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t7t8网 >  教案 >《三国志·陆逊传》文言文翻译3篇 《三国志·陆逊传》原文及译文

《三国志·陆逊传》文言文翻译3篇 《三国志·陆逊传》原文及译文

更新时间:2023-03-16 17:32:29 点击: 来源:yutu

《三国志·陆逊传》文言文翻译1

  原文:

  陆逊字伯言,吴郡吴人也。孙权为将军,逊年二十一,始仕幕府,历东西曹令史,出为海昌屯田都尉,并领县事。县连年亢旱,逊开仓谷以振贫民,劝督农桑,百姓蒙赖。时吴、会稽、丹杨多有伏匿,逊陈便宜,乞与募焉。

  会稽太守淳于式表逊枉取民人,愁扰所在。逊后诣都,言次,称式佳吏,权曰:“式白君而君荐之,何也?”逊对曰:“式意欲养民,是以白逊。若逊复毁式以乱圣听,不可长也。”权曰:“此诚长者之事,顾人不能为耳。”

  黄武元年,刘备率大众来向西界,权命逊为大都督,督朱然、潘璋等五万人拒之。备从巫峡、建*连围至夷陵界,立数十屯,以金锦爵赏诱动诸夷,使将军冯习为大督,张南为前部,辅匡、赵融等各为别督,先遣吴班将数千人于*地立营,欲以挑战。诸将皆欲击之,逊曰:“此必有谲,且观之。”备知其计不可,乃引伏兵八千,从谷中出。逊曰:“所以不听诸君击班者,揣之必有巧故也。”逊上疏欲击备。诸将并曰:“攻备当在初,今乃令入五六百里,相衔持经七八月,其诸要害皆以固守,击之必无利矣。”逊曰:“备是猾虏,更尝事多,其军始集,思虑精专,未可干也。今住已久,不得我便,兵疲意沮,计不复生,犄角此寇,正在今日。”乃先攻一营,不利。诸将皆曰:“空杀兵耳。”逊曰:“吾已晓破之之术。”乃敕各持一把茅,以火攻拔之。一尔势成,通率诸军同时俱攻,斩张南、冯习等首,破其四十馀营。备将杜路、刘宁等穷逼请降。备升马鞍山,陈兵自绕。逊督促诸军四面蹙之,土崩瓦解,死者万数。备因夜遁,驿人断后,仅得入白帝城。其舟船器械,水步军资,一时略尽,尸骸漂流,塞江而下。备大惭恚,曰:“吾乃为逊所折辱,岂非天邪!”

  初,孙桓别讨备前锋於夷道,为备所围,求救於逊。逊曰:“未可。”诸将曰:“孙安东公族,见围已困,奈何不救?”逊曰:“安东得士众心,城牢粮足,无可忧也。待吾计展,欲不救安东,安东自解。”及方略大施,备果奔溃。桓后见逊曰:“前实怨不见救,定至今日,乃知调度自有方耳。”

  加拜逊辅国将军,领荆州牧,即改封江陵侯。(节选《三国志陆逊传》)

  翻译:

  陆逊字伯言,是吴郡吴县人。孙权做将军,陆逊二十一岁,就开始在孙权将军府中任职,历任东西曹令史,外出任海昌屯田都尉,同时兼管县令职务。海昌县连年大旱,陆逊打开粮仓赈济灾民,勉励督促百姓种田养蝉,百姓得到依赖。当时吴郡、会稽、丹阳有很多为逃避赋税而藏匿起来的百姓,陆逊上书陈述好处,恳求准许招募他们。

  会稽太守淳于式上表揭发陆逊非法掠夺百姓,骚扰当地。陆逊后来到都城,和孙权说话中间,称赞淳于式是好官,孙权说:“他告你你却推荐他,为什么呢?”陆逊回答说:“淳于式是想要休养百姓,因此告我的状。如果我再说他的坏话来扰乱您的视听,这种风气不可助长。”孙权说:“这实在是忠厚长者之事,只是一般人不能做到罢了。”

  黄武元年,刘备率大军来攻打西部边界,孙权任命陆逊为大都督,率朱然、潘璋等五万人抗击刘备。刘备从巫峡、建*连接营盘到夷陵界,建立了几十个军屯,用金银锦缎爵位奖赏引诱鼓动各夷人部落,派将军冯习为大都督,张南做前锋,辅匡、赵融等人各任分部将领,先派吴班带领几千人在*地设立营寨,想要挑战。诸将都想要迎击刘备,陆逊说:“蜀军这举动必定有诈,暂且看看再说。”刘备知道他的计策无法实现,就率领八千伏兵,从谷中出来。陆逊说:“我之所以不听从诸位攻打吴班,是揣测他们一定有诡诈的缘故。”陆逊上疏想要攻打刘备。众将领都说:“攻打刘备应在开始时,如今竟让他深入五六百里,相互对峙已有七八月,他的各要害都防守严密,攻打他必定没有收益。”陆逊说:“刘备是个狡猾的敌人,经历的事很多,他的军队刚集结时,他考虑周密用心专一,不能触犯他。现在他驻军长久,没有占到我们的便宜,军队疲惫,士气沮丧,无计可施,夹击此敌,正在今日。”于是先攻打一个营寨,没有取胜。众将领都说:“这是白白让士兵送死罢了。”陆逊说:“我已经知道攻破他们的办法。”于是就命令士兵各拿一把茅草,用火攻攻破他。顷刻之间火势形成,陆逊率领各路军队同时进攻,杀死了张南、冯习等将领。破蜀军四十多个营寨。刘备的将领杜路、刘宁等走投无路,请求投降。刘备登上马鞍山,环绕自己陈列军队。陆逊命令诸军从四面进攻,于是刘备军队土崩瓦解,死者有几万人。刘备于是连夜逃走,驿站的`人断后,才逃到了到了白帝城。他的舟船器械,水陆各军的物质,一时间几乎全都没了,尸体随江漂下,堵塞了江水。刘备非常羞愧愤恨,说:“我竟然被陆逊打败而蒙羞,难道不是天意吗!”

  起初,孙桓分率士兵去夷道讨伐刘备的前锋部队,被刘备包围,向陆逊求救。陆逊说:“不行。”众将领说:“孙安东是公族,受到包围处境困顿,怎能不救援?”陆逊说:“安东很得将士的人心,城池牢固,粮食充足,不值得担忧。等到我的计策实施,即使不去救安东,安东就会自己解围。”等到陆逊谋略全部实施,刘备果然溃败逃散。孙桓后来见到陆逊说:“先前我的确怨恨你不来救我,等到今天,才知道你的调度自有方略。”

  加授陆逊为辅国将军,兼任荆州牧,当即改封他为江陵侯。

《三国志·陆逊传》文言文翻译2

  原文:

  步骘字子山,临淮淮阴人也。世乱,避难江东,单身穷困,与广陵卫旌同年相善,俱以种瓜自给,昼勤四体,夜诵经传。

  会稽焦征羌,郡之豪族,门客放纵。骘与旌求食其地,惧为所侵,乃共修刺奉瓜,以献征羌。征羌方在内卧,驻之移时,旌欲委去,骘止之曰:“本所以来,畏其强也;而今舍去,欲以为高,只结怨耳。”良久,征羌开牖见之,身依几坐帐中,设席致地,坐骘、旌于牖外,旌愈耻之,骘辞色自若。征羌作食,身享大案,殽膳重沓,以小盘饭与骘、旌,惟菜茹而已。旌不能食骘极饭致饱乃辞出旌怒骘曰何能忍此骘曰吾等贫贱是以主人以贫贱遇之固其宜也当何所耻?”

  孙权为讨虏将军,召骘为主记,除海盐长。还辟车骑将军东曹掾。建安十五年,出领鄱阳太守。岁中,徙交州刺史、立武中郎将,领武射吏千人,便道南行。明年,追拜使持节、征南中郎将。刘表所置苍梧太守吴巨阴怀异心,外附内违。骘降意怀诱,请与相见,因斩徇之,威声大震。

  延康元年,权遣吕岱代骘,骘将交州义士万人出长沙。会刘备东下,武陵蛮夷蠢动,权遂命骘上益阳。备既败绩,而零、桂诸郡犹相惊扰,处处阻兵,骘周旋征讨,皆*之。

  权称尊号,拜骠骑将军,领冀州牧。是岁,都督西陵,代陆逊抚二境,顷以冀州在蜀分,解牧职。

  赤乌九年,代陆逊为丞相,犹诲育门生,手不释书,被服居处有如儒生。然门内妻妾服饰奢绮,颇以此见讥。在西陵二十年,邻敌敬其威信。性宽弘得众,喜怒不形于声色,而外内肃然。十年卒。

  (选自《三国志吴志步骘传》,有删改)

  翻译:

  步骘字子山,是临淮郡淮阴人。因世道混乱,他避难到江东,孤身一人穷困潦倒,与广陵人卫旌同年且相互友好,都靠种瓜养活自己,白天劳动,夜间诵读经传。

  会稽人焦征羌,是郡里的豪门大族,他的门客放纵行事。步骘与卫旌在他的地方上谋生,害怕受到他们的侵扰,于是一道写好名帖带着鲜瓜,来献给焦征羌。征羌正在内屋睡觉,步骘与卫旌在外立等多时,卫旌想放下瓜离开,步骘阻止他说:“我们来的原因,就是畏惧他的强横;如果现在不见他就离开,想以此表示清高,只会与他结下怨仇罢了。”过了很久,焦征羌开窗看到他们,就身子倚茶几坐在帷帐内,叫人在地上设席,让步骘、卫旌坐在窗外,卫旌更加感到耻辱,步骘言谈神色自若。焦征羌安排吃饭,自己坐在大食案前,上面堆满了美味佳肴,却用小盘盛饭给步骘、卫旌,只给野菜。卫旌吃不下饭,步骘却吃到很饱才告辞出来。卫旌生气地对步骘说:“你怎能忍受这样的侮辱!”步骘说:“我们贫穷低贱,因此主人用贫贱之礼对待我们,本来这也是合适的,哪里有耻辱呢?”

  孙权任讨虏将军时,征召步骘为主记,任命他为海盐县*。后又征召他为车骑将军东曹掾。建安十五年,步骘出京兼任鄱阳太守。一年内,又改任交州刺史、立武中郎将,统率武射吏一千人,即刻取道南行。第二年,补任使持节、征南中郎将。刘表安置的苍梧太守吴巨暗中怀有异心,外表归附而内心背离。步骘屈意利诱吴巨,请吴巨和他相见,趁机杀他示众,威名声望大震。

  延康元年,孙权派遣吕岱替代步骘,步骘率领交州义士一万人出兵长沙。正逢刘备东下,武陵的少数民族也蠢蠢欲动,孙权于是命令步骘北上攻打益阳。刘备惨败后,零陵、桂阳等郡仍然互相争斗,处处行军遇阻,步骘辗转征讨,都*定了他们。

  孙权称帝后,步骘被任为骠骑将军,兼任冀州牧。当年,步骘任西陵都督,接替陆逊镇抚南北边境,不久因冀州在蜀国境内,就解除了冀州牧的职任。

  赤乌九年,步骘接替陆逊做丞相,他仍然教诲门生,手不释书,穿着住处仍像儒生。然而他家的妻妾服饰则极为奢侈华丽,因此颇受人讥诮。他在西陵职任上二十年,邻近的敌人都敬畏他的威严信义。步骘性格宽厚颇得人心,喜怒不形于声色,但内外人士都对他肃然起敬。赤乌十年,步骘去世。


《三国志·陆逊传》文言文翻译3篇扩展阅读


《三国志·陆逊传》文言文翻译3篇(扩展1)

——三国志文言文翻译3篇

三国志文言文翻译1

  【原文】

  孙权字仲谋。兄策既定诸郡,时权年十五,以为阳羡长。郡察孝廉,州举茂才,行奉义校尉。汉以策远修职贡,遣使者刘琬加锡命。琬语人曰:"吾观孙氏兄弟虽各才秀明达,然皆禄祚〔1〕不终,惟中弟孝廉,形貌奇伟,骨体不恒,有大贵之表,年又最寿,尔试识之"。

  【注解】

  〔1〕禄(lù)祚(zuò):亦作"禄胙",福禄。

  【译文】

  孙权字仲谋。长兄孙策*定江东诸郡时,他年仅十五岁,试用为阳羡县*。曾被郡里举荐为孝廉,州里推举为茂才,奉义校尉。汉朝因为孙策远在江东还依然尽臣子的职责,交纳贡物,就派遣使者刘琬赐给他爵位和官服。刘琬对人说:"我看孙家兄弟都才华出众,深明事理,但都寿命不长,只有老二孙权,体态魁伟,相貌不凡,不同于凡人,有大贵的表相,寿命又是最长的,你们可以记住我说的这些话"。

  【原文】

  建安四年,从策征庐江太守刘勋。勋破,进讨黄祖于沙羡。

  五年,策薨,以事授权,权哭未及息。策长史张昭谓权曰:"孝廉,此宁哭时邪?且周公立法而伯禽不师,非欲违父,时不得行也。况今奸宄〔1〕竞逐,豺狼满道,乃欲哀亲戚,顾礼制,是犹开门而揖〔2〕盗,未可以为仁也"。乃改易权服,扶令上马,使出巡军。是时惟有会稽、吴郡、丹阳、豫章、庐陵,然深险之地犹未尽从,而天下英豪布在州郡,宾旅寄寓之士以安危去就为意,未有君臣之固。张昭、周瑜等谓权可与共成大业,故委心而辅事焉。曹公表权为讨虏将军,领会稽太守,屯吴,使丞之郡行文书事。待张昭以师傅之礼,而周瑜、程普、吕范等为将率。招延俊秀,聘求名士,鲁肃、诸葛瑾等始为宾客。分部诸将,镇抚山越,讨不从命。七年,权母吴氏薨。

  八年,权西伐黄祖,破其舟军,惟城未克,而山寇复动。还过豫章,使吕范*鄱阳,程普讨乐安,太史慈领海昏,韩当、周泰、吕蒙等为剧县令长。

  九年,权弟丹杨太守翊为左右所害,以从兄瑜代翊。

  十年,权使贺齐讨上饶,分为建*县。

  十二年,西征黄祖,虏其人民而还。

  【注解】

  〔1〕奸宄(ɡuǐ):指违法作乱的人。

  〔2〕揖:招惹。

  【译文】

  建安四年,孙权跟从孙策征讨庐江太守刘勋。刘勋被打败后,又进军沙羡征讨黄祖。

  建安五年,孙策去世,把*大事交给孙权,孙权的悲痛还没有停止。孙策的长史张昭对孙权说:"孝廉,这难道是哭泣的时候吗?古时周公立的丧礼就连他儿子伯禽也没遵守,并不是他违逆父训,只是由于当时不能按丧礼办事罢了。况且现在奸诈之徒竞相角逐争斗,像豺狼那样的人充满道路,你却哀痛死去的兄长,顾念丧礼,这就像打开门户招引盗贼一样,这种行为不能算是仁德啊"。于是让孙权脱下丧服,扶他上马,外出巡视军队。这时,孙权只占据会稽、吴郡、丹杨、豫章、庐陵五郡,而边远险要地方还未完全归附,并且天下的英雄豪杰散布在各州郡,做客的士人往往以个人的安危决定去留,君臣之间还没有建立起牢固的关系。张昭、周瑜等人认为可以与孙权一起成就大事业,所以尽心辅佐他。曹操上表奏封孙权为讨虏将军,兼任会稽太守,驻扎在吴郡,孙权派使丞到会稽郡处理日常事务。对待张昭以太师太傅之礼,而周瑜、程普、吕范等人都被任命为将军。广招有才能的人,有名望的士人,鲁肃、诸葛瑾等人这时开始做了他的宾客。分派众将,镇守并安抚山越族,讨伐那些不服从命令的人。建安七年,孙权的母亲吴氏去世。

  建安八年,孙权西征黄祖,击败了他的水军,但城池还未能攻克,而这时后方的山贼又作乱。孙权撤兵经过豫章,派吕范*定鄱阳,程普讨伐乐安,太史慈统领海昏,韩当、周泰、吕蒙都做了军政任务繁重的各县县令或*。

