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t7t8网 >  教案 >初中奥数的知识点3篇 初中奥数app软件

初中奥数的知识点3篇 初中奥数app软件

更新时间:2023-03-01 18:43:28 点击: 来源:yutu

初中奥数的知识点1

  1、因式分解概念:把一个多项式化成几个整式的积的形式,叫因式分解。

  2、常用的因式分解方法:

  (1)提取公因式法:

  (2)运用公式法:*方差公式: ;

  完全*方公式:

  (3)十字相乘法:

  (4)分组分解法:将多项式的项适当分组后能提公因式或运用公式分解。

  (5)运用求根公式法:

  若 的两个根是 、 ,则有:

  3、因式分解的一般步骤:

  (1)如果多项式的各项有公因式,那么先提公因式;

  (2)提出公因式或无公因式可提,再考虑可否运用公式或十字相乘法;

  (3)对二次三项式,应先尝试用十字相乘法分解,不行的再用求根公式法。

  (4)最后考虑用分组分解法。


初中奥数的知识点3篇扩展阅读


初中奥数的知识点3篇(扩展1)

——小升初的奥数知识点5篇

小升初的奥数知识点1

  众所周知,奥数在考试中绝对有着地位,要实现"笑胜出",孩子在重点中学的数学测验中脱颖而出是十分必要的。从三年级就开始学习的奥数积累到六年级,孩子做过无数的题目,见过无数的题型,但能反映在那张试卷上的,无非也就那么几个知识点。而在这些知识点中,重要的无非也就是这么几个——"数、行、形、算"。

  何谓"数、行、形、算",也就是数论,行程,图形、计算四个问题。数论难在它的抽象,这是区分尖子生和普通生的关键;行程问题复杂就在其应用,孩子在做这类题目的时候,要求的不仅是其思维,还有其表述;图形问题(几何问题)杂而难,重点要求的是面积的计算,这是中学教育的开始;计算是基础,是孩子取得高分的必要保障。

  由于这四个问题,学生容易入门,但不易熟练,时常犯错误,因此成为近年来重点中学考试的热点,据统计清华附中近年来的这几大问题的考题占据全部了80%左右,北师大附属实验中学,仁华学校六年级等对这些问题的考察也十分偏重,而数论和行程问题的考察更是重中之重,往往占到一张试卷的50%。如何复习这四方面的内容呢?

  对于图形问题,我们要说的就是培养孩子的形象思维,重点加强的是面积的计算。计算的技巧和方法也是在做题的总结和加强的,这里重点介绍一下数论和行程问题的复习方法。

  数论在数论学习中学生往往容易犯如下几个错误:

  1、读题障碍。数论的题目叙述往往只有几句话,甚至只有一行,可就这短短的几句话,却表达了很多意思,学生如果读不出题中的意思,题目通常会解错。

  2、知识僵化。由于数论问题非常抽象,大多数学生往往采用死记硬背的方法来"消化"所学的内容,导致各个知识点都似曾相识,但遇到实际题目却一筹莫展。例如,说起奇偶性都知道怎么回事,马上就开始背:"奇数+奇数=偶数……"可是在做题的时候就想不到用。

  3、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对于数论定理的灵活运用很欠缺。提起定理都能一字不差的背下来,但是对各个概念和性质缺乏整体上的认识和把握,更不用说理解各知识点之间的内部联系了。

  知识体系:

  整除问题:

  (1)数的整除的特征和性质 (常考内容)

  (2)位值原理的应用(用字母和数字混合表示多位数)

  质数合数:

  (1)质数、合数的概念和判断(2)分解质因数(重点)

  约数倍数:

  (1)最大公约最小公倍数(2)约数个数决定法则 (常考内容)

  余数问题:

  (1)带余除式的理解和运用;(2)同余的性质和运用;(3)*剩余定理奇偶问题:(1)奇偶与四则运算;(2)奇偶性质在实际解题过程中的应用完全*方数:(1)完全*方数的判断和性质(2)完全*方数的运用整数及分数的分解与分拆(重点、难点)

  这四个问题我们需要掌握到什么样的程度?

  近几年来,我们通过对一些名校的试卷分析发现,虽然他们对以上的几个问题考察较多,但是难度通常不大,中等难度题目出现的频率很高,通常在60%以上,因此我们的同学只要夯实基础,对于这样的一张试卷的完成应该是能取得很好的成绩的。对此,我们给出建议:如果我们的孩子不是要搞竞赛,只是为了进入重点中学,中等题的掌握绝对是我们的重点,不能盲目追求难度,否则容易适得其反。

小升初的奥数知识点2

  知识点: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去商场的时候,一般都会有电梯乘坐,在小学奥数中,电梯问题也作为一个专题来讨论研究,我们在复习中应当努力探究其奥秘。

  电梯问题其实是复杂行程问题中的一类。有三点需要注意:一是电梯裸露出来的级数始终一样,即可见级数不变;二是无论人在电梯上是顺行,还是逆行,最终合走的都是电梯的可见级数;三是在同一个人上下往返的情况下,符合流水行程的速度关系,即

