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t7t8网 >  句子 >  经典句子 >归园田居中表现远景的句子(归园田居中表现远景的句子有哪些)

归园田居中表现远景的句子(归园田居中表现远景的句子有哪些)

更新时间:2022-12-06 08:00:34 点击: 来源:yutu

1、《归园田居其一》

2、方宅十馀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3、漉我新熟酒,只鸡招近局。

4、虽有荷锄倦,浊酒聊自适。

5、归园田居

6、井灶有遗处,桑竹残杇株。

7、山涧清且浅,可以濯吾足。

8、一世异朝市,此语真不虚。

9、归人望烟火,稚子候檐隙。

10、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

11、第四首写作者亲自参加劳动和对劳动的热爱,表明他不但没有因早出晚归地辛苦劳动而减少对劳动的兴趣,反而加深了他对劳动的感情,坚定了他终生归耕的决心。第五首诗讲述了作者耕种归来的活动,表达其欣然自得之情,内蕴醇厚,情感真挚。第六首诗讲述了诗人一天的劳动生活,最后揭示其劳动的体验、田居的用心。末首诸家以为非陶诗,而苏轼以为陶作,并评曰:“渊明诗初看若散缓,熟看有奇句。”

12、怅恨独策还,崎岖历榛曲。

13、但愿桑麻成,蚕月得纺绩。

14、借问采薪者,此人皆焉如?

15、魏晋陶渊明

16、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17、徘徊丘垄间,依依昔人居。

18、“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表现出了乡村宁静祥和之美。静景之中,作者又看到动的画面。“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炊烟飘动,狗儿吠叫,鸡在树颠鸣叫,在静止的画面中多了许多的动感,让这幅乡居图顿时生动活跃起来了。

19、陶渊明(352或365年—427年),字元亮,又名潜,私谥“靖节”,世称靖节先生,浔阳柴桑(今江西省九江市)人。东晋末至南朝宋初期伟大的诗人、辞赋家。被誉为“隐逸诗人之宗”、“田园诗派之鼻祖”。是江西首位文学巨匠。[2]

20、问君亦何为,百年会有役。

21、魏晋:陶渊明

22、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23、白日掩荆扉,虚室绝尘想。

24、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25、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26、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27、白描手法。

28、日入室中暗,荆薪代明烛。

29、种苗在东皋,苗生满阡陌。

30、试携子侄辈,披榛步荒墟。

31、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32、人生似幻化,终当归空无。

33、“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羁鸟:被束缚的鸟。池鱼:水池里养的鱼。故渊:指鱼儿原先生活的水潭。这两句是说,关在笼中的鸟儿依恋居住过的山林,养在池中的鱼儿思念生活过的深潭。

34、第二首诗着意写出乡居生活的宁静,以朴实无华的语言不加雕饰地描绘出一个宁静纯美的天地,表现了乡村的幽静和作者心境的恬淡。第三首诗细腻生动地描写了作者对农田劳动生活的体验,风格清淡而又不失典雅,洋溢着诗人心情的愉快和对归隐的自豪。

35、这首诗表现作者终于摆脱世俗,生活回归自然的句子是:

36、陶渊明《归园田居》描绘了一幅清新自然、恬静美好的田园生活,与淳朴清新的农村生活。

37、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38、曾任江州祭酒、建威参军、镇军参军、彭泽县令等职,最末一次出仕为彭泽县令,八十多天便弃职而去,从此归隐田园。是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被称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有《陶渊明集》。

39、欢来苦夕短,已复至天旭。

40、写景手法是:白描、以动衬静、远近结合、视听结合、融情于景

41、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42、《归园田居其一》描写田园风光的诗句一共四句,描绘了一幅恬静幽美、清新喜人的田园风光画面。描写的层次是先描写近景,然后由近及远地描写远景。

43、“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是近景描写,似乎彼时彼处,诗人正缓步行走在庭院之内,穿行在柳枝桃花之中,那花叶枝蔓都解手可及。

44、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45、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46、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47、元嘉四年(公元427年)卒于浔阳。去世以后,友人私谥为“靖节”,后世称“陶靖节”。

48、“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是远景描写,我们仿佛看到了作者在举头远眺的情景,越过层层暮霭,在眺望远处依稀的村庄和淡淡的烟雾。

