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t7t8网 >  教案 >观看电影素媛观后感作文 菁选2篇

观看电影素媛观后感作文 菁选2篇

更新时间:2023-03-24 21:57:30 点击: 来源:yutu

观看电影素媛观后感作文1

  韩国影片《素媛》讲述的是一名叫素媛的小女孩如往常一样上学。那天早上下着很大的,素媛一人撑着伞走在路上,突然一个醉醺醺的大叔出现在她面前让她为他打伞。而后发生的一切让小女孩遭受到了此生不愿回忆的伤害。此事给素媛幼小的心里和肉体造成了难以磨灭的重创。同时,素媛的家庭也不得不承受来自社会各方的压力与冷漠。

  然而,人间仍有,素媛爸爸的上司及其全家在经济和生活上大力帮助其一家,心理治疗师和女警察也伸出双手,全力帮助这家人走出阴霾。另一边,嫌疑人被抓后拒不认罪,自称是酒后行为,已经不记得事情发生的前后,让素媛一家失望、愤恨、无奈。因为当时的韩国,其中法律规定酒后行为可减轻罪行判定,最终嫌疑人本判十年刑期。但是生活还在继续,素媛一家只能将心中的悲痛压在深处,将希望寄托在明天。这是一部由真实事件改编的影片,也是一部值得深思的影片。小女孩的悲惨遭遇值得同情,小女孩一家的坚强值得鼓掌,嫌疑犯的作为和得到的结果令人发指和感到不公。这样的结局让人内心喜忧参半。有人不禁会问了:“法律不是报账人的权利吗?不是约束人的行为吗?法律面前不是人人*等吗?”这不是发生在我们国家,所以不好评价。只是在此事发生之后,韩国*在群众,特别是妈妈们的施压下,重修此法。

观看电影素媛观后感作文2

  很早之前同学就有介绍过《素媛》这部电影,后来又在微博上看到这篇电影的推荐,所以特地去找来看了一下。这是一部韩国电影,我看过的韩国电影不多,但是每一部都给了我极大的震撼,其中《素媛》是让我印象最为深刻的一部。

  这是一部根据真人故事改编而来的电影,在一个下雨天,独自走在上学路上的8岁小女孩素媛,遇到醉酒大叔赵斗淳,遭其残忍*,造成起终生残疾,身心收到重创。《素媛》主要讲述素媛受害后,整个家庭所遭受的,来自社会各方面的压力和冷漠以及素媛受害后身体和心理的治疗。

  素媛是一个非常可爱的小姑娘,但就是这样可爱的小女孩却遭受了世界上最残忍的对待。在被送到医院接受治疗之后她向爸爸描述了那个伤害她的人的外貌特征,爸爸问她是谁打电话到医院的,素媛却回答到“本来想要打电话给爸爸,但是觉得爸爸应该在忙,再加上觉得自己伤得挺重的,所以自己打的112”。我不知道当时的素媛是一个什么样的想法,但是她肯定是很恐惧的吧,尽管受了很重的伤,但是她依然是很懂事的想到不去打扰爸爸,她是如此的纯洁、可爱、懂事。

  *以证据不足拒绝逮捕犯罪者,提出除非受害人出面指认犯罪嫌疑人才可以对犯罪嫌疑人进行逮捕,为了能逮捕嫌疑人,让素媛再一次回忆那一段带着伤痛的记忆指认了犯罪嫌疑人。在我看来*其实有很多的方法证明那个人是真正的犯罪实施者,但是他们却在推诿,就是因为他们的推诿造成了对素媛的第二次伤害。

  素媛被*事件遭到媒体曝光,很多的记者围着素媛和她的家人询问各种问题,这个8岁的小女孩低低的自问“我到底做错了什么?”,从中我能感受到素媛的迷茫、恐惧、自卑,在遭受了这样的事情之后,她需要的是静静地修养,但是媒体却不知收敛,从不考虑被害人的感受,只顾着新闻的爆炸性与自己有多少受益,做新闻是为了让大众及时知晓最新发生的事,而不是利用这个工具去伤害他人。

  电影中的世界更多的是温暖,好心厂长的倾囊相助、厂长太太的支持理解、医院方面的配合、好心的心理医生,小伙伴们的帮助与理解,甚至是出租大头玩偶的人的无私帮助等等,但是现实中是否是如此我们不清楚,或许也正是电影世界中的温暖才更加能衬托出现实世界的残酷。

  影片的最后,法庭以犯罪嫌疑人喝醉酒神志不清为由,只被判刑12年,并且驳回了受害人的赔偿请求,这无疑是打破了所有人的'希望。因为对于判决的不满,素媛爸爸准备以自己的方法来结束这一切,杀死这个伤害了自己女儿的人,最后是这个坚强、乐观、从未掉过一滴眼泪的小姑娘抱着爸爸的腿哭着阻止了爸爸,避免更多惨剧的产生。

  这部电影给人的感觉无疑是震撼的,有很多的东西也很值得深思。素媛是在距学校不到20米的地方遭到的伤害,如果社会、学校在安全方面做得到位的话那这样的事情就不会发生。媒体在报道新闻之余能更多设身处地的为受害人考虑一下,受害人能避免受到更多的伤害。近年来发生的类似的事情也很多,儿童被拐卖、大学生遭电信诈骗而失去生命,这样的事情一桩接一桩,很多事情都要等到发生之后才会发现原来有那么多的不足,但是伤害已经产生,是怎样都抹不去的痛,所以希望国家加强了对各方面的监管,将这方面的法律更加完善,避免类似的事情发生;当然光是靠国家加强监管是不够的,大家也要加强自己的防范意识,更好的保护自己,保护自己的亲人、朋友。


观看电影素媛观后感作文 (菁选2篇)扩展阅读


观看电影素媛观后感作文 (菁选2篇)(扩展1)

——观看电影往事的观后感 (菁选2篇)

