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t7t8网 >  教案 >传统道德故事3篇

传统道德故事3篇

更新时间:2023-03-11 09:36:02 点击: 来源:yutu

传统道德故事1

  数星星的孩子

  晚上,一个六七岁的孩子坐在院子里,仰着头,数着天空的星星。奶奶笑着说:“傻孩子,那么多星星,一闪一闪地乱动,你能数得清吗?”孩子说:“奶奶,能看得见,就能数得清。星星是在动,可不是乱动。你看,这颗星和那颗星总是离得那么远。”爷爷走过来,指着北边的天空,告诉孩子哪些星组成北斗星,哪颗星叫北极星,还说北斗星总是绕着北极星在转。为了验证爷爷的话,这个孩子一夜没睡好,几次起来看星星。他看清楚了,北斗星果然绕着北极星慢慢地转动,这个数星星的孩子叫张衡,是汉朝人。他长大后,成为了伟大的天文学家。

  【感悟】但凡做学问或专门从事一门职业的人,都是通过认真学习和小心的求证之后,才能有所建树。正因为小张衡具有了这种可贵的精神,所以才成为了伟大的天文学家。

传统道德故事2

  梓庆鬼斧神工

  春秋时,有一个叫梓庆的木匠,他技艺高超,制作出的木器精巧而耐用。这天,他雕琢了一把木头锯子。这把锯子造型美观,上面的花纹纤巧,从没有一把锯子这么美。每一个见过这把锯子的人无不叹为观止。大家都不相信是梓庆做的,都认为只有鬼神才能做出这种极品。

  鲁国国君听说后,也跑来欣赏。他很惊奇,也不相信这是人工做出来的.,于是问梓庆:“你是不是会法术?这把锯子是不是用法术做成的?”

  梓庆笑了笑,说:“我不过是一个普通人,怎么会懂法术呢?”

  鲁国国君不相信他的话,接着又问:“那好,你告诉我他的制作过程。”

  梓庆回答说:“做这把锯子之前,我先养神静气。斋戒三天,以获得内心*静。在这三天,我使自己摒弃掉对荣华富贵的渴求;然后再斋戒五天,使自己去掉杂念,忘掉技巧;接着再斋戒七天,这时我已经忘记了自己的存在,已经能做到‘不以物喜’。

  我的眼中已没有朝廷和家庭,外界没有任何东西能够影响到我的技艺了。斋戒过后,我会去森林中寻找制作锯子的原料。我仔细观察各种树木,以选择与锯子外形最匹配的。而这时锯子的样子已经成竹在胸了。

  只要选好木料,锯子也差不多完成了,只需要加工就可以了。做任何木器,我都要经过这样一个过程。我想这大概就是制作出来的木器好像神工鬼斧制作一样的原因吧,以一颗纯真的心,加上木料的自然天性,制作出精巧的木器也就不奇怪了。”国君听完,恍然大悟,这才明白何为“鬼斧神工”。


传统道德故事3篇扩展阅读


传统道德故事3篇(扩展1)

——*传统道德的格言3篇

*传统道德的格言1

  1、多行不义必自毙。——《左传·隐公元年》

  2、义以生利,利以丰民。——《国语·晋语》

  3、义以生利,利以丰民。——《国语·晋语》

  4、见利思义。——《论语·宪问》

  5、见得思义。——《论语·季氏》

  6、义,志以天下为芬。——《墨子·经说上》:义,就是立志把天下的事作为自己分内的事。

  7、非其有而取之,非义也。——《孟子·尽心上》

  8、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孟子·告子上》

  9、先义而后利者荣,先利而后义者辱。——《荀子·荣辱》

  10、临难毋苟免。——《礼记·曲礼上》:在灾难与危险面前,不要苟且偷生而失去做人的气节。

  11、义之法在正我,不在正人。—— 董仲舒《春秋繁露·仁义法》

  12、义者,心之养也;利者,体之养也。—— 董仲舒《春秋繁露·身之养重于义》

  13、君子义以为质,得义则重,失义则轻, 由义为荣,背义为辱。—— 陆九渊《与郭邦逸》

  14、以公灭私,民其允怀。——《尚书·周官》:以公心灭私情,民众才会心悦诚服。

  15、大义灭亲。——《左传·隐公四年》

  16、公家之利,知无不为,忠也。——《左传·僖公九年》

  17、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子路》

  18、上有好者,下必有甚焉者矣。——《孟子·滕文公上》

  19、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韩非子·有度》:惩罚有罪过的人,即使大臣也不能放过;赏赐做好事的人,即使*民百姓也不能漏掉。

