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t7t8网 >  教案 >课程建设实施方案3篇 课程建设实施方案中学

课程建设实施方案3篇 课程建设实施方案中学

更新时间:2023-03-26 23:05:54 点击: 来源:yutu

课程建设实施方案1

  为推动我校课程建设与课堂教学改革,将慕课(Mooc)、微课、翻转课堂等新的教学模式引入课堂教学,实现xx、xx两校区优质课程资源共享,根据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等文件精神,现制定我校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实施方案。

  一、建设目标

  (一)通过引进和自主开发在线开放课程,推进全校教学模式与方法改革,实现以教为主向以学为主、以课堂教学为主向课内外结合、以结果评价为主向结果过程相结合评价的三大教学转变。

  (二)引进由名校专家学者讲授的在线课程10门左右,计划用5年时间自主建设30门左右我校教师授课的在线课程。

  二、建设办法

  (一)校外优质在线开放课程资源引进,以专项方式进行。

  (二)校内在线课程建设,以立项课程建设项目的方式进行。按选修课程、必修课程分批次开展。

  (三)在线课程建设项目由教师个人自主申报,教学单位审查推荐,学校审批后每门课程拨经费1万元资助建设。立项的课程作为课程建设项目,其性质与精品课程相同。

  (四)校内在线课程视为教师职务之作。授课教师要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学术规范,讲授内容等适合网上公开使用。视频课程的所有权归属建设课程的教师,课程的非商业性使用权归属学校。

  (五)教务处组建教学视频录制团队,负责立项课程的授课视频录制及后期剪辑制作等工作。

  三、建设内容

  (一)课程网站:立项课程需在我校网络课程*台上建设课程网站,提供授课视频以及各种文字形式的教学资源,并建设网上授课所需的所有资源,能够开展在线学习、作业、考试、答疑和讨论等。

  (二)授课视频:在线开放课程或18学时(1学分),或36学时(2学分),前者提供教师本人授课的至少6个视频,后者提供至少12个视频,每个视频的'时长为25分钟左右。授课视频与以往精品课程授课录像有别,不采用随堂录制方式,而是针对网络修课学生授课。要求使用普通话授课,语言精练,教态端庄自然。授课内容须具备基础性、科学性、先进性、针对性等特征。视频短小精悍,趣味性强,能吸引学生观看学习。

  (三)图文资料:立项课程需在网站上发布教学大纲、授课课件、参考资料、思考练习题等学习课程所需的图文资料。教学大纲应明确教学目标、难点重点、课程进度及课程考核方法等。

  四、课程管理

  (一)在线课程管理及运行由教务处负责。引进和我校教师建设的在线课程,均在选课时向学生开放,供学生选修学习。

  (二)我校教师建设的在线课程,需在获批的学期内完成全部网络教学资源建设任务,并在学期末向学生开放选课,成为下一学期开设运行的课程。

  (三)课程运行期间,授课教师应及时发布课程信息,适时更新教学资源,开设聊天室,在线解决学生提出的疑问。答复学生的在线提问,应不超过三个工作日。

  (四)18学时的课程应至少有两次在线作业,36学时的课程至少应

  有三次在线作业,同时进行在线期中,期末考试,并按照*时占20%、期中20%、期末60%的比例,形成期末总成绩。期末考试由教务处统一组织,学生到指定的计算机房做题答卷。

  (五)我校教师建设的在线课程,由学生进行网上评教。连续两个学期网上评教成绩未达到A级者,取消其在线开放课程资格。

  (六)工作量和课时酬金计算,执行《xx师范大学教学工作量计算及酬金划拨办法》和《xx师范大学公共选修课管理办法》。

  五、学生修读

  (一)学生一次修读在线课程不得超过两门,修读伊始应认真研读教学目标、学习要求等,为修读做好充分准备。

  (二)学生按照要求学习在线课程的教学内容,独立完成在线作业、考试等教学环节,并积极参与在线课程讨论。*台会根据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度形成量化数据计入课程成绩。

  (三)教师通过课程*台监控学生在线学习状况,并及时取消学习不认真学生的修读资格。

  (四)授课教师按规定的比例计算出学生的期末总成绩,考核成绩合格的学生,即可获得相应的学分。

课程建设实施方案2

  为推动我校课程建设与课堂教学改革,将慕课(Mooc)、微课、翻转课堂等新的教学模式引入课堂教学,实现曲阜、日照两校区优质课程资源共享,根据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等文件精神,现制定我校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实施方案。

  一、建设目标

  (一)通过引进和自主开发在线开放课程,推进全校教学模式与方法改革,实现以教为主向以学为主、以课堂教学为主向课内外结合、以结果评价为主向结果过程相结合评价的三大教学转变。

  (二)引进由名校专家学者讲授的在线课程10门左右,计划用5年时间自主建设30门左右我校教师授课的在线课程。

  二、建设办法

  (一)校外优质在线开放课程资源引进,以专项方式进行。

  (二)校内在线课程建设,以立项课程建设项目的方式进行。按选修课程、必修课程分批次开展。

  (三)在线课程建设项目由教师个人自主申报,教学单位审查推荐,学校审批后每门课程拨经费1万元资助建设。立项的课程作为课程建设项目,其性质与精品课程相同。

  (四)校内在线课程视为教师职务之作。授课教师要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学术规范,讲授内容等适合网上公开使用。视频课程的所有权归属建设课程的教师,课程的非商业性使用权归属学校。

  (五)教务处组建教学视频录制团队,负责立项课程的授课视频录制及后期剪辑制作等工作。

  三、建设内容

  (一)课程网站:立项课程需在我校网络课程*台上建设课程网站,提供授课视频以及各种文字形式的教学资源,并建设网上授课所需的所有资源,能够开展在线学习、作业、考试、答疑和讨论等。

  (二)授课视频:在线开放课程或18学时(1学分),或36学时(2学分),前者提供教师本人授课的至少6个视频,后者提供至少12个视频,每个视频的时长为25分钟左右。授课视频与以往精品课程授课录像有别,不采用随堂录制方式,而是针对网络修课学生授课。要求使用普通话授课,语言精练,教态端庄自然。授课内容须具备基础性、科学性、先进性、针对性等特征。视频短小精悍,趣味性强,能吸引学生观看学习。

  (三)图文资料:立项课程需在网站上发布教学大纲、授课课件、参考资料、思考练习题等学习课程所需的图文资料。教学大纲应明确教学目标、难点重点、课程进度及课程考核方法等。

  四、课程管理

  (一)在线课程管理及运行由教务处负责。引进和我校教师建设的在线课程,均在选课时向学生开放,供学生选修学习。

  (二)我校教师建设的在线课程,需在获批的学期内完成全部网络教学资源建设任务,并在学期末向学生开放选课,成为下一学期开设运行的课程。

  (三)课程运行期间,授课教师应及时发布课程信息,适时更新教学资源,开设聊天室,在线解决学生提出的疑问。答复学生的在线提问,应不超过三个工作日。

  (四)18学时的课程应至少有两次在线作业,36学时的课程至少应有三次在线作业,同时进行在线期中,期末考试,并按照*时占20%、期中20%、期末60%的比例,形成期末总成绩。期末考试由教务处统一组织,学生到指定的计算机房做题答卷。

  (五)我校教师建设的在线课程,由学生进行网上评教。连续两个学期网上评教成绩未达到A级者,取消其在线开放课程资格。

  (六)工作量和课时酬金计算,执行《曲阜师范大学教学工作量计算及酬金划拨办法》(曲师大校字[20xx]170号)和《曲阜师范大学公共选修课管理办法》(曲师大校字[20xx]69号)。

  五、学生修读

  (一)学生一次修读在线课程不得超过两门,修读伊始应认真研读教学目标、学习要求等,为修读做好充分准备。

  (二)学生按照要求学习在线课程的教学内容,独立完成在线作业、考试等教学环节,并积极参与在线课程讨论。*台会根据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度形成量化数据计入课程成绩。

  (三)教师通过课程*台监控学生在线学习状况,并及时取消学习不认真学生的修读资格。

  (四)授课教师按规定的比例计算出学生的期末总成绩,考核成绩合格的学生,即可获得相应的学分。

课程建设实施方案3

  课程建设是教学基本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决定学校教学质量和教学水*的基本标志。为加强课程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根据教育部、市教委关于课程建设,特别是精品课建设的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我校具体情况,特制定我校优质课程建设实施方案。

  一、优质课程建设的指导思想

  优质课程建设的目标是:建设具有一流师资队伍、一流教学内容、一流教学方法、一流教材、一流教学管理等特点的具有高职特色的示范性课程。

  优质课程建设的立项由学校统一组织,原则上按课程在专业培养计划中的课程类别、对专业发展的影响程度及自身的特色来选择。

  优质课程建设分为立项资助项目和立项无资助项目。经过一段时间的建设,再从优质课程中选择优秀者推荐申报市级精品课程。近三年,全校在每个建设期,选择10门左右课程作为立项资助的重点建设课程,立项无资助的重点建设课程数量可适当放宽。

  二、优质课程建设的立项条件

  在教材建设、实训条件、教学效果、教学研究等方面基础较好,在校内有良好的影响,能起到示范作用的课程。

  具有两名以上校内任课教师,课程负责人具有副高级及以上职称。课程负责人具有较高的学术水*、教学水*和组织管理能力。

  课程负责人教学效果良好,在近一年课程教学检查与评教中达到良好及以上水*。

  三、优质课程的建设目标

  师资队伍在职称、年龄、专兼职等方面有较为合理的结构,并形成梯队;课程建设组成员在课程建设期内有相应的教研、科研成果。

  有高水*的教学大纲、教材、完备的教学辅助资料(课程介绍、主讲教师介绍,学习指导等)。

  有高水*教案(讲稿)及相应的多媒体课件,含素材库、试题库、试卷库等。除试卷库外,各项建设内容要挂在学校教学*台上。

  教学内容具有先进性、适应性,能反映相关领域的最新科技成果和最新发展动态。

  教学方法灵活多样,能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能体现“以能力为基础,以应用为主旨,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思想。

  提倡用计算机管理试题库组成试卷,并针对学生能力培养与提高,形成比较稳定、成熟的、形式多样的与课程特点相适应的考试形式。覆盖面较大的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理论部分的考核应积极采用教考分离的考试形式。

  有实践环节的、或以实训为主的优质课程必须相应加强实践环节的建设,建设好实验室或实训室、实习基地,配备好相应的师资与技术人员队伍。

  四、优质课程建设的管理

  优质课程建设的申报和审批

  (1)申报

  申报工作由各教学单位组织,教师个人申请并填写《天津职业大学优质课程立项申报表》,学院评审、签署意见后交教务处。优质课程立项每一年申报一次。具体申报时间由教务处确定。

  (2)审批

  审批工作由教务处组织,学校教学科研工作委员会审定。本着统筹兼顾重点突出的原则,每一年审批10门左右课程为学校重点建设资助的优质课程,并确定若干门立项无资助课程。

  优质课程建设的日常管理

  (1)对已审定的'重点建设优质课程实行学院系部负责人、课程负责人二级负责制。

  (2)优质课程建设的日常管理主要由学院系部负责,教务处对优质课程建设的进展实行目标管理,并以学期为单位进行阶段性检查。课程负责人在每学期末要做出书面总结,在放假前两周交教务处。

