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t7t8网 >  句子 >  朋友圈说说的好句子 >红楼梦第四回句子赏析(红楼梦第四回句子赏析批注简短)

红楼梦第四回句子赏析(红楼梦第四回句子赏析批注简短)

更新时间:2022-04-18 19:08:52 点击: 来源:yutu

《红楼梦》是四大名著之一,那么在做《红楼梦》第四回句子赏析时需要注意些什么呢?下面是学习啦小编整理的红楼梦第四回句子赏析_《红楼梦》句子摘抄鉴赏,希望对你有帮助!

红楼梦第四回句子赏析(红楼梦第四回句子赏析批注简短)

《红楼梦》第四回句子

1,厚地高天,堪叹古今情不尽;痴男怨女,可怜风月债难偿。

2,未若锦囊收艳骨,一抔净土掩风流。

3,意淫二字,惟心会而不可口传,可神通而不可语达。

4,你证我证,心证意证。是无有证,斯可云证。无可云证,是立足境。无立足境,是方干净。

5,滴不尽相思血泪抛红豆,开不完春柳春花满画楼,睡不稳纱窗风雨黄昏后,忘不了新愁与旧愁。

6, 草木也知愁,韶华竟白头,叹今生谁舍谁收?嫁与东风春不管,凭尔去,忍淹留。

7,霁月难逢,彩云易散。心比天高,身为下贱。风流灵巧招人怨。寿夭多因毁谤生,多情公子空牵念。

8,好一似食尽鸟投林,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

9,其为质则金玉不足喻其贵,其为性则冰雪不足喻其洁,其为神则星日不足喻其精,其为貌则花月不足喻其色。

10,人有聚就有散,聚时欢喜,到散时岂不清冷。既清冷则生伤感,所以不如不聚的好。

《红楼梦》第四回赏析

本回内容同回目略有出入,大半写雨村审判薛蟠命案,小半顺写薛家进京。命案的审判竟比儿戏还儿戏,看完此回我们不寒而栗。带讽刺意味的是,这是雨村上任后第一桩案子,又恰巧关系到他恩人的女儿,于公于私正是他报效的好机会,但在听说凶犯又偏偏是他仕途的靠山之亲戚,“雨村便徇情枉法,胡乱判断了此案。”它表明雨村不仅堕落,而且犯下了罪行,他当然不可能自此收脚,但越陷越深,他自会受到报应。整个审判由门子策划,从中不仅暴露司法程序的可笑,也显示了门子的聪明和能干,但让我们深深哀叹的也包括他的下场。雨村对他的陷害,仅仅归咎于雨村个人是浅薄的,因为它符合我们这个国度的“正常”游戏规则:宁教我负天下人,不教天下人负我,移祸栽赃,杀人灭口,等等,在雨村所读的经典书中比比皆是,在他所处的官场中习以为常,他不过是依据他所受的书本和现实两方面教育,给出了一个“公认”的答案。触目惊心之余,我们陷入故事之外的沉思……

不过,假如我们把乱判葫芦案单单理解为一段有关雨村和薛家的情节,或认为它至少同大观园、同贾宝玉和众姐妹(除了宝钗)没有什么关系,那我们就割碎了《红》;《红》的超群绝伦正在于它的不可思议的艺术完整性,千百个看似独立的细节都有内在的呼应和比照,真正达到牵一发而动全身地步。葫芦案既是一个具有独立内涵的情节,对雨村同贾、王、薛各家的关系,对表现雨村和门子的个性,对暴露司法的黑暗等,它是一个独立的载体;但同时,它又是全书的一个重要的背景,是在大观园之外、又远远笼罩着大观园的社会的一部分;而且,正是这个大观园中人不在意或不清楚的大背景,将左右他们的今天和未来。此外,这些沉重甚至肮脏的背景,又是悠闲清静的大观园的鲜明对比和映照,所谓相映成趣:这人生这社会这世界,在映照中更完整、更真实、更丰厚了。──如此理解葫芦案和众多细节,是否更妥当?

