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t7t8网 >  教案 >四年级上册数学小故事5篇 四年级上册数学小报怎么画

四年级上册数学小故事5篇 四年级上册数学小报怎么画

更新时间:2023-03-23 15:56:01 点击: 来源:yutu

四年级上册数学小故事1

  战国时期,齐威王与大将田忌赛马,齐威王和田忌各有三匹好马:上马,中马与下马。比赛分三次进行,每赛马以千金作赌。由于两者的马力相差无几,而齐威王的马分别比田忌的相应等级的马要好,所以一般人都以为田忌必输无疑。

  但是田忌采纳了门客孙膑(著名军事家)的意见,用下马对齐威王的上马,用上马对齐威王的中马,用中马对齐威王的下马,结果田忌以2比1胜齐威王而得千金。这是我国古代运用对策论思想解决问题的一个范例。

四年级上册数学小故事2

  唐僧师徒四人走在无边无际的沙漠上,他们又饿又累,猪八戒想:如果有一顿美餐该有多好啊!孙悟空可没有八戒那么贪心,悟空只想喝一杯水就够了。孙悟空想着想着,眼前就出现了一户人家,门口的桌上正好放了一杯牛奶,孙悟空连忙上前,准备把这杯牛奶喝了,可主人家却说:“大圣且慢,如果您想喝这杯奶就必须回答对一道数学题。”

  孙悟空想,不就一道数学题吗,难不倒俺老孙。孙悟空就答应了。那位主人家出题:倒了一杯牛奶,你先喝了1/2加满水,再喝1/3,又加满水,最后把这杯饮料全喝下,问你喝的牛奶和水哪个多些?为什么?

四年级上册数学小故事3

  傍晚,我在奥林匹克书中看到一道难题:果园里的苹果树是梨树的3倍,老王师傅每天给50棵苹果树20棵梨树施肥,几天后,梨树全部施上肥,但苹果树还剩下80棵没施肥。请问:果园里有苹果树和梨树各多少棵?

  我没有被这道题吓倒,难题能激发我的兴趣。我想,苹果树是梨树的3倍,假如要使两种树同一天施完肥,老王师傅就应该每天给“20×3”棵苹果树和20棵梨树施肥。

  而实际他每天只给50棵苹果树施肥,差了10棵,最后共差了80棵,从这里可以得知,老王师傅已经施了8天肥。一天20棵梨树,8天就是160棵梨树,再根据第一个条件,可以知道苹果树是480棵。这就是用假设的思路来解题,因此我想,假设法实在是一种很好的解题方法。

四年级上册数学小故事4

  八戒去花果山找悟空,大圣不在家。小猴子们热情地招待八戒,采了山中最好吃的山桃整整100个,八戒高兴地说:“大家一起吃!”可怎样吃呢,数了数共30只猴子,八戒找个树枝在地上左画右画,列起了算式,100÷30=3……1

  八戒指着上面的3,大方的说,“你们一个人吃3个山桃吧,瞧,我就吃那剩下的1个吧!”小猴子们很感激八戒,纷纷道谢,然后每人拿了各自的一份。

  悟空回来后,小猴子们对悟空讲今天八戒如何大方,如何自已只吃一个山桃,悟空看了八戒的列式,大叫,“好个呆子,多吃了山桃竟然还嘴硬,我去找他!”

  哈哈,你知道八戒吃了几个山桃?

四年级上册数学小故事5

  一只蜗牛不小心掉进了一只枯井里,它趴在井底上哭起来,一只癞蛤蟆过来,翁声翁气的对蜗牛说:“别哭了,小兄弟,哭也没用,这井壁又高又滑,掉到这里只能在这里生活了。我已经在这里生活了许多年了。”

  蜗牛望着又老又丑的癞蛤蟆,心里想:“井外的世界多美呀!我决不能像它那样生活在又黑又冷的井底里。”蜗牛对癞蛤蟆说:“癞大叔,我不能生活在这里,我一定要爬出去,请问这口井有多深?”“哈哈哈……,真是笑话,这井有10米深,你小小年纪。又背负着这么重的壳,怎么能爬出去呢?”

  “我不怕苦不怕累,每天爬一段,总能爬出去!”第二天,蜗牛吃得饱饱的,开始顺着井壁往上爬了,它不停的爬呀爬,到了傍晚,终于爬了5米,蜗牛特别高兴,心想:“照这样的速度,明天傍晚我就可以爬出去了。”

  想着想着不知不觉睡着了,早上,蜗牛被一阵呼噜声吵醒了,一看,原来是癞大叔还以睡觉,他心里一惊:“我怎么离井底这么近?”

  原来,蜗牛睡着以后,从井壁上滑下来4米,蜗牛叹了一口气,咬咬牙,又开始往上爬,到傍晚又往上爬了5米,可晚上,蜗牛又滑下来4米,就这样,爬呀爬,滑呀滑,最后坚强的蜗牛终于爬上了井台。聪明的小朋友你能猜出来蜗牛用了多少天才爬上井台的吗?


四年级上册数学小故事5篇扩展阅读


四年级上册数学小故事5篇(扩展1)

——四年级上册数学日记10篇

四年级上册数学日记1

  0是一个神秘的数字,它像宇宙中的奥秘一样,让人捉摸不透。0也是一个重要的数字,如果你一不小心,多添了一个0或少加了一个0的话,那后果真是不堪设想。

  这次的数学考试,让我真正领略了0的重要性。当考卷发下来的时候,99分!我立即寻找错误点。结果令我目瞪口呆。原来是4500÷90这道题。“怎么可能这么简单的题我也会出错?”我心里嘀咕道。想起当时在口算45000÷90这道题时,我轻而易举地写下50,还十分自信,可到头来一计算原来得500,差了一个0。这是多少不应该的呀!不该错的也错了,想必0是多么重要呀!

  如果我以后当了公司的财务总经理,别人来提钱,本来要提10000元,我却多加了一个0--100000,在帐单上仍然记了10000元。那这90000元我向谁来要呀!这一切后果都得我承担啊!

  通过这件事,我明白了在工作上、学习上都要一丝不苟,要不然后果非常严重。

四年级上册数学日记2

  今天是10月15日星期六,我跟爸爸到南大街逛商场。

  早上8点多钟,我们就乘车来到了南大街。正巧,站台边有一位老爷爷,他的身边有一台“会说话”的秤。

  看到我走过来,老爷爷笑着说:“小朋友,称体重吗?”

  我有点好奇地问:“称一次要多少钱呀?”

  老爷爷爽快的回答:“称一次只要1元,而且还可以量出身高呢!”

  我想:这真是一举两得呀!

  于是,我在秤上站稳。老爷爷把开关打开,只觉得有一个软软的东西往我的头顶上一碰,随后,机器上打印出一张小长方形的纸条,上面写着:“体重:27.0公斤身高132.5厘米”呀!这半年我长高了4厘米,可是体重呢?

  这时,我记起数学课上老师说过,“千克还有一个名字就叫公斤,没想到今天被我遇见了,而且我知道我的体重增加了2千克呢!”

  回来的路上,我好开心啊!我一定要把身体锻炼的棒棒的!

四年级上册数学日记3

  我们做算术题时,最怕做很复杂的题目,这时,巧算就起到作用了。

  现在,我来教你们两种巧算的方法吧。

  第1种:如果你遇到“头同尾合十”的计算题时,你可以这样巧算:用十位上的数字乘以十位上的数字加1的积,再乘100,最后加上个位上2个数字的乘积。例如:5357=?怎么样?想出来了吗?其实很简单,先5+1*5=30,然后再30*100=3000,最后3000+(3*7)=3021很简单吧,其实你只要按照上面的方法做就可以了。

  第2种:“头同尾合十”的计算题你会做了,可你会做“尾同头合十”的题目吗?现在我教你:十位上数字的乘积加上个位数字的和,再乘100,最后加上个位上的数字的积。例如:26*86=?哈哈,简单吧,只要你先2*8+6=22,然后再22*100=2200,最后2200+(6*6)=2236。

  现在你学会了这种方法,碰到这种类型的题目,就可以用这种方法来算,怎么样,巧算很有用吧!

四年级上册数学日记4

  寒假时,我的妈妈找来装修公司把房间重新装修了一下,客厅的地板去掉了,改成铺地砖,正在计算面积时,我兴高采烈地要求:“我的妈妈,我已经会算面积了,我来帮你算。”我用卷尺测量了客厅的长是5米,宽是3.8米,它的面积应该是5*3.8=19*方米。我自豪地告诉我的妈妈,买19*方米的地砖就够了。我的妈妈笑着问我:“我要买的是边长6分米的正方形地砖,你能告诉我的妈妈大约需要多少块吗?”我一下子愣住了,*静了一会,我想到:我先计算出我的妈妈需要每块地砖的面积,再用客厅面积除以它的面积,不就能得到数量了吗?于是,我先计算出每片边长6分米的正方形面积是:6*6=36*方分米=0.36*方米;我再用19*方米除以0.36*方米约等于52.78,那我的妈妈客厅的地砖应该买53片就够了。我骄傲地告诉我的'妈妈:“我的妈妈,买53片就行了。”

  我的妈妈夸奖我知道把学到的知识用到生活中了。可是买单时,我却看到我的妈妈买了56片,我奇怪地问我的妈妈:“不是计算好了53片了吗?你为什么要多买三片?”我的妈妈告诉我,因为在施工的过程存在损耗,如果不小心在切割时尺寸不合适,那就需要重切,所以购买时要比实际数量多一些,她还告诉我,生活是具体的,在有效运用数学方式时,还必须要多想想生活中的实际,才能让数学真正贴近我们的生活。

四年级上册数学日记5

  生活中处处都要用到数学,它的用途十分广泛。 星期天,爸爸带我去专卖店买衣服,他挑中了一条裤子,标价286元。结账时,爸爸用了会员卡可以打8折,这时他微笑着问我:“建树,最近你不是学到了小数的乘法了吗?你来算算这条裤子8折的话要付多少元?比原来的价钱少多少元?我拿起纸和笔飞快地算起来:如果打8折就是286乘0.8等于228.8元。比原价少:286减228.8等于57..2元。我抬起头来说:“8折要228.8元,比原价少57.2元,对吗?”爸爸说 :“对的,你真聪明!”我忽然想到:当另一个乘数小于1的时候,它们的积小于第一个乘数。付完钱后,我们又来到了菜场。我们先到了水产区,准备买一条扁鱼,我问阿姨:“扁鱼多少元一斤?”她说:“8元一斤。”我挑了一条中等大小的扁鱼,阿姨称了下1.3斤。我在心里默算了一下:1.3乘8等于10.4元,爸爸摸着我的头说:“又对了!”阿姨收了我们10元,又送了我们几根香葱,付完钱后我们高高兴兴地回家了。

  小数的乘法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方便,我们要好好的学习和利用它。

四年级上册数学日记6

  我的外公是个关心国家的好公民。今天,他带我去郊外考察,多认识些动、植物。

  他一时兴起,问我:“我这里有个等式,你看看吧?!”

  我的心一下子被外公这个神秘的等式吸引住了,连连点头,说:“YES!”(是的)。

  外公被我的话逗笑了,说:“小丫头,告诉你吧,1=10∶0000!你知道为什么吗?”

  我心里别提多纳闷儿了:这个等式真怪呀!1和10∶0000可有天壤之别呀,1怎么会=10∶0000呢!不可能,外公可能是在唬我,我偏不上当,看他拿我怎么样?于是,我漫不经心地问:“到底为什么呀?真难懂,您还是快点告诉我吧!”

  外公听了,耐心地给我讲解:“其实这很简单!1表示1年,10∶0000表示10∶0000人。”

  我半信半疑地又问:“这虽然简单,可为什么1年会等于10∶0000人呢?我又不明白了,再给我好好说说看!”

  外公笑了笑,苦口婆心,语重心长地对我说:“孩子,一天,人们能砍好几十棵树,一年就能砍好几万棵树,也就是说四、五年过去了,可能树林就没了一些,这样会对环境造成了破杯,使土质松散了。如果一年发好几次大水,那将会牺牲十万多人;如果树多了,人也没必要牺牲那么多!难道居居几万棵树能抵过所有在灾难中丧生的人们吗!所以我说的等式的意思就是说一年砍几万棵树,会徒增十万多的牺牲人员!”

  我听了,羞愧地说:“我以后会多种树,种花,为地球妈妈做‘美容,为保护地球妈妈做出贡献!”在此,我也要郑重地告诫人们:“不要再毁坏大自然,不要再毁坏动物的家园,更不要再毁坏我们这个幸福的家园!”

四年级上册数学日记7

  慢慢地,数学已经成为人们心目中毫不生疏的词语了。今天,爸爸给我出了一个数学题,一起来看看吧!

  题目:一个长一米20厘米,宽九十厘米的长方形铝片,剪成直径30厘米的圆片,最多可以剪成几块?

  我想:应该先转换单位,变成120厘米,然后乘90厘米,再除以30厘米嘛?或者转换单位,再分别除以30厘米求倍 数,再乘起来?这两种方法在我脑子里一片混乱时,妈妈前来救阵。我把我的两个方法,分别告诉了妈妈,妈妈想了一下,说:“这一道题目,应该用你的第二种方法来做。首先,用你的的一种方法来做的话,是120x等10800(*方厘米)10800÷30=360(块)答案应该是360块,这里怎么可能会有这么多呢?如果用第二种方法来做,应该120÷30=4 90÷30=3 3x4=12(块)这样还比较靠谱些。其次,可以用画图来求。”妈妈说着,看了我一眼,我马上心有灵犀,跑去拿了一张纸,笔,直尺开始画。很快就画完了,一个长方形,里有12个方格那个方格里都有一个圆形,一共12个。最终,证明了我的第一种方法是错的,第二种方法才是正确的 !妈妈突然问我:“现在会了吗?”我大声地说“会啦!……”听到我流畅的说出来做这道题的方法,妈妈又说:“可一定要记住,可不是嘴上说的!”“一定遵守!”我做出了一副警察敬礼的样子,妈妈不禁笑了。

  通过了这次的数学题,我发现了我的数学还不是很好,我一定要努力!作一名厉害的数学小博士!加油吧!

四年级上册数学日记8

  五一期间,我和妈妈去商场买衣服,可是,我觉得那里的价钱很奇怪:说“买100送100”,就等于不用钱了吗?妈妈说:“傻女儿,怎么会不用钱呢?”

  我说:“因为上面写着买100送100,就是100-100=0,所以就不用钱啦!”

  妈妈说:“原来你是这样算的,如果是这样,那么商场的东西就不用钱了,就会来很多客人,这商场就会亏本很大了。”妈妈又说买100送100只是要50元就可以了,你知道吗?听了妈妈的解析,我还是似懂非懂,到底为什么呢?看来我还要再去商场认真调查或去请教曾老师了,看看她有什么高招,因为我知道这里还有很多我还未明白的数学知识。我带着愉快的心情,来到学校问曾老师数学问题,曾老师说:“其实有些都是满过100的,比如:满100的有109、200、189……”

  老师又说:“满100元的是送100元的券,顾客还是要先拿出钱用够100元后,才有得送赠券的,并不是象你说的那样不用钱。”曾老师对我这种有问题肯问的做法给予表扬,也欢迎我今后多问问题。

四年级上册数学日记9

  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例如:供我们上下楼的楼梯一共有多少级?家里一共有多少灯泡?我们吃一顿饭要用多长时间……而今天,我却在想我们三分钟能做什么。

  早上起来后,我开始洗脸刷牙,妈妈比我早起了好多,现在正在晾衣服。我感觉有点无聊,便拿起了手表开始给妈妈计时,看她几分钟能晾好衣服。过了一会儿,我按下了秒表,一看,不多不少,刚好三分钟。妈妈看见了我在计时,没好气的对我说:“在这里计时有什么用?你干脆想想你做事要多长时间吧!”听了妈妈的话,我说:“我开门只要三秒钟!”“想点有用的!”

  妈妈说完,便去烧早饭了。我坐到了书桌旁,埋头想起了我做事需要的时间。“我做一列口算要1分钟;看一本书要1小时;洗一次碗要10分钟;吃一顿早饭要……”“郭松源,吃早饭啦!”我刚想到吃早饭,妈妈还真要我去吃了。我飞快地跑向了餐桌,拿起了手表摆在了一边,准备再一次计时。按下了计时键后,我狼吞虎咽的消灭了眼前的白粥,在心里想:“我吃早饭要多长时间呢?”我边想边按下了手表上的暂停键,看了一下时间——15分23秒!“原来我吃早饭要用‘15分23秒’啊!”我喃喃自语道。妈妈见我如此的无聊,便给我下达了一个任务:在5分钟之内数出厨房推拉门上小格子的个数。

  我说:“这还不简单!小个子一共有六排,每排有18个小格子,列算式也就是‘6x18=108(个)’,门一共有两扇,每扇门的正反两面都有小格子,列成算式就是:‘108x4=432(个)’,对吧?”妈妈见我答对了,向我投来了赞许的目光。

  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只要你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就可以发现这其中的奥秘。

四年级上册数学日记10

  我们刚刚学完了第一单元大数的认识,但一亿这个数有多大对于我来说有点茫然,今天我就打算探究一下一亿到底有多大。

  我准备算一下一亿滴水有多少升。我先打来一根针管,吸取2亳升的水,一滴一滴地往下滴。原来2毫升的水有60滴,那么1毫升的水就有30滴了。我又算了一下,一亿滴水竟有3333333毫升。也就是说总共有3333升。一亿滴水竟汇成了3333升水,能够装四辆运水车,数目有多大啊!真是滴水汇成江河啊,看来我们要节约生活中的每一滴水。


四年级上册数学小故事5篇(扩展2)

——四年级上册数学日记10篇

四年级上册数学日记1

  数学的用处很大,生活中处处用到它。

  星期天的早上,奶奶让我去超市买东西,我先到卖肉的`地方,看到一斤肉六元钱。心想半斤肉多少钱呢?然后就算了起来,六除以二等于三。原来半斤肉是三元钱。

  我又来到了卖鸡蛋的地方,买了二斤鸡蛋。一斤三元五角,二乘以五等于一元,二乘以三等于六元,加一元等于七元。二斤鸡蛋需要七元。

  最后来到了卖白菜的地方,一颗白菜两元,买两颗,二乘以二等于四元。两颗白菜需要四元钱。

  我小心翼翼的提着买来的东西来到了收银台,掏出奶奶给的崭新的一张五十元钱,递给了收银员。电脑计算后找还我三十六元。我心里默默地算,三加七得十元,再加四一共十四元。五十减去十四,不正好是三十六元吗?

  回家路上,我心想生活中的数学真有趣。我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定做一个精通数学的好少年。

四年级上册数学日记2

  数学,数学我爱你,就像老鼠爱大米。大家知道我为什么喜欢数学呢?因为数学它有魅力,我已被它深深的吸引住了。

  今天,我又学会了一个新知识,那就是--加、减法的简便算法。学了加减法的简便算法,我的计算速度快了许多,学习计算更加轻松。举个例子说说吧!比如:367+498=? 我只要这样想:把498看作500来加,然后用367+500,发现多加了2,于是我便在和里减去2,结果得到865。而796+295呢?我这样想:796可以看作800来加,而295可以看作300,一个多加了4,另一个多加了5,于是算式就变成了800+300-4-5=1091,瞧,多方便呀!

  学完了加法的简便算法,再来学习减法的简便算法就容易多了。如:483-299,嘿嘿,我脑袋瓜轻轻一动,就有方法了。我先把299看作300来减,因为多减了1,所以只要结果中加上1,就是用483-300+1=184,这样就好算多了。不过呢,我可警告你一句:计算减法别动被减数的主意,要不可就麻烦咯!

  现在,我越来越喜欢数学了,因为它让我学会迅速的计算结果,数学真的是让我回味无穷!

四年级上册数学日记3

  傍晚,我在奥林匹克书中看到一道难题:果园里的苹果树是梨树的3倍,老王师傅每天给50棵苹果树20棵梨树施肥,几天后,梨树全部施上肥,但苹果树还剩下80棵没施肥。请问:果园里有苹果树和梨树各多少棵?

  我没有被这道题吓倒,难题能激发我的兴趣。我想,苹果树是梨树的3倍,假如要使两种树同一天施完肥,老王师傅就应该每天给“20×3”棵苹果树和20棵梨树施肥。而实际他每天只给50棵苹果树施肥,差了10棵,最后共差了80棵,从这里可以得知,老王师傅已经施了8天肥。一天20棵梨树,8天就是160棵梨树,再根据第一个条件,可以知道苹果树是480棵。

  这就是用假设的思路来解题,因此我想,假设法实在是一种很好的解题方法。

四年级上册数学日记4

  我们做算术题时,最怕做很复杂的题目,这时,巧算就起到作用了。

  现在,我来教你们两种巧算的方法吧。

  第1种:如果你遇到“头同尾合十”的计算题时,你可以这样巧算:用十位上的数字乘以十位上的数字加1的积,再乘100,最后加上个位上2个数字的乘积。例如:5357=?怎么样?想出来了吗?其实很简单,先5+1*5=30,然后再30*100=3000,最后3000+(3*7)=3021很简单吧,其实你只要按照上面的方法做就可以了。

  第2种:“头同尾合十”的计算题你会做了,可你会做“尾同头合十”的题目吗?现在我教你:十位上数字的乘积加上个位数字的和,再乘100,最后加上个位上的数字的积。例如:26*86=?哈哈,简单吧,只要你先2*8+6=22,然后再22*100=2200,最后2200+(6*6)=2236。

  现在你学会了这种方法,碰到这种类型的题目,就可以用这种方法来算,怎么样,巧算很有用吧!

四年级上册数学日记5

  正文内容简介:我们*有句老话:"反其道而行之",其实在有些数学问题上,我们也可以运用这种思维方法解决问题。在昨天的数学课上。。

  我们*有句老话:"反其道而行之",其实在有些数学问题上,我们也可以运用这种思维方法解决问题。

  在昨天的数学课上,老师给我们出了这样一道颇有趣的数学题:有一池荷花,生长的速度是一天增一倍,要20天才能长满整个池塘,请问长满半个池塘的时候是第几天?

  如果按照传统的方法来思考的话,我们应该从条件出发,一步步的推。最后推出结论。可是在这道题中这种方法是行不通的,这个时候,我就想起了"反其道而行之"这句话。于是,我就从后往前推:长满一池需20天,已知荷花的生长速度是一天增一倍,所以19天的时候就长了半池。本来是日增一倍,现在便成了日减一倍,所以这个问题的答案是19天。

  反其道而行之,以这样的思路,这个问题就很容易得解。

四年级上册数学日记6

  我的外公是个关心国家的好公民。今天,他带我去郊外考察,多认识些动、植物。

  他一时兴起,问我:“我这里有个等式,你看看吧?!”

  我的心一下子被外公这个神秘的等式吸引住了,连连点头,说:“YES!”(是的)。

  外公被我的话逗笑了,说:“小丫头,告诉你吧,1=10∶0000!你知道为什么吗?”

  我心里别提多纳闷儿了:这个等式真怪呀!1和10∶0000可有天壤之别呀,1怎么会=10∶0000呢!不可能,外公可能是在唬我,我偏不上当,看他拿我怎么样?于是,我漫不经心地问:“到底为什么呀?真难懂,您还是快点告诉我吧!”

  外公听了,耐心地给我讲解:“其实这很简单!1表示1年,10∶0000表示10∶0000人。”

  我半信半疑地又问:“这虽然简单,可为什么1年会等于10∶0000人呢?我又不明白了,再给我好好说说看!”

  外公笑了笑,苦口婆心,语重心长地对我说:“孩子,一天,人们能砍好几十棵树,一年就能砍好几万棵树,也就是说四、五年过去了,可能树林就没了一些,这样会对环境造成了破杯,使土质松散了。如果一年发好几次大水,那将会牺牲十万多人;如果树多了,人也没必要牺牲那么多!难道居居几万棵树能抵过所有在灾难中丧生的人们吗!所以我说的等式的意思就是说一年砍几万棵树,会徒增十万多的牺牲人员!”

  我听了,羞愧地说:“我以后会多种树,种花,为地球妈妈做‘美容,为保护地球妈妈做出贡献!”在此,我也要郑重地告诫人们:“不要再毁坏大自然,不要再毁坏动物的家园,更不要再毁坏我们这个幸福的家园!”

四年级上册数学日记7

  五一期间,我和妈妈去商场买衣服,可是,我觉得那里的价钱很奇怪:说“买100送100”,就等于不用钱了吗?妈妈说:“傻女儿,怎么会不用钱呢?”

  我说:“因为上面写着买100送100,就是100—100=0,所以就不用钱啦!”

  妈妈说:“原来你是这样算的,如果是这样,那么商场的东西就不用钱了,就会来很多客人,这商场就会亏本很大了。”妈妈又说买100送100只是要50元就可以了,你知道吗?听了妈妈的解析,我还是似懂非懂,到底为什么呢?看来我还要再去商场认真调查或去请教曾老师了,看看她有什么高招,因为我知道这里还有很多我还未明白的数学知识。我带着愉快的心情,来到学校问曾老师数学问题,曾老师说:“其实有些都是满过100的,比如:满100的有109、200、189……”

  老师又说:“满100元的是送100元的券,顾客还是要先拿出钱用够100元后,才有得送赠券的,并不是象你说的那样不用钱。”曾老师对我这种有问题肯问的做法给予表扬,也欢迎我今后多问问题。

四年级上册数学日记8

  五一期间,我和妈妈去商场买衣服,可是,我觉得那里的价钱很奇怪:说“买100送100”,就等于不用钱了吗?妈妈说:“傻女儿,怎么会不用钱呢?”

  我说:“因为上面写着买100送100,就是100-100=0,所以就不用钱啦!”

  妈妈说:“原来你是这样算的,如果是这样,那么商场的东西就不用钱了,就会来很多客人,这商场就会亏本很大了。”妈妈又说买100送100只是要50元就可以了,你知道吗?听了妈妈的解析,我还是似懂非懂,到底为什么呢?看来我还要再去商场认真调查或去请教曾老师了,看看她有什么高招,因为我知道这里还有很多我还未明白的数学知识。我带着愉快的心情,来到学校问曾老师数学问题,曾老师说:“其实有些都是满过100的,比如:满100的有109、200、189……”

  老师又说:“满100元的是送100元的券,顾客还是要先拿出钱用够100元后,才有得送赠券的,并不是象你说的那样不用钱。”曾老师对我这种有问题肯问的做法给予表扬,也欢迎我今后多问问题。

四年级上册数学日记9

  我曾经看到过这样的一则新闻,说是人的心脏与人的拳头是一样大的。今天,我就来量一量自己的拳头,也好了解一下自己的心脏多大。可是我们的拳头是不规则的物体应该怎么量呢?我想来想去,终于想出了一个好办法,那就是借助水来量,因为在我们实践课上借助水量过土豆呢!

  我找了一个地面半径为4厘米,高9厘米的空心圆柱,我在里面放满了水,然后把拳头放进去,水面立刻上升,我再把拳头拿出来。水面立刻从9厘米降到了4厘米,我再用“4的*方×3.14×(9-4)”得计算求出了自己拳头的体积,约为251立方厘米。

  我测完拳头体积之后,还不能确定是不是正确,于是我又用了一个实验来证明,结果算出来是250立方厘米,跟上次算出来的相差不大。

  这一个实验告诉我,只要自己敢于去探索就会得到意想不到的收获。“实践出真知!”

四年级上册数学日记10

  今天是10月15日星期六,我跟爸爸到南大街逛商场。

  早上8点多钟,我们就乘车来到了南大街。正巧,站台边有一位老爷爷,他的身边有一台“会说话”的秤。

  看到我走过来,老爷爷笑着说:“小朋友,称体重吗?”

  我有点好奇地问:“称一次要多少钱呀?”

  老爷爷爽快的回答:“称一次只要1元,而且还可以量出身高呢!”

  我想:这真是一举两得呀!

  于是,我在秤上站稳。老爷爷把开关打开,只觉得有一个软软的东西往我的头顶上一碰,随后,机器上打印出一张小长方形的纸条,上面写着:“体重:27。0公斤身高132。5厘米”呀!这半年我长高了4厘米,可是体重呢?

  这时,我记起数学课上老师说过,“千克还有一个名字就叫公斤,没想到今天被我遇见了,而且我知道我的体重增加了2千克呢!”

  回来的路上,我好开心啊!我一定要把身体锻炼的棒棒的!


四年级上册数学小故事5篇(扩展3)

——四年级上册数学几何小实践圆教案3篇

四年级上册数学几何小实践圆教案1

  教学目标:

  1、经历“材料感知——聚类分析——归纳概括——抽象命名”的过程,感悟和理解画圆的基本原理。

  2、理解圆心和半径的概念、认识半径、圆心等概念及其相互关系,掌握圆的基本特征。会用字母表示圆心、半径。

  教学重点:

  理解圆心和半径的概念、认识半径、圆心等概念及其相互关系,掌握圆的基本特征。

  教学难点:

  能运用原理创造画圆的工具

  教具准备:

  教学媒体、圆规,圆形纸片,直尺。

  教学过程

  一、引入课题

  1、出示生活中的一些圆形物体。

  看,这些都是生活中常见的物体,你能找到什么相同的图形?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是圆的?

  2、比较圆、三角形和长方形的异同

  二、感悟画圆原理,形成圆的核心概念。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意思是说,如果没有圆规,是不出圆的。同学们都准备了一把圆规,你能试着用它在白纸上画出一个圆吗?

  第一层次:在不同情境中画圆,感受事实,积累体验。

  1、学生用圆规在练习纸上画圆。

  演示方法:一种是先在纸上定一个点,再拉开圆规的两脚,旋转圆规一周。另一种是先在纸上定一个点,再拉开圆规的两脚,然后旋转纸张一周,同样也得到了一个圆。

  2、老师用在黑板上画圆。

  用眼睛看顾老师画圆,用你的头脑去思考,老师是怎样画圆的?

  3、体育老师在操场上画圆。

  刚才我们用圆规在黑板上画了一个圆,在纸上也画了一个圆,如果我们要在学校的操场上画一个比较大的圆,老师的圆规不够大怎么办?看一*育老师在操场上是怎样画圆的。边看边思考在操场上画圆与在黑板上和纸上画圆有什么异同?(播放录像:体育老师伸直手臂,手拿长柄勺子,站在原地旋转一周,勺子中的白粉随人体的旋转过程逐渐抖落而形成一个圆。)

  第二层次:经历材料聚类分析的过程,归纳并概括提炼画圆的原理。

  1、我们在黑板上画了圆,在纸上画了圆,在操场上也画了圆,这几次画圆,尽管画圆的地点变了,画圆的工具也各不相同,但是它们有没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小组之间讨论一下。

  小结:通过刚才四个不同情境中的画圆,我们发现它们都有三个共同的特点:一、确定一个点;二、确定一段距离;三、旋转一周。

  第三层次:抽象命名圆心和半径,形成圆的'核心概念。

  1、刚才所有的活动中,固定点叫做圆的圆心,用字母O表示。圆上所有的点到圆心都有相等的长度,这个长度就叫做圆的半径,用字母r表示。

  板书:圆心

  半径

  2、学生在所画圆中标出圆心,画出半径并用字母表示。

  3、说出刚才几个情景中的圆心和半径分别在哪里。

  橡皮筋4、生活中有没有运动的圆,说说它们的圆心和半径又在哪里。

  第四层次:

  学到现在,关于圆,还有没有什么值得我们深入地去研究?

  其实就圆心、半径,还蕴藏着许多丰富的规律呢,同学们手中都有圆片、直尺、圆规等等,这就是研究工具。老师给大家准备了研究提示,请同学们动手折一折、量一量、比一比、画一画,相信大家一定会有新的发现。

  反馈

  1、发现圆有无数条半径

  还有什么新的发现吗?说说你们是怎么发现的吗?

  预设:折:把一个圆先对折,再对折、对折,这样一直对折下去,展开后就发现圆上有许多的半径。

  画:不停地画,在圆里画出无数条半径。

  老师没有折,也没有画,而是直接想出来的,知道我是怎么想的?

  (因为连接圆心和圆上任意一点的线段叫做圆的半径,而圆上有无数个点(边讲边用手在圆片上指),所以这样的线段也有无数条,正好说明半径有无数条吗?)

  2、发现半径长度都相等。

  预设:所有的半径或直径长度都相等。

  能说说你们的想法吗?

  量:在圆里任意画出几条半径,再量一量,结果发现它们的长度都相等,直径也是这样。

  折:将一个圆连续对折,就会发现所有的半径都重合在一起,这就说明所有的半径都相等。直径长度相等,道理应该是一样的。

  既然圆心在圆的正中间,那么圆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距离应该都相等,而这同样也说明了半径处处都相等。

  3、圆的大小和它的半径有关

  请在一张纸上任意画两个圆。

  出示同心圆:为什么一个大一个小?(因为两个圆的半径长度不同)

  还有什么新的发现吗?

  4、圆的位置和圆心有关

  圆的大小和它的半径有关,那它的位置和什么有关呢?

  学生总结

  三、拓展:

  出示:橡皮筋、小棒、剪刀、三角尺、图钉

  用这节课学到的知识判断哪些是能画出圆的?

  2、同学们正在操场上开展“投球”比赛。哪一种方式比较公*?

  为什么站成圆形你们觉得比较公*呢?

  四:总结

  今天我们研究了圆,知道了画圆的基本原理,理解了圆心和半径的概念,发现了圆的基本性质。以后我们也会像研究长方形、正方形一样,进一步研究圆的周长和面积计算问题。

四年级上册数学几何小实践圆教案2

  教学内容:

  四年级第一学期第74-76页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初步认识圆,知道圆的各部分名称。

  (2)会正确使用圆规画圆。

  过程与方法:

  通过实践操作活动初步认识圆,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和初步的探索能力,能发现问题并进行探究。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验到圆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并感受到圆的美。

  教学重点:

  通过操作和观察活动初步认识圆。

  教学难点:

  正确使用圆规画圆。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一次性杯子、线、图钉、圆规、直尺、铅笔.?

  教学过程:

  激趣导入:

  出示:在我们生活中经常能看到圆。(媒体)

  举例:你还在哪些地方看见过圆?(学生介绍)

  师举例动态的圆:水滴落在*静的水面泛起的一个个圆形的波纹,这其实是一个动态的圆。(媒体展示动态的圆)

  揭示课题:生活中处处有圆。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有关圆的知识。(板书课题:圆的初步认识)

  尝试探索:

  (一)尝试用各种工具画圆。

  师提供的工具:线、图钉、一次性杯子、棋子、尺。生自备圆规。

  学生尝试利用各种工具画圆。

  交流画法:

  利用圆形物体画圆

  利用线、图钉画圆

  利用圆规画圆

  我们来看看体育老师和数学老师上课的时候是怎么画圆的?

  比较各种方法

  你觉得用什么方法画的圆最标准?(用圆规画的圆最标准)

  (二)尝试用圆规画的圆,并认识圆心、半径。

  介绍圆规的构造。

  圆规它有两个脚,一个是带针尖的脚,另一个是带有铅笔的脚,还有一个把手,用来旋转的'。

  学生尝试用圆规画圆。

  交流画法

  先用铅笔在画纸上点一点,再把圆规两脚分开一定距离,把有针尖的一脚固定在点上,捏住圆规的把手,把另一只装有铅笔的脚绕固定的点旋转一周。

  小组讨论用圆规画圆的要点。

  (板书:定圆心、定半径、绕一周)

  老师示范画圆

  小结:

  在圆中固定的那一个点叫圆心用字母O表示,圆上所有的点到圆心O都有相等的长度,叫圆的半径用字母r表示。(板书:圆心、半径)(在黑板上的圆中标出圆心和半径)

  (三)尝试画半径是2厘米的圆

  学生操作

  汇报交流画的过程

  同桌相互检验

  (四)探究圆心和半径的作用

  请学生在一张纸上任意画两个圆。

  出示同心圆,看了这两个圆你有什么想法?

  这两个圆一个大,一个小,这是因为两个圆的半径长度不一样。所以会一大一小。

  出示上下位置半径相同的两个圆,那这两个圆呢?

  这两个圆一个在上,一个在下,这是因为这两个圆的圆心位置不同,所以会一个在上,一个在下。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因为这两个圆的圆心位置不同,所以会一个在左,一个在右。因为它们的半径长度不一样。所以会一大一小。

  通过观察你能不能说说圆心、半径在圆中有什么作用?

  圆心决定了圆的位置,半径决定了圆的大小(板书)

  总结:

  在今天的学习活动中你有什么收获呢?

  拓展阶段:

  通过今天的学习活动,同学们知道了很多有关圆的知识。用圆可以设计出各种美丽的图案。(出示媒体)弯月、五环、小花,你想不想也来试试!那我们就来试试吧!

  板书设计:

  圆的初步认识

  定点 圆心 决定圆的位置

  定长 半径 决定圆的大小

  绕一周

四年级上册数学几何小实践圆教案3

  教学目标:

  1、能从实际出发,初步认识圆,知道圆的各个部分的名称及代表字母。

  2、理解半径、圆心、直径的意义,学会用圆规画圆。

  3、能够探索体验到圆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并感受到圆的美。

  教学重点:通过操作和观察来认识圆

  教学难点:用圆规画圆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1、(媒体展示图片)师:谁能说说这是什么?它是由什么组成的?

  (生:奥运会会徽,它是由五个圆组成的)

  2、师:我们在生活中常常能看到圆吗?你在哪里发现过圆呢?(出示图片)

  3、辨别图形:找一找

  上述图形中哪些是圆呢?交流讨论。

  是否正确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有关圆的知识,学会了今天的本领后我们再来看看究竟同学们的回答正不正确。

  (揭示课题:板书:圆的初步认识)

  探究尝试

  (一)尝试画圆

  (材料:塑料杯、圆规)师:同学们,有没有画过圆?每人用老师给你们准备的东西任取一样,画一个圆。

  交流你是怎么画的?要注意什么?

  小结:我们画圆的方法可以有很多,可以徒手画圆,还可以按照一些材料的轮廓来画圆,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用圆规来画圆。那么那种画圆的方法能画出最标准的圆呢?(圆规)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怎样用圆规来画出标准的圆。

  (二)尝试用圆规画圆,并认识圆心、半径。

  1、介绍圆规的结构

  圆规它有两个脚,一个是带针尖的脚,另一个是带有铅笔的脚,还有一个把手,用来旋转的。

  2、先请同学自己在纸上画画看圆,交流说说你是怎么画的。交流画法:先用铅笔在画纸上点一点,再把圆规两脚分开一定距离,把有针尖的一脚固定在点上,捏住圆规的把手,把另一只装有铅笔的脚绕固定的点旋转一周。

  板书:定点、定长、绕一圈

  3、师:请同学在白纸的中央画一个小圆。交流画法:先在白纸的中央画一个点,然后将圆规上有针的一头放在点上,圆规两个脚之间的距离控制得小一点,捏住圆规的把手,把另一只装有铅笔的脚绕固定的点旋转一周。

  在画圆前在纸上画出的点,我们给它一个名称为圆心,还可以用字母“O”来表示。

  再请同学分别在纸的左上角和右下角画两个相同大小的圆,说说你是怎么画的。(揭示:圆心的位置不同,导致了圆的位置不同。)

  板书:圆心决定圆的位置

  4、师:请同学在纸中央刚才画小圆的相同位置上画一个比小圆大一点的圆。首先我们要注意的是,画圆的圆心应该和刚才画的小圆的圆心?相同。

  交流画法,说说有什么不同了?(圆规两脚间的距离不同了,圆心是相同位置的,半径是不同长度的。)

  小结:圆规两脚间的距离,正好是圆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距离,我们将这段距离称为半径,用r来表示。

  板书:半径决定圆的大小

  观察一下,圆的半径一共有几条?你能在你画的圆中用笔画出来吗?(半径有无数条,而且半径的长度都是相等的)

  5、师:请同学在刚才画的圆上画一条最长的线,看看这样画才能使得画的线是最长的呢?

