真相是什么呢?接下来就和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关于芷江战役历史,欢迎阅读!

还原芷江战役历史真相揭秘(关于芷江抗日战争历史)

  芷江战役历史简介

  有一场国军的完胜日本自己也是承认的,这就是日本历史的芷江会战的完败。

  湘西会战又称为雪峰会战,因为其主要战斗都是在雪峰山脉附近发生的。

  日本战史又称芷江会战,因为日军本次作战的目标就是芷江城。

  芷江会战是八年抗战的一次重要战役,也是八年期间国军22次大型会战中少有的中日对攻战。

  中日双方投入自己的精锐部队以强碰强,激烈厮杀二个月之久(从1945年4月9日到6月7日),最终以10万日军兵败啊如山倒的惨败为结束。

  芷江战役战役初期

  右翼

  敌47师团的重广支队4000余人,策应116师团,于4月9日进攻蓝田。蓝田附近的四方面军第73军军长韩璇判断日军兵力尚没有集结完毕,数日之后回发动总攻。韩军长决定给日军一个出人意料的打击,73军在日军尚未总攻之前,使用二个团的兵力首先向日军主力方向进攻。敌47师团措手不及,被打的狼狈不堪,连续两次增兵才抵挡住国军的进攻。这次主动进攻严重打击了日军的士气,也让韩军长判断出了47师团的底牌。

  4月14日,敌47师团开始强渡姿水,韩军长命令国军象征性抵抗,准备关起门打狗。日军强渡出人意料的顺利,师团长渡边大喜过望。不过等到日军主力刚刚渡过姿水以后,国军以重炮予以猛轰,同时出动空军扫射日军还在渡河的部队。渡河的日军小船木筏在中国空军的扫射下一条条的沉没,伤亡惨重。很多日军士兵只顾求生,冒着被军事枪毙的危险把武器扔进河中,自己跳水逃生,他们中的大多数被急流冲走。已经过河的日军被国军重炮火力打的找不找北,重炮稍停73军士兵立即发动冲锋。日军激战一日兵力居然还是无法集结(其实各自距离不过几千米),各部在73军的强力打击下各自为政,只求自保,渡边师团长根本无法指挥自己的部队。直到第二天,日军才趁着夜色完成了部队的集结。

  4月28日,中路突破的敌116师团已经遭遇国军包围,紧急向47师团求援。47师团接到命令以后全力向73军进攻,试图突破其防线,73军集中火力抵抗,日军进攻部队全部被阻挡,伤亡惨重。

  4月30日战事胶着,73军韩军长命令反守为攻,73军第77师唐生海师长对47师团展开正面强攻,第15师负责侧面奇袭。

  5月2日,第15师在空军掩护下从侧翼突然冲入47师团洋溪桥主阵地,该师士兵对日军射来的密集炮火毫不在意,他们如天兵天将奋勇冲锋,前面的士兵倒下去,后面士兵跨过战友的尸体继续前进,日军很多新兵看到这个场面就吓掉了魂。第77师同时从正面强攻。日军一线士兵在国军冲击下根本无力抵抗,很快全线溃败,丢掉了洋溪桥阵地。

  47师团作战近一月,只占领了黑回铺、月光山、洋溪几个无关紧要的区域,几乎没有进展,在73军的狙击下伤亡惨重,遭遇完全的失败。

  左翼

  4月12日,敌34师团进攻新宁,新宁守军74军58师守城的一个营何日军交战(由于日军的火炮很厉害,对待新宁这样很小的县城或者小镇放置过多的部队只能成为日军火炮的靶子。所以这些地方国军只有少量守军,他们主力坚持数日以配合外围部队围歼进攻日军。这样的作战方法在湘西会战中起到重要作用)。双方激战3天,国军一个营居然抵挡主敌34师团数千主力的3日强攻,这又让再次醉酒的板西司令官破口大骂。4月15日,34师团得到68师团58旅团的增援。中日双方又在新宁激战一日,新宁守军一个营就杀伤日军数百人,但是自身也损失过半,被迫撤出了新宁,新宁被日军占领。

  日军攻占新宁以后,修整数日。4月21日日军68师团58旅团4000多人从新宁出发,进攻梅口。23日日军强渡巫水, 国军守军第27集团军44师仍然是等待日军一部渡河以后突然进攻,渡过河的200多名日军几乎来不及抵抗被全歼。日军之后又几次强渡,还没渡过河中部,就全部被国军优势炮火击退。日军只得转向进攻武阳。