  建安九年,孙权的弟弟丹杨太守孙翊被随从杀害,孙权任堂兄孙接替孙翊的职位。

  建安十年,孙权派贺齐讨伐上饶,分上饶部分地区为建*县。

  建安十二年,孙权西征黄祖,俘获了他的民众后撤军。

  【原文】

  十三年春,权复征黄祖,祖先遣舟兵拒军,都尉吕蒙破其前锋,而凌统、董袭等尽锐攻之,遂屠其城。祖挺身亡走,骑士冯则追枭其首,虏其男女数万口。是岁,使贺齐讨黟、歙,分歙为始新、新定、犁阳、休阳县,以六县为新都郡。荆州牧刘表死,鲁肃乞奉命吊表二子,且以观变。肃未到,而曹公已临其境,表子琮举众以降。刘备欲南济江,肃与相见,因传权旨,为陈成败。备进住夏口,使诸葛亮诣权,权遣周瑜、程普等行。是时曹公新得表众,形势甚盛,诸议者皆望风畏惧,多劝权迎之。惟瑜、肃执拒之议,意与权同。瑜、普为左右督,各领万人,与备俱进,遇于赤壁,大破曹公军。公烧其余船引退,士卒饥疫,死者大半。备、瑜等复追至南郡,曹公遂北还,留曹仁、徐晃于江陵,使乐进守襄阳。时甘宁在夷陵,为仁党所围,用吕蒙计,留凌统以拒仁,以其半救宁,军以胜反。权自率众围合肥,使张昭攻九江之当涂。昭兵不利,权攻城逾月〔1〕不能下。曹公自荆州还,遣张喜将骑赴合肥。未至,权退。

  十四年,瑜、仁相守岁余,所杀伤甚众。仁委城走。权以瑜为南邵太守。刘备表权行车骑将军,领徐州牧。备领荆州牧,屯*。

  十五年,分豫章为鄱阳郡;分长沙为汉昌郡,以鲁肃为太守,屯陆口。

  十六年,权徙治秣陵。明年,城石头〔2〕,改秣陵为建业。闻曹公将来侵,作濡须坞。

  【注解】

  〔1〕逾月:一个多月。

  〔2〕城石头:修筑石头城。

  【译文】

  建安十三年春天,孙权再次征讨黄祖,黄祖先派水军抗击,都尉吕蒙打败了黄祖军队的先锋,凌统、董袭等人更是全力强攻,于是血洗该城。黄祖脱身逃跑,骑士冯则追上他砍下他的脑袋,俘虏了男女几万人。这一年,孙权派贺齐讨伐黟县和歙县,分歙县为始新、新定、犁阳、休阳四县,以六县设置新都郡。荆州刺史刘表死后,鲁肃请求接受使命去慰问刘表的两个儿子,借机观察荆州的变化。鲁肃还没有到荆州,曹操已率军来到荆州境内,刘表的小儿子刘琮率众投降。刘备准备南渡长江,鲁肃与他相见,向他转达了孙权的打算和计划,分析摆在他们面前的失败与成功的两种前途。刘备进驻夏口,派诸葛亮去拜见孙权,孙权派周瑜、程普等人率军行动,配合刘备。这时,曹操刚得到刘表的人马,气势很盛,孙权的谋士们都深感畏惧,大多劝孙权迎降曹操,只有周瑜、鲁肃主张坚决抗击曹军,意见刚好与孙权相同。周瑜、程普任左右都督,各自率军一万多人,与刘备同时进军,在赤壁与曹军遭遇,大败曹操的军队。曹操烧毁了剩下的船只,领兵撤退,士兵们饥饿难当,再加上瘟疫流行,死了一大半。刘备、周瑜等人又追击到南郡,于是曹操撤军北还,留下曹仁、徐晃守江陵,派乐进镇守襄阳。这时甘宁在夷陵被曹仁的部队包围,孙权便用了吕蒙的计策,留下凌统抵御曹仁,用凌统的一半兵力解救甘宁,吴军胜利返回。孙权亲自率军包围合肥,派张昭攻打九江郡的当涂县。张昭进军不顺利,孙权攻打合肥城一个多月也未能攻克。曹操从荆州回来,派张喜率领骑兵奔赴合肥攻打,还没到达合肥,孙权已经撤退。

  建安十四年,周瑜和曹仁相互进攻防守,对峙了一年多,双方伤亡很大。曹仁弃城而逃。孙权任命周瑜为南郡太守。刘备上表奏封孙权代理车骑将军,兼任徐州牧。刘备兼任荆州牧,驻扎在*。

  建安十五年,孙权分豫章郡设置鄱阳郡;分长沙郡设置汉昌郡,任命鲁肃为太守,驻扎在陆口。

  建安十六年,孙权将官署迁到秣陵。第二年,修筑石头城,改称秣陵为建业。听到曹操将要向南来侵犯,修筑了濡须坞。

  【原文】

  十八年正月,曹公攻濡须,权与相拒月余。曹公望权军,叹其齐肃〔1〕,乃退。初,曹公恐江滨郡县为权所略,征令内移〔2〕。民转相惊,自庐江、九江、蕲春、广陵户十余万皆东渡江,江西遂虚,合肥以南惟有皖城。

  【注解】

  〔1〕肃:严正,认真。

  〔2〕内移:往内地迁移。

  【译文】

  建安十八年正月,曹操攻打濡须坞,孙权与曹操相持了一个多月。曹操远远看见孙权的军队,感叹他们军容严整,于是就撤退了。起初,曹操担心长江北岸的郡县被孙权夺取,下令百姓往内地迁移。百姓们反而因此惊恐,从庐江、九江、蕲春、广陵一带东渡长江的有十多万户,长江西岸因此空虚,合肥以南只有皖城。

  【原文】

  十九年五月,权征皖城。闰月,克之,获庐江太守朱光及参军董和,男女数万口。是岁,刘备定蜀。权以备已得益州,令诸葛瑾从求荆州诸郡。备不许,曰:"吾方图凉州,凉州定,乃尽以荆州与吴耳"。权曰:"此假而不反,而欲以虚辞引岁"。遂置南三郡长吏,关羽尽逐之。权大怒,乃遣吕蒙督鲜于丹、徐忠、孙规等兵二万,取长沙、零陵、桂阳三郡,使鲁肃以万人屯巴丘以御关羽。权住陆口,为诸军节度〔1〕。蒙到,二郡皆服,惟零陵太守郝普未下。会备到*,使关羽将三万兵至益阳,权乃召蒙等使还助肃。蒙使人诱普,普降,尽得三郡将守,因引军还,与孙皎、潘璋并鲁肃兵并进,拒羽于益阳。未战,会曹公入汉中,备惧失益州,使使〔2〕求和。权令诸葛瑾报,更寻盟好,遂分荆州、长沙、江夏、桂阳以东属权,南郡、零陵、武陵以西属备。备归,而曹公已还。权反自陆口,遂征合肥。合肥未下,撤军还。兵皆就路,权与凌统、甘宁等在津北为魏将张辽所袭,统等以死扞权,权乘骏马越津桥得去。

  【注解】

  〔1〕节度:调度。

  〔2〕使使:派使节。

  【译文】

  建安十九年五月,孙权征讨皖城。四五月间,攻克了皖城,活捉庐江太守朱光及参军董和,男女百姓数万人。这一年,刘备*定了蜀地。孙权因为刘备已得到益州,就派诸葛瑾去向刘备讨回荆州各郡。刘备不答应,说:"我正在图谋凉州,如果凉州*定,就把荆州全部归还给吴国"。孙权说:"这是借而不还,想用这些空话来拖延时间"。于是就设置了荆州南部三郡的主要官员,结果关羽把他们全部赶走。孙权大怒,就派吕蒙指挥鲜于丹、徐忠、孙规等人的军队二万余人,攻取长沙、零陵、桂阳三郡,派鲁肃率军一万驻扎在巴丘,防御关羽。孙权驻扎在陆口,指挥调度各路军队。吕蒙率兵一到,长沙、桂阳二郡都归附,只有零陵太守郝普不愿投降。正好刘备来到*,派关羽率军三万进兵到益阳,孙权就召回吕蒙等人,让他们援助鲁肃。吕蒙派人诱降郝普,郝普投降,三郡的将领和太守便全部得到了,于是领兵回返。孙权和孙皎、潘璋、鲁肃的军队一同进兵,到益阳抗击关羽。还未曾交战,恰巧曹操进攻汉中,刘备害怕失去益州,便派使节求和。孙权派诸葛瑾回复刘备,答应重新结为盟友。于是分荆州、长沙、江夏、桂阳以东地区属于孙权,南郡、零陵、武陵以西地区属于刘备。刘备返回去后,曹操撤退了。孙权从陆口返回,就征讨合肥。没有攻下,准备撤军回去。撤退的士兵全部上路后,孙权与凌统、甘宁等人却在逍遥津北面突然遭到魏将张辽袭击,凌统等人拼死保护孙权,孙权骑骏马冲过津桥才得以逃脱。

  【原文】

  二十一年冬,曹公次于居巢,遂攻濡须。

  二十二年春,权令都尉徐详诣曹公请降,公报使修好,誓重〔1〕结婚。

  二十三年十月,权将如吴,亲乘马射虎于庱亭。马为虎所伤,权投以双戟,虎却废,常从张世击以戈,获之。

  二十四年,关羽围曹仁于襄阳,曹公遣左将军于禁救之。会汉水暴起,羽以舟兵尽生虏禁等步骑三万送江陵,惟城未拔。权内惮羽,外欲以为己功,笺与曹公,乞以讨羽自效。曹公且欲使羽与权相持以斗之,驿传权书,使曹仁以弩射示羽。羽犹豫不能去。闰月,权征羽,先遣吕蒙袭*,获将军士仁。蒙到南郡,南郡太守麋芳以城降。蒙据江陵,抚其老弱,释于禁之囚。陆逊别取宜都,获秭归、枝江、夷道,还屯夷陵,守峡口以备蜀。关羽还当阳,西保麦城。权使诱之。羽伪降,立幡旗为象人〔2〕于城上,因遁走,兵皆解散,尚十余骑。权先使朱然、潘璋断其径路。十二月,璋司马马忠获羽及其子*、都督赵累等于章乡,遂定荆州,是岁大疫,尽除荆州民租税。曹公表权为骠骑将军,假节领荆州牧,封南昌侯。权遣校尉梁寓奉贡于汉及令王市马,又遣朱光等归。

  【注解】

  〔1〕重:重新。

  〔2〕象人:稻草人。

  【译文】

  建安二十一年冬天,曹操驻军居巢,攻打濡须坞。

  建安二十二年春天,孙权命令都尉徐详拜访曹操,请求归降。曹操派使者回复孙权,同意和好,决心重新结为姻亲。

  建安二十三年十月,孙权将要去吴郡,亲自骑马在庱亭射虎。他的马被虎咬伤,孙权用双戟向老虎刺去,虎受伤后退,经常的随从张世又用戈击打虎,将老虎捕获。

  建安二十四年,关羽在襄阳包围了曹仁,曹操派左将军于禁去援救。正巧汉水暴涨,关羽用水军俘虏了于禁的全部步骑兵三万多人,押送到了江陵,只有襄阳城未能攻克。孙权内心畏惧关羽,表面上却想要为自己表功,写信给曹操,请求出兵讨伐关羽来效力。曹操想让关羽与孙权长期相互争斗,就让驿站传递孙权的信给曹仁,让曹仁用强弓将信射出城外让关羽看。关羽看信后拿不定主意,没能立即撤军。十月,孙权征讨关羽,先派吕蒙偷袭*,俘虏守将士仁。吕蒙到南郡,南郡太守麋芳献城投降。吕蒙占据江陵,抚恤当地的老弱百姓,释放被囚禁的于禁等人。陆逊率另外一支军队攻占了宜都郡,得到了秭归、枝江、夷道,回师驻扎夷陵,扼守峡,以防御蜀军的进攻。关羽返回当阳,向西退保麦城。孙权派人诱降他。关羽假装投降,在城楼上树旗帜和草人迷惑孙权,自己乘机逃跑,兵士们都散离了,只有十几个骑兵跟随他。孙权先派朱然、潘璋在必经之路阻截他。十二月,潘璋的司马马忠在章乡抓获了关羽和他的儿子关*,以及都督赵累等人,孙权于是*定了荆州,这年流行瘟疫,孙权免除了荆州百姓的全部租税。曹操表奏孙权为骠骑将军,授予符节,兼任荆州牧,封南昌侯。孙权派校尉梁寓向汉廷敬奉贡品,并让王购买马匹,遣送朱光等人返回北方。

  【原文】

  二十五年春正月,曹公薨,太子丕代为丞相魏王,改年为延康。秋,魏将梅敷使张俭求见抚纳。南阳阴、酂、筑阳、山都、中庐五县民五千家来附。冬,魏嗣王称尊号,改元为黄初。二年四月,刘备称帝于蜀。权自*都鄂,改名武昌,以武昌、下雉、寻阳、阳新、柴桑、沙羡六县为武昌郡。五月,建业言甘露降。八月,城武昌,下令诸将曰:"夫存不忘亡,安必虑危,古之善教。昔隽不疑汉之名臣,于安*之世而刀剑不离于身,盖君子之于武备,不可以已。况今处身疆畔,豺狼交接,而可轻忽不思变难哉?顷闻诸将出入,各尚谦约,不从人兵,甚非备虑爱身之谓。夫保己遗名,以安君亲,孰与危辱?宜深警戒,务崇其大,副孤意焉"。自魏文帝践阼,权使命称藩,及遣于禁等还。十一月,策命权曰:"盖圣王之法,以德设爵,以功制禄;劳大者禄厚,德盛者礼丰。故叔旦有夹辅之勋,太公有鹰扬之功,并启土宇,并受备物,所以表彰元功,殊异贤哲也。近汉高祖受命之初,分裂膏腴以王八姓,斯则前世之懿事,后王之元龟也。联以不德,承运革命,君临万国,秉统天机,思齐先代,坐而待旦。惟君天资忠亮,命世作佐,深睹历数,达见废兴,远遣行人,浮于潜汉。望风影附,抗疏〔1〕称藩,兼纳纤絺南方之贡,普遣诸将来还本朝,忠肃内发,款诚外昭,信著金石,义盖山河,朕甚嘉焉。今封君为吴王,使使持节太常高*侯邢贞,授君玺绶策书、金虎符第一至第五、左竹使符第一至第十,以大将军使持节督交州,领荆州牧事,锡君青土,苴以白茅,对扬朕命,以尹东夏。其上故骠骑将军南昌侯印绶符策。今又加君九锡,其敬听后命。以君绥安东南,纲纪江外,民夷安业,无或携贰,是用锡君大辂、戎辂各一,玄牡二驷。君务财劝农,仓库盈积,是用锡君衮冕之服,赤舄副焉。君化民以德,礼教兴行,是用锡君轩县之乐。君宣导休风,怀柔百越,是用锡君朱户以居。君运其才谋,官方任贤,是用锡君纳陛以登。君忠勇并奋,清除奸慝,是用锡君虎贲之士百人。君振威陵迈,宣力荆南,枭灭凶丑,罪人斯得,是用锡君鈇钺各一。君文和于内,武信于外,是用锡君彤弓一、彤矢百、玈弓十、玈矢千。君以忠肃为基,恭勤为德,是用锡君秬鬯一卣,圭瓒副焉。钦哉!敬敷训典,以服联命,以勖相我国家,永终尔显烈"。是岁,刘备帅军来伐,至巫山、秭归,使使诱导武陵蛮夷,假与印传,许之封赏。于是诸县及五溪民皆反为蜀。权以陆逊为督,督朱然、潘璋等以拒之。遣都尉赵咨使魏。魏帝问曰:"吴王何等主也"?咨对曰:"聪明仁智,雄略之主也"。帝问其状,咨曰:"纳鲁肃于凡品,是其聪也;拔吕蒙于行阵,是其明也;获于禁而不害,是其仁也;取荆州而兵不血刃,是其智也;据三州而虎视于天下,是其雄也;屈身于陛下,是其略也"。帝欲封权子登,权以登年幼,上书辞封,重遣西曹掾沈珩陈谢,并献方物。立登为王太子。