  (当线经过圆心时,所得到的线是最长的。)

  仔细观察一下,这条线除了经过圆心,它的长度上有什么特点?(是半径的两倍)

  小结:我们将这样的经过圆心,且长度是半径的两倍的线段称为直径,用“l”表示。

  6、师:我们学习了圆的圆心、半径、直径。知道了圆心决定圆的位置,半径决定圆的大小。现在请同*用我们学习的新知识在纸的中间画一个半径为3厘米的圆。

  (三)拓展:通过今天的学习活动,同学们知道了很多有关圆的知识。用圆可以设计出各种美丽的图案。(媒体出示图片)我们也来试一试,用圆来画出美丽的图案。


四年级上册数学小故事5篇(扩展4)

——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教学反思10篇

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教学反思1

  从教学内容来说,关于“角”,学生在二年级已有初步的接触,但是大都属于直观的描述,现在是在二年级的基础上恰当抽象出图形的特征,系统学习角的'概念、角的度量、角的分类和角的画法等等。角的分类是在学生已初步认识角,会用量角器量角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角、周角,根据角的度数分类,区分直角、*角、锐角、钝角和周角。

  从教学方法来说,小学四年级的学生抽象思维虽然有一定的发展,但依然形象具体思维为主,分析、综合、归纳、概括能力较弱,有待进一步培养。而数学来源于生活,我们的日常生活就是学习数学的大课堂,是探索问题的广阔天地,把所学的知识运用到生活实践中,是数学学习的最终目的。因此,我从生活实际出发,让学生自己捕捉生活素材,然后从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背景出发,使他们获得主动探究数学的快乐。

  不足之处,在教学周角时,没有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描述周角的形成过程,及这个360度怎么得出的,没有和学生好好探讨。如果能用多媒体慢慢演示,让学生观察的是它转过的范围。可以这样:先转到直角的位置,提问:现在是什么角,是多少度?继续转到*角的位置,提问:现在是什么角,是多少度?由此得出,周角是360度,一周角是2个*角,4个直角。

  总之,关于角的分类的知识,我让学生在主体积极参与、操作、交流、动脑、动口的探究性学习中建立概念、理解概念和应用概念。实践证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课堂焕发师生生命的活力,让课堂更精彩。通过微视频,既有教师的讲解性

  学习、也有针对学生的提问,增加学生思考、操作的时间,真正实现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的需求。

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教学反思2

  一、对教材的分析和学生的认识

  1、教材分析

  关于“角”,学生在二年级已有初步的接触,但是大都属于直观的描述,现在是在二年级的基础上恰当抽象出图形的特征,系统学习角的概念、角的度量、角的分类和角的画法等等。角的分类是在学生已初步认识角,会用量角器量角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角、周角,根据角的度数分类,区分直角、*角、锐角、钝角和周角。

  2、学生分析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接触了很多的大小不同的角,但对常见的角的分类的知识,生活中接触很少,显得比较抽象。小学四年级的学生抽象思维虽然有一定的发展,但依然形象具体思维为主,分析、综合、归纳、概括能力较弱,有待进一步培养。

  二、教学体会

  而数学来源于生活,我们的日常生活就是学习数学的大课堂,是探索问题的广阔天地,把所学的知识运用到生活实践中,是数学学习的最终目的。因此,我从生活实际出发,让学生自己捕捉生活素材,然后从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背景出发,使他们获得主动探究数学的快乐。

  1、利用知识迁移引入,同时体现数学源于生活。

  课堂伊始,我让学生回忆角的概念和如何去量角等已经学过的知识,为本节课新知识的学习做铺垫,接着出示生活中常见的钟面,让学生用量角器量出钟面上时针和分针所成的度数,量出度数后提问:你能根据这些角的大小对角进行分类吗?学生产生疑问,接着我说:学了这节课的知识,大家就能对角进行分类了。这样顺理成章的利用生活中的知识引入新课,体现知识源于生活。

  2、让学生动手操作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

  对于直角,学生在二年级的时候已经有了很深的印象,因此在学习直角时,我直接让学生利用长方形纸折出直角,然后用量角器量出直角的度数,让学生更准确的知道直角是多少度。在学习锐角和钝角时,我都是让学生用活动角去感受它们是比直角大还是比直角小,而对于*角和周角的学习,也是通过学生动手用活动角旋转而感受它们的形状,并通过用量角器量而得出度数。这样学生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充分感受了各种角的形成过程,而且对度数的取值范围以及准确的度数也有了很深的印象。

  3、给予学生丰富的学习资源和足够的学习空间。

  (1)给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长方形、活动角等。利用学具的直观性特点,组织学生折一折、转一转,在直观操作中体会各种角的形成。给学生提供形象直观的课件,使学生一目了然。

  (2)促使探究活动的开展和深化。让学生通过实践操作、观察、思考、归纳,经历探索新知的过程,体会探索成功的喜悦,并在教师的恰当引导下把探索过程引向深入。

  三、不足分析

  1、对于教材的挖掘不够深

  对于教学*角和周角的认识这一知识时,我只是简单的让学生通过旋转活动角感受了*角和周角的形状,推导出它们的度数,而没有更进一步的让学生画一画,说一说,加深对这两种角的认识,课后我认真的反思后认为还是自己对教材没有很深的理解,只是注重了表面。

  2、重点知识没有讲透彻

  在讲课过程中以及课后的练习中,我发现学生对于各种角以及度数的掌握,只是一知半解,并没有掌握的很透彻,因此我反思得出还是自己在讲授新知识时没有很好的把重点内容讲的很到位,因此导致学生没有真正的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

  3、难点没有很好的突破

  本节课的难点是让学生明白直线和*角的区别,周角和射线的区别,可能由于设计教学时只是简单的考虑根据它们各自的特点就可以区别,而没有更深入的考虑到学生的接受能力和理解能力等,因此部分学生在后面的练习中出现错误。

  4、教学程序出现次序颠倒现象

  在教学完*角后本来应该直接引导学生探究*角和直角的关系,而我在教学完周角以后才共同引导学生探究直角和*角以及周角的关系,在教学程序上出现颠倒。

  5、教学语言不够精炼

  教学语言不太严谨,比如说*角和周角的概念的准确表述等等。

  6、评价方式太单调

  对学生的评价方面做的'还不够,不能够很好的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7、课堂气氛不够活跃

  课堂气氛比较沉闷,学生学习和回答问题的积极性不高,可能与教学的设计以及教师的激励有关。

  四、努力方向

  1、继续深入研究教材,学习课标,熟话说“学无止尽”,确实如此,一天不学习就感觉自己落后于别人,因此我继续坚持每天备课时认真的研究教材与教参,以及深入了解学生,结合多方面创造性的使用教材,必须做到每节课都能把握教材的重难点,合理的分配教学时间,顺利的完成教学任务。

  2、加强教学语言的锤炼,适时合理的使用教学评价语言,通过教学我深刻的认识到自己在这方面的不足,因而,我决定在*时的教学中不断摸索学习,严格要求自己,争取做到课课理用精炼的语言让学生学会应学的知识,并且巧妙的利用评价,使学生学的轻松,学的愉快。

  3、精心设计教学,教学设计关系到整节课教学的成败,所以,我在设计教学时一定要做到考虑全面,结合学生年龄特点,结合学生认知能力等等,设计重点突出,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合理的教学过程。

  4、适当的运用给予学生评价,学会教学中急中生智,合理处理教学生成资源,教学机智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练就的,这需要日积月累,需要不断的总结研究,不断的学习参考,虽然这方面能力的练就需要大量时间,大量精力,但我会尽自己所能不断努力。

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教学反思3

  本学期,我适应新教材教学工作的要求,认真学习,从各方面严格要求自己,结合本校的实际条件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使教学工作有计划,有组织,有步骤地开展。立足现在,放眼未来,为使今后的工作取得更大的进步,现对本学期教学工作作出总结,希望能发扬优点,克服不足,总结检验教训,继往开来,以促进教学工作更上一层楼。

  一、认真备课:不但备学生而且备教材备教法,根据教材内容及学生的实际,设计课的类型,拟定采用的教学方法,并对教学过程的程序及时间安排都作了详细的记录,认真写好教案每一课都做到“有备而来”,每堂课都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并制作各种利于吸引学生注意力的有趣课件,课后及时对该课作出总结,写好教学反思。

  二、增强上课技能:提高教学质量,使讲解清晰化,条理化,准确化,情感化,生动化,做到线索清晰,层次分明,言简意赅,深入浅出。在课堂上特别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加强师生交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作用,让学生学得容易,学得轻松,学得愉快;注意精讲精练,在课堂上老师讲得尽量少,学生动口动手动脑尽量多;同时在每一堂课上都充分考虑每一个层次的学生学习需求和学习能力,让各个层次的学生都得到提高。现在学生普遍反映喜欢上数学课,就连以前极讨厌数学的学生都乐于上课了。

  三、虚心请教其他老师:在教学上,有疑必问。在各个章节的学习上都积极征求其他老师的意见,学习他们的方法,同时,多听老师的课,做到边听边讲,学习别人的优点,克服自己的不足,并常常邀请其他老师来听课,征求他们的意见,改进工作。

  四、真批改作业:布置作业做到精读精练。有针对性,有层次性。为了做到这点,我常常到各大书店去搜集资料,对各种辅助资料进行筛选,力求每一次练习都起到最大的效果。同时对学生的作业批改及时、认真,分析并记录学生的作业情况,将他们在作业过程出现的问题作出分类总结,进行透切的评讲,并针对有关情况及时改进教学方法,做到有的放矢。

  五、做好课后辅导工作:注意分层教学。在课后,为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相应的.辅导,以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的需求,避免了一刀切的弊端,同时加大了后进生的辅导力度。对后进生的辅导,并不限于学习知识性的辅导,更重要的是学*的辅导,要提高后进生的成绩,首先要解决他们心结,让他们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使之对学习萌发兴趣。要通过各种途径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上进心,让他们意识到学习并不是一项任务,也不是一件痛苦的事情。而是充满乐趣的。从而自觉的把身心投放到学习中去。这样,后进生的转化,就由原来的简单粗暴、强制学习转化到自觉的求知上来。使学习成为他们自我意识力度一部分。在此基础上,再教给他们学习的方法,提高他们的技能。并认真细致地做好查漏补缺工作。后进生通常存在很多知识断层,这些都是后进生转化过程中的拌脚石,在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时,要特别注意给他们补课,把他们以前学习的知识断层补充完整,这样,他们就会学得轻松,进步也快,兴趣和求知欲也会随之增加。

  总之,在工作中我还有很多不足,学生的学风还不是很踏实,在教学上也需要进一步严格要求自己。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今后我还将保持勤学,善思,实干的准则,把工作做好。

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教学反思4

  “角的度量”是课程标准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内容。这节课历来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难点。学生学习这个知识常见的问题有二个:一是量角器的摆放,二是利用内外圈的刻度正确读出角的度数。针对学生中暴露出来的问题,我们教师常常抱着习以为常的心态,要求在熟记量角“点重合、边重合、读刻度”的三大步骤的前提下,组织学生进行大量的技能训练。在教学角的度量中,觉得学生有一定的难度,特别是中下层的学生,掌握的较难,在课前,我也预设到了这节课学生的难度,但是课上了以后还是不尽人意,如量角器的度数分内圈和外圈,学生看量角器时,不论角的一边对的是哪一圈的“0”刻度线,他们习惯看的是外圈的度数;有的即使外圈内圈看对了,但是在读刻度的时候,有时把四十几读成五十几,从哪边读过来在他们的头脑中比较模糊。我认为主要在于:

  首先是教具量角器与学生的量角器有所不同,教具是木头做的,中心点与零刻度线找起来在黑板上看不清,不能给学生以很好的示范;其次是学生对角的大小概念也不是很清楚,往哪个方向读数容易受错觉指引,再加上有两排数据,有时分不清到底看哪一排,除了零刻度线没找准外,视觉上产生的错觉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另外,四年级的学生看到的只是一个静态的、完整的角,还没有认识到角是由一条射线绕端点旋转而成,量角为什么要“中心对顶点,零线对一边,另边看刻度”,对于角的旋转过程、方向没有建立表象,加以认识,自然读度数也就茫茫然,弄不明白什么情况下看外刻度线或内刻度线,尽管总结出量角方法,学生仍是不知所措。实践证明,学生对文字的理解与把握远远逊于对形象的记忆。尽管也有教师的示范,但对于四年级的学生来说仍然太抽象。

  如何让学生能够正确地学会量角,掌握量角器的用法呢?我改变了策略,除了指名上来量角,集体指正方法以外,安排四人小组互相学习量角方法,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动手量,看看别人是怎么量的,会的同学教教不会的同学。还有,让学生全面认识量角器的构造和如何指导学生量角的方法的前提是,要让学生参与到对量角器的产生过程(知识的源头)中去,不能只让学生对量角器的认识停留在中心点、内外圈、零刻度线、刻度等一些标志性的静止状态,而无法用思维的连续性去指导量角行为的连贯性,“量角器为何能量角”这一问题解决了也就突破了量角这个难点。

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教学反思5

  1、本课导入部分:利用小军和小晴到文具店去买文具这一熟悉的生活情境,从而自然的引出数学问题,把解决实际问题与计算教学结合起来。体现了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让学生进一步感受“数学来源于生活”,激发了学生的兴趣。

  2、新授部分:分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解决实际问题一;分三个层次。

  第一层次是教学综合算式,要注意新旧知识的联系,把学生已知的分步算式改成综合算式。特别要注意让学生说说综合算式中应该先算什么后算什么,为什么。让学生根据应用题中的数量关系初步感知乘加综合算式中,不管乘法在前还是在后,都应该先算乘法,后算加法。这部分教师可以先和学生一起总结这一点。但有个别学生还是不知道为什么先算乘法。

  第二层次是教学脱式过程,这里要强调递等式的书写格式。首先要先计算第一步,特别注意没有计算的要照抄下来。有个别学生在书写格式上存在着些问题:比如,乘法在后,加法在前的,有些学生把第一步计算的得数先写在前面,或者把第二步计算的不照抄等等书写格式上的错误。

  第三层次是认识混合运算。

  第二部分:解决实际问题二;这里是学生在已经初步学习了乘加混合运算的基础上学习乘减混合运算的。要注意放手让学生试着列综合算式并解决。这道综合算式是减法在先,乘法在后,不能按照从左往右的运算顺序书写。再次总结了算式中有乘法和加减法的,应先算乘法。

  3、练习部分:特别是想想做做第2题,改错。可以从学生犯的典型错误来举例讲解。问题从学生中来,让学生解决。这样印象会更深刻。

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教学反思6

  《计算工具的认识》一课的内容,数学课中,从一年级到三年级我们很少看到理论这样居多的内容,但是分析四年级的教材,使我们不难发现,学生在数学课中,并不是一味、简单的学习计算,一些理论上的东西还是有必要了解的。备课时,我也参考了相关的教学设计,总觉得这些设计偏重于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特别是网络环境下,要体现出以学生为本,但是,这样的教学设计面对我们学生的实际情况能行不通吗?

  通过课前调查,我了解到大部分学生对计算工具已有一些相关的知识,并且安排让学生自己去查阅相关的资料,希望他们通过网络能收集到更多这方面的信息,来充实我们的课堂学习。毕竟网络的学习不仅能够开阔学生的视野、加大知识的容量,并且能为培养学生自主探求知识的能力创造良好的条件,也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中,由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但是,后来在课堂中发现,学生收集到的知识是极其有限的,可以说少之又少。经过了解才发现,有些学生家里有电脑,可对于查取信息的能力和方法上,学生还存在一定的困难,而一部分家庭生活水*达不到有电脑配置。显然让学生主动探究的学习存在一定的困难,基于这样的情况,我把教学调整为讲授式学习,介绍我在网上找到的相关知识。显然,教学效果达不到教学预设。

  令人欣慰的是本节课的重点是掌握计算器的使用方法。计算器对学生来说并不陌生,所以,我放手让学生自学课文中介绍计算器的功能,然后,以抢答等形式来加以巩固,对于学生了解的内容,学生比较感兴趣。

  一节课下来,我觉得像这样类型的课,根据我们现有的条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该如何上才能跟得上信息技术迅速发展的今天呢?教师的教学如何做好只要“引领”,而不是死板的传授学习呢?

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教学反思7

  《卫星运行时间》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乘法的内容。本课通过“有关人造卫星的知识”引入一些有关人造卫星运行的数据,让学生学会能对较大的数进行估计,并在具体活动情境中探索并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计算方法。

  这节课可以说是单纯的计算课,枯燥无味少不了,而且书中出示的主题图情景离我们的生活很远,学生对于卫星的了解也是少之甚少,但是通过课前了解我发现学生对卫星都非常感兴趣,所以备课时我找了一些关于人造地球卫星的图片和资料,把学生一步步带进情境中,在合适的机会出示卫星运行时间的信息从而导入新课。根据新课程理念,为了避免学生机械地操练计算,在教学时,要让学生多体会一些数学的思维方式,多让他们尝试探索,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理解运算的意义,并能用运算解决生活中的一些问题。

  这节课是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课,我将重点主要放在计算方法的探究上,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然后再小组合作具体讨论交流;从而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计算方法。

  反思:1、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经历有关人造卫星资料数据收集过程,培养学生收集数据的能力。2、学会估算:对于一些学生来讲,估算较为困难。所以让那些掌握较好的同学交流下自己的估算方法,对于其他同学来讲,能起到示范作用。使他们在别人的帮助下慢慢的学会。3、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具体计算时,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让学生自主探究,尝试用自己的计算方法探索。对于学生多种不同的算法,只要他们讲得出理由,都应加以肯定。不要求学生掌握几种不同的计算方法,让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来用。把重点放在讨论竖式的计算方法上,并让学生说一说每一步计算的算理。4、巩固练习:根据学生在练习中所出现的问题,拿出来让学生集体议一议,以巩固学生对三位数乘两位数计算方法,避免出现类似的错误。

  从这节课上让我明白了旧知和新知同等重要,没有相关旧知的充分储备,新知进行时就会很不顺利。对于估算教学只要学生有估算的意识就可以了,没有必要把它复杂化。

  再就是在我的课堂上,个人评价应该选择一种更好的方式,做到对学生及时评价,从而调动所有同学的积极性。要注意提问问题的技巧,应该把大问题分散开,把握教学推进的节奏。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需要我改进和学习提高的地方还有很多很多。

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教学反思8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通过具体活动,认识方向与距离对确定位置的作用。能根据方向(任意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 能描述简单的路线图。在教学中我抛出大象馆在猴山东北面,你能找到大象馆的具*置吗?引导学生发现还要知道具体的方向。接着我又抛出大象馆在猴山的东偏北30度,现在你能指出大象馆的具*置吗?通过讨论学生发现还是不能找到,那么还要知道什么呢?学生马上能说出还要知道大象馆到猴山的距离。通过这三步的练教学,学生知道了判定方向的方法,再由学生描述,方向就准确的多了,最后用语言写出来。

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教学反思9

  学生学习中,难免有疑点、难点,教师应及时发现,并抓住它,站在儿童的角度,以儿童的思维去介入,用儿童的语言去帮助,和学生一起探讨、研究,分解学生探究的难点,使难点不难,让学生容易明白。

  对于“乘法分配律”概念,老师们都是这样描述的: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用这两个数分别与这个数相乘,再把两次乘得的积相加。第一次教学时,我照本宣科,反复讲解,但每次作业仍会出现这样的错误:如(3+5)×8=3×8+5。究其原因,是没有真正理解乘法分配律的意义。所以第二次教学时,我就采用适于儿童理解的语言来理解乘法分配律:如9×99+99是这样描述的:9个99再加1个99共有10个99,写成算式就是:9×99+99=(9+1)×99。无需重复,学生居然能迎刃而解。

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教学反思10

  在教学《商不变的性质》时,尝试从学生感兴趣的实例引入,从学生的反应来看比我原来直接出现一些数学算式,让他们直接计算的效果更好。课的开始我首先给学生讲了一个小故事:悟空摘来了一些桃子,他拿出20个分给10个小猴子吃,小猴子们觉得太少了;于是悟空40个分给20个猴子吃,小猴子还是不满意。于是孙悟空又拿出200个桃子分给100个猴子吃。同学们你们认为谁最聪明呢?于是我很顺利的就引入了本课的教学。教学中我紧紧抓住:“孙悟空总是分给每个猴子2个桃子,你发现什么诀窍吗?”这个关键引导学生从自己编题到自己动脑探索,从数之间的变化得出“商不变”的规律,期间教师扶得少,学生创造的多;学生学会的不仅仅是一条数学性质,更重要的是,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学会了独立思考,学会了进行合作,还学习了“像数学家一样进行研究、创造”。同学们学习积极性很高,人人参与互动学习,通过列式、比较、讨论,学生自己总结出了商不变的规律,同时还有个别同学能指出希望同学要注意的地方,这一点讲的非常好,从这里我看到了学生的潜力。


四年级上册数学小故事5篇(扩展5)

——四年级上册数学应用题10篇

四年级上册数学应用题1

  1、修路队修一条800米长的路。已经修了226米,剩下计划每天修82米,还需几天修完?

  2、有一块面积是768*方米的长方形草地,它的宽是24米,周长是多少米?

  3、一桶油,连桶重900克,吃了一半油后,连桶重550克,问油重多少克?桶重多少克?

  4、一张单人桌60元,一张凳子25元,张老师带去700元,最多能买几套桌凳?

  5、某城市出租车计费办法是:3千米以内7元,以后每千米2元,王大伯共坐了5千米,应付多少钱?

  6、花店里有96枝玫瑰花,每20枝扎成一束,可以扎成几束,还剩几枝?

  7、四(1)班举行实践活动,27名队员包饺子,一共包了324个,*均每个少先队员包饺子多少个?

  8、甲地到乙地共936千米,一辆小汽车从甲地到乙地,当行驶了486千米时,剩下的路程每小时行90千米,还需要多少小时到达乙地?

  9、一辆货车每次运货5吨,16辆这样的货车运640吨货物,要运多少次?

  10、每6个玩具小熊装1盒,8盒装1箱。

  11、720个玩具小熊,要装多少箱?

  12、每箱玩具小熊能卖240元,*均每个玩具小熊卖多少元?

四年级上册数学应用题2

  在人教版五年制数学第七册课本练习八中有这样一道题:体育用品厂4000个羽毛球要包装,每筒装羽毛球12个。这些羽毛球最多能装多少筒,还剩几个?这是一道有余数的除法应用题,列算式是4000÷12=333(筒)……4(个)。当我在课堂上订正这道题时,梁晓凯同学高高地举起手,“老师,我有不同意见,这道题的结果应该是334筒余4个。”“哦?”我迟疑了一下,这时很多同学都举手同意梁晓凯的意见,我赶紧把话题接过来,“为什么?”“因为剩下的4个还需要一个筒”“原来是这样,那应该是334筒,怎么还余4个呢?请大家共同讨论一下,正确答案究竟是多少”我不露声色地说。同学们纷纷举手发言,各抒己见,争得面红耳赤。争论过后,吕炳全同学说:“应该是333筒余4个,因为题中的问题就说明了这一点。”这时我因势利导引导学生把这题改成:体育用品厂4000个羽毛球要包装,每筒装羽毛球12个。这些羽毛球能装多少筒?把这两道题进行一下对比,问题迎刃而解。

  最后我做了小结:课本上这道题是一道有余数的除法应用题,是精确计算,梁晓凯同学说的334筒余4个,是混淆了有余数的'除法和近似数的区别,不符合题中的要求,所以是不正确的,但是梁晓凯同学犯的这个错误值得,他提醒了大家在今后的学习中要认真读题,理解题意后再做出解答。

  课后我认真地反思了我们的教学工作: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这是我从来没遇到也从来没想过的问题。是不是我们的教学又走进了误区,又在围绕着考试转,考什么教什么?曾记得连续两次期末考试都考了用“进一法”求近似数的应用题,所以老师们对此类应用题倍加重视,一讲再讲,惟恐学生不会,讲得多了,学生也就死记硬背,依葫芦画瓢,根本不懂题意,拿过来就做,因此导致了今天错误的出现,这难道不是我们数学老师的悲哀吗?应用题教学应该教会学生什么,《新基础教育—数学课堂教学改革》告诉我们:数学教学要体现生活性。精心设计题目,提供学生参与实践活动的机会。理解、掌握知识的最终目的在于应用,通过知识的应用,问题的解决,可使学生亲身体验到学习数学的意义和作用,培养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应用意识。

  我想作为一名数学教师,要特别重视应用题的教学,重视数学建模能力的培养。这种能力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做到的,因此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还要不断地学习、钻研,留心收集、整理相关资料,并结合生活实际,多给学生时间和空间,在讨论、交流中去感知应用题的结构和一般的解答步骤。从教学的一点一滴做起,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

四年级上册数学应用题3

  1.一只山雀5天大约能吃800只害虫,照这样计算,一只山雀一个月大约能吃多少只害虫?(一个月按30天计算。)

  2.一辆长客车3小时行了174千米,照这样的速度,它12小时可以行多少千米?

  3.张爷爷买3只小羊用了75元,他还想再买5只这样的小羊,需要准备多少钱?

  4.5箱蜜蜂一年可以酿375千克蜂蜜。小林家养了这样的蜜蜂12箱,一年可以酿多少千克蜂蜜?

  5.育英小学的180名少先队员在"爱心日"帮助军属做好事。这些少先队员*均分成5队,每队分成4组活动,*均每组有多少名少先队员?

  6.刘叔叔带700元买化肥,买了16袋化肥,剩60元。每袋化肥的价钱是多少?

  7.春芽鸡场星期一收的鸡蛋,18千克装一箱。装好8箱后还剩16千克。星期一收了多少千克鸡蛋?

  8.王叔叔从县城开车去王庄送化肥。去的时候每小时行40千米,用了6小时,返回时只用了5小时。返回时*均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9.一辆旅游车在*原和山区各行了2小时,最后到达山顶。已知旅游车在*原每小时行50千米,山区每小时行30千米。这段路程有多长?

  10.公路两边植树,每边每千米要植树25棵,这条路长120千米,一共植树多少棵?

  11.学校准备发练习本,发给15个班,每班144本,还要留40本作为备用。学校应买多少练习本?

  12.一棵树苗16元,买3棵送1棵。一次买3棵,每棵便宜多少钱?

  13.洗发水每瓶15元,商场开展促销活动,买4瓶送1瓶。一次买4瓶,每瓶便宜多少元?

  14.一只熊猫一天要吃15千克饲料,动物园准备24袋饲料,每袋20千克,这些饲料够一只熊猫吃30天吗?

  15.汽车从甲地到乙地送货,去时用了6小时,速度是32千米/小时,回来只用了4小时,回来的速度是多少?

  16、小明上山用了4小时,每小时行3千米,下山的速度加快,是6千米/时,下山用了多长的时间?

  17.车间原计划每天生产15台机器,24天就可以完成,实际每天生产18台,实际只要几天就可以完成任务?

  18.实验小学要为三、四年级的学生每人买一本价格为12元的作文辅导书。已知三年级有145人,四年级有155人,两个年级一共需要多少元?

  19.有370人去旅游,每辆汽车坐30人,要几辆汽车才能拉完?

  20.有450千克大米,每天吃60千克,最多能吃几天?

  21.学校校礼堂每排有28个座位,四年级共有180人,可以坐满几排?还剩几人?

  22.刘叔叔带800元买化肥。买了16袋化肥,剩下80元,每袋化肥

  23.一辆长途客车3小时行了174千米。照这样的速度,它6小时以行多少千米?要求6小时可以行多少千米?必须先求:列式解答:

  24.李叔叔开货车从佛山运货到东莞用了3小时,货车的速度是40千米/时,返回时只用了2小时,李叔叔返回时*均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25.甲有14.8元,乙有15.2元,俩人要合买一个足球,一个足球的价钱是他俩人钱数总和的2倍,一个足球多少元,他们还差多少元?

  26.一台机器3小时耕地15公顷,照这样计算,要耕75公顷地,用5台机器需要多少小时?

  27.商店有14箱鸭蛋,卖出去250千克后,还剩4箱零20千克,每箱鸭蛋有多少千克?

  28.光明小学为山区同学捐书,四年级捐240本,五年级捐的是四年级的2倍,六年级比五年级多捐120本,*均每个年级捐多少本?

  29.粮店运进大米、面粉各20袋,每袋大米90千克,每袋面粉25千克,运进的大米比面粉多多少千克?(用两种方法解答)

  30.两根绳共长48.4米,从第一根上剪去*米后,第二根比第一根剩下的2倍还多6米.两根绳原来各长多少米?

  31.四、五年级的学生采集树种,四年级采集树种18.6千克,四年级比五年级少采集2.5千克,两个年级一共采集多少千克树种?

  32.一个车间原来每月用电2450千瓦·时,开展节约活动后,原来一年的用电量,现在可多用2个月,这个车间*均每月节约用电多少千瓦·时?

  33.同学们参加植树劳动,四年级共有96人,每人栽3棵树,五年级有87人,每人栽4棵树,五年级比四年级多栽树多少棵?

  34.第一小组6个同学数学测验的成绩分别是:86、79、98、100、89、94,算一算他们的*均分是多少?

  35.一辆汽车3小时行了135千米,一架飞机飞行的速度是汽车的28倍还少60千米,这架飞机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36.一个服装厂5天生产西服850套,照这样计算,一个月生产西服多少套?(一个月按30天计算)

  37.商店运来8筐苹果和12筐梨,每筐苹果38千克,每筐梨42千克,商店共运来水果多少千克?

  38.某工地需水泥240吨,用5辆汽车来运,每辆汽车每次运3吨,需运多少次才能运完?(用两种综合式解答)

  39.甲乙两地相距750千米,一辆汽车以每小时50千米的速度行驶,多少小时可以到达乙地?(列出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再解)

  40.小华、小林,共有12支铅笔,小刚和小红共有20支铅笔,他们*均每人有多少支铅笔?

  41.某小学三年级和四年级要给620棵树浇水,三年级每天浇40棵,浇了8天;剩下的由四年级来浇,5天浇完,*均每天浇多少棵?

  42.3台织布机4小时织布336米,照这样计算,1台织布机8小时织布多少米?

  43.甲乙两地相距560千米,一辆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每小时行48千米,另一辆汽车从乙地开往甲地,每小时行32千米.两车从两地相对开出5小时后,两车相距多少千米?

  44.一段公路原计划20天修完.实际每天比原计划多修45米,提前5天完成任务.原计划每天修路多少米

  45.新华书店运来一批科技书籍,第一天售出300本,占这批书籍的30%,这批科技书籍共有多少本?

  46.五年级有学生280人,其中男生占50%,五年级男生有多少人?

  47.六年级有学生300人,是三年级的2倍还少10人,三年级有多少人?

  48.水果店有苹果60箱,是橘子的3倍还多10箱,水果店有橘子多少箱?

  49.已知某一铁桥长1000米,现有一列火车从桥上通过,测得火车开始上桥到完全通过桥共用一分钟,整列火车完全在桥上的时间为40秒钟,求火车的长度和速度。

  50.有一位妇女在河边洗碗,旁人看见以后问她为什么要用这么多碗?她回答说,家中来了许多客人,他们每两个人合用一只菜碗,每3个人合用一只汤碗,每4个人合用一只饭碗,共用了65只碗.她家究竟来了多少客人?

四年级上册数学应用题4

  1、修路队修一条800米长的路。已经修了226米,剩下计划每天修82米,还需几天修完?

  2、有一块面积是768*方米的长方形草地,它的宽是24米,周长是多少米?

  3、一桶油,连桶重900克,吃了一半油后,连桶重550克,问油重多少克?桶重多少克?

  4、一张单人桌60元,一张凳子25元,张老师带去700元,最多能买几套桌凳?

  5、某城市出租车计费办法是:3千米以内7元,以后每千米2元,王大伯共坐了5千米,应付多少钱?

  6、花店里有96枝玫瑰花,每20枝扎成一束,可以扎成几束,还剩几枝?

  7、四(1)班举行实践活动,27名队员包饺子,一共包了324个,*均每个少先队员包饺子多少个?

  8、甲地到乙地共936千米,一辆小汽车从甲地到乙地,当行驶了486千米时,剩下的.路程每小时行90千米,还需要多少小时到达乙地?

  9、一辆货车每次运货5吨,16辆这样的货车运640吨货物,要运多少次?

  10、每6个玩具小熊装1盒,8盒装1箱。

  11、720个玩具小熊,要装多少箱?

  12、每箱玩具小熊能卖240元,*均每个玩具小熊卖多少元?

四年级上册数学应用题5

  教学内容:

  以求和为基本数量关系的两步计算应用题(书p51)。

  教学目标:

  使学生理解以求和为基本数量关系的两步计算应用题的结构,能用分析法或综合法分析数量关系,会口述解题步骤,能正确地列式解答。

  教学步骤:

  一、准备引新

  1、秋天到了,让我们到果园里看看吧!果园里种满了什么树呀?如果老师告诉大家果园里有苹果树1420棵,要求苹果树和梨树一共有多少棵?(出示准备题1)你能解答吗?为什么?谁来补一个条件呢?

  2、学生补充条件,并列式计算

  梨树有1000棵 1420+1000=2420(棵)

  3、这是一道几步计算的应用题?谁能补一个条件,使它成为两步计算的应用题?

  学生口答补充:

  (1)梨树比苹果树少420棵

  (2)梨树比苹果树多420棵

  (3)苹果树比梨树少420棵

  (4)苹果树比梨树多420棵

  4、揭题:这样的两步计算应用题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新课,现在我们先一起来研究第一种

  二、探究新知:

  1、研究例3

  (1) 读题,找条件和问题,师画出线段图

  (2) 根据小黑板上的思考提示,同桌互说这道题的解题思路

  (3) 学生在本子上试做这道题,只用列出分步算式,快的同学可以列出综合算式。

  (4) 指名板演算式,集体交流:指名说解题思路,1420表示什么?1000表示什么?

  (5) 综合算式怎么写 ?谁还有不同的写法?1420-420表示什么?

  2、如果补充的是梨树比苹果树多420棵,你怎样想?怎样算呢?根据思考提示自己思考后在本子上列式计算。

  指名板演,并说说先求什么?再求什么?

  3、小结:

  我们今天学习的两步计算应用题跟以前学习的两步计算应用题在条件上有什么不同?只有两个条件的时候,其中一个条件需要用到几次,这两题中的哪个条件用了两次?第一次用它求什么?第二次用它求什么?但今天学习的两步计算应用题跟以前学习的两步计算应用题有一点还是相同的,那就是关键都是先求出中间问题。

  三、巩固深化

  1、p52练一练1,请学生写在书上,集体校对

  2、p52练一练2,看线段图列式计算

  3、p52练一练3判断:谁的解法对?

  小刚:240+40=280(人)

  小明:240+40=280(人)

  240+280=520(人)

  小华:240-40=200(人)

  240+200=440(人)

  小青:240+240=480(人)

  480+40=520(人)

  小组讨论,选出正确的答案,错的`答案要说说错在哪里?

  4、p53练一练5

  5、p53练一练4

  四、总结

  今天你学会了什么?

四年级上册数学应用题6

  1、小刚有28张邮票,送给小红8张邮票后,两人的邮票张数一样多。小红原来有多少张邮票?

  2、15个老师带了129名学生去秋游。如果每辆车坐36人,一共需要多少辆汽车?

  3、一桶油连桶重9千克,用去油的一半后,连桶还剩5千克。这桶油重多少千克?桶重多少千克?

  4、公园在一条路的两边从头至尾共放了52盆花,每一边放的花同样多,相邻两盆花之间的距离都是4米。这条路长多少米?

  5、四年级有三个班,一班有45人,二班有48人,三班有46人。本学期学校组织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每人交活动费80元。这次活动一共需要费用多少元?

  6、甲、乙两列火车从两地相对行驶。甲车每小时行78千米。乙车每小时行62千米。甲车开出后1小时,乙车才开出,再过3小时两车相遇。两地间的铁路长多少千米?

  7、两辆汽车同时从一个地方向相反的方向开出。甲车*均每小时行65千米,乙车*均每小时行62千米。经过3小时,两车相距多少千米?

  8、一辆汽车和一辆摩托车同时从相距378千米的两地出发,相对开出。汽车每小时行72千米,是摩托车速度的2倍,经过多长时间两车相遇?

  9、辆汽车从甲地到乙地共要行驶580千米,用了6小时。途中一部分公路是高速公路,另一部分是普通公路。已知汽车在高速公路上每小时行120千米,在普通公路上每小时行80千米。汽车在高速公路上行驶了多少千米?

  10、小华家距学校2300米,每天步行上学,头看见路边的钟表发现要迟到,他马上改用每分钟150米的速度跑步前进,途*用20分钟,准时到达了学校。小华是在离学校多远的地方开始跑步的?

四年级上册数学应用题7

  1、王爷爷家养的4头奶牛每个星期产奶896千克,*均1头奶牛每天产多少奶呢?

  2、4辆汽车3次运水泥960袋,*均每辆汽车每次运水泥多少袋?

  3、(1)水波小学每间教室有3个窗户,每个窗户安装12块玻璃,9间教室一共安装多少块玻璃?

  (2)杨柳小学有12间教室,每间教室有3个窗户,一共安装324块玻璃。*均每个窗户安装多少块玻璃?

  4、小红买了2盒绿豆糕,一共重1千克。每盒装有20块,*均每块重多少克?

  5、一辆大巴车从张村出发,如果每小时行驶60千米,4小时就可以到达李庄。结果只用了3个小时就到达了。这辆汽车实际*均每小时行驶多少千米?

  6、白塔村计划修一条水渠,如果每天修16米,18天就能修完。第一天修了24米,照第一天的进度,几天能修完?

  7、虹光宾馆购进100条毛巾,每条6元。如果用这些钱购买8元一条的毛巾,可以买多少条?

  8、一包A4复印纸,每天用25张,20天正好用完。如果每天少用5张,那么可以用多少天?

  9、一个养蜂专业户,今年饲养蜜蜂24箱。去年5箱蜜蜂酿了375千克蜂蜜,照去年的酿蜜量计算,今年可以酿多少千克蜂蜜?

  10、冬冬家在15*方米的土地上共育苗135棵,照这样计算,要育苗990棵,需要多大面积的土地?

四年级上册数学应用题8

  1、一间房间长4米,宽3米。如果每*方米铺9块地砖,那么这间房需铺几块地砖?

  2、一扇防盗门高20分米,宽12分米。要给30扇这样的门涂油漆。(涂两面)一共要涂多少*方米?

  3、有一块长30米,宽20米的长方形土地要铺上草皮,每块草皮的面积是9*方分米。至少要多少块这样的草皮才能把这块地铺满?

  4、有一块长为20米,宽为80分米的长方形土地要铺上地砖,每块地砖的边长是50分米。至少需要多少块这样的地砖才能把这块地铺满?

  5、在长为8米,宽为5米的土地上截一个的正方形,剩余土地的面积是多少?

  6、一张写字台的台面长是13分米,宽是6分米。他的面积是多少?合多少*方厘米?

  7、一条人行道长20米,宽4米。面积是多少?合多少*方分米?用面积是25*方分米的水泥砖铺地,需要这样的水泥砖几块?

  8、学校安装教室玻璃。每块玻璃长40厘米,宽35厘米。每块玻璃的面积是多少*方分米?每*方分米玻璃是2角钱,一块玻璃多少钱?

  9、教室前面的墙壁,长6米,宽3米,墙上有一块黑板面积是3*方米,现在要粉刷这面墙壁,要粉刷的面积是多少?

  10、有一块菜地长37米,宽25米。菜地中间留了宽1米的路,把菜地*均分成4块,每一块的面积是多少?

  11、长客车3小时行了174千米,照这样的速度,它12小时可以行多少千米?

  12、王叔叔从县城开车去王庄送化肥。去的时候每小时行40千米,用了6小时,返回时只用了5小时。返回时*均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13、一辆旅游车在*原和山区各行了2小时,最后到达山顶。已知旅游车在*原每小时行50千米,山区每小时行30千米。这段路程有多长?

  14、汽车从甲地到乙地送货,去时用了6小时,速度是32千米/小时,回来只用了4小时,回来的速度是多少?

  15、小明上山用了4小时,每小时行3千米,下山的速度加快,是6千米/时,下山用了多长的时间?

  16、现有浓缩杨梅汁2750毫升,加上11升水后分给25个同学,每个同学可以得到多少毫升的杨梅汁饮料?

  17、某超市搞优惠活动买1瓶2升装的芬达送一瓶355毫升的芬达,小雅买了5瓶2升装的芬达,她一共能得到多少毫升的芬达?若分给25个小朋友喝,每人喝到多少毫升?

  18、净水社每天可以生产10000升纯净水,如果每桶装19升,那么最多可以装满多少桶?

  19、码头有煤370吨,如果一辆卡车一次可以装煤6吨,全部运走这些煤需要多少辆这样的卡车?

  20、5辆卡车7次可以运送280吨货物,每辆卡车每次可以运送多少吨货物?

四年级上册数学应用题9

  1、工人叔叔3小时做24个零件,照这样计算,他8小时做多少个零件?

  2、王大爷带了花1500元钱去买化肥,买了9袋化肥,找回15元。每袋化肥多少钱?

  3、张大爷买15只小猪用7455元,他还想再买30只这样的小猪,他还要准备多少钱?

  4、一双皮鞋105元,一件衣服的价钱是鞋子的2倍。妈妈买一双鞋子和一件衣服共要多少元?

  5、育才小学要把180名少先队员*均分成6个分队,每分队分成5组活动,*均每组有多少名少先队员?

  6、小荣家养了45只鸡,18只鸭。如果每只鸡一年可以产蛋13千克,每只鸭产蛋12千克,这些鸡、鸭一年可以产多少千克蛋?

  7、一支铅笔比一块橡皮贵7分,一支园珠笔可买11支铅笔,已知一块橡皮8分,一支园珠笔多少钱?

  8、张君今年45岁,小刚今年5岁,再过3年,张君的岁数是小刚的多少倍?

  9、小明有40元钱,比小强多6元,两人共有多少元?小明给小强多少元两人钱数一样多?

  10、某厂有男工42名,女工人数比男工的3倍少11名,这个工厂共有多少名工人?

  11、王叔叔在化肥厂开车送化肥。去时每小时行48千米,用了5小时,返回时因为空车只用了3小时,返回时*均每小时行多少千米?往返的*均速度是多少?

  12、学校发练习本,发给8个班,每班200本,还要留100本发奖用。学校应买多少本练习本?

  13、学校食堂运来1吨煤,计划烧40天。由于改进炉灶,每天节省5千克,这批煤可以烧多少天?

  14、一个装订小组要装订2640本书,3小时装订了240本。照这样计算,剩下的书还需要多少小时能装订完?

  15、四年级要为图书馆修补244本图书,第一天修补了49本,第二天修补了51本,剩下的要3天修补完,*均每天要修补多少本?

  16、建筑工地需黄沙50吨。用一辆载重4吨的汽车运了5次,余下的改用一辆载重5吨的汽车运,还要运几次?

  17、买一盆花要120元,买4盆送一盆,学校要用25盆花,最少要花多少钱?

  18、一头大象一天要吃350千克食物,饲养员准备了6吨食物,够大象吃上20天吗?

  19、买一束鲜花20元,买4束送1束。李阿姨一次买4束,每束便宜多少钱?

  20、水果店2千克苹果售价5元,3千克香蕉售价12元。妈妈打算苹果和香蕉各买6千克,应付多少钱?

  参考答案

  1、每小时生产的零件×时间=零件总数

  解:24÷3×8=8×8=64个

  答:他8小时做64个零件.

  2、总价÷数量=单价

  解:(1500-15)÷9=1485÷9=165元

  答:每袋化肥165元。

  3、单价×数量=总价

  解:(7455÷15)×30=497×30=14910元

  答:他还要准备14910元。

  4、皮鞋用款+衣服用款=共用款

  解:105+(105×2)=105+210=315元

  答:妈妈买一双鞋子和一件衣服共要315元.

  5、队员总数÷小组数=每小组人数

  解:180÷6×5=180÷30=6(名)

  答:*均每组有6名少先队员。

  6、鸡蛋+鸭蛋=年产蛋量

  解:45×13=585(㎏)

  18×12=216(㎏)

  585+216=801㎏

  答:这些鸡、鸭一年可以产801千克蛋.

  7、11支铅笔的价格=1支圆珠笔的价格

  解:8+7×11=15×11=165分165分=1元6角5分

  答:一支园珠笔1元6角5分。

  8、3年后张君的岁数÷3年后小刚的岁数=3年后张君的岁数是3年后小刚的岁数的倍数

  解45+3÷5+3=48÷8=6(倍)

  答:再过三年,张君的岁数是小刚的6倍.

  9、小明的钱数+小强的钱数=总数

  小明的钱数-二人的*均数=小明要给小强的钱数。

  解:40+(40-6)=40+34=74(元)

  40-(40+34)÷2=40-37=3(元)

  答:两人共有74元。小明给小强3元两人钱数一样多。

  10、男工数+女工数=总数

  解:42+(42×3-11)=42+115=157(名)

  答:这个工厂共有157名工人.。

  11、路程÷时间=速度

  解:48×5)÷3=240÷3=80(千米)

  240×2÷(3+5)=480÷8=60(千米)

  答:返回时*均每小时行80千米.往返的*均速度是60千米。

  ※12、发给8个班的+留下的=应买的

  解:8×200+100=1600+100=1700(本)

  答:学校应买1700本练习本.

