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t7t8网 >  教案 >小学四年级音乐教案优秀9篇

小学四年级音乐教案优秀9篇

更新时间:2023-06-01 06:56:02 点击: 来源:yutu

作为一名教职工,就有可能用到教案,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教案要怎么写呢?这里为大家分享了9篇小学四年级音乐教案,希望在小学四年级音乐教案的写作这方面对您有一定的启发与帮助。

四年级音乐教案 篇一

教学目标:

1、感受新疆民歌的特点,体会升记号在歌曲中的作用,唱准升记号、后十六、切分节奏及换气记号等。

2、能用圆润的声音,诙谐的情绪表现歌曲。

3、知道阿凡提是个勤劳勇敢,幽默乐观,富于智慧和正义感的人,引导学生做个机智勇敢,有正义感的好孩子。

教学重点:

学习歌曲,并有感情的演唱歌曲,表现歌曲的。情趣。教学难点:唱准升记号,下滑音及切分音节奏。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电子琴、打击乐器

教学过程:

一、师生律动,感受新疆歌舞。

1、播放《我是少年阿凡提》伴奏,师生在音乐的伴奏下共同起舞。

2、共同交流,说一说你们知道的新疆。

二、音画同步,欣赏导入新课。

1、出示多媒体课件,展示新疆风情,让学生边欣赏边加强对新疆风土人情。

2、播放《我是少年阿凡提》欣赏歌曲,导入新课

三、欣赏歌曲,感受音乐风格。

1、初听音乐,感受音乐的风格、情绪。(愉快、高兴)

2、学生扮演阿凡提,弹着“冬不拉”,视唱歌曲中旋律。

3、考考学生的听力,听两组旋律。说一说它们是否相同?不同在哪里?讲解变音记号——升记号。

4、老师来扮演阿凡提,范唱歌曲《我是少年阿凡提》。说说从歌曲中听到阿凡提的什么品质?

四、学唱歌曲

1、按歌曲节奏,读歌词。跟琴伴奏读歌词。

2、讲解歌曲中的休止符,空拍的处理,并为休止符加入与歌词相应的肢体语言。

3、小声像说悄悄话一样跟琴声,全曲模唱。

4、找出歌曲中的升记号,并对歌曲第一句进行分析,师讲解示范,试听带有下滑音和不带下滑音的两种感觉,哪种更能体现阿凡提的幽默、诙谐、俏皮。

五、歌曲创编。

1、对歌曲第二部分进行分析,应以什么样的情绪演唱,创编肢体语言。

2、为歌曲第一部分和第三部分加入打击乐器,并创编声音伴奏。

3、全班同学一起加入创编,进行歌唱。

六、课堂小结

今天同学们表现的非常棒,老师希望同学们能像阿凡提一样自觉保护自然环境,同时还希望你们在学习上自觉地克服困难,在生活上能够帮助别人做一个机智勇敢、乐于助人的好学生。

小学四年级音乐教案 篇二

教学目标:

1、能与同学协调配合,学会用和谐、统一的声音演唱歌曲《西风的话》,并感受音乐的和声美。

2、在听赏乐曲《步步高》后,能哼唱出音乐主题,感受音乐所表现的奋发向上进的积极情绪。

3、能学会演唱《快快活活过春节》,并感受歌曲欢快、活泼的情绪。

4、在听赏《春节序曲》后,能哼唱出音乐主题,感受音乐的欢快情绪,并通过竖笛吹奏的形式参与音乐的表现活动。

教学准备:

钢琴、CAI课件

教学课时:

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能用和谐、统一的声音演唱二声部歌曲《西风的话》。

2、能与同学配合进行合奏、合唱,体验合作的快乐。

教学重点:

合唱二声部歌曲《西风的话》。

教学难点:

二声部的合唱

教学准备:

竖笛、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情引趣

1、播放《春节序曲》,让学生随音乐律动

2、导入

师:我们知道春节代表着一年的结束,新一年的开始。回顾过去的一年,你觉得自己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

生:……

师:其实不仅你们发生了变化,连大自然中的一切都和你们一样发生了变化。你们听,西风唱起来了,请同学们听完以后说一说西风吹过的地方有些什么变化。

二、听赏《西风的话》

1、听高声部

2、读歌词

(1)导语:

当西风抚过湖面,当池塘里的荷花长出一个又一个莲蓬,当梧桐树变成了红色,我们就能感受到秋天的气息。让我们伴着西风的歌来将《西风的话》有感情地朗读一遍吧。

(2)学生在音乐的伴奏中有感情地朗读歌词。

3、听低声部

师:刚才我们听到的是西风在独自歌曲,下面我们来听听,除了西风在唱,好像还有谁的声音轻轻地跟着西风合唱着?

