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t7t8网 >  生活常识 >草鱼的鱼油 草鱼鱼胆配茶油

草鱼的鱼油 草鱼鱼胆配茶油

更新时间:2023-01-20 07:32:19 点击: 来源:yutu

1. 草鱼胆泡茶油功能与作用

1、用料:

鱼头800g、番茄2个、鸡腿菇120g、老豆腐100g、菠菜100g、鹌鹑蛋适量、蛋饺适量、盐适量、油30ml、生姜半个、大蒜半个、料酒30ml。

2、做法:

(1)首先将颜值爆表的利仁火锅清洗干净。

(2)鱼头洗净,抹上盐,浇上料酒,腌制40分钟到一个小时。

(3)平底锅中(也可以直接放在利仁火锅中煎制哦)加入油,烧热后加入鱼头,煎至边缘略微焦黄。

(4)翻面后,加入大蒜和生姜再煎三五分钟。

(5)利仁火锅底部铺上鸡腿菇,鱼头和生姜大蒜一起放在鸡腿菇上,再加入番茄块、老豆腐、鹌鹑蛋等。

(6)加水没过鱼头,大火煮至沸腾,然后转小火慢煮。

(7)视鱼头大小,15-20分钟后,就可以慢慢品尝美味了,慢慢加入菠菜、蛋饺等其他食物,即可。

2. 草鱼油的功效与作用

具有增肥、延缓皮肤衰老、缓解饥饿等功效与作用。草鱼肚子里面的油属于脂肪组织,同时含有较多的营养物质,可以促进脂肪的堆积起到增肥的作用。草鱼肚子里面的油还含有营养价值丰富的物质如维生素E、维生素C,可以起到较好的抗氧化延缓皮肤衰老的作用,有助于缓解人体的饥饿感。

3. 草鱼胆有什么功效

草鱼都是有胆的,食用鱼胆不仅不能治病,反而会引起中毒。特别是吞食较大鱼的胆更易发生中毒。

胆汁中毒的鱼类主要是淡水养殖鱼如青鱼、草鱼、鲢鱼、胖头鱼、鲤鱼等的胆汁中含有鱼胆汁毒素,其耐热性强,不容易被高温和乙醇破坏。所以无论生吃还是熟食或用酒冲服都有可能中毒。胆汁毒素主要损害肾脏、肝脏,亦可损害心、脑、神经系统等。有些草鱼没有胆是因为有些人是没有发现而已

4. 山茶油泡鱼胆的功效

鲊鱼做法:

制作的诀窍主要有4点:一是材质要好,选择至少5斤以上的鲜活大草鱼或者大青鱼;二是用酒一定是50℃以上的高度白酒,因为市场上假酒太多,最好是购买品牌酒;三是选择连续晴好天气晾晒,一气呵成;四是红米粉质量有保证,建议去大商场购买。

具体做法如下:

1、买回来的新鲜大草鱼(或大青鱼),洗净破开鱼腹,掏干净内脏,千万注意不要将鱼胆弄破,刮干净鱼腹内的黑膜,摘除鱼腮,再在鱼背上划上宽为3厘米左右、深2~2.5厘米的花刀。喜欢吃新鲜鱼头的,将头部砍下另外烹饪。

2、剖好的鱼放入干净的搪瓷盆中,加入适量的食盐,将鱼身里外抹个遍,以及刀花处,保证盐分分布均匀,腌制3~5天,让鱼肉由白变浅棕红。

3、如果鱼太大,可将鱼剁成3截再上盐,整条鱼的话日后比较方便晾晒。也可以砍成小块腌制,用竹簸箕晾晒。

4、选择晴好天气,将腌好的鱼在大太阳底下晾晒几天,至大半干。太湿润不利于保存,6、7成干的比较好。

5、晾晒好的鱼剁成小块,然后将白酒倒入碗中,加入红曲粉和五香粉搅拌均匀,放入红曲粉酒液中几遍,鱼块立马变成鲜艳的红色,再放入另一个干净的碗中,放置半小时沥一下残留的酒液。