  13、总量÷每天烧的=烧的天数

  解:1吨=1000千克

  1000÷40=25(千克)

  1000÷(25-5)=1000÷20=50(天)

  答:这批煤可以烧50天。

  14、剩余的书÷每小时装的=装订时间

  解:(2640-240)÷(240÷3)=2400÷80=30(小时)

  答:剩下的书还需要30小时能装订完。

  15、剩余的书÷3天=每天要装的

  解:244-49+51=244-100=144(本)

  144÷3=48(本)

  答:*均每天要修补48本.

  16、解:40-(4×5)=20吨

  20÷5=4(次)

  答:还要运4次。

  ※17、买5盆花4盆的钱,实际每盆花[120×4÷(4+1)]元。单价×数量=总价。(25盆正好是5盆的倍数)

  解:[120×4÷(4+1)]×25=96×25=2400(元)

  答:最少要花2400元。

  18、解:350×20=7000(千克)

  7000千克=7吨

  7吨>6吨

  答:不够。

  19、解:20-[20×4÷(4+1)]=20-16=4元

  答:每束便宜4元钱。

  20、解:5÷2×6+12÷3×6=15+24=39(元)

  答:应付39元钱。

四年级上册数学应用题10

  1、3台织布机4小时织布336米,照这样计算,1台织布机8小时织布多少米?

  2、2两辆汽车行驶300千米需要汽油240公升、照这样计算,现有5辆汽车同时运货到相距800千米的地方,需要多少公升汽油?

  3、5台拖拉机24天耕地12000公亩、要18天耕完54000公亩土地,需要增加同样拖拉机多少台?

  4、某厂原计划30天生产360台机器,实际20天完成。实际每天比原计划多生产多少台?

  5、某厂要生产360台机器,原计划每天生产12台,实际每天生产18台。实际可提前多少天完成?

  6、某厂要生产一批机器,原计划30天完成,实际20天完成,实际每天比原计划多生产6台。这批机器有多少台?

  7、一辆大巴车从张村出发,如果每小时行驶60千米,4小时就可以到达李庄。结果只用了3个小时就到达了。这辆汽车实际*均每小时行驶多少千米?

  8、一辆旅游车在*原和山区各行了2小时,最后到达山顶。已知旅游车在*原每小时行50千米,山区每小时行30千米。这段路程有多长?

  9、汽车从甲地到乙地送货,去时用了6小时,速度是32千米/小时,回来只用了4小时,回来的速度是多少?

  10、小明上山用了4小时,每小时行3千米,下山的速度加快,是6千米/时,下山用了多长的时间?

  11、这辆汽车每秒行18米,车的长度是18米,隧道长324米,这辆汽车全部通过隧道要用多长时间?

  12、师傅和徒弟一起加工一批零件,8小时共加工1400个,师傅1小时加工75个,那么徒弟每小时加工多少个?

  13、修一段长为960米的公路,修了6天完成了全长的一半,余下的*均每天修80米,修完这段公路一共需要多少天?

  14、两个工程队同时修一条路,甲队每月修95米,乙队每天修105米,经过了一年零八个月完工。问这条公路长多少米?

  15、王师傅加工一批零件,工作了3小时后,已经比总数的一半多加工12个,还剩48个未加工,王师傅*均每小时加工多少个零件?

  16、每棵树苗16元,买3棵送1棵。一次买3棵,每棵便宜多少钱?

  17、商场搞了一次促销活动,每袋洗衣粉20元,买4袋送一袋,妈妈买了4袋,每袋便宜多少元?

  18、健力宝每瓶2元4角,买3瓶送一瓶,一次买3瓶,每瓶便宜多少钱?

  19、甲、乙两列火车从同一车站于上午5点开出,甲车向北每小时行82千米,乙车向南每小时行86千米,到下午3时,两车相距多少千米?

  20、码头有煤炭384吨,如果每辆车可以装6吨煤炭,用8辆货车要装多少次才能运完?


四年级上册数学小故事5篇(扩展6)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5篇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1

  一、学生状况分析:

  透过上学期的接触与交流,对所带班四年级三班、四年级四班的学生有了全面的了解。两个班学生的学习习惯及个体差异有很大的差别。但总体来讲,有70%的学生基础好、潜力强,能完成老师交给的学习任务,学习用心性高,兴趣大,有强烈的求知欲、自觉性高。有和20%的学生处于中等,学习比较被动,其中有10%的学生自觉性差,经常不能按时完成作业。从学习习惯、兴趣、方法看,多数学生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态度都较好,对数学课学习兴趣较浓厚,能按正确学习方法去学数学。他们能上课遵守课堂常规,专心投入,认真完成作业,对不懂问题能及时大胆提问;学生上进心强,班级学生之间竞争意识浓;理解新知识的主动性较好,好奇心,好强心都很强,具体形象思维活跃。

  四年级是小学生涯的重要阶段,是承上启下的年级。是小学数学开始进入系统学习的开始。经过前三年的教学,学生在掌握的数学知识有了必须的基础,逻辑思维和智能有了必须的发展,学生在理解程度上,分析问题的潜力上,以及语言表达的潜力上都有较明显的提高。

  二、教材分析

  (一)数与代数

  1、认识更大的数(数一数、人口普查、国土面积、森林面积)

  (在学生认识万以内的数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亿以内的数并了解其在实际生活中的好处,掌握大数读写的方法,认识近似数及其作用。)

  2、乘法(卫星运行时间、体育场、神奇的计算器、探索与发现(一)、(二)、(三))

  (在学生学习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基础上,学习了两位数乘三位数,对一些较大数进行估计,认识计算器以及运用计算器探索一些数学规律。)

  3、除法(买文具、路程、时间、速度、参观苗圃、国家体育场秋游、探索与发现、抗震救灾)

  (本单元主要学习三位数除以整十数,三位数除以两位数,路程、时间与速度的数量关系,探索商的运算规律以及整数四则混合运算。

  4、生活中的负数(温度、正负数)

  (本单元主要使学生认识生活中一些常见的负数,对此学生已经积累了比较多的生活经验。主要了解负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好处,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现象。

  (二)空间与图形

  1、线与角(线的认识、*移与*行、相交与垂直、旋转与角、角的度量、画角。)(透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能识别直线、线段、射线,会用字母表示直线、线段与射线;认识*面上的*行线和垂线,能用三角尺画*行线、垂线,明白两点确定一条直线,两点间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认识*角、周角;会用量角器量指定角的度数、画指定度数的角。

  2、图形的变换(让学生经历把一个简单图形经过变换来制作美丽图形的过程,并能在方格纸上将简单图形旋转90度;能在方格纸上进行图形变换的操作活动,说出图形变换中的*移和旋转的过程。

  3、方向与位置(透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将能在具体的情景中,用数对来表示物体的位置;在具体的情景中,用方向和距离表示物体的位置。)

  (三)统计与概率统计(栽蒜苗一、二、三)(透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将体会统计图中1格表示多少单位的必要性,并进一步了解条形统计图的特点,理解复式统计图的实际好处,并能把生活中的一些数据绘制成复式统计图;了解单试折线统计图的特点,能将生活中的一些数据绘制成折线统计图,并能从折线统计上预测事物变化的趋势。)

  三、教材特点:

  1、带给密切联系学生现实生活的学习素材,使学生能借助直观形象的材料更好地理解所学的数学知识。

  2、创设探索数学规律的情境,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构成探索数学规律的意识。

  3、体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是每个学生都能在设计方案中获得成功。

  4、重视在多种活动中培养空间观念,发展空间观念。

  5、注重在统计过程中学习处理数据的方法,把数据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融会在一齐。

  6、设计富有特色的综合应用活动。使学生自觉地将各方面的经验、知识、策略进行综合应用。

  7、用数学的眼光分析周围的事物,培养对数学美的理解,展示数学发展的历史,渗透数学的文化价值。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2

  教学背景:

  《垂直与*行》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一课时的教学内容。它是在学生认识了直线、线段、射线的性质、学习了角及角的度量等知识的基础上学习的。在“空间与图形”的领域中,垂直与*行是学生以后认识*行四边形、梯形以及长方体、正方体等几何形体的基础,也为培养学生空间观念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载体。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初步理解垂直与*行是同一*面内两条直线的两种特殊的位置关系,初步认识垂线和*行线,并通过观察,感知生活中的垂直与*行的现象。

  2、使学生通过探究活动知道在同一个*面内两条直线存在着相交、*行的位置关系,掌握垂直、*行的概念。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及空间想象能力。

  教学重难点:

  1、正确理解“相交”“互相*行”“互相垂直”等概念,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2、相关现象的正确理解(尤其是对看似不相交,而实际上是相交现象的理解)。

  教学方法:

  想象法、情境法、直观演示法、演练法

  教学过程:

  1、设置情景,想象感知。

  1、进入纯数学知识的研究氛围,带领学生进行空间想象。

  导入:大家好,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垂直与*行》这节课。请同学们拿出一张白纸,再用手摸一摸它的*面,然后闭上眼睛,我们一起来想像,这个*面变大了,又变大了,变得无限大,在这个无限大的*面上出现了一条直线,又出现了一条直线,你想像的这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是怎样的……

  它又有哪几种情况呢?

  2、让学生把它们画在白纸上。

  二、探索比较,掌握特征。

  1、展示典型图形,强化图形表征。

  师:同学们,你们画的跟老师的一样吗?

  2、引导学生分类,通过演示让学生明白,在同一*面内的两条直线可以分成几类?根据什么来分?

  3、深入探究垂直与*行的现象,突破难点。

  师:我们把图(1)的两条直线放在方格纸上,发现它们之间都相差2个方格,我们把方格去掉,再用尺子量一量,左边是5厘米,右边也是5厘米,说明这两条直线之间的距离是相等的,向两端延长后也不会相交。所以,我们把在同一*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行线,也可以说这两条直线互相*行。

  师:我们再来观察图(2)的两条直线,它们相交成锐角和钝角,也就是说,它们相交不成直角,是普通的相交。而图(4)的两条直线,我们用三角板上的直角去比一比,发现它们相交成直角,它是相交中的特殊情况,如果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就说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其中一条直线叫做另一条直线的垂线,我们可以说这条直线是这条直线的垂线,这条直线也叫这条直线的垂线,这两条直线的交点叫做垂足。

  3、巩固拓展,运用新知。

  1、判断*行与垂直。

  师:现在,我们来做个判断的练习。下面图形中的两条直线是*行线吗?我们来分析一下。

  在同一*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才叫*行线,这两条直线相交了,所以不是*行线。

  这两条直线,延长后它们也相交了,所以也不是*行线。

  我们所说的*行,必须在同一*面内,这两条直线不在同一*面内,不是*行线。

  下面的直线只有一条,*行线是一组的,有两条,所以,也不是*行线。

  这两条直线延长后没有相交,而且,它们是在同一*面内,所以它们是*行线。

  下面图形中的两条直线垂直吗?请你们想一想,因为这两条直线没有相交成直角,所以不垂直。

  这两条直线延长后相交了,再用三角板上的直角去比,发现它们相交成直角,所以,它们是垂直的。

  2、根据下列各组直线的位置关系给它们找到各自的家。

  *行的垂直的相交的

  四、贴近生活,充分感受。

  1、运动场上也有垂直与*行的现象,你能找出来吗?

  2、在生活中我们常常遇到垂直与*行的现象,欣赏生活中垂直与*行现象的图片。

  五、知识回顾,深化表象。

  师:同学们,这就是今天我们所学的知识。你学会了吗?

  垂直与*行

  不成直角

  在同一*面内两条直线相交

  成直角(互相垂直)

  不相交(互相*行)

  教学总结:

  从学生思维角度看,垂直与*行这些几何图形,在日常生活中应用广泛,学生头脑中已经积累了许多表象,但由于学生生活的局限性,理解概念中的“永不相交”比较困难;还有学生年龄尚小,空间观念及空间想象能力尚不丰富,导致他们不能正确理解“同一*面”的本质;再加上以前学习的直线、射线、线段等研究的都是单一对象的特征,而垂线与*行线研究的是同一个*面内两条直线位置的相互关系,这种相互关系,学生还没有建立表象。这些问题都需要教师帮助他们解决。

  本课在设计导入时,并没有从生活中的现象入手,而是直接进入纯数学知识的研究氛围,带领学生先进行空间想象,把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画到纸上,然后进行梳理分类。之所以这样设计,原因有两个:一是学生对直线的特点已有了初步认识,有一定的知识基础和空间想象能力,对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会有更丰富的想象,而生活中*行、垂直的现象居多,情况较单一,不利于展开研究;二是四年级的学生在各个方面都处在一个转型阶段,它应为高年级较深层次的研究和探索打好基础、做好过渡,逐步培养学生对数学研究产生兴趣,用数学自身的魅力来吸引、感染学生。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3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中《线段、射线、直线》是在学生学习了线段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这部分知识是学生学习本册*行与垂直知识的基础。教学时我借助多媒体动态演示,直观形象地引入线段、射线和直线,并让学生讨论线段、直线、射线的联系和区别。因此我把该课的教学目标定为:认识线段、射线与直线,了解它们的联系和区别及表示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操作、比较和抽象、概括的能力,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重点是认识射线和直线,了解线段、射线和直线的特征及表示方法。难点是掌握直线、线段、射线的区别与联系,建立空间观念。

  一、把准起点,促进发展

  由于学生在二年级时已初步认识了线,并对线段与直线有一定的认识,虽然四年级学生的空间观念有一定的发展,但仍以形象思维为主,而本课教学的线段、射线、直线都是一种数学化的符号,具有较高的抽象性。所以对于三线的教学我从已知的线段入手,再到射线、直线,这样设计由浅入深,学生易于接受。学后进而通过比较三线的区别与联系,沟通了知识间的联系,也突破教学重难点。这样对教材的处理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二、参与实践,加深理解

  作为概念教学课,我留有足够的时间让学生深入参与学习过程,让学生在亲身体验、经历数学的过程中逐渐建立概念。通过操作,让学生对自己原先的猜想进行了一次验证,也对这个知识点的把握理解的更加深刻。还有最后让学生通过今天所学的知识创作一副图画,这里不仅让学生体验到学数学是为了用数学,更让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得到发挥和培养。

  三、直观教学,简洁明了

  利用多媒体的直观显示,可以把一些概念直观化,使知识简洁、明了,让学生容易接受。本节课中,射线和直线这两个概念是很抽象的,学生难以理解。利用多媒体的动态功能帮助学生建立“无限长”的表象。这样,通过交互技术实现数学隐性知识的显性化,让他们深刻地理解和掌握了线段、射线和直线概念的涵义与区别。

  四、充分感知,发挥想象

  这部分内容属于空间与图形部分,在教学过程中可以给予学生想象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来想象直线和射线的样子,通过想象来充分理解“无限长”的含义,使学生对射线和直线的理解并不仅仅停留在自己看到的表象上,而是向更加广阔的二维空间发展。

  五、联系生活,寻找原形

  数学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许多的数学知识与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可以在现实生活中找到“原型”。虽然射线、直线是抽象的数学知识,但是它们在生活中有很多“原型”,比如手电筒发出的光等。

  六、不足之处

  1、学生在课堂上虽然也经历的想象的过程,但是在教师任务驱使下的想象总显得被动了些。

  2、在教学射线这一概念时,关键词找的不够严谨,没有强调只有一个端点;板书的设计中缺少了字母表示法,有待完善。

  3、对教材的钻研方面,自己还停留在要教什么这个层面上。仅仅是围绕要教的内容逐个设计教学环节,并未预想其轻重。所以自己的课堂教学就呈现那种无节奏感的状态,还得努力。

  4、在学生的讨论与交流出现分歧时,没能有意识地组织学生进行辩论式学习,错失了良机。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4

  一、本班学生状况:

  四年级学生已经从中年级迈向高年级,他们的思维已经开始由具体形象思维过渡到抽象思维,对周围事物的认识较以前上升了一个层次,已经会用归纳概括的方法认识事物及解决问题,该班学生已经具备了初步的数学知识,为学好本册教材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二、教材分析:

  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资料:大数的认识,三位数乘两位数,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角的度量,*行四边形和梯形的认识,复式条形统计图,数学广角和数学实践活动等。

  在数与计算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大数的认识,三位数乘两位数,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在小学阶段,本学期结束后,有关正整数的认识和计算的资料将全部教学完。本册这些知识的学习,一方面使学生学会用较大的数进行表达和交流,掌握较大数范围内的计算技能,进一步发展数感;另一方面透过十进制计数法的学习,对有关数概念的各方面知识进行系统的整理和融会贯通,为学生构成科学、合理的数学认知结构奠定基础;并为进一步系统学习小数、分数及小数、分数的四则运算做好铺垫。因此,这部分知识仍然是小学生就应掌握和构成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在空间与图形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角的度量、*行四边形和梯形两个单元,这些都是本册的重点教学资料。

  在统计知识方面,本册教材安排了复式条形统计图。教材介绍了纵向和横向两种不同形式的复式条形统计图,让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学会看懂这两种统计图并学习进行数据分析,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构成统计的观念。

  在用数学解决问题方面,教材一方面结合乘法和除法两个单元,教学用所学的乘、除法计算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另一方面,安排了“数学广角”的教学资料,引导学生透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初步体会的运筹的数学思想方法,感受数学的魅力。同时让学生学习应用优化的思想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及推理的潜力,培养他们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和发现、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本册教材根据学生所学习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安排了两个综合应用数学的综合应用──“1亿有多大”和“你寄过贺卡吗?”,让学生透过小组合作的探究活动或有现实背景的活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体会探索的乐趣和数学的实际应用,感受用数学的愉悦,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和实践潜力。

  教材的特点:这一册实验教材对于教学资料的编排和处理,是以整套实验教材的编写思想、编写原则等为指导,力求使教材的结构贴合教育学、心理学的原理和儿童的年龄特征,体现了前几册实验教材同样的风格与特点。所以本册实验教材仍然具有资料丰富、关注学生的经验与体验、体现知识的构成过程、鼓励算法及解决问题的策略多样化、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体现开放性的教学方法等特点。

  三、教学目标是使学生:

  1.认识计数单位“十万”“百万”“千万”“亿”“十亿”“百亿”“千亿”,认识自然数,掌握十进制计数法,会根据数级读、写亿以内和亿以上的数,会根据要求用“四舍五入”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体会和感受大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进一步培养数感。

  2.会笔算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会进行相应的乘、除法估算和验算。

  3.会口算两位数乘一位数(积在100以内)和几百几十乘一位数,整十数除整十数、整十数除几百几十数。

  4.认识直线、射线和线段,明白它们的区别;认识常见的几种角,会比较角的大小,会用量角器量出角的度数,能按指定度数画角。

  5.认识垂线、*行线,会用直尺、三角板画垂线和*行线;掌握*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特征。

  6.结合生活情境和探索活动学习图形的有关知识,发展空间观念。

  7.了解不同形式的条形统计图,学会简单的数据分析,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8.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构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潜力。

  9.初步了解运筹的思想,培养从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的意识,初步构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潜力。

  10.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11.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四、本册资料的重点、难点:

  大数的认识,三位数乘两位数,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角的度量,以及*行四边形和梯形的认识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资料。

  五、主要教具、学具:

  本册教材是第二学段的开始,第一学段教学时用过的一些教具和学具有的仍可继续使用,如小棒、小黑板等。第二学段的教学需要一些新教具和学具。如:1.多级数位顺序表2.计算器3.算盘4.用硬纸条做的角和*行四边形5.量角器、三角板、直尺

  六、教学中采取的措施、方法:

  教学中主要采用讲授法、讨论法、实际操作法、演示法、练习法、比较法、分析法、综合法。

  1、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出发,透过实物教具、学具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概念、法则、知识之间的联系规律和解答方法。

  2、对于重点、难点资料和关键部分,要放在突出的位置,使学生切实周围,也能够采取适当分散、多举事例等办法。

  3、对于一些容易混淆的概念和法则,可采用比较的方法进行辨析。

  4、要揭示前后知识间的联系,使学生从前面所学的知识中掌握新的知识,从而构成良好的认知结构。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5

  新课程改革实验以来,大家越来越关注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我们的数学课堂也逐渐变得真实而生动,教学的设计朴实而又创新,学生学得扎实而又愉快。

  本节课是新课标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一课时的教学内容《垂直与*行》。这部分教材是在学生学习了直线与角的知识的基础上教学的,也是认识*行四边形和梯形的基础。由于垂直与*行是同一*面内两条直线的两种特殊的位置关系,对于小学四年级的孩子来说,他们应该都有这样的经验:哪些线是交叉的,哪些线是不交叉的。因此我们在课中要做的就是让学生体验在同一*面内,不交叉的两条直线叫做*行线,交叉里有一种特殊的叫做互相垂直,让学生的认识上升到思维的层面来。针对本节课,我主要把握以下几点:

  1、准确把握教学起点,努力还学生一个“真实”的数学课堂。

  本节课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从复习有关“直线”知识入手,唤起学生的回忆,为新知的探究学习做了较好的街接准备。同时,逐步培养学生对数学研究的兴趣,用数学自身的魅力来吸引、感染学生。

  2、课堂教学的方式、方法、教学手段朴实无华。

  回顾在《垂直与*行》的课堂教学中,我紧紧抓住“以分类为主线”展开探究活动,提出“在无限大的*面上同学们想象的两条直线的样子画下来?”“能不能把这几种情况进行分分类?”这样有思考价值的问题,学生通过想一想、画一画、分一分、说一说等多种活动进行观察、思考,逐步认识到:在同一*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只有相交和不相交两种情况,相交中有成直角和不成直角两种情况。这样的教学不仅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而且通过分类,分层理解,既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又有利于提高学生生活实际,让学生从自己的身边发现数学知识,进一步培养学生观察的能力,发现垂直与*行现象。

  在处理教学难点“在同一*面内”时,我利用课件出示一个长方体,在长方体的不同面上画两条不相交的直线,提问学生是否*行,帮助学生理解垂直与*行关系“必须在同一*面内”,直观到位。

  3、新知的训练点和拓展点扎实有效。

  除了从主题图中找垂直与*行现象,从生活中找,从身边找,还让学生动手摆一摆、拼一拼、画一画……通过这些练习,让学生进一步加深对*行和垂直概念的理解,进一步拓展知识面,使学生克服学习数学的枯燥感。让学生真正参与学习过程中来,在学习过程中提升自己的能力。

  当然,朴实不是不追求完美,真实不是为了展示*淡无奇,扎实不是简单重复的机械操作和训练。在我们的数学课堂中,要充分应用数学课程改革的理念,扎扎实实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让我们的课堂活起来,让我们的学生动起来,让课堂融入我们的智慧和思考,让课堂充满勃勃生机。


四年级上册数学小故事5篇(扩展7)

——四年级上册数学《角的度量》教学反思5篇

四年级上册数学《角的度量》教学反思1

  有人说 “有教育就必然有公开课”,而教育家于漪先生却说过:公开课永远是一件遗憾的艺术。我在和学生共同学习《角的度量》这一课时,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较好地实现了学生学习方式和教师教学方式的融合,注重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愿望,以及主动探究的意识。有以下靓点

  1、不断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带着问题的思考和解决中进行学习,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培养了学生的数学探索能力,使学习过程成为问题解决的过程;

  2、立足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数学活动经验,创设恰当的问题情境,呈现学习内容,使学生经历在现实生活中抽象出数学模型的过程。问题情境的创设,需要教师进行教学法的加工,以及一定程度的创造。既可以充分利用教材的题材,也可以创设更符合学生现实的、有趣的情境,使学生充分体会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的道理。

  3、引导学生用所学知识解决现实问题,初步学习将简单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4、重视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数学思想隐含在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中,是基础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知识是思想 的“躯体”,思想是知识是“灵魂”。所以对学生而言是不能从教材的字里行间读到的,要在教师引领、指导、学生自己学习、感悟中慢慢体会。学生只有领会了数学思想,才能有效地应用知识,形成能力。在本节课中,线段知识类比角的度量,学生比较容易理解和掌握。

  感悟:

  教学过程是一种师生间,学生间以及学生主题与教学媒体之间的相互交流的过程,教师对学生的表现及时给予肯定,积极的评价和热情的鼓励,会唤发学生学习热情。需以后做好以下几点

  1.抓基础:以教材为主,领悟编者意图,注重对基础知识的传授,还要对教材中新增设的栏目给予重视。

  2.抓规律:注重对相近知识的整理,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学习,自己总结规律,而不是教师代替其整理。

  3.抓典型:通过典型事例的讲解,培养学生掌握由特殊到一般的学习方法。

  4.抓方法:注意教学方法的改革,不搞题海战术。

  5.抓学生:加强对学生学习的关注,学法的指导,创新探究能力的培养,做到及时检查、反馈。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在以后的教育教学中,将尽自己所能,引领学生加强思维训练, 注重方法引领,让课堂成为学生喜欢的乐园。

  点评:

  整个课堂以学生的活动为主,体现了“和谐”的数学课堂。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结合学生的已有水*进行教学设计,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

  注重了学生探究过程,课堂上教师为学生提供了以个合适的思维空间。课堂中不仅仅是教师的教,而是更多的学的场面,是一个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学习场面。

  注重小组互助合作交流、共同探究。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交往、互动和共同发展的过程,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使他们在自主探究和合作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有效的发挥了他们的学习主体作用。

  另外,又设计复习提示和预习指导的作业,阅读课本4.2节课文并与4.3.第二节课文对比,思考怎样比较角的大小.让学生带着数学问题走出课堂,从而把学生的.思维引向一个更加广阔的空间,让学生在课外运用所学的知识进行实践、探究。

  总之,在本节课教学中,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致力启发学生已掌握的知识,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使他们最大限度地参与到课堂中,使每个学生都学有所得,真正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人人都得到良好的数学”教育的最终目标。

四年级上册数学《角的度量》教学反思2

  “角的度量”这节课是在学生认识角的基础之上,学习用量角器度量角的大小。因为这部分内容数学概念多,知识点多,比较繁琐,在以前的学习中也几乎没有接触,操作的时候也比较复杂,其中还有顶点和中心点重合,零刻度线和角的一边重合,包括读数时注意到内圈外圈刻度的选择都是重难点。

  本节课主要包括以下知识点:

  1、让学生认识量角器,知道量角器的刻度结构,能按不同的方向认识量角器上刻度的排列顺序;

  2、知道量角器的摆放;

  3、知道角的计量单位是度;

  4、让学生初步掌握量角的方法及读数方法。

  在上课的过程中,我发现学生在两个地方掌握理解的有些困难:一是量角器的摆放,二是利用内外圈的刻度正确读出角的度数。

  在本课的一开始通过让学生对线段的测量来引出对角的大小能不能测量来吸引学生的注意,简单明了,切近主题。接着在介绍量角器的时候发现教学用的大号量角器和学生的量角器之间还是有一定区别,因此,群殴注意利用投影在介绍,并结合投影测量,边测边介绍测量步骤。同时,在本节课中,我还给了大量的时间和机会让学生自己动手观察、实践,让他们多看多量多练,将学习到的操作方法充分运用到实践中,更有利于学生的学习和记忆。

  但是在整个课堂中也存在很多不足的.地方,比如:知识介绍不充分导致学生在操作的时候频频犯错,拖延了课堂时间;又如,学生的量角器有些有花纹,有些中心点不清导致很多学生无法测量精准也是我课前准备工作做得还不到位等等。

  不管是缺点还是优点,在面对课堂的时候,我都将真实地对待,坦然地看待,将在不断地自我反思中再学习、再实践,相信自己能在不断的自我反思中成长,在不断的自我实践中发展,在不断的自我成长中创新。

四年级上册数学《角的度量》教学反思3

  角的度量,一直是许多教师感到头痛的一个知识点。数学概念多,(如中心点、零刻度线、内刻度线、外刻度线都是一些抽象的纯数学语言)知识盲点多,几乎没有旧知识作铺垫,操作程序复杂,尤其是对于动作不够协调的四年级学生来说,是一次关于手与脑的挑战。跟以前相比,课中尽管使用了多媒体演示量角过程,并示范量角,量角过程也用歌谣的形式教给学生。可对于大部分学生而言,量角的过程仍是那么艰难:顶点和中心重合简单,而要把零刻度线和角的一边重合,另一边在刻度内却非易事(度量不同方位角时更是如此),内外刻度要分清更是困难,(尤其是反向旋转的和不同方位的角)。这些都是教学完新授后学生所反应出的问题。

  课后反思,发现是教学设计不够合理、完善,没注意到学生的个体差异和知识经验的差别。四年级的学生看到的只是一个静态的、完整的角,还没有认识到角是由一条射线绕端点旋转而成,量角为什么要中心对顶点,零线对一边,另边看刻度,对于角的旋转过程、方向没有建立表象,加以认识,自然读度数也就茫茫然,弄不明白什么情况下看外刻度线或内刻度线,尽管总结出量角方法,学生仍是不知所措。实践证明,那些歌谣也没能指导学生形成技能,只不过是比传统教法多一些花样,学生对文字的理解与把握远远逊于对形象的记忆。尽管也有教师的示范,但对于四年级的学生来说仍然太抽象。

  课后反思的结果是:让学生全面认识量角器的构造和如何指导学生量角的方法的前提是,要让学生参与到对量角器的产生过程(知识的源头)中去,不能只让学生对量角器的认识停留在中心点、内外圈、零刻度线、刻度等一些标识性的静止状态,而无法用思维的连续性去指导量角行为的连贯性,量角器为何能量角这一问题解决了也就突破了量角这个难点。为此,我重新设定了教学环节,决心让学生不光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最后一个环节指导量角有了以上的铺垫,在量角时,学生自然会自觉将零刻度线和角的一边对齐,读数时也会顺着旋转方向不难找到对应刻度,也避免刻意区分内外刻度而引起的困惑。不知不觉中掌握量角的方法,形成了技能。只有让学生参与到知识的形成过程,才能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等主体性品质,无形中也教会了他们学习的方法。

四年级上册数学《角的度量》教学反思4

  角的度量,一直是许多教师感到头痛的一个知识点。数学概念多,(如中心点、零刻度线、内刻度线、外刻度线都是一些抽象的纯数学语言)知识盲点多,几乎没有旧知识作铺垫,操作程序复杂,尤其是对于动作不够协调的四年级学生来说,是一次关于手与脑的挑战。跟以前相比,课中尽管使用了多媒体演示量角过程,并示范量角,量角过程也用歌谣的形式教给学生。可对于大部分学生而言,量角的过程仍是那么艰难:顶点和中心重合简单,而要把零刻度线和角的一边重合,另一边在刻度内却非易事(度量不同方位角时更是如此),内外刻度要分清更是困难,(尤其是反向旋转的和不同方位的角)。这些都是教学完新授后学生所反应出的问题。

  课后反思,发现是教学设计不够合理、美满,没注意到学生的个体差异和知识经验的差别。四年级的.学生看到的只是一个静态的、完整的角,还没有认识到角是由一条射线绕端点旋转而成,量角为什么要“中心对顶点,零线对一边,另边看刻度”,对于角的旋转过程、方向没有建立表象,加以认识,自然读度数也就茫茫然,弄不明白什么情况下看外刻度线或内刻度线,尽管总结出量角方法,学生仍是不知所措。实践证明,那些歌谣也没能指导学生形成技能,只不过是比传统教法多一些花样,学生对文字的理解与把握远远逊于对形象的记忆。尽管也有教师的示范,但对于四年级的学生来说仍然太抽象。 课后反思的结果是:让学生全面认识量角器的构造和如何指导学生量角的方法的前提是,要让学生参与到对量角器的产生过程(知识的源头)中去,不能只让学生对量角器的认识停留在中心点、内外圈、零刻度线、刻度等一些标识性的静止状态,而无法用思维的连续性去指导量角行为的连贯性,“量角器为何能量角”这一问题解决了也就突破了量角这个难点。为此,我重新设定了教学环节,决心让学生不光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

四年级上册数学《角的度量》教学反思5

  “角的度量”是在学生认识角的大小基础上进行的,是小学阶段几何初步知识的一个重要资料,也是操作性课题,感觉比较抽象、枯燥。这节课中数学概念教多,有1°的认识、中心点、零度刻度线、内刻度线、外刻度线都是一些抽象的纯数学语言。量角对四年级学生而言,有必须的难度。

  课堂上我首先经过故事讲述、动态演示1度角的产生;还让学生闭眼感知想象1°的角有多大,自我画1°的角。使“度”的概念形象化,并且分解认识量角器上刻度的难点。刚开始我发现有些学生拿着量角器就想量角,但却不知怎样放在要量的角上。于是我及时让学生

  在量角器上找大小不一样的角,并读出量角器上大小不一样的角。认识量角器时,我是让学生仔细观察自我的量角器,认真地研究,看看有什么发现。从课堂上学生的表现来看,学生的回答很不错,如:“我发现量角器上的有两行数,这些数的排列有规律,一行从左往右,一行从右往左,中间正好是90度”“量角器上有很多刻度”等。但在读角时学生却容易把内圈和外圈上的刻度搞混淆,这时我让学生在量角器上读出内圈和外圈相对的两个角的度数如(30°、150°),学生经过这两个角的认读,认识到读角时要注意把内圈和外圈上的刻度看清楚。

  同时还要注意读量角器上没有标数的角如(75°)这样能够让学生注意,不仅仅要会读有标上刻度数的角,并且要会读没有标刻度数的角,要认真地看清楚量角器上的刻度,才能正确地读出量角器上的角来。有了以上读角的经验,再在量角器上找大小不一样的角就容易了。然后再让学生进行尝试量角,探求量角的方法,并鼓励学生说如何量角的。学生经过一系列的学习,掌握了量角的方法。


四年级上册数学小故事5篇(扩展8)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12篇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1

  一、主要内容:

  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综合应用

  二、教学要求

  (一)数与代数

  1、经历收集日常生活中常见大数的过程,感受学习更大数的必要性,并能体验大数的实际意义;认识亿以内数的计数单位,了解各单位之间的关系,并会正确读、写;能比较亿以内数的大小;掌握万、亿为单位表示大数的方法;认识近似数,能求一个数的近似数,能对大数进行估计。

  2.理解三位数乘两位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会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能对生活中具体事物的数量用不同的方法进行估计;掌握计算器的运用方法,会利用计算器探索一些数学规律。

  3.理解除数是两位数除法的计算方法,并能进行正确地计算;在实际情境中,理解速度、时间与路程之间的关系,并能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经历探索商的变化规律的'过程,初步掌握探索的方法,并能运用发现的规律解决实际问题;体会中括号运用在计算中的必要性,并能正确计算带有中括号的三步整数四则混合运算。

  4.能认识负数在日常生活中的意义,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现象。

  (二)空间与图形

  1.能识别直线、线段与射线,会用字母表示直线、线段与射线;认识*面上的*行线和垂线,能用三角尺画*行线、垂线,知道两点确定一条直线,两点间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理解*角、周角;会用量角器量(画)指定度数的角。

  2.将经历一个简单图形经过变换制作美丽图形的过程,并能在方格纸上将简单图形旋转90°;能在方格纸上进行图形变换的操作活动,说出图形变换中的*移或旋转的过程。

  3.能在具体的情境中,用数对来表示物*置;在具体的情境中,用方向和距离表示物体的位置。

  (三)统计与概率

  体会统计图中1格表示多个单位的必要性,并进一步理解条形统计图的特点;认识单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能将生活中的一些数据,绘制成折线统计图,并能从折线统计图上预测事物变化的趋势。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2

  一、班情分析

  在本学期的教学工作中,我执教的是四年级(1)班和(2)班的学生。

  两班学生基础较扎实,思想品德较好,学习能力较强,学习习惯较好,学习态度认真,如徐冰彬、郭一峰、徐婧怡、郑统泽、潘书洁等,能在班级中发挥模范带头作用。但也存在不*衡性,有些同学作业拖拖拉拉,所以在教学中要注重发挥本班的优势,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引导学生自觉地有效地探索知识,寻求规律,不断培养学生的能力,发展智力。

  二、教材分析

  <一>教学内容

  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大数的认识,公顷和*方千米,角的度量,三位数乘两位数,*行四边形和梯形,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条形统计图,数学广角和数学实践活动等。

  <二>教学重点

  大数的认识,三位数乘两位数,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角的度量,以及*行四边形和梯形的认识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

  <三>教学分析

  在数与计算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大数的认识,三位数乘两位数,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在小学阶段,本学期结束后,有关正整数的认识和计算的内容将全部教学完。

  本册这些知识的学习,一方面使学生学会用较大的数进行表达和交流,掌握较大数范围内的计算技能,进一步发展数感;另一方面通过十进制计数法的学习,对有关数概念的各方面知识进行系统的整理和融会贯通,为学生形成科学、合理的数学认知结构奠定基础;并为进一步系统学习小数、分数及小数、分数的四则运算做好铺垫。因此,这部分知识仍然是小学生应该掌握和形成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在空间与图形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角的度量、*行四边形和梯形两个单元,这些都是本册的重点教学内容。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通过丰富的数学活动,让学生进一步认识直线、线段、射线、角、垂线、*行线、*行四边形和梯形,学会一些简单的作图方法;同时获得探究学习的经历,体会各种图形的特征及图形之间的关系,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进一步发展。

  在统计知识方面,本册教材安排了复式条形统计图。教材介绍了纵向和横向两种不同形式的复式条形统计图,让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学会看懂这两种统计图并学习进行数据分析,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形成统计的观念。

  在用数学解决问题方面,教材一方面结合乘法和除法两个单元,教学用所学的乘、除法计算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另一方面,安排了“数学广角”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初步体会的运筹的数学思想方法,感受数学的魅力。同时让学生学习应用优化的思想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培养他们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和发现、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本册教材根据学生所学习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安排了两个综合应用数学的综合应用──“1亿有多大”和“你寄过贺卡吗?”,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探究活动或有现实背景的活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体会探索的乐趣和数学的实际应用,感受用数学的愉悦,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和实践能力。

  <四>教材目标

  1、认识计数单位“十万”“百万”“千万”“亿”“十亿”“百亿”“千亿”,认识自然数,掌握十进制计数法,会根据数级读、写亿以内和亿以上的数,会根据要求用“四舍五入”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体会和感受大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进一步培养数感。

  2、知道并理解公顷、*方千米、*方米之间的进率,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初步形成1公顷、1*方千米的表象。

  3、会笔算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会进行相应的乘、除法估算和验算。

  4、会口算两位数乘一位数(积在100以内)和几百几十乘一位数,整十数除整十数、整十数除几百几十数。

  5、认识直线、射线和线段,知道它们的区别;认识常见的几种角,会比较角的大小,会用量角器量出角的度数,能按指定度数画角。

  6、认识垂线、*行线,会用直尺、三角板画垂线和*行线;掌握*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特征。

  7、结合生活情境和探索活动学习图形的有关知识,发展空间观念。

  8、了解不同形式的条形统计图,学会简单的数据分析,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9、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10、初步了解运筹的思想,培养从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11、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12、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三、教学措施

  1、改变教学思想。

  具有新观念、新思想、新体验。改变原有的老师讲、学生学的思想观念,实施互动学习,自主探究,老师给营造一个宽松、合谐,充满爱、民主、喜悦的学习氛围。

  2、注重生活与数学的密切联系。

  重视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教学要考虑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结合他们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设计富有情趣的习题,使他们有更多的机会从生活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重视数学知识的课外延伸,加强数学知识的实用性和开放性。

  3、注意教学的开放性,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适当设计一些开放性问题,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索的机会。

  4、面向全体、全面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① 加强基础训练,在计算方面,重点是要加强口算训练,。在应用题方面,要重视一步计算应用题的练习。在练习中必须重视应用题结构的训练,如根据条件补充问题、根据问题补充条件等,这种题目要经常训练,它对于提高学生分析数量关系的能力是大有裨益的。

  ② 实施分层教学,弹性教学,针对学生的不同特点,不同的接受能力,采取不同的方法,布置不同的作业,注意因材施教,力求“下要保底,上不封顶”即下要保义务教育的共同要求,上要引导兴趣浓厚,学有余力的学生进一步发展。把共同要求和发展个性结合起来。

  ③ 重视学生的课时目标过关和单元素质过关,作业严把关,加强信息交流,及时反馈,增强教学的针对性。

  5、结合多媒体、教具、学具教学。

  在课堂教学中,利用计算机对文字、图象、声音、动画等信息进行处理,形成声、像、图、文并茂的多媒体教学系统,进行视、听、触、想等多种方式的形象教学; 通过实物教具、学具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概念、法则、知识之间的联系规律和解答方法;改革课堂问答方式,实施参与性教学。

  6、作业设计力求准确、简洁、规范、方便教学。

  学生学业成绩的提高有赖于高质量的练习,我们必须重视课堂作业的设计和学生练习的达成度。课内外作业均要经过精心设计,力求从培养学生能力出发,体现课改精神,同生活实践紧密结合,重在发展学生思维,培养学生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此外,采取“基础练习+个性作业” 形式,针对学生不同的学习水*,分层设计作业。教师针对不同层面的学生完成不同难度的作业,让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作业内容和形式,实现差异发展。

  四、主要教具、学具:

  本册教材是第二学段的开始,第一学段教学时用过的一些教具和学具有的仍可继续使用,如小棒、方木块、钉子板等。第二学段的教学需要一些新教具和学具。如:

  1.多位数计数器

  2.多级数位顺序表

  3.计算器

  4.算盘

  5.用硬纸条做的角和*行四边形

  6.量角器、三角板、直尺

  五、教学课时的安排

  四年级上学期数学教学安排了67课时的教学内容。各部分教学内容教学课时大致安排如下:

  <一>、大数的认识(14课时)

  1亿有多大?………………………………………1课时

  <二>、公顷和*方千米……………………………2课时

  <三>、角的度量(5课时)

  <四>、三位数乘两位数(11课时)

  1、口算乘法………………………………………2课时左右

  2、笔算乘法………………………………………9课时左右

  <五>、*行四边形和梯形(7课时)

  <六>、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15课时)

  1、口算乘法……………………………………2课时左右

  2、笔算除法……………………………………12课时左右

  整理和复习……………………………………… 1课时

  <七>、条形统计图(4课时)

  <八>、数学广角(3课时)

  九>、总复习(5课时)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3

  一、主要内容:

  本册是小学数学第二学段的第一册教材。主要包括以下八个单元内容:(一)认识更大的数;(二)线与角;(三)乘法;(四)图形的变化;(五)除法:(六)方向与位置:(七)生活中的负数:(八)统计。