  顺行速度=正常行走速度+扶梯运行速度

  逆行速度=正常行走速度-扶梯运行速度

  与流水行船不同的是,自动扶梯上的行走速度有两种度量:一种是“单位时间运动了多少米”;一种是“单位时间走了多少级台阶”。这两种速度看似形同,实则不等。拿流水行程问题作比较,“单位时间运动了多少米”对应的是流水行程问题中的“船只顺(逆)水速度”;而“单位时间走了多少级台阶”对应的是“船只静水速度”。一般奥数题目涉及自动扶梯的问题中更多的只出现后一种速度,即“单位时间走了多少级台阶”,所以处理数量关系的时候要非常小心,理清了各种数量关系,自动扶梯上的行程问题会变得非常简单。

小升初的奥数知识点3

  年龄问题:已知两人的年龄,求若干年前或若干年后两人年龄之间倍数关系的应用题,叫做年龄问题。

  年龄问题的三个基本特征:

  ①两个人的年龄差是不变的;

  ②两个人的年龄是同时增加或者同时减少的;

  ③两个人的年龄的倍数是发生变化的;

  解题规律:抓住年龄差是个不变的数(常数),而倍数却是每年都在变化的这个关键。

  例:父亲今年54岁,儿子今年18岁,几年前父亲的年龄是儿子年龄的7倍?

  ⑴父子年龄的差是多少?

  54–18=36(岁)

  ⑵几年前父亲年龄比儿子年龄大几倍?

  7-1=6

  ⑶几年前儿子多少岁?

  36÷6=6(岁)

  ⑷几年前父亲年龄是儿子年龄的7倍?

  18–6=12(年)

  答:12年前父亲的年龄是儿子年龄的7倍。

  归一问题的基本特点:

  问题中有一个不变的量,一般是那个“单一量”,题目一般用“照这样的速度”……等词语来表示。

  关键问题:根据题目中的条件确定并求出单一量;

  复合应用题中的某些问题,解题时需先根据已知条件,求出一个单位量的数值,如单位面积的产量、单位时间的工作量、单位物品的价格、单位时间所行的距离等等,然后,再根据题中的条件和问题求出结果。这样的应用题就叫做归一问题,这种解题方法叫做“归一法”。有些归一问题可以采取同类数量之间进行倍数比较的方法进行解答,这种方法叫做倍比法。

  由上所述,解答归一问题的关键是求出单位量的数值,再根据题中“照这样计算”、“用同样的速度”等句子的含义,抓准题中数量的对应关系,列出算式,求得问题的解决。

  植树问题

  基本类型:

  在直线或者不封闭的曲线上植树,两端都植树

  在直线或者不封闭的曲线上植树,两端都不植树

  在直线或者不封闭的曲线上植树,只有一端植树

  封闭曲线上植树

  基本公式:

  棵数=段数+1

  棵距×段数=总长

  棵数=段数-1

  棵距×段数=总长

  棵数=段数

  棵距×段数=总长

  关键问题:

  确定所属类型,从而确定棵数与段数的关系。

  鸡兔同笼问题

  基本概念:鸡兔同笼问题又称为置换问题、假设问题,就是把假设错的那部分置换出来;

  基本思路:

  ①假设,即假设某种现象存在(甲和乙一样或者乙和甲一样):

  ②假设后,发生了和题目条件不同的差,找出这个差是多少;

  ③每个事物造成的差是固定的,从而找出出现这个差的原因;

  ④再根据这两个差作适当的调整,消去出现的差。

  基本公式:

  ①把所有鸡假设成兔子:鸡数=(兔脚数×总头数-总脚数)÷(兔脚数-鸡脚数)

  ②把所有兔子假设成鸡:兔数=(总脚数一鸡脚数×总头数)÷(兔脚数一鸡脚数)

  关键问题:找出总量的差与单位量的差。

  盈亏问题

  基本概念:一定量的对象,按照某种标准分组,产生一种结果:按照另一种标准分组,又产生一种结果,由于

  分组的标准不同,造成结果的差异,由它们的关系求对象分组的组数或对象的总量.

  基本思路:先将两种分配方案进行比较,分析由于标准的差异造成结果的变化,根据这个关系求出参加分配的总份数,然后根据题意求出对象的总量.

  基本题型:

  ①一次有余数,另一次不足;

  基本公式:总份数=(余数+不足数)÷两次每份数的差

  ②当两次都有余数;

  基本公式:总份数=(较大余数一较小余数)÷两次每份数的差

  ③当两次都不足;

  基本公式:总份数=(较大不足数一较小不足数)÷两次每份数的差

  基本特点:对象总量和总的组数是不变的。

  关键问题:确定对象总量和总的组数。

  牛吃草问题

  基本思路:假设每头牛吃草的速度为“1”份,根据两次不同的吃法,求出其中的总草量的差;再找出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即可确定草的生长速度和总草量。

  基本特点:原草量和新草生长速度是不变的;

  关键问题:确定两个不变的量。

  基本公式:

  生长量=(较长时间×长时间牛头数-较短时间×短时间牛头数)÷(长时间-短时间);