薛家进贾府是葫芦案的结果之一。作品着重描写的是薛家三口进贾府的不同心态以及贾府的接待。薛蟠本想避开姨夫,谁想因祸得“福”,结交到贾珍贾链等一帮比他还了得的纨绔而更上层楼;薛姨一心只想托庇于姐夫家,以免儿子牢狱之灾,故低着头在人屋檐下也顾不得了;最令人讶异的是宝钗,她竟然像回到自家似的“十分乐业”,与当初黛玉进来时大异其趣!其原因在下面“人物鉴赏”中探讨。贾家的接待又各人态度不同, 王夫人自然是满腔热情,这不必说;贾政毕竟是姨夫,隔了一层,他做到了一个姨夫该做的,余则听任不管;写得最精彩的是贾母,寥寥几笔,将一个公府老妇人的资格写得回味无穷,详见下文。

这里特别要指出的是,按我国习俗,像薛家这样合家住进姐夫家里,有违人情之常。贾母的态度就有些勉强,“请姨太太就在这里住下,大家亲密些”,并无多少热情,而且是差下人来传的话,而薛姨妈则已经顾不得脸面,“遂忙道谢应允”,几乎是害怕有变而抢着答应。没办法,畏罪逃难,亲戚撂下什么脸色都得看。安排薛家住的院子叫做“梨香院”,我们以为这是作者又一次用了谐音——“离乡院”!它寄寓着背井离乡之人居非其所、万般无奈的意思。(不知道曹雪芹本人寄居亲戚家的院子是否被他冠上这样沉痛的名字!)讨论这些,因为它关系到薛家的境遇,尤其关系到宝钗境遇;这境遇又决定了她的性格表现,决定了为什么林黛玉时时处处对她紧逼挑衅,为什么她总是装聋作哑一味避让。——黛玉是半个主子,宝钗是外来避难的。

从结构看,上回刚写黛玉进门,本回宝钗接踵而来,作者不惜付出艺术上明显太巧、过密的代价,反映出他刻意要让钗、黛双双登台联袂演出一台好戏的急切心态。究竟要演什么,演得又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红楼梦》第四回人物赏析

1、雨村。他在葫芦案中堕落了,这没有疑问,我们感兴趣的是他的堕落原因和过程。雨村同大多数人一样并非是非不明或自甘堕落,刚审此案时他曾义愤填膺,要捉拿真凶,但在门子一番开导之后,他先是沉吟,后来则沉沦了。在正义和罪恶、报恩与巴结两择其一时,雨村仅有片刻的踌躇,因为现实摆在那里:如果他真的将薛蟠捉拿归案,完全可能出现门子描摹的一幕,雨村“不但官爵,只怕连性命还保不成呢!”更何况凶犯的至亲就是自己的靠山!生死关头,“智者择其生”。所以雨村跨出这一步的路面之下,积埋着深厚的社会沉淀物。

2、门子。他的遭际令人沉思:这是一个多么聪明的年轻人,他凭一己之力将案件的来龙去脉摸得透熟,具备优秀侦探的素质;小小年纪已经看透“护官符”的奥秘,并能为雨村策划一整套瞒天过海的行动方案,堪称人才。然而令人唏嘘的是,他恰恰栽在自己的机敏和才华之中,他为雨村设计了一条避祸趋利的道路,却不知道,这条路同时又是自己的死路。门子虽有他咎由自取一面,但古往今来,有多少聪明能干的年轻人,才华初展,就被这样那样地扼杀!又,门子几年前还是个小沙弥,踏入衙门能有几年,但他腹中徇私舞弊、欺世盗名的手段已不知凡几,用起来也游刃有余,俨然高手。反现出衙门这个染缸何其黑,何其深!

3、贾母。描写不多,但其一招一式颇可玩味。薛家来投奔,于习俗属于出格,在男人为主的社会中少有拖家带口投靠姐夫家的,何况是畏罪潜逃。但权力已经转到儿子媳妇手中,贾母不便干涉;然而作为家族领袖她又必须表态,所以她的表态在贾政之后;薛姨妈拜见时不说,回头再请留,既显架势,又不扫对方脸面──当面答应被收留薛姨岂不脸红?再听她的话:“请姨太太就在这里住下,大家亲密些。”不冷不热,挑不出毛病,但又是对投奔者的口吻。她的一言一行看似平淡,实蕴几十年内功。

4、宝钗。叙述宝钗的只有一句:“宝钗日与黛玉迎春姊妹等一处,或看书下棋,或作针黹,倒也十分乐业。”她为何会乐业?为何没有黛玉那种离乡的伤感?因她的整个性格还没有展现,留待以后讨论。