  二、总体教学目标:

  1、经历收集日常生活中常见大数的过程,感受学习更大数的必要性,体会大数的实际意义。通过操作活动,认识亿以内数的记数单位,了解各单位之间的关系,并会正确读、写以及比较数的大小。理解近似数在实际生活中的作用,能按实际问题的需要求一个数的近似数。

  2、通过操作活动,认识直线、线段与射线,会用字母正确读出直线、线段与射线。通过操作活动,认识*面上的*行线和垂线,能用三角尺画*行线和垂线;体会两点间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知道两点间的距离。通过操作活动,知道*角、周角,了解角的大小之间的关系;会用量角器量指定角的度数,画指定度数的角。

  3、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能运用乘法运算解决一些实际问题。能对生活中具体事物的数量用不同的方法进行估计。认识并会使用计算器,会利用计算器探索一些数学规律。通过对乘法运算规律以及有趣算式规律的探索经理数学问题探索的过程,并会运用乘法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运算。

  4、通过在方格纸上的操作活动,说出图形的*移或旋转的变化过程,并能在方格纸上将简单图形旋转90。通过实例观察,了解一个简单图形经过*移或旋转制作复杂图形的过程,并能设计简单的图案。

  5、结合实际情景,探索并掌握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的进行计算。在实际情景中,理解路程、时间与速度之间的关系,并能解决生活中简单的问题结合具体情景,体会万、亿等大数的实际意义。历探索的过程,发现商不变的规律,并能运用规律进行简便运算。在解决实际问题中,认识引入中括号的必要性,并能进行简单的整数四则混合运算。

  6、在具体的情景中,能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位置。通过具体的情境中,体会方向、距离两个条件对确定位置的作用,能根据方向和距确定物体的位置。能描述简单的路线图

  7、了解日常生活中负数的意义、表示方法,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问题。

  8、通过处理实验数据的活动,体会到统计图中一格表示多个单位的必要性,并理解条形统计图上的数据所表示的意义。通过处理实验数据的活动,理解复式统计图的.实际意义,并能把生活中的一些数据绘制成复式统计图。通过处理实验数据的活动,了解单式统计图的特点;能将一组相关的数据绘制成单式折线图,并能从折线统计图上获取变化情况的信息。

  三、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加强估算能力的培养,鼓励解决问题策略与算法的多样化。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与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研专题:

  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与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4

  一、班情分析

  在本学期的教学工作中,我执教的是四年级(1)班和(2)班的学生。

  两班学生基础较扎实,思想品德较好,学习能力较强,学习习惯较好,学习态度认真,如徐冰彬、郭一峰、徐婧怡、郑统泽、潘书洁等,能在班级中发挥模范带头作用。但也存在不*衡性,有些同学作业拖拖拉拉,所以在教学中要注重发挥本班的优势,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引导学生自觉地有效地探索知识,寻求规律,不断培养学生的能力,发展智力。

  二、教材分析

  <一>教学内容

  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大数的认识,公顷和*方千米,角的度量,三位数乘两位数,*行四边形和梯形,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条形统计图,数学广角和数学实践活动等。

  <二>教学重点

  大数的认识,三位数乘两位数,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角的度量,以及*行四边形和梯形的认识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

  <三>教学分析

  在数与计算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大数的认识,三位数乘两位数,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在小学阶段,本学期结束后,有关正整数的认识和计算的内容将全部教学完。

  本册这些知识的学习,一方面使学生学会用较大的数进行表达和交流,掌握较大数范围内的计算技能,进一步发展数感;另一方面通过十进制计数法的学习,对有关数概念的各方面知识进行系统的整理和融会贯通,为学生形成科学、合理的数学认知结构奠定基础;并为进一步系统学习小数、分数及小数、分数的四则运算做好铺垫。因此,这部分知识仍然是小学生应该掌握和形成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在空间与图形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角的度量、*行四边形和梯形两个单元,这些都是本册的重点教学内容。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通过丰富的数学活动,让学生进一步认识直线、线段、射线、角、垂线、*行线、*行四边形和梯形,学会一些简单的作图方法;同时获得探究学习的经历,体会各种图形的特征及图形之间的关系,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进一步发展。

  在统计知识方面,本册教材安排了复式条形统计图。教材介绍了纵向和横向两种不同形式的复式条形统计图,让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学会看懂这两种统计图并学习进行数据分析,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形成统计的观念。

  在用数学解决问题方面,教材一方面结合乘法和除法两个单元,教学用所学的乘、除法计算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另一方面,安排了“数学广角”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初步体会的运筹的数学思想方法,感受数学的魅力。同时让学生学习应用优化的思想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培养他们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和发现、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本册教材根据学生所学习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安排了两个综合应用数学的综合应用──“1亿有多大”和“你寄过贺卡吗?”,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探究活动或有现实背景的活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体会探索的乐趣和数学的实际应用,感受用数学的愉悦,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和实践能力。

  <四>教材目标

  1、认识计数单位“十万”“百万”“千万”“亿”“十亿”“百亿”“千亿”,认识自然数,掌握十进制计数法,会根据数级读、写亿以内和亿以上的数,会根据要求用“四舍五入”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体会和感受大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进一步培养数感。

  2、知道并理解公顷、*方千米、*方米之间的进率,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初步形成1公顷、1*方千米的表象。

  3、会笔算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会进行相应的乘、除法估算和验算。

  4、会口算两位数乘一位数(积在100以内)和几百几十乘一位数,整十数除整十数、整十数除几百几十数。

  5、认识直线、射线和线段,知道它们的区别;认识常见的几种角,会比较角的大小,会用量角器量出角的度数,能按指定度数画角。

  6、认识垂线、*行线,会用直尺、三角板画垂线和*行线;掌握*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特征。

  7、结合生活情境和探索活动学习图形的有关知识,发展空间观念。

  8、了解不同形式的条形统计图,学会简单的数据分析,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9、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10、初步了解运筹的思想,培养从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11、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12、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三、教学措施

  1、改变教学思想。

  具有新观念、新思想、新体验。改变原有的老师讲、学生学的思想观念,实施互动学习,自主探究,老师给营造一个宽松、合谐,充满爱、民主、喜悦的学习氛围。

  2、注重生活与数学的密切联系。

  重视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教学要考虑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结合他们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设计富有情趣的习题,使他们有更多的机会从生活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重视数学知识的课外延伸,加强数学知识的实用性和开放性。

  3、注意教学的开放性,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适当设计一些开放性问题,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索的机会。

  4、面向全体、全面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① 加强基础训练,在计算方面,重点是要加强口算训练,。在应用题方面,要重视一步计算应用题的练习。在练习中必须重视应用题结构的训练,如根据条件补充问题、根据问题补充条件等,这种题目要经常训练,它对于提高学生分析数量关系的能力是大有裨益的。

  ② 实施分层教学,弹性教学,针对学生的不同特点,不同的接受能力,采取不同的方法,布置不同的作业,注意因材施教,力求“下要保底,上不封顶”即下要保义务教育的共同要求,上要引导兴趣浓厚,学有余力的学生进一步发展。把共同要求和发展个性结合起来。

  ③ 重视学生的课时目标过关和单元素质过关,作业严把关,加强信息交流,及时反馈,增强教学的针对性。

  5、结合多媒体、教具、学具教学。

  在课堂教学中,利用计算机对文字、图象、声音、动画等信息进行处理,形成声、像、图、文并茂的多媒体教学系统,进行视、听、触、想等多种方式的形象教学; 通过实物教具、学具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概念、法则、知识之间的联系规律和解答方法;改革课堂问答方式,实施参与性教学。

  6、作业设计力求准确、简洁、规范、方便教学。

  学生学业成绩的提高有赖于高质量的练习,我们必须重视课堂作业的设计和学生练习的达成度。课内外作业均要经过精心设计,力求从培养学生能力出发,体现课改精神,同生活实践紧密结合,重在发展学生思维,培养学生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此外,采取“基础练习+个性作业” 形式,针对学生不同的学习水*,分层设计作业。教师针对不同层面的学生完成不同难度的作业,让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作业内容和形式,实现差异发展。

  四、主要教具、学具:

  本册教材是第二学段的开始,第一学段教学时用过的一些教具和学具有的仍可继续使用,如小棒、方木块、钉子板等。第二学段的教学需要一些新教具和学具。如:

  1.多位数计数器

  2.多级数位顺序表

  3.计算器

  4.算盘

  5.用硬纸条做的角和*行四边形

  6.量角器、三角板、直尺

  五、教学课时的安排

  四年级上学期数学教学安排了67课时的教学内容。各部分教学内容教学课时大致安排如下:

  <一>、大数的认识(14课时)

  1亿有多大?………………………………………1课时

  <二>、公顷和*方千米……………………………2课时

  <三>、角的度量(5课时)

  <四>、三位数乘两位数(11课时)

  1、口算乘法………………………………………2课时左右

  2、笔算乘法………………………………………9课时左右

  <五>、*行四边形和梯形(7课时)

  <六>、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15课时)

  1、口算乘法……………………………………2课时左右

  2、笔算除法……………………………………12课时左右

  整理和复习……………………………………… 1课时

  <七>、条形统计图(4课时)

  <八>、数学广角(3课时)

  九>、总复习(5课时)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5

  一、教学目的任务:

  (思想教育、双基教学、能力培养、智力开发、方法指导、习惯形成及培优、促中、转差的目标)

  这一册教材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从而使学生:

  1.认识计数单位十万百万千万亿十亿百亿千亿,认识自然数,掌握十进制计数法,会根据数级读、写亿以内和亿以上的数,会根据要求用四舍五入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体会和感受大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进一步培养数感。

  2.会笔算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会进行相应的乘、除法估算和验算。

  3.会口算两位数乘一位数(积在100以内)和几百几十乘一位数,整十数除整十数、整十数除几百几十数。

  4.认识直线、射线和线段,知道它们的区别;认识常见的几种角,会比较角的大小,会用量角器量出角的度数,能按指定度数画角。

  5.认识垂线、*行线,会用直尺、三角板画垂线和*行线;掌握*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特征。

  6.结合生活情境和探索活动学习图形的有关知识,发展空间观念。

  7.了解不同形式的条形统计图,学会简单的数据分析,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8.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9.初步了解运筹的思想,培养从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10.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11.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二、情况分析

  1、班级概况:

  四年级是在20xx年新组建的,现有人数为43人,其中男同学28人,女同学15人。大多数学生来自庄冲村,淳河村,唐冲村、秦咀村等,这些学生中有父母离异的,有父母外出工作,跟着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的多人。

  2、知识掌握情况。

  从上学期的期末质量检测来看,学生对双基知识掌握得还不够,对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认识、吨千米的认识掌握得不太好。

  在计算方面,学生的差别比较大,多数学生对于口算,能做到脱口而出,但由于部分学生对于乘除知识掌握不好,直接影响了口算的速度和计算的正确性,学生在这方面表现出来的差距非常之大。对于一些计算式题,部分学生的计算速度极待提高,各种计算的良好习惯有待养成。应用题掌握得还不够,只有部分学生能认真分析题意,正确列式,不能很好地根据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去分析题意,对各种应用题的结构掌握的还不够。同时解决实际问题能力有待于提高。这对本学期的教学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少数优等生的知识和经验、获取知识的能力、抽象思维水*有了一定的发展。基础知识掌握牢固,具备了一定的学习数学的能力。而学困生连乘除法的计算都有困难。

  3、学习习惯、兴趣、方法及心理特征

  从学习习惯、兴趣、方法看,多数学生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态度都较好,对数学课学习兴趣较浓厚,能按正确学习方法去学数学。他们能上课遵守课堂常规,专心投入,认真完成作业,对不懂问题能及时大胆提问;学生上进心强,班级学生之间竞争意识浓;接受新知识的主动性较好,好奇心,好强心都很强,具体形象思维活跃。由于年纪较小,学生的个性显得不稳定,对事物的认识和个人的情感不能客观的分析,意志力尚不定型,自控力不强,对人对事热情度高,但持久性差,注意力易分散,失败面前易灰心。同时也有个别学生上课注意力分散,思想开小差,学习目的性不够明确,对实施课堂教学有一定难度。

  从心理特征看,多数学生喜欢在别人面前表现自己,喜欢表扬夸奖,班上竞争意识浓;学困生上课比较被动,不闻不问,积极性不高,作业完成较难,但也喜欢激励。

  4、优秀生学习特点和后进生成因:

  (1)优秀生少,根据*时的质量检测,真正成绩稳定,思维灵活,对应用题能认真而正确地分析的同学只有5、6个。他们对数学学习兴趣很浓厚,能较好遵守小学生课堂常规,同学之间能互相帮助,共同探讨,互相协作,他们思维活跃,发言大胆,对有争议的问题能大胆争论,上进心强,上课认真听讲,作业及时认真,不懂问题能大胆提问,恐怕学习成绩会下降。这些学生的家长对学生的学习成绩较为重视,大部分的.家长能而且有能力配合教师的教学对学生进行个别的辅导。

  (2)中等生对应用题的分析和理解能力一般,成绩有回落的可能。他们学习认真,作业态度好。

  (3)班中的后进生,大多数是因为基础知识掌握不好,存有知识断层,学习的自律性比较差,学习能力弱,接受能力差,学习目的不明确,对学习也提不起兴趣。在他们当中有的是单亲家庭,父母对子女的学习关心,指导,督促不够;有的是父母对子女过于溺爱,过于迁就;有的是由于不好的学习习惯影响了他的学习成绩。上述原因形成恶性循环,使他们失去信心,致使形成后进生。也有几位学生是智力低下,接受能力差。

  (4)纵观全班,学生的基础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差别很大,如计算速度、参与讨论的能力,解答应用题的思维能力等。课堂中教师虽尽力关注学生的个别差异,由于班中学生数多,个别学生的知识断层点,无法弥补,优等生的潜能也没能充分挖掘出来,无法面面俱到,这也是本学期需要解决的教学难点之一。

  5、其他因素:

  学生多数来自农村,他们热爱劳动,活泼好动,集体荣誉感强,学生多数家庭贫困,家长的文化程度普遍不高,虽有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之心,但教育方法不当,家校配合不够,并对减负,推素存有认识偏差。

  三、教材简析:(教材知识结构体系、重点、难点、德育渗透点等)

  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大数的认识,三位数乘两位数,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角的度量,*行四边形和梯形的认识,复式条形统计图,数学广角和数学实践活动等。

  大数的认识,三位数乘两位数,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角的度量,以及*行四边形和梯形的认识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

  在数与计算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大数的认识,三位数乘两位数,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在小学阶段,本学期结束后,有关正整数的认识和计算的内容将全部教学完。本册这些知识的学习,一方面使学生学会用较大的数进行表达和交流,掌握较大数范围内的计算技能,进一步发展数感;另一方面通过十进制计数法的学习,对有关数概念的各方面知识进行系统的整理和融会贯通,为学生形成科学、合理的数学认知结构奠定基础;并为进一步系统学习小数、分数及小数、分数的四则运算做好铺垫。因此,这部分知识仍然是小学生应该掌握和形成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在空间与图形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角的度量、*行四边形和梯形两个单元,这些都是本册的重点教学内容。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通过丰富的数学活动,让学生进一步认识直线、线段、射线、角、垂线、*行线、*行四边形和梯形,学会一些简单的作图方法;同时获得探究学习的经历,体会各种图形的特征及图形之间的关系,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进一步发展。

  在统计知识方面,本册教材安排了复式条形统计图。教材介绍了纵向和横向两种不同形式的复式条形统计图,让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学会看懂这两种统计图并学习进行数据分析,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形成统计的观念。

  在用数学解决问题方面,教材一方面结合乘法和除法两个单元,教学用所学的乘、除法计算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另一方面,安排了数学广角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初步体会的运筹的数学思想方法,感受数学的魅力。同时让学生学习应用优化的思想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培养他们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和发现、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本册教材根据学生所学习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安排了两个综合应用数学的综合应用──1亿有多大和你寄过贺卡吗?,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探究活动或有现实背景的活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体会探索的乐趣和数学的实际应用,感受用数学的愉悦,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和实践能力。

  在教材的安排上,体现出新课程的理念:

  1、重视口算和简便运算。如在一个数乘三位数的乘法、除数是三位数的除法中,先学习因数及被除数、除数是整百数的乘除法口算,被除数、除数末尾有0时的简便方法计算。学了乘法运算定律和商不变性质后,用定律和性质进行简便运算,让学生学会灵活运用各种计算方法。

  2、加强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运用迁移规律让学生主动获取知识。在多位数的读法和写法中,让学生凭借原有的知识基础,把万以内数的读写法推广到多位数;也可以加深对对位数的认识。

  3、突出整理、概括、提高能力培养。在多位数的加减法中,引导学生在积累大量加减计算和解答应用题的基础上,对学过的知识进行整理概括,对加减法进行定义,阐明加法的运算定律及加减法的关系,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

  4、重视知识的形成过程,注意多让学生观察、猜测、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渗透教学思想方法。本册教学内容是学习整数的最后阶段,在学生积累了大量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得出整数的计数法和读写法、四则计算的关系、加法和乘法的运算定律、商不变性质等,在运用中加深了认识,从而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5、要注意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重视学生的实践活动。要注意联系学生的实际,重视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操作活动,让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应用能力,提高探究能力。

  6、突出开放性,注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在计算方法、试商方法上,允许学生选用自己认为合适的方法,灵活运用,不做硬性规定,应用题鼓励学生用多种方法进行解答。带*号的练习题和思考题,作为学有余力学生的练习补充,以进一步提高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能力,拓宽学生思考的空间,增强学生思考的主动性,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

  四、改进教学工作的措施:

  (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思想、转差、减轻过重的学业负担)

  1、改变教学思想。

  具有新观念、新思想、新体验。改变原有的老师讲、学生学的思想观念,实施互动学习(师生合作、生生合作、生网合作等),自主探究,老师给营造一个宽松、合谐,充满爱、民主、喜悦的学习氛围。由学生自主合作去探究、研讨,老师作好参谋,当好后勤,作学生的服务员。

  2、注重生活与数学的密切联系

  重视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教学要考虑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结合他们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设计富有情趣的习题,使他们有更多的机会从生活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重视数学知识的课外延伸,加强数学知识的实用性和开放性。在教学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正归一和反归一等应用题时,结合生活实例,使所要学习的数学问题具体化、形象化,激发学生求知的内驱力。

  3、注意教学的开放性,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适当设计一些开放性问题,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索的机会。

  4、面向全体、全面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1)、加强基础训练,在计算方面,重点是要加强口算训练,。在应用题方面,要重视一步计算应用题的练习。在练习中必须重视应用题结构的训练,如根据条件补充问题、根据问题补充条件等,这种题目要经常训练,它对于提高学生分析数量关系的能力是大有裨益的。

  (2)、实施分层教学,弹性教学,针对学生的不同特点,不同的接受能力,采取不同的方法,布置不同的作业,注意因材施教,力求下要保底,上不封顶即下要保义务教育的共同要求,上要引导兴趣浓厚,学有余力的学生进一步发展。把共同要求和发展个性结合起来。

  (3)、重视学生的课时目标过关和单元素质过关,作业严把关,加强信息交流,及时反馈,增强教学的针对性。

  5、结合多媒体教学

  在课堂教学中,利用计算机对文字、图象、声音、动画等信息进行处理,形成声、像、图、文并茂的多媒体教学系统,进行视、听、触、想等多种方式的形象教学;改革课堂问答方式,实施参与性教学。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也许仅仅是教学或实验上的技能问题,而提出问题,却需要创造性和想象力。我计划在教学中以注重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能力指导。常把提出问题的权利交给学生,给他们提供广阔的参与空间,让他们学得主动积极,有充分的机会去发现,去研究,去创造。

  6、作业设计力求准确、简洁、规范、方便教学。

  学生学业成绩的提高有赖于高质量的练习,我们必须重视课堂作业的设计和学生练习的达成度。课内外作业均要经过精心设计,力求从培养学生能力出发,体现课改精神,同生活实践紧密结合,重在发展学生思维,培养学生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此外,采取基础练习+个性作业形式,针对学生不同的学习水*,分层设计作业。教师针对不同层面的学生完成不同难度的作业,让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作业内容和形式,实现差异发展。

  7、三位一体,学校、家庭、社会形成教育合力

  家庭、社会、学校对学生的教育影响,各有自己的特点和优势。只有三者协调,取长补短,才能取得最佳的教育效益。

  教师要主动与家长取得联系,通过访问学生家庭或开家长会,与学生家长相互沟通学生在学校的表现情况,使二者相互配合,取长补短,同时,要适时适当地向部分学生家长讲明教育方法,共同教育学生。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6

  一、学生情况分析

  对于刚刚升入四年级的学生来说,这一年是他们由低段学习步入高段学习的第一年,他们的思维已经开始由具体形象思维过渡到抽象思维,对周围事物的认识较以前上升了一个层次,已经会用归纳概括的方法认识事物及解决问题,已经具备了初步的数学知识,为学好本册教材打下了良好的基础。纵观全班,学生的基础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差别不大,但计算速度、参与讨论的能力,解答应用题的思维能力等还需进一步加强。

  从学习习惯、兴趣、方法看,在这些学生当中,多数学生对数学课学习兴趣浓厚,能按正确学习方法去学数学。他们能上课遵守课堂常规,专心投入,认真完成作业,对不懂问题能及时大胆提问。少数学生学习习惯、学习态度不是太好,课堂上不能专心致志,上课注意力分散,思想开小差,学习目的性不够明确,也不能保持最基本的纪律,个别学生在课堂上不愿开口,发言不积极。所以,学生良好学习行为习惯的培养和有效开展课堂讨论和提高学习效果将是本学期要工作努力的方向。

  个别的孩子由于基础知识掌握不好,存有知识断层,学习的自律性比较差,学习能力弱,接受能力差,学习目的不明确,对学习也提不起兴趣。在他们当中有的是父母对子女的学习关心,指导,督促不够;有的是父母对子女过于溺爱,过于迁就;有的是由于不好的学习习惯影响了他的学习成绩。上述原因形成恶性循环,使他们失去信心,致使形成后进生。也有几位学生是智力低下,接受能力差。所以,继续加强学困生的转化也将是我本学期工作的重点。

  二、教材分析

  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大数的认识,三位数乘两位数,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角的度量,*行四边形和梯形的认识,复式条形统计图,数学广角和数学实践活动等。大数的认识,三位数乘两位数,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角的度量,以及*行四边形和梯形的认识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

  在数与计算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大数的认识,三位数乘两位数,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在小学阶段,本学期结束后,有关正整数的认识和计算的内容将全部教学完。本册这些知识的学习,一方面使学生学会用较大的数进行表达和交流,掌握较大数范围内的计算技能,进一步发展数感;另一方面通过十进制计数法的学习,对有关数概念的各方面知识进行系统的整理和融会贯通,为学生形成科学、合理的数学认知结构奠定基础;并为进一步系统学习小数、分数及小数、分数的四则运算做好铺垫。因此,这部分知识仍然是小学生应该掌握和形成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在空间与图形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角的度量、*行四边形和梯形两个单元,这些都是本册的重点教学内容。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通过丰富的数学活动,让学生进一步认识直线、线段、射线、角、垂线、*行线、*行四边形和梯形,学会一些简单的作图方法;同时获得探究学习的经历,体会各种图形的特征及图形之间的关系,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进一步发展。

  在统计知识方面,本册教材安排了复式条形统计图。教材介绍了纵向和横向两种不同形式的复式条形统计图,让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学会看懂这两种统计图并学习进行数据分析,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形成统计的观念。

  在用数学解决问题方面,教材一方面结合乘法和除法两个单元,教学用所学的乘、除法计算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另一方面,安排了“数学广角”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初步体会的运筹的数学思想方法,感受数学的魅力。同时让学生学习应用优化的思想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培养他们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和发现、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本册教材根据学生所学习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安排了两个综合应用数学的综合应用──“1亿有多大”和“你寄过贺卡吗?”,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探究活动或有现实背景的活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体会探索的乐趣和数学的实际应用,感受用数学的愉悦,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和实践能力。

  三、教学内容

  本册教材共分八个单元:大数的认识;角的度量;三位数乘两位数;*行四边形和梯形;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统计;数学广角;总复习。以上各单元内容涉及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数学思想方法)用数学四大领域。具体分析如下:

  1、数与代数领域的知识包括大数的认识;三位数乘两位数;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三个单元。以上三块内容是小学阶段整数教学的总结完善阶段,因此,以上内容是小学阶段的重要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是本册教材的教学重点之一。

  2、空间与图形领域的知识包括角的度量;*行四边形和梯形两个单元。以上两块内容是小学阶段系统学习几何知识的开始。(第一学段学习的相关几何知识基本是属于直观认识阶段)因此,这部分内容学习对以后进一步学习和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有着重要的作用。是本册教材的又一教学重点。

  3、统计与概率(数学思想方法)领域的知识包括统计;数学广角两个单元。统计主要学习复式条形统计图(纵式和横式)学会看懂复式统计图并进行数据分析;数学广角让学生初步体会运筹思想和对策论方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4、用数学领域的内容主要放在三位数乘两位数、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这两个单元之中,结合计算教学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问题(简单乘除应用题;积的和差、和差求积、求商应用题;行程问题的基本数量关系)。

  四、教学目标

  1.认识计数单位“十万”“百万”“千万”“亿”“十亿”“百亿”“千亿”,认识自然数,掌握十进制计数法,会根据数级读、写亿以内和亿以上的数,会根据要求用“四舍五入”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体会和感受大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进一步培养数感。

  2.会笔算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会进行相应的乘、除法估算和验算。

  3.会口算两位数乘一位数(积在100以内)和几百几十乘一位数,整十数除整十数、整十数除几百几十数。

  4.认识直线、射线和线段,知道它们的区别;认识常见的几种角,会比较角的大小,会用量角器量出角的度数,能按指定度数画角。

  5.认识垂线、*行线,会用直尺、三角板画垂线和*行线;掌握*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特征。

  6.结合生活情境和探索活动学习图形的有关知 识,发展空间观念。

  7.了解不同形式的条形统计图,学会简单的数据分析,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8.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9.初步了解运筹的思想,培养从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10.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11.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五、教学重难点

  第一单元:大数的认识

  ① 教学重点:万级数的读、写法。

  ② 教学关键:把个级数的读、写推广到万级。

  第二单元:角的.度量

  ① 教学重点:用量角器量角、画指定度数的角。

  ② 教学难点:量角的方法。

  ③ 教学关键;量角器刻度的认识。

  第三单元:三位数乘两位数

  ① 教学重点:口算、笔算的方法

  ②教学难点:积的变化规律

  第四单元:*行四边形和梯形

  ① 教学重点:*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特征。

  ② 教学难点:垂直线与*行线的画法。

  ③教学关键:通过多种活动,使学生逐步形成空间观念。

  第五单元: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

  ① 教学重点:掌握两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② 教学难点:了解商的变化规律。

  第六单元:统计

  ① 教学重点:认识两种复式条形统计图,根据统计图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

  ②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实践能力。

  第七单元:数学广角

  ① 教学重点:认识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形成寻找解决问题最优方案的意识。

  ② 教学难点:使学生逐渐养成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习惯。

  第八单元:总复习

  ① 教学重点:使学生对本学期所学的知识进行系统的整理和复习并巩固和提高。

  ② 教学难点:使学生养成系统整理知识的习惯。

  六、改进教学工作的措施及方法

  1、改变教学思想

  具有新观念、新思想、新体验。改变原有的老师讲、学生学的思想观念,实施互动学习(师生合作、生生合作、生网合作等),自主探究,老师给营造一个宽松、合谐,充满爱、民主、喜悦的学习氛围。由学生自主合作去探究、研讨,老师作好参谋,当好后勤,作学生的服务员。

  2、注重生活与数学的密切联系

  重视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教学要考虑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结合他们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设计富有情趣的习题,使他们有更多的机会从生活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重视数学知识的课外延伸,加强数学知识的实用性和开放性。在教学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正归一和反归一等应用题时,结合生活实例,使所要学习的数学问题具体化、形象化,激发学生求知的内驱力。

  3、注意教学的开放性,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适当设计一些开放性问题,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索的机会。

  4、面向全体、全面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1)、加强基础训练,在计算方面,重点是要加强口算训练,。在应用题方面,要重视一步计算应用题的练习。在练习中必须重视应用题结构的训练,如根据条件补充问题、根据问题补充条件等,这种题目要经常训练,它对于提高学生分析数量关系的能力是大有裨益的。

  (2)、实施分层教学,弹性教学,针对学生的不同特点,不同的接受能力,采取不同的方法,布置不同的作业,注意因材施教,力求“下要保底,上不封顶”即下要保义务教育的共同要求,上要引导兴趣浓厚,学有余力的学生进一步发展。把共同要求和发展个性结合起来。

  (3)、重视学生的课时目标过关和单元素质过关,作业严把关,加强信息交流,及时反馈,增强教学的针对性。

  5、 结合实际问题教学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也许仅仅是教学或实验上的技能问题,而提出问题,却需要创造性和想象力。”我计划在教学中以注重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能力指导。常把提出问题的权利交给学生,给他们提供广阔的参与空间,让他们学得主动积极,有充分的机会去发现,去研究,去创造。

  6、 作业设计力求准确、简洁、规范、方便教学

  学生学业成绩的提高有赖于高质量的练习,我们必须重视课堂作业的设计和学生练习的达成度。课内外作业均要经过精心设计,力求从培养学生能力出发,体现课改精神,同生活实践紧密结合,重在发展学生思维,培养学生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此外,采取“基础练习+个性作业” 形式,针对学生不同的学习水*,分层设计作业。教师针对不同层面的学生完成不同难度的作业,让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作业内容和形式,实现差异发展。

  7、三位一体,学校、家庭、社会形成教育合力

  家庭、社会、学校对学生的教育影响,各有自己的特点和优势。只有三者协调,取长补短,才能取得最佳的教育效益。

  教师要主动与家长取得联系,通过访问学生家庭或开家长会,与学生家长相互沟通学生在学校的表现情况,使二者相互配合,取长补短,同时,要适时适当地向部分学生家长讲明教育方法,共同教育学生。

  七、教学进度表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7

  一、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本年级共有四个教学班,学生181名。通过前三年的学习,学生在数学知识方面有了一定的基础,逻辑思维和智能有了一定的发展,学生在分析、理解问题、语言表达等能力上都有较明显的提高。大部分同学勤学好问,活泼好动,喜欢动脑思考,表现欲较强,对基础知识掌握比较扎实,具有了基本的口算、笔算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他们上课能够积极动脑思考,敢于创新,积极发表自己的见解,表现特别突出。优秀生上课能专心听讲,敢于提出问题,合作意识较强,学习态度比较认真,有了一定的自学能力。他们的思维敏捷,对问题有独到的见解,对这部分同学应该加强辅导,进一步开发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激发他们的兴趣,开阔他们的视野,使其解决问题的能力,思维能力更上一层楼。还有少部分同学成绩偏差,成为学习困难生,这些同学在学习时处于消极接受,被动理解的状态,难以融入课堂,体会不到学习的乐趣,他们不善于观察、分析、思考问题,久而久之对学习失去信心与兴趣。还有大部分同学学习目的明确,学习态度端正,成绩良好,针对上述情况,本学期应加强学生的学习习惯教育,并抓注学生的个性特点,因材施教,分层管理,在做好优生优培和学习困难生转化的基础上,抓两头带中间,让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从而做到大面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但学生开始出现两极分化。针对这些情况,本学期我将在重点抓好基础知识教学的同时,加强后进生的辅导和优等生的指导工作,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二、教学内容分析:

  1、用字母表示数包括:用字母表示数。用字母表示常见的数量关系和计算公式。用字母表示加法运算律以及减法的运算性质。求含有字母的式子的值。运用加法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

  2、乘法运算律:利用济南长途汽车总站图,利用学生已有的感性认识,在学习了加法的运算定律的基础上,促进学生学习的迁移,鼓励学生运用猜测、举例、验证等数学方法,学习乘法的运算定律。在学习的过程中,不仅培养学生灵活合理的选择算法的能力,还要建立运用规律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

  3、小数的相关知识:主要是小数的意义和性质,小数的加法和减法。本单元是在学生对小数和分数有了初步认识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这部分内容是学生系统学习小数知识的开始,同时又是学习小数四则计算的基础。本单元的教学内容是:小数的意义和读写法,小数的大小比较,小数的性质,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的大小变化,名数的改写,用“四舍五入法”求小数的近似数。

  4、统计知识:能根据现成的记录单绘制成简单的统计表,并从统计表中发现问题;认识简单的条形统计图,并能从统计图中获取有用的信息,解决实际问题,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统计观念。

  5、角与三角形的认识:本单元教学内容包角的认识、角的分类、角的度量、三角形的认识及特征、三角形的分类、三角形的内角、等知识。

  三、教学目标分析:

  (一)数与代数

  1、结合具体情境,体验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和作用;会用字母表示数、表示常见的数量关系和计算公式。初步学会根据字母所取的值,求含有字母的式子的值;理解并掌握加法和乘法的.运算律以及减法的一些运算性质,并能用字母表示;能够运用所学的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

  2、了解加减乘除各部分间的关系,并会在实际计算中运用。

  3、结合具体情境,通过观察、类比等活动理解小数的意义,会比较小数的大小,理解小数的性质,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借助计算器,探索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能进行十进制复名数与小数之间的改写。

  4、结合具体情境理解小数四则运算的意义,掌握小数四则运算及混合运算的方法,并能进行计算;并能用这些运算律进行小数简便计算。

  (二)空间与图形

  1、经历从具体实例中抽象出角和三角形,知道周角、*角的概念及周角、*角、钝角、直角、锐角的大小关系。通过观察、操作,了解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三角形内角和是180。

  2、会用量角器量指定角的度数,画指定度数的角,会用三角板画30、45、60、90度的角。能够按角的大小对三角形进行分类。在探索三角形内角和的过程中,体验方法的多样性。

  (三)统计与概率

  1、结合具体实例,理解*均数的意义,探索”求*均数“的方法,会求*均数;会根据具体情况运用*均数解决与分析实际问题。

  2、学会同时对两种数量分段统计数据,能根据统计结果做出简单的判断和预测。

  (四)实践与综合运用

  1、提高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水*。能运用学过的统计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在实践活动中,初步了解用数学研究问题的方法。

  四、教学重点难点:

  用字母表示数,用字母表示数量关系和计算公式 探索和理解乘法运算律,乘法分配律的理解和应用是理解小数的意义和性质,名数的改写和用“四舍五入法”求小数的近似数。 全面认识角和三角形,建立图形的空间观念。 小数计算方法的探索过程,小数乘整数算理的理解。 理解*均数的意义,求较复杂*均数的方法。

  五、教学措施:

  1、创造性的使用和处理教材。教学选取的素材要密切联系学生的现实生活,新颖有趣,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2、在教学中,要注重利用“信息窗”“情境图”,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强化学生的问题意识。要创设有趣的数学活动,使学生能充分体验,把主动权放给学生。重视有效的小组研讨,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能力,体验合作的快乐。

  3、尽量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激发学生对口算和计算的兴趣,提高学生准确计算的能力。提倡多样化的学习方式,重视学生个性发展。

  4、应用题的教学要重视学生理解题意,分析题意的过程,准确的把握数量关系,逐步提高举一反三的能力。

  5、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在学好基础知识的前提下,鼓励学生提出不同的问题,大胆质疑,努力创新。

  6、在教学中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重视学习过程,重视思维能力的培养,增强学生将知识融会贯通的能力及综合素质的提高。

  7、认真钻研教材,了解学生提高课堂效率,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对数学的热爱。

  8、在教学中,加强理论与实际的联系,提高实际运用知识的能力。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8

  一、本册教材的教学内容:

  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大数的认识、三位数乘两位数、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角的度量、*行四边形和梯形的认识、复式条形统计图、数学广角和教学实践活动等。

  二、本册教材的教学目标:

  1.认识计数单位十万百万千万亿十亿百亿千亿,认识自然数,掌握十进制计数法,会根据数级读、写亿以内和亿以上的数,会根据要求用四舍五入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体会和感受大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进一步培养数感。

  2.会笔算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会进行相应的乘、除法估算和验算。

  3.会口算两位数乘一位数(积在100以内)和几百几十乘一位数,整十数除整十数、整十数除几百几十数。

  4.认识直线、射线和线段,知道它们的区别;认识常见的几种角,会比较角的大小,会用量角器量出角的度数,能按指定度数画角。

  5.认识垂线、*行线,会用直尺、三角板画垂线和*行线;掌握*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特征。

  6.结合生活情境和探索活动学习图形的有关知识,发展空间观念。

  7.了解不同形式的条形统计图,学会简单的数据分析,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8.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9.初步了解运筹的思想,培养从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10.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11.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三、教学重难点:

  1、亿以内数的读法及写法,培养学生的数感。

  2、使学生掌握乘法的估算方法。

  3、使学生理解垂直与*行的概念,会用直尺、三角尺画垂线和*行线。

  4、让学生认识两种复式条形统计图,能根据统计图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能发现信息并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

  5、使学生通过简单的事例,初步体会运筹思想和对策论方法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四、学情分析

  四年级的学生,经过经过前面三年的学习,已经具备了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简单的抽象概括能力,养成了一些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掌握了一些科学的方法,学会独立思考和与人沟通、协商、合作、交流的能力,学会探究问题,并能根据具体情况提出合理的问题,还能正确解决问题。无论是理解的能力还是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都有所提高。这批孩子基础扎实,大部分学生学习态度端正,掌握的基础知识比较牢固,但也有部分学生学习态度不够端正,学习基础比较薄弱,上课听到的知识,课后不会运用,作业的正确率低,个别学生不肯及时完成作业,喜欢拖拉。本学期的数学课上,要求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善于思考、乐于思考、不怕错误、具有问题意识,培养学生快乐学习数学的心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相信学生在各方面都会更上一层楼。

  五、本学期提高教学质量的具体措施

  1、大数认识的教学突出数学味,联系生活素材,培养学生的数感;计算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灵活的计算能力,发展学生的数感。

  2、教师向学生提供更为丰富的学习资源,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强有力工具,使学生乐意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数学活动中去。

  3、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渗透于数学教学中,用数学的魅力和学习的收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内在动机。

  (2)注意反映数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以及数学的文化价值。

  (3)通过自主探索的活动,让学生获得学习成功的体验,增进学好数学的信心。

  4、创新评价,激励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既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结果,更关注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更多地关注学生已经掌握了什么,获得了那些进步,具备了什么能力。

  5、注意学生差异,因材施教,加强个别辅导。

  6、认真钻研教材,把握教材的重点、难点,灵活地处理教材。

  7、抓实常规,保证教育教学任务全面完成。

  坚持以教学为中心,强化管理,进一步规范教学行为,并力求常规与创新的有机结合,促进学生严肃、勤奋、求真、善问的良好学风的形成。

  8、注重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良好习惯,强调认真刻苦学习,不允许一个人掉队。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际能力。

  六、教学进度安排

  第一单元第14周

  第二单元 第6周

  第三单元 第78周

  第四单元 第910周

  第五单元第1115周

  第六单元第16周

  第七单元第17周

  第八单元第18周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9

  四年(2)、(4)班大部分学生概念清楚,基础还算扎实,有较好的学习习惯。大多数学生能正确灵活地运用自己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有较强的数学思维,但是四年(4)班还有十几个后近生学习习惯差,没有正确的、清晰的数学思维,而且随着新教材的进一步更新,深度和难度都有不同程度提高,这些孩子的学习情况越发困难,学习兴趣越发减少,从而无形中给课堂教学和其他孩子的学习造成影响。因此本学期我将从后进生入手,给这些孩子多辅导,多帮助,多肯定,多鼓励,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建立自信,培养学习兴趣,同时加强自身对教材的研究和整合,对所教知识力求做到深入浅出,创设活泼生动的教学情境,激发每一个学生的学习兴趣,让每个学生都有进步,都能体会到成功的快乐。

  本学期具体的教学目标

  (一)数与代数

  1、第一单元“小数的认识和加减法”。本单元是学生在三年级下册学习“元、角、分与小数”的基础上,扩展对小数的认识,把小数和分数初步联系起来,进一步了解小数的意义。结合具体情境,学习小数加减法和加减混合运算,运用小数加减法解决日常生活中的一些问题,感受小数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

  2、第三单元“小数乘法”。结合具体情境,使学生了解小数乘法的意义,经历探索小数乘法计算方法的过程,掌握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运用小数乘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3、第五单元“小数除法”。本单元包括小数除法、积商的近似值,循环小数,小数四则运算等内容。结合具体情境,学生将经历探索小数除法计算方法的过程,初步体验转化的数学思想;了解在生活中有时只需要求积商的近似值,掌握求近似值的方法,培养估算意识;初步了解循环小数;会运用小数四则运算解决日常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4、第七单元:“认识方程”。本单元是在学生已学了一定的算术知识,已初步接触了一点代数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用字母表示数,解简易方程和列方程解应用题等代数初步知识。结合具体情境,了解方程的含义,会用方程表示简单情境中的等量关系;通过游戏,理解等式性质,会用等式性质解简单的方程;会用方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进一步理解等量关系。学生掌握好本单元的知识,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和解题能力,而且为后面的学习打下了较好的基础。

  (二)空间与图形

  1、第二单元:“认识图形”。通过分类活动,学生进一步认识三角形、*行四边形,了解梯形的特征;通过对三角形分类,了解各类三角形的特点;通过操作,探索并发现三角形三个角的度数和等于180度,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会运用学过的图形设计一些简单的图案。

  2、第四单元:“观察物体”。通过实际观察,学生体会到在不同的位置观察同一景物,看到的画面不同;能辨认从不同位置拍摄的相应照片和先后顺序;能辨认从观察点高低、远近拍摄到的相应照片和先后顺序。

  (三)统计与概率

  第六单元:“游戏公*”。通过游戏,学生初步体验等可能性以及游戏规则的公*性;能设计公*的简单游戏规则。

  科研课改专题

  课改专题:《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大胆创新》

  做法:本学期,我的教学工作将以新课标新理念为指导,以学生为主体,以自主、合作、探究为主线,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为核心,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及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的能力为重点。

  科研课改及提高素质的具体措施

  1、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从实际出发,让学生端正学习态度,多鼓励学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多利用课余时间,给其进行查漏补缺,释疑解难,充分发挥班干的带头作用,以优扶差。

  3、密切与其家长联系,共同配合督促好他们的学习。

  4、对学有余力的学生在掌握所学的基础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拓展。在教学中,结合课后练习的一些带思考性的题目,引导学生启动思维思考问题,独立解决问题,掌握科学、灵活的方法。

