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t7t8网 >  观后感 >你好李焕英观后感(通用9篇) 你好李焕英观后感金句

你好李焕英观后感(通用9篇) 你好李焕英观后感金句

更新时间:2023-10-07 12:00:24 点击: 来源:yutu

“读后感”的“感”是因“读”而引起的。“读”是“感”的基础。走马观花地读,可能连原作讲的什么都没有掌握,哪能有“感”?读得肤浅,当然也感得不深。只有读得认真,才能有所感,并感得深刻。那么你会写观后感吗?知道观后感怎么写才比较好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搜集的观后感范文,仅供参考,一起来看看吧

你好李焕英观后感篇一

年前的时候偶然间刷到了《你好,李焕英》的电影宣传片段,就被感动到了,过年的时候上映后一抢到票就跟妈妈去看了。

知道是催泪的电影,提前备好了纸,怕妈妈会哭的厉害,就提前给她手里塞了纸巾。电影主基调是感动的,但催泪的场景衔接足够会让人泪眼婆娑到下一催泪场景。

贾晓玲穿越到以前,想要让妈妈过上幸福的生活,想要让妈妈真正开心一回,一直想撮合沈光林和妈妈,想让妈妈成为王琴,这样,她的女儿就会是王琴的女儿。但贾晓玲不知道的是,与此同时,妈妈也穿越回来了,李焕英也一直想着女儿,想尽力完成女儿的梦想。一句“我宝!”,直接催泪,妈妈从一回来就知道贾晓玲也穿越回来了,虽然妈妈跟女儿的体型悬殊,但身为母亲,还是在女儿受难的瞬间,本能的跑过去接从天而降的贾晓玲。身为母亲,无论女儿多大,都是自己的宝宝,无论自己能不能接住,都会下意识地伸手去接,这就是母爱!

贾晓玲一边啃着包子,说着自己马上要回去了,一边跟陈赫他们说着,自己小时候摔倒把裤子磕破了,妈妈一开始不会做针线活,更不会缝好看的图案,随着自己年龄的增长,妈妈才会缝好看的。这时,突然意识到现在是1981年,自己还没出生,“妈妈还不会缝啊!”,瞬间泪崩,原来妈妈跟她一起穿越回来了,妈妈知道所有的一切。

全程泪点不断,让我感同身受,放大了很多日常中的细节,增加了女儿,或者准确地来讲是孩子对母亲的理解。相较于我,妈妈并没有哭,还不断安慰和反问我说,边握着我手,边说“这有什么可哭的?”

电影结束后,我去网上搜了一下影评,当刷到大家对电影的看法时,看到了许多跟我一样的案例,都是女儿带着妈妈去看电影,自己哭得不成样子,结果妈妈一点也没哭。

我想,这应该不是个例吧,贾玲当初拍这个电影为的是纪念自己的母亲。我想,身为人母,全天下的母亲都是一样的,不会让自己的孩子吃苦,想让自己的孩子健康快乐,一点也不觉得自己有多么的伟大。相比之下,身为孩子,我们把母亲的付出当做最普通的事情,欣然接受,当电影放大了母亲的付出,让孩子看到了母亲的不容易,也让我们珍惜和母亲在一起的日子。

你好,妈妈!每一位母亲,在做母亲之前,都是她自己!

你好李焕英观后感篇二

一部笑着开始,哭着结束的电影,在这个春节叩动了多少人的心扉!

看完我问孩子啥感受,她说那种说不出的感动,再问就没其他了!也难怪,这么小的孩子,让她去理解母亲这个词也难为她了!很多人都说是自己做了妈妈才体会到母亲这个词的含义,我是在为妈妈想挽联的那一夜,才终于明白为什么所有的诗人,作家,作曲家等都用“平凡而伟大”来形容母亲,剧中的贾玲也是在妈妈突遇车祸重伤那一刻,才想着穿越到妈妈的年代,做一些事让妈妈高兴……都是在这种生死攸关的大事前,我们才真正理解母爱!

