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t7t8网 >  教案 >书法家的故事10篇 书法家的故事王羲之100字

书法家的故事10篇 书法家的故事王羲之100字

更新时间:2023-03-23 10:32:01 点击: 来源:yutu

书法家的故事1

  掘墓偷艺

  钟繇是东汉末年人,他对于书法学习十分的执着热衷,几乎已经到达痴狂的地步。据说他以前在抱犊山读书,为了练习好书法,将山中的石头、树木都写成了黑色。有一次,他和曹操、韦诞等人谈论书法用笔,因为兴致浓厚,以致于睡前还不断的心摹手画,竟然将被子给划破了几个洞。

  韦诞也是当时一位书法家,据说他手头东汉大书法家蔡邕的“笔论”,因此他的书法水*十分高,当时人都推崇他的书法,认为是当朝第一书法家。钟繇想向韦诞借阅这本“笔论”,但韦诞就是不肯,三番五次的拒绝,钟繇气得捶胸呕血,幸亏曹操用五灵丹救了他一命。等到韦诞过世后,钟繇便派人从坟墓中挖出那本书,反覆研究,最后了解用笔的奥妙。

书法家的故事2

  乞米帖

  颜真卿为唐代三朝旧臣,忠正刚正,名重海内。但是因廉洁自持,绝不贪枉苟取,因此衣食也常不能自给。他曾写一封乞米的信给当时的李太保,证明他拙于生产,家里食指浩繁,全家喝粥度日已经数月了,此刻又没米了,感到十分扰心,期望看在以往的交情上,请求救济一些米给他。那种状况实在令人同情。颜真卿的书法成就一向为后代尊崇,多少都受到了他的人格感召之故。

书法家的故事3

  “浓墨宰相”——刘墉

  清乾嘉年间,帖学风行,翁方纲、梁同书、王文治等人书法更是风靡一时,当时还有一位与之齐名的人物,他就是电视连续剧《宰相刘罗锅》里的主角——刘墉,他善于学习历代名家的长处,大胆创新,韵味特殊,备受世人赞赏。

  刘墉博通经史百家,他的书法,不随俗,初从赵孟頫入,法魏晋,学钟繇,兼颜真卿、苏轼及各家法帖,但他敢于创新,不受古人牢笼,貌丰骨劲,味厚神藏,超然独出,自成一家,“名满天下”。刘墉的书法,初看圆软轻滑,若团团棉花。细审则骨骼分明,内含刚劲。刘墉书法之境界能够“静”、“淡”、“清”三字概括,这是他超过常人之处。他与喜用淡墨的王文治成鲜明对照,有“浓墨宰相”之美称。但他敢于突破传统的写法,受到了当时的一些思想保守的书法家的指责,翁方纲就是其中的一个。

  清人包世臣《艺舟双楫》记载着这一趣事:翁方纲有一个女婿是刘墉的学生。有一次,这个学生去看望岳父,正碰上翁方纲在练字,写的还是他练了一辈子的字体,一笔一画都完全按古人的要求,不改动一笔。这个学生因为受到老师刘墉的影响,对老岳父墨守成规看不惯,就拐弯抹角地说:“岳父,您和我的老师都是当代的大书法家,我从来没有听您评论我的老师的书法。您这天给我谈谈吧!”

  翁方纲放下笔,看了看他的女婿,说:“你回去问你的老师,他写的字哪一笔是古人的?”

  这个学生真的回去问老师。刘墉笑了笑说:“你回去也问你的岳父,他写的字哪一笔是他自己的?”

  这互相间的问话,反映了他们对待书法艺术的不同见解,一个守旧,一个创新。之后这个故事成了书法史上的佳话。

  据说刘墉握笔的姿势也是很奇特的。他在客人面前写字的时候,笔正腕端,采用传统的握笔方法。但是,他自己在内室书房写字的时候,就不论写大字写小字,都转动笔管,飞快地书写。笔随手指前后左右旋翻飞动,像狮子滚绣球一样。他写得兴奋的时候,甚至笔管脱手飞落到地上。可惜,这种方法没有传下来。

书法家的故事4

  蔡邕偶创飞白

  汉朝的蔡邕,字伯喈,官到中郎将,人称“蔡中郎”,他不但是个文学家,还是一名著名的书法家。“飞白书”就是他独创的。什么叫“飞白书”呢?你们听完这个故事就明白了。

  蔡邕不是一个闭门读书、写字的人,他经常出门旅行,为的是捕捉灵感,丰富阅历。东汉灵帝熹*年间,皇上旨令蔡邕写《圣皇篇》,完稿以后,他把写好的文章,送到皇家藏书的鸿都门去。那儿的人架子挺大,谁来了都得在门外等上一阵。蔡邕等待接见的时候,有几个工匠正用扫帚蘸这石灰水在刷墙。他就站在一边看了起来。

  一开始,他但是是为了消磨一下时光。可看着看着,他就看出点“门道儿”来了。只见工匠一扫帚下去,墙上出现了一道白印。由于扫帚苗比较稀,蘸不了多少石灰水,墙面又不太光滑,所以一扫帚下去,白道里仍有些地方露出墙皮来。蔡邕一看,眼前不由一亮。他想,以往写字用笔蘸足了墨汁,一笔下去,笔道全是黑的。要是像工匠刷墙一样,让黑笔道里露出些帛或纸来,那不是更加生动自然吗?想到这儿,他一下来了情绪。交上文章,立刻奔回家去。

  蔡邕回到家里,顾不上休息,准备好笔墨纸砚。想着工匠刷墙时的情景,提笔就写。谁知想起来容易,做起来就难了。一开始不是露不出纸来,就是露出来的部分太生硬了。他一点儿也不气馁,一次又一次的尝试。他最后在蘸墨多少、用力大小和行笔速度各方面,掌握好了分寸,写出了黑色中隐隐露白的笔道,使字变得飘逸飞动,别有风味。

  蔡邕独创的这种写法,很快就推广开来,并成为“飞白书”。直到这天,还被书法家们所应用。

  (事见唐·张怀瓘《书断》)

书法家的故事5

  王羲之大约五六岁的时候,就拜卫夫人为老师学习书法。他的书法进步很快,7岁的时候,便以写字而在当地小有名气了,很得前辈的喜爱和夸奖。

  王羲之在11岁的时候,就读了大人才能读懂的《笔说》。他按照《笔说》中所讲的方法,天天起早摸黑地写呀,练呀,简直都入了迷。过了一段时间,看看自己写的字,与以前写的比较,果然有些变化。一天他的老师卫夫人看了后吃了一惊,对人说:“这孩子必须是看到书法秘诀了,我发现他近来的字,已到达成年人的水*了,照这样发展下去,这孩子将来在书法方面的成就必须会淹没我的名声的。”

  王羲之并没有因老师称赞而沾沾自喜,骄傲自满,他临帖更用心、更刻苦了,甚至到达了废寝忘食的地步。

  有一次吃午饭,书童送来了他最爱吃的蒜泥和馍馍,几次催他快吃,他仍然连头也不抬,像没听见一样,专心致志地看帖、写字。饭都凉了,书童没有办法,只好去请王羲之的母亲来劝他吃饭。母亲来到书房,只见羲之手里正拿着一块沾了墨汁的馍馍往嘴里送呢,弄得满嘴乌黑。原先羲之在吃馍馍的时候,眼睛仍然看着字,脑子里也在想这个字怎样写才好,结果错把墨汁当蒜泥吃了。母亲看到这情景,憋不住放声笑了起来。王羲之还不明白是怎样回事呢!听到母亲的笑声他还说:“这天的蒜泥可真香啊!”王羲之坚持数十年如一日,勤学苦练,临帖不辍,练就了很扎实的功夫,这为他以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铺*了道路。

书法家的故事6

  翰林顾子敦身材魁梧,与黄山谷同在翰林院供职。夏日闷热,子敦有午睡的习惯。黄山谷每伺子敦熟睡之际,便在他敞露的胸腹上写字。子敦虽然恼怒也无可奈何。有一天,他睡在桌子上,醒后得意地对黄山谷说:“这下子你没法子捉弄我了!”山谷笑而不语。等回到家,子敦脱下衣衫,夫人问子敦背上的字是怎样回事?原先山谷偷偷地将诗写在他的背上了。诗云:“红暗红稀出凤城,暮云楼阁古今情。行人莫听宫前水,流尽年光是此声。”当时民间流行纹背,写的就是这首诗,所以被山谷用来作为开玩笑的材料了。(据《复斋漫录》)

书法家的故事7

  康熙的母亲对书法颇有研究,尤其喜欢当时书法大家赵涵的一些字帖,便让康熙学习。康熙也乐此不疲,学习一个时期后康熙觉得差不多了,便试着上街写字。一天,他以秀才的身份去周至县城私访,在大街上铺开纸张,挥笔写到:“莺归燕去长悄然,春往秋来不知年”。

  因疏忽把悄然的“然”字丢了上边的一点,尽管如此他依然喜出望外,自言自语道:“听说周至有个赵涵字写得不错,诸位看我的字与赵涵比谁居其上?”

  话音刚落,一位老者提笔在那个“然”字上添了一点,这一点点得不偏不倚,恰到好处。康熙见状惊问:“请问老先生尊讳?”人群中有人搭话:“他就是我们周至的赵涵!”听说是赵涵,康熙立即请他到酒家,席间便请教起书法来。赵涵也不客气,从运笔到布局,从揣摩到腹稿,讲得头头是道。康熙听了如醉如痴,不住地称奇:“先生造诣颇深,教诲之言当为师训。”分手时,康熙道出了自己的身份,并请赵涵进京称臣。赵涵听说是皇上驾到,吓得连连叩头:“万岁明鉴,恕小人无礼!”

  康熙私访回京,想试试母亲对书法的眼力,就把在周至大街上写的字拿给她看。母亲拿起字来端详了一会儿,说:“康熙学字数十年,只有一点像赵涵。”并把赵涵添上的一点指给康熙。康熙听后对母亲更加敬重,从此也坚定了他学习赵涵书法的决心。

书法家的故事8

  东汉灵、献帝时人。籍居南阳。后为袁术将。工书,尤善八分书。书迹为时人所宝。晋卫桓《体书势》云:“灵帝好书,时多能者,而师宜官为最,则一字径丈,小则方寸千言,甚矜其能。或时不持钱酒家饮,因书其壁,顾观者以酬酒值,计钱足而灭之又云:“师宜官每书辄削而焚其拊。梁鹄乃益为拊,而之酒,候其醉而窃其拊。鹄卒以书至选部尚书。”南朝羊欣采古来能书人名〉云:“《耿球碑》是宜官书。自矜重。”南朝梁武帝《古今书人优劣评》曰:“师宜官如鹏翔未息,翩翩而自逝。”庾肩吾《书品》列师宜官,为上之中品,云:“师宜官鸿都为最,能大能小。”唐张瓘《书断》卷中云:“灵帝时征天下工书于鸿都门,至百人,八分称宜官为最。”列师宜官八分书为妙品。唐续《墨薮·九品书人论》列师宜官正隶草为上之上品传世书迹有。《耿球碑》。

书法家的故事9

  王徽之,字子猷,王羲之子,官至黄门侍郎。性爱竹,尝曰:“何可一日无此君邪!”。《晋书·王徽之传》里记载着一则他“雪夜访戴”故事,历来为文人所称道。

  王徽之在山阴县住的时候,一天晚上突降大雪。他看到皑皑白雪心生感慨,立刻叫下人斟了酒来,一个人在屋里踯躅彷徨,吟诵左思的《招隐诗》。忽然,王徽之想到了自己的好朋友戴逵。戴逵(?~396年):字安道,东晋学者,著《释疑论》反对佛家因果报应说,擅雕塑、书、画、鼓琴。屡征不仕,《晋书》卷94有传。戴逵当时在剡县,离王徽之那里还有很远的距离。王徽之根本就不管这些,他命令下人备船,深夜冒雪向剡县前进。

  经过一个晚上的水陆跋涉,第二天早晨来到剡县。到了戴逵家门前,王徽之突然停住了,他告诉下人,不和戴逵见面了,原道回到。下人很是不解,就问他原故。王徽之说:“我本来是乘兴而来,兴尽而返,见不见戴逵根本就无所谓。”

  王徽之的行径,任性随意,旷达通脱,显示出魏晋时期,名士们任性适情的生活态度。不失清高和风雅,因而“雪夜清兴”之事历来很为后人称道。

书法家的故事10

  王羲之和王献之父子都是著名的大书法家。父与子之间有这么一个小故事。

  有一次,王羲之有事去京城,临走时在家中的墙壁上题了几个字。王献之也受好写字,他偷偷地把父亲题的字擦掉,照原样题写上自己的字。王献之写好后,仔细端详了一番,自以为写得不错,能够以假乱真了。王羲之回到家中,看到墙壁上的字,仍旧以为是自己原先题的字,很不满意,不觉叹气说:“我离家时真是喝得大醉了。”王献之听了,内心十分惭愧。从此,他更加认真刻苦地练字也成了一个与父样齐名的书法家。


书法家的故事10篇扩展阅读


书法家的故事10篇(扩展1)

——书法家的故事10篇

书法家的故事1

  醉瞠白眼看青天

  酒的强烈的剌激作用,能焕发出人们隐蔽在内心的本真之性,所谓“酒后吐真言'正是如此。一些文艺家恃才傲世,酒后更加颠狂,言谈举止一反常态,所以,人们就给他们冠以“狂人”,顷刻而成,形象生动。然而他酒性不佳,佯狂垢污,恃酒好骂,酒后作画,画后往往毁裂而去。“富豪求画,唾骂不与”,被人称为甘疯子,他的名字反而不被人明白了。

  艺术家追求*,他们酒后的这种追求更加强烈,更无顾忌,或蔑视权贵,或痛斥势利小人,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李白酒后敢于让炙手可热的杨国忠、高力士磨墨、脱靴,这种奴视权贵的狂劲,可亲!可爱!可敬!南宋的梁楷就更加狂放了。梁楷是南宋时期的减笔人物画家,*时嗜酒自乐,“醉来亦复成淋漓”,行为狂放,得了个梁疯子的绰号。《图绘宝鉴》记载:他在宋宁宗时任画院待诏,皇帝赐他金带,他竟然不受,挂在了院内,把皇帝的赏赐晾了起来。在封建社会,皇帝赏下的东西务必恭恭敬敬地保存、供奉起来。梁楷此举是常人所不敢为和不理解的。明未的归庄(1613一1673〉能写行草,又善画墨竹。明亡后,他不肯与清*合作,常借酒消愁,酒后悲歌,旁若无人。归庄和当时的大思想家顾炎武齐名,有“归奇顾怪'之称。明代的宫廷画家吴伟出入宫廷,但看不起权贵。当时的太监们权力很大。太监们专权祸国的行为既被人们蔑视,同时,也有些人慑于他们的气焰,卑躬奉迎。吴伟则表里如一,爱憎分明,内侍们求画,决拿不到片张半幅。还有些向吴伟求画的人,如果礼貌不周,他也决不动笔。只有他醉酣之时,就自动抽纸乱抹,画完就掷扔地上,任其被人取走。

  酒神型艺术家的作品往往是自己本性的化身,是他对*认识的具体反映。作品大多都痛快淋漓,自然天成,透出一种真情率意,毫无娇柔造作之态。

书法家的故事2

  五不写

  前面提过书家有书家的个性,在某种状况下,会拒绝写字。苏东坡遇到下列五种状况,也绝不提笔赠书,这也就是“五不写”。

  限定字体大小的不写:东坡认为求书的人,居然限定字的大小,可见他的用意根本不在乎笔法的工拙,大概怕字体太大浪费纸张吧!既然担心浪费纸张,又何必多此一举,浪费笔墨呢?

