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t7t8网 >  教案 >小学数学《吨的认识》教案7篇

小学数学《吨的认识》教案7篇

更新时间:2023-05-27 02:40:50 点击: 来源:yutu

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为了加深您对于吨的认识教案的写作认知,下面给大家整理了7篇小学数学《吨的认识》教案,欢迎您的阅读与参考。

吨的认识教案 篇一

一、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11-12页例6、例7。

二、教学准备

学生了解自身体重课件

三、教学目标与策略选择

本节课的重点与关键是让学生建立1吨的物质概念。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可利用主题画创设问题情境。围绕“能否同时过桥”引导学生开展讨论,让学生迫切想知道1吨有多重。然后通过体验、计算、感悟1吨的重量,并联系身边物体的质量,形成感知。同时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力求展现学生不同的解决问题的方法。据此,制定本课的教学目标:

1.认识质量单位“吨”,初步建立吨的物质概念,知道1吨=1000千克并能进行质量单位的换算;

2.通过体验、观察、比较、猜测等活动培养学生对物体质量估测意识与能力,能在实际生活中解决一些相应的问题;

3.通过主题画问题的解决,并联系生活,使学生树立安全意识。

四、教学流程设计及意图

教学流程

设计意图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猜体重

(1)你知道质量的单位有哪些吗?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呢?

(2)你估计老师的体重是多少?你是怎么估的?

2.创设情景(出示主题画)

你们看谁来了?这天阳光明媚,牛大哥、熊大哥、马大哥和鹿老弟相约去游玩,走着走着,他们来到一条小河边。你们看,他们在讨论什么呢?他们遇到什么麻烦了吗?

学生:马大哥要大家一起过桥,但桥边有个牌子写着“限重1吨”,他们不知道1吨有多重,大家能同时过桥吗?

3.提出问题

老师:你认为他们能同时过桥吗?你是怎么想的?小组讨论

(学生有的认为行;有的认为不行,桥可能会断掉。)

师:从哪看出桥可能会断掉?

生:因为桥边写着“限重1吨”。

师:“限重1吨”是什么意思呢?

生:“限重1吨”就是不能超过1吨的意思。超过1吨就会断掉。

师:那1吨又是多重呢?(学生茫然)

师:看来要知道大家能否同时过桥,首先要知道1吨有多重。

揭题: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吨”。吨也是一个质量单位,那么1吨有多重呢?吨与千克有什么关系呢?

(二)探索新知解决问题

1.1吨有多重

(1)让学生在小组内相互说说自己的体重是多少千克;

(2)让学生相互背一背,感受1个同学的体重有多重;

(3)1个同学的体重约是25千克,4个这样的同学约重多少千克?(约100千克)

(4)40个这样的同学大约重多少千克?(约1000千克)

(5)师:1000千克也就是1吨。板书:1吨=1000千克

(6)联系班中40个体重约是25千克的同学,让学生感悟1吨的重量。

2.哪些东西大约有1吨

(1)一袋大米重50千克,几袋大米重1吨?

(2)一头猪约重200千克,几头猪约重1吨?

(3)你能说说生活中什么东西大约重1吨吗?请在小组内相互说说。

(4)你认为什么样的物体要用吨作单位呢?

小结:我们在计量较重物品或大件物品的质量时,常用吨作单位。

(5)你平时在哪些地方看到用吨作单位的吗?(货车的载重量、电梯的载重量、桥的载重量等)

3.能否同时过桥(出示主题画)

(1)现在你们知道它们能同时过桥吗?为什么?

(2)可以怎样过桥呢?(小组讨论)

(3)小朋友的方法真多、真好,牛大哥它们用了你的方法都安全地过桥了,它们非常高兴。

(4)如果我们全班同学也去这个地方游玩,我们能同时过这个桥吗?为什么?

4.单位换算

3吨=千克6000千克=吨

学生尝试完成,并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三)巩固、应用

(1)估一估,连一连(课件展示)

大象鲸山羊

50吨60千克4吨

(2)在一辆载重是2吨的货车上,装6台重300千克的。机器,超载了吗?为什么?