观看电影往事的观后感1

  我在观看了《电影往事》这集电影之后,久久不能在它的震撼之中恢复过来。而且我在观看完这集电影之后觉得特别的累,因为它的剧情结合的很紧凑,没有多余的空隙,让你喘喘气,就迎来了下一段的精彩画面。电影一开头就是玲玲用一块砖头咋到毛大兵的头上,之后一直都不出声在警察局里。所以一开始就觉得玲玲这人有点神经质,但随着毛大兵就到玲玲的屋里,然后知道了整个故事,就让人忍不住对玲玲有了怜惜之心。

  玲玲的一生实在有太多的坎坷了,玲玲的妈妈也是过得起起伏伏的。玲玲小时候遇见一个让她非常讨厌的人,就是毛小兵。不知道为什么,毛小兵就老爱欺负她,抢她东西,骗她去到一山上,当花姑娘,给那些坏蛋们绑住了。于是去告他的父亲,可当小男孩的父亲暴打小男孩的时候,她心软了,不停的求情。为了不让小男孩再挨打,她把“离家出走”的他带回了自己的家。母爱的天性使她的母亲把小男孩当成了自己的儿子,而缺少母爱的小男孩也把她当成了自己的母亲。一家三口度过了一段快乐而温馨的时光,直到有一天小男孩被送去了外地的爷爷家。小男孩走了之后,小女孩的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母亲和放露天电影的叔叔再婚,然后有了弟弟。虽然,新爸爸对她非常的好,但是作为姐姐的她却觉得弟弟抢走了妈妈的爱,抢走了她的理想,她恨起了弟弟。有一次她竟然将弟弟抛弃在野外,希望他永远不要回家。后来弟弟被爸爸找到了,而弟弟却没有怪姐姐,只是说是因为自己的贪玩而走丢。悔恨的姐姐心里产生了深深的愧疚,从此开始

  对弟弟好起来。但是天有不测风云,一天她将弟弟带到从前她和那个小男孩经常去的楼顶,看全镇的最后一场露天电影,弟弟却不慎跌下楼顶身亡,而愤怒的父亲一巴掌失手将她的耳朵打聋。这件事后,备受心灵和肉体创伤的小女孩独自离开了家里,不知了去向。其实我觉得在玲玲周围还是有许多爱啊,潘叔叔从小就看着她长大,对她就像对亲生女儿一样好,但是她接受不了。玲玲的妈妈也是非常爱她的,从玲玲的妈妈一直不离不弃的照顾她成长到大就足以说明这点了,她没注意到她弟弟是多么喜欢她这个姐姐的。兵兵乖巧,懂事,自然引得父母的喜爱。所以我觉得玲玲换个角度来思考,就不会做出这么多事来。相反,她会得到更多的爱跟幸福。有时候,幸福就在眼前,却不懂得珍惜。只被自己的偏见影响了一生。亲情是世界上最伟大,最有缘分的东西,你强求不来,你也不可磨灭。或许你被友情,爱情伤害过,背叛过之后,在你身边一定有能给你温暖的亲情,所以呢,没什么事是不可以饶恕的,特别是对待亲情啊!

  玲玲的妈妈生下了一个女孩,而没有人知道孩子的父亲是谁,因为他在知道有了玲玲的出现之后就跑了。玲玲说:我的到来就象引爆了一枚炸弹,炸碎了妈妈的生活。没有了工作,没有了成为像周旋那样的歌星,没有了爱人,却伴随着一大片一大片的轻蔑,冷眼跟责骂。于是玲玲的妈妈想到了死,在死之前,她决定去看生命中最后一场露天电影《宁死不屈》。那天晚上之后,她决定活下来,像电影里的主角女游击队员一样,坚强不屈。

  不知道有多少人有过类似的经历。对我来说,虽然没有如此生生死死的感受,但是我也曾经在电影里找到过很多勇气和生活的意义。我的童年也是在一场场露天电影中度过的。到现在为止,我已经看过数不清的电影。电影,一直是我的最爱。往往在最失落,最迷茫的时候,一部电影就象一碗心灵鸡汤,让我重新鼓起生活的勇气。因为当我在最低谷的时候,或许父母还没发觉,朋友没在身边,只有一套套的电影支持着我,里面坚强,不屈不挠的主人公的精神一直鼓励着我。因此,收到挫折之后,我也许会逃避,但不会灰心,在哪里跌倒了就在努力爬起来。所以我觉得,电影就是我们最亲密的朋友,它不存在背叛,它不会离开,它一直在你身旁。

观看电影往事的观后感2

  三年之后重温《电影往事》,没有在大学寝室时那种在同学面前的含蓄和稳重,一个人几乎是流着泪看完。帮鱼儿换了换水,坐下来写写自己对于电影的感动。

  感谢友谊

  我们都有属于自己的童年感动,也会有那么几个小伙伴成为我们一生的记忆。毛小兵和玲玲的故事也是我们身边无比熟悉甚至是都经历过的一些生活,所以我们看他们,就像是在回忆自己,像是把自己的童年经过剪切和处理后搬上银幕。整个电影故事,这段童年叙事只是其中讲述的一部分,但是却让我最为感动。

  那个年代的孩子对于露天电影有种特别的钟爱,我也经历了这样的童年。和玲玲一样我也是没有哥哥,当毛小兵自告奋勇的要当玲玲哥哥时候我没有太大的触动,却在毛小兵将自己喜爱的望远镜拿给玲玲让她看电影,趴在锅炉房顶拽着玲玲的衣服让她小心点、别摔着时,自己莫名的流泪了。镜头渐渐的虚了过去,响起的是长大后的玲玲独白:每次我趴在锅炉房顶毛小兵都紧紧地抓住我的衣服。。。。。

  因为未来出生的弟弟,父母离异的毛小兵最终被爸爸送回老家作为安置。临走前,毛小兵和玲玲在废弃的公车里做最后的道别,小兵把最心爱的望远镜递给玲玲,同时也把一个神奇的世界送给了玲玲,转身就跑了。又一次流泪,感情有时候很脆弱,不知道毛小兵的父母为什么离婚,但是毛小兵却背起了所有的悲剧,遭受了父母遗弃的小兵最终连和自己喜欢的小伙伴一起玩的权利也被剥夺了。很多时候看到那些破裂的家庭,第一时间就会想到孩子的悲剧和心理负担,不知道这些父母有没有想过给孩子带来的深远伤害。