  总草量=较长时间×长时间牛头数-较长时间×生长量;

  *均数

  基本公式:①*均数=总数量÷总份数

  总数量=*均数×总份数

  总份数=总数量÷*均数

小升初的奥数知识点4

  二进制及其应用

  十进制:用0~9十个数字表示,逢10进1;不同数位上的数字表示不同的含义,十位上的2表示20,百位上的2表示200。所以234=200+30+4=2102+310+4。

  =An10n-1+An-110n-2+An-210n-3+An-310n-4+An-410n-5+An-610n-7++A3102+A2101+A1100

  注意:N0=1;N1=N(其中N是任意自然数)

  二进制:用0~1两个数字表示,逢2进1;不同数位上的数字表示不同的含义。

  (2)= An2n-1+An-12n-2+An-22n-3+An-32n-4+An-42n-5+An-62n-7

  ++A322+A221+A120

  注意:An不是0就是1。

  十进制化成二进制:

  ①根据二进制满2进1的特点,用2连续去除这个数,直到商为0,然后把每次所得的余数按自下而上依次写出即可。

  ②先找出不大于该数的2的n次方,再求它们的差,再找不大于这个差的2的n次方,依此方法一直找到差为0,按照二进制展开式特点即可写出。

小升初的奥数知识点5

知识点:

  发车问题是行程问题里面一种很常见的题型,解决发车问题需要一定的策略和技巧。为便于叙述,现将发车问题进行一般化处理:某人以匀速行走在一条公交车线路上,线路的起点站和终点站均每隔相等的时间发一次车。他发现从背后每隔a分钟驶过一辆公交车,而从迎面每隔b分钟就有一辆公交车驶来。问:公交车站每隔多少时间发一辆车?(假如公交车的速度不变,而且中间站停车的时间也忽略不计。)

  原型

  因为车站每隔相等的时间发一次车,而且车速不变,所以同向的、前后的两辆公交车间的距离相等。这个相等的距离也是公交车在发车间隔时间内行驶的路程。所以对于紧挨着的两辆车,有以下关系式:两车间隔距离(发车间隔)=发车时间间隔×车速在这里,为了叙述方便,我们把这个发车间隔假设为“1”。

  背后追上,追及问题

  由图可以知道,人车行驶方向相同,人所在的位置与前一辆车相同,和下一辆车的距离就是发车间隔,下一辆车想追上人,那么就要比人多走这个发车间隔。

  所以,根据“同向追及”,追及路程=发车间隔=(车速-人速)×追及时间,我们知道:公交车与行人a分钟所走的路程差是1,即公交车比行人每分钟多走1/a,1/a就是公交车与行人的速度差。即:(车速-人速)=1/a。

  迎面开来,相遇问题

  由图可以知道,人车行驶方向相反,人所在的位置与前一辆车相同,和下一辆车的距离就是发车间隔,下一辆车和人相遇,那么人车的路程和就是这个发车间隔。

  所以,根据“相向相遇”,路程和=发车间隔=(车速+人速)×相遇时间,我们知道:公交车与行*分钟所走的路程和是1,即公交车与行人每分钟一共走1/b,1/b就是公交车与行人的速度和。即:(车速+人速)=1/b。

  这样,我们把发车问题化归成了“和差问题”。根据“和差问题”的解法:大数=(和+差)÷2,小数=(和-差)÷2,可以很容易地求出车速是:(1/a+1/b)÷2=(a+b)/2ab,人速是:(1/b-1/a)÷2=(a-b)/2ab。又因为公交车在这个“间隔相等的时间”内行驶的路程是1,所以再用公式:路程÷速度=时间,我们可以求出问题的答案,即公交车站发车的间隔时间是:1÷(a+b)/2ab=2ab/(a+b)。

  总结:发车问题的难点在于时间的把握上,其实只要知道这个时间从何而起,何时结束,那么发车问题就是一个很简单的相遇、追及问题了!


初中奥数的知识点3篇(扩展2)

——小升初奥数知识点 (菁选3篇)

小升初奥数知识点1

  代数式:用运算符号(加减乘除)连接起来的字母或者数字。

  方程: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方程。

  列方程:把两个或几个相等的代数式用等号连起来。

  列方程关键问题:用两个以上的不同代数式表示同一个数。

  等式性质:等式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一个数,等式不变;等式两边同时乘以或除以一个数(除0),等式不变。

  移项:把数或式子改变符号后从方程等号的一边移到另一边;。

  移项规则:先移加减,后变乘除;先去大括号,再去中括号,最后去小括号。

  加去括号规则:在只有加减运算的算式里,如果括号前面是“+”号,则添、去括号,括号里面的运算符号都不变;如果括号前面是“-”号,添、去括号,括号里面的运算符号都要改变;括号里面的数前没有“+”或“-”的,都按有“+”处理。

  移项关键问题:运用等式的性质,移项规则,加、去括号规则。

  乘法分配率:a(b+c)=ab+ac。

  解方程步骤:①去分母;②去括号;③移项;④合并同类项;⑤求解。

  方程组:几个二元一次方程组成的一组方程。

  解方程组的步骤:①消元;②按一元一次方程步骤。

  消元的方法:①加减消元;②代入消元。

小升初奥数知识点2

  知识点:

  “环形跑道”,也是称为封闭回路,它可以是环形的.、圆形的、长方形的、三角形的,也可以是由长方形和两个半圆组成的运动场形状,还可以是往复路线等。

  环形跑道问题不过就是把“行程”的过程搬到了环形跑道上进行,它仍然符合行程问题的公式。

  运动特点分为方向相同与相反、出发时间早与晚、起点是否相同、速度快慢等。做题时要注意:

  1、确定方向:

  (1)反向即为相遇问题,就有 S 和 = V 和 ×t 遇

  (2)同向即为追及问题,就有 S 差 = V 差 ×t 追

  2、确定起始点

  (1)同地:周期现象

  反向(相遇): 第1 次相遇,共合跑 1 圈

  第2 次相遇,共合跑 2 圈

  ……

  第 n 次相遇,共合跑 n圈

  同向(追及): 第1 次追上,共多跑 1 圈

  第2 次追上,共多跑 2 圈

  ……

  第 n 次追上,共多跑 n圈

  (2)异地:第 1 次特殊,从第 2 次开始即为周期现象 (具体情况我们根据题目分析)

小升初奥数知识点3

  1.小升初奥数知识点(年龄问题的三大特征)

  年龄问题:已知两人的年龄,求若干年前或若干年后两人年龄之间倍数关系的应用题,叫做年龄问题。

  年龄问题的三个基本特征:

  ①两个人的年龄差是不变的;

  ②两个人的年龄是同时增加或者同时减少的;

  ③两个人的年龄的倍数是发生变化的;

  解题规律:抓住年龄差是个不变的数(常数),而倍数却是每年都在变化的这个关键。

  例:父亲今年54岁,儿子今年18岁,几年前父亲的年龄是儿子年龄的7倍

  ⑴ 父子年龄的差是多少?54 – 18 = 36(岁)

  ⑵ 几年前父亲年龄比儿子年龄大几倍? 7 - 1 = 6

  ⑶ 几年前儿子多少岁? 36÷6 = 6(岁)

  ⑷ 几年前父亲年龄是儿子年龄的7倍? 18 – 6 = 12 (年)

  答:12年前父亲的年龄是儿子年龄的7倍。

  2、小升初奥数知识点(归一问题特点)

  归一问题的基本特点:

  问题中有一个不变的量,一般是那个“单一量”,题目一般用“照这样的速度”……等词语来表示。

  关键问题:根据题目中的条件确定并求出单一量;

  复合应用题中的某些问题,解题时需先根据已知条件,求出一个单位量的数值,如单位面积的产量、单位时间的工作量、单位物品的价格、单位时间所行的距离等等,然后,再根据题中的条件和问题求出结果。这样的应用题就叫做归一问题,这种解题方法叫做“归一法”。有些归一问题可以采取同类数量之间进行倍数比较的方法进行解答,这种方法叫做倍比法。

  由上所述,解答归一问题的关键是求出单位量的数值,再根据题中“照这样计算”、“用同样的速度”等句子的含义,抓准题中数量的对应关系,列出算式,求得问题的解决。

  3、小升初奥数知识点(植树问题总结)

  植树问题基本类型:

  在直线或者不封闭的曲线上植树,两端都植树

  在直线或者不封闭的曲线上植树,两端都不植树

  在直线或者不封闭的曲线上植树,只有一端植树

  封闭曲线上植树

  基本公式: 棵数=段数+1 棵距×段数=总长 棵数=段数-1

  棵距×段数=总长 棵数=段数 棵距×段数=总长

  关键问题:

  确定所属类型,从而确定棵数与段数的关系

  4、小升初奥数知识点(鸡兔同笼问题)

  鸡兔同笼问题基本概念:鸡兔同笼问题又称为置换问题、假设问题,就是把假设错的那部分置换出来;

  基本思路:

  ①假设,即假设某种现象存在(甲和乙一样或者乙和甲一样):

  ②假设后,发生了和题目条件不同的差,找出这个差是多少;

  ③每个事物造成的差是固定的,从而找出出现这个差的原因;

  ④再根据这两个差作适当的调整,消去出现的差。

  基本公式:

  ①把所有鸡假设成兔子:鸡数=(兔脚数×总头数-总脚数)÷(兔脚数-鸡脚数)

  ②把所有兔子假设成鸡:兔数=(总脚数一鸡脚数×总头数)÷(兔脚数一鸡脚数)

  关键问题:找出总量的差与单位量的差。

  5、小升初奥数知识点(盈亏问题)

  盈亏问题基本概念:一定量的对象,按照某种标准分组,产生一种结果:按照另一种标准分组,又产生一种结果,由于

  分组的标准不同,造成结果的差异,由它们的关系求对象分组的组数或对象的总量.

  基本思路:先将两种分配方案进行比较,分析由于标准的差异造成结果的变化,根据这个关系求出参加分配的总份数,然后根据题意求出对象的总量.

