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t7t8网 >  范文大全 >  演讲稿 >小学《我不是最弱小的》课件优秀6篇 小学《我不是最弱小的》课件优秀6篇课文

小学《我不是最弱小的》课件优秀6篇 小学《我不是最弱小的》课件优秀6篇课文

更新时间:2024-03-18 02:00:31 点击: 来源:yutu

作为一名教职工,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又该怎么写呢?奇文共欣赏,疑义相如析,下面是可爱的小编帮助大家整理的小学《我不是最弱小的》课件(优秀6篇),欢迎借鉴,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我不是最弱小的教案 篇一

师:我们是二年级的小学生,在爸爸、妈妈眼里、在老师眼里我们是最弱小的吗?

师:相信同学们在预习中已经有了答案,谁能说说在预习中你都学会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懂的问题,都提出来我们一起研究一下。

1.汇报交流识记的生字、词(重点交流识记的过程与方法)。

教师评价。

2.书写指导,让学生找出书写特点,注意事项、教师重点指导学生书写困难的字。

3.朗读自由汇报,学生互相评价。

1.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2.为什么萨沙说自己不是最弱的?

板书设计

7 我不是最弱小的

弱 末 萨 托 铃 族 娇

随 芬 芳 聊 倾 递 掀

1.通过上一堂课的学习,回忆《我不是最弱小的》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指名答:

2.通过学习,还读懂了什么呢?

1.同学们是不是真的读懂了,老师来考考大家,看谁能够通过自己的读书让别人感受到你真读懂了?

2.指名分小节读。

3.师生评价。

4.你们认为怎样才算读懂这篇课文呢?学生同座之间讨论回答。

5.教师总结。

a:1.比如说这两句话

出示:(蔷薇花的那两段话)

(雨前)

(雨中)

2.同是蔷薇花,在雨前是那样美丽,而雨中它却是那么的无助、纤弱,萨沙看到这两种不同景象,他的内心情感会一样吗?同学们想怎样读这两句话呢?自己试一试。

3.指名读。

你为什么这么读?

4.小结:看,同学们把这里的景物读活了,老师仿佛真的看到了雨前的蔷薇花在绿叶的衬托下是那么美,而雨中的它又是那么纤弱可怜,我的眼前仿佛也看到了那个富有同情心的小男孩──萨沙。面对大自然,弱小者不仅仅只有人类,还有许许多多需要人类保护的动物、植物。

5.就让我们通过朗读一起来满含深情地呵护自然界那些弱小的吧。

(男女生分角色读)

b:萨沙和妈妈的对话

1.如何读好这些对话,关键是要体会人物说话时他内心想了什么。

2.试读,自己读一读。

3.读了这段话以后,你觉得有什么特点呢?学生讨论汇报,教师指导朗读。

我不是最弱小的教案 篇二

:4月10日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教育学生向萨沙一家人学习,自觉保护弱小者。

1、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14课《我们不是最弱小的》。谁能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我们已经认识了萨沙一家人,(出示插图)指着萨沙问:“萨沙为什么说自己不是最弱小的,他做了什么事来证明呢?”

3、你们说,萨沙把雨衣遮在——上?课文中怎样描述的?

1、打开书,自由读课文找到后划出来。

2、谁来说,还有吗?(2句)

3、对,这是课文先后2次对蔷薇花的描写。你们先自己读一读,说说读后又什么感受?

4、好,我们来看看这是怎样的一支蔷薇花?(出示图)让学生自由说。

5、是呀,这么美,它仿佛就在我们眼前,来,闻闻它的香味,(吸一口气)课文用了一个什么词?(芳香扑鼻)对,谁来读一读。(出示句子)

6、这么美的花却被无情的大雨摧残着,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出示图)带着你的体会读一读。

7、如果此时你站在这朵风雨中的野蔷薇旁,你想说点什么?你想做点什么?

过渡:你们真是可爱的孩子,萨沙跟你们一样毫不犹豫地保护了蔷薇花。

1、快速浏览课文找出描写萨沙怎么做的句子。

2、(出示句子)师问:萨沙有没有考虑一下要是把雨衣遮在蔷薇花上,自己会被淋湿的?(没有)那我们该怎么读它。指名读。

3、萨沙这么做可见他是个怎样的孩子。(善良有爱心)

4、还有其他原因吗?默读课文第二部分。

(父母的言传身教,用自己保护弱小者的行动教育了萨沙。萨沙不甘心做弱小者,所以他保护了比他弱小的蔷薇花。)

5、师:你们从哪里读懂了?哦,是从妈妈与萨沙的对话中读懂了。我当妈妈,谁愿意来当我的孩子萨沙?注意听。出示句子师生分角色朗读。

6、萨沙读得怎么样?学生评议。

过渡:我们能不能从萨沙的三次问话中来推想他是怎么想的?