(1)学生聆听歌曲低声部

三、合唱教学

(将全班两组分为两个声部)

1、唱曲谱

(1)视唱低声部曲谱

(2)视唱高声疗的曲谱

(3)合唱两声部曲谱

2、唱歌词

(1)唱低声部的歌词

(CAI播放高声部音乐,高声部仔细聆听,心里跟音乐唱)

(2)唱高声部的歌曲

(CAI播放低声部的音乐,低声部在心里跟音乐唱)

3、两个声部合唱

(1)全曲合唱

注意:找出自己演唱中和谐与不和谐的地方,并解决这些问题。

师:为什么不好?哪里不好?怎么解决?

(2)分乐句进行合唱

(3)交换声部练习。

(4)完整地合唱几遍。

四、小结

师:春天是播种的季节,秋天是收获的季节,等到明年秋天,西风再来看你们的时候,希望你们的手中捧满了你们的收获。

四年级音乐教案 篇三

【教学内容】

《新疆舞曲第二号》

【教学目标】

1、感受这首钢琴曲的新疆民族风格。

2、会敲击(XXXX|XXXXXX|)节奏为乐曲伴奏。

【教学过程】

一、提问:

你了解的有关新疆的特色有哪些?(新疆的歌舞、四棱帽、手鼓、冬不拉;新疆的天山、天池、戈壁、胡杨;那里手抓饭、烤全羊、羊肉串、葡萄、哈密瓜等。)

二、作曲家简介。

有一位非常钟爱新疆民族音乐的作曲家——丁善德,根据流传的新疆民歌创作了钢琴曲《新疆舞曲第二号》。

三、初听乐曲,你从中听出哪些新疆风格的音乐元素?

(典型的新疆地区的节奏与音调、模拟手鼓的敲击声。)

四、再次完整欣赏,注意倾听其中的主导节奏型。

1、欣赏引子部分:

(1)教师用钢琴弹奏引子部分。

(2)这段音乐模仿了新疆的哪件民族乐器?(手鼓)

(3)观看一段简短的手鼓演奏视频。

五、欣赏第一部分(这一部分为两个乐段):

(1)欣赏第一乐段。

①这是一段新疆民歌主题,一起学一学、唱一唱。

②跟着录音再唱上面的曲调。

六、欣赏第二乐段。

①和第一乐段相比有什么联系?(平行乐句的变化重复,“学生只要说出重复即可”;中间加入了琶音的音型,“学生可以运用他们自己的表达方式来回答”)。

参与体验:这段音乐重复了民歌主题的旋律,在长音处加入了琶音的音型做填充,(教师在钢琴上示范一小段琶音的音型),其后再听录音,学生边听边快速动手指,模拟琶音的演奏。

②接下来,第二乐段音乐在发展时,运用了很多对比的手法,你听到了其中的哪些方面的对比?(力度的对比、明亮与暗淡的色彩对比。学生说的不全面时,教师给以补充)。参与体验:当听到强力度时,请紧握双手用力打节拍,当听到弱力度时,请伸出食指轻轻打节拍;当听到明亮的色彩时,摊开双臂,当听到暗淡的色彩时,请将双臂收回腰间。在这一部分音乐的结尾处,听到手鼓声一起敲击。

七、欣赏第二部分(这一部分也分为两个乐段)

(1)欣赏第一乐段。

①节拍、速度、情绪和第一部分相比有什么变化?能联想到什么?(由2/4拍变为6/8拍,速度稍慢,情绪变得绵延抒情、舒缓柔和,像是一个小伙子唱出高亢、悠扬的歌声。)

②再听这段音乐,并随音乐轻微摇晃身体,体会6/8拍摇曳的感觉。

(2)欣赏第二乐段。

①此段音乐和第一乐段相比在速度、节拍方面又有什么变化?描绘了什么场面?(速度恢复了开始时的速度,节拍由6/8拍又转回了2/4拍,描绘了新疆人民欢庆节日的欢乐歌舞场面。)