  不认识,未曾谋面的人不写:东坡以前回答刘元忠一封信,说道:“白云居士是不是你的号称?或者是你替他代求的?不管怎样说,我既然不认识他,就不便随便落款赠送,如果真是你的名号,我却不喜欢你轻易使用这个我不明白的别号。”结果自然没有写啦!这大概是怕别人别有居心,或诚意不够,不知珍惜。东坡是自负的,假如字落在一个下里巴人手中,岂不是对牛弹琴,他如何舍得?

  绫绢不写:东坡认为绫绢该用来做衣服,不该用来写字。如果用绫绢写字,上帝都要禁止的。

  想藉他的字画,扬名后世的不写:当时有些文人想把文章透过他的笔法,以求彰显于后代,东坡十分生气,他认为这种方式未免太卑鄙无耻了,世人不凭正当手段求得门径,却只会钻营、巴结,这种邪风杜绝还来不及,怎样能再助长呢?

  文无深意,无法下笔不写:如果所写的没有资料,欠缺深意,必然格调浅陋,当然写不得了!

书法家的故事3

  柳书之贵

  唐代书家柳公权书法名气很高。官至太子太师,与颜真卿并称为“颜柳”。当时的公卿大臣都认为,碑刻或其墓志的书法若不能请到柳公权来写,就是子孙不孝。甚至外夷来向朝廷入贡,常另外出资购买柳公权的书法作品带回去,可见他是如何的声名远播了。

书法家的故事4

  康熙学书法

  康熙的母亲对书法颇有研究,尤其喜欢当时书法大家赵涵的一些字帖,便让康熙学习。康熙也乐此不疲,学习一个时期后康熙觉得差不多了,便试着上街写字。一天,他以秀才的身份去周至县城私访,在大街上铺开纸张,挥笔写到:“莺归燕去长悄然,春往秋来不知年”。

  因疏忽把悄然的“然”字丢了上边的一点,尽管如此他依然喜出望外,自言自语道:“听说周至有个赵涵字写得不错,诸位看我的字与赵涵比谁居其上?”

  话音刚落,一位老者提笔在那个“然”字上添了一点,这一点点得不偏不倚,恰到好处。康熙见状惊问:“请问老先生尊讳?”人群中有人搭话:“他就是我们周至的赵涵!”听说是赵涵,康熙立即请他到酒家,席间便请教起书法来。赵涵也不客气,从运笔到布局,从揣摩到腹稿,讲得头头是道。康熙听了如醉如痴,不住地称奇:“先生造诣颇深,教诲之言当为师训。”分手时,康熙道出了自己的身份,并请赵涵进京称臣。赵涵听说是皇上驾到,吓得连连叩头:“万岁明鉴,恕小人无礼!”

  康熙私访回京,想试试母亲对书法的眼力,就把在周至大街上写的字拿给她看。母亲拿起字来端详了一会儿,说:“康熙学字数十年,只有一点像赵涵。”并把赵涵添上的一点指给康熙。康熙听后对母亲更加敬重,从此也坚定了他学习赵涵书法的决心。

书法家的故事5

  张瑞图装疯

  距泉州城南门外约二十里的地方,有一乡里名叫“下邢”,就是明朝大名鼎鼎的书法家张瑞图先生生长的故乡。在那乡的前面,有一片宽旷的草场,俗叫做狗屎埔。狗屎埔的得名,原是有段历史的,而这段历史讲起来却也饶搞笑味。

  张瑞图,别号二水,晚年又号白毫庵居士,他的书法直到如今,还受珍视。当时和他齐名的还有北方的董其昌,所以南张北董的谚语,确是那时赞他俩书法美妙的评语啦。说来却也奇怪,这狗屎埔的由来,竟然和他擅长书法有关。

  当明代天启年间,魏忠贤的势焰薰天,真的炙手可热,赐建生祠将至落成之际,魏阉的意思,要那时的名流替他写一方匾额,这个风声在他意思未传播之前,早被董其昌探悉了。

  有明一代崇尚风骨,实不减东汉末年,一般束身自爱之士,料知魏阉必有失败的一天,当然是要规避附党之嫌的,董其昌既于事前明白忠贤要徵求匾字,遂心生一计,骑了一匹骏马四处*,故意在立刻跌下来,藉说臂腕折伤了。其昌是当时名士,他的起居生活,人们是极注意的,这等跌马伤臂也就传遍各处了。果然,魏阉索求匾字,就舍北董而求南张了。张瑞图虽明知替他写字,异日免不了有附逆之嫌,但是恶势力支配之下,委实不敢推却,不久魏阉生祠建成,而张瑞图的劈窠大字就要挂在那祠宇的当中了。

  瑞图自从替忠贤题书匾额之后,兀自惴惴不安,思维无计,只有告假回籍,弃官不仕,冀于他日魏党失势,或可保全;谁知一时失慎,物议沸腾,附逆之嫌,竟不能避免。

  及至崇祯初年株连魏党,瑞图亦遭冤而波及。

  钦差奉旨来泉州查办,瑞图探知音信,遂装假为疯癫,于事前以乌麻调糖,用竹筒模成若干块,制成形状像狗屎,遗至在他乡里口的草场上,等了钦差到他乡口当儿,他则披发跣足,在那草场上拾取狗屎吞咽。然钦差一见,认为真是疯癫,回朝上章,据情请赦免他,于是瑞图竟得避免过去附逆之罪。

  现今泉州的谚语还有“假疯食盐猪屎”之句,按狗屎与猪屎形状原无大差别,据传说这句的来历,就是张瑞图假疯癫的故事,而此刻下邢乡有一处叫狗屎埔,也传说是张瑞图假疯癫时的地方。

  按泉州府志亦载瑞图精大书匾额,乞者多不择人而与……庄烈帝谓瑞图工书为忠贤所爱……遂获罪谴。由此以证,狗屎埔的传说,未必完全无稽了。

书法家的故事6

  郑板桥巧讽和尚

  郑板桥板桥性爱山水,即使在他穷困落拓时依然兴致勃勃。板桥时常到寺庙投宿。一般状况下,出家人都乐于为人带给方便,板桥为此还交了不少憎、道朋友,但板桥有时也遇到使人气结的和尚。有一天,郑板桥到一寺院投宿。前来接待的和尚看他落落拓拓,是一个穷秀才,十分势利,规定务必抄经若干方可借宿,语言十分傲慢。看看天色已晚,板桥也只好答应。经抄好后,和尚意犹未足,他见板桥的字写得很好,说是加写一副对联,晚上才可供应一床棉被。板桥无奈,提笔挥毫,语带双关地写下:

  凤在禾下飞去鸟,

  马到芦边萆不生。

  寺后有禾,寺前有芦,皆为实景。而凤表示祥瑞,马到表示施主光临,都是喜事。和尚见了,甚为满意,立刻备香茶果脯,请板桥到上房安歇。日后,和尚将那幅对联裱悬于佛堂,逢人便夸。客人中也有懂诗的,看出其中的玄机,提醒和尚说:“这上联写的是一秃字,下联写的是个驴字。”经其点破。和尚也一下回味过来,顿时脸红气促,暗自叫苦不迭。(注:上联的玄关在于繁体的“鳯”字)

  郑板桥对佛学研究颇深,但他十分憎恶那些势利市侩的和尚。

  晚年的板桥,衣着依然打扮十分随便,且又其貌不扬。有次,他去逛扬州城外的*山堂。*山堂主持老和尚看他仅穿了件粗布直裰,以为他是一俗客,就随便说了声“坐”,对泡茶的小和尚说了声“茶”,就不再作声了。板桥并不介意,站在那里向他讲明自己此行的目的是瞻仰*山堂内欧阳修读书处的石膏像。老和尚听后,不以为然,心想你那个穷样还谈什么欣赏欧阳修?欣赏了一番寺庙内的雕刻和字画,和尚与他搭讪几句,板桥皆娓娓道来,十分内行,和尚发现这位粗布衣裳的人谈吐不俗,很有才学,心想,他必须不是一般的*民老百姓,或许有什么来头,转而招呼道:“请坐。”一面吩咐小和尚:“敬茶!”寺里来了一批达官贵人,和尚笑脸盈盈的合掌相迎,十分热情。这些达官贵人见郑板桥也在座,一个个上前向他问好,喊出板桥的名字。和尚方才明白面前就是大名鼎鼎的郑板桥,不免大吃一惊,立刻变了态度。老和尚赶忙满脸堆笑地对板桥打躬合掌说道:“请上坐!请上坐!”此时小和尚将茶端了上来,老和尚喝道:“敬香茶!”小和尚立刻又回去换来香茶。这时老和尚拿出纸张笔墨,请求板桥留点墨迹。板桥也不回绝,淡然一笑,挥毫写就下面这幅妙趣横生的对联:

  坐,请坐,请上坐

  茶,敬茶,敬香茶

  真真是妙不可言!想必老和尚此时定会面红耳赤,恨不能脚下有条地缝钻进去。

  他在镇江焦山读书时,给其友徐宗于的信中曾说:

  山中和尚,泰半是钱奴化身,市侩转世,口念阿弥陀。心贪阿堵物,俗不可耐,触人欲呕。入山游客,不问雅俗,但视衣衫,入寺烧香,只计贫富。有钱布施,声声居士、檀越,合十念佛,状似弥勒;无钱施舍.则白眼相加,冷语对答,阴森之气,逼人发抖。知客堂中,最为可恨,请客一坐,有请坐、请上坐之等次;待客一茶,有泡茶、泡好茶之分别。內外各有度词隐语,彼此相通,亮中说话,暗中关切,冷眼傍观,气破肚皮。悲哉!悲哉!庄严佛地,清静梵宫,变作论斤较两之市井,我佛有灵,定当低眉合眼。效夫子之喟然而叹也。(《焦山别峰庵与徐宗于》)上则故事当根源于此。

书法家的故事7

  酒的强烈的剌激作用,能焕发出人们隐蔽在内心的本真之性,所谓“酒后吐真言"正是如此。一些文艺家恃才傲世,酒后更加颠狂,言谈举止一反常态,所以,人们就给他们冠以“狂人”,顷刻而成,形象生动。然而他酒性不佳,佯狂垢污,恃酒好骂,酒后作画,画后往往毁裂而去。“富豪求画,唾骂不与”,被人称为甘疯子,他的名字反而不被人明白了。

  艺术家追求*,他们酒后的这种追求更加强烈,更无顾忌,或蔑视权贵,或痛斥势利小人,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李白酒后敢于让炙手可热的杨国忠、高力士磨墨、脱靴,这种奴视权贵的狂劲,可亲!可爱!可敬!南宋的梁楷就更加狂放了。梁楷是南宋时期的减笔人物画家,*时嗜酒自乐,“醉来亦复成淋漓”,行为狂放,得了个梁疯子的绰号。《图绘宝鉴》记载:他在宋宁宗时任画院待诏,皇帝赐他金带,他竟然不受,挂在了院内,把皇帝的赏赐晾了起来。在封建社会,皇帝赏下的东西务必恭恭敬敬地保存、供奉起来。梁楷此举是常人所不敢为和不理解的。明未的归庄(1613一1673〉能写行草,又善画墨竹。明亡后,他不肯与清*合作,常借酒消愁,酒后悲歌,旁若无人。归庄和当时的大思想家顾炎武齐名,有“归奇顾怪"之称。明代的宫廷画家吴伟出入宫廷,但看不起权贵。当时的太监们权力很大。太监们专权祸国的行为既被人们蔑视,同时,也有些人慑于他们的气焰,卑躬奉迎。吴伟则表里如一,爱憎分明,内侍们求画,决拿不到片张半幅。还有些向吴伟求画的人,如果礼貌不周,他也决不动笔。只有他醉酣之时,就自动抽纸乱抹,画完就掷扔地上,任其被人取走。

  酒神型艺术家的作品往往是自己本性的化身,是他对*认识的具体反映。作品大多都痛快淋漓,自然天成,透出一种真情率意,毫无娇柔造作之态。

书法家的故事8

  唐代书家柳公权书法名气很高。官至太子太师,与颜真卿并称为“颜柳”。当时的公卿大臣都认为,碑刻或其墓志的书法若不能请到柳公权来写,就是子孙不孝。

  甚至外夷来向朝廷入贡,常另外出资购买柳公权的书法作品带回去,可见他是如何的声名远播了。

书法家的故事9

  清乾嘉年间,帖学风行,翁方纲、梁同书、王文治等人书法更是风靡一时,当时还有一位与之齐名的人物,他就是电视连续剧《宰相刘罗锅》里的主角——刘墉,他善于学习历代名家的长处,大胆创新,韵味特殊,备受世人赞赏。

  刘墉博通经史百家,他的书法,不随俗,初从赵孟頫入,法魏晋,学钟繇,兼颜真卿、苏轼及各家法帖,但他敢于创新,不受古人牢笼,貌丰骨劲,味厚神藏,超然独出,自成一家,“名满天下”。刘墉的书法,初看圆软轻滑,若团团棉花。细审则骨骼分明,内含刚劲。刘墉书法之境界能够“静”、“淡”、“清”三字概括,这是他超过常人之处。他与喜用淡墨的王文治成鲜明对照,有“浓墨宰相”之美称。但他敢于突破传统的写法,受到了当时的一些思想保守的书法家的指责,翁方纲就是其中的一个。

  清人包世臣《艺舟双楫》记载着这一趣事:翁方纲有一个女婿是刘墉的学生。有一次,这个学生去看望岳父,正碰上翁方纲在练字,写的还是他练了一辈子的字体,一笔一画都完全按古人的要求,不改动一笔。这个学生因为受到老师刘墉的影响,对老岳父墨守成规看不惯,就拐弯抹角地说:“岳父,您和我的老师都是当代的大书法家,我从来没有听您评论我的老师的书法。您这天给我谈谈吧!”

