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t7t8网 >  范文大全 >  工作总结 >留守儿童工作总结【优秀4篇】(留守儿童工作汇报)

留守儿童工作总结【优秀4篇】(留守儿童工作汇报)

更新时间:2024-01-25 18:15:16 点击: 来源:yutu

总结是事后对某一阶段的学习或工作情况作加以回顾检查并分析评价的书面材料,写总结有利于我们学习和工作能力的提高,不如立即行动起来写一份总结吧。总结怎么写才能发挥它的作用呢?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下面是可爱的小编帮助大家分享的留守儿童工作总结【优秀4篇】,欢迎参考。

留守儿童工作总结 篇一

随着我县经济发展和城镇化建设步伐的加快,牧民富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已成必然,出现了“留守儿童”这一特殊群体,暨由于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务工而被留守在家乡或送入学校住校的,并且需要其他亲人、委托人或生活教师照顾的幼儿。为了给这些留守儿童营造一个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今年,我园积极响应各级领导的号召,从实际出发,在全园范围内启动了“关爱留守儿童温暖工程”,现将这段时间的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摸清情况,确立工作目标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乡牧民大量外出务工、经商,出现了部分牧民在外过着低收入的打工生活,他们将子女留在本乡由长辈或其他亲戚帮助看管,我园像这样的“留守儿童”就有10多人,其他都送往学校住校。他们享受不到父母的温暖叮咛,只能在隔辈或亲戚有心却无力的关爱中徘徊,而贫困山区的留守人员,恰恰大多也是老、弱、病、残、文盲、半文盲。这对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是多么不利啊。儿童是祖国的未来,学生是祖国的希望,“留守儿童”的问题引起了社会与相关领导的关注和极度重视。面对现状,在县妇联的大力关怀和支持下,我园通过对留守儿童问题的调查、分析与研究,找到了影响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的原因,有针对性地提出行之有效的措施和办法,狠抓落实,全面推广“关爱工程”,把为“留守儿童”营造健康、快乐、平等、和谐的成长环境,不断提高广大未成年人的综合素质立为“关爱留守儿童”温暖工程的工作宗旨,充分发挥了学校在“关爱工程”中第一阵地的作用。

二、主要工作措施

1、建立健全领导负责制度。幼儿园成立了关爱“留守儿童”领导小组,制订具体发展规划,实施了“留守儿童”工作计划,真正地使学校成为了学生学知识,学文化,不断提高思想觉悟的主阵地。

2、实施教职工结对帮扶留守儿童制度。每班推荐4—5名典型幼儿与我校在职教师结对,每位党员教师、妇女结对2—3名幼儿,帮扶教师经常找留守儿童谈心,随时掌握留守儿童的思想动态,定期家访、关心生活、指导学习,引导他们健康成长。让留守儿童在教师同学的集体中成长,以对他们缺乏家庭教育进行补偿,使他们走出孤独和忧郁。

3、大力宣传,发动社会力量。关爱留守儿童仅仅依靠微薄的学校是不够的,所以在这次活动中,联系当地驻军一起加入到“关爱行动”中来,此举得到了相关人士的大力支持。

4、建立留守儿童档案和联系卡制度。我园对所有幼儿进行了认真的调查研究,摸清了留守儿童的底数,建立了每个留守儿童的档案和联系卡,通过联系卡制度的建立,加强的了幼儿园与幼儿家长及其他监护人的联系,共同形成了以幼儿园为中心的关爱网络。

5、积极开展文体活动。为了“留守儿童”也能像普通孩子一样健康成长,丰富他们的课余生活,我校在双休日,由生活老师轮流值日在学生活动室和操场组织、安排丰富的文体活动。诸如:课外游戏、体育活动等。

6、建立健全检查考核机制。为了切实加强这一工作的有效性和长期性,幼儿园将对师生的结对情况过程跟踪和对其结果进行评比考核,幼儿园积极研究科学考核评估的办法,加强了对留守儿童的教育和管理,建立和完善工作考评制度,定期对幼儿园和教师进行评,作为奖优罚劣的重要依据。