  5、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与合作能力。

  6、多创设学习情境,大胆放手让学生自学,解疑问难,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

  7、注意加强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让学生在生活中解决数学问题,感受、体验、理解数学。

  8、对学困生要付出更多的关心和爱心,作业适当降低要求。

  9、深入钻研教材,精心计划教案,优化课堂结构,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自觉学习的习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多加强实际操作,不要只管教学,还有发挥学生的空间观念,多加强实际操作,直观教学,发挥学生的空间的培养,培养学生的抽象概念能力,判断、推理、迁移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敏捷性。引导学生揭示知识间的联系,探索规律,总结规律,使他们自发性创造性地学习。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10

  一、学情分析

  本期我班有34名学生,大部分学生学习常规好,喜欢学习数学,能从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出发,获取知识。抽象思维水*有了一定的发展,基础知识掌握较牢固,具备了一定的学习数学的能力。个别学生基础知识差。对数学不感兴趣,学习被动,上课不认真听讲,作业不能按时完成,学习有困难,特别对应用题数量关系的分析存在问题,因此成绩不理想。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在面向全体学生的同时,更要注意因材施教。

  二、教学内容及分析

  本册教材的教学内容包括:小数的认识,小数的加减法和乘除法,认识三角形、*行四边形和梯形,观察物体,游戏公*,认识方程等教学内容。

  (一)数与代数领域

  1、第一单元小数的认识和加减法。包括小数的意义,小数加减法和加减混合运算,小数加减法解决问题。

  2、第三单元小数乘法。包括小数乘法的意义,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小数乘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3、第五单元小数除法。包括小数除法计算方法,积商近似值的方法,培养估算意识,循环小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等内容。

  4、第七单元认识方程。包括用字母可以表示数,认识方程,等式的性质,用等式的性质解简单的方程。

  (二)空间与图形领域

  1、第二单元认识图形。梳理已学过的一些图形;三角形分类,各类三角形的特点;三角形三个角的度数和,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进一步认识*行四边形,了解梯形的特征;设计简单的图案。

  2、第四单元观察物体。包括辨认从不同位置拍摄的图片及其先后顺序;体会到同一景物在不同的位置,看到的画面不同。

  (三)统计与概率领域:第六单元游戏公*。初步体验等可能性以及游戏规则的公*性,设计公*、简单的游戏规则。

  (四)综合应用领域:本册教材在每一单元中,都配有题材具有现实性、趣味性呈现形式多样化的应用问题和实践活动。除此之外,还安排了数图形中的学问激情奥运,图形中的规律三个专题活动,让学生综合应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五)整理与复习:包括整理与复习(一)、整理与复习(二)、总复习。

  三、教学目标

  1、扩展对小数的认识,把小数和分数初步联系起来,进一步了解小数的意义。结合具体情境,学习小数加减法和加减混合运算,运用小数加减法解决日常生活中的一些问题,感受小数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

  2、结合具体情境,使学生了解小数乘法、除法的意义,经历探索小数乘法

  和除法计算方法的过程,掌握小数乘法和的计算方法,了解在生活中有时只需要求积商的近似值,掌握求近似值的方法,培养估算意识;初步了解循环小数;运用小数乘法和除法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3、使学生初步了解可以用字母表示数;初步了解方程、等式性质,并能用等式性质解简单的方程。

  4、通过分类活动,使学生进一步认识三角形、*行四边形,了解梯形的特征;了解各类三角形的特点;通过操作,探索并发现三角形三个角的度数和等于180度,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会运用学过的图形设计一些简单的图案。

  5、结合具体情景,经历探索小数除法计算方法的过程,初步体验转化的数学思想。了解在生活中有时只需要求积商的近似值,掌握求近似值的方法,培养估算意识。初步了解循环小数,运用小数四则运算解决日常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6、通过实际观察,学生体会到在不同的位置观察同一景物,看到的画面不同;能辨认从不同位置拍摄的相应照片和先后顺序;能辨认从观察点高低、远近拍摄到的相应照片和先后顺序。

  7、通过游戏,使学生初步体验等可能性以及游戏规则的公*性;能设计公*的简单游戏规则。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小数的认识加减乘除计算;图形的分类。

  教学难点:小数四则运算方法的掌握。

  五、教学措施

  1、加强学习目的性教育,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2、增强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3、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多创设学习情境,大胆放手让学生自学,解疑问难,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

  4、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灵活性和创新意识;注意加强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让学生在生活中解决数学问题,感受、体验、理解数学。

  5、注重让学生参与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意识。

  6、加强个别辅导,特别是学困生的辅导,对他们要付出更多的爱心,作业适当降低要求,努力提高他们的成绩。

  六、教学课时安排

  1、小数的认识和加减法:11课时;

  2、认识图形:9课时;

  3、小数乘法:10课时;

  4、观察物体:4课时

  5、小数除法:12课时;

  6、游戏公*:2课时

  7、认识方程:10课时;

  8、总复习:5课时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11

  一、情况分析

  1、班级概况:

  四年级(8)班现有人数为80人,其中男同学55人,女同学25人。这些学生中有父母离异的,有父母外出工作,跟着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的多人。

  2、知识掌握情况。

  从上学期的期末质量检测来看,学生对双基知识掌握得还不够,对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认识、吨千米的认识掌握得不太好。

  在计算方面,学生的差别比较大,多数学生对于口算,能做到脱口而出,但由于部分学生对于乘除知识掌握不好,直接影响了口算的速度和计算的正确性,学生在这方面表现出来的差距非常之大。对于一些计算式题,部分学生的计算速度极待提高,各种计算的良好习惯有待养成。

  应用题掌握得还不够,只有部分学生能认真分析题意,正确列式,不能很好地根据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去分析题意,对各种应用题的结构掌握的还不够。同时解决实际问题能力有待于提高。这对本学期的教学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少数优等生的知识和经验、获取知识的能力、抽象思维水*有了一定的发展、 基础知识掌握牢固,具备了一定的学习数学的能力。而学困生连乘除法的计算都有困难。

  3、学习习惯、兴趣、方法及心理特征

  从学习习惯、兴趣、方法看,多数学生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态度都较好,对数学课学习兴趣较浓厚,能按正确学习方法去学数学。他们能上课遵守课堂常规,专心投入,认真完成作业,对不懂问题能及时大胆提问;学生上进心强,班级学生之间竞争意识浓;接受新知识的主动性较好,好奇心,好强心都很强,具体形象思维活跃。由于年纪较小,学生的个性显得不稳定,对事物的认识和个人的情

  感不能客观的分析,意志力尚不定型,自控力不强,对人对事热情度高,但持久性差,注意力易分散,失败面前易灰心。同时也有个别学生上课注意力分散,思想开小差,学习目的性不够明确,对实施课堂教学有一定难度。

  从心理特征看,多数学生喜欢在别人面前表现自己,喜欢表扬夸奖,班上竞争意识浓;学困生上课比较被动,不闻不问,积极性不高,作业完成较难,但也喜欢激励。

  4、优秀生学习特点和后进生成因:

  (1)、优秀生少,根据*时的质量检测,真正成绩稳定,思维灵活,对应用题能认真而正确地分析的同学只有10来个。他们对数学学习兴趣很浓厚,能较好遵守小学生课堂常规,同学之间能互相帮助,共同探讨,互相协作,他们思维活跃,发言大胆,对有争议的问题能大胆争论,上进心强,上课认真听讲,作业及时认真,不懂问题能大胆提问,恐怕学习成绩会下降。这些学生的家长对学生的学习成绩较为重视,大部分的家长能而且有能力配合教师的教学对学生进行个别的辅导。

  (2)、 中等生对应用题的分析和理解能力一般,成绩有回落的可能。他们学习认真,作业态度好。

  (3)、 班中的后进生,大多数是因为基础知识掌握不好,存有知识断层,学习的自律性比较差,学习能力弱,接受能力差,学习目的不明确,对学习也提不起兴趣。在他们当中有的是单亲家庭,父母对子女的学习关心,指导,督促不够;有的是父母对子女过于溺爱,过于迁就;有的.是由于不好的学习习惯影响了他的学习成绩。上述原因形成恶性循环,使他们失去信心,致使形成后进生。也有几位学生是智力低下,接受能力差。

  (4)、纵观全班,学生的基础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差别很大,如计算速度、参

  与讨论的能力,解答应用题的思维能力等。课堂中教师虽尽力关注学生的个别差异,由于班中学生数多,个别学生的知识断层点,无法弥补,优等生的潜能也没能充分挖掘出来,无法面面俱到,这也是本学期需要解决的教学难点之一,对此我将在培优补差计划中作具体的安排。

  5、其他因素:

  大部分学生热爱劳动,活泼好动,集体荣誉感强,学生多数家庭贫困,家长的文化程度普遍不高,虽有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之心,但教育方法不当,家校配合不够,并对“减负,推素”存有认识偏差。

  二、教学目的要求:

  1、认识计数单位“十万”“百万”“千万”“亿”“十亿”“百亿”“千亿”,认识自然数,掌握十进制计数法,会根据数级读、写亿以内和亿以上的数,会根据要求用“四舍五入”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体会和感受大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进一步培养数感。

  2、会笔算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会进行相应的乘、除法估算和验算。

  3、会口算两位数乘一位数(积在100以内)和几百几十乘一位数,整十数除整十数、整十数除几百几十数。

  4、认识直线、射线和线段,知道它们的区别;认识常见的几种角,会比较角的大小,会用量角器量出角的度数,能按指定度数画角。

  5、认识垂线、*行线,会用直尺、三角板画垂线和*行线;掌握*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特征。

  6、结合生活情境和探索活动学习图形的有关知识,发展空间观念。

  7、了解不同形式的条形统计图,学会简单的数据分析,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8、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9、初步了解运筹的思想,培养从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10、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11、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三、教材简析:(教材知识结构体系、重点、难点、德育渗透点等)

  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大数的认识,三位数乘两位数,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角的度量,*行四边形和梯形的认识,复式条形统计图,数学广角和数学实践活动等。

  大数的认识,三位数乘两位数,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角的度量,以及*行四边形和梯形的认识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

  在数与计算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大数的认识,三位数乘两位数,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在小学阶段,本学期结束后,有关正整数的认识和计算的内容将全部教学完。本册这些知识的学习,一方面使学生学会用较大的数进行表达和交流,掌握较大数范围内的计算技能,进一步发展数感;另一方面通过十进制计数法的学习,对有关数概念的各方面知识进行系统的整理和融会贯通,为学生形成科学、合理的数学认知结构奠定基础;并为进一步系统学习小数、分数及小数、分数的四则运算做好铺垫。因此,这部分知识仍然是小学生应该掌握和形成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在空间与图形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角的度量、*行四边形和梯形两个单元,这些都是本册的重点教学内容。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通过丰富的数学活动,让学生进一步认识直线、线段、射线、角、垂线、*行线、*行四边形和梯形,学会一些简单的作图方法;同时获得探究学习的经历,体会各种图形的特征及图形之间的关系,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进一步发展。

  在统计知识方面,本册教材安排了复式条形统计图。教材介绍了纵向和横向两种不同形式的复式条形统计图,让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学会看懂这两种统计图并学习进行数据分析,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形成统计的观念。

  在用数学解决问题方面,教材一方面结合乘法和除法两个单元,教学用所学的乘、除法计算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另一方面,安排了“数学广角”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初步体会的运筹的数学思想方法,感受数学的魅力。同时让学生学习应用优化的思想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培养他们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和发现、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本册教材根据学生所学习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安排了两个综合应用数学的综合应用──“1亿有多大”和“你寄过贺卡吗?”,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探究活动或有现实背景的活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体会探索的乐趣和数学的实际应用,感受用数学的愉悦,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和实践能力。

  在教材的安排上,体现出新课程的理念:

  1、重视口算和简便运算。如在一个数乘三位数的乘法、除数是三位数的除法中,先学习因数及被除数、除数是整百数的乘除法口算,被除数、除数末尾有0时的简便方法计算。学了乘法运算定律和商不变性质后,用定律和性质进行简便运算,让学生学会灵活运用各种计算方法。

  2、加强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运用迁移规律让学生主动获取知识。在多位数的读法和写法中,让学生凭借原有的知识基础,把万以内数的读写法推广到多位数;也可以加深对对位数的认识。

  3、突出整理、概括、提高能力培养。在多位数的加减法中,引导学生在积累大量加减计算和解答应用题的基础上,对学过的知识进行整理概括,对加减法进行定义,阐明加法的运算定律及加减法的关系,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

  4、重视知识的形成过程,注意多让学生观察、猜测、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渗透教学思想方法。本册教学内容是学习整数的最后阶段,在学生积累了大量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得出整数的计数法和读写法、四则计算的关系、加法和乘法的运算定律、商不变性质等,在运用中加深了认识,从而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5、要注意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重视学生的实践活动。要注意联系学生的实际,重视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操作活动,让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应用能力,提高探究能力。

  6、突出开放性,注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在计算方法、试商方法上,允许学生选用自己认为合适的方法,灵活运用,不做硬性规定,应用题鼓励学生用多种方法进行解答。带*号的练习题和思考题,作为学有余力学生的练习补充,以进一步提高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能力,拓宽学生思考的空间,增强学生思考的主动性,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

  四、改进教学工作的措施:

  ( 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思想、转差)

  1、改变教学思想。

  具有新观念、新思想、新体验。改变原有的老师讲、学生学的思想观念,实施互动学习(师生合作、生生合作等),自主探究,老师给营造一个宽松、合谐,充满爱、民主、喜悦的学习氛围。由学生自主合作去探究、研讨,老师作好参谋,当好后勤,作学生的服务员。

  2、注重生活与数学的密切联系

  重视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教学要考虑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结合他们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设计富有情趣的习题,使他们有更多的机会从生活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重视数学知识的课外延伸,加强数学知识的实用性和开放性。在教学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正归一和反归一等应用题时,结合生活实例,使所要学习的数学问题具体化、形象化,激发学生求知的内驱力。

  3、注意教学的开放性,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适当设计一些开放性问题,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索的机会。

  4、面向全体、全面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1)、加强基础训练,在计算方面,重点是要加强口算训练。在应用题方面,要重视一步计算应用题的练习。在练习中必须重视应用题结构的训练,如根据条件补充问题、根据问题补充条件等,这种题目要经常训练,它对于提高学生分析数量关系的能力是大有好处的。

  (2)、实施分层教学,弹性教学,针对学生的不同特点,不同的接受能力,采取不同的方法,布置不同的作业,注意因材施教,力求“下要保底,上不封顶”即下要保义务教育的共同要求,上要引导兴趣浓厚,学有余力的学生进一步发展。把共同要求和发展个性结合起来。

  (3)、重视学生的课时目标过关和单元素质过关,作业严把关,加强信息交流,及时反馈,增强教学的针对性。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12

  

  一、教学目标

  本册教材包括如下内容:四则混合运算;多位数的认识;多位数的加减法;角;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相交与*行;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除法;可能性;总复习八个单元。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和兴趣。学生在这段数学旅途中,教材里既要有大数的感受,又要有数学规律的探索,还要有各种实际问题的解决。因此教师要培养学生主动探求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养成细心解题的习惯。

  二、教材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

  (一)数与代数

  第一单元:整数四则混合运算。

  (1)教学内容。本单元只介绍两步计算的四则混合运算,并且其内容仅限于不含括号的两步混合运算和只含有小括号的两步混合运算。

  (2)知识联系。学生在这之前,学习了简单的连加、连减,加减混合,乘加、乘减等运算。本册这里主要学习两步计算的四则混合运算,它是今后进一步学习三步乃至小数四测混合运算的基础,具体涉及乘加、乘减、加减混合及带小括号的两步计算的四则混合运算。

  (3)教学目标

  ①掌握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能正确地进行两步计算的四则混合运算。

  ②经历探索四则混合运算计算方法的过程,理解两步计算混合运算与一步计算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③在计算中培养能力和运用混合运算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④感受四则混合运算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体会四则混合运算的价值。

  2.第二单元:多位数的认识

  (1)教学内容。多位数的读写(包括拓展对数位顺序表的认识,认识十进制,结合计数单位建立数概念),多位数大小比较及多位数的改写。

  (2)知识联系。万以内数的认识是学习本单元内容最直接的认知基础。万以内数的读、写方法,大小比较方法等都将直接推动本单元的学习。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对数的认识发展到一个新的水*,大大提高学生用数表现生活中的事物的能力,促进数感的培养。

  (3)教学目标

  ①掌握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能正确地进行两步计算的四则混合运算。

  ②经历探索四则混合运算计算方法的过程,理解两步计算混合运算与一步计算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③在计算中培养能力和运用混合运算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④感受四则混合运算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体会四则混合运算的价值。

  3、第三单元:整数加减法

  (1)教学内容。本单元安排的整数加减法,主要是多位数加减法的口算、估算和用计算器计算。同时学习加减法的一些数理知识,主要有加减法的关系和加法运算律。

  (2)知识联系。多位数加减法的口算和估算它以万以内加减法的口算和估算和多位数的认识为直接的认知基础。学生在学习时,主要是将多位数改写成整千、整百及整亿的数来进行口算和估算。用计算器计算,主要是初步认识计算器,了解计算器的功能,掌握用计算器计算多位数加减法制操作方法。加减法的关系及运算律,它以学生已有的加减法的意义及有关生活经验为基础,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对整数加减法将告一段落,同时,也使他们对整数加减法的掌握和理解达到一个新的水*。

  (3)教学目标。

  ①能利用已有知识经验口算整万数加减法,并能进行万以上数的加减法的估算。

  ②认识计算器,能用计算器计算较大数的加减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③在具体情境中体会加减法的互运关系和加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

  ④经历加法运算律的探索发现过程。能运用加法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

  ⑤在多位数加减法的学习过程中,获得成功的情感体验。

  4.第五单元: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

  (1)教学内容。本单元包括百以内两位数乘一位数、整百乘整十数的口算,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笔算和解决问题等内容,这是整数乘法的最后一次安排。

  (2)知识联系。第6册学习的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笔算是本单元乘法学习的最直接的认知基础,从本质上讲,本单元并无新的内容,学生完全可以运用前面的计算方法迁移过来推动本单元内容的学习。同时,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对整数乘法的计算达到一个新的水*。

  (3)教学目标。

  ①会口算百以内一位数乘两位数。

  ②会进行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和笔算。

  ③经历三位数乘两位数乘法计算方法的探索过程,培养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和迁移学习能力。

  ④能运用三位数乘两位数乘法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⑤在三位数乘两位数乘法学习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进一步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5.第七单元: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除法

  (1)教学内容。本单元包括两位数除以一位数、整百数、几百几十数除以整十数的口算,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估算、笔算、用计算器计算乘除法,探索乘除法算式的规律等内容。这些是对整数除内容的最后一次安排。

  (2)知识联系。表内除法、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估算、笔算是学习本单元有直接的认知基础。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对整数除法的计算也将达到一个新的水*。

  (3)教学目标。

  ①会口算两位数除以一位数和整百、几百几十的数除以整十数,能正确笔算三位数除以两位数。

  ②结合笔算试商掌握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估算方法,正确进行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估算。

  ③能借助计算器进行较复杂的除法运算,探索乘除法算式的简单规律。

  ④经历三位数除以两位数计算方法的探索过程,发展学生初步的归纳、类比能力。

  ⑤体验三位数除以两位数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和应用价值,培养学生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空间与图形

  1、第四单元:角

  (1)教学内容:认知线段、直线和射张,了解这些线的特征和联系;认识角及锐角、直角、钝角和周角,用量角器量角、画角。

  (2)知识联系;本单元是学生在初步认识了基本的几何形(长、正、三、(圆)体(长、正、圆柱球)的基础上,借助生活经验,对几何图形进行全面系统的学习,为后面进一步学习线的关系及研究基本几何形体的性质作准备。

  (3)教学目标。

  ①认识线段、直线和射线,了解它们的区别和联系,会画线段、直线和射线。

  ②理解角的意义,认识锐角、直角、钝角、*角和周角,了解它们之间的联系。

  ③认识量角器,会用量角器画角,会画角。

  ④经历探索线段、直线、射线、角等知识的过程,培养探索精神。

  ⑤了解线段、直线、射线、角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体会它们的价值。

  2.第六单元:相交与*行

  (1)教学内容:本单元主要研究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认识相交,互相垂直和*行等几何现象。

  (2)知识联系。本单元是在第四单元线的基础上学习的,学生的生活经验是学生认识相产和*行的最得知识基础。

  (3)教学目标

  ①结合现实情景理解垂线和*行线的意义,了解两条直线在什么情况下互相垂直或互相*行。

  ②学习垂线和*行线的画法,会画垂线和*行线。

  ③了解现实生活中的垂直和*行现象,体会垂线和*行线在生活中的应用。

  ④经历探索垂线,*行线及其特征的学习过程,在学习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会。

  (三)统计与概率

  本册教材安排的统计的内容,它是在第一学段学生对数据统计过程有所体验,学习了一些简要的收集、整理和描述数据的方法,能根据统计结果回答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的,重点认识用一格表示多个单位的条形统计图,并能对数据进行理全面、深入的判断、分析。

  (四)综合应用

  除解决问题外,本册教材安排了3个综合应用的内容。一是第五单元后面小小设计师;二是第七单元后的节约一粒米;三是第八单元后的小钱也能办大事。三个活动题材小,操作性强,也贴进学生的生活,有利于为学生综合运用的学习的有关知识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也促进学生对数学获得进一步理解。

  三、学情分析

  本学期我是继续接任该班数学教学工作。该班级学生46人,本期男女生各占一半,学生三年级的数学成绩居学区第一名,学生对基本知识掌握不错,但很大部分学生学习习惯有待进一步培养。

  四、教学措施

  1、注重基础知识教学

  注重基础知识教学要引导学生从已有的知识出发,通过实物、教具或者实际实例,正确地理解所讲的概念、性质、法则、公式等的含义防止死记硬背。

  2、注重培养计算能力

  要求学生算得正确、迅速,同时还应注意计算方法合理、灵活。练习有计划地安排,在防止学生负担过重的前提下,有计划地安排练习。

  3、注重逐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通过直观教学,引导学生从大量的感性认识中,逐步抽象出数学概念和规律。

  4、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提供自主学习,自主活动的时间和空间,使学生有机会创新。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受教师“先入为主”的观念制约,占有足够的时间,享有广阔的空间,进行创造性的学习。鼓励学生动手多在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并解决问题。


四年级上册数学小故事5篇(扩展9)

——四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12篇

四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1

  一、教材分析:

  《简单的周期》是苏教版课程标准教材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教学内容。本课的重点难点是根据物体的排列规律,确定某个序号所代表的是什么物体或什么图形。

  教学目标是:

  1、让学生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发现简单周期现象中的排列规律,能根据规律确定某个序号代表的是什么物体或图形。

  2、让学生主动经历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体会画图、列举、计算等不同的解决问题的策略。

  3、让学生在探索规律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获得成功的体验。

  二、教法与学法:

  1、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探究的情境,重视学生的自主探索,理解不同的解题策略。

  2、营造合作学习的氛围,鼓励他们互相合作,共同提高。

  3、结合生活,让学生在应用数学知识的过程中,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意义。

  三、教学思路

  根据教材特点,我设计了六个主要的教学程序:第一部分通过学生熟悉并感兴趣的卡通动物导入新课;第二部分在现实情境中,独立探索规律;第三部分通过不同的习题和方法,使学生对解决这类习题的方法得到提升;第四部分是运用规律,分析、解决现实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巩固和深化学生对规律的认识。第五部分是总结评价,延伸规律,欣赏介绍生活中存在的一些规律。第六部分是游戏,拓展学生思维。

  1、创设情境,引出规律。

  在课的一开始,我先出示了学生熟悉的串珠活动,先串绿色,再串黄、蓝、红色的珠子,并按顺序又出示了一组,让学生猜接下来我会串什么颜色?其实这时学生已经体会到我是按一定的顺序串的,也就是有一定的规律,所以很快地能猜出我接下来要串的颜色。然后指出,今天我们要一起来找规律。使学生先初步明确今天这节课的学习任务。[利用串珠活动激发学生的兴趣,在我出示了2组后,学生脑海中已经建立了有规律排列的表象,因此学生都能猜对,进一步感知物体的排列是有规律的。从而把这样的感知运用于例题图中,让学生找出规律。]

  出示了例题图,让学生观察,说说场景中有些什么,初步感受彩灯、彩旗、盆花这些物体,观察这些物体的摆放说说你发现了什么?从对这些物体的观察中发现,这些物体的摆放是有规律的。正因为这些物体摆放整齐有规律,才会这么赏心悦目,使学生体会数学美,有效地激发了学生自主探索规律的积极性。[在这里,我原先让只学生说一说他们摆放的规律是什么,但我觉得应该在课件中演示出来这样的规律,于是我加上了一些圈来表示,达成统一的认识。]

  2、自主探究,理解规律

  这一环节是本课教学的重点。首先多媒体出示问题照这样摆下去,左起第19盆是什么颜色的花?理解题意后,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把自己的想法表示出来。

  在这一过程中,我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独立思考、自主探索解决问题的策略。由于不同的学生在许多方面存在着差异,学生想出了多种办法,有的学生用画一画的方法画出是蓝花。这些方法都能解答这一题。但重点我讨论了学生提出的计算的方法。用19÷3=6(组)……1(盆)。根据这个算式,先让学生具体地说一说19、3、6和余数1各表示什么。学生很清晰地进行了表达:一共有19盆花,以一盆蓝花、一盆黄花、一盆红花为一组,共分成了6组还多一盆。我紧着提问,根据这个算式你又是怎样判断出是蓝花呢,把学生的重心引到余数上。体会到第19盆花就是第7组的第1盆,因为每组的花都是相同的,所以只要看每组的第一盆是什么颜色就可以了。[在讲解的过程中,我还利用课件用圈表示出这19盆花,每3盆为一组,分成了6组,让学生一看就知道剩下的一盆是第7组的第一盆。]

  [在探究盆花的摆放规律时,给予了学生充足的时间,让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索解决问题的策略,发展了创新意识。通过充分的交流,展示了多样的解决问题策略。并注意引导学生不断地优化解决问题的策略。]

  3、独立尝试,选择方法

  接下来我让学生先运用自己喜欢的方法继续探索解决彩灯的第1个问题。在交流中,学生有的`还是用了画图的方法,有的用了计算的方法,随即我提问,为什么不用推想的办法呢?从而让学生理解推想的方法只适用于两个物体为一组的规律排列。于是排除了都用推想这个办法的简便性。接着问学生那第20盏是什么颜色的灯呢?这回大多数学生都体会到用画图的办法非常麻烦,于是顺理成章地把学生引到用计算的方法上来,体会到计算的简便。其中求第23盏彩灯是什么颜色的算式中没有余数,这里就要让学生重点理解说一说没有余数表示了什么,让学生总体地了解有余数时及没有余数时的判断方法。[在这里,本来课件中显示出来的是用不同颜色的圈代替彩灯体现它的规律,现在我觉得直接在这个图上表示出来更清晰,学生更容易理解]这一小题着重是让学生判断体会出用算式计算的简便。接着我就直接提出要求让学生用算式计算彩旗的题目,让学生做完后观察这几个算式,发现得数的规律,当得数是几时就是每组中第几面旗的颜色。在这里我也觉得在彩旗的图上用圈把它呈现的规律体现出来比较明显。因为这里我发现有少数学生还是以为这是两面旗为一组的,这样比较清晰。

  接下来我通过三题的排列规律出示定义:像上面这样同一事物依次重复出现叫做周期现象。接着我让学生你能举例说说生活中的周期现象吗?

  学生口答后,教师出示图片欣赏(生活中的周期现象)

  四、全课总结,拓展延伸

  总结全课中,让学生说说你有什么感想与收获,有什么想说的,告诉学生今天学习的规律都是周期性规律,在碰到这样的规律时可用计算来解决问题。然后再让学生欣赏一些生活中的规律,体会它的美及在生活中运用,同时也陶冶了学生的情操。学生兴趣很高,但重点是让学生学会运用知识解决问题。

四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2

  【说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会用三角尺和直尺熟练准确的画出一组*行线。2、会利用画垂线的方法准确的画出长方形。

  3、培养学生作图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通过操作活动,使学生经历画*行线的全过程,培养学生作图的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活动,让学生从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体会到成功的喜悦,从而提高学习的兴趣。

  【说重点难点】

  重点:巩固对*行线的认识,会用三角尺和直尺准确的画出一组*行线。

  难点:准确的画出垂线和一组*行线。会利用画垂线和画*行线的方法准确的画出长方形。

  【教学过程】

  一、 复习导入

  1、回忆一下,什么叫*行线?

  2、我们身边哪些物体的边是互相*行的。

  我们怎么样才能画出一组*行线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画*行线

  板书课题:画*行线

  二、探究新知

  1.可以用直尺和三角尺画*行线。

  步骤:

  1).用左手固定直尺,用右手将三角尺的一条直角边紧贴着直尺,沿另一条直角边画一条直线。

  2).将三角尺紧贴着直尺移动位置,再画出一条直线,这条直线与第一步画出的直线*行。

  可以用画*行线的方法检验两条直线是不是互相*行。

  2.大家用自己手中的直尺和三角板自己画一组*行线,然后小组内的同学互相检查,对方画的是否*行。

  3.小组活动:

  在你所画的这组*行线之间画几条与*行线垂直的线段,量一量这些线段的长度,你能发现什么?在小组内交流一下全班汇报

  小结:*行线间的距离是相等的。

  学生汇报

  学生举生活中的实例。

  学生认真观察后叙述画*行线的步骤

  学生画一组*行线,组内的同学互相检查。

  小组讨论后全班汇报

  复习所学的*行线知识,为学习新知识作准备。

  使学生掌握画*行线的方法,培养学生作图的能力。

  通过动手操作,使学生理解*行线间的距离是相等的

  4.小组讨论:怎样画一个长3厘米、宽2厘米的长方形?

  长方形的对边是互相*行的。

  相邻的两条边是互相垂直的。

  可以用垂线或*行线的`方法来画。

  全班汇报组内研究的画法:

  先画一条长3厘米的线段,再过两个端点在线段的同侧分别画两条与它垂直的2厘米长的线段,最后把两条线段的端点用线连接起来。

  三、巩固新知:

  1、独立画一个边长是4厘米的正方形。

  2、利用所学的画*行线和垂线的方法,自己设计一幅图画。

  四、课堂小结

  通过学习画*行线,你有什么体会

  五、作业:68页4题

  学生讨论画法

  可以用垂线或*行线的方法来画。

  说画长方形的步骤。

  使学生会利用画垂线的方法准确的画出长方形。

  通过练习,能够把学到的知识进行及时的巩固复习。

四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3

  尊敬的各位评委,你们好!我说课的题目是《你寄过贺卡吗?》。这节课的教学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110,111页,下面我从三个方面来谈对这节课的设计。

  一、教材分析

  这节课安排在第六单元统计的最后一节课,在学生已经掌握了数据的收集、整理之后,教材从学生熟悉的事物出发,安排了你寄过贺卡吗? 这一实践活动课。这节课要求学生通过阅读资料、运用统计和估算等数学知识,发现生活中存在的问题,并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同时付诸实施,使学生体验统计在生活中的应用,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价值。另一方面,通过整个活动,使学生从身边的小事中,发现它背后的数学问题,培养学生对数学问题的敏锐眼光,增强学生环保的意识,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整个这节实践活动课,我把它大体分为三部分,在这三个部分中,通过课本中的阅读材料,要求学生能够感受到寄贺卡与环保之间的联系,即发现问题;通过小组学生调查,利用身边的数据,运用统计和估算等方法得出结论,即分析问题;最后一部分是解决问题,这部分教学内容是在学生发现了问题,分析问题之后,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问题的方案。

  据此,我制定教学目标如下:

  1、 通过阅读材料和进行调查,使学生体验统计在生活中的应用,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价值。

  2、 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从身边的小事中发现它背后的数学问题,培养学生对数学问题的敏锐眼光。

  3、 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环保意识,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重点难点:

  通过学生对课本阅读材料中内容的阅读,和对调查统计的数据进行分析,最后达到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法和学法

  教法和学法是体现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的,本节课的教法和学法体现如下特点:

  1、以学生的观察、调查、讨论为主,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运用多媒体等各种手段激发学生学习欲望和兴趣,组织学生活动,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全过程。

  2、切实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通过观察、分析、讨论、操作、归纳,提高学生对统计结果和估算等数学知识的运用能力,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观察讨论,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使学生得到获得新知识的成功感受,从而激发学生钻研新知识的欲望。

  三、教学程序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体现在,学生对身边事物的观察以及学生的动手、动脑等方面,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学习心理,教学程序设计如下:

  (一)创设情境 发现问题

  1、问题引入,你寄过贺卡吗?、你知道你们*时寄贺卡与环保有什么联系吗?(演示)这样引起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好奇心与求知欲。

  2、然后播放一段造纸动画片(演示)。这个动画直观、形象,学生一看便知道纸是用什么造出来的,这主要是为学生进一步理解后面阅读材料中的数据打下基础,减轻学生的理解。因为我怀疑,如果没有此动画片,学生对纸是由树木造出来的不太相信,播放此动画片能直接打消学生的疑虑,进入乐学状态。

  3、继续播放影片(演示),出示阅读材料,通过学生的阅读、思考和教师的引导,使学生理解*时寄贺卡的行为消耗了大量的木材,对废纸的有效回收是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

  (二)分析问题 感知教材

  分析问题的过程就是根据阅读材料中的内容,以及对调查统计结果数据分析的过程。这部分内容,贯穿了对统计结果和估算等数学知识的运用,需要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对这部分的教学,我是这样安排的:

  1、将我个人的调查结果公布(演示),再根据学生已掌握的方法,引导学生分别求出它们的总数和*均数。

  2、全班同学每五人为一小组讨论五个问题(演示),这样做的目的主要是为了调动全体学生的积极性,达到人人参与的效果。每个小组还可以把讨论的结果拿到全班交流,进一步引发学生对现有的统计数据进行思考,合作探索解决问题。我相信,通过学生的合作、交流、探索,他们能得到样一个结论:为保护森林,应该少寄贺卡。在这些讨论问题中,第五个问题,谁能说说少寄贺卡,除了能保护森林之外,还有什么好处吗?这一问题可以引发学生多方面、多角度思考,达到拓展的目的。

  (三)解决问题 升华提高

  这部分教学内容是在学生分析问题之后的又一讨论活动,主要是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根据这部分的教学内容,我再次将学生分成小组,要求每组讨论出节约用纸、拯救森林的具体措施。对讨论中出现的情况可采取互评、互议的形式,在互评互议中出现的具有代表性的问题,我采取全班讨论的形式予以解决,以此突出教学重点。为此我选择了几个具有代表性的结论做成动画(演示),充分肯定学生的讨论结果,另外,为了拓展学生的思维,我还特意制作了一个调皮学生,他说他知道,就是不说。这样设计的目的主要是让学生去思考,去探究其它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达到提高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目的。

  在学生讨论的时候,根据这部分的教学特点,我制作了一首《高山流水》背景音乐放在里面,可根据教学的需要适当播放。这首音乐听上去本身就有一种让人回归大自然的感受。

  (四)归纳总结 练习反馈

  引导学生对知识要点进行总结,梳理学习思路(演示)。并布置学生课后练习:仿照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做一张你喜欢的贺卡送给同学。(如生日贺卡、新年贺卡等)

  本节课意在创设愉悦和谐的乐学气氛,优化教学手段,借助电教手段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建立*等、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加强师生间的合作,营造一种学生敢想、敢说、敢问的课堂气氛,让全体学生都能生动活泼、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在学习过程中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得到培养。

四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4

  尊敬的各位评委,你们好!我说课的题目是《你寄过贺卡吗?》。这节课的教学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110,111页,下面我从三个方面来谈对这节课的设计。

  一、教材分析

  这节课安排在第六单元统计的最后一节课,在学生已经掌握了数据的收集、整理之后,教材从学生熟悉的事物出发,安排了你寄过贺卡吗? 这一实践活动课。这节课要求学生通过阅读资料、运用统计和估算等数学知识,发现生活中存在的问题,并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同时付诸实施,使学生体验统计在生活中的应用,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价值。另一方面,通过整个活动,使学生从身边的小事中,发现它背后的数学问题,培养学生对数学问题的敏锐眼光,增强学生环保的意识,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整个这节实践活动课,我把它大体分为三部分,在这三个部分中,通过课本中的阅读材料,要求学生能够感受到寄贺卡与环保之间的联系,即发现问题;通过小组学生调查,利用身边的数据,运用统计和估算等方法得出结论,即分析问题;最后一部分是解决问题,这部分教学内容是在学生发现了问题,分析问题之后,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问题的方案。

  据此,我制定教学目标如下:

  1、 通过阅读材料和进行调查,使学生体验统计在生活中的应用,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价值。

  2、 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从身边的小事中发现它背后的数学问题,培养学生对数学问题的敏锐眼光。

  3、 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环保意识,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重点难点:

  通过学生对课本阅读材料中内容的阅读,和对调查统计的数据进行分析,最后达到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法和学法

  教法和学法是体现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的,本节课的教法和学法体现如下特点:

  1、以学生的观察、调查、讨论为主,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运用多媒体等各种手段激发学生学习欲望和兴趣,组织学生活动,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全过程。

  2、切实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通过观察、分析、讨论、操作、归纳,提高学生对统计结果和估算等数学知识的运用能力,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观察讨论,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使学生得到获得新知识的成功感受,从而激发学生钻研新知识的欲望。

  三、教学程序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体现在,学生对身边事物的观察以及学生的动手、动脑等方面,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学习心理,教学程序设计如下:

  (一)创设情境 发现问题

  1、问题引入,你寄过贺卡吗?、你知道你们*时寄贺卡与环保有什么联系吗?(演示)这样引起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好奇心与求知欲。

  2、然后播放一段造纸动画片(演示)。这个动画直观、形象,学生一看便知道纸是用什么造出来的,这主要是为学生进一步理解后面阅读材料中的数据打下基础,减轻学生的理解。因为我怀疑,如果没有此动画片,学生对纸是由树木造出来的不太相信,播放此动画片能直接打消学生的疑虑,进入乐学状态。

  3、继续播放影片(演示),出示阅读材料,通过学生的阅读、思考和教师的引导,使学生理解*时寄贺卡的行为消耗了大量的木材,对废纸的有效回收是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

  (二)分析问题 感知教材

  分析问题的过程就是根据阅读材料中的内容,以及对调查统计结果数据分析的过程。这部分内容,贯穿了对统计结果和估算等数学知识的运用,需要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对这部分的教学,我是这样安排的:

  1、将我个人的调查结果公布(演示),再根据学生已掌握的方法,引导学生分别求出它们的总数和*均数。

  2、全班同学每五人为一小组讨论五个问题(演示),这样做的目的主要是为了调动全体学生的积极性,达到人人参与的效果。每个小组还可以把讨论的结果拿到全班交流,进一步引发学生对现有的统计数据进行思考,合作探索解决问题。我相信,通过学生的合作、交流、探索,他们能得到样一个结论:为保护森林,应该少寄贺卡。在这些讨论问题中,第五个问题,谁能说说少寄贺卡,除了能保护森林之外,还有什么好处吗?这一问题可以引发学生多方面、多角度思考,达到拓展的目的。

  (三)解决问题 升华提高

  这部分教学内容是在学生分析问题之后的又一讨论活动,主要是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根据这部分的教学内容,我再次将学生分成小组,要求每组讨论出节约用纸、拯救森林的具体措施。对讨论中出现的'情况可采取互评、互议的形式,在互评互议中出现的具有代表性的问题,我采取全班讨论的形式予以解决,以此突出教学重点。为此我选择了几个具有代表性的结论做成动画(演示),充分肯定学生的讨论结果,另外,为了拓展学生的思维,我还特意制作了一个调皮学生,他说他知道,就是不说。这样设计的目的主要是让学生去思考,去探究其它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达到提高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目的。

  在学生讨论的时候,根据这部分的教学特点,我制作了一首《高山流水》背景音乐放在里面,可根据教学的需要适当播放。这首音乐听上去本身就有一种让人回归大自然的感受。

  (四)归纳总结 练习反馈

  引导学生对知识要点进行总结,梳理学习思路(演示)。并布置学生课后练习:仿照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做一张你喜欢的贺卡送给同学。(如生日贺卡、新年贺卡等)

  本节课意在创设愉悦和谐的乐学气氛,优化教学手段,借助电教手段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建立*等、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加强师生间的合作,营造一种学生敢想、敢说、敢问的课堂气氛,让全体学生都能生动活泼、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在学习过程中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得到培养。

四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5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

  本课学习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是以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为基础,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算理和算法都将直接迁徙到三位数乘两位数中来,因此,学生对算理和算法的明白和探索关不会感触困难。但是,由于因数数位的增长,盘算的难度也会相应的增长,盘算中就会出现种种差别和环境。因此,这一课的学习对学生来说也黑白常须要的。课本在摆设这一部门内容时,有如许一些特点:(1)建立与教学内容相融的学习情境,在办理题目标历程中教学盘算,并在生存中找到它的原型。(2)注意学生的自主探索,造就学生迁徙类推能力。(3)适当加大练习量,同时体现弹性要求。

  2、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三位数乘两位数笔算的过程,掌握笔算的方法。

  2)使学生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及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3)经历与他人交流笔算的过程,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习惯。

  3、教学重难点:

  重点: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难点:乘数是两位数乘法的积的定位。

  二、说教法、学法

  针对这样的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在教法上,我个人认为,在教学中应当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启发、引导、设疑等教学手段及方法进行教学。

  在学法指导上,让学生掌握观察、比较、发现、交流、合作等学习方法。

  三、说教学设想

  我这节课是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合作学习,探究方法、实践与应用几个环节进行教学。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以“同学们,你们爱不爱旅游”问题出发,引入本课例题教学。出示例题,让学生寻找数学信息,直接列出算式,然后引出课题。

  (二)合作学习,探究方法:

  在这个环节中,进行以下四个层次的教学:

  1、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145×12

  在这个过程中,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并且允许小组间可以互相讨论。

  2、交流算法,让学生自己说说自己的想法和思考过程

  在这一过程中,充分让学生说,只要学生说的是对的,不管是复杂还是简单,教师到给予肯定,这也体现了算法的多样化。

  3、师生共同探究笔算方法

  重点让学生明白: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怎样写积?最后算什么?