  4月27日,敌68师团进攻武阳。阳大捷。武阳是绥宁、洞口至洪江的交通枢纽,但是武阳国军守军很少,激战二日以后丢掉了大半个武阳县城。得知武阳受压严重以后,44师于4月29日火速增援武阳。武阳日军侧翼突然遭遇国军突袭,只得停止武阳进攻,回头对付44师。44师的士兵个个像老虎一样勇猛,日军侧翼很快被突破。 27集团军汤恩伯总司令判断68师团已经处于强弩之末,决心以27集团军94军首先击溃这股部队。94军立即从从贵州黄平、镇远火速驰援武阳。

  4月30日,94军开始向武阳附近日军发动总攻,二日之内武阳附近日军河94军稍一接战就狼狈逃窜,根本没做有力的抵抗。中美联合空军的两个编队的"野马式"和14架"P一40鲨鱼式"战机也来助战,连续几天轮番攻击武阳附近据点的日军。夜间,美空军的"黑寡妇式"轻型轰炸机也频繁光顾日军各据点,搅得武阳日军日夜不得安宁。5月1日,国军13团轻松解了武阳之围.国军气势如洪,随即追击并且占领全部制高点。

  日军残部此时跑得比兔子都快,日军阵地上甚至丢满了吃饭的碗筷,可见其狼狈,国军轻装急行军也没有追上。武阳国军当场击毙日军1500人,伤者更多,第68师团遭遇重创。

  据日本战史称,进攻武阳的58旅团残部溃败到安全地域以后,部队士气降到最低点。关根旅团长 为了鼓舞士气,亲自去基层和每位幸存士兵见面,逐一鼓励,称修整后再攻。日本部队已经被打成这样,拿什么来进攻?如此胡言让这些士兵愤怒不已,一名下级军官居然不顾身份 毫不客气的对旅团长说:希望旅团长先了解部队情况再来说话!

  5月6日,何应钦在芷江向前来采访的中外记者宣布:"武阳之捷开湘西战役胜利之先声。"

  在进攻武阳的同时,68师团余下所有主力包括师团的坦克部队在内,全力进攻战役关键重镇武冈县城。

  武冈县城在姿水岸边,早在西汉文景年间正式置县,至今已有2200多年历史。武冈县城三面环山,东与邵阳,西与绥宁,南与新宁、城步,北与洞口毗邻,地理位置极为重要,素为湘西南军事重镇和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武冈是整个初期战役的核心,由最有战斗力的抗日铁军74军的58师172团一营士兵驻守,营长葛道。

  武冈县城由于历史原因,有完整的城墙和宽阔的护城河,74军有在城墙附近修建了很多的工事和三道城外防线,可谓铜墙铁壁。

  不过,由于能否夺取武冈直接决定日军湘西会战的胜负。日军68师团这早已经接到了坂本司令不成功则成仁的死命令,同时日军配有重炮和坦克部队,攻击力也很强。在得知中国守军只有营时,关根认为一天就可以攻下武冈。其中日军1****队队长永里是个络腮胡子,面目狰狞,不可一世。攻城前他骄横地宣称:“几小时就可攻下武冈,到时候在武冈城里刮脸!”后来,日军全线奔逃,永里还是满脸大胡子,成为国军的笑柄!

  74军在战前紧急加固工事,用老百姓提供的糯米配合三合土在城外建立以一道核心防线,该防线由于使用糯米坚硬无比,连大炮轰上去也只是一个小的缺口。(湘西地区一向贫穷,老百姓一年到头经常连饭也吃不饱,每家的少量糯米都是过年用的。)

  4月27日开始,日军在坦克和近百门火炮的配合下从三面发起强攻,58师针锋相对。一连三天日军除了丢下大量的尸体以外,只突破了城外的简易二道防线。国军最后一道防线和武冈城墙都是极为坚固,日军炮火根本无法将其摧毁,同时58师防御火力极为顽强,日军伤亡很重。坂本司令得知消息以后,怒斥关根旅团长无能之极,十倍兵力还有坦克重炮居然攻不下一个武冈。喝令二日之内必须攻下武冈,不然从旅团长开始全部军法从事!

