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t7t8网 >  教案 >难忘那些臭袜散文5篇

难忘那些臭袜散文5篇

更新时间:2023-03-21 21:02:23 点击: 来源:yutu

难忘那些臭袜散文1

  “傻闺女,在学校里自己的内衣裤一定要勤换,换下来的内衣裤,一定要装在一个袋子里,袜子我给你带了十多双呢,穿脏了也放在一个袋子里,有时间回家了,一起拿回来给我洗……”老妈絮絮叨叨慈祥的嘱咐着。

  “下一站是兴隆站,有下车的旅客,请提前拿好自己的行李,准备下车。”广播员清脆的报站声,让我从睡梦中惊醒,我赶紧揉揉眼睛。火车正隆隆地路过兴隆,道两边的棒子地,在这个季节正猛劲地爆长着,山楂树一排排红通通的,板栗树上的板栗饱满并成熟着。我倚在紧挨车窗的车座上,眼睛兴奋地看着车路两旁的农家院生活,看着道两边郁郁葱葱的松柏,眼前浮现出我家不大的院落,大枣树、葡萄架、还有的就是满院疯长的长溜溜的丝瓜……

  老妈现在在家,在做啥?是不是站在院子里,手里拿着棍子,正在打那些熟透的大枣?是不是正把一串串熟透的葡萄采摘下来,放在篮子里等我吃?是不是大灶火烧得正旺,炖我爱吃的豆角土豆排骨乱炖呢?

  哈,情不自禁地笑出声来,不自觉地咽了咽唾沫。

  姐姐,你饿了吗?不知什么时候从哪跑来一个三四岁的小女孩,她手里举着一个面包,眨巴着漂亮的眼睛仰着脖问我。

  我还没来得及说话,那个小女孩就把手里的面包掰了一小块递给我,说:“姐姐,你吃面包吧!”

  我急忙低下头把小女孩抱在怀里:“姐姐不饿,你吃吧。”

  “哎呀,你怎么跑这里来了,再找不到你,我准备下车了。”一个阿姨气喘吁吁地跑来,从我怀里接过女孩,连声说着“谢谢!”随后就急急忙忙下车了,小女孩在下车一刻还不时地回头,小手不时地向我摆动着。

  车终于到站了,我急忙抱着大包小包的换洗衣物,检票下车。离老远,就看见一个熟悉的身影挥舞着手臂,站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苗条的身材,站在人群中显得是那样出众;瘦弱的脸上一双大大的眼睛,温柔地闪烁着。

  老妈,是我老妈!我疾跑几步连声叫着:“老妈,老妈!……”

  “傻丫头,你可终于回来了!”老妈听到我的叫声,也紧走几步,接过我手中的东西说。

  我挽着老妈的手幸福地说:“老妈,有小半年没见你了吧,想死我了!”老妈紧紧地攥着我的手说:“可不是呗,走,咱赶紧回家。你哥在家给你做好吃的呢!”

  “嗯嗯。”我连声答应着,穿过一条长巷,七拐八拐随老妈走进了家。

难忘那些臭袜散文2

  吃过晚饭,我躺在被窝里玩着手机,洗手间不时传来哗哗的水流声。

  “老妈,我来给叶子洗吧?”

  “不用,这都是她的内衣裤,你一个男孩子怎么能帮她洗?”

  “那我给她洗袜子。”

  “那可不行,那么脏的袜子怎么能让你给洗,你放着,还是我给她洗吧。

  “水多凉呀,妈,我给你烧点热水吧。”

  哥哥和老妈在洗手间里叽里咕噜地说着话,还不时传来稀里哗啦的流水声和争抢声。

  天亮一刻,我迷迷糊糊起来去洗手间,看见洗手间摆满了我的内衣裤和袜子,水滴滴嗒的滴着,仿佛对我说:“看我多干净,还是在家好吧。”

  厨房里传来做饭的声音,隔着洗手间的窗户,我看见老妈正在忙乎着做早餐,小笼包一屉屉的蒸着,冒着浓浓的蒸汽,小米粥徐徐的泛着花,一波波的打着转。嗯,在家真好!至少,不用每天急急忙忙去吃那食堂,不喜欢吃的油条豆腐脑,不用去费心费力去读那枯燥的课本,更不用琢磨中午排队应该吃什么饭?在家,每天都能穿上一天一洗的袜子,有人伺候着多好……静静地正想着出神。

  “住里面了,还有完没完呀?”哥哥在门外喊道。

  时间过得飞快,两天的时间很快的过去了。吃过早饭,老妈依依不舍地给我装着东西。她把一包包的东西一一塞进皮箱,嘴里也不停地嘱咐着:“这个是我给你洗好的内衣裤,要记得一天换一件。把换下来的脏的,放在一个袋子里,千万别怕换!我给你又多买了几个。另外,袜子我也给你洗好了,昨上午我和你哥又去街里多买了几双,穿脏了就单放进一个袋里,等你再回家时,拿回来我给你洗。这个袋子里是我今早给你摘的大枣,水灵着呢,这玩意好着呢,补气血,和你们寝室的同学分着吃。这个是你哥摘的葡萄,这东西怕压,我让你爸给钉了个木头盒子……”

  老妈喋喋不休地说着,听得我心里酸酸的,我突然不想再去上学,我傻傻的冷不丁说道:“老妈,我不想回学校上学了,我想在家陪着你。

  “傻丫头,这话可不能说。你不去上学以后你能干什么?女孩子不会干家里活,可以慢慢学,要是没有个一技之长,以后靠别人养活,这种有损自尊的事咱可不能做。”

  火车开动一刻,我倚着车窗,拉着老妈的手说:“老妈你放心,我回学校了一定会好好学习。”

难忘那些臭袜散文3

  “检查卫生了!”寝室长吆喝着,领着几个手臂上带着红袖标的人走了进来。她认真仔细地看着寝室四周,她走到丁晓的床铺前,摸摸这摸摸那,然后看着丁晓叠得整整齐齐的床铺,满意地笑了。她低下头到了我床铺,看看我的大小包,轻声说:怎么这么多的零碎东西,怎么不放好?!随说着随去摸我床铺底下,“完了!”我的眼前浮现出我刚住进这个寝室时,我的许多没洗的内衣裤和臭袜子,就被这个不讲情面的寝室长发现,她竟然不顾我的央求,用小棍挑着走出我寝室,还吆喝着:“212寝室的叶子没洗的臭袜子啊……”

  搞得我好些日子一走出寝室,总觉得有许多眼睛盯着我看。最后也不知被谁传到班级,我去上课不知是谁还在黑板上还画了一幅画,一棵大树上挂了许多飘飘洒洒的袜子,有个女生站在下面双手高举,画旁边还写着:奇葩的树上掉下N年没洗的臭袜子……

  你说我怎么就不长个记性呢?我在心里嘀咕着,急忙走上前去说:“寝室长,我这挺干净的,是不是不用检查了吧。”

  寝室长看都没看我,继续手探索着。

  胖墩小雅在我后面,紧紧地拽了我一下衣服小声嘀咕着:“叶子,昨天小五不就告诉你说,寝室长今天又该查卫生了吗?让你赶紧把你的臭袜子处理掉吗?这回你可惨了!”

  我尴尬的看着寝室长,就等着她搜出我床铺底下,十多双没洗的臭袜子,然后用棍子挑着,让各个寝室参观宣扬。

  正紧张的想着,寝室长,手里果真拽出了一个塑料袋,我脑袋立刻嗡的一下,我赶紧对寝室长说:“寝室长,我的袜子是准备打包拿回家洗的,这不还没放假呢吗?”

  寝室长,晃动着手里的塑料袋说:“哪来的什么袜子?说的什么乱七八糟的?!”

  哈,是啊,哪来的袜子?什么也没有。寝室长,手里只是拿了一个空的塑料袋,我的没洗的臭袜子,竟然不翼而飞了。

  寝室长走后,我慌忙让胖墩小雅,帮我看看我床四周,床底一切都可以放袜子的地方。翻了了够,昏天暗地的,愣是不见了我吊在我床底的袜子。我昨晚临睡觉前,明明白白记得,我还脱下了一双亲自放进塑料袋里。还寻思着,这要是再不回家还真没袜子穿了。怎么今天就一个都没了呢?那些没穿的干净袜子却整整齐齐的躲在包里一动不动。真邪了门子了,脏袜子一个都不见了,难道是小丽知道寝室长要查卫生,提前把我袜子转移了?或者给我扔了。正琢磨不透,小丽下课回到寝室,她听我说袜子不见的事居然和我说:“你不知道吧,咱屋真出贼了!”

  啊!我差一点就喊出声来问道:“真有贼?谁会偷走我还没洗的臭袜子?”

  小丽关上门悄悄对我说:“说你傻吧,你果真是一点也不精。”小丽接着说:“你还记得咱俩上次去商场,相中一双带小兔子图案的袜子吧,你买了一双,我也买了一双。昨天,我看我那双袜子有个小窟窿,又脏了就扔进咱门口的垃圾桶了,你猜怎么着,今天早晨我看谁穿了?”

  “谁呀?”我惊讶的问道。

  “那能有谁呀,丁晓呗!我今早起床冷不丁一抬头,竟然发现她脚上穿的就是我那双袜子。”

  “可别瞎怀疑了,我说:“一样的东西多了去了,你怎么知道,那是你扔的袜子?”我问着小丽。

  小丽看着我紧接着说:“我的东西我当然认识了,我不和你说了吗?我扔的那双袜子上左脚有个小窟窿,我一看坏了,就给扔了,不信等晚上她回来,你看看就是了。”

  “不是吧?”我有些不信的看着小丽没再说话。

  晚上,丁晓回来了她换拖鞋时,我果真看见,丁晓穿了一双我和小丽去商场时买的一样的袜子,袜子左脚果然缝了一个补丁。我的脑海里,立马浮现出丁晓第一天来时,我看见她的袜子后跟,补得很大的一个补丁。

难忘那些臭袜散文4

  走回学校水房,果然,看见我的那些袜子,在水房后面肃静地晾着。看水房的大爷走了过来说:“同学,是来拿丁晓的'袜子吧,她的袜子也够多的,每次都洗一大堆呢。”

  走回寝室,小丽正直着眼睛看着房顶发呆,她看见我和小雅进来,急忙对我们说:“你说是奇了怪了不?我的袜子就在我枕头底下,而且是洗干净,缝好的。那丁晓穿的那双是谁的?难道她良心发现,又给换回来了?”

  小丽神叨叨对我们说,我正要说什么,小雅嘘了一声,丁晓走了进来,她脸阴阴的貌似像刚哭过。她蹬着我床爬上她床一刻,我看见她脚上还穿着那一双带有小兔子图案的袜子,袜子上明晃晃的也有个大补丁。

  我愣愣的看着她脚上的袜子,再看看小丽脚上那双一模一样的袜子,惊讶的不知道说什么好。

  “叶子,叶子!你老妈来学校看你来了!”

  门卫李大爷跑来一刻,老妈跟在了他的身后。

  老妈大包小包拎着,累得气喘吁吁地。小雅偷偷对我说:“叶子,你妈肯定是给你送新袜子和内衣裤来了。”

  老妈刚放下手里的包,就紧张的问我:“这么长时间不回家,是不是都没换洗的东西了?”

  我还没有回答,小雅就吸着鼻子说:“阿姨呀,叶子的袜子内衣裤早有人给洗了。”

  “啊,谁呀?你难道自己会洗了?”老妈看着我说。

  我笑了说:“我同学都给我洗了,老妈你就别担心了。”

  “什么,怎么能让别人洗呢。她是谁呀?”

  老妈还想问什么,丁晓疲倦的从上铺下来,开始默默地收拾东西,我吃惊地问她:“你这是去哪?不在这住了吗?

  丁晓突然哭出声来说:“叶子,我要退学了,我妈病了,我要回家照顾她!”

  “那你爸呢?”小雅也凑上前问道。

  “我爸为我上学的事去帮人去工地扛水泥,腰砸折了,瘫痪床上了。”丁晓接着说:“我家还有个弟弟十二岁就不上学了,本以为我学成以后,回家开个诊所,以后能养他们,目前看来也不能实现了。”

  丁晓走了,临走那天她突然对我说:“叶子,有些话我不知道该不该对你讲?”

  我赶紧对她笑着说:“看在你为我经常洗袜子的份上,你就尽管说。”

  “我想对你提个建议,你以后的袜子不要再拿回家去洗了,父母养育了我们,已经为我们付出挺多了,如果我们还理直气壮地觉得洗袜子还应该由他们来做,那你想想,那我们应该为他们做点什么?”接着,丁晓抬起她的脚,露出她脚上那双和我还有小丽一样的袜子说:“看见我脚上这双袜子了吗?这双袜子是我第一天来这个城市,我妈给我在商场买的。我妈说我是属兔的,买个兔子图案的袜子,能图个吉利。另外,到这样的大学校,不能刚去就穿得太寒酸。我为此特意在我穿上它的第一天,就把这个袜子左脚缝了一块布,这块布是我从我妈穿过的旧衣服上绞下来的,我缝上它是想提醒自己,一定要时刻记住我妈为我做的一切,并学着自己去缝补自己的衣袜……学会独立生活……因为,我不想再让我的妈妈为我操心了!”

  火车开走一瞬,小丽和我情不自禁地抬起脚,看看脚上一样的袜子,小兔子貌似在对我俩笑……

难忘那些臭袜散文5

  “小妍!快去把你的臭袜子洗一洗!一个星期了,都快发霉了,你真要把我们全家都熏死呀!”“不嘛,我爱臭袜子,因为......”

  歪理一

  坚持穿臭袜子,让我学会了孝顺。老妈每天太忙了,除了做家务活,还要帮我和老爸洗衣服,为了减轻老妈的“负担”,我爱上了穿臭袜子,这样可以留出时间让老妈好好休息,有这样孝顺且善解人意的女儿,老妈肯定喜笑颜开。什么?你说我是懒猪?这可就冤枉我了,因为功课太忙了,如果因为洗袜子影响了功课,这才是老妈最伤心的事情。所以,袜子能穿多长时间就穿多长时间,除非我亲眼看见一个因为我的臭袜子而被抬进急救室的人,其他理由根本不可能容我把臭袜子脱下来。

  歪理二

  坚持穿臭袜子,让我懂得了什么是节约。以前我的袜子都是一天一换,有时袜子还没脏,我就把它扔到洗衣机里,老妈为此教育了我N次。现在我终于“痛改前非”,袜子能穿则穿,这样省下了电费、水费、洗衣粉能费用,老妈乐得心花怒放。不过,他偶尔也会发牢骚:“我的天呀!我怎么样了这样一个邋遢包!”不过我忍了,唉,鱼和熊掌是不可兼得的嘛。

  歪理三

  坚持穿臭袜子,可以在电视权利争霸赛上夺冠。终于等到周末,可以与我亲爱的电视相依相偎了,

  可这让老妈十分反感。开始,我细声细语地央求:“老妈,让我看一会儿电视好吗?”“不行,我还要看《罪域》呢,你自己去上网早点睡觉!”“哦,老妈我反正要看快乐女声,本来不想‘出手’的,可你为什么要苦苦相逼?这可是你自己送上门的,休怪我无情!""啊!”一声尖叫后,老妈在臭袜子的作用下乖乖地把遥控器交给我。“耶!胜利!”