7、逐步出示萨沙的话。

(1)出示第一句:萨沙()问道:“妈妈,爸爸把雨衣给您,您又把雨衣给了我,你们干吗这样做呢?”谁来填个词问一问。

①“这样做”指怎样做呢?

②爸爸为什么赶忙把雨衣给妈妈?

③妈妈为什么把雨衣给萨沙而没有给托利亚呢?

(2)他们为什么这么做呢?谁来读读妈妈的话。出示:每个人都要保护比自己弱小的人。谁来填一填这句话:在()眼里,()是最弱小,所以()保护了()。

(3)在父母、老师心中你们是弱小的,要受保护的。萨沙跟你们一样是四年级学生,他理所当然觉得自己是最弱小的吗?谁来读读。(出示句子)

(4)萨沙是最弱小的吗?(不是)为什么他不是最弱小的?再指名读。他此时的心情如何?再指名读

(5)多伟大的妈妈,多自信自强的萨沙啊,你们分组分角色来朗读,好吗?

1、萨沙在家人的影响下,自觉保护了蔷薇花。平时生活中你是最弱小的吗?你是怎样保护的?

师小结:无论何时何地,每个人都要保护比自己年龄小,比自己力气小,比自己身体弱的人、动物、植物或其他的东西。

2、此时,我非常感动,不禁想起一首诗,你们愿意跟我来念一念吗?(出示诗,配乐朗读)幸福与快乐无处不在,即使是路边的一朵小野花,快乐也有它的一份。我不是最弱小的,因为我保护了风雨中的蔷薇花。

3、听了大家的话,老师相信你们一定像萨沙一样会去保护比自己弱小的,让我们自豪地说一声,生齐读课题。

我不是最弱小的教案 篇三

这篇记叙文情节简单,贴近学生生活。课文以平实自然的语言描绘了一段真实感人的雨中情。我不是最弱小的是萨沙自信而坚定的话语,也是文章的题眼。课文中的三个问句都是萨沙的问话,要引导学生边读边想,通过萨沙和妈妈的对话,明白应该保护不自己弱小 的道理。

二年级孩子比萨沙稍大些,但在亲人眼里也是最弱小的。教学中教师要联系孩子们的生活实际用心揣摩萨沙和妈妈的对话,读好带问号和感叹号的句子,体会文章蕴涵的浓浓深情和深刻的道理。

1、会认14个生字,会写12个字。

2、用心揣摩萨沙和妈妈的对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问号、感叹号表达的不同语气。

3、有不甘为弱者,应该保护弱小者的意识。

认字、写字、朗读课文。体会问号、感叹号的不同语气。有不甘为弱者、应该保护弱小者的意识。

生字卡片、课文插图。

两课时。

〖切入举偶

1、谈话导入:

师:现在你们已经是二年级的小学生了,但在亲人的眼里,很多时候你们却是最弱小的。今天我们学习一篇课文。(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看到课题,你产生了哪些疑问?(我是谁?为什么说我是最弱小的?)

学起于思,思缘于疑。让学生围绕课题提问,能培养学生思维的条理性和深刻性,抓住课文主要内容,学会学习。

2、游戏导入:

学生做对对子的游戏:光明──(黑暗) 夜晚──白昼 强大──(弱小)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个和弱小有关的故事。(引导学生个性化的朗读课题:我不是最弱小的)

阅读是一种个性化的行为,引导学生读出不同的感受,对培养学生语感有触类旁通的作用。

〖对话平台

一、自学

划(边读边划出不认识的字,自己想办法记住它们。)

读(读通、读准、读熟课文。)

想(自己提出的问题,哪些能解决了?哪些还有困难?)

说(和学习伙伴互相交流自己的学习收获,互相取长补短。)

二、识字

1、组内互相检查生字读音,注意萨、簇、随都是平舌音,铃、倾都是后鼻音。

2、学生交流识字方法:

⑴ 芬、芳可利用形声字的特点,用熟字加偏旁的方法识记。

⑵ 在语言环境中识记。如,结合读句子带着露珠的花朵随风舞动,芬芳扑鼻,认识随、芬、芳等字。

⑶ 利用动作演示识记托、掀、递。

3、教师充分利用生字卡和多媒体课件让学生在游戏中巩固识字。

三、感悟

1、轻声读文,思考:为什么萨沙说自己不是最弱小的?