  (3)在优质课程建设阶段检查和评估中,对工作突出、成果显著的课程将予以奖励,对组织工作不力、建设工作起色不大的课程,学院系部必须及时整改以确保课程建设的顺利进行。对建设迟缓、无明显起色的课程将中止建设工作,停止经费投入,并暂停该课程下一批优质课程立项资格。

  (4)教务处将定期组织优质课程建设的成果交流,以促进全校的课程建设。

  优质课程建设的经费管理

  (1)学校将建立优质课程建设基金。

  (2)校级优质课程建设经费申报由教务处受理。

  (3)根据课程的实际情况,每门重点建设课程学院系部与学校资助,总建设经费10000元。

  (4)课程建设经费主要用于重点建设课程必需的资料费、少量急需的教学器材设备购置费(小额)、调研费、教学研究及学术活动费、编制试题库和习题集所需经费,以及必要的印刷费等,不能用于购置奖品、礼品、非教学用品,不能作奖金或酬金。所有经费开支须经课程建设负责人验收同意,主管院长签字后,方可报销。

  (5)各学院系部应在每学期末的书面总结中对经费使用情况做出汇报,并随时接受教务、财务部门的检查。对课程建设基金有滥用或浪费现象的,要追查责任;对在资金使用期限内课程建设由于客观原因不能按期完成者,由课程负责人申报延期,延期后仍不能完成者,将停止资助,并追回剩余基金。

  优质课程的验收

  (1)优质课程的建设以一年为周期,建设期满,由课程建设负责人填写《天津职业大学优质课程建设结项审批表》,学院系部完成初审,达到建设标准的,报请学校进行终审。教务处组织进行评审和验收。

  (2)评审过程分为答辩审查、网上教学资源评审、教学效果评价、校内公示四个阶段。公示期内如无异议,经主管校长批准后以学校正式文件形式公布评审结果,授予“天津职业大学优质课程”称号,享受相应待遇,并优先推荐申报市级精品课。

  (3)优质课程每两年接受一次复评,依据优质课程的建设目标,重点考察优质课程在教学中的实际效果。复评仍能达标者,继续保持“优质课程”称号;复评不能达标者,取消“优质课程”称号。

  (4)优质课程(精品课程)为职务作品,作者享有署名权等人身权,其他权利由学校享有和行使。

  (5)经验收,对尚未达到标准的重点建设课程,将责成相关学院系部分析原因,做出计划,限期(一般为三个月)达标。若到期仍不能达标,则取消“重点建设优质课程”的资格,并在相关学院系部考核中扣分。

  (6)立项无资助项目中建设成效显著的,也可申请参加“优质课程”评审,通过学校评审和验收,也可授予“天津职业大学优质课程”称号,并由学校和相关院系部给予适当的经费支持作为奖励。

  五、政策支持与工作量认定

  国家级、市级精品课程及校级优质课程在教师岗位聘任时按相应级别的科研项目对待。

  获得一门市级精品课程命名的,奖励课程建设组5000元;获得一门国家级精品课程命名的,奖励课程建设组10000元。


课程建设实施方案3篇扩展阅读


课程建设实施方案3篇(扩展1)

——校本课程建设实施方案3篇

校本课程建设实施方案1

  地方课程是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党的教育方针、课程管理政策和《课程计划》的要求,地方课程由省级的教育行政部门或其授权的教育部门依据当地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发展需要而自主开发并管理,由地方、学校实施。为进一步推进我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工作,根据《*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精神,结合我校教育改革和发展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

  二、地方课程的主要目标

  全面贯彻《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精神,整合课程资源,构建和完善我校地方课程体系和管理、开发机制,提高我校基础教育质量。

  拓展学生的知识领域,发展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社会生活能力,形成健康的生活态度和生活方式、养成良好的心理品质。

  三、地方课程设置的原则

  1.系统性原则。根据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要求、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时代发展和社会进步对人才的要求,将地方课程与国家课程的实施、学校课程的开发与实施有机结合起来。

  2.整合性原则。地方课程的突出特点是区域化、本土化,要与综合实践活动、有关专题教育和学校课程进行整合。小学劳动、心理健康教育、法制教育、文明礼仪教育、环境教育等主要安排在地方课程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的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国防教育等专题教育的内容主要渗透在相关学科和活动中进行,也可以利用学校课程开设专题讲座。

  3.独立性原则。地方课程具有独立的地位和作用,有自身相对完整的课程体系,它和国家课程、学校课程共同构成了国家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三者相辅相成,不能用国家课程代替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

  四、课程开发内容及课时安排

  《传统文化》、《环境教育》课程、《安全教育》课程、《品德与社会》课程。

  1—2年级每周1节,3—5年级每周《传统文化》、《品德与社会》1节,《安全教育》课《环境教育》各1节。

  五、课程设置说明

  1.《传统文化》课程,要求学生了解祖国的传统文化,会诵读或记忆一些传统的古典诗词,培养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2.《环境教育》课程和《安全教育》课程,着重发展学生适应现代生活的能力,使学生了解自然和社会环境中的一些问题,了解校园安全及自我无保护的措施。

  3、《品德与社会》《品德与生活》,让学生通过学习,了解是基本的良好的品行特点,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建设健康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六、开发与实施要求

  1、在地方课程的实施中,要更多地组织学生开展不同形式的实践活动,促进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同时要始终渗透安全教育。

  2、要充分发挥社区、校教研组的作用,鼓励有关人员加强学习,拓宽视野,深入生产生活实际,研究问题,总结经验,创造性地为地方课程的开发与实施服务。

  3、要处理好地方课程与国家课程、学校课程的关系、课程内容与地方资源的关系、课程学习活动方式中接受与探究的关系以及学生与社会生活的关系等,优化课程结构,切实发挥地方课程的育人功能。

  七、管理评价

  1、地方课程的评价形式要多样化,可以对学生进行必要的考试和考查,但要以考查为主。评价要实行等级制。

  2、地方课程的评价不仅要评价学生的结果,更要评价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特别是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评价。

校本课程建设实施方案2

  一、课程价值:

  一年当中,各类传统节日是学生们比较喜爱、比较开心、也是更为向往的。我们在每个传统节日来临之际,结合节日的显著特点,提炼出一个中心阅读主题,围绕这一主题,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阅读活动,形成“传统节日悦读”校本课程体系。传统节日悦读,不仅贴近学生的现实生活,切合学生的心理需求,让他们度过一个个愉快、难忘、有价值的节日;也让他们在阅读活动中感受到节日文化的魅力,形成良好的品质和健全的人格;更进一步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和热情,培养学生阅读的习惯和能力,将学校的课外阅读实践和研究向纵深推进,为打造书香校园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参加对象和时间安排:

  全体学生参加。活动时间覆盖全学期,根据阅读主题,确定各年级阅读活动重点,提出相应的阅读要求,由班主任负责实施。

  三、课程内容:

  根据具体传统节日的情况,确定阅读主题,做到阅读内容细目化、序列化。结合学生实际,遵循学生认知规律,按年级将阅读内容规范化、具体化,分层次制定阅读要求和目标,制定一至六年级各年级的阅读实施细则。形成每个年级都有中心主题、阅读内容、活动要求、实施细则,从而将“传统节日悦读”形成系列化、规范化、稳定化的培养内容体系。

  四、课程实施:

  1.“传统节日悦读”活动分层次逐步实施。

  每次的传统节日的主题阅读活动分四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为宣传发动,充分利用周一*下讲话的时机,宣读该传统节日主题阅读的倡议书,宣读该传统节日阅读活动方案及重点活动内容。同时以传统节日阅读主题布置校园宣传橱窗和班级黑板报,利用书香广播站等渲染活动气氛,进行全员发动。

  第二阶段为生态阅读,按照年级的主题阅读要求开展多种多样的阅读活动,在阅读的过程中感知主题阅读活动的意义。

  第三阶段为实践活动,围绕阅读主题,各班级利用班队会组织学生开展一系列的亲身体验活动,在阅读实践活动中体验感悟,激发兴趣,培养能力,并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陶冶性情,净化心灵,体现团结协作的快乐和精神。

  第四阶段为展示总结,以班级为单位,通过黑板报、展板等形式,将过程性资料、学生的阅读成果公开展示;班级召开主题阅读汇报交流会,组织学生交流自己的活动收获;学校以阅读主题为内容出一期校报《香樟园》及《小蜜蜂报》,及时展示师生的阅读成果。

  2.将“传统节日悦读”活动与德育教育活动紧密结合,使学生在主题阅读过程中强化常规训练,培养良好习惯,落实养成教育。因此要将主题阅读活动与学生“五星评比”活动有机整合,形成一致,通过争当五星少年来激励学生更好地参与阅读活动。

  3.各班主任是“传统节日悦读”的直接负责人。要自始至终抓好此项工作,将每次的活动落到实处,力争做到“组织到位,决策到位,责任到位,工作到位”。

  4.各班级将主题活动的重点放在“实践活动”上,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激发学生的兴趣,使活动从无序走向有序,从被动走向主动,取得良好的效果。各班级在每次活动结束时按时将相关材料上交德育处。

  5.德育处建立“传统节日悦读”活动专栏,积极主动地将每次的主题阅读活动的开展情况、活动图片、做法经验等及时宣传公布,并实时更新。同时开展“每周点评”,每周利用一次集体晨会总结上周活动开展情况,落实情况,并表彰主题月中表现突出的班级和学生。

  五.课程评价:

  1. 每次在主题阅读活动总结时对表现突出的班级和学生给予表彰;

  2.对班级实行整体评价,作为学期末先进班级的重要依据;

  3.学生的综合评价和“五星少年评比”合为一体。

  六.领导小组:具体由xxx负责。

校本课程建设实施方案3

  一、园所分析

  我园是一所xx年独立办园的年轻学校,是上海市二级一类幼儿园。生源充足,设施设备先进,适应教改需求。xx年至今,我园在音乐教学上进行了较深入的实践探索,积累了一定的适应农村幼儿发展需求的音乐教学经验,并向音乐艺术的整体化的办园特色努力。

  课程实施的基本条件分析

  表格略

  二、课程组织及任务

  1、课程组织

  我园成立课程部,下设课程领导小组、基础课程部和特色课程部。课程领导小组由园长、课程部长、教研组长等组成,主要负责幼儿园课程方案的制定、评价、调整及师训等。各教研组在课程部的指导下负责本年级组课程的组织、实施。

  2、职责任务

  规划幼儿园课程设置框架,科学制定各类型活动的时间和比例,制定和调节不同季节的作息时间安排表,负责课程和教学评价,定期组织课程设计和组织实施的会议,负责幼儿园课程资源库的建立和补充完善等。

  三、课程理念

  以幼儿发展为本,尊重并提供幼儿身心发展的基本需求,尊重并提供幼儿个性发展的需求,尊重并提供幼儿地域文化发展的需求。

  四、课程目标

  仁爱之美:感恩、关爱、欣赏、

  个性之美:大胆、勇敢、自信

  礼仪之美:洁净、礼貌、谦让

  创造之美:想像、创造、审美

  具体目标:

  1、初步了解并遵守共同生活所必需的规则,体验并认识人与人之间相互关爱与协作的重要和快乐。

  2、初步形成文明生活的态度和习惯,独立自信地做力所能及的事,有初步的责任感。

  3、积极活动,增强体质,提高运动能力和行动的安全性。

  4、亲近自然,接触社会,初步了解人与环境的依存关系,有认识和探索的兴趣。

  5、初步接触多元文化,能发现和感受生活中的美,萌发初步的审美情趣。

  6、积极尝试运用各种感官和方式进行表达和表现,有一定的想象力和创造性。

  7、喜欢倾听音乐,对音乐艺术敏感,积极参加各种音乐艺术活动,大胆表现表达,有初步的剧院文化修养和艺术形态。

  五、课程特点

  生活性、艺术性、本土性、

  1、生活性

  以二期课改理念为指导,尊重幼儿的兴趣,尊重幼儿的生活,尊重幼儿的`经验,“增强课程内容与生活的联系”(《指南》),围绕幼儿生活(农村典型生活场景和事物特征)选择课程内容,设计课程方案,提升幼儿生活经验,拓展幼儿的视野。

  2、艺术性

  《指南》中指出,要从生活习惯、规则意识、学习能力、情感与自我意识及审美情趣等多方面为幼儿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随着物质生活水*的不断提升,人们越来越认识到艺术审美在生活中的重要意义。农村幼儿普遍拘谨、不自信、气质欠佳,缺乏明确的精神需求,而音乐艺术教育则从外在的艺术环境、内在的艺术熏陶、直接的艺术体验、间接的艺术欣赏陶冶着幼儿的艺术情操,提升着幼儿的艺术情趣、改善着幼儿的艺术气质,逐步形成用“艺术的、审美的态度对待生活”的核心价值观。

  3、本土性

  《指南》中强调课程内容具有地方或幼儿园特色(P9),白鹤是上海市有名的沪剧之镇,白鹤孩子们的生活中时时弥漫着浓郁的沪语戏曲。因地制宜地将沪剧引入我园的课程,凸显了课程的地方色彩,也是尊重幼儿生活经验的直观体现。

  六、课程设置及组织形式

  (一)课程设置

  1、课程结构

  我园全日制招收3—6岁幼儿,按年龄设置小班(3—4岁)、中班(4—5岁)大班(5—6岁)三个年龄段,并根据幼儿的不同年龄和身心特点及发展水*设置相应的课程。

  基础课程:生活运动游戏学习

  特色活动:音乐活动沪剧欣赏

  生活活动:

  帮助幼儿在真实的生活情境中培养初步的自理能力和良好的生活习惯,在安全、愉快、健康的生活环境中成长。主要内容有生活自理、文明交往、自我保护、环境卫生、生活规则等,为幼儿的后续生活奠定基础。

  运动活动:

  旨在提高幼儿身体素质、动作协调能力和适应环境的能力以及安全保护的意识和能力,为幼儿的健康体质奠定基础。主要内容有形体操、徒手操、律动、体育游戏、器械运动、利用自然因素锻炼等。

  游戏活动:

  旨在满足幼儿自主、自发性活动需要,发展幼儿想象力、创造力和交往合作能力,促进幼儿情感、个性的健康发展,主要内容有角色游戏(我爱我家、理发店、肯德基、小商品市场、汽车站等)、结构游戏、表演游戏(大、小舞台)、自由活动等。

  学习活动:

  旨在激发幼儿主动探索、积极体验,促使幼儿在认知态度和认知能力等方面不断进步,为幼儿的后续学习奠定基础。学习活动主要以主题形式推进和以各类区域活动辅助。各个主题活动计划还在不断的实践改进中。

  2、课程分配

  3、课程组织

  七、课程资源

  1、二期课改配套教材(生活、运动、学习、游戏)——上海教育出版社xx年版;

  2、多元整合幼儿园活动课程——少年儿童出版社xx年版;

  3、“嫣红姹紫开遍”幼儿园综合性主题教育新创版——百家出版社xx年版;

  4、白幼园本音乐教材推荐;

  八、课程实施的保障

  1、教师专业发展和园本研修推进策略

  根据二期课改精神和教师专业现状及特色构建需求,以《文学艺术室》、《技术开发室》、《道德风尚室》、《课堂实践室》为载体,以“个人原创、自主推荐、课堂实磨、全园展示、分层研讨、现场解惑、经验共享”为白幼园本研修的一般流程,逐步提升教师的专业技能和专业技术。

  2、课程评价与调整策略

  通过每月常态幼儿发展水*评估(症断性评估)、每学期期末的专项评估(结果性评估)、教师课堂教学展示、随堂听课、园本教研、组长例会等收集课程实施效果的信息。

  在全面收集信息的基础上,每年暑期由课程领导小组进行课程信息的分析、课程内容的调整、课程实施策略的完善等。

  3、行政支持和社区支援策略

  不断完善幼儿园教育环境,专业设计和创建,融入更多“以幼儿发展为本”的课程理念和“生活性、艺术性、本土性”的课程特点。

  通过家长会、幼儿成长手册、家园联系栏等各种途径向家长宣传本园的课程理念、课程结构和实施途径及方法,扩大家长对课程的了解,增进其对课程实施的关注和支持,使家长成为有效的课程资源。

  归纳学校周边社区的可利用教育资源纳入课程,扩大新课程在社区的影响力。

  九、幼儿一日作息安排表


课程建设实施方案3篇(扩展2)

——课程建设与实施方案3篇

课程建设与实施方案1

  一、背景

  新的课程改革给基础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给学校的发展和教师专业的发展,以及每一位学生个性的发展,提供了新的舞台。我校多年来坚持“科研兴校”与“特色办学”相结合,依据国家课程实施计划和学校“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走绿色办学之路”的办学宗旨,结合学生的兴趣,充分利用学校及社区的资源,认真做好校本课程开发的研究与实验。

  二、目标

  总目标:

  以课改为载体,坚持创建“科研兴校”与“特色办校”相结合,努力实现学校课改总目标。在校本课程开发、实施中,做到以师生为主体,以人的发展为核心,以培养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为灵魂,积极发展学生个性,全面落实素质教育,让师生与课改同成长,把学校办出特色,办出质量。

  具体目标:

  1、初步形成具有我校特色的校本课程体系

  努力将我校校本课程的开发科学化、开设制度化、实施规范化,初步形成具有本校特色的校本课程系列。

  2、为学生全面发展提供新的*台

  学生的自主选择能力、主动发展是学校课程的目标之一。我们计划通过开设丰富而多样化的校本课程,为每个学生自主选择、主动发展提供充分的空间。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不断改善,满足学生的兴趣爱好,促进学生的个性特长的培养。

  3、为教师的专业成长提供新的载体

  基于学校的区域优势与自身实际,突出文化特色,充分挖掘教师自身的专业潜能。

  三、校本课程设置内容

  详见附件:

  四、校本课程实施流程

  (1)选课

  教务处在学期开学前两周,公布每个年级开设的校本课程方案及相关任课教师,供学生选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填报选课志愿表。为了便于统筹安排,允许每位学生选报两个课程项目,分第一志愿和第二志愿,教务处对学生的志愿表进行统计汇总。规定凡校本课程选修学生人数不足30人的暂不开设。

  (2)排课

  校本课程应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一样统筹兼顾排课,纳入总课表。一般每周一课时,一学期按18周安排,开学初下发到每个班级及同学。并公布授课教师、学习教室等。

  (3)上课

  教师及校本课程开发小组根据学校安排,在指定地点组织开展教学活动。按照校本课程的实施要求进行教学。并建立教学授课班,确定班主任,正常教学班级集的管理。任课教师要精心备课,认真上课,履行该课程应该达到的教学目标。

  (4)考核

  根据我校学生实际情况,规定每位学生在高中三年中,都要在每一类校本课程中至少选修一个模块。每个校本课程模块教学结束后,教师都要对学生进行考核与评价,并向教务处提交课程实施总结(包含:课程介绍、选课学生名单、周上课情况调查表、测试与考核成绩,学生所得学分等)。

  五、校本课程开发领导小组

  组长:校长 副组长:副校长

  成员:教务处、教研室、政教处、总务处、教研组长、年级组长、教师代表

  并邀请一些市,县的专家顾问加以指导。

  六、学分认定原则-----重过程,轻结果。

  1.达到一定的修习时间(学生签到,老师点名)

  2.在学习过程中的良好表现(任课老师确定)

  3.写好学习小结、体会或有一定的成果或考查考核合格

  七、校本课程审议委员会

  校本课程审议委员会一般由校长、教师代表、学生及家长和相关专家人士等人员构成。课程审议委员会主要职能是审议学校课程开发过程中的重大决策;负责制订校本课程开发方案以及相配套的各项制度;检查与督导校本课程开发方案的执行情况等。

课程建设与实施方案2

  一、建设基础

  学校重视数字化资源建设工作,学校所有教室、机房、部分实训室、工场已安装了多媒体教学设备。校园网络采用三层管理技术,用千兆骨干网络将13个楼宇用光纤连接起来,采用VLAN技术对校园网网络进行了划分。学校教师和学生电脑桌面100M接入校园网络,接入点达1500余个。自校园网建设以来,我校在校园信息化建设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展,积累了一定量的信息化资源和建设经验。

  二、建设目标

  完善校园网基础设施建设,构建技术先进、扩展性强、安全可靠、高速畅通、覆盖全校的校园网络环境。建立公共信息系统,提供先进数字化管理手段,提高管理效率;建立功能齐全的教学管理系统;实现数据资源共享。提高全校师生信息化水*素养,通过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为培养高技能应用型人才和服务社会搭建公共服务*台。

  三、建设内容

  (一)共享型教学资源建设

  通过共享型教学资源建设,聚集优质教育资源,可以使教师在更大范围内得到共享,可以使学生得到最好的教育。具体包括共享型教学资源建设、互动资源管理*台建设、网络教学系统建设三部分。

  1.共享型教学资源建设

  建设学校共享型教学资源,建成集素材、教学课件、试题库、常用软件等为一体的,与课程改革配套的教学核心资源库,与行业企业联合研发的多媒体课件,建成包含4个重点建设专业在内的9个共享型专业教学资源库。此项任务和内容具体见4个重点建设专业的建设方案。同时继续加强馆藏图书、电子图书、期刊等文献资源库建设。争取到20xx年重点建设专业的课程均有一定高质量的教学资源。

  2.互动资源管理*台建设

  互动资源管理*台主要有临时交换文件夹(用于教师临时存储资料,交换资料,可删可增,权限公开。每位教职工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文件夹,教师之间存取、交换资料,临时放上课用素材,课件等,作用大,是老师们用的最多的*台之一)、个人资料文件夹(用于教师个人保存一些个人的资料)、校迅通(发布学校通知、公告、提高了工作效率,实现了无纸化管理)等功能。

  3.网络教学*台建设

  争取到20xx年底建成网络教学*台,包括网络课堂教学、仿真实训、选修课堂、学生作业、学生评价、成绩管理等。利用网络教学*台实现高质量教学资源、信息资源和智力资源的共享与传播,在教学的各个环节引入数字化教学,同时促进高水*的师生互动,促进主动式、协作式、创新型的学习,从而形成开放、高效的教学模式,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性,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解决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教学管理*台建设

  学校利用学分制系统及学生学籍管理系统,对全校的所有师生的教学数据实行统一管理,包括有教师任课、学生信息、学分成绩等一系列信息的网络化查询服务,真正做到教学管理信息数字化。