  20、公生明,偏生暗。——《荀子·不苟》:公正就政治清明,偏私则政治黑暗。

  21、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礼记·礼运》:在圣人治理的时代,天下是公有的。

  22、国尔忘家,公尔忘私,利不苟就,害不苟去,惟义所在。—— 贾谊《新书·阶级》

  23、衡之于左右,无私轻重,故可以为*;绳之于内外,无私曲直,故可以为正。——《淮南子·主术训》:考察左右的人,任用没有偏私,才可以算作公*;监督朝廷内外,判别是非没有偏颇,才可以算作正直。

  24、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淮南子·泛论训》

  25、公正无私,一言而万民齐。——《淮南子·修务训》

  26、奉公如法则上下*。——《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27、不别亲疏,不殊贵贱,一断于法。——《史记·太史公自序》

  28、临官莫如*,临财莫如廉。—— 刘向《说苑·正理》

  29、圣人不敢以亲戚之恩而废刑罚,不敢以怨仇之忿而废庆赏。—— 徐干《中论·赏罚》

  30、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诸葛亮《后出师表》

  31、有公心必有公道,有公道必有公制。—— 傅玄《傅子·通志》

  32、发号施令,在乎必行;赏德罚罪,在乎不滥。—— 包拯《论星变》

  33、有功则赏,有罪则刑。—— 司马光《进修心治国要札子状》

  34、惟公则生明,惟廉则生威。—— 石成金《传家宝·绅瑜》

  35、人人好公,则天下太*;人人营私,则天下大乱。—— 刘鹗《老残游记》第九回

*传统道德的格言2

  1、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2、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3、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4、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5、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

  6、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7、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8、己所不欲,匆施于人。

  9、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己,不亦远乎?

  10、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其不善者而改之。

  11、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

  12、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

  13、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14、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15、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16、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17、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18、过,则匆惮改。

  19、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

  20、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

  21、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

  22、与朋友交,言而有信。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23、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

  24、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25、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

  26、执德不弘,信道不笃,焉能为有,焉能为亡。

  27、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


传统道德故事3篇(扩展2)

——*传统的道德格言3篇

*传统的道德格言1

  1、知耻近乎勇。《礼记中庸》

  2、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孟子告子下》

  3、志当存高远。诸葛亮《诫外生书》

  4、时穷节乃见,一一垂丹青。文天祥《正气歌》

  5、不精不诚,不能动人。《庄子鱼父》

  6、不降其志,不辱其身。《论语微子》

  7、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

  8、惟仁者能好人,能恶人。《论语里仁》

  9、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屈原《离骚》

  10、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李世民《赐萧瑀》

  11、以修身自强,则名配尧禹。《荀子修身》

  12、眼前多少难甘事,自古男儿当自强。李咸用《送人》

  13、忠言逆耳利于行,良药苦口利于病。《增广贤文》

  14、粉身碎骨浑不怕,留得清白在人间。于谦《石灰吟》

  15、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李清照《乌江》

  16、见善则迁,有过则改。《周易益象》

  17、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离骚》

  18、朝闻道,夕死可矣。《论语里仁》

  19、一诺千金。《史记季布栾布列传》

  20、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刘禹锡《酬乐天咏老见示》

  21、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孟子离娄上》

  22、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诫子书》

  23、志小则易足,易足则无由进。张载《经学理窟学大原下》

  24、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麦孟华《论*之存亡决定于今日》

  25、改身之过,迁(发扬)身之善,谓之修身。颜元《颜习斋先生言行录》

  26、过而不能知,是不智也;知而不能改,是不勇也。李觏《易论第九》

  27、人必其自爱也,而后人爱诸;人必其自敬也,而后人敬诸。杨雄《法言君子》

  28、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孟子告子下》

*传统的道德格言2

  1、多行不义必自毙。——《左传·隐公元年》

  2、义以生利,利以丰民。——《国语·晋语》

  3、义以生利,利以丰民。——《国语·晋语》

  4、见利思义。——《论语·宪问》

  5、见得思义。——《论语·季氏》

  6、义,志以天下为芬。——《墨子·经说上》:义,就是立志把天下的事作为自己分内的事。

  7、非其有而取之,非义也。——《孟子·尽心上》

  8、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孟子·告子上》

  9、先义而后利者荣,先利而后义者辱。——《荀子·荣辱》

  10、临难毋苟免。——《礼记·曲礼上》:在灾难与危险面前,不要苟且偷生而失去做人的气节。

  11、义之法在正我,不在正人。——董仲舒《春秋繁露·仁义法》

  12、义者,心之养也;利者,体之养也。——董仲舒《春秋繁露·身之养重于义》

  13、君子义以为质,得义则重,失义则轻, 由义为荣,背义为辱。——陆九渊《与郭邦逸》

  14、以公灭私,民其允怀。——《尚书·周官》:以公心灭私情,民众才会心悦诚服。

  15、大义灭亲。——《左传·隐公四年》

  16、公家之利,知无不为,忠也。——《左传·僖公九年》

  17、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子路》

  18、上有好者,下必有甚焉者矣。——《孟子·滕文公上》

  19、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韩非子·有度》:惩罚有罪过的人,即使大臣也不能放过;赏赐做好事的人,即使*民百姓也不能漏掉。