  当玲玲和妈妈知道毛小兵已被他的爸爸送去车站后,一路的狂奔想赶到车站,阻止这场没有必要的离别。玲玲表情紧张,用尽全力的跑着,脖子里挂着小兵临走前送她的望远镜。遗憾的是,当她们赶到车站,车已开走很久,无奈的玲玲边哭边喊:毛小兵大坏蛋,你讨厌,你回来。。。我再次的流泪,夕阳下只有她和妈妈无助、失望的背影。多少年后我们又一次在玲玲的阳台看到了那个望远镜,毛小兵一直活在她的生活中。

  友谊地久天长,童年时的伙伴更是让我们想念终生。

  感谢母亲

  玲玲和母亲在自家院子中翩翩起舞白色床单上那种美的剪影成了我心里的定格。知其母不知其父玲玲的童年并没有因为没有爸爸而苦涩,因为一个好妈妈足以给她撑亮整个天空。作为小镇女播音员有点小资情调怀有梦想的妈妈,用自己的敢爱敢恨诠释了她那种属于自己的美好,在落魄中也不会让自己零乱,用她的自我坚持给予嘲讽她的人最大蔑视。当她成为一个母亲,她成就了最伟大的母女感情,是母女,是姐妹,又是志同道合的朋友。

  她用自己的情怀处处呵护自己的女儿,一个人承担起父母双重重担,在女儿要帮自己伙伴的时候义无反顾的做起来一个帮手,享受着属于自己女儿快乐的幸福,又尽最大限度的去用一种大人的姿态保护女儿的朋友毛小兵。当我们看到和女儿一起奔跑在路上只为留下毛小兵做努力,看她带着女儿去看她喜欢的电影,看她满足女儿所有的愿望的那种执着,我们怎能不敢动,怎么不为这样的一个真正体谅孩子的母亲起敬。这种关系让我想到了《窗边的小豆豆》里的教育方式

  任何事物都是有遗憾的,这部电影也不例外,当我们看到有了兵兵这个弟弟后,母亲的.态度转变和对女儿的世俗要求,我们也许会稍稍的有点感慨。

  最懂事的弟弟

  最感动电影里的弟弟有两个,一个是《活着》里面小凤的弟弟,那个处处维护姐姐小男孩表现大男子气概意外死亡的有庆,一个就是这里面的兵兵,都是那么的懂事,那么的可爱无瑕,又都是那么的人见尤怜生命结束在童年时代。

  当被嫉妒冲昏了头脑的姐姐玲玲用一种近乎残忍的方式把兵兵带到外面放在一个陌生的地方时,黑夜中爸爸焦急的骑车用一种歇斯底里喊着“兵兵”时,我不知道在这样的黑夜里一个那么小的孩子的恐惧有多大,当我看到转忧为喜的妈妈抱着好不容易找回来的兵兵询问他怎么去那么远时,兵兵只*静的说是自己走着走着走丢了,不想让自己的爸爸妈妈怪罪姐姐时,那种追着汽车看着姐姐远去的绝望、无助的眼神深深的刺痛了我。

  那时的兵兵不理解姐姐玲玲对于电影有多少的爱,但是看着姐姐如此的伤心,兵兵想办法满足姐姐看电影的愿望,竟骗妈妈说拉肚子拿到钥匙放出来被妈妈锁在家里的玲玲。出于对弟弟的感恩和喜爱,玲玲带着兵兵到了属于她和毛小兵的锅炉房顶,可善良的玲玲忘记了每次都是毛小兵紧紧的抓住她衣服不让她摔着的事实,结果惨剧发生,玲玲的无意结束了弟弟鲜活的生命。多少年以来兵兵流着血去世的那个画面始终在我的脑海中浮现。

  露天电影

  在没有电视的时代,电影成就了多少孩子的梦,直到如今我对露天电影始终情有独钟,但也知道再也回不去了。所有对于电影的喜爱都因那时起,偶尔一个人坐在诺大的电影院去认真的感受一部影片的震撼和感动,但却没有那种童年时的快乐,那种放学后看到影幕奔走相告的喜悦,那种依偎在奶奶怀中的温暖。

  两小无嫌猜

  在视频的下方很多关于电影的影评,写的最多的是对于两小无猜的由衷羡慕。李白的“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让我们记住了青梅竹马,两小无猜的美好,直到现在也很羡慕自己身边同学的娃娃亲,可不尽人意的是自己熟知的两个都没有最终相携到老,在半途就不欢而散。

  两小无猜固然美好,但是我觉得电影中的玲玲和毛小兵更多的是种伙伴间的友谊关爱,那个时候他们知道什么是爱情吗?只是在描述母亲和潘叔叔的关系时,玲玲用了个“他们好了”,最终电影让他们重逢,这些或许只能存在在电影的安排中,现实有多少变故。所以一直以来我没有对这种两小无嫌猜抱有多少的幻想,倒是独独的尊崇:相携到老。

  好的影片会给我们很多的触动,让我们找到心中那种将要忘却的美好,感恩生活,保持那种自己的小美好!


观看电影素媛观后感作文 (菁选2篇)(扩展2)

——观看电影九零后观后感 (菁选2篇)

观看电影九零后观后感1

  最近一段时间“躺*”这个词在社会上非常流行,“躺*”青年也成为很多人谈论的焦点。“躺*”指的是现实生活中一些无欲无求的年轻人,他们不谈恋爱、不结婚、不想着买车也不想着买房,每天以极低的标准生活,工作一不开心就辞职。他们多是90后年轻人,90后一直都是被社会重点关注的人群,而近期一部冷门纪录片电影《九零后》正在热映,在观看过后给我感触颇多。

  当然,此《九零后》非彼90后,纪录片《九零后》是徐蓓导演的作品,记录的是在抗战时期西南*学子的故事,著名的人物有物理学家杨振宁、邓稼先、穆旦、费孝通等人。那时国虽破,但群星闪耀。看这个片子时候,内心的火仿佛被点燃,正值青春热血阶段的青年们,为了读书救国,在极为艰难的条件下完成了学业,有的学生从南京绕过越南,缅甸来到云南昆明念书,一天要走五六十公里的山路,那惊人的毅力让我佩服。那时的校园恋爱也谈得含蓄,写信,一起去图书馆看书,树林里散步。