  (三)数字化校园办公系统建设

  逐步建立完善的办公计算机管理系统,实现校园内办公数字化,提高办公利用效率和管理水*,使学校的校务、教学、德育等方面建设成规范化、标准化、系列化的数字化办公管理系统,可以通过局域网服务学校各部门,而且可以借助教育局系统的办公网络直接为教育局有关部门提供服务。

  四、资源库建设的初步成效

  在学校资源库建设领导组的领导统筹和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初步成效:

  (一)添置了独立的资源库服务器,配齐所有教师电脑,所有教室配备电教*台,购买了部分多媒体素材,提供了一些教学资源的下载服务等。

  (二)采用各种方式对全校教师进行了有针对性的培训,教师信息化水*得到了较大提高,现代化教学意识得到了加强。

  (三)学科动态资源和学生作品已初具规模。教师的电教作品在上级举办的各类评比中有多个获奖。

  (四)资源库的建设和应用,提高了课堂教学质量,提高了教师的工作效率,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师生尝到了应用资源库上课的甜头,更激发了教师参与资源库建设的积极性和热情。

  五、保障机制

  (一)制度保障。制订学校数字化教学资源库建设的规章制度,明确数字化教学资源库建设的规范、意义和责任。健全调整各项考核、分配和奖励制度,做到导向正确、政策透明、及时兑现、适时调整。通过激励机制,鼓励创新和改革,不断完善我校数字化教学资源库建设。完善健全现有的监控机制,做到师生参与、专兼结合、内外联动、赏罚分明,使项目建设质量实现最大化。

  (二)组织保障。建立以校长为组长,分管校长为副组长的建设领导小组,建立以学校信息中心负责人为责任人的工作小组。做到职责分明,实行职责责任制,各司其职,统一指挥,做到信息畅通、运转协调、统筹兼顾,实现项目建设各项工作制度化、信息化、规范化。

  责任校领导:xxx

  责任人:xxx

  成员:xxx

  六、存在的不足及今后努力方向

  在资源库建设过程中,目前还存在着诸如各学科发展不*衡、全员参与度不够、制作水*参次不齐的状况,特别是独立开发制作的高水*课件太少。因此今后还需采取各种措施,加强领导与组织,鼓励广大教师充分运用现代教学技术手段,制作更多适合于教学的多媒体辅助教学资源,不断充实和完善教学资源库。我们还将努力推进软硬件建设,提高网络安全系数,最终建立起具有职教特色的学校数字化教学资源系统,为学校教育教学及管理服务。

课程建设与实施方案3

  一、课题的提出。

  新课程以素质教育为导向,其中对未来人才的创新精神培养已提到了一个重要的位置。《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幼儿园应与家庭、社区综合利用各种环境教育资源共同为幼儿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幼儿园应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满足他们多方面发展的需要,使他们在快乐的童年生活中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经验。”《纲要》同时指出:“教师的态度和管理方式应有助于形成安全、温馨的心理环境;言行举止应成为幼儿学习的良好榜样”,教师应“以关怀、接纳、尊重的态度与幼儿交往。”为使《纲要》精神真正贯彻落实到我们的幼教工作中,为幼儿创设良好的环境,我园已将环境教育整合在幼儿活动中,班级更是以环境创设为主,开展了适合幼儿年龄特点,经验提升,能力养成为主的区域活动。但我在观察了整个幼儿园环境创设和区域活动特色时发现整个环境缺少整合性。

  主要体现在:

  1、班级环境整体布局不够协调,体现在各区域活动环境建设的布局和协调美及空间布局上。

  2、年龄段的衔接差,班级都注意了自己班级孩子特点,想到适合本班年龄特点的活动,但在实施时教师耗费精力较大,一是环境布置上,二是幼儿能力上,主要原因我觉得是积累差。

  3、资源的可持续性差,作为幼儿区域活动教师选用的活动都是源于幼儿生活,以游戏活动为主帮助幼儿形成丰富的生活经验,提升幼儿多方面能力为主的。但教师在开展活动时多以一次性活动投入为主,忽略了幼儿思维空间的开创和资源的可持续性利用。个人认为区域活动的环境建设应该在教师和幼儿的共同探究中不断创新填充的,不能一次累坏了,下次没了激情。

  4、幼儿集体游戏环境空间开创少。看到这些状况为了能让幼儿园环境建设更有效合理的对幼儿发挥作用,并能合理利旧利废节约资源,为幼儿开设快乐游戏,丰富知识,提升能力的环境建设特提出此课题。

  二、课题实施的目标:

  1、结合幼儿园指导纲要(试行)帮助教师了解环境建设的内容选择与布置方法。

  2、形成几个区域环境建设体系,让环境建设有利于几个年龄段的同时开展,解决资源的消耗问题及幼儿能力养成问题。

  3、合理利用幼儿园空间,利旧利废构建幼儿园环境,让幼儿园真正成为幼儿提升能力,快乐游戏的乐园。

  4、打造独特可行的幼儿园环境建设模式,并成体系,推广实用,为幼儿园环境建设提供可行性的成功经验做参考。

  三、实施方法:

  成立课题小组,确立研究主题方向,以班级为单位探究实施,记录研究内容、过程再进行整合选择,在实践中探究。

  四、探究的内容:

  1、走廊文化:走廊区域的合理利用和建设、家园联系区域的合理布置、幼儿作品的艺术再现、低高空作品的合理布局搭配等。

  2、室内区域活动的选择、设置、建设。

  3、幼儿园室外环境建设的空间利用、材料利用及对幼儿能力发展的帮助。


课程建设实施方案3篇(扩展3)

——学校课程建设实施方案3篇

学校课程建设实施方案1

  课程教学是决定学校人才培养、教学质量和教学水*的最基本要素,也是学校综合办学实力的根本性体现。课程建设是学校教学基本建设的核心内容,是推进教育创新,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为了继续深化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英语专业决定将语音、国际贸易函电建设为校级精品课程。具体建设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

  坚持党的教育方针;面向社会,面向市场,面向经济;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不断更新教育教学理念,遵循因材施教原则,突出教学过程的应用性和实践性,推动理论与实践、文化基础与专业技能、学习做人与学习做事的结合。以精品课程建设,带动精品专业建设,不断深化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育教学水*。

  精品课程建设应该遵循以下原则:

  1.整体优化原则:要立足于专业建设,从课程体系的整体角度出发,优化结构,精选内容,突出个性,注重实践,形成特色。

  2.协调发展原则:要把素质教育置于课程建设的核心地位,有效促进学生思想道德、科学知识、专业能力与整体素质的协调发展和综合提高。

  3.以人为本原则:要强化学生在课程建设与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提高课程教学质量。

  4.辐射示范原则:要充分发挥精品课程的示范与辐射效应,带动其它课程的建设与发展。

  二、建设目标

  精品课程是具有一流教师队伍、一流教学内容、一流教学方法、一流教材、一流教学管理等特点的示范性课程,精品课程建设是我校教育与教学改革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我校整体战略目标,结合学校现有条件,计划在未来三年内建成两门校级精品课程,一门省级精品课程,并力争创建达到国家级标准的精品课程。

  三、建设内容

  1.切实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要着力培养思想品质好,学术造诣高,教学能力强,教学经验丰富,教学特色鲜明的精品课程负责人与主讲教师。精心打造工作责任感强、团结协作精神好,有合理的知识结构、年龄结构,人员稳定,教学水*高,教学效果好的教学团队。

  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应达到30%以上。加强青年教师培养,做到规划完整,措施合理,效果明显。加强“双师型”教师培养,专业类课程“双师型”教师应达到70%以上。搞好校企合作,引进行业企业人员担任兼职教师,并逐步达到符合课程性质与教学实施要求的比例。加强实践指导教师的培养,提高实践指导教师的操作能力与指导能力。注重研究型教师梯队建设,使精品课程主讲教师能够承担教育研究或教学改革项目,并取得市级或市级以上成果。

  2.强化课程体系改革和教学内容建设

  以应用性职业型人才培养目标和专业相关技术领域职业岗位的任职要求为依据,以职业能力培养为重点,深入开展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改革,在贯彻执行相关课程标准的基础上,建立具有我校特色的课程标准。精品课程的教学内容,要及时反映学科领域的最新科技成果,并广泛吸收先进的教学经验,积极整合优秀教改成果,体现新时期社会、政治、经济、科技的发展对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其中的专业课程要根据行业企业发展需要和完成职业岗位实际工作任务所需要的知识、能力、素质要求,选取教学内容,为学生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要遵循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基本规律,以真实工作任务及其工作过程为依据整合、序化教学内容,科学设计学习性工作任务,教、学、做结合,理论与实践一体化。

  3.注重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的改革与创新

  进一步深化教学模式改革,逐步适当地采取有明确针对性的工学交替、任务驱动、项目导向、课堂与实习地点一体化等行动导向的教学模式。要根据课程内容和学生特点,灵活运用案例分析、分组讨论、角色扮演、启发引导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乐于实践,提高教与学的效果。进一步更新教育观念,深入研究现代教学手段的合理有效调度,在正确处理现代教育技术与传统教学手段关系的基础上充分合理而有效地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和虚拟现实技术,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

  4.加强课程基本建设与网络教学*台建设

  进一步完善精品课程相关的课程标准、教案库、课件库、习题库、试题库、实验指导书、资料库等课程基本资源。创建网络教学*台,建立精品课程专门网站与教学资源库,突出精品课程的开放性与示范性。种类教学文件、教学资料、文献目录以及教学录像等要网上开放,实现优质教学资源的校内共享,充分发挥精品课程的辐射功能与带动作用。

  5.进一步加强教材建设与管理

  教材建设是课程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精品课程建设要与精品教材建设有机结合。精品课程应选用国家优秀教材或省级优秀教材,进一步加强符合我校教学实际、反映我校学科特色的校本教材建设,推动开发由文字教材、电子教材、教学课件、案例汇编、习题库、试题库、系列参考书和辅助教材等构成的立体化教材。学校鼓励并支持精品课程主讲教师与行业企业合作编写工学结合的特色教材。

  6.大力强化实践教学环节

  精品课程建设要遵从职业教育规律,高度重视实验、实训、实习等实践性教学环节,大力开展实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考核方法改革。尽量结合企业在生产和设计过程中的具体要求,开设综合性、实用性和探究性实验或实践,开展研究型教学,引导和鼓励学生参加小型科研活动,不断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继续加强情景教室和开放实训中心建设,为课程的实践教学提供真实的工作环境,满足学生生产性实训或仿真实训的需要,并且做到设备完好率与实验实训开出率高。学校与行业企业要大力开展合作,共同搞好校外实训基地建设,做到布点合理,功能明确,能够满足学生了解企业实际、体验企业文化的需要。

  积极鼓励、指导学生考取课程对应或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或专业技能等级证书,努力提高证书的获取率;积极组织、指导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等各级各类技能竞赛活动,扩大参与面,提高获奖率。

  7.建立科学合理的.学业考核模式

  精品课程要以对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综合考核为目标,积极开展考试内容改革,不断改革考试、考查的传统模式,探索符合教学内容特点,切合学生学习实际,既有利于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果,发挥考核的反馈功能,又有利于通过考核,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与职业技能的新办法、新方式,全面客观地反映学生学习业绩,从而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不断探索,提高自身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和创新能力。