  基本题型:

  ①一次有余数,另一次不足;

  基本公式:总份数=(余数+不足数)÷两次每份数的差

  ②当两次都有余数;

  基本公式:总份数=(较大余数一较小余数)÷两次每份数的差

  ③当两次都不足;

  基本公式:总份数=(较大不足数一较小不足数)÷两次每份数的差

  基本特点:对象总量和总的组数是不变的。

  关键问题:确定对象总量和总的组数。


初中奥数的知识点3篇(扩展3)

——小学奥数知识点讲解

小学奥数知识点讲解1

  加法原理:如果完成一件任务有n类方法,在第一类方法中有m1种不同方法,在第二类方法中有m2种不同方法……,在第n类方法中有mn种不同方法,那么完成这件任务共有:m1+m2.......+mn种不同的方法。

  关键问题:确定工作的分类方法。

  基本特征:每一种方法都可完成任务。

  乘法原理:如果完成一件任务需要分成n个步骤进行,做第1步有m1种方法,不管第1步用哪一种方法,第2步总有m2种方法……不管前面n-1步用哪种方法,第n步总有mn种方法,那么完成这件任务共有:m1×m2.......×mn种不同的方法。

  关键问题:确定工作的完成步骤。

  基本特征:每一步只能完成任务的一部分。

  直线:一点在直线或空间沿一定方向或相反方向运动,形成的轨迹。

  直线特点:没有端点,没有长度。

  线段:直线上任意两点间的距离。这两点叫端点。

  线段特点:有两个端点,有长度。

  射线:把直线的一端无限延长。

  射线特点:只有一个端点;没有长度。

  ①数线段规律:总数=1+2+3+…+(点数一1);

  ②数角规律=1+2+3+…+(射线数一1);

  ③数长方形规律:个数=长的.线段数×宽的线段数:

  ④数长方形规律:个数=1×1+2×2+3×3+…+行数×列数


初中奥数的知识点3篇(扩展4)

——初中地理中考的知识点3篇

初中地理中考的知识点1

  *气候

  一、*冬夏气温分布及成因

  1、冬季气温分布:

  南北温差大,0度等温线大致是秦岭-淮河线

  成因:纬度位置,冬季风影响

  2、夏季气温分布:

  全国普遍高温,除青藏高原,温差不大

  成因:纬度位置,青藏高原地势高

  二、*年降水量分布及成因

  1、空间分布

  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成因:海陆位置,分别考虑东南季风与西南季风影响

  2、时间分配

  集中在夏秋两季,南方季长,年际变化大。

  成因:降水年际变化与夏季风进退规律有关

  三、季风活动对降水的影响

  1.5月登陆,南岭以南,6月到过长江中下游地区用淮河流域,7-8月到达华北至东北,10月退出大陆

  2.东南降水多,西北降水少,集中在夏季,南方雨季长,北方雨季短,降水年际变化大

  四、季风区和非季风区分界

  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祁连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

  五、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及其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1、气候主要特征

  气候复杂多样,有各类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高寒气候

  季风气候显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显著,季风盛行。冬季寒冷干燥,夏季暖热多雨,雨热同期

  六、*主要灾害性天气

  1、寒潮

  发生于秋末,冬季,初春,源于西伯利亚,蒙古一带强冷空气入侵

  2、台风

  夏秋季节源于热带洋面的大气涡流,西北太*洋最多

  3、旱涝

  春夏多旱,夏秋多涝,降水季节不均,年际变化大,台风带来暴雨

  4、沙尘暴

  冬春季,源于蒙古和我国的沙漠,在春季随风吹袭

  河流和湖泊

  一、内流区与外流区

  1、外流区区域

  最终流入海洋的河流为外流河,其供水区为外流区域

  2、内流区域

  最终末流入海洋的河流为内流河,其供水区为内流区域

  3、界线

  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祁连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

  二、*主要外流河及其水文特征

  1、东北地区

  黑龙江松花江流量丰富,汛期较短,水位变化大,含沙量小,冰期长

  2、秦岭-淮河以北(额尔齐斯河注入北冰洋)

  辽河,海河,黄河流量较小,汛期短,水位变化大,含沙量大,冰期短

  3、秦岭-淮河以南

  长江,珠江,流量丰富,汛期长,水位变化水,含沙量小,无冰期

  4、西南地区(怒江,雅鲁藏布江注入印度洋)

初中地理中考的知识点2

  西亚

  1、重要地理位置:五海三洲之地——亚、非、欧交界地带,位于*海、红海、地中海、黑海和里海(内陆海)之间。(见世界地理P 41图)。

  2、认识两个海峡:

  ⑴、土耳其海峡:黑海和地中海的通道;

  ⑵、霍尔木兹海峡:波斯海和*海的通道,被称为“石油海峡”。

  3、干旱的农牧业:

  ⑴、西亚的自然环境以干旱为主,所以发展畜牧业和灌溉农业。

  ⑵、著名的畜产品:土耳其安卡拉羊毛,阿富汗的紫羊羔皮、羊毛地毯(阿富汗、伊朗)。

  ⑶、绿洲农业的代表植物:枣椰树——椰枣(伊拉克居世界首位)。

  4、*国家:

  ⑴、西亚地区是*世界、居民是*人(白色人种)通用*语、信奉*教。

  ⑵、西亚是*教、基督教和犹太教的发源地。

  ①、沙特*的麦加是*教创始人的诞生地,*教的圣城;

  ②、巴基斯坦的耶路撒冷是*教、基督教、犹太教的圣城。

  5、石油宝库:

  ⑴、西亚是世界上石油储量最为丰富,石油产量和输出最多的地区。石油储量占世界总量的一半以上。

  ⑵、西亚石油主要分布在波斯湾及沿岸地区。主要产油国有:沙特*、伊朗、科威特、伊拉克。

  ⑶、石油特点及输出地区或国家:

  ①、特点:储量大,埋藏大,出油多,油质好。

  ②、输出地区或国家:

  往东:波斯湾→霍尔木兹海峡→*海→印度洋→马六甲海峡→太*洋→日本。往西:波斯湾→霍尔木兹海峡→*海→红海→苏伊士运河→地中海→直布罗陀海峡→大西洋→西欧、美国。

  欧洲西部

  1、位置和范围:欧洲西部指欧洲的西半部,西临大西洋,北临北冰洋,南临地中海;面积500万*方千米。

  2、雄厚的经济实力:

  ⑴、欧洲西部大多数国家是经济发达国家。如:英国、法国、德国。

  ⑵、欧洲国家经济发展水*约居各大洲之首

  ⑶、瑞士——“钟表王国”;丹麦——“欧洲的牧场和食品库”;瑞典——制造业发达;挪威——人均水产品产量居世界之首;荷兰——花卉种植业发达,著名的有“郁金香”。

  3、繁荣的旅游业:

  ⑴、欧洲西部三大著名旅游国:法国、西班牙、意大利。

  ⑵、丰富的旅游资源:

  ①、音乐之都——维也纳(奥地利);

  ②、艺术之都——巴黎(法国);

  ③、湖光山色“钟表王国”——瑞士;

  ④、罗马古迹、水城威尼斯——意大利;

  ⑤、地中海沿岸沙滩阳光,看斗牛比赛——西班牙;

  ⑥、观赏花卉风车,参观围海造田工程——荷兰;

  ⑦、乘船游览峡湾,观看午夜太阳——挪威;

  ⑧、慕尼黑的啤酒——德国。

  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

  1、北级地区

  ⑴、北极圈以北的地区,包括北冰洋,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的北部一些岛屿(世界最大的岛屿格陵兰岛)。(北极地区图在世界地理(下册)P 58)。

  ⑵、北极地区的土著居民是因纽特人(黄种人)和拉普人。

  2、南极地区

  ⑴、包括南极大陆及其沿海岛屿和陆缘冰,还包括南太*洋、南大西洋和南印度洋部分(南极地区图见世界地理(下册)P 59 )。

  ⑵、极地气候特点:酷寒,干燥、烈风。

  ⑶、极地动物:南极的企鹅,北极的北极熊等。

  ⑷、*在南极的两个科学考察站:长城站和中山站。


初中奥数的知识点3篇(扩展5)

——初中政治知识点3篇

初中政治知识点1

  1.我国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主要内容:全民所有制(国有经济)、集体所有制(集体经济)和混合所有制(混合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

  2.我国现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主要内容:公有制经济[全民所有制(国有经济)、集体所有制(集体经济)和混合所有制(混合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和非公有制(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和外资经济)

  3.经济活动的参与者:生产者、销售者和消费者

  4.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思想道德建设和教育科学文化建设 其中,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思想道德建设

  5.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文化建设)措施的内容:保障性措施和促进性措施

  6.我国宪法的主要内容:规定国家和社会生活中各方面的最重要、最根本的问题。包括国家的根本制度、根本任务、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国家机构及其组织与活动原则以及国家的标志等

  7.公民人身权利的内容:生命健康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姓名权、隐私权等

  8.公民人身自由权利受法律保护的'内容:公民不受非法逮捕和拘禁;公民的身体不受非法搜查;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公民的住宅不受侵犯;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

  9.消费者依法享有合法权益的内容:消费者享有人身、财产安全不受损害和要求赔偿的权利;消费者有权知悉商品和服务的真实情况,有权自主选择商品和服务;消费者公*交易的权利,享有人格尊严、民族风俗习惯得到尊重的权利

  10.劳动者依法享有的合法权利的主要内容:享有*等就业的权利;享有与用人单位*等协商签订劳动合同的权利;享有获得劳动报酬的权利;享有休息和休假的权利(每天工作不超过8小时,*均每周工作时间不超过40小时的工作制度)

  11.我国税收的种类(内容):增值税、营业税、消费税、资源税、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

  12.公民政治自由权利的内容:公民有言论、出版、*、结社、*、*的自由

  13.正当防卫的条件的内容:只有合法权益受到不法侵害时;必须是不法侵害行为正在进行时;只能对不法侵害者本人实施;正当防卫不能超过必要的限度

  14.深化教育改革的内容: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调整和改革基础教育的课程体系、结构、内容、以及教育质量的评价方式

