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t7t8网 >  范文大全 >  工作计划 >最新一线员工培训计划(五篇) 对一线员工培训工作计划

最新一线员工培训计划(五篇) 对一线员工培训工作计划

更新时间:2023-01-13 03:58:08 点击: 来源:yutu

时间就如同白驹过隙般的流逝,我们的工作与生活又进入新的阶段,为了今后更好的发展,写一份计划,为接下来的学习做准备吧!怎样写计划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计划应该怎么制定呢?那么下面我就给大家讲一讲计划书怎么写才比较好,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一线员工培训计划篇一

成立教育培训委员会,教育培训委员会办公室挂靠人力资源部,由总经理、党委书记担任主任,公司领导班子其他成员担任副主任,各部门负责人作为成员。教育培训委员会具体负责培训工作的实施。各部门专兼职培训员、班组长和班组培训员构成培训网络的基础。

一、部门专职培训员职责

1编制本部门的培训计划,并按期完成总结,上报培训月度报表。

2布置、检查、督促和指导各班组开展日常培训工作;定期召开班组培训员会议,组织交流培训工作经验。

3组织本部门、专业的规程考试和反事故演习。组织生产人员进行规程制度和生产技术知识的检查考问。

4组织各岗位独立值班前的考试。

5组织本部门、各专业范围内的技术训练班、安全技术培训班、技术讲座等培训活动及考试。

6参加部门的生产会议、事故分析会、技术竞赛评比会。

7对于部门外出培训,负责提出培训申请、费用预算报人力资源部审核。8负责及时更新部门人员培训档案。9负责部门培训台帐的管理。

二、基层培训组织职责

生产一线部门下设基层培训组织,由基层班组长负责。基层班组班组长及班组培训员职责如下:

1班组长是本班组培训工作第一责任人,负责班组内培训工作全面管理

2班组培训员是班组内部培训组织者,负责具体组织开展本班组培训工作。3班组培训员负责对本班组人员培训情况进行评价。4班组培训员负责及时更新班组员工培训档案。

三、培训计划的制定

人资部每年12月组织生产一线培训专责召开培训专题会,总结本培训工作不足,了解下一员工培训需求,为下培训计划制定打好基础。同时,各部门专兼职培训员充分调研员工培训需求基础上制定培计划,经部门负责审批后,交给人力资源部,人力资源部汇总各部门负责人审核通过后的培训计划,编制公司级培训计划于12月15日前报公司分管领导提交教育培训委员会审批,通过后于次年1月20日前会同培训工作要点、培训预算分解以正式文件下发。

四、培训工作的执行与落实

生产一线部门要制定本部门的培训管理考核办法,并根据实际每年修订一次。每季度最后一月底前,上报部门季度培训总结并统计部门培训费用支出情况。生产人员每月培训不少于三次,管理人员每月不少于两次,每次学习时间不低于1小时。各部门、班组培训时间、地点相对固定。生产班组每月自行组织考试,将考试成绩计入培训档案。

部门内部培训需要组织定期检查。每季度最后一月组织部门人员进行技能(生产人员)、业务(管理人员)考试。每季度培训结束后,培训专工要对本部门员工培训情况进行考核,考核内容包括出勤率、课堂纪律、考试成绩、培训成绩等,记入员工培训档案,并于下月10日前交人力资源部。

一线员工培训计划篇二

篇一:一线员工培训方案

天成针织实业有限公司一线员工培训方案

一、培训目的

1.让员工了解公司发展方向,学习公司规章制度,组织架构,使一线员工清晰的了解公司发展意向,同时也清楚自己的工作环境及要求。

2.让各岗位一线员工熟悉自己岗位职责、工作流程,不断提高岗位技能,对于换岗的员工进行新岗位的技能培训;对于一部分要求进步的员工,除了不断提升技能外,还需做综合素质培训以提高自身应具备的基本素质以提高自己工作的高度.满足公司发展后备梯队的需要。3.进行9s现场管理培训,使企业每一位员工都清楚9s管理的目的及实际内容,并落实到工作当中。