  他们是年龄在90岁以上的长寿老人,是用一技之长终身报国的大师是西南*辉煌历史的经历者和见证者,他们是毕业于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的“九零后”。但对于1990年之后出生的年轻人,我们是在各行各业努力奋斗的蓬勃后生,是牢记历史使命的新时代青年。但他们更是年轻有为的“90”后。

  《九零后》用真实记录的方式呈现了一群年龄都是九十岁的长寿老人,讲述他们充满青春时光的历史往事,这十六位曾经年少的主角,用现在时髦的话来说,“九”是一个星光璀璨的“九零后天团”。《九零后》是一批国宝级的“九零后”与当今年轻的九零后、零零后,在新时代的一次影像交流“对话”。“九零后”们把母校西南*“刚毅坚卓”的历练,把爱国、科学、民主的抱负,把自强不息的成长经历,以这种特殊的对话方式,呈现给当今的年轻人。

  他们是“90”后,我们也是“90”后,跨越了好几个年代的人,生活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有人说他们那一代人读书是为了报国,我们这一代人读书是为了分数,为了找到一份工作,学生的压力特别大。不管时代如何变化,推动社会向前发展的人,心里一定装着一个沉甸甸的梦想。

  他们在战火纷飞的年代里*学子立志读书、投笔从戎、许党报国的光辉事迹,让我们深深感染触动内心。今天的一切美好生活都离不开先辈的努力和牺牲。作为一名基层党员,只有更加深入全面学习党的历史,时刻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不断练强专业本领,在自己的'岗位上干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才对得住先烈的牺牲和奉献。

观看电影九零后观后感2

  这是一部剪辑纪录片,号称《西南*》姊妹篇。《西南*》我没看过,但听说是史诗般弘大,这部电影则聚焦个体,技术角度有点散,但是因为主角们太闪亮了,掩盖了这个小缺陷。

  卢沟桥事变之后,随着北*天津相继失陷,东部高校仓促内迁。几千名西南*学生“文军长征”,辗转湘贵滇。炮火连天中,他们也没有放弃对知识的渴求,保存了*的文化血脉。

  那真是个大师云集的时代啊,天才们成群结队而来。不过想想也是,那个年代,能接受高等教育的,本身就是万里挑一,国家和民族又处在承前启后的时代,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只要能选定一门专业,踏踏实实做学问,深耕下去,必然能成祖师爷。

  尤其这些能活到的90+老人,身体基础好,历经过大风大浪,内心坚韧,物质条件也还可以,身体心态物质都符合长寿条件,可谓翘楚中的翘楚。尤其是那种的精神气,令人佩服。

  这些老者中,我印象最深的,是三个人。

  一是杨苡,《呼啸山庄》的译者。这是九零后中为数不多的女性。老太太一百多岁了,却声音洪亮,眼里有光。提及过去,娓娓道来,直截了当,很有感染力。一百多岁的人了,回忆自己对巴金二哥李尧林的暗恋,回忆跟巴金持续百年友情,回忆第一次见其先生赵瑞蕻(也是翻译学界泰斗)的场景,回忆日军轰炸昆明时沈从文的痛哭流涕……坦坦荡荡,娓娓道来,中气十足,完全不是一个百岁老人,就是一个小姑娘!当被问及其先生去世二十多年,怎么过来的,她耿直说:还好,我本来就是比较独立的。我觉得这位老人,比林徽茵更接地气,比杨绛更自然,比冰心更活泼(当然不是说她们几位大家不好,也个个都是巾帼英雄),眼里有光,心里有火,堪称我辈之典范。

  第二个人,是缪弘,这是一个陌生的名字。缪弘父亲是缪斌,汪伪*的立法院院长。可是这样一位大汉奸父亲,却生了两个热血儿子。缪弘和缪中兄弟俩,与家庭割裂,隐瞒身份,考入西南*,后投笔从戎,走向炮火前线。1945年日本投降前夕,缪弘为国捐躯,牺牲时才十九岁。

  这样一位英雄,却因为种种原因,过去八十多年里几乎被世人遗忘。其兄缪中,虽然因加入缅甸作战军,未与敌军正面交锋而幸免于难,但估计后来漫长岁月中,大汉奸儿子+国军军官的身份,足以让这位留在上海发展的年轻人饱受磨难。

  第三个人,巫宁坤,《了不起的盖茨比》的译者,《星际穿越》中那句著名的“不要温和地走进那个良夜”也是出自其手。西南*外文系高材生,飞虎队翻译,留美博士,也是新*成立后,海外留学生回国效力的倡导者。

  在影片中,巫宁坤回忆起日寇兵临城下,扬州中学解散前夕,女同学在*台上唱《松花江上》,这位九十多岁的老人忍不住呜呜哭了起来。巫宁坤当年放弃国外舒适生活,带着建设新*的满腔情怀回国,岂料1957年就被打成右派三十年,差点死在劳改农场,尝遍人间冷暖。

  看过巫宁坤的晚年回忆录《一滴泪》,1951年,巫应燕京大学的邀请从美国回到祖国,为此还放弃了唾手可得的博士学位。在回国前,送他登船的是好友李政道,巫问李:“你为什么不回祖国”,李说:“我怕回去被洗脑子”。巫对于这样的回答感到很奇怪,可是后来的经历让这样的回复一语成谶。1979年,巫宁坤见到了当年送他登船的李政道,此时的李作为诺贝尔奖的获得者早已名满天下,而巫宁坤早已失去了自己最好的三十年。巫1991年便移民美国,前几年99岁高龄去世。一个当年“*问题研究小组”的核心成员,历尽千辛万苦回国的热情学者,却在四十年后毅然返回美国。这中间经历过什么磨难,难以言述,都凝缩在“我归来,我受难,我幸存”这九个字(巫晚年自我总结)中了。

