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t7t8网 >  教案 >《武侯庙》原文及赏析3篇 《武侯庙》与《蜀相》

《武侯庙》原文及赏析3篇 《武侯庙》与《蜀相》

更新时间:2023-03-06 21:39:36 点击: 来源:yutu

《武侯庙》原文及赏析1

  《武侯庙》

  剑江春水绿沄沄,五丈原头曰又曛。

  旧业未能归后主,大星先已落前军。

  南阳祠宇空秋草,西蜀关山隔暮云。

  正统不惭传万古,莫将成败论三分。

  译文

  剑江的春水啊,汹涌而明净;五丈原的太阳,也只剩余影。

  原有基业还未能由刘禅控制,巨星陨落,你已经病死军营。

  南阳祠堂,只剩下枯黄的秋草;西蜀关山,也笼罩在暮云之中。

  汉室正统未续,名声流传万古,不要以成和败,论列三国英雄。

  注释

  武侯:即诸葛亮,三国蜀汉的政治家、军事家,辅佐刘备建立蜀汉,任丞相。刘禅继位后,封为武乡侯。建兴十二年(234),病死于五丈原。

  剑江:水名,在四川剑州(治所在今四川剑阁县)北。沄沄:江水涌动的样子。

  五丈原:古地名,在今陕西*县。曛:昏暗。

  后主:即刘禅。

  “大星”句:谓诸葛亮之死。

  南阳祠宇:据传诸葛亮躬耕于南阳(今河南省南阳市西南卧龙岗),这里也有武侯庙等古迹。

  正统:南宋后,三国中奉蜀汉为正统。

  创作背景

  此诗原题刻于成都*壁间,今已不存。人们一直传为明代杨慎撰,实误。

  赏析

  这既是一首凭吊诗,又是一首咏史诗。这首诗集中向诸葛亮表达了崇敬仰慕之情,也指出蜀汉事业的败亡在于刘禅。

  首联从诸葛亮在世时活动的重要地点入笔,展开题武侯庙全诗。剑江是诸葛亮率军北伐必经之处,五丈原则是他损命之地。这两个极富典型意义的地点,浓缩了诸葛亮由生至死的过程。作者拜谒武侯庙时,跟前出现了“剑江春水绿沄沄,五丈原头日又曛”,这绝非实景,而是作者的想像,为的是渲染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和抒写作者对诸葛亮“出师未捷身先死”的哀惋心情。

  颔联直接揭示谙葛亮壮志未酬的哀伤。诗句直来直去,有助于悲情的表达。颈联又掉转笔锋,再用首联的路数。表现对诸葛亮由衷的悼念之情。作者眼前是武侯庙里的萧疏秋草,却不见傍晚暮霭阻遮的西蜀关山,凄凉迷茫的景色,烘托了作者的哀伤和痛惜。

  前三联的基调是低沉、抑郁的,而尾联却蓦然挣脱出来,客观而又公允地为诸葛亮的一生作出了评价:诸葛亮精神传万古,莫以成败论英雄。


《武侯庙》原文及赏析3篇扩展阅读


《武侯庙》原文及赏析3篇(扩展1)

——蜀先主庙原文翻译及赏析3篇

蜀先主庙原文翻译及赏析1

  蜀先主庙

  刘禹锡

  天下英雄气,千秋尚凛然。

  势分三足鼎,业复五铢钱。

  得相能开国,生儿不象贤。

  凄凉蜀故妓,来舞魏宫前。

  【译文】

  刘备的英雄气概真可谓顶天立地,经历千秋万代威风凛凛至今依然。

  战乱局势中与魏吴鼎足三分天下,雄心勃勃立誓复兴汉室统一铸钱。

  得到贤明丞相孔明开国有人辅佐,生了个儿子阿斗却不是一个圣贤。

  多么可悲原先蜀汉宫廷的歌妓们,如今却欢歌曼舞尽在魏王的殿前。

  【赏析】

  《蜀先主庙》是刘禹锡五律中传诵较广的一首。蜀先主就是刘备。先主庙在夔州(治所在今四川奉节东),本诗当是刘禹锡任夔州刺史时所作。

  首联“天下英雄气,千秋尚凛然”,高唱入云,突兀劲挺。细品诗味,其妙有三:一、境界雄阔绝伦。“天下”两字囊括宇宙,极言“英雄气”之充塞*,至大无垠;“千秋”两字贯串古今,极写“英雄气”之万古长存,永垂不朽。遣词结言,又显示出诗人吞吐日月、俯仰古今之胸臆。二、使事无迹。“天下英雄”四字暗用曹操对刘备语:“今天下英雄,惟使君与操耳”(《三国志·蜀志·先主传》)。刘禹锡仅添一“气”字,便有庙堂气象,所以纪昀说:“起二句确是先主庙,妙似不用事者。”三、意在言外。“尚凛然”三字虽然只是抒写一种感受,但诗人面对先主塑像,肃然起敬的神态隐然可见;其中“尚”字下得极妙,先主庙堂尚且威势逼人,则其生前叱咤风云的英雄气概,自不待言了。

  颔联紧承“英雄气”三字,引出刘备的英雄业绩:“势分三足鼎,业复五铢钱。”刘备起自微细,在汉末乱世之中,转战南北,几经颠扑,才形成了与曹操、孙权三分天下之势,实在是很不容易的。建立蜀国以后,他又力图进取中原,统一*,这更显示了英雄之志。“五铢钱”是汉武帝元狩五年(前118)铸行的一种钱币,后来王莽代汉时将它罢废。东汉初年,光武帝刘秀又恢复了五铢钱。此诗题下诗人自注:“汉末童谣:‘黄牛白腹,五铢当复’。”这是借钱币为说,暗喻刘备振兴汉室的勃勃雄心。这一联的对仗难度比较大。“势分三足鼎”,化用孙楚《为石仲容与孙皓书》中语:“自谓三分鼎足之势,可与泰山共相终始。”“业复五铢钱”纯用民谣中语。两句典出殊门,互不相关,可是对应自成巧思,浑成自然。

  如果说,颔联主要是颂扬刘备的功业,那么,颈联进一步指出刘备功业之不能卒成,为之叹惜。“得相能开国”,是说刘备三顾茅庐,得诸葛亮辅佐,建立了蜀国;“生儿不象贤”,则说后主刘禅不能效法先人贤德,狎近小人,愚昧闇弱,致使蜀国的基业被他葬送。创业难,守成更难,刘禹锡认为这是一个深刻的历史教训,所以特意加以指出。这一联用刘备的长于任贤择相,与他的短于教子、致使嗣子不肖相对比,正反相形,具有词意颉颃、声情顿挫之妙。五律的颈联最忌与颔联措意雷同。本诗颔联咏功业,颈联说人事,转接之间,富于变化;且颔联承上,颈联启下,脉络极为分明。

  尾联感叹后主的'不肖。刘禅降魏后,被迁到洛阳,封为安乐县公。一天,“司马文王(昭)与禅宴,为之作故蜀伎。旁人皆为之感怆,而禅喜笑自若。”(《三国志·蜀志·后主传》裴注引《汉晋春秋》)尾联两句当化用此意。刘禅不惜先业、麻木不仁至此,足见他落得国灭身俘的严重后果决非偶然。字里行间,渗透着对于刘备身后事业消亡的无限嗟悼之情。

  从全诗的构思来看,前四句写盛德,后四句写业衰,在鲜明的盛衰对比中,道出了古今兴亡的一个深刻教训。诗人咏史怀古,其着眼点当然还在于今。唐王朝有过开元盛世,但到了刘禹锡所处的时代,已经日薄西山,国势日益衰颓。然而执政者仍然那样昏庸荒唐,甚至一再打击迫害象刘禹锡那样的革新者。这怎不使人感叹万分呢!全诗字皆如濯,句皆如拔,精警高卓,沉着超迈,并以形象的感染力,垂戒无穷。这也许就是它千百年来一直传诵不息的原因吧。

蜀先主庙原文翻译及赏析2

  蜀先主庙

  唐代 刘禹锡

  天下英雄气,千秋尚凛然。(天下一作:天地)

  势分三足鼎,业复五铢钱。

  得相能开国,生儿不象贤。

  凄凉蜀故妓,来舞魏宫前。

  译文

  刘备的英雄气概真可谓顶天立地,经历千秋万代威风凛凛至今依然。创立基业与吴魏三分天下成鼎足,恢复五铢钱币志在振兴汉室。等到丞相葛亮的帮助开创了国基,可惜生个儿子不像其父贤明。最凄惨的还是那蜀宫中的歌伎,在魏宫歌舞刘禅也毫无羞情。

  注释

  诗题下原有注:“汉末谣,黄牛白腹,五铢当复。”天下英雄:一作“天地英雄”。《三国志·蜀志·先主传》:曹操曾对刘备说:“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

  “势分”句:指刘备创立蜀汉,与魏、吴三分天下。五铢钱:汉武帝时的货币。此代指刘汉帝业。

  “业复”句:王莽代汉时,曾废五铢钱,至光武帝时,又从马援奏重铸,天下称便。这里以光武帝恢复五铢钱,比喻刘备想复兴汉室。

  相:此指诸葛亮。

  不象贤:此言刘备之子刘禅不肖,不能守业。

  “凄凉”两句:刘禅降魏后,东迁洛阳,被命为安乐县公。魏太尉司马昭在宴会中使蜀国的女乐表演歌舞,旁人见了都为刘禅感慨,独刘禅“喜笑自若”,乐不思蜀(《三国志·蜀志·后主传》裴注引《汉晋春秋》)。

  妓:女乐,实际也是俘虏。

  赏析

  此诗意在赞誉英雄,鄙薄庸碌,赞扬了刘备的的业,慨叹蜀汉事业后继非人,总结蜀汉亡国的历史教训。首联写先主庙堂威势逼人,颔联赞刘备的英雄业绩,颈联为刘备的业未成、嗣子不肖而叹息,尾联感叹后主亡国。全诗入词精警凝炼,对仗警辟工整,风格沉着超迈,前半写的德,后半写衰败,以形象垂戒当世。

  《蜀先主庙》是刘禹锡五律中传诵较广的一首。这首咏史之作立意在赞誉英雄,鄙薄庸碌。

  首联“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高唱入云,突兀挺拔。细品诗意,其妙有三:

  一、境界雄阔奇绝。“天地”两字囊括宇宙,极言“英雄气”之充塞*,至大无垠;“千秋”两字贯串古今,极写“英雄气”之万古长存,永垂不朽。遣词结言,又显示出诗人吞吐日月、俯句古今之胸臆。