二、培训内容 1.岗前培训: 1)培训对象:针对新进厂员工(入职第一天上午)2)培训方式内容:首先表示欢迎;介绍公司概况,公司的组织架构,工作性质,公司厂规厂纪,工资及福利情况;熟悉员工餐厅、宿舍、打卡情况,目的是让新员工尽快适应新环境,此项内容由人事部培训;其次,指定新员工工作部门的领导或班组带领新员工进入工作现场,培训一线所有岗位的工作流程,了解设备名称,然后针对新员工今后所在岗位的工作内容、岗位责任制,岗位操作程序和对岗位安全教育进行详细培训。3)培训时间:上岗前 2.在岗培训:

1)培训对象:一线岗位的老员工及转岗员工

2)培训方式内容:利用生产现场,让部门负责人及班组负责人,通过案例分析法、讲授法,演示法、讨论法,比如:互相交流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用质量不合格产品做案例,分析原因,加强岗位员工工艺技能提升。

3)培训时间:转岗的上新岗位前,在岗的以班组为单位每月一次。3,技术培训及特殊工种培训

1)培训对象:电工、焊工、锅炉工、司机等技术性强的特殊工种 2)培训方式:参加特种人员操作证发放机构组织的培训; 3)培训时间:按通知规定。三,培训反馈与考核

1,无论以何种方式举行的培训,都要填制员工培训表格,各部门环环相扣,层层确认。培训工作需要持续进行。

2,培训实施过程应认真严格,保证质量,所有培训资料注意保存,并注意在实施过程中不断修改,完善.随时根据公司发展需要改进。

3,公司可编制岗位操作规程指导书之类的教材,培训后以书面考试方式对培训结果做汇总,并由人事部门结合工资考核,对优秀者可在公司领导审批后做适当的奖励,作为鼓励。4,培训的过程就是为了让员工在进入工作状态前对企业的工作、生活环境、企业使命、企业中远期目标及企业精神的精华部分有一个比较详细的理解,让员工在进入工作岗位前找到要将自己的事业交给企业的理由,自然员工的流失率也就降下来。篇二:一线新进员工培训计划 一线员工培训计划及内容

一、员工培训目的:

1.使员工明确和熟悉岗位职责、工作任务、工作目标以及工作流程,提高员工岗位工作技能,尽快进入岗位角色,具备相关岗位的知识和基本素质。

2.加强各部门操作人员的综合素质,不断提升操作人员的业务水平和操作技能,增强和严格履行岗位职责的能力。

3.使员工能够积极主动工作,遵守车间的各项规章制度,安全生产操作规程和岗位责任制,提高工作绩效。

二、员工培训内容和方式:(1)职工培训

1、全年实施以岗位练兵+现场技能培训+基础理论培训+检查考核制度为主要手段的全方位开展职工培训工作。

2、现场操作技能的培训以各岗位工作内容为主,结合岗位操作的实际内容特点进行培训,内容涵盖了下料、组拼、焊工、清渣、辅助、库管、管理、喷漆等岗位操作内容。操作标准与各车间相关操作规程相统一。

3、在岗位进行每日一练活动,将最基本的机械加工常识用每日一练的形式融入到日常工作中,白班夜班每日学习内容统一,并在《岗位练兵日记录本》中作学习内容,记录同时签名(不得代签)。考核组不定期作现场提问检查。

4、在班组内部开展每周的岗位培训,侧重于本岗位的实际操作,实施每周一次的技能练习,以培训小组制定的计划为指导,并作详细记录。由各部门、单位考核主管领导现场讲解并组织演练,最终由工段长进行每周监督检查,检查时应注重实效,并做出真实准确的考核评价,签名记录。(以上内容详细记录在《岗位练兵周记录本》上),培训组成员可随时到各岗位进行检查,岗位培训未达要求的、监督检查未到位的,在月考核中进行培训部分分数的扣除。

5、每月开展一个主题的“职工小讲堂”活动,分两批次进行开展,尽量做到覆盖全员。由各单位、部门提供符合主题的材料(提前交至考核组进行审核)及场地。此活动按月在各班轮流组织进行,并做好职工培训档案(职工培训卡片)。