  4、师生共同总结计算方法。

  (三)实践与应用

  1、计算:124×35

  改错关键:这个关键计同等个数学医院的改错训练,通过改错又一次的夸大了细致点,而这细致点正是本课的难点。

  2、改错关键:这个关键计同等个数学医院的改错训练,通过改错又一次的夸大了细致点,而这细致点正是本课的难点。

  (四)归纳总结,拓展延伸:

  本节课你学到了那些知识?三位数呈两位数的算法是怎样的?。

  教学无定法,还请老师在教学中因材施教,使学生的成绩早些提高。

四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6

  尊敬的各位评委,你们好!我说课的题目是《你寄过贺卡吗?》。这节课的教学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110,111页,下面我从三个方面来谈对这节课的设计。

  一、教材分析

  这节课安排在第六单元统计的最后一节课,在学生已经掌握了数据的收集、整理之后,教材从学生熟悉的事物出发,安排了你寄过贺卡吗? 这一实践活动课。这节课要求学生通过阅读资料、运用统计和估算等数学知识,发现生活中存在的问题,并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同时付诸实施,使学生体验统计在生活中的应用,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价值。另一方面,通过整个活动,使学生从身边的小事中,发现它背后的数学问题,培养学生对数学问题的'敏锐眼光,增强学生环保的意识,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整个这节实践活动课,我把它大体分为三部分,在这三个部分中,通过课本中的阅读材料,要求学生能够感受到寄贺卡与环保之间的联系,即发现问题;通过小组学生调查,利用身边的数据,运用统计和估算等方法得出结论,即分析问题;最后一部分是解决问题,这部分教学内容是在学生发现了问题,分析问题之后,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问题的方案。

  据此,我制定教学目标如下:

  1、 通过阅读材料和进行调查,使学生体验统计在生活中的应用,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价值。

  2、 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从身边的小事中发现它背后的数学问题,培养学生对数学问题的敏锐眼光。

  3、 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环保意识,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重点难点:

  通过学生对课本阅读材料中内容的阅读,和对调查统计的数据进行分析,最后达到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法和学法

  教法和学法是体现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的,本节课的教法和学法体现如下特点:

  1、以学生的观察、调查、讨论为主,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运用多媒体等各种手段激发学生学习欲望和兴趣,组织学生活动,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全过程。

  2、切实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通过观察、分析、讨论、操作、归纳,提高学生对统计结果和估算等数学知识的运用能力,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观察讨论,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使学生得到获得新知识的成功感受,从而激发学生钻研新知识的欲望。

  三、教学程序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体现在,学生对身边事物的观察以及学生的动手、动脑等方面,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学习心理,教学程序设计如下:

  (一)创设情境 发现问题

  1、问题引入,你寄过贺卡吗?、你知道你们*时寄贺卡与环保有什么联系吗?(演示)这样引起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好奇心与求知欲。

  2、然后播放一段造纸动画片(演示)。这个动画直观、形象,学生一看便知道纸是用什么造出来的,这主要是为学生进一步理解后面阅读材料中的数据打下基础,减轻学生的理解。因为我怀疑,如果没有此动画片,学生对纸是由树木造出来的不太相信,播放此动画片能直接打消学生的疑虑,进入乐学状态。

  3、继续播放影片(演示),出示阅读材料,通过学生的阅读、思考和教师的引导,使学生理解*时寄贺卡的行为消耗了大量的木材,对废纸的有效回收是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

  (二)分析问题 感知教材

  分析问题的过程就是根据阅读材料中的内容,以及对调查统计结果数据分析的过程。这部分内容,贯穿了对统计结果和估算等数学知识的运用,需要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对这部分的教学,我是这样安排的:

  1、将我个人的调查结果公布(演示),再根据学生已掌握的方法,引导学生分别求出它们的总数和*均数。

  2、全班同学每五人为一小组讨论五个问题(演示),这样做的目的主要是为了调动全体学生的积极性,达到人人参与的效果。每个小组还可以把讨论的结果拿到全班交流,进一步引发学生对现有的统计数据进行思考,合作探索解决问题。我相信,通过学生的合作、交流、探索,他们能得到样一个结论:为保护森林,应该少寄贺卡。在这些讨论问题中,第五个问题,谁能说说少寄贺卡,除了能保护森林之外,还有什么好处吗?这一问题可以引发学生多方面、多角度思考,达到拓展的目的。

  (三)解决问题 升华提高

  这部分教学内容是在学生分析问题之后的又一讨论活动,主要是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根据这部分的教学内容,我再次将学生分成小组,要求每组讨论出节约用纸、拯救森林的具体措施。对讨论中出现的情况可采取互评、互议的形式,在互评互议中出现的具有代表性的问题,我采取全班讨论的形式予以解决,以此突出教学重点。为此我选择了几个具有代表性的结论做成动画(演示),充分肯定学生的讨论结果,另外,为了拓展学生的思维,我还特意制作了一个调皮学生,他说他知道,就是不说。这样设计的目的主要是让学生去思考,去探究其它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达到提高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目的。

  在学生讨论的时候,根据这部分的教学特点,我制作了一首《高山流水》背景音乐放在里面,可根据教学的需要适当播放。这首音乐听上去本身就有一种让人回归大自然的感受。

  (四)归纳总结 练习反馈

  引导学生对知识要点进行总结,梳理学习思路(演示)。并布置学生课后练习:仿照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做一张你喜欢的贺卡送给同学。(如生日贺卡、新年贺卡等)

  本节课意在创设愉悦和谐的乐学气氛,优化教学手段,借助电教手段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建立*等、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加强师生间的合作,营造一种学生敢想、敢说、敢问的课堂气氛,让全体学生都能生动活泼、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在学习过程中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得到培养。

四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7

各位评委,大家好:

  《角的认识》是九年制义务教育苏教版第七册长八单元的第一课时,其主要内容包括线段、射线、直线和角的概念。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初步认识线段、角和直角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学好这部分知识,不仅为本单元学习角的度量、角的分类和角的画法做准备,还为后面学习三角形的分类打下了基础。不但可以扩展学生的知识面,加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且还可以发展学生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等思维能力。

  1、根据教学内容的安排,遵循学生的学习特点和认知规律,从学生的生活实际经验和原有的知识水*出发,结合“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新理念,拟订以下教学目标:在线段的基础上,认识射线、直线,知道线段、射线和直线的联系与区别;认识角,知道角的大小。

  2、利用直观教学和动手操作,让学生加深对图形的认识,通过比较、判断、概括等数学活动,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

  3、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体验数学的价值,增强学生积极的数学情感和学好数学的愿望和信心。

  教学重点:

  认识线段、射线和直线,知道它们的联系与区别以及对角的概念的理解。

  教学难点:

  角的大小与两条边*的大小有关。

  为了有效的达到教学目标,科学合理的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最大限度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保证学生的主体地位,实现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本节课计划利用教具的直观演示,学具的实际操作,引导学生采用小组学习的形式,通过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让学生经历知识的产生和形成过程,从而实现知识的“再创造”。

  基于上述设想,故设计以下的教学过程:

  一、从生活经验出发,变抽象为直观。 学生在低提级已经视频认识了线段。这节课的教学就是在认识线段的基础上学习射线和直线,重点放在射线知识的构建上。知识不能靠传递,只能靠学习者在原有的知识经验的基础上积极的构建。新知的构建必须有效的联系旧知,找到新知的“生长点”和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开始用一根绳子,引出线段,进一步认识线段的特点,教学射线相对比较抽象,没有多媒体的直观形象的演示,此时,我用学生常玩的激光灯,先投射到墙壁上出现一个亮点,这个亮点与灯泡之间此时是一条什么线?接着慢慢将亮点移到了窗户上,投射到窗外,这时射出的光线还是一条线段吗?发挥学生想象,那个亮点已经无限的处延长了,学生通过看亮点移动,想象可以射的很远很远,从而发现射线的特点是只有一个端点,无限长。再让学生找到生活中的射线,画射线,加深对射线的理解,为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角”做好铺垫。学习直线直接从线段的两端无限延长,体会直线的特点,由于有了射线做基础,学生对学习直线自然轻松了许多。

  二、 质疑讨论,深化理解。 “学习了三种线,你还有什么问题吗?”让学生提出心中的疑惑,充分的尊重学生,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质疑。“发现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学生在质疑时,思维处于亢奋状态,所有学生的思维都被调动起来,给学生较大的自权和独立性。学生提出问题,学生经过讨论自己解决,教师选取有价值的问题引导学生去讨论。学生在讨论的同时,增强了合作的意识,产生了“我要学”的欲望,产生了积极的数学情感。

  三、 民主*等,激发学习的动机。 教学中教师要努力创设一种同主*等、和谐的氛围,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状态下学习这样学生学的将更会主动、积极,更富有创造力。学完三种线的联系与区别后,我让学生在五秒钟内过一点画直线,比一比能画多少条?从一点出发画射线,看谁画的多?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并通过画射线,从无数条中选区出其中的两条,组成角,引入本课的重点内容教学过程,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通过找“角”、画“角”,你还想学习角的哪些知识?不同的学生会提出不同的问题,筛选出其中有价值的两个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明确学习目标,自觉地投入到新知的学习中去。

  四、 动手操作,合作交流,做中感悟。 有效的数学学习不能单纯的`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是数学学习的重要方式。对于“角”有关的知识,让学生利用活动角,分组讨论、交流,通过实验、操作、观察、交流、概括等数学活动,积极构建新知。汇报时,学会质疑,学会分享,学会反思,达成共识。根据活动角的操作,发现“角”的大小与两条“边”*的大小有关,紧接着比较边长短不同的角,先让学生猜猜,然后验证猜想,激起学生的认知冲突,让学生在做中感悟出“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 五、精心设计。逐层提高。 学数学就是要学以致用,就是要用学到的知识去解决一些实际问题,用数学的眼光去发现生活中的一些问题,从而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学有用的数学,体验数学价值。本课计划安排不同层次的练习,一方面增强学生的应用意识,另一方面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实现不同的学生都有不同的发展,照顾学生的个性差异。第一层次,找线段、直线、射线和角,在比较中强化对特点的理解。第二层次,判断练习,通过辨析比较,进一步强化新知的理解和掌握。第三层次是提高开放练习,通过数“线”、数角,培养学生灵活运用新知的能力,注重学生应用意识的培养。

  我说课的主要内容结束了,相信我的教学设想,能满足学生发展的需要,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利于学生的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有利于学生积极主动的去构建成新知,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 谢谢!我的说课完了

四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8

  一、说教材

  学生通过前几年的学习与生活中积累的经验,对圆形物体已有了初步的感性认识,《圆的初步认识》是建立在学生的`这些经验上来进一步认识圆的有关特征,让学生深切体会圆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并为后续学习圆的有关知识打下基础。

  二、说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初步认识圆,知道圆各部分的名称。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践操作活动,感受并发现圆的有关特征,知道点与圆的位置关系、圆心、半径和直径。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圆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并感受圆的美。

  三、说教学重、难点

  重点:初步认识圆上所有的点到固定点O都有相同的长度r,认识圆心、半径。

  难点:初步认识圆的有关概念。

  四、说教法、学法

  本节课我用情境教学法,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用活动探究法让学生主动探索、动手操作,认识点与圆的位置关系,从而理解半径;用讨论合作法让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相互交流,学习半径、直径。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通过动手画一画、量一量,动眼看一看等方式自主探索,以小组合作交流的方式去学习点与圆的位置关系、半径等知识。通过自学的方式去学习圆的对称轴及半径与直径的关系。

  五、说教学过程

  本节课我设计了四个教学环节

  (一)点亮双眼,看自行车车轮

  我出示了生活中自行车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它车轮形状,学生们都知道是圆形,又出示正方形车轮的自行车,问这样的自行车你们见过吗?学生们会说没有,紧接着我就提出疑问为什么生活中的车轮都是圆形呢?圆形车轮到底有什么奥秘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圆的初步知识。带着问题引入课题,激发学生对圆的

  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为后面的教学埋下伏笔。

  (二)静做细观,共探圆的奥秘

  1、认识圆的边:观察圆形,看看它的边是由什么样的线围成的?由此得出圆是由一条曲线围成的*面图形。

  2、认识圆心:移动车轮、转动车轮,让学生观察车轴在车轮中的位置有没有改变,通过实物迁移,用一个点表示车轴,从而去认识固定的点即定点在圆中叫圆心,圆心用字母O表示。

  3、认识点与圆的位置关系:通过动手操作、同桌讨论,在图中找出与圆心距离为3厘米、2厘米、4厘米的点,能找多少个,并观察分别在圆的哪个位置,从而认识点在圆上、圆内、圆外三种位置关系。

  4、认识半径:通过点在圆上这个知识认识到圆上所有点与圆心所连的线段有无数条,长度都相等,接着介绍这样的线段就是半径,用字母r表示,接着小组去讨论怎么理解半径,并通过一道练习加深对半径的理解。

  5、认识直径:出示一个圆及圆中的6条线段,让学生观察6条线段中哪条最特别,通过小组讨论找到特别之处经过圆心,并且两端都在圆上,再介绍这样线段叫做直径,用字母d表示,再让学生说说如何理解直径并在圆中试着画一画直径,看看还能画出多少条,并量一量看看有什么发现,从而得出圆中有无数条直径,长度都相等。

  6、认识对称轴及半径与直径的关系:通过预习回答问题来知道圆的对称轴及同圆中直径是半径的两倍,让学生思考用什么方法说明直径是半径的两倍,并给学生一张圆纸片,动手操作来解决如何确定它的圆心的问题。

  在这个环节中学生通过动手操作、静思默观、自学新知、归纳总结的学习方式自主探索圆的有关知识,既让学生感受丰富多彩的数学学习,又培养学生的观察、概括、合作交流的能力

  (三)齐心协力,一起练习

  本环节通过判断和选择两种题型进一步加深对圆的认识,培养学生分析、推理和判断的能力。

  (四)巧思妙想,畅游数学天地

  首先,解决开始提出的问题为什么车轮要设计成圆形?接着让学生们猜

  谜语,轻松一下:有一个人在一片青草地上钉了一个木桩,用一根绳子拴了一只羊在那里。(打一个水果)猜出后,我们再猜一猜羊吃草的范围最大能吃出什么图形?在猜谜中感受到圆在生活的存在。那么生活中还有什么也是圆的,然后带着同学们一起去欣赏生活中的圆,最后出示古希腊数学家毕达哥拉斯的一句话一切*面图形中,圆形是最美的,学生感受圆的魅力。

四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9

  各位评委,你们好!

  我说课的题目是《有趣的算式》,我准备从说教材,说教法、学法,说教学过程三个部分完成说课。

  一、说教材。

  《有趣的算式》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探索与发现(一)》中的内容。它是在学生已经学会运用计算器进行一些简单的四则运算的基础上来进行教学的。学生学了这部分内容,能为以后进一步体会探索的过程和方法,发现乘法的结合律和分配率打下基础。为了更好地体现《数学课程标准》的理念,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促进学生数学思维发展,使学生在面临各种问题时,能够从数学的角度去思考问题,能够发现其中所存在的数学现象并并运用数学的知识与方法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感受到数学在生活中的意义。

  根据以上对教材的理解与内容的分析,按照新课程标准4~6学段数与代数中的要求,我将本节课的目标定为:

  1、 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有趣的探索活动,巩固计算器的使用方法。

  2、 过程与方法目标:在探索的过程中,体会探索的方法。

  3、 情感与态度目标:感受数学的奇妙,养成积极参与学习活动的习惯。

  根据新课程标准中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认知水*,我将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定为:鼓励学生对算式及其结果的特点进行比较,从中发现一些有趣的数学规律。

  教学难点定为:培养学生探究发现的能力和推理能力。

  二、说教法、学法。

  根据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思维特点,以及新课程理念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引导者、组织者、合作者,我准备采用以下几种教法和学法:

  1、 教学中,我将通过谈话来创设情境,引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积极思维的动机,引导学生主动地探索。

  2、 观察分析、主动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给学生较大的空间,开展探究性学习,让他们在具体的操作活动中进行独立思考,并与同伴交流,亲身经历数学问题的提出和解决的过程。

  3、 通过灵活多样的练习,巩固计算器的使用方法,提高思维能力和推理能力。

  4、 联系生活实际解决身边的问题,让学生初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数学的应用,促进学生的发展。

  三、说教学过程。

  第一环节: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我力求突出“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思想,首先创设有趣的情境——挖掘宝藏。这一环节的设计,可以唤起学生学习的欲望,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再根据小学生好动、好玩的特点把整个教学过程设计成有趣的闯关游戏活动,让他们积极地投入到数学学习中去。通过引导学生的探究活动,促进学生主动参与,让学生获得探索规律的体验,懂得应用规律解决问题。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二环节:活动探究,获取新知。

  通过四次闯关,在每一关中经历“计算、观察、思考、交流、归纳”这一过程,主动获取知识,探索规律。

  第一关:奇妙的宝塔。在每个同学都想一想的基础上,通过小组议一议、全班交流、老师板书等启发引导。

  第二关:奇怪的142857。通过计算,引导学生在观察的基础上提出疑问,进行讨论总结出规律。

  第三关:神奇的9。通过设置“9999999×9999999=?”的难题,经历解决问题的挫折,激发寻找新办法的探索欲望。

  第四关:寻找神秘的数。通过“卖关子计算得到的最后结果如果是6174的就是

  好孩子,否则就不是好孩子”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这一环节的设计,为学生提供了充分的实践、探究与合作的学习的空间,培养了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发挥了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作用。

  第三环节:联系生活,深化应用。让学生学以致用,从山脚到山顶有2222222层,每一层有5555555级台阶,要走多少级台阶才能到达山顶?解决22222222×5555555=?

  这一环节的设计,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用学到的知识与解决实际问题,促进理论同实践的结合。

四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10

  一、说教材

  1、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北师大版实验教科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线与角》第一课时“线的认识”。

  2、教材分析:直线、线段与射线是一组比较抽象的图形,学生直接感知有一定的困难。教材中安排的“看一看”活动,主要让学生从现实情境中抽象出直线、线段与射线,然后通过“认一认”活动,体会到它们都是“直直的”,并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这三个图形的特征。接着,组织学生对直线、线段与射线进行比较,让学生体会它们之间的区别与联系。最后通过“试一试”、“量一量”、“看一看”等练习,进一步加深学生对这三种图形特征的印象。

  3、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借助现实情景认识线段、射线、直线。

  (2)会用字母正确读出线段、射线与直线。

  情感目标: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感受数学的重要作用。

  技能目标:在活动中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4、重点、难点

  重点:认识、区分线段、射线与直线。

  难点:理解直线与射线的含义。

  二、教法、学法

  根据本课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的思维特点,我选择了以学生操作为主,辅以谈话启发、引导发现、讲练结合等方法的优化组合,有效突破教学重点、难点,充分发挥教师的点拨作用,调动学生的能动性,引导他们去学习、探索,从而达到训练思维、培养能力的目的。在教学中运用了“创设情境——操作活动——建立模型(这节课主要是建立线的模型)——实践应用”的模式呈现教学内容,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激发学习兴趣,从而促进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过程。

  在学法上,选用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动手操作相结合的学习方法,组织学生进行学习。通过操作活动,帮助学生积累经验,注重学生在操作活动中进行观察——思考——想象——交流,从而加深学生对这三种线的理性认识。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三、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首先与学生谈话:同学们,你们发现生活中哪里有线?让学生畅所欲言。然后引出课题:线在我们生活中无处不在,有直的,有弯的,数学中同样也有直的线和弯的线,今天我们就来研究直直的线。板书“线的认识”。

  (二)创设各种情境,让学生进一步感知直线、线段和射线。

  播放课件出示学生熟悉的孙悟空图片,让学生说说孙悟空手里的宝贝是什么?在黑板上画一条直线,代表金箍棒,再在它的两端分别点一个点,表示金箍棒的两头,从而认识线段,并介绍端点,线段有两个端点。接着追问学生,金箍棒有什么本领?并及时通过动态的演示,把金箍棒的一头放在地上,让它向另一个方向延伸,从而认识射线。再在黑板上画一条线表示金箍棒,一端点上端点,让它向上变长,让学生体会它可以变得无限长,我们是画不完的,所以只画出它的一部分就可以了。然后让学

  生继续想象,如果把金箍棒横着拿在手中,它可以向什么方向延伸?让学生试着到黑板上画这样的线,并认识直线。这样,借助金箍棒的神奇变化,使学生形象地感知三种线的特征,并加深了对“无限延伸”的理解。

  接着,充分利用学生生活中的事物,如一扇门、射灯、斑马线、铁路等生活中常见的事物,来引导学生进一步探索图形的特征,从而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

  (三)进一步区分三种线,

  在这个环节中我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用课件向学生出示表格,让他们明确这三种线的特点:端点、延伸情况、与直线的联系。我先提出小组合作的要求:以四人为一小组共同商讨,把商量好的结果填写在表中。学生在交流活动中找出三种线的联系与区别,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积极参与到交流活动中来,进一步加深他们对这三种线特点的理解,突破了本课的难点。

  (四)三种线的读法

  在教学用字母表示直线,射线和线段时,由于前面学生对这几种线的特征以及端点的概念比较明确了,再让学生用字母表示,包括射线为什么只能从有端点的一端读起,学生就会比较容易理解。

  本环节我先对线段的读法作以示范,然后射线和直线的读法让学生自己尝试,并说说为什么射线要从有端点的一端读起。培养学生自己学习的能力,提高课堂效果。

  (五)实践运用,强化理解。

  让学生自己试一试,过一点能画多少直线,过两点呢?

  看老虎山到狐狸洞有许多条路,哪一条最短,要求学生独立。

  另外,增加了一些练习,如判断题:

  (1)直线AB长30cm。()

  (2)线段的一端能无限延长。()

  (3)线段CD长5cm。()

  (4)射线的两端能无限延长。()

  通过练习,让学生更进一步了解线段、射线、直线的特点,这些内容更有助于学生主动的'进行观察、实验、猜测、推理和交流等数学活动。

  本节课的总体设计是让学生在观察生活的基础上,抽象出三种数学图形,深刻感悟数学来源于生活;在探究其特征的过程中,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自己的“发现”,使思维能力得到进一步拓展;在判断正误的练习中,三种*面图形的特征更进一步扎根于学生的头脑中,升华成认知;在“试一试”、“量一量”活动中,让学生把认识用于解决问题,最终形成技能。整堂课学生学得生动活泼,兴趣盎然,既富有挑战性,又较易达到目标,这样设计,较高地达成了本课的知识、技能、情感三维目标。

四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11

  尊敬的各位老师,你们好!

  今天我要说课的内容是青岛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九单元的《*均数》,设计本课我遵循四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依据《数学新课程标准》中数学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的基本理念,下面我将从教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学法、教学过程等环节进行说课。

  一.说教材

  *均数是统计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在统计中,*均数常用于表示统计对象的一般水*,它是描述数据集中程度的一个统计量。用*均数表示一组数据的情况,有直观、简明的特点,所以在日常生活中经常用到。

  二、说教学目标:

  根据以上理论依据,我确立本节课的三维目标:

  1、知识和技能目标

  学生能理解移多补少求*均数的方法,能根据数据列出算式求*均数;

  2、过程与方法目标

  学生掌握*均数的意义和求*均数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科学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说教学重、难点:

  1. 重点:掌握*均数的意义和求*均数的方法。

  2. 难点:能根据数据列出算式求*均数。

  四、说学情

  由于四年级学生已经具备*均分的基础知识,所以应着重让学生理解*均数的意义,在此基础上学生能容易列出算式进行计算。

  五、说教法和学法:

  由于*均数意义比较抽象、难以理解,我尽量通过让学生探索实践,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方法,创造有利于学生主动求知的学习环境。

  在学法指导上,我重视观察法、比较法、发现法和讨论法等应用,充分调动学生各种感官,培养学生善于思考,并相信自己有能力找到获取新知的途径。

  六、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引入。

  出示课件

  1、 观看微视频,学生自主学习求一组数据的'*均数的两种不同的方法。(设计意图)

  2、 展示ppt课件 (设计意图)

  3、总结:

  求*均数的方法:

  (1)移多补少法

  (2)常用方法 先求总数÷份数=*均数

  整个教学设计,我根据教材特点与四年级学生实际,做了很多的预设。因为学生是具有不同知识经验的生命个体,备课时我充分考虑不同的学生有着哪些不同的思考方法,可能会出现哪些解决问题的方案,从而设计出不同的教学策略。争取在课堂教学中,在组织学生讨论、评价,让学生在生成知识的同时,生成学习经验,生成情感体验,使整个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

四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12

  各位评委,你们好!

  我说课的题目是《有趣的算式》,我准备从说教材,说教法、学法,说教学过程三个部分完成说课。

  一、说教材。

  《有趣的算式》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探索与发现(一)》中的内容。它是在学生已经学会运用计算器进行一些简单的四则运算的基础上来进行教学的。学生学了这部分内容,能为以后进一步体会探索的过程和方法,发现乘法的结合律和分配率打下基础。为了更好地体现《数学课程标准》的理念,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促进学生数学思维发展,使学生在面临各种问题时,能够从数学的角度去思考问题,能够发现其中所存在的数学现象并并运用数学的知识与方法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感受到数学在生活中的意义。

  根据以上对教材的理解与内容的分析,按照新课程标准4~6学段数与代数中的要求,我将本节课的目标定为:

  1、 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有趣的探索活动,巩固计算器的使用方法。

  2、 过程与方法目标:在探索的过程中,体会探索的方法。

  3、 情感与态度目标:感受数学的奇妙,养成积极参与学习活动的习惯。

  根据新课程标准中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认知水*,我将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定为:鼓励学生对算式及其结果的特点进行比较,从中发现一些有趣的数学规律。

  教学难点定为:培养学生探究发现的能力和推理能力。

  二、说教法、学法。

  根据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思维特点,以及新课程理念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引导者、组织者、合作者,我准备采用以下几种教法和学法:

  1、 教学中,我将通过谈话来创设情境,引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积极思维的动机,引导学生主动地探索。

  2、 观察分析、主动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给学生较大的空间,开展探究性学习,让他们在具体的操作活动中进行独立思考,并与同伴交流,亲身经历数学问题的提出和解决的过程。

  3、 通过灵活多样的练习,巩固计算器的使用方法,提高思维能力和推理能力。

  4、 联系生活实际解决身边的问题,让学生初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数学的应用,促进学生的发展。

  三、说教学过程。

  第一环节: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我力求突出“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思想,首先创设有趣的情境——挖掘宝藏。这一环节的设计,可以唤起学生学习的欲望,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再根据小学生好动、好玩的特点把整个教学过程设计成有趣的闯关游戏活动,让他们积极地投入到数学学习中去。通过引导学生的探究活动,促进学生主动参与,让学生获得探索规律的体验,懂得应用规律解决问题。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二环节:活动探究,获取新知。

  通过四次闯关,在每一关中经历“计算、观察、思考、交流、归纳”这一过程,主动获取知识,探索规律。

  第一关:奇妙的宝塔。在每个同学都想一想的基础上,通过小组议一议、全班交流、老师板书等启发引导。

  第二关:奇怪的142857。通过计算,引导学生在观察的基础上提出疑问,进行讨论总结出规律。

  第三关:神奇的9。通过设置“9999999×9999999=?”的难题,经历解决问题的挫折,激发寻找新办法的探索欲望。

  第四关:寻找神秘的数。通过“卖关子计算得到的最后结果如果是6174的就是

  好孩子,否则就不是好孩子”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这一环节的设计,为学生提供了充分的实践、探究与合作的学习的空间,培养了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发挥了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作用。

  第三环节:联系生活,深化应用。让学生学以致用,从山脚到山顶有2222222层,每一层有5555555级台阶,要走多少级台阶才能到达山顶?解决22222222×5555555=?

  这一环节的.设计,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用学到的知识与解决实际问题,促进理论同实践的结合。


四年级上册数学小故事5篇(扩展10)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18篇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1

  一、主要内容:

  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综合应用

  二、教学要求

  (一)数与代数

  1、经历收集日常生活中常见大数的过程,感受学习更大数的必要性,并能体验大数的实际意义;认识亿以内数的计数单位,了解各单位之间的关系,并会正确读、写;能比较亿以内数的大小;掌握万、亿为单位表示大数的方法;认识近似数,能求一个数的近似数,能对大数进行估计。

  2.理解三位数乘两位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会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能对生活中具体事物的数量用不同的方法进行估计;掌握计算器的运用方法,会利用计算器探索一些数学规律。

  3.理解除数是两位数除法的计算方法,并能进行正确地计算;在实际情境中,理解速度、时间与路程之间的关系,并能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经历探索商的变化规律的'过程,初步掌握探索的方法,并能运用发现的规律解决实际问题;体会中括号运用在计算中的必要性,并能正确计算带有中括号的三步整数四则混合运算。

  4.能认识负数在日常生活中的意义,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现象。

  (二)空间与图形

  1.能识别直线、线段与射线,会用字母表示直线、线段与射线;认识*面上的*行线和垂线,能用三角尺画*行线、垂线,知道两点确定一条直线,两点间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理解*角、周角;会用量角器量(画)指定度数的角。

  2.将经历一个简单图形经过变换制作美丽图形的过程,并能在方格纸上将简单图形旋转90°;能在方格纸上进行图形变换的操作活动,说出图形变换中的*移或旋转的过程。

  3.能在具体的情境中,用数对来表示物*置;在具体的情境中,用方向和距离表示物体的位置。

  (三)统计与概率

  体会统计图中1格表示多个单位的必要性,并进一步理解条形统计图的特点;认识单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能将生活中的一些数据,绘制成折线统计图,并能从折线统计图上预测事物变化的趋势。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2

  新的学期,我担任四年级一班和五班数学教学工作。两个班人数分别为58人、50人。通过上学期的数学学习后,基本知识、技能方面基本上已经达到学习的目标,对学习数学有着一定的兴趣,乐于参加学习活动中去。特别是一些动手操作、需要合作完成的学习内容都比较感兴趣。但是在遇到思考深度较难的问题时,有畏缩情绪。虽然在上学期期末测试中孩子的成绩都不错,但是成绩不能代表他学习数学的所有情况,只有课堂和数学学习的活动中,才能充分的体现一个孩子学习的真实状况。因此对这些学生,我们应该关注的更多的是使已经基本形成的兴趣再接再厉的保持,并逐步引导思维的乐趣、成功体验所获得的乐趣中。

  一、本学期教学的指导思想

  1、重视以学生的已有经验知识和生活经验为基础,提供学生熟悉的具体情景,以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

  2、增加联系实际的内容,为学生了解现实生活中的数学,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3、注意选取富有儿童情趣的学习素材和活动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获得愉悦的数学学习体验。

  4、重视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与自主探索的气氛中学习。

  5、把握教学要求,促进学生发展适当改进评价学生的方法,比如建立定时每学月第一个周末和家长书面交流等有效策略。

  二、教学目标

  第一单元:认识更大的数(7课时)

  1、经历收集日常生活中常见大数的过程,感受学习更大数的'必要性,并能体验大数的实际意义。

  2、通过实践操作活动,认识亿以内数的计数单位,了解各单位之间的关系。并会正确读、写以及比较数的大小。

  3、在收集数据的过程中,认识数据改写单位的必要性,掌握万、亿为单位表示大数的改写方法。

  4、理解近似数在实际生活中运用的意义,能自主探索、掌握近似数的方法,能对更大的数进行估计。

  第二单元:线与角(10课时)

  1、通过具体的操作活动,认识直线、线段、与射线,会用字母正确读出直线、线段与射线。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3)

  2、通过动手操作的活动,认识*面上的*行线和垂线,能用三角尺画*行线和垂线;通过探索活动,体会两点间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知道两点间的距离。

  3、通过学具的操作活动,理解*角、周角,能区别角的大小之间的关系;会用量角器量指定度数的角与画指定度数的角。

  第三单元:乘法(10课时)

  1、使学生能根据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探索并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能运用乘法运算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2、使学生掌握乘法的估算方法。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能应用合适的方法进行估算。

  3、通过对乘法以及有趣算式规律的探索,经历数学问题探索的过程,并会运用乘法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运算。

  第四单元:图形的变换(3课时)

  1、通过在方格纸上的操作活动,说出图形的*移或旋转的变化过程,并能在方格纸上将简单图形旋转90°。

  2、通过实例观察,了解一个简单图形经过*移或旋转制作复杂图形的过程,并能设计简单的图案。

  第五单元:除法(15课时)

  1、结合实际情境,探索并掌握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在实际情境中,理解路程、时间与速度之间的关系,并能解决生活中简单的问题。

  3、结合具体情境,体会万、亿等大数的实际意义。

  4、经历探索的过程,发现商不变的规律,并能运用规律进行简便计算。

  5、在解决问题中认识引入中括号的必要性,并能进行简单的整数四则混合运算。

  第六单元:方向与位置(3课时)

  1、在具体的情境中,能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位置

  2、通过具体的情境,体会方向、距离两个条件对确定位置的作用,能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

  3、能描述简单的路线图。

  第七单元:生活中的负数(4课时)

  了解日常生活中负数的意义、表示方法,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问题。

  第八单元:统计(4课时)

  1、通过处理实验数据的活动,体会到统计图中的一格表示多个单位的必要性,并理解条形统计图上的数据所表示的意义。

  2、能把生活中的一些数据绘制成单式条形统计图。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4)

  3、通过处理实验数据的活动,了解单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能将一组相关的数据绘制成单式折线统计图,并能从折线统计图上获取数据变化情况的信息。

  三、教学重点、难点

  1、体验除法竖式抽象的过程,通过操作活动,探索除法的试商方法。

  2、联系生活实际,学习亿以内的数。通过实际操作,具体感受大数的实际意义。通过数学建模活动,把数数、读数、写数结合起来。掌握数的改写、求近似数。

  3、通过实践活动,认识线的三种形式。通过实际测量,认识角的分类和度数。通过实际操作,认识互相垂直、互相*行两种关系。

  4、读统计图表,经历统计的全过程,培养学生统计意识。分析统计图表中数据的发展趋势,作出简单预测。了解一格表示多个数。

  5、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加强估算。

  四、教学措施

  1、从学生的特点出发,趣味和思变相结合,引导学生参与数学学习活动。

  2、在课堂教学中,注意多一些有利于孩子理解的问题,而不是一味的难、广。应该考虑学生实际的思维水*,多照顾中等生以及思维偏慢的学生。

  3、布置一些比较有趣的作业,比如动手的作业,少一些呆板的练习。

  4、加强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联系,适当教给家长一些指导孩子学习的方法。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3

  一、学生情况分析

  对于刚刚升入四年级的学生来说,这一年是他们由低段学习步入高段学习的第一年,他们的思维已经开始由具体形象思维过渡到抽象思维,对周围事物的认识较以前上升了一个层次,已经会用归纳概括的方法认识事物及解决问题,已经具备了初步的数学知识,为学好本册教材打下了良好的基础。纵观全班,学生的基础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差别不大,但计算速度、参与讨论的能力,解答应用题的思维能力等还需进一步加强。

  从学习习惯、兴趣、方法看,在这些学生当中,多数学生对数学课学习兴趣浓厚,能按正确学习方法去学数学。他们能上课遵守课堂常规,专心投入,认真完成作业,对不懂问题能及时大胆提问。少数学生学习习惯、学习态度不是太好,课堂上不能专心致志,上课注意力分散,思想开小差,学习目的性不够明确,也不能保持最基本的纪律,个别学生在课堂上不愿开口,发言不积极。所以,学生良好学习行为习惯的培养和有效开展课堂讨论和提高学习效果将是本学期要工作努力的方向。

  个别的孩子由于基础知识掌握不好,存有知识断层,学习的自律性比较差,学习能力弱,接受能力差,学习目的不明确,对学习也提不起兴趣。在他们当中有的是父母对子女的学习关心,指导,督促不够;有的是父母对子女过于溺爱,过于迁就;有的是由于不好的学习习惯影响了他的学习成绩。上述原因形成恶性循环,使他们失去信心,致使形成后进生。也有几位学生是智力低下,接受能力差。所以,继续加强学困生的转化也将是我本学期工作的重点。

  二、教材分析

  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大数的认识,三位数乘两位数,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角的度量,*行四边形和梯形的认识,复式条形统计图,数学广角和数学实践活动等。大数的认识,三位数乘两位数,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角的度量,以及*行四边形和梯形的认识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

  在数与计算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大数的认识,三位数乘两位数,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在小学阶段,本学期结束后,有关正整数的认识和计算的内容将全部教学完。本册这些知识的学习,一方面使学生学会用较大的数进行表达和交流,掌握较大数范围内的计算技能,进一步发展数感;另一方面通过十进制计数法的学习,对有关数概念的各方面知识进行系统的整理和融会贯通,为学生形成科学、合理的数学认知结构奠定基础;并为进一步系统学习小数、分数及小数、分数的四则运算做好铺垫。因此,这部分知识仍然是小学生应该掌握和形成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在空间与图形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角的度量、*行四边形和梯形两个单元,这些都是本册的重点教学内容。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通过丰富的数学活动,让学生进一步认识直线、线段、射线、角、垂线、*行线、*行四边形和梯形,学会一些简单的作图方法;同时获得探究学习的经历,体会各种图形的特征及图形之间的关系,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进一步发展。

  在统计知识方面,本册教材安排了复式条形统计图。教材介绍了纵向和横向两种不同形式的复式条形统计图,让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学会看懂这两种统计图并学习进行数据分析,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形成统计的观念。

  在用数学解决问题方面,教材一方面结合乘法和除法两个单元,教学用所学的乘、除法计算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另一方面,安排了“数学广角”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初步体会的运筹的数学思想方法,感受数学的魅力。同时让学生学习应用优化的思想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培养他们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和发现、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本册教材根据学生所学习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安排了两个综合应用数学的综合应用──“1亿有多大”和“你寄过贺卡吗?”,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探究活动或有现实背景的活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体会探索的乐趣和数学的实际应用,感受用数学的愉悦,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和实践能力。

  三、教学内容

  本册教材共分八个单元:大数的认识;角的度量;三位数乘两位数;*行四边形和梯形;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统计;数学广角;总复习。以上各单元内容涉及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数学思想方法)用数学四大领域。具体分析如下:

  1、数与代数领域的知识包括大数的认识;三位数乘两位数;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三个单元。以上三块内容是小学阶段整数教学的总结完善阶段,因此,以上内容是小学阶段的重要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是本册教材的教学重点之一。

  2、空间与图形领域的知识包括角的度量;*行四边形和梯形两个单元。以上两块内容是小学阶段系统学习几何知识的开始。(第一学段学习的相关几何知识基本是属于直观认识阶段)因此,这部分内容学习对以后进一步学习和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有着重要的作用。是本册教材的又一教学重点。

  3、统计与概率(数学思想方法)领域的知识包括统计;数学广角两个单元。统计主要学习复式条形统计图(纵式和横式)学会看懂复式统计图并进行数据分析;数学广角让学生初步体会运筹思想和对策论方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4、用数学领域的内容主要放在三位数乘两位数、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这两个单元之中,结合计算教学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问题(简单乘除应用题;积的和差、和差求积、求商应用题;行程问题的基本数量关系)。

  四、教学目标

  1.认识计数单位“十万”“百万”“千万”“亿”“十亿”“百亿”“千亿”,认识自然数,掌握十进制计数法,会根据数级读、写亿以内和亿以上的数,会根据要求用“四舍五入”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体会和感受大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进一步培养数感。

  2.会笔算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会进行相应的乘、除法估算和验算。

  3.会口算两位数乘一位数(积在100以内)和几百几十乘一位数,整十数除整十数、整十数除几百几十数。

  4.认识直线、射线和线段,知道它们的区别;认识常见的几种角,会比较角的大小,会用量角器量出角的度数,能按指定度数画角。

  5.认识垂线、*行线,会用直尺、三角板画垂线和*行线;掌握*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特征。

  6.结合生活情境和探索活动学习图形的有关知 识,发展空间观念。

  7.了解不同形式的条形统计图,学会简单的数据分析,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8.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9.初步了解运筹的思想,培养从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10.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11.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五、教学重难点

  第一单元:大数的认识

  ① 教学重点:万级数的读、写法。

  ② 教学关键:把个级数的读、写推广到万级。

  第二单元:角的度量

  ① 教学重点:用量角器量角、画指定度数的角。

  ② 教学难点:量角的方法。

  ③ 教学关键;量角器刻度的认识。

  第三单元:三位数乘两位数

  ① 教学重点:口算、笔算的方法

  ②教学难点:积的变化规律

  第四单元:*行四边形和梯形

  ① 教学重点:*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特征。

  ② 教学难点:垂直线与*行线的画法。

  ③教学关键:通过多种活动,使学生逐步形成空间观念。

  第五单元: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

  ① 教学重点:掌握两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② 教学难点:了解商的变化规律。

  第六单元:统计

  ① 教学重点:认识两种复式条形统计图,根据统计图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

  ②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实践能力。

  第七单元:数学广角

  ① 教学重点:认识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形成寻找解决问题最优方案的意识。

  ② 教学难点:使学生逐渐养成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习惯。

  第八单元:总复习

  ① 教学重点:使学生对本学期所学的知识进行系统的整理和复习并巩固和提高。

  ② 教学难点:使学生养成系统整理知识的.习惯。

  六、改进教学工作的措施及方法

  1、改变教学思想

  具有新观念、新思想、新体验。改变原有的老师讲、学生学的思想观念,实施互动学习(师生合作、生生合作、生网合作等),自主探究,老师给营造一个宽松、合谐,充满爱、民主、喜悦的学习氛围。由学生自主合作去探究、研讨,老师作好参谋,当好后勤,作学生的服务员。

  2、注重生活与数学的密切联系

  重视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教学要考虑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结合他们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设计富有情趣的习题,使他们有更多的机会从生活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重视数学知识的课外延伸,加强数学知识的实用性和开放性。在教学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正归一和反归一等应用题时,结合生活实例,使所要学习的数学问题具体化、形象化,激发学生求知的内驱力。

  3、注意教学的开放性,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适当设计一些开放性问题,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索的机会。

  4、面向全体、全面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1)、加强基础训练,在计算方面,重点是要加强口算训练,。在应用题方面,要重视一步计算应用题的练习。在练习中必须重视应用题结构的训练,如根据条件补充问题、根据问题补充条件等,这种题目要经常训练,它对于提高学生分析数量关系的能力是大有裨益的。

  (2)、实施分层教学,弹性教学,针对学生的不同特点,不同的接受能力,采取不同的方法,布置不同的作业,注意因材施教,力求“下要保底,上不封顶”即下要保义务教育的共同要求,上要引导兴趣浓厚,学有余力的学生进一步发展。把共同要求和发展个性结合起来。