学生找出萨沙保护蔷薇花的句子:他掀起雨衣,盖在粉红的蔷薇花上。

2、细读课文,划出描写蔷薇花的句子:

⑴ 林中旷地附近长着一丛丛野蔷薇,一朵花刚刚开放,粉红粉红,芳香扑鼻。

⑵ 滂沱大雨已经冲掉了几片花瓣,花儿低垂着头,因为他娇嫩纤弱,毫无抵抗能力。

3、有感情地朗读这两个句子,注意语气的变化。(这两个句子尽管都是描写蔷薇花的,但第一句重在通过朗读感受花儿娇嫩美丽,惹人喜爱;而第二句则重在体会花儿已被滂沱大雨折磨得毫无生气,完全没有抵抗能力了。

练习读──范读──指名读──竞赛读。

多次与文本的直接对话,奠定了学生关爱野蔷薇的情感基调。对比朗读感悟蔷薇花的娇美和孱弱,更激发了学生对蔷薇花的关爱之情、保护之意。

四、想象

看到这株蔷薇花,你会怎么想?

适时想象,启发学生和蔷薇花对话,引导他们走进教材,走近萨沙,利于学生真切体会萨沙要保护弱者的心理。

五、书写

本课有十二个要写的字,其中托、铃、弱、末、芬、芳六个字是本课新学的生字,可结合识字教学重点指导。弱字,要注意提示两个点、提的写法。末字,可与第二课的末字进行比较,这是学生最容易混淆的两个字,建议采取多种形式引导学生牢记,如,组词、联想记忆、多次再现。

芬芳二字,可以合在一起指导:草字头的横不要太长,两竖下方可略向内斜,写出呼应感;芬字的撇捺要舒展,芳字的中横要写长,突出这两个字的主笔,以支撑整个字方正平稳。

1、学生练习书写,教师相机指导。

2、学生互相评价打等级,写得好的班级评选今日之星。

〖对话平台

一、复习

1、认读上节课的生字:开火车竞赛读──齐读。

2、指名读描写蔷薇花的句子,感受萨沙要保护蔷薇花的心理。

师:萨沙为什么要保护蔷薇花呢?是受了谁的影响?

二、朗读

1、指名读描写萨沙和妈妈对话的段落,重点指导问句和感叹句的读法:

⑴ 妈妈,你和托利亚都需要雨衣呀,为什么要给我呢?(引导学生读好两个语气词呀和呢,重音突出为什么。在朗读中感悟萨沙不理解妈妈和哥哥的做法而发问的心理。)

⑵ 这就是说,我是最弱小的了?(语调先降后升。引导学生在朗读中感悟萨沙不相信自己是最弱小的心理。)

⑶ 妈妈,现在我还是最弱小的吗?(朗读时稍带一点反问语气。在朗读中感悟萨沙认为自己不是最弱小的、能保护比自己更弱小的这样的心情。)

⑷ 不,不,你能保护更弱小的,你是勇敢的孩子啦!

(妈妈的话可以读慢些,要读出亲切、和蔼的语气。)

2、学生练读──教师范读──分角色读──自由找学习伙伴读。

3、师生共同评价:哪里读得好?为什么?哪里还需要改进?

朗读应该在学生的积极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感悟。个性化的朗读是学生情感的升华。比如现在我还是最弱小的吗?就可以有不同的朗读方法。教师一定要尊重学生的这种个性化的体验,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

4、在对比阅读中感悟文中对野蔷薇描写的作用:

⑴ 去掉具体描写森林景色和野蔷薇的句子,用课件显示改编后的课文,启发学生说说有什么不同。

⑵ 引导学生在讨论中探究,感悟课文描写野蔷薇的作用:被铃兰花簇拥有的野蔷薇非常美,但大雨中的野蔷薇却显得娇嫩弱小。小萨沙用雨衣保护野蔷薇固然有妈妈的启发和鼓励,但更多的是出自他那颗对美好而弱小事物的关爱和保护的童心。没有这美丽而弱小的野蔷薇,也许难以真切地表现小萨沙那颗纯真的童心。

这是一个难点,教学中不必追求准确完整,关键是引发学生在阅读中感悟探究的积极性。

三、拓展

1、你喜欢萨沙吗?为什么?你还喜欢谁?