  15.违法行为的种类(内容):违宪行为、民事违法行为、行政违法行为、刑事违法行为。

初中政治知识点2

  一、“本质”、“实质”、“性质”类

  1、我国改革的实质(性质):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2、人口问题、资源问题、环境问题的本质:发展问题。

  3、社会主义本质的一个东西是:共同富裕。

  4、我国的国家性质:人民民主*的社会主义国家。我国的社会性质:社会主义社会。

  二、“最”类

  1、*统一的最佳方式:一国两制。

  2、我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立法机关:全国*大会。

  3、社会主义最大的优越性:共同富裕。

  4、最富有责任心的人的共有情感:面对责任不言代价与回报。

  5、最广泛的国统一战线: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和拥护祖国统一的*,为了祖国的统一和繁荣结成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

  6、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科学技术。

  7、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培育民族精神最重要的是:要结合时代和社会发展要求,不断为之增添新的富有生命力的内容。

  8、在国家法律体系中具有最高法律地位和效力或最具权威的是:宪法。

  9、最能考验公民责任意识的是:国家处在危难时刻。

初中政治知识点3

  1.我国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主要内容:全民所有制(国有经济)、集体所有制(集体经济)和混合所有制(混合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

  2.我国现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主要内容:公有制经济[全民所有制(国有经济)、集体所有制(集体经济)和混合所有制(混合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和非公有制(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和外资经济)

  3.经济活动的参与者:生产者、销售者和消费者

  4.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思想道德建设和教育科学文化建设 其中,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思想道德建设

  5.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文化建设)措施的内容:保障性措施和促进性措施

  6.我国宪法的主要内容:规定国家和社会生活中各方面的最重要、最根本的问题。包括国家的根本制度、根本任务、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国家机构及其组织与活动原则以及国家的标志等

  7.公民人身权利的内容:生命健康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姓名权、隐私权等

  8.公民人身自由权利受法律保护的'内容:公民不受非法逮捕和拘禁;公民的身体不受非法搜查;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公民的住宅不受侵犯;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

  9.消费者依法享有合法权益的内容:消费者享有人身、财产安全不受损害和要求赔偿的权利;消费者有权知悉商品和服务的真实情况,有权自主选择商品和服务;消费者公*交易的权利,享有人格尊严、民族风俗习惯得到尊重的权利

  10.劳动者依法享有的合法权利的主要内容:享有*等就业的权利;享有与用人单位*等协商签订劳动合同的权利;享有获得劳动报酬的权利;享有休息和休假的权利(每天工作不超过8小时,*均每周工作时间不超过40小时的工作制度)

  11.我国税收的种类(内容):增值税、营业税、消费税、资源税、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

  12.公民政治自由权利的内容:公民有言论、出版、*、结社、*、*的自由

  13.正当防卫的条件的内容:只有合法权益受到不法侵害时;必须是不法侵害行为正在进行时;只能对不法侵害者本人实施;正当防卫不能超过必要的限度

  14.深化教育改革的内容: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调整和改革基础教育的课程体系、结构、内容、以及教育质量的评价方式

  15.违法行为的种类(内容):违宪行为、民事违法行为、行政违法行为、刑事违法行为。


初中奥数的知识点3篇(扩展6)

——初中政治重要的知识点3篇

初中政治重要的知识点1

  欢快的青春节拍

  1.青春期的身体变化主要表现在哪三个方面P35

  (1)身体外型的变化。

  (2)身体内部器官的完善。

  (3)性机能的成熟。

  2、为什么要处理好青春期的心理矛盾?P37

  青春期心理充满着矛盾。这些内心矛盾是我们成长过程中正常的心理现象。这些心理矛盾有时让我们感到苦闷,但上是它们构成了我们向前发展的动力。当然,如果处理不好这些矛盾它们也会成长妨碍我们发展的阻力。因此,通过各种方式,借助各种力量调控内心心理矛盾,是很重要的。

  3、怎样处理好青春期的心理矛盾? P38

  答:(1)可以向老师、家长、亲友以及社会寻求帮助,(2)自己也要学会当自己的“心理医生”。如听音乐或者打打球,转移自己的不良情绪;在感到孤独的时候,与同学聊聊天,或给朋友写信等等。(学生回答符合题意要求)

  4、青少年心理发展的特点?