  8.以研促教,进一步推进教科研工作

  精品课程建设须使教育教学与科研有机结合,边科研、边建设,以建设拉动科研,以科研促进建设。获准立项的课程,在建设期间,应有校级以上科研课题或项目成果,力争获得市级以上成果。

  四、立项办法

  1.立项的准备

  各教学部要根据学校发展规划和精品课程建设方案要求,认真制定相关专业的精品课程建设规划,对现有的文化类课和专业类课程,逐门对照精品课程建设的相关要求,从教师队伍、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材建设、教学条件等方面着手,充分论证,精心选择,从而确定精品课程备选课程。

  选择准备申报立项的课程时,一般应考虑如下内容:

  (1)课程在专业及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地位,作用。

  (2)相关课程师资队伍现状。包括现有教师年龄、学历、职称、特长等;课程建设负责人情况;师资队伍建设规划等。

  (3)课程建设的现状。包括教学大纲等教学文件是否完备及完善程度;选用或自编主要教材及辅助教材情况;实验、实训等实践性课程开设情况;课程教学内容、教育方法改革情况,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及效果,考核与评价方式的改革等。

  (4)课程建设的目标与预期成果。

  (5)课程所需教学条件现状及改善构想。

  (6)课程建设的主要措施及实施步骤。

  2.立项程序

  (1)申报:英语专业填写《语音精品课程建设申报表》、《国际贸易函电精品课程建设申报表》。

  (2)评审:学校组织有关专家对申报的精品课进行评审。

  (3)立项:对通过专家评审的申报项目,学校与项目负责人签订《精品课程建设协议书》,正式立项。

  五、课程管理

  1.实行课程负责人制

  精品课程建设以课程为管理对象,采用“项目管理”的模式,实行课程负责人制。课程负责人全面负责精品课程建设的各方面工作。

  课程负责人一般应由具有讲师以上职称及三年以上担任本课程主讲的教学经历,且学术水*高、教学效果好、师德高尚的教师担任。

  课程负责人应对课程建设工作有明晰的构想,根据学校《精品课程建设规划》的要求,拟订《精品课程建设规划书》及《精品课程建设实施方案》,并负责组织建立课程建设小组,领导建设方案的实施,接受评估检查与验收。

  课程负责人要组织小组成员全程开展深入的教学研究工作。如教学内容的研究;学生需求的研究;教学方法与教学技术的研究;相关政策的动态研究;其它学校精品课程建设成功经验与失败教训的研究等,以保证课程建设的质量。

  2.突出建设过程的管理

  精品课程建设一般以三年为一个建设周期,学校于每学年结束前组织中期评估检查,如果建设项目出现进度迟缓、发生重大教学事故、建设效果不明显等问题,将根据具体情况,采取限期整改、减少建设经费、或撤销建设资格等处理措施。

  3.实行项目评估验收与项目复评制度

  精品课程项目建设结束后,学校组织专家根据《齐齐哈尔工程学院精品课程评估指标》进行评估验收,项目小组应提供下列材料:

  (1)精品课程建设工作总结。

  (2)精品课程建设自查报告及相关资料包。

  (3)项目建设过程中的科研成果。

  (4)具有代表性的课堂教学录像。

  (5)精品课程建设经费具体使用情况报告。

  (6)能够反映精品课程建设的其它材料。

  六、建设经费预算

  设立精品课程建设专项经费,经费主要用于下列事项:

  (1)教学大纲的修订,各种文字、声像教材的编写、出版、印刷,试题库建设。

  (2)课程建设方面调研活动的差旅费。

  (3)小型教具、模型、挂图、教学资料、课程软件购置与开发所需费用。

  (4)项目验收和鉴定所需费用。

  (5)主办或参加与本课程相关的教学改革研讨会、教学经验交流会的会务费用。

  (6)精品课程建设期间的部分劳务费用。

学校课程建设实施方案2

  课程教学是决定学校人才培养、教学质量和教学水*的最基本要素,也是学校综合办学实力的根本性体现。课程建设是学校教学基本建设的核心内容,是推进教育创新,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为了继续深化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英语专业决定将语音、国际贸易函电建设为校级精品课程。具体建设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

  坚持党的教育方针;面向社会,面向市场,面向经济;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不断更新教育教学理念,遵循因材施教原则,突出教学过程的应用性和实践性,推动理论与实践、文化基础与专业技能、学习做人与学习做事的结合。以精品课程建设,带动精品专业建设,不断深化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育教学水*。

  精品课程建设应该遵循以下原则:

  1.整体优化原则:要立足于专业建设,从课程体系的整体角度出发,优化结构,精选内容,突出个性,注重实践,形成特色。

  2.协调发展原则:要把素质教育置于课程建设的核心地位,有效促进学生思想道德、科学知识、专业能力与整体素质的协调发展和综合提高。

  3.以人为本原则:要强化学生在课程建设与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提高课程教学质量。

  4.辐射示范原则:要充分发挥精品课程的示范与辐射效应,带动其它课程的建设与发展。

  二、建设目标

  精品课程是具有一流教师队伍、一流教学内容、一流教学方法、一流教材、一流教学管理等特点的示范性课程,精品课程建设是我校教育与教学改革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我校整体战略目标,结合学校现有条件,计划在未来三年内建成两门校级精品课程,一门省级精品课程,并力争创建达到国家级标准的精品课程。

  三、建设内容

  1.切实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要着力培养思想品质好,学术造诣高,教学能力强,教学经验丰富,教学特色鲜明的精品课程负责人与主讲教师。精心打造工作责任感强、团结协作精神好,有合理的知识结构、年龄结构,人员稳定,教学水*高,教学效果好的教学团队。

  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应达到30%以上。加强青年教师培养,做到规划完整,措施合理,效果明显。加强“双师型”教师培养,专业类课程“双师型”教师应达到70%以上。搞好校企合作,引进行业企业人员担任兼职教师,并逐步达到符合课程性质与教学实施要求的比例。加强实践指导教师的培养,提高实践指导教师的操作能力与指导能力。注重研究型教师梯队建设,使精品课程主讲教师能够承担教育研究或教学改革项目,并取得市级或市级以上成果。

  2.强化课程体系改革和教学内容建设

  以应用性职业型人才培养目标和专业相关技术领域职业岗位的任职要求为依据,以职业能力培养为重点,深入开展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改革,在贯彻执行相关课程标准的基础上,建立具有我校特色的课程标准。精品课程的教学内容,要及时反映学科领域的最新科技成果,并广泛吸收先进的教学经验,积极整合优秀教改成果,体现新时期社会、政治、经济、科技的发展对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其中的专业课程要根据行业企业发展需要和完成职业岗位实际工作任务所需要的知识、能力、素质要求,选取教学内容,为学生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要遵循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基本规律,以真实工作任务及其工作过程为依据整合、序化教学内容,科学设计学习性工作任务,教、学、做结合,理论与实践一体化。

  3.注重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的改革与创新

  进一步深化教学模式改革,逐步适当地采取有明确针对性的工学交替、任务驱动、项目导向、课堂与实习地点一体化等行动导向的教学模式。要根据课程内容和学生特点,灵活运用案例分析、分组讨论、角色扮演、启发引导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乐于实践,提高教与学的效果。进一步更新教育观念,深入研究现代教学手段的合理有效调度,在正确处理现代教育技术与传统教学手段关系的基础上充分合理而有效地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和虚拟现实技术,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

  4.加强课程基本建设与网络教学*台建设

  进一步完善精品课程相关的课程标准、教案库、课件库、习题库、试题库、实验指导书、资料库等课程基本资源。创建网络教学*台,建立精品课程专门网站与教学资源库,突出精品课程的开放性与示范性。种类教学文件、教学资料、文献目录以及教学录像等要网上开放,实现优质教学资源的校内共享,充分发挥精品课程的辐射功能与带动作用。

  5.进一步加强教材建设与管理

  教材建设是课程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精品课程建设要与精品教材建设有机结合。精品课程应选用国家优秀教材或省级优秀教材,进一步加强符合我校教学实际、反映我校学科特色的校本教材建设,推动开发由文字教材、电子教材、教学课件、案例汇编、习题库、试题库、系列参考书和辅助教材等构成的立体化教材。学校鼓励并支持精品课程主讲教师与行业企业合作编写工学结合的特色教材。

  6.大力强化实践教学环节

  精品课程建设要遵从职业教育规律,高度重视实验、实训、实习等实践性教学环节,大力开展实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考核方法改革。尽量结合企业在生产和设计过程中的具体要求,开设综合性、实用性和探究性实验或实践,开展研究型教学,引导和鼓励学生参加小型科研活动,不断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继续加强情景教室和开放实训中心建设,为课程的实践教学提供真实的工作环境,满足学生生产性实训或仿真实训的需要,并且做到设备完好率与实验实训开出率高。学校与行业企业要大力开展合作,共同搞好校外实训基地建设,做到布点合理,功能明确,能够满足学生了解企业实际、体验企业文化的需要。

  积极鼓励、指导学生考取课程对应或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或专业技能等级证书,努力提高证书的获取率;积极组织、指导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等各级各类技能竞赛活动,扩大参与面,提高获奖率。

  7.建立科学合理的学业考核模式

  精品课程要以对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综合考核为目标,积极开展考试内容改革,不断改革考试、考查的传统模式,探索符合教学内容特点,切合学生学习实际,既有利于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果,发挥考核的反馈功能,又有利于通过考核,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与职业技能的新办法、新方式,全面客观地反映学生学习业绩,从而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不断探索,提高自身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和创新能力。

  8.以研促教,进一步推进教科研工作

  精品课程建设须使教育教学与科研有机结合,边科研、边建设,以建设拉动科研,以科研促进建设。获准立项的课程,在建设期间,应有校级以上科研课题或项目成果,力争获得市级以上成果。

  四、立项办法

  1.立项的准备

  各教学部要根据学校发展规划和精品课程建设方案要求,认真制定相关专业的精品课程建设规划,对现有的文化类课和专业类课程,逐门对照精品课程建设的相关要求,从教师队伍、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材建设、教学条件等方面着手,充分论证,精心选择,从而确定精品课程备选课程。

  选择准备申报立项的课程时,一般应考虑如下内容:

  (1)课程在专业及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地位,作用。

  (2)相关课程师资队伍现状。包括现有教师年龄、学历、职称、特长等;课程建设负责人情况;师资队伍建设规划等。

  (3)课程建设的现状。包括教学大纲等教学文件是否完备及完善程度;选用或自编主要教材及辅助教材情况;实验、实训等实践性课程开设情况;课程教学内容、教育方法改革情况,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及效果,考核与评价方式的改革等。

  (4)课程建设的目标与预期成果。

  (5)课程所需教学条件现状及改善构想。

  (6)课程建设的主要措施及实施步骤。

  2.立项程序

  (1)申报:英语专业填写《语音精品课程建设申报表》、《国际贸易函电精品课程建设申报表》

  (2)评审:学校组织有关专家对申报的精品课进行评审。

  (3)立项:对通过专家评审的申报项目,学校与项目负责人签订《精品课程建设协议书》,正式立项。

  五、课程管理

  1.实行课程负责人制

  精品课程建设以课程为管理对象,采用“项目管理”的模式,实行课程负责人制。课程负责人全面负责精品课程建设的各方面工作。

  课程负责人一般应由具有讲师以上职称及三年以上担任本课程主讲的教学经历,且学术水*高、教学效果好、师德高尚的教师担任。

  课程负责人应对课程建设工作有明晰的构想,根据学校《精品课程建设规划》的要求,拟订《精品课程建设规划书》及《精品课程建设实施方案》,并负责组织建立课程建设小组,领导建设方案的实施,接受评估检查与验收。