  我喜欢穿臭袜子,臭袜子万岁!


难忘那些臭袜散文5篇扩展阅读


难忘那些臭袜散文5篇(扩展1)

——《那些年》散文5篇

《那些年》散文1

  物是人非,一切终究抵不过流年,曾经我们太天真,把一切想得太美好,渐渐的才发现一切都只是一场梦,梦太美好,而现实太残酷,想逃避却又不得不面对,我们在流年里挥霍了太多的青春,得到了遗憾和回忆,

  那些年我们是那么疯,活得那么开心,那些年,我们也失去了很多,错过了很多,那时的我们又傻又天真,那时的年少不懂事,那时我们的执着,造成了遗憾和回忆,我们曾经挥霍的青春,现在得为自己挥霍的青春买单,那时我们有纯洁的友谊,最美好的爱情,那时的我们想哭就哭,想笑就笑,不用像现在这样隐忍着,那时我们在一起很嗨,几个一起朋友谈自己的理想,听着歌,讨论那些歌声,可不知道什么时候一切在无形中变了,那时的爱情,我们承诺要永远在一起,一辈子不分开,到最后我们却形同陌路,像两条不想交的*行线,再没有任何交集,时间就那样过去了,现在听着熟悉熟悉的旋律,尘封在心里的某些东西渐渐的苏醒,自己刻意忘记的东西又浮出脑海,那些关于你们的一切回忆,最后我们还是输给了时间,挥霍的青春,逝去的回忆,

  那些年,我们终究回不去那些年了,最后才明白一切终究还是敌不过流年。

《那些年》散文2

  眸尘世,溯尘缘;情归处,来时路。浮生若梦,褪尽铅华,蓦然回首,惆怅满怀。以一袭执念,追寻最初的那份心境,觅迹当年遗落的影踪。剪一段如诗的时光,磨成回忆的墨水,执着光阴这支素笔,在岁月的表面,勾勒出那些散落天涯的年华锦瑟。

  ——题记

  时光荏苒,光阴似箭,弹指一挥间,往事亦云烟。一眨眼,四十年就成了回忆,一转身,四十年都成了风景。多想留住那美好的瞬间,一指流砂,尘埃尽散;一片落红,疼了眼脸。终于懂得,留不住的青春,挽不住的时光,惟有那些明媚记忆,珍藏在心间。

  四十个春夏秋冬,四十载寒来署往,山一程,水一程,风一更,雪一更。时光风蚀了昨天,岁月苍老了容颜。红尘陌上,独望这一季的繁花落尽,和那一道的雨季流殇。轻轻地挽住一川月色,把记忆中最美的情怀,化成片片落花,祭奠我们逝去的年华。流年匆匆,沧海桑田,手捧泛黄照片,翻开褪色日记,拼凑精彩过往;捕捉那份惊喜,发掘那份感动,寻找那份温暖。用一笺浅笔,蘸一缕花香,醉一腔眷恋,笔底春红,大处落墨,五颜六色,描绘成一帧绚丽多彩的青春画卷。

  峥嵘岁月,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挥斥方遒。曾记否?一九七五年金秋,一百七十余名,来自三区(除吴河公社)及天宫公社的莘莘学子,带着憧憬,怀揣梦想,如约走进洪雅三中高七七级。同一个校园,我们彼此相识;同一幢教室,我们泛游书海;同一片蓝天下,我们谈理想,谈人生,谈未来。然而,命运多舛,造化弄人,在那个颠倒黑白的年代,“知识”成了“*”的代名词,学生不仅仅坐在教室学文化,还要走出去学工学农学军事,参加实践活动,社会成了我们学习的重要课堂。祁山勤工俭学;刘山学农耕种;红星村民情调查;敬老院访贫问苦;……等等。这是一个崭新的课堂,这是一座火热的熔炉,这是一级成长的阶梯,这是一段特殊的历练。客观讲,虽然我们从书本上获取的知识相对有限,但社会这个大课堂、大百科、大舞台,让我们学会了用纪律约束自己,用困难摔打自己,用坚韧磨砺自己,用坚强塑造自己。天道酬勤不酬怨,蹉跎岁月不蹉跎,我们在动乱浩劫中涅磐重生,在暴风骤雨中茁壮成长。

  匆匆两年,短短两秋,七百三十个日日夜夜的故事,是如此精彩生动,精美绝伦。它让我们解读、领悟、讲述了整整四十年,并勉励、鞭策、激励了我们大半生。由此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理想与抱负、知识与技能,还有思念与牵挂、温暖与感动。

  忘不了,座落在玉屏山下、柳江古镇的校园。进入风景如画的校区,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依山而上的阶阶石梯。层层叠叠,时缓时陡,直达山坳。石梯两旁,是错落有致的排排校舍。青砖灰瓦,窗明几净,简而不陋。左右两侧,大致分为教学区和生活区,我们年级的教室,在学校右侧最高处。三间教室一幢房,三个班级两寒窗;一张黑板写日月,一本教材读朝阳。教师办公用房一角,悬挂着一个报废的汽车轮毂,被当作校钟来敲,那是学校的中枢与灵魂。饱经风雨的校钟,斑驳陆离,若明若暗写满学校历史与故事,透着几分厚重与沧桑。每当钟声响起,恍若战士听到出征的号角,同学们不敢有丝毫的迟疑与懈怠,尤其是上课的钟声,都会以最快的速度回到课堂。古朴深沉、浑厚悠扬的钟声,似天籁,如百灵,声声袅袅,悦耳动听,至今依然余音缭绕,回响不绝,激荡不已。位于山顶的操场,那是我们健身修心的理想境地。每天早操,体育比赛,谈心交心,这里都有我们的身影。身临其境,犹如仙境一般。仰望,搁崆岩近在咫尺;远眺,花溪河尽收眼底;再俯瞰,山坡上的校园,却被郁郁葱葱的树木,包裹得严严实实,不见了踪影。操场四周绿树环抱,四季花香,鸟声不断,仿佛置身世外桃源;

  忘不了,慈如母、严如父的老师。鹤发银丝映日月,丹心热血沃桃李。一支粉笔,写不完对学生的殷切期望;三尺讲台,装不下对学生的无限关怀。一年四季,寒暑更迭,默默耕耘,蚕丝吐尽,烛泪成灰。加减乘除, 算不尽老师殚精竭虑的付出;诗词歌赋, 颂不完老师*凡之中的伟大。师爱如山,师恩似海;

  忘不了,朝夕相处的同学,情同手足的姊妹。我们邂逅在最美的季节,用心写下深厚的情谊。红色年代,“红”字当先,“又红又专”是学校育人的目标与方向。我们结对子,一帮一,一对红。在学习上、劳动中,同心协力,互助互补,不抛弃,不放弃,比学赶帮超,争做“三好生”,努力成为“人人红”、“全班红”、“年级红”。短短两年间,有谁能算出?教室寝室实验室,祁山刘山玉屏山,留下了我们多少青春的梦想、奋斗的足迹、辛勤的汗水;多少琅琅的笑声、歌声、读书声。多情莫笑我情钝,一片冰心在玉壶。纯真的年代,纯情的我们,青涩懵懂,天真无邪,那时候连和女生说句话都会脸红,更不要说儿女情长了。男女同学之间,就像课桌上那条“三八线”,清晰分明,不可逾越。时至今日,才有勇气问同桌的姑娘,是谁送你发夹?是谁把你长发盘起?又是谁为你做了嫁衣?多想,掇一枚秋日的枫红,遥寄远方的你;

  忘不了,祁山勤工俭学。校办厂加工制作算盘,其原材料,则要从10公里外的祁山林区精挑细选,再由学生徒步背回学校。祁山行,路不*,崎岖陡峭人惊心。山峦叠嶂,溪水横流,沟壑交错。我们跋山涉水,不畏困难,无惧艰险,渴了喝口山泉水,饿了吃点野果子。好在一路风景如画,让我们身心愉悦,也忘却了苦和累。深秋的祁山,高山流水,枫叶飘红,漫江碧透,层林尽染。心旷神怡的我们,不时唱起《映山红》、《 乡间小路》等流行歌曲。嘹亮的歌声,响彻天空,萦绕山梁,在寂静的峡谷里久久回荡;

  忘不了,刘山的篝火。刘山,校办农场,全校各班级,轮流去劳动,每次一周。连续、繁重的体力劳动,年少的我们,倍感身心疲惫。这时,学校会杀猪或宰羊来改善伙食;团支部也在劳动之余,组织开展一些,寓教于乐的活动。印象最深的,是那场意味深长的篝火晚会。大山深处的夜晚,繁星点点,松涛阵阵,凉风习习,一个不大的坝子,我们围坐一圈,中间摆了一堆柴禾,一场篝火晚会被点燃。同学们竞相展示才艺,唱歌吟诗讲故事,笛声琴声说相声。节目精彩纷呈,时而铿锵,时而悠扬,掌声四起,荡气回肠。熊熊的火焰,映红了幽蓝的夜空,映红了古老的村庄,也映红了稚嫩的脸庞。我们挥洒青春,燃烧激情,放飞梦想;

  忘不了,撼动心灵的诉苦大会。学校农场旁,那个衣杉褴褛、精神恍惚的彝胞叫月洛,她丈夫讲述他在大凉山做娃子的悲惨遭遇,为我们上了一堂生动的忆苦思甜教育课。“半夜就起身,回来落日头,小小放牛娃,常常挨鞭抽……”,每每听到讲述人或同学中,有哽咽、抽泣声时,班长就会高举拳头,领着高喊:“打倒万恶的狗地主”,“牢记血泪仇,永远跟党走”等口号。文娱委员也见机站起来,领唱《不忘阶级苦》、《翻身农奴把歌唱》等革命歌曲。整个会场口号声、歌声此起彼伏,声嘶力竭;

  忘不了,每周一次的打牙祭。一份回锅肉,凝结了我们太多太多的情怀。在那个温饱还没有完全解决的年代,许多家庭都是寅吃卯粮。成长中的我们,那种期待与渴望的心情,是无法用语言来形容的。在我们心中,可以说,胜过天下任何的美味佳肴,那是我们最幸福、最快乐、最温馨的记忆。

  风过有声,水过留痕。那些年,那些人,发生在那校园的那些事,从来不需要想起,只因为从来就不曾忘记,它已深深铭刻在我们的生命里,融化在血液中。那梦一样的年纪,花一样的季节,诗一样的青春,在四季轮回的岁月里,定格成永恒的画面。

  诗人汪国真说:“只记得花开碧树,可曾顾衾冷锦疏,最难忘,应是来时路……”。是啊! 来时路,一条我们一起走了两年的路,虽然短暂,却刻骨铭心。时光不老,守望永在。现在我才深深懂得,文人笔下,常用“那些年”来代指高中学生时代,说的是在那青葱岁月里相遇的人,经历的事,以及这条路沿途的风景,起起落落的故事;也还蕴含些许酸楚与悲凉。散落一地的光阴,碎如花瓣,铺满我们来时的路;像一曲挽歌,绝唱了回忆,弥漫凄美与伤感。温一盏岁月的暗香,细数点点滴滴的过往,那深深浅浅的诗行里,留下的淡淡静好,便是时光给的暖。浅笑于岁月之巅,看往事流淌,将牵念装入行囊,咫尺天涯,遥遥相望。

  四十年,聚散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悠悠情长。历经风霜雪雨,方知同学情谊的珍贵;品尽人间百味,才懂校园生活的美好。从红尘中走来,一路欢歌笑语,看尽风花雪月。但当繁华落尽,曲终人散之后,能了以慰藉的心灵鸡汤,值得我们去回味、铭记与珍藏的,还是那一段学生生涯,那一份纯真友情,以及那一抹淡淡离愁。有人说: 同学是琴,演奏一生的美妙;也有人说: 同学是茶,品味一世的清香;而我却说: 同学是诗,抒发人世间最真挚、最神圣的情感,歌颂人世间最崇高、最伟大的友谊。同学情,似鲜花吐蕊,绽放芬芳;同窗谊,如陈年老酒,历久弥香。正可谓,一日同学,一生姊妹。

  春风秋月不相待,倏忽朱颜变白头。时光如东流的江水,不知不觉生命的年轮已将我带进了人生的金秋。秋风萧瑟,逝者如斯,站在流年的渡口,有一种旷达的心态对待过去、现在和未来,行进的脚步变得和缓但更为稳健,虽然心里多了几分怀旧的情感,灵魂常常飘向记忆的从前,但不会卷曲在逝去的年华里徜徉。抬头仰望蓝蓝的天,天高云淡;低头吟唱青春之歌,歌声如诉。在2017年新年钟声敲响之际,在距毕业四十周年尚有半年之余,我无限憧憬与向往,充满期待与渴望,用真诚的心相约,用真挚的情呼唤,在那骄阳似火的七月,在那魂牵梦绕的校园,再聚首,忆当年。打开尘封的历史扉页,穿越时光隧道,重温学生时代,追忆逝水年华,回味流金岁月,再次点燃那青春燃烧的火焰,重新唤醒那锦瑟年华的曾经少年。在美丽的秋日潇洒着卓越,续写多彩故事,演绎斑斓人生,让午后斜阳依然散射光芒,金秋季节仍然涌动万千气象。

  谨以此文,纪念洪雅三中高七七级毕业四十周年,并敬献全体同学和各位老师,恭祝新年快乐,鸡年吉祥!