  翁方纲放下笔,看了看他的女婿,说:“你回去问你的老师,他写的字哪一笔是古人的?”

  这个学生真的回去问老师。刘墉笑了笑说:“你回去也问你的岳父,他写的字哪一笔是他自己的?”

  这互相间的问话,反映了他们对待书法艺术的不同见解,一个守旧,一个创新。之后这个故事成了书法史上的佳话。

  据说刘墉握笔的姿势也是很奇特的。他在客人面前写字的时候,笔正腕端,采用传统的握笔方法。但是,他自己在内室书房写字的时候,就不论写大字写小字,都转动笔管,飞快地书写。笔随手指前后左右旋翻飞动,像狮子滚绣球一样。他写得兴奋的时候,甚至笔管脱手飞落到地上。可惜,这种方法没有传下来。

书法家的故事10

  距泉州城南门外约二十里的地方,有一乡里名叫“下邢”,就是明朝大名鼎鼎的书法家张瑞图先生生长的故乡。在那乡的前面,有一片宽旷的草场,俗叫做狗屎埔。狗屎埔的得名,原是有段历史的,而这段历史讲起来却也饶搞笑味。

  张瑞图,别号二水,晚年又号白毫庵居士,他的书法直到如今,还受珍视。当时和他齐名的还有北方的董其昌,所以南张北董的谚语,确是那时赞他俩书法美妙的评语啦。说来却也奇怪,这狗屎埔的由来,竟然和他擅长书法有关。

  当明代天启年间,魏忠贤的势焰薰天,真的炙手可热,赐建生祠将至落成之际,魏阉的意思,要那时的名流替他写一方匾额,这个风声在他意思未传播之前,早被董其昌探悉了。yingbishufa.

  有明一代崇尚风骨,实不减东汉末年,一般束身自爱之士,料知魏阉必有失败的一天,当然是要规避附党之嫌的,董其昌既于事前明白忠贤要徵求匾字,遂心生一计,骑了一匹骏马四处*,故意在立刻跌下来,藉说臂腕折伤了。其昌是当时名士,他的起居生活,人们是极注意的,这等跌马伤臂也就传遍各处了。果然,魏阉索求匾字,就舍北董而求南张了。张瑞图虽明知替他写字,异日免不了有附逆之嫌,但是恶势力支配之下,委实不敢推却,不久魏阉生祠建成,而张瑞图的劈窠大字就要挂在那祠宇的当中了。

  瑞图自从替忠贤题书匾额之后,兀自惴惴不安,思维无计,只有告假回籍,弃官不仕,冀于他日魏党失势,或可保全;谁知一时失慎,物议沸腾,附逆之嫌,竟不能避免。

  及至崇祯初年株连魏党,瑞图亦遭冤而波及。

  钦差奉旨来泉州查办,瑞图探知音信,遂装假为疯癫,于事前以乌麻调糖,用竹筒模成若干块,制成形状像狗屎,遗至在他乡里口的草场上,等了钦差到他乡口当儿,他则披发跣足,在那草场上拾取狗屎吞咽。然钦差一见,认为真是疯癫,回朝上章,据情请赦免他,于是瑞图竟得避免过去附逆之罪。

  现今泉州的谚语还有“假疯食盐猪屎”之句,按狗屎与猪屎形状原无大差别,据传说这句的来历,就是张瑞图假疯癫的故事,而此刻下邢乡有一处叫狗屎埔,也传说是张瑞图假疯癫时的地方。

  按泉州府志亦载瑞图精大书匾额,乞者多不择人而与……庄烈帝谓瑞图工书为忠贤所爱……遂获罪谴。由此以证,狗屎埔的传说,未必完全无稽了。


书法家的故事10篇(扩展2)

——书法家苏轼的故事10篇

书法家苏轼的故事1

  家庭聚会

  苏轼高中榜眼后,苏氏三父子加上以三难秦少游而闻名的苏小妹一家齐聚在花园里庆祝,苏轼之父苏洵命题定以“冷、香”两个字,每人写两句诗,要求都会合当时的情景。为起带头,苏老泉缓步度到花池边,吟道:“水自石边流出冷,风从花里过来香”。子由站起来摘了瓣馨香腊梅,弹了下手指,曰:“冷字句佚不可知,梅花弹遍指头香。”小妹也去摘花,子由要笑他摹仿自己,小妹却云:“叫日杜鹃喉舌冷,宿花蝴蝶梦魂香”。说完摊开手掌,一只蝴蝶已被捏死。女儿特点毕露,大家都齐声叫好。苏轼却用一拂石凳,骑着马就走,苏老泉叫道:“我儿,答不出也不要走啊。”话音未落,苏轼已长声飘来两句:“拂石坐来衣带冷,踏花归去马蹄香”!

书法家苏轼的故事2

  东坡鱼

  苏轼不仅是文学大家,在饕餮美食上也很有一手,除了广闻人知的东坡肘子外,苏学士还擅长烧鱼,其烹制的鱼堪称一绝。一次,苏轼雅兴大发,亲自下橱做鱼,刚刚烧好,隔着窗户看见黄庭坚进来了(黄庭坚是*古代四大字体蔡苏米黄宗祖之一,是苏轼挚友,两人经常以斗嘴为乐)。知道又是来蹭饭卡油,于是慌忙把鱼藏到了碗橱顶部。黄庭坚进门就道:“今天向子瞻兄请教,敢问苏轼的苏怎么写?”苏轼拉长着脸回应:“苏者,上草下左鱼又禾。”黄庭坚又道:“那这个鱼放到右边行吗?”苏轼道:“也可。”黄庭坚接着道:“那这个鱼放上边行吗?”苏轼道:“哪有鱼放上面的道理?”黄庭坚指着碗橱顶,笑道:“既然子瞻兄也知晓这个道理,那为何还把鱼放在上面?!”一向才思敏捷的苏轼,这次被黄庭坚整了个十足十!

书法家苏轼的故事3

  水果和药

  苏轼婚后不久,应邀去黄庭坚家作客,才到那里,仆人就赶来请他马上回去,说夫人有急事。黄庭坚有心讽刺,吟道:“幸早里(杏、枣、李),且从容(苁蓉为一味中药)。”这句里含三种果名,一种药名。苏轼头也不回,蹬上马鞍就走,边走边说:“奈这事(柰,苹果之属、蔗、柿)须当归(当归为中药名)。”叹,东坡居士的才思实在令人拜服。

书法家苏轼的故事4

  高风亮节

  作为文人,难免就喜欢在政治上豪不避讳的抒发己见。几乎就是才华同义词的苏轼也不例外,作为保守派的苏轼对王安石的变法维新更是狂炮猛轰。北宋神宗元丰二年,变法推行的第十个年头,面对苏轼犀利的批判,王安石终于坐不住了。苏轼因此被贬湖州,接着又逮捕,送到汴梁受审。史称乌台诗案的*开始,大量跟苏轼有交往的文人墨客都受到株连,就连已经逝去的苏轼老师欧阳修及家人也未幸免。苏轼本人更是遭受一百天的牢狱之苦。后来王安石变法失败辞世后,宋哲宗昭命苏轼代拟敕书,苏轼丝毫不以政见不同而在敕书里公报私仇,反倒是高度评价了他的这位政敌,文中有一段曰:“瑰玮之文,足以藻饰万物;卓绝之行,足以风动四方。”这个给予王安石的评价,苏轼自己也是当之无愧的。东坡居士的这种高风亮节、大公无私的精神实在令后人感动。

书法家苏轼的故事5

  对联退敌

  北宋时期,宋人率招辽邦侵犯。居心求和的朝廷却引来一辽邦使者,出上联要宋人答对:三光日月星。如对出下联则撤兵议和。此联看似简单,实不易对。出句的数字恰与后面的事物相符,而对句所选数字对应事物都会多于三或少于三。恰逢回京述职的苏轼,大笔一挥,巧妙对上下联:四诗风雅颂。该对联妙在“四诗”只有“风雅颂”三个名称,因为《诗经》中有“大雅”、“小雅”,合称为“雅”。加之“国风”、“颂诗”共四部分,故《诗经》亦称“四诗”。对句妙语天成,辽使佩服至极。

书法家苏轼的故事6

  三人对必有我师

  苏轼与小妹、黄庭坚一日赏画,见上面题联有趣:轻风细柳,淡月梅花。看是四字联,中间却各空一字,小妹建议为中间加字成为五言联句。黄庭坚抢对为:轻风舞细柳,淡月隐梅花。小妹则填:轻风摇细柳,淡月映梅花。苏轼略一思索,立即响应,填字使之成为:轻风扶细柳,淡月失梅花。纵观三人对联,苏轼最妙:“扶”字不仅写出风的轻柔和柳的纤弱,,而且写出了风与柳的亲昵之态,因而更形象生动;“失”字也较“隐”字贴切,既强调了月光的皎,又兼顾梅花的洁,突出了两者融为一色的景象,更加吻合贴切。

书法家苏轼的故事7

  巫山河水

  一次,苏轼约其弟苏辙并佛印大师。三人结伴同游,佛印即兴出句:无山得似巫山好。关键在“无”、“巫”谐音。苏辙对上:何叶能如荷叶圆。苏轼听了,对弟弟说:以“何荷”对“无巫”的谐音,固然不错,但改作这样是否更好些:何水能如河水清。佛印与苏辙听了,表示赞同,以“水”对“山”,胜在对仗更加工稳。

书法家苏轼的故事8

  苏轼做官故事

  众所周知,苏轼是我国宋朝的著名文学大家。深得皇帝赏识。1057年,宋神宗时,苏轼做官,深得赏识,曾在徐州,湖州等多地任职。后来却因为乌台诗案被贬。到了宋哲宗时期,苏轼曾任礼部尚书等职,并出知颍州等地。晚年时期再次被贬,宋徽宗时才被*北还。

  在苏轼做官期间,发生了许多趣事。传闻说苏轼虽然为官多年,但是并没有像其他官员的豪宅,在京城更没有自己的宅子。在开封做官期间,儿子大婚,无奈自己这个做父亲的却没法为儿子购置一套新房。波折之下,苏轼借了好友的一套房子这才把儿子的大事给办了。虽然只是为官期间的一件小趣事,但是类似的事情可不少,由此可见,苏轼的这些官做的是有多清廉。

  其实,纵观史书,苏轼一再被委以重任,一再被贬,无非就是因为朝廷有所顾忌,还有党派之争的种种因素。但这些丝毫不能影响苏轼。无论做官还是被贬,他仍然有着自己的原则。在位时,一心为百姓着想,为官清廉,整顿吏治,务实为民。作为一名文人,他有着自己的报国大志,想要国家富国强兵。所以在职期间,一直踏踏实实,关心人民的切实利益,关心大众疾苦。虽然屡次被贬,但是他不计较个人荣辱得失,两袖清风,深得人民喜爱。

  无论做人做事还是做官,苏轼都始终干实事,不空谈。

书法家苏轼的故事9

  苏轼徐州做官参与抗洪

  苏轼是北宋时期著名的大文豪,不仅仅在文学和艺术上具有杰出的成就,而且还是一个颇有政绩的官员,苏轼的为官之路可以说一波三折,曾经几次被发配到离京城很多的蛮荒之地,苏轼抗洪讲述的就是苏轼在徐州做官的时候带领士兵与群众抗击洪水的故事,在这则故事中我们可以看到苏轼为官的恪尽职守。

  史书的记载,苏轼在徐州做官的时候遇到了洪水,洪水决堤了,要淹没曹村,由于洪水难以泄出,水汇集到了城下,城墙马上就要被冲垮了,于是富民们都想要逃出城去躲避水灾,苏轼下令说,富民们如果逃走了,就会动摇民心,那么我还领带谁来抗击洪水呢?只要有我在,我就不会让洪水冲垮家园。于是让士兵将想要逃走的富民们赶回去,苏轼穿着粗布鞋拄着木棍亲自来到了武卫营,将卒长找来,号召卒长带领士卒去抗击洪水,卒长看到苏轼还在坚守岗位,非常的感动,于是带领着士卒们穿着短衣,光着脚,拿着箕畚铁锹出城抗击洪水,筑成了一道长堤,长堤筑城后,洪水就不能进入城内了,这样民心才得以安定,然而雨还在日夜不停的下,为了守住城池,苏轼吃住在城上,即使是路过家门也不回家,并且让各级官吏也守在自己的岗位上,最终保住了城池,百姓也得以安定。后来苏轼还将那里的情况向上级汇报,并且申请增调明年的夫役,在老城增建木岸,防止洪水再来。朝廷听从了苏轼的建议,并且表彰了苏轼,到现在徐州的人民还在怀念苏轼。

  从以上的讲述可以知道,苏轼作为一个官员是尽职尽责的,不仅仅以身作则,还带动了一大批的官吏坚持自己的岗位,所以说苏轼不仅仅是一代文豪,也是一个好官。

书法家苏轼的故事10

  识遍天下字,读尽人间书

  就在小苏轼骄傲自满的时候,发生了这样一件事。一天,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拿着一本书来上门求教。他对小苏轼说:“我问了好多文人,但他们都说不认识这本书上的字。听说你博学多识,大家都把你叫神童,你肯定认识,所以我走了好多路专门来找你,希望能得到你的帮助。”苏轼一听很自信地接过老人手里的书,心想:“不就是字吗?我肯定行!”但他翻开书看了一会儿就呆了,这本书不但没看过,就连名字都没听过,而且书中有很多字他根本就不认识。这一刻,他明白了人外有人的话的意思了。对着老人满含希望的眼睛,他只好惭愧地摇了摇头。

  通过这件事,苏轼觉醒了,觉得自己需要学习的知识还有很多,以前那么骄傲实在不应该。他又想起自己作的那令人脸红的对联,于是苏轼连忙回到书房,准备扯下来。但就在动手的一瞬间,他忽然停住了,只见他略一思索,拿来笔墨,在上下联的前面各加两字,然后端详一番,满意地摊开书本又发愤用功去了。这一切都被站在窗外的母亲看得很清楚。于是她来到书房,只见对联变成:


书法家的故事10篇(扩展3)

——书法家的故事10篇

书法家的故事1

  祝允明诗书戏权贵

  祝允明是明代书法家,天资聪颖,博览群书,性格豪爽,疾恶如仇。

  有一位知府的儿子,不学无术,又自以为是。有一天,这位少爷写了一篇文理不通的文章,知府看了喜不自胜,到处炫耀自己儿子的“才华”。好多帮闲文人也帮忙吹嘘,有人提出必须要请祝允明来给文章题字。

  请帖送到了祝允明家,祝允明也不推辞,看过文章,提笔写下了两行诗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知府看后,大喜,帮闲们也说好好好,真乃诗文合璧,交相辉映。

  不久,这事被唐伯虎明白了,不由得哈哈大笑起来,旁边的一个朋友不解,唐伯虎解释说:“两个黄鹂鸣翠柳,是说那位少爷的文章写得不知所云;一行白鹭上青天,是说那位少爷的文章离题万里。”

  祝允明与唐伯虎是好朋友,有一年,二人一同到杭州游览。这事被杭州太守明白了,太守想请祝允明在一幅古画上题字,但与祝不熟,于是便请自己熟识的唐伯虎来疏通此事。

  这太守为人吝啬贪财,祝允明想借此机会教训教训他,于是提出要三百两银子做润资。太守只给了一百两。祝便打定了一百两的主意来回敬。

  这幅画叫做《柳堤送别图》,画面上曲曲折折的河堤,四面皆是柳树,小船待发,河岸上一女子正与人依依惜别。祝允明沉吟片刻,便在画的上方写了如下几句:“东边一棵大柳树,西边一棵大柳树,南边一棵大柳树,北边一棵大柳树。”写毕,便派人将画还给了太守。

  太守一看就急了,这叫什么玩艺儿,急忙派人把唐伯虎找来。唐伯虎一看,也觉得祝兄闹得过分了,答应与祝允明交涉此事。yingbishufa.