2、萨沙不甘心做弱者,不愿只享受别人给予的关爱,那你是否也保护过比你弱小的人或其他事物呢?

语文学习不仅仅是为了获得知识、发展能力,还应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凭借教材中的萨沙这个同龄人的形象,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来感受、体验学习伙伴的话,就能让学生和萨沙产生心灵的'共鸣,满怀和萨沙同样的感情走出教材。

四、练习

试着写几个问句和感叹句。

五、书写

学习剩下的几个字,重点指导两个带提手旁的字(托、摸),可以引导学生回想并按照以前学习的提手旁的写法练习书写。

1、学生观察,自己练习书写,教师巡视指导。

2、根据实际情况,教师范写指导。

3、师生、生生互相交流评价。

在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的交流评价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写字兴趣,提高书写质量。

〖词语解释

聚精会神:形容注意力非常集中。

大雨如注:注:灌。形容雨下得很大。

娇嫩鲜艳:柔弱纤细。

[阅读在线]

又见蔷薇

姚 远

这是雪白的蔷薇花。一朵、两朵、三朵朵朵花瓣都微微泛着生命的光泽,它们静静地开放在春天的阳光下,无拘无束地舒展着 望着眼前这些生长在山野水沼之间的蔷薇,我回想起自己寂寞的童年。每年春天,我家屋后的小河边总是开满了白色和粉色的两种蔷薇花。远远望去,长长的河堤像是铺了一条白色和粉色相间的绒毯。起风的时候,这绒毯微微随风飘动,好看极了!我很恋蔷薇那种胭脂般的淡粉花色,这是画家的调色板也很难调出的颜色。我深深地惊叹于大自然造化。可惜,这种花色的蔷薇,我以后再也没有见到过。春风拂过的夜晚,空气中到处弥漫着馥郁的蔷薇花香。

最令人向往的是秋末冬初的时候。爷爷带上小姑和我,划着一叶小舟去很远的地方钓鱼。当小船经过水草丰美的河边时,爷爷总会缓缓地停下船来,指着水边灌木丛中几个桔红色的小果子对我们说:去摘几个果子解馋吧!小姑伸出手去好不容易摘到几个。我放到嘴边一尝,竟甜中带酸,那是很诱人的味儿呀!我们边吃边笑,一路上高兴极了。后来我才知道,这是蔷薇的果实,可以入药。

我的家离学校很远,在读小学的五年时间里,我总是走在那条田间的小路上。记忆最深的是一次放学途中,我见到了雨中的蔷薇花。暮色苍茫时分,春雨还淅淅沥沥地飘着。这些水池边的蔷薇花就透明地浸在薄雾般的雨纱里,叶子闪着亮晶晶的雨珠,花蕊是金的,一阵阵诱人的花香扑鼻而来,雨点不断地在蔷薇的枝叶上,发出沙沙的声响我沉浸在大自然的创作之中,忘了自己。那时,我第一次发现自己离自然很近。

记得去年春末的一天,我和朋友一起坐在山上看海。当我的视线从茫茫海面收回来时,我竟发现了不远处的蔷薇花。在午后的阳光里,我惊奇地叫出了声。朋友疑惑地看了我一眼,这就是蔷薇花?我肯定地点了点头。朋友脸上露出了笑容,专心地注视起那开在幽谷之中的白色蔷薇花来淡淡的阳光下,蔷薇花独自默默开放的情景,给我们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独居小镇一隅,我很怀念那些在大自然中无拘无束生长的蔷薇花。令人羡慕的是:无论在哪里,它的生命总这样蓬蓬勃勃。在经历多少年的尘世沧桑以后,我才猛然发觉童年的蔷薇,竟是我生命中最重要的一部分。

我不是最弱小的教案 篇四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会用“芳香扑鼻、附近”造句。

4、理解课文内容,教育学生萨少一家人学习,自学保护弱小者。

两课时

1、板书课题。

2、“我”指的是谁? 他为什么说自己不是最弱小的?我们一起来学习课文。

1、自读课文,学习生字问:

⑴轻声读课文,画出生字同,读准字音。

⑵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2、检查自学情况:(弱小、闷热、蔷薇、聊天、滂沱大雨、低垂、娇嫩、纤弱)

聚精会神:形容注意力非常集中。

大雨如注:注,灌人。形容雨下得很大

娇嫩纤弱:柔弱纤细,

3、指名分自然段试读课文师生共同评议。

4、默读课文,理清脉络:

课文可分两部分,边读边想:课文可分为哪两部分?每部分讲的是什么?