②再听此段音乐,可以用下面的节奏为其伴奏(注意速度与重音符号的变化)。也可在老师的带领下,跟随录音跳几个新疆舞蹈动作,表现欢乐的歌舞场面。

3、欣赏第三部分

(1)这部分音乐重复了第几部分的音乐?这部分音乐再次出现,让你有何感受?(学生即兴说,畅所欲言、发表见解与感受)

(2)结尾是什么样的效果?(情绪更加热烈,在欢乐的手鼓声中结束全曲)。

八、音乐家相册。

了解作曲家、钢琴家、音乐教育家一丁善德的主要创作作品。

1、欣赏原苏联指挥家迪利济耶夫改编的管弦乐《新疆舞曲第二号》。

2、谈一谈和钢琴曲对比,有何不同的感受?

教学反思:

四年级音乐教案 篇四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用亲切明朗的声音,和谐的二声部合唱,表达对妈妈和祖国的一片深情。

2、通过学唱歌曲,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各项音乐活动,激发学生想象和感受音乐的能力,培养创新意识,并初步体会获得成功的喜悦。

教学重、难点:

重点:用亲切明朗的声音,表达对妈妈和祖国的一片深情。

难点:合唱部分声部间的和谐、均衡及三连音的演唱。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师生用歌声相互问好。

二、发声练习:

1、音阶轮唱(谱略)

2、两部发声练习(谱略)

三、导入新课

1、情境激趣导课(出示课件)

导语:刚才你们那美

妙动听的声音让老师都有些陶醉了。下面让我们再进入一个美丽温馨的世界听一听、看一看,你发现、感觉到了什么?

2、课件演示完后,教师从学生中间边走边唱“世上只有妈妈好,有妈的孩子”一曲《世上只有妈妈好》唱出了人间最深的亲情—母子情!那照片上的你们在做什么?

3、学生回答。

4、根据学生回答,教师总结导入新课。

教师:“照片上的你们小鸟伊人,偎依在妈妈的身边,妈妈露着慈祥的微笑,想让妈妈天天都高兴吗?”学生答:“想”。教师:“那你们应该怎么做?”……

5、师生共同视唱新谱(学生在家进行预习)

a)学生轻声地齐唱齐唱部分。

b)学生唱一声部,教师唱二声部。(提示三连音正确演示方法)

c)学生唱二声部,教师唱一声部。

d)完整地演唱歌谱。

e)口琴吹奏歌曲。

6、歌词学唱

a)歌曲介绍。

b)跟范唱有表情地朗诵歌词。

c)分小组体会歌词,看一看,哪一组先唱出。

d)小组竞赛唱词,一组、二组、三组。

e)教师总结小组演唱情况,提出三连音加字的演唱方法。

f)集体有表情地演唱歌曲。

g)教师总结——激发学生对妈妈的情感。

教师讲一个和自己孩子之间的小故事,从而激发和学生之间的感情。

四、新歌演唱会

通过新歌演唱会让学生发挥自己的创意,表现自信的能力,并同时对歌曲有进一步的感受,从而让学生达到在学习的过程中用亲切明朗的声音,表达对妈妈、对祖国的一片深情。

(1)选出主持人。

(2)让各组到老师这儿拿道具。

(3)各小组准备。

(4)新歌演唱会开始。

(5)评出自信奖、创意奖、表演奖。

(6)主持人小结。

五、教师小结

今天我们学唱了这首歌,为我们创造了一个爱妈妈,了解妈妈的好机会,让我们好好地爱自己的妈妈吧,关心她们,了解她们,共同走入她们心灵的世界做妈妈的好孩子,让妈妈天天都高兴,天天露出灿烂的微笑,最后让我们在歌声中结束这节课。

四年级音乐教案 篇五

教学内容:

1、西洋铜管乐其介绍(小号、圆号、长号、大号)。

2、欣赏《那不勒斯舞曲》。

教学目标:

1、了解西洋铜管乐器------小号、圆号、长号、大号的形状、音色及演奏方式。

2、通过对《那不勒斯舞曲》的欣赏,能排列出乐曲的三个乐段;知道乐曲的三个乐段都是弱拍起奏;辨别乐曲的速度。

3、通过欣赏,乐曲所表达的人物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欣赏《那不勒斯舞曲》。

教学难点:

1、辨别小号、圆号、长号、大号的音色。

2、体会乐曲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方法:

演示法、欣赏法、创设情景法、谈话法等。

学习方法:

欣赏法、表演法、讨论法等。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录音带、小号等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课:

师导:今天陶是给大家带来几位有趣的大嗓门朋友,他们很想和大家交朋友,你们愿意吗?生:愿意!