  【注解】

  〔1〕抗疏:谓向皇帝上书直言。

  【译文】

  建安二十五年正月,曹操去世。太子曹丕接替曹操做了丞相和魏王,改年号为延康。秋天,魏将梅敷派张俭来求见孙权,请求安抚接纳。南阳郡的阴、酂、筑阳、山都、中庐五县的五千多户老百姓前来归附孙权。冬天,新继位的魏王曹丕称帝,改年号为黄初。黄初二年四月,刘备在蜀称帝。孙权从*迁都鄂城,改名为武昌,以武昌、下雉、寻阳、阳新、柴桑、沙羡六县为武昌郡。五月,建业宣称,喜降甘露。八月,修筑武昌城,并下令给诸将说:"生存时不忘灭亡,安逸时一定要考虑危险,这是古人有益的教导。从前,隽不疑是汉代的名臣,在太*的日子里还刀剑不离身,这说明君子认为武备是不能松懈的。何况我们现在正处在国境的边沿,像豺狼一样凶恶的敌人可以通过多种渠道向我们接近,怎么能够轻率而不考虑到突然的事变呢?近来我听说诸将出入时,都崇尚谦虚简约,不带侍从和兵器,可以说这是考虑欠周,不爱护自己。保全自己而留名后世,使君主和家人安心,这与崇尚谦虚简约相比,为什么要使自己处于危险和*的境地呢?应该深深地警戒,务必重视这个重大问题,符合我的意见办事"。自从魏文帝曹丕即位后,孙权派使者去请求做魏国的藩属,并送于禁等人回去。十一月,曹丕册封孙权说:"圣明君主的法度,是根据德行设立爵位,以功劳制定俸禄;功劳大的俸禄就丰厚,德行高的礼遇就隆重。所以周公有辅佐武王成王的功勋,姜太公有消灭商朝,使周朝强大的功业,他们分封土地,接受各种赐物,这是为了表彰大的功勋,使贤明的大臣有别于一般的人。近代,汉高祖称帝时,也把肥沃的土地分封给八个异姓王,让他们做诸侯,这是前代的美事,也是后世帝王最好的借鉴。我以无德承受天命而变革汉室的皇统,统治全国,执掌大政,想效法先代圣明的君主,处理政务思考问题常常通宵达旦。您天性忠诚聪明,上天让你降世辅佐帝王,洞明历代皇朝更替的次序,能远见汉废魏兴,从遥远的地方派遣使者渡过潜水、汉水,来求见我。得知我称帝的消息后立即归附我,上疏要做我魏朝的藩属,并敬献丝绸等南方的贡物,把我的将领全部送回,忠诚肃敬发自于内心,诚恳显露在外表,信义铭刻在金石之上,道义普盖山河,我表示赞赏。现在封您为吴王,派遣使者太常卿高*侯邢贞持节,授予您印玺、绶带、册封文书、金虎符第一到第五枚、左竹使符第一到第十枚,任命你以大将军、使持节的身份监督交州,兼任荆州牧,赐给您用白茅草包着的青土,你要报答称扬我的任命,治理好东部*。要上缴过去骠骑将军南昌侯的印玺、缓带、符节和册封文书。现在又加赏给你九锡之礼,请您敬听下面的命令:要安定东南,治理好长江下游南岸地区,老百姓安居乐业,没有人怀有叛逆之心,所以赏给你大兵车两辆,枣红色公马八匹;您重视生财,鼓励农民从事生产,仓库盈满,所以赏给你王侯穿的礼帽和礼服,并配上一双红色的鞋子;因为您用德政教化人民,使礼教盛行,所以赏给你一套钟磬乐器;因为您倡导良好的社会风习,笼络安抚了百越夷民,所以赏给你有红色大门的房子居住;因为您运用才干和谋略,任用贤良方正之士为官,所以赏给你可以纳于屋檐下的殿坛台阶,以便登殿理事;因为您忠诚勇猛,清除奸恶,所以赏给您卫士一百人;因为您振威势于远方,宣扬武力于荆州以南,消灭了奸恶之人,使罪人得到应有惩罚,所以赏给您铡刀、铜钺各一具;因为您的文臣在内和睦,武将在外信从,所以赏给您红色的弓一张、红色的箭一百支、黑色的弓十张、黑色的箭一千支;因为您以忠顺为做人的原则,把恭敬俭让作为美好的品德,所以赏给你美酒一罐,并配上玉制的酒勺。要恭敬地对待你的职务啊!要切实遵行训言,以服从我的命令,努力辅佐我治理国家,以便永久地保存您显赫的功业"!这一年,刘备率军假说讨伐孙权,到了巫山、秭归,派使者去诱降武陵的夷民部落,假说授给他们印信,答应给他们封赏。于是各县及五溪一带的百姓都反吴降蜀。孙权任命陆逊为都督,率领朱然、潘璋等人迎战,派遣都尉赵咨出使魏国。魏文帝曹丕问赵咨:"吴王是个怎么样的君主"?赵咨回答说:"他聪明仁爱又有智慧,是个有雄才大略的君主"。曹丕问具体怎么解释,赵咨又回答说:"从凡人中起用鲁肃,是他的聪明;在一般兵士中提拔吕蒙,是他的明智;俘获了于禁而不杀,是他的仁爱;攻以荆州而兵士没有死一个人,是他的智慧;占据三州虎视天下,是他的雄才;屈身向陛下称臣,是他的谋略"。魏文帝想封赏孙权的长子孙登,孙权认为孙登年纪太小,上书辞谢,重新派遣西曹掾沈珩前去表示感谢,并献上江南特产,又自己立孙登为吴王太子。

  【原文】

  黄武元年春正月,陆逊部将军宋谦等攻蜀五屯,皆破之,斩其将。三月,鄱阳言黄龙见。蜀军分据险地,前后五十余营,逊随轻重以兵应拒,自正月至闰月〔1〕,大破之,临阵所斩及投兵降首数万人。刘备奔走,仅以身免。

  【注解】

  〔1〕闰月:六月。

  【译文】

  黄武元年正月,陆逊的部将宋谦等人攻打蜀国的五个兵营,都攻破了,并杀了守将。三月,鄱阳传说黄龙出现。蜀军分别占据了险要地区,前后设兵营五十多个,陆逊根据战斗任务的大小用兵抵抗,从正月到六月,彻底打败了蜀军,在战场上被杀和放下武器投降的士兵有几万人。刘备逃跑,仅他本人没有被俘。

  【原文】

  初,权外托事魏,而诚心不款。魏欲遣侍中辛毗、尚书桓阶往与盟誓,并征任子,权辞让不受。秋九月,魏乃命曹休、张辽、臧霸出洞口,曹仁出濡须,曹真、夏侯尚、张郃、徐晃围南郡。权遣吕范等督五军,以舟军拒休等,诸葛瑾、潘璋、杨粲救南郡,朱桓以濡须督拒仁。时扬、越蛮夷多未*集,内难未弭,故权卑辞上书,求自改厉,"若罪在难除,必不见置,当奉还土地民人,乞寄命交州,以终余年"。文帝报曰:"君生于扰攘〔1〕之际,本有纵横之志,降身奉国,以享兹祚〔2〕。自君策名已来,贡献盈路。讨备之功,国朝仰成。埋而掘之,古人之所耻。朕之与君,大义已定,岂乐劳师远临江汉?廊庙之议,王者所不得专;三公上君过失,皆有本末。朕以不明,虽有曾母投杼之疑,犹冀言者不信,以为国福。故先遣使者犒劳,又遣尚书、侍中践修前言,以定任子。君遂设辞,不欲使进,议者怪之。又前都尉浩周劝君遣子,乃实朝臣交谋,以此卜君,君果有辞,外引隗嚣遣子不终,内喻窦融守忠而已。世殊时异,人各有心。浩周之还,口陈指麾,益令议者发明众嫌,终始之本,无所据杖,故遂俯仰从群臣议。今省上事,款诚深至,心用慨然,凄怆动容。即日下诏,敕诸军但深沟高垒,不得妄进。若君必效忠节,以解疑议,登身朝到,夕召兵还。此言之诚,有如大江"!权遂改年,临江拒守。冬十一月,大风,范等兵溺死者数千,余军还江南。曹休使臧霸以轻船五百、敢死万人袭攻徐陵,烧攻城车,杀略数千人。将军全琮、徐盛追斩魏将尹卢,杀获数百。十二月,权使太中大夫郑泉聘刘备于白帝,始复通也。然犹与魏文帝相往来,至后年乃绝。是岁改夷陵为西陵。

  【注解】

  〔1〕扰攘:吵闹混乱的暴x、纷乱。

  〔2〕兹祚(zīzuò):福泽。

  【译文】

  当初,孙权假托归附魏国,但在内心上却很不诚恳。魏国想要派侍中辛毗、尚书桓阶前往东吴与孙权结盟立誓,并要求孙权的儿子去做人质,孙权百般推辞不接受。秋天九月,魏国就命令曹休、张辽、臧霸出兵洞口,曹仁出兵濡须坞,曹真、夏侯尚、张郃、徐晃围攻南郡。孙权派吕范等人总督五路大军,以水军抵御曹休等人,以诸葛瑾、潘璋、杨粲等人援救南郡,任命朱桓以濡须督的身份抗击曹仁。当时扬、越夷民大多还没有*定,内患没有消除,所以孙权恭敬地向魏文帝上书,请求允许改悔罪过,书中说:"如果我的罪行难以除去,不能被你赦免,我理当奉还土地和人民,请求寄身在交州,度过还剩下的生命"。魏文帝回复说:"您生在天下大乱之际,本来就有纵横驰骋天下的大志,能屈身奉事魏国,长期享有福泽。从您被册封为吴王以来,进献贡品的使者不停地奔走于道路。讨伐刘备的功业,魏国是仰仗着您才取得成功。像狐狸那样埋掘不定,古人也以为是可耻的。我与您君臣的名分已经确定,难道会乐于使军队劳苦远征江汉吗?朝廷讨论*大事,做君主的也不能独断专行;三公上表报奏您的错误过失,都是有根有据的。我自知不贤明,虽然像曾参的母亲怀疑儿子那样,但还是希望大臣们所说的话都是不真实的,并把它看做是国家的幸事。所以我先派使者去犒劳您,又派遣尚书、侍中来跟您实现先前的誓言,并来与您商定送太子做人质一事。您却借口推辞,不想让太子前来,议论的大臣们都觉得很奇怪。又让前都尉浩周劝你送太子前来,这实际上是大臣们共同的意见,以此来试探您的诚意如何,您果真借口推辞了。对外援引隗器,说他虽然送儿子给光武帝做人质却终于背叛的事例,对内比喻窦融,表白自己虽不送儿子做人质却能做到忠守不渝。世道和时代不同了,人们也会各有打算。浩周回来后,亲口陈述您的意见,越发让议事的大臣们发现了您所做的许多可疑的事,您所谓始终奉事魏国的保证,没有任何依据,所以我就只好同意了大臣们的意见。现在看了您所上的表,诚恳而深刻,内心非常感慨,以致伤感动容。当时即下诏书,命令各路军队只能深挖战壕,高筑壁垒,不能轻举妄动。如果真想表现出忠义和忠诚,来解除大家对您的疑虑,孙登早上来到魏国京都做人质,晚上我就下令让军队撤回。我这些话的诚意,就如同长江一样不可改变"。孙权于是改了年号,沿着长江防备魏军的进攻。冬天十一月,起了大风,吕范等部队的兵士被淹死了几千人,其余的军队就撤回了江南。曹休派臧霸率轻便的战船五百艘、敢死队一万人偷袭徐陵,烧掉了攻城的战车,杀掉了几千人。将军全琮、徐盛追杀魏将尹卢,斩杀俘获了几百人。十二月,孙权派太中大夫郑泉在白帝城拜访刘备,蜀、吴两国又开始恢复关系。然而孙权与魏文帝之间还互相有使者往来,到后年才断绝了关系。这一年,孙权改夷陵为西陵。

  【原文】

  二年春正月,曹真分军据江陵中州。是月,城江夏山。改四分,用乾象历。三月,曹仁遣将军常雕等,以兵五千,乘油船,晨渡濡须中州。仁子泰因引军急攻朱桓,桓兵拒之,遣将军严圭等击破雕等。是月,魏军皆退。夏四月,权群臣劝即尊号〔1〕,权不许。刘备薨于白帝。五月,曲阿言甘露降。先是戏口守将晋宗杀将王直,以众叛如魏,魏以为蕲春太守,数犯边境。六月,权令将军贺齐督麋芳、刘邵等袭蕲春,邵等生虏〔2〕宗。冬十一月,蜀使中郎将邓芝来聘。

  【注解】

  〔1〕尊号:指即帝位。

  〔2〕生虏:活捉。

  【译文】

  黄武二年正月,曹真拨出一部分军队占据了江陵中州。这一月,孙权在江夏山筑城墙。废用四分历,使用乾象历。三月,曹仁派将军常雕等人,率兵五千,乘坐油船,早晨渡到濡须坞附近的江心小岛。曹仁的儿子曹泰趁机领兵急攻朱桓,朱桓率兵抵抗,派将军严圭等击败了常雕等部。这一月,魏军全部撤退。夏天四月,孙权的大臣们劝他称帝,孙权没有答应。刘备死于白帝城。五月,曲阿宣称喜降甘露。先前,戏口守将晋宗杀掉了将军王直,率领兵众投降魏国,魏国任用他为蕲春太守,屡次侵犯吴国边境。六月,孙权命令将军贺齐率领麋芳、刘邵等人袭击蕲春,刘邵等人活捉了晋宗。冬天十一月,蜀国派中郎将邓芝来东吴访问修好。

  【原文】

  三年夏,遣辅义中郎将张温聘〔1〕于蜀。秋八月,赦死罪。九月,魏文帝出广陵,望大江,曰"彼有人焉,未可图〔2〕也",乃还。

  【注解】

  〔1〕聘:访问。

  〔2〕未可图:不能谋取。图,谋取。

  【译文】

  黄武三年夏天,孙权派辅义中郎将张温访问蜀国。秋天八月,赦免死罪。九月,魏文帝出巡广陵,远远望着长江,叹息说:"吴国有能人在那里,不能谋取啊"!于是回返。

  【原文】

  四年夏五月,丞相孙邵卒。六月,以太常顾雍为丞相。皖口言木连理〔1〕。冬十二月,鄱阳贼彭绮自称将军,攻没诸县,众数万人。是岁地连〔2〕震。

  【注解】

  〔1〕木连理:木:树木。连理:长连理枝。树木长连理枝。

  〔2〕连:接连。

  【译文】

  黄武四年夏天五月,丞相孙邵去世。六月,任命太常顾雍为丞相。皖口一带传言树木长连理枝。冬十二月,鄱阳贼寇彭绮自称将军,攻陷了几个县,有兵士几万人。这年连续发生地震。

  【原文】

  五年春,令曰:"军兴日久,民离农畔〔1〕,父子夫妇,不能相恤,孤甚愍〔2〕之。今北虏缩窜,方外无事,其下州郡,有以宽息"。是时陆逊以所在少谷,表令诸将增广农亩。权报曰:"甚善。今孤父子亲自受田,车中八牛以为四耦,虽未及古人,亦欲与众均等其劳也"。秋七月,权闻魏文帝崩,征江夏,围石阳,不克而还。苍梧言凤凰见。权分三郡恶地十县置东安郡,以全琮为太守,*讨山越。冬十月,陆逊陈便宜,劝以施德缓刑,宽赋息调。又云:"忠谠之言〔3〕,不能极陈,求容小臣,数以利闻"。权报曰:"夫法令之设,欲以遏恶防邪,儆戒〔4〕未然也,焉得不有刑罚以威小人乎?此为先令后诛,不欲使有犯者耳。君以为太重者,孤亦何利其然,但不得已而为之耳。今承来意,当重咨谋,务从其可。且近臣有尽规之谏,亲戚有补察之箴,所以匡君正主明忠信也。《书》载‘予违汝弼,汝无面从’,孤岂不乐忠言以自裨补邪?而云‘不敢极陈’,何得为忠谠哉?若小臣之中,有可纳用者,宁得以人废言而不采择乎?但谄媚取容,虽暗亦所明识也。至于发调者,徒以天下未定,事以众济。若徒守江东,修崇宽政,兵自足用,复用多为?顾坐自守可陋耳。若不豫调,恐临时未可便用也。又孤与君分义特异,荣戚〔5〕实同,来表云不敢随众容身苟免,此实甘心所望于君也"。于是令有司尽写科条,使郎中褚逢赍以就逊及诸葛瑾,意所不安,令损益之。是岁,分交州置广州,俄复旧。