7、创造良好的育人环境。为留守儿童架设了亲情电话,加强了留守儿童与父母或监护人的交流与沟通;进一步加强对贫困留守儿童的资助工作,把“三免”“两补”政策落到实处;建立关爱经验交流制度;不定期召开研讨会、座谈会,进行经验交流;不断探索新方法、新措施;不断提高留守儿童教育管理水平。

三、取得的成绩

在市县妇联的大力关怀和支持下,经过全校教职工的共同努力,我园的“留守儿童”工作已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留守儿童之家”成立起来了,各项设备配备齐全,活动开展的井然有序,幼儿的行为习惯好了,成绩提高了,待人接物礼貌了,自立、自主、自强了……在结对的老师中更是涌现了许多优秀教师。我们开展关爱牧区“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工作,也许现在还仅仅是起了个头。在党和政府以及市、县乡妇联的关心和支持下,我们有决心对这项工作进行不断的探索、研究,全力做好这项工程,为社会的和谐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总之,留守儿童需要全社会共同关心、关爱、关注。幼儿园更应该站在对学生负责、对社会负责的政治高度,扎实解决好留守学生问题,为社会培养出一代合格的接班人,幼儿园有义不容辞的责任,我们要努力探索促使留守儿童健康发展的工作思路,对他们要严慈相济,使留守学生享受到同其他幼儿一样的教育和关爱。锻炼他们的意志,培养坚韧、独立的个性,形成健全的人格,促使他们健康茁壮的成长。

留守儿童工作总结 篇二

古往今来,家长对孩子最殷切的期许莫过于“望子成龙”,然而,对于怎样去培养和教育孩子,每个做家长的往往感到困惑,不知道该从何入手。孩子的培养与教育关乎其未来的人生旅程,也关乎做家长的责任。

我校众多家长自身经济受条件限制,虽然在外经商、务工,但是大多的父母无法将孩子接到自己身边一起生活,只能留在家里由老人或亲戚照看,造成了事实上的“单亲教育”、“隔代教育”、“寄养教育”的现象屡见不鲜,使很多学生成为留守儿童。为了更好解决留守儿童问题,让留守儿童能够安心学习,留守儿童的家长在外安心工作。

这些留守儿童与父母整年,甚至几年不能见上一面,在长期缺乏父爱、母爱的环境中畸形成长现象令人瞩目。以致于这些留守儿童的“生活上缺照顾、行为上缺管教、学习上缺辅导、思想道德上缺约束、安全上缺保障”等五大问题对学校、家庭、社会影响颇深。在工作中,我们不断的反思着自己,努力使自己不会愧对于代理家长这个神圣的职责。现将我校关爱留守儿童工作情况小结如下:

1、认真摸底,分析实际。开学初,我们通过班级逐一了解每一名学生的家庭情况,再通过家访进行核实。了解学生的父母务工情况,了解学生的性格特征、兴趣爱好,家庭成员,监护人基本情况,造册登记,做到摸底准确,不漏掉一个留守儿童。

2、密切关注儿童、增强情感投资。学校是留守儿童的第二个家,老师就是他们全权负责的“父母”。学校和教师密切关注留守儿童的学习、生活和思想变化情况。首先让班主任做本班留守儿童的“爱心妈妈”,让全班留守儿童结对子。

3、对留守儿童开展学习辅导、思想教育、生活服务、全日制寄宿等服务。特别是管理宿舍的王智龙老师的责任心很强,经常晚间在学生宿舍巡查到十一点以后才休息,一旦发现学生有病,马上带领学生去医院治疗,还要自己掏腰包。

4、学习上对他们无微不至的关怀,更重要的是始终注重他们的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这样默默地对学生进行情感投资,让他们充分感受到“师爱”胜过“母爱”。此外我们还组织班干部协助老师对留守儿童进行动态跟踪,有的放矢地做好相关帮扶工作,这样一来二去,留守儿童就觉得自己在这儿读书拥有“大家庭”的心理归属感,使留守儿童能安心生活和学习,让留守儿童在远离父母的日子里也能健康快乐的成长,大大增强教育实效性。

