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t7t8网 >  教案 >谈言语行为理论综述 间接言语行为理论

谈言语行为理论综述 间接言语行为理论

更新时间:2023-03-23 08:26:11 点击: 来源:yutu

谈言语行为理论综述1

  论文关键词:言语行为理论 间接言语行为理论 语用学

  论文摘要:言语行为理论是由英国哲学家奥斯汀(Austin)于20世纪50年代末首先提出的,美国语言哲学家塞尔( Searle)在批判奥斯汀理论的基础上发展了言语行为理论并提出了间接言语行为理论。

  自从语用学被确认为语言学的一门新兴学科以来,作为语用学研究中心的言语行为理论(Speech ActZheory)就引起了各界学者的广泛兴趣,它旨在回答语言是怎样用之于“行”,而不是用之于“指”这样一个问题,体现了“言”则“行”这样的语言观。

  1.关于言语行为理论

  言语行为理论是英国哲学家约翰·奥斯汀首先提出的。1957年,他到美国哈佛大学去做讲座,以《以言行事》为书名发表了讲座的全部内容,在其论述中,贯穿了一个思想:人们说话的目的不仅仅是为说话,当他说一句话的同时可以实施一个行为。

  言语行为理论的基本出发点是:人类语言交际的基本单位不应是词、句子或其他语言形式,而应是人们用词或句子所完成的行为。奥斯汀认为,传统语法把句子按其功能分成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等类型,这不利于人们对言语的理解和使用,因为同一句子在不同的语境中具有不同的功能。他认为不少话语不仅是提供信息,而且是完成或帮助完成许多行为。奥斯汀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言语行为理论。

  在《以言行事》中奥斯汀首先区分了表述性(con-stative)和施为性(perFom}ative)话语。表述性话语指陈述、描写事情的过程或状态;施为性话语则具有行事能力,说出来就是一种行为,可以表达许诺、道歉、指责、感谢、祝贺等。例如:I visit her once a month.它的意思并不是“我”现在去拜访她,而是陈述“我每月去拜访她一次”这样一个事实,所以它是表述性话语。而I ad-vise him not to give up trying.这句话不是要陈述“劝告”这件事,而是说话人“我”在说话的过程中实施了“劝告”这个行为,所以它是施为性话语。两者在性质上有很大的区别,表述性话语是描写某一事件的过程或状态,因而有真假之分。施为句是用来实施某种行为的,说话本身就是在做一件事,因此无真假之分,但有合适不合适之分。随着研究的深人,奥斯汀又把施为句分成显性施为句和隐性施为句两类。显性施为句即他原先所说的施为句(该句子的主要特征为:主语是第一人称,时态是现在时,谓语动词是行事动词),如:" I orderyou to close the door"o隐性施为句则指不具备上述特征的许多其他种类的语句,如:" Close the door"。这类句子大都可以加上显性施为句所具有的语言特征而变成显性施为句,如“( I order you to) clouse the door”。

  在此基础上,奥斯汀又把人们说话时所实施的言语行为分作三类,即“以言指事”( locution)(又叫言内行为)、“以言行事”( illocution)(又叫言外行为)、“以言成事," ( perlocution )又称言后行为),或称言语行为三分说。以言指事泛指一切用声音说出的有意义的话语;以言行事涉及说话者的意图,如:断定、疑问、命令、描写、解释、道歉、感谢、祝贺等;以言成事涉及说话者在听话者身上所达到的效果,如:使之高兴、振奋、发怒、恐惧、信服等,以促使对方做某事或放弃原来的打算。每一个话语都同时完成三种行为。例如,甲对乙说"Clouse the door",这是言内行为;甲的意图是让乙关门,这是言外行为;乙听了甲的话后,把门关上了,达到了说话的效果,这是言后行为。可见,言语行为理论对于解释言语行为的意图具有重要意义。

  此外.奥斯汀把言外行为分为五类:1)裁决类( Veidictives ),如估计、宣告;2)表述类(Fxpressives ),如描述、肯定;3)承诺类(Comrnissives),如答应、保证;4)行动类(Behabitives ),如感谢、欢迎;5)行使类(Fxerctives ),如命令、禁止。后来,塞尔批评了这一分类,把言外行为分为“新五类”:1)断言类和阐述类(Assertives or repr-esentatives):这类以言行事行为表示说话人对某事作出一定的表态,对话语所表达的命题内容作出真假判断。它的适从方向是说话人的话语符合客观现实,说话人的心理状态是确信的。2)指令类(Directives ):这类以言行事行为表示说话人不同程度地指使听话人做某事。它的适从方向是让客观现实发生变化,以使用说话人的话语;说话人在心理上的需求是希望和需要;话语的命题内容总是让听话人即将作出某种行动。3)承诺类(Comrnissives ):这类以言行事行为指说话人对未来的行为作出不同程度的承诺。适从方向是让客观现实发生改变,以适应说话人的话语;说话人的心理状态是怀有意图;话语的命题内容是说话人即将作出某一行动。4)表达类(Fxpressives ):这类以言行事行为指说话人在表达话语命题内容的同时所表达的某种心理状态。它没有适从方向,因为说话人在表达这类行为时既不试图改变客观现实以适从说话人的话语,也不希望话语符合客观现实。不过,实施该行为的前提是话语命题内容的真实性。5)宣告类( Declaratives ):这类以言行事行为指话语所表达的命题内容与客观现实之间的一致。它的适从方向是让客观现实符合说话人的话语,同时又让话语适应客观现实,它不需要真诚条件。说话人可以通过宣告类行为改变有关事物的状况和条件,因而它不同于其他类型的以言行事行为。但宣告类行为往往需要考虑一定的语言外因素,即合适条件,比如要宣告某人为公司总裁,我们就要考虑宣告人的特殊地位、权力等因素。

  2.间接言语行为

  奥斯汀的言语行为理论创立后立即引起了广泛注意,并产生了大量的哲学论述,其中美国哲学家塞尔的影响最大。他同意奥斯汀的观点,即语言交流的最小单位不是符号、词或句子,而是被完成了的某种语言行为。不过,他又进一步指出,说话者通过说一句话或若干句话来执行一个或若干个言语行为。可是,言语行为本身与用以完成言语行为而说出的话语不能混为一谈。塞尔系统地发展了奥斯汀的言语行为思想,揭示了实现言语行为的各种有效条件,阐述了言语行为的原则和分类标准,提出了间接言语行为理论这一特殊的言语行为类型。正是通过他的努力,才使言语行为理论成为当今语用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一个人直接通过话语形式的字面意义来实现其交际意图,这是直接的言语行为;当我们通过话语形式取得了话语本身之外的效果时,这就称做间接言语行为(indirectspeech act)。简单地讲,间接言语行为就是通过做某一言外行为来做另一件言外行为,也可以说成是:“通过施行了一个言外行为间接地施行了另一个言外行为。”间接言语行为理论要解决的问题是:说话人如何通过“字面用意”来表达间接的“言外之力”,即语用用意,或者听话人如何从说话人的“字面用意”中,推断出其间接的“言外之力”,即语用用意。塞尔提出了规约性间接言语行为和非规约性间接言语行为的理论,所谓规约性间接言语行为,指对“怎么用意”作一般性推断而得出的间接言语行为。所谓对字面用意作出一般推断,实际上就是根据话语的句法形式,按习惯可立即推断出间接的`“言外之力”(语用用意)。非规约性间接言语行为较复杂,也较不稳定。规约性间接言语行为按习惯就可以推断话语的间接言外之意,但非规约性间接言语行为却主要依靠说话双方共知的语言信息和所处的语境来推断。

  间接言语行为在言语交际中是非常普遍的,陈述句不是陈述句,祈使句不是祈使句,疑问句不是疑问句的情况比比皆是。有时候,发话者说出一句话,借此表示该句字面意思,但同时又表达字面之外的其他含义,也就是说,话语意义与语句本身意义不完全一致。如:"Can you give me the book ?”字面意思是询问听话人是否有此能力,但其言外之意则往往是请求。该请求是以询问形式发出的,但还要表达请求这一言语行为。至于如何理解像“Its cold in here.”这类非规约性的间接言语行为句,情况就比较复杂了。发话者可能真的是陈述这一事实,也可能是请求对方关上窗或门,或打开电暖气。遇到这种情况时,听话者需依赖语境、双方共知或语用推理等等才能奏效。

  间接言语行为的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影响间接言语行为理解的因素也是多方面的,有时取决于语境,有时取决于听话人的身份、背景等,有的还取决于听话人的分析、推理能力。因此间接言语行为句的理解已不单纯是语义范畴,还包括语用范畴。

  3.结论

  以奥斯汀、塞尔为代表的言语行为理论学家把语言研究从以句子本身的结构为重点转向句子表达的意义、意图和社会功能。言语行为理论的提出,无论对语言研究还是对应用语言学、社会语言学、语用学以及语言习得研究都产生了重大影响。一方面,它使学者们在有关方面的研究从以语法或语言形式为中心转向以言语功能为中心;从以单句为中心转向以语篇为中心;从以语言本身为中心转向以语言使用者、社团以及语言环境等为中心;另一方面,言语行为理论使诸多研究从以语言知识为中心转向以交际功能为中心;也使外语教学从以语言形式和教学方法为中心转向以语言功能和教学内容为中心。这样,使得学习者不光掌握了一定的词汇量和语法知识,知道了正确的句子结构,而且还学会了如何适当地使用语言以避免出现语用错误。因此言语行为理论是研究语言使用问题的基本理论,应该引起重视。


谈言语行为理论综述扩展阅读


谈言语行为理论综述(扩展1)