  20、公生明,偏生暗。——《荀子·不苟》:公正就政治清明,偏私则政治黑暗。

  21、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礼记·礼运》:在圣人治理的时代,天下是公有的。

  22、国尔忘家,公尔忘私,利不苟就,害不苟去,惟义所在。——贾谊《新书·阶级》

  23、衡之于左右,无私轻重,故可以为*;绳之于内外,无私曲直,故可以为正。——《淮南子·主术训》:考察左右的人,任用没有偏私,才可以算作公*;监督朝廷内外,判别是非没有偏颇,才可以算作正直。

  24、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淮南子·泛论训》

  25、公正无私,一言而万民齐。——《淮南子·修务训》

  26、奉公如法则上下*。——《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27、不别亲疏,不殊贵贱,一断于法。——《史记·太史公自序》

  28、临官莫如*,临财莫如廉。——刘向《说苑·正理》

  29、圣人不敢以亲戚之恩而废刑罚,不敢以怨仇之忿而废庆赏。——徐干《中论·赏罚》

  30、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诸葛亮《后出师表》

  31、有公心必有公道,有公道必有公制。——傅玄《傅子·通志》

  32、发号施令,在乎必行;赏德罚罪,在乎不滥。——包拯《论星变》

  33、有功则赏,有罪则刑。——司马光《进修心治国要札子状》

  34、惟公则生明,惟廉则生威。——石成金《传家宝·绅瑜》

  35、人人好公,则天下太*;人人营私,则天下大乱。——刘鹗《老残游记》第九回

*传统的道德格言3

  1、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司马迁《报任安书》

  2、爱之不以道,适所以害之也。《资治通鉴》

  3、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老子》

  4、与人善言,暖于布帛;伤人以言,深于矛戟。《荀子荣辱》

  5、士虽有学,而行为本焉。《墨子修身》

  6、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子罕》

  7、以爱己之心爱人,则尽仁。张载《正蒙中正》

  8、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曹操《龟虽寿》

  9、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离骚》

  10、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滕文公下》

  11、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周易系辞下》

  12、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周敦颐《爱莲说》

  13、志不强者智不达。《墨子修身》

  14、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李世民《赐萧瑀》

  15、以修身自强,则名配尧禹。《荀子修身》

  16、民生在勤,勤则不匮。――《左传宣公十二年》

  17、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过零丁洋》

  18、志小则易足,易足则无由进。张载《经学理窟学大原下》

  19、民,吾同胞;物,吾与也。张载《正蒙乾称》

  20、乐以天下,忧以天下。《孟子梁惠王下》

  21、闻人之谤当自修,闻人之誉当自惧。胡居仁

  22、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孟子告子下》

  23、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孟子离娄上》

  24、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刘禹锡《酬乐天咏老见示》

  25、苟利国家,不求富贵。《礼记儒行》

  26、能胜强敌者,先自胜者也。《商君书画策》

  27、不蔽人之善,不言人之恶。《战国策魏策》

  28、粉身碎骨浑不怕,留得清白在人间。于谦《石灰吟》


传统道德故事3篇(扩展3)

——*传统道德文化的作文3篇

*传统道德文化的作文1

  上下五千年,*一路风尘仆仆走来,脚下踏的是深厚的文化底蕴。但在今天,一提及*传统礼仪,大多数人并没有什么清晰概念,甚至则一位这种传统礼仪人化是过时的东西。因此,*礼仪文化正在遭受着史无前例的以往与不屑。

  然而,中华民族传统礼仪文化是*人民几千年来处理人际关系的实践结晶,是人与人之间行为规范的准则。

  杨时与他的学友游酢为求的正确答案一起去老师家请教。时值隆冬,天寒地冻,来到程家时,适逢先生坐在路旁打坐养神,杨时二人不敢惊动老师,就恭恭敬敬立在门外,等候先生醒来,过来良久,程一觉醒来,从窗口发现侍立在风雪中的杨时,只见她遍身披雪。脚下雪已有一尺多后了。此后,“程门立雪”的故事就成了尊师重道的千古美谈。