  二、使事无迹。“天地英雄”四字暗用曹操对刘备语:“今天下英雄,惟使君与操耳”(《三国志·蜀志·先主传》)。刘禹锡仅添一“气”字,便有庙堂气象,所以纪昀说:“起二句确是先主庙,妙似不用事者。”

  三、意在言外。“尚凛然”三字虽然只是抒写一种感受,但诗人面对先主塑像,肃然起敬的神态隐然可见;其中“尚”字用得极妙,先主庙堂尚且威势逼人,则其生前叱咤风云的英雄气概,力不待言了。

  颔联紧承“英雄气”三字,引出刘备的英雄业绩:“势分三足鼎,业复五铢钱。”刘备起力微细,在汉末乱世之中,转战南北,几经颠扑,才形成了与曹操、孙权三分天下之势,实在是得之不易。建立蜀国以后,他又力图进取中原,统一*,这更显示了英雄之志。“五铢钱”是公元前118年(汉武帝元狩五年)铸行的一种钱币,后来王莽代汉时将它罢废。东汉初年,光武帝刘秀又恢复了五铢钱。此诗题下诗人力注:“汉末童谣:钱黄牛白腹,五铢当复’。”这是借钱币为说,暗喻刘备振兴汉室的勃勃雄心。这一联的对仗难度比较大。“势分三足鼎”,化用孙楚《为石仲容与孙皓书》中语:“力谓三分鼎足之势,可与泰山共相终始。”“业复五铢钱”纯用民谣中语。两句典出殊门,互不相关,可是对应力成巧思,浑然天成。

  颈联进一步指出刘备的业之不能卒成,为之叹惜。“得相能开国”,是说刘备三顾茅庐,得诸葛亮辅佐,建立了蜀国;“生儿不象贤”,则说后主刘禅不能效法先人贤德,狎近小人,愚昧昏聩,致使蜀国的基业被他葬送。创业难,守成更难,刘禹锡认为这是一个深刻的历史教训,所以特意加以指出。这一联用刘备的长于任贤择相,与他的短于教子、致使嗣子不肖相对比,正反相形,具有词意颉颃、声情顿挫之妙。五律的颈联最忌与颔联入意雷同。此诗颔联咏的.业,颈联说人事,转接之间,富于变化;且颔联承上,颈联启下,脉络相当清晰。

  “凄凉蜀故妓,来舞魏宫前。”感叹后主的不肖。刘禅降魏后,被迁到洛阳,封为安乐县公。一天,“司马文王(昭)与禅宴,为之作故蜀伎。旁人皆为之感怆,而禅喜笑力若。”(《三国志·蜀志·后主传》裴注引《汉晋春秋》)尾联两句当化用此意。刘禅不惜先业、麻木不仁至此,足见他落得国灭身俘的严重后果决非偶然。字里行间,渗透着对于刘备身后事业消亡的无限嗟叹之情。

  从全诗的构思来看,前四句写盛德,后四句写业衰,在鲜明的盛衰对比中,道出了古今兴亡的一个深刻教训。诗人咏史怀古,其着眼点当然还在于当世。唐王朝有过开元盛世,但到了刘禹锡所处的时代,已经日薄西山,国势日益衰颓。然而执政者仍然那样昏庸荒唐,甚至一再打击迫害像刘禹锡那样的革新者。这使人感慨万千。

  刘禹锡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团的一员。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有“诗豪”之称。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后来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今湖南常德)。据湖南常德历史学家、收藏家周新国先生考证刘禹锡被贬为朗州司马其间写了著名的“汉寿城春望”。

蜀先主庙原文翻译及赏析3

  蜀先主庙

  刘禹锡

  天下英雄气,千秋尚凛然。

  势分三足鼎,业复五铢钱。

  得相能开国,生儿不象贤。

  凄凉蜀故妓,来舞魏宫前。

  【译文】

  刘备的英雄气概真可谓顶天立地,经历千秋万代威风凛凛至今依然。

  战乱局势中与魏吴鼎足三分天下,雄心勃勃立誓复兴汉室统一铸钱。

  得到贤明丞相孔明开国有人辅佐,生了个儿子阿斗却不是一个圣贤。

  多么可悲原先蜀汉宫廷的歌妓们,如今却欢歌曼舞尽在魏王的殿前。

  【赏析】

  《蜀先主庙》是刘禹锡五律中传诵较广的一首。蜀先主就是刘备。先主庙在夔州(治所在今四川奉节东),本诗当是刘禹锡任夔州刺史时所作。

  首联“天下英雄气,千秋尚凛然”,高唱入云,突兀劲挺。细品诗味,其妙有三:一、境界雄阔绝伦。“天下”两字囊括宇宙,极言“英雄气”之充塞*,至大无垠;“千秋”两字贯串古今,极写“英雄气”之万古长存,永垂不朽。遣词结言,又显示出诗人吞吐日月、俯仰古今之胸臆。二、使事无迹。“天下英雄”四字暗用曹操对刘备语:“今天下英雄,惟使君与操耳”(《三国志·蜀志·先主传》)。刘禹锡仅添一“气”字,便有庙堂气象,所以纪昀说:“起二句确是先主庙,妙似不用事者。”三、意在言外。“尚凛然”三字虽然只是抒写一种感受,但诗人面对先主塑像,肃然起敬的神态隐然可见;其中“尚”字下得极妙,先主庙堂尚且威势逼人,则其生前叱咤风云的英雄气概,自不待言了。

  颔联紧承“英雄气”三字,引出刘备的英雄业绩:“势分三足鼎,业复五铢钱。”刘备起自微细,在汉末乱世之中,转战南北,几经颠扑,才形成了与曹操、孙权三分天下之势,实在是很不容易的。建立蜀国以后,他又力图进取中原,统一*,这更显示了英雄之志。“五铢钱”是汉武帝元狩五年(前118)铸行的一种钱币,后来王莽代汉时将它罢废。东汉初年,光武帝刘秀又恢复了五铢钱。此诗题下诗人自注:“汉末童谣:‘黄牛白腹,五铢当复’。”这是借钱币为说,暗喻刘备振兴汉室的勃勃雄心。这一联的对仗难度比较大。“势分三足鼎”,化用孙楚《为石仲容与孙皓书》中语:“自谓三分鼎足之势,可与泰山共相终始。”“业复五铢钱”纯用民谣中语。两句典出殊门,互不相关,可是对应自成巧思,浑成自然。

  如果说,颔联主要是颂扬刘备的功业,那么,颈联进一步指出刘备功业之不能卒成,为之叹惜。“得相能开国”,是说刘备三顾茅庐,得诸葛亮辅佐,建立了蜀国;“生儿不象贤”,则说后主刘禅不能效法先人贤德,狎近小人,愚昧闇弱,致使蜀国的基业被他葬送。创业难,守成更难,刘禹锡认为这是一个深刻的历史教训,所以特意加以指出。这一联用刘备的长于任贤择相,与他的短于教子、致使嗣子不肖相对比,正反相形,具有词意颉颃、声情顿挫之妙。五律的颈联最忌与颔联措意雷同。本诗颔联咏功业,颈联说人事,转接之间,富于变化;且颔联承上,颈联启下,脉络极为分明。

  尾联感叹后主的不肖。刘禅降魏后,被迁到洛阳,封为安乐县公。一天,“司马文王(昭)与禅宴,为之作故蜀伎。旁人皆为之感怆,而禅喜笑自若。”(《三国志·蜀志·后主传》裴注引《汉晋春秋》)尾联两句当化用此意。刘禅不惜先业、麻木不仁至此,足见他落得国灭身俘的严重后果决非偶然。字里行间,渗透着对于刘备身后事业消亡的无限嗟悼之情。

  从全诗的构思来看,前四句写盛德,后四句写业衰,在鲜明的盛衰对比中,道出了古今兴亡的一个深刻教训。诗人咏史怀古,其着眼点当然还在于今。唐王朝有过开元盛世,但到了刘禹锡所处的时代,已经日薄西山,国势日益衰颓。然而执政者仍然那样昏庸荒唐,甚至一再打击迫害象刘禹锡那样的革新者。这怎不使人感叹万分呢!全诗字皆如濯,句皆如拔,精警高卓,沉着超迈,并以形象的感染力,垂戒无穷。这也许就是它千百年来一直传诵不息的原因吧。


《武侯庙》原文及赏析3篇(扩展2)

——《蜀先主庙》原文及翻译赏析3篇

《蜀先主庙》原文及翻译赏析1

  蜀先主庙

  朝代:唐代

  作者:刘禹锡

  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

  势分三足鼎,业复五铢钱。

  得相能开国,生儿不象贤。

  凄凉蜀故妓,来舞魏宫前。

  译文

  刘备的英雄气概真可谓顶天立地,经历千秋万代威风凛凛至今依然。

  创立基业与吴魏三分天下成鼎足,恢复五铢钱币志在振兴汉室。

  等到丞相葛亮的帮助开创了国基,可惜生个儿子不像其父贤明。

  最凄惨的还是那蜀宫中的歌伎,在魏宫歌舞刘禅也毫无羞情。

  注释

  诗题下原有注:“汉末谣,黄牛白腹,五铢当复。”

  天地英雄:一作“天下英雄”。《三国志·蜀志·先主传》:曹操曾对刘备说:“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

  “势分”句:指刘备创立蜀汉,与魏、吴三分天下。

  五铢钱:汉武帝时的货币。此代指刘汉帝业。“业复”句:王莽代汉时,曾废五铢钱,至光武帝时,又从马援奏重铸,天下称便。这里以光武帝恢复五铢钱,比喻刘备想复兴汉室。

  相:此指诸葛亮。

  不象贤:此言刘备之子刘禅不肖,不能守业。

  “凄凉”两句:刘禅降魏后,东迁洛阳,被命为安乐县公。魏太尉司马昭在宴会中使蜀国的女乐表演歌舞,旁人见了都为刘禅感慨,独刘禅“喜笑自若”,乐不思蜀(《三国志·蜀志·后主传》裴注引《汉晋春秋》)。妓:女乐,实际也是俘虏。

  赏析

  此诗意在赞誉英雄,鄙薄庸碌,赞扬了刘备的功业,慨叹蜀汉事业后继非人,总结蜀汉亡国的历史教训。首联写先主庙堂威势逼人,颔联赞刘备的英雄业绩,颈联为刘备功业未成、嗣子不肖而叹息,尾联感叹后主亡国。全诗措词精警凝炼,对仗警辟工整,风格沉着超迈,前半写功德,后半写衰败,以形象垂戒当世。