通过“猜体重”激发好胜心,复习旧知,培养学生的估测方法与能力。

由学生喜爱的故事引入,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

在情境中提出问题并展开讨论,学生迫切想知道1吨有多重。

使学生主动、自觉地参与到学习、探究新知与解决问题的过程中。

利用学生熟悉的体重,通过背一背、算一算让学生体验、感悟1吨的重量,初步建立1吨的质量观念,并培养学生对物体质量的估测意识和能力。

联系生活,进一步感悟吨的大小。

在学生了解1吨有多重的基础上,通过问题的解决,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

让学生自主完成,鼓励学生多想,用自己的方法解决。

吨的认识教案 篇二

教学内容:

我学会了吗和综合练习

教学目标:

1.进一步理解吨、千克、克的含义,能熟练地进行简单的换算。

2.能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重量单位。3.能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3、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重点难点:

能运用质量单位之间的关系解决情境问题。

教具准备:

情境图、实物

教学过程:

一、引导复习

这两天我们一起学习了哪几个质量单位?

一看到吨,你的第一感觉是什么?千克呢?克呢?

今天我们一起来复习一下吨、千克和克。

(请学生来当一当小老师:讲一讲有关吨、千克、克的知识。)

学生回答后,教师看学生的把握情况进行讲解。 回顾交流汇报关于克、千克、吨的`有关知识。

二、情境导入

1. 学习了这么多的和质量有关的知识,让我们到超市走一走,看看谁是超市大赢家。

2. 出示情境图,指导看图

多少根香蕉大约1千克?为什么?

(引导学生以黄瓜为参照物“6根黄瓜大约重1千克”)

一棵白菜大约有多重?

(学生可结合生活实际,只要合理就正确)

你喜欢的小食品有多重?和你的同位说一说。

一个西瓜大约重5千克,10个、20个、30个呢?多少个就是1吨了?

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自由提问,集体交流解决

小组合作交流、提出问题,并合作解疑。

三、总结评价

1、谈谈你学习这一单元的收获

2、评价一下你的小伙伴

吨的认识教案 篇三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认识重量单位吨,知道吨在实际中的应用,初步建立1吨重的观念,知道1吨=1000千克。

2.能进行重量单位间简单换算。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估计重量的能力和推理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使学生经历观察、操作体验、归纳推理等学习数学的过程,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合理性。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1.在他人的鼓励与帮助下,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某些事物有好奇心,能够积极参与生动直观的数学活动。

2.能克服在数学活动中遇到的某些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二、教学流程

(一)教学模式、方法和策略

本节课采用双主合作教学模式,教师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创设情境,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积极参与到学习中来,最大限度地给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机会,让学生在探索中感悟,体验,掌握新知,并且把所学知识与生活联系起来,与语文学习联系起来,让数学与语文,与生活真正地整合。

(二)具体内容

1.情境导入,激发兴趣。

首先观看投影《恐龙》,谈话:这是什么动物?你熟悉它们吗?

你能跟大家简单介绍一种你熟悉的恐龙吗?再出示1只恐龙,问:这只恐龙的体重是多少?(1吨)然后问:对于1吨你想了解多少?

(由投影导入,创设了情境。再让学生自己谈想要了解的内容,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了他们探索新知的欲望。)

2.感受体验,探究新知。

(1)电脑出示吨的形象,并且赋予吨生命,以吨的语气展示50千克1袋的大米,20袋。揭示吨在生活中的应用,明确1吨=1000千克。

(借助直观演示,了解生活中的数学,生活中的吨,调动学生探索新知的兴趣。)

(2)让两名学生搬50千克1袋的大米,并且提问:如果1吨大米得搬几次?