  礼仪是律己,进人是一种规范,是表现了对他人的尊重。古人云“不学礼,无以立”文明礼仪不仅是个人素质、教养的体现,也是个人道德和社会公德的体现。

  东汉黄香仅仅九岁,就懂得尊老爱幼,孝顺父母。在冬天严寒之时,就用自己的身体将父母的被子温暖后,再请父母安寝;在夏日炎热之际,则用扇子给父母扇凉驱蚊,以侍奉父母安寝。黄香温席是在*传统孝之礼仪,孝顺父母,从小事做起。

  近百年来,由于种种原因,一些优秀的`伦理道德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如今的人们已经有了较之过去更为雄厚的经济基础来孝敬老人,心已经没了,孝敬父母不是有心无力,而是有力无心。

  唐朝贞观年间,西城回纶国是大唐的藩国,一次,回纶国为了表示对大唐的友好,派使者带一批珍宝见唐王,其中最珍贵的是白天鹅。途中,白天鹅不谨飞走,使者只拔下几根鹅毛,却没能抓住白天鹅,使者在担心害怕之余吧鹅毛献给了唐太宗,唐代宗并没有怪罪他,反而觉得他忠诚老实,不辱使命,从此,“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的故事干为流传开来。

  *传统礼仪,应是体现精神价值的生活方式,传录它可以使我们的礼仪化发扬光大。

  传统礼仪毕竟是*传续了几千年的血脉,若血脉堵塞,*只能被称为是一个现代国,而不能称其为*了。*传统礼仪文化博大精深,它足以使国人和海外人引来容耀和自豪,它是中华民族重要的凝聚力,没有它,国人将迷失自我;没有它,*便只剩下一个空壳。

  纵观古今中外各国发展,世上没有一个民族失否定自身传统礼仪的,没有任何一个民族会认为自己的优秀的传统礼仪是过时的,有害的。而传来*传统礼仪文化。是每个华夏儿女的责任,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无愧地大声说:“我是*人!”


传统道德故事3篇(扩展4)

——中华传统故事10篇

中华传统故事1

  水滴石穿

  从前有个叫张乖崖的人,在钱阳担任县令。当时,社会上还存友军卒*将帅、小吏侵犯长官的风气。张乖崖想找个机会严惩这种行为。

  一天,他在衙门周围巡行,忽然看见一个小吏慌慌张张地从府库中溜出来。张乖崖喊住小吏,发现他鬓旁头巾上藏着一枚钱。经过追问盘查,小吏搪塞但是,承认是从府库中偷来的。

  *传统小故事5:水滴石穿

  张乖崖将小吏押回大堂,下令拷打。小吏不服,怒气冲冲地说:“一个钱有什么了不起,你就这样拷打我?你也只能打我,难道还能杀我!”。

  张乖崖见小吏敢这样顶撞他,就毫不犹豫地拿起朱笔判道:“一日一钱,千日千钱;绳锯木断,水滴石穿(一日偷一钱,千日偷千钱,时刻长了,绳子能锯断木头,水能滴穿石头)。”

  判决完毕,张乖崖把笔一扔,手提宝剑,亲自斩了小吏。

中华传统故事2

  张良拜师

  张良,是西汉高祖刘邦的军师,他的祖先是韩国人。在秦灭韩后,张良立志为韩国报仇。有一次,因刺杀秦始皇未遂,受到追捕而避居到下邳。

  张良在下邳闲暇无事。有一天他到下邳桥上散步,碰到一个老人,穿着粗布短衣,走到张良旁边,故意把他的鞋子掉到桥下。然后回过头来冲着张良说:“孩子!下桥去给我把鞋子拾上来!”张良听了一愣,很想打他一下,但一看他是个老人,就强忍着怒气,到桥下把鞋拾了上来。那老人竟又命令说:“把鞋子给我穿上!”张良一想,既然已经给他拾来了鞋子,不如就给他穿上吧,于是就跪在地上给他穿鞋。那老人把脚伸着,让张良给他穿好后,就笑嘻嘻地走了。张良一向用惊奇的目光注视着他的去向。那老人走了里把路,又折回身来,对张良说:“你这个孩子是能培养成才的。5天以后的早上,天一亮,就到那里来同我会面!”张良跪下来说:“是。”第五天天刚亮,张良到了下邳桥上。不料那老人已经等在那里了,见了张良就生气地说:“和老人约会,怎样迟到了?以后的第五天早上再来相会!”说完就离去了。到第五天早上,鸡一叫,张良就赶去,但是那老人又等在那里了,见了张良又生气地说:“怎样又掉在我后面了?过了五天再早点来!”说完又走了。到第五天,张良没到半夜就赶到桥上,等了好久,那老人也来了,他高兴地说:“这样才好。”然后他拿出一本书来,指着说道:“认真研读这本书,就能做帝王的老师了!过十年,天