  除了这三位,影片中还有很多闪闪发光的人物。他们的乐观、坚韧、执着,代表了时代的精神和民族脊梁。

  另外,插个题外话,我看电影时,还深深感受到,选专业,还是得学理工科啊!这些存活到九十多岁的大家们,几乎全是工科人才,毕竟大国重器,理工科是可以拯救世界的,一心搞技术,也能远离很多是非。

  相对比下,那些学文科的西南*人,估计下场都比较惨,不知道有没有人做过统计?尤其是学法律的,研究阶级统治工具,更是惨中之惨。《*》2003年曾经刊登过一篇《被遗忘了三十年的法律精英》,就是讲了这个事情,让人看了很触动,很伤感。

  总体而言,《九零后》这部电影,因为聚焦于个体,过于散,且囿于篇幅,很多情节未能深挖,只能是浮光掠影。但瑕不掩瑜,从纪录片的角度,仍然是部好电影。这部片子我觉得很适合带娃去看。不过当影片后半段,原子弹轰隆隆爆炸时,两个娃都已经是昏昏欲睡,只有我一个人清醒着。


观看电影素媛观后感作文 (菁选2篇)(扩展3)

——观看电影海洋之歌观后感 (菁选2篇)

观看电影海洋之歌观后感1

  在20XX年奥斯卡最佳动画长片的争夺中,尔兰的《海洋之歌》和日本的《辉夜姬物语》一同败给了迪斯尼的《超能陆战队》。虽然拍电影并非为了争个虚妄的世界第一,虽然《超能陆战队》的口碑也好到惊人,可是,把这三部动画片排排看,《超能陆战队》以萌取胜的商业大法,终归还是落了大俗。

  改编自美漫的动画新编,在流风余韵上,远不如相传了千年、突然被唤醒的古老传说。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超能陆战队》更适合青少年观看,因为它要讲的东西简单,而《海洋之歌》和《辉夜姬物语》,似乎更像是拍给*看的动画。它们看起来太不欢乐了,反复述说着主人公的愁苦,歌谣里也流露着历经时间、沧海桑田变幻的伤感。

  《海洋之歌》有一个观众都知道会出现的最高潮位,那就是小海豹女亮嗓唱歌,但电影就是要拖到最后,然后用上十几分钟的漫长告别,宣告古老传说的远去。在此之前,小海豹女咿咿呀呀,吹吹螺号,中间一度还半石化,染白了几缕头发,叫人起了怜意,*添忧虑。高潮的到来并不意外,可它还是让我想起了默片中的人物开口说话,还有《城市之光》里,盲女重现光明。

  有人说,古老传说和童话故事不难拍。当然,如果你只想给孩子看,那么,照本宣科,看着绘本说话讲故事就可以了。只要孩子睡着了,它就是一个好故事。可是,如果要让成年人也能沉浸其中,并且引发淡淡的感触伤怀,那么,这就需要创作者强大的表现能力了。某种程度上,《海洋之歌》比《辉夜姬物语》还要传统(尽管批了一件现代海边小城的外衣),但它的画风始终如一,不会出现疯狂的夜奔。

  与汤姆·摩尔前作《凯尔经的秘密》相似,《海洋之歌》几乎不用透视,无论岛屿还是小城,都有浓浓的手绘本风格。有人说它是大巧若拙,故意显露出简单笨拙,跟不上当代动画的主流风格。

  影片把海岛艺术的旋转图案发挥到了极致,灵动的线条,圆润的圈点,淡彩的风格令每一幅画面都是一张美妙的画作,完全可以拿来作为单纯的视觉艺术欣赏——这么讲确实不为过。人类、精灵、动物、大海,它们由相似但又不同的线条组成,线条又把它们缠绕和联系在了一起。哥哥随身带的线,要么拉着妹妹,要么绑着小Q的狗。老精灵的银头发,千丝万缕,每一根头发,都包含了一个人一则故事(有没有想到古代人的结绳记事),多么神奇的设定,这是传说才能有的惊人魅力。不难看出,汤姆·摩尔强调线条绘画的终极意义,那就是,在现代生活和古老传说之间,动画片是最好的一根线,它能把文字具象化,同时填充了文字以外的想象空间。表现在电影里,那还有凯尔特结演变出来的、色彩鲜艳交错的各式图案,丰富的细节、惊人的信息,它们都令这个传说看上去更像传说。对这名动画片创作者来说,线条就是他用来书写的世界语,能唤醒观众的童趣,生命的初心。

  在爱尔兰传说和精灵故事的背后,有人考据出,那不过是古时候人们编造的童话故事。妇女死于生产,父亲就骗孩子说,妈妈变成了海豹女,游到大海里不回来了。经过一代又一代人的流传,童话演变到今天,却令现代观众愿意相信,真有过那样神奇的海豹女存在。

  泪哭成海的巨人,只需要一段画面,我们就读懂了他的痛苦和悲伤。神奇的外套,难道不是除了狗狗以外,最萌的存在,无怪乎有人还联想到了宫崎骏的波妞。在回归传统的道路,他们走了一条跟好莱坞3D动画相反的道路。或许,这里也不用厚此薄彼,在每一种强势文化的背后,都有害怕消逝和被遗忘的其他文化。《海洋之歌》把爱尔兰民族的精华奉献在了世人面前,仅有这点,它就堪称伟大。

观看电影海洋之歌观后感2

  汤姆摩尔作为现在冉冉升起的新星,以他爱尔兰人独有的诗人气质和欧洲印象派绘画风格,逐渐成长为可以和美国华纳迪士尼,日本吉卜力分庭抗礼的所在。《凯尔经的秘密》,《先知》,和最近口碑不菲的《海洋之歌》(倒霉催的这作品是两年以前的,现在才拿出来啪啪的抽国产动画片大嘴巴子!)