  《蜀先主庙》是刘禹锡五律中传诵较广的一首。这首咏史之作立意在赞誉英雄,鄙薄庸碌。

  首联“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高唱入云,突兀挺拔。细品诗意,其妙有三:一、境界雄阔奇绝。“天地”两字囊括宇宙,极言“英雄气”之充塞*,至大无垠;“千秋”两字贯串古今,极写“英雄气”之万古长存,永垂不朽。遣词结言,又显示出诗人吞吐日月、俯仰古今之胸臆。二、使事无迹。“天地英雄”四字暗用曹操对刘备语:“今天下英雄,惟使君与操耳”(《三国志·蜀志·先主传》)。刘禹锡仅添一“气”字,便有庙堂气象,所以纪昀说:“起二句确是先主庙,妙似不用事者。”三、意在言外。“尚凛然”三字虽然只是抒写一种感受,但诗人面对先主塑像,肃然起敬的神态隐然可见;其中“尚”字用得极妙,先主庙堂尚且威势逼人,则其生前叱咤风云的英雄气概,自不待言了。

  颔联紧承“英雄气”三字,引出刘备的英雄业绩:“势分三足鼎,业复五铢钱。”刘备起自微细,在汉末乱世之中,转战南北,几经颠扑,才形成了与曹操、孙权三分天下之势,实在是得之不易。建立蜀国以后,他又力图进取中原,统一*,这更显示了英雄之志。“五铢钱”是公元前118年(汉武帝元狩五年)铸行的一种钱币,后来王莽代汉时将它罢废。东汉初年,光武帝刘秀又恢复了五铢钱。此诗题下诗人自注:“汉末童谣:‘黄牛白腹,五铢当复’。”这是借钱币为说,暗喻刘备振兴汉室的勃勃雄心。这一联的对仗难度比较大。“势分三足鼎”,化用孙楚《为石仲容与孙皓书》中语:“自谓三分鼎足之势,可与泰山共相终始。”“业复五铢钱”纯用民谣中语。两句典出殊门,互不相关,可是对应自成巧思,浑然天成。

  颈联进一步指出刘备功业之不能卒成,为之叹惜。“得相能开国”,是说刘备三顾茅庐,得诸葛亮辅佐,建立了蜀国;“生儿不象贤”,则说后主刘禅不能效法先人贤德,狎近小人,愚昧昏聩,致使蜀国的基业被他葬送。创业难,守成更难,刘禹锡认为这是一个深刻的历史教训,所以特意加以指出。这一联用刘备的长于任贤择相,与他的短于教子、致使嗣子不肖相对比,正反相形,具有词意颉颃、声情顿挫之妙。五律的颈联最忌与颔联措意雷同。此诗颔联咏功业,颈联说人事,转接之间,富于变化;且颔联承上,颈联启下,脉络相当清晰。

  “凄凉蜀故妓,来舞魏宫前。”感叹后主的不肖。刘禅降魏后,被迁到洛阳,封为安乐县公。一天,“司马文王(昭)与禅宴,为之作故蜀伎。旁人皆为之感怆,而禅喜笑自若。”(《三国志·蜀志·后主传》裴注引《汉晋春秋》)尾联两句当化用此意。刘禅不惜先业、麻木不仁至此,足见他落得国灭身俘的严重后果决非偶然。字里行间,渗透着对于刘备身后事业消亡的无限嗟叹之情。

  从全诗的构思来看,前四句写盛德,后四句写业衰,在鲜明的盛衰对比中,道出了古今兴亡的一个深刻教训。诗人咏史怀古,其着眼点当然还在于当世。唐王朝有过开元盛世,但到了刘禹锡所处的时代,已经日薄西山,国势日益衰颓。然而执政者仍然那样昏庸荒唐,甚至一再打击迫害像刘禹锡那样的革新者。这使人感慨万千。

  创作背景

  蜀先主就是蜀汉昭烈帝刘备。蜀先主庙在夔州(治所在今重庆奉节县东)白帝山上,刘禹锡曾于公元821—824年间任夔州刺史,此诗当作于此时。

《蜀先主庙》原文及翻译赏析2

  蜀先主庙

  唐代 刘禹锡

  天下英雄气,千秋尚凛然。(天下一作:天地)

  势分三足鼎,业复五铢钱。

  得相能开国,生儿不象贤。

  凄凉蜀故妓,来舞魏宫前。

  译文

  刘备的英雄气概真可谓顶天立地,经历千秋万代威风凛凛至今依然。创立基业与吴魏三分天下成鼎足,恢复五铢钱币志在振兴汉室。等到丞相葛亮的帮助开创了国基,可惜生个儿子不像其父贤明。最凄惨的还是那蜀宫中的歌伎,在魏宫歌舞刘禅也毫无羞情。

  注释

  诗题下原有注:“汉末谣,黄牛白腹,五铢当复。”天下英雄:一作“天地英雄”。《三国志·蜀志·先主传》:曹操曾对刘备说:“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

  “势分”句:指刘备创立蜀汉,与魏、吴三分天下。五铢钱:汉武帝时的货币。此代指刘汉帝业。

  “业复”句:王莽代汉时,曾废五铢钱,至光武帝时,又从马援奏重铸,天下称便。这里以光武帝恢复五铢钱,比喻刘备想复兴汉室。

  相:此指诸葛亮。

  不象贤:此言刘备之子刘禅不肖,不能守业。

  “凄凉”两句:刘禅降魏后,东迁洛阳,被命为安乐县公。魏太尉司马昭在宴会中使蜀国的女乐表演歌舞,旁人见了都为刘禅感慨,独刘禅“喜笑自若”,乐不思蜀(《三国志·蜀志·后主传》裴注引《汉晋春秋》)。

  妓:女乐,实际也是俘虏。

  赏析

  此诗意在赞誉英雄,鄙薄庸碌,赞扬了刘备的的业,慨叹蜀汉事业后继非人,总结蜀汉亡国的历史教训。首联写先主庙堂威势逼人,颔联赞刘备的英雄业绩,颈联为刘备的业未成、嗣子不肖而叹息,尾联感叹后主亡国。全诗入词精警凝炼,对仗警辟工整,风格沉着超迈,前半写的`德,后半写衰败,以形象垂戒当世。

  《蜀先主庙》是刘禹锡五律中传诵较广的一首。这首咏史之作立意在赞誉英雄,鄙薄庸碌。

  首联“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高唱入云,突兀挺拔。细品诗意,其妙有三:

  一、境界雄阔奇绝。“天地”两字囊括宇宙,极言“英雄气”之充塞*,至大无垠;“千秋”两字贯串古今,极写“英雄气”之万古长存,永垂不朽。遣词结言,又显示出诗人吞吐日月、俯句古今之胸臆。

  二、使事无迹。“天地英雄”四字暗用曹操对刘备语:“今天下英雄,惟使君与操耳”(《三国志·蜀志·先主传》)。刘禹锡仅添一“气”字,便有庙堂气象,所以纪昀说:“起二句确是先主庙,妙似不用事者。”

  三、意在言外。“尚凛然”三字虽然只是抒写一种感受,但诗人面对先主塑像,肃然起敬的神态隐然可见;其中“尚”字用得极妙,先主庙堂尚且威势逼人,则其生前叱咤风云的英雄气概,力不待言了。

  颔联紧承“英雄气”三字,引出刘备的英雄业绩:“势分三足鼎,业复五铢钱。”刘备起力微细,在汉末乱世之中,转战南北,几经颠扑,才形成了与曹操、孙权三分天下之势,实在是得之不易。建立蜀国以后,他又力图进取中原,统一*,这更显示了英雄之志。“五铢钱”是公元前118年(汉武帝元狩五年)铸行的一种钱币,后来王莽代汉时将它罢废。东汉初年,光武帝刘秀又恢复了五铢钱。此诗题下诗人力注:“汉末童谣:钱黄牛白腹,五铢当复’。”这是借钱币为说,暗喻刘备振兴汉室的勃勃雄心。这一联的对仗难度比较大。“势分三足鼎”,化用孙楚《为石仲容与孙皓书》中语:“力谓三分鼎足之势,可与泰山共相终始。”“业复五铢钱”纯用民谣中语。两句典出殊门,互不相关,可是对应力成巧思,浑然天成。

  颈联进一步指出刘备的业之不能卒成,为之叹惜。“得相能开国”,是说刘备三顾茅庐,得诸葛亮辅佐,建立了蜀国;“生儿不象贤”,则说后主刘禅不能效法先人贤德,狎近小人,愚昧昏聩,致使蜀国的基业被他葬送。创业难,守成更难,刘禹锡认为这是一个深刻的历史教训,所以特意加以指出。这一联用刘备的长于任贤择相,与他的短于教子、致使嗣子不肖相对比,正反相形,具有词意颉颃、声情顿挫之妙。五律的颈联最忌与颔联入意雷同。此诗颔联咏的业,颈联说人事,转接之间,富于变化;且颔联承上,颈联启下,脉络相当清晰。

  “凄凉蜀故妓,来舞魏宫前。”感叹后主的不肖。刘禅降魏后,被迁到洛阳,封为安乐县公。一天,“司马文王(昭)与禅宴,为之作故蜀伎。旁人皆为之感怆,而禅喜笑力若。”(《三国志·蜀志·后主传》裴注引《汉晋春秋》)尾联两句当化用此意。刘禅不惜先业、麻木不仁至此,足见他落得国灭身俘的严重后果决非偶然。字里行间,渗透着对于刘备身后事业消亡的无限嗟叹之情。

  从全诗的构思来看,前四句写盛德,后四句写业衰,在鲜明的盛衰对比中,道出了古今兴亡的一个深刻教训。诗人咏史怀古,其着眼点当然还在于当世。唐王朝有过开元盛世,但到了刘禹锡所处的时代,已经日薄西山,国势日益衰颓。然而执政者仍然那样昏庸荒唐,甚至一再打击迫害像刘禹锡那样的革新者。这使人感慨万千。

  刘禹锡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团的一员。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有“诗豪”之称。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后来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今湖南常德)。据湖南常德历史学家、收藏家周新国先生考证刘禹锡被贬为朗州司马其间写了著名的“汉寿城春望”。


《武侯庙》原文及赏析3篇(扩展3)

——清庙原文翻译及赏析 (荟萃2篇)

清庙原文翻译及赏析1

  时迈

  题解:宗庙祭祀先祖时歌颂周武王的乐歌。

  【原文】

  时迈其邦1,昊天其子之2,实右序有周3。薄言震之4,莫不震叠5。怀柔百神6,及河乔岳7,允王维后8。明昭有周9,式序在位10。载戢干戈11,载橐弓矢12。我求懿德13,肆于时夏14,允王保之15。

  【译文】

  现今众多的诸侯邦国,皇天都看作是自己的儿子,实在能保佑、顺应大周王朝。如若武王向他们施威,他们没有不震惊慑服。武王能安抚天地众神,以至黄河和高山。武王作为我们的君王,实在能发扬光大大周功业。他接替文王登上王位,就收藏了兵器,并把弓箭收入皮囊。我们谋求治国的美德,武王就施美德于天下四方。武王实在能保持天命啊!