(学生亲自体验,再次直观演示,充分调动学生动手操作的积极性。)

(3)让学生出示课前调查,即金班同学的体重表。从中选一位体重接近25千克的学生为例,看看金班谁的体重接近25千克。问:有多少个这样的同学约为一吨?(让学生估一估,答出40)然后请40个同学出来,手挽手,一起跳一下,感受1吨的东西掉下来的声音。

(这些活动,培养了学生收集信息的能力,而且在这一实践中,不但学生的估算能力、探索能力得到了锻炼和提高,情感体验也得到了和谐发展。)

(4)学生自读,小组交流对吨的认识。

(5)学生质疑,释疑。

(6)小组合作,用各种方法找找吨和千克的关系。

(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活动中,人人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7)用“……是……千克,……为1吨”的形式造句。

(让学生积极动脑思考。挖掘生活中吨的问题,既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又开拓学生的思路。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3.拓展认识,。加深印象。

(想一想,在下面每幅图旁的括号里填上什么数,它的重量是1吨。)

(2)电脑出示两幅卡车图,小卡车的载重量约是1000千克,大卡车的载重量约是5吨。

问:这两句你能换个说法,使它意思不变吗?

(3)出示两幅动物图,大象体重4吨,鲸鱼的体重是大象的3倍。你能提个数学问题考考大家吗?

(设计不同层次的练习,因材施教,先基础,后拓展。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活动中,都有获得成功和积极的情感体验的机会,使学生的知识和能力都得到提高,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4.请看小马虎日记。

5月30日星期五睛

明天是六一儿童节,妈妈给了我50元钱,让我买一些好吃的。我来到超市,1吨重的巧克力,我买了两块,250吨l袋的薯片,我买了两袋,500吨的饮料我买了两瓶,我还买了1吨的桔子,2吨的香蕉。购物完毕,我高高兴兴地回到了家。

问:这个小马虎的日记质量单位用得一塌糊涂,你们能帮他改正吗?

质量王国因为来了吨,他们之间的关系糊涂了,你有办法用形象的方法来整理一下学过的质量单位吗?

要求学生能按一定的顺序正确反映他们之间的关系。

学生整理,交流,实物投影展示。

(通过出示日记,让学生知道正确使用质量单位的重要性.如果疏忽就会出错,闹出笑话,甚至会酿成大错。又通过交流,整理,使学生既掌握了新知识,创造性地理解了新知识,又复习了旧知。还培养了学生自学和实践能力,使他们体会到生活中有数学,语文中有数学,使数学、语文、生活有机地进行了整合。)

5.质量王国里的三兄妹要感谢我们三年级的小朋友,是你们把他们整理得这样清晰。你们能够走出课堂,在生活中找到他们的影子吗?找到五处并记录下来。

(注重课外延伸,把所学知识用于实践,让理论和实践有机结合。)

6.师生共同总结本节课所学的知识。

三、教学手段

在本课教学中,为了揭示吨的概念,用实物投影仪、电脑演示,既直观又形象。学生通过各种途径认识吨,了解吨。拓宽了学生的思维,收到了很好的学习效果。

板书设计:吨的认识

1000千克是1吨

1吨=1000千克

点评

新《课程标准》强调让“人人学有用的数学”,“把数学作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交流信息的手段和工具”,“重视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

我上的《吨的认识》一课,是按照教育部新课程标准进行的一次教学实践,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注重联系学生们的生活实际,善于用学生身边的实际事实为背景,创设情境,让学生在兴趣中学,学得有趣,学得高兴。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通过直观演示调动学生探求新知的欲望。

在本课中,首先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使本课一开始就气氛热烈,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为探求新知架起了桥梁。然后再通过电脑,以新颖的教学形势,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发散学生的思维,调动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对新知有创造性的理解。

(2)为学生创设情感体验的空间,让学生在实践中学,在体验中掌握。

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在课堂上,我充分相信学生,大胆放手让学生积极参与,最大限度给学生以自主实践、体验的机会。引导学生主动地进行自学、思考、讨论、合作实践、体验交流等活动,发现吨与千克的关系,让学生在自主探索中学习新知,理解新知。体现了《数学课程标准》的理念,并且使数学、语文、生活有机的进行整合。

(3)设计不同层次的练习,发展学生思维,让学生在解决问题中勇于探索。

数学教学要重视对学生数学学习兴趣和信心的培养,提倡“让每个学生都学好数学”,“不同学生学习不同水平的数学”,“允许学生以不同速度学习数学”。为此,我有意设计不同层次的练习,因材施教,先基础,后拓展。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活动中,人人都有获得成功的机会,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使学生的个性得到了张扬,学生的知识和能力都得到了提高,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总之,这堂课深刻的揭示了数学来源于生活,并与生活密切联系,与语文密切联系。在教学中,我不是知识的传授者,而是以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的身份,与学生在一起,平等的参与到教学中。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得到充分的发挥,有效地促进了学生全面发展。