6、准备一个无水无油的干净容器,将鱼块一块块夹入其中,一层层码好,每层丢放2~3瓣八角,最后用保鲜袋折叠2~4层,覆盖住容器口并用棉绳固定好,盖上盖子密封好,放在避光通风处。保持坛底干爽,静候1个月,让其自然发酵。

7、一个月后开坛,有浓郁的香气扑面而来。夹出几块鲊鱼,倒入适量的茶油,再加入一勺剁辣椒或者少许干辣椒,撒上几粒豆豉蒸15分钟即可。这样的鲊鱼开胃又下饭,比烟熏鱼还好吃。

5. 草鱼胆泡茶油功能与作用是什么

1、食材:姜3大块、大蒜5瓣、生抽1勺、盐10克、辣椒粉4勺、茶油10克、豆油10克、米粉半袋、葱2根、鲩鱼1条。

2、刚杀的鲩鱼将鱼头和鱼身分开。

3、姜拍成大块,蒜切半。同时将大锅装8分满的水并烧开。

4、水烧开后加入姜蒜鱼头和一半的鱼身,煮5-10分钟。有股鱼香味扑面而来。

5、放入剩下的鱼身继续煮。加入盐和味精调味,汤不用太咸了。

6、这时候将热油倒入加了盐的辣椒面中并将油拌匀。

7、沸水煮5分钟后,就可以开始倒入辣椒油咯,这个时候千万不要吝啬,把烧热的辣椒油一大碗全部倒入锅中,看着鱼汤慢慢地变成深红色,接着一股很浓的辣椒香味会飘散出来,这时就可以盖上锅盖了。

8、最后,把灶的火力减小,文火状态即可,慢慢熬汤,大概1个小时左右,汤里的鱼肉精华便会全部溶于汤中,并且在佐料的辅助下,鱼腥味已经完全去除了,辣味和鲜味会灌满整锅汤里。

9、粉提前泡好。

10、水开后加入泡好的米粉。

11、将碗中加入生抽盐和葱花调味。

12、放入煮好的米粉。

13、再加入熬好的鱼汤。

14、加上一个煎蛋即可 。

6. 草鱼胆泡茶油功效作用

鱼鲊的做法:主要原料:

活草鱼1条(3000克以上)、糯米500克、姜50克、蒜子50克、精盐、高度白酒、胡椒粉、辣椒粉、生茶油、麻油适量。

制做方法:

1、首先将活草鱼的尾部剁一刀,置于清水池中约半小时,待放净血后再捞出宰杀、去鳞、去腮、洗净,然后用干毛巾擦干鱼身上的水分后切成带骨的鱼条,厚度以1cm以内为宜,若鱼条仍有血水渗出的话,需再次放入清水中洗净、沥干;糯米入锅炒熟至深棕色,然后磨成粉就成了黑米粉;姜切成末,蒜子拍成茸。

2、将完全沥干水分的鱼条倒入一盆内,加入姜末、蒜茸、适量精盐和适量高度白酒腌渍半天,再倒进漏勺中沥干水汁,然后再倒入一盆中,加入胡椒粉、辣椒粉、黑米粉、生茶油、麻油拌匀,最后放进干净的坛子里,盖好坛盖、加坛沿水密封,腌制十天至半个月。到时同吃咸菜一样,想吃了即可随取随吃,也可蒸熟后再吃。

7. 草鱼胆泡茶油功能与作用与禁忌

用料:鱼肉300克(霉鱼)

步骤:1.霉鱼,红辣椒、大蒜、老姜

2.把红辣椒、大蒜、老姜切成你想要的形状,备用3.热锅再放入油,(烫锅入油,再加入一点点食盐,这样防贴锅也防油溅,以后炸东西都可以采用些方法)

4.油温9成左右再放入鱼炸半分钟左右再翻炸另一面。表面金黄再小火炸二到三分钟。取出备用

5.锅里留少许油放入切好的配料,爆炒加入少许盐(霉鱼本身就是有盐的,够配料的盐就可以了)