49、常恐霜霰至,零落同草莽。

50、桑麻日已长,我土日已广。

51、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52、日暮巾柴车,路暗光已夕。

53、《归园田居》【其一】——东晋·陶渊明

54、《归园田居》是东晋诗人陶渊明创作的诗作。他在诗里从对官场生活的强烈厌倦,写到田园风光的美好动人,农村生活的舒心愉快,流露了一种如释重负的心情,表达了对自然和自由的热爱。

55、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56、“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暧暧,是模糊不清的样子,村落相隔很远,所以显得模糊,就像国画家画远景时,往往也是淡淡勾上几笔水墨一样。依依,形容炊烟轻柔而缓慢地向上飘升。这两句所描写的景致,给人以平静安详的感觉,好像这世界不受任何力量的干扰。

57、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58、陶渊明的《归园田居》表达技巧高超,主要表现在诗人摄取日常生活中习见习闻的平常景物,通过朴素的语言,运用白描的手法,真率自然地抒写出来的,使人感到真好像是“从胸中自然流出”,没有一点斧凿的痕迹。

59、野外罕人事,穷巷寡轮鞅。

60、“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际:间。拙:笨拙。自谦之词,与世俗的机巧相对而言。这两句是说,到南边的原野里去开荒,依着愚拙的心性回家耕种田园。

61、久去山泽游,浪莽林野娱。

62、“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是简笔的勾勒,以此显出主人生活的简朴。但虽无雕梁画栋之堂皇宏丽,却有榆树柳树的绿荫笼罩于屋后,桃花李花竞艳于堂前,素淡与绚丽交掩成趣。

63、“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一下子将这幅美好的田园画活起来了。这二句套用汉乐府《鸡鸣》“鸡鸣高树颠,狗吠深宫中”而稍加变化。但诗人绝无用典炫博的意思,不过是信手拈来。他不写虫吟鸟唱,却写了极为平常的鸡鸣狗吠,因为这鸡犬之声相闻,才最富有农村环境的特征,和整个画面也最为和谐统一。

64、素心正如此,开径望三益。

65、先写近景,再写远景,远近结合。

66、陶渊明《归园田居》用比喻手法写出自己向往田园生活的诗句是: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67、《归园田居》是晋宋时期(南宋)文学家陶渊明的组诗作品,共五首(一本作六首)。第一首诗从对官场生活的强烈厌倦,写到田园风光的美好动人,农村生活的舒心愉快,流露了一种如释重负的心情,表达了对自然和自由的热爱。

68、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69、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70、时复墟曲中,披草共来往。