二、介绍西洋铜管乐器

1、认识形状

师:同学们请看大屏幕,你认识其中那位朋友?(点击课件,出示小号、圆号、长号、大号的图片)

圆号:温和、高雅。

长号:高傲、辉煌、庄重而饱满。

大号:低沉、浑厚。

分辨

师:听完了四位朋友的美妙歌声,大家记住了他们的嗓音特点了吗?生齐:记住了。

师:记住了?如果现在我们关闭画面听音乐,你能分辨出是谁在歌唱吗?生:能——

师:能?好,现在我们分成两个方阵,比一比,看那个方阵分辨能力最强。(点击课件,播放小号和大号演奏的《河边对口曲》。)

生:我听出来了,是小号和大号在对话。

师:对方方阵同意吗?(同意)下面听第二组对话。(小号与长号演奏的《河边对口曲》。)长号与圆号的音色比较接近,这时可能会:

甲阵:好像是小号和长号吧。

乙阵:应该是小号和圆号吧。

师:看来大家对这一组对话中的对话这一时还不敢肯定,下面我们再来听一遍,讨论后在回答。

甲阵:这一组对话应该是小号与长号。

师:另一方阵?

乙阵:我们也认为是小号与长号。

师:说说你们是怎样判断的。

生甲:因为长号的音色比较庄重。

生乙:我同意他的意见,另外我觉得长号的声音比圆号听起来更威严一些,圆号听起来较为柔和。

3、了解演奏方法

师:同学们回答的有理有据,精彩极了。但是,这么美妙的声音是怎样演奏出来的呢?请大家来看录像。(点击课件,展示小号、长号、圆号、大号演奏画面)

生:它们都是人来吹奏的。

师:大家再想想,在庞大的器乐家族中,它们属于民乐还是西洋乐器?生:西洋乐器。

师:确切的说应该是西洋铜管乐器。(板书:西洋乐器)

三、赏析《那不勒斯舞曲》

1、判断主奏乐器

过渡语:在我们对四位朋友的形状、音色特点及演奏方法有了一定的了解之后,老师请大家欣赏一首乐曲,大家听听是那位朋友在担任主奏演员。(点击课件,播放《那不勒斯舞曲》)师:从大家的表情和跃跃欲试的样子就看得出,同学们已经听出来了,就一起说吧!生:小号——

师:(板书:小号)这首以小号为主奏乐器的乐曲,就是今天我们的欣赏曲目《那不勒斯舞曲》。(板书:《那不勒斯舞曲》赏析)

2、乐曲简介

师:(点击课件)《那不勒斯舞曲》师巴黎舞剧《天鹅湖》第三幕中的一段一小号为主奏乐器的意大利风格的舞曲音乐。作者,俄罗斯作曲家柴可夫斯基。

3、熟悉旋律,正确排序。

熟悉旋律

师:首先来熟悉乐曲的。旋律。(板书:旋律)请同学们打开课本,听老师按书上的顺序,用小号为大家吹奏。(第一遍,先分段吹奏;第二遍,三个乐段连起来吹;第三遍,让学生跟着一起哼唱。)

正确排序

师:刚才老师是按照书上的顺序吹奏的,请同学们在仔细的听一边乐曲录音,判断一下,书上的顺序是否符合乐曲的演奏顺序?(播放录音)

生:书上的排列顺序是错误的。

小学四年级音乐教案 篇六

教学内容:

1.学唱歌曲《中国功夫》

2.欣赏男声四重唱《少林少林》

教学目标:

1.通过歌曲的学习,感受中国功夫的雄健。

2.让学生更好的了解中国武术作为中国传统体育项目,主要目的在于修身养性、强身健体,号召大家要将中华武术魂发扬光大。

3.知道什么是男声四重唱,能听辨出歌曲《少林少林》中齐唱与重唱的区别。

教学难点:

1.了解中国功夫的博大精深,感受中国功夫的雄健气魄。

2.知道什么是男声四重唱,能听辨出歌曲《少林少林》中齐唱与重唱的区别。

教学用具:

多媒体、手风琴、录音机、磁带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看过《少林寺》这部电影吗?谁能和大家交流一下你所知道的有关少林寺的故事?