  到了这种地步,关根只得拼了命。他决定组织神风敢死队那样的特工队,每个特攻队员身背一个大型炸药包(重数十斤),手持一把带刺刀的步枪。他们的作用其实就是现在巴勒斯坦的人体炸弹,必须靠近城墙后拉动炸药包炸毁城墙。当时日军已经没有什么人自愿前往,最终靠抽签决定了150人。

  5月1日日军集中所有可以使用的火力进攻武冈西门,数百特攻队员在炮火掩护下蜂拥前进。大部分队员在离城墙很远的地方就被击毙,少数靠近城墙引爆了炸药,强大的威力顿时把城墙炸出十多个洞。

  日军还没有来得及得意,守城的士兵和自发参战的老百姓投出数百个大沙袋,把十几个洞头全部堵死。

  关根看特攻不成,又命令部队以人海战强攻,一度曾经架起梯子爬上了城墙。而守军果断使用美制喷火器,随着四处喷射得火焰,木梯被烧断,日军士兵被烧得杀猪一般乱叫。同时守军得汤普森冲锋枪对城下日军猛烈扫射,日军成批成批倒下,双方激战一天,日军伤亡惨重仍然无法靠近武冈县城,众多的日军死尸把武冈护城河的水全部染成了红色。

  此时国军守军一营也伤亡较重,向上级求援,王耀武命令武阳的44师一部立即增援。日军突遭44师袭击措手不及,由于44师的士兵冲击极为凶狠,日军一度认为中国数万人来增援,顿时大乱。此时武冈守军也全部出城夹攻,日军大败,各级军官不顾武士道精神扔下士兵逃跑,士兵也跟随逃亡。国军各部追击猛攻,日军殿后部队被打的滚的滚爬得爬,全军溃败到武阳外靠近绥宁一线。

  武冈之战,国军一营兵力与拥有坦克重炮得十倍之敌血战七天七夜力保千年古城武冈不失,真是抗战历史上的一个奇迹。

  中国抗日战争最后一战——芷江战役

  芷江保卫战,在日本的战史书籍里称为“芷江攻略战”。中方也称“湘西会战”。

  当时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已接近尾声,44年11月升任的日本中国派遣军总司令官冈村宁次,一直策划一次大规模的军事冒险——直捣中国抗战大后方四川,他妄想通此一途,压服中国,挽救日本失败的命运。但这个有战争天才之称的冈村与大本营在芷江作战的想法却不一致,无奈,他进攻四川的作战计划并未取得东京方面的支持,反而要他将注意力主要放在东部沿海,“全力准备应付美国在中国沿海登陆,以确保本土国防资源”,同时可以“相机削弱重庆的军力”。但后来大本营出于摧毁美军在芷江的空军基地的目的与冈村方案的第一部分—进行芷江作战不谋而合,在上一年“1号作战”中,中美空军在衡阳、零陵、宝庆、桂林、柳州、丹竹、南宁等地的7个空军基地和30余个飞机场,相继被日军占领或捣毁。在1945年3月开始的鄂北老河口之战中,那里的美军机场也被战火摧毁。这样,芷江机场就成了美国战略空军在华的唯一的前方机场。该机场经美军扩建,规模宏大,从这里起飞的美重型轰炸机不但沉重地打击了在华的日军战略目标,也直接威胁着台湾一带的日军设施。东京大本营并且认为,在日军进行抗击美军登陆中国沿海的作战时,从侧背芷江机场起飞的中美空军,将会给日军造成重大伤亡。因此,必须拔除这颗钉子,大本营才同意他原方案的第一部分—进行芷江作战,但批准的目的与冈村的想法并不完全一致。无论出于什么目的,日寇的芷江作战序幕终于拉开。

  冈村宁次投入湘西战役的兵力共4个半师团,八万余人。而其面对的中国守军是由陆军总司令何应钦亲任指挥的7个军19个师,这些都是中央军的精锐嫡系,大部分由美军教官训练、美军顾问指导,全部美械装备的部队。由于中国远征军反攻缅甸的胜利,重新打通了中国西南国际运输线,使得国际援华物资源源不断地运入中国,加上拥有绝对制空权,中国这一地区军力无论从数量还是装备上都不是同日而语,这自始至终都没给冈村半点赢得胜利的可能。

  1945年4月11日凌晨,按预定布置,日军进攻主力从邵阳出发向西进击。 4月27日,东安方面的日军关根支队进攻武冈城。在中国守军的顽强抗击下,虽然伤亡很大,但武冈城一直掌握在中国军队手中。与此同时,第四十四师一部从梅口急驰武冈城郊,从日军后侧发起攻击,支援守城部队。关根支队腹背受敌,退走花园市,逃窜中被歼大部。