——国外劳资关系理论研究综述3篇

国外劳资关系理论研究综述1

  【论文摘要】

  学界对劳资关系的研究从古典经济学就已经开始,随着经济的发展变化,劳资关系复杂多变,时而趋紧时而缓和,成为理论界研究关注的重点,国外在这方面的研究已经比较系统和全面,本文就国外的劳资关系的研究成果作一个系统的归纳和综述。

  【论文关键词】

  劳资关系;观点;综述

  劳资关系自资本主义制度产生以来,就成为理论界研究的重点,从亚当斯密的古典学派到马克思主义,再到韦伯夫妇,再到康芒斯和伯尔曼,分别从不同的科学角度对劳资关系进行了研究。随着世界经济环境的不断变化,包括制度的演变、生产力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等,劳资关系也随之变得越来越复杂,并出现了新的特点和趋势,当代的新古典经济学、新制度经济学、管理主义学派、自由改革主义学派以及新马克思主义学派等也都从不同的视角对劳资关系作出了各自的注释。其中,“新古典学派代表人物及其著作主要有米尔顿弗里德曼《资本主义与自由》(milton friedman,1962)、约翰穆斯《英美背景》(jhon M Mth,1981)、乔治吉尔德《财富与贫困》(george gilder,1985)等;管理主义学派多由组织行为学者和人力资源管理专家组成,其代表人物及其著作主要有弗雷德里克泰罗《科学管理原理》(Frederick Taylor,1911)、皮得德鲁克《有效的管理者》(Peter F.Drucker,1974)、赫伯特A西蒙《管理决策的新科学》(Herbert Alexander Simon,1977)等,新制度学派代表人物及其著作主要有约翰R康芒斯《新制度经济学》(1962)、约翰K加尔布雷斯《经济学和公共目标》(Galbraith,John Kenneth,1973),DC诺斯《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Douglass C.North)等;自由改革主义学派主要是由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家组成,其代表人物及其著作主要有约翰R希克斯《价值与资本》(John Richard Hicks,1939)、保罗A 萨缪尔森《经济分析的基础》(Paul A.Sanuelson,1947)、阿瑟奥肯《*等与效率》(Arthur M.Okun,1975)等;新马克思主义学派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的劳资阶级对立论和有关劳工运动的理论观点,并提出了自己较为完善的劳动关系理论,其代表人物及其著作有保罗巴兰(Paul Alexander Baran,1957)《增长的政治经济学》,霍华德谢尔曼(Howard Sherman,1972)《激进政治经济学》、杰弗霍奇森(Hodgson,Geoffrey M,1982)《资本主义、价值和剥削》等。”

  一、古典经济学关于劳资关系的理论

  古典经济学最早开始研究劳资关系问题,而其研究最早可以追溯到亚当斯密。亚当斯密1776年出版了划时代的巨著《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以下简称《国富论》),《国富论》中对于劳资问题的研究是建立在对劳动分工讨论的基础上的。斯密在第一篇第一章中详细论述了分工在经济社会中的作用,他以扣针制造业为例,指出了分工可以带来劳动熟练程度的提高并且可以节省劳动时间,促进技术的发明与运用,从而提高了整个社会的劳动生产率。但他也认识到有了分工后,阶级矛盾也在不断激化,他指出“在文明社会,虽然实行分工,但却没有*等的分工,因为许多工人没有工作……负担社会最艰难劳动的人,所得的利益反而最少。”斯密认为劳资双方会因为利益的分歧产生矛盾,雇主当然希望采取各种措施来压低工人工资,而工人也会组织起来与之对抗。但是,工人在经济上的维持能力要低于雇主,所以在劳资矛盾中往往雇主占绝对优势。斯密不仅看到劳资矛盾的一面,也看到了劳资和谐的一面,他认为自由竞争和交易能使劳资之间更为公正地进行收入分配。特别是他将劳动所有权视为人类社会一切进步的最深刻的制度根源,“劳动所有权是一切其他所有权的主要基础,所以,这种所有权是最神圣不可侵犯的。”

  二、马克思主义关于劳资关系的理论

  马克思认为劳动是资本产生的前提,“有了商品流通和货币流通,决不是就具备了资本存在的历史条件。只有当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的占有者在市场上找到出卖自己劳动力的自由工人的时候,资本才产生。”马克思认为资本是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而产生剩余价值的关键是劳动力成为了商品,从而解释了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实质。“要从商品的消费中取得价值,我们的货币占有者就必须幸运地在流通领域内即在市场上发现这样一种商品,它的使用价值本身具有成为价值源泉的独特属性,因此,它的实际消费本身就是劳动的对象化,从而是价值的创造。货币占有者在市场上找到了这样一种独特的商品,这就是劳动能力或劳动力。”当劳动力成为一种自由且自由得只剩下对自身劳动的支配权时,劳动者不得不迫于生计在市场上把自己的劳动力当作商品出卖给拥有他们所需要的生活资料的资本家,从而形成了资本雇佣劳动的生产关系,而在资本主义制度中,资本和劳动又是对立冲突的,资本雇佣劳动形成的雇主对雇员的剥削关系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主要矛盾,是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的主要内容。

  马克思认为这种剥削的实质就是资本对剩余劳动的无偿占有,马克思分析到资本家购买劳动力的目的,最终目的不是获得使用价值或是生产同等价值的商品,“资本家所关心的是下述两点。第一,他要生产具有交换价值的使用价值,要生产用来出售的物品。第二,他要使生产出来的商品的价值,大于生产该商品所需要的各种商品即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为了购买它们,他已在商品市场上预付了宝贵的货币——的价值总和。他不仅要生产使用价值,而且要生产商品,不仅要生产使用价值,而且要生产价值,不仅要生产价值,而且要生产剩余价值。” 可见,资本家剥削劳动的最终目的是要利用劳动获得资本的增值。在告诉人们资本和劳动是根本对立的思想后,马克思进一步分析了资本和劳动是如何的对立,即资本是如何剥削劳动的,马克思提出了相对剩余价值和绝对剩余价值的概念,资本家是通过对劳动者剩余劳动时间的占有,明目张胆地延长或是通过缩短必要劳动时间来变相地延长工人工作的时间,从而使得剩余劳动时间增加的卑劣手段来实现资本的不断增加。“资本家对剩余价值的贪婪导致了对劳动者的身心摧残和权利侵害。在以绝对剩余价值生产为主的时期,工人的生活状况十分恶劣,工作日过度延长又使他们的健康受到损害。在相对剩余价值生产成为剥削的主要方法时,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人对资本的隶属关系也越来越深广。资本主义利润生产和积累过程同时也就是无产阶级的贫困化过程。”资本在剥削劳动的过程中,使得资本家越来越富有,而无产阶级越来越“无产”。然而随之资本的不断增大,以及后来技术的不断进步,机器大工业对工厂手工业的替代,使其相对于劳动呈现出加速运动趋势,最终导致过剩人口的不断扩大,这就是资本积累的绝对的、一般的规律。资本积累越多,过剩人口也越多,劳资矛盾也会越严重,马克思认为劳动和资本的对立是必然的,而且随着资本的发展,这种矛盾会越来越激化。他在《资本论》中对于资本和劳动矛盾的冲突也有许多描述,在第一卷第八章、第十三章和第三卷第五章中都对于当时英国工厂工人的悲惨遭遇用了大量的篇幅做了生动地描绘。

  另外,马克思还强调资本剥削劳动是反映在生产领域内而非流通领域,这也是马克思区别于效用价值论的重要一点。“劳动价值论者从物质产品的直接生产过程入手观察资本家阶级与劳动者阶级的相互关系,看到在这一过程中自始至终存在着资本对劳动的指挥和控制,存在着资本家对工人剩余劳动的持续的占有和支配。商品价值和剩余价值就在这一过程中被 ,并且按照生产过程的规则中不同阶级之间分配,矛盾和对抗是基本结论。”“效用价值论则从市场交换过程入手观察劳动与资本的关系,看到的是资本所有者和劳动者双方在自由意志支配下的*等交换,看到的是交换双方的互利共赢,经过交换,双方当事人的满足程度同时得到提升。*等交换的规则被用来观察包括生产和分配在内的全部经济过程,劳资和谐成为这一观察视角的必然结论”。马克思讽刺地指出流通领域是“天赋人权的真正伊甸园”,在那里拥有“自由、*等、所有权和边沁”,但是只要从这个领域出来“就会看到,我们剧中人的面貌已经起了某些变化。原来的货币占有者作为资本家,昂首前行;劳动力占有者作为他的工人,尾随于后。一个笑容满面,雄心勃勃;一个战战兢兢,畏缩不前,像在市场上出卖了自己的皮一样,只有一个前途——让人家来鞣。”

  三、韦伯夫妇关于劳资关系的研究

  英国社会活动家和费边社会主义理论家斯德尼韦伯(Sidney webb)及其夫人比阿特丽丝韦伯(Beatrice webb)是西方工会理论研究的先驱,他们的代表作有《工会史》(1894)和《产业民主》(1897)。“韦伯夫妇肯定了工会的重要地位,认为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工会在保护工人的经济利益和生产管理方面具有很大的作用。工人之间可以通过工会协商和交流,并且在与雇主谈判时,工会增强了工人组织的谈判能力。同时也节约了雇主谈判的成本,提高了效率。”韦伯夫妇在同意马克思阶级冲突理论的同时也提出了不同于马克思观点的两个重要观点,其一,韦伯夫妇认为劳资冲突不是非要通过阶级之间的武力争斗来解决,也可以通过集体交涉的和*方法来解决;其二,劳工运动不是暂时的一种现象,而是永恒存在的现象。韦伯夫妇认为工会是保护工人阶级利益的重要手段,是资本主义社会必不可少的组织。