生:略

师:今天我们就再来欣赏一下《少林寺》中的精彩片断。(播放课件,欣赏歌曲《少林少林》)。

师:你对这部影片中印象最深的是什么?生:武功。

师:半分钟时间,请大家各自模仿一个你最喜欢的武术动作。

师:大家模仿的千姿百态,看来你们都很喜欢中国功夫是吗?

那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关于中国功夫的歌曲。

二、新授

1.播放录音,聆听歌曲。(点击课件首页左下方小喇叭)

师:听了这首歌曲,你有什么感受?心情是怎样的?生:略

师:下面再请同学们看个短片(播放申奥武术宣传片,课件:“奥运之魂”)

短片结束

师:这是我国申请奥运会的宣传片,看过之后我的心里激动而又自豪,你们知道这部短片展示的是什么体育项目吗?

生:武术

师:是的,那么在申奥宣传片的很短时间里,为什么用这么大的篇幅来表现武术呢?足以可见,中华武术作为传统体育项目,它的重要性有多大。我们的中华武术博大精深,在全世界也具有一定的影响,它代表着华夏子孙自强不息的顽强精神。今天就让我们带着骄傲、自豪、刚毅、自强的气魄一起来学习这首关于中国功夫的歌曲好吗?

四年级音乐教案 篇七

教学内容:

人音版教材小学四年级第八册第四课《划龙船》

教学课型:

欣赏课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材分析:

这是人音版教材小学四年级第八册第四课《水上的歌》中的欣赏课。本课是一首声乐作品欣赏曲,安排在这一课的第二课时进行。这首民歌非常形象地表现了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赛龙舟的热闹场面。歌曲采用的是一领众合的演唱形式,由领唱者高亢嘹亮的声音唱出节拍感很强,富有号召力的曲调,和唱者则利用铿锵有力,音调上扬的歌声应和,同时还按划桨的节奏呼喊着号子为其伴奏,表现了热烈的赛龙船的场面。

教学目标:

基于对教材的理解和四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围绕《音乐课程标准》的总目标,我确立了本课的目标如下:

1、欣赏歌曲《划龙船》,感受音乐对这颗的主题“水上的歌”的描绘,体验音乐于自然的交融关系。

2、听音乐,理解齐唱这种演唱形式,并正确区分齐唱、合唱、独唱,培养表现音乐的能力。

3、拓展理解“号子”这种音乐体裁,并进行“号子”的编创训练。

教学重、难点:

聆听乐曲,了解齐唱这种演唱形式,并正确区分齐唱、合唱、独唱;指导进行号子的编创训练。

教学方法:

以听为主,视听与教师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相结合。

教学过程:

一、导入部分

出示一段赛龙船的音像短片,师生一起观看。设计一下问题:

1、你知道这样的比赛出现在我国的哪个传统节日上吗?

2、在赛龙船时,船上这么多的人要怎样划船才能划得快?

师生一起讨论这两个问题,并引导学生了解用喊口号的形式为赛龙船呐喊、助威,使动作统一、整齐,才会划得精神、划得更快。

(设计目的:给学生对划龙船这一民俗形式先入为主的印象,并为后来学生了解号子这种音乐体裁形式做好铺垫,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的欲望。)

二、新课教学部分

1、完整初听音乐《划龙船》。

导入问题设计:在我国安徽省就有一首地方民歌形象地描绘了赛龙船的场面,那么这个比赛又是怎么与歌曲联系在一起的呢?一起来听听。

(设计目的:让学生获得歌曲的完整印象,为达成第一个目标服务。)

2、再次播放《划龙船》,并出示赛龙船的短片(无声)。

老师引导学生听音乐,并和着音乐情绪,引导学生感受音乐对划龙船的动作,体验在音乐烘托下赛龙船的热闹场面。

(设计目的:再次感受音乐情绪,引导学生感受音乐对划龙船这一场面的描绘,达成第一个目标。)

3、师生讨论:歌曲最吸引你的是什么地方?歌曲的演唱形式有什么特征?