《那些年》散文3

  从农村到城市快三十个年头了,当初还是少年的我现已近不惑之年,回首一路的生活辗转变迁,尤其在捕捉往事记忆的时候,不乏一些快乐的、忧伤的,抑或令人感动的人和事,但现在想想大都模糊了,且随时间的流逝有的渐渐淡忘了,而唯一记忆犹新,一想起就津津乐道,甚至能在心头和眼角泛出微笑的仍旧是农村生活的经历,而记忆最深的莫过于农村的过“年”。如今的年形式越来越多,花样翻新,但不知为什么心中却少了几分向往和企盼,甚至有些厌倦。究其原因是现在和过去相比,年味有些变了。人常说越是朴实的东西就越是亲切、自然,就如花一样,假花虽然看上去色彩鲜艳,但与真的比较起来毕竟少了花香味道,再怎么好看终究还是难让人提起兴趣。在我看来,农村的年正如一株芬芳四溢的花儿,守在一个荒远的角落独自开着,它的颜色、它的味道在逝去的岁月里,渐渐沉淀为一种不变的牵挂和难舍的情结,盛开在心灵的四季。

  小时候,家住在一个较偏远的乡村,村子不大,分东西头,住着上百户人家,其中有几个大家族,他们的分支几乎占据了整个村子,只有为数不多的几户“外姓人”,但不论是大家族,还是外姓的,彼此都相处和睦,凡大事小情必得到场。别个不说,只说这逢年杀猪,那真叫一个热闹。说起杀猪,这是农村过年的一个习俗。庄户人家别的不多,粮食倒是丰足的,每年除去卖掉的,留够“口粮”,剩余的便用来养口肥猪。每年冬腊月,下了几场大雪之后,数九隆冬,天寒地冻,人们便开始忙*猪过年了。这个时候,也是那些杀猪的“行家里手”最忙的时节了,帮了东家帮西家,有的一天甚至要杀上三两个,忙得不亦乐乎。杀猪的程序一般是,提前烧好一大锅开水,然后把杀完的猪用结实的木棍架在锅上浇开水,由两到三个人操着专门的刀具,开始在浇透了的猪身上刮下猪毛。猪毛刮干净之后,便抬到事先搭建好的案子上开膛破肚了。这个环节一般比较复杂,且需要点技巧了。最主要就是摘肠清洗,内行的人会选择一个高粱穗部分的杆儿,去了皮儿做成翻肠的工具。若是手法好的,不多一时就能把全部的肠粪倒空,然后拿到外面干净的雪地上,让小孩子用脚在雪里反反复复的踩,直到猪肠发白变得干净。干净人家,会再用苏达水浸泡冲洗几遍,尽量使肠子闻起来没有刺鼻味道。最后把这些洗好的肠装进吹起来的“猪肚”里,一则保鲜,二来好经管,然后连同猪的心肝一同挂起来,俗称谓“灯笼挂”。这是上等的食材了,往往比猪肉更让人喜欢。

  各家的猪养得大小不等,重的达三四百斤,小的也不下二百斤,这口猪是农民一年的“嚼裹儿”了。当然,一些小门小户因为人口少不需要杀猪,只需从别人那里买些猪肉就够了。那时候,各家在杀猪时都会有一份担忧,就是害怕杀出“痘猪”。一般说来,这种猪肉是不能吃的,据说吃了“痘”就会进入身体害病。所以对于那些杀出痘猪的人家来说,这是很糟糕的一件事儿。当然,这种情况是少数。可是真要遇上了也不能扔掉,总要想些法子消化。但年轻人或是小孩子一般是不吃的,至于那些上了年纪的老人,他们却不顾及,常常把猪肉切成小块,会同那些心肝肚什么的一起放进锅里高温,这样可以把痘杀死,人吃了便无大碍了。猪杀了之后,经过一番拾掇、切割,便浇上水冻冰以防风干,准备年用了。

  杀猪的过程,也是村中人交流沟通、增进感情的过程。村中不论哪家杀了猪,按规矩都要烩上一大锅的猪肉酸菜,特别是手艺人要把猪血用调料拌好灌成血肠,一同放入烩菜里,然后再焖上一锅小米饭,除招待帮忙的,还要请来直近的亲戚,及村中年事已高的人吃猪肉。有的把在住在城里的亲戚也请了来,临走时还要带上一角猪肉。所以,杀猪请客每每要两三桌的人,因为吃饭人多,人手不够时便要请来张家嫂李家婶帮忙切菜。俗话说三个女人一台戏,女人到一起总是有说不完的话。手里干着活,嘴上不闲着,偶尔哪个说出个笑话来便会引发一阵大笑,爽朗的笑声从屋里传到屋外,引得男人不时的向里面张望。小孩子们这时也会派上用场了,大人会把正在外面玩耍的孩子叫回来,吩咐到左邻右舍借桌椅板凳儿、吃饭的餐具,还要装上一塑料壶的小烧酒。饭菜还没好,屋子里热气腾腾,一闻到那香喷喷的饭菜,嘴里就已经泛起口水了。

  如果说杀年猪是农村过年的一个前奏,那么一到年根儿就更有节日气氛了。一般说来,家家户户都要进行一次大扫除,这时候最累的要数家庭主妇了,她们往往要把一家人的衣服、被褥单全都清洗一遍。有的用洗衣机,但多数人家没有,只能用搓衣板。冬日里,洗好的衣、被挂在院子里多年那根早已生了锈的铁丝线上进行晾晒,说是晾晒,可是因为天冷,那些衣物还没等晾完便就冻成了“冰片儿”。即使是天好日头足也要经过几天几夜才能晾晒八九分干,既而再拿到屋子里,放在火炉旁或放到炕上烘干。在此期间,孩大老小睡觉只能盖上棉被瓤了。被面儿洗干净之后,女人们便要穿针引线地缝被子了,有的白日里没时间,只得连夜做活。母亲最是恨活儿的,因为家里人多,她总是白天夜里忙个不停,缝这缝那,有时要逢到后半夜,当我们睡醒一觉,仍见她在灯下缝着,最后什么时候睡我们浑然不知。女人啊,她们把多少辛酸、多少希望、更有点点的爱缝进了岁月,最终把日子连缀成一串串的幸福。扫除,除了拆洗还要打扫屋内灰尘,这也是扫除的重头戏。为图方便,人们往往把笤帚绑在一根长的木棍上,然后举着它在屋子里四处转着,把棚顶墙角的灰尘打扫干净。不少人家为了让屋子更亮堂些,还用白石灰进行粉刷墙壁,经过一番彻底打扫,屋子真是大变样儿了。剩下的活就是擦洗家具、玻璃器皿等,有的还要换盏新的“灯管”或是瓦数比较高的白炽灯泡,扫除工作往往要花上一两天时间。虽然有些忙活人,可是看到屋子窗明几净,心里也是舒服的。

  人们不时翻看日历,恐怕错过了年的“时令”。年越来越近了,各家各户开始置办年货了。买年货是孩子们最喜欢做的了,有的是一家开着拖拉机或赶上驴车、马车到附近的“供销社”购货。家里没车的只能求人“捎脚儿”,帮着把年华带回来。条件好一点儿的往往到乡里甚至搭长途车到县城去。年货大多是鞭炮啊、年画啊、挂历啊以及一些冻货、糖果及酒水、青菜、调料之类的,碗筷一定要买,意在“添人进口”。祭祖的人家还要单独准备一些祭祀用的供品及烛台、香炉等器具。此外,做母亲的不管家里多拮据,也都要给孩子们扯上几尺布料拿到村里的“成衣匠儿”那里做身新衣裳,条件好的也有买现成的。女孩子还会买上几条“红头绳儿”或是彩色的丝绸用来扎头发。大人孩子的鞋一般都是自家做的“千层底”,或是毡底趟绒面大棉鞋。为了让家人都在过年时穿上新鞋,女人们很早就开始“纳鞋底儿”了。白天几个妇女会带着针线凑到哪一个的家里,在一起边说边干,省得一个人寂寞。年对于农民来说,有着不同的意义,一个是庆祝丰收,再者就是祈愿,希望来年有个更好的收成。因此,不管家里有钱没钱,年一定要过得像样儿些。有的明明打算好了照单买,可一看到琳琅满目的商品,就禁不住诱惑了,最后额外买的年货甚至比单子上的还多呢。

  整个正腊月,女人们是没有一刻清闲的,洗洗涮涮、缝缝补补,为了家日夜辛苦操劳,为自己做的却很少。最累的要数淘米发面“蒸干粮”了,白面的、黄面的,往往要发上几大盆,占了半铺炕,有的人家因为做得多,连睡觉的地儿都被占了,只好打发孩子到别人家“找宿儿”。趁面没发时先要“糊饭豆”做豆馅,往往要装上几个“席篓”。攥豆馅是小孩子乐此不疲的,一半是为了玩,一半是为了吃。把发好的面包成豆包并上锅蒸熟,一口大锅壮上满满登登的豆包,甚是好看,像是一个个的“金元宝”。烧开锅大约30分钟左右就可以“起锅了”。锅盖掀开时,看到之前还是彼此有些间距的豆包,现在已全都挨在了一块儿,于是母亲便拿着一个小木板(样子有点像锅铲,但要小得多),沾着一碗凉水起豆包了。大人孩子迫不及待在事先准备好的碗中放上少许白糖,然后把豆包蘸上糖,就着咸菜条有滋有味的吃起来,那感觉好像胜过一切美味佳肴。从早到晚要蒸上几大锅,一天下来炕烧发烫,已经没法睡觉了,只好把炕席卷起来,然后找几块木板放在炕上睡。一锅锅的干粮蒸好以后,经过冷冻统统装进大缸里,足足够整个正月享用的了。

  年前还要做的就是杀鸡杀鹅,同时把冻猪肉提前两三天从冰里刨出来,拿到屋里慢慢化开。等肉完全化好了便放入锅中慢慢的煮熟,单等过年或蒸或炒,或是正月里来了客人随时用。那里家里客人多,为了省事儿,母亲会事先把吃的准备好,最擅长的就是“过油”。她会把白面用豆油和了,做成酥饼或是把面擀成薄薄的,再用刀切成条状,做成各种形状的面块,有三角形的、方块的、以及柱形的,把这些做好的面块下到油锅里炸,就会变成又酥又脆的“豆梗儿”了。等“豆梗儿”晾凉后便分别盛在不同的容器里,放到仓房下冻上,这样吃的时候就不会潮了,大人孩子都爱吃。还有做皮冻、炸油条等等。此外赶在年前串门,当然也有选择在正月里的,便是“少的给老的拜年”。礼品很简单,少的两包“裹子”、两瓶酒,多的外加两瓶罐头或是两袋白糖,倘若送一箱水果,那算是高级的了。

  除夕前一天,家家开始张灯结彩,最重要的一个就是贴春联。村里的人大都不去集市上买,而是买来红纸、笔墨自制对联,想写什么就写什么,什么顺耳就写什么,不会写的可找村里人帮着写。记得那时父亲是经常给乡亲们写对联的,从早到晚不时有人登门求对,父亲对每个人都是笑脸相迎,并满足乡亲的意愿。农民喜欢贴对联,大门小门,鸡架狗窝、水井粮仓,猪马牛圈,总之凡能贴的都要贴上,再有就是“福”字。贴上对联一则喜庆,二则新鲜,也是人们对未来日子的一种希望和寄托,最后再挂上大红灯笼。细心的人家在把年画张贴好后,还要剪些窗花儿,并折纸做花树,院子里有树的自然是好的,直接把纸花粘到上面,没有的也不能叫空着,随处挑捡一个大树枝插到墙头或雪堆上,红红绿绿的的,甚是鲜艳有情趣,而年的气氛也足了。

  过年祭祖在农村是普通*常的事情。按规矩祖宗要供在老辈人的家里,爷爷奶奶健在时由父母赡养,所以祭祀的一应事务都有父母亲操办。祭祀的形式、时间各有不同,有的是一张纸,像年画,上面用细小的毛笔按辈份年龄,或是人物关系注好名字。女人一般不写名字,往往是用夫姓和自已的姓代替,如“张王氏”,前面是夫家姓,后面是自家姓。有的是立块木牌,并在上面刻着供奉人的名字。祖宗一般供三天,年三十吃过早饭,母亲便开始准备供品了,先是把蒸好的大馒头,用筷子蘸了红色(一般是用红纸染的色)在上面点上红点,然后三个或五个一摞的摆好,另外鸡呀、鱼呀、肉呀这都是少不了的,还可以有选择性地放上花生、水果、糖块之物。除此之外,还要摆上香炉,烛台、酒器。供品中印象最深的就是母亲会把一绺粉条放进油锅里炸好,并用红线把它们捆扎起来放在盘里,像朵花儿,很是好看,可寓意是什么,直到今天我也未曾问及。父亲呢,要把“家谱”找出来,然后粘上“挂钱儿”挂到墙上,于是便开始上香、烧酒、点蜡,所有事情准备齐全后,看看差不多时辰,让小孩子放一挂鞭炮、两个“二踢脚”,意味着“请神”回家,这样祖宗就正式供起来了。彼时,家里所有人等从老到少、从大到少都要一一向祖宗跪拜磕头,晚辈在给祖宗磕头后,还要给父辈磕并在嘴里叨念着一些健康长寿之类的吉祥话。未出嫁的女孩子是不用磕的,只要双手合十在祖宗前拜几拜就行了。与此同时,团圆饭也准备好了,一大家子便围坐在一起,有说有笑的吃开了。

  酒足饭饱之后,第一样事儿便是准备过除夕夜了。先是剁馅包饺子,这个饺子既有年夜的,也有初一早上的,所以要多包些。饺子馅往往包两样,里面包还要放几枚硬币,也有放花生和糖块的,寓意便是升官发财,日子甜甜蜜蜜吧。如果被谁吃到了,那么一年就会交到好的运气。孩子们为了能吃得到,换一份惊喜甚至吃饱了也不摞筷儿。看到有人先吃到了,就会感到有些失望了,于是把希望留给下一年。不光是包饺子,柿子呀、梨呀这些冻货也要统统拿出来用水“涣上”,待到夜里吃时也就化开了。

  孩子对年永远充满新奇和期盼。最为开心的就是除夕夜。天一黑下来,我就带着妹妹高高兴兴地穿上母亲连夜缝制的新衣和鞋子,兜里揣上压岁钱,满世界里跑,心里喜滋滋的。尤其叫人流恋和难忘的是提着爷爷用普通的“罐头瓶儿”制做的简易灯笼,在其中点上一种叫做“磕头了”的又短又细小的蜡烛,欢喜蹦跳着约上几个日里常在一起玩耍的小伙伴到雪地里、冰面上、大路边或是房前屋后游游走走,一盏一盏在手里摇摇晃晃,像是天空散落在地上的星星,在暗夜里格外明亮耀眼,惹得大狗、小狗儿朝着我们不停地叫。倘若有哪个人从家里带来几个小小烟花燃放,那就更有趣味了。守夜,一家人团团端坐在电视机旁,嘴里不停地吃着、聊着,每个人脸上都是喜庆和满足。大概十点左右,本家族的其他成员都会一家老小前来祭拜祖宗,一大家子人坐满了炕头炕尾,有说有笑。而小孩子是不闲不住的,三个一伙两个一对的到外面疯闹,更不再话下了。

  夜里十一点刚过,一些心急的人家就开始准备“发纸”了。其时就是在院子里把事先准备好的“大豆杆儿”燃起火来,豆杆儿,取谐音“都该(钱)之意”,听老人说用从别人家“偷来”的最好。同时,父亲和爷爷会忙活着各个角落四下里烧纸钱儿,孩子们开始燃放鞭炮。一时间,整个村子的上空一片亮堂堂的,耳边更是响着各种鞭炮声,震耳欲聋。寒冷的夜,因为烟火、炮鸣而变得格外温暖了。外面的事儿办完以后,全家人回到电视前,应和着电视里的倒计时,共同欢呼喝彩喜迎新春的到来。这时,母亲会把热气腾腾饺子端上来,捞饺子时还要在厨房里故意的喊一句“生不生啊”,屋里的大人会答应到“生(升)”,于是便满脸喜悦的吃起来了。吃了年夜饭,到外面消化消化食儿,抬头看见村子里一盏盏红彤彤的大灯笼,高高挂在门前,在凄黑夜里格外红艳,仿佛那是农民点燃和放飞的一个个火红的希望!