  (3)、重视学生的课时目标过关和单元素质过关,作业严把关,加强信息交流,及时反馈,增强教学的针对性。

  5、 结合实际问题教学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也许仅仅是教学或实验上的技能问题,而提出问题,却需要创造性和想象力。”我计划在教学中以注重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能力指导。常把提出问题的权利交给学生,给他们提供广阔的参与空间,让他们学得主动积极,有充分的机会去发现,去研究,去创造。

  6、 作业设计力求准确、简洁、规范、方便教学

  学生学业成绩的提高有赖于高质量的练习,我们必须重视课堂作业的设计和学生练习的达成度。课内外作业均要经过精心设计,力求从培养学生能力出发,体现课改精神,同生活实践紧密结合,重在发展学生思维,培养学生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此外,采取“基础练习+个性作业” 形式,针对学生不同的学习水*,分层设计作业。教师针对不同层面的学生完成不同难度的作业,让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作业内容和形式,实现差异发展。

  7、三位一体,学校、家庭、社会形成教育合力

  家庭、社会、学校对学生的教育影响,各有自己的特点和优势。只有三者协调,取长补短,才能取得最佳的教育效益。

  教师要主动与家长取得联系,通过访问学生家庭或开家长会,与学生家长相互沟通学生在学校的表现情况,使二者相互配合,取长补短,同时,要适时适当地向部分学生家长讲明教育方法,共同教育学生。

  七、教学进度表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4

  一、班级情况分析

  1、班级概况:

  四(1)班现已注册的学生有**人,四(2)班已注册学生**人,其中大多数都是男同学。大部分学上都是来自外地,极少数是本地生。

  2、知识掌握情况:

  从上学期的期末质量检测来看,学生对双基知识掌握得还不够,对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认识、吨千米的认识掌握得不太好。

  在计算方面,学生的差别比较大,多数学生对于口算,能做到脱口而出,但由于部分学生对于乘除知识掌握不好,直接影响了口算的速度和计算的正确性,学生在这方面表现出来的差距非常之大。对于一些计算式题,部分学生的计算速度极待提高,各种计算的良好习惯有待养成。应用题掌握得还不够,只有部分学生能认真分析题意,正确列式,不能很好地根据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去分析题意,对各种应用题的结构掌握的还不够。同时解决实际问题能力有待于提高。这对本学期的教学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3、学习习惯、兴趣、方法及心理特征:

  从学习习惯、兴趣、方法看,在这些学生当中,少数学生对数学课学习兴趣浓厚,能按正确学习方法去学数学。他们能上课遵守课堂常规,专心投入,认真完成作业,对不懂问题能及时大胆提问。有半数以上的学生*时学习习惯学习态度不好,课堂上不能专心致志,上课注意力分散,思想开小差,学习目的性不够明确,也不能保持最基本的纪律,有些学生在课堂上不止自己不能专心发影响周围的同学。而有些学生在课堂上却不愿开口,发言不积极。这个学期有效开展课堂讨论和提高学习效果是本学期要努力的方向。

  从心理特征看,多数学生喜欢在别人面前表现自己,喜欢表扬夸奖,班上竞争意识浓;差生上课比较被动,不闻不问,积极性不高,作业完成较难,但也喜欢激励。

  4、其他因素:

  学生多数来自农村,他们热爱劳动,活泼好动,集体荣誉感强,学生多数家庭贫困,家长的文化程度普遍不高,虽有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之心,但教育方法不当,家校配合不够,并对“减负,推素”存有认识偏差。

  二、教材分析

  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大数的认识,三位数乘两位数,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角的度量,*行四边形和梯形的认识,复式条形统计图,数学广角和数学实践活动等。大数的认识,三位数乘两位数,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角的度量,以及*行四边形和梯形的认识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

  在数与计算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大数的认识,三位数乘两位数,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在小学阶段,本学期结束后,有关正整数的认识和计算的内容将全部教学完。本册这些知识的学习,一方面使学生学会用较大的数进行表达和交流,掌握较大数范围内的计算技能,进一步发展数感;另一方面通过十进制计数法的学习,对有关数概念的各方面知识进行系统的整理和融会贯通,为学生形成科学、合理的数学认知结构奠定基础;并为进一步系统学习小数、分数及小数、分数的四则运算做好铺垫。因此,这部分知识仍然是小学生应该掌握和形成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在空间与图形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角的度量、*行四边形和梯形两个单元,这些都是本册的重点教学内容。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通过丰富的数学活动,让学生进一步认识直线、线段、射线、角、垂线、*行线、*行四边形和梯形,学会一些简单的作图方法;同时获得探究学习的经历,体会各种图形的特征及图形之间的关系,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进一步发展。

  在统计知识方面,本册教材安排了复式条形统计图。教材介绍了纵向和横向两种不同形式的复式条形统计图,让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学会看懂这两种统计图并学习进行数据分析,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形成统计的观念。

  在用数学解决问题方面,教材一方面结合乘法和除法两个单元,教学用所学的乘、除法计算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另一方面,安排了“数学广角”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初步体会的运筹的数学思想方法,感受数学的魅力。同时让学生学习应用优化的思想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培养他们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和发现、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本册教材根据学生所学习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安排了两个综合应用数学的综合应用──“1亿有多大”和“你寄过贺卡吗?”,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探究活动或有现实背景

  的活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体会探索的乐趣和数学的实际应用,感受用数学的愉悦,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和实践能力。

  三、教学内容

  本册教材共分八个单元:大数的认识;角的度量;三位数乘两位数;*行四边形和梯形;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统计;数学广角;总复习。以上各单元内容涉及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数学思想方法)用数学四大领域。具体分析如下:

  1、数与代数领域的知识包括大数的认识;三位数乘两位数;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三个单元。以上三块内容是小学阶段整数教学的总结完善阶段,因此,以上内容是小学阶段的重要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是本册教材的教学重点之一。

  2、空间与图形领域的知识包括角的度量;*行四边形和梯形两个单元。以上两块内容是小学阶段系统学习几何知识的开始。(第一学段学习的相关几何知识基本是属于直观认识阶段)因此,这部分内容学习对以后进一步学习和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有着重要的作用。是本册教材的又一教学重点。

  3、统计与概率(数学思想方法)领域的`知识包括统计;数学广角两个单元。统计主要学习复式条形统计图(纵式和横式)学会看懂复式统计图并进行数据分析;数学广角让学生初步体会运筹思想和对策论方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4、用数学领域的内容主要放在三位数乘两位数、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这两个单元之中,结合计算教学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问题(简单乘除应用题;积的和差、和差求积、求商应用题;行程问题的基本数量关系)。

  四、教学目标

  1.认识计数单位“十万”“百万”“千万”“亿”“十亿”“百亿”“千亿”,认识自然数,掌握十进制计数法,会根据数级读、写亿以内和亿以上的数,会根据要求用“四舍五入”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体会和感受大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进一步培养数感。

  2.会笔算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会进行相应的乘、除法估算和验算。

  3.会口算两位数乘一位数(积在100以内)和几百几十乘一位数,整十数除整十数、整十数除几百几十数。

  4.认识直线、射线和线段,知道它们的区别;认识常见的几种角,会比较角的大小,会用量角器量出角的度数,能按指定度数画角。

  5.认识垂线、*行线,会用直尺、三角板画垂线和*行线;掌握*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特征。

  6.结合生活情境和探索活动学习图形的有关知识,发展空间观念。

  7.了解不同形式的条形统计图,学会简单的数据分析,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8.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9.初步了解运筹的思想,培养从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10.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11.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5

  一、学情分析

  四年级(2)共有学生35人,其中女生11人,男生24人。四年级(3)共有学生37人,其中女生18人,男生19人。这批孩子上学期末考试成绩不够均衡,(1)班合格率低于(4)班,有多部分学生学习态度不够端正,学习基础比较薄弱,知识不会运用,作业的正确率低,个别学生不肯及时完成作业,喜欢拖拉。本学期的数学课上,要求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善于思考、乐于思考、不怕错误、具有问题意识,培养学生快乐学习数学的心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本册教材的教学内容: 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大数的认识、公顷和*方千米、角的度量、三位数乘两位数、*行四边形和梯形的认识、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复式条形统计图、数学广角和教学实践活动等。

  三、本册教材的教学目标: 1.认识计数单位“十万”“百万”“千万”“亿”“十亿”“百亿”“千亿”,认识自然数,掌握十进制计数法,会根据数级读、写亿以内和亿以上的数,会根据要求用“四舍五入”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体会和感受大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进一步培养数感。

  2.认识土地面积单位公顷和*方千米及它们之间的转换;

  3.认识直线、射线和线段,知道它们的区别;认识常见的几种角,会比较角的大小,会用量角器量出角的度数,能按指定度数画角。.

  4.会笔算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会进行相应的乘、除法估算和验算。会口算两位数乘一位数(积在100以内)和几百几十乘一位数,整十数除整十数、整十数除几百几十数。

  5.认识直线、射线和线段,知道它们的区别;认识常见的几种角,会比较角的大小,会用量角器量出角的度数,能按指定度数画角。认识垂线、*行线,会用直尺、三角板画垂线和*行线;掌握*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特征。

  6.了解不同形式的条形统计图,学会简单的数据分析,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7.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8.初步了解运筹的思想,培养从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9.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10.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四、教学重难点: 1、亿以内数的读法及写法,培养学生的`数感。

  2、使学生掌握乘法的估算方法。

  3、使学生理解垂直与*行的概念,会用直尺、三角尺画垂线和*行线。

  4、让学生认识两种复式条形统计图,能根据统计图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能发现信息并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

  5、使学生通过简单的事例,初步体会运筹思想和对策论方法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五、教学的具体措施

  1、大数认识的教学突出数学味,联系生活素材,培养学生的数感;计算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灵活的计算能力,发展学生的数感。

  2、教师向学生提供更为丰富的学习资源,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强有力工具,使学生乐意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数学活动中去。

  3、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渗透于数学教学中,用数学的魅力和学习的收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内在动机。

  (1)提供丰富的培养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素材。

  (2)注意反映数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以及数学的文化价值。

  (3)通过自主探索的活动,让学生获得学习成功的体验,增进学好数学的信心。

  4、创新评价,激励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既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结果,更关注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更多地关注学生已经掌握了什么,获得了那些进步,具备了什么能力。

  5、注意学生差异,因材施教,加强个别辅导。

  6、认真钻研教材,把握教材的重点、难点,灵活地处理教材。

  7、抓实常规,保证教育教学任务全面完成。

  坚持以教学为中心,强化管理,进一步规范教学行为,并力求常规与创新的有机结合,促进学生严肃、勤奋、求真、善问的良好学风的形成。

  8、注重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良好习惯,强调“认真刻苦学习”,不允许一个人掉队。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际能力。

  六、教学课时安排

  第一单元大数的认识12课时………………………第1—5周

  第二单元公顷和*方千米……2课时…………………第6周

  第三单元角的度量………4课时………………第7—8周

  第四单元三位数乘两位数……6课时…………………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6

  一、本班学生状况:

  四年级学生已经从中年级迈向高年级,他们的思维已经开始由具体形象思维过渡到抽象思维,对周围事物的认识较以前上升了一个层次,已经会用归纳概括的方法认识事物及解决问题,该班学生已经具备了初步的数学知识,为学好本册教材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二、教材分析:

  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大数的认识,公顷和*方千米,角的度量,三位数乘两位数,*行四边形和梯形,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条形统计图,数学广角——优化和总复习等。

  在数与计算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大数的认识,三位数乘两位数,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在小学阶段,本学期结束后,有关正整数的认识和计算的内容将全部教学完。本册这些知识的学习,一方面使学生学会用较大的数进行表达和交流,掌握较大数范围内的计算技能,进一步发展数感;另一方面通过十进制计数法的学习,对有关数概念的各方面知识进行系统的整理和融会贯通,为学生形成科学、合理的数学认知结构奠定基础;并为进一步系统学习小数、分数及小数、分数的四则运算做好铺垫。因此,这部分知识仍然是小学生应该掌握和形成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在空间与图形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角的度量、*行四边形和梯形两个单元,这些都是本册的重点教学内容。

  在统计知识方面,本册教材安排了复式条形统计图。教材介绍了纵向和横向两种不同形式的复式条形统计图,让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学会看懂这两种统计图并学习进行数据分析,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形成统计的观念。

  在用数学解决问题方面,教材一方面结合乘法和除法两个单元,教学用所学的乘、除法计算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另一方面,安排了“数学广角”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初步体会的运筹的数学思想方法,感受数学的魅力。同时让学生学习应用优化的思想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培养他们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和发现、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本册教材根据学生所学习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安排了综合与实践——“1亿有多大”,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探究活动或有现实背景的活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体会探索的乐趣和数学的实际应用,感受用数学的愉悦,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和实践能力。

  教材的特点:

  这一册实验教材对于教学内容的编排和处理,是以整套实验教材的编写思想、编写原则等为指导,力求使教材的结构符合教育学、心理学的原理和儿童的年龄特征,体现了前几册实验教材同样的风格与特点。所以本册实验教材仍然具有内容丰富、关注学生的经验与体验、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鼓励算法及解决问题的策略多样化、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体现开放性的教学方法等特点。

  三、教学目标是使学生:

  1.认识计数单位“十万”“百万”“千万”“亿”“十亿”“百亿”“千亿”,认识自然数,掌握十进制计数法,会根据数级读、写亿以内和亿以上的数,会根据要求用“四舍五入”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体会和感受大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进一步培养数感。

  2.会笔算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会进行相应的乘、除法估算和验算。

  3.会口算两位数乘一位数(积在100以内)和几百几十乘一位数,整十数除整十数、整十数除几百几十数。

  4.认识直线、射线和线段,知道它们的区别;认识常见的几种角,会比较角的大小,会用量角器量出角的度数,能按指定度数画角。

  5.认识垂线、*行线,会用直尺、三角板画垂线和*行线;掌握*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特征。

  6.结合生活情境和探索活动学习图形的有关知识,发展空间观念。

  7.了解不同形式的条形统计图,学会简单的数据分析,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8.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9.初步了解运筹的思想,培养从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10.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11.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四、本册内容的重点、难点:

  大数的认识,三位数乘两位数,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角的度量,以及*行四边形和梯形的认识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

  五、主要教具、学具:

  本册教材是第二学段的开始,第一学段教学时用过的一些教具和学具有的仍可继续使用,如小棒、方木块、钉子板等。第二学段的教学需要一些新教具和学具。如:

  1.多位数计数器

  2.多级数位顺序表

  3.计算器

  4.算盘

  5.用硬纸条做的角和*行四边形

  6.量角器、三角板、直尺

  六、教学中采取的措施、方法:

  教学中主要采用讲授法、讨论法、实际操作法、演示法、练习法、比较法、分析法、综合法。

  1、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出发,通过实物教具、学具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概念、法则、知识之间的联系规律和解答方法。

  2、对于重点、难点内容和关键部分,要放在突出的位置,使学生切实周围,也可以采取适当分散、多举事例等办法。

  3、对于一些容易混淆的概念和法则,可采用对比的方法进行辨析。

  4、要揭示前后知识间的联系,使学生从前面所学的知识中掌握新的知识,从而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7

  一、本班学生状况:

  四年级学生已经从中年级迈向高年级,他们的思维已经开始由具体形象思维过渡到抽象思维,对周围事物的认识较以前上升了一个层次,已经会用归纳概括的方法认识事物及解决问题,该班学生已经具备了初步的数学知识,为学好本册教材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二、教材分析:

  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大数的认识,公顷和*方千米,角的度量,三位数乘两位数,*行四边形和梯形,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条形统计图,数学广角——优化和总复习等。

  在数与计算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大数的认识,三位数乘两位数,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在小学阶段,本学期结束后,有关正整数的认识和计算的内容将全部教学完。本册这些知识的学习,一方面使学生学会用较大的数进行表达和交流,掌握较大数范围内的计算技能,进一步发展数感;另一方面通过十进制计数法的学习,对有关数概念的各方面知识进行系统的整理和融会贯通,为学生形成科学、合理的数学认知结构奠定基础;并为进一步系统学习小数、分数及小数、分数的四则运算做好铺垫。因此,这部分知识仍然是小学生应该掌握和形成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在空间与图形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角的度量、*行四边形和梯形两个单元,这些都是本册的重点教学内容。

  在统计知识方面,本册教材安排了复式条形统计图。教材介绍了纵向和横向两种不同形式的复式条形统计图,让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学会看懂这两种统计图并学习进行数据分析,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形成统计的观念。

  在用数学解决问题方面,教材一方面结合乘法和除法两个单元,教学用所学的乘、除法计算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另一方面,安排了“数学广角”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初步体会的运筹的数学思想方法,感受数学的魅力。同时让学生学习应用优化的思想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培养他们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和发现、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本册教材根据学生所学习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安排了综合与实践——“1亿有多大”,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探究活动或有现实背景的活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体会探索的乐趣和数学的实际应用,感受用数学的愉悦,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和实践能力。

  教材的特点:

  这一册实验教材对于教学内容的编排和处理,是以整套实验教材的编写思想、编写原则等为指导,力求使教材的结构符合教育学、心理学的原理和儿童的年龄特征,体现了前几册实验教材同样的风格与特点。所以本册实验教材仍然具有内容丰富、关注学生的经验与体验、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鼓励算法及解决问题的策略多样化、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体现开放性的教学方法等特点。

  三、教学目标是使学生:

  1.认识计数单位“十万”“百万”“千万”“亿”“十亿”“百亿”“千亿”,认识自然数,掌握十进制计数法,会根据数级读、写亿以内和亿以上的数,会根据要求用“四舍五入”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体会和感受大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进一步培养数感。

  2.会笔算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会进行相应的乘、除法估算和验算。

  3.会口算两位数乘一位数(积在100以内)和几百几十乘一位数,整十数除整十数、整十数除几百几十数。

  4.认识直线、射线和线段,知道它们的区别;认识常见的几种角,会比较角的大小,会用量角器量出角的度数,能按指定度数画角。

  5.认识垂线、*行线,会用直尺、三角板画垂线和*行线;掌握*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特征。

  6.结合生活情境和探索活动学习图形的有关知识,发展空间观念。

  7.了解不同形式的条形统计图,学会简单的数据分析,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8.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9.初步了解运筹的思想,培养从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10.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11.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四、本册内容的重点、难点:

  大数的认识,三位数乘两位数,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角的度量,以及*行四边形和梯形的认识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

  五、主要教具、学具:

  本册教材是第二学段的开始,第一学段教学时用过的一些教具和学具有的仍可继续使用,如小棒、方木块、钉子板等。第二学段的教学需要一些新教具和学具。如:

  1.多位数计数器

  2.多级数位顺序表

  3.计算器

  4.算盘

  5.用硬纸条做的角和*行四边形

  6.量角器、三角板、直尺

  六、教学中采取的措施、方法:

  教学中主要采用讲授法、讨论法、实际操作法、演示法、练习法、比较法、分析法、综合法。

  1、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出发,通过实物教具、学具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概念、法则、知识之间的联系规律和解答方法。

  2、对于重点、难点内容和关键部分,要放在突出的位置,使学生切实周围,也可以采取适当分散、多举事例等办法。

  3、对于一些容易混淆的概念和法则,可采用对比的方法进行辨析。

  4、要揭示前后知识间的联系,使学生从前面所学的知识中掌握新的知识,从而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8

  一、学情分析

  我任教的是四(3)(4)班。经过三年多的学习,大部分同学掌握了一定的独立学习的方法,数学水*有了较大的提高,计算、理解能力也具备了一定的水*,上课时,思维敏捷,迅速,回答问题积极踊跃,能按时完成教师布置的作业,并自觉的预习功课。大部分学生,上课时能比较积极的回答问题,但思考问题较慢。当然,也有一部分同学,头脑灵活,思维敏捷,但缺乏稳定性,自立意识不强,懒于动脑;还有一部分学生,头脑思维较慢,反映不灵活,基础知识掌握不好,虽然干劲比较大,但成绩总是提不高。总体上,从上学期成绩分析看,成绩较理想但还需继续努力,本学期要因材施教,分别对待。对于自己认为聪明得很,*时懒读、懒写、懒做题,成绩有待提高的学生,可以引导多自学,自己悟出道理。对于基础很差、干劲更差,上课不遵守纪律,作业叮嘱再三都不能完成的同学,更要认真对待,发现他们思想、学习中的闪光点,鼓励他们的点滴进步,与家长联系沟通,与优生结对子,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学生能够掌握知识,提高一定的数学能力。

  四年级的小学生思维形式开始向抽象思维过渡,凭借已有的知识经验对自然与生活中的现象有了一定的好奇心,具有强烈的探究欲望,此时需要教育者进行有目的的启发与引导,把孩子的好奇心转变为求知欲,激发孩子学习数学的兴趣。本册教材各单元都是对上册教材所学习的知识的提升与加强。因此我们在教学时要重视学生的原有知识及生活经验,以数学活动为主线呈现学习、复习内容,常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解决实际问题,并获得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体验,应加强学生自学能力的训练。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应用数学知识,进行自主探索的实践,并通过这些活动获得自己成功、能力增强等良好体验,从而逐步增进学好数学、会用数学的信心。同时我们还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部分教学内容进行有效整合,以更大限度地提高教学质量。

  二、教材分析

  1、教学内容

  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大数的认识,公倾和*方千米,三位数乘两位数,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角的度量,*行四边形和梯形的认识,条形统计图,数学广角和数学实践活动等。

  大数的认识,三位数乘两位数,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角的度量,以及*行四边形和梯形的认识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

  在数与计算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大数的认识,三位数乘两位数,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在小学阶段,本学期结束后,有关正整数的认识和计算的内容将全部教学完。本册这些知识的学习,一方面使学生学会用较大的数进行表达和交流,掌握较大数范围内的计算技能,进一步发展数感;另一方面通过十进制计数法的学习,对有关数概念的各方面知识进行系统的整理和融会贯通,为学生形成科学、合理的数学认知结构奠定基础;并为进一步系统学习小数、分数及小数、分数的四则运算做好铺垫。因此,这部分知识仍然是小学生应该掌握和形成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在空间与图形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公倾和*方千米、角的度量、*行四边形和梯形三个单元,这些都是本册的重点教学内容。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通过丰富的数学活动,让学生进一步认识直线、线段、射线、角、垂线、*行线、*行四边形和梯形,学会一些简单的作图方法;同时获得探究学习的经历,体会各种图形的特征及图形之间的关系,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进一步发展。 在统计知识方面,本册教材安排了复式条形统计图。教材介绍了纵向和横向两种不同形式的复式条形统计图,让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学会看懂这两种统计图并学习进行数据分析,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形成统计的观念。

  在用数学解决问题方面,教材一方面结合乘法和除法两个单元,教学用所学的乘、除法计算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另一方面,安排了“数学广角”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初步体会的运筹的数学思想方法,感受数学的魅力。同时让学生学习应用优化的思想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培养他们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和发现、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本册教材根据学生所学习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安排了两个综合应用数学的综合应用──“1亿有多大”和“你寄过贺卡吗?”,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探究活动或有现实背景的活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体会探索的乐趣和数学的实际应用,感受用数学的愉悦,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和实践能力。

  2、教学目标

  数与代数

  1.认识计数单位“ 十万”“百万”“千万”“亿”“十亿”“百亿”“千亿”,认识自然数,掌握十进制计数法,会根据数级读、写亿以内和亿以上的数,会根据要求用“四舍五入”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体会和感受大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进一步培养数感。

  2.会笔算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会进行相应的乘、除法估算和验算。

  3.会口算两位数乘一位数(积在100以内)和几百几十乘一位数,整十数除整十数、整十数除几百几十数。

  二、空间与图形

  1.认识直线、射线和线段,知道它们的区别;认识常见的几种角,会比较角的大小,会用量角器量出角的度数,能按指定度数画角。

  2.认识垂线、*行线,会用直尺、三角板画垂线和*行线;掌握*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特征。

  3.结合生活情境和探索活动学习图形的有关知识,发展空间观念。

  三、统计与概率

  了解不同形式的条形统计图,学会简单的数据分析,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四、综合运用

  1.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2.初步了解运筹的思想,培养从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3.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4.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三、教学措施

  (一) 教学方式:

  1.数与代数

  注重加强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结合具体的情境和实际活动让学生感受大数的意义,培养学生的数感;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对笔算过程与算理的理解和计算的意义及作用,培养学生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良好的数感;加强和重视估算教学,并且鼓励运算方法的多样化。

  2.空间与图形

  注重实践与探究,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经历观察、操作、思考、想象等活动,在活动中体验基本图形的基本性质;鼓励测量方法的多样化。

  3.统计与概率

  注重经历收集数据,整理数据和分析数据的过程,逐步形成统计观念;注重结合具体情景和动手实验,使学生的统计观念得到进一步提升。

  4.实践与综合应用

  有步骤地渗透数学思想方法,综合运用所学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提升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渗透于数学教学中,用数学的魅力和学习的收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内在动机。

  (二) 学习方式

  1.对有关数的概念的各方面知识进行系统的整理和融和,为学生形成科学、合理的数学认知结构奠定基础;并为进一步系统学习小数、分数及小数、分数的四则运算做好铺垫。

  2.空间与图形方面,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通过丰富的数学活动(如,摸一摸,描一描,画一画,量一量,说一说等),学会一些简单的作图方法;同时获得探究学习的经历,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进一步发展。

  3.统计知识方面,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和前备经验,采用独学、对学、群学方式学会看懂这两种统计图并学习进行数据分析,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形成统计的观念。

  4.在用数学解决问题方面,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初步体会运筹的数学思想方法,感受数学的魅力。同时学习应用优化的思想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培养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培养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和发现、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5.在综合应用方面,通过小组合作的探究活动或有现实背景的活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体会探索的乐趣和数学的实际应用,感受用数学的愉悦,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和实践能力。

  四、课时安排

  四年级上学期数学教学安排了59课时的教学内容。各部分教学内容教学课时大致安排如下,教学时可以根据本班具体情况适当灵活掌握。

  一、大数的认识(11课时)

  1亿有多大?………………………………………………………1课时

  二、公倾和*方千米?…………………………………………3课时左右

  三、角的度量(4课时)

  四、三位数乘两位数(9课时)

  1.口算乘法…………………………………………………2课时左右

  2.笔算乘法…………………………………………………7课时左右

  五、*行四边形和梯形(6课时)

  六、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15课时)

  1.口算除法…………………………………………………2课时左右

  2.笔算除法……………………………………………… 12课时左右

  整理和复习……………………………………………………… 1课时

  七、条形统计拉图(3课时)

  你寄过贺卡吗?………………………………………………… 1课时

  八、数学广角(4课时)

  九、总复习(5课时)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9

  一、本学期教学的指导思想

  1.重视以学生的已有经验知识和生活经验为基础,提供学生熟悉的具体情景,以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

  2.增加联系实际的内容,为学生了解现实生活中的数学,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3.注意选取富有儿童情趣的学习素材和活动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获得愉悦的数学学习体验。

  4.重视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与自主探索的气氛中学习。

  5.把握教学要求,促进学生发展,适当改进评价学生的方法。

  二、教材分析

  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大数的认识,公顷和*方千米,角的度量,三位数乘两位数,*行四边形和梯形的认识,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条形统计图,数学广角和总复习等。大数的认识,三位数乘两位数,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角的度量,以及*行四边形和梯形的认识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

  在数与计算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大数的认识,三位数乘两位数,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在小学阶段,本学期结束后,有关正整数的认识和计算的内容将全部教学完。本册这些知识的学习,一方面使学生学会用较大的数进行表达和交流,掌握较大数范围内的计算技能,进一步发展数感;另一方面通过十进制计数法的学习,对有关数概念的各方面知识进行系统的整理和融会贯通,为学生形成科学、合理的数学认知结构奠定基础;并为进一步系统学习小数、分数及小数、分数的四则运算做好铺垫。因此,这部分知识仍然是小学生应该掌握和形成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在空间与图形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角的度量、*行四边形和梯形两个单元,这些都是本册的重点教学内容。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通过丰富的数

  学活动,让学生进一步认识直线、线段、射线、角、垂线、*行线、*行四边形和梯形,学会一些简单的作图方法;同时获得探究学习的经历,体会各种图形的特征及图形之间的关系,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进一步发展。

  在统计知识方面,本册教材安排了条形统计图。教材介绍了纵向和横向两种不同形式的复式条形统计图,让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学会看懂这两种统计图并学习进行数据分析,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形成统计的观念。

  在用数学解决问题方面,教材一方面结合乘法和除法两个单元,教学用所学的乘、除法计算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另一方面,安排了“数学广角”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初步体会运筹的数学思想方法,感受数学的魅力。同时让学生学习应用优化的思想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培养他们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和发现、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三、教学内容

  本册教材共分九个单元:大数的认识;公顷和*方千米,角的度量;三位数乘两位数;*行四边形和梯形;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统计;数学广角;总复习。以上各单元内容涉及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数学思想方法)用数学四大领域。

  四、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经过三年级的学习,学生的思维已经开始由具体形象思维过渡到抽象思维,对周围事物的认识较以前上升了一个层次,已经会用归纳概括的方法认识事物及解决问题,学生已经具备了初步的数学知识(两位数乘两位数、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认识小数、年月日、不同形式的条形统计图),为学好本册教材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但个别学生知识基础比较薄弱,表现在计算技能较差,对数学信息进行处理的能力弱。通过上学期的测试发现本班后进生与*行班级相比也偏多,成绩不*衡,有些学生学习不用心,懒惰,有不做作业的坏习惯,所以在教学中要注重发挥本班的优势,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引导学生自觉地有效地探索知识,寻求规律,不断培养学生的能力,发展智力。

  适当开展数学课外活动,以拓宽知识面,提高思维能力,不断增强学生素质。在做好课堂教学工作的同时,要通过辅导使这部分学生得以进步。

  五、教学目标

  1.认识计数单位“十万”“百万”“千万”“亿”“十亿”“百亿”“千亿”,认识自然数,掌握十进制计数法,会根据数级读、写亿以内和亿以上的数,会根据要求用“四舍五入”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体会和感受大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进一步培养数感。

  2、掌握公顷和*方千米单位之间的转化。

  3.会笔算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会进行相应的乘、除法估算和验算。

  4.会口算两位数乘一位数(积在100以内)和几百几十乘一位数,整十数除整十数、整十数除几百几十数。

  5.认识直线、射线和线段,知道它们的区别;认识常见的几种角,会比较角的大小,会用量角器量出角的度数,能按指定度数画角。

  6.认识垂线、*行线,会用直尺、三角板画垂线和*行线;掌握*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特征。

  7.结合生活情境和探索活动学习图形的有关知识,发展空间观念。

  8.了解不同形式的条形统计图,学会简单的数据分析,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9.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10.初步了解运筹的思想,培养从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11.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12.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六、教学重难点

  第一单元:大数的认识

  ①教学重点:万级数的读、写法。

  ②教学关键:把个级数的`读、写推广到万级。

  第二单元:公顷和*方千米

  ①教学重点:公顷和*方千米之间转化。

  ②教学关键:公顷和*方千米之间转化的方法。

  第三单元:角的度量

  ①教学重点:用量角器量角、画指定度数的角。

  ②教学难点:量角的方法。

  ③教学关键:量角器刻度的认识。

  第四单元:三位数乘两位数

  ①教学重点:口算、笔算的方法。

  ②教学难点:积的变化规律。

  第五单元:*行四边形和梯形

  ①教学重点:*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特征。

  ②教学难点:垂直线与*行线的画法。

  ③教学关键:通过多种活动,使学生逐步形成空间观念。

  第六单元: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

  ①教学重点:掌握两、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②教学难点:了解商的变化规律。

  第七单元:统计

  ①教学重点:认识两种复式条形统计图,根据统计图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 ②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实践能力。

  第八单元:数学广角

  ①教学重点:认识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形成寻找解决问题最优方案的意识。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10

  一、学情分析

  本期我班有34名学生,大部分学生学习常规好,喜欢学习数学,能从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出发,获取知识。抽象思维水*有了一定的发展,基础知识掌握较牢固,具备了一定的学习数学的能力。个别学生基础知识差。对数学不感兴趣,学习被动,上课不认真听讲,作业不能按时完成,学习有困难,特别对应用题数量关系的分析存在问题,因此成绩不理想。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在面向全体学生的同时,更要注意因材施教。

  二、教学内容及分析

  本册教材的教学内容包括:小数的认识,小数的加减法和乘除法,认识三角形、*行四边形和梯形,观察物体,游戏公*,认识方程等教学内容。

  (一)数与代数领域

  1、第一单元小数的认识和加减法。包括小数的意义,小数加减法和加减混合运算,小数加减法解决问题。

  2、第三单元小数乘法。包括小数乘法的意义,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小数乘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3、第五单元小数除法。包括小数除法计算方法,积商近似值的方法,培养估算意识,循环小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等内容。

  4、第七单元认识方程。包括用字母可以表示数,认识方程,等式的性质,用等式的性质解简单的方程。

  (二)空间与图形领域

  1、第二单元认识图形。梳理已学过的一些图形;三角形分类,各类三角形的特点;三角形三个角的度数和,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进一步认识*行四边形,了解梯形的特征;设计简单的图案。

  2、第四单元观察物体。包括辨认从不同位置拍摄的图片及其先后顺序;体会到同一景物在不同的位置,看到的画面不同。

  (三)统计与概率领域:第六单元游戏公*。初步体验等可能性以及游戏规则的公*性,设计公*、简单的游戏规则。

  (四)综合应用领域:本册教材在每一单元中,都配有题材具有现实性、趣味性呈现形式多样化的'应用问题和实践活动。除此之外,还安排了数图形中的学问激情奥运,图形中的规律三个专题活动,让学生综合应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五)整理与复习:包括整理与复习(一)、整理与复习(二)、总复习。

  三、教学目标

  1、扩展对小数的认识,把小数和分数初步联系起来,进一步了解小数的意义。结合具体情境,学习小数加减法和加减混合运算,运用小数加减法解决日常生活中的一些问题,感受小数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

  2、结合具体情境,使学生了解小数乘法、除法的意义,经历探索小数乘法

  和除法计算方法的过程,掌握小数乘法和的计算方法,了解在生活中有时只需要求积商的近似值,掌握求近似值的方法,培养估算意识;初步了解循环小数;运用小数乘法和除法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3、使学生初步了解可以用字母表示数;初步了解方程、等式性质,并能用等式性质解简单的方程。

  4、通过分类活动,使学生进一步认识三角形、*行四边形,了解梯形的特征;了解各类三角形的特点;通过操作,探索并发现三角形三个角的度数和等于180度,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会运用学过的图形设计一些简单的图案。

  5、结合具体情景,经历探索小数除法计算方法的过程,初步体验转化的数学思想。了解在生活中有时只需要求积商的近似值,掌握求近似值的方法,培养估算意识。初步了解循环小数,运用小数四则运算解决日常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6、通过实际观察,学生体会到在不同的位置观察同一景物,看到的画面不同;能辨认从不同位置拍摄的相应照片和先后顺序;能辨认从观察点高低、远近拍摄到的相应照片和先后顺序。

  7、通过游戏,使学生初步体验等可能性以及游戏规则的公*性;能设计公*的简单游戏规则。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小数的认识加减乘除计算;图形的分类。

  教学难点:小数四则运算方法的掌握。

  五、教学措施

  1、加强学习目的性教育,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2、增强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3、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多创设学习情境,大胆放手让学生自学,解疑问难,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

  4、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灵活性和创新意识;注意加强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让学生在生活中解决数学问题,感受、体验、理解数学。

  5、注重让学生参与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意识。

  6、加强个别辅导,特别是学困生的辅导,对他们要付出更多的爱心,作业适当降低要求,努力提高他们的成绩。

  六、教学课时安排

  1、小数的认识和加减法:11课时;

  2、认识图形:9课时;

  3、小数乘法:10课时;

  4、观察物体:4课时

  5、小数除法:12课时;

  6、游戏公*:2课时

  7、认识方程:10课时;

  8、总复习:5课时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11

  一、指导思想

  在新的一学期,我将以新课程提供的全新理念为指导,依据教研组工作计划,按照教导处的安排,围绕课堂教学和教学科研这一中心任务,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探索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把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实践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展合作学习,全面提高学生综合能力。使数学学科的特点和儿童的认知特点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实践能力,从而体现数学源于生活的思想。

  二、基本情况分析

  1、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共安排了九个单元和两个实践与综合应用。数与代数领域的知识有5个单元:四则混合运算、多位数的认识、多位数的加减法、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除法;空间与图形的内容包括角、相交与*行;统计与概率,本册教材安排了一个可能性;实践与综合运用包括两个内容:节约一粒米和惊人的危害。从教材编排体系来看,数与代数领域的知识占的比例很大,可以说是本册教学的重点。

  2、学生分析

  本班有学生23名,新接任本班的数学教学,对学生的了解还不够,从前任老师那里得知,大多数学生学习自觉性较高,在课堂上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有部分学生自控力比较差,单元知识能过关,但综合能力较差,对于概念理论知识理解过于肤浅,对知识运用也欠灵活,有一部分学生学习态度比较浮躁,计算能力较差,还需进一步提高,应用题分析能力也比较欠缺,个别学生需继续加强辅导。从学生习惯方面看,有一部分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上课坐不住,不按时完成作业,做题马虎,丢三落四,抄错数字,不善于检查,不用直尺等许多学习习惯有待改善。本学期将重点抓好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在教学中,面向全体学生,创设愉快情境教学,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进入最佳学习的状态。

  3、教师分析

  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我具备了一定的数学专业知识,对待工作尽职尽责。对于本班学生,我将尽快了解每一个学生的学习基本情况,对什么样的学生采取相应的教学措施。对于本册教材,我已经连续上了两年,应该很熟悉了,相信通过师生的共同努力,我们班一定会取得较好的成绩。

  三、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

  根据本册教学内容,结合教学参考书,我将把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和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除法,作为重点内容来进行教学。

  2、教学难点:

  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除法是本册教学的难点。

  四、目标任务

  全面经历多位数认识、整数加减法、三位数乘两位数、三位数除以两位数及四则混合运算、角、垂直于*行、统计等知识的形成过程。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12

  一、指导思想

  1、重视以学生的已有经验知识和生活经验为基础,提供学生熟悉的具体情景,以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

  2、增加联系实际的内容,为学生了解现实生活中的数学,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3、注意选取富有儿童情趣的学习素材和活动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获得愉悦的数学学习体验。

  4、重视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与自主探索的气氛中学习。

  5、把握教学要求,促进学生发展,适当改进评价学生的方法。

  二、教材分析

  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大数的认识,公顷和*方千米,角的度量,三位数乘两位数,*行四边形和梯形的认识,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条形统计图,数学广角和总复习等。大数的认识,三位数乘两位数,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角的度量,以及*行四边形和梯形的认识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

  在数与计算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大数的认识,三位数乘两位数,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在小学阶段,本学期结束后,有关正整数的认识和计算的内容将全部教学完。本册这些知识的学习,一方面使学生学会用较大的数进行表达和交流,掌握较大数范围内的计算技能,进一步发展数感;另一方面通过十进制计数法的学习,对有关数概念的各方面知识进行系统的整理和融会贯通,为学生形成科学、合理的数学认知结构奠定基础;并为进一步系统学习小数、分数及小数、分数的.四则运算做好铺垫。因此,这部分知识仍然是小学生应该掌握和形成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在空间与图形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角的度量、*行四边形和梯形两个单元,这些都是本册的重点教学内容。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通过丰富的数学活动,让学生进一步认识直线、线段、射线、角、垂线、*行线、*行四边形和梯形,学会一些简单的作图方法;同时获得探究学习的经历,体会各种图形的特征及图形之间的关系,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进一步发展。

  在统计知识方面,本册教材安排了条形统计图。教材介绍了纵向和横向两种不同形式的复式条形统计图,让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学会看懂这两种统计图并学习进行数据分析,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形成统计的观念。

  在用数学解决问题方面,教材一方面结合乘法和除法两个单元,教学用所学的乘、除法计算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另一方面,安排了“数学广角”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初步体会运筹的数学思想方法,感受数学的魅力。同时让学生学习应用优化的思想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培养他们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和发现、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三、教学内容

  本册教材共分九个单元:大数的认识;公顷和*方千米,角的度量;三位数乘两位数;*行四边形和梯形;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统计;数学广角;总复习。以上各单元内容涉及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数学思想方法)用数学四大领域。

  四、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经过三年级的学习,学生的思维已经开始由具体形象思维过渡到抽象思维,对周围事物的认识较以前上升了一个层次,已经会用归纳概括的方法认识事物及解决问题,学生已经具备了初步的数学知识(两位数乘两位数、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认识小数、年月日、不同形式的条形统计图),为学好本册教材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但个别学生知识基础比较薄弱,表现在计算技能较差,对数学信息进行处理的能力弱。通过上学期的测试发现本班后进生与*行班级相比也偏多,成绩不*衡,有些学生学习不用心,懒惰,有不做作业的坏习惯,所以在教学中要注重发挥本班的优势,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引导学生自觉地有效地探索知识,寻求规律,不断培养学生的能力,发展智力。适当开展数学课外活动,以拓宽知识面,提高思维能力,不断增强学生素质。在做好课堂教学工作的同时,要通过辅导使这部分学生得以进步。

  五、教学目标

  1、认识计数单位“十万”“百万”“千万”“亿”“十亿”“百亿”“千亿”,认识自然数,掌握十进制计数法,会根据数级读、写亿以内和亿以上的数,会根据要求用“四舍五入”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体会和感受大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进一步培养数感。

  2、掌握公顷和*方千米单位之间的转化。

  3、会笔算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会进行相应的乘、除法估算和验算。

  4、会口算两位数乘一位数(积在100以内)和几百几十乘一位数,整十数除整十数、整十数除几百几十数。

  5、认识直线、射线和线段,知道它们的区别;认识常见的几种角,会比较角的大小,会用量角器量出角的度数,能按指定度数画角。

  6、认识垂线、*行线,会用直尺、三角板画垂线和*行线;掌握*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特征。

  7、结合生活情境和探索活动学习图形的有关知识,发展空间观念。

  8、了解不同形式的条形统计图,学会简单的数据分析,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9、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10、初步了解运筹的思想,培养从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11、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12、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六、教学重难点