结合已有的知识和书上的图解,老师引导学生了解齐唱知识。在学生对齐唱知识有了一定理解之后,再次播放音乐,请同学们和着音乐在曲子中许多人一起唱一个曲调的地方也轻声唱一唱,感受齐唱这种演唱形式,师生一起讨论独唱、合唱、齐唱的区别。

(设计目的:通过听赏模唱的方式,了解齐唱的演唱形式,突出重点,达成第二个目标)

4、再次播放音乐,师生讨论:歌曲的齐唱部分的特点。

(1)老师对学生进行引导,了解这部分衬词的特点,并讨论它的作用是:主要是为了加油,鼓舞赛船手士气,使他们划船更整齐、有劲。

(2)在学生对衬词的特点有了一定了解后,接着给学生讲解这种“一个领唱,许多人附和唱衬词”的体裁,称为号子,主要作用就是统一节奏,使劳动者能够齐心协力参与劳动。

(3)接着设计过渡句:你们也想亲身感受一下这种“一领众合”的音乐形式吗?

播放音乐,请一个学生领唱,所有学生在衬词处附和,一起听音乐再次感受音乐情绪,加深对“号子”的理解。

(设计目的: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了解号子的知识,感受号子对表现音乐情绪的作用,为达成第三个目标服务。)

5、在学生反复聆听音乐,并清楚了解齐唱的知识后,请同学们分组讨论设计表演,要求在设计讨论时选出一个领唱的同学。

在同学们读者讨论后,请同学们分组合着音乐做划船的动作,并在齐唱衬词的地方喊出号子加强气氛,完整再现划龙船的音乐场景。

(设计目的:完整再现音乐,加深对号子这种音乐体裁的了解,为达成第三个目标服务。)

三、拓展部分

借着同学们表演的热闹劲儿,马上给他们提出一个建议,进入课堂教学的第三个板块。

1、在我们平时的生活中,也有许许多多这样的活动,需要我们用统一的节奏、口号来统一参与者的动作,使得活动更整齐,效率更高,我们一起来为这些活动设计一个统一的口号好吗?

老师分别出示几幅活动简图,请学生分小组分别为几幅图画中的'活动设计统一的加油口号,学生讨论,老师巡视给予指导。

经过师生的共同讨论,设计不同的口号,并请同学们分组将设计出的口号合着活动动作表演一次。

2、在同学们表演的热闹场面中,合着《划龙船》的音乐,请同学们把曲子的齐唱部分改成自己设计的号子唱一唱,在热闹的气氛中完整结合这节课。

(设计目的:突破本课难点,充分调动学生参与音乐实践创造活动的积极性,达成第三个目标)

课后反思:

音乐是一门听觉的艺术,音乐课中的欣赏课这一特点尤其突出。本课是一首声乐作品欣赏课,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始终能将各个环节有机的结合,采用“以听为主,以听促学,学练结合”的教学方法,层层递进,让学生由被动变为主动,体现了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新的教学理念。在这节课的教学中,让学生反复感受音乐的情绪,并合着音乐进行完整再现音乐的表演,在热闹的表演中进一步激发学生兴趣,安排进行号子的编创练习,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很高,编创出的号子节奏也新颖,练习效果较好,进一步突破了本课的难点。

反思这节课,根据教学设计,我圆满的完成了这一课时的教学,重点突出,难点突破,达成了预定目标。我认为从整体来说是成功的,但还缺乏亮点。如果这节课的编创环节能让学生自己寻找活动场面进行编创,在教学中创设合适的情景,在编创活动上做文章,那么,这节课就会是另外一种效果了。我也认识到,在教学中不仅要有先进的教育理念,而且还要善于大胆放手让学生“动”起来,精心设计教学的第一个环节,打造一个个教学的亮点,让学生共享音乐课的快乐!