  【注释】

  1.时:犹言“现时”、“今世”。迈:林义光《诗经通解》读为“万”,众多。邦:国。此指武王克商后封建的诸侯邦国。

  2.昊天:苍天,皇天。子之:视诸侯邦国为自己的儿子。

  3.实:实在,的确。右:同“佑”,保佑。序:顺,顺应。有周:即周王朝。有,名词字头,无实义。

  4.薄言:犹言“薄然”、“薄焉”,发语词,有急追之意。震:威严。此指武王以武力威胁、施威。之:指各诸侯邦国。

  5.震叠:即“震慑”,震惊慑服。叠,通“慑”,恐惧、畏服。

  6.怀柔:安抚。百神:泛指天地山川之众神。

  7.及:指祭及。河:黄河,此指河神。乔岳:高山,此指山神。

  8.允:诚然。王:指周武王。维:犹“为”。后:君。

  9.明昭:犹“昭明”,显著,此为发扬光大的意思。

  10.式:发语词,无实义。序:顺序,依次。

  11.载:犹“则”。戢(jí):收藏。干戈:古代兵器。干,盾。

  12.櫜(ɡāo):古代盛衣甲或弓箭的皮囊。此两句指周武王偃武修文,不再用兵。

  13.我:周人自谓。懿:美。懿德,指文治教化。

  14.肆:施,施行。时:犹“是”,此。夏:*。指周王朝所统治的天下。

  15.保:指保持天命、保持先祖的功业。

  【赏析】

  据文献记载,夏、商、周三代建国统一天下之初,都创作过一套盛大隆重的乐舞,纪念开国立朝的功业,用以向上帝和祖先汇报,树立新朝的威信,并勉励后嗣子孙。夏禹治水成功作《大夏》,商汤统一天下之后作《大濩》,周武王灭殷之后作《大武》。这些乐舞,就成为三代最崇高而尊贵的礼乐仪式。

  周朝的《大武》相传为周公所作,由六场歌舞组成,歌舞开始前还有一段击鼓等待的序曲。歌舞的六场叫做“六成”,从音乐的角度叫做“六章”。舞蹈表演者有六十四人,分为八行,每行八人,叫做“八佾”。《大武》的六成再现了西周建国过程中的六大事件,组合成为一个以周代商*定天下的完整过程。因为西周立朝是武力征服的结果,所以《大武》就主要是表演和再现战争场面的武舞。据《礼记·乐记》的记载,孔子对《大武》六成所表现的历史事件做了如下的说明:“且夫《武》始而北出;再成而灭商;三成而南;四成而南国是疆;五成而分,周公左、召公右;六成复缀,以崇。(高亨《周代大武乐考释》连下读作“复缀以崇天子”)。”郑玄对这段记述做了具体解释:“始奏象观兵于盟津时也,再奏象克殷时也,三奏象克殷有余力也,四奏象南方荆蛮之国侵畔者服也,五奏象周公、召公分职而治也,六奏象兵还振旅也。”根据郑玄对孔子之言的解释,则《大武》六成当一分为二,前三成是再现武王灭商的功业的,后三成是再现周公*乱和周召二公治理天下,达到天下太*的功业的。这正与《吕氏春秋·古乐》中所述大体一致:“武王即位,以六师伐殷,六师未至,以锐兵克之于牧野,归乃荐俘馘于京太室,乃命周公为作《大武》。成王立,殷民反,王命周公践伐之。商人服象,为虐于东夷,周公遂以师逐之,至于江南。乃为《三象》,以嘉其德。”

  颂诗皆为庙堂乐曲,所谓“美盛德之形容,以其成功告于神明者也”(《毛诗序》)。本篇也不例外。

  《毛诗序》说:“《时迈》,巡守告祭柴望也。”何谓巡守?郑玄笺说:“武王既定天下,时出行其邦国,谓巡守也。”何谓柴望?即柴祭、望祭。柴祭即燔柴以祭天地,望祭即遥望而祭山川。因此,孔颖达疏认为是“武王巡守告祭天之乐歌”,朱熹《诗集传》认为是“巡守而朝会祭告之乐歌”。今人高亨更具体地说是“周王望祭山川时所唱的乐歌”(《诗经今注》)。其他古今说诗者,虽有小异,而无大的不同。但细审诗意,乃歌颂克商后武王封建诸侯,威震四方,安抚百神,偃武修文,从而发扬光大大周祖先功业诸事,应为宗庙祭祀先祖时歌颂周武王的乐歌。

  《左传·宣公十二年》说:“武王克商,作《颂》曰:‘载戢干戈,……允王保之。’”《国语·周语上》上也说:“是故周文公(即周公姬旦)之《颂》曰:‘载戢干戈,……允王保之。’”说是周武王克商建周、*定天下之后周公所作,也大体是可信的。全诗仅称武王为“王”、为“君”,没用谥号“武”字,并说“允王维后”、“式序在位”等等,显然是武王在世时的颂辞。

  全诗十五句,毛诗、朱熹《诗集传》皆不分章。明何楷《诗经世本古义》分为两章,以“明昭有周”起为第二章,清姚际恒《诗经通论》因之。但细审诗意,前半颂武王之武功,后赞武王之文治,语意连贯。如若分章,“不惟章法长短不齐,文气亦觉紧缓不顺”(方玉润《诗经原始》),所以还是从旧说以不分为好。

  周武王姬发在祖先及父王姬昌所开创的周部族基业的基础上,在吕尚(姜子牙)、周公旦的辅佐下,联合周围众多部族,伐殷兴周,并于牧野一战,取得了彻底的胜利。然后又大封诸侯,以屏藩西周王朝。其功业,是彪炳千秋的。《诗经》中有许多篇章歌颂和赞美了他,也是符合历史真实的。

  本诗采用“赋”的手法进行铺叙。开头即说周武王封建的诸侯各国,不仅得到了皇天的承认,而且皇天也把他们当作自己的儿子一样看待,而他们的作用就是“右序有周”。“皇天无亲,唯德是辅”,这就首先说明武王得到了天命。其次又说武王不仅能威慑四方,而且能安抚百神,所以他的继立,“明昭有周”,是能发扬光大有周先祖的光辉功业的。接着又写武王*定殷纣、兴立大周、封建诸侯之后,戢干戈、櫜弓矢,偃武修文,并以赞叹的口气说:我们谋求治国的美德,武王就把这美德施行于天下四方了。最后一句,总赞武王能保持天命,保持祖德,与首句遥相呼应。可见,本诗从头到尾,语意参差、语气连贯,而皆起伏错落有致,字里行间充溢着作者深挚而敬慕的感情。它以天命和周武王的联系作为全诗的主线,重点歌颂了周武王的武功和文德,层次清晰,结构紧密,在大多臃肿板滞的雅颂诗篇中,不失是一篇较为优秀的作品。陈子展《诗经直解》中曾引明人孙矿的评语说:“首二句甚壮、甚快,俨然坐明堂、朝万国气象。下分两节,一宣威,一布德,皆以‘有周’起,……整然有度,遣词最古而腴。”这是符合本诗写作特点的。

清庙原文翻译及赏析2

  维天之命

  题解:赞美文王的美德。

  维天之命1,於穆不已2。於乎不显3,文王之德之纯。

  假以溢我4,我其收之。骏惠我文王5,曾孙笃之6。

  【译文】

  是那上天天命所归,多么庄严啊没有止息。多么庄严啊光辉显耀,文王的品德纯正无比。

  美好的东西让我安宁,我接受恩惠自当牢记。顺着我文王路线方针,后代执行一心一意。

  【注释】

  1.维:语助词。2.於(wū):叹词,表示赞美。穆:庄严粹美。3.不(pī):借为"丕",大。

  4.假:通"嘉",美好。溢:马瑞辰《毛诗传笺通释》:"《尔雅·释诂》:‘溢、慎、谧,静也。’…诗言‘溢我’,即慎我也,慎我即静我也,静我即安我。"

  5.骏惠:郑笺训为"大顺",马瑞辰《毛诗传笺通释》:"惠,顺也;骏当为驯之假借,驯亦顺也。骏惠二字*列,皆为顺。"

  6.曾孙:孙以下后代均称曾孙。郑笺:"曾,犹重也。"笃:指笃行,行事一心一意。笃,厚。

  【赏析】

  《维天之命》是《周颂》的第二篇,无韵,篇幅不长,充满了恭敬之意、颂扬之辞。诗为祭祀周文王之作(《毛诗序》所谓“大*告文王也”),因文本中有“文王之德之纯”、“骏惠我文王”等句可证,古今并无异议,但对成诗之时,则汉儒、清儒之说有分歧。郑玄笺云:“告大*’者,居摄五年之末也。文王受命,不卒而崩,今天下太*,故承其意而告之,明六年制礼作乐。”他认为此诗作于周公摄政五年之冬。而陈奂《诗毛氏传疏》则云:“《书·雒诰》大传云:‘周公摄政,六年制礼作乐,七年致政。’《维天之命》,制礼也;《维清》,作乐也;《烈文》,致政也。三诗类列,正与大传节次合。然则《维天之命》当作于六年之末矣。《雒诰》周公曰:‘王肇称殷礼,祀于新邑,咸秩无文。’郑注云:‘周公制礼乐既成,不使成王即用周礼,仍令用殷礼者,欲待明年即政,告神受职,然后班行周礼,班讫始得用周礼,故告神且用殷礼也。’郑谓周礼行于七年致政之后,是也。而笺以告太*为礼未成时,在居摄五年之末,则未是。诗云:‘我其收之。’又云:‘曾孙笃之。’自在制礼后语矣。”据他考证,郑玄之说有误,此诗当作于周公居摄六年之末,即公元前1110年。今人陈子展《诗经直解》认为陈奂之说较郑笺“为有据也”,兹从其说。

