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t7t8网 >  范文大全 >  策划书 >化工设计方案范文优秀9篇(化工设计方案范文优秀9篇)

化工设计方案范文优秀9篇(化工设计方案范文优秀9篇)

更新时间:2023-12-24 18:00:01 点击: 来源:yutu

这次帅气的小编为您整理了9篇《化工设计方案范文》,希望可以启发、帮助到大朋友、小朋友们。

化工设计方案 篇一

【关键词】穿河,大型工程,施工导流,方案优化。

一、引言

施工导流的方案的优劣,对工程能否顺利施工,达到预期的目的有很大的关系,因此,施工导流方案应反映出适应施工条件的能力和满足工程设计、施工进度及施工方法、施工场地布置以及工程造价要求的程度。

二、工程简介

本工程案例为南水北调中线干渠穿越瀑河倒虹吸大型工程,该工程导流设计标准采用招标文件规定,设计洪水采用枯水期(9月1日~次年6月30日)5年一遇标准,确定导流设计流量为14.0m3/s,设计水位为54.01m。

度汛设计标准采用招标文件规定:20年一遇洪水,设计洪峰流量为1034m3/s,设计水位57.57m。

A河主河床宽30~50m,河床底高程52.8~54.2m,左岸一级阶地高出河床2~3m,地面高程58.5~60.0m,二级阶地前缘高出河床约3~5m,地面高程58.5~60.0m,呈陡坎状,右岸广泛分布黄土状壤土,冲沟较为发育,沟宽一般15~35m,深2~5m,局部出现岩质孤丘。

三、导流施工总体规划

本工程跨越2个汛期,为保证工程质量和安全,根据工程布置、地形、地貌和水文条件,采用分期施工导流方式,I期Ⅱ期选定枯水期施工、汛期停工撤场的施工方案。

第一个枯水期(2006年汛期前)进行出口侧施工,由于本期施工段坐落于二级阶地上,地面高程58.5~60.0m,高于枯水期5年一遇标准防洪设计水位(54.01m)4.49~5.99m,不需导流。

第二个枯水期(2006年汛后~2007年汛前)进行进口侧施工,选定枯水期全断面围堰挡水断流并开挖导流明渠进行导流施工,明渠位置见瀑河渠道倒虹吸施工平面布置图,进口渠底高程为53m。明渠总长870m,渠底纵坡坡降采用i=1.5‰。

3.1导流明渠方案优化设计

3.1.1二期施工导流明渠断面设计

(1)梯形断面明渠水力最佳断面水深计算

水力最佳断面指断面面积一定而通过流量最大的断面。

最佳断面水深 m'=2

Q――流量,取14.0m3/s;n――糙率;取0.03;m――边坡系数,取1.5;i――渠底比降,设为1.5‰。

求得最佳断面水深h0=2.2m

(2)梯形明渠水力最佳断面计算

梯形明渠水力最佳断面宽深比为:

求得梯形明渠水力最佳断面底宽为b0=β*h0=1.33m

(3)梯形明渠实用断面计算

为充分利用现场条件,降低工程造价,可对明渠断面面积进行适当调整,当实际设计过水断面较水力最佳断面面积减小2%至增加4%时,导流流速在增加2%至减少4%范围内,在此范围内仍可认为基本符合水力最佳条件。

当流量Q、明渠底坡纵坡坡降i、糙率n及边坡系数m为定值时,某一断面与水力最佳断面之间的关系为:

式中a――表示实用经济断面对水力最佳断面偏离程度的系数,一般采用1.00~1.04;

h0、A0、R0、v0、――分别为最佳水力断面的水深、过水断面面积、水力半径、流速;

h、A、R、v、――分别为实用断面的水深、过水断面面积、水力半径、流速;

拟定a=1.00、1.01、1.02、1.03、1.04,根据以上公式分别求出五组h、b、v值如下:

根据上表绘制渠道水力参数底宽(m)、水深(m)、流速(m/s)与偏离系数a的关系曲线如下:

由于明渠布置在左岸二级阶地上,主渠段需开挖深度为5m左右,如渠底太宽,开挖量较大,如渠底太窄,将造成水深加大,则会相应加大上游围堰填筑方量,综合考虑挖填方工程造价,并分析施工现场右侧二级阶地(或主河床右岸)高程为56.5m,考虑围堰安全超高等因素,确定采用渠底宽度为4.5m,渠内正常水深为1.5m,渠水流速为0.97m/s。开挖工程量和围堰填筑工程量都较低,渠内水流流速符合防冲要求。

3.1.2 明渠冲刷防护措施

分期导流的河水,从明渠入口起水流流速急剧增加,可能淘刷渠底及渠坡。经以上计算确定明渠通过设计洪水流量时水流流速为1.36m/s,利用现场基坑施工挖出的卵石(粒径20~70mm)对渠底和渠坡进行防护,可抵抗流速为1.5m/s以上的流水冲刷。

3.2上下游围堰及纵向围堰

1、上游横向段围堰

上游壅高水深计算

缓坡明渠近似计算按淹没宽顶堰公式

式中Z――上游壅高水深(m); ――明渠进口流速系数,和进口条件有关,梯形断面一般为0.8~0.85,此处取0.80;v――明渠进口断面水流速,此处为1.36m/s;v0――原河道河水行近流速,根据招标文件提供条件可计算为v0=Q/A=14÷[(54.01-53)×40]=0.35m/s;g=9.8。求得上游壅高水深Z=0.14m。

2、下游横向段围堰

下游横向段围堰堰顶高程

按原河水水位54.01m加0.8m安全超高确定下游横向段围堰顶高程为54.81m,考虑堰体沉降裕度,实际采用堰顶高程为55m(低于主河床右侧岸堤30cm)。

四、 结语

以上实例的施工导流方案优化设计过程可供平原地区中小型穿河(渠)建筑物施工导流施工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及标准:

[1]全国水利水电施工技术信息网,《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手册》,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5.3

[2]SDJ338――89《水利水电施工组织设计规范(试行)》

化工设计方案 篇二

关键词:OSWorkFlow;工作流;办公自动化;Spring

0 引言

随着计算机的普及、网络的发展,现代企业的信息资源越来越表现出一种异构、分布、松散耦合的特点,企业的分散性、决策制定的分散性、对日常业务活动详尽信息的需求以及C/S体系结构、分布式处理技术的日益成熟,集中式信息处理已不能满足办公自动化的需求,基于工作流的办公自动化系统已成为实现业务流程自动执行的趋势。

1 工作流技术

1.1 工作流概念

工作流是针对工作中具有固定程序的常规活动而提出的一个概念。国际工作流管理联盟(Workflow ManagementCoalition)对工作流的定义是:工作流是指在计算机支持下的全自动或半自动化的整个或部分经营过程。通常,把凡是由计算机软件系统控制其执行的过程都称为工作流。工作流技术是工作流管理系统的核心技术,它监督、控制、协调整个业务过程的完成,并对信息流进行跟踪。工作流技术是提高业务过程效率和生产率的关键技术。图1为OA系统的工作流模型。

1.2 工作流程思想

任何一个工作流实例都有―个或者多个当前步骤。每一个当前步骤都有一个状态值。当前步骤的状态值构成流程实例的-工作流状态。

工作流要运作,流转一定会在代表工作流实例的有限状态机中发生。一旦―个步骤完成,它将不再是当前步骤,通常有一个新的当前步骤会立即产生,从而保证工作流的延续。

流转本身就是动作的―个结果。―个步骤可能有多个它相关联的动作。具体要执行哪个动作,可以由用户选择,也可以是外部事件,或者由―个trigger自动地完成。对应于所进行的动作,一次流转也随之发生。动作通常受限于特定的group,user或者当前工作流状态盔。每―动作必须有一个默认和零到多个条件的结果。

1.3 OSWoRow工作流的特点

本系统采用OSWorkFlow工作流技术,OSWorkFlow采用手工编写XML格式的工作流程描述符,具有良好的灵活性。

OSWorkFlow基于有限状态机概念,每一种状态由stepⅢ和status联合表现,从一种状态转移到另一种状态通过动作触发,在工作流的生命周期内通常有一个或者多个活动的状态。这些简单的思想表现在OSWorkFlow引擎核心包里面,并且通过用―个简单的XML文件来描述业务工作流程。

OSWorkFlow提供插件式的持久化机制,这使得我们在工作流内容的存储方面有了许多选择。OSWorkFlow内置提供了以下实现方式:MemoStom(默认),SerializableStore:,JDBCStore,OfbizStore,和BSmm。如果以上方式都不能满足需求,用户也可以自行扩展com,opensymphony,worktlow,spi,WorldlowStore接口。

2 办公自动化系统的设计

2.1 办公自动化系统的开发环境

本系统的开发选用了Windows2000操作系统平台和关系型数据库管理系统sQL Server 2000。Windows2000 Server包含了改进的网络、应用程序和Web服务管理,具有良好的可靠性和灵活性。SQL Server 2000是一种应用广泛的数据库管理系统。具有易用性、适合分布式组织的可伸缩性、具有决策支持的数据仓库功能等优点。