  祝允明见到唐伯虎以后竟然笑了,理直气壮地说:“我的题诗照例是三百两银子,他只给了一百两,我能给他写这么多,就很对的住他了。如果他照三百两银子给,我就把诗补齐,包他满意。”

  唐伯虎只好把这意思转告给太守,太守虽然心疼银子,但事已至此,也只好屈就答应;否则,画毁了,就更亏了。

  祝允明按约来到太守家,坦坦荡荡收下银子,便开始挥笔续诗,不一会儿,续诗写完了,众人观看,只见画面上写道:“东边一棵大柳树,西边一棵大柳树,南边一棵大柳树,北边一棵大柳树。任凭你南北东西,千丝万缕,总系不得郎舟住。这边啼鹧鸪,那边唤杜宇,一声声行不得也,哥哥!一声声不如归去!”

  几句续诗,便把全诗激活,把原本开头几句*淡的诗句也变得有了好处。全诗成了一首带有元曲情调的婉约缠绵的离愁别绪的佳作,人情人景,别有一番滋味,令人拍案叫绝。

书法家的故事2

  郑板桥巧讽和尚

  郑板桥板桥性爱山水,即使在他穷困落拓时依然兴致勃勃。板桥时常到寺庙投宿。一般状况下,出家人都乐于为人带给方便,板桥为此还交了不少憎、道朋友,但板桥有时也遇到使人气结的和尚。有一天,郑板桥到一寺院投宿。前来接待的和尚看他落落拓拓,是一个穷秀才,十分势利,规定务必抄经若干方可借宿,语言十分傲慢。看看天色已晚,板桥也只好答应。经抄好后,和尚意犹未足,他见板桥的字写得很好,说是加写一副对联,晚上才可供应一床棉被。板桥无奈,提笔挥毫,语带双关地写下:

  凤在禾下飞去鸟,

  马到芦边萆不生。

  寺后有禾,寺前有芦,皆为实景。而凤表示祥瑞,马到表示施主光临,都是喜事。和尚见了,甚为满意,立刻备香茶果脯,请板桥到上房安歇。日后,和尚将那幅对联裱悬于佛堂,逢人便夸。客人中也有懂诗的,看出其中的玄机,提醒和尚说:“这上联写的是一秃字,下联写的是个驴字。”经其点破。和尚也一下回味过来,顿时脸红气促,暗自叫苦不迭。(注:上联的玄关在于繁体的“鳯”字)

  郑板桥对佛学研究颇深,但他十分憎恶那些势利市侩的和尚。

  晚年的板桥,衣着依然打扮十分随便,且又其貌不扬。有次,他去逛扬州城外的*山堂。*山堂主持老和尚看他仅穿了件粗布直裰,以为他是一俗客,就随便说了声“坐”,对泡茶的小和尚说了声“茶”,就不再作声了。板桥并不介意,站在那里向他讲明自己此行的目的是瞻仰*山堂内欧阳修读书处的石膏像。老和尚听后,不以为然,心想你那个穷样还谈什么欣赏欧阳修?欣赏了一番寺庙内的雕刻和字画,和尚与他搭讪几句,板桥皆娓娓道来,十分内行,和尚发现这位粗布衣裳的人谈吐不俗,很有才学,心想,他必须不是一般的*民老百姓,或许有什么来头,转而招呼道:“请坐。”一面吩咐小和尚:“敬茶!”寺里来了一批达官贵人,和尚笑脸盈盈的合掌相迎,十分热情。这些达官贵人见郑板桥也在座,一个个上前向他问好,喊出板桥的名字。和尚方才明白面前就是大名鼎鼎的郑板桥,不免大吃一惊,立刻变了态度。老和尚赶忙满脸堆笑地对板桥打躬合掌说道:“请上坐!请上坐!”此时小和尚将茶端了上来,老和尚喝道:“敬香茶!”小和尚立刻又回去换来香茶。这时老和尚拿出纸张笔墨,请求板桥留点墨迹。板桥也不回绝,淡然一笑,挥毫写就下面这幅妙趣横生的对联:

  坐,请坐,请上坐

  茶,敬茶,敬香茶

  真真是妙不可言!想必老和尚此时定会面红耳赤,恨不能脚下有条地缝钻进去。

  他在镇江焦山读书时,给其友徐宗于的信中曾说:

  山中和尚,泰半是钱奴化身,市侩转世,口念阿弥陀。心贪阿堵物,俗不可耐,触人欲呕。入山游客,不问雅俗,但视衣衫,入寺烧香,只计贫富。有钱布施,声声居士、檀越,合十念佛,状似弥勒;无钱施舍.则白眼相加,冷语对答,阴森之气,逼人发抖。知客堂中,最为可恨,请客一坐,有请坐、请上坐之等次;待客一茶,有泡茶、泡好茶之分别。內外各有度词隐语,彼此相通,亮中说话,暗中关切,冷眼傍观,气破肚皮。悲哉!悲哉!庄严佛地,清静梵宫,变作论斤较两之市井,我佛有灵,定当低眉合眼。效夫子之喟然而叹也。(《焦山别峰庵与徐宗于》)上则故事当根源于此。

书法家的故事3

  前面提过书家有书家的个性,在某种状况下,会拒绝写字。苏东坡遇到下列五种状况,也绝不提笔赠书,这也就是“五不写”。

  限定字体大小的不写:东坡认为求书的人,居然限定字的大小,可见他的用意根本不在乎笔法的工拙,大概怕字体太大浪费纸张吧!既然担心浪费纸张,又何必多此一举,浪费笔墨呢?

  不认识,未曾谋面的人不写:东坡以前回答刘元忠一封信,说道:“白云居士是不是你的号称?或者是你替他代求的?不管怎样说,我既然不认识他,就不便随便落款赠送,如果真是你的名号,我却不喜欢你轻易使用这个我不明白的别号。”结果自然没有写啦!这大概是怕别人别有居心,或诚意不够,不知珍惜。东坡是自负的,假如字落在一个下里巴人手中,岂不是对牛弹琴,他如何舍得?

  绫绢不写:东坡认为绫绢该用来做衣服,不该用来写字。如果用绫绢写字,上帝都要禁止的。

  想藉他的字画,扬名后世的不写:当时有些文人想把文章透过他的笔法,以求彰显于后代,东坡十分生气,他认为这种方式未免太卑鄙无耻了,世人不凭正当手段求得门径,却只会钻营、巴结,这种邪风杜绝还来不及,怎样能再助长呢?

  文无深意,无法下笔不写:如果所写的没有资料,欠缺深意,必然格调浅陋,当然写不得了!

书法家的故事4

  郑虔是唐玄宗时代的著名学者,书法家,学问很渊博。他青年时代就爱好写字绘画,但令人心酸的是家境贫寒,穷得连纸张也买不起,用什么来练字呢?正好附近慈恩寺庙里存放有几间屋。的柿叶,他便搬到寺庙里住下,每一天取红色的柿叶当纸,刻苦学书。时间一长,把几间屋的柿叶都写完了。功夫不负有心人,郑虔最后艰难而玉成,他的书法、绘画和诗歌都取得很大成就,唐玄宗见了赞叹不已,称之为“郑虔三绝”。

  前人说:“梅花香自苦寒来”,从郑虔学书的故事中,不是给我们很大的启发吗?

书法家的故事5

  康熙的母亲对书法颇有研究,尤其喜欢当时书法大家赵涵的一些字帖,便让康熙学习。康熙也乐此不疲,学习一个时期后康熙觉得差不多了,便试着上街写字。一天,他以秀才的身份去周至县城私访,在大街上铺开纸张,挥笔写到:“莺归燕去长悄然,春往秋来不知年”。

  因疏忽把悄然的“然”字丢了上边的一点,尽管如此他依然喜出望外,自言自语道:“听说周至有个赵涵字写得不错,诸位看我的字与赵涵比谁居其上?”

  话音刚落,一位老者提笔在那个“然”字上添了一点,这一点点得不偏不倚,恰到好处。康熙见状惊问:“请问老先生尊讳?”人群中有人搭话:“他就是我们周至的赵涵!”听说是赵涵,康熙立即请他到酒家,席间便请教起书法来。赵涵也不客气,从运笔到布局,从揣摩到腹稿,讲得头头是道。康熙听了如醉如痴,不住地称奇:“先生造诣颇深,教诲之言当为师训。”分手时,康熙道出了自己的身份,并请赵涵进京称臣。赵涵听说是皇上驾到,吓得连连叩头:“万岁明鉴,恕小人无礼!”

  康熙私访回京,想试试母亲对书法的眼力,就把在周至大街上写的字拿给她看。母亲拿起字来端详了一会儿,说:“康熙学字数十年,只有一点像赵涵。”并把赵涵添上的一点指给康熙。康熙听后对母亲更加敬重,从此也坚定了他学习赵涵书法的决心。

书法家的故事6

  祝枝山是明朝的一个大文人,但生性诙谐,贪杯中物。一天,唐伯虎龢文征明瞒了祝枝山,躲在一处饮酒,不料被祝枝山得知,也急急忙忙赶到那里,一进门就大声嚷道:“今朝吃福好,不请我自到。”说罢,坐下便要吃酒。

  唐伯虎向文征明眨眨眼,然后对祝枝山说:“这天我们吃酒,有个规矩,须即景吟诗一首作为谜面,打一昆虫名,否则不准吃。”祝枝山笑笑说:“好吧,你们先说。”唐伯虎便吟道:“菜肴香,老酒醇,不唤自来是此君,不怕别人来嫌恶,撞来席上自营营。”文征明之后说:“华灯明,喜盈盈,不唤自来是此君,吃人嘴脸生来厌,空腹贪图乱钻营。”

  不速之客祝枝山听了,明白他们在取笑自己专吃白食,但却假装不懂,便也吟了一首:“来得巧,正逢时,劝君莫怪盘中食,此公满腹锦绣才,不让吃喝哪来诗?”

  吟罢,三人相视大笑,开怀畅饮,直吃到酩酊大醉方休。

  请你猜猜他们三人所作诗谜的谜底是哪三种昆虫?

书法家的故事7

  汉朝的蔡邕,字伯喈,官到中郎将,人称“蔡中郎”,他不但是个文学家,还是一名著名的书法家。“飞白书”就是他独创的。什么叫“飞白书”呢?你们听完这个故事就明白了。

  蔡邕不是一个闭门读书、写字的人,他经常出门旅行,为的是捕捉灵感,丰富阅历。东汉灵帝熹*年间,皇上旨令蔡邕写《圣皇篇》,完稿以后,他把写好的文章,送到皇家藏书的鸿都门去。那儿的人架子挺大,谁来了都得在门外等上一阵。蔡邕等待接见的时候,有几个工匠正用扫帚蘸这石灰水在刷墙。他就站在一边看了起来。

  一开始,他但是是为了消磨一下时光。可看着看着,他就看出点“门道儿”来了。只见工匠一扫帚下去,墙上出现了一道白印。由于扫帚苗比较稀,蘸不了多少石灰水,墙面又不太光滑,所以一扫帚下去,白道里仍有些地方露出墙皮来。蔡邕一看,眼前不由一亮。他想,以往写字用笔蘸足了墨汁,一笔下去,笔道全是黑的。要是像工匠刷墙一样,让黑笔道里露出些帛或纸来,那不是更加生动自然吗?想到这儿,他一下来了情绪。交上文章,立刻奔回家去。

  蔡邕回到家里,顾不上休息,准备好笔墨纸砚。想着工匠刷墙时的情景,提笔就写。谁知想起来容易,做起来就难了。一开始不是露不出纸来,就是露出来的部分太生硬了。他一点儿也不气馁,一次又一次的尝试。他最后在蘸墨多少、用力大小和行笔速度各方面,掌握好了分寸,写出了黑色中隐隐露白的笔道,使字变得飘逸飞动,别有风味。

  蔡邕独创的这种写法,很快就推广开来,并成为“飞白书”。直到这天,还被书法家们所应用。

  (事见唐·张怀瓘《书断》)

书法家的故事8

  东汉灵、献帝时人。籍居南阳。后为袁术将。工书,尤善八分书。书迹为时人所宝。晋卫桓《体书势》云:“灵帝好书,时多能者,而师宜官为最,则一字径丈,小则方寸千言,甚矜其能。或时不持钱酒家饮,因书其壁,顾观者以酬酒值,计钱足而灭之又云:“师宜官每书辄削而焚其拊。梁鹄乃益为拊,而之酒,候其醉而窃其拊。鹄卒以书至选部尚书。”南朝羊欣采古来能书人名〉云:“《耿球碑》是宜官书。自矜重。”南朝梁武帝《古今书人优劣评》曰:“师宜官如鹏翔未息,翩翩而自逝。”庾肩吾《书品》列师宜官,为上之中品,云:“师宜官鸿都为最,能大能小。”唐张瓘《书断》卷中云:“灵帝时征天下工书于鸿都门,至百人,八分称宜官为最。”列师宜官八分书为妙品。唐续《墨薮·九品书人论》列师宜官正隶草为上之上品传世书迹有。《耿球碑》。