第一段(第1自然段):写萨沙一家在假日里到森林游玩明萨沙是最弱小的。

第二段(第2~8自然段):写最小的萨沙在家人的影响下会了保护弱小者,表明萨沙不承认自己足最弱小的。

1、自读第1自然段,想想这一自然段告诉了我们什么。

⑴讨沦:

时间:假日

天气:闷热

地点:森林

人物:一家人

⑵小结。

2、细读第2~8自然段:

⑴默读第2自然段,用“──”画出描写森林美好的句子用“一”画出萨沙一家人相让雨衣的句子。

①讨论后出示句子。 林中旷地附近长着一丛丛野蔷薇,一朵花刚刚开放,粉红粉红的,芳香扑鼻。

自由读,说说读了这句话仿佛看到了什么,闻到了什么。

(读了这句话,我们仿佛看到了那朵刚开放的娇嫩鲜艳的蔷薇花,闻到了蔷薇花扑鼻的香味儿)

指导看图,理解“一丛丛”。练习用“芳香扑鼻”说话。

②看图理解“大雨如注”。

森林是这样美好,一家人坐在草地上,有的聊天,有的看书,心情多舒畅啊!突然天空下起厂大雨,课文中哪个词形容雨大的?

(大雨如注──雨下得真大,好像是从空中灌下来的)

在这“大雨如注”的时刻,萨沙的家人是怎样互让雨衣的?

③出示第5、6两句话。

指名渎,说说从这句话中读懂了什么。

(他们仅有一件雨衣,每个人想到的是保护比自己弱小的人,最后雨衣让给了最小的萨沙)

指导朗读。(“赶忙、又、却”要重读,出来)

④练习有感情地朗读第2自然段,过渡:萨沙的家人在大雨中相让雨衣

⑵理解妈妈的话:

“每个人都要保护比自己弱小的人。”

引导学生联系上文说说萨沙的父母、姐姐在大雨中是怎么做的。

他们的行为说明了什么?(每个人都在自觉地保护弱小者)

指导朗读。(强调“每个人”,用肯定的晤气渎)

指名读,齐读。

⑶指导看图,学习第7自然段:

萨沙明白了这个道理后,是怎么做的?(看图:萨沙把雨衣盖在了比他弱小的蔷薇花亡)课文是哪一个白然段告诉我们的?

指名渎第7自然段。用“a”标出描写萨沙动作的词。(朝着、走去、掀起、盖在)

理解“滂沱大而”、“娇嫩纤弱”。

指导朗读。

⑷理解萨沙的话:

“现在我该巧;是最弱小的了吧,妈妈?”萨沙为什么说自己不是最弱小的?(因为自己弱小的蔷薇花)现在他保护了比指导朗读。(要把萨沙能保护弱小者那种自豪的语气读出来)

⑸指导分角色朗读萨沙和妈妈的对话。萨沙的三次问话要读出天真、可爱的语气妈妈的话可读慢些,要读出亲切、和蔼的语气。同桌分角色朗读,指名分角色朗读。

萨沙在家人的影响下,学会了保护弱小者。生活中,同学们在今后的也应当像萨沙—家人那样自觉保护弱小者。

1、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2、积累成语。

3、造句。

我不是最弱小的教案 篇五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讲述这个故事。

2、学会生字,理解新词意思,并能欣赏有关词句。

3、理解课文内容,感悟萨沙一家人自觉保护弱小者的高尚品质,从中接受教育,养成良好道德行为。

4、教学时间:两课时

一、读通课文,讲述故事。

1、检查预习

(1)昨天要求大家读一个小故事——《我不是最弱小的》,都读熟了吗?有不认得的字词需要帮助吗?

(2)指名分节朗读课文,检查自读情况。

2、讲述故事

谁对这个故事感兴趣,愿意来讲一讲。

(稍作准备后请两位学生讲述并简评)

二、细读品析,积累词句。

1、说说在这个故事的描述中,哪些词句比较欣赏。

(1)“林中旷地附近长着一丛丛野蔷薇,一朵花刚刚开放,粉红粉红的,芳香扑鼻。”

引导体会花的美:多,娇嫩,颜色鲜艳,香气浓。并指导朗读。

老师读句子,学生闭眼想象,然后看插图,再感情朗读。

(2)“大雨如注”引导从课文中找个近义词,帮助理解。

(3)“滂沱大雨已经冲掉了几片花瓣,花儿低垂着头,因为它娇嫩纤弱,毫无抵抗能力。”

引导体会野蔷薇花在大雨中柔弱无援的样子,并指导朗读。

三、再读课文,理清课文脉络。

1、默读课文,思考:课文可分为哪两个部分?每部分讲的是什么?