  守夜,若不是困得实在不行,人们是不会睡的。但无论睡得多晚多累,初一都要早早起来,听老人讲初一的早饭一定要赶在别人家前面,否则一年的运气就会被别人争去。为此,有的人家为了争先还没等天亮,便开始张罗生火做饭了。大人在把火炉烧热后,便把熟睡中的孩子叫醒。开始孩子们是极不情愿的,可一听说要穿新衣新袜新鞋,便一下子从热被窝里钻出来,急急的把前天夜里准备好的鞋袜穿戴好,然后点上一支香,按照大人们的吩咐准备去放鞭炮了。饭后人们便开始走家串户拜年了,不论谁见面时都要相互问好道安。当家中去了客人,总是把家里最好的东西拿出来款待,满屋子的热情在大家的说笑声中不断地扩大、荡漾开来;孩子们做个揖、磕个头,得到了大人的一句简单的夸奖,也会让自己觉得一下子长大成了许多。临走时往往还要给兜里揣上满满的瓜子和花生,不知怎的,那时觉得别人家的东西总是比自家的好吃。

  整个正月,人们都会沉浸在一种喜庆、欢乐、祥合的气氛中,尽情享受着年所带来的美好。最热闹的莫过于看秧歌了。一过了初三,村里就开始敲锣打鼓,锁呐声不停了。由三五十人组成的秧歌队挨家挨户的拜年,花花绿绿的服装,手里还拿着彩扇、绸缎,甚是新鲜。秧歌队到了各家,有的给几个赏钱,有的给两条香烟,收到奖赏秧歌队长便当众大声宣布,东家赏钱数目,30或50元不等,少的也要20元。得到赏钱秧歌队扭得更欢了,鼓乐声也更响了。有爱热闹的人,看到了秧歌便也下了场随便手里拿了个东西扭开了,像个小丑逗得人笑声不断。但也有的人家不喜欢,便早早锁了门躲出去或竟混在人群中不出面,秧歌队只好悻悻地到下家去了。当然这样的人家毕竟还是少数的,十家中有一家罢了。除了本村的秧歌队,外村的也有来的,有时两伙甚至几伙凑在了一起,那就热闹了,往往要比试一番。有的还有带唱的,小曲小调的,伴着鼓声或锁呐,很是好听。除了看秧歌,一些闲散的人会凑在一起打打牌,输赢并不大,只图个开心乐呵。

  乐归乐,玩归玩,勤劳的农民并没有一味沉溺在年的喜庆里,偶尔,会凑到一起议论一下明年的年景,或是说说彼此耕种的计划。更有一些勤快人年刚过就开始“重操旧业”了,一大早起来沿着村中的路,挎着筐,拿着铁锹,四下里拾粪积肥。有的为图省力还拉着个 “爬犁”,把粪筐放在上面。粪一筐一筐的拾,粪堆一天一天的长,望着日渐高大的“粪堆”,农民脸上绽出了笑容,仿佛他们看到了明年丰收的希望。

  总之,那时人们用自己喜欢的而又较为传统古老的方式,翘首企盼一个崭新的春天!

  而今,记忆中的那些“年”,一去不复返了!

《那些年》散文4

  推迟了许久,才看了《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剧中那些逝去的青春,属于曾经的我们,属于已然回不去的我们......

  高中时期,不敢去看,不敢区承受骤然撕裂内心的痛楚。而今,它却仿佛冰冷凝结的空气,一点一滴,渗入肺里,直到无法呼吸。

  终于,可以自由自在地写着散文,可以放肆地抒发着心中的情感,可以铸泪成刃把岁月镌刻。那逝去的时光,请让我写下......

  我是多么想用“这”而不是“那”啊,一个字眼,却显得如此遥远。我并不喜欢感伤过去,只是停不下翻涌的回忆。回忆着,“那”些过往......

  那些年,可曾有过像柯景腾一样执着地喜欢着一个人?在喜欢的人面前,怯懦而卑微,渺小得直到尘埃里。懵懵懂懂,却又一往情深。

  “我没有表白,所以你也不可以拒绝我,请让我,继续喜欢你。”柯景腾的这句话,不知道,有没有感动到一些人,一些同样的人.....

  怀着心底小小的喜欢,远远眺望着那个人的背影,渐渐失神。就这样吧,如果能一直这样......

  那些无处安放的青春,该到何处安葬?再冰冷的石碑前,划破血管来书写着青春的碑文。待到血枯泪干,终于能安然地合上双眼。还需多少时日,才能等坟前长满绿草,碑上爬满青苔?

  一次次的错过,让我们失去了太多太多。有些东西,我们可以再找回来,而有些东西,将会是一生的遗憾。错过,真的是一种很可怕的事情,柯景腾八年的执着,就这样擦肩而过,甚至不曾留下些什么......

  可是,我们还是那样的执着,即使是再也不会有命运的交错。即使早已天南海北,即使彼此都只是匆匆过客。

  每个人都曾害怕,害怕那些永不分离的誓言,远隔了万水千山,最后全部输给了时间。不喜欢这样的话题,思若无果,思有何用。思若有果,思有何用。情至深处,何须害怕这些?说到最后,还是彼此不够认真。

  这些属于我们的青涩时光,经历着岁月长河的漂洗。是褪色?是闪亮?一切,都会在今后的风铃中摇响......

  多希望,经年之后,蓦然回首,那些逝去的青春,如此温醇......

《那些年》散文5

  偶尔,想起那些年,奶奶为我们操劳一辈子,难得闲下来,为我们这些孩子慢悠悠地泡上一下午的功夫茶,一边打开电视,播着奶奶最爱的曲剧,一边聊得漫无天际,好像前言从来不搭后语,可是还是会心地笑笑乐乐。

  心绪在膨胀,于是,想要一点阳光,想要那么一点点,洒在温柔的茶香上,看看水蒸气的腾跃。心绪又在膨胀,于是,想要一点微风,想要那么一点点,吹拂在脸上,感受空气的轻柔。心绪还是在膨胀,于是,想要一扇格子窗,拉开那一层薄得透明的帘子,而我盘坐在窗前。回忆着童年最为纯真的回忆,不知不觉中,眼前的光影斑点般散开,遮了眼睛的视界。

  还在幼儿园的日子,我们咿呀的学语,学唱歌,学跳舞。一群孩子围在一起排练着老师指导的节目,家长们就在旁边看着自己的宝贝们手舞和足蹈,乐呵呵的一片忙绿啊!在正式演出的时间,台下坐无虚席,舞台的灯光就静静地听得一串串掌声和欢呼!后来的后来,我们各自回到家庆祝着演出的成功,又是乐呵呵的一片忙绿——羡慕的温馨。

  在那些住宿求学的日子,每星期的周六日,我们这些小屁孩就痴痴地盼着放假赶回家。无论是想逃避上课的疲倦,还是做作业的劳累,我们就屁颠屁颠地追着公交车,及时搭上就开心到心底,和朋友说说笑笑就各自告别回到家。无邪的光阴总是被我们忽略,总是被各种压力夹杂在缝隙里,糊糊涂涂地活在其中。回到家,摔开书包,跑到奶奶旁边,看着熟悉的双手在水边洗着水果,削着皮。脸上是一堆的笑容,我们啃着水果,又和隔壁的熊孩子嬉戏着……

  到了难得的假期,我们又匆匆地安排出游的家庭旅游,哪怕只是离家不到几十公里的爬山,或是只是看个日出。好像在努力去抓住相聚的天天月月,我们珍惜地走过那么多年了。一幕幕的岁月时光,失真的画面,已经远离得不像存在过。就这样,什么也没准备,什么也没想多,就这样,长大了。就算书本里的语言说过成长就像一瞬间的事,很多事情错过了,便不再来过。

  忘记去感受那些惬意,还来不及感谢过去的幸福,我们都开始忙开自己的成长了。

  傻气的那些年,想想都会暗自发笑,嘲笑自己的幼稚和笨拙,可又是羡慕的很。哪里还有机会让你蠢得肆无忌惮?哪里还有机会让你奔奔跳跳得肆无忌惮?哪里还有机会让你耍得肆无忌惮?

  还记得同桌欠我的棉花糖,还记得一起玩过的暧昧,还记得互掐的三八线,还记得……很多很多,没人记得了,时光轴自己也忘得彻底了。

  在这里,我埋葬已经死去的青春。


难忘那些臭袜散文5篇(扩展2)

——那些年的经典散文5篇

那些年的经典散文1

  总想写一篇文章,关于我的过去,关于那些这些年来出现在我生命中,给过我无数感动的人,可写着写着才发现,这些人太多,而在他们身上,我想写的,每个人都是那么多,这些笔墨如果放在一起,它就像一本小说,那么我写的就像一本自传。而我,一个单纯痴迷于文字,年龄未过双十的孩子,写一本自传,有种强烈的讽刺味道,看也不过寥寥几人罢,而我的文笔,亦还不足以驾驭一本自传体小说,于是我脑海中浮现一个想法,将这些人,分开,用几百个字,或许能表达我的些许情感罢!

  我生活在*西部一个偏僻的山村,重重阻隔的大山,将它与外界竖起一座屏障,这里的人,至上世纪九十年代,也就是我出生到渐渐成长的时候,出到外面,真正见过大城市的人依旧寥寥无几。即使见过的,也是到外面打工,没有几个真正享受过外面的高楼大厦,繁华带给人们的舒适。而我,从这里土生土长的孩子,从小,就有一个强烈的愿望,翻越这层层大山,去完成那个祖祖辈辈都想完成的梦,摆脱大山的束缚,找一片辽阔的天空。而在这条路上,陪我一直走来的是我的奶奶,或许这么多年,相处最多,让我最牵挂的,是这个年过八旬的老人,记得很小的时候,父亲由于投资养蚕失败,变对在家乡致富失去了最后一丝希望,他说,若想让这个家过得想个家的样子,让我和哥哥上大学,唯一的出路就是外出打工,蹲在家,绝对不是办法。于是留下的就是我和哥哥与奶奶相依为命,现在想想,那些年,若不是奶奶,或许我走不到今天。

  这次当我决定不回家的时候,其实最牵挂,最i放不下的,是年过八旬的奶奶,记得放假前最后一次我打电话回去,奶奶说“运,还有多久放假,放假的时候你回不回家。”我说“回的,但得过一个月,鬼节的时候回来。”奶奶听了很高兴,她说回来就回来久一些,别回来几天就走了,你去那么远读书,回来一次不容易。当时我的心,酸酸的,我不懂该如何回答,只是在电话里不停的答应着,其实那时,我的确是想回去的,因为我知道,奶奶常年一个人在家,一个年过八旬的老人,对亲人的想念,是我难以感受到的,作为孙儿,不回去看望是为不孝。

  自从我上高中以后,就很少回家,一个学期也就三四次,而那会,哥哥去了广东,父母依旧在外面打工,他们工作忙。很少能打电话回去,也就只有我经常打回去问候她老人家,其实我看得出来,这些年她很孤单,在爸爸还未出生的时候,爷爷就过世,奶奶说,爷爷是死于枪下,对于爷爷,我只听奶奶说他是民兵的一个排长,其他的一无所知,就连他的相片也未曾看到过,所以在我的记忆里,没有爷爷这个形象。所以自从我们年轻的离家在外以后,家里就只有她这么一个孤零零的老人。守着那四季空荡荡的房子,有时我难以想象每当过节的时候,别家都是一片喜气洋洋的团员气氛,而奶奶,依旧只是一个人,唯一等待的是那个节日问候的电话,而这个电话,通常是我打的。或许在这个家里,我对奶奶的感情,是最深的,而我看得出来,奶奶最牵挂的也是他这个最小的孙儿。

  当我读书离家越来越远的时候,我发现奶奶也越来越孤单,她身体不好,很多年前由于风湿,左脚已不能正常走路,所以她走路都是一瘸一拐的,甚至在我的记忆里,没有见过她能和正常人一样行走,可她似乎并不是那么在意,每次我打电话回去说“您身体还好吧,没哪里不舒服把”她总是笑着说,“没什么。就是老毛病,这么多年都是这样,习惯了”。而最近两年,由于上了年纪,眼睛开始看东西开始变得模糊,吃药也没有效果,所以也就越发的变得不方便。每次我打电话回去都会说您记得晚上早点休息,眼睛不方便,下雨路滑就不要出门,您的脚不好,路滑容易摔伤,奶奶总是笑着说“我自己知道”,而她每次都会不停的说“在学校要好好读书,不要乱跟别人出去玩,你爸妈在外面找钱不容易,奶奶老了,现在什么都做不了,*时还可以到院子里种些菜,你们回来也有些东西吃,不用去买,也能帮你们守着这个家”。

  写着写着,不禁感觉眼眶有些模糊了,记得自从放假前打的电话之后,放假去了台州,由于电话漫游贵,身上也没多少钱交话费,都是从朋友那借来的生活费,就一直没有打电话给奶奶,只是和爸爸通过几次电话,心里很是惭愧,而这几天回来之后,一直在忙着文学社及小说的事,竟是忘了打电话回去个她老人家,前天晚上上网看见哥哥,他说妈打电话给他了,我才蓦然惊觉,原来鬼节已经过了,就是那天,而此时已是深夜,我的电话依旧关着机,然后心底一阵翻腾,我竟忘了这个家,心里酸酸的,不知奶奶多少次再等待着我的电话,我说过:要回去的。可我现在,连个电话都没有。我又为我的不孝深感自责。第二天,也就是昨天,我开了手机,看见一个拨打过我的号码,是爸爸的。那个节日,他们找过我的,只是我没有开机。

  我迫不及待我拨通了爸爸的手机,这个节日,我的问候似乎去的太迟了。爸爸接了电话,寒暄一会,妈妈说想跟我说话,于是又和妈妈聊了一会,知道最后,我说“奶奶在吗,我想和她说说话。”电话那头,传来了奶奶的声音,依旧是那么亲切,可我听出的是,她对我的想念,电话的声音很模糊,我发现奶奶竟然是在那不停的说话,我不知道是她没有听清楚我在说什么还是她有很多话要说,不过我听见了她的话,依旧是那几句,她说“你一个人在外面,要好好照顾自己,你说要回来的,可后面又听你爸说你不回家了,又一直没见你打电话回来·····在外面要好好读书,要读出个名堂,要有个出头之日,奶奶老了,不懂还有多少年,奶奶就等着看你出头的那天········”。我记得这个电话,不是我们的对话,因为至始至终,我的感觉是他没有听清楚我的一句,然后爸爸接过了电话,就那么短短的两分钟,却让我听得如此心酸。其实我感觉得到,他还有很多话要说,可电话里不方便·········

  我不知道这次我的倔强,我的自私,我的独断专行让多少人失望。但我最愧疚的,是对我奶奶,毕竟她老了,和我们相处的日子太少,现在能多看我们一眼就是一种极大的满足,而这点我都未曾给予……或许在生命的这条道路上,她不能告诉我该如何去走,却给予我无限的'温暖,让我一直牵挂着,让我知道,在那遥远的家乡,还有这么一个人在日思夜想的,盼望这个远行的孙儿能回去,和她聊聊天。

  或许对于奶奶来说,他期望的不是我能给她什么,而是希望我能有一个好的未来,在她的有生之年能看到她的孙儿不再让他担心,能有一个出头之日,能在有空的时候回家看看她老人家,她就满足了,然后她能对别人说,她有一个有出息的孙儿。这就是她这辈子最大的希望罢。遥远的家乡,那份牵挂,一直萦绕在我的心田,那个打小陪我走过几多春秋的老人,如今是否依然守在家门,盼这这个远行的孙儿能早日回家看看。