6、考核方式分为两种:现场考核,内容范围为一周一练内容;理论考核:内容范围为一周一练内容及职工小讲堂内容(由考核组参考本月学习内容进行考核)。

7、每个职工必须有学习记录本,每周岗位练兵内容及职工小讲堂内容必须做详细记录,要求字迹工整,内容齐全,为保证培训效果,该活动的开展情况将参加职工的考勤,考核组将不定期检查。

8、每一季度各部门需对该部门职工进行岗位培训调查(岗位培训调查表上交人力资源部门存档)。

9、各部门、单位要结合2011年职工培训计划,制定详细的职工培训计划和目标,成立以各部门单位领导牵头的职工培训领导小组,并指定专人负责。每季度进行监督抽查一次,对培训相关材料和记录进行检查,对培训内容提供建设性意见,适时进行各部门、单位之间的职工培训经验交流,帮助我厂共同做好职工培训的相关工作。

(2)工段长培训

1、理论知识培训。理论培训小组(分厂领导)从各分管工作等多方面进行培训,着重讲述与现场紧密结合的基础知识,能够直接应用与生产的基础知识。

2、隐患排查及应急处理能力培训。通过认真分析和讨论对厂发生的未遂事故,总结出经验教训,再进行现场模拟演练,加深印象,同时不定期进行现场不定内容考核。

3、语言表达能力及分析总结能力培训。由班组长要将每月的生产、工作总结及下月的工作计划包括管理和生产的经验进行汇报。

4、开阔眼界,扩展思路,班组之间定期进行生产管理经验总结交流,并与其他基层队伍交流学习,加强沟通和理解。(3)员工培训内容一览表

三、职责划分:(1)分厂厂长:负责所在分厂职工培训计划制定和各阶段培训工作的实施及培训效果的检查考核。(2)分厂副厂长:负责各阶段职工培训计划的具体实施、协调和监督以及培训地点、时间的确定,配合分厂厂长做好监督和考核工作。

(3)各工段长:配合分厂副厂长进行具体工作的实施,并负责组织安排相关培训资料的准备。(4)人力资源办公室:各部门每月将考核计划和结果交到人力资源办公室,由人力资源办公室进行存档和评估。

附:《员工培训时间安排一览表》和《员工确认一览表》 篇三:员工培训计划方案分析

目 录

一、培训目标

二、培训对象

三、培训内容

四、培训计划

五、培训形式及方法

六、培训师

七、培训时间

八、培训地点

九、培训评价

十、培训经费

十一、附表

(一)员工岗位培训反馈表(表一)

(二)员工试用期内表现评估表(表二)补充:

1、可增加员工培训教材,如,《员工管理手册》、《公司内部培

训资料》等,书面形式的教材易于员工阅读,更容易了解公司历史、文化、制度等;

2、缺少培训反馈与考核(可利用柯氏评估模型)。

一、员工培训目标

(一)新入职员工培训目标:

? 为新员工提供正确的、相关的公司及工作岗位信息,鼓励新员工的士气 ? 让新员工了解公司所能提供给他的相关工作情况及公司对他的期望 ? 让新员工了解公司历史、政策、企业文化,提供讨论的平台 ? 减少新员工初进公司时的紧张情绪,使其更快适应公司 ? 让新员工感受到公司对他的欢迎,让新员工体会到归属感 ? 使新员工明白自己工作的职责、加强同事之间的关系 ? 培训新员工解决问题的能力及提供寻求帮助的方法

? 通过培训使在职员工对公司及个人加深认识,能在各岗位日常工作中充分发挥 自己的能力

说明:对新入职员工的培训目标比较明确,但是表述繁多冗杂,分不清主次。核心目标应该是让新职工熟悉工作内容和工作环

境,掌握公司的政策和企业文化,尽快进入角色。整理:

1、使新员工在入职前对公司有一个全方位的了解,了解公司历 史、政策、企业文化,为新员工提供正确的、相关的公司信息;

2、让新员工感受到公司对他的欢迎,让新员工体会到归属感,减少新员工初进公司时的紧张情绪,加强同事之间的关系,使 其更快适应公司;

3、让新员工了解公司所能提供给他的相关工作情况及公司对他的期望;