本系统采用Eclipse+Tomcat进行开发。Eclip~是一个开放源代码的、基于Java的可扩展开发平台。它用于通过插件组件构建开发环境。Tomc是Sun公司JavaServer Web Devel-opmKit中Servlet的运行环境。Tomc具有JSP和Servlet的最新规范,经过多年的发展,Tomcm不仅成为JSP和Servlet规范的标准实现,而且具备了很多商业Java Servlet容器的特性,并被一些企业用于商业用途。

2.2 办公自动化软件的实现

本系统采用B/S结构的三层模式结构。系统整体设计如图2所示。

2.2.1数据库的配置

系统采用struts+spring+hibernate的开源框架,因此数据库的配置在spring的配置文件中设置。在spring的配置文件中,数据源的配置采用bean的形式。如果换了数据库,只需修改数据源中bean的相关配置,数据库的移植非常方便。

2.2.2事物管理

Spring框架的强大之处还在于对事物管理的支持,只需要进行简单的配置而无需编写详细的代码。

2.2.3 DAO模式

DAO封装了对数据库的操作(比如最基本的CRUD操作)。本系统采用接口的形式设计DAO。使用接口能更好地实现系统的耦合,分离了数据访问和业务逻辑。

2.3 系统安全性

在办公自动化软件的设计中,系统安全性是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本系统采用基于角色的权限来控制系统的安全。常用的角色权限机制有两种:RBAC(Role Based Access Contr01)和ACL(Accs Control List)。本系统采用了RBAC理论。RBAC的核心是用户只和角色关联,而角色代表了权限,角色可以拥有各种各样的权限,并可继承权限。

NIST(The National Institute 0f Standards and Technolo-gy,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院)标准的RBAC模型由4个部件模型组成,这4个部件模型分别是基本模型RBAC0(CorcRBAC)、角色分级模型RBACI(Hiemrchal RBAC)、角色限制模型RBAC2(Constraint RBAC)和统一模型RBAC3(CombmesRBAC)hi。RBACO模型如图3所示。(1)RBAC0定义了能构成一个RBAC控制系统的最小的元素集合。

RBAC中包含用户users(USERS)、角色roles(ROLES)、目标objects(OBs)、操作operations(oPs)、许可权permissions(PRMS)~个基本数据元素,权限被赋予角色,而不是用户。当一个角色被指定给一个用户时,此用户就拥有了该角色所包含的权限。会话sessions是用户与激活的角色集合之间的映射。RBAC0与传统访问控制的差别在于增加一层间接性带来了灵活性,RBACI、RBAC2、RBAC3都是先后在RBAC0上的扩展。

(2)RBACI引入角色问的继承关系。

角色间的继承关系可分为一般继承关系和受限继承关系。一般继承关系仅要求角色继承关系是一个绝对偏序关系,允许角色间的多继承。而受限继承关系则进一步要求角色继承关系是一个树结构。

(3)RBAC2模型中添加了责任分离关系。

RBAC2的约束规定了权限被赋予角色时,或角色被赋予用户时,以及当用户在某一时刻激活―个角色时所应遵循的强制性规则。责任分离包括静态责任分离和动态责任分离。约束与用户一角色一权限关系一起决定了RBAC2模型中用户的访问许可。

(4)RBAC3包含了RBACI和RBAC2。

RBAC3既提供了角色间的继承关系,又提供了责任分离关系。其中角色定义表,定义了当前系统中的角色。因为有继承性。所以角色之间的关系呈树形结构。

我们应用RBAC机制,把用户角色区分为系统角色和业务角色,并与业务逻辑相结合,提出了一套高效的企业信息系统权限管理解决方案和具体实现方法。

3 结束语

化工设计方案 篇三

关键词:工程爆破优化

中图分类号: P633.2 文献标识码: A

1. 按照本工程提出以下几点优化措施

在隧道爆破施工中,爆破对地面影响最大的是在拱部上台阶施工时,由于没有临空面参数的振动最大,所以在本次方案优化中重点针对上台阶采用不同措施优化。由于下台阶施工时上部已形成临空面,在多次爆破振速测试中,下台阶振动没有超过上台阶振动数值的,若在试爆过程中测得下台阶等其他部位振动大于上台阶时,再将下台阶施工参数进行优化。

优化方案一、1号井小里程方向Ⅳ级围岩采用台阶法施工,上台阶缩短开挖进尺,由原来进尺两榀格栅钢架(2m)缩短到一榀(1m)。优化参数如下表:

本方案中对上台阶爆破参数进行优化,下台阶及隧底部分参数按照日常爆破参数施工,在下台阶施工时,上台阶已经施工完成为下台阶提供了临空面,其允许的最大单段药量去上台阶最大单段用量的2~3倍,即9.6~14.4kg。单对其建筑物的振动影响程度还需要多做测试试验来分析总结,若下台阶爆破振速大于上台阶的振速,对下台阶爆破参数再做一优化。

在当边界条件相同时,爆破开挖的最大振动速度值不取决于一次起爆的总药量,而取决某单段的最大用药量。根据萨道夫斯基公式,在无新增临空面条件下最大单段装药量与爆破允许振速的计算公式如下,根据公式反算优化方案一的最大振速值,只对上台阶的参数进行验算:

V-----保护对象所在地质点振动安全允许速度,cm/s

Q-----最大一段装药量,最大一段为9段4.8kg

R-----爆破区至被保护物距离,20m

k ----与爆破场地条件有关系数 150

α----与地质条件有关系数 1.8

通过上式计算得到最大振速为1.7cm/s小于2cm/s,优化方案一,满足在距爆点20m处一般砖房、非抗振的大型砌块建筑物抗震要求。

优化方案二、1号井小里程方向Ⅳ级围岩采用台阶法施工,上台阶开挖进尺按两榀格栅钢架(2m)进行,上台阶分两步爆破施工,先爆掏槽和辅助孔后爆内圈孔、周边孔和底眼部分。

掏槽方式的选择:掏槽孔仍然选择采用楔形掏槽,楔形掏槽操作简单,单孔装药量与小于垂直掏槽药量,垂直掏槽虽然爆破进尺大,爆破效果好、抛掷距离短,但是掏槽眼数较多,掏槽体积小,装药眼和空眼的间距不能太大,且需要互相平行,要求钻工要有较高钻眼技术,钻眼角度、深度均不得出现偏差。所以仍沿用楔形掏槽。

本方案中只对上台阶爆破参数进行优化,下台阶及隧底部分仍采用方案一中参数,再此不做说明。

在当边界条件相同时,爆破开挖的最大振动速度值不取决于一次起爆的总药量,而取决某单段的最大用药量。根据萨道夫斯基公式,在无新增临空面条件下最大单段装药量与爆破允许振速的计算公式如下,根据公式反算优化方案三的最大振速值:

V-----保护对象所在地质点振动安全允许速度,cm/s

Q-----最大一段装药量,最大一段为7段4.8kg

R-----爆破区至被保护物距离,20m

k ----与爆破场地条件有关系数 150

α----与地质条件有关系数 1.8

通过上式计算得到最大振速为1.7cm/s小于2cm/s,优化方案二,满足在距爆点20m处一般砖房、非抗振的大型砌块建筑物抗震要求。

优化方案三、1号井小里程方向Ⅳ级围岩采用台阶法施工,上台阶开挖进尺按两榀格栅钢架(2m)进行,上台阶采用数码电子雷管一次起爆进行试爆,与其他两种方法做对比。

2.采用数码电子雷管爆破减振原理

爆破降振实质是降低产生振动的能量,即降低产生振动的装药量。隧道开挖时基本采用的是台阶法,上台阶产生振动最大,本工程中一般上台阶爆破孔为60多个孔,采用非电雷管爆破时,由于非电雷管段位少且采用跳段使用,每个段位引爆的孔的数目为5~10个,即产生振动的药量为5~10炮眼孔的总药量。采用电子雷管爆破,延时时间可以任意设置,隧道爆破施工可实现单孔联系爆破,及产生的振动的药量为单孔的装药量。因此采用电子雷管爆破可极大降低爆破的振动。

3.钻爆设计

(1)爆破参数确定

数码电子雷管爆破参数中布孔数量,布孔间距及装药情况和非电雷管相同,按照优化方案一、二参数布孔装药。

(2)装药结构。

由于爆破进尺短,对于掏槽眼、底眼、周边眼均采用连续装药。炮泥封口,但不采用水袋装药,防止因水袋破裂造成电子雷管连接端进水短路。

(3)起爆方法。

隧道采用电子雷管单孔连续起爆技术,爆破从掏槽眼到辅助眼至周边眼、底排眼,通过衣钵表设置起爆时间,各炮眼孔部位设置不同延时时间,各孔之间设置延时时间,可实现逐孔爆破的目的,最大限度降低单段炸药量。各炮孔之间串联起来采用专用起爆器起爆。

在当边界条件相同时,爆破开挖的最大振动速度值不取决于一次起爆的总药量,而取决某单段的最大用药量。根据萨道夫斯基公式,在在无新增临空面条件下最大单段装药量与爆破允许振速的计算公式如下,根据公式反算优化方案三的最大振速值,方案三中采用数码电子雷管爆破,最大单段装药量为最大单孔装药用:

V-----保护对象所在地质点振动安全允许速度,cm/s

Q-----最大一段装药量,最大一段1.2kg

R-----爆破区至被保护物距离,20m

k ----与爆破场地条件有关系数 150

α----与地质条件有关系数 1.8

通过上式计算得到最大振速为0.75cm/s小于1cm/s,优化方案三,满足在距爆点15m处一般砖房、非抗振的大型砌块建筑物抗震要求,及土窑洞、土坯房、毛石房的抗震要求。

4.施工方法

针对爆破工作技术性强,工序多,为了保证爆破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必须有良好的施工组织。

(1)技术交底

首先对钻孔工人进行技术交底,将布孔原则,钻孔允许偏差等技术要求传达给所有施工人员。

(2)炮孔定位

设计及有关人员事先将炮孔中心位置按设计图用锄头挖小孔准确标在爆区内。

(3)钻孔施工

使用有经验的钻工,严格按炮孔布置设计图钻孔。

(4)炮孔验收

炮孔钻好,由技术人员验收,偏差不大于10cm为合格 ,抵抗线偏差大的孔废弃,验收合格后方可装药施工。

(5)装药施工警戒

为了现场机械设备及施工人员的安全,装药爆区范围内必须初步警戒,甲方须协助现场清理工作。

(6)炮孔装药

装药前用压风吹孔,将炮孔泥砂吹净,由专业爆破作业人员将炸药送到相应的孔位,放好雷管;药卷要装到底,药卷间不留空隙、泥砂,然后堵塞。堵塞用木质炮棍堵粘土,严禁使用铁器冲击炮孔内药包,雷管,装药由专业技术人员指导,由熟练的炮工持证上岗作业。

(7)联线

网路连接完成后,用爆破专用仪表对网路进行导通,这样便可检测爆破网路的可靠性,以利准确起爆。

(8)起爆命令

一旦全部警戒工作完成,由爆破班长再次联络各警戒点,确认无误后,下达起爆命令。

(9)爆后检查及盲炮排除

爆破后30分钟待炮烟散尽后,组织有经验的爆破员到达现场进行爆后检查,确认是否安全及存在盲炮,并作出处理。

(10)爆后检查解除警戒

爆破完毕,经技术人员检查现场无误后,由爆破班长下达解除警戒命令。

(11)有毒气体防护

炸药爆炸后,会产生有毒气体,而且有毒气体不易飘散,每次爆破后,必须等待15分钟以上,待炮烟吹散后,等到有毒气体稀释至爆破安全规程中允许的浓度以下,对人体无伤害时才能进入爆破工作面。

5 结语

化工设计方案 篇四

在建筑结构设计中,不同方案的选择及不同建筑材料的选用对工程造价会有较大影响, 像基础类型选用、进深与开间的确定、层高与层数的确定、结构形式选择等都存在着技术经济分析问题。据统计,在满足同样功能的条件下,技术经济合理的设计,可降低工程造价10%左右,有的可达20%.建筑结构由基础、柱、墙体、梁、楼板、屋面板等部分组成,各部分占工程总造价的比例不尽相同,结构方案优化时对工程造价的影响也就不一样,因此在方案优化设计时我们所考虑的重点要有所侧重。下面就主要结构部分进行举例说明:

1、基础:基础结构的造价与工程所在地的地质条件密切相关,其工期约占整个建筑物主体工程的25%-30%,造价约占总造价的10%-20%,基础工程的重要性显而易见。所以设计时应重视地质勘察报告的交底工作,选择合理的基础型式,控制基础的截面尺寸与埋深。如两座相临的住宅楼工程,根据地质勘探资料,设计基础承载力及埋深相同,地面以上部分结构设计也相同,均为6层砖混结构,建筑面积3236m2;地面以下部分选用两种基础形式,1# 楼过于考虑安全性,设计选用了钢筋砼条形基础,C20砼浇筑, M10水泥砂浆、MU10砖砌筑,基础总造价为16.13万元。在2#楼设计中,将基础改为毛石条形基础,用MU20毛石、M10水泥砂浆砌,基础总造价为10.35万元。通过对比,基础建筑面积造价,1# 楼为49.86元/m2,2#楼仅为31.98元/m2。在两楼楼型、结构及使用功能相同的情况,地质条件满足安全使用的前提下,只将钢筋砼条形基础改为毛石条形基础,基础部分的造价减少了35.88%。这对整座住宅楼工程造价的控制起到了积极作用。

2、柱网布局与柱子:柱网布局是确定柱子的行距(跨度)和间距(每行柱子相邻两柱间的距离)的依据。一般来讲,柱网尺寸在6-12m之间,柱距小则传力路线短,上部结构节省材料,但可能基础费用高,因而柱网布局是否合理,对工程的结构造价有很大的影响。此外,柱子截面形状及大小的选择也对工程造价有着直接的影响。下面就柱子截面大小实例说明它对工程造价影响的程度。

某四层厂房根据工艺要求,在厂房结构设计中采用现浇钢筋砼框架结构,初始设计方案为:框架边柱截面750mm×750mm,中柱截面750mm×1000mm; 框架梁截面统一为450mm×1900mm,受力主筋均采用Ⅱ级钢筋。初始设计方案的主要消耗材料为: 框架梁混凝土130.82m3,梁受力主筋15179.4kg;框架柱受力主筋3654.2kg。初始方案的结构系统总造价为19.12万元。优化设计时,以框架结构尺寸和框架柱截面尺寸为常量,把框架梁截面高度尺寸为变量,并以模数50mm为步距进行变化。当框架梁截面高度变化时,框架梁自重及梁、柱配筋均相应变化,结构总造价也相应变化。经过分析,求得该四层厂房结构优化设计方案的主要参数为:框架边柱截面750mm×750mm ,中柱截面750mm×1000mm,框架梁截面统一为450mm×1600mm。优化设计方案的主要消耗材料为:框架梁砼110.16m3(比初始方案减少20.66m3),梁受力主筋17185kg(比初始方案增加2005.6kg);框架柱受力主筋4482kg(比初始方案增加827.8kg)优化设计方案的结构系统总造价为185823元。对比分析初始方案与最佳方案,该框架结构总造价由19.12万元下降到18.58万元,仅主体结构节省投资2.9%,经济效果比较显著。

如果我们对柱子钢筋连接方式进行方案优化设计,有时也能节省大量资金。某综合楼设计时,柱子钢筋采用电渣压力焊接技术,从而可比搭接方法节省10%还要多的主筋,仅此一项可节省数十万元之巨。

3、梁:矩形截面梁是最普通的受弯构件,在设计时常被使用,但材料利用率很低。一是因为靠近中和轴的材料应力较低;二是梁的弯矩沿梁长是变化的。由于等截面梁大部分区段应力低,材料得不到很好利用,只有在轴心受力时,材料利用率才可提高。因此,设计时可采用平面桁架代替矩形梁,平面桁架相当于掏空的梁,将梁中多余的材料掏去,这样既经济,自重又可减轻。它还可发展为空间网架,材料的利用率就能大幅提高。某超大跨度工业厂房,设计时用桁架外形的设计代替矩形截面梁,经济上取得相当好的结果。

4、砼及钢筋的选用:除了要满足结构的需求外,应力求方便施工,尽量减少砼标号与钢筋型号的种类。有的工程梁、板、柱采用不同的标号,使施工难度加大,浪费了材料,加大了采购成本。钢管砼结构是将砼填入薄壁圆形钢管内而形成的一种新型结构,它将两种材料有机地结合,可借助内填砼增强钢管壁的稳定性,借助钢管对核心砼的套箍作用,使核心砼处于三向受压状态,从而具有更高的抗压强度和抗变形能力。钢管砼与钢结构相比,在自重相近和承载力相同条件下,可节约钢材近50%,并节约大量的焊接工作量。与普通砼相比,在保持钢材用量相近和承载力相同条件下,构件截面面积可减少约50%,材料用量和构件自重相应减少约50%。实践证明在结构设计时,使用这些新工艺设备可大大降低工程造价。

方案进行优化设计,要把握好技术和经济的对立统一关系,既要反对片面强调节约,忽视技术上的合理要求的做法,又要反对设计保守浪费,只重技术,轻经济的思想。

根据现阶段的情况,若要推行优化设计,笔者有如下建议:

1、加大行政监督和加快设计监理工作。优化设计工作的推行,政府主管部门首先要重视,通过行政手段来保证优化工作的实施,加大对设计市场的管理力度,建立和完善相应法律法规,规范设计市场。其次建立设计监理制度已成为形势所迫,业主所需。目前还没有客观公正的“第三方”来监理结构设计的进行,所以通过设计监理的方式可以打破设计单位自己“控制”自己的单一局面。

2、建立必要的设计竞争机制。为保证设计市场的公平竞争,设计经营也应采用招标投标,并颁布相应的法规条例。各地可以成立合法的设计招标机构,符合条件的项目必须招标。招标时对投标单位的资质、信誉、技术等方面进行必要的资格审查,设立健全的评标机构,运用价值工程等手段对备选方案进行优化选择。设计单位为提高自身竞争能力,在内部管理上应把设计质量同个人效益挂钩,促使设计人员加强经济观念,把技术与经济统一起来,改变以前设计过程不算帐,设计完了概算见分晓的现象。