印象中我让我妈高兴就两次,一次是我小的时候学数数特别难,从1到10,我怎么都学不会。记得那时我每天吃饭前我妈都要我数家里的橱窗有几块,可是总是数不清,然后我就大哭,谁都听得到。她拿小石子在墙上写数字教我,我不会。她和面的时候拿面粉在案板上写数字教我,我也学不会。她拿着土坷垃在地上写数字教我,我还是学不会。我印象中是她教了我一年,可是真不行,后来她摇摇头,彻底失望放弃了!再后来我和小伙伴去上学前班,第一天放学一到家,我就给她数数,从1数到10,溜溜的……她那会笑了,我估计她放心了:这孩子不傻,这孩子正常!从此我上学也不用她辅导,成绩一直非常棒,她再也没有超过心!

第二次让她开心就是我正式拿到工资的第一个月,我打电话告诉她,我发了740多块钱,她在电话那边惊喜地说:“呦,人家都给你发那么多钱?”她一辈子手边没钱(我记得那时我给她50元钱,一年后她从床底下拿出来,还是那50元,根本都没花!),潜意识认为女孩都不会挣钱,突然我有工资,她被吓到了!哈哈哈,在电话这头,我都能感觉到她的快乐!

有妈的孩子像块宝,有妈的孩子都好好爱妈妈吧,你有妈妈的宠爱,你真的很幸福!没妈的孩子就把妈妈放在心底,默默地怀念她吧,就像电影《寻梦环游记》里说的,只要世上的人有人记得离开的人,那她就永远活在这个世界!

《你好,李焕英》!你好,妈妈!

你好李焕英观后感篇三

“我未来的女儿啊,我就让她健康快乐就行了。”这是影片中的一句话,戮中了无数人心中的泪点,我也是那中之一。

电影的主要内容是:贾玲从小到大是一个淘气的孩子,没有做过一件让妈妈开心的事,并且成绩也是倒数。在她高中毕业那年,即用假的录取通知书骗了妈妈,可妈妈还说,相信她以后会有出息的。也许老天就是这样,用一场意外来换取她的懂事和成熟。

车祸让她失去了妈妈,她用回到妈妈年轻时这种方式,让妈妈开心快乐,想去弥补这种遗憾,可殊不知妈妈也穿越了……一直默默地爱着她,守护着她。

这部电影传达的第一个道理——母爱,爱是伟大而无私的,“青春会逝去,爱情会枯萎,友谊的绿叶也会凋零。而一个母亲内心希望她们都长久。”母爱是一朵云,为孩子遮风挡雨,母爱是一首歌,唱出了孩子心中的梦。

我的母亲也是“李焕英”,听说妈妈怀我时身体不是很好,每天都吃不下一点东西,闻到味道就特别难受,可她为了我每天坚持营养餐,可却吃一次吐一次,不舒服的时候就只能吃止吐药。

就这样,妈妈艰难地生下了我,待我要出院回家时,母亲的身体还没恢复好,她不顾自己,一心要和我一起出院,说要照顾我。那时,她对医生说:“她还小,我要陪在她身边,好好照顾她。”到最后,她跟月嫂阿姨回了家。

每当她跟我说起这些时,说起曾经为我付出时,她总那样平静,仿佛只是在讲故事一般,可我却流下了眼泪,心中早已感动不已,可却不知如何言表。

我总会想;第一次做母亲,她就做得如此动人,付出一切把我养大,而我第一次做她的女儿,却什么事情都没有做好。

每次陪我学习到深夜的是她,每天早起的也是她,每次我生病时照顾我的'也是她……

我的一切都是来自她……

感恩母亲,感谢她赐予我生命,感谢她善解人意。

你好李焕英观后感篇四

昨日晚上,正好是周末,难得与家人在大地影院永旺店观看了正在热播的电影《你好李焕英》。这部电影能够说是笑中有乐趣、哭中含真情的一部令人热泪盈眶的好电影,是一部家庭教育的好影片。

影片采取回想、穿越、倒叙等艺术手法,再现了李焕英从谈对象到女儿贾晓玲考大学这段时间的人生经历。李焕英的人生平凡而有乐趣,这就是影片让观众笑声不断的原因,也有养育孩子的辛酸,这也是让观众为之流泪的真实情感。

看完这部电影,给我的启示主要有两点:

第一点是父母对孩子的期望,不能期望过高,作为父母,要向李焕英学习。一是学习她乐观向上、进取的人生态度;二是学习她对孩子未来的期望是健康欢乐,而不是把考上好的一本大学作为对孩子的唯一要求。影片中李焕英给人的感觉就是美丽大方,性格阳光、乐观,生活积极向上,她的这种人生性格影响了女儿贾晓玲的性格,也决定了她对孩子的期望,那就是期望自我的孩子能够健康欢乐。这个期望在影片中有多处体现,都是李焕英自我说出来的,给我印象深刻的有两处,一处是影片一开始,贾晓玲“考上”一本大学露馅后,李焕英骑着自行车带着晓玲在回家的路上,娘俩一路上有说有笑:谁说女儿不行了,只要女儿健康欢乐就行!另外一处是影片最终,李焕英和贾文田领结婚证后和贾晓玲在一齐聊天时说的:期望自我的孩子健康欢乐!

第二点是孩子对父母的期望。每个孩子都期望自我有一个好家庭,期望父亲帅气有权势,期望母亲漂亮贤惠。影片中贾晓玲极力撮合李焕英与沈光临的婚姻,就是期望自我有一个好的父母、好的家庭,但每次事情的发展都不是按自我的设想去发展,结局都是以让人失望,让人啼笑皆非。这就说明,人生有时并不是按个人的意志转移的,而是受诸多因素的制约,人的命运是多变的。正如李焕英的命运一样,在一路上陪着女儿享受欢乐人生的时候,意外的车祸正慢慢地向她走来……这也是影片中贾晓玲在欢乐之余满怀感恩之情常常流泪的真正原因。同时,作为父母,要与孩子交朋友,影片就是贾晓玲穿越到母亲李焕英那个时代,和李焕英以表妹加朋友的身份交往,相处的十分融洽。

另外,影片中虽然李焕英辛苦带孩子的镜头不多,都是贾晓玲以回忆的方式一带而过,但都起到了画龙点睛的效果。

总之,《你好李焕英》这部影片是成功的,它告诉人们的是,每个人都要有一个正确的人生追求,要珍惜家人在一齐的完美时光,不要把自我的意志强加给自我的家人,每个人都要以自我的方式欢乐的生活,健康欢乐才是人生的真谛!

你好李焕英观后感篇五

《尘曲》所言:“凡心所向,素履所往,生如逆旅,一苇以航。”人生路漫漫,有人前程似锦,鲜花满地,有人却坠入深渊,郁郁终生,只有一种爱,无论你是登高远眺,遥望辉煌前路,还是流水潺潺,静听平凡生活,它总在那里,不散不灭,永恒不变。

李焕英的背影,在电影里出现了三次,那些背影是温暖的,是柔和的,那是母爱的真实再现,是一颗包容女儿的心,正熠熠闪烁。

电影中的世界,似幻,是面对现实备受打击的黄粱一梦;似真,是跨越时间温柔体贴的相互成全。在我的世界里,也有一位这样的母亲,她也曾是少女,也爱草长莺飞,山间松月,碎花荷叶。

因为我们,她们褪去了少女的青涩,袭上了那世尘的沧桑。

我从她的背影里看到了岁月的痕迹。

许多记忆已经模糊不清,仔细回想,也只有那个午后,蓝天清澈,黄昏悄无声息的在天上望着,白云醉的四处打滚,崎岖不平的街道,在电线杆影子的映照下显得更加凌乱。她推着车,载着我重重的书包,缓慢的走着,时不时四处看看,尽管我们都清楚,这条回家的路很偏,很少有人走,更不要说有车辆通过。我在她身后,看着她纷飞的衣角,再缓缓向上,暖白色的日光肆无忌惮的照在她的背影上,渐渐与她融为一体,在她的肩膀处晕开了温柔一朵,她走入一棵树下,透过树叶的斑驳,她的背影也变得斑驳又脆弱,我突然停了下来,我想叫住她,却不敢开口。

也许是听到了身后没有脚步声的响动,她转过头,我清楚的看到她鬓角的丝丝银发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着光,那是岁月在她身上镌刻下的痕迹,她轻声对我说:“走吧,早点回去。”我不肯移走我的目光,倔强的点了点头。