书法家的故事9

  王次仲,上谷(今河北省怀来县东南)人,秦代书法家。他小時候聪明伶俐,志气很高,博览群书而又善于独立思考。他十多岁时,学识已到达成熟的阶段。当时,人們普遍使用结构修长,笔画之间空距十分匀均的秦篆。这种字体既繁复又难写,不必说民间使用,单是官府书吏就为公文山积、批覆缓慢而叹苦。年近弱冠的王次仲深知文字改革的必要,就把各种钟鼎器皿以及诏版文字广泛搜集在一齐,勾摹出來,按文字相同、形体不同排列在一齐,然后互相比较,反覆琢磨,度过了数百个不眠之夜,最后创制出一套笔带波折,並向左右分分的"八分书"。

  王次仲将这些文字上奏朝廷。秦始皇見了后,认为"简便,赶急疾之用",十分赞同。便征召王次仲到京城咸阳做官。书写篇章和法令。但王次仲性品清高,三拒诏书,因而触怒了秦始皇。秦始皇认为他对己大不敬,就派人用监车押送赴京。王次仲自知抗旨性命难保,便乘狱吏不备,投河自尽。但是王次仲所创造的"八分书",却蔚为风行,造福子孙。

书法家的故事10

  韦诞,字仲将,三国魏京兆(今陕西西安人)人,擅长楷书,尤其精于题署,汉魏时期的皇宫、舍馆和各类宝器上,都有他写的手迹。

  魏明帝即位后,在洛阳兴建凌云台。楼台上悬挂有未题字的匾额,让韦诞去题写。人们用笼子装着韦诞,再以滑轮、长绳牵引,吊拉上去。匾额离地面有二十五丈,韦诞站在上面,胆颤心惊。一气之下,他扔掉手中笔,把它烧了,并告诫他的子孙,断绝传授他的楷书法,还将这一条写进了家规。


书法家的故事10篇(扩展4)

——书法家苏轼的故事10篇

书法家苏轼的故事1

  吟诗赴宴

  苏轼二十岁的时候,到京师去科考。有六个自负的举人看不起他,决定备下酒菜请苏轼赴宴打算戏弄他。苏轼接邀后欣然前往。入席尚未动筷子,一举人提议行酒令,酒令内容必须要引用历史人物和事件,这样就能独吃一盘菜。其余五人轰声叫好。“我先来。”年纪较长的说:“姜子牙渭水钓鱼!”说完捧走了一盘鱼。“秦叔宝长安卖马,”第二位神气的端走了马肉。“苏子卿贝湖牧羊,”第三位毫不示弱的拿走了羊肉。“张翼德涿县卖肉,”第四个急吼吼的伸手把肉扒了过来。“关云长荆州刮骨,”第五个迫不及待的抢走了骨头。“诸葛亮隆中种菜,”第六个傲慢的端起了最后的一样青菜。菜全部分完了,六个举人兴高采烈的正准备边吃边嘲笑苏轼时,苏轼却不慌不忙的吟道:“秦始皇并吞六国!”说完把六盘菜全部端到自己面前,微笑道:“诸位兄台请啊!“。六举人呆若木鸡。

书法家苏轼的故事2

  联气小妹

  久未与友谋面的苏轼邀黄庭坚来家做客,小妹见兄长亲自出门迎接,便出了个上句相戏,句云:阿兄门外邀双月。“双月”合为“朋”字。苏轼知小妹是和自己开玩笑,当即对道:小妹窗前捉半风。“半”对“双”,“风”对“月”,甚为妥贴。有趣的是,“风”的繁体字“风”,半风即“虱”,意思是说小妹在窗前捉虱子。小妹气得扭头就走。

书法家苏轼的故事3

  出人头地

  苏轼在京城会考时,主审官是大名鼎鼎的北宋文学名家欧阳修。他在审批卷子的时候被苏轼华丽绝赞的文风所倾倒。为防徇私,那时的考卷均为无记名式。所以欧阳修虽然很想点选这篇文章为第一,但他觉得此文很像门生曾巩所写,怕落人口实,所以最后评了第二。一直到发榜的时候,欧阳修才知道文章作者是苏轼。在知道真实情况后欧阳修后悔不已,但是苏轼却一点计较的意思都没有,苏轼的大方气度和出众才华让欧阳修赞叹不已:“这样的青年才俊,真是该让他出榜于人头地啊(成语出人头地就是从这儿来的)!”并正式收苏轼为弟子。

书法家苏轼的故事4

  东坡鱼

  苏轼不仅是文学大家,在饕餮美食上也很有一手,除了广闻人知的东坡肘子外,苏学士还擅长烧鱼,其烹制的鱼堪称一绝。一次,苏轼雅兴大发,亲自下橱做鱼,刚刚烧好,隔着窗户看见黄庭坚进来了(黄庭坚是*古代四大字体蔡苏米黄宗祖之一,是苏轼挚友,两人经常以斗嘴为乐)。知道又是来蹭饭卡油,于是慌忙把鱼藏到了碗橱顶部。黄庭坚进门就道:“今天向子瞻兄请教,敢问苏轼的苏怎么写?”苏轼拉长着脸回应:“苏者,上草下左鱼又禾。”黄庭坚又道:“那这个鱼放到右边行吗?”苏轼道:“也可。”黄庭坚接着道:“那这个鱼放上边行吗?”苏轼道:“哪有鱼放上面的道理?”黄庭坚指着碗橱顶,笑道:“既然子瞻兄也知晓这个道理,那为何还把鱼放在上面?!”一向才思敏捷的苏轼,这次被黄庭坚整了个十足十!

书法家苏轼的故事5

  水果和药

  苏轼婚后不久,应邀去黄庭坚家作客,才到那里,仆人就赶来请他马上回去,说夫人有急事。黄庭坚有心讽刺,吟道:“幸早里(杏、枣、李),且从容(苁蓉为一味中药)。”这句里含三种果名,一种药名。苏轼头也不回,蹬上马鞍就走,边走边说:“奈这事(柰,苹果之属、蔗、柿)须当归(当归为中药名)。”叹,东坡居士的才思实在令人拜服。

书法家苏轼的故事6

  涵养

  朝廷保守派复辟后,以砸缸著名的北宋著名文学家司马光重拜相位,新法全盘被废。此时,同为保守派的苏轼却主张对新法不能全盘否定,应存良箅渣区别对待,因此与司马光发生激烈冲突,再度被贬瓜州。苏轼虽然信仰佛教,但又不喜和尚。闻得瓜州金山寺内有一法号为佛印的和尚名气极大,苏轼听说后不服气,就决定到山上会一会老和尚!在庙里,苏轼从皇帝讲到文武百官,从治理国家讲到为人之道。和尚静静听着,苏轼见佛印一直一言不发就从心里有点瞧不起他。心里想:大家都说他有本事,原来草包一个,来这里是骗几个香火钱的吧!话题慢慢的就扯到了佛事上,这时候佛印问道:“在先生眼里老纳应该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苏轼正满肚子鄙视,随口答道:“你在一般人眼里看来是有本事,但那是因为他们浅薄,实际上你每天故弄玄虚,没有真才实学,是个骗子而已!”佛印微微一笑,默不应声。苏轼看到他这个样子不仅更瞧不起和尚,而且自己洋洋得意起来,便乘兴问道:“在你眼里我苏大学士又是一个什么人呢?”“你是一个很有学问,有修养的人,老纳自亏不如!”佛印答道。回到家后,苏轼洋洋得意地把早上如何如何制和尚的事给小妹讲了一遍,苏小妹听后笑得饭都喷出来了。苏轼懵了忙问道:“小妹为何发笑?”“你贬低和尚他不仅没生气反而把你赞扬了一番,你说谁有修养?没有学问哪来的修养?你还自以为自己比别人强?羞死你你都不知道!”。苏轼听后恍然大悟,从此与佛印大师成了莫逆之交。

书法家苏轼的故事7

  “尸骨”未寒

  一天,苏轼和佛印乘船游览瘦西湖,佛印大师突然拿出一把提有东坡居士诗词的扇子,扔到河里,并大声道:“水流东坡诗(尸)!”当时苏轼楞了一下,但很快笑指着河岸上正有在啃骨头的狗,吟道:“狗啃河上(和尚)骨!”

书法家苏轼的故事8

  三人对必有我师

  苏轼与小妹、黄庭坚一日赏画,见上面题联有趣:轻风细柳,淡月梅花。看是四字联,中间却各空一字,小妹建议为中间加字成为五言联句。黄庭坚抢对为:轻风舞细柳,淡月隐梅花。小妹则填:轻风摇细柳,淡月映梅花。苏轼略一思索,立即响应,填字使之成为:轻风扶细柳,淡月失梅花。纵观三人对联,苏轼最妙:“扶”字不仅写出风的轻柔和柳的纤弱,,而且写出了风与柳的亲昵之态,因而更形象生动;“失”字也较“隐”字贴切,既强调了月光的皎,又兼顾梅花的洁,突出了两者融为一色的景象,更加吻合贴切。

书法家苏轼的故事9

  苏轼对对子

  有一个苏轼的故事,体现了他的学问渊博而且运用灵活。宋朝与辽国结盟,两国使者往来,时常以诗文相互谈谑。元佑(宋哲宗赵煦年号,1086-1093)间东坡就担任接待辽国使者的工作。辽国使者素闻东坡的大名,想出一个奇题来使他答不出来。他们国家素来有一个对子,是“三光:日、月、星”。大凡用数字来对,必然产生难以克服的困难。你如果答四什么,那么下接四样东西,就多了一个字。所以他们整个国内,没有能对出来的。使者首先就以这个对子请教东坡。东坡答:好的,好的。就对使者的助手说:“我能对,而您不能对,也不是可以全大国之体的事。我对‘四诗:风、雅、颂。’这是一个天生的对子,何不以这去回复您的主人?”(我们知道,诗经分风雅颂三种类型。而雅有大雅与小雅之分。四种诗的类型,就暗含在风雅颂三个字之中,这就克服了上面所说的难关。)

  助手依照东坡的话去回复,正在叹愕之时,东坡又徐徐地说道:“我也有一个对子,‘四德:元、亨、利。’”(我们知道,《易经》的乾卦首句是‘乾:元亨利贞。’乾有四德,元亨利贞。这里东坡只说了元亨利,而没有说贞。真的是‘犯了常识性的错误’。)使者似乎抓住了东坡的把柄,睢盱(张目仰视貌)要来辩论,指出东坡的“失误”。东坡说:“你以为我忘记其一吗?请不要吱声,我对‘两朝兄弟邦’。您是外国的臣子,不知道这是仁祖的庙讳。(仁祖,即仁宗赵祯。祯与贞同音,臣子是不能说出皇帝的名讳的。)”使者实在是想不到,有这样的情况。大骇服。既而互相谈话,都为东坡所胜。使者自愧不如。一直到白沟往返,咬着舌头不敢再说什么了。

书法家苏轼的故事10

  识遍天下字,读尽人间书

  就在小苏轼骄傲自满的时候,发生了这样一件事。一天,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拿着一本书来上门求教。他对小苏轼说:“我问了好多文人,但他们都说不认识这本书上的字。听说你博学多识,大家都把你叫神童,你肯定认识,所以我走了好多路专门来找你,希望能得到你的帮助。”苏轼一听很自信地接过老人手里的书,心想:“不就是字吗?我肯定行!”但他翻开书看了一会儿就呆了,这本书不但没看过,就连名字都没听过,而且书中有很多字他根本就不认识。这一刻,他明白了人外有人的话的意思了。对着老人满含希望的眼睛,他只好惭愧地摇了摇头。

  通过这件事,苏轼觉醒了,觉得自己需要学习的知识还有很多,以前那么骄傲实在不应该。他又想起自己作的那令人脸红的对联,于是苏轼连忙回到书房,准备扯下来。但就在动手的一瞬间,他忽然停住了,只见他略一思索,拿来笔墨,在上下联的前面各加两字,然后端详一番,满意地摊开书本又发愤用功去了。这一切都被站在窗外的母亲看得很清楚。于是她来到书房,只见对联变成:


书法家的故事10篇(扩展5)

——小小书法家作文10篇

小小书法家作文1

  我一直梦想成为一名小书法家。但是在上小学之前,连笔不能很好地接受我,也不会写一个字。放学后,老师教我读、写、学知识。在过去的一年里,我学了很多新单词。但是我的字写得并不好看,经常东倒西歪,乱七八糟,心里很郁闷。每当看到一些学生的作业书干净整洁,受到全班老师的表扬,心里就很不愉快,羡慕他们,觉得自己极其惭愧。

  我的思想很快被我细心的.父亲发现了。他和蔼地对我说:“要想把字写好,首先要规范自己的写作姿势,注意纠正不良的写作习惯;身体要挺直,背部要挺直,头要微低,手里的笔要稳。”班主任陈老师经常骂我们:“写字的时候要认真、仔细、耐心,一个一个写,字写得漂亮、工整。”我牢记老师和爸爸的话,下定决心改掉敷衍和粗心的坏习惯!

  今年暑假,我报名了书法兴趣班,学习了更多的写作技巧,受益匪浅。现在我的文笔进步很大,自信很多,因为经过努力,我发现自己是个小书法家!

小小书法家作文2

  我是个快乐的小女生,今年八周岁了。

  我从零岁就开始学书法。不信吧?我在妈妈肚子里的时候,妈妈就经常欣赏名家书法作品,妈妈说这叫胎教。当我出生以后,爸爸又常常抱着我欣赏名家书法作品,爸爸说这叫锻炼眼力。当我长到一周岁,家人给我抓周。抓周有许多好吃的好玩的,爸爸还准备了文房四宝,你们猜我抓的是什么?对,是毛笔。等到我能拿起笔写字的时候,就正式拜师学艺了。我刚学书法时总把自己弄成“小花猫”,手上,脸上,身上都是墨汁,甚至连鼻子里都有。

  功夫不负有心人呀:今年我的书法作品在巢湖市迎国庆、“庆六· 一”少儿书画展中荣获三等奖;在巢湖市中小学幼儿园师生庆祝建国60周年书画作品大赛中荣获一等奖。但我第一次写参赛作品时还哭了鼻子呐!当时我写的是“龙之传人”四个字,大写的“龙”可难写哪,我写了一张又一张,手都写痛死了,爸爸还说不行,他说*的书法艺术博大精深,不是照葫芦画瓢。我哭了!还赌气说不参加比赛。爸爸让我休息一会儿,妈妈又来鼓励我,于是我又写了一张又一张。。。。。。后来当我知道作品获奖了,高兴的一蹦三尺高!