小学数学《吨的认识》教案 篇四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重量单位“吨”,知道“吨”在实际中的应用,初步建立“1吨”重的观念,知道1吨=1000千克。

2.能进行重量单位间的简单换算。

3.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估计重量的能力和推理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教学重点:

建立重量单位“吨”的概念。

教学方法:展示,讲授,交流。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同学们学过哪些重量单位?具体描述一下1克与1千克有多重。(可以举例说明)

一筐苹果约重20() 小兰体重约25()

一个鸡蛋约重50() 一辆大卡车能装货约8()

(最后一题填单位,对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如果有的学生说出用“吨”做单位,问问他是如何知道的,说不出也不用详问,教师导入新课。)

卡车的载重量很大,上面一题用千克做单位不合适。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重量单位家族的一个新成员——吨。(板书课题:吨的认识)

互动合作

二、初步认识“吨”

吨是什么意思?到底有多重?

逐渐展示大约重是1吨的物品,让学生从常见的物品重量比较中,对1吨的重量的初步认识。

1吨到底有多重呢?其实1吨=1000千克,吨用“t”表示。

板书:1吨=1000千克,1t=1000kg。

今天同学们带来了许多重量已知的物体,请向大家介绍一下。那有没有同学带来以“吨”做单位的物体呢?说明原因。

在生活中你一定看到过可以用“吨”做单位的物体,能简单的说一说吗?学生举例

请你仔细观察这些物体与你所认识的物体,它们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吗?学生讨论后得出:以吨为单位的物体都非常大而且非常重。通常计量较重或大宗物品的重量用“吨”来做单位。

初步认识了吨之后,老师这里有一些物品,请你们为他们选择一种合适的单位。

举例:让学生举出重量大约是1吨的物品。

三、千克与吨的换算。

1.出示:3吨=()千克 8000千克=()吨

让学生任选一题解答,并说出是怎样想的。

2.师强调:因为1吨是1000千克,3吨是3个1000千克,3个1000千克就是3000千克,所以3吨=3000千克。因为1000千克是1吨,8000千克里有8个1000千克,所以8000千克是8吨。

3.出示一幅电梯照片,上标注限重量1吨,十三个成人,出示问题

a.如果是孩子可以乘坐几人?

b.如果全班同学都要乘电梯,至少要坐几次?(根据本班的人数)

展示交流

用一辆载重6吨的卡车运输建筑材料如下。

要使运输次数最少,该怎样运?小组同学合作,看哪一个小组的同学设计的方案。

品种水泥黄沙石子砖头钢材

重量2500千克4吨6吨9吨2500千克

四、巩固拓展

1.这节课学习了什么?你学到了哪些本领?

2.讨论:“每两个重量单位间的进率都是1000”这句话对吗?

明确:“每相邻两个重量单位”与“每两个重量单位”的不同。使学生清楚的掌握重量单位间的基本进率关系式有两个,即:1吨=1000千克,1千克=1000克。扩展出的关系式有一个,即:1吨=1000000克。

五、布置作业

练习三:2.3

板书设计:

吨的认识

1吨=1000千克 1t=1000kg。

3吨=()千克 8000千克=()吨

吨的认识教案 篇五

一、教学资料:

人教版课标小学数学三年级人教小学三年数学(上册)第一单元测量第三部分吨的认识

二、设计理念:

本节课就应怎样体现新课程理念?是不是在教学量的好处时都就应通过操作活动使学生获得亲身感受和体验呢?教师在教学以前应认真思考:哪些资料有必要而且有可能让学生直接去体验?哪些资料只能让学生借助推理和想象进行间接体验。在教学质量单位克和千克的实际含义时,能够让学生通过“掂一掂、称一称”等活动获得直接体验,但1吨有多重就不可能让学生直接去体验,只能借助间接体验和想象去理解。

三、学情与教材分析:

“吨的认识”是一节常见量的概念教学课,同时又是一个大计量单位的教学。一般来说,学生对于大计量单位接触较少,观念的建立是比较困难的,是计量单位教学的难点。在教学过程中,往往存在这样的问题:1、亲历体验较缺乏。因为计量单位太大,教师常采用观看图片、看书等其他一些形式代替学生的亲身体验,结果学生往往很难建立起“吨”的观念。2、教学难点不突出。课中有建立“吨”的观念和进率的化聚两个教学资料。由于建立“吨”的观念比较困难,很难操作,因此许多教师把剩余的大部分教学时间放在进率的化聚上,这样的教学让学生觉得很枯燥。本课题教学前,学生对重量单位千克和克有了较深的认识,并能够准确地进行千克和克单位之间的换算,这为本节课的教学资料作了知识的铺垫和思路孕伏。先通过两幅插图说明吨在实际中的应用,然后结合大米的重量,初步建立吨的观念,揭示了吨与千克之间的进率1吨=1000千克。之后教材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通过推算体重帮忙学生哇加深1吨=1000千克的认识,多通过观察、比较和猜想推理等活动,培养学生对物体质量估测意识和潜力。

四、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重量单位吨,明白吨在实际中的应用,初步建立1吨重的观念,明白1吨=1000千克。

2、能进行质量单位间的简单换算。

3、能在实际生活中解决一些相关的问题。

五、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建立质量单位“吨”的概念及吨与千克的换算。

2、难点:建立质量单位“吨”的概念。

六、教学准备

主题图、多媒体课件,课前让学生测量自己的体重。

七、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猜老师的体重。

教师让学生猜一猜老师的体重,猜完后教师提问:刚才同学们在猜老师的体重时都用了同一个质量单位――千克,你们为什么不用“克”作单位?

2、师:你们明白世界上体重最大的动物是什么吗?它的体重大约是多少?(课件出示蓝鲸及有关资料的介绍。)

师:蓝鲸的质量要用“吨”来作单位,这天我们就要来认识这个新的质量单位(板书:吨的认识)。你能举例说说生活中用吨作单位的物体吗?

3、教师课件出示一些以“吨”为单位的物体及其相应质量。

教师提问:以吨为单位的物体,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教师指出:吨是比千克大的质量单位。计量比较重或大宗物品有多重,通常用吨作单位。吨能够用符号“t”表示。

[设计意图:从猜老师的体重和蓝鲸这一世界上体重最大的'动物导入,让学生初步感知吨是一个大计量单位,并通过让学生举例、教师图片展示等途径,初步建立吨的观念。]

(二)合作交流,自主探索

1、初步认识吨。

(1)教师用课件出示第11页的主题图。

师:你们看谁来了?这一天阳光明媚,天气晴朗。小熊、小马、小牛和小鹿相约到河边去玩。它们走到一座小桥边,小马提议:“那里有桥,我们一起过吧。”小熊说:“等等,那里有个牌子,上面写着‘限重1吨’呢!”

教师启发学生思考:限重1吨是什么意思?1吨有多重呢?“吨”和“千克”有什么关系?4个小动物能同时过桥吗?

师:谁明白1吨等于多少千克?

学生凭生活经验能够说出:1吨=1000千克。

师:那4个小动物能同时过桥吗?

[学情预设:因为学生明白了1吨=1000千克,很可能会想到把几个数加起来试一试的方法。之后教师还能够进一步提出开放性的问题:它们能够怎样过桥?启发学生思考:它们能够一个过去后,另一个再过;也能够一次过两个,还能够……通过学生相互间的交流、补充,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体现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

围绕小精灵的“能同时过桥吗?”的问题,引导学生将动物们的体重加起来,与1吨作比较。

400+300+500+100=1300(千克)

1300千克比1000千克重,也就是比1吨重,从而得出结论。

2、充分感受吨。

(1)学生抬每袋重25千克的大米感受1吨。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每个人都用力抱一抱一袋大米,感受25千克大米有多重,力气小的同学也能够两个人抬一抬。

学生操作后汇报自己的感受。

自己推算:1袋大米重25千克,多少袋大米重1吨?(40袋)

教师借助多媒体演示:每次呈现4袋大米(因为4袋为100千克),学生一边看一边数:100千克、200千克、300千克、400千克……1000千克。当40袋大米占满整个屏幕时,学生会感叹:哇!1吨有这么重呀!