小学四年级音乐教案 篇八

教学内容

欣赏民乐合奏《丰收欢乐而归》。

教学目标

1、感受乐曲中不同的速度所表达的不同情绪。

2、描述音乐表现的不同情境。

教学准备

录音机、磁带。

教学要求

能为《丰收欢乐而归》的几段音乐填上适当的速度记号。

教材分析

《丰收欢乐而归》

《丰收欢乐而归》是民乐合奏《东海渔歌》的第四部分。由马胜龙、顾冠群作曲,全曲共分四部分,分别是:

(1)黎明时的海洋。

(2)渔民出海捕鱼。

(3)战胜惊涛骇浪。

(4)丰收欢乐而归。乐曲表现了东海渔民的劳动生活。

《丰收欢乐而归》由三个部分组成:

1、乐曲开始:在弦乐震音和扬琴分解和弦的琶音伴奏下,由笛子吹出悠扬的、节奏自由的散板旋律,表现了人们在战胜惊涛海浪之后的喜悦心情。

2、中间部分:表现了渔民们战胜风浪之后,自豪的驾驶着渔船,乘风破浪,满载着丰收而归。

3、结束部分:音乐的速度转为快板,节奏紧凑,再现了乐曲第二部分欢快的。主题,这是根据浙东锣鼓的民间音乐改编的旋律,是全曲的核心音调,经过不断的变化,渐快、渐强,最后,鼓乐齐鸣,在最热烈的气氛中结束。

教学过程

1、第一遍欣赏乐曲《丰收欢乐而归》。感受音乐中出现了几种不同的情绪?

2、教师介绍乐曲。

3、分段欣赏:分辨三个不同的乐段。

4、为各段音乐填上速度记号,并描述音乐表现的不同情景。

5、让学生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音乐的感受。

6、课后反思。

小学四年级音乐教案 篇九

教学内容:讲述《东郭先生》的故事;安排角色。

教学重点:初步感受音乐剧的主题音调,为演唱打下基础。

教学难点:创编对话、选配音乐、表演。

教学目标:了解故事内容,为表演打下基础。

教学过程:

一、导入

阶段目标: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师:今天我要给大家讲一个小故事,《东郭先生》的故事。

师:你们都听过啦,那你来给大家讲一讲这个故事吧(教师播放音乐剧的主题音乐当作学生讲故事的背景音乐)。

二、学生讲故事

阶段目标:让学生了解《东郭先生》这个故事的`梗概。

在很久以前有一个学者,名字叫做东郭,他是一个善良又老实的人。有一天,他骑着毛驴,带着两袋子书去远方讲学。当他走到树林的中央时,碰到了一只狼。狼气喘吁吁的请求东郭先生救救它。东郭先生听了狼的一番好话,就把狼藏进了他放书的口袋里。

音乐(四年级)培训资料狼躲过了猎人的追赶,不仅不报恩,还打起了东郭先生的主意。东郭先生急忙逃命,狼在后面不断地追赶。

这时,来了一个农夫,东郭先生让农夫来评理。农夫说:“小小的口袋怎么能装进一只狼呢?”狼听了急忙钻进了口袋里。农夫和东郭先生连忙把口袋扎紧,把狼扔进了山谷里。

三、教师唱故事

阶段目标:完整地感受整个音乐剧的旋律。

师:故事讲得真好。今天老师不是讲故事,而是要用歌唱的形式把这个故事表现出来。教师播放音乐剧中所有音乐的伴奏,教师边演唱边表演。

师:你们愿意和我一起来表演这个音乐剧吗?

四、安排音乐剧中的角色

阶段目标:为下节课的表演打下基础。

师:那我们现在商量一下,故事里都有什么角色?

有东郭先生,还有凶恶的狼有猎人还有农夫 还有一头毛驴。

师:除了这些主要的人物,我们再来装扮一下这个小村庄吧!

师:好,你们的想象力很丰富,可是我们这样还不能表现这个故事,如果我们能够装扮起来就更好了。同学们,现在就请你们看教科书,根据书上的提示,讨论一下,该作哪些准备呢?

(学生分组讨论)

师:下节课我们就要表演这个小小音乐剧,我们今天已经分配好了角色,请大家回家各自准备道具,下节课我们一起来排演音乐剧《东郭先生》。同学们,我们下节课再见!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大家分享的9篇小学四年级音乐教案就到这里了,希望在小学四年级音乐教案的写作方面给予您相应的帮助。

转载请备注原文地址:https://www.t7t8.net/jiaoan/815100.html
移动端网站原文地址:https://m.t7t8.net/jiaoan/8151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