3、推广设计标准规范和标准设计。工程设计标准规范的形成,来源于大量成熟的、行之有效的实践经验和科技成果,是科技转化为生产力的必要途径。优秀的工程设计标准和规范,不仅优化了设计,减少设计的盲目性,还将大大提高设计速度,有效降低项目的全寿命费用。在标准规范中可以对一些重要的部位采取设计经济指标限额制度,对一些设计部位使用“宜”或“不宜”等引导性语言提示设计人员对方案进行优化,鼓励他们在设计中大胆使用新工艺和新材料。

化工设计方案 篇五

【关键词】地铁;深基坑;交叉施工;支护;设计方案;实践

1 工程概述

该工程为某市轨道交通一号线公园站和B30地块分区紧邻,其中B30地块围护灌注桩和该公园车站的围护结构外墙之间的净间距在2.1-5.25米区间,B30地块隔水帷幕和该公园车站的围护结构外墙之间的净间距在1.1-4.15米区间。其中B30地块是地下两层,其基坑的开挖深度为11.5米,靠近该公园车站站的是B30地块分区1-1,其支护结构为φ900毫米灌注桩,插入比为0.983,且入土的深度为22.8米。在基坑竖向进行两道支撑的设置,其中第一道支撑是混凝土支撑,第二道支撑是双拼钢管支撑,型号为φ609毫米。该公园车站的主体设计成为地下两层,围护结构采用的是厚度为600毫米地下连续墙,其中连续墙入土的深度为27米,且插入比为0.82。在主体结构中,顶板的厚度为800毫米,中板的厚度为400毫米,底板的厚度为900毫米,且覆土为2米。端头井采用的是厚度为800毫米的地下连续墙,其入土的深度为29.5米,且插入比为0.78,其开挖的深度为16.525米,而标准段的开挖深度为14.82米。此外,在本次工程中,所用支撑系统为钢筋混凝土支撑于与钢管支撑,其中在标准段的竖向一道钢筋混凝土支撑中加设了三道钢管支撑,且钢管支撑之间的水平距离大约为3米,而在端头井段的竖向一道钢筋混凝土支撑中加设了四道钢管支撑。

2 工程前期设计方案的明确与施工过程中方案的优化

2.1 设计前期

在本次施工过程中,B30地块先施工。在施工中为将B30地块的施工对于该公园车站所造成的影响降到最低,基于安全评估报告与专家审查建议中所明确B30地块的施工内容,即B30地块中底下结构施工到设计高程以后,才可实施车站基坑的开挖,不然很容易对车站变形造成影响。因两相邻工程项目深基坑在施工上存在着一定的特殊性,在进行基坑围护方案的设计与评审中,相关专家对上述这些结论进行了着重地强调,同时并把其作为了设计公园车站与B30地块基坑支护结构的首要条件。

2.2 B30地块的施工流程顺序调整与优化

因B30地块的工期已滞后,使得公园站节点工期与地铁工程项目整体的工期进度受到了严重的影响。基于该市轨道交通一号线工期的安排,结合当前B30地块工期滞后这一现状,考虑到B30地块与公园车站施工实际进度,认为应对B30地块基坑施工流程顺序进行适当地调整,即先进行分区1-2与1-3基坑的施工,这样尽管两基坑相邻,但是其却可符合同步施工安全距离的需求。同时在此基础上将之前所明确的B30地块施工改变为地铁车站先施工,当车站的地下结构已施工到设计高程以后,可跟进实施相邻1-1基坑的施工。通过合理且科学地调整,基于统筹兼顾原则,不仅可使该市轨道交通工期得到保障,同时又不会对B30地块基坑的整体工期造成任何的影响。

3 地铁深基坑交叉施工支护设计方案的同步优化

3.1 施工安全距离的明确

在B30地块的原设计方案中,其围护结构最大的水平位移是25.1毫米,其基坑开挖所引起地铁车站的最大附加水平位移是23.19毫米,且车站顶板的最大附加沉降是17.43毫米,从上述这些数据来看,都基本上大于15毫米,由此可知,原支护结构设计满足不了地铁保护的需求。公园站的北端头井和相邻的这一B30地块的最北端之间的距离是20.5米,B30地块中分区1-1这一基坑在初始开挖时,其开挖的距离为30米。通过基坑开挖对于车站结构所造影响、几何尺寸、支撑结构体系的设置、基坑规模、施工条件、基坑加固以及围护墙体等各方面因素的综合考虑,以此来进行安全距离的明确。

首先对在无B30地块开挖这一条件下,分析车站结构本身内力状况,以此获得该地块基坑开挖对于已经建设的公园车站底下结构可能造成的各种影响,并基于此对上述提出的工程措施的切实可行性与可靠性进行验算,得出了施工安全距离,即当施工安全距离为30米,且设计高程距离为80.5米的时候,B30地块中分区1-1这一基坑的开挖卸载可将已建公园车站结构所产生的这种附加内力值控制在10%这一范围内,同时在通过加固以后,对于已建车站所产生的这些附加位移以及沉降能控制在15毫米范围内。

3.2 已建地铁车站保护措施

在施工中,因B30地块中分区1-1基坑围护结构已施工结束,公园地铁车站连读墙还没有正式的施工,鉴于上述这些情况,通过以往工程施工经验的总结,为更好地保护已建的公园地铁车站,采取以下几项工程措施:

第一,加厚地铁车站支护结构中标准段的连续墙。要想降低地铁车站沉降以及附加位移,其中最为有效的一种方式就是提高结构刚度。对此,在该工程设计中,将公园车站中标准段的地下连续墙厚度从之前所设计的600毫米加大到800毫米,且与端头井相一致,从结构自身强度增强这一角度来对已建公园地铁车站自身结构附加变形进行主动地控制。

第二,在B30地块中分区1-1基坑加设一道相应的水平支撑。在原有的设计中,B30地块中分区1-1基坑为两道水平支撑,其中第一道为钢筋混凝土支撑,第二道是双拼钢管支撑,基于这一基础,现增加一道双拼双管支撑,且圈梁用双拼型钢,从而在此基础上降低围护结构的侧向位移,在源头上对已建车站结构附加变形进行控制。

第三,分区1-1和地铁车站间土体的加固,所采用的加固技术为三轴搅拌桩满堂加固法,其加固的范围从地表至B30地块的基坑底高程,从而提升这一区域土体物理力学指标,继而进一步提高土体抗沉降以及抗侧移能力,并在传递路径这一角度来控制已建车站结构附加变形。

3.3 实践结论

第一,基于设计方案的优化与调整,在确保轨道施工工期的同时,对B30地块整体工期也不会造成任何影响。第二,由于原设计方案满足不了地铁保护的需求,于是采取了相应的工程措施,即在B3地块分区1-1位置加设一道相应的钢支撑,其地铁车站结构中标准段的地下连续墙厚度加至800毫米,同时在地块和地铁间进行土体的加固,通过这些工程措施,不仅使支护结构自身刚度得到了提升,同时还有效减少了因B30地块基坑的开挖对车站结构所产生的水平位移以及附加沉降,可有效控制施工风险。第三,通过支护结构的设计方案与计算结果来看,把B30地块围护结构的最大水平位移是10.4毫米,引起的最大附加沉降是6.78毫米,且最大的附加水平位移是9.55毫米,从这些数据来看,均低于15毫米,且符合地铁保护需求。第四,借助于有限元计算与分析,明确了相邻基坑交叉施工安全距离,加强了基坑施工的稳定性与安全性。

3.4 施工中相关注意事项

第一,在基坑开挖过程中,要注意时空效应,注意基坑周围地层的沉降与位移,以及基坑支护结构变形问题等,可采取先撑后挖的方式来实施,坚决不可出现超挖现象。

当基坑开挖至降水效果达到预期的效果以后,可采取分层分段的方式来实施,且分层厚度不可大于2.5米,若开挖深度大于4米时,应设置相应的多级平台来实施开挖,控制好五个要点,即分层、限时、分块、平衡以及对称。

第二,在施工之前,应将基坑范围内的这些障碍物清理干净,明确相应的排水措施,做好基坑内的排水工作。同时在开挖中还要注意地层变化情况,做好相应的监控量测工作,边挖边刷坡,确保其坡度满足设计要求,加强坡面的防护。

第三,在雨期施工时,开挖之前应在基坑顶设置相应的截水沟;在冬期施工时,由于外界的气温相对较低,因此在混凝土喷射之前应做好相应的保温养护工作, 确保喷射混凝土强度达到要求,同时还要采取相应的防滑措施与防冻措施。

参考文献:

[1]路清泉,王波,赵高亮。等。监控量测技术在地铁深基坑安全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科技博览,2011(5).