  四、康芒斯关于劳资关系的研究

  康芒斯是制度学派的早期代表人之一,他著作的主线是制度的发展尤其是资本主义内部制度的发展,对于20世纪初资本主义国家劳资冲突尖锐化的现实,康芒斯既拒绝传统的调和主义,也反对冲突的激进革命主义,而赞成对经济过程持一种冲突而协商的观点。他接受利益互相冲突的现实,并寻找减少和解决利益冲突的现实发展模式。这些模式的核心是一种多元权力结构下的谈判心理。他寻求思想开放和进步的企业、劳工和*的领导者支持,制订一些办法,通过这些办法,可以找出问题并寻求能为各方接受的解决办法。康芒斯认为,“劳资冲突源于不同经济利益的对立,即源于资本主义社会拥有或管理生产资料的人和那些仅仅靠出卖劳动力的人之间的差异。既然劳资双方在进行着无休止的竞争,那么社会就该建立规则制度来缓和这种冲突,制度的实质就是集体控制个体行动”而这种制度最主要的就是司法制度,他认为劳资冲突的解决和经济秩序的维护需要国家的法制调节,强调法律制度在解决经济社会发展问题中的重要性,主张依靠法律来管理经济,所以他的学说又被称为“社会法律学派”。

  五、当代劳资关系理论

  20世纪中后期西方对于劳资关系的研究进入了新的研究阶段,比较有代表性的有五大学派,即新古典学派、新制度学派、管理主义学派、自由改革主义学派以及新马克思主义学派。

  1.新古典学派的观点

  新古典学派主要是在继承古典经济学的市场自由调节思想基础之上,对劳资关系进行了深入研究。新古典学派的观点主要有:(1)劳资关系是劳动者与雇主在市场上自由*等交换形成的具有经济理性的关系,基于市场均衡原理,劳动力市场必然在长期中是出于均衡状态的,因为在市场的法权原则下,供求双方任何一方都不会相对处于劣势。劳动者可以根据自己的技术、能力及努力程度获得相应的工作条件和待遇,有些劳动者还可能获得超过其他雇主所能提供的.工资福利水*;而雇主可以通过提供较高的工资水*或其他有效的激励措施来促使自己的雇员更加努力勤奋地为其工作,从而提高效率。雇员获得高工资、好福利,而雇主获得高利润,所以是一种“双赢”的局面。

  (2)新古典学派还认为如果发生劳动冲突,比如雇员不满,可以自由地辞职并寻找新的就业机会,如果雇主不满,也可以自由地解雇替换雇员。由于劳资双方可以通过市场机制的调节来轻松解决,所以研究双方冲突没有什么意义。

  (3)正是由于新古典经济学认为劳资双方可以通过市场工资的调节自发达到*衡的状态,所以对于工会和*的作用新古典学派予以否认和忽略。并且新古典学派还认为工会对市场机制的运行具有负面影响。工会会对劳动力市场形成供方垄断,从而制约了雇主的一些行为,比如利用垄断地位使雇员的工资维持高于市场均衡工资的水*之上,或者通过限制劳动供给来提高工资水*等,这些都会损害到雇主的利益,使雇主处于相对劣势地位,阻碍了自由流动的劳动力市场关系,破坏了市场力量的*衡。因此新古典学派主张减少*和工会对市场的干预。强调要减少税收,要尽可能“通过市场竞争机制与价格杠杆确保劳动关系主体双方公*与效率之间的动态均衡”。

  2. 新制度学派的观点

  新制度学派又称正统多元论学派。这一学派的劳资关系理论是在夫韦伯夫妇和康芒斯的理论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新制度学派与激进的新马克思主义学派的观点不同,他们认为劳资之间不存在根本性的阶级对立,劳资间的经济利益是基本一致的,虽然双方基于各自的利益目标是冲突的,即经济发展对效率需求的和雇佣关系中对公*的需求之间的冲突,但这种冲突也仅限于收入和工作保障等具体问题的冲突。并且“这些具体利益上的冲突,是可以通过双方之间存在的共同的、根本利益加以解决的”。而解决冲突的途径“是将冲突通过各种渠道转化为可以控制的双方共同遵守的规则。”即通过制度的变革建立新的雇佣关系,主张建立由雇员、雇主和*三方组成的经济与政治管理体系,来“保证劳资之间的*等谈判权,建立独立工会以保证工人利益,通过制度化方法消除冲突,降低劳资双方的敌对程度。”

  该学派最有影响力的代表人物是邓洛普。邓洛普的代表作《产业与劳动关系评论》(1950)和《产业关系体系》(1958),构建了一个全面分析模型,称为邓洛普模型。该模型分析框架有三个要素构成,“第一个要素是行为者,包括工人和他们的组织、管理者和他们的雇主以及*。第二个要素是环境,包括技术、生产要素和产品市场。法律以及行为者的权利关系和地位。第三要素是思想意识,主要指在总的分析框架中行为者共有的决定,每一个行为者的角色和地位的主导思想观念。在模型中的三要素发生冲突时,经过相应行为者间的谈判、调解、仲裁和立法等手段来解决,同时会制定相应的规则。”但是“邓洛普对于劳资关系分析框架的中心任务是用来解释某些用来约束雇佣关系的规则的存在以及变化的必要性,而在其中各个群体所处的环境条件是主要的。但是他忽视了劳资关系领域中劳资冲突的原因,以及个人所起的作用,过分对规章制度的关注也带有片面性。”其后又有许多学者对这一模型进行了修改和发展,其中代表性的有桑德沃和安德森模型。

  3. 管理主义学派的观点

  管理主义学派主要从人力资源管理的角度来研究劳资关系问题的,与新古典学派相同的认为雇员与雇主之间不存在根本对立的阶级冲突,劳资之间的冲突根源于雇员对于自己处于被管理的地位不满,对于管理与服从的关系不满。而解决冲突的措施是雇主可以采用高绩效的人力资源管理策略,从而增加员工对企业的认同感,提高员工的满足感及对管理方的信赖。皮得德鲁克认为“如果管理方能够采用高绩效模式下的“进步的”或“高度认同感”的管理策略,冲突就会避免,并且会使双方保持和谐的关系,这对提高企业的劳动生产率十分重要”。这种高绩效的管理模式内容包括:高工资高福利、各种岗位轮换制度等。此外,管理主义学派在*和工会问题上的态度很模糊,一方面认为*不应该直接干预经济,可以间接地介入,比如支持特殊战略优势产业的发展,增加人力资源的培训和开发力度等,认为工会在劳资关系中存在负面影响,所以应尽量避免建立工会。这个观点与新古典学派是一致的。但另一方面,该学派又认为在已经建立工会的企业里,“管理方应该将工会的存在当作既定的事实,同工会领导人建立合作关系,并不断强调,传统起“破坏作用的”工会主义已经过时,只有那些愿意与管理方合作的工会才有可能在未来生存。”

  4. 自由改革主义学派的观点

  自由改革主义学派的代表人物主要是凯恩斯主义学派的经济学家组成,包括希克斯、萨缪尔森和奥肯等,因此这一学派的观点强调*和工会对劳动力市场的干预,加强法律法规的制定和“强势”工会的建立。自由改革主义学派认为产生劳资冲突的原因是由于管理方在劳资关系中处于主导地位,从而导致员工在这种权力失衡的关系中会受到不*等、不公正的待遇,包括歧视、裁员、关闭工厂和拖欠工资福利、危险的工作环境等。该学派还认为产生劳资冲突除了有内在因素的影响外,还有外在因素的影响,即现存的劳动法和就业促进法无法为工人提供真正的保护。当然经济部门在生产结构中的地位差别也是造成劳资冲突的另一重要的外在原因。该学派提出了结构不公*理论,将经济部门划分为核心和边缘两个部门。“核心部门是指规模较大、资本密集且在产品市场上居于主导地位的厂商;而边缘部门是指规模较小、劳动密集且处于竞争性更强的市场上的厂商。两个部门在工资、待遇、福利等方面都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核心部门的劳资关系要比边缘部门的劳资关系和谐,因为核心部门实力强,能为员工提供更好的劳动条件,采用更为先进的管理方法,而边缘部门雇员的劳动待遇低,而且工作还不稳定,有的甚至只是临时性的,非全日制的。

  自由改革主义学派在解决劳资冲突的政策主张上,建议*对劳动力市场加强干预力度,并支持劳动法和各种形式的工人代表制度,加强对妇女、儿童及因裁员和关闭工厂而失去工作的弱势群体的保护,增加*对企业和高收入群体的赋税,增加教育和培训支出,减少贫困,加强健康和安全法规的执行力度等。总之,该学派主张*在工会和法律之外,要更多地去干预劳动力市场。

  5. 新马克思主义学派的观点

  新马克思主义学派秉承了马克思的劳资对立理论,他们认为,是一种阶级利益关系,反映的是资本家与工人之间的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劳资双方是一种完全的对立和对抗的关系,因此该学派更多地关注劳资关系的冲突和冲突的控制。新马克思主义学派认为劳资冲突不仅表现在双方对工资收入、工作保障等微观层面上,而且还表现为扩展到劳动和资本之间的宏观层面的冲突。而所谓的进步的管理方法,即“管理方通过精心设计安排工作岗位,减少对工人技术和判断力的要求,同时通过监督和强迫相结合的办法来控制工人,只是一种与传统的权威相比更为圆滑的策略而已”,所以他们认为资本主义社会的和谐劳资关系只不过是一种假象。