《红楼梦》第四回诗词曲赋鉴赏

【捐躯报国恩】

捐躯报国恩,未报身忧在。

眼底物多情,君恩或可待。

【说明】

这是第四回正文开头的题诗,见于乾隆抄本百二十回《红楼梦稿》及列藏本,当是曹雪芹所作。此诗不但程高本没有,也未见诸其他脂评本,故也有人疑其为评诗。吴世昌主张它是原有的,认为“也许是因为它讽刺太辛辣而被删去。原诗讥贾雨村,但可作为一般封建官僚的写照”。同时,他还认为这也可以证明,“大体上没有脂评的《红楼梦稿》所据的底本是‘脂本系统’中最早的抄本之一,而且还保存了雪芹旧稿的一些痕迹,实在应该算作脂本中一个极重要的正文本,是研究《红楼梦》成书过程的重要资料。”(《〈红楼梦稿〉的成分及其年代》,载《图书馆》一九六三年第四期)

【注释】

1.“捐躯”句——这是一些为官者常挂在口头的冠冕堂皇的话。此拟贾雨村所言。

2.物多情——风物多情。机会不错的意思。

【评说】

诗的一、二句刺贾雨村奸猾假态。他曾虚伪地对门子说:“你说的何尝不是。但事关人命,蒙皇上隆恩,起复委用,实是重生再造,正当殚心竭力图报之时,岂可因私而废法?是我实不能忍为者。”三、四两句申述为什么贾雨村没有“捐躯报国”的理由:因为眼前风物多情,也就是说功名利禄对自己的诱惑力很大,机会很不错,所以徇私枉法,胡乱判案,想借此讨好贾府和京营节度使王子腾,凭他们之力等待君恩加身,可以爬得更高。

【护官符】

贾不假,白玉为堂金作马。宁国荣国二公之后共二十房分,除宁荣亲派八房在都外,现原籍住者十二房。

阿房宫,三百里,住不下金陵一个史。保龄侯尚书令史公之后,房分共八,都中现住十房,原籍八房。

东海缺少白玉床,龙王来请金陵王。都太尉统制县伯王公之后,共十二房,都中二房,余在籍。

丰年好大“雪”,珍珠如土金如铁。紫微舍人薛公之后,现领内库帑银行商,共八房。

【说明】

薛蟠强抢民女,打死了人。贾雨村从一张“护官符”中得知事关四大家族,便徇情枉法,乱判此案。作者借门子之口解说“护官符”的含义道:如今凡作地方官的都有一个私单,上面写的是本省最有权势极富贵的大乡绅名姓,各省皆然;倘若不知,一时触犯了这样的人家,不但官爵,只怕连性命也难保呢!——所以叫作“护官符”。“护官符”是从“护身符”一词化出的新名词,这从同时人脂砚斋评语“三字从来末见,奇之至”(甲戍本)可证。它可能是某个愤恨官场黑暗现状的人私下所说的讥语,被曹雪芹闻知后大胆写入作品,或者竟是作者自己的创造。

【注释】

1.“白玉”句——形容贾家的富贵豪奢。汉乐府《相逢行》:“黄金为君门,白玉为君堂。”

2.阿房宫,三百里——阿房宫是秦时营造的大建筑,规模极为宏大。《汉书.贾山传》载:阿房宫长宽尺度为“东西五里,南北千步”。《史记.秦始皇本纪》载:阿房宫前殿为“东西五百步,南北五十丈”。所谓“三百里”,是借用唐代杜牧《阿房宫赋》“覆压三百余里,隔绝天日”的夸张说法,以形容史家的显赫。

3.龙王——古代传说中多以为龙王珠宝极多,非常富有。这里借龙王求请,极言王家的豪富。

4.雪——“薛”的同音字。这里用的是谐音双关的修辞手法。

【鉴赏】

《红楼梦》是以记“家庭闺阁琐事”、“大旨言情”、“毫不干涉时世”的面目出现的,它常常以假隐真。隐,是出于不得已,所以作者有时又要在自己所设的“迷障”上,开一些小小的让人可以窥察到真情的口子。在全书情节展开之前特意安排的这个占据了第四回主要篇幅的“护官符”故事,便是这样的口子。