  现在我越来越喜欢写大字了。楷书,隶书我都爱写;还爱跟着爸爸参观古今名家书画展;有一次在美术馆看展览还被记者采访了呢!我还和不少书画大家合过影;所以大家都爱叫我小小书法家。每当这时,我的心里总是美滋滋的!但我绝不会骄傲,因为学习是无止境的。所谓山外有山,人外有人。我一定会更加努力,成为真正的书法家!

小小书法家作文3

  我们班有个小小书法家一——王怡人,她长着一双水灵灵的大眼睛,乌黑的头发,一张樱桃似的小嘴巴,红彤彤的脸蛋就像一个大苹果,让人忍不住总想去尝一口。她很爱笑,一笑起来就露出一对甜甜的小酒窝。她成绩优秀,爱好广泛,喜欢唱歌、跳舞、看书,但她最擅长的是书法。她五岁的时候就报了书法班,从基本笔画练起。大家都知道,练字是非常枯燥的,但是她非常有毅力。记得又一次,中午休息,我们约她去外面玩游戏,她只是“嗯”了一声,却没有起身,我们玩得兴高采烈,却不见她的踪影,我非常纳闷,回到教室一看,教室里只有她一个人,正在反复地琢磨那几个字,竟然没有发现我已经走到了她的身边。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她现在使我们班的宣传委员了,不但钢笔字写的非常出色,毛笔字也写的有模有样了。我要向她学习,像她一样把字写好,并且希望我们能做一辈子的好朋友。

小小书法家作文4

  在一阵鞭炮声和掌声中,一位高个子大眼睛的同学大步流星地登上了领奖台——他获得了天门市小学生柳体书法竞赛冠军!

  俗话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练出一手好字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我读一年级时开始在父亲的指导下学习柳体书法,冬练三九,夏练三伏,整整练了3年。每天早上,当同学还在睡梦中的时候,我就起床了,迎着晨风到学校去练习书法;当别人在尽情玩耍的时候,我却在专心致志的临帖;晚上,当别人在欣赏电视节目的时候,我却照样挥动着手中的毛笔。

  有一次,电视台正在播放我喜欢的电视连续剧《*力量》,正在习字的我真有点坐不住了,巴不得去看个痛快。我刚一站起来,目光又落在正在书写的两排字上: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他马上转变了念头,干脆关上门窗,堵住外面的声响,埋头写了起来……是啊,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正是因为付出了艰苦的努力,我才取得了今天的成功!

  说到这里,我想你们一定知道我是谁了吧,我就是我们班的小小书法家—赵家辉。

小小书法家作文5

  简简单单的“横竖撇捺”,构成一个个奥妙无穷的汉字。一支毛笔,一盒墨汁,一张宣纸,就可以书写出这看似简单却蕴含中华民族悠久历史的文字。我就是一个小小“书法家”。

  想要写一手好字,可离不开*日里的刻苦练习,就说刚入门的“一”字吧,就把我难得东倒西歪,趴在桌子上,口吐白沫,大声求饶。虽然如此,我还是在家母的督促下爱上了这一道道散发着墨香的印痕。

  六一儿童节的舞台,就是我大显身手的地方。记得那次六一前夕,我像往常一样早早地来到学校。突然,书法老师走过来,一把抓住我的肩膀说:“温涛宁同学,明天六一,展示书法的重任就交给你了,教育局也会有人来参观,一定要加油啊。”我自信满满地点点头回答:“没有问题,包在我身上。”

  我虽然口上答应,但心里却有些紧张。拿着老师给的模板,上面的毛笔字就像一个个顽皮的精灵,它们好像在嘲笑我。

  第二天,我的节目居然在开幕式上就需要演示。桌子上的墨汁散发着淡淡的幽香,驱散了我紧张的情绪。我慢慢提起笔,蘸了蘸墨,轻轻地落笔,全身贯注地写下四个大字——喜庆六一。别看这些字笔画简单,但繁简不一,稍不留神就写得大小不一。

  毛笔慢慢划过宣纸,留下一道道优美的墨线。同学们、老师们都紧盯着我的毛笔,有的咬着嘴唇啧啧赞叹,有的聚精会神仔细观摩,有的挥动手指细细品味。随着我的潇洒收笔,全场爆发出热烈的掌声。我抬起头来,一股自豪感油然而生。

  俗话说,从一个字中就可以看到一个人的精神。书法是古人智慧的'结晶,我长大后也一定要继续传承我的拿手好戏,向全世界弘扬我们*的文化。

小小书法家作文6

  我是一个文采出众的女孩,绘画、唱歌、跳舞样样都是我的拿手强项,可我最拿手的还是铅笔字和钢笔字,我是小小书法家,

  记得暑假里,妈妈给我报了书法班,我到学校苦练了一段时间,这段时间里我自己都不知道写了多少张纸,有时候手都麻了,腿都酸了(在那上课都是站着的),可老师一直用:宝剑锋从磨砺出,梅作文400字《我是小小书法家作文400字》。来鼓励我们。一段时间后,老师看我字写得不错,就让我写一个作品,说要拿到市里去比赛,这句话让我激动了好几个晚上,在一个休息天的早上,家里的电话叮铃铃的响了,我一接电话,电话是书法班林老师打来的,我心里一紧:不会是我昨天的字没写好吧?是周瑞琪吗?告诉你一个好消息,你写的作品得奖了,下午来领奖状吧!等老师已经挂了电话,我还没回过神来,脑袋还在想,是真的吗?我得奖了?这时,我对电话说:“谢谢您,林老师!”可电话那头没有回答,我才知道老师已经把电话挂了。

  下午1点,我到了学校,林老师把奖状拿了出来“南京市银奖”我顿时没有了原来的乖巧,高兴的“一蹦三尺高”,yes,太棒了!真的太谢谢您了林老师。林老师见我这样的疯狂,就连*时很少笑得她,也出现了灿烂的笑容。

  不知道我会不会是中小的'书法“大师”呢?

小小书法家作文7

  简简单单的“横竖撇捺”,构成一个个奥妙无穷的汉字。一支毛笔,一盒墨汁,一张宣纸,就可以书写出这看似简单却蕴含中华民族悠久历史的文字。我就是一个小小“书法家”。

  想要写一手好字,可离不开*日里的刻苦练习,就说刚入门的“一”字吧,就把我难得东倒西歪,趴在桌子上,口吐白沫,大声求饶。虽然如此,我还是在家母的督促下爱上了这一道道散发着墨香的'印痕。

  六一儿童节的舞台,就是我大显身手的地方。记得那次六一前夕,我像往常一样早早地来到学校。突然,书法老师走过来,一把抓住我的肩膀说:“温涛宁同学,明天六一,展示书法的重任就交给你了,教育局也会有人来参观,一定要加油啊。”我自信满满地点点头回答:“没有问题,包在我身上。”

  我虽然口上答应,但心里却有些紧张。拿着老师给的模板,上面的毛笔字就像一个个顽皮的精灵,它们好像在嘲笑我。

  第二天,我的节目居然在开幕式上就需要演示。桌子上的墨汁散发着淡淡的幽香,驱散了我紧张的情绪。我慢慢提起笔,蘸了蘸墨,轻轻地落笔,全身贯注地写下四个大字——喜庆六一。别看这些字笔画简单,但繁简不一,稍不留神就写得大小不一。

  毛笔慢慢划过宣纸,留下一道道优美的墨线。同学们、老师们都紧盯着我的毛笔,有的咬着嘴唇啧啧赞叹,有的聚精会神仔细观摩,有的挥动手指细细品味。随着我的潇洒收笔,全场爆发出热烈的掌声。我抬起头来,一股自豪感油然而生。

  俗话说,从一个字中就可以看到一个人的精神。书法是古人智慧的结晶,我长大后也一定要继续传承我的拿手好戏,向全世界弘扬我们*的文化。

小小书法家作文8

  她的手不是万能的,她也不是一位书法大师,但她的字却格外工整漂亮。

  长长的头发,乌亮的眼睛闪着智慧的光,不管有多少女孩长得如此清秀,你看一眼她们,一定会认出她来,正如她的字一样,整洁漂亮,大大方方,犹如清水拂过的莲花。

  “哈哈哈……”下课了,同学们的欢笑声不时在走廊里回响,可她却坐在教室里,静静地拿出习字册,认认真真写了起来。不管有多大的吵闹声,都阻碍不了她励志写字的决心。

  放了学,她更加奋发努力。为了能把字写的更好,她自个儿呆在书房里,专心致志地练字。同学们打来电话,约她一块儿玩,她也不去。她知道,想把字练好就得勤学苦练。她想玩,很想啊。但是,她取消了自己那玩耍的'愿望,一心想着要把字练好,成为一名书法家。

  功夫不负有心人。三年过去了,她在全国小学生硬笔书法大赛中获得了金奖。站在领奖台,她的心里兴奋又激动。俗话说“一份耕耘,就有一份收获”。她付出了辛勤和汗水,就有了现在的收获和成绩。

  同学们问她成功的秘诀,她自豪的说:“成功就在于努力!”现在,她的字在学校可是名列前茅呢!

  她就是我们班那个名副其实的小小书法家——刘成成。

小小书法家作文9

  有一天,终于从书法课老师给圈的一个个红圈圈里,发现了自己的特长,我擅长书法,这使我很自豪,也觉得自己在这方面很有才华。

  二年级暑假,我开始央求妈妈给我报名到少年宫学毛笔书法。妈妈说没那么多时间接送我,我就用小手拽着妈妈的衣襟,一直把妈妈拉到少年宫报名处,妈妈看我很坚持的样子,心一软就给我报名啦。

  刚学毛笔书法的时候,我还不会握笔呢,老师手把手地教我们,写了没几次,老师就发现了我这个书法小“天才”,老师总是拿我的作品展示给大家看,还问我以前有没有练过,怎么会写得这么好,让我心里有点小“得意”,一个学期过去了,我有了一定的毛笔书写基础,这时妈妈给我请了一位专业的书法家谢老师。每个星期到谢老师工作室上三个小时的课。在谢老师这里,我的书法水*真是突飞猛进了,站姿、握笔、笔杆倾斜度,每个动作都有着严格的规定,看着老师工作室里挂的一幅幅作品,或是娟秀,或是大气,或是整洁,都是那么令人敬佩,我什么时候能练到那样的水*就好啦。

  书法给我带来的不仅是练好字那么简单,那些蕴含在字里行间的道理更使我受益,“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云山风度,松柏精神”,“梅花香自苦寒来”等等,在写书法的时候,这些道理也在激励着我。

  今年我报名参加了全国少儿书法大赛,我真心希望自己能得奖,如果没有得奖,也没关系,我在书写的过程中得到很多的快乐,我还会继续努力练习的。

小小书法家作文10

  知道这个书法家是谁吗?就是我!我是一个书法爱好者,对书法情有独钟。

  上幼儿园的时候,我的字写得歪歪扭扭的,横象波浪线,竖象电线杆,撇与捺更是没有轻重了。幼儿园毕业那个暑假,我想去学写毛笔字,爸爸妈妈也赞同,于是我就开始了书法学习。

  书法老师非常严厉,我也学得十分用心,把老师的教诲都深深地记在了心里。渐渐地,我的书写水*有了很大的长进。第二年暑假,我被老师选中,去义乌电视台现场表演书法。我写的内容是:“文苑”,别看只有两个字,但要写好还是有些难度的。几乎整个假期,我每天都在家刻苦地练习,“功夫不负有心人”,不仅这两个字写熟练了,书写能力也得到了很好的锻炼。

  终于到了那激动人心的一天,我与选手一样,既兴奋又紧张,鼻尖都冒出了汗。我走上台,看着爸爸妈妈期盼的眼神,想着爸爸妈妈那甜蜜的话语:“小看,你真棒!”我就下定决心:一定得让爸爸妈妈知道,他们的女儿是最棒的!我一边仔细地揣摩着老师教的一笔一画,一边思考着怎样替爸爸妈妈争光,拿起笔,吸了口气,信心十足地写下了第一笔。呀!“文”的一捺太细了,就加粗点吧。咦?写出的字怎么还带了个小尾巴?原来,毛笔上一根淘气的毛探出了头,调好笔,继续!终于,两个完美的字从我的笔下诞生了。放下笔,我抬起头,舒了口气,看到爸爸妈妈朝我投来了赞许的目光,还竖起了大拇指,这时,我的心里真比吃了蜜还甜呢!

  我已经立下了志向:勤奋刻苦、锲而不舍,首先超过老师,接着超过老师的老师,最后成为一个名扬四海的书法家。黄书颜,前进!前进!前进吧!


书法家的故事10篇(扩展6)

——我是小小书法家作文5篇

我是小小书法家作文1

  我有一个特长,那就是毛笔字写得棒棒哒。从一年级第二学期时,我便开始了我的“书法之旅。”

  写毛笔字要付出很多辛勤的汗水。每一笔、每一画都需要足够的基本功。在我刚开始学习时,我的字写得歪歪扭扭,很不好看。但经过刻苦的练习,我逐渐找到了方法,字写得越来越好了。

  记得第一次考级就要考二级。这让我很紧张。进入考场时,再一看书写的内容也比较难,我竟然不知所措地哭了起来。我很担心:会不会考不过二级呢?但转念又想:既然老师让我考二级,说明我能考过。只要正常发挥,应该没问题的。

  想到这里,我抬头看了看考官,他一脸的严肃。不管了,开始写吧!这时我的心里仿佛有一只活蹦乱跳的小兔子,把我的身体当成一个巨型舞台,在上面唱歌、跳舞哩。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我也已经写了一半了。心情也渐渐*静了很多。看着我未完成的作品,我深深地吸了一口气,继续往下写……

  终于写完了!

  我捧着我的“得意之作”来到考官面前。老师露出了微笑,我心中的'一块石头也掉了下来。

  现在,我已经考过了七级,成了一名名副其实的“小小书法家”!