  对于工会的作用,新马克思主义学派认为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工会的作用是微小的,不管是在大企业还是在中小企业里,工会所争取到的一些利益都会受到很多竞争约束的限制,所以“尽管工会会使工人的待遇得到某些改善,但这些改善是微不足道的”。

  对于冲突解决的途径,该学派提出了鲜明的政策主张,认为工人要想得到真正的公*合理的待遇,就必须“提高工人对自身劳动权和报酬索取权的认识,了解劳资关系对立的本质,勇于向资本主导权挑战,通过建立一种体制,使工人既是生产资料的所有者,又能参加企业的有关决策和利润分成。不过,在建立体制的方法上,他们主张用一般改良的手段,而不是进行社会的革命。”

  六、理论总结与评价

  西方劳资关系理论的研究源远流长,从亚当斯密开始对劳资理论的分析探讨已经形成很多有影响力的观点和研究方法。当代学者在此基础之上,对劳资理论的分析更为全面和系统,如五大流派从不同的角度对劳资关系的性质、产生冲突原因、解决路径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取得了丰富的理论成果。而这些理论成果对于缓和西方资本主义劳资关系,协调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劳资关系都有一定的现实作用。同时西方学者在研究方法上也非常丰富多样,尤其在技术手段、方法论、资料积累、数据库等方面,都有很厚实的积淀。

  但西方劳资关系的研究,尤其是自古典经济学之后,由于阶级立场和意识形态不同,他们很少像马克思主义劳资理论那样从本质上去揭示劳动与资本之间的利益的对抗,而更多的是从技术和管理层面来探讨劳资关系的调整问题,在分析方法上过多地采用了实证分析和定量分析的方法。


谈言语行为理论综述(扩展2)

——塞尔的言语行为理论论文3篇

塞尔的言语行为理论论文1

  论文摘要:人们对于语言本质的讨论从来没有停止过,言语行为理论的提出就是其中一项重大的突破。文章介绍了奥斯汀与塞尔的言语行为理论,系统地阐述了奥斯汀言语行为理论的内涵与价值以及塞尔对奥斯汀理论的完善与发展,最后总结了言语行为理论对语言学研究的重要意义。

  论文关键词:言语行为理论;间接言语行为;语用学

  言语行为(speechact)指人们为实现交际目的而在具体的语境中使用语言的行为。…英国人类学家马林诺夫斯基(M.Malinovski)于1923年首先提出这一概念。马林诺夫斯基从人类学的角度,通过观察一个民族的文化生活和风俗习惯来研究语言的功能,认为与其把语言看成“思想的信号”,不如说它是“行为的方式”。在语用学兴起后,这一术语得到了广泛的运用,言语行为被理解为人类实现目的的一种活动,构*类总活动的有机组成部分。人们的行为总要受到社会规约的支配,言语行为也就被看成受各种社会规约支配的一种行为。英国哲学家奥斯汀(J.L.Aus一曲)于20世纪50年代提出“言语行为理论”(speechacttheory),后经塞尔(J.R.Searle)的完善和发展,成为哲学、语言学的重要研究课题,也成为现代语用学核心内容之一。

  一、奥斯汀的言语行为理论

  言语行为理论是英国哲学家奥斯汀首先提出的。1957年,他到美国哈佛大学去做讲座,以《以言行事》为书名发表了讲座的全部内容,在其论述中,贯穿了一个思想:人们说话的目的不仅仅是为说话,当他说一句话的同时可以实施一个行为。言语行为理论的基本出发点是:人类语言交际的基本单位不应是词、句子或其他语言形式,而应是人们用词或句子所完成的行为。奥斯汀认为,传统语法把句子按其功能分成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等类型,这不利于人们对言语的理解和使用,因为同一句子在不同的语境中具有不同的功能。他认为不少话语不仅是提供信息,而且是完成或帮助完成许多行为。奥斯汀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言语行为理论。

  (一)表述句与施为句

  在《以言行事》中,奥斯汀首先区分了表述句(constative)和施为句(performative)。很久以来,哲学家所持的一种假设是:陈述之言的作用或是描述事物的状态,或是陈述某一事实,两者必居其一,别无他用,而陈述之言所作的描述或陈述只能是真实或者是谬误。哲学家历来关心的只限于陈述的可验证性(verifability),即如何验证某一陈述是真实的或是谬误的,以及如何规定某一个真实的陈述必须满足冉辱条件等。奥斯汀对哲学界语言研究中的这种传统观点提出了怀疑。他认为“许多陈述之言只不过是假陈述”(pseudo—state—ment),人们所说的许多话语貌似陈述,但它们根本不以坦直地记叙或传递有关事实的信息为目的,或仅仅是部分地以此为目的。有时没有必要也无从区分语句的“真”或“假”,因为有些句子一说出来就是一种行为,而行为只有适当不适当之分,没有真假之分。奥斯汀主张区分有真假之分的句子和有适当不适当之分的句子。有真假之分的句子为表述句,其功能在于断言或陈述事实和描述状态、报道事态,所表述内容是可以验证的,即或是真实,或是谬误;有适当不适当之分的句子为施为句,它们不具有报道、描述和表述的功能,却具有实施某些行为的功能。施为句的话语都是不能验证的,它们无所谓真实或谬误。奥斯汀用了四个例句来说明这类话语:

  1)Id0(用于结婚仪式过程中);

  2)Inanle this ship Elizabeth(用于船的命名仪式中);

  3)I give and bequeath my watch to my brohter(用于遗嘱中);

  4)I bet you six penceit will rain tomorrow(用于打赌)。

  在特定的情况下,特定的人说这些话实际上构成了某些行为的实施。换言之,说话人在说这些话的时候不是在作陈述或描述,而是在完成某一动作,如结婚、命名、遗赠、打赌。

  (二)言语行为顺利完成的必要条件

  奥斯汀强调,施为句虽然没有真假,但仍有一些条件必须满足,否则就不能起到实施行为的作用。通过话语成功地实施行为,第一个条件是说话者必须是具备实施某一行为的条件的人,必须存在实施这个行为的合适的对象。例如,没有手表,就谈不上遗赠手表。第二个条件是说话人必须具有诚意,缺乏诚意则不能有所为。第三个条件是说话人对自己所说的话不能反悔。如果没有合适的程序,如果不是合适的人说出,言语行为不会奏效。同样,即使人员合适,如果场合不对也不行。如英国女王在家里说“InamehteshiptheQueenElizabeth”,这句话也不会奏效。对有些施为行为,有关人员的思想状态至关重要,如一个实施许诺行为的人必须准备兑现自己的诺言。

  (三)言语行为三分说

  随着研究的深人,奥斯汀意识到某种意义上每个句子都可以用来实施行为,不是只有施为句才有这种功能。就连像“state”这样典型的描述性、叙事性动词都可以用来实施行为。当一个人说“Is tate that Iamres ponsible forit”,他就发表了一个声明,承担了一种责任。于是,奥斯汀又把人们说话时所实施的言语行为分作三类,即“以言指事”(1ocution)(又叫言内行为)、“以言行事”(illocution)(又叫言外行为)、“以言成事”(perlo.cuifon)(又称言后行为),或称言语行为三分说。以言指事泛指一切用声音说出的有意义的话语;以言行事涉及说话者的意图,如:断定、疑问、命令、描写、解释、道歉、感谢、祝贺等;以言成事涉及说话者在听话者身上所达到的效果,如:使之高兴、振奋、发怒、恐惧、信服等,以促使对方做某事或放弃原来的打算。每一个话语都同时完成三种行为。例如,A对B说“Closehtedoor”,这是言内行为;A的意图是让B关门,这是言外行为;B听了A的话后,把门关上了,达到了说话的效果,这是言后行为。可见,言语行为理论对于解释言语行为的意图具有重要意义。

  此外,奥斯汀把言外行为分为五类:

  1)评价行为类/裁决类(verdictives):表达裁决或评价,如法官或裁判的裁决。

  2)施权行为类/行使类(ex—ecutives):表达权力的实施。

  3)承诺行为类/承诺类(commissives):表达承诺或者宣布意图。

  4)论理行为类/阐述类(expositives):用于解释、阐述、论证。

  5)表态行为类/表态类(behabitives):用于表明态度。

  二、塞尔对言语行为理论的发展

  奥斯汀的言语行为理论创立后立即引出了大量哲学论述。其中美国哲学家塞尔的影响最大,他将言语系统化,阐述了言语行为的原则和分类标准,提出了间接言语行为理论(indirectspeechacthteory)这一特殊的言语行为类型。正是通过他的努力,才使言语行为理论成为当今语用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一)言语行为的原则与分类

  塞尔不是简单地继承奥斯汀的言语行为理论,他把言语行为理论对孤立的话语意义的研究提升到对人类交际的研究。他认为使用语言就像人类许多别的活动一样是一种受到规则制约的有意图的行为。这些规则区分为调节规则(regula—ifverules)和构成规则(consittuitverules)。调节规则调节先前存在的行为形式,这种活动的存在逻辑上独立于规则的存在;构成规则不仅调节而且创造或规定新的行为方式,这种活动在逻辑上是依赖于规则的存在而存在的。[6奥斯汀试图论证这样一个假设:一种语言的语义学被视为一系列构成规则的系统,并且以言行事的行为就是按照这种构成规则完成的行为。塞尔继承了奥斯汀的“意图”论,认为说一种语言就是完成一系列的言语活动,每一个言语行为都体现了说话人的意图。