  此诗内容大致可分为两部分,前一部分四句说文王上应天命,品德纯美;后一部分四句说文王德业泽被后代,后代当遵其遗教,发扬光大。读者稍加注意,便会发现前后两部分在结构上有所不同。前一部分有一个逆挽,也就是说,今传文句将原该是“维天之命,於穆不已;文王之德之纯,於乎不显”的*行结构在句子的排列组合上作了小小的变化。语义丝毫未变,但效果却很不一样,两个“於”字的叠合,更显出叹美庄敬之意。而后一部分没有用感叹词,作者便任句式按正常逻辑排列,*铺直叙,波澜不惊,在唱出重音——赞颂文王——之后,以轻声顺势自然收束,表示出顺应文王之遗教便是对文王最好的告慰,这样一种真心诚意的对天祈愿与自我告诫。

  从诗的句式看,此诗中第四句“文王之德之纯”与第七句“骏惠我文王”完全可以压缩成“文王德纯”、“骏惠文王”这样的句式,如此则八句均为四言,整齐划一。《周颂》中不是没有这样纯用四言句的诗章,如《臣工》、《噫嘻》等即是。因为《周颂》中多无韵之诗,可能会有人将这种句式参差与匀整的不同与有无韵脚联系起来,以为有韵之诗句式以匀整为尚,无韵之诗句式以参差为尚;这样看的话未免太绝对,上举《臣工》、《噫嘻》等无韵(江永《古韵标准》谓《臣工》“韵不分明”,语尚含糊)之诗也是齐言句式,就很难以此解释之。笔者以为《颂》诗的句式参差与否,除了语言表达上的需要外,恐怕更多的是合乐的需要。据郑觐文《*音乐史》说:“《颂》律与《雅》律之配置不同,《雅》为周旋律,《颂》为交旋律。”而阮元《释颂》强调《颂》之舞容而谓其全为舞诗。据此,则《颂》诗的音乐大约因切合舞蹈的需要而旋律变化多一些,句式参差与匀整正反映出其旋律的差异。这样的理解是否正确,笔者不敢妄断,谨以之求质于治*古代音乐史者。

  至于说此诗的内容,实在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颂扬文王德配上天,对其美德顶礼膜拜,正是周公摄政制礼,确定祭祀文王的规格仪轨之后,创作祭舞祭歌的必然主题。而因其言词古直,情意朴素,尚无矫揉造作之弊,今人读来并不致于像读后世千篇一律的祭祀歌辞那样产生反感。(茹云鹤.赵荔红)

  【说明】

  这亦是一首在祭祀仪式现场所诵唱的歌,是一首祭祀文王、武王的颂歌,周成王是周朝第二代天子,其威望仅次于文王、武王,与其子周康王齐名,史称“成康之治”。《史记·周本纪》说:“成、康之际,天下安宁,刑措四十余年不用。”天下之所以安宁,是因为“成王不敢康”。周文王在世时,周国没有取得天下,周武王即位后即灭商得天下,可惜在位仅几年就去世,周成王即位就继承了周武王的事业,又一次重新开始分封诸侯。他的责任就是要保证天下太*,让人民得以休养生息。所以,这是一首周成王自己颂唱的祭祀歌,他在歌中表白自己不敢懈怠,不敢追求安乐,希望天下太*。

  在短小的诗篇中,诗人用简洁的语言,十分紧凑的叙述了周初三王,并且表明了他们对创建、巩固新兴王朝所作出的不同贡献,同时又重点宣扬了成王为完成父辈事业所进行勤勉努力。诗歌的这一叙写特点,当之无愧地赢得了前人“通首密练”的好评。

  本篇无韵,只有八句,是《诗经》中最短的篇章之一,但诗题却是《诗经》中最长的。

  关于本篇的主旨,最初都认为是祭祀成王的。朱熹《诗集传》援引《国语》曰:“《国语》叔向引此诗而言曰:‘是道成王之德也。”贾谊《新书·礼容下》亦云:“文王有大德而功未就,武王有大功而治未成,成王承嗣,仁以临民,故称昊天焉。”均可证。但《毛诗序》却认为是祭祀天地的:“《昊天有成命》,郊祀天地也。”《毛诗序》之所以会得出这个结论,一是因为其坚认《周颂》无成王之后的作品,所以不可能是祭成王;二是因为其判定诗的主旨往往只根据诗的发端,而不是根据诗的整体。《毛诗序》的这个结论与本篇的诗意显然牴牾,因为整首诗七句中有五句赞美成王,只有一句涉及天,所以尽管毛诗长时间占据了诗学的主导地位,尽管郑玄、孔颖达诸儒煞费苦心地为其补苴罅漏,它还是不断地被后人责难。朱熹《诗集传》曰:“此诗多道成王之德,疑祀成王诗也。”姚际恒《诗经通论》曰:“小序谓‘郊祀天地’,妄也。《诗》言天者多矣,何独此为郊祀天地乎?郊祀天地,不但于成王无与,即武王亦非配天地,而言‘二后’,何耶?”方玉润《诗经原始》曰:“序谓‘郊祀天地’,不知何所取义。诗唯首句及天,‘二后’下皆言文、武受命,及成王之德。曰‘不敢康’,曰‘宥密’,曰‘缉熙’,而终之以‘单厥心’,所以上基天命,缵成王业,而能安靖天下者于是乎在。于天地毫不相涉,天下岂有此等祭天地文乎?”现代学者亦多摒弃《毛诗序》的观点,而恢复其“祭祀成王”的本来面目。

  祭成王不从祭主入手,却上溯到文、武二王,再追溯到昊天,似乎有些离题。其实这并不难解释,成王受命于文、武二王,文、武二王又受命于天,所以从天入手,以示成王与文、武二王一脉相承,得天之真命。首二句是全诗的引子,其作用犹如赋比兴中的兴,后五句才是全诗的主体。成王是西周第二代天子,声望仅次于文、武二王,与其子康王齐名,史称“成康之治”。《史记·周本纪》曰:“成、康之际,天下安宁,刑措四十余年不用。”天下之所以安宁,是因为“成王不敢康”,此与《离骚》所说的“夏康娱以自纵”正相对照。“夙夜基命宥密”伸足“不敢康”之意,一正一反,相得益彰。按此句最难理解。《礼记·孔子闲居》有:“孔子曰:‘夙夜其命宥密,无声之乐也。”’郑玄注:“其,读为基。基,谋也。密,静也。言君夙夜谋为政教以安民,*乐之。”陈子展《诗经直解》谓“此句旧解唯此郑注较为明确”,本文即用郑注;《尔雅·释诂》亦曰:“基,谋也。”正与郑注同义。第五句的“缉熙”是连绵词,不应分解,《大雅·文王》有“於缉熙敬止”,《周颂·维清》有“维清缉熙”,《周颂·载见》有“俾缉熙于纯嘏”,都作光明解,本文亦依之。最后一句的“其”等于“之”,“肆其靖之”等于“肆之靖之”,也就是“巩固它安定它”的意思。文王、武王开创的周朝在成王时得以巩固、安定,这就是祭主一生的功绩。


《武侯庙》原文及赏析3篇(扩展4)

——柳枝原文及赏析3篇

柳枝原文及赏析1

  吴王宫里色偏深,一簇纤条万缕金。

  不愤钱塘苏小小,引郎松下结同心。

  翻译

  昔日的吴王宫里,柳色总比别处深,一簇簇鹅黄的细丝,如阳光洒下万缕黄金。

  不服那钱塘的苏小小,她为什么哟,偏偏要去松树下,与情郎缔结同心。

  注释

  吴王宫:此指吴王夫差为西施所造的馆娃宫,今江苏苏州西南灵岩山上有灵岩寺,即其故址。

  色偏深:指柳树多而色浓郁。

  万缕金:指柳枝上初发嫩芽,似万缕金黄。

  不愤:不*,不服气。苏小小,南齐时钱塘名妓,才倾士类,容华绝世,其家院多柳。

  赏析

  这首词是借柳咏情。一、二句写柳色,一簇簇,一条条,如缕如金,形象娩媚。三、四句是借题发挥,写柳色与松色一样,而苏小小偏偏要在松下与郎定情,却不在柳下,对此,一般有情之物都将怪怨苏小小厚此薄彼。而词中的柳却“不愤”,可见柳之宽厚温柔,能对苏小小之情的体谅。从咏柳中,也称道了人的情操。

  此词提到馆娃宫和苏小小,周啸天教授认为是说苏州之柳胜于钱塘,似乎与白居易的《杨柳枝》词唱着反调。前两句是说吴王宫柳非常繁富。后两句是说,要是钱塘的柳色更好,苏小小就不会约郎到松柏之下去“结同心”了。周啸天把“不愤”解为不服,认为词人是根据古乐府《苏小小歌》,对白词进行了反讽,词意是说苏州宫柳胜于杭州。

  不过,这首词的意味还不止于此。它留有丰富的想象余地。杨柳枝柔,本来是可以绾作同心结的,但苏小小却和她的情人为何不来柳下。刘禹锡《杨柳枝》“御陌青门拂地垂,千条金缕万条丝。如今绾作同心结,将赠行人知不知?”原来柳下结同心,乃有与情人分别的寓意。而松柏岁寒后凋,是坚贞不渝的象征,自然情人们愿来其下结同心而作山盟海誓了。如果作者有将宫柳暗喻宫人之意的话,那么“不愤钱塘苏小小,引郎松下结同心”就不但不是贬抑,反倒是是羡慕乃至嫉妒了。

柳枝原文及赏析2

  馆娃宫外邺城西,远映征帆近拂堤。

  系得王孙归意切,不关芳草绿萋萋。

  翻译

  馆娃宫外,邺城西面,都是杨柳依依。远方柳影辉映征帆,近处柳丝轻拂长堤。

  杨柳依依,牵系远游的人思归之心甚切。这思归之心,并非那春草萋萋所引起。

  注释

  馆娃宫:春秋时吴国宫名。此宫旧址在今江苏省吴县西南灵岩山上。

  邺城:三国曹操作魏王时的都城,故址在今河北临漳县西南,曹操曾筑铜雀台在此。

  远映征帆:指馆娃宫外之柳,宫南即太湖,故云。

  近拂堤:指铜雀台之柳。堤,指魏王堤。

  系:连结,拴着。

  王孙:贵族的后裔,泛指富贵人家的子弟。古时也表示对青年人的敬称。

  不关:不相关。一作“不同”。

  芳草:一作“春草”。

  创作背景

  温庭筠的《杨柳枝》词描写的是京城长安的杨柳。“杨柳”,多指柳树。每当春天之时,微风吹拂,那万千长条的杨柳枝犹如十三女儿的舞腰一般妩媚动人。于是,《杨柳枝》成为唐代诗人乐于吟咏的题目之一。温庭筠也不例外,写下了八首《杨柳枝》,这首即是其中之一。