我是小小书法家作文2

  我喜欢画画,但是字写的却不太好看,妈妈说想要成为画家就必须把字也写的漂亮!于是,我拉开了书法的窗户。

  听妈妈说,我三岁时跟外婆学习写数字,写的又小巧又圆润,外婆还一个劲儿的夸我。幼儿园时,我写了一个五,因为好看,把妈妈喜得直跳高!刚上一年级时,我的字写得还可以,被选入了学校的书法小组,跟着任老师学习书法,只不过一努力就被老师选上了书法现场比赛,于是那些日子我一直努力练好字。去莱州比赛的前一天,因为养的小兔子偷吃菜,我就捉它,可兔子一头拱倒砖头,砖头砰的一下砸到了我的脚,哇的一声我哭了起来,我一看脚趾甲盖被砸下来了!我哭得更大声了。可第二天我还是顶着肿眼泡一瘸一拐的坚持去比赛了,老师说我很坚强。我认真地写字,走的时候还拍了合影。在回家的车上,我想:虽然今天脚有点疼,但我好开心!我还知道了:只要做一件事就一定要把它做好,不能半途而废,还需要坚强!

  可是到了二年级,我的字却写的越来越差了,因为爸爸妈妈*时从来不让我练字,我自己也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有时候爸爸妈妈检查我的作业发现书写很潦草,每次他们都对我说要把字写的好点,可是我还是改不过来,*时字写的一塌糊涂。有几次大考试我的书写都得了很低的分数!这下子爸爸妈妈可着急啦!

  一升入三年级,爸爸妈妈就开始商量让我练字的事,我也正为写字发愁。我作业里的字七上八下、高矮不齐、七扭八歪,就像我长歪了的牙齿一样,好像在跳芭蕾舞。妈妈说:你要把字写好看,字如其人!小姑娘人长得漂亮更应该把字也写得漂亮!懂吗?于是他俩商议每晚让我练习一个小时的字。爸爸开始每天晚上辅导我,他从一横一竖、一撇一捺,每一个笔划教我练习,因为第一次写钢笔字我不敢下笔,手一直发抖……起初的几个晚上,我总是蔫头耷脑打不起精神,一听老爸讲,就打哈欠犯困,但是这次老爸是动真格的了,他对我要求很严格,练不好就会狠狠的批评我。他说,以前从来没要求过我的书写,也从来没有让我上什么辅导班,看看别的小朋友周末还要参加辅导班,我只在晚上跟着他练一点已经比他们幸福很多了!想想也是,以前,每天晚上放学回来我总是跟园里的一帮小伙伴疯玩到很晚才回家洗刷睡觉。现在长大了也该收敛一下了。慢慢的,我开始习惯了晚间的练习。

  前几天,老师又把我选上了写字比赛。全校一共选了三十几个人,刚开始,我真是不情愿参加啊!每天活动课都要去练习,晚上还比别人多加了书法作业。我就常常想:真希望我能被淘汰!可是,妈妈听了我的想法却告诉我:既然选上了就是光荣的事,是老师对我的信任和鼓励,对我的书写进步也很有帮助,所以一定要努力!有一次练习老师只给我画了八个圈,成绩很不好,于是晚上一吃完饭我就主动叫爸爸陪我练习。那天晚上写完后都十一点了……我彻底傻了,我望着天花板呆呆的说:啊,天亮了……妈妈说:你精神出问题了?是晚上啊!妈妈让我把卷子上的错题改了,呆呆的我一道题也不会了!我自言自语:好困啊~~我大脑已经不转弯了啊?!然后就一头栽倒在沙发上……

  之后,两天,三天,四天……

  现在我写的字写的好看多了,被老师用笔圈出的好字也越来越多!身边有的同学会这样说:我很幸运没被选上,不然作业可就多了,体育课也捞不着上,课间也捞不着玩!我一开始也愁眉苦脸,希望自己没被选上,可现在我认为她们这是吃不到葡萄说葡萄是酸的。老师也开始夸我写字进步很大,我很高兴,因为被选上真的很光荣,既能得到老师夸奖,还能把字练好。一举两得!

  我一定会继续努力练习,为成为一个小小的书法家!加油!!

我是小小书法家作文3

  “哇,这个小女孩好厉害啊!”“这个字写得真不错!”“她写的字刚劲有力,很有书法家的风范呢!”我听着人们对我的赞扬声,心里像喝了蜜一样,更加得意了,写字也更加起劲了。这是在元旦时,我在广场写春联活动时的一个情景。因此,我也获得了“小小书法家”的称号。

  记得我是二年级开始学书法的,姨丈是我的老师,他先教我如何抓笔和坐姿,然后就开始教我怎样写横和竖。写横的下笔要有切笔,收笔要有顿笔,中间不能弯,是一条直线。我一开始写横的时候,开头根本不会切笔,后面也不懂得顿,还要弯弯曲曲的,像一条难看的蜈蚣。姨丈不断鼓励我要继续写,练习写了十多个横后,终于有一个写得漂亮一点了。接着,我又开始学写竖,竖有许多种,有直竖、旋钟竖、竖勾。我练习写直竖,“开头要有切,结尾要有顿。”姨丈站在旁边指导着我。我耐心地写着,练着,我总算学会了笔画横和竖的写法了。终于,我可以学写字了。我连续练了几个晚上后,我没有耐性了,觉得有点烦了。我心想:还要练这么久,我不写了。于是,我对爸爸说,“我不想学了,我想放弃书法。”爸爸严肃的对我说:“这是你自己选择的',选择了就要坚持到底。”我只好忍着坚持学下去了。

  “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经过一次次的努力与坚持,姨丈和爸爸的不断的鼓励,我坚持学了两年书法后,在学校的书法比赛,我拿到了二等奖。现在过年家里贴的春联,都是我写的。在元旦写春联活动时,我还获得了“小小书法家”的称号。我不知不觉的喜欢上写书法了。

  我坚持了,我努力了,我收获了。我要谢谢自己的付出,也真正懂得了“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的道理。

我是小小书法家作文4

  我一直有个梦想,就是做个小小书法家。可是上小学前,连笔都拿不好的我,一个字也不会写。上学后,老师教我认字、写字、学知识,一年来,让我学会了很多的生字。可是我的字写得并不漂亮,常常是东倒西歪、乱七八糟,我心里很是郁闷。每当看到有的同学的作业本干干净净、字迹工整,被老师在全班表扬的时候,我心里很不是滋味,既羡慕他们,又为自己感到无比的惭愧。

  我的心思很快被细心的爸爸发现了。他亲切地对我说:“想把字写好,首先要规范书写姿势,注意纠正不良的写字习惯;身体要摆正、背要挺直、头稍稍放低,手拿笔要稳。”班主任陈老师也经常叮嘱我们:“写字的时候要认真、仔细、有耐心,一笔一画地写,这样才能把字写得既漂亮又整洁。”老师和爸爸的话我都牢记在心,并下定决心,一定要改掉敷衍了事、小马虎的坏习惯!

  今年暑假,我报名参加了书法兴趣班,学习了更多的书写技巧,让我受益匪浅。现在我的书写有了很大的'进步,我也自信了很多,因为经过努力,我发现自己就是小小书法家!

我是小小书法家作文5

  妈妈常常对我说要“字如其人”,看到一副书写工整、卷面干净的作品,就能想到主人应该就是一个整齐、认真的人。不要穿戴的很讲究,作业上不讲究,那不是真正的追求“讲究”。

  妈妈对我的要求很高,有时在写作业的时候,我想只要写对了就行,也不管写的好看不。一次在写“ma”的时候“m”的两扇门写的不一样宽,妈妈指着我写的,问“你觉得这样可以吗?”妈妈一提醒,我马上工工整整的又重新写了一遍,妈妈说:“你看着改过之后整齐,还是原来好看?”,我回答说:“当然是这次写得两边一样好看”,妈妈说:“既然能写好,就要努力做到,并保持住,养成一种良好的书写习惯,当高标准成为一种习惯,高质量就是很容易做到的事。”。现在我写字的时候,写的可认真了,不但要做对,还要写的美观。我还会写很多很复杂汉字呢“热情、勇敢、亲密、完全、非常”等,老师还夸我是“小书法家”呢,我听了心里很高兴。

  我想:有了老师和爸爸、妈妈的帮助,再加上我的努力,我一定要争取成为一名真正的“小书法家”!


书法家的故事10篇(扩展7)

——我是小书法家作文3篇

我是小书法家作文1

  大家好,我的名字叫“欢欢”,今年 5 岁了,这是我家主人为我起的名字,我的原名叫狗,我的爱好是书法。

  我有一个缺点就是无论学什么都不能够专心,总是三心二意。有一次动物王国要举行书法比赛,小猴、小兔它们报名参加了,我也报名参加了此次比赛。报名参加的“人”都在紧张地练习着,只有我还还在家里偷懒,抱着侥幸心里认为:自己*时书法不错一定可以获得好名次,整天缠绕在主人身边玩耍不知道练习。

  一眨眼,比赛时间到了,主持本次比赛的考官狗熊宣布了书法考试的内容和规则后,大家就开始发挥自己书法特长,认真地写起来了,我也认真地写了,可是怎么写都写不好,我用眼睛偷偷地看了一眼身边的小猴和小兔只见它们正在专心的.写,而且写的字又漂亮又快,到了交卷时,我好不容易才写好,只好就这么交了,最后主考官狗熊宣布了比赛成绩:小兔获得第一名,小猴获得第二名,而我什么也没有得到,心里伤心极了。动物王国国王老虎也来观看比赛,他说:这次比赛没有比好,明年再来参加,我们明年将续举行书法比赛,我听了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刻苦练习,改掉自己的不好习惯,决定从*时抓起一笔一画的练,一点也不放松。经过将近一年的努力我终于在第二年的书法比赛中取得了书法第一名,而且还受到国王老虎的接见,现在我写的字在动物王国随处可见,人人都说我是一个小小书法家。

我是小书法家作文2

  我有一个特长,那就是毛笔字写得棒棒哒。从一年级第二学期时,我便开始了我的.“书法之旅。”

  写毛笔字要付出很多辛勤的汗水。每一笔、每一画都需要足够的基本功。在我刚开始学习时,我的字写得歪歪扭扭,很不好看。但经过刻苦的练习,我逐渐找到了方法,字写得越来越好了。

  记得第一次考级就要考二级。这让我很紧张。进入考场时,再一看书写的内容也比较难,我竟然不知所措地哭了起来。我很担心:会不会考不过二级呢?但转念又想:既然老师让我考二级,说明我能考过。只要正常发挥,应该没问题的。

  想到这里,我抬头看了看考官,他一脸的严肃。不管了,开始写吧!这时我的心里仿佛有一只活蹦乱跳的小兔子,把我的身体当成一个巨型舞台,在上面唱歌、跳舞哩。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我也已经写了一半了。心情也渐渐*静了很多。看着我未完成的作品,我深深地吸了一口气,继续往下写……

  终于写完了!

  我捧着我的“得意之作”来到考官面前。老师露出了微笑,我心中的一块石头也掉了下来。

  现在,我已经考过了七级,成了一名名副其实的“小小书法家”!

我是小书法家作文3

  我是一个文采出众的男孩,绘画、打篮球、唱歌样样都是我的拿手强项,可我最拿手的还是铅笔字和钢笔字。

  记得暑假里,妈妈给我报了书法班,我到学校苦练了一段时间,这段时间里我自己都不知道写了多少张纸,有时候手都麻了,腿都酸了(在那上课都是站着的),可老师一直用: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来鼓励我们。一说要拿到市里去比赛,这句话让我激动了好几个晚上,在一个休息天的早上,家里的电话叮铃铃的响了,我一接电话,电话是书法班林老师打来的,我心里一紧:不会是我昨天的字没写好吧?是姚志豪吗?告诉你一个好消息,你写的作品得奖了,下午来领奖状吧!等老师已经挂了电话,我还没回过神来,脑袋还在想,是真的吗?我得奖了?这时,我对电话说:“谢谢您,李老师!”可电话那头没有回答,我才知道老师已经把电话挂了。

  下午1点,我到了学校,李老师把奖状拿了出来“广东市银奖”我顿时没有了原来的乖巧,高兴的`“一蹦三尺高”,yes,太棒了!真的太谢谢您了林老师。李老师见我这样的疯狂,就连*时很少笑的她,也出现了灿烂的笑容。

  说不定我以后可能还是书法大师呢?


书法家的故事10篇(扩展8)

——最新书法家协会工作总结范文 (菁选3篇)

最新书法家协会工作总结范文1

  20xx年xx市书法家协会在xx市文联党组的正确领导下各项工作顺利进展,经过努力,现已圆满完成了市文联年初下达给书协的各项工作任务。具体工作如下:

  一、突出重点抓好书协的展览活动

  今年9月中旬,成功承办了xx省第六届“茫父”杯书法篆刻展。展览筹备工作中,书协积极的组织稿件、并且对所有来稿进行登记,此项展览共收到稿件1178件作品,是“茫父”杯开办以来收到作品最多的一届。5月29日,xx省“茫父杯”书法双年展普定看稿会在普定县举行,*书法家协会理事、*书法家协会草书委员会秘书长、xx省文联党组成员、副*陈加林,省美协副*、市*副*贺未泓,省文联副*、xx市文联*姚晓英,*书法家协会发展委员会委员、省书协副*、秘书长杨昌刚等为普定县及xx市100多名书法骨干作者作品认真看稿,耐心解答疑惑,真诚地与作者交换改进意见。

  二、积极作好书协的宣传、交流、服务、联络工作

  (一)今年书协按照上级要求,成立了书协专业委员会领导小组,组成了以郭xx任组长,滕xx、董xx、罗xx、张xx任副组长的专业委员会,下设楷书、隶属、行书、草书、篆刻、产业委员会。

  (二)为了进一步提升xx市书法爱好者的创作水品,20xx年10月25日,市书协邀请全国著名书法家刘洪彪先生到xx作了“书法创作的度量衡”的专题讲座,广大书法爱好者300人聆听了讲座,刘洪彪还当场挥毫示范,为学员评点作品。今年我们圆满地完成了xx市文联下达的各项工作任务,得到了市文联领导的充分肯定。任务的完成,离不开广大会员的理解与支持。

  (三)坚持送文化进基层、下乡等活动,义务进行书法创作满足大家的文化需求,我们先后组织部分会员赴*坝县乐*镇、黄果树管委会白水镇以及西秀区东街办事处、七眼桥镇义务写春联千余幅。