  下形势有变,你就会发迹了。以后13年,你就会在济北郡谷城山下看到我——那儿有块黄石就是我了。”老人说完就走了。

中华传统故事3

  毛遂自荐

  战国时,秦军在长*一线,大胜赵军。秦军主将白起,领兵乘胜追击,包围了赵国都城邯郸。

  *传统小故事30篇(一)大敌当前,赵国形势万分危急。*原君赵胜,奉赵王之命,去楚国求兵解围。*原君把门客召集起来,想挑选20个文武全才一齐去。他挑了又挑,选了又选,最后还缺一个人。门下有一个叫毛遂的人,走上前来,向*原君自我推荐说:“我听说先生将要到楚国去签订‘合纵’盟约,约定与门下食客二十人一同前往,而且不到外边去寻找。此刻还少一个人,期望先生就以我凑足人数出发吧!”*原君说:“先生来到我门下到此刻有几年了?”毛遂说:“到此刻有三年了。”*原君说:“贤能的士人处在世界上,好比锥子处在囊中,它的尖梢立即就要显现出来。此刻,处在我赵胜的门下已经三年了,左右的人们对你没有称道的话,我也没有听到这样的赞语,这是正因你没有什么才能的缘故。先生不能一道前往,先生请留下!”毛遂说:“我但是这天才请求进到囊中罢了。如果我早就处在囊中的话,我就会象禾穗的尖芒那样,整个锋芒都会挺露出来,不单单仅是尖梢露出来而已。”*原君最后与毛遂一道前往楚国。那十九个人互相用目光示意嘲笑他却都没有说出来。

中华传统故事4

  孔融让梨

  孔融小时候,不仅仅学习勤奋,而且善于思考。父亲外出拜客总是带着他去。10岁那年,他随父亲来到洛阳。正逢洛阳太守李膺大府内走。这时守门人忙把拉,问道:“你是哪家小孩,到一边玩去!”孔融严肃地回答说:“请你们进去通报,山东孔融来访。”守门人见他一本正经,也不知是什么来头?笑着问:“小公子,可有红贴?”孔融说:“我家和你家主人世代交往,又有师生之谊,无需红贴,只管通报。”守门人怕慢待贵客,只好进去通报。这时李膺正和许多文人雅士交谈,听了通报,一时想不起这位孔融和自己家庭是什么关联,只好哈哈:“请进!”小孔融兴冲冲走进大厅,一边向主人问候,一边拱手招呼各位来宾,态度不亢不卑。李膺一边让座,一边打量着这位俊才少年,心里好生个性:这小孩从未见过面,而他为何自称通家呢?于是,李膺问道:“小公子,你说我们两家世代交情,我怎样想不起来啊!”孔融微笑着说:“500年前孔子以前问礼于老子,孔子姓孔,老子姓李,说明孔、李两家500年就有师生之谊。今你姓李,我姓孔,也是师生关联,我们两家不是累世通家吗!”

  孔融语出惊人,在座客人无不暗暗称奇。太守李膺不禁哈哈大笑起来:“小公子真神童也。”唯有太中大夫陈韪不以为然,冷冷地说:“小时候聪明的人,长大后未必有作为。”应对挑战,孔融笑着说:“这样说来,先生小时候必须很聪明。”这一巧妙对答,弄得陈韪面红耳赤无言回对,暗暗坐在一旁生气。孔融则目不斜视,装着大人模样,一本正经地喝着茶,引得众人哈哈大笑。

中华传统故事5

  魏照拜师

  郭泰是东汉时期的大学者,他知识渊博,品德高尚,当时有很多人向他求教。有一个叫魏照的年青人,也拜郭泰为师。在向郭泰讨教几次之后,他就把行李也搬了过来,要住在郭泰的家里。郭泰很个性,就问他:“别人都是早上来晚上走,你为什么要住在我那里?”魏照诚恳地说:“我很佩服您的学识和为人。此刻有知识的老师很容易找,但能传授做人道理的却不多。而您正是这样的人,因此我期望能时刻伴随您的左右,朝夕学习。”郭泰听了很受感动,就留下了魏照,从此更加用心地教导他。之后,魏照也成为了大学者。

  【人生感悟】我们除了要虚心学习文化知识外,还要悉心学习为人处世的道理,做一个真正品学兼优的人。魏照拜师的目的,不正是为了德学兼备、完善自我吗?在如今竞争异常激烈的社会中,要想更好的生存与发展,就要学会做人做事之道。成功的机会是均等的,只要找到了为人处世的方式,才能使我们的人生更加精彩。