  塞尔在研究和继承的基础上,将奥斯汀的言语行为理论修正为以言行事理论和间接言语行为理论。他把奥斯汀的言语行为三分说改造为命题内容和以言行事。他认为,要成功地实施某一言语行为,除了一般的输入和输出条件外,必须满足以下四个条件:

  第一,本条件(essentialcondi—tions):说话者打算通过说出一个语句,使他承担实施某一行为的义务;

  第二,命题内容条件(con—tentconditions):说话者在说出一个语句时表达了一个命题,在表达命题时,说话者断定了自己将来的行为;

  第三,预备条件(preparatorycondiitons):

  1)听话者愿意说话者实施某一行为,并且说话者相信他所要做的事是符合听话人的利益的,但这件事并非是他经常做的;

  2)讲话者在事情的正常进程中将去实施某一行为,这对讲话者和听话者来说都是不明显的。以言行事要有一定的要旨(point)。语言中有一种最小努力原则在起作用,体现为以最小的语言努力去获得最大的以言行事结果的原则;第四,真诚条件(sinceirtycondi—tions):说话者打算从事某一行为。在这四个条件中,

  第四个条件具有构成规则的范式,

  而第一到第三条件则与调节规则相对应。在将“合适条件”(lfexibilityconditions)(保证言语行为得以成功实施的条件)作为使用恰当的以言行事指示语的规则的过程中,塞尔还提到“表达原则”,认为它可以单独地使基本上是语用上的言语行为的分析与字面意义的语义分析相一致,这样就可以把言语行为理论分为两类:

  一类为偏重于语义的言语行为理论(semantically—oriented),

  另一类为偏重于语用的言语行为理论(pragmatically—oriented),前者关注显示言语行为特征的表达式的分析,而后者将交际过程作为其出发点。

  塞尔将言语行为重新分为五类,他把他的分类建立在以言行事(ilocutionary)与语法(gram—matica1)指示词和不同的言语行为所确定的不同的“词语”与“世界”的关系上。这五类言语行为是:

  1)断言类(assertive),以前也称描述类(repre.sentatives),指描述世界上的状况或事件的言语行为,如断言、主张、报告等;

  2)指示类(directives),说话者想使听话者做某事,如建议、请求、命令等;

  3)承诺类(commissives),指说话人表示将要做某事的言语行为,如许诺、恐吓等;

  4)表达类(ex.pressives),在这种言语行为中,说话者表达自己对某事的情感和态度,如道歉、抱怨、感谢、祝贺等;

  5)宣告类(declaratives),指能改变世界上某种事态的言语行为,例如法庭上法官说:“Guilyt!”,被告便成了罪人。

  (二)间接言语行为

  塞尔对言语行为理论的另一个重大贡献是提出了“间接言语行为理论”。一个人直接通过话语形式的字面意义来实现其交际意图,这是直接的言语行为;当我们通过话语形式取得了话语本身之外的效果时,这就称作间接言语行为(indi—rcctspeechact)。简单地讲,间接言语行为就是通过做某一言外行为来做另一件言外行为,也可以说成是:“通过施行了一个言外行为间接地施行了另一个言外行为。”间接言语行为理论要解决的问题是:说话人如何通过“字面用意”来表达间接的“言外之力”,即语用用意,或者听话人如何从说话人的“字面用意”中推断出其间接的“言外之力”,即语用用意。塞尔提出了规约性间接言语行为和非规约性间接言语行为的理论,所谓规约性间接言语行为,指对“怎么用意”作一般性推断而得出的间接言语行为。所谓对字面用意做出一般推断,实际上就是根据话语的句法形式,按习惯可立即推断出间接的“言外之力”(语用用意)。非规约性间接言语行为较复杂,也较不稳定。规约性间接言语行为按习惯就可以推断话语的间接言外之意,但非规约性间接言语行为却主要依靠说话双方共知的语言信息和所处的语境来推断。

  间接言语行为在言语交际中是非常普遍的,陈述句不是陈述句,祈使句不是祈使句,疑问句不是疑问句的情况比比皆是。有时候,发话者说出一句话,借此表示该句字面意思,但同时又表达字面之外的其他含义,也就是说,话语意义与语句本身意义不完全一致。如:“Can you give me the book?”字面意思是询问听话人是否有此能力,但其言外之意则往往是请求。该请求是以询问形式发出的,但还要表达请求这一言语行为。至于如何理解像“It’Scoldinhere.”这类非规约性的间接言语行为旬,情况就比较复杂了。发话者可能真的是陈述这一事实,也可能是请求对方关上窗或门,或打开电暖气。遇到这种情况时,听话者需依赖语境、双方共知或语用推理等等才能奏效。

  间接言语行为的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影响间接言语行为理解的因素也是多方面的,有时取决于语境,有时取决于听话人的身份、背景等,有的还取决于听话人的分析、推理能力。因此间接言语行为句的理解已不单纯是语义范畴,还包括语用范畴。

  三、结语

  以奥斯汀、塞尔为代表的言语行为理论学家把语言研究从以句子本身的结构为重点转向句子表达的意义、意图和社会功能。言语行为理论的提出,无论对语言研究还是对应用语言学、社会语言学、语用学以及语言习得研究都产生了重大影响。一方面,它使学者们在有关方面的研究从以语法或语言形式为中心转向以言语功能为中心;从以单句为中心转向以语篇为中心;从以语言本身为中心转向以语言使用者、社团以及语言环境等为中心;另一方面,言语行为理论使诸多研究从以语言知识为中心转向以交际功能为中心;也使外语教学从以语言形式和教学方法为中心转向以语言功能和教学内容为中心。这样,使得学习者不光掌握了一定的词汇量和语法知识,知道了正确的句子结构,而且还学会了如何适当地使用语言以避免出现语用错误。因此言语行为理论是研究语言使用问题的基本理论,它为语言学的研究开辟了一个新的领域。


谈言语行为理论综述(扩展3)

——综述肿瘤护理论文 (菁选2篇)

综述肿瘤护理论文1

  肿瘤作为当前主要的一类高危疾病,很多都属于恶性肿瘤,而且往往会对患者的生命安全产生巨大的威胁,目前对肿瘤的治疗则只能依赖于化疗及放疗。化疗及放疗过程中也会对患者造成不良反应,而且预后效果不好,所以需要针对科学的化疗护理流程进行研究。而在本次研究中,我院主要针对2014年6月至2015年7月肿瘤科收治的各类肿瘤患者114例展开积极治疗,详细研究如下所示。

  1.资料和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择2014年6月至2015年7月于我院肿瘤科收治的各类肿瘤患者114例,同时根据随机数表*均分为两组,即研究组及对照组,各组患者为57例。其中研究组患者57例,男性32例,女性25例,年龄为24~69岁,*均年龄(42.9±2.6)岁,病症分类为食管等消化系统瘤13例,肺癌等胸部肿瘤18例,口腔癌等头部癌症26例;而对照组57例患者中,男性30例,女性27例,年龄为23~67岁,*均年龄(43.1±2.2)岁,病症分类为食管等消化系统瘤15例,肺癌等胸部肿瘤22例,口腔癌等头部癌症20例。根据以上基础资料对比可知,两组患者在年龄、病症分类等一般资料方面均无明显差异(P>0.05),存在可比性。

  1.2方法

  以上所有患者均采用传统基础护理干预,护理流程包含对患者化疗过程的知识普及、静注护理、并发症护理、饮食护理等多方面。

  而研究组在此基础上主要采用化疗流程护理干预,即由护士长作为主要管理者,针对患者的护理流程进行调整,详细调整如下:1)化疗前的准备护理,首先需要向患者普及健康教育内容,教育内容可以包含化疗的目标、措施以及方法,同时针对有可能出现的并发症进行详细了解,并且有针对性提出相应的心理疏导方案。2)化疗中的准备护理,考虑到化疗过程中患者可能会产生紧张的心态,则需要护理人员进行相应的陪护,同时积极与患者沟通,从根本上了解患者的心理,排除他们内心的不安与怀疑,同时可以普及相应的自我调节方法,诸如让患者通过深呼吸、听音乐的方式完成自我调控过程。3)化疗后的并发症护理,化疗后患者的并发症较多,而对并发症的护理工作也是极其重要的,特别密切留意患者的一些严重并发症,如恶心、呕吐、头晕等并发症,同时强化静注输液治疗。此外,还应当强化对患者生活的护理,即积极帮助每个患者打扫卫生,注意个人卫生情况,同时对病房进行积极检测以及勤于通风。出院后,则应当向患者及其家属普及健康生活方式、需要注意的要点以及饮食忌口问题。

  1.3护理满意度计算

  护理满意率(%)=(特别满意例数+基本满意例数)/各组总人数×100%。

  1.4统计学分析

  本次研究运用SPSS 13.0数据包开展数据分析,计量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并通过t检测;通过X2检验,若P<0.05,代表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根据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在整体护理满意率对比中,研究组57例患者,特别满意18例,基本满意35例,不满意4例,护理满意率为92.98%;而对照组57例患者,特别满意11例,基本满意22例,不满意24例,护理满意率为57.89%,以上组间数据对比具有显著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1所示。

  3.讨论

  肿瘤是一种高危疾病,而且肿瘤患者群呈现出规模化、年轻化发展趋势,这不仅仅是单纯由于人们饮食水*的不断提升,也与生活习惯、工作地点等多种外因的改变有密切关联。而传统护理过程中虽然能够有效改善肿瘤患者不适症状,但是对患者的心理情况关注较少,而且护理缺乏全面性与全阶段性。这就需要进行相应的改进,而化疗流程护理就是一种极其有效的护理手段_5]。