  或许在我们每个人心中,总有那么一个最牵挂的人,在我们最失落的时候。会想起那份淡淡的温暖,在我们最孤单的时候,会想在那份温暖中寻找些许慰藉,在世界一片安静的时候,心底会有那么一瞬间,是撕心裂肺的呼喊,而那份关怀才是我们最期望看到的,而这份牵挂,给了我们家的感觉,温馨。朋友们。常回家看看,那里一直有一个默默守望你的人,到哪里,都别忘了·········

  奶奶,我一直记着您的话,出门在外,要记得,遥远的地方,还有一个家,还有一份牵挂。

那些年的经典散文2

  望着曾经走过的风景,有着悲伤,也有着彷徨,那些所谓的青春就这样沉没在路过风景的途中。在转轨的岁月里,我们迎接双十的年华,在不知觉间,我们总在轻叹青春易逝,岁月也难留,曾经青春的岁月早已经回不去了,我们就这样在患得患失中开始新时旅程。

  对于认识你们,那是一场无关风月的故事,在岁月的雕刻,我或许已经忘记了你们的模样,可藏在心底那份纯真和笑容依然是那么清晰,我知道,笑容不为我,而我只是文字路上的一个孤行者,习惯了没有掌声,也习惯了没有烟火的世界。或者,你们都认为我孤独无比,可是你们并不知道在字海中的那份喜悦,那份属于读者送来的喜悦。

  有人说:喜欢文字的人都喜欢在黑夜中徘徊,仿佛黑夜的精灵在无人的角落中,跳着属于他们的舞蹈。说实在的,这我可不赞同,我觉得像我这样的文艺青年虽然喜欢黑夜,但并不沉溺黑夜,我们只是在这静静的世界去寻找一丝灵感,一丝能触动心灵的灵感。虽然我们不能用文字描绘出斑斓的世界,可我们能在这页纸张记载这流失的时光。

  你们是否还记得那些年的六月,我们一起在宿舍唱着毕业的歌谣,没有旋律,我们清唱狂吼,或许你们都已经忘记了,而我在昨夜,不知不觉地陷入了记忆的海洋,很久都没有醒来,如果说时间冲淡了那些友情岁月,为何在想起的时候,依然那么刻骨铭心,荡游在灵魂的深处不愿消散。

那些年的经典散文3

  有时候,我们总是习惯坐在一段时光里,静静的看着另一段时光。可是,青春真的就这样散了场,而我们却永远也回不去了……

  【一】那些年,我们还是孩子

  有时候,我们总是忍不住去怀念小时候,那时候我们还是一群孩子,幼稚、童趣、轻狂以及无知,好像这些就是为我们量身定做的一个名字。而我们每天也好像打了鸡血一样总有使不完的劲,一遍又一遍的玩着‘过家家’和‘丢沙包’的游戏,不知厌烦,却乐此不彼,也许那时候我们才是最快乐的。

  依稀记得小时候我们最大的愿望,就是自己能够赶快长大,那样我们就能够光明正大的在老师的眼皮下逃课,每天不用再去拿着方格本练字,不需要再去做那些烦人的数学题和背颂那些拗口的古文,当然更不需要再去为了那张没有填满的作业而白白的受老师罚站。那时我们最羡慕的人就是我们的父母,他们好像每天都是那么的悠闲,除了指挥着我们却不需要再去做任何事,他们也不需要像我们一样每天去学上着无聊的课,在我们的眼里,他们就如那些掌握着生杀大权的人一样,而我们却只能慢慢的幻想着,却从来没有逃过一节课。

  夏天里的我们总是起的那么早,而父母好像总是知道我们的心思,一副严肃威严的表情,一遍遍的叮嘱着我们不要去河边玩。那时候我们一致认为家长都很唠叨,悄悄的相邀几个玩伴,不顾家长的嘱咐,一起领着渔网和瓶瓶罐罐说笑着就偷偷出发了。夏季的太阳都很毒,可是那时我们都出奇的能晒,个个满脸通红的样子,一边捉鱼一边洗澡,相互间打得甚是高兴。那时我们总是有一副年少轻狂的感觉,总是要玩到深夜再回家,然后趁着天黑悄悄的藏好自己的战利品,好像自己从未出去过一样。但是家长好像永远都有对付我们的办法,趁着我们不注意的时候,使劲的在我们的身上划上一道,这时,我们就算再想伪装也无济于事了。接下来等待着我们的将是父亲严厉的跪罚,虽然我们早已经习惯了,但是当我们犯错时,心里的惊吓多少还希望有点侥幸能够出现,可是那样的侥幸却永远也没有惠及到我们。而我们却一直是在争吵与嬉笑声度过了很长时间。

  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小时候的我们会在街上和玩伴为了一件小事争得面红耳赤,谁也不肯妥协,直到各自的父母来调停为止;我们会拿着一毛钱的雪糕在玩伴面前不停的炫耀;甚至我们会以穿上回力鞋而高人一等。可是现在,这些已经随着时间慢慢的流走了,而我们的童年也这样消逝在了岁月的长河里,那些仅留的快乐现在也成为了我们永远的遗憾。

  【二】长大,是一个遗憾的词语

  随着岁月的侵蚀,那些小时候的梦想也终于在时间里慢慢的褪去了原本的颜色,我们的周围也在不知不觉中变得陌生起来了。而此时我们唯一没有改变的,就是我们还是如小时候一样不停的读书,不停的上学,只是这个时候我们步入了中学,只是这个时候我们也渐渐的学会了逃课,只是这时候我们也正在悄悄的长大……

  我们远离了家乡,远离了父母,只身来到这个完全陌生的环境里读书。少了父母的约束,慢慢的,我们就学会了很多以前不会的东西:比如吸烟,比如喝酒,比如打架等等。在学校,我们又结识了一帮新的朋友,他们来自很多地方,有的很远,有的很近,但都是以前我们没有听说过的。而我们小时候光着屁股长大的那些小伙伴,现在也早已各奔东西,都开始了自己新的生活,彼此间渐渐的变得陌生了起来。

  一切都是新的,就如我们刚来时一样。现在,我们不会再拿着一毛两毛到处显摆了,不会再把‘过家家’和‘老鹰抓小鸡’当做永远的游戏了,不会再穿着回力鞋让人使劲羡慕了。那些似乎都成为了昨天,而我们现在想起来却觉得它是那么的可笑,直恨自己不应该有那样的童年。

  似乎又是在一夜之间,手机,电脑及MP3等新生物传遍了大街小巷,一跃成为了时下最时尚的潮流。而我们也深深的陷入了其中,上课的时候会经常偷偷地翻墙出去上网,只是为了享受一下游戏里的刺激,而有时被老师逮住了,我们也会简单的编个瞎话就混过去了,毕竟那时候的老师也都单纯的相信我们。而当我们中的某个同学买了手机或者MP3,我们都会像跟屁虫一样,整天粘着他,只是为了感受一下时髦所带来的虚荣。

  再说说打架,小时候我们只会相互之间争吵,但不会刻意的去打架。可是,当我们上了中学后,那些只能被我们当做笑料来说,我们不会单纯的认为君子只会动口不会动手,因为那是对我们人格的最大嘲笑。在学校里,当听说我们中的一个人被欺负时,不等开口,我们就会一起拿着凳子上去,那时候似乎我们都习惯打群架(不知道是不是受了电影和小说的影响),只要有人挑衅,我们总是一帮人浩浩荡荡的冲了上去,没有人去关心老师会不会发现,只是觉得这件事必须有个结果。

  或许,长大后,我们都变了,变得不在那么单纯,不在那么善良。可是当我们真正去思考时,才发现在这样的生活中充满了遗憾,而我们也将背负着遗憾再一次上路。

  【三】青春,散了场

  大学——很多学子朝思暮想的地方。闲暇的时候我们甚至会想,那里是不是和现在的学校不一样,是不是有很多教室,是不是整天不用上课,不用写作业。可是当我们真正走进大学的时候,我们才会惊异的发现,原来这里和之前的一切都是相同的,唯一不同的就是我们真的已经长大了,真的实现了儿时那个长大的梦,终于不用再受老师和家长的管束了。

  而我们也好像真的就是一夜间长大,变得谦和,变得热情,变得不在那么捣蛋。没课的时候,我们会喊着同班的男生一起去操场打球,那时我们感觉好像又回到了小时候,浑身有使不完的劲,顶着烈日在球场上大呼小叫,然后直到玩的真的跑不动了才停下。之后,我们不会马上回去,只是坐在球场上休息,偶尔过往的漂亮MM,几个人也会时不时的抛几只媚眼,或者直接喊着那个女孩,一直到女孩不好意思跑开后,大家才没心没肺的傻高兴着。

  我们会一起租几辆自行车,然后出去海骑,没有方向,没有目的,只是凭着感觉向前走;我们会在清早四五点的时候,拍着寝室门把大家都喊醒,然后一起胡扯八扯的去学校的荷塘里钓虾;再或者我们会三两个人一起出去喝个小酒,畅谈着那些年及那些事,然后再趁着酒劲到KTV里大吼一番等等。现在想起来,那时候我们玩的真的很开心,也很天真,因为我们坚信我们会在一起走的很远。可是,现在我们真的要毕业了,真的到了说再见的时候,而我们却犹豫了……

  也许有一天当我们真正明白的时候,我们才突然间发现大学已经结束了,而我们现在却还有太多的遗憾没有实现,还没来得及细细的欣赏大学的风光,还没来得及真正的和每个人说再见,当然还没有和我们的青春正式的合个影。可是,青春就这样突兀的散场了,永远,永远……

那些年的经典散文4

  幸福就是和我们爱并且爱我们的人在一起,对现在的我而言,家就是幸福感的主要来源地,渐渐长大,在家的时间也越来越少了,想念以前陪在爸妈身边的日子,也珍惜着每逢暑假和家人一起的时光。那些年那些幸福是我美好的回忆也是让我不懈奋斗的动力。

  我和弟弟都上小学的那些年,爸爸工作妈妈在家负责家务和庄稼,那些日子,我每天带着弟弟和玩伴一起上学放学,弟弟成绩很好,每到寒暑假都拿奖状,也许是弟弟激励了我,让我开始好好学习,终于在四年级我拿到了第一个奖状。小学生时代总是爱玩的,那些年我们可以尽情玩,考试取得好成绩,妈妈会做好吃的奖励我们,爸爸忙好回到家偶尔会带菜给我们加餐,童年的时光是那么美好,那时虽不知道什么是幸福,但就是幸福。

  我上初中弟弟上小学的那些年,弟弟每次考试都是班级第一,我也一直用功学习,只是当时不知道上学的最终目的是什么,不知道还有重点高中或重点大学,只知道拿了奖状爸妈就会很高兴而且会夸我,至少不会因为弟弟拿奖我没得而说我,那些年,我和弟弟一起学习,会比他晚睡,有付出就有回报,有次考得好,拿了奖学金,放学回家交给了妈妈,那晚在爸妈的称赞中度过,就那样,好好学习着很开心很幸福。

  我读高中弟弟上初中的那些年,弟弟的成绩总是年级第一,因为中考失利,我读的高中不是重点高中,学习成绩也在年级第一,高中三年,我近乎做到了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在高中是住校的,差不多每月回家一次,妈妈偶尔会怪我回家次数少,说我只顾学习不想家了,高中时的目标很明确,就是考大学,放假在家时,我和弟弟一起学习回到很晚,爸妈会时不时地看我们学习,若是看我们很晚还没睡就会催我们早些休息,开学时是爸妈送我去学校的,每次都会带很多好吃的,都是妈妈硬往包里塞的,她总是怕我吃不好,那些年很充实很幸福。

  现在读大学了,弟弟上高中,我们都很少回家,能做的也只是给家里多打几次电话,提醒爸妈注意身体,鼓励弟弟用心学习。怀念那些幸福那些年,感恩家给的温暖,当然,要做的是珍惜现在的幸福。

那些年的经典散文5

  人生不是一部电影,不能快进,也不能重播。人生只是一江水,要么流动,成一条活水,奔流入海;要么静止,成一潭死水,映春夏秋冬。可江水永远不能倒流,人生亦不可能重播。于是过去的那些年便成了深深浅浅的回忆。

  如果说现在是人生的左岸,那过去的那些年,便是人生的右岸。如今站在左岸再看那右岸的风景多了些幸福的味道!也许那就是为什么斑白的老者总是喜欢讲过去的故事;为什么我们会常常追忆过去;为什么我们总喜欢在脑海的底片中,去搜寻过去的黑白照片。

  当我们受伤的时候,我们喜欢回忆曾经的那些年,躲进过去。智者说:人不能活在回忆里,人只能活在当下。可偶尔的躲进过去,也是一种保护自己的方法。当我们幸福的时候,我们喜欢回忆,因为现在和过去两个不同的时空,产生了相同的共鸣幸福感,于是那幸福的感觉变的更加强烈了。

  回望过去的那些年,妈妈买的一个小小的玩具,能让我高兴得睡不着;打架的小伙伴,第二天依然牵着手去上学;冬天挤一个被窝的好友;第一次恋爱苦涩的分手;为了考上理想的大学,挑灯夜战

  我们怀念过去的那些年,怀念那快乐的简单;怀念那没有金钱味的友谊;怀念那懵懂的不夹杂现实的爱情;怀念那浸着汗水的理想过去的那些年让我们感动。

  岁月如歌,低吟浅唱,可我总爱把你深情的凝望过去的那些年,因为你总能带给我久违的感动,湿润*涸的目光。我爱你过去的那些年。


难忘那些臭袜散文5篇(扩展3)

——那些年槐花飘香的散文5篇

那些年槐花飘香的散文1

  多么的有缘,遇到了一株喷香的洋槐树。

  此时,在杂乱的灌木丛里,一株开满花的小槐树,迎着风,吐香,含笑。

  一串串素香的花朵,隔着一层层参差不齐的叶蔓,翕动嘴唇和我低语,路遇的浅浅小暖,清宁,安然。有一种置身故乡老屋后小树林的温厚,熟悉。

  槐花扣人心弦的馨香,摇曳着心底的思念,回忆漾开,蔓延。

  最早的记忆里,画面不是很细致,但很清晰。在一个槐花飘香的季节,爸爸的好多同事到我家玩。因为家里是很小的茅草房,无法招待客人,爸爸就把他那一帮子朋友,带到茅屋后面的槐树林。摆上八仙桌,摆上木头板凳,摆上粗瓷大碗,烧一大锅的白开水。因为锅大,又是在外面支起的临时锅灶,没盖锅盖,烧开了,看到清冽的开水里飘满了洋槐花瓣瓣,清香四溢呢。爸爸的那些朋友每人捧着一碗槐花茶,谈笑风生。槐花使劲地飘着香味,五月温软的风一阵阵地吹着槐花飘飘,不远的小河那边传来布谷鸟的歌唱,我躲在一株洋槐树后面看着大人们吃茶聊天。

  这是记忆里美好的田园风情!