5、确定监护人员、家校通力合作。现在学生()多数是独生子女,家庭的娇生惯养,这就给教育带来一定的难度,目前学校的留守儿童这么多,无形中给老师在教育教学上增添了许多麻烦。以致于这些重重的困难摆在我们老师面前,大家感到十分困惑,也是教育工作上的一种挑战,学校对留守儿童进行集体座谈、个别访问,真正摸清留守儿童的家庭情况,然后要求留守儿童的父母配合学校确定孩子的监护人,学校建立班主任、监护人联系卡,这样便于学校、班主任、监护人随时可以相互进行沟通,及时了解留守儿童的具体情况。同时建立留守儿童的“临时监护人”“爱心妈妈”、全权负责的“父母”,学生中的“爱心同学”等交流平台,发挥“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合力作用,对留守儿童进行齐抓共管,保持家校通力合作这条永不消失的天线,对孩子的管理提供一条捷径,保证了留守儿童工作的正常运作。

6、健全”留守”档案、便于信息捕捉。我们对留守儿童的性格、兴趣、学习、思想、心理、品格等各个方面的实际情况进行了解、分析,为每个留守儿童建立专门的档案。档案包括学生的家庭情况、家长的相关信息、监护人的信息,并将这些档案进行管理。

7、保持融洽感情、填补深邃沟壑。留守儿童的父母长期在外务工,虽然时时惦记着家里的孩子,但是由于工作的繁忙,意识上的疏忽,不能随时与孩子保持联系,造成孩子情感和心灵的创伤极为严重。留守儿童中品质低下、心态不良、性格倔强等两极分化也不在话下,我们老师总不能看着这些留守儿童的悲剧一幕幕地重演下去,就想方设法把情况反馈给家长,要求家长通过电话、书信随时与孩子保持联系,同时要求家长定期与子女沟通;期初期末还给每位家长发去《致家长的一封信》,让他们了解学校的办学方向和子女的在校情况。许多家长照着这种方法去做,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久而久之,融洽了感情,填补了父子母子之间的深邃沟壑,有力地促进了孩子们的身心沿着正确的轨迹发展。

对留守儿童的教育不是一就而蹴,是一件非常棘手的事,是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工程。

关心关爱留守学生,不单是学校的事,应成为全社会的共同责任。总之,为留守儿童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是学校、家庭、社会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应提高认识,协调一致,为此做出积极努力,使留守儿童和所有孩子一样享有同一片蓝天,受到同样的关爱,把素质教育落实到每一个孩子身上。

留守儿童工作总结 篇三

农村留守儿童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也是一个难以管理的群体,做好留守儿童的管理、教育、培养工作确实不容易,我们在以前的工作中就对这项工作做了很大的努力。回首走过的路,有一些无奈,但更多的是欢喜,现就从以下几方面对本学期留守儿童工作总结如下。

一、所取成绩

1、所有留守儿童自我保护意识得到增强,大大减少了留守儿童安全事故的发生。

2、大部分留守儿童懂得孝敬长辈、感恩父母,在家自觉干家务的占大多数。

3、留守儿童学习积极性更高,大部分留守学生学习成绩进步显著。

4、多数留守儿童能积极地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类活动。如:拔河比赛、合唱、各种讲故事等。

5、学好样、讲正气、求进步是留守儿童中的主流,一学期来,留守儿童无一例违法违纪现象,大家远离不良习气,争做品学兼优的好学生。

二、经验交流

1、实行包干制,对口帮护,不留缺口,让每位留守儿童得到关爱。

2、勤家访、勤沟通,调动家校互动方面的积极性。随时电话进行交流,及时反馈信息,做到监管不落空。

3、发动学生互帮互助,为留守学生安排一名品学兼优的非留守与之结对,学习上,生活上,行为习惯上相互帮助,相互影响、共同进步。

4、开展有益的活动,用活动育人,学校充分利用“六一”儿童节活动,举办了留守儿童生日会,校领导在会上为留守儿童作从学习、生活、安全等方面作出重要讲话,领导、老师与学生亲密接触,使学生感慨良多。此外,班上也常召开主题班会,让每位留守学生倾诉自己的心声,大家在活动中得到了锻炼,受到了教育。