  赏析

  这首词写思妇望着柳条而产生的纷繁思绪。“馆娃宫外邺城西,远映征帆近拂堤。”首句写柳树所在之地,“馆娃”和“邺城”,都是古时与美女有关的地方,西施曾居于馆娃宫中;邺城有铜雀台,杜牧《赤壁》诗有“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之句,曹操姬妾歌女,都住在此地。这里用这两个地名,不仅使人想见其树,更想见住在那里的美人。树与人暗自映衬,柳的娇美自在不言中,并含有思妇以美人自况之意。越觉己美,春思愈切,于是举目眺望,所见只是远近垂柳,拂堤映帆。次句写江岸之柳沐浴春风,飘拂多姿,思妇由征帆而想起远去的征人。“馆娃”和“邺城”,一南一北,构成跨度很大的空间,配合着流水征帆、大堤杨柳,构成一幅广阔渺远的离别图。而“馆娃宫外”与“邺城西”、“远映征帆”与“近拂堤”,句中自对,则 又构成一种回旋荡漾的语调,渲染了一种别情依依的气氛。

  “系得王孙归意切,不关芳草绿萋萋”二句,是思妇由柳条而产生的奇异想象:芳草可以使游子怀乡,柳条虽不是芳草,然而它也像芳草一样碧绿,而且还有袅袅长丝,它足以牵住远游的人儿,使他思归更切。这种意境是很新颖的。但上文既然说杨柳拂堤,枝条无疑是既柔且长,用它来系住游子的心意,又是一种很合理的推想。古代有折柳送别的习俗,“柳”与“留”谐音,折柳相赠,正是为了加强对方对于己方的系念。有这种习俗,又加上柳枝形态在人心理上所唤起的感受,就让人觉得 柳枝似乎真有此神通,能系住归心了。由此在趁势推进一层:“王孙游兮归不归,春草生兮萋萋”,作者巧妙地借此说芳草没有能耐,反衬出柳枝神通之广大。

  这首词不仅扣住《杨柳枝》这个词调咏杨柳,而且加以生发,决不沾滞在题上。词中的杨柳,实际上是系住游子归意的女子的化身。词中处处有伊人的倩影,但笔笔都只写杨柳;写杨柳亦只从空际盘旋,传其神韵,这是词写得很成功的地方。

柳枝原文及赏析3

  柳枝

  风情渐老见春羞,到处消魂感旧游。

  多谢长条似相识,强垂烟态拂人头。

  注释

  1、消魂,别作"芳魂"。

  2、旧游:以往游览过的故地。

  3、多谢:别作"多见"。

  4、长条:柳枝。

  5、烟穗:柳枝下垂如雾般朦胧,一说柳枝被雾气覆盖。

  赏析/鉴赏

  这首词是李煜写给宫女庆奴的,因此是以庆奴的口吻写的。属前中期作品。

  女主人公,伤感自己风情渐老,青春不再,看见明丽的春色,便自惭形秽,不敢与之相比。回到以前青春年少之时与情郎游览的故地,触景生情,不胜唏嘘感慨。因为景色依旧,而人已年老色衰,旧情不再。

  只有柳枝,好像还认识她一样,勉强垂下柳条,算作回应。此处"似相识"与上文"感旧游"呼应,其实杨柳本无"强垂"之心,而反观人却有怀旧之意。不免感慨自己青春老去,再也无法邀宠了。

  整首词以一名宫女的口吻写来,感叹韶华已去,青春不再。以柳喻人,柳无心而人有意。更添感慨。


《武侯庙》原文及赏析3篇(扩展5)

——黄庭坚原文及赏析3篇

黄庭坚原文及赏析1

  《水调歌头·瑶草一何碧》是宋代文学家、书法家黄庭坚的词作。水调歌头黄庭坚原文及赏析,我们来看看下文的介绍。

  黄庭坚——《水调歌头》

  瑶草一何碧,春入武陵溪。

  溪上桃花无数,枝上有黄鹂。

  我欲穿花寻路,直入白云深处,浩气展虹霓。

  祇恐花深里,红露湿人衣。

  坐玉石,倚玉枕,拂金徽。

  谪仙何处,无人伴我白螺杯。

  我为灵芝仙草,不为朱唇丹脸,长啸亦何为?

  醉舞下山去,明月遂人归。:

  词句注释

  第⑴水调歌头:词牌名,又名"元会曲""台城游""凯歌""江南好""花犯念奴"等。双调九十五字,*韵(宋代也有用仄声韵和*仄混用的)。相传隋炀帝开汴河自制《水调歌》,唐人演为大曲, "歌头"就是大曲中的开头部分。

  第⑵瑶草:仙草。汉东方朔《东方大中集 ·与友人书》云:"不可使尘网名鞍拘锁,怡然长笑,脱去十洲三岛,相期拾瑶草,吞日月之光华,共轻举耳。"

  第⑶武陵溪:陶渊明《桃花源记》称晋太元中武陵郡渔人入桃花源,所见洞中居民,生活恬静而安逸,俨然另一世界。故常以"武陵溪"或"武陵源"指代幽美清净、远离尘嚣的地方。武陵:郡名,大致相当于今湖南常德。桃源的典故在后代诗词中又常和刘晨、阮肇入天台山遇仙女的传说混杂在一起。

  第⑷枝:一作"花"。

  第⑸"我欲"三句:元李治《敬斋古今红》卷八:"东坡《水调歌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一时词手,多用此格。如鲁直云:'我欲穿花寻路,直入白云深处,浩气展虹蜕。只恐花深里,红露湿人衣。'盖效坡语也。"

  第⑹"红露"句:化用唐代王维《山中》"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诗句。

  第⑺倚:依。一作"欹"。

  第⑻金徽:金饰的琴徽,用来定琴声高下之节。这里指琴。

  第⑼谪仙:谪居人间的仙人。李白《对酒忆贺监》诗序:"太子宾客贺公(知章)于长安紫极宫一见余,呼余为谪仙人。"

  第⑽螺杯:用白色螺壳雕制而成的酒杯。

  第⑾灵芝:菌类植物。古人以为灵芝有驻颜不老及起死回生之功,故称仙草。

  第⑿"醉舞"二句:李白《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暮从碧山下,山月随人归。"

  白话译文

  瑶草多么碧绿,春天来到了武陵溪。溪水上有无数桃花,花的上面有黄鹂。我想要穿过花丛寻找出路,却走到了白云的深处,彩虹之巅展现浩气。只怕花深处,露水湿了衣服。

  坐着玉石,靠着玉枕,拿着金徽。被贬谪的仙人在哪里,没有人陪我用田螺杯喝酒。我为了寻找灵芝仙草,不为表面繁华,长叹为了什么。喝醉了手舞足蹈地下山,明月仿佛在驱逐我回家。

  此词为春行纪游之作,大约写于作者贬谪时期。

  全词情景交融,反映了词人出世、入世交相冲撞的人生观和孤芳自赏、不肯媚世以求荣的品格,体现了词人超轶绝尘、游于物外的审美理想。

  开头一句,词人采用比兴手法,热情赞美瑶草(仙草)象碧玉一般可爱,使词作一开始就能给人一种美好的印象,激起人们的兴味,把读者不知不觉地引进作品的'艺术境界中去。从第二句开始,则用倒叙的手法,逐层描写神仙世界的美丽景象。

  “春入武陵溪”,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这里,词人巧妙地使用了陶渊明《桃花源记》的典故。陶渊明描写这种子虚乌有的理想国度,表现他对现实社会的不满。黄庭坚用这个典故,其用意不言自明。这三句写词人春天来到“桃花源”,那里溪水淙淙,到处盛开着桃花,树枝上的黄鹂不停地唱着婉转悦耳的歌。

  “我欲穿花寻路”三句,写词人想穿过桃花源的花丛,一直走向飘浮白云的山顶,一吐胸中浩然之气,化作虹霓。这里,词人又进一步曲折含蓄地表现对现实的不满,幻想能找到一个可以自由施展才能的理想世界。

  然而“祇恐花深里,红露湿人衣”两句,曲折地表现他对纷乱人世的厌倦但又不甘心离去的矛盾。词人采用比喻和象征手法很富有令人咀嚼不尽的诗味。

  “红露湿人衣”一句,是从王维诗句“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山中》)脱化而来,黄庭坚把“空翠”换成“红露”,化用前人诗句,天衣无缝,浑然一体。

  下片继写作者孤芳自赏、不同凡俗的思想。词人以丰富的想象,用“坐玉石、倚玉枕、拂金徽(弹瑶琴)”表现他的志行高洁、与众不同。“谪仙何处?无人伴我白螺杯”两句,表面上是说李白不了,无人陪他饮酒,言外之意,是说他缺乏知音,感到异常寂寞。他不以今人为知音,反而以古人为知音,曲折地表达出他对现实的不满。

  “我为灵芝仙草”两句,表白他到此探索的真意。“仙草”即开头的“瑶草”,“朱唇丹脸”指第三句“溪上桃花”。苏轼咏黄州定惠院海棠诗云:“朱唇得酒晕生脸,翠袖卷纱红映肉。”花容美艳,大抵略同,故这里也可用以说桃花。这两句是比喻和象征的语言,用意如李白《拟古十二首》之四所谓“耻掇世上艳,所贵心之珍”。“长啸亦何为”意谓不必去为得不到功名利禄而忧愁叹息。

  这首词中的主人公形象,高华超逸而又不落尘俗,似非食人间烟火者。词人以静穆*和、俯仰自得而又颇具仙风道骨的风格,把自然界的溪山描写得无一点尘俗气,其实是要想象世界中构筑一个自得其乐的世外境界,自己陶醉、流连于其中,并以此与充满权诈机心的现实社会抗争,忘却尘世的纷纷扰扰。

黄庭坚原文及赏析2

  原文:

  春归何处。寂寞无行路。若有人知春去处。唤取归来同住。

  春无踪迹谁知。除非问取黄鹂。百啭无人能解,因风飞过蔷薇。

  译文:

  春天回到了哪里?找不到它的脚印,四处一片沉寂,如果有人知道春天的消息,喊它回来同我们住在一起。

  谁也不知道春天的踪迹,要想知道,只有问一问黄鹂。那黄鹂千百遍地宛转啼叫,又有谁能懂得它的意思?看吧,黄鹂鸟趁着风势,飞过了盛开的蔷薇。

  赏析:

  此词赋予抽象的春以具体的人的特征。词人因春天的消逝而感到寂寞,感到无处觅得安慰,像失去了亲人似的。这样通过词人的主观感受,反映出春天的可爱和春去的可惜,给读者以强烈的感染。