  再说湘西之南的武阳一线打得难解难分之时,作为主攻部队的日军第一一六师团也在湘西中部陷入中国军队的包围之中。

  历时两月的湘西战役,最终以日军溃退而告终。据中国军队公布的材料,此役共击毙日军12498人,马1286匹,毁汽车292辆,另外俘虏日军300多人。中国军阵亡7737人,伤12483人。 湘西战役是1944年以来,中国正面战场上打得较好的惟一一仗。日军经此次作战受挫,不得不开始全面收缩兵力,冈村宁次一边布置部队从广西、广东等地后撤。

  大家都知道,日本直到现在也不承认南京大屠杀的历史,翻看他们的所谓中日事件的历史随处可见谎言。甚至连世界公认的台儿庄大捷,缅北大捷,他们也认为是战略收缩和自己的胜利。 但是在整个八年期间,有一场国军的完胜日本自己也是承认的,这就是日本历史的芷江会战的完败。 在这场战役中,10万日军在和国军硬碰硬的二个月拼死较量中,最终的结局是日军兵败如山倒的完败。败的如此彻底如此丢人,连日本历史学家自己也承认是一场灾难。

  芷江并因此被作为接受中国战区日军投降的地点。国民党一些高层人士设想把受降地点放在玉山、上饶等地,但后来认为:把受降地点放在这些地方不利于受降,因为仍还处于敌占领区,大部分日军还很顽固、傲慢,不服输。其中包括侵华日军最高指挥官冈村宁次在广播中听到日本天皇的投降诏书后,还向日本大本营参谋总长梅津美治朗去电请示,称日本驻中国派遣军有百万余众,且连战连胜。在国家间之战争上虽已失败,但在战役上仍居于压倒性胜利的地位,由如此软弱无能的重庆军队来解除强大日本军队的武装,实为不应有的事。并叫嚣日本的投降仅是政治上的失败,而不是日本军队的失败。就在岗村宁次给蒋介石复电的十七日清晨,他仍然叫嚣:“必要时应行使武力自卫。”所以,如果在日军占领的范围区内进行受降,不利于受降安全、顺利的进行;也不利于在心理上给降使造成压力。

  驻华美军中国战区参谋长魏徳迈对受降地点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他建议把陆军总部从昆明推进到湖南芷江,在芷江进行受降。

  他的理由有两点: 第一、芷江是当时西南后方的军事前沿重镇,仅团以上驻军就有近百个,全部美械装备的新六军也驻在芷江,芷江不仅是当时国民党军队的重要军事基地、部队训练中心基地和军用物资集散地,而且有盟军在远东的第二大机场,有着雄厚的空中实力,还有便利的陆地运输线。便于警卫,更便于今后受降部队的机动。

  第二、今年春末夏初,日军以八万兵力发动了以夺取芷江机场为目标的“芷江作战”(史称“湘西会战”)。这次作战,日军丧师折兵,伤亡三万多人,惨遭失败。是国民党军队对日作战以来在中国内地打的规模较大的一次硬仗,也是一次胜利的会战,芷江是胜利的象征。把受降地点改在芷江,既可杀杀日军的傲慢,又可在心理上对日降使产生一定的压力,有所戒惧。芷江将被作为接受中国战区日军投降的地点,载入史册,震古烁今。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标志日本侵华战争结束的仪式,时间为1945年8月21日下午4时,受降地点位于湖南省芷江县城东的七里桥村磨溪口,史称“芷江受降”。 正是在这里,侵华日军副总参谋长今井武夫在此地与中国陆军领导人洽降,并在投降备忘录上签字。

  芷江侗族自治县,位于湖南省西部,地处武陵山系南麓云贵高原东部余脉延伸地带,东经109°17′-109°54′,北纬27°04′-27°38′。

  这本应该被我们深深记住的地方,现在却因种种原因被轻描淡写,甚至避而不谈。但国人要记住,而且应该记住,记住这个古有“滇黔门户、黔楚咽喉”之地的芷江。

  有这特殊民族为吾之邻,也许真是中国的宿命,有历史的反复证明,中日不可能永远相安无事,何况现仍存岛屿争纷,忧患意识如淡薄,国终有不宁之日。

  排除党派异见,站在中华民族的高度,芷江一役是吾民族抗击倭寇的最后一战,是一场完胜,希望这也是第一战,是吾民族对日胜利的开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