  五月的季节,在风里,在雨里,在我的窗前,在我的梦里,年少的时光染满了槐花甜软的香。

  那个五月,槐花开的正好,正香,我毫不思索的填了我的初考志愿。我从来不知道我的择校志愿和谁有关,但是那天,班长建找到我,很坚定的要我修改志愿表,要我和他选择同一所学校就读。

  我望着教室外婀娜的槐花,像云朵一样洁白,柔美。我沉默,坚持自已的选择。

  但在青春溜走的时光里,都有着槐花的浓浓香气,触动我心灵深处的软。

  分别后的每一个礼拜天,建都会带着书和学习资料来看我。

  那么多年的青春岁月,一直保持着纯净,友爱,真挚的情谊。就像是五月洁白的槐花,淡淡的开,浓浓的香,纯纯的白。

  花了很多年的时间走过青春葱郁的时光,却失之交臂,没有伤害。现在想想有一段没有伤害的过去,是一件多么美好的事情啊。

  读高中的时候,槐花开的季节,礼拜天喜欢和姐姐到家前的槐树林里散步。姐姐一边编织毛衣,一边和我并肩走在落花瓣瓣的槐树林小径间。

  姐姐低着头,妖娆的毛线在她指尖飞舞,像是绽放在手心的玫瑰,我知道姐姐是给自已结的嫁妆。

  阳光穿透婆娑的花枝,洒在林间,抬头是朵朵雪白的槐花袂舞,会有软软的,香香的朵朵落在唇角;低头,看见,脚踩软绵如雪的花瓣,铺就成丝绸一样的毯;四面都袭来甜软的香,染袖,轻盈。我和姐姐走着走着,不说一句话,忽抬眼相互望着,会心的传递这一份适,一份静。一枚枚花瓣,像轻飞的羽翼,沾满着香,轻轻,轻轻,飘,飘。有鸟儿欢快的鸣叫,蜜蜂的嘤嘤,加深了花开花落的静。姐姐走着,绕着毛线,毛衣编进了槐花的妩媚和温柔,是少女最纯的情怀。

  直到爷爷火气冲冲的在槐花林里找到我和姐姐,叫回家吃饭,我们才吐着舌头,嘻嘻的,依依不舍的离开林子。转身看到远远的白色花海,把田园的疲累梳理成月夜般的淡定和恬谧,在风中,轻柔的飘荡无边无际的香。槐花,朴素,但远远看去有云姿,如雾,雪色,莲韵的姿态。

  五月,槐花飘香,村子里弥漫槐花疙瘩的香。餐桌上有我和妹妹们争抢槐花疙瘩的闹声,掺着母亲温婉的训斥声;村前的老槐树下长辈们端着饭碗在闲侃,呵呵的笑声醉落了槐花瓣,纷纷飘扬。

  槐花落了厚厚的一地的时候,我和母亲扫了满满一车子的槐花瓣,母亲拉着*板车,我在后面跟着,小妹坐在车把边,空气里丝丝槐花的香,路边野花艳丽的开着。

  我懂,那些失去的岁月,永恒的是亲情。

  昨天梅发消息来,说我是不是回家了,看到我写的日志和曼相聚了。我扑哧笑了,那还是去年写的日志啊。可爱的梅,是真的想我了。

  我想起那个槐花飘香的季节。那时候,朋友小芳想约一个男孩,又没有勇气。梅和我想帮助芳,就从很远的小街跑到男孩居住的村子。因为年轻因为清纯,所以羞涩和扭捏。到了那个男孩的村头,躲在一片开满花的槐树林里,不敢出来了。三个人你推我去我推你去,谁都不好意思到村子里叫那男孩,僵持着,从林子边路过的杜老师看见,他诡秘的对我们几个人笑,似乎知道我们的秘密。杜老师说,如果有不好意思去做的事他可以帮忙,我和梅,小芳都欲言又止,脸却红了,赶紧逃离了那一处槐花飘香的林子。

  那样干净,细致的时光只属于七零后。

  前几天蓝天回家,他起身走了很远,我急急火火追上他大喊大叫:你回家看看槐花开了吗?带点槐花过来!蓝天很*静的回答:现在哪里有槐花,家里也没有槐树了!

  是的,槐树不在了,记忆里的槐花依旧在飘香。

那些年槐花飘香的散文2

  或许是对这个季节有太多的祈望,或许是对这个季节有太多的念想,每当春天的脚步踏入五月的时候,心绪就会随着槐花的馨香而涟漪荡漾,此情难忘,此景难忘……

  ——题记

  榆钱簌簌落,铺满了一地的吉祥。

  槐花穗穗沉,散发出诱人的清香。

  昨日还满树嫩绿的洋槐,今日已挂满了串串的白花,散发着淡淡的清香,让人神清气爽,也让人思绪飞扬、忆念悠长。

  那年的这月,槐花也是这样的繁这样的香。你我携着手漫步在树荫的路上,深嗅着让人神怡飘逸的清馨,禁不住想伸手掐下一穗洁白的碎花,当指尖触摸到花穗的那一刹,槐花怡人的馨香,让我沉醉在了这星光淡淡的梦幻之乡。

  那年的这月,一树树的槐花坠满了枝头,一串串的花蕊伴着清爽的微风微荡。你我坐在楼前的青石板条上,嗅着清馨的花香,默默地望着漆黑的天堑,虽说夜晚的风吹在身上有些寒凉,心里却荡漾着花的芬芳。

  那年的这月,我去了遥远的南疆,遍野的杜鹃与山茶在绚丽地开放,我却堕入了迷茫。或许是我没有看到槐花的洁媚,也没有嗅到槐花淡淡的清香,或许是那年的这月让人无法遗忘,或许是那年的这月让人牵肚挂肠。

  今年的这月,槐花又飘香,我独自伫立在我们漫步过的地方,你却去了何方?

  五月的天空上,大雪又纷纷扬扬,可是你写下的书笺,想悄悄地告诉我,你别来无恙,我在雪絮中寻找着你的信笺,一片一片,顷刻间我已经分不清哪朵是雪花,哪朵是槐花,映入眼眸的是天的茫茫、地的茫茫。

那些年槐花飘香的散文3

  一天下午,我骑自行车去上班。当我走过一段凹凸不*、支离破碎的小巷石板路,正骑着自行车小心翼翼地行走时,忽然,闻到了一股淡淡的甜甜的花香味。直觉告诉我,槐花开了!于是,我猛然抬头仰望,只见那小巷西侧的断崖上,几株槐树正开满灿烂的槐花。

  那一簇簇,一串串白色的槐花从槐树的绿叶间垂下来,白旺旺的一片,白得耀眼,白得芬芳无比,白得煞是好看。微风吹拂,那一簇簇,一串串无瑕的槐花,随风轻轻摇曳,婀娜娉婷,仪态万方。一时间,心便浸在这馨香的世界里了。*时,虽然我每天上下班都要路过这里,但是一来此处路面不*,十分难走,故而每次路过都十分小心地拣路而走;二来总是来去匆匆,无暇顾及路边的景色,以致常常熟视无睹,因此竟然连断崖边上的槐树叶子什么时候绿了,槐花什么时候开了,都无从知晓呢!

  停下自行车,我看着断崖边上那满树的一簇簇,一串串雪白的槐花,又一个劲地嗅着那散发着一股股淡淡的甜甜的花香味,我陶醉了。我仿佛回到童年时代,回到了远在几十里外的故乡,看见了我和小伙伴们也是在槐花盛开的时节,一起相跟着便疯跑到山上去。我们盘上槐树采摘那一串串的槐花,然后蹲坐在树荫下,将一串串槐花一捋捋地捋下来,满满地一把放在嘴里,大口大口地咀嚼着,香甜甜地吃着。捋了一串又一串,吃了一把又一把,吃得满嘴香,满嘴甜,那种馋相,似乎比吃美味佳肴、山珍海味都有滋有味,无比开心极了……而现在的孩子们,生活在物质相对富裕的时代,就连超市里的各种美味可口的零食都觉得不稀罕,谁还稀罕吃槐花呢!

  推着自行车继续向前走着,我又想起了去年的这个时候,我骑摩托车回故乡时,看见一路上五十多里的沟沟岔岔里、峁峁梁梁上,漫山遍野都开满了白灿灿的槐花,白旺旺的一片。每隔几里,在路边的树林里,摆着一摞摞的蜂箱,一群群蜜蜂正在蜂窝上空嗡嗡地闹着,正忙碌着飞进来,飞出去。一边有养蜂人在旁边搭起的帐篷……山上那些槐树是2002年以来退耕还林时栽的,就是因为槐树极易成活,并且凡是槐树根须所到之处,第二年又会长出许多小槐树芽来。这样,一年又一年,槐树便会连成片,成片成片的槐树林不仅给漫山遍野披上葱绿,而且每到五月间槐花盛开时节,漫山遍野都是槐花,像燃烧似的,一片灿烂,映白了山峦,煞是好看。同时,槐树林也带动了当地养蜂业的迅速发展。而槐花蜜也以其新鲜纯正、清香甜润,受到市场的青睐,赢得人们的喜爱。

  槐花,虽然没有梨花的素淡雅致,也没有桃花的灼红娇艳,但是她却质朴玲珑,香气馥郁,一串串白灿灿的槐花让人馋涎欲滴。槐花可以观赏,每到盛夏花期来临时,那一簇簇,一串串洁白的槐花缀满树枝,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甜甜的清香,沁人心脾,诗曾云“槐林五月漾琼花,郁郁芬芳醉万家,春水碧波飘落处,浮香一路到天涯。” 槐花还可以食用,槐花味道清香甘甜,富含维生素和多种矿物质,同时还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润肺、降血压、预防中风的功效。将其采摘后可以做汤、拌菜、焖饭,亦可做槐花糕、包饺子、蒸槐花(又名槐花麦饭)。此外,在制作粥、汤时也可加入槐花,食用时美味芳香,余味无穷。秋天时,槐树果实槐荚采集后还可以入药。正因为槐树的极其普通和易活,赢得了人们的喜爱,人们常植之于屋边、路边和山野,因此每当夏季来临时,槐花就无愧地成为乡村一道独特而亮丽的风景。

那些年槐花飘香的散文4

  清晨起来,推开窗户,清爽的夏风拂面而来,温温柔柔,周围空气里弥漫着淡淡的槐花香气,轻吸一口气,甜到心底;再深吸一口,这香气便浸入体内的每一个细胞,带来别样的欣喜和舒畅。

  放眼望去,楼下成行的洋槐挂满了白色的风铃,一串串,一层层,洁白如雪,温婉似玉。伴随着清风,好似一群群蝴蝶翩然起舞。

  朝霞似锦,花香为伴,我开心地做好早餐,回屋招呼儿子起床。

  小家伙一改往日的慵懒,已然自己醒来,看着我进来,躬身坐起,忽又仰靠在床头,挑起长长的睫毛,伸出莲藕般的小胳膊一下子环住了我的脖子,宝石般的黑眼睛注视着我:“妈妈,节日快乐!”

  “什么节日?”我一怔,竟然想不起究竟是什么节日!儿子笑得两眼眯成一条缝:“母-亲-节-亲亲”说着噘起花瓣一般可爱的小嘴唇向我靠过来,我急忙伸出双臂,将这枚还带着一丝乳香的小身体揽到怀里,亲了又亲,紧紧地抱住,不舍放开。生儿如此,夫复何求?

  透过窗子放眼望去,洁白的槐花如雪般,在绿叶间快乐地盛开着。再看那满身皱纹的老槐树,它在春天里默默地酝酿着蓓蕾,精心地孕育,耐心地守护。

  在春风已逝,风吹雨淋之后,迎来了满枝满树的灿烂,迎来了满怀深情地花香,怎不叫人感慨?怎不叫人感动?

那些年槐花飘香的散文5

  一年一度的母亲节步履蹒跚而至,像满头染霜、腿脚不灵便的老奶奶,拄着拐杖颤巍巍地走来。

  此时,满树洁白的槐花为了迎接母亲节的到来,经过一年的精心准备,绽放得如此灿烂。一嘟噜一嘟噜飘逸在树梢,像老母亲银白的头发飘拂在饱经风霜的额头上。

  槐花散发着醉人的清香,就如同母亲精心张罗的一日三餐美味佳肴,让人垂涎欲滴。

  年年槐花飘香时节,大都在母亲节前后,城里人不惜以昂贵价钱购买“康乃馨”敬献给为子女呕心沥血的母亲;质朴的农村人则把成筐、成篮的槐花送给母亲,不是为了表达敬意、谢意,而是嘴馋,渴望母亲能以传统的方法做一席槐花菜、槐花馍、槐花面疙瘩……以饱口福。母亲满心欢喜地锅前锅后忙碌,当飘着诱人香味的槐花食品端上餐桌的时候,母亲则像凯旋的老将军,坐在一旁,欣慰地看着子女饕餮——母亲要的就是这种氛围。母亲要的不是子女的赞美,而是无拘无束地吃相;要的不是金钱、地位,而是团聚时的温馨、和睦——母亲是最容易满足的!

  多年来,每年槐花飘香时节,我的心都会潮湿,像那清晨挂满露珠或雨滴的槐花,沉沉地——母亲辞世已十多年了!

  母亲生前压根就不知道她还有自己的节日;子女们也从没给她献过花,甚至一句温馨、祝福的话都没有当面对她说过,但母亲从不计较。她不奢望子女能给予她丰厚地吃穿住用,而是盼着子女能常回家看看。垂暮之年的母亲身体多病,骨瘦如柴,常年吃药打针,病榻上的她对天伦之乐渴盼日甚;弥留之际依然操着我们姐弟七个家庭的心。他能清楚记得我们姐弟七个的生日,结婚纪念日;能记得孙子孙女的属相;却不记得她自己的生日。她和千千万万母亲一样:为子女操劳的多,为自己想的少!

  母亲料理生活精打细算。无论丰年、歉年,还是“糠菜半年粮”的荒年,她都能让我们填饱肚子。野菜、榆树叶、槐树花,母亲都能做成保命的饭菜。虽然清淡,却使我们渡过了一个又一个饥荒。母亲使我们对野菜、榆树叶、槐树花产生了感情,至今还不能遗忘。

  母亲做槐花食品很专业,不管是蒸还是炒,都能给我们极强的食欲,让我们百吃不厌。槐花的根深深地扎在心底。参加工作后,每年槐花飘香时节,回去仍然缠着母亲做槐花食品,不是缺吃的,不是闹饥荒,而是想找找从前的感觉、重温儿时的旧梦、回味饥荒时的生活艰难……

  母亲,您还好吗?天堂那边的槐花也应该开了吧!母亲啊!如今的您是不是两鬓又添了几绺白发,也应该还是那样总爱笑吧;是不是还像以往那样节衣缩食啊?是不是又如往常一样蒸了一大锅槐花;是不是也像儿子思念您那样思念儿子呢!儿子多想再次看到您站在家门口那颗槐花树下期盼远方儿子归来的眼神,如果您想让儿子再尝一口您亲自做的蒸槐花,那就在晚上给儿子托个梦吧!

  母亲啊!又到了五月槐花飘香的季节,但儿子却再也不能亲口尝尝您做的蒸槐花,那只能用文字和记忆来表达对您的思念。如果时光可以倒流,我会精心采摘满满一篓槐花,让您一点点的、慢慢的做一顿蒸槐花,这顿饭的时间希望是一万年,这样就能和您天天在一起,如果有机会我一定会把细细端详您,我的母亲!