6.再翻抄几下,放入少许料酒生抽再翻抄。

7.出锅装盘

8. 茶油泡鱼胆有什么功效

平江特产平江火焙鱼 俗话说,鱼吃跳。现在营养专家加上了一句:“鱼吃小。”小鱼比大鱼更有营养。怪不得我家乡出产的平江火焙鱼历来那么走俏呢。顾名思义,火焙鱼就是用细火焙烘加工的鱼。它不像僵硬的干鱼、盐渍的咸鱼,它焙得半干半湿、外黄内鲜,这就兼备了活鱼的鲜、干鱼的爽、咸鱼的味。莫看平江火焙鱼的个头只有小指头般长短粗细,弄起来这颇费周折。 先说焙火焙鱼的鱼,就极有讲究。它必须是江河塘库里野生野长的小小的肉嫩子鱼,这类鱼暂时还没有人工方法来繁殖喂养。我的家乡平江县山高水长,境内溪河漫流,山塘密布,无论是大河小溪,还是浅塘深库,总是生衍着无穷无尽的肉嫩子鱼,在那清澈若空的浅水里自由自在地游荡。就像一方山水养一方人,鱼也是一方山水养一方鱼。东南西北四乡八岭,肉嫩子鱼的嘴脸、鳞色、形态各异,土名方号自然也各不相同,有的喊“摸沙机”,有的称“滞夹脑”,有的叫“麻嫩”,有的号“红须”。但都有肉嫩子鱼的共同特点:寸把长,指尖粗,肉多刺少,肠肚不苦,永远也不大,永远也捕不尽。同一口山塘,同一段流水,每天都有人去捕,但从来没有听说谁一回捕涝过几十、上百斤的肉嫩子,也从来没有遇见过撒清水网打空转身的。漫步城镇各处的菜市场,总能看到有人提着那长方型的竹蓝子来叫卖火焙鱼。火焙鱼必须薄薄一层地摊开,这才新鲜。在我孩童的岁月,农民提到县城里来卖的火焙鱼,都是用一张荷叶、瓜叶或是字纸一起一起地摊着的,日记本纸大小一起,每起卖一角钱、两角钱。现在是要三、五块钱买一两了。 这肉嫩子鱼其实是极容易捕捞上来的。可以撒网,可以鲋凼,可以安钻籁,可以刮捞子。在我看来,十八般渔艺中,最有意思的便是“阵鱼”。小时候到乡下外婆家,“阵鱼”曾带给我无尽的欢乐与喜悦。找来一块方桌大小的蚊帐布,用两根竹条弯成十字架将布的四角绑住,安一根长绳子吊索,便做成了一个四方形的鱼罾。鱼罾里面撒上些白米饭和糠饼作诱饵,再搁上一块卵石作沉坨,用竹竿挑着,颤悠悠地沉下水塘里去。过不了多久,塘里的肉嫩子鱼见到白花花、香喷喷的饵食,便会抢着进来吃食。殊不知落入了我们设下的捕鱼阵。每隔一段时间,我们用竹竿稳稳地将鱼罾挑上来,一出水面,水点直滴的鱼罾里总会有几只肉嫩子鱼活泼乱蹦。碰上运气好,有时还能“阵”到几寸长一只的鲫鱼和游叼子鱼呢!而现在,总有人喜欢用毒药闹鱼或是用电流打鱼,这种赶尽杀绝的竭泽而渔,使得原来到处都有的肉嫩子鱼,日见地稀少了。 肉嫩子鱼焙烘火焙鱼,是不用开肠破肚挤去内脏的。这类鱼虽然肚子里也长有小小的苦胆,但由于山里水质好、无污染,吃起来绝对没有半点儿苦味。焙火焙鱼是个过细的活儿。将那牛二阔锅洗净,用柴火烧热了,细细地涂上一层茶油,再将那鲜活的肉嫩子鱼倒进锅里,匀匀地摊开来,锅热油温,那鱼儿几个翻滚,自然是周身沾上了清油,这样便不会结锅。灶里的暗火正红,鱼锅热气蒸腾,渐渐地水气散去而只闻鱼香扑鼻而来。隔一段时光,便捣红捣红灶膛的暗火,轻轻地翻转翻转鱼摊。象是烧窑的大师傅,火候掌握精确的,焙出来的火焙鱼,只只完整如初,不粘不烂,不焦不枯,香喷喷,金灿灿,一望便令人垂涎三尺。 火焙鱼的做法也是五花八门,无论煎炒蒸汆都是开味的好菜。平江火焙鱼的出名,在做法上自然也有独树一帜。最有名的应当算是酸辣火焙鱼熬豆腐。