  【注解】

  〔1〕农畔(pàn):田界。借指田间。

  〔2〕愍(mǐn):怜悯;哀怜。

  〔3〕忠谠(dǎnɡ)之言:忠诚正直的言辞。

  〔4〕儆(jǐnɡ)戒:告诫人使注意改正缺点错误。

  〔5〕荣戚:喜乐与忧虑。

  【译文】

  黄武五年春天,孙权下令说:"战争已经打了很多年了,百姓们离开了农田,不能从事耕种,父子夫妇长期分离,不能够相互体贴抚恤,我很怜悯他们。如今北方的敌人已经退缩逃窜,国家没有战争,要下命令给各州郡,对百姓采取宽容安息的政策"。这时陆逊因为驻守的地方缺粮,上表请求孙权让各位将领广开农田。孙权回复说:"非常好。现在我们父子亲自接受分配农田,车府中的八头牛可以组成四对拉四张犁耕种,虽然赶不上古代君主圣贤,我也想与大家均田*等"。秋七月,孙权听说魏文帝曹丕去世,就征讨江夏郡,包围了石阳,没能攻取,撤兵回返。苍梧郡听说出现了凤凰。孙权分三郡还未开发的十个县设置东安郡,任命全琮为太守,去*定讨伐山越族的叛乱。冬天十月,陆逊上表向孙权陈述对国家有利该办的事情,劝孙策施德政,减轻刑罚,减少田赋,停止征收户税。又说:"忠诚之言,不能尽量陈说,而谄媚求容的小人,多次听说他们得逞"。孙权回复说:"设置法令,就是要用来阻恶防邪,防患于未然,怎么可能不设置刑罚以威服小人呢?这是先有法令制约,然后才依法制裁,是不想在社会上产生犯人。你认为刑罚太重的部分,施行这样的重刑,对我又有什么好处?只是不得已才这样去做罢了,现在接受你的意思,应当重新商定谋划,务必使法令合理适当。常在左右的大臣应尽力提出规劝的意见,亲属也应提出补察得失的建议,用以纠正君主的过失,表明自己的忠实信义。《尚书》上说:‘我有过失,你必须纠正我;不要我错了,你也跟着服从。’我难道不愿意听取忠实诚恳的话来弥补自己的欠缺吗?而你却说‘不敢全部陈说’又怎能算是忠实诚恳的规劝呢?如果地位低下的臣民中,有可采纳的意见,难道也因为这个人不重要而轻视人的言论而不采纳吗?如果是谄媚讨好的行为,即使像我这么愚昧的人,也能识别清楚。至于征发户税的问题,只是因为天下还没有*定,事业必须靠大家的支持才能成功。如果只是守住江东,只是着重推行仁政,兵力自然足够,还要增多干什么?只是固守江东,不求进取是要被人鄙薄的。如果不预先征收户税,恐怕临时征用就不那么容易了。我和你名分虽然不同,但荣辱悲喜实在是一样的。来表中说,你不愿意随众人用那种不正当的手段以求免祸,这确实是我真心希望你所做的"。于是孙权便下令主管官吏写好全部的法令条款,派郎中褚逢去送给陆逊和诸葛瑾过目,凡是他们感到有什么不妥当的地方,就让他们增删修改。这一年,孙权分交州地方设置广州,不久又撤销广州,仍为交州。

  【原文】

  六年春正月,诸将获彭绮。闰月,韩当子淙以其众降魏。

  七年春三月,封子虑为建昌侯。罢东安郡。夏五月,翻阳太守周鲂伪叛〔1〕,诱魏将曹休。秋八月,权至皖口,使将军陆逊督诸将大破休于石亭。大司马吕范卒。是岁,改合浦为珠官郡。

  【注解】

  〔1〕伪叛:诈降。

  【译文】

  黄武六年正月,众将俘获彭绮。十二月,韩当的儿子韩淙率领他的部属投降了魏国。

  黄武七年三月,孙权封儿子孙虑为建昌侯,撤销了东安郡。夏天五月,鄱阳太守周鲂假装背叛东吴,引诱魏将曹休。秋天八月,孙权来到皖口,派将军陆逊指挥众将在石亭大败曹休。吴国大司马吕范去世。这一年,孙权将合浦郡改名为珠官郡。

  【原文】

  黄龙元年春,公卿百司皆劝权正尊号。夏四月,夏口、武昌并言黄龙、凤凰见。丙申,南郊即皇帝位,是日大赦,改年,追尊父破虏将军坚为武烈皇帝,母吴氏为武烈皇后,兄讨逆将军策为长沙桓王。吴王太子登为皇太子。将吏皆进爵加赏。初,兴*中,吴中童谣曰:"黄金车,班兰耳,昌门,出天子"。五月,使校尉张刚、管笃之辽东。六月,蜀遣卫尉陈震庆权践位。权乃参分天下,豫、青、徐、幽属吴,兖、冀、并、凉属蜀。其司州之土,以函谷关为界,造为盟曰:"天降丧乱,皇纲失叙,逆臣乘衅,劫夺国柄,始于董卓,终于曹操,穷凶极恶,以覆四海,至今九州幅裂,普天无统,民神痛怨,靡所戾止〔1〕。及操子丕,桀逆遗丑,荐作奸回,偷取天位。而睿么么,寻丕凶迹,阻兵盗土,未伏厥诛。昔共工乱象而高辛行师,三苗干度而虞舜征焉。今日灭睿,禽其徒党,非汉与吴,将复谁任?夫讨恶剪暴,必声其罪,宜先分裂,夺其土地,使士民之心,各知所归。是以《春秋》晋侯伐卫,先分其田以畀宋人,斯其义也。且古建大事,必先盟誓,故《周礼》有司盟之官,《尚书》有告誓之文,汉之与吴,虽信由中,然分土裂境,宜有盟约。诸葛丞相德威远著,翼戴本国,典戎在外,信感阴阳,诚动天地,重复结盟,广诚约誓,使东西士民咸共闻知。故立坛杀牲,昭告神明,再歃加书〔2〕,副之天府。天高听下,灵威棐谌,司慎司盟,群神群祀,莫不临之。自今日汉、吴既盟之后,戮力一心,同讨魏贼,救危恤患,分灾共庆,好恶齐之,无或携贰。若有害汉,则吴伐之;若有害吴,则汉伐之。各守分土,无相侵犯。传之后叶,克终若始。凡百之约,皆如载书,信言不艳,实居于好。有渝此盟,创祸先乱,违贰不协,慆慢天命,明神上帝是讨是督,山川百神是纠是殛,俾坠〔3〕其师,无克祚国。于尔大神,其明鉴之"!秋九月,权迁都建业,因故府不改馆,征上大将军陆逊辅太子登,掌武昌留事。

  【注解】

  〔1〕靡所戾止:没有止境。

  〔2〕再歃(shà)加书:写下联盟誓约。

  〔3〕俾(bǐ)坠:丧失。

  【译文】

  黄龙元年春天,公卿大臣和各主管长官都劝孙权正式称帝。夏四月,夏口、武昌都传言黄龙凤凰出现。丙申月,孙权在南郊正式登基为帝。这天大赦,更改年号。追谥死去的父亲破虏将军孙坚为武烈皇帝,母亲吴氏为武烈皇后,哥哥讨逆将军孙策为长沙桓王,立吴王太子孙登为皇太子。将军官吏都晋升爵位,增加奖赏。当初,汉献帝兴*年间,吴中一带有童谣说:"黄金车,五色的耳,大开昌门,出天子"。五月,孙权派校尉张刚、管笃去辽东。六月,蜀国派卫尉陈震来庆贺孙权登上帝位。孙权与蜀国使者商议*分天下,豫、青、徐、幽四州属于吴,兖、冀、并、凉四州属于蜀。司州的土地,以函谷关为界,分别属于吴、蜀两国。制定盟书说:"皇天降下灾难,汉室的皇统失去了正常的秩序,叛逆之臣趁机篡取国家大权,从董卓开始,到曹操结束,他们穷凶极恶,作乱天下,致使*四分五裂,天下没有统一,人民痛苦和怨恨,没有止境。曹操的儿子曹丕擅权,倒行逆施,屡次作恶,篡夺了皇位。曹睿这个微不足道的小丑,踏着曹丕行恶的足迹,倚仗兵力窃据大片国土,至今未能伏法就诛。从前共工作乱而被尧帝兴师问罪,三苗违犯法度而被虞舜征讨。如今消灭曹睿,擒拿他的党徒,除了蜀汉和吴国,还有谁能承担这样的重任?讨伐凶恶,消除残暴,一定要声讨他们的罪行。应该先分割他们的领土,夺取他的土地,让百姓和士人都能明确认识自己的归向。所以《春秋》中记载晋文公讨伐卫国,首先是把卫国的土地分给宋国人,我们正要遵从《春秋》的原则。而且古代建立伟大的功业,一定要先结盟立誓,所以,《周礼》中就有主管盟约及其礼仪的官职,《尚书》中就有‘告’、‘誓’一类的文章。蜀汉和吴国,虽然相互诚实信任完全是出于内心,但是分割魏国的土地,还是应当立盟约。诸葛亮丞相的德行和声望远近闻名,他辅助拥戴幼主,在外主持*大事,道义诚信感动了天地乾坤。我们重新缔结盟约,加深诚意来信守誓言,使东吴和西蜀的人民能全部知晓。所以设立祭坛,宰杀牲畜,明确地告知神明,歃血盟誓,把副本交藏两国天府。上天虽高,也能听取下情,神灵的威力,也能帮助诚心的实现。司慎、司盟和诸位神灵,无不光临受祭。从今日蜀、吴结盟之后,齐心合力,共同讨伐魏贼,扶危救难,有祸同当,共庆胜利,好恶一致,没有二心。如果有人危害蜀汉,那么吴国就讨伐他;如果有人危害吴国,那么蜀汉就讨伐他。各自守卫好自己的封土,互不侵犯。传于后代,始终如一。凡是各项盟约,都按照盟*载的原则办理。诚信的语言不加华丽的修饰,我们的真心是两国的友好。如果谁背弃盟约,首先制造灾祸,存有二心,不协同一致,怠慢天命,神明的上帝就会讨罚他、督察他,山川的诸神就会举发他、诛灭他,使他丧失民众,帝位不得久长。神灵啊,请明察吧"!秋天九月,孙权从武昌迁都到建业,就住在原来的府第里不再建筑新的宫殿,征召上大将军陆逊辅佐太子孙登基,掌管迁都后武昌的留守职事。

  【原文】

  二年春正月,魏作合肥新城。诏立都讲祭酒,以教学诸子。遣将军卫温、诸葛直将甲士万人浮海求夷洲及洲。洲在海中,长老传言秦始皇帝遣方士徐福将童男童女数千人入海,求蓬莱神山及仙药,止〔1〕此洲不还。世相承有数万家,其上人民,时有至会稽货布,会稽东县人海行,亦有遭风流移至洲者。所在绝远,卒不可得至,但得夷洲数千人还。

  三年春二月,遣太常潘浚率众五万讨武陵蛮夷。卫温、诸葛直皆以违诏无功,下狱诛。夏,有野蚕成茧,大如卵。由拳野稻自生,改为禾兴县。中郎将孙布诈降以诱魏将王淩,淩以军迎布。冬十月,权以大兵潜伏于阜陵俟之,浚觉而走。会稽南始*言嘉禾生。十二月丁卯,大赦,改明年元也。

  嘉禾元年春正月,建昌侯虑卒。三月,遣将军*、校尉裴潜乘海之辽东。秋九月,魏将田豫要击〔2〕,斩贺于成山。冬十月,魏辽东太守孙渊遣校尉宿舒、阆中令孙综称藩于权,并献貂马。权大悦,加渊爵位。

  【注解】

  〔1〕止:停止,此处作定居讲。

  〔2〕要击:中途拦截加以袭击。

  【译文】

  黄龙二年正月,魏国修筑合肥新城。孙权下诏设立都讲祭酒,以便教育几个儿子。派遣将军卫温、诸葛直率领穿铠甲的兵士一万人航行海上寻求夷洲(今台湾)和洲。洲在海中,老年人传说秦始皇派遣方士徐福率童男童女几千人到海上,寻找蓬莱仙山和仙药,定居在洲上不愿回来。世代相传现在已有几万户人家,洲的百姓,时常有到会稽一带买卖布匹的,会稽东部地区的百姓航海,也有遇到大风漂流到洲上的。洲极远,卫温等人终究没能到那儿,只俘获了几千夷洲人回来。

  黄龙三年二月,孙权派太常番浚率兵五万征讨武陵的蛮夷。卫温、诸葛直都因违背命令,办事没有成效而被投入监狱诛杀而死。夏天,有野蚕作茧大小如鸡蛋一样大。由拳县自然生长禾稻,于是改由拳县为禾兴县。中郎将孙布假装投降以引诱魏将王淩,王淩率兵迎接孙布。冬天十月,孙权率大兵潜伏在阜陵等候王淩,王淩发觉后率兵逃走。会稽郡南始*县传说生长出嘉禾。十二月二十九日,发布大赦的命令,改第二年为嘉禾元年。

  嘉禾元年春正月,建昌侯孙虑去世。三月,孙权派将军*、校尉裴潜由海路到辽东。秋天九月,魏将田豫半路拦截,在成山斩杀了*。冬天十月,魏国辽东太守公孙渊派校尉宿舒、阆中令孙综向孙权自称藩属,还进献貂皮和骏马。孙权非常高兴,加封公孙渊爵位。

  【原文】

  二年春正月,诏曰:"朕以不德,肇受元命,夙夜兢兢,不遑〔1〕假寝。思*世难,救济黎庶,上答神祇,下慰民望。是以眷眷,勤求俊杰,将与戮力,共定海内。苟在同心,与之偕老。今使持节督幽州领青州牧辽东太守燕王,久胁贼虏,隔在一方,虽乃心于国,其路靡缘。今因天命,远遣二使,款诚显露,章表殷勤,朕之得此,何喜如之!虽汤遇伊尹,周获吕望,世祖未定而得河右,方之今日,岂复是过?普天一统,于是定矣。《书》不云乎,‘一人有庆,兆民赖之’。其大赦天下,与之更始,其明下州郡,咸使闻知。特下燕国,奉宣诏恩,令普天率土备闻斯庆"。三月,遣舒、综还,使太常张弥、执金吾许晏、将军贺达等将兵万人,金宝珍货,九锡备物,乘海授渊。举朝大臣,自丞相雍已下皆谏,以为渊未可信,而宠待太厚,但可遣吏兵数百护送舒、综,权终不听。渊果斩弥等,送其首于魏,没其兵资。权大怒,欲自征渊,尚书仆射薛综等切谏乃止。是岁,权向合肥新城,遣将军全琮征六安,皆不克还。

  【注解】

  〔1〕不遑:无暇,没有闲暇。

  【译文】

  嘉禾二年正月,孙权下诏书说:"我自以为没有崇高的道德,自承受天命即帝位以来,日夜操劳国事,就连不脱衣服小睡一会儿的时间也没有。很想*定世上的祸乱,救济百姓,对上报答神灵,对下宽慰人民。因而念念不忘,不断地访求俊杰人才,将与他们通力合作,共同*定天下。如果能同心协力,我要与他们团结到老。现在使持节督都幽州军事、兼任青州牧的辽东太守、燕王公孙渊,长期被曹魏逼迫,远隔在辽东一方,虽然诚心向往吴国,但道路却一直没有开通。现在他顺应天命,从遥远的地方派遣两个使者前来,显示了自己的忠心诚恳,奏章中也表达了深厚的情义,我得到这样的表彰,还能有什么喜悦能超过它呢?即使是商汤得到伊尹、周文公得到吕望、光武帝未*定天下时而先得河右五郡,跟今天我的心情相比,又怎么能超过呢?普天下统一,现在算是肯定了。《尚书》不是说过吗,‘君主一人有了可庆贺的事情,亿万臣民都得到幸福’。我要大赦天下,让那些罪人悔过自新,重新做人,命令下达州郡,让百姓们都知道。特别下诏书给燕国,让他们恭恭敬敬地宣扬这道诏令所给予臣民的恩典,让普天下民众都知道这个喜讯"。三月,送宿舒、孙综回辽东,并派太常张弥、执金吾许晏、将军贺达等人率兵万人,携带金银财宝珍奇异物,还有"九锡"的全部礼品,乘船渡海送给公孙渊。满朝文武,从丞相顾雍到以下的人都规劝孙权,认为公孙渊不可信,对他的恩宠礼遇太过分了,只要派一般官吏和几百兵士护送宿舒、孙综回去就可以了,孙权都不听从。后为,公孙渊果然杀了张弥等人,把他们的头送到魏国,没收了他们的兵器和物品。孙权大怒,想亲自征讨公孙渊,尚书仆射薛综等人极力劝谏,才劝阻了。这一年,孙权向合肥新城进军,派将军全琮征讨六安,都没有取胜,就撤军回来了。

  【原文】

  三年春正月,诏曰:"兵久不辍,民困于役,岁或不登〔1〕。其宽诸逋〔2〕,勿复督课"。夏五月,权遣陆逊、诸葛瑾等屯江夏、沔口,孙韶、张承等向广陵、淮阳,权率大众围合肥新城。是时蜀相诸葛亮出武功,权谓魏明帝不能远出,而帝遣兵助司马宣王拒亮,自率水军东征。未至寿春,权退还,孙韶亦罢。秋八月,以诸葛恪为丹阳太守,讨山越。九月朔,陨霜伤谷。冬十一月,太常潘浚*武陵蛮夷,事毕,还武昌。诏复曲阿为云阳,丹徒为武进。庐陵贼李桓、罗厉等为乱。

  四年夏,遣〔3〕吕岱讨桓等。秋七月,有雹。魏使以马求易珠玑、翡翠、玳瑁,权曰:"此皆孤所不用,而可得马,何苦而不听其交易"?