  此词高妙处,于它用曲笔渲染,跌宕起伏,饶有变化。故先是一转,希望有人知道春天的去处,唤她回来,与她同住。这种奇想,表现出词人对美好事物的执着和追求。

  下片再转。词人从幻想中回到现实世界里来,察觉到无人懂得春天的去向,春天不可能被唤回来。但词人仍存一线希望,希望黄鹂能知道春天的踪迹。这样,词人又跌入幻觉的艺术境界里去了。

  末两句写黄鹂不住地啼叫着。它宛转的啼声,打破了周围的寂静。但词人从中仍得不到解答,心头的寂寞感更加重了。只见黄鹂趁着风势飞过蔷薇花丛。蔷薇花开,说明夏已来临。词人才终于清醒地意识到:春天确乎是回不来了。

  此词为表现惜春、恋春情怀的佳作。作者近乎口语的质朴语言中,寄寓了深重的感情。全词的构思十分精妙:作者不知春归何处,一心要向别人请教;无人能知时,又向鸟儿请教。问人人无语,问鸟鸟百啭,似乎大有希望,然而词人自己又无法理解,这比有问无答更可叹。最后,鸟儿连“话”都不“说”,翻身飞走。这番妙趣横生的抒写中,作者的惜春之情跃然纸上,呼之欲出。

  作者介绍:

  黄庭坚(1045.8.9-1105.5.24),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与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黄庭坚为其中一宗)之称。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合称为“苏门四学士”。生前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

  著有《山谷词》,且黄庭坚书法亦能独树一格,为“宋四家”之一。

  名人轶事:

  黄庭坚在衡州,去得最多、待得最久的地方是花光寺。

  花光寺住持仲仁,字超然,越州会稽(今浙江绍兴)人。北宋元祐年间(1086—1093)来到衡州,因住在花光寺,故人称花光和尚。仲仁酷爱梅花,每值春暖花开,他就终日坐卧花间,吟诵赏玩。曾于月夜见梅影映窗,疏影摇曳,悄然可爱,于是欣然提笔摹写。此后,他的梅花画技大进,将梅花枝干虬曲、疏影横斜的神韵,表现得淋漓尽致,成为墨梅画法的始祖。黄庭坚对仲仁画作称叹不已,夸他所画梅花“如嫩寒清晓,行孤山篱落间,但欠香耳”。

  在花光寺,仲仁拿出秦观和苏轼留下的诗卷给黄庭坚观赏,并且画梅数枝及烟外远山相赠。苏、秦都是黄庭坚在京城的至交挚友,但两人均先他而逝。在长沙,黄庭坚遇到了秦观的儿子和女婿。穷困潦倒的.他们,正护送秦观灵柩北上。黄庭坚见到两位晚辈,竟握着他们的手失声痛哭,随即赠银二十两作办丧事之用。此时此地,又见亡友遗作,想起官路飘零,盛年不再,不禁悲思汹涌,作《花光仲仁出秦苏诗卷思二国士不可复见开卷绝叹因花光为我作梅数枝及画烟外远山追少游韵记卷末》。

黄庭坚原文及赏析3

  原文

  酌君以蒲城桑落之酒,泛君以湘累秋菊之英。

  赠君以黟川点漆之墨,送君以阳关堕泪之声。

  酒浇胸次之磊块,菊制短世之颓龄。

  墨以传万古文章之印,歌以写一家兄弟之情。

  江山千里俱头白,骨肉十年终眼青。

  连床夜语鸡戒晓,书囊无底谈未了。

  有功翰墨乃如此,何恨远别音书少。

  炒沙作縻终不饱,缕冰文章费工巧。

  要须心地收汗马,孔孟行世目杲杲。

  有弟有弟力持家,妇能养姑供珍鲑。

  儿大诗书女丝麻,公但读书煮春茶。

  送王郎赏析

  这首诗作于1084年(元丰七年),当时黄庭坚四十岁,从知太和县〈今属江西)调监德州德*镇(今山东德*)。王郎,即王纯亮,字世粥,是作者的妹夫,亦能诗,作者集中和他唱和的诗颇多。这时黄庭坚初到德州,王纯亮去看他,临别之前,作此送王纯亮。

  这首诗自起句至“骨肉十年终眼青”为第一段,写送别。它不转韵,穿插四句七言之外,连用六句九言长句,用排比法一口气倾泻而出;九言长句,音调铿锵,词藻富丽:这在黄庭坚诗中是很少见的“别调”。这种机调和词藻,颇为读者所喜爱,所以此诗传诵较广,用陈衍评黄庭坚《寄黄几复》诗的话来说,是“此老最合时宜语”。但此段前面八句,内容比较一般:说要用蒲城的美酒请王纯亮喝,在酒中浮上几片屈原喜欢吞嚼的“秋菊之落英”,酒可用来浇消王郎胸中的不*“磊块”,菊可以像陶渊明所说的,用来控制人世因年龄增而早衰;要用歙州黟县所产的好墨送王,用王维《渭城曲》那样“阳关堕泪”的歌声来饯别,墨好才能让王郎传写“万古文章”的“心印”(古今作家心心相印的妙谛),歌声以表“兄弟”般的“一家”亲戚之情。此外,这个调子,也非作者首创,从远处说来自鲍照《拟行路难》第一首“奉君金卮之美酒,玳瑁玉匣之雕琴,七彩芙蓉之羽帐,九华蒲萄之锦衾”等句;从近处说,来自欧阳修的《奉送原甫侍读出守永嘉》起四句:“酌君以荆州鱼枕之蕉,赠君以宣城鼠鬂之管。酒如长虹饮沧海,笔若骏马驰*。”虽有发展,仍属铺张,不能代表黄庭坚写诗的功力。到了这一段最后两句“江山千里俱头白,骨肉十年终眼青”才见黄诗功力,用陈衍评《寄黄几复》诗的话来说,就是露出“狂奴故态”。这两句诗,从杜甫诗“别来头并白,相对眼终青”化出,作者还有类似句子,但以用在这里的两句为最好。它突以峭硬矗立之笔,煞住前面诗句的倾泻之势、和谐之调,有如黄河中流的“砥柱”一样有力。从前面写一时的送别,忽转入写彼此长期的关系,急转硬煞,此其一;两句中写了十年之间,彼此奔波千里,到了头发发白,逼近衰老,变化很大,不变的只是亲如“骨肉”和“青眼”相看的感情,内容很广,高度压缩于句内,此其二;词藻仍然俏丽,笔力变为遒劲峭硬,此其三。这种地方,最见黄诗本领。

  第二段八句,转押仄韵,承上段结联,赞美王郎,并作临别赠言。“连床夜语”四句,说王郎来探,彼此连床夜话,常谈到鸡声报晓的时候,王郎学问渊博,像“无底”的“书囊”,谈话的资料没完没了;欣喜王郎读书有得,功深如此,别后必然继续猛进,就不用怨恨书信不能常通了。由来会写到深谈,由深谈写到钦佩王郎的学问和对别后的设想,笔调转为顺遂畅适,又一变。“炒沙作縻”四句,承上读书、治学而来,发为议论,以作赠言,突兀遒劲,笔调又再变而与“江山”两句相接应。炒沙,出于《楞严经》:“若不断淫,修禅定者,如蒸沙石欲成其饭,经百千劫,只名热沙。何以故?此非饭,本沙石故。”缕冰,出自《盐铁论》:“内无其质而学其文,若画脂镂冰,费日损力。”汗马,比喻战胜,作者《答王雩书》:“想以道义敌纷华之兵,……要须心地收汗马之功,读书乃有味。”果果,明亮貌。这四句的意思是:追求写“工巧”的文章,像“炒沙作縻”,无法填饱肚子,像镂刻冰块,不能持久;应该收敛心神,潜心道义,战胜虚华,才能体会出孔子、孟子之道如日月经天。黄庭坚致力于词章,力求“工巧”,但又有文章要为“道”服务的观念,所以认为读书治学,要以身体力行孔、孟之道为主。实际上黄庭坚本身是诗人,不可能真正轻弃词章,这里只是表现他把儒家的修身、济世之道放在第一位而已。

  最后四句为第三段。说王郎的弟弟能替他管理家事,妻子能烹制美餐孝敬婆婆,儿子能读诗书,女儿能织丝麻,家中无内顾之忧,可以好好烹茶读书,安居自适。王郎曾经考进士不第,这时又没有做官,闲居家中,所以结尾用这四句话劝慰他。情调趋于闲适,组句仍求精炼,表现了黄诗所追求的“理趣”。

  这首诗多数人喜欢它的前半,其实功力见于“江山千里”以下的后半。方东树《昭昧詹言》说:“入思深,造句奇崛,笔势健,足以药熟滑,山谷之长也。”要体会这种长处,主要在后半。


《武侯庙》原文及赏析3篇(扩展6)

——月出原文、翻译及赏析

月出原文、翻译及赏析1

  月出

  朝代:先秦

  作者:佚名

  原文:

  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舒窈纠兮。劳心悄兮。

  月出皓兮。佼人懰兮。舒忧受兮。劳心慅兮。

  月出照兮。佼人燎兮。舒夭绍兮。劳心惨兮。

  译文

  多么皎洁的月光,照见你娇美的脸庞,你娴雅苗条的倩影,牵动我深情的愁肠!多么素净的月光,照见你妩媚的脸庞.你娴雅婀娜的倩影,牵动我纷乱的愁肠!多么明朗的月光,照见你亮丽的脸庞,你娴雅轻盈的倩影,牵动我焦盼的愁肠!