71、薪者向我言,死没无复余。

72、归园田居·其一

73、动静结合。

74、陶渊明,字元亮,出身于没落世族家庭,受过良好教育。一生出仕三次,最终还是决定隐居,留下了“岂能为五斗米折腰”的佳话。反复出仕和隐居的背后,隐藏着是他兼济天下的士子雄心,但是自命高洁和甘于恬淡的性格,同当时的政治状况和官场现实相矛盾,因而造就了他在出仕和隐居中徘徊的复杂心态。第三次辞官回家以后,他打定决心不再出仕,但是在乡村隐居的生活也过得越来越贫困,最终死于贫病之中,享年六十三岁。陶渊明的散文和辞赋写得都很好,《五柳先生传》《归去来兮辞》《感士不遇赋》都是名篇,但是以诗歌的成就最为突出。他的诗作可以分为田园诗和咏怀诗两类。|咏怀诗先说咏怀诗吧。陶渊明的咏怀诗继承了阮籍和左思的传统,围绕着出仕和归隐的矛盾,表现理想不能实现的苦闷,以及不同流合污的高尚品质,《杂诗》《读山海经》大都属于这一类。表现壮志不能实现的,有《杂诗》其二,在隐居中依然因志向受挫而感到苦闷。白日沦西河,素月出东岭。遥遥万里辉,荡荡空中景。风来入房户,夜中枕席冷。气变悟时易,不眠知夕咏。欲言无予和,挥杯劝孤影。日月掷人去,有志不获聘。念此怀悲凄,终晓不能静。这首诗从黄昏写到第二天天明,从冷寂的夜景写到内心的凄凉。其中“欲言无予和,挥杯劝孤影”一句尤为后人所传颂,心中有话要说,但是四周却没有能应和的人,只好举起杯子来和影子相劝,这种在无奈中不甘寂寞地举动,更能显出内心的孤寂。这让人想到契诃夫小说中那个儿子死了却没人倾诉的老马车夫,只好向马儿一诉悲伤。其中“日月掷人去,有志不获聘”一句表达中心思想,为什么难受悲伤呢,是因为时光荏苒却没能实现志向。还有《杂诗》其五的最后的名句“古人惜寸阴,念此使人惧”,颇有自勉的意味。在咏怀诗中还有一些借用历史故事和神话故事来表达情感和志向的篇目,比如《咏荆轲》,歌咏荆轲反抗暴秦的英勇行为。还有著名的《读山海经》其十: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同物既无虑,化去不复悔。徒设在昔心,良辰讵可待。这首诗歌颂精卫和刑天的复仇精神,这正是诗人自己感情的表现,“猛志固常在”这句,似乎也指诗人自己的志向永远不会熄灭。这一类诗歌被鲁迅称之为“金刚怒目式”的诗歌,以同他最多的那种“悠然见南山”式的诗歌相区别。|田园诗陶渊明影响最大,成就最高的诗歌当然是他的田园诗啦,其中表达的最多的还是他的隐逸生活。其中影响最大的两首就是我们耳熟能详的《归园田居》其一其三和《饮酒》其五。《归园田居》其一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开头几句追忆往事,不胜懊悔,把官场比喻为尘网,自己在其中就像羁鸟和池鱼一样得不到自由,总想着归隐。之后则是对田园生活景色的介绍,田亩草屋等平常的事物,经过诗人的介绍似乎就增添了十足的情趣。其中“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用白描的手法写近景和远景,形象地写出了田园的优美和宁静。“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则是用声写静,艺术效果上佳。《归园田居》其三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这首诗主要是写作者自己参与劳动的经历,其感受真挚自然。《饮酒》其五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这首诗则是带有哲理性,写诗人从自然美景中悟到的人生意义。诗人采菊东篱下,回来看到山景和飞鸟,联想到自己的归隐。那不能明言的就是恬淡的心境。陶渊明还有很多这些写田园隐居生活的诗歌,其特点被后人概括为“平淡醇美”。我们在他的诗歌中很少能找到奇特的形象,夸张的手法和华丽的辞藻,甚至连形容词他都很少用,一切平平淡淡地如实呈现,读来清新隽永,韵味无穷。这种平淡的诗境尤为后人所称赞。陶诗的另一个特点则是情景理的交融,他喜爱使用的那些意象景色,比如经典的菊花,还有飞鸟、顾云等,都蕴含着那种恬淡闲适的情绪。在诗中还穿插了一些朴素平淡的哲理,比如那句“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思想并不故作深刻,但是言浅意深,意味隽永。陶渊明的田园诗对后世的影响极大,后世不少诗人都曾热心学习他的作品,开一派诗风先河。其被认为是魏晋南北朝最有成就的诗人,但在当时以及后世很长一段时间,他的诗歌并不受人重视。直到南朝梁代萧统开始,才把陶渊明挖掘了出来,萧统亲自为陶渊明编集作序,给了很高的评价。唐代陶渊明的地位得到承认,宋清两代是研究陶渊明诗歌的两次高潮。|陶渊明于农事另一个角度吧,讨论陶渊明对农业生产的看法。一开始隐居的时候,陶渊明生活得还不错,初步下地体会了一下种田的生活,虽然“草盛豆苗稀”,但他依然对劳动十分热衷。他甚至形成了某种近乎先秦农家的思想,倡导人人劳动,在《劝农》中表示连圣尧舜贤都不废躬耕,何况一般人呢。但是到了后期,他的生活日益走向贫困,单单凭借他那半吊子的农业劳动,很难再维持自在闲适的生存状态了。后期的诗歌很多写他个人的贫寒生活的,等到檀道济来找他出仕的时候,他甚至已经在床上饿了三天了。于是后期才会有《桃花源记》这样的作品,叙写一个乌托邦式的田园社会,一个人人劳动,自给自足,充满了自由富裕安宁。这种幻想不能不说是与他的生活有关。

转载请备注原文地址:https://www.t7t8.net/jingdianjuzi/405683.html
移动端网站原文地址:https://m.t7t8.net/jingdianjuzi/4056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