  五年春,铸大钱,一当五百。诏使吏民输铜,计铜畀直。设盗铸之科。三月,武昌言甘露降于礼宾殿。辅吴将军张昭卒。中郎将吾粲获李桓,将军唐咨获罗厉等。自十月不雨,至于夏。冬十月,彗星〔4〕见于东方。鄱阳贼彭旦等为乱。

  六年春正月,诏曰:"夫三年之丧,天下之达制,人情之极痛也;贤者割哀以从礼,不肖者勉而致之。世治道泰,上下无事,君子不夺人情,故三年不逮孝子之门。至于有事,则杀礼以从宜,要而处事。故圣人制法,有礼无时则不行。遭丧不奔非古也,盖随时之宜,以义断恩也。前故设科,长吏在官,当须交代,而故犯之,虽随纠坐,犹已废旷。方事之殷,国家多难,凡在官司,宜各尽节,先公后私,而不恭承,甚非谓也。中外群僚,其更*议,务令得中,详为节度"。顾谭议,以为"奔丧立科,轻则不足以禁〔5〕孝子之情,重则本非应死之罪,虽严刑益设,违夺必少。若偶有犯者,加其刑则恩所不忍,有减则法废不行。愚以为长吏在远,苟不告语,势不得知。比选代之间,若有传者,必加大辟,则长吏无废职之负,孝子无犯重之刑"。将军胡综议,以为"丧纪之礼,虽有典制,苟无其时,所不得行。方今戎事*异容,而长吏遭丧,知有科禁,公敢干突,苟念闻忧不奔之耻,不计为臣犯禁之罪,此由科防本轻所致。忠节在国,孝道立家,出身为臣,焉得兼之?故为忠臣不得为孝子。宜定科文,示以大辟,若故违犯,有罪无赦。以杀止杀,行之一人,其后必绝"。丞相雍奏从大辟。其后吴令孟宗丧母奔赴,已而自拘于武昌以听刑。陆逊陈其素行,因为之请,权乃减宗一等,后不得以为比,因此遂绝。二月,陆逊讨彭旦等,其年,皆破之。冬十月,遣卫将军全琮袭六安,不克。诸葛恪*山越事毕,北屯庐江。

  赤乌元年春,铸当千大钱。夏,吕岱讨庐陵贼,毕,还陆口。秋八月,武昌言麒麟见。有司奏言麒麟者太*之应〔6〕,宜改年号。诏曰:"间者赤乌集于殿前,朕所亲见。若神灵以为嘉祥者,改年宜以赤乌为元"。群臣奏曰:"昔武王伐纣,有赤乌之祥,君臣观之,遂有天下,圣人书策载述最详者,以为近事既嘉,亲见又明也"。于是改年。步夫人卒,追赠皇后。初,权信任校事吕壹,壹性苛惨,用法深刻。太子登数谏,权不纳,大臣由是莫敢言。后壹奸罪发露伏诛,权引咎责躬〔7〕,乃使中书郎袁礼告谢诸大将,因问时事所当损益。礼还,复有诏责数诸葛瑾、步骘、朱然、吕岱等曰:"袁礼还,云与子瑜、子山、义封、定公相见,并以时事当有所先后,各自以不掌民事,不肯便有所陈,悉推之伯言、承明。伯言、承明见礼,泣涕恳恻,辞旨辛苦,至乃怀执危怖,有不自安之心。闻此怅然,深自刻怪。何者?夫惟圣人能无过行,明者能自见耳。人之举措,何能悉中,独当己有以伤拒众意,忽不自觉,故诸君有嫌难耳;不尔,何缘乃至于此乎?自孤兴军五十年,所役赋凡百皆出于民。天下未定,孽类犹存,士民勤苦,诚所贯知。然劳百姓,事不得已耳。与诸君从事,自少至长,发有二色,以谓表里足以明露,公私分计,足用相保。尽言直谏,所望诸君,拾遗补阙〔8〕,孤亦望之。昔卫武公年过志壮,勤求辅弼〔9〕,每独叹责。且布衣韦带,相与交结,分成好合,尚污垢不异。今日诸君与孤从事,虽君臣义存,犹谓骨肉不复是过。荣福喜戚,相与共之。忠不匿情,智无遗计,事统是非,诸君岂得从容而已哉!同船济水,将谁与易?齐桓诸侯之霸者耳,有善管子未尝不叹,有过未尝不谏,谏而不得,终谏不止。今孤自省无桓公之德,而诸君谏诤〔10〕未出于口,仍执嫌难。以此言之,孤于齐桓良优,未知诸君于管子何如耳?久不相见,因事当笑。共定大业,整齐天下,当复有谁?凡百事要所当损益,乐闻异计,匡所不逮"。

  【注解】

  〔1〕登:谷物成熟。

  〔2〕逋:拖欠。

  〔3〕遣:派遣。

  〔4〕彗星:绕太阳运行的一种星体。后曳长尾,呈云雾状,俗称扫帚星。旧谓彗星主除旧布新,其出现又为重大灾难的预兆。

  〔5〕禁:受得住,耐久。

  〔6〕应:征兆。

  〔7〕引咎责躬:主动承担错误的责任并作自我批评。同"引咎自责"。

  〔8〕拾遗补阙:引申为弥补缺漏。

  〔9〕辅弼(bì):亦作"辅拂",辅助。

  〔10〕谏诤(zhènɡ):照直说出人的过错,叫人改正。

  【译文】

  嘉禾三年春天正月,孙权下诏书说:"战争长期不停,百姓苦于沉重的赋税徭役,有时年景还很不好,作物没有收成。要宽缓百姓各种拖欠的租税,不要再催促征收"。夏天五月,孙权派陆逊、诸葛瑾等人率兵驻扎在江夏、沔口,孙韶、张承等人进军广陵、淮阳,孙权率大兵包围合肥新城。这时,蜀丞相诸葛亮率兵进攻武功,孙权认为魏明帝不可能率军到南方打仗,可是,魏明帝却派兵援助司马懿抵御诸葛亮,自己亲自率水军东征。魏明帝还没到寿春,孙权就退兵回返建业,孙韶也停止进攻广陵。秋天八月,孙权任命诸葛恪为丹阳太守,讨伐山越。九月初一,天降严霜,冻坏稻谷。冬天十一月,太常潘浚*定武陵少数民族地区,*定武陵后,返回武昌。孙权下诏书恢复曲阿县为云阳县,丹徒县为武进县。庐陵的贼寇李桓、罗厉等人发动叛乱。

  嘉禾四年夏天,孙权派吕岱讨伐李桓等人。秋天七月,有冰雹。魏国使者请求用马换取珠宝、翡翠、玳瑁,孙权说:"这些都是我不用的东西,却能换取战马,何苦不听任他们来交易呢"?

  嘉禾五年春天,孙权铸造大钱,一枚抵五百小钱。下诏让官吏百姓交纳铜,按铜的重量付钱。还设立了禁止私铸货币的法律条文。三月,武昌传言甘露将降在礼宫殿。辅吴将军张昭去世。中郎将吾粲擒获了李桓,将军康咨俘获了罗厉等人。从去年十月开始不下雨,直到今年夏天。冬十月,彗星在东方出现。鄱阳贼寇彭旦等人叛乱。

  嘉禾六年正月,孙权下诏书说:"儿子守孝三年,这是天下通行的制度,也是人最悲痛的感情的表示;贤明的人抑制个人的哀情而来服从国家的大礼,不孝顺的人也勉力做到服丧三年。天下太*,圣贤之道通畅,上下无事,君子就不会去剥夺人之常情,因此三年不登孝子的家门。至于有国事时,就要减少丧礼来顺从国事,穿着丧服也要来处理国事。所以圣人制定礼法,有礼制而不按时宜变通,也是行不通的。遇到丧事而不奔丧,这是不遵守古礼,但应顺从事宜,以国家大义为重而舍个人的哀情。以前特地设置条例,官吏在职的,遇到丧事,必须办理交代手续,有明知故犯的,要立即举报治罪,可是这样的法令从未认真执行过。现在正是国家多事多难的时候,凡在职的官吏,应该各自为国尽忠节,先公后私,不严格奉行朝廷所制定的法令,可以说是非常错误的。朝廷内外的大臣,请重新商议此事,务必让这方面的法令合情合理,详细地制定出条例"。顾谭发表意见,认为:"为奔丧立法,轻了则不能禁止孝子奔丧的强烈要求,重了刚离职奔丧本不是死罪,如果增设严刑,违背规定而去奔丧的一定会很少。如果偶有违法的,加重对他的处罚,在情义上来说于心不忍,减轻处罚则法令废弛不能施行。我认为官吏在远方任职,假如不通知,他一定不会知道。在选择接替人选期间,如果有奔丧犯法的,一定处以死刑,这就使官吏没有怠忽职守的罪责,孝子也不会犯重罪受到严刑惩处"。将军胡综发表意见,认为:"丧事的礼仪虽有典章法度,如果不根据特殊情况灵活变通,也是行不通的。现在正当战争期间,因此处理军政与一般国事应有所区别,官吏遇到丧事,明知有法令条例,却公然触犯,假如唯一考虑孝子不去奔丧所带来的耻辱,而不考虑做臣子犯法的罪责,这就是条例禁令本来太轻所造成的。大臣们以忠义为国,以孝道立家,已经献身做了臣子,怎么还能兼顾家庭?所以要做忠臣就不能做孝子。应该制出法令条文,用死刑来告诫臣子,如果有故意违法法令的,有罪就绝不能赦免。用死刑来制止臣子犯死罪,处置一个人,那以后这种行为就一定会绝迹"。丞相顾雍奏请孙权同意违法奔丧按死刑处置。这以后吴县县令孟宗违法奔母亲丧,事后在武昌自己拘禁自己听候惩罚。陆逊向孙权陈述孟宗的*时行为,并借机为之求情,孙权于是给孟宗减刑一等,并申明下不为例,由此违法奔丧的事就绝迹了。二月,陆逊讨伐彭旦等人,这一年,把他们都打败了。冬天十月,派卫将军全琮袭击六安,没有攻克。诸葛恪*定山越的叛乱后,向北驻扎在庐江郡。

  赤乌元年春天,孙权铸造了币值一千枚小钱的大钱。夏天,吕岱讨伐庐陵贼寇,结束后,返回陆口。秋天八月,武昌传言出现麒麟。有关官吏上奏说麒麟是天下太*的征兆,应该改年号。孙权下诏书说:"近来红色乌鸦聚集在殿前,我亲眼所见。如果神灵以为是吉祥的事,那改年号就用赤乌元年吧"。群臣奏请说:"过去周武王伐纣,有红乌鸦的吉祥征兆,君臣们见到了它,于是就拥有了天下,圣人在书策上记载的最为详尽,因为像近来的这件事已经很吉祥了,何况又是亲自明明白白地看见的"。于是就改年号。步夫人去世,追赠为皇后。当初,孙权信任校事吕壹,吕壹本性苛刻残忍,执法严酷。太子孙登屡次进谏劝说,孙权都不采纳,大臣们于是都不敢再说了。后来吕壹奸邪的罪恶被揭露,依法处死,孙权引咎自责,就派中书郎袁礼向诸位大将致歉,询问政事应该有什么改变。袁礼回来,孙权又下诏书责备诸葛瑾、步骘、朱然、吕岱等人说:"袁礼回来,说已与子瑜、子山、义封、定公见了面,并征询了对当前朝政缓急先后的意见,每个人都以不主管民事为借口,不肯陈述自己的意见,全部推给伯言和承明两人。伯言、承明见了袁礼,伤心流泪,说的话很沉痛,甚至还怀着恐惧的心理,有不自安的表现。我听说这些后

三国志文言文翻译2

  原文:

  韦曜字弘嗣,吴郡云阳人也。少好学,能属文,从丞相掾,迁太子中庶子。时蔡颖亦在东宫,性好博弈,太子和以为无益,命曜论之。和废后,为黄门侍郎。孙亮即位,为太史令,撰《吴书》孙休践阼,为博士祭酒。命曜依刘向故事,校定众书。又欲延曜侍讲,而左将军张布近习宠幸,事行多玷,惮曜侍讲儒士,又性精确,惧以古今警戒休意,固争不可。休深恨布,然曜竟止不入。孙皓即位,为侍中,常领左国史。时所在承指数言瑞应。皓以问曜,曜答曰:“此人家筐箧中物耳。”又皓欲为父和作纪,曜执以和不登帝位,宜名为传。

  如是者非一,渐见责怒。皓每飨宴,无不竟日,坐席无能否率以七升为限,虽不悉入口,皆浇灌取尽。又于酒后使侍臣难折公卿,以嘲弄侵克、发摘私短以为欢。时有衍过,或误犯皓讳,辄见收缚,至于诛戮。曜以为外相毁伤,内长尤恨,使不济济,非佳事也,故但示难问经义言论而已。皓以为不承用诏命,意不忠尽,遂积前后嫌忿,收曜付狱,是岁凤凰二年也。曜因狱吏上辞曰:“囚昔见古历注所纪载多虚无,在书籍者亦复错谬。因寻控传记考合异同采摭耳目所及以作洞纪事尚未成又见刘熙所作释名时有的失而爵位之事又有非是又作官职训及辩释名各一卷欲表上之,乞垂哀省。”曜冀以此求免,而皓更怪其书之垢,故又以诘曜。而华核连上疏救曜,皓不许,遂诛曜,徒其家零陵。(节选自《三国志·吴书》)

  译文:

  韦曜,字弘嗣,是吴郡云阳人。他年少时好学。檀长写文章。任丞相的椽吏。升任为太子中庶子。当时蔡颖也在东宫,他一向喜爱下棋,太子孙和认为下棋没有益处,故让韦曜来论说此事。孙和被废黜后,韦曜任黄门侍郎,孙亮即位,韦曜为太史令,撰著《吴书》。孙休登基后,韦曜被任命为博士祭酒。孙休命令韦曜依照刘向所创体例,校核审定各类书籍,叉打算请韦曜担任侍讲。而左将军张布就是孙休亲近的宠臣,做事颇有过错,害怕韦曜任侍讲儒士后,因为韦曜性情处事明察刚正,怕他用古今事情为例警戒孙休的认识,就坚决争辩说韦曜不能担任此职。孙休极为恼恨张布,然而韦曜最终还是被阻止,未能入宫。孙皓即住以后,韦曜担任侍中,长期兼任左国史。其时孙皓周围的人迎合孙皓旨意,多次说出现祥瑞感应现象。孙皓以此询问韦曜,韦曜回答说:“这只是人家箱匣中的东西而已”孙皓又想为自己父亲孙和作“纪”,而韦曜坚持以孙和未登帝位为据,认为只宜将其历史记栽文字定作“传”。类似事情并非一次,渐渐地韦曜受到孙皓的责怪怨怒,孙皓每次设宴,没有不是一整天的,坐席中人不管能否饮酒都以七升为必饮限量,即使不必全部入口,也都要强灌喝完。

  另外孙皓在酒后让侍臣侮辱诘责大臣们,以嘲弄相侵,互相揭短作为乐趣。这时谁要有所过失,或者误犯孙皓之讳,就被拘捕,甚至被诛杀。韦曜认为朝臣在公共场合相互谤毁伤害,内心就会相互滋生怨恨,使大家不能和睦共济,这并非好事,故此他出示难题只是提问经典的辞义理论而己。孙皓认为韦曜不接受诏命,有意不尽忠主上,于是将他对韦曜前后不满的嫌隙忿恨积累一起,收捕韦曜投进监狱,这年是凤凰二年(273)。韦曜通过狱吏向孙皓上书说:“囚犯我过去发现古代历法的注释的记载有许多虚假而无根据的东西,书上的记载也有错谬之处。我寻査考究所记,考核异同,采摭査询的来的材料,来撰成《洞纪》一书,此事尚未完成。又看见刘熙所作的《释名》,不时出现错误,而关于爵位一事,又有解析不对之处,又作《官职训》与《辩释名》各一卷,想呈献陛下,恳求陛下垂恩怜惜省察。”韦曜希望因此求的免罪,而孙皓却又怪他奏章的有墨污,又以此诘问韦曜。经而华核接连上奏营救韦曜,孙皓没有准许,于是杀死韦曜,将他家属流放至零陵。