  未成曲调先有情

  《海洋之歌》给恩的感觉是一出清新脱俗的小悲剧。灯塔守护者一家人在小岛上孤零零的生存,本在母亲怀孕之时感受到的点滴温暖转眼就成了一出妻离子散的悲剧。母亲不发一言的退出了一家人的生活,妹妹的出生葬送了以往所有的温暖,而父亲就此一蹶不振,奶奶一如既往的在家里添乱要兄妹两离开小岛搬进城里……

  这扑面而来的家庭伦理剧风格让习惯了汤姆摩尔暗藏库尔特神话做内核的人们很少不习惯。但在生日当天,本讲述给妹妹西尔莎的海神麦克李尔和猫头鹰女巫玛查的故事又隐隐约约的告诉我们,在家庭伦理剧的表象之下还暗藏着一层他需要表达的库尔特神话。

  曲未成调歌不成

  在离家数十里的城镇里,西尔莎和本表现得格格不入。先天失语的西尔莎在找到自己的白色海豹大衣之后整个人衰弱了下去。本立志照顾好妹妹于是两人离家出走,在过程里遇见了神话里还未消亡的精灵们。而精灵们的出现也引来了猫头鹰女巫玛查的追击。

  在躲避追击的同时,西尔莎被引诱到玛查身边,而本在追寻妹妹的同时,在时间精灵那里了解到当年母亲布罗娜离开的真相,也了解到妹妹西尔莎天生的接引亡灵的使命。

  千里殇歌送君行

  在猫头鹰女巫玛查的小屋,本唤醒了西尔莎对于本来命运的觉悟。也用西尔莎的`能力唤醒了为了保存精灵世界最后*静而强行把所有精灵的激情收走变成石像的玛查本来的灵魂。

  在回复感情的玛查帮助下,本和西尔莎坐着宠物犬回到小岛,寻找到海豹大衣,久违与人间的《海之歌》再次响起,滞留人间许久的精灵们开始最后的引渡。

  一曲殇歌侧耳听

  整个故事脉络里,实在看不出《海洋之歌》有哪一点清醒脱俗的小清新感觉,它的内核是一种铺天盖地的悲哀,是一出彻头彻尾的悲剧——整个库尔特神话时代的终结!

  漫威雷神系列里,北欧神话最后的堡垒----仙宫,陨灭在一场旷古绝今的大战之后,仙宫与敌人同归于尽,谱写成最瑰丽悲壮的《诸神的黄昏》。这一主题我们静静地等着看迈威如何呈现这一场最凄绝的战役。

  而库尔特神话里,所有结局更接近于自然界的优胜劣汰,诸多精灵和神圣在不被供奉之后逐渐衰竭直至消亡,由灵魂引领者海豹女的歌声引领着前往海之彼岸,完成最后的沉寂。

  西尔莎作为最后存世的海豹女,命定的要成为引领精灵和亡魂最后的引渡人。于是所有的因果就纠结于是让西尔莎作为一个失语的人类困顿而死,还是让她完成神话世界最后的引渡想整个神话世界告别。

  为了挽救西尔莎日渐衰弱的生命,本追回海豹大衣,让西尔莎回归海豹女的身份,唱响那一曲《海之歌》。在漫天霞光里,困居在世间良久的精灵和亡魂们终于可以毫无牵挂的前往海之彼岸,去往最后金色的梦乡里回归最后的沉寂。

  当最后,消失许久的布罗娜出现,含泪剥离西尔莎的海豹大衣,也含泪告别自己的家人时。神话世界和现实世界的联系彻底斩断,神灵归于彼世沉寂,而人间只留下他们的只言片语作为深化流传!


观看电影素媛观后感作文 (菁选2篇)(扩展4)

——观看电影加菲猫1的观后感 (菁选2篇)

观看电影加菲猫1的观后感1

  暑假我参加了一个作文补习班,老师让我们观看了一部电影——《加菲猫》。

  《加菲猫》是由人和动物上演的一部有趣、感人的影片。

  电影中的加菲猫和欧迪都是主人乔恩的可爱宠物。一次,加菲猫正在街上溜达着,突然它被塞进了一辆劳斯莱斯。家猫加菲被当作是皇室血统猫,它以猫“王子”的身份进到富丽堂皇的古堡。在这里危险重重,王室成员想抢夺“王子”猫的继承人身份,所以,被认为是“王子”的加菲猫一直在斗争、保护自己。最终,他以他的智慧和勇敢同着真正的“王子”猫一起战胜了王室的恶势力。当然,他也和主人还有欧迪都团聚了。

  在影片中,我最喜欢加菲猫,因为他勇敢、机智,在跟皇室的.那些心怀不轨的坏人较量时,他总表现出他的机智和勇敢。所以,我最喜欢加菲猫。

  想想自己和加菲猫的表现,我会感到很惭愧。我甚至每天一个人在家睡觉都很害怕。

  看了《加菲猫》中加菲猫的表现,我决心要向他学习,做一个勇敢、机智的孩子。

观看电影加菲猫1的观后感2

  今天晚上,我和叔叔、妹妹、妈妈去嘉兴看《加菲猫》这部电影。

  (这部电影)里面讲述的是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位王子,叫皇家猫,在另一个国家里(也)有一位王子,同样也是猫,他的名字叫加菲。有一天,皇家猫和加菲猫(被调)换了,但是这两只都过得很快乐。有一天,加菲猫出来散步,发现(有)一只猫跟他(长)得动作一样(很相似),加菲猫不相信,就用没刷的牙喷向那只猫,(结果)皇家猫被熏倒了,他站起来说:“杰姆要偷袭我们。”加菲猫出了一个主意。杰姆去抓猫了,没想到自己的狗喜欢咬裤子。杰姆拿了弓箭威胁游客说:“(别动),谁动,我就射向谁!”加菲猫走出来说:“你好啊!”他想射(加菲猫),(这时)皇家猫(从反方向)走出来说:“你好啊!”(就在)杰姆犹豫的时候,凶的狗冲向主人,咬了(他)一口。忽然,一首歌让他们跳起了舞。原来,两只猫战胜了贪得无厌的杰姆,我们就依依不舍地回家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不能贪婪,该是自己的就是自己的,要别的,只能不断努力,不断进取。有善心,才会得到回报。


观看电影素媛观后感作文 (菁选2篇)(扩展5)

——观看电影大眼睛的观后感 (菁选2篇)