  课程负责人要组织小组成员全程开展深入的教学研究工作。如教学内容的研究;学生需求的研究;教学方法与教学技术的研究;相关政策的动态研究;其它学校精品课程建设成功经验与失败教训的研究等,以保证课程建设的质量。

  2.突出建设过程的管理

  精品课程建设一般以三年为一个建设周期,学校于每学年结束前组织中期评估检查,如果建设项目出现进度迟缓、发生重大教学事故、建设效果不明显等问题,将根据具体情况,采取限期整改、减少建设经费、或撤销建设资格等处理措施。

  3.实行项目评估验收与项目复评制度

  精品课程项目建设结束后,学校组织专家根据《齐齐哈尔工程学院精品课程评估指标》进行评估验收,项目小组应提供下列材料:

  (1)精品课程建设工作总结。

  (2)精品课程建设自查报告及相关资料包。

  (3)项目建设过程中的科研成果。

  (4)具有代表性的课堂教学录像。

  (5)精品课程建设经费具体使用情况报告。

  (6)能够反映精品课程建设的其它材料。

  六、建设经费预算

  设立精品课程建设专项经费,经费主要用于下列事项:

  (1)教学大纲的修订,各种文字、声像教材的编写、出版、印刷,试题库建设。

  (2)课程建设方面调研活动的差旅费。

  (3)小型教具、模型、挂图、教学资料、课程软件购置与开发所需费用。

  (4)项目验收和鉴定所需费用。

  (5)主办或参加与本课程相关的教学改革研讨会、教学经验交流会的会务费用。

  (6)精品课程建设期间的部分劳务费用。

学校课程建设实施方案3

  课程建设是教学基本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决定学校教学质量和教学水*的基本标志。为加强课程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根据教育部、市教委关于课程建设,特别是精品课建设的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我校具体情况,特制定我校优质课程建设实施方案。

  一、优质课程建设的指导思想

  优质课程建设的目标是:建设具有一流师资队伍、一流教学内容、一流教学方法、一流教材、一流教学管理等特点的具有高职特色的示范性课程。

  优质课程建设的立项由学校统一组织,原则上按课程在专业培养计划中的课程类别、对专业发展的影响程度及自身的特色来选择。

  优质课程建设分为立项资助项目和立项无资助项目。经过一段时间的建设,再从优质课程中选择优秀者推荐申报市级精品课程。近三年,全校在每个建设期,选择10门左右课程作为立项资助的重点建设课程,立项无资助的重点建设课程数量可适当放宽。

  二、优质课程建设的立项条件

  在教材建设、实训条件、教学效果、教学研究等方面基础较好,在校内有良好的影响,能起到示范作用的课程。

  具有两名以上校内任课教师,课程负责人具有副高级及以上职称。课程负责人具有较高的学术水*、教学水*和组织管理能力。

  课程负责人教学效果良好,在近一年课程教学检查与评教中达到良好及以上水*。

  三、优质课程的建设目标

  师资队伍在职称、年龄、专兼职等方面有较为合理的结构,并形成梯队;课程建设组成员在课程建设期内有相应的教研、科研成果。

  有高水*的教学大纲、教材、完备的教学辅助资料(课程介绍、主讲教师介绍,学习指导等)。

  有高水*教案(讲稿)及相应的多媒体课件,含素材库、试题库、试卷库等。除试卷库外,各项建设内容要挂在学校教学*台上。

  教学内容具有先进性、适应性,能反映相关领域的最新科技成果和最新发展动态。

  教学方法灵活多样,能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能体现“以能力为基础,以应用为主旨,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思想。

  提倡用计算机管理试题库组成试卷,并针对学生能力培养与提高,形成比较稳定、成熟的、形式多样的与课程特点相适应的考试形式。覆盖面较大的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理论部分的考核应积极采用教考分离的考试形式。

  有实践环节的、或以实训为主的优质课程必须相应加强实践环节的建设,建设好实验室或实训室、实习基地,配备好相应的师资与技术人员队伍。

  四、优质课程建设的管理

  优质课程建设的申报和审批

  (1)申报申报工作由各教学单位组织,教师个人申请并填写《天津职业大学优质课程立项申报表》,学院评审、签署意见后交教务处。优质课程立项每一年申报一次。具体申报时间由教务处确定。

  (2)审批审批工作由教务处组织,学校教学科研工作委员会审定。本着统筹兼顾重点突出的原则,每一年审批10门左右课程为学校重点建设资助的优质课程,并确定若干门立项无资助课程。

  优质课程建设的日常管理

  (1)对已审定的重点建设优质课程实行学院系部负责人、课程负责人二级负责制。

  (2)优质课程建设的日常管理主要由学院系部负责,教务处对优质课程建设的进展实行目标管理,并以学期为单位进行阶段性检查。课程负责人在每学期末要做出书面总结,在放假前两周交教务处。

  (3)在优质课程建设阶段检查和评估中,对工作突出、成果显著的课程将予以奖励,对组织工作不力、建设工作起色不大的课程,学院系部必须及时整改以确保课程建设的顺利进行。对建设迟缓、无明显起色的课程将中止建设工作,停止经费投入,并暂停该课程下一批优质课程立项资格。

  (4)教务处将定期组织优质课程建设的成果交流,以促进全校的课程建设。

  优质课程建设的经费管理

  (1)学校将建立优质课程建设基金。

  (2)校级优质课程建设经费申报由教务处受理。

  (3)根据课程的实际情况,每门重点建设课程学院系部与学校按资助,总建设经费10000元。

  (4)课程建设经费主要用于重点建设课程必需的资料费、少量急需的教学器材设备购置费(小额)、调研费、教学研究及学术活动费、编制试题库和习题集所需经费,以及必要的印刷费等,不能用于购置奖品、礼品、非教学用品,不能作奖金或酬金。所有经费开支须经课程建设负责人验收同意,主管院长签字后,方可报销。

  (5)各学院系部应在每学期末的书面总结中对经费使用情况做出汇报,并随时接受教务、财务部门的检查。对课程建设基金有滥用或浪费现象的.,要追查责任;对在资金使用期限内课程建设由于客观原因不能按期完成者,由课程负责人申报延期,延期后仍不能完成者,将停止资助,并追回剩余基金。

  优质课程的验收

  (1)优质课程的建设以一年为周期,建设期满,由课程建设负责人填写《天津职业大学优质课程建设结项审批表》,学院系部完成初审,达到建设标准的,报请学校进行终审。教务处组织进行评审和验收。

  (2)评审过程分为答辩审查、网上教学资源评审、教学效果评价、校内公示四个阶段。公示期内如无异议,经主管校长批准后以学校正式文件形式公布评审结果,授予“天津职业大学优质课程”称号,享受相应待遇,并优先推荐申报市级精品课。

  (3)优质课程每两年接受一次复评,依据优质课程的建设目标,重点考察优质课程在教学中的实际效果。复评仍能达标者,继续保持“优质课程”称号;复评不能达标者,取消“优质课程”称号。

  (4)优质课程(精品课程)为职务作品,作者享有署名权等人身权,其他权利由学校享有和行使。

  (5)经验收,对尚未达到标准的重点建设课程,将责成相关学院系部分析原因,做出计划,限期(一般为三个月)达标。若到期仍不能达标,则取消“重点建设优质课程”的资格,并在相关学院系部考核中扣分。

  (6)立项无资助项目中建设成效显著的,也可申请参加“优质课程”评审,通过学校评审和验收,也可授予“天津职业大学优质课程”称号,并由学校和相关院系部给予适当的经费支持作为奖励。

  五、政策支持与工作量认定

  国家级、市级精品课程及校级优质课程在教师岗位聘任时按相应级别的科研项目对待。

  获得一门市级精品课程命名的,奖励课程建设组5000元;获得一门国家级精品课程命名的,奖励课程建设组10000元。


课程建设实施方案3篇(扩展4)

——小学课程整合实施方案3篇

小学课程整合实施方案1

  随着教育局新一轮课堂改革的不断深入与推进,各学校在实施变革课堂上都在为寻找一条符合自己的课改之路而各出奇招、各显神通。我校不断尝试变更教学方法与策略,变传统课堂教学模式下的静为动,让学生主动地参与学习,体现以生为本,让学生感受成功的办学宗旨,真正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气氛“活”起来。

  一、指导思想

  以现代教育思想和新课程理论为指导,更新教学观念,改变教学行为,提高教学效率。在教学设计上,要侧重学生学什么?怎样学?学的结果如何?教师如何指导?充分调动、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把学习主动权还给学生,把发展空间留给学生,最大限度地提高课堂40分钟的教学效率。

  在课堂教学中,以“教会学生学习”为根本,树立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始终是认识主体和发展主体的思想,致力于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转变,促进学生主体的回归和学习能力的提高,激发学生的内在动因,促进学生的主动发展。近年来,我校以市级课题“农村小学生自主学习课堂教学模式的实践研究”为引领,不断在全校开展研究与实践。进一步深入到课堂教学中,寻找教育教学理论与农村小学自主学习培养的最佳契合点,从理论上进一步丰富农村小学自主学习教学理论,从而在实践上更好地指导农村小学生自主学习的教育。

  二、具体实施

  总概括起来:一个转变,两个变革,三大原则

  (一)教学观念的转变

  1、开展课改总动员

  通过观看生本课例,大量购买变革课堂的有关书籍,让全体老师形成一种课改势在必行的氛围,意识到是时候要变革传统课堂教学模式了。

  2、做教师思想工作

  思想引领行动。要想真正变革课堂,首先就要转变领导及教师的思想观念。我校通过多次组织教师开会,分析当前学生不学、厌学等因素,统一达成共识:除了改革,我们别无选择!