三国志文言文翻译3

  三国志

  原文:

  崔琰字季圭,清河东武城人也。少朴讷,好击剑,尚武事。年二十三,乡移为正,始感激,读《论语》、韩诗。至年二十九,乃结公孙方等就郑玄受学。学未期,徐州黄巾贼攻破北海,时谷籴县乏,玄罢谢诸生。琰既受遣,而寇盗充斥,西道不通。自去家四年乃归,以琴书自娱。

  大将军袁绍闻而辟之。时士卒横暴,掘发丘陇。琰谏曰:“昔孙卿有言:‘士不素教,甲兵不利,虽汤武不能以战胜。’今道路暴骨,民未见德,宜敕郡县掩骼埋胔,示憎怛之爱,追文王之仁。”绍以为骑都尉。后绍治兵黎阳次于延津琰复谏曰天子在许民望助顺不如守境述职以宁区宇绍不听遂败于官渡。

  太祖破袁氏,领冀州牧,辟琰为别驾从事,谓琰曰:“昨案户籍,可得三十万众,故为大州也。”琰对曰:“今天下分崩,九州幅裂,二袁兄弟亲寻干戈,冀方蒸庶暴骨原野。未闻王师仁声先路,存问风俗,救其涂炭,而校计甲兵,惟此为先,斯岂鄙州士女所望于明公哉!”太祖改容谢之。于时宾客皆伏失色。

  太祖征并州,留琰傅文帝于邺。世子仍出田猎,变易服乘,志在驱逐。琰书谏曰:“盖闻盘于游田,《书》之所戒,鲁隐观鱼,《春秋》讥之。世子宜遵大路,慎以行正,思经国之高略。唯世子燔翳捐褶,以塞众望,不令老臣获罪于天”。

  太祖为丞相,琰复为东西曹掾属徵事。魏国初建,拜尚书。时未立太子,临淄侯植有才而爱。太祖狐疑,以函令密访于外。惟琰露板答曰:“盖闻春秋之义,立子以长,加五官将仁孝聪明,宜承正统。琰以死守之。”植,琰之兄女婿也。太祖贵其公亮,喟然叹息,迁中尉。

  (节选自《三国志·崔琰列传》)

  译文:

  崔琰字季圭,清河郡东武城县人。年少时性格朴实,言辞迟钝,喜好击剑,热衷于武事。二十三岁时,乡里按规定将他转为正卒,才开始感慨发奋,研读《论语》、韩诗。到了二十九岁时,就结交公孙方等人,到郑玄门下求学。学习不到一年,徐州黄巾军攻占北海,当时粮食供应缺乏,郑玄就停学辞退了各位学生。崔琰已被遣放回去,可是贼盗强寇到处都是,西去的道路不通,自离开家乡四年后才回到家,在家中用弹琴读书的方式来自我消遣。

  大将军袁绍听说后征召崔琰。当时袁绍的士兵专横暴虐,挖掘坟墓,崔琰规劝说:“昔日荀况有过这样的话:‘对士兵*素不进行教训,战斗力就不会强大,即使是商汤、周武王那样的人,也不能凭借这样的士兵取得胜利。’现在道路上尸骨暴露,百姓未见到您的德政,应该命令各个郡县掩埋尸骸,以显示您忧伤百姓疾苦的爱心,效仿周文王的仁德。”袁绍让崔琰作了骑都尉。后来袁绍出兵作战到黎阳县,驻扎在延津,崔琰又规劝说:“天子现在许昌,百姓希望支持顺从天子的一方,我部不如谨守治境,尽到臣子的职责,使自己境内得到安宁。”袁绍却不听从,于是在官渡大败。

  曹操击败袁绍后,兼任为冀州牧,征召崔琰担任别驾从事,对崔琰说:“昨天我考察了冀州的户籍,可以得到三十万军队,所以这是一个大州啊!”崔琰回答说:“目前天下分崩,九州离析,袁谭、袁尚兄弟相互征战,冀州百姓暴骨荒野。还没听说王师的仁声先到,来慰问百姓的生活状况,解除人民的苦难,却去计算军队数量,只把这看作首要的事情,这难道是冀州百姓对您的期望吗!”曹操立刻表情一变,向他道歉。当时其他宾客都吓得低头变色。

  太祖征讨并州,留下崔琰在邺下辅佐文帝。世子依旧外出打猎,改换服装车辆,兴趣全放在追逐猎物上。崔琰上疏规劝说:“我听说沉溺在出游打猎之中,是《尚书》所戒止的,鲁隐公到棠地观看捕鱼,《春秋》讥讽了他。您应该遵循正道,谨慎地端正自己的行为,思考治理国家的高明谋略,希望您烧毁射猎用具,舍弃行猎服装,来满足人们的期望,不要让老臣得罪上天。”

  曹操为丞相时,崔琰又担任东西曹掾属征事。魏国刚建立时,崔琰官拜尚书。当时,还未立太子,临淄侯曹植有才,很得曹操的宠爱。曹操心中也犹豫不决,就用函令秘密在外查访意见。只有崔琰用不封口的奏章公开回应说:“听说《春秋》大义,应该立嫡长子为太子,加上五官将曹丕仁厚孝顺聪明,应该继承正统,我誓死坚持这种意见。”曹植是崔琰哥哥的女婿,曹操认为崔琰公正明白非常可贵,赞叹不已,提拔他担任中尉。


《三国志·陆逊传》文言文翻译3篇(扩展2)

——《三国志·华佗传》阅读答案3篇

《三国志·华佗传》阅读答案1

  华佗字元化,沛国谯人也,一名旉。游学徐土,兼通数经。沛相陈珪举孝廉,太尉黄琬辟,皆不就。晓养性之术,时人以为年且百岁而貌有壮容。

  又精方药,其疗疾,合汤不过数种,心解分剂,不复称量,煮熟便饮,语其节度,舍去辄愈。若病结积在内,针药所不能及,当须刳割者,便饮其麻沸散,须臾便如醉死,无所知,因破取。病若在肠中,便断肠湔洗,缝腹膏摩,四五日,差,不痛,人亦不自寤,一月之间,即*复矣。府吏倪寻、李延共止,俱头痛身热,所苦正同。佗曰:“寻当下之,延当发汗。”或难其异。佗曰:“寻外实,延内实,故治之宜殊。”即各与药,明旦并起。又有一郡守病,佗以为其人盛怒则差,乃多受其货而不加治,无何弃去,留书骂之。郡守果大怒,令人追杀佗。郡守子知之,属使勿逐。守瞋恚既甚,吐黑血数升而愈。

  太祖闻而召佗,佗常在左右,太祖苦头风,每发,心乱目眩。佗针鬲,随手而差。佗之绝技,凡此类也。然本作士人以医见业,意常自悔。后太祖亲理,得病笃重,使佗专视。佗曰:“此近难济,恒事攻治,可延岁月。”佗久远家思归,因曰:“当得家书,方欲暂还耳。”到家,辞以妻病,数乞期不反。太祖累书呼,又敕郡县发遣。佗恃能厌食事,犹不上道。

  太祖大怒,使人往检:若妻信病,赐小豆四十斛,宽假限日,若其虚诈,便收送之。于是传付许狱,考验首服。荀彧请曰:“佗术实工,人命所悬,宜含宥之。”太祖曰:“不忧,天下当无此鼠辈耶?遂考竟佗,佗临死,出一卷书与狱吏,曰:“此可以活人。”吏畏法不受,佗亦不强,索火烧之。佗死后,太祖头风未除。太祖曰:“佗能愈此,小人养吾病欲以自重然吾不杀此子亦终当不为我断此根原耳及后爱子仓舒病困太祖叹曰吾悔杀华佗令此儿强死也。”

  (《三国志﹒华佗传》有删改)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小人养吾病/欲以自重/然吾不杀此子/亦终当不为我断此根原耳/及后爱子仓舒病困/太祖叹曰/吾悔杀华佗/令此儿强死也

  B.小人养吾病/欲以自重然/吾不杀此子/亦终当不为我断此根原耳/及后爱子仓舒/病困太祖/叹曰吾悔/杀华佗令此儿/强死也

  C.小人养吾病/欲以自重/然吾不杀此子/亦终当不为我断此根原耳/及后爱子仓舒病困/太祖叹曰/吾悔杀华佗令/此儿强死也

  D.小人养吾病/欲以自重/然吾不杀此子/亦终当不为我断此根原耳/及后爱子仓舒/病困太祖叹曰吾悔杀华佗令/此儿强死也

  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辟,帝王召见并授予官职,如辟召,辟引,辟除。《后汉书·张衡传》“连辟公府不就”。

  B.郡守,郡的长官,主一郡之政事。秦废封建设郡县,郡置守、丞、尉各一人;守治民,丞为佐。

  C.士人,古时指读书人,也是古代知识分子的统称,是国家政治的参与者,*传统文化的创造者、传承者。

  D.敕,*古代帝王诏令文书的文种名称之一,用于任官封爵和告诫臣僚如“敕勒川,阴山下”之“敕”。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华佗多才多艺。他是读书人,研读经书的同时,对养生术、各种药方都很精通,还能用麻沸散为病人做手术。

  B.华佗对症下药。倪寻、李延两人病症相同,但华佗却使用不同疗法,因为他能通过表面病症看到里层病因。

  C.华佗贪于钱财。他为一郡守看病时,索取许多财物却迟迟不给治病,携财逃跑还留信指责,气的人家吐血数升。

  D.华佗消极反抗。华佗作为一个饱读诗书的儒生,无法接受被曹操役使的现实,因而消极反抗,终于因此送命。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又有一郡守病,佗以为其人盛怒则差,乃多受其货而不加治,无何弃去,留书骂之。(5分)

  (2)荀彧请曰:“佗术实工,人命所悬,宜含宥之。”太祖曰:“不忧,天下当无此鼠辈耶?”(5分)

  答

  10.A

  11.D(“敕勒川”为音译名)

  12.C(并非华佗贪财。而是运用这种方法来激怒病人,让病人发怒而把肚子血块吐出,这是他治疗的一种方法。)

  13.(10分)

  (1)又一名郡守得病,华佗认为这人极其愤怒就好了,于是多次接受他的礼品而不加以医治,没有多久丢弃他离开,留下书信辱骂他。(“病”、“以为”、“无何”各一分)

  (2)荀彧向曹操求情说:“华佗医术确实精巧(高明),关系着人的生命安危,应该宽容赦免他。曹操说:“不用担心,天下会没有这种无能鼠辈吗?”(“工”、“宥”、“当无……耶”各一分)

  【参考译文】

  华佗字元化,是沛国谯县人,又名旉。曾在徐州地区漫游求学,通晓几种经书。沛国相陈珪推荐他为孝廉,太尉黄琬征召他任职,他都不就任。华佗懂得养生之道,当时的人们认为他年龄将近一百岁,可外表看上去还象壮年人一样。又精通医方药物,他治病时,配制汤药不过用几味药,心里掌握着药物的分量、比例,用不着再称量,把药煮热,就让病人服饮,同时告诉服药的禁忌或注意事项,等到华佗一离开,病人也就好了。如果病患集结郁积在体内,扎针吃药的疗效都不能奏效,应须剖开割除的,就饮服他配制的“麻沸散”,一会儿病人就如醉死一样,毫无知觉,于是就开刀切除患处,取出结积物。病患如果在肠中,就割除肠子病变部分,洗净伤口和易感染部分,然后缝好腹部刀口,用药膏敷上,四五天后,病就好了,不再疼痛。开刀时,病人自己并不感到疼痛,一个月之内,伤口便愈合复原了。府中官吏倪寻、李延同时来就诊,都头痛发烧,病痛的症状正相同。华佗却说:“倪寻应该把病邪泻下来,李延应当发汗驱病。”有人对这两种不同疗法提出疑问。华佗回答说:“倪寻是外实症,李延是内实症,所以治疗他们也应当用不同的方法。”马上分别给两人服药,第二天一早两人一同病好起床了。又一名郡守得病,华佗认为这人极其愤怒就好了,于是多次接受他的礼品而不加以医治,没有多久丢弃他离开,留下书信辱骂他。郡守果然大怒,命人追杀华佗。郡守的的儿子知道情况,嘱咐使者不要追赶,郡守大怒的更厉害了,吐黑血数升痊愈。曹操听说华佗善治病,就把他召去,让他常守在身边。曹操被脑神经痛所苦,每当发作,就精神烦乱,眼睛昏花。华佗只要针刺膈俞穴,应手而愈。华佗卓绝的医技,大都像以上所说的那样。然而他本是读书人,却被人看成是以医术为职业的,心里常感懊悔。后来曹操亲自处理国事,病情更加严重,就让华佗专门为他个人看病。华佗说:“这病近乎难以治好,不断地进行治疗,可以延长一些寿命。”华佗长期远离家乡,想回去看看,就对曹操说:“刚才收到家中来信,正想短时回家一趟呢。”到家后,用妻子有病为借口来推托,多次请求延长假期不肯回来。曹操几次用书信召他,又命令郡县派人遣送华佗返回。华佗自恃有才能,厌恶吃侍候人的饭,还是不上路。曹操很生气,派人前往查看:如果他妻子确实生病,就赐赠四十斛小豆,放宽假期;如果他虚假欺骗,就逮捕押送他回来。因此把华佗递解交付许昌监狱,拷问要他服罪。荀彧向曹操求情说:“华佗医术的确精巧(高明),关系着人的生命安危,应该宽容赦免他。”曹操说:“不用担心,天下会没有这种无能鼠辈吗?”终于判决了华佗死罪。华佗临死前,拿出一卷医书给守狱的官吏,说:“这书可以用来救活人。”狱吏害怕触犯法律不敢接受,华佗也不勉强,讨火来把书烧掉了。华佗死了以后,曹操脑神经痛仍旧没有好。曹操说:“华佗本来能够治好这种病。这小子有意留着我的病根,想借此来抬高自己的地位,既然如此,如果我不杀掉他,他最终也不会替我断掉这病根的。”直到后来他的爱子仓舒病危,曹操才感叹地说:“我后悔杀了华佗,使这个儿子活活地死去了。”

《三国志·华佗传》阅读答案2

  华佗字元化,沛国谯人也。游学徐土,兼通数经。沛相陈珪举孝廉,太尉黄琬辟,皆不就。晓养性之术,时人以为年且百岁而貌有壮容。又精方药,其疗疾,合汤不过数种,心解分剂,不复称量,煮熟便饮,语其节度,舍去辄愈。

  有一郡守病,佗以为其人盛怒则差①,乃多受其货而不加治,无何弃去,留书骂之。郡守果大怒,令人追捉杀佗。郡守子知之,属使勿逐,守嗔恚既甚,吐黑血数升而愈。

  佗之绝技,凡此类也。太祖②闻而召佗。太祖苦头风,每发,心乱目眩,佗针鬲,随手而差。然本作士人,以医见业,意常自悔。后太祖亲理,得病笃重,使佗专视。佗曰:“此近难济,恒事攻治,可延岁月。”佗久远家思归,因曰:“当得家书,方欲暂还耳。”到家,辞以妻病,数乞期不反。太祖累书呼,敕郡县发遣佗。恃能厌食事,犹不上道。太祖大怒,使人往检。若妻信病,赐小豆四十斛,宽假限日;若其虚诈,便收送之。于是传付许狱③,考验首服④。荀彧请曰:“佗术实工,人命所县,宜含宥之。”太祖曰:“不忧,天下当无此鼠辈耶?”遂考竟⑤佗。佗临死,出一卷书与狱吏,曰:“此可以活人。”吏畏法不受,佗亦不强,索火烧之。佗死后,太祖头风未除。太祖曰:“佗能愈此。小人养吾病,欲以自重,然吾不杀此子,亦终当不为我断此根原耳。”及后爱子曹冲病困,太祖叹曰:“吾悔杀华佗,令此儿强死也。”