  注释

  ①皎:毛传:“皎,月光也。”谓月光洁白明亮。关于诗的主题,《毛诗序》认为是讽刺陈国统治者“好色”,朱熹《诗集传》谓“此亦男女相悦而相念之辞”。高亨《诗经今注》认为描绘“陈国统治者,杀害了一位英俊人物”。现在多认为是月下相思的爱情诗。②佼(jiāo):同“姣”,美好。“佼人”即美人。僚:同“嫽”,娇美。③舒:舒徐,舒缓,指从容娴雅。窈纠:与第二、三章的“懮(yǒu)受”、“夭绍”,皆形容女子行走时体态的曲线美。④劳心:忧心。悄:忧愁状。⑤懰(liǔ):妩媚。⑥慅(cǎo):忧愁,心神不安。⑦照:照耀(大地)。⑧燎:明也。一说姣美。⑨惨(zào):当为“懆(cǎo)”,焦躁貌。

  赏析: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张若虚《春江花月夜》)如果把这里所说的“人”理解为审美的人,把这里所说的“月”理解为人的审美对象的月,那么是谁第一个用含情脉脉的审美的眼光观照月亮?是谁第一个在这冰冷的自然之物中发现了温情的诗意?是谁最先把它从“远在天边”拉到“近在眼前”,贴近人们的心灵?就作为审美意识的载体和结晶的文学作品来说,应是这首《月出》的作者。

  每首诗都有自己的意境,自己的情调。*古代咏月的诗篇真是积案盈箱,汗牛充栋,比如《古诗十九首》的“明月何皎皎”、“明月皎夜光”,初唐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以及李白的《古朗月行》、杜甫的《闺中望月》,等等等等,不管它们如何变换着视角,变换着形式,变换着语言,但似乎都只是一种意境,一种情调,即迷离的意境,怅惘的情调。这种意境与情调,最早也可以追溯到《月出》。

  《月出》的意境是迷离的。清代方玉润《诗经原始》说它“从男意虚想,活现出一月下美人”。诗人思念他的情人,是从看到冉冉升起的皎月开始的。也许因为月儿总是孤独地悬在无垠的夜空,也许因为它普照一切,笼盖一切,所谓“隔千里兮共明月”(谢庄《月赋》),月下怀人的作品总给人以旷远的感觉。作者的心上人,此刻也许就近在咫尺,但在这朦胧的月光下,又似乎离得很远很远,真是“美人如花隔云端”(李白《长相思》)。诗人“虚想”着她此刻姣好的容颜,她月下踟躅的婀娜倩影,时而分明,时而迷茫,如梦,似幻。

  《月出》的情调是惆怅的。全诗三章中,如果说各章前三句都是从对方设想,末后一句的“劳心悄兮”、“劳心慅兮”、“劳心惨兮”,则是直抒其情。这忧思,这愁肠,这纷乱如麻的方寸,都是在前三句的基础上产生,都由“佼人”月下的倩影诱发,充满可思而不可见的怅恨。其实这怅恨也已蕴含在前三句中:在这静谧的永夜,“佼人”为何月下独自地长久地徘徊,一任夜风拂面,一任夕露沾衣?她也是在苦苦地思念着自己。这真是“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春江花月夜》)。

  与迷茫的意境和惆怅的情调相适应,《月出》的语言是柔婉缠绵的。通篇各句皆以感叹词“兮”收尾,这在《诗经》中并不多见。“兮”的声调柔婉、*和,连续运用,正与无边的月色、无尽的愁思相协调,使人觉得一唱三叹,余味无穷。另外,形容月色的“皎”、“皓”、“照”,形容容貌的“僚”、“懰”、“燎”,形容体态的“窈纠”、“懮受”、“夭绍”,形容心情的“悄”、“慅”、“惨”,在古音韵中或属宵部韵或属幽部韵,而宵、幽韵可通,则此诗可谓一韵到底,犹如通篇的月色一样和谐。其中“窈纠”、“懮受”、“夭绍”俱为叠韵词,尤显缠绵婉约。其实,这些词意的细微差异现在已很难说清。后人连篇累牍的解释,坦率地说,未尝没有望文生义、强作解人之嫌,当然这也是不得已的事。如今读者应当而且只能根据全诗的意境和情调去心领神会。不过这也恰巧可以发挥读者的想像,填补时间的.变迁所造成的意义空白。

  望月怀人的迷离意境和伤感情调一经《月出》开端,后世的同类之作便源源不断,焦竑《焦氏笔乘》说:“《月出》见月怀人,能道意中事。太白《送祝八》‘若见天涯思故人,浣溪石上窥明月’,子美《梦太白》‘落月满屋梁,犹疑见颜色’,常建《宿王昌龄隐处》‘松际露微月,清光犹为君’,王昌龄《送冯六元二)‘山月出华阴,开此河渚雾,清光比故人,豁然展心悟’,此类甚多,大抵出自《陈风》也。”姚舜牧《重订诗经疑问》也说:“宋玉《神女赋》云:‘其始进也,皎若明月舒其光’,正用此诗也。”他们举出的例子,只是其中一部分罢了。而这些滥觞于《月出》的望月怀人诗赋作品,总能使人受到感动与共鸣,这也正如月亮本身,终古常见,而光景常新。


《武侯庙》原文及赏析3篇(扩展7)

——烛之武退秦师原文及注释

烛之武退秦师原文及注释1

  烛之武退秦师

  先秦:左丘明

  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之。

  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子犯请击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亦去之。

  (选自《左传》)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僖公三十年)晋文公和秦穆公联合围攻郑国,因为郑国曾对文公无礼,并且郑国同时依附于楚国与晋国。晋军驻扎在函陵,秦军驻扎在氾水的南面。

  佚之狐对郑伯说:“郑国处于危险之中了!假如让烛之武去见秦伯,(秦国的)军队一定会撤退。”郑伯同意了。烛之武推辞说:“我年轻时,尚且不如别人;现在老了,也不能有什么作为了。”郑文公说:“我早先没有重用您,现在由于情况危急因而求您,这是我的过错。然而郑国灭亡了,对您也不利啊!”烛之武就答应了这件事。

  在夜晚(有人)用绳子(将烛之武)从城上放下去,见到了秦伯,烛之武说:“秦、晋两国围攻郑国,郑国已经知道要灭亡了。假如灭掉郑国对您有好处,怎敢冒昧地拿这件事情来麻烦您。越过邻国把远方的郑国作为(秦国的)东部边邑,您知道这是困难的,(您)为什么要灭掉郑国而给邻邦晋国增加土地呢?邻国的势力雄厚了,您秦国的势力也就相对削弱了。如果您放弃围攻郑国而把它当作东方道路上接待过客的主人,出使的人来来往往,(郑国可以随时)供给他们缺少的东西,对您也没有什么害处。而且您曾经给予晋惠公恩惠,惠公曾经答应给您焦、瑕二座城池。(然而)惠公早上渡过黄河回国,晚上就修筑防御工事,这是您知道的。晋国,怎么会满足呢?(现在它)已经在东边使*为它的边境,又想要向西扩大边界。如果不使秦国土地亏损,将从哪里得到(他所奢求的土地)呢?削弱秦国对晋国有利,希望您考虑这件事!”秦伯非常高兴,就与郑国签订了盟约。派遣杞子、逢孙、杨孙戍守郑国,于是秦国就撤军了。

  晋大夫子犯请求出兵攻击秦军。晋文公说:“不行!假如没有那个人(秦伯)的力量,我是不会到这个地步的。依靠别人的力量而又反过来损害他,这是不仁义的;失掉自己的同盟者,这是不明智的;用散乱(的局面)代替整齐(的局面),这是不符合武德的。我们还是回去吧!”晋军也就离开了郑国。

  注释

  (1)晋侯、秦伯:指晋文公和秦穆公。

  (2)以其无礼于晋:指晋文公即位前流亡国外经过郑国时,没有受到应有的礼遇。倒装句,于晋无礼。以,因为,连词。其,代词,它,指郑国。于,对于。

  (3)且贰于楚:并且从属于晋的同时又从属于楚。且,并且,表递进。贰,从属二主。于,对,介词。

  (4)晋军函陵:晋军驻扎在函陵。军,名词作动词,驻军。函陵,郑国地名,在今河南新郑北。

  (5)氾(fán)南:氾水的南面,也属郑地。(古汉语字典注,氾作水命是念作第二声。)

  (6)佚(yì)之狐:郑国大夫。

  (7)若:假如。使:派。见:拜见进见。从:听从。

  (8)辞:推辞。

  (9)臣之壮也:我壮年的时候。

  (10)犹:尚且。

  (11)无能为也已:不能干什么了。为,做。已,同“矣”,语气词,了。

  (12)用:任用。

  (13)是寡人之过也:这是我的过错。是,这。过,过错。

  (14)然:然而。

  (15)许之:答应这件事。许,答应。

  (16)缒(zhuì):用绳子拴着人(或物)从上往下运。

  (17)既:已经。

  (18)敢以烦执事:冒昧地拿(亡郑这件事)麻烦您手下的人。这是客气的说法。敢,冒昧的。执事,执行事务的人,对对方的.敬称。

  (19)越国以鄙(bǐ)远:(然而)越过别国而把远地(郑国)当做边邑。越,越过。鄙,边邑。

  (20)焉用亡郑以陪邻:为什么要灭掉郑国而给邻国增加土地呢?焉:何。用:介词,表原因。陪:增加。邻:邻国,指晋国。

  (21)邻之厚,君之薄也:邻国的势力雄厚了,您秦国的势力也就相对削弱了。之: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厚,雄厚。

  (22)若舍郑以为东道主:如果您放弃围攻郑国而把它作为东方道路上(招待过客)的主人。舍:放弃(围郑)。

  (23)行李:古今异义,出使的人。

  (24)共(gōng)其乏困:供给他们缺乏的东西。共,通“供”,供给。其:代指使者。

  (25)尝为晋君赐矣:曾经给予晋君恩惠(指秦穆公曾派兵护送晋惠公回国)。尝,曾经。为,给予。赐,恩惠。为···赐:施恩。

  (26)许君焦、瑕:(晋惠公)许诺给您焦、瑕两城。

  (27)朝济而夕设版焉:指晋惠公早上渡过黄河回国,晚上就修筑防御工事。济,渡河。设版,修筑防御工事。版,筑土墙用的夹板。朝,在早晨。

  (28)厌:通“餍”,满足。

  (29)东封郑:在东边让*为晋国的边境。封,疆界。这里作用动词。

  (30)肆其西封:扩展它西边的疆界。指晋国灭郑以后,必将图谋秦国。肆,延伸,扩张。封:疆界。

  (31)阙(quē):侵损,削减。盟:结盟。戍:守卫。还:撤军回国。[注:在古汉语词典中明确标注为“缺”音,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32)说:“说”同“悦”,喜欢,高兴。

  (33)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假如没有那个人的力量,我是不会到这个地步的。微:没有。夫人:远指代词,那人,指秦穆公。

  (34)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依靠别人的力量,又返回来损害他,这是不仁道的。因:依靠。敝,损害。

  (35)失其所与,不知:失掉自己的同盟者,这是不明智的。与,结交,亲附。知:通“智”。

  (36)以乱易整,不武:用混乱相攻取代联合一致,是不符合武德的。易,代替。武,指使用武力是所应遵守的道义准则。不武,不符合武德。整,指一致的步调。

  (37)吾其还也:我们还是回去吧。其,表商量或希望的语气,还是。

  (38)去之:离开郑国。之,指代郑国。

转载请备注原文地址:https://www.t7t8.net/jiaoan/674433.html
移动端网站原文地址:https://m.t7t8.net/jiaoan/6744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