  多年来,每当槐花飘香时节,我都会想起我敬爱的母亲:想起母亲的音容笑貌;想起母亲的谆谆教诲;想起母亲的呕心沥血;想起母亲劳作的身影;想起母亲病榻上的痛苦……我记不住母亲节的具体时间,我只记得每年槐花飘香的季节,我把这一段日子都当作母亲节。我每天都在心里默默地为逝去的母亲祷告、祝福。

  愿把这满树飘香的槐花,作为迟到的礼物献给天国的母亲,希望所有已在天堂的母亲天天都快乐!

  愿天下母亲一生*安,天天快乐!


难忘那些臭袜散文5篇(扩展4)

——那些花儿经典散文 (菁选3篇)

那些花儿经典散文1

  下午。伴有雷鸣。昏天暗地。席卷开来。

  我偷得半日闲。带着些凉爽的心情,拿着一把小凳子。坐在屋檐下,静静聆听…

  我不怕这打雷声,即使它振着我的耳膜,它伴随着这雨来的。没有它总显得不够痛快。不够味儿。

  于是嗒嗒的雨声乎乎的风声隆隆的雷声混合在一起,浑然天成一种音韵的旋律,成就了一场美好的音乐会。跳跃的音符欢快的漫游着天际,这是自然的纯朴的声音。我自认为没有哪个音乐家的造诣能够达到如此娴熟的地步。

  如一场盛大的洗礼。在洗礼中反复的思考自己,如何去做一个更好的自己,实现人生价值。体验*世界的乐趣。做一些改变…活的像个人。准确的说是一个大人…

  雨渐小但还未停。雷声在继续,外面的世界变得了清晰些了,雨中芒果树任风肆意的摇曳着。丰润的果实能够猜想到它成熟时金灿灿的光泽。某些不知名的花苞被雨唤醒,接受着和我一样的洗礼。预备着何时在我们不经意的情况下偷偷绽放它一生的美丽。

  那些花儿,那些花儿…你是否能够读懂它其中的含义?…

  路边上一只小青蛙高兴的跳来跳去。或许它正等着它的癞蛤蟆小女朋友和它一起分享这场美妙的盛大的宴会呢…

那些花儿经典散文2

  夏日的风从荔枝花上飘过,如掠过琴弦。那些花儿轻轻地落在地上,我拾起一朵,放在手中。

  拾花,拾花。

  顿时惊觉,花儿开了,真的开了。落花零散,我懂得花离开枝头时的无奈……

  回忆童年,我依然清晰记得那些花儿。荔枝花开,宣告一个丰收季节即将到来。此时父亲总喜欢把我扛在肩膀上,一起前往果园为荔枝花喷上保花药。父亲先在药箱里调好农药溶液,再将药箱挂在背上,让喷口对着花儿,双手一伸一缩便将溶液洒在花儿上。花开结果,所以父亲总是小心翼翼地呵护每一朵花。当花儿结成果实时,父亲欢天喜地爬到树上,用钢叉夹住荔枝果,“卡刷”一声,荔枝果便落在筐里。父亲虽然很疲劳,脸上却一直绽放着笑容,如花儿一般。第二天一大早,父亲就把荔枝果运到水果市场。

  记得我上小学一年级的那一年,一天夜里突然刮起狂风,被“大闹”过的田野乱七八糟,树木东倒西歪。天亮时,我跟随父亲来到果园。只见嫩绿的荔枝树叶纷纷落地,上面停留着凌乱的小水滴斑斑迹迹,混浊得不成样子。荔枝花经受不了狂风的打击,无奈地脱离枝头,与落叶混成一片。父亲立在一旁,望着地上的花儿,皱着眉头,脸上露出难过的神情,沉思许久。晚上,我听见父亲与母亲的对话。“花都落了,今年没果了,娃儿的学费……”“去问三叔借吧,要不把那两头猪卖了。”我站在房间外,心里丝丝隐痛,两颗泪珠顺着脸颊滚滚落下来。我明白,那么花儿对父亲而言意味着什么,对一个家庭意味着什么!

  今年荔枝结果时,我正处于高考的紧张复习中。那天,父亲提着一篮荔枝果来看我。我从父亲手中接过荔枝果时,看见他那手掌竟是如此的粗糙,布满了数不清的茧结。荔枝果又红又大,沉甸甸的,父亲看着我说:“瘦了,多吃些荔枝果补补身子。”“嗯,”我应道。抬头望着父亲,他那关切的眼神中寄托着一份热烈的期望,历经沧桑的脸上写着一份浓浓的关!父亲停留片刻就走了,匆匆地,匆匆地,犹如划过荔枝林的飞鸟,在我心中留下一个抹不掉的身影。

  我拿到大学录取通知书的那一天,父亲笑得合不拢嘴,逢人便讲:“我娃儿考上大学了,考上了。”父亲欢喜得像个孩子,似乎在消融着十几年来的冰雪,我看到冰雪又变成了滚滚的热泪,悄悄地从他的眼里渗了出来。昨夜,我又梦见了父亲。醒来时已泪湿枕巾。我明白了,我才是父亲多年来一直努力培养的花儿。

那些花儿经典散文3

  若干年前,我对于师宗的全部印象,不过是师宗的几个朋友而已。至于她的地理样貌、世情水土、习俗风物如何,于我而言,如同风马牛不相及的事。因此,那个时候,听别人偶尔谈到“师宗”这个词语,我脑海中浮现的,除了朋友,还是朋友。之后,在与朋友的不断交往中,“师宗”这两个苍白、冷漠、无味的字,在时间的催化下,竟慢慢洇了色彩,附了暖意,再后来,这色彩与暖意殷成轮廓,垒为地块,直至有一天,成了我再也无法舍避的一个地方。

  二十一世纪初,曲靖旅游业刚开始热炒,师宗菌子山深藏不露的马樱花正羞答答准备向世人敞开胸怀的时候,朋友的邀请来了。朋友说,春天是菌子山最美的时候,“这个时候,马樱花开得正旺。再往前,含苞待放,遮遮掩掩的少些风情;再往后,繁花放纵,飘飘落落的煞了美意;阳春之时,朵妍瓣艳,新新鲜鲜的,不早不晚,观赏最合时宜。”这个朋友是个诗人,为了说服我到师宗,不叙友情,却只管把最惹动我的一些描述,用信封邮给了我。他是一片好意,执意要让我赏看一片最美的风景,而我却踌躇了,不知自己应了此行,是重了美景,还是轻了友情。

  闺蜜说:“文人就是喜欢咬文嚼字,瞻前顾后,人家邀请你去赏花,你就去赏花,你顾忌到其它,只能说明你想得太多。你多心了!”她嘲弄似地笑我。我一惊,觉察自己在文字和想象中沉溺太深。是啊,熟识的朋友,陌生的地方,仿佛必然要遭遇的一段时空,没有任何可以拒绝的理由,好吧,师宗,就让我们来一次相遇!那么,来到师宗,来到菌子山,注定,我只是为了那些花儿?

  三月的春天,春意萌动,阳光却有些飘忽,有些迷茫。同样的高原,到达师宗的那些峰峦却起伏得异样,仿佛乳白浮动的黛色里蕴涵了难以启齿的告白。路很颠簸,客车慢慢悠悠往前赶,刻意要让我铭记这次出游似的。一个人的旅程孤独了些,还好,有春光陪伴,有一段又一段在春光中肆意绽放的春色为伴。一个人到达师宗的旅程,仿佛也因此显得饱满而浪漫。

  印象中,那些花儿就是一个神话。

  是在到达师宗的第二天,是和朋友快乐聚首,把酒言欢之后。春天的早晨,阳光朗朗,却赶不走高原永远保有的那份清新与清冷。客车换了轿车,路却是依然颠簸,以至让我怀疑,那些传说中鲜美的花儿,依然留存在传说中而已。就在这一愣神的当口,就在某条通向大山更深处的地方,一株娇艳繁盛的马樱花出现了。仿佛凌空飞来,又仿佛破土而出,没有前奏,没有铺垫,当你看到的时候,它独树而立,却早已站成了风景。脚下,枯睡了整整一冬的野草正拼了命赶绿,那些已然萎死的茎叶,与杂乱无章的褐色山石一起,拼构出另外的风景。一棵、两棵、三棵……疏远的,独立的,但舒展着,傲立着,绝不曲虬折干;再走一段,是一簇簇一篷篷的了,枝连着枝,叶叠着叶,簇拥着,铺呈着,满蕴深情;及至最后,是整片整片漫山遍野的流泻着,奔放着,肆无忌惮。

  无数次,在春天的高原,在高高的密林深处,或是在流水潺潺的溪水边,杜鹃变幻了花色,点缀了春光,我追逐的时候,我以为那些灿烂与繁盛,就是可以让春光失色的乌蒙之花。原来不是。和马樱花相比,之前我所见过的那些小小的杜鹃都太*俗太脂粉了。目前为止,对于菌子山上的马樱花,我只是用蒙太奇的手法,对它的树林作了粗略的勾勒而已。

  没有喧嚣,亦无陪衬,只静静一立,无论独树单行,还是连片成海,那硕大花朵都是对春天别样的献礼。凭借高原的高度而显高贵,因了时间的深邃而藏典雅,油绿的树叶可以忽略,那堆叠着延绵着张结着的花,那荡漾着铺排着亮闪着的色,从单独的一树到成片的一林,从清晰可见的`一朵到渐欲迷眼的一片……抑或,那只是杜鹃花仙的一件霞帔,因为留恋而有意遗落。故而,随意的生长,哪怕静静悄悄,在明净清澈的天空,在空旷悠远的高原,却已千姿百媚,熠熠生辉。感觉,天,更高更远了,地,已然塌陷,我已不再是我,天地间傲然挺立的,只有那些花儿。

  在春天的高原,没有谁可以拒绝这样的美色。

  我不是植物学家,无法分辨在一座叫菌子的山上究竟分布了杜鹃的多少个种,周围又生长了多少杜鹃之外的珍奇;我也不是地质学家,可以对菌子山奇特怪异的地质构造作深入研究分析,然后得出结论说,像杜鹃马樱这样的花种,最适宜生长在云贵高原乌蒙山这样的地理环境中;我也不是旅行家,来到师宗菌子山,非得对这里的自然环境作长期的观察,包括草长莺飞,包括晴雨暑寒,包括那皱裂着仍然生生不息的千年树干。我只是菌子山一个匆匆的看客,我置身其中,我看到的,确乎只是无数安然怒放的花朵。不必再叙写那些花儿的形态与着色了,那润泽丰美的饱满叶瓣,那淡浓相浸的纤丽黛粉,是再精细的画笔,也难描摹的。

  这是我第一次看到菌子山,确乎,在那个时候,我的眼中除了那些花儿,再无别的,就连陪同的朋友,也被我调侃,我说:“你若披了霞衣,也会是马樱花一朵。”这是真话。徜徉花的海洋,我晃觉自己也是其中一朵。

  到师宗,到菌子山,表面是看花,更多的本意,原是为续友情。可是,现在,不知不觉间,我感觉自己已经爱上那些花儿了。

  至于朋友,陪我出行,当时究竟怀了怎样的心绪,我至今未知。于我而言,这也成了一个永远难解的谜。时间的谜,生死的谜,感情的谜。

  如今,我这位朋友,因为一场疾病,已早早离开了我们。而我,只是那样的一次,对菌子山上的那些花儿,便也再难释怀。爱上一种物件,爱上一个地方,不是因为别的,只是因为,某段感情,某个人。有些交往,哪怕*淡,却洇了真情,哪怕遥远,但附了暖意。

  今年春天,又有朋友邀我菌子山踏青。

  十多年过去,菌子山上的那些花儿,会变得怎样?内心深处,忽然会冒出这样的疑问。这十多年间,也曾因为工作的关系,多次到过师宗。考察过竹基的传统文化,调研过彩云的农村文艺演出,也游览过凤凰谷清丽幽雅的风光,菌子山,却是再也没有去过。这是安排的一种巧合,也有有意为之之嫌。最美的风景,不敢多看,怕物极必反,感染审美疲劳的怪病,怕物是人非,惹动深藏的某些情愫。

  然而,我终究还是来了。菌子山,你还好吗?花儿们,你们还好吗?

  经济高速发展的互联网时代,通向秘境的道路也变得快捷,十多年前需大半天的路程,如今不到两小时就被甩在了身后。高速,让我们情感的到达也变得快捷。

  远远没有我想像的那样久远,静静延绵的菌子山,仿佛昨天我才来过。朋友,你还能来陪我吗?

  临出发时,曲靖正落着稀疏的小雨,倒像洞悉一切的神明看透了我的内心,要与我分担。隐隐的忧伤就这样降临。

  到达菌子山的时候,却是没有雨。天空有一些阴霾,阳光时不时钻出来,照着这一片沧桑了几百年却仍然青葱着的不死之林。还是来得晚了些。山风摇曳中,只看到一树一树的繁花凋谢,瓣儿落了一地。偶尔有几株叠红堆紫,但已然失了鲜艳。这个时节,更加惹眼的,早已不是那些花儿了,是整座山铺天盖地的翠绿,还有那洋洋洒洒满地的落红。这样的时候,我想到了这样一些诗句:

  盛不住的光阴总在想象不到的时候

  从疯狂生长的芽叶间

  漫不经心溜走

  多年之后的春天

  从雨的这头到雨的那头

  我深吸一口气

  只为在一刹那错过的一次相遇

  时间翻了翻页

  世界在一片落红里

  沉淀出另外的颜色

  千年老树花败

  曾经游走的山径

  已经忘记当年是怎样邂逅

  没有想过如何又来了

  漫山遍野繁华看遍

  我却找不到出路

  亦寻不见归路

  不知道如何又想到了诗。是因为那位写诗的朋友吗?尽管我们之间的交往仅限于所谓“邂逅”,尽管我们早已阴阳相隔,然而,生与死之间,又有着怎样的界限?

  是在菌子山深深的马樱花树丛间,或白或粉或红或紫的花瓣散落在渐青的草地上,不时几缕迷离的阳光透过,斑斑驳驳的光点象筛落的银。若干年前看到花开,若干年后目睹花谢,以为季节在我没有在场的时候停止了更换,以为时光在我没有经意的时候放弃了流转,事实上花开花谢,草枯草长,时光一刻也没有停止,如同这个季节,在我没有到来之前,那些花儿与若干年前一样鲜艳,一样慑人心魄。那年春天,在我走后,在春天就快闭幕的时节,同样有片片招惹了光阴的花瓣,在某个夜黑风高的夜晚,或露寒珠冷的清晨,义无反顾地坠落、坠落……繁花固然艳丽,落红同样壮美,世人又何必多情自扰,以为凋谢,便是可感喟的悲情。想到了龚自珍的诗句:“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春暮到菌子山赏花,本以为是件伤恸之事,因为远逝的朋友。然而,这个春天,在纷纷的落红里,我分明看到了一张似曾相识的脸,很安静,很安详,一丝微微的笑意在嘴角。就是那位朋友,已然离开,却分明还在。我猛然醒悟,生死本是自然,只可笑世人以生为死,以死为生,还自诩聪明。

  就要离开的时候,阳光出来了,明朗的,清澈的,确定那些很快就要萎谢的花朵,在扑向大地的时候,是快活而深情的。那些花儿,只要和这片树林一起,任时光穿梭,任斗转星移,盛开和凋谢,永远精彩。

  那么,我还有什么可遗憾和迷失的?