三、存在的问题

1、小孩子年龄小,做他们的工作,我们仍然在不断摸索中。

2、留守儿童持续增多,且面较大,工作中有显得心有余而力不足的情况。

四、今后打算

1、要更进一步把关爱留守儿童当作我们的日常工作。

2、加强研究,加强学习,更新观念,寻找出更加行之有效的办法,做好留守学生的管理、培养工作。

3、规范地操作各项捐赠、资助行动,力争为贫困留守学生争取到一定的扶持。

做学生工作难,做留守学生的工作更难,我们在这项工作上已经迈出了坚实的第一步,我将用负责的态度、饱满的热情、百倍的信心面对留守儿童工作。同时也希望通过我们的不懈努力让每一位留守儿童都能感受到学校这个大家庭的温馨。

留守儿童工作总结 篇四

当前农村越来越多的家庭夫妻双双远家离校,陆续走上了外出打工、经商的行列,由于种种原因,大批未成年人不能随父母进城读书,成为“留守儿童”。调查显示,“留守儿童”普遍存在亲情缺失和家教缺位,在学习、生活、安全、健康等方面存在突出问题,“留守儿童”和女生同样成为特殊群体,成为学校教育的焦点。本学期,为帮助“留守儿童”和女生解决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和问题,促进他们健康成长,我校开展了一系列的工作,现小结如下:

一、建立“留守儿童”与女生档案。

本学期,我校共有留守儿童44人(其中女生19人),女生80人。在开学初,班级对“留守儿童”与女生情况展开细致的调查,对他们的学习、生活、心理、安全、健康状况进行调查登记,全面了解“留守儿童”与女生的生存状况和成长需求,建立“留守儿童”与女生档案。在深入调查研究,掌握第一手资料的基础上,立足实际,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应对措施,增强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二、营造关爱“留守儿童”与女生氛围。

我校以关爱留守儿童与女生为出发点,将关爱留守儿童与女生问题作为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学校内、班级内、社会上对留守儿童与女生充分关注,对他们的学习、生活给予关心,在看似简单的“问一问”、“拉一拉”中营造了爱的氛围,尊重留守儿童的人格,滋润了他们渴望爱的心灵。

三、健全关爱制度,明确责任。

1、建立留守儿童档案和联系卡。我校对所有学生进行了认真的调查研究,摸清了留守儿童的底数,建立了每个留守儿童的档案和联系卡,清楚父母姓名、外出打工的地址、联系电话;清楚代理监护人的姓名、联系方式,便于老师与家长、代理监护人联系沟通,配合教育。联系卡制度的建立,加强了学校与学生家长及其他监护人的联系,共同形成了以留守儿童为中心的关爱网络。

2、实施教职工结对帮扶留守儿童。在每班留守学生中确立重点帮扶对象并配备帮扶教师,由班主任、科任老师与本班留守儿童结帮扶对子。帮扶教师经常找留守学生谈心,随时掌握留守学生的思想动态、定期家访、关心生活、指导学习,引导他们健康成长。让教师成为“代理家长”,让留守儿童在老师同学的集体中成长,以对他们缺失家庭教育进行补偿,使他们走出孤独和忧郁。

3、建立健全家校联系。要求班主任老师期初、期中、期末与留守儿童进行家访,了解留守儿童的在家情况。每月指导留守儿童给父母写信或通话一次,增强他们与父母的情感交流。每月与留守儿童的临时监护人沟通一次,知晓他们的生活和身心健康状况。

四、组织丰富多彩的关爱活动。

学校定期和不定期举行主题班会、班队活动,举办书画展、演讲比赛、文艺演出等各种活动,组织留守儿童积极参与,使他们生活在欢乐、和睦的氛围中,找到回家的感觉,增强学习、生活的信心,体会到学习的快乐、成长的快乐。

关爱“留守儿童”,就是要让他们用阳光般灿烂的笑脸面对生活,面对学习,自强不息,快乐健康地成长。以上是我校在关爱留守儿童与女生工作中的一些摸索,还有待进一步创新。留守儿童是当前的一个社会问题,全社会都要关爱,学校应该站在对学生负责的高度,对他们要严慈相济,用爱去滋润,用心去呵护,用情去温暖,就能让“留守儿童”走出心灵的荒漠,走进亲情的绿洲。以后我们将更务实工作,不懈努力做好关爱“留守儿童”与女生工作,让每一个留守儿童与女生都能健康、快乐成长。

XXX

20xx年XX月XX日

移动端网站原文地址:https://m.t7t8.net/gongzuozongjie/9234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