化工设计方案 篇六

关键词:工程硕士 培养方案 优化设计

根据国家2010年研究生招生的相关文件,高层次应用型专业人才教育将呈不断上升趋势,体现在研究生招生上,未来几年内,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规模将不断扩大,占研究生招生的比例也将越来越重,到2015年,我国学术型与应用型研究生的比例将达到1:1的比例。

全日制工程硕士培养方案作为全日制工程硕士培养过程中的执行性文件,决定了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质量的高低,反映了一所学校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的教育水平。正确认识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属性,把握其培养模式及途径,将其融入培养方案的设计中去,对于其质量的提升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就培养方案制定过程中培养目标设定、理论课程设置、实践环节安排等培养方案中的几个重要环节展开优化设计研究。

一、全日制工程硕士培养目标的优化设计

过程管理是为目标管理服务的,制定科学合理的培养目标,将引领并指导规范、科学、合理地展开培养过程。在《教育部关于做好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的若干意见》(教研[2009]1号)中对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目标作了如下阐述: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目标是掌握某一专业(或职业)领域坚实的基础理论和宽广的专业知识、具有较强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承担专业技术或管理工作、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

以国家制定的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总体目标为前提,根据学校具体情况,制定出适合本校特点、特色明显、行业特点鲜明的全日制工程硕士培养目标,并以此指导本校各领域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过程。各培养领域应在学校培养目标的基础上,根据领域特点分别科学合理地制定出本培养领域的培养目标,使培养领域的过程管理服务于培养目标。

培养目标的设定应该体现学校及培养领域的特点,符合国家总体目标,可操作性强,区别于传统的学术型研究生培养目标,服务于创新型、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和宗旨。

二、课程体系优化设计

科学合理地设置课程体系是全日制工程硕士培养培养方案优化设计的重要环节。目标一经确定,就应该围绕总体目标和领域具体培养目标,实现课程体系的优化设计。实现课程体系的优化设计,需要考虑以下几点:

1.全日制工程硕士课程体系设置不能完全“去学术化”。虽然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目标是培养应用型人才,但是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应该充分考虑硕士研究生教育层次,使学生在知识结构上实现学术与应用的统一,既具备一定的学术水平,达到硕士研究生层次教育的学术水平,掌握较深厚的本学科领域的理论知识,同时具备解决实际应用问题的能力和素质。因此,在课程体系优化设置时,应该充分考虑学生特点,正确理解硕士层次应用型人才的含义,明确培养思路,清晰培养目标,做到学术与应用统一,理论与实践结合,素质与能力并重。

2.公共课程侧重于工程实践。公共课程包括政治理论课、数学课和外语课等,除政治理论课在国家规定的教学大纲范围内完成课程设置外,外语和数学作为工具学科,应该充分考虑工程硕士应用型研究生特点,侧重工程实践,嵌入工程背景,通过工程数学类课程使学生掌握用数学知识解决工程问题的方法,通过工程外语类课程使学生熟练掌握工程实践类英语知识,具备了解行业前沿发展方向的能力,通过工程类公共课程设置,使学生真正具备工程实践素质,能够在走上工作岗位后,以最短的时间、最快的速度适应岗位需求,成为行业或本企业的领军型人才。

3.专业课程设置与从业资格认证相衔接。专业学位人才培养应紧密结合行业人才需求,符合行业人才规格。全日制工程硕士教育的一个特点就是面向行业企业,培养适合行业企业特点的应用型人才。因此,在专业课程设置上,应该充分体现行业背景,适应行业需求。各领域应该面向本领域所属行业,侧重设置行业背景强、与职业资格认证相衔接的课程,使学生通过硕士阶段学习,掌握行业领域的相关知识,基本达到行业从业资格认证所应具备的水平,走上工作岗位后,通过短时间的工作实践,完全具备本行业从业资格认证所需要的条件。

4.选修课程设置融入定制培养人才元素。全日制工程硕士培养的另一个特点就是与企业深度合作,适应企业需求,为企业订单式培养企业发展急需的高层次人才。在培养方案制定过程中,应充分考虑校企合作、为企业培养人才过程中培养方案的灵活性。当培养方案提供的课程无法适应企业需求,需要调整课程设置时,既要考虑培养方案的严肃性和稳定性,又要满足企业需求的多样化,通过设置选修模块课程,可以灵活适应企业对人才知识结构的需求,同时维护培养方案的稳定性,使选修课课程设置融入为企业订制培养人才的元素。

三、实践环节优化设计

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能力培养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解析实践能力的内涵及其特征上。全日制工程硕士教育的一个最突出特点就是注重实践,培养过程突出实践环节。因此,在培养方案设计中,实践环节优化设计的重要性显得尤为突出。通过实践环节使学生具备基本的实践能力,对即将面临的就业岗位有一个从感性到理性的逐步认知,初步了解工程实践中的实际案例。实践环节具体包括实践类理论教学、本领域工程实践问题案例分析以及深入工程实践现场的具体实践安排。

通过实践类理论教学,使学生对工程实践过程形成感性认识,基本掌握工程实践的各个环节;通过本领域工程实践问题案例分析,使学生对本领域、本行业工程实践中的常见问题和一些难点重点问题有一定程度的了解和掌握,掌握对实践问题的分析能力和解决能力,同时利用在学校学到的理论知识去解决在工程实践中遇到的具体问题,使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得以提高;具体工程实践的形式多种多样,既可以让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通过参与导师的工程项目,深入项目现场,在导师的指导下亲身参与项目的实施,也可以通过校企联合,深合培养基地参与企业的科技攻关和技术开发、产品设计等,通过具体实践活动,使学生与工程实践零距离接触,并结合自身知识结构,在实践中完善、充实自己的知识,提高自己的实践素质。

综上所述,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教育在我国起步较晚,还没有成熟的经验可以借鉴,受国情的限制,不可能完全照搬国外工程型研究生教育的经验。因此,需要国家相关部门、培养单位及相关培养领域不断探索、实践,总结经验,摸索出适合我国特点的工程型人才培养模式。

在培养方案的优化设计上,更需要各培养单位根据自身发展需要,立足于区域经济发展,服务行业企业,制定出特色鲜明、特点突出的培养方案,在培养过程中严格遵循,规范管理,为社会输送更多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卢玺,沈阳工业大学研究生学院,副院长,副研究员,辽宁110870。)

参考文献

[1]刘化军,李先允。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属性及途径[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4(4):16-21

[2]《教育部关于做好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的若干意见》(教研[2009]1号)

[3]陆靖,束金龙,赵坚。以“六化”模式为核心,推进专业学位人才培养模式改革[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4(1):1-4

化工设计方案 篇七

一、概述

保安巡更系统采用磁触式存储卡读写技术、自动控制技术及计算机通讯技术等集成的最新型的电子巡更报时系统时将某人某时在何处巡逻等信息储存在巡棒中,巡棒中数据可通过数传输器传达室到电脑等,进而打印出巡检报告并形成电脑文档。从而完成了对整个小区保安巡更等方面的综合管理。

二、设计根据

本系统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安全行业标准**市公安技防办关于保安系统的有关规定。

三、系统的主要特点

1、科学化管理

1)

可根据实际情况,编制详尽的巡逻计划,可覆盖到需巡视的所有区域,利用电脑安全控制系统,可对每个巡逻小组、单个保安员的情况一目了然,方便上级调度。

2)

制定巡逻计划时,可充分考虑工作量的均衡,保证任务的合理分配,提高工作效率。

3)

可保存全部巡逻记录、可查询和打印单个保安员、单独事件(某段时间发内发生偷窃的情况等)

、某一巡逻小组、某段时间或某一天的巡逻记录报告,方便领导对下属工作作出准确评价,做到奖罚分明。

2、系统兼容扩展性强

电脑安全控制系统的核心是巡棒、信息钮扣、数据传输器、控制传输器、控制软件、对不同的应用系统来说,巡棒和信息钮扣是兼容的、只需根据不同情况改变数据传输方式(包括打印机、电脑、modem等)及控制软件。

四、系统组成及特点

系统具有良好的可扩性能,针对不同的需求,该系统可提供四种不同的方案,最基本的系统;安全报告系统;电脑安全控制系统(本方案采用电脑安全控制系统).其中,后一种需要电脑参与控制是信息钮扣。棒中信息的读入及输出分别通过巡棒的两端:突出带有钠环的一端是输端。使用时发该端接触一下信息钮扣,听到一声蜂鸣,数据就读入至巡棒中。

另外,巡棒中有时钟,每读入一数据时,就从时钟提取当时的时间与数据关联,这样输出时数据与时间就同时输出。

信息钮扣中存贮的住处有两类:一类是数据,在具体有应用中包括巡检点标识,巡检人员祭识及其它信息。例如:若巡检计划中有"停车场",则一停车场的其位置装一个含有"停车场"信息的钮扣,保安员的巡逻中,需记录偷盗、门没关好等意外情况,随身带一工作本,本上工上嵌有"偷盗"、"门末关"等各种住处的钮扣,使用时,用巡棒的读入端接触"停车场"信息钮扣,并对不同的情况用巡棒碰触工作本上的相应钮扣,则巡棒中就将记录下"某保安员在某时的停车场值班时发现在有人在偷盗(或其它情况)。"