  广陵吴普从佗学。普依准佗治,多所全济。佗语普曰:“人体欲得劳动但不当使极尔动摇则谷气得消血脉流通病不得生譬犹户枢不朽是也。是以古之仙者为导引之事,熊颈鸱顾,引挽腰体,动诸关节,以求难老。”

  阿从佗求可服食益於人者,佗授以漆叶青黏散。漆叶屑一升,青黏屑十四两,以是为率,言久服去三虫,利五藏,轻体,使人头不白。阿从其言,寿百余岁。

  节选自《三国志华佗传》

  注:①差:同“瘥”,病愈。②太祖:曹操的'庙号。③传付许狱:解押送给许昌的监狱。④考验首服:拷问认罪。⑤考竟:判决。这里指处死。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人体欲得劳动/但不当使极尔/动摇则谷气得消/血脉流通/病不得生/譬犹户枢不朽是也。

  B.人体欲得劳动/但不当使极尔/动摇则谷气得/消血脉流通/病不得生/譬犹户枢不朽是也。

  C.人体欲得/劳动但不当使极尔/动摇则谷气得/消血脉流通/病不得生/譬犹户枢不朽是也。

  D.人体欲得/劳动/但不当使极/尔动摇则谷气得消/血脉流通/病不得生/譬犹户枢不朽是也。

  11.下列对文中后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合汤不过数种”中的“汤”指“汤剂”。它的意思与《送东阳马生序》中“四肢僵硬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中的“汤”,意思相同。

  B.“太尉黄琬辟,皆不就”中的“辟”,应解释为“征召”,不能理解为“躲避”。

  C.“语其节度,舍去辄愈”中的“节度”指(服药的)禁忌和注意事项。

  D.“谷气”即“水谷之气”,指饮食的精气,因为人的饮食以五谷为主,故称。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华佗原是读书人,外出求学,通晓多种经书,当时不止一人要他出来做官,他都不接受,但后来他对自己从事医术也常产生后悔之情。

  B.华佗医术高明,性格倔强,不畏权势,不喜逢迎,是一位德艺双馨的大医。

  C.华佗故意接受一位郡守很多财物,又不为他医治,不久又退还财物走掉,还留下一封信辱骂郡守。郡守被激怒,吐了几升黑血,病就好了。

  D.华佗倡导体育运动,认为生命在于运动,这是我国养生医学的经验总结,但由于他被杀害,其医学著作没有直接流传下来。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有一郡守病,佗以为其人盛怒则差,乃多受其货而不加治,无何弃去,留书骂之。

  (2)久服去三虫,利五藏,轻体,使人头不白。

  答

  10-12ACC

  13.(1)有一位郡守生病,华佗认为这人发一下大怒病就会好。于是多次接受他的财物却不给他医治;没有多久丢下他走掉了,还留下书信辱骂他。(以为:认为。货:财物。无何:没有多久。)

  (2)长期服用此药能打掉三种寄生虫(蛔虫、赤虫、蛲虫),对五脏有利,使身体轻便,使人的头发不会变白。(三虫:三种寄生虫。藏:通“脏”。轻:形容词活用为使动词,使…轻便)


《三国志·陆逊传》文言文翻译3篇(扩展3)

——《三国志·吴志·吕蒙传》的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3篇

《三国志·吴志·吕蒙传》的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1

  鲁肃代周瑜,当之陆口,过蒙屯下。肃意尚轻蒙,或说肃曰:“吕将军功名日显,不可以故意待也,君宜顾之。”遂往诣蒙。酒酣,蒙问肃曰:“君受重任,与关羽为邻,将何计略,以备不虞?”肃造次应曰:“临时施宜。”蒙曰:“今东西虽为一家,而关羽实熊虎也,计安可不豫定?”因为肃画五策。肃于是越席就之,拊其背曰:“吕子明,吾不知卿才略所及乃至于此也。”

  与课文的相同点:本文也是介绍鲁肃对吕蒙的才华进步的赞叹。本文选自《三国志·吴志·吕蒙传》,也是历史传记故事。

  1.解释文中加点的字。 轻: 或: 故: 遂: 安: 画:

  2.翻译句子。

  (1)君受重任,与关羽为邻,将何计略,以备不虞?

  (2)吾不知卿才略所及乃至于此也。

  3.吕子明的学问好,在文中是通过鲁肃的 表现出来的,而鲁肃的这一举动,也说明鲁肃是一个不 的人,这是一个好领导必须具备的品质。

  参考答案:

  1.轻视人 有人 原来的 就 怎么 筹划

  2.(1)您接受重任,和关羽相邻,准备了哪些计策谋略,来预备不能预料的.事发生?(2)我不知道您的才干谋略已经达到了这一高度啊。

  3.赞美 嫉贤妒能

  翻译:

  鲁肃临时代理周瑜的事务时,正当去陆口时,路过吕蒙屯兵的地方。当时鲁肃还是轻视吕蒙的,传闻鲁肃曾对邓当说:“吕蒙将军的功名一天天增长,不能拿以前的眼光看待他了,您应该重视这个事情。”鲁肃随即去拜访吕蒙。酒喝得正畅快时,吕蒙问鲁肃:“您担负重任以抵御关羽方面军,打算用什么方法应付突然发生的袭击?”鲁肃轻率地说:“临时想办法就行。”吕蒙说:“现在东吴和西蜀是暂时联盟,关羽毕竟对我们有威胁,怎能不提早做好应对的打算呢?”于是就这个问题,为鲁肃想了五种应对的方法。鲁肃又佩服又感激,离开席子,坐在吕蒙旁边,手抚着吕蒙的背,亲切地说:“吕蒙,我不知道你的才华谋略竟然到了如此的境地!”


《三国志·陆逊传》文言文翻译3篇(扩展4)

——《三峡》文言文翻译3篇

《三峡》文言文翻译1

  朝代:南北朝

  作者:郦道元

  自三峡七百里中,*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阙 通:缺)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溯 同:泝)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巘 写作:山献)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三峡》文言文翻译2

  在三峡七百里之间,*都是连绵的高山,完全没有中断的地方;重重叠叠的悬崖 峭壁,遮挡了天空和太阳。若不是在正午半夜的时候,连太阳和月亮都看不见。

  等到夏天水涨,江水漫上小山丘的时候,下行或上行的船只都被阻挡了,不能通航。有时候皇帝的命令要紧急传达,这时只要早晨从白帝城出发,傍晚就到了江陵,这中间有一千二百里,即使骑上飞奔的马,驾着疾风,也不如它快。

  等到春天和冬天的时候,就可以看见白色的急流,回旋的清波。碧绿的潭水倒映着各种景物的影子。极高的山峰上生长着许多奇形怪状的柏树,山峰之间有悬泉瀑布飞流冲荡。水清,树荣,山高,草盛,确实趣味无穷。

  在秋天,每到初晴的时候或下霜的早晨,树林和山涧显出一片清凉和寂静,经常有高处的猿猴拉长声音鸣叫,声音持续不断,非常凄凉怪异,空荡的山谷里传来猿叫的回声,悲哀婉转,很久才消失。所以三峡中渔民的歌谣唱道:“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三峡》文言文翻译3

  (1)自:在,从

  三峡:指长江上游重庆、湖北两个省级行政单位间的瞿塘峡、巫峡和西陵峡。三峡全长实际只有四百多里。

  (2)略无:毫无,完全没有。阙:通“缺”,空缺。

  (3) 嶂(zhàng):直立如屏障一样的山峰。

  (4)自非:如果不是。自:如果。非:不是

  (5)亭午:正午。夜分:半夜。

  (6)曦(xī):日光,这里指太阳。

  (7)襄(xiāng):上,这里指漫上。 陵:大的土山,这里泛指山陵。

  (8)沿:顺流而下(的船)。溯:逆流而上(的船)。

  (9)或:有的时候。王命:皇帝的圣旨。宣:宣布,传达。

  (10) 朝发白帝:早上从白帝城出发。白帝:城名,在重庆奉节县东。朝:早晨

  (11)江陵:今湖北省荆州市。

  (12)虽:即使。 奔:奔驰的快马。御:驾着,驾驶

  (13)不以:不如。此句谓和行船比起来,即使是乘奔御风也不被认为是(比船)快,或为“以”当是“似”之误。(见清赵一清《水经注刊误》) 疾:快。

  (14)素湍:白色的急流。素:白色的。绿潭:碧绿的.潭水。

  (15)回清倒影:回旋的清波,倒映出(山石林木)的倒影。

  (16)绝巘(yǎn):极高的山峰。绝:极。巘:高峰

  (17)悬泉:悬挂着的泉水瀑布。飞漱:急流冲荡。漱:冲荡。

  (18)清荣峻茂:水清,树荣(茂盛),山高,草盛。

  (19) 良:实在,的确,确实。

  (20) 晴初:(雨后或雪后)天刚刚放晴的时候。霜旦:下霜的早晨。

  (21)属引:连续不断。属(zhǔ):动词。连接。引:延长。凄异:凄凉怪异。

  (22)哀转久绝:悲哀婉转,猿鸣声很久才消失。绝:消失,停止。转:通“啭”鸣叫。

  (23)巴东:汉郡名,在今重庆东部云阳,奉节,巫山一带。

  (24)三声:几声。这里不是确数。

  (25)沾:打湿。

  (26) 裳(cháng):衣服。


《三国志·陆逊传》文言文翻译3篇(扩展5)

——《宋史·尹继伦传》文言文翻译3篇

《宋史·尹继伦传》文言文翻译1

  原文:

   尹继伦,开封浚仪人。父勋,郢州防御使。尝内举继伦以为可用,太祖以补殿直,权领虎捷指挥,预*岭表,下金陵。太宗即位,改供奉官。从征太原,还,迁洛苑使,充北面缘边都巡检使。

  端拱中,威虏军粮馈不继,契丹潜议入寇。上闻,遣李继隆发镇、定兵万余,护送辎重数千乘。契丹将于越谍知之率精锐数万骑将邀于路继伦适领兵巡徼路与寇直于越径趋大军,过继伦军,不顾而去。继伦谓其麾下曰:“寇蔑视我尔。彼南出而捷,还则乘胜驱我而北,不捷亦且泄怒于我,将无遗类矣。为今日计,但当卷甲衔枚以蹑之。彼锐气前趣,不虞我之至,力战而胜,足以自树。纵死犹不失为忠义,岂可泯然而死,为胡地鬼乎!”众皆愤激从命。继伦令军中秣马,俟夜,人持短兵,潜蹑其后。行数十里,至唐河、徐河间。天未明,越去大军四五里,会食讫将战,继隆方阵于前以待,继伦从后急击,杀其将皮室一人。皮室者,契丹相也。皮室既擒,众遂惊溃。于越方食,失箸,为短兵中其臂,创甚,乘善马先遁。寇兵随之大溃,相蹂践死者无数,余党悉引去。契丹自是不敢窥边,其*居相戒,则曰:当避“黑面大王”,以继伦面黑故也。以功领长州刺史,仍兼巡检。

  至道二年,分遣将帅为五道,以讨李继迁。时大将李继隆由灵环路往,逗挠不进。上怒,急召继伦至京师,授灵、庆兵马副都部署,欲以夹辅继隆也。时继伦已被病,强起受诏。上素闻其嗜酒,以上尊酒赐而遣之。即日乘驿赴行营,至庆州卒,年五十。上闻之嗟悼,赙赗加等,遣中使护其丧而归葬焉。

  (节选自《宋史·列传三十四》)

  译文:

  尹继伦,是开封浚仪人。父亲尹勋,曾担任郢州防御使。(尹勋)曾经以内亲举荐尹继伦,认为(他)是个可用之材,宋太祖任命他,(让他)补为殿直,暂领虎捷指挥,参与*定岭南,攻下金陵等战役。宋太宗即位,(他)被改任供奉官。跟随征伐太原有功,回京后升迁做洛苑使,又充任北面边疆都巡检使。

  端拱年间,威虏军军粮不足,契丹暗地里商议(派兵)入侵边境。皇上得知此事,派遣李继隆征发镇州、定州两地的士兵一万多人,护送军用物资几千车。契丹大将于越侦查知道这件事后,率领数万精锐骑兵,将在半路上拦截。尹继伦恰好领兵巡检到此,路上与贼寇相遇。于越径直催促大军,经过尹继伦的军队,看都不看一眼就离去。尹继伦对部下说:“贼寇藐视我们啊。他们南下如果获得胜利,回来一定会乘胜驱赶我们而回北方,如果他们失败,回来时也会拿我们泄愤,到时我们将无一幸存。为今之计,我们应该暗藏兵甲不出声地跟着他们。他们锐气十足地一心向前赶,不会考虑我们的到来,(我们一起)全力奋战而取胜,足以使自己有所建树。即使战死也可以算得上忠义,怎么可以被消灭而死,做胡地的野鬼呢!”众位部下听后怒发冲冠而听命。尹继伦命令军中喂马整顿,等到夜晚,人人拿着短的兵器,悄悄地跟在贼寇后面。行了几十里,到唐河、徐河之间妁地带。天还没亮,于越的军队距离朝廷大军四五里地,聚集吃饭结束,将要交战。李继隆布置方阵在前面等待敌人,尹继伦从后面突然冲杀出来,杀了皮室将领一人。皮室,是契丹的'相(辽国战场上,皮室一般属于中军紧靠主将的位置)。皮室被擒杀,敌军立刻惊慌溃退。于越正在吃饭,筷子都吓掉了,被短兵器击中手臂,伤很重,骑快马先跑了。敌人随着于越的逃跑而溃不成军,相互踩踏,死伤无数,剩余的人全部撤走。契丹从此(锐气大挫,)不敢窥视边境,他们*时相互告诫,说应当避开“黑面大王”,(这是)因为尹继伦脸黑的缘故。(尹继伦)凭借军功升任长州刺史,仍然兼任巡检一职

  至道二年,朝廷分别派遣一批将帅兵分五路,讨伐叛将李继迁。大将李继隆由灵环路前往时,徘徊观望不前进。皇上发怒,紧急召见尹继伦回京师,授予他任灵州、庆州兵马副都部署,想用他来辅佐李继隆。这时尹继伦已经生病,勉强起身接受诏书。皇上*常听说他喜欢喝酒,用皇上的酒杯赏赐他然后派遣他前往。当天尹继伦就乘坐驿车奔赴军营,到了庆州死去,时年五十岁。皇上听说这件事哀伤悲叹,给予加等的办理丧事的费用,派宦官护送他的灵柩回乡埋葬。


《三国志·陆逊传》文言文翻译3篇(扩展6)

——《明史·熊概传》文言文翻译3篇

《明史·熊概传》文言文翻译1

  原文

  熊概,字元节,丰城人。幼孤,随母适胡氏,冒其姓。永乐九年进士。授御史。十六年擢广西按察使。峒溪蛮大出掠,布政使议请靖江王兵遏之。概不可,曰:“吾等居方面,寇至无捍御,顾烦王耶?且寇必不至,*而已。”已而果然。久之,调广东。

  洪熙元年正月,命以原官与布政使周干、参政叶春巡视南畿、浙江。初,夏原吉治水江南还,代以左通政赵居任,兼督农务。居任不恤民,岁以丰稔闻。成祖亦知其诬罔。既卒,左通政岳福继之,庸懦不事事。仁宗监国时,尝命概以御史署刑部,知其贤,故有是命。是年八月,干还,言有司多不得人,土豪肆恶,而福不任职。宣宗召福还擢概大理寺卿与春同往巡抚南畿逝江设巡抚自此始。

  浙西豪持郡邑短长为不法。海盐民*康暴横甚,御史捕之,遁去。会赦还,益聚党八百余人。概捕诛之,已,悉捕豪恶数十辈,械至京,论如法。于是奸宄帖息。诸卫所粮运不继,军乏食。概以便宜发诸府赎罪米四万二千余石赡军,乃闻于朝。帝悦,谕户部勿以专擅罪概。

  概用法严,奸民惮之,腾谤书于朝。宣德二年,行在都御史劾概与春所至作威福,纵兵扰民。帝弗问,阴使御史廉之,无所得,由是益任概。明年七月赐玺书奖励。概亦自信,诸当兴革者皆列以闻。时屡遣部官至江南造纸、市铜铁。概言水涝民饥,乞罢之。

  五年还朝,始复姓。亡何,迁右都御史,治南院事。行在都御史顾佐疾,驿召概代领其职,兼署刑部。九年十月录囚,自朝至日宴,未暇食,忽风眩卒。赐祭,给舟归其丧。

  (节选自《明史·列传第四十七》)