红锅冷油,抓上一撮火焙鱼丢进去,稍作翻炒,开半锅汤,放盐、姜、酱、醋、大蒜、紫苏叶,青椒或干椒皆可,再选上大半斤那乡下来的油豆腐,那种麻石磨盘磨出来的皮薄心空油黄黄的油豆腐,烧开后盖上用文火慢慢地熬着。对了,酸辣火焙鱼熬豆腐,还有酸料没有说。这酸料却不能是一般的酸醋能够代替得了的。它必须选用平江百姓人家起养的酸坛里的酸刀豆、酸萝卜,切成细条佐进去,这才是正宗的平江酸辣火焙鱼熬豆腐。单是酸坛里夹出来的那几块坛子菜,就会让你口水直滴,何况还有油豆腐加火焙鱼呢。 引 平江白术 平江白术又名“冬术”、“于术”,“盛产于平江县三阳、安定、加义、长寿、金龙、钟洞等地区,故称为平术”。 白术是“一种重要的中药材”,“在平江县已有400多年人工栽培历史,久负盛名”。明代嘉靖载:“平江产有白术(以紫花者为上)”。杰出的明代医药学家在1578年(万历六年)著的中也有白术“瘦而黄者,是幕阜山所出”的记载。清代同治“物产”篇盛赞“平术最著名,自然山地垦阔后,天生述殊不易得。”可见,“平术早已是平江的传统地方特有珍贵中药材”,“除畅销国内市场外,还销往东南亚各国和美国、日本等国,在国内外药材市场享有盛誉。” 引 平江白术“属菊科苍术属,系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株高30至60厘米,茎直立,上部分枝,叶不分裂,茎下部叶有深裂”,“茎部木质化,微有纵槽;草质,椭圆形或卵状针形;花小,多数呈紫色,顶生;果实为瘦果,长椭圆形,被有黄色绒毛”。平术“九至十月开花,十至十一月结果;根茎粗壮肥厚,略呈拳头形,少数有不规则的分枝。地下茎块为药用部分。” “在市场上销售的平术系烘干的根茎,分为烘装平术、天生平术两类。在质量上。烘装平术以身干,个重,坚实,无空心,断面黄白色,有朱砂点,无焦枯黄为佳。天生平术以体大,外形美观,似拳头状,柔软,断面黄白色,显油性,味甜者为佳。” 平江白术的“主要药用化学成分是挥发油,含量为1.32%,在国内白术中首屈一指,被称为‘南方人参’,药性温和,味甘苦,气清香,对人体有健脾胃,助消化,降低血糖,抗血凝,强壮去湿,抗菌,行气,止泻,利尿,安胎和中的功能,常用于主治脾虚劳倦,,腹胀,泄泻,眩晕,水肿,自汗,等多种病症,对细胞有体外抑制作用。” 平江白术“喜阴凉干爽气候,怕高温多湿,忌连作。据实地试验观察:当气温在30℃以下时,植株生长速度随气温升高而加快;当气温升到30℃以上时,生长受到抑制。平术地下部分的生长速度以26℃至28℃最快。因此,平术对环境选择性较强,适宜在自然植被好,雨量充沛,短,直射光少,保水保肥能力强,排水性能良好,有机质、氮、磷、钾及微量元素含量较多的板页岩风化物形成的中性偏酸土壤和海拔500米左右的中低山、山坡地生长发育”。“平江县东南面有连云山,北面有幕阜山,既阻挡着偏南来的暖流,又抵御了北方冷空气的入侵,形成了夏季不热、冬季不冷的特殊山地小气候。全县板页岩成土面积占55.6%,土层厚度大于40厘米的土壤占80%,PH值在5.5至7之间的土壤占67%,其中微量元素含量较多。县内多数地区深山谷地多,短,气候温和,雨量充足,土质肥沃,最适宜平术生长发育。加之该县在长期的平术生产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有一套高产栽培技术和先进的加工工艺,因此,发展平术生产是活跃山区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 平江桂花蜜 平江县境内丘陵连绵起伏,气温柔和,非常适宜山桂花生长。