  3、通过学习改变认识、提升教学水*

  (1)专家指引,开拓视野

  我校邀请一些骨干教师进行学习培训,有效地调动了老师们课改的积极性。同时,我校通过往兄弟学校外出参观学习活动,大大开拓了教师们的学识视野,丰富了他们的实践经验。

  (2)组织教师上网学习,并积极撰写学习心得体会

  我校一直以来都十分注重教师的学习和撰写学习体会。今年,我校先后组织教师网上学习,极大地丰富了老师们获取知识来源。同时让教师对教学问题以及个人学习心得及时反馈和分享交流,大大提升了教师们的教学水*和综合素养。

  (二)教学方式的变革

  为了让全体老师都动员起来,一起齐参到课堂变革中,我校通过拉桌子,成立小组合作来营造氛围,促使我们的教师寻求更多的教育教学方法,也彻底改变了以往的教学观念和传统单一的教学模式。

  (三)课堂教学的变革

  教师尽量少说,多给机会学生说,学生能说的教师不说,让学生能有更多的机会展示自我。教师也要不站或少站讲台,多到学生中间来与学生交谈、探讨问题,要体现师生之间尊重、互信的新型师生关系,彻底改变以往教师高高在上的授课模式。

  (四)“稳步推进”原则

  俗话说:万事起头难。

  为了让教师能顺利迈出课堂变革的第一步,我校组织了教研组长制定并印发“课改指引”,让教师们有章可循,帮助教师更快进入课改角色,尽量让大家少走弯路。同时,我校还对班里的小组长实行三级培训:校级、年级和班级培训,让小组长尽快适应上岗,构建小组后每月还对优秀组员和小组长给予表扬奖励,鼓励优秀激励后进。

  另外,教师们可以通过网上论坛进行交流与学习,网络上既是教,又是学。集思广益,教学问题及时得到解决与实践,有时提出的一个问题也会有多种不同的解决办法,教师的视野从此开阔了,教改的热情和积极性也不断地高涨,教师为了让自己成功的方法能与他人多分享,*时遇到问题就会更主动更积极去思考。

  (五)实行“实践—研究—再实践”原则

  1、加大教研学习力度

  我校定好各学科的教研活动,6位行政领导分3组或6组参与教研活动,各学科做好考勤与活动记录,做到定时、定点、定内容,共同探讨教育教学困域。

  2、定时制定好课改教学流程指引

  每经过一段时间的课改后,教导处就分别组织语数综合三科教研组长制定出各科教学流程或好的教育教学方法,并进行收集归类后组织大家一起研讨学习,对教师在课堂教学实施中起到指引作用,帮助更多的教师少走弯路。

  3、上好课改示范课

  让在课改变革后表现较优秀的教师给大家上示范课,凡同科的教师都要参加,在研讨课后及时说课与点评。行政带头上好示范课,在学校也都起到了很好的表率作用,极大地鼓舞了教师队伍的士气,更加坚定了课改的信念。

  4、推门听课,促进成效

  课改一段时间后,领导将不定时往各班推门听课,课后对教师暴露的问题或修改建议及时给予讲评与交流,让教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与方法,避免原地踏步或走回头路。

  5、做好课改检查课

  在课改过程中,我校将定时进行全校性的课改检查课,由领导及教师组成检查小组,对全校的教师在课改后进行课堂教学进行一次诊断检查,发现没有体现课改要求的教师,帮助他们重新学习课改精神,然后再进行第二次检查,直至达标。

  三、具体措施

  (一)加强领导,积极做好宣传工作

  1、成立新课程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加强对课改工作的领导,领导小组组长由校长亲自担任,副组长由教导处正、副主任担任,组员由各教研组长、年级组长及学校骨干教师组成,具体开展此项工作。

  2、加强宣传推广工作,要在全校师生中积极营造实施新课程的氛围,召开家长会,争取家长和社会的广泛支持,形成全社会支持新课程改革的良好环境。

  (二)学习理论、转变观念,走进新课程

  1、要改革旧的教育观念,真正确立起与新课程相适应的体现素质教育精神的教育观念,组织全体教师学习《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及有关课改方面的文件及论著,要求教师都要按照课改的总体目标、主体任务,确定课改的理念和策略,倡导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观念。

  2、进行师资培训,让教师能把握新课程的改革思路,掌握新课程的教学方法,选派骨干教师参加上级举办的课程改革培训班学习,组织全体教师进行培训。

  (三)把握新课程方案,积极主动做好工作

  1、根据新的课程计划,设置本学年的课程,根据要求开齐国家规定的所有科目。

  2、组织教师学习领悟学科课程标准的改革思路,熟悉课程标准教材,弄清新老教材的变化。所有教师都要围绕素质教育培养目标,用新课程的理念来改革教学,要广泛开展教研活动,研究新课标、新教材,优化课程实施水*。

  四、实验阶段: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xx年9月~20xx年10月):对新课改的宣传,新课程理念的学习、课程标准的解读,学校进行新课程实施前的各项准备。

  第二阶段:摸索阶段(20xx年10月~20xx年6月):逐步实践课堂教学的变革、教学方式的变革。

  第三阶段:发展阶段(20xx年9月~20xx年6月):认真总结一轮课实验的经验,对实验进行全面回顾总结,实行“实践——研究——再实践”的原则,继续深化推广。

小学课程整合实施方案2

  一、指导思想

  以课改为载体,在学校课程开发中,做到以师生为主体,以人的发展为核心,以培养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为目标,充分利用学校现有的教学特色以及丰富的资源优势,给学校的发展、给教师专业的发展、给学生个性的发展提供了新的舞台,全面落实素质教育,让师生与课改同成长。

  二、学校课程实施的目标

  1、学生发展目标:

  在知识、品质、能力、个性等方面得到和谐、全面、可持续的发展,使学生的发展有更广阔的空间。

  2、教师发展目标

  学会学习、学会反思、学会创新,成为实践的研究者,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

  三、学校课程实施的原则

  1、人本性原则

  人本课程观的核心思想是以尊重人的个性为根本出发点,把促进学生各项基本素质全面发展作为课程设计的中心,以整体、优化的课程结构观为核心内容,在课程选择使用上以人为本,重视学生的学习需求,尤其重视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使学生的学习需求得到尊重和满足。

  2、整体性原则

  学校课程的开发要从整体上把握课程的目标与结构,学校课程的开发,学科课程应得到充分重视,活动课程应成为学校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发潜在的课程资源,重视隐藏在课内外和校园文化中潜在的课程因素及对学生发展的作用,使学生有较广泛的兴趣爱好及特长。

  3、发展性原则

  学校课程开发的发展性原则是针对学校课程的价值而出台的,课程最大价值在于促进学生成材、教师成长、学校发展、社会发展。学校利用自身资源,构筑有本校特色的适合学生发展的特色课程。

  4、科学性原则

  深入系统地学习与课程改革相关的理论,借鉴外来的有益经验,结合本校实际,实事求是,以科学的精神和严谨的态度,解决遇到的实际问题和困难,检查调查研究,科学决策,边实验边总结,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四、学校课程实施的方法措施

  1、充分调动教师参加课程开发的积极性,体现参与性。

  2、充分利用校内外的教育资源,坚持校本化。

  3、仔细研究《国家基础教育改革指导纲要》,保证学校课程开发的方向性与探究性。

  4、制定学校课程开设计划,将学校课程纳入学校课程计划,教师每学期应根据学校制定的计划,撰写教案。

  5、课程的组织形式必须以学生为本,教师应充分尊重学生的意愿,采用学生喜爱的组织形式和活动方式(如表演、竞赛、参观、讲故事、游戏等),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6、学校课程的实施过程中,教师要给学生创造宽松的活动环境,允许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方式表述,教师要重视学生的过程体验,不能只重活动的结果。

  五、学校课程实施的评价

  1、成立学校课程评价领导小组,具体负责课题的检查评价。

  2、对学校课程的评价,应重视过程性评价,旨在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及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

  3、各任课教师每学期需对学生的学习情况采用不同的方式进行评价,评价学生对该学科学习的兴趣需求、学习效果等。

  4、对于参加学校课程开发的教师学校将给予适当的奖励。

  六、师资培训

  随着现代化建设的发展和素质教育的深化,学校课程的内容和形式将越来越丰富多样。在职教师能否适应与承担新课程的教学任务,已成为提高学校课程教学质量的关键。根据学校在职教师的现状,特制订目前师资培训的计划与方法。

  1、走出去——参加市内外有关单位组织的培训。

  2、请进来——聘请校外有关师资。

  3、自学——通过提供书籍、资料、器材,经过一段时间学习,掌握一门或几门校本课程教学能力。

  七、资源包的开发

  满足学生的需要,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学校课程的资源包必不可少,因此,要求任课教师进行大量创造性的劳动,以丰富的实践为基础,参考有关资料,自己动手开发资源包,学校进行资助,保证学校课程的可持续发展。

  八、配套措施

  1、教导处、教研组要积极帮助教师制订好教学计划,负责协调安排和组织指导教学计划的执行。

  2、学校聘请社会有关人员担任部分课程的教学,邀请教科所领导来校指导工作。

  3、校本课程计入教师工作量,按工作实绩进行奖励。

  4、学校保证课程开展必需的经费、器材等物质条件。

小学课程整合实施方案3

  一、指导思想:

  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为指导,遵循教育发展规律,积极发掘本土人力、物力、文化等教育资源,深化素质教育;确立“健康第一”的发展理念,注重学校的内涵发展、特色发展;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努力发掘具有“乡土”与“航运”特征的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和谐共荣的校本课程体系,文化立校、文化育人,努力践行“让每一位孩子快乐生活、健康成长,不让一个孩子掉队”的办学理念,为学生的持续、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二、设置原则

  (一)全面性原则:面向全体学生,优化整合校园素质教育因素,全面提升学生人文素养,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二)主体性原则: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形成推动学生积极、自主、持久的学习内驱力。

  (三)自主性原则:根据国家提供的课程科目和课时的比例,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统筹安排课程计划,形成具有学校特色的课程。

  三、课程目标:

  (一)培养目标:把学生培养成具有“会学习、会合作、会健身”能力的,能够关心社会、关心他人、珍爱生命、并具有较强思维力的和发展潜能的合格毕业生。内涵解读:会学习--养成主动学习、独立思考和善于探究的学习习惯;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能运用网络等手段进行自主学习。拓展学习领域,在培养良好的读写表达能力的

  基础上,促进学生学有特长。会合作--从小意识到自己与他人的依存关系;在尊重与维护自己的同时尊重他人;培养团队合作精神,追求群体共同发展。会健身--依托广播操、乡土游戏、校园足球以及“体育与健身”课程等资源,每位学生每学期学习不少于2项的健身技能,每天参与锻炼得的时间不少于1小时;懂得劳逸结合、健康第一等道理,促使学生德、智、体、美、劳五育全面发展。

  (二)课程目标:以现代课程理论为依据,贯彻科学发展观,不断深化对新课程目标、任务的认识,遵循教育客观规律,按照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以科研为手段,实践新课程理念,探索新课程实施的有效途径。

  四、实施保障

  (一)完善组织机构,明确管理职责:建立有效的组织管理网络,明确职责,保障学校课程管理的顺利进行。

  组长:黄义海

  副组长:常春灿

  组员:邓焕珍、丁瑞青、王传国、索焕云、楚秀*等

  校长负责有关学校课程的决策问题。中层组织主要负责执行问题。基层组织主要负责具体实施。

  校长室明确各部门在课程执行力上的监管分工。对各部门在课程管理流程进行监管。各部门不定期地向校长室进行课程执行情况汇报,以便校长室能及时了解课程执行过程中的问题不足和亮点经验。

  教导处(德育处)主(兼)管三类课程的日常管理。根据学生学习和生活规律安排好学校课程计划,严格控制周活动总量和学科教学课时。按照学校课程计划,编制班级课表,根据师资情况合理安排教师任职任课安排。科学合理地安排学校作息时间。

  (二)完善管理制度,规范常规管理

  1、以教学质量承诺制为契机,加强教学常规的管理,以聚焦课堂为主线,关注教学五环节,落实各环节的达标标准,争创优质标准。

  2、以校本研修为突破口,开展合作共荣团队的创建,通过课题引领,主题研究,同伴互助,落实三类课程的实施和开发。


课程建设实施方案3篇(扩展5)

——最新课程改革实施方案

最新课程改革实施方案1

  为推进素质教育的发展,扎实稳妥地推进新课程改革,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根据上级主管部门文件精神,结合学校实情,特制订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为依据,按照市、县主管部门要求,积极组织课改培训,更新教育观念、手段,改革单一评价模式,深入推进素质教育,积极稳妥地探索课程改革的新路子.