  而在本次研究中,在整体护理满意率对比中,采用传统基础护理配合化疗流程护理的研究组57例患者,特别满意18例,基本满意35例,不满意4例,护理满意率为92.98%;而仅仅采用传统基础护理的对照组57例患者,特别满意11例,基本满意22例,不满意24例,护理满意率为57.89%,以上组间数据对比具有显著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由此可见,采用传统基础护理干预配合化疗护理干预较单一的传统护理手段而言,具有显著的护理效果,患者满意率较高,值得临床推广与运用。

综述肿瘤护理论文2

  康复护理是一种新型的护理理念,主要通过全面合理的具有针对性的护理指导,提高患者的自我调节能力及对治疗护理的配合,消除患者及家属的焦虑、紧张心理,最大程度减少并发症潜在的危险因素,进而提高整体医疗质量。我院自对纵膈肿瘤患者实施康复护理以来,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于我院行手术切除或手术活检且术后有明确病理的`纵膈肿瘤患者50例,男性患者31例,女性患者19例,年龄为27~70岁,*均年龄(39.6±3.1)岁,胸腺瘤19例,畸胎瘤14例,神经源性肿瘤8例,恶性淋巴瘤5例,其它4例。根据护理方法不同将50例患者*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患者一般临床资料方面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分组具有可比性。

  1.2护理方法

  术后对照组25例行常规护理,观察组25例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强康复护理,具体措施如下。1)基础护理:患者术后回病房,确保引流管固定妥当,通畅无阻;24h监测患者呼吸、心率、血压及血氧饱和度等生命体征变化,如有异常报告医生妥善处理。对于老年患者输液速度宜慢,以防发生肺水肿。患者长时间卧床容易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因此术后加强下肢按摩或者应用气压泵,下床慢行,以防下肢血栓。2)呼吸道管理:加强对患者宣教,鼓励患者咳嗽排痰,帮助患者掌握有效咳嗽的正确方法,同时协助患者翻身、拍背。若患者因手术切口疼痛而不敢咳嗽,可先予以其适当的镇痛药而后再鼓励患者咳嗽。可在医生的指导下予以患者氨溴索雾化吸入。3)引流管护理:保持胸管引流通畅,注意胸液的性质、颜色及量,如果连续3h胸液超过200ml/h,则应考虑为胸腔内活动性出血,此时立即向医生报告。每日胸液不超过50ml,胸部x片检查及双肺呼吸音恢复正常,咳嗽无气体逸出时,便可拔除胸腔引流管,同时注意患者是否有皮下气肿、胸闷气急、敷料渗液、渗血等不良情况发生。此外,做好导尿管的护理,保证引流通畅,防止尿路感染。术后2d可将之拔除,以方便患者早期下床进行活动。4)疼痛护理:对于疼痛耐受力差的患者如有必要可予以镇痛泵持续镇痛或者遵医嘱予以适当的镇痛药物,以减轻患者疼痛,促进患者有效咳痰。5)饮食护理:术后麻醉清醒后6h便可进食流质食物,而后逐渐过渡为半流质食物、普通食物。食物宜清淡易于消化,健康营养饮食,保证热量、蛋白、维生素的摄入量,同时多吃纤维素含量丰富的食物,避免便秘。6)并发症观察:出血、肺不张是纵膈肿瘤术后常见的并发症。加强呼吸道管理以预防并发肺不张。重症肌无力是胸腺瘤患者术后潜在的危险并发症,患者可表现为呼吸困难、发绀、无力排出气道内增多的分泌物等严重症状,因此要加强巡视与观察,供氧充分,遵医嘱使用抗生素防止患者肺部感染。

  1.3观察指标

  在患者入院时、出院时分别使用生存质量测评表(QOL)与Barthel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表对患者展开问卷调查。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8.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P<0.05表示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护理前两组QOL评分与Barthel评分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QOL评分与Barthel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讨论

  纵隔肿瘤常见的有胸腺瘤、畸胎瘤,还有淋巴瘤、支气管肿瘤、神经源性肿瘤等,多为良性。手术治疗是治疗本病的重要手段,多在正中开胸,而术后疼痛明显,并发症多,给患者造成了巨大的痛苦。因此,术后有效的康复护理干预显得尤为关键,对减少术后并发症、减轻患者疼痛、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通过从基础护理、呼吸道管理、引流管护理、疼痛护理、并发症观察等几方面对纵隔肿瘤患者术后展开护理措施,事实证明加强纵膈肿瘤患者术后康复护理,可有效提高患者生存质量,促进功能状态的康复,临床可行性强。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16年3期


谈言语行为理论综述(扩展4)

——开题报告及研究综述 (菁选3篇)

开题报告及研究综述1

  一、开题报告的目的、意义

  博士学位论文开题报告是开展学位论文工作的基础,是保证学位论文质量的重要环节。

  开题报告是博士生在导师指导下撰写并由导师审查批准的学术文件。准备开题过程是导师对博士生进行课题指导的重要步骤,也是师生在所选课题范围内共同切磋,整理、确定论文思路及主线的重要科学活动。

  开题报告是博士生向由本学科专家组成的评审小组汇报博士学位论文的选题依据、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案等,即汇报博士学位论文“为什么做?做什么?怎么做?”。由本学科专家进行集体审议,检查学位论文选题是否正确、研究内容是否恰当、研究方案是否合理,同时也检查博士生对拟进行的研究题目理解是否深入、对相关研究领域研究现状了解是否全面、为进行课题研究所做的主观与客观上的准备是否充分等。在此基础上,评审专家还将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对论文的科学思路、研究方法等重要问题提供咨询、建议和帮助,使论文工作的方向、内容和方案更为合理。

  二、开题报告工作安排

  1、博士生必须将学位论文开题报告书面材料提交导师审阅,经导师同意后,方可进行口头报告。

  2、由各博士点组织本学科及相关学科的博导、教授5~7人,组成开题报告评审小组,听取博士研究生的口头报告,并对报告内容进行评议审查。

  3、博士学位论文开题报告的时间由博士生导师根据博士生工作进度情况确定,但一般应于入学后的第三学期结束前完成,最迟应于第四学期结束前完成。

  三、开题报告的内容

  1、课题来源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2、国内外在该方向的研究现状及分析;

  3、主要研究内容;

  4、研究方案;

  5、进度安排,预期达到的目标;

  6、为完成课题已具备和所需的条件和经费;

  7、预计研究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以及解决的措施;

  8、主要参考文献。

  四、对开题报告的要求

  1、在掌握大量有关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对国内外在该研究方向上(特别是学科前沿)的研究动态、近年来取得的主要进展、主要研究方法及已有成果进行全面的介绍和分析,对引用的文献和论述要准确注明出处。

  2、明确阐明课题研究的目的和课题的理论水*及实际意义。

  3、阅读的主要参考文献应在50篇以上,其中外文资料不少于二分之一,参考文献中近五年内发表的文献一般不少于三分之一,且必须有近二年内发表的文献资料。教材、技术标准、产品样本等一般不应列为参考文献。

  4、开题报告应以正规答辩的方式进行。博士生进行口头报告的时间应不少于30分钟,书面报告的字数应不少于1.5万字。

  五、评审工作

  1、开题报告的评议结果为通过或不通过。口头报告及答辩结束后,评审小组应举行内部会议讨论是否准予通过,并对通过的报告提出补充、修正意见。

  2、开题报告结束后,评议小组要填写《博士学位论文开题报告评议结果》并上报各院(系),内容包括论文选题的合理性、可行性及对文献综述、博士生的工作能力等方面的评议。

  3、对通过的开题报告,博士生应根据评审小组的意见进行修改,经导师审阅通过后,交院(系)研究生秘书保存。研究生院定期组织专家小组对开题报告进行抽查。

  4、未通过者必须在三个月内再次进行开题报告。第二次学位论文开题报告仍未通过者,将按《哈尔滨工业大学研究生学籍管理实施细则》第22条规定进行处理。

  5、博士生在申请博士学位时提交的博士学位论文,其研究方向和主要内容应与开题报告基本一致。论文的主要研究方向有变动时,必须重新进行开题报告。

  六、开题报告保存

  开题报告结束后,评议小组应将开题报告及《博士学位论文开题报告评议结果》上报各院(系)教学秘书,并由院(系)负责保存至学生毕业后一年。

开题报告及研究综述2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意义和价值

  课程标准指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在传统的语文教学中,教师往往侧重于语文学科的工具性而忽视了其人文性的特征。其实,语文是人文性很强的课程,语文的人文性侧重教育学生,培养和滋润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强调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这就要求语文教师要善于运用情感策略,大力激发和培养学生的积极情感,拨动学生情感的心弦,使学生在富于情感的状态中受到深刻的教育和熏陶,提高语文素养,并结合学生实际情况,探寻在语文教育中渗透情感教育的有效策略,充分体现语文学科的“人文性”特点和“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推进语文教学从应试教育走向素质教育。在语文教学中进行情感教学,不仅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陶冶学生的高尚情操,同时也有助于语文教学目标的实现。

  新课标强调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目标,情感目标是其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为真正落实新课程改革的精神实质,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促进学生整体素质均衡而有个性地发展,寓情感教学于语文教学已成为语文教育中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重要课题。情感是语文教学艺术化的重要标志,它既是手段也是目的,越来越多的语文教师在观念上认同了这点。然而,在实际操作中,将情感教学作为知识传授的附庸的状况依然存在。恰当的教学策略对于中学语文情感教学广泛而有效的实施具有重要作用。