2、分段:

第一段:(第1自然段):写萨莎一家在假日里到森林玩,点明萨莎是最弱小的。

第二段(第2-8自然段):写最小的萨莎在家人的影响下,学会了保护弱小者,表明萨莎不承认自己是最弱小的。

四、精读第一段。

1、自读第1自然段,想想这一段告诉了我们什么?

2、讨论:时间:假日地点:森林天气:闷热人物:一家人

3、小结。

五、指导写字

“蔷薇”两个字上小下大,草字头占整个字长的四分之一;“附、聊、滂、沱娇、纤”要写得左窄右宽,注意“垂”的笔顺。

六、作业

1、钢笔描红。

2、抄写词语。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一、复习导入

二、今天我们继续学习14课《我不是最弱小的》(读题),这是一篇很有人情味的课文。先来复习一下生字词。

(1)开火车读词语。

闷热弱小旷地掀起低垂附近粉红粉红的芳香扑鼻几滴雨点在雨如注滂沱大雨野蔷薇娇嫩纤弱萨沙托利亚

(2)导入:这是发生在一个外国家庭的故事。谁来介绍一下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天气、人物。(指名说)

二、精读课文第二小节

1、过渡:在一个假日里,一家人高高兴兴地去郊外度假。(放音乐)引读第二小节的前两句话。听着这么美的音乐,读着这么美的文字,你感受到了什么?(森林的美好)

2、萨沙一家人分别在做些什么呢?

3、多么详和的画面啊,拿好书一起来读第2小节的前3句话。

4、突然(放音乐)描述:雷声大作,先是—,接着—,什么叫大雨如注,你还知道哪些词是形容雨大的?(倾盆大雨狂风暴雨滂沱大雨)

5、过渡:一场大雨打乱了一家人的度假计划,却也让我们看到了亲情的可贵。大雨中,一家人的表现是怎样的?(相机板书)

6、雨下得这么大,爸爸、妈妈却把雨衣给了萨沙,这是怎么一回事呢?

三、学习第3—8小节。

1、导入:萨沙不明白爸爸、妈妈为什么这样做,他是怎样问妈妈的?他妈妈又是怎样回答的?

2、学习第一次对话(3—4小节)

(1)引读:萨沙问道—

(2)理解重点句子(出示:每个人都要保护比自己弱小的人。)

(3)读读、想想、说说你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

(4)联系上文说说:萨沙的父母在大雨到来时是怎样保护弱小者的。

(5)指导朗读。(肯定的语气)

3、学习第二次对话(5—6小节)

(1)听了妈妈的话,萨沙的表现怎样?

(2)妈妈的话应该怎样读?

(3)比较句子(知道反问句可以加强语气,更能表明妈妈的意思)

(a)要是你谁也保护不了,那你就是最弱小的人。

4、指导朗读出反问的语气。

5、学习7—8小节

6、听了妈妈的第二次答话:萨沙是怎么做的?

7、看图想像:萨沙会说些什么?爸爸、妈妈和姐姐会说些什么?

8、书上是怎么说的?(出示小黑板:用笔画出描写萨沙动作的词语;用曲线画出表示蔷薇花弱小的词语;联系上文说说萨沙为什么要这样做;把这小节读好)

9、讨论交流

10、给蔷薇花盖好雨衣的萨沙,会说些什么呢?(出示:现在我不是最弱小的了吧,妈妈?)

11、你是怎么理解这句话的?(现在我保护了比我弱小的蔷薇花,我应该不是最弱小的了)

12、指导读好反问句(自豪的语气)

13、四人小组分角色朗读3—8小节。

14、讨论反馈

四、联系实际,加深理解。

1、大雨来临时,爸爸把雨衣给了妈妈,妈妈又把雨衣给了萨沙,最后萨沙将雨衣盖在了蔷薇花的上面,这么做是为了保护比自己弱小的人。(指板书)学了课文,作为萨沙的同龄人,你有什么体会呢?