中华传统故事6

  阮大铖学不尚行

  明朝末年的阮大铖是其名的戏曲家,在诗歌的创造上也很有成就。但是,他十分虚荣,爱慕权势,为了做官而不择手段,甘心和魏忠贤这种奸邪的人勾结在一齐。之后,阮大铖又怕朝里正直的人士联合起来反对他,就辞官回家避风头。但是,他不甘心默默无闻,私下里对自己的亲戚和朋友说:“我还能好好儿地活着回来,那些人可不必须。”之后,魏忠贤害死了那些正直的人。阮大铖知道后很得意,就又开始勾结魏忠贤,为非作歹。然而坏人终究是不会有好下场的,阮大铖之后投降了清朝,在随军出征的时候惨死在途中。

  【人生感悟】喜爱学习的人就像禾苗一样,是有用之才;不爱学习的人就像野草一样,只能当柴烧;学习了道理而不按理行事,就像穿了衣服的牛马一样,依然改不了本性。阮大铖虽然在戏曲上很有成就,但他爱慕权势,和奸党魏忠贤勾结在一齐,为非作歹,最终落得了惨死的下场。青少年学习了书本上的知识就要切实地去实行,要做到言行一致,表里如一,千万不好步入阮大铖的后尘,为非作歹。

中华传统故事7

  陈子昂大器晚成

  唐代初期的陈子昂是我国著名的大诗人。他家里比较富裕,年轻时的陈子昂并不把钱财当回事,常和一些好朋友到处游山玩水,从来没有想过要好好儿读书。18岁时,陈子昂在学识上还是一无所知。之后,他的父母对他严加教育,他才开始觉得自己学识浅薄,感到十分惭愧。于是,他开始奋发图强,再也不和原来的那些朋友玩了。他以成年男子的身份,和几岁的孩童一样到乡里的学校求学。经过几年没日没夜的苦读,他最后学有所成,成了一名大学问家,在诗歌和散文创作上都取得了很大的成就。

  【人生感悟】无论是聪明还是笨拙,无论学习的时刻是早还是晚,只要认真读书,总会学有所成。在青少年当中,虽然大多数人的年龄都已超出了正常的求学年龄,但只要不放下、不懈怠,做到持之以恒,点滴积累,就必须会有所收获,甚至大有作为。

中华传统故事8

  齐己和尚一字之师

  唐朝有个叫齐己的和尚,十分喜爱梅花。有一年冬天,他看到傲雪开放的梅花,不由诗兴大发,当即吟了一首《早梅》,其中有两句是这样写的:“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齐己云游天下时,曾拿着自己写的这首《早梅》向诗人郑谷请教。郑谷看了以后,说:“既然数枝梅花都开了,就不能算是早梅了。”经过反复推敲,他将这两句诗改为:“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郑谷虽然只将“数”字改为“一”字,却使《早梅》更贴近题意了。齐己十分佩服,叩地膜拜。从此,人们便称郑谷为齐己的“一字之师”。

  【人生感悟】“一字之师”即改正一个字的老师。一篇好的诗文,在经过别人的评论或改正后会更加趋于完美。有些青少年也用投稿的方式来丰富自己的学习生活,但在写稿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困扰和阻滞。此时,就不妨多问问身边的同改,多征求别人的意见,所谓集百家精华成精辟文章便是由此而来。

中华传统故事9

  薛谭学歌

  战国时有个叫薛谭的人,向歌唱家秦青学艺。没学多久,薛谭便自以为把老师的技艺全学到手了,于是向老师辞行。秦青也没挽留,只是说明日要为他饯行。第二天一早,秦青在大道边的凉亭里为薛谭摆上了酒菜。酒过三巡后,秦青引吭高歌,对薛谭唱起了送别曲。这一曲时而高亢激昂,直入云霄;时而婉转动听,使整个树林充满回响。薛谭听后自愧不如,赶紧向秦青谢罪,期望留下继续学习。秦青见薛谭诚心悔悟,就又留下了他。从此,薛谭安下心来学习,再也不轻易说回家了。

  【人生感悟】薛谭学歌这个故事告诉大家,学习要有始有终,要深入研究,不能停留于表面,如果浅尝辄止,半途而废,到最后就什么也学不到。青少年在学习过程中,同样需要端正学习态度,要由浅至深,循序渐进,持之以恒,掌握知识或技能的精要,实现自身的终极价值。