(2)再次感受1吨。

师:课前你们都自己测量了自己的体重,互相说一说你的体重多少千克?再互相背一背,感受1个同学的体重有多重。最后再算一算或估一估,多少个同桌这样体重的小朋友质量才是1吨。

3、举例:让学生说说生活中什么东西大约重1吨。

教师能够用课件出示教科书中的例子,能够说“如果每个学生的体重是25千克,40个同学的体重就是1吨。”也能够说“两头牛大约重1吨。”还能够说“两匹马与1只熊合起来大约重1吨。”……更就应让学生说出生活中的实例。(如:一般电梯的载重量是1吨)

4、感受1吨水的质量。

(1)学生汇报自己家上个月或几个月用水数量(由学生课前去了解)。

(2)师:1吨水到底有多少呢?闭上眼睛想象一下:如果把1吨水装在一个正方体的水箱里,这个正方体该有多大?

(3)出示一个边长是1米的正方体:在这个正方体里装满水,水的质量就是1吨。

(4)师:想一想,如果要把这个正方体水箱注满,大约需要多少时间(课件出示流水速度)。

【设计意图:设计了一些学生感兴趣的活动,这些教学环节的安排能够让学生始终处于较好的学习状态,在这一过程中充分体验,建立起1吨的观念。同时一些环节的设计既拉近了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距离,又将数学知识的教学蕴涵其中,较好地整合了数学的三维目标。】

5、吨与千克的换算

教师出示例7:3吨=()千克6000千克=()吨

这部分资料对学生来说不难,能够先让学生独立填写,再让学生组内交流,班内群众说理、说方法。

【设计意图:进率学习对于学生来说比较简单,采取了让学生独立思考然后反馈的方法来进行教学,以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用心性和主动性。】

6、学生独立完成教科书第12页“做一做”中的题目。

(1)用吨作单位的物品有哪些?

(2)在一辆载重2吨的货车上,装6台重300千克的机器,超载了吗?

[设计意图:边讲边练,讲练结合,有利于学生及时巩固所学知识。]

(三)巩固练习,拓展提高

1、学生在教科书中独立完成练习三中的第1、2题。

第1题,是一组连线题,通过此题的练习进一步加深学生对质量单位吨的感受。能够采用先独立连线,再交流的方法进行。

第2题,先让学生独立练习,再群众反重点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样想的。

2、练习三第3题。

此题答案不惟一。只要每辆车装的机器不超过20xx千克也就是2吨就能够。由于学生思考的角度不同,所以装车的方法也就不同,能够让学生发表不同的意见。

3、改错(小明的数学日记)。

这天是星期日,早上,我吃了两个100千克的肉包子,然后就和妈妈一起去市场买菜。

市场上的物品可真多啊!看得我眼花缭乱。我和妈妈转了一大圈,一共买了1克香菜,2吨西红柿,3千克鸡蛋,1千克白菜和500千克肉。我和妈妈拎着这些东西累得满头大汗。

(四)课堂小结

这天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你有什么收获?

(五)拓展作业

了解一下你家每月的用水量是多少吨。如果每月少用1吨水,你认为能做到吗?和爸爸妈妈商量一下,能够采用哪些节水方法?

八、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建立1吨的质量概念。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进行尝试活动,使学生在尝试中学习,在尝试中发现,在尝试中成功,教师通过“猜体重”激发好胜心,复习旧知,培养学生的估测方法与潜力,利用主题画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吨的认识教案 篇六

教学目标:

1、认识吨

2、知道吨与克、千克之间的关系

3、初步感受1吨有多重

重点难点:

初步感受1吨有多重

教学方法:

探究研讨法、讲解法、谈话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上节课我们认识了两个常用的质量单位,谁记得是什么?

2、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呢?