2、指名说说

3、小结: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也应该自觉保护弱小者,当别人遇到困难时,应伸出援助之手,同学们之间更应和睦相处,对一些比自己弱小的人或是小动物以及花草树木应该爱护、关心,这样世界才会更美好。

五、作业:

1、把自己最想说的话或感受最深处写下来。

2、抄摘自己欣赏的词和句,并试着运用其中的一、二个词语。

3、把这个故事讲给家长或小朋友听。

我不是最弱小的教案 篇六

1、 会认14个字,会写12个字。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问号、感叹号表达的不同语气。

3、 有不甘为弱者、应该保护弱小者的意识。

重点:认字、写字、朗读课文。体会问号、感叹号的不同语气。

难点:末-未的区分;有不甘为弱者、应该保护弱小者的意识。

教学方法:自主探究识字、小组合作检查、朗读感悟。

教学准备:投影仪、卡片、古筝曲。

一、揭题导入

1.板书课题。

2、生齐读课题,可以说弱小的( ),弱小的反义词是?(强大)。

3.课文中我指的是谁? 他为什么说自己不是最弱小的?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课文。

二、初读课文

1.自读课文,学习生字。

(1)轻声读课文,圈出生字,读准字音。

(2)把课文读通、读顺。

(3)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2.检查自学情况,你有哪些不理解的词语呢?预设:(弱小、闷热、蔷薇、聊天、低垂、娇嫩、纤弱)

3、你能把这些句子读好吗?

a原来有一丛野蔷薇,被铃兰花簇拥着,开出了第一朵粉红色的花。

b 带着露珠的花朵随风舞动,芬芳扑鼻。

c 大雨已经打掉了两片蔷薇花瓣,花儿无力地垂着头,显得更加娇嫩。

4、指名分自然段试读课文,师生共同评议。

三、细读课文

1、自读第1自然段,想想这一自然段告诉了我们什么。

(1)讨论

时间:假日 天气:闷热

地点:森林 人物:一家人 事件:一家人到郊外游玩

这种写文章的方法把事情交代的很清楚,在我们写日记或作文的时候就可以学着这样来写。

(2)出示森林的美丽图画:你在图中看到了哪些美丽的景象?你能用朗读把这些美好的景色表现出来吗?(生读)

四、 写字指导

1、弱字,要注意提示两个点、提的写法。

2、末字,可与未字进行比较,应该采用扩词等多次复现的方法来区别。

3、芬、芳二字可以一起指导,草字头的横不应太长,两竖下方可以略向内斜,写出呼应感,芬字的撇捺要舒展,芳字的中横要写长。

4、扑、托、摸都是提手旁的字,可以结合以前学习过的写法来指导。

5、教师范写

6、学生练写、讲评指导。

一、复习

1、上节课我们和14个生字交了朋友还记得吗?(学生开火车读生字)课文中有些词语也非常好可离不开这些生字。(出示词语,男女生配合读,师生合作读)这些生字藏到别的句子里还认识吗?(出示含有生字的三个句子,周末我在那芬芳的气息随风飘荡,指名读句子。

二、学文

1、(出示课文图片)上节课我们还认识了这一家人,谁是最弱小的呢?指指看哪个是萨沙?萨沙他可不承认自己最弱小,想想看他做了一件什么事来证明他不是最弱小的?

2、回过头来我们看看课题,谁来读?(读课题)读一个课题简短的几字你们就各有各的读法,那究竟怎么读才能表达萨沙的心情呢?学完课文你们一定会有新的体会。拿出课本,把书打开。

3、在美丽的森林里,空气清新,一朵弱小娇嫩的野蔷薇引起这一家人的注意,特别是萨沙的注意,文中写野蔷薇的句子在哪呢?需要我们自己去找。请你们把描写野蔷微的句子画下来。说一说。(指名)

预设:

出示句子:原来有一丛野蔷薇,被铃兰花簇拥着,开出了第一朵粉红色的花。带着露珠的花朵随风舞动,芬芳扑鼻。

(1)教师可抓住簇拥第一朵让学生感悟萨沙虽然那么小,但他多么善于发现,关爱身边的小事物。

(2)同学们,就让我们当一回善于发现,关爱小事物的萨沙吧!

朗读萨沙的话看!这儿还有一朵野蔷薇呢!

出示句子:大雨已经打掉了两片蔷薇花瓣,花儿无力地垂着头,显得更加娇嫩。

比较异同。说说自己的感受。

通过比较,让学生感悟轻轻地写出了萨沙关爱蔷薇花,深怕自己不小心弄坏了蔷薇花的怜爱之情。

4、两次描写野蔷微,你有什么不同的想法吗?