我自诩不是一个多愁善感的人,但看到她鬓角的那一刻,仿佛是大梦初醒,我想起母亲叮嘱下的决堤爱意,它们经过岁月蜿蜒成河,在那一瞬间,透着丝丝白发向我涌来,刻骨铭心,仿如昨日。

“打我有记忆起,我妈妈就是一个中年妇女的样子。”“所以我总忘记,妈妈曾经也是个花季少女”在电影的最后,李焕英去世,宽广的街道上只有她的女儿开着车,我想她应该已经实现了当初答应她妈妈的事,“你的女儿会比他们更优秀。”

得时不待,时不再来。没有什么轮回百转,更没有什么穿越时空。灯塔总会被海水侵蚀,盾牌也总会利剑穿透,我只懂得,凌空展翅,破浪乘风,那一片星辰大海,由我为您摘来。

你好李焕英观后感篇六

大年初三的晚上,我和妈妈在电视一起观看了《你好,李焕英》这部令人期待已久的电影。

这部影片,从20xx年贾晓玲冒充考入大学说起,她的母亲不幸遭遇车祸,贾晓玲情绪崩溃边缘之时,意外穿越到了母亲年轻的时代——1981年。电影就这样以围绕着“让母亲更高兴”为目的开始了。

她先是帮母亲买下厂里的第一台电视机,然后又帮助母亲挽回了排球比赛的颜面,又帮助母亲找对象……然而当她做完这一切准备穿越回去的时候,她突然间发现自己的裤子是母亲缝的,然而当时母亲还不会缝裤子。他这才意识到母亲也穿越回到了1981年,接着便开始回忆与母亲的过往……影片就以这样温馨的结局结束了。

记得影片还没有播出时,就在网上看到了贾玲的拍摄的幕后花絮,她多次因为太感动控制不住脸上的泪水泪流满面。她在拍摄中还提到,张小斐(影片中饰演贾玲的妈妈)跟自己妈妈年轻时一样很爱笑。看来贾玲以是为了纪念妈妈拍的这部戏啊!

生命只有一次,可是爱家人的这颗心却有无数次。当春风吹遍大地,带家人出门散散步,散散心,陪陪家人,吹散一年来的悲伤,迎接崭新的20xx!

你好李焕英观后感篇七

大年初二那天,我们一家人前去电影院看了一部电影《你好,李焕英》。一场车祸唤醒了主角贾晓玲(贾铃饰)对母亲的`愧疚与柔情,由此引发了一系列离奇事件。

观闭电影内心有许多感触。前半部分笑点不断。贾晓铃从小就没让妈妈高兴过一次,而她在考大学时为了让母亲高兴办了张假证,作了一个饭局,最后却给识破。在回家的路上,妈妈一不注意遭遇了车祸。这一切,都成为了后来贾晓铃穿越回到过去的契机,妈妈也穿越回去的伏笔。影片中有一段,是年轻的李焕英与穿越回去的贾晓玲在餐馆喝酒,那时的贾晓铃,已经希望妈妈能成为厂长儿媳妇,生下比她争气的孩子,让妈妈过得更幸福,而母亲却说了一句话:“我只希望她能活得健康快乐”,令贾晓铃瞬瞬间泪崩,幕前的我们,也泪流不止。

世上哪个母亲,不想让孩子健康快乐的活着,不需要挣大钱只需要你健康,如此足以。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是对这部电影最好的评语。