  二、课改组织机构

  课改组长:张延成副组长:窦兴民、聂炳法、段连学成员:曹林、丛临香、马玉明、教研组长

  三、目标任务

  1、领会课程标准的精神内涵,能提出自己独到的见解。

  2、了解新教材的内容,体例结构、特点、使用策略等问题。在此基础上开展校本研究,开发乡土课程资源,为教育教学服务。

  3、开展教学方式的研究。科任教师要改变传统教学观念,摒弃一支粉笔“满堂灌”的现象,积极探索教师的角色意识,当好课堂的“导读”,而不是“演员”,研究课堂教学结构、流程,教师要形成个性化的教学风格。

  4、开展学习方式的研究。积极培养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发展个性潜能,转变被动接受的学习方式。

  5、开展形成科学的评价观,建立一套适合本校的评价体系。

  四、措施方法

  1、大力开展学习培训活动。任何改革,先要过思想关,即是思想观念要先行,这是改革的保障。我们组织的三级培训,第一级即上层培训,选派优秀教师到省、市参加骨干培训,第二级即组织全体教师的通识性培训和学科培训;第三级是由学校组织培训,定时间反复强化学习,特别是观摩实验区的示范课例。通过三级培训,要使全体教师彻底转为思想,杜绝“穿新鞋走老路”的现象。

  此外,学习培训分阶段推进,即分批分期选送科任教师参加省、市、县组织的培训、课程研讨活动等;分批培训教师,即还在担任老教材教学任务的教师也要让他们进行培训,让他们运用新理念、新方法进行课堂教学,跟踪培训;对起始年级的教师,在后续阶段仍要进行教材培训,真正实现综合培训、全员培训的目标,

  2、落实集体备课活动,各科、各年级成立备课组、年级组跟踪监督。各备课组要有指导性的教学计划,时度安排表、活动安排表。备课组要开展集体备课活动,每次备课要有中心发言人,备课组成员积极参与讨论,发挥集体智慧,探索课改的新路子,备课组还应定期开展看课、说话、评课活动,真正做到取长补短,共同提高,共同进步的目的。

  3、健全课改相关制度。推进课改还应从制度方面进行约束,我们决定研究制订课改学习制度,课堂教学评价制度,课程评价制度等,让教师的全部身心和精力指向课程改革,让长冲中学师生能在最短的时限内融入课乞讨的洪流。

  4、学校领导、中层干部、教研组长、备课组长经常进行课堂听课、研讨、研究教师的教学行为、学生的学习行为。加强实验过程的管理与监控,杜绝老套的教学方法行为,运用新教材采用老教法的作法。

  5、探究教师教学方式的变革。

  教学过程是教师的教与学业生的学双方互动的过程,它决不是教师教学生听,或者学生专注听教师讲的单向传输。课堂的互动性决定了教师在课堂上角色地位的改变,教师不再是课堂的主宰者、知识的垄断者、教材机构的传授者,而应该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等的参与者,学生探究疑难的积极引导者与促进者。课堂的结构模式也将发生彻底的改变,不再是以教论学,而是以学论教。教师出色地教是为学生更好地学提供服务的,因此教师在课堂上一定要摆正自己的位置,给自己的课堂角色进行重新定位,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达到教与学的和谐,学与教的统一。

  变革教法还表现在教材的解读与处理上,很多教师总习惯于传统的教学的思维,因为过去的教材的处理有固定的模式,易操作、简单,不需动脑筋,而“课改”的课堂教学重视精神性的教育,让学生在生活中在实践中来感悟体验所学的知识,这种教学没有定式,非常灵活,不易把握,特别是备课要求高、难度大,尤其如“问题探究”,教师不能只凭自己过去的经验,更要深入为教师对学生在课堂上置凝提问的“估计”,过去备课有一本“教参”便可高枕无忧,现在备课要阅读大量书籍,查阅大量资料,广泛搜集有关信息,此外,还要通过自己的真切感受,进行删选、加工、处理,在课堂上教师要随时给学生释疑、答疑。“课改”课堂教学的这一系列变化对教师来说将意味着不轻松,难度大,这就要求教师要不断地锤练自己,加快自己对这种课堂教学的“磨合”、适应,要潜心研究,不断探索,只有这样,教师才能在自己的教学中真正为学生制作出丰盛、营养丰富的“课堂大餐”。

  6、探究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

  新课程标准有一个重要的理念就是: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但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也非易事,如果我们在引导学生进行课堂学习时操作不当,即使我们在课堂上留给了学生一定的学习时间,但学生却感到无所事事,无所适从。这样学生非但没有成为学习的主人,反而成为课堂学习的冷漠的旁观者,学生在课堂肯定是收效甚微。那么教师如何引导学生有效地课堂学习呢?其一:体验学习。在课堂上要设法引导学生置身于教材学业习的情境,让学生在这种特定的教材情境中来感悟、来体验,从而激发学生思考问题的动机,来唤起他们解决问题欲望,不断地升华学业生思想情感,点燃学生的智慧火花,如:数学课引导学生学习圆的知识,首先让学生置身于教材情境,生活中哪些圆的现象,圆对人类有何作用,让学生在这种特定的情境中萌生探求圆的奥秘的欲望。其二,“对话学习:就是让学生多与教材对话,多与作者对话,与生活对话。在课堂上多创设特定的话题情境,让学生通过讨论,在群体交流中,各个学习体体思维不断碰撞,从而迸发出智慧的火花。

  7、积极推进课题研究。我们要在各学科中大力研究、实验,不惜花费财力、精力、人力投入实验研究,用坚强组织领导,充足的科研经费,扎实的实验研究,优秀的实验成果向市教科院汇报结题,在全市占据市示范学校的地位。

  8、注重资料的整合和成果的总结、转化。各学科教师在实施新课程中要收集一手资料,适用资料进行分析,研究、归纳,在课改方面有在全县仍至全市有一定地位和影响,特别是要推出一批课改名师、论文、材料等优秀成果。

  五、注意的.问题

  1、防止个别教师不愿改,不敢的情况发生,从思想上武装教师的头脑。对学生应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养成训练,切忌随遇而安,畏难情绪。

  2、课程评价的缺位现象。课程评价本没有一个统一的模式,学校要制订适应课改对教师的评价机制,教师也应当用科学、发展的观念评价学生,多元评价、发展评价、过程评价是应当贯彻的评价原则。

  3、杜绝“懒人”“懒思想”的现象,教师要站在时代的高度,与时俱进,同时代同步,与思想同步,超前发展,在课改中有所作为。


课程建设实施方案3篇(扩展6)

——诚信建设实施方案

诚信建设实施方案1

  我校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根本,以教育为依托,全面提升学校形象,促进学校稳步、持续、健康发展,为了切实做好诚信学校建设工作,特制定本方案。

   一、加强领导

  成立以校长倪志华同志为组长、副校长秦雪峰、吴春荣同志为副组长的学校诚信建设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倪志华

  副组长:秦雪峰、王兴东、吴春荣

  组员:戴峰、彭卫军、陶中*、杨斌、孟春红、王春、各年级组长、各班班主任

  职责与分工:

  倪志华:全面负责组织领导。

  秦雪峰、吴春荣:负责指挥、协调学校诚信建设工作。

  戴峰:负责学校诚信制度的建立,所有成员配合教务处做好诚信档案的建设

  陶中*、孟春红:负责开展符合学校实际、丰富多彩的诚信创建教育活动。

  杨斌:负责活动后勤保障工作。

  二、工作要求

  1.提高认识,组织广大干部师生积极参与诚信教育实践活动。

  加强领导,提高认识,加大宣传力度,动员全校广大干部师生积极参与诚信教育实践活动,大兴求真务实之风,努力提高全体在职人员的诚信意识,加强对学生的诚信教育,培育学生形成诚实守信的思想观念和道德行为准则。

  学校要将诚信教育纳入德育工作中,与社会公德教育、养成教育、法制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和教师职业道德教育有机结合起来,按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修订完善学生守则。

  2.集中整治诚信缺失问题,建立诚信激励机制。

  要从学生家长和社会各界反映强烈、有损学校教育形象的突出问题入手,严肃查处各种诚信缺失的典型事件。继续深入治理教师乱收费、乱办班、体罚学生、以罚代教等侵害学生和家长利益的现象;查处学生诚信意识淡化,不守信用、不重承诺的现象,如一些学生习惯说谎、学风不实、考试作弊,同学之间、师生之间缺少信任、缺少关心等有损诚信伦理和教育系统整体形象的行为。同时建立诚信激励机制,表扬和奖励好的案例和典型,营造诚实守信的良好环境。

  3.大力宣传和引导,及时发布诚信活动信息。

  宣传诚信知识、政策法规,加大对诚信事迹的宣传和典型失信案件的曝光力度,及时发布诚信教育活动信息。同时利用宣传栏、板报、广播、手抄报等校园资源向全体师生宣传诚信教育的基本内容、要求、重要意义及现实事例,营造“奖励诚信、约束失信、守信光荣、失信可耻”的育人环境。

  三、具体措施

  1.加强以校务公开和依法治校为重点的诚信学校建设,以学校各处室的诚信服务带动全校的诚信教育。

  在学校各处室大力推行校务公开制度,实行科学、民主决策,规范办事程序,合理简化办事环节,积极推广公示制、首问负责制等工作制度,增加工作透明度,努力建设“诚信处室”,努力为师生和家长提供方便快捷、公*、公正的服务;要把明确权限、强化监督作为诚信建设的重点,切实解决好社会反响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深入开展创建文明处室等活动,在学校行政人员中开展“抓学习研究、抓团结合作、抓勤政廉政、抓队伍建设”的“四抓“活动,营造讲学习、讲研究、讲实干、讲进取和讲创新的良好风气,不断提高行政人员的政策水*、业务能力和工作效率。

  2.加强师生诚信档案建设,进一步规范办学行为。

  在各年级和班级全面开展“育诚信学生、塑诚信师表、创诚信校园”的主题活动,把诚信建设作为维护学校良好形象的基础性工作,不断加强,不断深化。特别要把加强考风、学风、教风、校风建设和实行校务公开、收支两条线等管理制度,治理乱收费、乱办班补课、乱征订教辅资料等热点问题,作为规范办学行为的重要举措,并将活动总结纳入诚信档案。

  3.加强教师队伍诚信建设,提高教师的职业道德素质。

  把诚信建设与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有机结合起来,推行五条禁令,坚决治理有偿办班、补课的现象。要求教师不仅在学校里坚持教书育人,为人师表,而且在社会上,在家庭里时时、事事、处处都做到为人师表,全方位树立教师的新形象。大力表彰教书育人、廉洁从教的师德楷模。

  4.开展诚信创建教育活动,促进学生文明素质的提高。

  学校要把德育工作摆在素质教育的首要位置,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形成重信誉、守信用、讲信义的良好风尚,努力使诚信建设的要求融入学生的学习、生活之中,引导他们从不说谎、不作弊、不作假、不欺诈等一言一行、一点一滴做起。同进建立科学的学生思想道德行为综合考评制度,形成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发展的`评价机制。通过编写诚信读本,开展主题班会、手抄报比赛、升旗仪式、演讲比赛等活动,通过黑板报、校园宣传栏、广播站等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诚信教育进校园、进班级。

转载请备注原文地址:https://www.t7t8.net/jiaoan/705043.html
移动端网站原文地址:https://m.t7t8.net/jiaoan/7050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