  (四)今年在黔中文艺新人奖评选活动中,市书协副*张xx、市书协秘书长倪志国被评为黔中文艺新人奖荣誉称号,受到市委、市*的表彰奖励。

  (五)书协副*张xx入展全国第xx届书法篆刻展。在省文联、省书协举办的第x届“茫父”杯书法篆刻双年中,我市书协张xx 、王光伟获一等奖,王林、李生科、杨天福获二等奖,伍绍金、申亚柳、罗xx、孙毅、陈应莲获三等奖,刘勇、伍长巍、张振忠获优秀奖,刘顶印、王培云、王宾、覃云、郭欣、倪成刚、胡昌达、李永富、谢猛、吴贤、简晓芬、郑立、滕xx、倪志国、舒云芳、甘决、齐兴入展。张xx、罗xx、王林入展第x届“同龢”杯书法展。*xx第x届国际民族民间工艺品文化产品博览会书画大赛xx选拔赛活动中,吴xx获一等奖,王xx、王xx获三等奖,伍xx、廖xx获优秀奖。20xx年“严寅亮杯”全国书法作品大赛中,我市书协伍xx、罗xx、王xx、帅xx、张xx入展。“温泉之城·长寿石阡”杯xx省第x届行草书大赛,我市书协伍绍金荣获一等奖,张xx、吴xx、钱xx、谢xx、王xx、豆xx入展。书协积极发展我市书法爱好者中的条件成熟、人品书品好、热爱书法艺术、热爱书协工作,具备书协入会条件新会员8人,协会的组织建设工作得到了进一步加强。

  三、市书协20xx年工作安排

  (一)艺术来源于生活、来源于基层,市书协拟定于20xx年元月组织市书协部分书法家送春联、送文化下乡活动一至二次。

  (二)加强学习,积极主动全面地完成好市文联下达给市书协的各项工作任务以及临时性工作任务。

  (三)号召市书协广大会员,积极进行书法创作、投稿,为明年在我省举办的《全省首届妇女书法大赛》做准备工作。

  (四)为进一步加强协会的队伍建设,市书协要积极做好新会员的发展工作。真正把人品书品都好、热爱协会工作的同志吸收进来。

  (五)转变思想,转变观念。进一步努力提高市书协服务意识、大局意识,要甘当人梯,甘当*台支架,为我协会多出人才服务,为协会多出书法精品服务。真正为广大会员做好服务工作,使我们的协会真正成为书法家之家。

最新书法家协会工作总结范文2

  在自贡市文联的正确领导下,在各兄弟协会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我会以“练一手好字、兴两个文明”为宗旨和目标,在过去的半年时间里开展了一些活动,现总结如下:

  20xx年4月26日富顺县硬笔书法协会在富顺县*会议室召开第三次会员*,大会选举产生了新一届领导班子。本会*张学礼、副*兼秘书长王为民到会祝贺,并且在会后与富顺县硬笔书法协会的进行了书艺交流。

  20xx年5月4日星期日上午,本会与共青团自贡市委在彩灯公园联合举办了现场现艺活动,副*王为民,副秘书长许仕铭、曾红梅,理事熊卫东,会员左小龙参加了活动,本次献艺活动为全市的团员青年义务书写硬笔书法明信片200余张,现场创作国画小品20余幅,毛笔书法作品20余幅,深受大家的欢迎。

  20xx年5月17日上午本会与自贡国画院、美术*网三家单位在自贡市东方广场联合组织了为“5.12”地震灾区捐款,现场献艺活动,本会*张学礼、副*王为民、陆荣程,副秘书长曾红梅,理事王远奇,会员陈远俊、左小龙以及市国画院的画家,共计20余人参加了活动,义卖作品90余幅,金额3700余元。

  世界华人书法联盟成立大会、四川省硬笔书法协会成立xx周年年会、*西部书法展于20xx年10月26日在四川郫县镜湖园宾馆举行,*硬笔书法协会常务副*张华庆,*硬笔书法协会副*、四川省硬笔书法协会*李书中,各省硬笔书法家协会的主要领导,四川省各地、市、州硬笔书法家协会的主要领导共计150余人参加了会议。本会*张学礼、副*王为民、陆荣程、黄忠诚,副秘书长曾红梅、理事熊卫东、左小龙代表协会参加了活动。

  我会被四川省硬笔书法协会授予“硬笔书法活动组织先进单位”,在大会上受到了表彰,*硬笔书法协会常务副*张华庆向我会颁发了荣誉证书。*硬笔书法协会副*、四川省硬笔书法协会*李书忠代表*硬笔书法协会,向张学礼、王为民、黄忠诚、曾红梅、许仕铭颁发了*硬笔书法协会各专业委员会委员证书。

  10月26日本会全体参会人员与参加会议的各兄弟协会的同仁进行了现场书艺交流。

  本会*张学礼、副*王为民、副秘书长许仕铭、理事熊卫东、左小龙,市书法家协会副*王远奇、龚刚,书法篆刻家吕斌等于20xx年11月2日上午在贡茶码头进行了书艺术交流活动。下午到艾叶古盐道、老街和古民居进行了采风活动。

  20xx年10月,富顺县硬笔书协举办百名教师现场硬笔书法比赛取得圆满成功。

  四川省硬笔书法家协会年于20xx年11月15日至16日,在崇州街子古镇举行,本会*张学礼、副*黄忠诚、陆荣程、苏发远,理事王远奇、熊卫东、左小龙,会员李一多代表协会参加了年会。

  由*四川省委宣传部、省文化厅、*钢笔书法杂志社、书法报硬笔书法专版等单位联合举办,四川省硬笔书法家协会承办的“众志成城抗震救灾硬笔书法作品展”,我会和富顺硬笔书法协会被授予“组织奖”,在年会上受到了表彰。

  在年会期间,本会全体参会人员与参加会议的各兄弟协会的同仁进行了现场书艺交流。

最新书法家协会工作总结范文3

  一、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

  要求会员认真学习“*”重要思想,始终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以书法艺术反映AS“三个文明”建设中积极的成果;反映AS人民的生活、工作。讴歌美好AS,以优秀的作品鼓舞AS人民,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而努力奋斗,认真贯彻4月12日,区文联桂妃园一届二次全委会会议精神,指导会员按照区文联传达的市文联的会议精神和部署的xx年工作安排,落实区委常委宣传部长张敏同志关于文艺“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即“三贴近”的讲话。和区委*陈某某的重要指示。将协会工作结合区委、区*的中心工作,围绕打造西部文化强区、“三个确保”、体现AS精神、按照市文联的要求开展好工作;积极促进会员的交流沟通,信息共享,畅通意见建议反映渠道,加强会员之间指导联络。

  区书法家协会*朱玉华代表区书协汇报了区书协成立以来的工作。汇报了xx年区书协的工作:

  一是按照市文联区文联xx年的安排搞好工作,

  二是带动指导会员参加各级书法大赛,

  三是开好xx年年会,

  四是开展书法作品展示和推销活动,

  五是进一步加强会员之间的书艺交流和提高。

  二、加强书艺交流,开展作品点评、创作指导,不断提高书艺。

  书法艺术博大精深,*几千年的历史可以说是书法艺术的历史,没有书法艺术,*的历史和文化不可能有如此丰富的积淀,即使有了印刷术以后,书法也繁荣不衰,历朝历代的书法家们为*的书法艺术留下了丰富灿烂的瑰宝。作为当代书法爱好者,只有不断借鉴前人的书法实践经验,在继承中华文化的基础上,才能创造出既有历史文化底蕴,又有时代先进文化气息的书法艺术作品,不学古人将成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不研究当代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就会食古不化,脱离实际。历朝历代的书法作品都是他们那个时代社会人文思想的反映,我们这个时代的精品也只有这样才能产生。为此,我们通过会员间加强书艺交流,指导临写古代名家的法帖,开展作品点评、创作指导等方式,使会员的艺术水*不断提高,几名会员取得了优秀成绩。在今年5月13-15日,四川省书法家协会篆刻委员会在都江堰召开的年会上,各地市州篆刻精英30余人参加,AS区书法家协会理事杨波作为特邀代表在会上作了篆刻经验交流。他的作品以其少见的工稳流畅、颇见功力的印风得到省上专家的.好评。另外,杨波同志的篆刻作品在全国第五届篆刻展、全国第五届新人新作品展中分别入展。黄学武同志的书法作品在全国第二届扇面艺术展中入展。朱玉华同志的书法作品分别在全国第二届扇面展、全国第四届正书大展、全国“走进青海”书法展览、全国首届公务员书法大展中入展,杨友彬、鲁明全等同志的作品在泸州市纪念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战争胜利周年作品展中入展。对于一个刚成立不久的区级书法家协会能在一年内8次入选全国级的大展,这是骄人的成绩,值得庆贺。这必将为推动打造AS经济文化强区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三、坚强协会管理,搞好协会活动,促进协会发展。

  为了提高AS书协整体水*。AS区书协于xx年8月30日专门召开一届二次理事会,到会的理事会成员有: ABCDEFJ,会议部署了会员参加纪念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战争胜利xx周年,《亮丽泸州》、*环保促进书法作品展、四川省首届书法创作“谢无量奖”评奖 暨“四川省第四届书法篆刻作品展”等投稿参展工作,秘书处通过电话通知了10多位有实力有影响的区书协会员撰写作品参加比赛。会议研究讨论了区书法家协会的发展思路以及今年年会的有关事项。通过了在区书法家协会下面成立硬笔篆刻、创作评审、理论教育三个专业内设机构委员会,分别由ABCD负责具体工作。会议一致同意对今年成绩突出的会员进行表彰奖励;现场对每位会员所带的作品进行一次点评,开展一次现场书法示范和理论教育培训;为会员搭建一个艺术*台,展示书法艺术和推销部分书法作品,书协副*钟宁钟局长功不可没,通过努力,搭建艺术*台的工作已基本落实。

  四、巩固书协组织,加强会员联络。

  一是为区书法家协会各位会员聘请了一批德高望重的老书法家作为协会的名誉*和顾问,他们是名誉*ABCDE。并向他们颁发了证书和汇报了xx年的工作打算。

  二是对会员进行清理登记。

  三是收取了会费。

  四是对全国省市书法大展中入展、获奖的会员进行了登记。

  五是给每位会员印发了通讯录,AS区书法家协会首届会员38 人。

  xx年的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应当感谢区委、区委宣传部、区文联的大力领导和区书协理事、各位书协会员的努力进取,不断提高,和对书法艺术的热爱。我们相信,通过大家的努力,明年区书协的工作会做得更好,各位会员一定能为打造西部文化强区作出我们很好的贡献。


书法家的故事10篇(扩展9)

——米蒂书法家的故事 (菁选2篇)

米蒂书法家的故事1

在书法方面,米芾还有一个故事呢,据说米芾小时候家里很贫苦,但是他的父母见他很喜欢写字,就把他送到学校读书,可米芾读了三年的书,学业却一点都没有长进。

有一天,他听说有一名写字非常好的秀才要从学校旁边路过去赶考,他便去找秀才,想让秀才教他写字,秀才说要让米芾买他的纸,而且他的纸非常贵是五两纹银,并且在纸上写满字,三天后拿给他看;米芾后来还是买了秀才的纸,三天后他一个字都没有写,秀才问她为什么不写,他说纸太贵了,在没想好之前不敢往上面写字,怕写错了浪费,每次都是着清水写的。

秀才说既然你都已经琢磨了三天了,你现在用毛笔蘸墨水写一个字我看看,于是米芾用心的写了一个“永”字。写的非常棒。秀才便问他为什么, 他在学校读书三年,学业都没有半点长进,怎么学字三天就可以写的这么好。米芾说是因为我*时写字的纸都没有这么贵,所以写的时候就没怎么用心,很随意。这次是因为纸太贵了,所以我就会用心想好怎么写,才会去写。秀才说这就对了,写字要用心,专心的写,不是只观察字的形态,只有这样才能练好一手好字。

米蒂书法家的故事2

米芾一生非常喜欢把玩异石砚台,有时到了痴迷之态。据《梁溪漫志》记载:他在安徽无为做官时,听说濡须河边有一块奇形怪石,当时人们出于迷信,以为神仙之石,不敢妄加擅动,怕招来不测,而米芾立刻派人将其搬进自己的寓所,摆好供桌,上好供品,向怪石下拜,念念有词:我想见到石兄已经二十年了,相见恨晚。此事日后被传了出去,由于有失官方体面,被人弹劾而罢了官。但米芾一向把官阶看的并不很重,因此也不怎么感到后悔,后来就作了《拜石图》。作此图的意图也许是为了向他人展示一种内心的不满。李东阳在《怀麓堂集》时说:“南州怪石不为奇,士有好奇心欲醉。*生两膝不着地,石业受之无愧色。”这里可以看出米芾对玩石的投入与对傲岸不屈的刚直个性。大有李白“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情怀,并开创了玩石的先河。

拜石这一事件,给了我们一个疯疯癫癫的米芾,但是事实上他并不是真疯,而是真正的大智若愚,这从他的很多实例上都可以看出,米芾的书法造诣很深,徽宗很喜欢他的书法,经常招他进宫写字,有一次他给皇上写完字后,非常喜欢皇上的御用砚台,便对徽宗说:“皇帝的砚台不能给庶民用,而如今皇帝的砚台被我用过了,臣子是低等的,既然这砚台已经被我玷污了,皇上就送给我吧”。皇帝很不舍得的刚把好的.说出口,米芾害怕皇帝后悔,抓着砚台就揣在怀里跑了,墨水都没来得及洗,搞得全身是墨水。此外,米芾也是一个关心国家的人,他装傻并不是完全为了保护自己让自己得到利益。这就要说到他拜石的真正“内幕”了,石头质地坚固、脆硬,由于这一品质,它出如今画家的画笔下,被画家所爱也是情理之中的,但是米芾能疯到见石就拜还是值得怀疑的,那为什么只有在无为有记载说他认石为兄,《名画的创造者》是这样说的:“米芾知无为军后,为官清正,但是他的上司知州则是一个搜刮民财的老手,把地方百姓搞得民怨鼎沸,人们给他起了个外号叫面老鼠,米芾非常瞧不起这位知州大人,与其没有私人交往,但是,按照宋朝的规矩,每逢单日就要到州衙去参拜州官。这使米芾很不舒坦。想来想去,米芾想了个办法。*口米芾喜爱收藏,也收集了一些奇石异物。他让自己的书僮秦礼摆上那些石头和异物,自己穿上朝服,对石头拜了几拜。米芾拜石的时候,嘴里还念念有辞“我参拜无知的石头,因为石头是干净的,也不拜你肮脏的面老鼠。”米芾拜过石头后,心情好受了许多,然后再到州衙去议事。从这儿以后,米芾每逢单日,就参拜石头”。

转载请备注原文地址:https://www.t7t8.net/jiaoan/701975.html
移动端网站原文地址:https://m.t7t8.net/jiaoan/7019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