妈妈是第一次做妈妈,却做的很出色,我也是第一次做女儿,什么也没做好,趁早尽孝还来得及。

你好李焕英观后感篇八

母爱,是沙漠里的一泓清泉,是冬日里的'一缕阳光。今天,我观看了电影影《你好,李焕英》。看完之后,我感慨万千,久久不有能释怀。

这部电影讲述贾绕玲的母亲李焕英出车祸后去世,而她意外穿越回1981年。回想起自己的学习很差,没让母亲高兴过,贾晓玲在穿越后一直在绞尽脑汁使年轻时的母亲开心。

在这部电影中,李焕英也穿越回到了1981年,而她保持了1981年的外貌,所以贾晓玲以为只有她自己穿越了。在贾晓玲为李焕英开心而付出时,李焕英也在极力在暗中配合。

在这部电影的最后,要晓玲又穿走越了,看到了自己从小到大与自己母亲相处的点点滴清。但到了最后在宽晓玲哭泣声中,李焕英还是离并了人世。

世界上的母亲,哪一个不想让孩子健康快乐的成长?好好珍惜当下的人,好好孝母亲,不要在最后的时候才明白,再后悔。

你好李焕英观后感篇九

《你好,李焕英》是喜剧演员贾玲为了怀念她意外离世的母亲李焕英而创作的。影片讲述了贾晓玲在母亲遭遇车祸弥留之际穿越回1981年,陪伴年轻时代母亲的故事。因为自责没有真正让妈妈高兴一回,穿越后的贾晓玲来到母亲李焕英年轻时工作的化工厂,她所做的每件事情,都带着“我就想让她高兴”的初衷。在笑声与泪水的交织中,让很多观众收获了感动与共鸣。

看完这部电影,我印象最深的是,影片中妈妈的笑容,总是那么灿烂。影片中的贾晓玲,是一个不让妈妈省心的女儿。她从小到大除了能吃之外,没有特别突出的地方,成绩永远是班上垫底的那一个。当女儿告诉妈妈考上省艺校,妈妈拍着面粉笑着的样子,高中毕业后,她只考上了成人教育学校,为了哄妈妈高兴,骗她说考上了本科。妈妈兴奋地大宴亲朋,却以一种最难堪的方式知道了真相,在大庭广众之下丢尽了脸面。回家的路上,贾晓玲以为妈妈会大发雷霆,结果妈妈却只是温和地笑笑。

“妈,你怎么这么爱笑啊”

“因为妈生了你啊”

这是电影的雏形——2016年贾玲的小品《你好,李焕英》的台词。李焕英爱她的女儿,无论她是否漂亮,是否优秀,是否给她争气。妈妈总说:只要你健康快乐就好。

贾玲说:“在生活中,我也很少看到我妈哭,我妈一直在笑。我在挑选我妈照片的时候,她每一张都在笑。”

看过贾玲的小品,总能被她的胖胖脸蛋,带着梨涡的笑容感染,因为看了这部电影,也看到不少介绍贾玲的故事,知道她能走到今天,真不容易,她能坚持到今天,我想更是源于母亲的爱和肯定,成为孩子成长中坚固的心灵堡垒,成为她抵挡人生风雨的坚不可摧的强大力量,在最艰难的时刻,一直支撑着她。爱笑的女孩运气不差,面对生活的巴掌,贾玲总是报以更坚强的姿态和最灿烂的笑容一路成长。

电影中,有两处提到了这句台词:“打我有记忆起,妈妈就是个中年妇女的样子。所以我总忘记,妈妈曾经也是个花季少女。”当每一个妈妈成为母亲之前,都是不知世事的少女。一旦成为母亲,就意味着她身上多了一份甜蜜的负担。喜怒哀乐,人人都有,作为成年人能够很好的控制情绪,在纷繁中游刃有余,已是不易,更何况还要教育孩子,从未做过爹妈的人,在育儿坑里来回蹦跶,心力憔悴,有很多妈妈真的会为了孩子舍弃很多:自己的事业、爱好……不少妈妈两手抓,在孩子和工作中走平衡木。疲惫中,想让妈妈笑真的不容易。

妈妈笑了,春天到了。总听到说:妈妈是家里的灵魂,其实是有道理的。前几天,我看了一个有趣的ted演讲,名字叫《脑科学揭露女人思考的秘密》,演讲者是台湾中央大学认知神经科学研究所所长,加州大学实验心理学博士洪兰教授。洪兰教授从脑科学的角度,通过风趣的例子,论证了为什么母亲是一个家庭的灵魂,母亲快乐,全家快乐。如果母亲不快乐,全家都不快乐。感兴趣的,可以找来看看。

另外曼彻斯特大学心理学教授埃德特洛尼克曾做过一个非常有名的实验——静止脸实验。实验刚开始,母亲和小宝宝正常玩耍,孩子非常开心。接着,母亲开始面无表情,孩子立刻发现了不对劲,开始想方设法地吸引妈妈的注意力。孩子继续尝试和母亲互动,但母亲仍然一副情绪不好的样子,表情严肃,一言不发。不到2分钟,孩子没有得到想要的反馈,开始表现出负面情绪,转身到处看,表现出巨大的压力。最后,孩子崩溃大哭。这个著名的心理学实验,很好了印证了洪兰教授在ted结束的总结:从人类演化的角度来看,女性的情绪能量远远超过男性,母亲是家庭的灵魂,母亲快乐全家快乐,母亲焦虑全家焦虑。