观看电影大眼睛的观后感1

  周末,我看了一部教育电影《大眼睛》。

  影片的主人公是一个叫梅子的农村小女孩。梅子家里很穷,上不起学。每当梅子看到别的小朋友在学校学习,她都非常羡慕。因此她经常躲在教室窗外偷偷看学生们上课。后来刘老师被她的精神感动了,帮她垫了两个学期的学费,让她来上学。梅子学习很刻苦,成绩优秀,被评为“三好学生”。

  一个偶然的机会,她正在全神贯注地听课,一个摄影师拍下了她的照片。照片上的她双眼凝神注视着前方,目光中透射出对知识的渴望,似乎希望要通过这双眼睛来洞察世界。后来这张照片被当做宣传画,希望人们能关注贫困学生。这张大眼睛的照片引起了全社会的极大关注。人们纷纷捐款来帮助那些因贫穷而失学的孩子。梅子也能够继续在“希望小学”读书了。后来梅子考上了大学,终于走出了大山,开始了崭新的生后。

  看完这部电影,我被影片中的故事情节深深地打动了。梅子在那样艰苦的环境中依然充满了对知识的渴求,努力学习文化知识,取得了优异的成绩。跟她对比,我们生活得太幸福了。学校里环境优美,老师们为我们答疑解难,像是培育花草一样培养我们。图书室里各种图书应有尽有,开阔了我们的视野,增长了我们的见识。我们应该珍惜这样优越的学习条件,用梅子的精神来激励我们。用我们的优异成绩来回报祖国。

观看电影大眼睛的观后感2

  今天,我观看了《大眼睛》这部公益电影,感触良多。

  这部电影讲述的是发生在一个叫梅子的小女孩身上的感人故事。梅子渴望读书,渴望上学,但她的家境实在太贫寒了,不仅负债累累,而且一日三餐都成问题。为了满足梅子迫切的读书愿望,手头并不宽裕的刘老师替梅子垫了一年的学费。梅子的父母不忍心占用刘老师的吃饭钱,于是梅子不得不暂时辍学。后来,一次偶然的.机会,梅子被记者拍了照,做成海报。梅子那双纯洁、清澈,充满期待的大眼睛拨动了无数人的心弦,由此,梅子和其他贫困同学的命运被改变了……

  电影结束了,我的心情却久久不能*静。与梅子相比,我们的处境是多么的优裕埃说我们像泡在蜜糖水里,一点也不为过。吃不饱,穿不暖对我们来说简直难以想象,连为数不多的学费都交不起更像是天方夜谭。即便这样,我们还时常抱怨家里给买的东西不是名牌,还因为父母不让玩网络游戏而闹情绪。坐在明亮的教室里,我们有时只顾贪玩,没有把精力都用在学习上,白白浪费了许多宝贵的时光。想到这些,我真是惭愧难当。我愧对家长,也辜负了老师的期望。感谢电影里那双充满渴望的大眼睛,让我有了这样的惊醒。我决定,以后学习要更加用心。

  不仅如此,这部电影还让我明白,这个世界还是好人多。如果没有那么多好心人的无私捐助,梅子和她的同学恐怕不会有这么好的结局。梅子懂得感恩,也懂得回报。是啊,对于曾经给予我们帮助的人,我们都应该满怀一颗感恩的心。

  “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世界将会变得更美好”,这首《爱的奉献》最能表达我此刻的心情……


观看电影素媛观后感作文 (菁选2篇)(扩展6)

——观看电影走路上学观后感 (菁选2篇)

观看电影走路上学观后感1

  这部电影是根据真人真事改编。讲述了生活在云南怒江边上的小姐弟俩,为了到对面去上学,溜索过江的故事。

  影片中我印象最深的是弟弟给姐姐擦脚,帮姐姐穿上新鞋,姐姐为了给弟弟送双新鞋而掉入怒江被江水冲走,失去了自己宝贵的生命。我被小姐弟俩之间的深厚感情所感动。同时,我也被当地恶劣环境所震惊。

  看完这部电影后,我知道了还有许多小朋友生活在那样艰辛的环境里,他们和我们一样拥有受教育的渴望,他们坚持自己的信念,比我们付出的努力多的多。我生活在城市里,每天上学、放学伴着鸟语花香,走在柏油路上,比他们幸福很多,可我们在做什么?不认真学习、偷懒、抱怨,我们是不是也该反省一下,如何做一名合格的少先队员,不辜负老师和爸爸、妈妈的期望。

  总之,这部电影使我感动,让我受益匪浅。

观看电影走路上学观后感2

  走路上学,对于我们来说是最*常不过的事,而对于有一群孩子来说能走路上学是一件再幸福不过的事。

  《走路上学》这部电影讲述的是一个云南傈僳族姐弟俩上学的事。在影片中,姐姐娜香每天都要溜索过怒江去上学,而妈妈却极力反对弟弟瓦娃溜索过江。但弟弟求学心切,有一天偷偷溜索过江,到了学校。电影演到这我强烈的感受到瓦娃对知识的渴望,而在都市生活的我们,多么盼望放假,盼望没有作业,可以每天看电视、玩电脑。

  影片还讲述了姐弟俩的深厚感情。在姐姐娜香过怒江时,为了勾鞋子,而失去重心,掉进江里,瓦娃知道了这件事,整日思念姐姐,他还画了一幅画,希望能在怒江上建一座桥,能走路上学。终于,他的梦想实现了,在怒江上建了一座桥,瓦娃走在桥上幻想着和姐姐一起过桥的情景……

  电影放映结束了,可这部影片的故事却萦绕在我脑海中。贫困地区的孩子们没有鞋,春寒料峭的季节光着脚去上学,但他们对知识的渴望,令我感动。在我国有些贫困地区的孩子,因为家里贫困,供不起他们上学,只好辍学回家;有的孩子上学时可能会面临生命危险,但他们仍然热学习,渴望知识。而我们呢,生活在都市里,但每天都抱怨作业太多、玩游戏的时间太少;攀比衣服……想想真是惭愧!