中华传统故事10

  数星星的孩子

  晚上,一个六七岁的孩子坐在院子里,仰着头,数着天空的星星。奶奶笑着说:“傻孩子,那么多星星,一闪一闪地乱动,你能数得清吗?”孩子说:“奶奶,能看得见,就能数得清。星星是在动,可不是乱动。你看,这颗星和那颗星总是离得那么远。”爷爷走过来,指着北边的天空,告诉孩子哪些星组成北斗星,哪颗星叫北极星,还说北斗星总是绕着北极星在转。为了验证爷爷的话,这个孩子一夜没睡好,几次起来看星星。他看清楚了,北斗星果然绕着北极星慢慢地转动,这个数星星的孩子叫张衡,是汉朝人。他长大后,成为了伟大的天文学家。

  【人生感悟】但凡做学问或专门从事一门职业的人,都是透过认真学习和留意的求证之后,才能有所建树。正正因小张衡具有了这种可贵的精神,因此才成为了伟大的天文学家。


传统道德故事3篇(扩展5)

——*传统故事3篇

*传统故事1

1、《破釜沉舟》 秦末时,秦军进攻重新建立起来的赵国,赵国向楚国求救。楚将项羽率兵渡江攻打秦军。过江之后,项羽下令士兵把战船全部沉掉,把灶锅统统砸烂。楚军没有了退路,人人奋勇,终于战胜了秦军。

2、《孔融分梨》在孔融小的时候,叔叔曾经给他出了一个难题,让他把六个梨分给六个弟弟妹妹,但是必须还有一个梨在盘子里。聪明的孔融想出了一个办法,圆满的把梨分了。

3、《樊哙闯宫》 汉大将樊哙有紧急公务赶到京城,却得知汉武帝刘邦连日睡大觉不理朝政。樊哙便一路冲开御林军的拦阻,闯进皇宫内院,那么后在樊哙的直言相劝下,刘邦幡然悔悟。立刻整衣上朝。

4、《诸葛恪得驴》 三国时,吴王孙权在宴会上用一头驴来取笑诸葛谨。在场的诸葛谨幼子诸葛恪机智聪明,不但解除了父亲的尴尬,还受到吴王的赏识。吴王把这头驴赐给了诸葛悖

5、《荆轲刺秦王》 战国末期,秦国大军在攻下了赵国后直逼燕国。壮士荆柯自愿出使秦国,在向秦始皇献上樊於期的人头和赵国地图时,荆柯从地图中取出匕首,刺向秦始皇。但最终未能成功,荆柯英勇牺牲。

6、《解铃还须系铃人》 小和尚泰钦聪明过人,一次却因喝酒违犯了寺规面临被逐出寺的后果,法眼禅师当众出了道题,众和尚回答不出。泰钦在明白了师-父其中的含意后,说出了正确答案。

7、《少年柳公权》 唐代书法家柳公权倌晔本托吹靡槐屎米郑晃焕险吒嫠咚腥擞媒乓材鼙人吹酶?茫ㄐ睦锊环>籽鬯螅沼谀芄恍樾南蛉饲蠼蹋靼琢瞬荒芙景磷月牡览怼?

8、《硬汉子董宣》 洛阳县令董宣刚直不阿,秉公执法,连皇帝姐姐的家奴犯了法也不放过,当众处决。皇姐一气之下,告到皇帝面前。在皇宫中,董宣拒理力争,皇帝也气得直瞪眼。事后,皇帝却对董宣进行了奖励。

9、《特殊遗嘱》 孙叔敖是楚国很有贡献的老臣,他临去世前留下遗嘱。公子孙安听从父亲的意思,不接受高-官和丰厚的赏赐,只接受了楚王赏赐的一块荒芜之地--寝丘,过着自食其力的生活。

10、《玄奘取经》 唐代高僧玄奘去西天取经路过高昌国,高昌国国王为了提倡佛教,极力挽留玄奘留在该国。但玄奘去西天的决心毫不动摇,在高昌国传播了佛教之后,他又踏上遥遥西天路。

*传统故事2

相传春秋战国时代,晋献公的妃子骊姬为了让自己的儿子奚齐继位,就设毒计谋害太子申生,申生被逼自杀。申生的弟弟重耳,为了躲避祸害,流亡出走。在流亡期间,重耳受尽了屈辱。原来跟着他一道出奔的臣子,大多陆陆续续地各奔出路去了。只剩下少数几个忠心耿耿的人,一直追随着他。