  翻译

  熊概,字元节,是丰城人。他幼年成了孤儿,随母亲改嫁至胡家,于是假托姓胡。永乐九年,中进士。后被授予御史的官职。十六年,升为广西按察使。峒溪蛮人大规模出动劫掠 ,布政使谋划请靖江王的军队来阻止他们。熊概不同意,他说:“我等担任地方长官,贼寇来时不能保卫抵御,反而烦劳王爷吗?况且贼寇肯定不来,只需警戒而已。”后来果然贼寇没来。不久,他调任广东。

  洪熙元年正月,命他以原官的身份和布政使周干、参政叶春巡视南畿、浙江。当初,夏原吉在江南治水回京后,朝廷让左通政赵居任代替他,且兼管农业方面的事务。赵居任不体恤百姓,每年都上报说丰收。成祖也知道他欺骗。他死后,左通政由岳福继任,岳福*庸懦弱,不做事情。仁宗代理国政时,曾命熊概以御史之衔代理刑部事务,仁宗知道他贤能,因此有这个任命。这年八月,周干回京,说有关部门多任用非人,当地豪强肆意作恶,而岳福又不管事。宣宗召回岳福,升熊概为大理寺卿,与叶春一同前往巡视安抚。南畿、浙江设巡抚之职自此而始。

  浙西豪强握有郡县官员的短处,长期做不法之事。海盐县百姓*康非常残暴,御史要逮捕他,他逃掉了。正赶上大赦,他又回来了,还聚众八百余人。熊概将他逮捕诛杀。过后,又把几十个罪大恶极的豪强全部逮捕,加刑具押送至京城,于是奸民驯服。各卫所的运粮不能为继,军队缺粮。熊概根据实际情况,自行决定发放各府赎罪米四万二千余石供给部队,然后再上报朝廷。皇上很高兴,传谕户部不要给熊概治以擅作主张之罪。

  熊概执法严厉,奸民很害怕他,便将诽毁他的书上传朝廷。宣德二年,行在都御史弹劾熊概与叶春所到之处擅用威权,独断专横,放纵士兵骚扰百姓。皇上没有过问,只暗中派御史去调查,但一无所得,由此更加信任熊概。第二年七月赐玺书奖励他。熊概也很自信,应当兴废的事他都列出上奏。当时朝廷屡次派出部官到江南造纸、买铜铁。熊概说洪水积涝,百姓饥馑,请求停止这种行动。

  宣德五年,他回到朝廷,才改回原姓。不久,他升为右都御史,掌管南都察院事务。行在都御史顾佐有病,朝廷通过驿传召熊概代管他的职务,兼代理刑部。宣德九年十月,省察记录犯囚的案卷,熊概从早到晚,都没有空闲吃饭食。突然他感到晕眩,然后便去世了。皇上令使者前往祭奠,派船送他归葬。


《三国志·陆逊传》文言文翻译3篇(扩展7)

——三国志之求田问舍的典故3篇

三国志之求田问舍的典故1

  典出《三国志·魏书·陈登传》。

  三国时,有个名士叫许汜。他虽然是个读书人,但对天下大事并不关心,整天只知道置买田地,购买房产,*时夸夸其谈,因此,他很被人看不起。

  有一次,许汜来到荆州,见了暂时投靠刘表的刘备。二人在荆州牧刘表那里,议论天下人物。谈到曾在徐州牧手下担任典农校尉的陈登,许汜说:

  “陈登这个人,虽然很有名望之士,但是性情粗野,不能礼贤下士。”

  刘备说:“我在徐州住过,与陈登相熟。你说陈登性情粗野,不能礼贤下士,可有什么例证吗?”

  许汜回答说:“以前我曾经遭受祸乱,四处奔走。有一次我路过下邳,拜见陈登。他见到我很不热情,没有一点主客之礼,很长时间不与我说话。到晚上睡觉的时候,他自己睡大床,让我睡下床,真是有些傲慢。”

  刘备拈须微笑着说:

  “许先生虽有国士的名望,如今天下战乱不已,你本来应在此国难之时忧国忘家,济世救民,可你却只顾置买田舍,把国家大事抛在脑后,这正是陈登轻视你的原因啊,更不用说和你促膝长谈了。要是我呀,会自己睡在百尺高楼上,让你睡在地上了,如果是那样,哪会有什么上下床之分呢?”

  许汜听了面色通红,低头不语,满脸羞惭。

  后来,“求田间舍”这一典故,用来形容人无大志,只顾置办家业田产;也指置田归隐。


《三国志·陆逊传》文言文翻译3篇(扩展8)

——三国志的读后感3篇

三国志的读后感1

  中华民族是一个源远流长的的民族,她有着五千年的文明历史,有着五千年的传统文化。作为四史之一的《三国志》,是*几千年沉淀下来的文化瑰宝。

  弗朗西斯·培根曾说:“读史使人明智。”读《三国志》,仿佛借着那一篇篇传记亲历了那个风云变幻,英杰辈出时代,那五千多年中最让人心驰神往的精彩一幕。

  东汉末年,群雄割据,蜀汉征战四方,成就一番霸业;孙吴据江东而虎视天下;曹操一统北方,但兵败于赤壁。自此三国鼎立,互相争斗,互有胜负。最终,三国同归于晋。

  大家有时候会说,刘备是伪君子,而驱使他的是却他“兴复汉室,还于旧都”的天下大义。《三国志》中,我最为敬佩的,是同样秉持着对汉室的忠贞的`人物,曹操帐下的谋士荀彧,荀文若。

  荀彧这个人物,如果没读过《三国志》,很少有人会注意到他。

  颍川荀彧,王佐才也。司马懿也曾言:“书传远事,吾自耳目所从闻见,逮百数十年间,贤才未有及荀令君者也。”

  或许有人说荀彧没出过什么奇谋妙计。但荀彧,他谋的不是一场小战斗的胜负,而是放眼天下为曹操出谋划策。“君之相为匡弼,君之相为举人,君之相为建计,君之相为密谋”这是制定大的战略。如果说出谋划策的谋士是棋子的话,荀彧便是助曹操下棋的人。

  若只是有王佐之才,荀彧尚不足以为人传颂至今。真正令人敬服的,是他“积德累行,少长无悔,遭世纷扰,怀忠念治。”的高尚人格。

  向来忠于汉室的他,辅佐曹操是为了借其力以匡扶汉室。建安十七年,曹操欲请加九锡,其狼子野心昭然若揭。而此时曹操权势滔天,荀彧却敢于冒其不韪,进言“君子爱人以德,不宜如此。”他对匡扶汉室的信念,或许会被称为愚忠,但我认为这更体现了他对于志向与理想的坚定,并甘心为此付出生命。

  有匪君子,不可谖忘。荀彧,堪称三国乱世中一位真正的君子。

  乱世之中,英雄辈出,但更为动人的,是在这乱世之中仍秉持己志的人,是他们的勇气与坚定。让我们炎黄子孙把这种品格铭记于心,永世相传。

三国志的读后感2

  ““合久必分,分久必合”。这是历朝历代之必然之势。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这首词写的是就是三国时期的事情。

  东汉末年,皇帝接连昏庸无道。导致天下群雄并起,割据天下。

  “今仲达之才,减於孔明”——这是来自蜀、魏、晋之外中立方人士对诸葛亮的客观评价!诸葛亮,字孔明,诸葛亮青年时耕读于荆州襄阳城郊,地方上称其卧龙、伏龙。受刘备邀请出仕,随刘备转战四方,建立蜀汉*,官封丞相。其为蜀汉立下了汗马功劳,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刘备则在诸葛亮的辅佐下,由原来的“拙於用兵,每战则败,奔亡不暇”变而为无往不胜。实乃为一大忠臣,受刘备白帝城托孤,致死以统一中原还于旧都为己任,却天妒英才病逝五丈原。“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后《出师表》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是你一生真实的写照,《出师表》两篇正如陆游称赞道:“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你的赤胆忠心,你的神机妙算,历史更为你写下了光辉的一笔!

  “挟天子以令诸侯”“宁我负天下人,不教天下人负我。”曹操,一代枭雄,却被三国演义误导成为一个小人,实则不然。但我却认为他不仅不是一个小人反而应该是真英雄,真豪杰。曹操他在北方实行囤田对农业生产恢复起了很大的作用;曹操唯才是用,军事上战术战略灵活多变(俗语“一说曹操,曹操就到”正是用以形容曹操用兵如神,兵贵神速);曹操在文学方面亦有所作为,善于以诗歌抒写政治理想和抱负,雄心壮志,诗中充满奋发进取的精神。一代枭雄,纵风光一世,亦有星落殒灭之时。曹操之陨,也是无可奈何。但是他对历史的贡献确实不容忽视的。

  多少人曾骂你奸雄,汉贼,在我看来,你结束了*北方近三十年的军阀割据,使*北方人民得以安定,历史为你写下了光辉的一笔!

  三国君主——刘备,孙权,曹丕,哪一位得到了天下?尤如海市蜃楼,荣华富贵稍纵即逝,功名,名利,权利,如同海市蜃楼一般,可望而不可及。笑看三国,风光一时,名垂千古。


《三国志·陆逊传》文言文翻译3篇(扩展9)

——三国志12怎么玩?三国志12玩法入门攻略3篇

三国志12怎么玩?三国志12玩法入门攻略1

  ①内政建设

  有人总说三12的内政是无脑、被简化的,但事实真的是这样吗?下一个部分我说到这个问题,我先来说城市的建设。实际上我没玩过三11之前版本,我是从三11开始玩的。三12的伤兵和粮草系统是比较奇葩的',玩着玩着你就发现兵力越来越多,粮草也越来也多。凭借的S/L打法,我几乎没有打过一次败仗,我会时刻注意敌势力发展的动向,如果在开发“绝道之策”我就会开始运输和补充兵力。粮草也是源源不断,我要用的秘策也就只有求财(献策提升全忠诚)、用众(献策补满全伤兵)、绝道、鼓舞以及无策。

  综上所述,我的内政建设,如果前期不管你在有无特性的城市,1计略、1求人、1兵营,巡查看你守不守得住,其余全市场、兵营升到3,有钱市场全满。之后慢慢势力扩大,第一座大城市里放俩研究,4兵营就够了,其余全巡查,因为⑴名声的作用很大,包括求财效果,挖人成功率等等。⑵因为相关属性是武力,所以有利于方便研究,不用在前线调人回来;农田城市放1/3农田就好;市场城市和普通城市就全丢市场,刷刷的攒数字发展科技、秘策和升级建筑。而前线城市,如果是大城市在前线,4兵营先造好,计略和求人,有俘虏的弄上巡查。其他类型城市1兵营就行了。发展到后方参照前面。

  ②人员配备

  现在我来回答前面提到的问题,内政真的简化了吗?其实不然,每个武将拥有各自的技能、战法还有战法。你需要合理的分配每个武将到各个城市,有前线守城发展(优良4围,带军师或鬼谋或强战法),有后方纯发展(一般是2线武将,练兵、市场、农业、名声),这里要说说我收人的方法,4围中一项上了80的才要,70+带市场、农业、名声的我要。把这些2线武将分配好,优先分配到特性特性城市(有点废话了)如果农田满了就拉到市场。

  ③军事战争

  提到三12的战争系统啊,我就不想再吐槽了,我买不起正版玩对战,只能跟一群低AI的电脑弄过家家,虽然已经是上级了,但AI还是低到爆,对战的玩家就别来喷我了,我就一买不起正版的矮矬穷。废话少说,守城最好是弓兵,大家都知道哈,城墙上战一撮,射破坏高的,完了射枪兵,在守城战里,如果城门破了,我觉得枪兵在这里就能起最大的最用,特别是带一加防御战法的,顶到前面,后面弓兵轮射,敌人跑了就可以尝试着进攻;而骑兵在守城的作用,就是出城不停占据点,或者去包夹攻城部队,首灭弓兵,如果配合得当,几乎没多大损失,还能抓将。而在攻城战,最强势就是公认的骑兵+弓兵的情侣组合了,骑兵高机动占据点,在没有冲车的前期顶火力,弓兵在敌方有大杀伤力弓兵的情况下可以考虑先射守城弓兵(比如远猛射这些大杀器),因为是射城墙上,所以伤害惩罚会让你降低1/3的攻击力,不过作用也是挺大的。

  将三12分为这三大部分,就是我的理解,小小的提一下战法,其实全战法之类的技能其实并不是那么可怕,那么的强势的,骑克弓克枪克骑,用来全战法最大的最用无非是有了豪杰,如果对方也有豪杰或者被克制的情况,无异于是对爆的状态,合理操作好每个兵种,才是克敌制胜的关键。真正在大规模战斗中有实用的,我想应该就是直接伤害大于减益BUFF等于增益BUFF。


《三国志·陆逊传》文言文翻译3篇(扩展10)

——三国志13的玩法攻略3篇

三国志13的玩法攻略1

  1. 军队出征,战斗以后,虽然不能重新调整兵力,但在自己的城池可以补充粮草,城里有钱的话,甚至可以升级兵种(而且这个兵种是按照出征城市的训练),楼主因为武将多,穷兵黩武,穷的丁当响。好不容易凑齐20000低级兵打下一个城,发现电脑好富,除了补满粮草还能顺道升级所有兵种

  2. 主角如果是君主,选择向自己的军势进军可以收编了他。可以安心的把强将们放在后方。打仗的时候指挥他们出征,一个城只带1队20000兵。集合好了主角一个一个收编,你就拥有一个20w大军的30武将的队伍。车轮战对面来多少推多少。

  3. 都督或者君主大地图上点城市其实可以做很多事。比如分配资源,调整军团等。其实不需要回到内政厅,当然发放和报告任务也不需要这个就不说了。主角在外地登用,可以一道全部登了。而派手下还要来来*的

  4. 敬畏原来一旦出现就几乎是永久的了,可以无限聊天涨友好直接触发任务。大人物只需要搜索下你想要的技能,然后找找有没有教这个技能敬畏你的,全部技能刷满不是梦(我才不要和关公单挑)。这告诉我们一个道理,*丝别老想着交个土豪朋友逆袭,*丝交个朋友又是送礼又是帮忙,也没啥效果,不如努力丰富自己,等你成功了满天下都是想和你成为朋友的人。刷脸就能加“微信”

  5. 这个游戏可以生东击西呀,进军一个地方城市,还没走到的时候取消换一个城市。然后对方兵全部调去防守选择的那个城市了,你是想半路打劫,还是想一个队伍堵口另一个快速下城随你玩

  6. 交易所买的东西居然可以原价退货,而且从来没人抢。而且没有负重....

  7. 原来重臣属性太守都督也有效,而且不需要类型对口。

三国志13的玩法攻略2

  1. 军队出征,战斗以后,虽然不能重新调整兵力,但在自己的城池可以补充粮草,城里有钱的话,甚至可以升级兵种(而且这个兵种是按照出征城市的训练),楼主因为武将多,穷兵黩武,穷的丁当响。好不容易凑齐20000低级兵打下一个城,发现电脑好富,除了补满粮草还能顺道升级所有兵种

  2. 主角如果是君主,选择向自己的军势进军可以收编了他。可以安心的把强将们放在后方。打仗的时候指挥他们出征,一个城只带1队20000兵。集合好了主角一个一个收编,你就拥有一个20w大军的30武将的队伍。车轮战对面来多少推多少。

  3. 都督或者君主大地图上点城市其实可以做很多事。比如分配资源,调整军团等。其实不需要回到内政厅,当然发放和报告任务也不需要这个就不说了。主角在外地登用,可以一道全部登了。而派手下还要来来*的

  4. 敬畏原来一旦出现就几乎是永久的了,可以无限聊天涨友好直接触发任务。大人物只需要搜索下你想要的技能,然后找找有没有教这个技能敬畏你的,全部技能刷满不是梦(我才不要和关公单挑)。这告诉我们一个道理,*丝别老想着交个土豪朋友逆袭,*丝交个朋友又是送礼又是帮忙,也没啥效果,不如努力丰富自己,等你成功了满天下都是想和你成为朋友的人。刷脸就能加“微信”

  5. 这个游戏可以生东击西呀,进军一个地方城市,还没走到的时候取消换一个城市。然后对方兵全部调去防守选择的那个城市了,你是想半路打劫,还是想一个队伍堵口另一个快速下城随你玩

  6. 交易所买的东西居然可以原价退货,而且从来没人抢。而且没有负重....

  7. 原来重臣属性太守都督也有效,而且不需要类型对口。

转载请备注原文地址:https://www.t7t8.net/jiaoan/695243.html
移动端网站原文地址:https://m.t7t8.net/jiaoan/6952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