  看了这部电影,仅仅有心灵的触动是不够的.,要落实在我们的行动上,那就是好好学习,长大报效祖国,把我们做过的每一个角落都建设的美丽富强,让娜香姐弟的故事成为永远的“故事”。


观看电影素媛观后感作文 (菁选2篇)(扩展7)

——观看电影巴顿将军观后感 (菁选2篇)

观看电影巴顿将军观后感1

  看了这部片子后的感觉就是:巴顿是个纯粹的军人,他不关心政治,甚至不懂政治,他只想打胜仗。

  他的同僚对他说过这样一句话:我打仗是因为受训打仗,你打仗是因为你打仗。

  德军在撤退前烧毁资料时,专门负责研究巴顿的德军军官在把巴顿的相片扔进火堆之前说:他也会被毁掉,没有战争,他就活不了,纯粹的战士。

  他最大的缺点就是口无遮拦,他那张什么都敢说的嘴给他惹了不少的麻烦。他痛恨懦夫,甚至把那些为了避免打仗而自残的士兵赶出医院,说他们不配与战斗负伤者在一起接受治疗。

  时世造英雄,幸亏巴顿出生在那个年代,要不然,人类战争史上就会少了一颗璀璨的星星。当然,他也有很多遗憾:没有参加诺曼底登陆,由于供给不足而阻挡了他向柏林前进的步伐,而让苏联红军抢先一步攻占柏林。不过,人生就是这样,有很多不完美。但是不管怎样,巴顿都会被人当作一个军事天才而写入历史。

  片子以巴顿遛狗的背影作为结尾,那我就以巴顿的名言来结束这篇短文:职业军人只有一种恰当的死法,那就是死于最后一场战争中的最后一场战役的最后一发子弹。

观看电影巴顿将军观后感2

  晚上看了记录片《巴顿将军》,有点小感触,写于如下:

  巴顿将军,二战英雄,在粉碎纳粹在北非的统治的战争以及*欧洲,特别是诺曼底登陆之后率领第三军团对困在巴斯通的美国101空降师的解救中,战功卓越。在整部片子中,导演着重刻画了巴顿将军的人格魅力,他的雷厉风行,脏话连翩,敢作敢为以及最重要的,作为一名出身军官世家的军人,他所具有的深厚的历史底蕴,所有这些言语,举止,行为无不体现了他作为一个军人的气质,相比之下,与他齐名的当时的英国的蒙哥马利将军就显得有点小家子气,而且嫉妒心极重,爱挖苦人,从这点上看,我觉得巴顿是个标准的军人,而蒙哥马利不过是个拥有军事领导才能的政治家。在片中,可以看到,他将北非的*战争与古时迦太基与罗马的斗争相联系,并扭转了历史与现实的局限,成功地率领一只原本军心散漫,豪无战斗力可言,乃至于被一名德军军衔较低的军官耻笑的军队,将希特勒的心腹***打回德国,此役打出了巴顿在德国的名气,以至于后来在诺曼底登陆中,巴顿用一只虚拟的军队将德军的主力撤离诺曼底,这是战争史上少有的壮举。

  导演特意在片头安排了巴顿在未出征之前对他的士兵的一段出征勉励词,从他的话语中直接表现了他“只有进攻,永不防守”的战略思想,以及他作为一名军人对军纪的顶礼膜拜。他的话语很具感染力,我不知道在片中看到的是他的原话还是后人改编的,在讲话中有这么一句,大意是这样:“若干年后,当你的孙子或者是曾孙子问你,你在二战的时候做了什么,你至少不会这样对他们说,我在***城市的厕所里当清洁工。”这句话很是警醒,尤其是对于一个开始就被他渲染成的对胜利无限渴望的美国,对于台下一群已经被激发自尊的年轻气盛的小伙子们。这种有号召感染力的对话还在以后的很多场合出现,这表明他的.领导气质。同时,他的幽默也是无处不在的,无论是在炮火满天飞的战地前线,还是在和**的小镇里,我们总能看到他嘴里的两排黄灿灿的牙,那是自信的象征,是他对胜利的渴望。他自比恺撒,在因为扇了一名士兵一记耳光而被停职后,他将自己的处境同恺撒相练习,但是他对战争的狂热,对领导的执者,却使他不得不放下一个统领的骄傲。我想这是时势不随人的结果,如果在几千年前,如果他是拿破仑或者屋大维之辈,他一定能成为他心中的那个英雄,但是这是二战,美英联盟,此外还有俄-国的强大势力,那些政治家们有怎么可能让这么一个战争狂热分子对他们的前途指手画脚呢。在此我想把巴顿与梵高.文森特相比较,两人同怀旷世奇才,同样为追求理想而不顾现实,同样在追逐的过程中历尽艰辛,同样在最后失意而归,这才得出个结论:“The world is not meant for the one as beautiful as I am.”他们是时代的超前者,也是时代的陪葬品。

  最后,想单独谈谈巴顿的超前意识。这里的超前不是想出什么先进的技术或是什么,那是科学家的工作。巴顿的超前体现在他的不拘一格和过分的自信。无论在什么场合,他永远是以自己的计划为先,如果他是领导者,那么就绝对没有反驳的声音,如果他是随从,譬如他到伦敦与幕僚史密斯将军会面时,尽管后者已经暗示他的处境,但是他仍然豪不倦迨地大谈他的永远不可能被接纳的计划,这就是巴顿,一个活生生的追逐理想的人,在他的心中只有他一个人存在,他的城堡,他的世界,他有自己对战争的直觉,这缘于他早年的积累。这种积累使得他在战场上对战局的把握游刃有余,每个人都知道他在用古代的战争模式打现在的仗,但是却没有人能预料他的下一步行动是什么;每个人都觉得用古老的战争模式来打现代的仗是件极其荒谬的事,但是每次他都成功了。他在床边放着圣经,有时候是史书,这对于一名身居高位,忙碌不堪的将军来说是史无前例的。所有这些构成了他的独特人格,使他得以在战场上闪耀光芒。

  总结词:

  一个追逐理想的人,一个不拘于时代的人,所以是个善于创新的人,一个值得尊敬的人!

转载请备注原文地址:https://www.t7t8.net/jiaoan/704129.html
移动端网站原文地址:https://m.t7t8.net/jiaoan/7041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