  从春盛到春暮,历经一种花儿从繁盛到凋亡,以为是走不出的一条路,以为是无法回归的一种情,却原来,只需一个看视的瞬间,只要轻轻地说一句:“朋友,走好!”

  什么都没有发生,在高原的春天,在菌子山蜿蜒陡峭的山崖上,在明亮浩然的阳光里,那些盛开的花儿,你爱上,很美,你没有爱上,依然很美。朋友,此生有我记得你,还有那些花儿,已经足矣!

  岁月静好!


难忘那些臭袜散文5篇(扩展5)

——那些工地上的日子散文随笔 (菁选2篇)

那些工地上的日子散文随笔1

  我曾经在铁路工程单位工作10多年,有过长年累月奔波在工地上的生活经历。回想起了来,那些日子艰苦而忙碌,但也充实而快乐,让人难以忘怀。

  在我储存的记忆里,工地的日子多是沸腾的,豪放的,它激动人心,给人力量。众所周知,铁路建设工程投入巨大,一个工程往往摆开就是几十公里,一般都在几公里以上。一支支施工队伍开进,成千上万的施工人员你来我往,几十台甚至几百台施工车辆奔驰,那场面,那气势,谁见了都会为之震撼。1986年,我参加衡广复线韶关火车站扩建工程施工。工程要在既有线旁开辟一片新站场,并建设20多栋职工住宅楼。工地长5、6公里,宽1公里多。我们公司四个工程队1000多人开进各个施工点,展开全面会战。只见既有线上一列列火车南下北上,汽笛声声,车轮滚滚。一旁宽阔的工地上,正被挖掘的土山下,轰鸣着的一台大型挖掘机和两台大型装载机挥舞巨大的挖手和抓斗在作业着,20多辆载重10多吨的进口自卸卡车沿一进一出两条通道你来我往,向外运送着泥土。在其它施工点,也是人来车往:有一队队喊着整齐号子打夯夯实路基的,有一伙伙操纵机械进行涵洞顶涵的,有一列列肩扛手抬运送钢轨、枕木的……在对面的山坡上,是一处处林立的脚手架,数百名职工和民工在奋战着。整个工地上飘扬着一面面会战的红旗,一派热火朝天。走进工地,那宏大的场面,雄伟的气势,就如一支嘹亮的交响乐,就如一幅壮丽的画卷,没有人不会无动于衷,每每放眼工地,我总有一种莫名的冲动,我被工地的雄阔、粗犷所震撼,进而给征服,给感化,给鼓舞,给融合,心中油然而生铁路工程人的自豪感。正是我们这些铁路工程人铺就了神州大地上的钢铁大动脉,建起了铁路职工家属俱欢颜的广厦千万间。于是,浑身充满了豪情,甘愿为它奉献出自己的全部力量。也正因此,我们年复一年。日复一日,无怨无悔地在祖国的铁路建设工地上奉献着自己的光和热。

  当然,工地的日子也不全是这样的壮阔和豪迈。在一些小的工程中,在那些铁路的沿线小站里和远离城市的深山僻壤里,一个工地往往只有10几号人,不会有什么施工机械,基本是人工作业。很多的时候,不到一个月或几个月就完成了施工。这时的工地生活多的是寂寞和沉闷,需要铁路工程人的坚忍和耐心。

  但不管在什么工地,工地的日子都是紧张的,繁忙的。千里铁路始于足下,一枕一轨,必须一根根铺向远方。万丈高楼*地起,一砖一石,只能一块块垒成。投身工地,就有干不完的活,做不完的事。工地上没有星期天、双休日、节假日的概念,除非下雨下雪天,天天都得上班。又往往总是工期紧,也就总要赶时间,抢进度,加班加点成为家常便饭。什么是“早出晚归”,到了铁路工地上就知道了。什么是付出,到了工地上也就明白了。1987年,在衡广复线银盏坳至军田区间复线工程中,一座庞大的石山挡住了去路,爆破作业拖延了工期,超期就要影响整个复线按期开通。没有别的选择,只能全力突击,赶超工期。工地上的几百名职工和民工分为两班,日夜轮班奋战。爆破声一阵接着一阵响彻工地,抢运石块的汽车穿梭不止,工地上一片忙碌。汽车司机不足,不能轮班,不得不连轴转,困了在驾驶室打个盹,睡一、二个小时,醒了接着干。经过近三个月的激战,我们铁路工程人硬是用血肉之躯啃下了面前的坚硬的石山,按期开通了铁路。

  自然,工程施工是艰难的,繁重的。走上铁路工地,生活就注定了不再轻松,不得不背负更多辛劳前行。由于铁路建设的特殊性,工地多在山野乡村,远离城市,远离繁华,生活条件简陋,住的是工棚、帐篷或是租借的农舍,食宿简单、低劣。又缺乏娱乐条件,生活单调。业余时间往往无处消谴,也就靠看电视、喝酒、打牌等最简单的休闲模式来打发时光。在工地上,工人干的基本都是挖掘、装卸、搬运、捣固、架设等重活、粗活,又累又脏,一天下来,总是汗流浃背,腰酸背痛。稍不小心还会闹出事故,轻则弄伤受脚,重则丢了性命。长时间离家在外,更要忍受思乡恋家的煎熬,就如江南的黄梅雨,下个不停,总有一份湿淋淋的心情。老实讲,做一个铁路工程人真不容易,也不简单,需要做出很多的牺牲。我们常说奉献,在工地上工作,我以为那就是奉献。那是为了祖国的铁路建设,舍小家为大家,牺牲个人利益为了国家利益。

  话又说回来,工地的日子也不只是沉重的灰色,云雾散去,常有一抹抹亮丽的色彩。长年在外走南闯北,不由得你不见世面,不长见识。在施工的一路奔波里,各地的风光名胜也是扑面而来。在襄愉电气化铁路工程的施工中,我走过了十堰东风汽车集团的十里汽车城,领略了大巴山、小巴山的绮丽风光,感受了鄂西陕南的风俗人情……在石太电气化铁路工程的工地上,我目睹了太行山的雄奇和险峻,看见了大同煤都的滚滚乌龙,经历了北国严冬的考验……在广深铁路复线的建设中,我们从石龙工地到樟木头工地再到*湖工地,见证了深圳特区的起步,沐浴了南国风雨的洗礼,接受着现代观念的熏陶……写到这里,我想起了参加湘黔铁路电力贯通线工程施工的情景。当时,我们一个水电工程队带着几百名民工分布在坪口至大江口一百几十公里的铁路线上,这里有多处区段是高山深谷,河流纵横,山美水秀,每一处都是一片景色。在一个叫思蒙的施工点,有一条清澈、纯净的小河,一眼可看见水底游荡的小鱼和石子。河水就在一座座高高低低的青翠山峰间静静流淌。我们上下班都要在小河上乘船来回。坐着机帆船,一路行进,那感觉,说是在画中行,一点不虚。尤其是收工回来,夕阳西下,小河宁静而安祥,凉爽的山风携着阵阵不知名的山花清香徐徐拂来。一身大汗、通体疲乏的我们坐在船上,清风拂体,美景在望,那个舒坦啊,语言真的难以形容。

  的确,工地上的生活是多滋多味,多姿多彩的。有壮阔也有沉寂,有苦楚也有甘甜。我们铁路工程人也是了不起的,正是我们辛勤的劳动,一条条钢铁大动脉伸向了祖国的四面八方,一座座高楼耸立在神州大地上。我们走到那里,就驱除那里的荒凉,带去一片繁华。我们的奉献无须评说,它已经醒目地书写在祖国的大地上。

那些工地上的日子散文随笔2

  在繁华都市,有这样一拨人,他们活跃在各个建筑工地上,付出自己的汗水,为这个城市的建设添砖加瓦。

  一个手握抹子挥汗如雨的男人,背后常常有一双温柔的眼睛。这眼神来自女人,她的工作是负责给男人供灰递物。

  站在脚手架上砌砖抹墙,属于技术工种,工人一天有两三百元的薪资;而零敲碎打、递物供灰、编织框架的工种,因其简单,工资就低,一天也就是百八十块。这些薪酬低的、零碎的、打下手的活,通常由妇女们来承担。

  所以看到一个男的',带着一个女的来干活,这就不足为奇了。他们在长期的磨合中,丝丝不乱,已经相当默契。譬如男人一个眼神,女人就知道他什么意思。譬如妇女奋起把一斗灰浆往上提的时候,男人不失时机,一猫腰,一伸手,在悬空里就接着了女人递过来的灰浆。这样,女人也省了不少力气呢!

  男人带病出工,女人会关心地提醒该吃药了,然后递上水杯,甚至把药片剥开,直接塞进男人的口中,男人就“咕咚”一口水咽下,心想,这女人还真是心细呢!女人还会弹去男人头发上沾染的灰土,拍打他衣服上的污物,提醒男人及时穿防尘服、戴口罩。

  女人有时候会不舒服。女人不舒服的时候很沉默。男人挥着瓦刀,叮咣叮咣埋头干着活会从心里悟到:哦,这就是女人的生理期!这时,男人会温柔好多,会从架子上下来,主动夺过女人手上的工具器物劝说:趁领班不在,你一边歇会儿去!

  男人就把女人的活计揽了去,一身兼两职。男人充分体现出性别优势,能征善战,没耽误工夫,一晌该出多少活,照样出多少活,不打折扣。

  久而久之,男人和女人就成了传说中的“一合手”,配合得相当漂亮。工头分活时,就直接点名安排男人和女人混搭。有时男人也会主动提名,让女人来一起揽活儿。

  有人说,男人和女人这么下去,会不会擦出什么火花来?对于双方的家庭来讲,这会不会是潜在危险呢?非也,农民工男女,他们本质的淳朴与心中的责任,还有家本位的思想,永远不会改变。他们,只是在奔小康的一段路上共同洒下汗水的伙伴罢了。


难忘那些臭袜散文5篇(扩展6)

——手工制作圣诞袜的方法图解

手工制作圣诞袜的方法图解1

  按照纸型裁剪各布片。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在裁减的时候要裁剪出左右对称各两片布片。里布的袜口处比表布高出3cm,作为袜口装饰边。

  布片的直线的部分用*针缝,缝到布的两端缝合。其中袜跟和袜尖部分,可以用贴布缝的方法贴缝上去,这样缝出来的效果会较为*整,也比较容易。方法是:先将布片在内侧按照纸型的弧度向内折好,然后将折好的布片放在袜跟处,摆好后用珠针别好固定,用立针缝针法缝制

  在表布下放好铺棉

  放好铺棉后,缝上花边和装饰雪花亮片

  将里布和表布面对面在袜口处缝合

  把缝好后的两片面对面用珠针固定好,在这里要提醒初学者,在刚开始学习拼布的时候,一定不要嫌麻烦,要在缝制前将要缝合的布片用珠针固定,这样在缝制的时候就不会出现布片错位的情况了。制作拼布的时候一定要细心的将准备工作做好,才不会在制作过程中因为手忙脚乱影响制作。

  将缝好后的袜子返到正面,返口处用藏针缝(也叫对针缝)缝合。将里布放进袜子里,将袜口处多出来的三厘米翻折整理好。

  装饰布条剪成2cm宽,长60cm,缝在袜口处,松塔缝在蝴蝶处装饰。


难忘那些臭袜散文5篇(扩展7)

——经典散文:那些年的青春

经典散文:那些年的青春1

  我一直试图努力安慰自己 时间的流逝不是消失或变老而是某些事物的尘封的心态的成熟。

  青春像一场盛大的祭祀 寂寞与期望里开始 荒凉与绝望里结束 我一直在想我的青春到底是以什么样的方式开始又会以什么样的方式结束?我像所有迷茫的流浪者一样 一直在漂泊 一直在回忆 不知在哪里停留 不知哪里是尽头。

  在这个年纪忧郁是青春的代言 但、年华落寂 你与寂寞无关、在哭过笑过痛过之后 更明白了幸福的味道。

  我们相识或陌生 这个冬天的来临就如整个世界的落日黄昏 流浪在一个陌生的城市 你不经意出现在我的面前 多少年后再来回幕当年的我才知道 那年我十五。

  我一直习惯去做一个安静的孩子 时光总是漫长的 那些相对无言的日子 我用所有的沉默去弥补那一段时间的空白 时光如沙漏一般从指间缓缓流逝 那些泛着腐烂气息的回忆飘荡在这个冬日的傍晚。

  记忆的青春 青涩的爱情 迷离的亲情和那残缺的友情

  我努力收集那些温暖的画面 用幸福的词语去贯通十五岁的季节 一切仿佛都是徒劳 那些闪耀着冰冷光芒的画面 像冰冷的枷锁 缠绕着整个青春的梦境。

  窗外一片迷茫的灰色 隔三差五的使过几辆汽车 记忆被再度唤起 我的影子错愕在这里 而这一刻,便是我的十五岁将要彻底落幕的时刻。


难忘那些臭袜散文5篇(扩展8)

——那些年,我们一起走过的青春散文

那些年,我们一起走过的青春散文1

  时间过得真快,不知不觉已经离开苏州四年了,有些怀念,有些追忆,怀念曾经那个少不经事的我,怀念那个一去不复返的青舂,那年我还未满十八周岁,那年我一直暗恋的女孩,如今也许早以嫁为人妻,不羡慕,不嫉妒,不在留恋,舍得放下,才会发现 现在寻找的才是我要爱的,我知道……….

  以下的话是我写给自己 写给曾经熟悉的那个苏州!

  阔别四年,故地重游,

  不变的是风景,在变的是人心,

  如时间允许,真想重游同里!

  一情一景是如此熟悉却又格外陌生,

  虽不能来去自如,可也对得起四年之前的那个“夜晚”

  花有再开时,人无再少年,

  遥想当年那个无知的少年,

  现在想来也不过只是:过眼云烟!

  两眼望窗外,内心常相思,

  思念人和事,始终不得愿,

  列车前进中,观得景和色,

  列车过隧道,窗台如镜面,

  照的了自己,照不进未来,

  不去盼未来,不去念过去,

  踏过这座山,终究人和心,

  若能得尝愿,怎会留遗憾,

  苏州至南京,不远也不近,

  抵达终点站,方知有遗憾,

  若能一直观窗外,岂能错过窗外景,

  若能留点美好给对方,我想一定会有再见时,

  没有错过的人,没有可恨的人,

  只有珍惜的人,只有留念的人,

  若是没有目的地,真心希望不要停,

  到达天堂和极了,方知存活人上人,

  出生意味着死亡,死亡才可得新生,

  不要轻易舍弃命,只因你还有家人,

  没有可遇之人,没有可遇之才,

  没有社会精英,只有普通之人,

  你我皆凡人,相遇在人间,

  相知在相随,相伴在一生!

  ——人人520

转载请备注原文地址:https://www.t7t8.net/jiaoan/701012.html
移动端网站原文地址:https://m.t7t8.net/jiaoan/7010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