4、使新员工明确自己的工作岗位、工作职责、工作任务和工作目标,尽快掌握工作要领、工作程序和工作方法,迅速进入工作角色;

5、培训新员工解决问题的能力及提供寻求帮助的方法,形成积极的工作态度。

(二)在职员工培训目标: ? 满足现实工作的需要

? 对公司有更加全面的了解,认识并认同公司的事业及企业文化,坚定自己的职 业选择,理解并接受公司的共同语言及行为规范

? 使员工更加明确自己的岗位职责、工作任务和工作目标,完全掌握工作要领、工作程序和工作方法

说明:对于在职员工来说,核心目的应该是素质培训和知识培训,而不是技能培训,且员工对公司及其职位已有了一定的了解,则只强调在职员工需进一步完善自己。整理:

1、对公司有更加全面的了解,认识并认同公司的事业及企业文化,坚定自己的职业选择,理解并接受公司的共同语言及行为 规范;

2、通过培训使在职员工对公司及个人加深认识,能在各岗位日常工作中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

3、满足现实工作的需要,加强对员工当前岗位的知识培训,使员工更加明确自己的岗位职责、工作任务和工作目标,完全掌握工作要领、工作程序和工作方法,并联系实际,及时修正 以往工作中的不恰当行为;

4、为提高公司从业人员的道德修养、素质、充实其知识与技能,以增进工作质量及绩效,鼓励员工形成积极的工作态度。

(三)总体目标:

? 加强公司高管人员的培训,提升经营者的经营理念,开阔思路,增强决策能力、战略开拓能力和现代经营管理能力

? 加强公司中层管理人员的培训,提高管理者的综合素质,完善知识结构,增强 综合管理能力、创新能力和执行能力

? 加强公司专业技术人员的培训,提高技术理论水平和专业技能,增强科技研发、技术创新、技术改造能力

? 加强公司操作人员的技术等级培训,不断提升操作人员的业务水平和操作技能,增强严格履行岗位职责的能力

? 加强公司员工的学历培训,提升各层次人员的科学文化水平,增强员工队伍的整体文化素质

? 加强各级管理人员和行业人员执业资格的培训,加快持证上岗工作步伐,进一 步规范管理 优点:

1、从整体上把握了公司培训的目标,目标层次分明,利于培训师制定相应的培训计划;

2、对各个阶层的员工都拟定了相应的目标培训,全面考虑了公司员工的整体发展。说明:

1、对高层管理者的培训主要侧重于观念、理念方面,而不是业务与操作,同时强化决策层所需的高级工商管理知识,系统地学习高层次业务知识;

2、中层管理者在企业中起着上传下达的作用,对中层管理者的培训要管理与业务并重;

3、对技术操作人员的培训侧重于业务、操作方面,强化专业知识。

二、培训对象 全体员工:

(一)各部门管理人员

(二)一线操作人员

(三)各部门员工 说明:根据员工的能力,职位需求及发展方向确定受训者,而不应该是笼统的定义为全体员工,尤以新进员工为主,同时一线操作人员与各部门员工的定义模糊,两个概念有一定的交叉重复。

三、培训内容

(一)入职前培训(部门主管负责): ? 企业简介(人事行政部负责)

? 企业文化:公司背景、创建过程、公司现状、组织机构、公司目标、宗旨、文

化氛围、整合营销、营销技巧? 公司管理制度:考勤制度、人事制度、办公文明制度、办公用品管理制度、设

备管理制度等各项规律制度

? 部门结构与功能介绍、部门内的特殊规定 ? 讲述企业的中长期的远景规划

? 员工日常工作过程中需要知道的流程,如请假程序、报销程序、离职程序等,企业所涉及的流程

? 企业的福利情况(包括种类、享受条件及享受的程度)补充:增加企业的绩效考核制度

(二)各部门管理人员的培训:

? 管理实务培训。生产组织与管理、成本管理与绩效考核、人力资源管理、激励

与沟通、领导艺术等。请专家教授来公司集中授课;组织相关人员参加专场讲座;在公司培训中心接收时代光华课程

? 学历进修和专业知识培训。积极鼓励符合条件的中层干部参加大学(专本科)