  第一单元:大数的认识

  ①教学重点:万级数的读、写法。

  ②教学关键:把个级数的读、写推广到万级。

  第二单元:公顷和*方千米

  ①教学重点:公顷和*方千米之间转化。

  ②教学关键:公顷和*方千米之间转化的方法。

  第三单元:角的度量

  ①教学重点:用量角器量角、画指定度数的角。

  ②教学难点:量角的方法。

  ③教学关键:量角器刻度的认识。

  第四单元:三位数乘两位数

  ①教学重点:口算、笔算的方法。

  ②教学难点:积的变化规律。

  第五单元:*行四边形和梯形

  ①教学重点:*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特征。

  ②教学难点:垂直线与*行线的画法。

  ③教学关键:通过多种活动,使学生逐步形成空间观念。

  第六单元: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

  ①教学重点:掌握两、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②教学难点:了解商的变化规律。

  第七单元:统计

  ①教学重点:认识两种复式条形统计图,根据统计图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

  ②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实践能力。

  第八单元:数学广角

  ①教学重点:认识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形成寻找解决问题最优方案的意识。

  ②教学难点:使学生逐渐养成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习惯。

  第九单元:总复习

  ①教学重点:使学生对本学期所学的知识进行系统的整理和复习并巩固和提高。

  ②教学难点:使学生养成系统整理知识的习惯。

  七、改进教学工作的措施及方法

  1、改变教学思想

  具有新观念、新思想、新体验。改变原有的老师讲、学生学的思想观念,实施互动学习(师生合作、生生合作、生网合作等),自主探究,老师给营造一个宽松、合谐,充满爱、民主、喜悦的学习氛围。由学生自主合作去探究、研讨,老师作好参谋,当好后勤,作学生的服务员。

  2、注重生活与数学的密切联系

  重视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教学要考虑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结合他们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设计富有情趣的习题,使他们有更多的机会从生活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重视数学知识的课外延伸,加强数学知识的实用性和开放性。在教学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正归一和反归一等应用题时,结合生活实例,使所要学习的数学问题具体化、形象化,激发学生求知的内驱力。

  3、注意教学的开放性,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适当设计一些开放性问题,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索的机会。

  4、面向全体、全面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1)加强基础训练,在计算方面,重点是要加强口算训练,。在应用题方面,要重视一步计算应用题的练习。在练习中必须重视应用题结构的训练,如根据条件补充问题、根据问题补充条件等,这种题目要经常训练,它对于提高学生分析数量关系的能力是大有裨益的。

  (2)实施分层教学,弹性教学,针对学生的不同特点,不同的接受能力,采取不同的方法,布置不同的作业,注意因材施教,力求“下要保底,上不封顶”即下要保义务教育的共同要求,上要引导兴趣浓厚,学有余力的学生进一步发展。把共同要求和发展个性结合起来。

  (3)重视学生的课时目标过关和单元素质过关,作业严把关,加强信息交流,及时反馈,增强教学的针对性。

  5、结合实际问题教学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也许仅仅是教学或实验上的技能问题,而提出问题,却需要创造性和想象力。”我计划在教学中以注重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能力指导。常把提出问题的权利交给学生,给他们提供广阔的参与空间,让他们学得主动积极,有充分的机会去发现,去研究,去创造。

  6、作业设计力求准确、简洁、规范、方便教学

  学生学业成绩的提高有赖于高质量的练习,我们必须重视课堂作业的设计和学生练习的达成度。课内外作业均要经过精心设计,力求从培养学生能力出发,体现课改精神,同生活实践紧密结合,重在发展学生思维,培养学生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此外,采取“基础练习+个性作业”形式,针对学生不同的学习水*,分层设计作业。教师针对不同层面的学生完成不同难度的作业,让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作业内容和形式,实现差异发展。

  7、三位一体,学校、家庭、社会形成教育合力

  家庭、社会、学校对学生的教育影响,各有自己的特点和优势。只有三者协调,取长补短,才能取得最佳的教育效益。教师要主动与家长取得联系,通过访问学生家庭或开家长会,与学生家长相互沟通学生在学校的表现情况,使二者相互配合,取长补短,同时,要适时适当地向部分学生家长讲明教育方法,共同教育学生。

  八、教学进度表

  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四年级(上册)教学进度表

  九、教学进度安排

  第一单元大数的认识………………………第1—4周

  第二单元公顷和*方千米………………………第6周

  第三单元角的度量………………………第7—8周

  第四单元三位数乘两位数………………………第9—10周

  第五单元*行四边形和梯形…………………………第11—15周

  第六单元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第16周

  第七单元条形统计图…………………………第17周

  第八单元数学广角——优化…………………………第18周

  第九单元总复习…………………………第19周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13

  一、情况分析

  1、班级概况:

  四年级(8)班现有人数为80人,其中男同学55人,女同学25人。这些学生中有父母离异的,有父母外出工作,跟着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的多人。

  2、知识掌握情况。

  从上学期的期末质量检测来看,学生对双基知识掌握得还不够,对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认识、吨千米的认识掌握得不太好。

  在计算方面,学生的差别比较大,多数学生对于口算,能做到脱口而出,但由于部分学生对于乘除知识掌握不好,直接影响了口算的速度和计算的正确性,学生在这方面表现出来的差距非常之大。对于一些计算式题,部分学生的计算速度极待提高,各种计算的良好习惯有待养成。

  应用题掌握得还不够,只有部分学生能认真分析题意,正确列式,不能很好地根据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去分析题意,对各种应用题的结构掌握的还不够。同时解决实际问题能力有待于提高。这对本学期的教学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少数优等生的知识和经验、获取知识的能力、抽象思维水*有了一定的发展、 基础知识掌握牢固,具备了一定的学习数学的能力。而学困生连乘除法的计算都有困难。

  3、学习习惯、兴趣、方法及心理特征

  从学习习惯、兴趣、方法看,多数学生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态度都较好,对数学课学习兴趣较浓厚,能按正确学习方法去学数学。他们能上课遵守课堂常规,专心投入,认真完成作业,对不懂问题能及时大胆提问;学生上进心强,班级学生之间竞争意识浓;接受新知识的主动性较好,好奇心,好强心都很强,具体形象思维活跃。由于年纪较小,学生的个性显得不稳定,对事物的认识和个人的情

  感不能客观的分析,意志力尚不定型,自控力不强,对人对事热情度高,但持久性差,注意力易分散,失败面前易灰心。同时也有个别学生上课注意力分散,思想开小差,学习目的性不够明确,对实施课堂教学有一定难度。

  从心理特征看,多数学生喜欢在别人面前表现自己,喜欢表扬夸奖,班上竞争意识浓;学困生上课比较被动,不闻不问,积极性不高,作业完成较难,但也喜欢激励。

  4、优秀生学习特点和后进生成因:

  (1)、优秀生少,根据*时的质量检测,真正成绩稳定,思维灵活,对应用题能认真而正确地分析的同学只有10来个。他们对数学学习兴趣很浓厚,能较好遵守小学生课堂常规,同学之间能互相帮助,共同探讨,互相协作,他们思维活跃,发言大胆,对有争议的问题能大胆争论,上进心强,上课认真听讲,作业及时认真,不懂问题能大胆提问,恐怕学习成绩会下降。这些学生的家长对学生的学习成绩较为重视,大部分的家长能而且有能力配合教师的教学对学生进行个别的辅导。

  (2)、 中等生对应用题的分析和理解能力一般,成绩有回落的可能。他们学习认真,作业态度好。

  (3)、 班中的后进生,大多数是因为基础知识掌握不好,存有知识断层,学习的自律性比较差,学习能力弱,接受能力差,学习目的不明确,对学习也提不起兴趣。在他们当中有的是单亲家庭,父母对子女的.学习关心,指导,督促不够;有的是父母对子女过于溺爱,过于迁就;有的是由于不好的学习习惯影响了他的学习成绩。上述原因形成恶性循环,使他们失去信心,致使形成后进生。也有几位学生是智力低下,接受能力差。

  (4)、纵观全班,学生的基础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差别很大,如计算速度、参

  与讨论的能力,解答应用题的思维能力等。课堂中教师虽尽力关注学生的个别差异,由于班中学生数多,个别学生的知识断层点,无法弥补,优等生的潜能也没能充分挖掘出来,无法面面俱到,这也是本学期需要解决的教学难点之一,对此我将在培优补差计划中作具体的安排。

  5、其他因素:

  大部分学生热爱劳动,活泼好动,集体荣誉感强,学生多数家庭贫困,家长的文化程度普遍不高,虽有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之心,但教育方法不当,家校配合不够,并对“减负,推素”存有认识偏差。

  二、教学目的要求:

  1、认识计数单位“十万”“百万”“千万”“亿”“十亿”“百亿”“千亿”,认识自然数,掌握十进制计数法,会根据数级读、写亿以内和亿以上的数,会根据要求用“四舍五入”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体会和感受大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进一步培养数感。

  2、会笔算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会进行相应的乘、除法估算和验算。

  3、会口算两位数乘一位数(积在100以内)和几百几十乘一位数,整十数除整十数、整十数除几百几十数。

  4、认识直线、射线和线段,知道它们的区别;认识常见的几种角,会比较角的大小,会用量角器量出角的度数,能按指定度数画角。

  5、认识垂线、*行线,会用直尺、三角板画垂线和*行线;掌握*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特征。

  6、结合生活情境和探索活动学习图形的有关知识,发展空间观念。

  7、了解不同形式的条形统计图,学会简单的数据分析,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8、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9、初步了解运筹的思想,培养从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10、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11、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三、教材简析:(教材知识结构体系、重点、难点、德育渗透点等)

  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大数的认识,三位数乘两位数,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角的度量,*行四边形和梯形的认识,复式条形统计图,数学广角和数学实践活动等。

  大数的认识,三位数乘两位数,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角的度量,以及*行四边形和梯形的认识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

  在数与计算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大数的认识,三位数乘两位数,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在小学阶段,本学期结束后,有关正整数的认识和计算的内容将全部教学完。本册这些知识的学习,一方面使学生学会用较大的数进行表达和交流,掌握较大数范围内的计算技能,进一步发展数感;另一方面通过十进制计数法的学习,对有关数概念的各方面知识进行系统的整理和融会贯通,为学生形成科学、合理的数学认知结构奠定基础;并为进一步系统学习小数、分数及小数、分数的四则运算做好铺垫。因此,这部分知识仍然是小学生应该掌握和形成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在空间与图形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角的度量、*行四边形和梯形两个单元,这些都是本册的重点教学内容。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通过丰富的数学活动,让学生进一步认识直线、线段、射线、角、垂线、*行线、*行四边形和梯形,学会一些简单的作图方法;同时获得探究学习的经历,体会各种图形的特征及图形之间的关系,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进一步发展。

  在统计知识方面,本册教材安排了复式条形统计图。教材介绍了纵向和横向两种不同形式的复式条形统计图,让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学会看懂这两种统计图并学习进行数据分析,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形成统计的观念。

  在用数学解决问题方面,教材一方面结合乘法和除法两个单元,教学用所学的乘、除法计算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另一方面,安排了“数学广角”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初步体会的运筹的数学思想方法,感受数学的魅力。同时让学生学习应用优化的思想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培养他们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和发现、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本册教材根据学生所学习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安排了两个综合应用数学的综合应用──“1亿有多大”和“你寄过贺卡吗?”,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探究活动或有现实背景的活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体会探索的乐趣和数学的实际应用,感受用数学的愉悦,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和实践能力。

  在教材的安排上,体现出新课程的理念:

  1、重视口算和简便运算。如在一个数乘三位数的乘法、除数是三位数的除法中,先学习因数及被除数、除数是整百数的乘除法口算,被除数、除数末尾有0时的简便方法计算。学了乘法运算定律和商不变性质后,用定律和性质进行简便运算,让学生学会灵活运用各种计算方法。

  2、加强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运用迁移规律让学生主动获取知识。在多位数的读法和写法中,让学生凭借原有的知识基础,把万以内数的读写法推广到多位数;也可以加深对对位数的认识。

  3、突出整理、概括、提高能力培养。在多位数的加减法中,引导学生在积累大量加减计算和解答应用题的基础上,对学过的知识进行整理概括,对加减法进行定义,阐明加法的运算定律及加减法的关系,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

  4、重视知识的形成过程,注意多让学生观察、猜测、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渗透教学思想方法。本册教学内容是学习整数的最后阶段,在学生积累了大量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得出整数的计数法和读写法、四则计算的关系、加法和乘法的运算定律、商不变性质等,在运用中加深了认识,从而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5、要注意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重视学生的实践活动。要注意联系学生的实际,重视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操作活动,让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应用能力,提高探究能力。

  6、突出开放性,注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在计算方法、试商方法上,允许学生选用自己认为合适的方法,灵活运用,不做硬性规定,应用题鼓励学生用多种方法进行解答。带*号的练习题和思考题,作为学有余力学生的练习补充,以进一步提高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能力,拓宽学生思考的空间,增强学生思考的主动性,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

  四、改进教学工作的措施:

  ( 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思想、转差)

  1、改变教学思想。

  具有新观念、新思想、新体验。改变原有的老师讲、学生学的思想观念,实施互动学习(师生合作、生生合作等),自主探究,老师给营造一个宽松、合谐,充满爱、民主、喜悦的学习氛围。由学生自主合作去探究、研讨,老师作好参谋,当好后勤,作学生的服务员。

  2、注重生活与数学的密切联系

  重视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教学要考虑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结合他们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设计富有情趣的习题,使他们有更多的机会从生活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重视数学知识的课外延伸,加强数学知识的实用性和开放性。在教学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正归一和反归一等应用题时,结合生活实例,使所要学习的数学问题具体化、形象化,激发学生求知的内驱力。

  3、注意教学的开放性,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适当设计一些开放性问题,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索的机会。

  4、面向全体、全面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1)、加强基础训练,在计算方面,重点是要加强口算训练。在应用题方面,要重视一步计算应用题的练习。在练习中必须重视应用题结构的训练,如根据条件补充问题、根据问题补充条件等,这种题目要经常训练,它对于提高学生分析数量关系的能力是大有好处的。

  (2)、实施分层教学,弹性教学,针对学生的不同特点,不同的接受能力,采取不同的方法,布置不同的作业,注意因材施教,力求“下要保底,上不封顶”即下要保义务教育的共同要求,上要引导兴趣浓厚,学有余力的学生进一步发展。把共同要求和发展个性结合起来。

  (3)、重视学生的课时目标过关和单元素质过关,作业严把关,加强信息交流,及时反馈,增强教学的针对性。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14

  为了全面贯彻落实素质教育,更好的完本钱册的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进步教学质量,根据本册的具体内容及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特制定以下教学计划:

  一、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四年级现有学生51人,其中男生25人,女生26人。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在教学方面除重视加强基础知识的教学,还要留意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四年级学生已从中年级迈向高年级,他们的思惟已开始由具体形象思惟过渡到抽象思惟,对四周事物的熟悉较之前上升了一个层次,已会用归纳概括的方法熟悉事物及解决题目,该班学生已具有了初步的数学知识,为学好本册教材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从学习习惯、爱好、方法看,多数学生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态度都较好,对数学课学习爱好较浓厚,能按正确学习方法去学数学。他们能上课遵守课堂常规,专心投入,认真完成作业,对不懂题目能及时大胆提问;学生上进心强,班级学生之间竞争意识浓;接受新知识的主动性较好,好奇心,好强心都很强,具体形象思惟活跃。由于年纪较小,学生的个性显得不稳定,对事物的熟悉和个人的情感不能客观的分析,意志力尚不定型,自控力不强,对人对事热情度高,但持久性差,留意力易分散,失败眼前易灰心。同时也有个别学生上课留意力分散,思想开小差,学习目的性不够明确,对实施课堂教学有一定难度。

  从心理特点看,多数学生喜欢在他人眼前表现自己,喜欢表扬夸奖,班上竞争意识浓;学困生上课比较被动,漠不关心,积极性不高,作业完成较难,但也喜欢鼓励。纵观全班,学生的基础知识的把握和能力的差别很大,如计算速度、参与小组讨论的能力,解答利用题的思惟能力等。课堂中教师虽尽力关注学生的个别差异,由于班中学生数多,个别学生的知识断层点,没法弥补,优等生的潜能也没能充分发掘出来,没法面面俱到,这也是本学期需要解决的教学难点之一。

  二、教材分析:

  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大数的熟悉,计算器,三位数乘两位数,*行与相交,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统计,综合利用和数学实践活动等。

  在数与计算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大数的熟悉,三位数乘两位数,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在小学阶段,本学期结束后,有关正整数的熟悉和计算的内容将全部教学完。本册这些知识的学习,一方面使学生学会用较大的数进行表达和交换,把握较大数范围内的计算技能,进一步发展数感;另外一方面通过十进制计数法的学习,对有关数概念的各方面知识进行系统的`整理和融会贯通,为学生构成科学、公道的数学认知结构奠定基础;并为进一步系统学习小数、分数及小数、分数的四则运算做好铺垫。因此,这部份知识依然是小学生应当把握和构成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在实际操纵方面,结合生活中大数目的计算,使学生初步熟悉计算器,学会用计算器进行一些简单的、必要的计算。

  在空间与图形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行与相交一个单元,发展学生的初步空间概念。

  在统计知识方面,本册教材安排了1格代表多个单位的条形统计图,它是在学习简单条形统计图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教材先容了一格代表多个单位的条形统计图,让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学会看懂这类统计图并学习进行数据分析,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构成统计的观念。

  在用数学解决题目方面,教材一方面结合乘法和除法两个单元,教学用所学的乘、除法计算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题目;另外一方面,安排了综合利用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猜想、实验、推理等活动,初步体会的运筹的数学思想方法,感受数学的魅力。同时让学生学习利用优化的思想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题目,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培养他们探索数学题目的爱好和发现、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本册教材根据学生所学习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安排了两个综合利用数学的综合利用荡秋千和纸与我们的生活,让学生通太小组合作的探究活动或有现实背景的活动,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题目,体会探索的乐趣和数学的实际利用,感受用数学的愉悦,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和实践能力。

  三、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熟悉计数单位十万百万千万亿十亿百亿千亿,熟悉自然数,把握十进制计数法,会根据数级读、写亿之内和亿以上的数,会根据要求用四舍五入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体会和感受大数在*常生活中的利用,进一步培养数感。

  2、结合生活中大数目的计算,使学生初步熟悉计算器,学会用计算器进行一些简单的、必要的计算。

  3、会笔算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会进行相应的乘、除法估算和验算。

  4、会口算两位数乘一位数(积在100之内)和几百几十乘一位数,整十数除整十数、整十数除几百几十数。

  5、熟悉垂线、*行线,会用直尺、三角板画垂线和*行线。

  6、结合生活情境和探索活动学习图形的有关知识,发展空间观念。

  7、了解不同情势的条形统计图,学会简单的数据分析,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8、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题目、提出题目、解决题目的进程,体会数学在*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构成综合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题目的能力。

  (二)进程与方法

  1、创造性的使用和处理教材。教学选取的素材要密切联系学生的现实生活,新奇有趣,激起学生学习数学的爱好。

  2、在教学中,要重视利用信息窗情境图,引导学生发现题目、解决题目。强化学生的题目意识。要创设有趣的数学活动,使学生能充分体验,把主动权放给学生。重视有效的小组研讨,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换的能力,体验合作的快乐。

  3、尽可能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情势,激起学生对口算和计算的爱好,进步学生正确计算的能力。提倡多样化的学习方式,重视学生个性发展。

  4、利用题的教学要重视学生理解题意,分析题意的进程,正确的掌控数目关系,逐渐进步举一反三的能力。

  5、要充分利用数学学具,重视学生操纵,让学生积极的动手、动脑、动口。

  6、作业布置力求少而精,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应区别对待。作业批改要及时,并努力做好批改记录,以便进行有的放矢的反馈和矫正。

  7、对落后生要多给与关心和帮助,多给他们提供成功的机会,激起其上进心。鼓励学生间的相互帮助,使落后生乐于接受。

  8、努力进步自己的业务水*,多读书,多查阅资料,把握先进的教学理念。多听课,多评课,汲取先进教师的教学经验,不断完善自己的教学方法。

  9、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小组,进步互助合作效力,培养合作互助的能力,进步小组学习的有效性。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在他人的指导下,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事物有好奇心和爱好,能积极参与数学活动。

  2、了解可以用数和形来描写某些生活现象,感受数学与*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学习数学的作用。

  3、在他人的鼓励与帮助下,能克服在数学活动中碰到的某些困难,取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4、在他人的指导下,能发现错误并及时改正,逐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5、初步了解运筹的思想,培养从生活中发现数学题目的意识,初步构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6、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7、进一步培养学生检验的习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爱社会主义教育和唯物辩证观点的教育。

  四、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大数的熟悉,三位数乘两位数,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行与相交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

  2、能用综合算式解答两步利用题。

  教学难点:

  1、观察物体。

  2、灵活应用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运算。

  教学关键:

  1、通过精讲巧练,使学生进步计算题的正确率,灵活应用简便方法。

  2、通过分析并改变条件和题目,加深学生对数目关系的理解,以培养学生灵活解题的能力。

  五、主要教具、学具:

  本册教材是第二学段的开始,第一学段教学时用过的一些教具和学具有的仍可继续使用,如小棒、方木块、钉子板等。第二学段的教学需要一些新教具和学具。如:1、多位数计数器2、多级数位顺序表3、计算器4、算盘5、用硬纸条做的*行四边形6、量角器、三角板、直尺。

  六、教学措施:

  教学中主要采用讲授法、讨论法、实际操纵法、演示法、练习法、比较法、分析法、综正当,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应用同桌互助、小组合作、男女竞争等相干措施,建设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

  1、重视教学情形的创设,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加强学生的操纵活动,结合生活实际帮助学生建立有关的数学概念。

  2、培养学生估测、估算的意识,重视培养学生的估测、估算能力。

  3、让学生通过解决实际题目来学习计算,进步教学的实效性,

  4、应用迁移法进行教学,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

  5、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换,让学生体验探究的乐趣。恰当、适时地应用小组合作学习方式,重视培养学生的利意图识和解决实际题目的能力。

  6、重视直观教学,充分发挥教具、学具的作用。

  7、重视学生对计算进程和方法的理解,捉住重点,突破难点,使学生打下扎实的知识基础。

  8、让学生充分经历料想、实验、验证的进程,主动建构数学知识。

  9、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动身,通过实物教具、学具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把握概念、法则、知识之间的联系规律和解答方法。

  10、对重点、难点内容和关键部份,要放在突出的位置,使学生切实四周,也能够采取适当分散、多举事例等办法。

  11、对一些轻易混淆的概念和法则,可采用对照、合作和竞争的方法进行辨析。

  12、要揭露前后知识间的联系,使学生从前面所学的知识中把握新的知识,从而构成良好的认知结构。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15

  一、教学内容

  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大数的认识,三位数乘两位数,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角的度量,*行四边形和梯形的认识,复式条形统计图,数学广角和数学实践活动等。大数的认识,三位数乘两位数,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角的度量,以及*行四边形和梯形的认识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

  二教材分析

  在数与计算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大数的认识,三位数乘两位数,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在小学阶段,本学期结束后,有关正整数的认识和计算的内容将全部教学完。本册这些知识的学习,一方面使学生学会用较大的数进行表达和交流,掌握较大数范围内的计算技能,进一步发展数感;另一方面通过十进制计数法的学习,对有关数概念的各方面知识进行系统的整理和融会贯通,为学生形成科学、合理的数学认知结构奠定基础;并为进一步系统学习小数、分数及小数、分数的四则运算做好铺垫。因此,这部分知识仍然是小学生应该掌握和形成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在空间与图形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角的度量、*行四边形和梯形两个单元,这些都是本册的重点教学内容。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通过丰富的数学活动,让学生进一步认识直线、线段、射线、角、垂线、*行线、*行四边形和梯形,学会一些简单的作图方法;同时获得探究学习的经历,体会各种图形的特征及图形之间的关系,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进一步发展。

  在统计知识方面,本册教材安排了复式条形统计图。教材介绍了纵向和横向两种不同形式的复式条形统计图,让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学会看懂这两种统计图并学习进行数据分析,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形成统计的观念。

  在用数学解决问题方面,教材一方面结合乘法和除法两个单元,教学用所学的乘、除法计算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另一方面,安排了“数学广角”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初步体会的运筹的数学思想方法,感受数学的魅力。同时让学生学习应用优化的思想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培养他们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和发现、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三、教学目标:

  1.认识计数单位“十万”“百万”“千万”“亿”“十亿”“百亿”“千亿”,认识自然数,掌握十进制计数法,会根据数级读、写亿以内和亿以上的数,会根据要求用“四舍五入”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体会和感受大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进一步培养数感。

  2.会笔算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会进行相应的乘、除法估算和验算。

  3.会口算两位数乘一位数(积在100以内)和几百几十乘一位数,整十数除整十数、整十数除几百几十数。

  4.认识直线、射线和线段,知道它们的区别;认识常见的几种角,会比较角的大小,会用量角器量出角的度数,能按指定度数画角。

  5.认识垂线、*行线,会用直尺、三角板画垂线和*行线;掌握*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特征。

  6.结合生活情境和探索活动学习图形的有关知识,发展空间观念。

  7.了解不同形式的条形统计图,学会简单的数据分析,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8.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9.初步了解运筹的思想,培养从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10.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11.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四教学重难点

  大数的认识,三位数乘两位数,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角的度量,以及*行四边形和梯形的认识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

  五、学生情况分析:

  四年级一班有66人,二班有66人,多数学生爱学习,学习积极性高,学习态度较端正。整体来说,学生对实践性作业敷衍了事,有的学生思维教慢,学生基础较扎实,思想品德较好,学习能力较强,学习习惯较好,但也存在不*衡性,有些学生学习不用心,懒惰,有不做作业坏习惯,所以在教学中要注重发挥本班的优势,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引导学生自觉地有效地探索知识,寻求规律,不断培养学生的能力,发展智力。适当开展数学课外活动,以拓宽知识面,提高思维能力,不断增强学生素质。

  针对这种情况,制定教学措施如下:

  六、教学措施:

  1、科学安排解决问题的教学,重视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应用能力。

  2、提供关于空间与图形的丰富素材,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

  3、提供丰富的、现实的、具有探索性的学习活动,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逐步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4、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渗透于数学教学中,用数学的魅力和学习的收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内在动机。

  七、课时安排

  一、大数的认识(11课时)

  1亿有多大?………………………………………………………1课时

  二、角的度量(4课时)

  三、三位数乘两位数(9课时)

  1.口算乘法…………………………………………………2课时左右

  2.笔算乘法…………………………………………………7课时左右

  四、*行四边形和梯形(6课时)

  五、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15课时)

  1.口算除法…………………………………………………2课时左右

  2.笔算除法………………………………………………12课时左右

  整理和复习………………………………………………………1课时

  六、统计(3课时)

  你寄过贺卡吗?…………………………………………………1课时

  七、数学广角(4课时)

  八、总复习(5课时)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16

  一、学情分析

  从上学期的期末成绩来看,学生对双基知识掌握得还不够,对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认识、吨千米的认识掌握得不太好。

  在计算方面,学生的差别比较大,多数学生对于口算,能做到脱口而出,但由于部分学生对于乘除知识掌握不好,直接影响了口算的速度和计算的正确性,学生在这方面表现出来的差距非常之大。对于一些计算式题,部分学生的计算速度有待提高,各种计算的良好习惯有待养成。应用题掌握得还不够,只有部分学生能认真分析题意,正确列式,不能很好地根据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去分析题意,对各种应用题的结构掌握的还不够。同时解决实际问题能力有待于提高。这对本学期的教学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因此,在做好课堂教学工作的同时, 8、对个别接受能力较弱的学生一定要及时进行辅导,使这部分学生得以进步。

  二、教材分析

  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大数的认识,三位数乘两位数,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角的度量,*行四边形和梯形的认识,复式条形统计图,数学广角和数学实践活动等。大数的认识,三位数乘两位数,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角的度量,以及*行四边形和梯形的认识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

  在数与计算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大数的认识,三位数乘两位数,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在小学阶段,本学期结束后,有关正整数的认识和计算的内容将全部教学完。本册这些知识的学习,一方面使学生学会用较大的数进行表达和交流,掌握较大数范围内的计算技能,进一步发展数感;另一方面通过十进制计数法的学习,对有关数概念的各方面知识进行系统的整理和融会贯通,为学生形成科学、合理的数学认知结构奠定基础;并为进一步系统学习小数、分数及小数、分数的四则运算做好铺垫。因此,这部分知识仍然是小学生应该掌握和形成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在空间与图形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角的度量、*行四边形和梯形两个单元,这些都是本册的重点教学内容。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通过丰富的数学活动,让学生进一步认识直线、线段、射线、角、垂线、*行线、*行四边形和梯形,学会一些简单的作图方法;同时获得探究学习的经历,体会各种图形的特征及图形之间的关系,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进一步发展。

  在统计知识方面,本册教材安排了复式条形统计图。教材介绍了纵向和横向两种不同形式的复式条形统计图,让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学会看懂这两种统计图并学习进行数据分析,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形成统计的观念。

  在用数学解决问题方面,教材一方面结合乘法和除法两个单元,教学用所学的乘、除法计算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另一方面,安排了“数学广角”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初步体会的运筹的数学思想方法,感受数学的魅力。同时让学生学习应用优化的思想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培养他们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和发现、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本册教材根据学生所学习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安排了两个综合应用数学的综合应用——“1亿有多大”和“你寄过贺卡吗?”,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探究活动或有现实背景的活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体会探索的乐趣和数学的实际应用,感受用数学的愉悦,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和实践能力。

  三、教学目标

  1.认识计数单位“十万”“百万”“千万”“亿”“十亿”“百亿”“千亿”,认识自然数,掌握十进制计数法,会根据数级读、写亿以内和亿以上的数,会根据要求用“四舍五入”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体会和感受大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进一步培养数感。

  2.会笔算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会进行相应的乘、除法估算和验算。

  3.会口算两位数乘一位数(积在100以内)和几百几十乘一位数,整十数除整十数、整十数除几百几十数。

  4.认识直线、射线和线段,知道它们的区别;认识常见的几种角,会比较角的大小,会用量角器量出角的度数,能按指定度数画角。

  5.认识垂线、*行线,会用直尺、三角板画垂线和*行线;掌握*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特征。

  6.结合生活情境和探索活动学习图形的有关知识,发展空间观念。

  7.了解不同形式的条形统计图,学会简单的数据分析,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8.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9.初步了解运筹的思想,培养从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10.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11.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 大数的认识,三位数乘两位数,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角的度量,以及*行四边形和梯形的认识。

  难点: 1、亿以内数的读法及写法,培养学生的数感。 2、使学生掌握乘法的估算方法。 3、使学生理解垂直与*行的概念,会用直尺、三角尺画垂线和*行线。 4、让学生认识两种复式条形统计图,能根据统计图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能发现信息并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

  五、教学措施

  1、改变教学思想:具有新观念、新思想、新体验。改变原有的老师讲、学生学的思想观念,实施互动学习,自主探究,老师给营造一个宽松、合谐,充满爱、民主、喜悦的学习氛围。

  2、以《标准》为依据,合理安排教学内容,为学生的数学学习提供丰富的知识。

  3、注重生活与数学的密切联系: 重视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教学要考虑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结合他们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设计富有情趣的习题,使他们有更多的机会从生活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重视数学知识的课外延伸,加强数学知识的实用性和开放性。在教学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正归一和反归一等应用题时,结合生活实例,使所要学习的数学问题具体化、形象化,激发学生求知的内驱力。

  4、注意教学的开放性,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适当设计一些开放性问题,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索的机会。

  5、面向全体、全面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1)加强基础训练,在计算方面,重点是要加强口算训练,。在应用题方面,要重视一步计算应用题的练习。在练习中必须重视应用题结构的训练,如根据条件补充问题、根据问题补充条件等,这种题目要经常训练,它对于提高学生分析数量关系的能力是大有裨益的。

  (2)实施分层教学,弹性教学,针对学生的不同特点,不同的接受能力,采取不同的方法,布置不同的作业,注意因材施教,力求“下要保底,上不封顶”即下要保义务教育的共同要求,上要引导兴趣浓厚,学有余力的学生进一步发展。把共同要求和发展个性结合起来。

  (3)重视学生的课时目标过关和单元素质过关,作业严把关,加强信息交流,及时反馈,增强教学的针对性。

  6、 结合实际问题教学: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也许仅仅是教学或实验上的技能问题,而提出问题,却需要创造性和想象力。”我计划在教学中以注重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能力指导。常把提出问题的权利交给学生,给他们提供广阔的参与空间,让他们学得主动积极,有充分的机会去发现,去研究,去创造。

  7、作业设计力求准确、简洁、规范、方便教学

  学生学业成绩的提高有赖于高质量的练习,我们必须重视课堂作业的设计和学生练习的达成度。课内外作业均要经过精心设计,力求从培养学生能力出发,体现课改精神,同生活实践紧密结合,重在发展学生思维,培养学生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此外,采取“基础练习+个性作业” 形式,针对学生不同的学习水*,分层设计作业。教师针对不同层面的学生完成不同难度的作业,让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作业内容和形式,实现差异发展。

  8、三位一体,学校、家庭、社会形成教育合力

  家庭、社会、学校对学生的教育影响,各有自己的特点和优势。只有三者协调,取长补短,才能取得的教育效益。教师要主动与家长取得联系,通过访问学生家庭或开家长会,与学生家长相互沟通学生在学校的表现情况,使二者相互配合,取长补短,同时,要适时适当地向部分学生家长讲明教育方法,共同教育学生。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17

  【班级分析】

  一、任教班级大部分学生的学习状况分析

  本班本学期有学生44人,女生16人,男生28人,其中新转来1名男生。纵观全班,学生的基础知识的掌握还好,计算速度、参与讨论的潜力,解答应用题的思维潜力等差别较大。课堂中我虽尽力关注学生的个别差异,但优等生的潜能没能充分挖掘出来,这也是本学期需要解决的教学难点之一。

  二、学困生基本状况分析

  有几位学生学习的自律性比较差,在他们当中有的是单亲家庭,父母对子女的学习关心,指导,督促不够;有的是父母对子女过于溺爱,过于迁就;有的是由于不好的学习习惯影响了他的学习成绩。有一位学生是智力低下,理解潜力差。

  【教材分析】

  一、教学资料: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资料:

  大数的认识,三位数乘两位数,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角的度量,

  *行四边形和梯形的认识,复式条形统计图,数学广角和数学实践活动等。

  在数与计算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大数的认识,三位数乘两位数,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在小学阶段,本学期结束后,有关正整数的认识和计算的资料将全部教学完。

  本册这些知识的学习,一方面使学生学会用较大的数进行表达和交流,掌握较大数范围内的计算技能,进一步发展数感;另一方面透过十进制计数法的学习,对有关数概念的各方面知识进行系统的整理和融会通,为学生构成科学、合理的数学认知结构奠定基础;并为进一步系统学习小数、分数及小数、分数的四则算做好铺垫。因此,这部分知识仍然是小学生就应掌握和构成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在空间与图形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角的度量、*行四边形和梯形两个单元,这些都是本册的重点教学资料。

  在统计知识方面,本册教材安排了复式条形统计图。教材介绍了纵向和横向两种不同形式的复式条形统计图,

  让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学会看懂这两种统计图并学习进行数据分析,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构成统计的观念。

  在用数学解决问题方面,教材一方面结合乘法和除法两个单元,教学用所学的乘、除法计算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另一方面,安排了“数学广角”的教学资料,引导学生透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初步体会的运筹的数学思想方法,感受数学的魅力。同时让学生学习应用优化的思想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及推理的潜力,培养他们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和发现、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二、教学难点

  1.亿以内数的读法及写法,培养学生的数感。

  2.使学生掌握乘法的估算方法。

  3.使学生理解垂直与*行的概念,会用直尺、三角尺画垂线和*行线。

  4.让学生认识两种复式条形统计图,能根据统计图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

  能发现信息并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

  5.使学生透过简单的事例,初步体会运筹思想和对策论方法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教学措施】

  一、落实基本教学具体措施

  1实施互动学习(师生合作、生生合作等),自主探究,营造一个宽松、合谐,充满爱、民主、喜悦的学习氛围。由学生自主合作去探究、研讨,老师作好参谋,当好后勤,作学生的服务员。

  2.注重生活与数学的密切联系,重视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思考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结合他们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设计富有情趣的习题,使他们有更多的机会从生活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重视数学知识的课外延伸,加强数学知识的实用性和开放性。

  3.注意教学的开放性,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潜力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适当设计一些开放性问题,给学生带给自主探索的机会。

  4.面向全体、全面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1)加强基础训练,在计算方面,重点是要加强口算训练。在应用题方面,重视两步计算应用题的练习。

  (2)实施分层教学,弹性教学,针对学生的不同特点,不同的理解潜力,采取不同的方法,布置不同的作业,注意因材施教,力求“下要保底,上不封顶”。

  (3)重视学生的课时目标过关和单元素质过关,作业严把关,加强信息交流,及时反馈,增强教学的针对性。

  5.结合实际问题教学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也许仅仅是教学或实验上的技能问题,而提出问题,却需要创造性和想象力。”我计划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潜力。

  6.作业设计力求准确、简洁、规范、方便教学学生学业成绩的提高有赖于高质量的练习,课内外作业力求从培养学生潜力出发,体现课改精神,同生活实践紧密结合,重在发展学生思维,培养学生想象潜力和创新潜力。此外,采取“基础练习+个性作业”形式,针对学生不同的学习水*,分层设计作业。力求不同层面的学生完成不同难度的作业,让学生选取适合自己的作业资料和形式,实现差异发展。

  7.三位一体,学校、家庭、社会构成教育合力家庭、社会、学校对学生的教育影响,各有自己的特点和优势。只有三者协调,取长补短,才能取得最佳的教育效益。我力求主动与家长取得联系,与学生家长相互沟通学生在学校的表现状况,使二者相互配合,取长补短,同时,要适时适当地向部分学生家长讲明教育方法,共同教育学生。

  二、培养优等生,转化后进生措施后进生辅导

  1.加强学习,不断完善自我。运用教育理论不断改善自己的教学方法,并有所创新。正确指导学生的学习,能根据学生的反馈信息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计划。

  2.在课堂教学中,要立足于每个学生学好本课的知识,以教学大纲的要求为准绳。在课堂提问、课堂训练、课外作业布置上,要根据不同学生采用不同的要求。

  3.在教学进度上变单纯求快为合理安排。学生只有在学习新知识时打好基础,注重思维潜力开拓和解题技能的培养,复习才能如鱼得水,深化才有根基。

  4.在课堂教学中,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问题为主线,思维为核心的教学原则。确立好教学目标,优化课堂结构,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手段,促使教学目标的实现。

  5.在作业安排上,力求有计划、有目的的课堂巧练。力求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及时纠正学生在学习上的偏差。

  6.重视学生动手操作,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注重帮忙学生对数学概念、定律、性质、法规更深、更透地理解和更好地掌握。

  7.重视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培养。针对儿童好奇好胜的特点,采用多种渠道、多种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努力培养其良好的学习习惯。

  尖子生辅导

  1.创设竞争的氛围,如优等生他们之间的竞争,挑战难题的竞争等,促使他们的思维处于用心活跃的状态。

  2.为他们制定更高层次的目标,在完成一个个既定的目标的过程中,感受到自己的价值,以及增强对学习数学的浓厚兴趣。

  3.鼓励他们尽量用多种方法,多种思路解决数学问题,尽量想一想与众不同的方法,提高发散思维潜力,促进智力发展。

  4.教育他们多帮忙需要帮忙的其余同学,在帮忙人的过程中,体会到成就感,从而培养用心的人生态度。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18

  四年级班有学生44人,男生18人,女生26人,其中大部分学生的学习习惯较好,上课认真听讲、积极动脑,能认真完成作业,对于他们来说,学习是一件轻松愉快的事情。也有一些学生上课纪律欠缺,他们上课不愿意动脑,不举手发言,作业质量也不尽如人意,成为班级中的后进生,对于这些学生,改正他们的学习习惯是关键。

  本班学生对于上学期的知识掌握尚可,同时也存在着个别人计算不过关、走进生活题说理不清、变化题不懂思考方法等问题。通过本册知识的学习,锻炼他们的思维、口头叙述的能力、动手操作的能力是一个重要的时刻。

  【教学要求】

  ⒈经历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笔算方法的探索过程,掌握试商和调商的方法,能正确地进行笔算;能判断三位数除以两位数商是几位数,能估计商的最高位是几。

  ⒉能结合现实素材理解乘法与加减法、除法与加减法混合运算的顺序,初步理解小括号的作用,会脱式计算两步运算的式题。

  ⒊经历加法和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的探索过程,理解这些运算律,会运用这些运算律进行一些加法和乘法的简便运算。

  ⒋初步认识射线和直线,能区分线段、射线和直线;了解两点确定一条直线,两条相交直线确定一个点;体会两点间的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知道两点间的距离。

  ⒌进一步认识角,知道表示角的符号和角的计量单位“度”。认识量角器,会用量角器量指定角的度数,会画指定度数的角,会用三角尺画30°、45°、60°、90°的角。

  ⒍进一步认识直角、锐角和钝角,知道*角和周角,理解锐角、直角、钝角、*角、周角的大小关系。

  ⒎能根据实际需要对数据分段整理,填写统计表,能对统计结果作出简单的分析和判断。

  ⒏在探索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笔算方法,进行有关的口算、估算的过程中,发展类比迁移能力、合情推理能力,进一步发展数感。

  ⒐在认识射线和直线的过程中发展空间想像能力;在研究角的度数,认识*角、周角,认识*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等学习活动中,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发展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

  ⒑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学习有条理的思考,初步学习对结论的合理性作出说明。

  ⒒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有效地与同伴合作,或者与同伴共同完成任务,或者把自己解决问题的过程和结果与同伴交流,体会合作的益处,进一步培养合作意识。

  ⒓通过数学学习活动,初步体验到数学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认识到许多实际问题可以借助数学方法来解决,并可以借助数学语言来表述和交流,增加对数学的亲近感。

  ⒔在观察、操作、归纳、类比、猜测等数学活动中,体验数学问题的探索性和挑战性,初步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条理性和数学结论的确定性,增强理性精神。

  ⒕对不懂的地方或不同的观点敢于提出疑问,愿意对数学问题进行讨论,发现错误能及时改下,初步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

  ⒈正确对三位数除以两位数进行笔算;正确判断商是几位数,商的最高位位是几。

  ⒉运用加法和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对混合运算进行简便运算。

  ⒊量指定角的度数;画指定度数的角。

  ⒋从已知条件想起或从所求问题想起的方法分析数量关系的学习过程。

  【教学难点】

  ⒈利用间隔排列的知识解决实际中的有关问题。

  ⒉对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作出正确的分析。

  ⒊用直尺、三角尺等工具画已知直线的*行线或垂线。

  ⒋在学习过程中对学生的分析、判断、创新等能力进行培养。

转载请备注原文地址:https://www.t7t8.net/jiaoan/702167.html
移动端网站原文地址:https://m.t7t8.net/jiaoan/7021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