  智力逐步发展到高峰期;自我意识迅速发展;情绪和情感丰富而强烈;性发育加速、性意识萌动。

  5.正确对待青春期对一些问题存在的认识和行为上的误区P40

  (1)追求个性不一定要在装扮上标新立异,人格独立也不是故作姿态。真正的个性在于从内心深处散发的魅力,真正的独立是逐渐摆脱依赖,勇于为自己行为负责的精神。

  (2)男女同学之间的正常交往,有益于我们身心健康发展。

  6、解读青春的含义?P41-42

  青春不仅表示着秀丽的容颜、优雅的气质以及健美的身姿更意味着一种新的精神世界;青春更多地体现在一个人的心态、气质、想象力和情感中,是从生命潜流中涌动的一种全新的感觉;青春是活力的象征,它蕴涵着智慧、勇敢和意志。

  7.如何理解青春是幸福的P43

  (1)在青春期,我们会有许多苦恼,也许会一个人流泪,有时甚至怅然若失。但青春更多的是梦想,是激情,是幸福。

  (2)因为拥有青春,我们可以尽情放飞自己的梦想,并努力追寻。

  (3)因为拥有青春,我们不怕失败,相信一切可以从头再来。

  (4)青春的这种幸福需要我们仔细体味。

初中政治重要的知识点2

  自我新期待

  1.自我新认识的含义 P46(怎样认识自我?)

  (1)人是不断变化发展的,我们需要不断更新、不断完善对自己的认识,才能使自己变得更好和更完美。正确认识自己.就要做到用全面的、发展的眼光看待自己。

  (2)一个人的美应是外在美与内在美的和谐统一,内在美对外在美起促进作用。

  (3)每个人的外在形象与内在素质都存在着自己的优势与不足.全面认识自己,既要看到自己的优点,也要看到自己的缺点。

  2.我们可以通过哪些途径来认识自我P48

  (1)通过自我观察认识自己。最了解的人是自己,要认识自己就一定要做个有心人,反省自己在日常生活中的点滴表现,总结自己是一个怎样的人。

  (2)通过他人了解自己。一般来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周围人对自己的态度与评价,能帮助我们认识、了解自己。每位同学都要全面认识自己,经常自我检查,努力保持和发挥优势,改进不足,才能不断更新和完善自我。

  (3)通过集体了解自己。每个人都生活在一定的集体中,一个人在集体中能否与他人友好相处,能否很好地承担自己的责任,会对了解一个人有一定的帮助。集体往往对一个人的评价更全面、更客观。

  3.为什么要发掘自我的潜能P51

  (1)自我是不断发展的,自我有着很大的发展空间。

  (2)人的潜能是多方面的。人的特长往往是人某个方面潜能的表现,还有许多潜能隐藏在角落里,未被发现,我们要善于把它们发掘出来。

  (3)发现自己的潜能,是取得成功的重要条件。

  4.发掘我们潜能的两种方法P52

  (1)经常给予自己积极的暗示,提高自己的信心和勇气,帮助我们发掘潜能。

  (2)在心中想像出一个比自己更好的'“自我”形象,激励自己的斗志,释放自己的潜能。

  (3)从小事做起,在实践中激发潜能。

  5.人身上的七种基本智能P72

  ①语言智能;②音乐智能;③数理逻辑智能;④空间智能;⑤身体运动智能;⑥人际交往智能;⑦自我认识智能。

  6、怎样看待喜欢明星现象?P54

  喜欢明星是很正常的心理现象;我们应善于从不同榜样身上学习不同的优点,不断完善自我。

  7、从社会需要和自身的实际出发,确立个人的成长目标。P56

  8、青少年时期的主要任务重在知识学习与品德培养。P57

  9、美好目标的实现有赖于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P57


初中奥数的知识点3篇(扩展7)

——小学五年级奥数知识点:质数、合数和分解质因数

小学五年级奥数知识点:质数、合数和分解质因数1

  1.质数与合数

  一个数除了1和它本身,不再有别的约数,这个数叫做质数(也叫做素数)。

  一个数除了1和它本身,还有别的约数,这个数叫做合数。

  要特别记住:1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2.质因数与分解质因数

  如果一个质数是某个数的约数,那么就说这个质数是这个数的质因数。

  把一个合数用质因数相乘的形式表示出来,叫做分解质因数。

  例:把30分解质因数。

  解:30=2×3×5。

  其中2、3、5叫做30的质因数。

  又如12=2×2×3=22×3,2、3都叫做12的质因数。


初中奥数的知识点3篇(扩展8)

——数的整除知识点总结

数的整除知识点总结1

  1、把一个合数分解质因数,通常用短除法。先用能整除这个合数的质数去除,一直除到商是质数为止,再把除数和商写成连乘的形式。

  2、求几个数的最大公约数的方法是:先用这几个数的公约数连续去除,一直除到所得的商只有公约数1为止,然后把所有的除数连乘求积,这个积就是这几个数的的最大公约数 。

  3、求几个数的最小公倍数的方法是:先用这几个数(或其中的部分数)的公约数去除,一直除到互质(或两两互质)为止,然后把所有的除数和商连乘求积,这个积就是这几个数的最小公倍数。

  4、成为互质关系的两个数:1和任何自然数互质 ; 相邻的两个自然数互质; 当合数不是质数的倍数时,这个合数和这个质数互质; 两个合数的公约数只有1时,这两个合数互质。

  总结:小升初数学:数的整除知识点就为大家介绍到这儿了,希望小编的整理可以帮助到大家,祝大家学习进步。

转载请备注原文地址:https://www.t7t8.net/jiaoan/672347.html
移动端网站原文地址:https://m.t7t8.net/jiaoan/6723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