函授、自考或参加mba及其它硕士学位进修;组织经营、企管、财会专业管理干部参加执业资格考试,获取执业资格证书

? 强化项目经理(建造师)培训。今年公司将下大力组织对在职和后备项目经理

进行轮训,培训面力争达到50%以上,重点提高他们的政治素养、管理能力、人际沟通能力和业务能力。同时开通“环球职业教育在线”远程职业教育网,给员工提供学习的绿色通道。要求公司各单位要选拔具有符合建造师报考条件,且有专业发展能力的员工,组织强化培训,参加社会建造师考试,年净增人数力争达到10人以上

? 开阔眼界、拓展思路、掌握信息、汲取经验。组织中层干部分期分批到上下游 企业和关联企业学习参观,了解生产经营情况,借鉴成功经验。

(三)专业技术人员的培训:

? 由各专业副总工程师、工程师定期进行专题技术讲座,并建设公司自己的远程

教育培训基地,进行新工艺、新材料及质量管理知识等专项培训,培养创新能力,提高研发水平。

? 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到同行业先进企业学习、学习先进经验,开阔视野。年内计 划安排两批人员到单位参观学习。

? 加强对外出培训人员的严格管理,培训后要写出书面材料报培训中心,必要时 对一些新知识在公司内进行学习、推广。

? 对会计、经济、统计等需通过考试取得专业技术职务的专业人员,通过计划培 训和考前辅导,提高职称考试的合格率。对工程类等通过评审取得专业技术职

一线员工培训计划篇三

一线二班员工培训计划

一、培训目的:

1.加强员工对工艺、安全和质量的理念,提升员工的综合素质。2.加强操作人员的级数培训,不断提高操作人员的操作技能和岗位职责能力。

3.3增强员工对机子思想建设,增强全局意识,增强责任感,增强服务意识,增强团队意识。积极主动的把工作做到点上,落到实处。以最大能力给公司争取最好的效益。4.完善公司一线员工的只是结构和规章制度。

二、培训的原则:

坚持以公司的原则,提升员工对产品质量、以及工艺流程和操作安全的认识,增强教育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确保培训的质量。三.培训的时间:

每周星期二至星期四16:00—17:00

四、培训的地点:车间办公三楼

五、培训参加人员:脱模班、浇筑班。

六、培训内容,企业标准:

岗位职责(qb036-2013)安全生产管理制度(qb027-2010)质量管理制度(qb022-2013)

七、讲课人:车间副主任

一线员工培训计划篇四

齿轮泵事业部一线员工培训方案

本着以“学习、发展、成长”作为本公司2014员工培训与开发的基本策略,以“岗位要求”和“员工发展”配合企业发展为中心,以新颖适用的培训内容、灵活多样的培训方式、严格规范的培训过程管理,对

员工进行知识、技能培训与培养。特制定对一线员工各岗位的培训计划。

一、培训目的1、岗位一线员工在熟悉自己岗位职责,岗位工作流程以外,不断提高岗位技能,对于一部分要求进步的员工,除了不断提升技能外,还需做综合素质培训以提高自身应具备的基本素质以提高自己工作的高度.满足公司发展后备梯队的需要。

2、进行产品质量的培训,有效降低成本,提高产品合格率,增加利润。

二、培训内容

1、在岗培训:

1)培训对象:一线岗位的老员工及转岗员工。

2)培训方式:利用生产现场,让部门负责人及班组负责人,通过案例分析法、讲授法,演示法、讨论法,比如:互相交流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用质量不合格产品做案例,分析原因,加强岗位员工工艺技能提升。

培训内容:课时一:进行“6s“管理培训;

课时二:现场操作规程培训;

课时三:对公司所加工零件进行工序培训,杜绝乱工序现

象。

课时四:进行加工中心编程操作培训。

3)培训时间:从三月份开始,初定每星期六一次,详细安排另行通知。

齿轮泵事业部

2014.2.24

转载请备注原文地址:https://www.t7t8.net/gongzuojihua/491426.html
移动端网站原文地址:https://m.t7t8.net/gongzuojihua/4914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