数据传输器的功能是读出巡棒中的数据并将其传送到电脑。

主要特点

1、巡棒

全密封防水。高度省电。使用普通锂电池可维持一年。

2、操作简便

巡检时,巡棒只要轻轻碰触巡检点的读写芯片(信息钮扣),就可记录当时巡检的日期和时间。无需如条码或磁条系统一样经过多次扫描,操作也不需开关及按钮。

3、安全性好。可防止已获得的数据及信息被破坏或有意改批改内。

八 背景音乐系统

8.1 背景音乐系统概述

背景音乐(background

music)简称bgm,是一种新颖的使用范围愈来愈来广泛的音响系统。背景音乐系统按照安装的场合分为两种,一种是室内背景音乐系统,在宾馆、写字楼、商场、高层建筑内都有专门的背景音乐系统;另一种是室外背景音乐系统,公园、游乐场都能见到它的身影。

住宅小区内设置室外背景音乐系统,设想独到、新颖别致,将为大厦增色不少。想象得出每当清晨、暮色,住户三三两两倘佯在林荫小道,聆听悦耳动听的背景音乐,诉说心声,别有一番情趣。

此外,背景音乐系统除了全天候播放优美动听的音乐,还具有扩声功能,特别是当住宅大厦内发生火警等意外事故时,将进行紧急广播。

8.2 背景音乐系统的功能设计

小区室外背景音乐系统设置室外公共活动场所1个广播区域,通过广播切换控制器,依据各自需要单独播放音乐或扩声。

广播区域具有音量调节控制功能,并配备紧急切换器,保证在紧急广播状态时,跳接区域音量控制器,实现最大音量广播。

系统内设置紧急广播联动控制器,在系统处于关闭时,遇到紧急情况,能实现自动开机,并自动进入紧急广播状态。

8.3 背景音乐系统的设备配置

(1)节目源

为满足多用途需要,系统节目源设置四个:广播话筒、am/fm调谐器、双卡录音座和多碟cd唱机。

广播话筒选用日本carol台式鹅颈话筒,操作方便,内置钟声发生器,说话前可发出清脆的钟声,以提醒听众注意。

am/fm调谐器选用pioneer

f205石英锁相环调谐器,接收稳定,可储存am/fm各十个电台节目。

双卡录音座选用pioneer ct-w205录音座,双卡循环工作,轻触式操作。

多碟cd机选用pioneer

pd-m426六碟式cd唱机,内装六张cd唱片夹,放入六张cd唱片,可编程循环播放,并且具有通电自动播放功能。

(2)扬声器

室外公共区域安装16只韩国产cs-520防水音箱。

(3)功率放大器

小区面积较大,大厦内的扬声器分布较为分散,敷设广播线路较长。考虑到线路损耗等因素,我们设计方案决定选用100v高压输出功率放大器,以减小线路损耗。

考虑到功放散热问题和系统的稳定性,因此我们在功率放大器的选型上,决定采用结构上为风扇前后通风降温方式的功放,不选用自然降温方式的功放。

ama

pa2240功率放大器,设有100v、70v高压输出,也具备4欧姆低阻输出;在结构上采用风扇前后通风降温方式,每台输出功率为240w。

按照上述喇叭数量,根据我们以往设计经验,参照产品性能要求,cs-520

室外防水音箱分配功率 20w,本系统所需总功率为480 w。如果按功放满负荷工作,本系统配备2台ama pa2240功放。

九 园区周边防范报警系统

9.1概述

为了提高人们现代生活的安全感以及创造一个美观而宽松的生活环境,安装一套高智能、自动化的高科技红外线防盗报警系统装置已是现代居住环境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根据小区管理部门的要求,我公司工程技术人员通过对现场实地考察,拟确定在小区的私家花园的周边安装一套对射式红外线防盗报警系统。该系统采用美国ck公司生产的238c主机和日本艾礼富公司的主动式红外周边探测器,构成安全可靠的报警网。

9.2系统设计说明

周边红外线报警系统由室内报警控制主机、操作键盘以及室外周边安装的红外线探测器组合而成。本系统报警中心主机采用经公安部认可的美国ck公司的238c主机1台,日本艾礼富公司生产的室外主动式双光束红外线探测器16对。

日本艾礼富公司是世界上最大的传感器制造商之一,拥有世界上最先进的传感技术和保安产品制造技术,开发生产出一系列高科技的电子零件和保安产品,其公司生产各类型红外线主动式探测器,准确率高,误报率极低。

9.3系统功能介绍

本系统具有自动报警功能,当有人翻越周边栏杆时,周边红外线探测器会触发中心报警主机,报警喇叭会立即启动鸣笛,同时键盘会自动显示属哪个区域的报警,以便于值班人员与保安联系,保证最快速度赶到现场。该系统还具有防拆功能,当有人偷拆报警前端(红外线探测器)时,键盘会立即显示区域和报警种类。报警中心也可以连接其它种类的探测器,如烟感探测器、煤气探测器、玻璃碎器、门磁等。该系统的前端(红外线探测器)适应各种恶劣气候环境。

本系统与闭路监控系统中的安装于架空层的高速智能快球摄像机实行报警联动。当红外对射探测器发生报警时,报警信号同时传送到监控中心的矩阵控制主机,矩阵控制主机发出控制命令给相应的快球摄像机,快球摄像机自动高速地转动到报警位置,对报警区域实行监视。

9. 4设备功能及技术指

9.4.138c报警中心主机

1.

8个可编程监控防区

2. 每个控制箱可接四个238控制键盘

3. 带背光照明单频提示之按键

4. 3个紧急按钮

5.

7个布防/撤防密码

6. 内置数码通讯器,能传送世界上大部分之警情格式,包括最新之sia和contact id格式

7.

可用锁匙开关进行布防/撤防

8. 定时自动布防

9. 防区定时报告

10. 后备电池欠压自动检测

11.

防区类型可编程设置

12. 门铃功能

13. 群旁路

14. 电话线故障自动检测

15.快速布防

16. 火警验证

17.

4个可编程输出

18. 当今世界流行的报警网,本主机均能与其兼容。

9.4.2 alpha ii键盘

具有主机所有的功能操作诸如系统布防、撤防、防区旁路、快速布防、

自动旁路、立即/延时选择、群亮度路、动持代码、用户密码等。

9.4.3对射式红外线探测器

1. 采用双光束检知方式

2.

在特别恶劣的气候下也能保持100倍以上的感应余度,采用同步式上、下2段光束的大型光学系统,可轻易对应雨、雾、雪等易使光线衰减、散射的恶劣天气。

3.采用上、下光束同时调整机构、上下光学镜片可同时调整

4.

夜间调整机构,采用夜间自动照光机构

5. 采用led装置,使光轴调整更加容易

6. 对应周围各种环境的响应速度,遮光时间从50毫秒至500毫秒连续可

调,最大限度防止因环境引起的误动作

7. 优美的外型设计,从外表看不出警戒方向,同时具有防水性

十 宽频网络系统

1、1 前言

在最近几年里,网络布线科技水平有了巨大的发展。自从五类产品在1992年推出以来,制造商们对于如何提高双绞线布线系统的性能越来越精通。最初,通讯工业协会tia首先定义了元器件的标准(其中tia

tsb36是关于线缆的。tsb40是关于连接硬件的),并设想如果各个元器件均满足标准的话,那么将它们连接起来,即可提供五类的性能。然而事实并不这么简单。

现在我们都知道,构成一个真正的系统仅靠单独的元器件是不够的。为了达到预期的系统性能,线缆和连接硬件必须作为整个系统的一部分进行设计和发展。随着网络速度的提高以及网络管理中及大厦业主们对现有布线系统能否保证未来应用的关注,人们对超五类布线系统的兴趣越来越大。一个增强型的系统不仅要满足tia/eia-568a商业楼宇通讯布线标准所规定的五类性能标准,而且还应具备高于此标准的性能余量。amp

netconnect超五类布线系统,使您的大楼拥有卓而不群的布线系统,不论现在还是将来,都会为您提供最优良的系统性能。

本次方案是根据华惠电子大厦大厦提供的需求及建设物分布情况而设计。同时此次为小区提供的开放型综合布线的设备、附件、安装材料均采用美国安普公司产品,其产品技术先进、可靠。

1、2 大厦宽频网设计的标准

我们采用amp开放式布线系统为贵局的的布线系统

布线系统主要特性

兼容性

结构化综合布线系统的首要特性是它的兼容性。它可以把这些性质不同

信号综合到一套标准的布线系统中。解决了系统中过去互不兼容的问题。

节省费用

结构化综合布线将语音信号、数据信号

有助于将你分散的线缆系统合并成一组统一和标准的网络中去。

完整的产品

包括非屏蔽双绞线及光纤传输媒介、交叉连接器、适配器、连接器、插座与插头、传输电器保护设备及工具。

强化的控制管理

设计使得用户自己能容易和标准地排除网络故障,这一点保证在管理和支配整个系统中的最高效率。

向用户提供基于管理的软件,使该网络系统能准确地跟踪网络中所有迁移和变化。

模块化

基于物理星形结构结构化布线系统提供一种模块化子系统方法,于是用户需求即体现在每组结构化可管理的布线点。

灵活性

用多种高性能的线缆来满足用户的连网需求。在速度,距离,信号能力等方面都是高性能的。

发展性

为了适应未来的发展,采用了积木块结构。这种结构能将当前的和未来的话音及数据设备、互连设备、网络管理产品方便的扩展进去。

4.4综合布线系统设计等级

一个综合布线设计等级,直接决定着公司网络的定位。根据地税局的实际工作情况,我们建议按增强型综合布线系统配置。

增强型综合布线系统配置如下:

每个工作区有二个以上信息插座

每个工作区的配线电缆均为一条独立的4对双绞线,引至配线架

采用夹接式(110a系列)或接插式(110p系列)交接硬件

每个工作区的干线电缆至少有3对双绞线

设计等级 pds/工作 区干线 pds/工作区 水平布线 设备间 接线间 信息插座

基本型 2 4 110a系列 110a系列 每个工作 区1个

增强型 3 每个i/o 有4个 110p 110a 110a 110a 每个工作区2个以上

综合型 4- 光纤 每个i/o 有4个 110p 110a 110p 110p 每个工作区2个以上

增强型综合布线系统的特点

每个工作区有二个以上信息插座,不仅机动灵活,而且功能齐全

任何一个信息插座都可提供语音和高速数据应用

可统一色标,按需要可利用端子板进行管理

可以非常方便地解决新设备的功能需求

它的技术储备有着巨大的储量

1、3 amp开放式布线系统

a、1、3、1 开放式布线系统原理

开放式布线系统是通过使用符合布线系统标准的物理传输介质,使用相同的接插件,连接相同的终端及设施,并通过使用不同的跳线和适配器来实现不同供应商提供的设备之间的通信与数据处理。

b、 1、3、2 开放式布线系统优势

以一点单一的标准布线系统,把程控交换器、电脑及各种监控设备综合成为一个功能齐全的通讯网络系统,并提供一个开放性结构平台,能使任何不同的工业标准的设备能在这个系统中运行,以满足比较多的日常要求。如:

模拟和数字语音系统

高速及低速的数字传输

传真机和图形终端以及电视与安全系统的监控

建筑物中的各种楼宇自控传输

c、 1、3、3 开放式布线系统特点

开放式布线系统有以下几个特点:

先进性:开放式布线系统与传统配线之间有本质的区别,开放式布线系统能够通过有效的管理方便地组合、转换成不同结构的网络系统,其传输的速率高达100m,最高可达1000m。传统的布线系统只能依据网络拓朴结构,更改网络系统必须重新布线,重复投资,而且其传输速率一般在10m以下。

可靠性:开放性布线系统使用的材料均需符合国际和国内认可的有关标准,经过合格的检验而出品,均有质量保证的许诺,一般质量保证为15年。

扩展性:根据开放性布线的设计思想,设计布线系统的充分考虑对未来设备的变更和移动,最大限度地满足不断变更的需要。

灵活性:根据开放性布线的设计思想,可以随时任意地构造网络,以满足不断发展的网络需要。

兼容性:根据开放性布线的设计规范。系统可以支持任何符合国际标准的网络制作商设备,为使用者提供最充分的选择余地。

d、 1、3、4 开放式布线系统经济效益

综上所述,由于开放式布线系统设计思想的科学化与先进性。本身决定了该系统能带给使用者最佳的性能价格比,最大限度地保证使用者的前期投资,最大限度地减少因变动和采用新技术所花费的费用,从而将维护费用降低到最低程度。

产品质量保证系统

为用户提供坚如磐石的产品质量保证。amp作为世界一流的接插件生产商,所生产的产品均为国标认证的优质产品。对于高性能的超五类布线系统工程,我们在测试合格后,为用户提供十五年的产品性能保证。

amp netconnect超五类布线系统

技术白皮书

2、1 性能准确的含义是什么?

有的布线厂家会暗示他们的布线系统将比其它产品跑的更快更远。目前,五类依然是标准中对元器件及系统均作出规定的唯一产品等级,同时它也是网络设备厂家在设计新型设备时唯一的参照标准,包括155mbps、622mbpsatm以及千兆以太网。因此,现在的问题不是五类这种产品等级能否支持这些新的应用,而是您具体应用的五类布线系统能否支持这些应用。要想得到肯定答案,你的布线系统就应保证提供足够的性能余量,达到或超过五类所要求的性能余量。这样就可以保证你的系统足可以支持要求最苛刻的五类应用。netconnect超五类布线系统基于五类系统等级,为你提供所需要的系统性能余量。

2、2 性能参数

衡量元器件和系统的性能等级的基本参数有三个:近端串扰,衰减和结构回波损耗srl。对于这些参数,tia/eia-568-a定义了各种元器件必须满足参数值,以保证达到类的性能。tsb67,即非屏蔽双绞线布线系统现场性能测试标准,对于已安装的布线系统也提出了类似的标准,同时它对相关测试设备作出了规定。

另外,衰减串扰比acr被广泛认为是衡量性能的重要参数,因为它由信号衰减与串扰两个主要参数组成。对于高速网络来说,综合近端串扰(ps

next)这个参数越来越重要,特别是在具有多线对传输特性的千兆以太网中,综合近端串扰更为重要。

2、3 近端串扰(next)

化工设计方案 篇八

[关键词]防洪度汛;工程设计;化工企业

1概况

山西信发化工有限公司100万t/a烧碱及120万t/a聚氯乙烯项目厂址位于孝义市化工产业园区东部信发铝系综合产业区内,地处孝义市大孝堡村与南小堡村之间的文峪河右岸,占地约100hm2。企业厂区建设内容主要包括盐水精制工序、电解工序、废气处理工序、氯化氢合成工序、高纯盐酸工序、液氯工序、电石破碎工序、乙炔发生和净化工序、氯乙烯合成精馏工序、氯乙烯聚合工序、产品干燥和包装工序等,配套建设有变配电站、冷冻站、空压站、循环水站、化验室等。由于厂址与文峪河之间仅隔一条公路,一旦发生超标准洪水将不能排入文峪河,在厂区附近将形成积水,严重影响厂区防洪安全。文峪河是汾河最大的一级支流,发源于交城县西北关帝山,文峪河水库至本工程厂址区间有文峪河一级支流神堂河、禹门河、阳城河和虢义河。企业厂区上游流域西北高东南低,上下游海拔高程相差2100m。上游中高山区面积占全流域的45.8%,这部分地区海拔高、气温低、雨量充沛、水草丰盛、森林茂密,是山西省最大的森林区。中下游边山丘陵塬地面积占全流域的37.8%。这类地区沟壑纵横,气候温和、四季分明、温差较大、雨量较少。

2厂区洪水计算

厂区洪水计算是防洪设计的前提和基础,厂区洪水分为边山洪水和平原区暴雨两部分。边山洪水包括孝义市边山地区(属虢义河和孝河流域),平原区暴雨包括厂区所在位置及周边。此次设计对虢义河和孝河出山口处(虢义河计算到靳屯断面处,孝河计算到张家庄水库断面处)及平原区洪量进行计算。由于虢义河、孝河流域及平原区均无水文站,故采用《山西省水文计算手册》进行计算。厂区所在区域紧邻文峪河右岸,地势平坦且地形低,当边山及平原区发生暴雨洪水时,洪水将汇流至厂区附近,进而造成洪涝灾害。故洪水位计算方法为:边山暴雨洪水的洪量扣除河道内可排泄的洪量,然后与平原区暴雨洪量相加,最后除以文峪河右岸地势低洼处面积,即为暴雨洪水产生的水深。根据《孝义市孝河生态综合治理工程初步设计报告》,孝河河道防洪标准为20年一遇,经过治理后,洪峰流量为445m3/s。根据《汾阳市防洪规划报告》,对虢义河进行治理,防洪标准为20年一遇,洪峰流量为427m3/s。当边山发生100年一遇暴雨洪水时,虢义河和孝河河道内仅能通过445m3/s和427m3/s的洪峰流量,超过该流量的洪水将漫堤,进而对平原区造成洪水灾害。由洪水过程线及河道泄洪流量可计算出边山暴雨洪水漫堤后的洪量分别为虢义河99万m3,孝河1143万m3。造成暴雨洪水的总洪量为1911万m3,最后除以文峪河右岸地势低洼处面积(21.4km2),即为暴雨洪水产生的水深893mm。