3、小练习,看谁做的又对又快。

3千克=()克

5000克=()千克

()千克=8000克

()克=4千克

4、下面的物品可能有多重?填上合适的质量单位。(自主练习2)

二、新授

1、出示:1912年在大西洋捕到的一条蓝鲸重15吨,它的肾重1吨。你知道1吨有多重吗?(可以引导学生说说自己知道的关于吨的知识。)

2、出示小博士的话:1000千克就是1吨。计量很重的。物品或大宗物品的质量,通常用吨作单位。吨用t表示。1吨=1000千克

3、感受1吨

4、请几位学生抬一袋大米,感受一下,这袋大米重25千克,那么40袋大米大约重1吨。

5、什么物品一般用吨作单位?

三、巩固练习

1、自主练习4先看图,弄清图意再回答。

2、自主练习5学生自己完成练习同位互相你问我答。补充类似练习,适当扩展延伸。

3、自主练习6指名说说图意自己完成:这艘船能一次将货物运完吗?全班交流

4、自主练习7出示图画:认识它们吗?自己试着填一填说说为什么填写这样的单位说说你对这些动物的了解。

作业

课外小调查:调查常见物品的质量

板书设计:

认识吨(t)

1吨=1000千克

吨的认识教案 篇七

教学目标:

1.借助生活中的具体物体,感知和了解吨的含义,通过想象和推理初步建立某些物体1吨重的观念,培养用吨这个单位估计物体质量的能力。

2.知道1吨=1000千克,并能进行吨与千克的简单换算。

3.在实践活动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

教学重点:

初步建立1吨的观念,能进行吨与千克的简单换算。

教学难点:

通过想象和推理,初步建立某些物体1吨重的观念。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每袋25千克的大米4袋。

教学进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估计教师的体重。

学生自由估计教师的体重。教师提问:你在估计老师体重的。时候为什么用“千克”作单位而不用“克”呢?

指出:计量比较轻的物体的重量,通常用“克”作单位,计量一般物体的重量,通常用“千克”作单位。

2.引入“吨”。

教师出示几种比较重的动物的图片,提问:你能估计下面几种动物的体重吗?

学生估计后,教师出示它们的体重,提问:如果这几种动物的体重也用“千克”作单位,会怎么样?

教师出示教材中的轮船、火车、集装箱图片,让学生想象这些物品的重量。

指出:计量比较重的或大宗货物由多重,通常用“吨”作单位,“吨”一般用t表示。

二、亲身体验,感受并想象1吨的重量。

1.搬25千克的大米,感受其重量,并以此想象1吨的重量。

学生分组搬25千克的大米,感受其重量。小组内交流感受。班级内汇报。

计算:1袋大米25千克,4袋大米多少千克?40袋呢?

教师指出:1000千克,也就是1吨。

(板书:1吨=1000千克)

学生读,教师提问:2吨是多少千克?5000千克是多少吨?10吨是多少千克?

想象:如果把1吨重的大米装成一大袋,这一袋你能搬得动吗?

2.利用想象和推理,进一步感受1吨的重量。

计算:同学们的平均体重是30千克,全班学生的总体重有没有1吨?

指出:33个同学的体重接近1吨。

33个同学起立,学生观察、想象33个同学的体重。

3.利用常见的物品,想象1吨的重量。

(1)出示图片(教材第48页第2题),先在小组里说说图片的意思,再在班级内交流汇报。

(2)出示几种常见的物品的图片,学生自由选择其中的某一件,想想需要这样的多少个物品,总重量才够1吨。

学生在小组内自由说,再在班级内交流。

三、实际应用,深化认识。

1.你在生活中见到过用“吨”作单位的吗?在哪里见过?

2.说说下面图中的牌子表示什么意思?

3.选择合适的单位填在下面的括号里。

(教材第49页第5题)

4.小明的数学日记中使用的单位准确吗?请帮他改正。

指名读,改正用错了的单位。

指出:虽然小明在数学日记中用错了一些单位,但是小明还是有些方面值得我们学习,比如经常观察生活,有写数学日记的好习惯。

四、总结全课,拓展延伸。

这节课有什么收获?把收获写道今天的数学日记中。

小组内交流。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为大家分享的7篇小学数学《吨的认识》教案就到这里了,希望在吨的认识教案的写作方面给予您相应的帮助。

转载请备注原文地址:https://www.t7t8.net/jiaoan/833886.html
移动端网站原文地址:https://m.t7t8.net/jiaoan/8338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