因此,家里的男同胞们以此为鉴,要兴家旺族可是要卯足了劲让自家女人多笑笑。但是话又说回来,笑不笑,快乐不快乐,做妈妈的自己要主导,做好情绪的主人,于家庭,于自身健康乃至容貌都是至关重要的。林肯说:“人快乐的程度多半是自己决定的。”做妈妈,需要有好的心态,活好当下,全心全意集中于现在的每一分、每一秒之上。不做无谓的等待,如果你告诉自己:“如果我的孩子要怎样怎样,我才会快乐和满足。”那么你失望的几率就会大为增加。不去焦虑未发生,也不纠结已过去的事情,以发展的眼光看自家的娃。自家的宝,优秀,咱们偷着乐,实在不优秀,咱们更要笑着多鼓励,我其实并不喜欢以牺牲的心态育儿,更不喜欢,一些妈妈总对孩子数落:想当年,如果不是因为你,我怎样怎样……以这种爱的名义去绑架孩子,是最要不得。

人生际遇对快乐程度的影响,其实远不及我们对事件的反应来得重要。当我们改变了,别人也会跟着变。我们改变待人的态度,别人也会调整他们的行为。在我们修订对事物观点的同时,别人也会随着我们的新期望作出反应。原谅自己做妈妈的不完美,妈妈不是金刚,不需要百变。原谅孩子的不完美,孩子就是独一无二,还需要悉心发现。如果,做妈妈不快乐,就要找到原因,努力活得更快乐,更充实,不需要改变这世界。世界已经够美了,需要改变的是自己。

家庭教育中,爸爸是好搭档,不要担心爸爸做不好,熟能生巧,都能做好。妈妈还要和爸爸一起学习做父母,学习家庭教育,介入孩子生活和成长的背后,和孩子形成良好的亲密关系。身边有几位宝妈做的特别好,她们通过学习分享、瑜伽运动、兴趣爱好等各种方式不断滋养自己,做好自己,修炼着强大的身心,个个都是情绪管控的好手,整个家庭温情和谐,孩子也温和优秀。

做妈妈,首先好好地爱自己,才能更好地爱孩子、爱家庭!聪明的母亲,在于懂得让自己和孩子一起成长。所以,请你试着把精力从孩子身上、从老公身上、从家庭里拿回一点给自己!

做妈妈,爱孩子,就要懂孩子。教育孩子确实要不断学习和反思,才有可能懂孩子。做父母的一定要明白,每个生命都那么渴望做好孩子。所有懂孩子的父母,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在想方设法唤醒好孩子。用笑容温暖孩子,和孩子一起经历人生,或是站在一起鼓劲微笑,或是和他们一起玩耍开怀……让孩子即使在外面受了风雪寒霜,总能在母亲身边感受到温暖如春。

胡适曾在《我的母亲》一文中,深情地回忆道:“如果我学得了一丝一毫的好脾气,如果我学得了一点点待人接物的和气,如果我能宽恕人,体谅人——我都得感谢我的母亲。”

从哈佛大学退学那一年的母亲节时,比尔·盖茨给母亲的贺卡上写了这样一句话“我爱你妈妈,您从来不说我比别的孩子差,您总是在我做的事情里寻找值得赞扬的地方,我怀念和您在一起的所有时光。”

我们希望将来孩子们长大了,留在记忆的是什么呢?是快乐,坚定,幸福,还是冷漠,焦躁与伤害呢?如果真的累了,就停下来歇歇,问一下自己当初养育孩子的初心,当初,孕育孩子最初的愿望都是:孩子,妈妈希望你健康、快乐。

笑对生活,本质上就是一种智慧,一种选择,从现在开始,我们一起做一个爱笑的妈妈吧!

转载请备注原文地址:https://www.t7t8.net/guanhougan/898950.html
移动端网站原文地址:https://m.t7t8.net/guanhougan/8989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