为什么薛蟠打死一个小乡宦之子冯渊,抢走那个被拐卖的丫头,而“他竟视为儿戏,自为花上几个臭钱,没有不了的”?为什么这一件“并无难断之处”的人命官司拖了一年之久,“竟无人作主”?为什么刚一听原告申诉便大骂“岂有这样放屁的事!打死人命就白白的走了,再拿不来的”的贾雨村,后来自己也做起“这样放屁的事”?为什么他听门子说明被拐卖的丫头原是他的“大恩人”的女儿,将她“生拖死拽”去的薛蟠“最是天下第一个弄性尚气的人”,并且自己也知道薛家“自然姬妾众多,淫佚无度”,丫头此去不会有好结果,却不念甄家恩情,不顾自己曾许下的“务必”将英莲“寻找回来”的诺言,任凭她落入火坑而置之不理?所有这些问题,都可以从这张极写四大家族权势和豪富的“护官符”中找到答案。正是这张直接揭露封建政治的腐败和整个社会的黑暗与残酷的“护官符”,向读者显示了:锦衣玉食的宁荣二府、脂浓粉香的大观园,原来只是吞噬无数被压迫、被剥削人民的血汗和生命的罪恶渊薮。

《红楼梦》以四大家族(主要是贾府)的兴衰作为全书的中心线索,“护官符”暗示了这一情节结构。作者通过门子之口介绍说:“这四家皆连络有亲,一损皆损,一荣皆荣,扶持遮饰,皆有照应的。”在前半部中,我们看到四家由于“扶持遮饰,皆有照应”,确是“一荣皆荣”的;后半部不是应该写他们由于“事败”,相互株连获罪而“一损皆损”吗?事实也确是如此。一九五九年南京发现靖氏所藏抄本《石头记》(后简称“靖藏本”),在这几句话旁有脂批(原书数年后迷失,现据毛国瑶先生所录)说:”四家皆为下半部伏根。”所谓“伏根”,即指四家将来衰亡的共同命运而言。可见,“一损皆损,一荣皆荣”等语是对贯串着全书的四大家族由盛至衰的情节的概括。续书后四十回中撇开史、王、薛三家,已不符原意;而写贾府“沐皇恩”、“延世泽”,衰而复兴,则更是从根本上歪曲了这部描写封建大家族衰亡历史的小说的主题思想。

应该指出,“护官符”四句俗谚口碑句后所注小字,有些本子将它删去是不对的。因为,门子的话中已明说在口碑的“下面皆注着始祖官爵并房次”。注出官爵和房次,是为了具体说明四大家族的权力和财产的分配情况,让看私单的人知道他们在政治上和经济上的显赫地位,落实了这四句谚语之所指,是这张起着“护官符”作用的私单上理所应有的文字。脂本的抄者误以为凡小字皆批书人所加,就将它混同于脂批。如在甲戌本中,即将原应在谣谚“下面”的注改移在谣谚的旁边;原应与谣谚同样用墨笔写的,改为用朱笔写,与脂批无异。庚辰本前十一回是删脂批而只抄正文的,结果连原注也当作批语一齐删掉了,但这并非有意。(庚辰本在《红楼梦引子》曲中把“趁着这奈何天”一句里前三字也删去,也是因为作者将“趁着这”三个衬字按曲子格式写成小字,而被抄者误作脂批之故。)到了原文经后人大量涂改过的迟出的几种本子,如程高本,情况就不同了:它索性连门子所说的谣谚之下有注的话也删得一干二净。这是有意为之的。大概涂改者以为反正是小说,非记实事,何必如此琐碎,或者是担心这样的注太具体,万一有挟怨影射某家之嫌,就会招致麻烦,倒不如删去省事。可是这一来,这张本为备忘之用、“排写得明白”的私单,就变得有点象不揭底的谜语了。

说到后人删改对原书造成的损害,还应该提到他们把上述“这四家皆连络有亲,一损皆损,一荣皆荣”后面的“扶持遮饰,皆有照应的”九个字也删去了。原书这九个字说出了一个重要的事实,即四家之间不但有姻戚血缘上的连络,更主要的是他们在政治上已结成了利害荣枯休戚相关的一帮,他们的“荣”和“损”,实际上都是地主阶级内部这一派势力和那一派势力斗争的结果。他们正是为了建立这种在政治上“扶持遮饰,皆有照应”的关系,才相互之间“连络有亲”的,而不是相反。象这样关系到封建主义政治本质和全书基本内容的话也被删去,则曹雪芹的思想和小说的政治主题之被严重歪曲的情况,自不难想象了。红楼梦第四回句子赏析相关文章:

转载请备注原文地址:https://www.t7t8.net/pyqssdhjz/150173.html
移动端网站原文地址:https://m.t7t8.net/pyqssdhjz/1501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