其中一人叫介子推。有一次,重耳饿晕了过去。介子推为了救重耳,从自己腿上割下了一块肉,用火烤熟了就送给重耳吃。

十九年后,重耳回国做了君主,这就是著名春秋五霸之一的晋文公。

晋文公执政后,对那些和他同甘共苦的臣子大加封赏,唯独忘了介子推。

有人在晋文公面前为介子推叫屈。晋文公猛然忆起旧事,心中有愧,马上差人去请介子推上朝受赏封官。

可是,差人去了几趟,介子推不来。晋文公只好亲去请。可是,当晋文公来到介子推家时,只见大门紧闭。

介子推不愿见他,已经背着老母躲进了绵山(今山西介休县东南)。晋文公便让他的御林军上绵山搜索,没有找到。

于是,有人出了个主意说,不如放火烧山,三面点火,留下一方,大火起时介子推会自己走出来的。晋文公乃下令举火烧山,孰料大火烧了三天三夜,大火熄灭后,终究不见介子推出来。上山一看,介子推母子俩抱着一棵烧焦的大柳树已经死了。晋文公望着介子推的.尸体哭拜一阵,然后安葬遗体,发现介子推脊梁堵着个柳树树洞,洞里好像有什么东西。掏出一看,原来是片衣襟,上面题了一首血诗:

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

柳下作鬼终不见,强似伴君作谏臣。

倘若主公心有我,忆我之时常自省。

臣在九泉心无愧,勤政清明复清明。

晋文公将*藏入袖中。然后把介子推和他的母亲分别安葬在那棵烧焦的大柳树下。为了纪念介子推,晋文公下令把绵山改为“介山”,在山上建立祠堂,并把放火烧山的这一天定为寒食节,晓谕全国,每年这天禁忌烟火,只吃寒食。

走时,他伐了一段烧焦的柳木,到宫中做了双木屐,每天望着它叹道:“悲哉足下。”“足下”是古人下级对上级或同辈之间相互尊敬的称呼,据说就是来源于此。

第二年,晋文公领着群臣,素服徒步登山祭奠,表示哀悼。行至坟前,只见那棵老柳树死树复活,绿枝千条,随风飘舞。晋文公望着复活的老柳树,像看见了介子推一样。他敬重地走到跟前,珍爱地掐了一下枝,编了一个圈儿戴在头上。祭扫后,晋文公把复活的老柳树赐名为“清明柳”,又把这天定为清明节。

以后,晋文公常把*袖在身边,作为鞭策自己执政的座佑铭。他勤政清明,励精图治,把国家治理得很好。

此后,晋国的百姓得以安居乐业,对有功不居、不图富贵的介子推非常怀念。每逢他死的那天,大家禁止烟火来表示纪念。还用面粉和着枣泥,捏成燕子的模样,用杨柳条串起来,插在门上,召唤他的灵魂,这东西叫“之推燕”(介子推亦作介之推)。此后,寒食、清明成了全国百姓的隆重节日。每逢寒食,人们即不生火做饭,只吃冷食。在北方,老百姓只吃事先做好的冷食如枣饼、麦糕等;在南方,则多为青团和糯米糖藕。每届清明,人们把柳条编成圈儿戴在头上,把柳条枝插在房前屋后,以示怀念。


传统道德故事3篇(扩展6)

——*传统寓言故事3篇

*传统寓言故事1

  古时候,人们每到一定的日子,都要在祠庙里举行一种祭祀仪式,以表示对神灵的虔诚、求得神灵的庇佑,这种祭祀仪式叫"祭钟".每逢祭钟时,不是要杀一头牛,就是要杀一只羊,然后将牛的头或者羊的头用大木盘子盛放在祭神的供桌上,人们就站在供桌前祈祷。

  有一天,齐国都城里来了一个人,他牵着一头牛从皇宫大殿前走过。这时,恰值齐宣王在大殿门口看见了,命人叫住那牵牛的人,便问道:"你打算把这头牛牵到那里去呢?"那人回答说:"我要牵去宰了用来祭钟。"

  齐宣王听了后,看了看那头牛,然后说:"这头牛本来没有罪过呀,却要白白地去死,看着它那吓得颤颤抖抖、哆哆嗦嗦的样子,我真不忍心看了。把它放了吧!"

  那个牵牛的人说:"大王您真慈悲,那就请您把祭钟这一仪式也废除了吧?"

  "这怎么可以废除呢?"齐宣王严肃起来,接着说:"这样子吧,就用一只羊代替这头牛吧!"

  这篇寓言故事告诉人们:杀牛和杀羊都是屠杀生命。对牛的怜悯与对羊的残忍在本质上是一样的,都不能算是仁慈。齐宣王的以羊替牛只不过是骗人的把戏,可见他的虚伪。

转载请备注原文地址:https://www.t7t8.net/jiaoan/690865.html
移动端网站原文地址:https://m.t7t8.net/jiaoan/6908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