3防洪工程设计

该工程防护区为化工场地,根据《防洪标准》,确定防洪标准为100年一遇;按《堤防工程设计规范》,确定工程级别为1级。工程建设内容主要为厂区防洪设计工程,包括厂区防洪堤设计和集水井设计两部分。防洪堤设计厂区防洪设计为沿厂区周围建设一圈防洪堤,集水井设计包括厂区东北角、西北角两处低洼处设置集水井,并配备配套水泵和发电机等。厂区防洪堤全长6.8km,沿厂区原围墙位置布置,以厂区大门设置分段,厂区内分段处设置防洪设备存放处,并存放满足防洪要求的防洪沙袋、防洪器具等。在厂区东南角和西南角各设置1个20m×40m的集水井,集水井边侧修建配套防洪设备以存放房屋,并储备配套防洪物资、设备。单个集水井配套水泵总流量不小于5m3/s,水泵扬程取8m,并配套发电机等设备。为减少占地,本次堤防修建以现厂区围墙为建设选址,为节约工程投资,本次堤防断面型式选取浆砌石仰斜式挡土墙设计。堤顶高程的确定根据水文计算结果取设计洪水水面线高程为1m,堤顶超高根据规范取0.5m,综合考虑安全系数、地基沉降、地表堆积等因素确定堤顶高程为1.6m。技施阶段堤防设计应结合地质资料按照规范进行相关稳定计算。修建堤防时,排水孔应布置单向反滤土工布膜,堤防间隔10~15m设置施工缝,施工缝处设置“651”型止水带等止水设施。集水井设计:依据工程等级及厂区防洪要求,考虑当发生100年一遇洪水时,文峪河等河槽已满流或溢流,厂区内地下排水管网排水无效甚至雨水倒灌厂区,为确保厂区防洪安全,在厂区地势较低的西南侧、东南侧各设置1处集水井,集水井大小由厂区汇流、暴雨历时等估算为单个1200m3,故设计集水井为长40m,宽20m,深1.5m。集水井底板及侧墙由黏土实心砖砌筑,水泥砂浆抹面。单个集水井配备水泵总流量不小于5m3/s,建议选取1m3/s水泵6台,其中1台备用,水泵扬程取8m,并配套发电机等设备。厂区防洪调度任务:确保烧碱及PVC分厂区内重要化工原料存放、生产不受洪水影响。

4结论

防洪度汛应急预案是能源、化工企业主要防洪措施之一,简单、有效、合理的厂区防洪设计不仅可以满足企业防洪要求,减少企业防洪投入,同时可满足相关管理部门强制性防洪规定,并为编制防洪预案,有效抗汛减灾提供依据。

化工设计方案 篇九

关键词:建筑工程;设计方案;优化

随着我国人们房地产消费的理性化以及建筑市场管理力度的不断增加,现代建筑成本控制管理对投资企业的影响越来越大。房地产是一项投资大、风险高的行业,企业投资必须要有一定的回报率,为了提高建筑工程投资效果,优化建筑工程设计方案,是有效提高工程经济合理的关键。

1、建筑工程设计方案优化概述

建筑工程方案设计是依据设计任务书而编制的文件。主要由设计说明书、设计图纸、投资估算、透视图等四部分组成。是关着国家及地方有关工程横建设政策和法令的基础文件,是建筑工程投资有关指标、定额和费用标准的规定。建筑工程设计方案对建设投资有着重要的影响,通过科学的建筑工程设计方案优化能够有效降低工程造价10%左右,同时还能够对工程施工成本、施工质量起到简介的促进作用。因此,加强现代建筑工程设计方案优化对提高投资使用率、提高企业综合市场竞争力都有着重要的影响。加强建筑工程设计方案优化已经成为现代工程建筑投资与建设的首要工作。

2、建筑工程设计方案的优化分析

由于建筑工程设计方案对工程投资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加强建筑工程设计方案的优化已经成为现代工程建设的重要工作,是影响投资收益、建筑施工质量与成本控制的关键。

2.1建筑工程设计方案现状分析

目前我国的建筑工程设计方案主要是本着对投资方要求负责的理念进行,有关部门仅对图纸等进行简单的审核,这就造成对建筑工程设计方案缺乏必要的考核与评价。而且投资方没有认识到方案设计对投资的影响,仅注重投标价与标底价的差距,没有认识到设计方案的优化对投资的影响。因此导致在投标过程中方案审核不细、概算粗略、要求出图时间紧、刻意压低设计费用。种种原因导致了建筑工程设计方案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设计方案的优化也无从谈起,最终导致工程投资超标的现象屡屡发生。针对这样的情况,建筑工程投资企业必须认识到建筑工程设计方案优化的重要性,认真审核投标方设计方案,通过对设计方案的优化达到降低工程投资、提高工程造价管理水平的目的。

2.2如何提高我国建筑工程设计方案优化水平

建筑工程设计方案优化水平的提高不仅仅是提高投资方对设计方案的认识,还要通过国家主管部门提高监管力度、提高设计监理推广、完善有关法规、强化综合性设计方案优化等多方面工作共同提高我国建筑工程设计方案优化水平。通过建筑工程设计方案优化不能够单纯的强调节约投资,应从综合性考虑出发,注重设计的科学性、技术的先进性,以提高设计价值目标为基础、总体效益为出发点,达到建筑工程设计方案优化效果。

3、建筑工程设计方案优化重点

3.1建筑工程设计方案的综合优化

建筑工程设计方案的优化以工程功能需求出发,以技术先进性、工程造价严谨性、财务审核规范性为重点,科学的进行设计方案优化。通过对施工技术的先进性的设计,科学的应用现代建筑施工技术,提高工程施工效率,达到降低施工成本、降低投资的目的。通过工程造价严谨性控制,达到工程造价对施工的指导目的,为施工成本控制奠定基础。通过财务审核规范性对工程造价、施工资金使用等进行控制,达到工程投资的科学使用,避免职务侵占、偷工减料等情况的发生。同时科学的建筑工程设计方案优化还需要对施工过程材料进场数量、进场时间、堆放场地与堆放方法的进行设计优化。通过科学的进场数量设计减少材料进场过多造成的场地占用、资金占用以及材料管理费用。通过科学的堆放场地设计能够有效减少施工过程二次运输费用,提高施工效率。通过科学的堆放方法设计优化能够有效的避免材料堆放不当造成的材料损失。总之,科学的建筑工程设计方案优化施工对施工全过程各项工作的充分考虑,建立现代化、精细化施工管理,以此达到建筑工程施工设计方案的最终目的。

3.2建筑工程设计方案质量管理部分的优化

建筑工程设计方案的优化对工程施工质量也有着一定影响,因此要加强建筑工程设计方案中关于质量的设计与优化,以此提高工程施工质量。建筑工程质量设计与优化首先要对建筑施工质量管理组织架构进行优化,构建以法人为主的、专业技术人员与专家为主导地位的、基础质量管理人员为管理基础的全方位质量管理架构。同时建立健全的质量管理规章制度体系,结合工程实际情况对质量管理与技术管理规程进行具体化与细化,以此确保质量管理体系的可靠性,做好质量管理工作有章可循。注重质量管理工作的连续性与全过程管理执行力,为确保工程质量奠定基础。

3.3建筑工程设计方案的质量优化与管理

建筑工程设计方案的质量优化与管理对建筑投资企业与施工企业都有着重要的意义,是为了提高工程设计质量、满足设计规范要求、达到高标准工程的关键。建筑工程设计方案的质量优化是通过人员优化、项目设计管理优化以及科学的统筹安排来完成的系统工作。设计人员必须具有较高的专业技术基础,并对每个设计人员的专业项目进行整合,是专业人员的强项得到发挥,以此提高设计方案质量的提高。项目设计管理过程要抓住重点与关键点、对项目设计的方案图、施工图、预算等进行重点控制,以此提高建筑工程设计方案质量。设计过程中还要通过优化统筹安排工作、提高设计效率与各环节的交接,对交叉工作进行统筹安排。通过设计工作的统筹安排提高设计工作效率、缩短设计时间。对于工程设计中需使用新技术、新材料的,还要加强对可行性的分析与验证,对比同类工程中新技术新材料使用情况确保工程质量。设计部门或企业还要加强自身设计人员综合水平与素质的优化,通过在职学习、交流等方式提高设计人员的综合水平,有针对性的对专长人员进行培训。

建筑设计方案的优化管理对设计项目的方案有着重要的意义,建筑设计方案的确定不仅仅是为了评选好的方案,优化选取方案不是目的,重要的是在建筑设计方案运行中进行优化管理。当建筑设计方案选取后,按专业部分进行优化、细化、量化而后运行。建筑设计方案优化管理,旨在于打破旧的、固定不变的教条,采取积极地动态管理方法。建筑设计质量的优化管理,在于建筑设计质量的优化与管理。建筑设计质量的优化关键在于建筑设计思想目标的确立,建筑设计思想的优以及专业技术人员的专业水平。因此,建筑工程设计部门或企业必须注重人才的培养,通过人才培养提高建筑工程设计方案质量、提高优化水平,以此提高企业的综合市场竞争力。

结论

现代建筑工程设计方案要求的提高对建筑工程施工企业有关部门的工作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施工企业专业技术人员不断提高专业技术与管理水平,以全过程、全面性施工管理理念对就建筑工程设计方案进行审核与优化,积极与设计单位进行沟通,为提高投资效率、提高施工质量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杨永波。建筑工程设计方案概述[M].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2008,1.

[2]刘鸿钧。论建筑工程设计方案优化[J].建筑工业资讯,2008,10.

[3]赵佟鑫。建筑工程设计方案优化重点[J].建筑科学技术,2009,5.

以上就是壶知道为大家带来的9篇《化工设计方案范文》,希望可以对您的写作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转载请备注原文地址:https://www.t7t8.net/cehuashu/916531.html
移动端网站原文地址:https://m.t7t8.net/cehuashu/9165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