预设:

生:雨前的特别有劲,雨后就没劲了。

生:第一段特别高兴,第二段不高兴。

师:你能说说为什么高兴为什么不高兴。

生:第一次是第二次是大雨打掉了两朵花辩

生:雨前特别漂亮,雨中虚弱。

生:雨前特别美丽,雨后不那么美丽。

师:带着我们的体会来读这段一定特别有味。

师:你读得太动情了还加上动作,你读得太好了,我不敢读了。

好了,被大雨打掉的野蔷微应该怎么读呢?我想来读一读,行吗?

生:不行。

师:那你来读。

生读:

师:我还跟你比赛。

师读。

生2读。

师:此时的蔷薇花最需要什么?假如你就是蔷薇花,你会怎么说?假如你就在这朵弱小的野蔷微的旁边,你想说点做点什么呢?

生:我想拿一把雨伞给它。

生:我想拿木棍搭个房子。

生:让雨停了。

5、萨沙是怎么做的?把描写萨沙做的动词用圆圈画出来。

比较句子:

(1)萨沙掀起雨衣,遮在蔷薇花上。

(2)萨沙掀起雨衣,轻轻地遮在蔷薇花上。

6、萨沙和你们一样,他也要像你们一样保护弱小。我们快速读课文,让我们看看萨沙说了几句话。(生快速读,指读)

7、声音亮起来了,在小组里讨论一下,同样是萨沙的三句话,意思一样吗?(小组讨论)第一次怎么样?是呀,他用不服的语气跟妈妈说,不承认自己是最弱小的。你体会得真好,能读出这种语气吗?(生读)

预设:

师:第二次问话体会很好。那第一次呢?

生:萨沙不知道的问他,

师:不知道就是

生:不明白不理解。

师:不明白妈妈为什么要把雨衣给我呀。谁来读读?

生读:萨沙不解地问妈妈:

师:读出了疑惑不解的语气。那最后一次呢?

生:就是说我不是最弱小的了。

师:你似乎还是弱小的。

生再读:

师:你似乎有点勇敢了

生再读:

师:你不是,你不是弱小的。

师:萨沙从不理解不服气到什么了呢?

生:勇敢。

师:心情能勇敢?我现在不是最弱小的了,我的心情怎样?

生:高兴。

师:由不理解不服气,到证明自己最勇敢的。能读好这三次问号吗?

生:能。

师:我有一个小建议,找你的同学读读,找找不足,提提意见,争取读得好一些。

小组读。

师:孩子们你说萨沙心情发生了变化,你说她是怎么发生变化的呢?谁来跟我合作,我当妈妈,谁来当萨沙?

师生合作读。

师:想读吗?

生:想。

师:咱们这样读,在小组里分角色读,怎么分工呢?

生:妈妈、萨沙、旁白。

师:好,现在开始小组读,哪个小组读得热烈,我就找哪个小组读,我要开始观察啦。

各小组热烈地读了起来。

师:哪个小组读得好?指名读

师:尝到了展示自己的滋味吗?

生:尝到了。

师:什么滋味?

生:高兴。

师:好,谁再来展示一下。这回可是读全篇课文。

生读。

师:你们读得真好,下面我们回到课题上来,怎么读才能表达出萨沙呢?连读三遍课题。

8、在生活中你是最弱小的吗?说说看?

预设:

生:我不是最弱小的。有一次我们家来了个三个月的婴儿,我扶着他走路。

师:三个月你就扶着他走路,你真伟大。你成功了吗?

生:成功了。

生:我不是最弱小的。我们家有只小狗老欺负小猫,每次他欺负小猫的时候我就说他。

三、总结全文

萨沙在家人的影响下,学会了保护弱小者。生活中,同学们在今后的也应当像萨沙家人那样自觉保护弱小者。

四、写字

上节课我们学了六个字,这节课我们还要学六个字,来看看这几个字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示:利 铃 应该 夏

学生写字,老师指导并检查写字姿势。

板书设计:

我不是最弱小的

雨衣

妈妈 托利亚萨莎

作业设计:

1、 听写生字。

2、 积累两处描写蔷薇花的句子。

3、 把帮助弱小的故事讲给同学听。

转载请备注原文地址:https://www.t7t8.net/yanjianggao/943065.html
移动端网站原文地址:https://m.t7t8.net/yanjianggao/9430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