平江蜜的蜜源为开满山岗的山桂花,故平江蜂蜜又叫山桂花蜂蜜,为湖南著名特产。平江蜂蜜外观呈乳白色,气味清香,浓度比其他蜂蜜大,一般都在42度以上,最高的可达46度。甜度也很高,含葡萄糖或果糖70~80%,一直被人们称为蜜中之王。平江蜂蜜扬名中外,质量好,与当地特产的山桂花有着密切关系,冬天百花凋零,而山桂花却傲然怒放,花期较长。其中冬桂品种从10月25日左右可以一直延续到12月下旬。冬桂花凋落后,又是春桂花开花时期,从2月4日左右到3月初,时间长达1个月。故平江县历年来都是蜂匠钟爱之地。 引 平江酱干 平江酱干起源于湘鄂赣边塞重镇长寿街,故又名长寿酱干。这长寿街是以长寿老人多而得名的。传说年寿最高的是一百八十岁。 长寿街名字的来历是个带有神奇色彩的传说,但这里历来出长寿老人,到如今依然是不争的事实。据科学研究,爱吃豆腐对人的健康极为有利。长寿街的人寿长,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这里的人特别喜爱吃豆腐。长寿街的豆腐自古就很有名气,特别嫩。长寿酱干也是一种豆腐制品,它的出现是近代的事情了。 有人开玩笑说,出酱干和出将军,是长寿街以及平江县近代对中国的两大贡献。平江县共出将军五十多位,在长寿街就有十位。原中央军委副主席张震上将老家的那个村子附近方圆五里就出了八位,人称“五里八将军”。张震副主席如今八十多岁,身板硬朗得很,是名副其实的“长寿将军”。酱干则是清咸丰年间百岁老人何维丰(1847—1947)的首创。他在长寿街上开有一家酒店。当时下酒的冷碟佐菜无非是花生米和猪头肉之类。何维丰老人想,我们长寿街人喜爱吃豆腐,要是豆腐能作冷碟下酒,该多好啊!他决心自己来闯一闯。经过多次试验,老人采用长寿街传统的卤制与烘烤食品工艺,将特制的豆腐干先用鸡汤、茴香、桂皮等卤制,再用木炭火慢慢地烘烤,让其入味,终于生产出了方寸大小、铜钱厚薄、乌黑油亮、芳香四溢的豆腐干,取名“多珍酱干”;每十片用棉线一匝,谓之一筒。由于味道醇美,耐嚼爽口,酒客们在店里喝完酒总是还要带几筒酱干回去。这样一来,酱干生意竟比酒生意还好。何维丰老先生干脆打起招牌开办酱干作坊。到民国年间,长寿酱干已是香遍湘鄂赣边区,成了平江的一大特产。建国以后公私合营,长寿供销社聘请何维丰老人的儿媳为技术员,逐步扩大了酱干的生产量。 酱干是豆腐制品,极易生霉变质,寒冬腊月也只能存放三五天,这就极大地限制了它的销售市场,只能养在深闺,走不出山门。改革开放后,采用现代保鲜技术生产酱干,并配上真空包装。平江酱干从此走出山门,畅销各地,饮誉海内外。就连远在京城的老将军们,一年四季都可以品尝到这家乡的风味了。无论来自天南海北的人,凡是到过平江的,没有不尝尝平江酱干的;凡是尝过平江酱干的,没有一个不是赞不绝口的。当然不只是待客佐酒,平日无事无味时拈一片放在嘴里嚼嚼,味道好得很呢。平江酱干耐人嚼,嚼的不仅仅是鲜、嫩、咸、辣、甜的五香味,嚼的还是一种独特的历史文化。当然,对我们平江人来说,更是多了一份浓浓酽酽的乡情。

求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