  传统教学中情感教育的缺失现状亟待改观,由于教师对教育目标的认识不全面,缺乏正确的学生观和教师专业发展的意识等到原因,在传统教学中普遍存在重“知”轻“情”的思想,有是情感教育被德育所替代,情感教育变得“戒律化”,与学生的身心发展状况脱节,不能真正关注到学生自身的情感体验和发展。把情感教育作为一个独立的课题进行研究和探索,可以从很大程度上提升教师对情感教育的重视,达到让学生“知”“情”同步发展的目的,进而让教育行为影响和改变学生的“意”和“行”。

  二、国内外关于该课题的研究现状及趋势

  情感教育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已成为教育理论和实践所关注的“热点”话题之一。情感教育是教育过程的一部分,它关注教育过程中学生的态度、情绪、情感以及信念,还有对学生自尊、个人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关注,以促进学生个体的和谐发展和整个社会的健康发展。

  在我们的课题研究之前,可以看到国内外的教育家们已经有了诸多的理论,从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的“知学、好学、乐学”到当代著名教授卢家楣的“情感教育心理学理论”,从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的“愉快教学”到著名心理学家布鲁纳的“动机原则”,都有着独到的见解,是我们进行此次课题研究的不竭源泉。在语文教学中融入情感教育符合新课程改革目标的基本理念,为语文学科教学注入了新的血液,它将成为语文教学改革的一个崭新亮点。

  三、本课题研究的基本内容、研究重点及预计突破的难点

  1、基本内容

  首先对古今中外的情感教学理论进行梳理,明确情感教学的内涵、特征,然后分析并指出语文情感教学的功能,并重点分析语文情感教学现状及主要原因。最后以现代教学论、心理学理论、教育学原理等为理论依据,根据中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发挥教师情感、中学语文文本富含的情感以及各种情感教育有利因素的作用,形成可行性方案,提出新课程背景下中学语文情感教学的策略。

  2、研究重点

  发掘教材情感生发点,以情引情;发挥教学者的情感教化作用;调动学生的情感潜能。

  3、预计突破的难点

  从情感教学理论与中学语文教学实践相结合的角度进行语文情感教学的探索,提出新课程背景下中学语文情感教学的具有普适性的策略。

  四、本课题的研究方法和途径

  本课题拟通过:文献研究法、比较法、实践法、行动性研究、调查法等研究方法进行研究,从情感教学理论与中学语文教学实践相结合的角度,将情感教学心理学理论与优秀教师教学实践及自身在教学实践中的探索等方面相结合,较为全面和深入地对中学语文情感教学进行新的探讨。

  五、课题具体实施步骤

  按照本课题研究的设计框架,研究过程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

  阶段一:新课程背景下中学语文情感教学理论依据的学习阶段;(2011年4月——5月)

  1、成立课题研究小组,组内分工,明确研究任务。

  2、组织语文教师学习情感教学理论,阅读中学语文情感教学研究的相关期刊文献。

开题报告及研究综述3

  1、本课题研究的目标是:建立一个基于网络*台的符合当代教育理念、具有现代教育特色、综合教育效益很高的新型教育教学模式。

  2、本课题研究的内容是:

  (1)21世纪的教师应该思考自己的角色定位问题:

  ①在网络环境中教师应该采用什么样的教育教学模式实施教育教学。②在网络环境中,教师应该采取什么样的再教育模式接受终身教育以保持新鲜活力,促成教育教学可持续发展。

  ③适应现代教育的新趋势――网络教育,对教师素质到底有哪些新的要求。

  (2)21世纪的学生应该思考自己的学习问题:

  ①在网络环境中,如何变更传统学习模式,建立新的学习方式。②在网络环境中,如何学会学习。

  ③在网络环境中,如何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3)21世纪的学校应该思考建设新型师资队伍,培养新型学生的关键途径;加强资源库的建设,为网络教育提供坚实保障等问题:

  ①如何进行资源库结构的建设。

  ②如何强化教师和学生的网络意识。

  ③合理地充分地使用资源库,实现新的教育教学目标。

  3、本课题研究的创新之处是:

  (1)选题富有挑战性。本选题基于信息化大发展,传统教育与新型教育大更替的阶段,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2)大胆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课题研究中,必须以全新的教育教学理念为指导,采用生动活泼的网络课堂教学与丰富多彩的课外教育相结合的形式进行教育教学实践。

  (3)手段先进。利用校园网络和个人主页资料,给学生一个充分自主的学习空间。


谈言语行为理论综述(扩展5)

——施工组织设计文献综述 (菁选3篇)

施工组织设计文献综述1

  [1]刘先觉.现代建筑理论[M].北京:*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

  [2]未来农村住宅的理念.工程建设与设计,2004.

  [3]吴良镛.建筑学的未来.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

  [4]徐晋仙.建筑施工中施工组织设计的重要性[J].科技向导,2010,(26):73.

  [5]李润成.编制投标施工组织设计的几点建议[J].山西建筑,2012,(6):74-75.

  [6]李海涛.工程投标中的施工组织设计编制[J].技术市场,2011,(6):295.

  [7]王革新.施工组织设计的作用与编制[J].甘肃科技纵横,2007,(1):54.

  [8]聂迎春.浅谈施工组织设计在工程施工中的重要作用[J].科技创新指导,2010,(2):29.

  [9]林瑞.优化施工组织设计合理确定工程造价[J].水利水电工程造价,2007,(3):25.

  [10]宋玮.施工组织设计与工程造价[J].水利水电工程造价,2007,(2):41.

  [11]吴永昌.简述安全、质量、进度、投资之间的'关系[J].经济师,2010,(6):233.

  [12]陈兵.浅谈建筑施工组织设计[J].企业研究,2011,(20):183.

  [13]齐新红.浅谈施工组织设计编制及其重要性[J].建工论坛,2010,(23):181.

  [14]编写组.建筑施工手册(第三版).北京:*建筑工业出版社,200l.

  [15]郭立强,张文辉.面对信息时代的行政办公建筑小城镇建设,2003.

施工组织设计文献综述2

  [1]徐晋仙.建筑施工中施工组织设计的重要性[J].科技向导,2010,(26):73.

  [2]李润成.编制投标施工组织设计的几点建议[J].山西建筑,2012,(6):74-75.

  [3]李海涛.工程投标中的施工组织设计编制[J].技术市场,2011,(6):295.

  [4]王革新.施工组织设计的作用与编制[J].甘肃科技纵横,2007,(1):54.

  [5]聂迎春.浅谈施工组织设计在工程施工中的重要作用[J].科技创新指导, 2010,(2): 29.

  [6]林瑞.优化施工组织设计合理确定工程造价[J].水利水电工程造价,2007,(3):25.

  [7]宋玮.施工组织设计与工程造价[J].水利水电工程造价,2007,(2):41.

  [8]吴永昌.简述安全、质量、进度、投资之间的关系[J].经济师,2010,(6):233.

  [9]陈兵.浅谈建筑施工组织设计[J].企业研究,2011,(20):183.

  [10]齐新红.浅谈施工组织设计编制及其重要性[J].建工论坛,2010,(23):181.

  [11] 林锷,预算与施工组织,*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版.

  [12] 天津大学,土木工程施工,*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版.

  [13] 江见鲸,建筑工程管理与实务,*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版.

  [14] 孟新田,土木工程概预算与清单计价,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版.

  [15] 丛培经,工程项目管理,*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版.

  [16] 胡运权,运筹教程,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版

施工组织设计文献综述3

  [1] 章克凌,机械化施工组织与管理,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版.

  [2] 邓学才,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与实施,*建材工业出版社,2002版.

  [3] 黄展东,建筑施工组织与管理,*环境科学出版社,2003版.

  [4] 吴根宝,建筑施工组织,*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版.

  [5] 陈乃佑,建筑施工组织,机械工业出版社,2001版.

  [6] 林锷,预算与施工组织,*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版.

  [7] 天津大学,土木工程施工,*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版.

  [8] 江见鲸,建筑工程管理与实务,*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版.

  [9] 孟新田,土木工程概预算与清单计价,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版.

  [10] 丛培经,工程项目管理,*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版.

  [11] 胡运权,运筹教程,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版


谈言语行为理论综述(扩展6)

——综述论文格式

综述论文格式1

  1、毕业论文格式的写作顺序是:标题、作者班级、作者姓名、指导教师姓名、中文摘要及关键词、英文摘要及英文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

  2、毕业论文中附表的表头应写在表的上面,居中;论文附图的图题应写在图的下面,居中。按表、图、公式在论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分别编号。

  3、毕业论文中参考文献的书写格式严格按以下顺序:序号、作者姓名、书名(或文章名)、出版社(或期刊名)、出版或发表时间。

  4、论文格式的字体:各类标题(包括“参考文献”标题)用粗宋体;作者姓名、指导教师姓名、摘要、关键词、图表名、参考文献内容用楷体;正文、图表、页眉、页脚中的文字用宋体;英文用Times New Roman字体。

  5、论文格式的字号:论文题目用三号字体,居中;一级标题用四号字体;二级标题、三级标题用小四号字体;页眉、页脚用小五号字体;其它用五号字体;图、表名居中。

  6、格式正文打印页码,下面居中。

  7、论文打印纸张规格:A4 210×297毫米。

  8、在文件选项下的页面设置选项中,“字符数/行数”选使用默认字符数;页边距设为 上:3厘米;下:2.5厘米;左:2.8厘米;右:2.8厘米;装订线:0.8厘米;装订线位置:左侧;页眉:1.8厘米;页脚1.8厘米。

  9、在格式选项下的段落设置选项中,“缩进”选0厘米,“间距”选0磅,“行距”选1.5倍,“特殊格式”选(无),“调整右缩进”选项为空,“根据页面设置确定行高格线”选项为空。

  10、页眉用小五号字体打印“湖北工业大学管理学院2002级XX专业学年论文”字样,并左对齐。


谈言语行为理论综述(扩展7)

——论文的文献综述怎么写

论文的文献综述怎么写1

  文献综述是在确定了选题后,在对选题所涉及的研究领域的文献进行广泛阅读和理解的基础上,对该研究领域的研究现状(包括主要学术观点、前人研究成果和研究水*、争论焦点、存在的问题及可能的原因等)、新水*、新动态、新技术和新发现、发展前景等内容进行综合分析、归纳整理和评论,并提出自己的见解和研究思路而写成的一种不同于毕业论文的文体。它要求作者既要对所查阅资料的主要观点进行综合整理、陈述,还要根据自己的理解和认识,对综合整理后的文献进行比较专门的、全面的、深入的、系统的论述和相应的评价,而不仅仅是相关领域学术研究的“堆砌”。

  文献综述是研究者在其提前阅读过某一主题的文献后,经过理解、整理、融会贯通,综合分析和评价而组成的一种不同于研究论文的文体。

  检索和阅读文献是撰写综述的重要前提工作。一篇综述的质量如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作者对本题相关的最新文献的掌握程度。如果没有做好文献检索和阅读工作,就去撰写综述,是决不会写出高水*的综述的。

  好的文献综述,不但可以为下一步的学位论文写作奠定一个坚实的理论基础和提供某种延伸的契机,而且能表明写本综述的作者对既有研究文献的归纳分析和梳理整合的综合能力,从而有助于提高对学位论文水*的总体评价。

  在《怎样做文献综述——六步走向成功》中,劳伦斯·马奇和布伦达·麦克伊沃提出了文献综述的六步模型,将文献综述的过程分为六步:选择主题、文献搜索、展开论证、文献研究、文献批评和综述撰写。

  文献综述根据研究的目的不同,可分为基本文献综述和高级文献综述两种。基本文献综述是对有关研究课题的现有知识进行总结和评价,以陈述现有知识的状况;高级文献综述则是在选择研究兴趣和主题之后,对相关文献进行回顾,确立研究论题,再提出进一步的研究,从而建立一个研究项目。

  相关格式

  总的来说,一般都包含以下四部分:即摘要、引言、主体和参考文献。

  这是因为研究性的论文注重研究的方法、结果、动态和进展。

  摘要和关键词

  摘要限200字以内。摘要要具有独立性和自含性,不应出现图表、冗长的公式和非公知的符号、缩略语。摘要后须给出3-5个关键词,中间应用分号“;”分隔。

  引言部分

  引言部分,主要是说明写作的目的,介绍有关的概念、定义以及综述的范围,扼要说明有关主题的研究现状或争论焦点,使读者对全文要叙述的问题有一个初步的轮廓。前言,要用简明扼要的文字说明写作的目的、必要性、有关概念的定义,综述的范围,阐述有关问题的现状和动态,以及对主要问题争论的焦点等。前言一般200-300字为宜,不宜超过500字。

  在综述的引言(或者导言、介绍)部分要写清以下内容:

  (1)首先要说明写作的目的,定义综述主题、问题和研究领域。

  (2)指出有关综述主题已发表文献的总体趋势,阐述有关概念的定义。

  (3)规定综述的范围、包括专题涉及的学科范围和时间范围,必须声明引用文献起止的年份,解释、分析和比较文献以及组织综述次序的准则。

  (4)扼要说明有关问题的.现况或争论焦点,引出所写综述的核心主题,这是广大读者最关心而又感兴趣的,也是写作综述的主线。

  主题部分

  主题部分是综述的主体。其写法多样,没有固定的格式。可按文献发表的年代顺序综述,也可按不同的问题进行综述,还可按不同的观点进行比较综述,不管用哪一种格式综述,都要将所搜集到的文献资料归纳、整理及分析比较,阐明引言部分所确立综述主题的历史背景、现状和发展方向,以及对这些问题的评述,主题部分应特别注意代表性强、具有科学性和创造性的文献引用和评述。主题内容根据综述的类型可以灵活选择结构安排。

  主题的层次标题应简短明了,以15字为限,不用标点符号,其层次的划分及编号一律使用*数字分级编号法(不含引言部分),一般用两级,第三级上用圆括号()中间加数字的形式标识。

  插图应精选,具有自明性,勿与文中的文字和表格重复。插图下方应注明图序和图名。

  表格应精心设计,结构简洁,便于操作,并具有自明性,内容勿与正文、插图重复。表格应采用三线表,可适当加注辅助线,但不能用斜线和竖线。表格上方应注明表序和表名。

  正文,是综述的重点,写法上没有固定的格式,只要能较好地表达综合的内容,作者可创造性采用诸多形式。正文主要包括论据和论证两个部分,通过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比较不同学者对同一问题的看法及其理论依据,进一步阐明问题的来龙去脉和作者自己的见解。当然,作者也可从问题发生的历史背景、目前现状、发展方向等提出文献的不同观点。正文部分可根据内容的多少可分为若干个小标题分别论述。小结,是对综述正文部分作扼要的总结,作者应对各种观点进行综合评价,提出自己的看法,指出存在的问题及今后发展的方向和展望。内容单纯的综述也可不写小结。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是综述的重要组成部分。一般参考文献的多少可体现作者阅读文献的广度和深度。对综述类论文参考文献的数量不同杂志有不同的要求,一般以30条以内为宜,以3-5年内的最新文献为主。

  学术论文参考文献的著录格式

  1.专著:[序号]作者.书名[M].版本(第1版不著录).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

  2.期刊:[序号]作者.题名[J].刊名,年,卷(期):起止页码.

  3.会议论文集(或汇编):[序号]作者.题名[A].编者.论文集名[C].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

  4.学位论文:[序号]作者.题名[D].学位授予地址:学位授予单位,年份.

  5.专利:[序号]专利申请者.专利题名[P].专利国别(或地区):专利号,出版日期.

  6.科技报告:[序号]著者.报告题名[R].编号,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

  7.标准:[序号]标准编号,标准名称[S].颁布日期.

  8.报纸文章:[序号]作者.题名[N].报纸名,年-月-日(版次).

  9.电子文献:[序号]主要责任者.电子文献题名[电子文献及载体类型标识].电子文献的出处或可获得地址,发表或更新日期/引用日期(任选).

  10.各种未定义类型的文献:[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Z].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注意事项

  1、搜集文献应尽量全。掌握全面、大量的文献资料是写好综述的前提,否则,随便搜集一点资料就动手撰写是不可能写出好的综述。

  2、注意引用文献的代表性、可靠性和科学性。在搜集到的文献中可能出现观点雷同,有的文献在可靠性及科学性方面存在着差异,因此在引用文献时应注意选用代表性、可靠性和科学性较好的文献。

  3、引用文献要忠实文献内容。由于文献综述有作者自己的评论分析,因此在撰写时应分清作者的观点和文献的内容,不能篡改文献的内容。引用文献不过多。文献综述的作者引用间接文献的现象时有所见。如果综述作者从他人引用的参考文献转引过来,这些文献在他人引用时是否恰当,有无谬误,综述作者是不知道的,所以最好不要间接转引文献。

  4、参考文献不能省略。有的科研论文可以将参考文献省略,但文献综述绝对不能省略,而且应是文中引用过的,能反映主题全貌的并且是作者直接阅读过的文献资料。

  5、综述篇幅不可太长。杂志编辑部对综述的字数一般都有一定数量的约定。作者在初写综述时,往往不注意这点,造成虚话、空话较多,重点不突出。综述一般不宜超过4000字。综述并不是简单的文献罗列,综述一定有作者自己的综合和归纳。有的综述只是将文献罗列,看上去像流水账,没有作者自己的综合与分析,使人看后感到重复、费解,材料与评述不协调。

  6、一些作者似乎把论文的引言看成是一种形式,是可有可无的部分,将引言的写作和正文的写作相分离,只是为了给论文加一顶帽子。常见的现象是,一般化地论述研究的重要性,甚至从技术所涉及的行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开始谈起,就像一篇领导的讲话稿。就是落脚于研究的主题,也是从宏观谈起到微观结束,停留在一般性的论述较多。显然,这样做的结果是使读者无法准确地判断“论文命题”的具体价值,缺少对当前研究状况的概括和介绍,不知道作者的研究与以往的研究工作有什么不同?因此,科技论文的引言必须交代研究工作的背景,概括性地论述所研究问题的现状。对研究现状的论述,不仅是考查作者对资料的占有程度和熟悉程度,更重要的是从资料的全面程度和新旧程度可以判断研究工作的意义和价值,以及研究结果的可信度。

  7、引文罗列,缺少分析和概括。引言不仅要反映背景的广度,更重要的是要考查作者对研究背景了解的深度。一般作者对研究的问题了解不深,在介绍研究现状时往往是列出一大堆参考文献,罗列出不同研究者的不同作法和结论,缺乏作者的分析和归纳,没有概括出研究的成果和存在的问题,有的甚至将一些与本文研究没有直接关系的文献也列在其中,片面地强调资料占有的丰富性。尽管有人认为,对研究现状的介绍不同的杂志有不同的要求,但从论文写作的角度出发,引言的目的是阐述论文命题的意义,而并非是研究资料的综述,尽管综述对读者查找资料提供了方便。因此,应当用作者自己的语言概括出研究的现状,特别是存在的难点和不足,从而引出论文研究的主题。

转载请备注原文地址:https://www.t7t8.net/jiaoan/701928.html
移动端网站原文地址:https://m.t7t8.net/jiaoan/7019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