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t7t8网 >  观后感 >最新主持人大赛观后感(精选10篇) 主持人大赛观后感5篇

最新主持人大赛观后感(精选10篇) 主持人大赛观后感5篇

更新时间:2023-10-07 10:40:28 点击: 来源:yutu

观后感是种特殊的文体,通过对影视对节目的观看得出总结后写出来。什么样的观后感才能对得起这个作品所表达的含义呢?下面是小编带来的优秀观后感范文,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主持人大赛观后感篇一

《主持人大赛》嘉宾和评委阵容强大。著名主持人康辉和董卿作为点评嘉宾;评委方面,从学院导师、节目幕后制作人以及主持人三个不同角度甄选,组成了共计17人的评审团队。

参赛选手现场进行即兴考核。

当越来越多的电视观众看透了传统综艺节目的套路,而对他们冗长俗套的设计心生厌倦之时,另外一类专业色彩鲜明的综艺节目却来势凶猛,迅速占领屏幕,抓住了人们的眼球。

《主持人大赛》节目组以回归专业、专注比赛本身,‘内容不注水’的创新思维向《工人日报》解释其成功的原因。近年来,一批聚焦专业领域的综艺节目开始流行。一个引发业内关注的标志性的案例是,曾高擎娱乐大旗的湖南卫视,先后推出《时光的旋律》《声入人心》《神奇的汉字》等节目,走上精细化和专业化道路。

那么,这类节目凭什么获得了人们的欢迎呢?专业综艺又能否引领原创综艺突围?

主持人大赛观后感篇二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20xx主持人大赛》已经开播一段时间了,最新一场比赛已经进行到第三个阶段。在前两个阶段的比赛中,有全国六十强选手,其中十八个人脱颖而出,经过一段激烈的角逐,选手们经过评委们的层层筛选,成功杀入了第三阶段。

在第三阶段中,又分为两场比赛,在十八位选手当中,九位新闻类选手,将在一场比赛当中同台竞技。而九位文艺类选手,也将通过比赛,决出晋级到最终总决赛的六个名额。最终进入总决赛的,将有十二个名额虚位以待。

比赛一开场,主持人撒贝宁通过简短干练的语言阐述比赛规则,紧张激烈的比赛也继续拉开帷幕。本期节目是文艺类选手9进6,可以说对于选手压力非常大。

本次选题主要考察选手的“脚力”“眼力”和“脑力”“笔力”,设置实战考核主题为“走出去”,走出演播室,走到基层,去实地的探访,所有的十八名参赛选手,都去到了他们各自的探访地点。他们将结合他们探访的素材和收获,来进行现场的阐述。

这次每位选手有五分钟的时间把他们的所看、所感、所闻用语言的力量分享给大家。

她有一双大大且明亮的眼睛,让人一看就很有亲切感的新疆姑娘。她的名字叫依利米努尔艾麦尔江,大家都亲切地称她小米。她在vcr中告诉大家“成为一名优秀的主持人,是我的梦想”,入场时她告诉大家“走到这儿,我尽可能地去享受这个舞台,去做到最好的自己”。她抱着一颗平常心,迈着稳定的步伐走向舞台。

主持人大赛的主题就是“奋斗有我,为梦发声”,她的这次演讲仅仅贴合梦想和这次“走出去”的素材,紧紧围绕主题进行阐述。

小米这次去的地方是她自己的家乡,素材也是她从小生活、受教育的地方。她演讲的题目是《一堂好课》,主题是“沙漠里的大海”,把“小红柳”的故事分享给大家,回到梦开始的地方,用她那绘声绘色,华丽而朴实的语言,真情而温暖的故事,打动全场每一个人,让全场落泪。

小米在场上的每一次演讲都是拿出了自己全部的真情去表达,用真心去打动观众,用真心换真情。主持人有这样的真实情绪,是一件非常好非常好的事情。

当然,小米最后也是获得了全场最高分,第一名的好成绩,顺利进入总决赛。

主持人大赛观后感篇三

白居易曾说,蜗牛角上争何?石火光中寄此身。英国诗人(blake)也说:一粒沙里见世界,一朵花里见天国;手掌里盛住无限,一刹那便是永劫。(从丰子恺先生的《活着本来单纯》里看到就摘抄下来)下午在书中看到这两句话的时候觉得特别应此时的景此时的心情,今早三看《主持人大赛》,依然觉得收获许多,在这些选手身上,让我看到了看待人事的格局,让我看到了下沉生活的力量,也让我在思考,也许和他们之中的一部分处在相似的年级段,如新闻类选手邹韵,只是为什么我们的格局如此大不同?他们为梦想的努力,对自己而言真的就是一种鞭策。

正常比赛下来,中间环节衔接无缝,无任何广告插入,选手分钟自我展示和90秒即兴考核轮番进行,感觉主持人、选手、我女神董卿和男神康辉的点评,全程字字句句于我而言都是干货,没有一个字是多余,没有一秒钟是浪费。

有网友说这简直就是一篇篇高质量的申论,是一篇篇作文的典范,我觉得这于实用而言评价真是贴切。种草这个节目,一直追下去,也会对他们的发言逐一记录再去认真学习。

上周在家里无意看到这个节目,就随意看了几眼,第一个吸引我注意力的看到了我女神做点评嘉宾,那这个节目我一定会追。说起董卿,可能这于我而言,不仅仅是一个出色的主持人、制作人,因为她和她的一些节目承载着我和我父亲、其他家人间很多美好的回忆,特别是春晚,所以当知道董卿不再主持春晚开始,那种失落是难以用言语去描述的,没有董卿的春晚,于我而言,就没有什么感情色彩在里面了。后来的《朗读者》《见字如面》等,感觉都是治愈我的一些节目,看到她,就感觉看到了生活的希望和色彩。我真是太爱她,而她自身的成长历程,一直是我的榜样。我希望自己也有一天像她一样,像她呈现我的形象和感觉那样,腹有诗书气自华也好,懂得为自己热爱执着也好都需要一步一步去努力。

主持人大赛观后感篇四

央视主持人大赛第二赛段30进18的三场比赛全部结束,全国18强名单新鲜出炉。新闻赛道竞争激烈,刘妙然、白影、冯硕、邹韵、姚轶滨等实力选手突出重围;文艺赛道蔡紫、李七月领衔8位女选手晋级,尹颂成为男选手中的独苗,保留最后的冲冠希望。

新闻赛道考验选手的临场发挥水平,强强对话带来精彩的battle。而文艺赛道更考验选手的综合素质,形象、气质、潜力等也成为考核的标准。文艺赛道的全国9强选手中,第一场李莎旻子、第二场的依利米努尔·艾麦尔江(小米)和第三场的张舒越这3朵小花的晋级引发不小的争议,很多人认为她们的实际表现与高评分严重不符,17位专业评审的打分成谜,文艺赛道的比赛也被调侃为“选美大赛”。

李莎旻子、小米、张舒越在各自场次的表现都出现一定程度的问题,李莎旻子被指逻辑有问题、小米水了三分钟赛后也发文致歉、张舒越有跑题嫌疑且不接地气,400位大众评审给出的分数并不高,但17位专业评审都给出了高分,这样的高分也让3朵小花直接晋级下一阶段的比赛。

央视主持人大赛第二赛段第一场比赛,来自湖南卫视的李莎旻子第一个出场,她抽到经典节目是《元宵晚会》。她通过猜灯谜的互动形式将大家带入元宵晚会的现场,用花灯、火车票还有妈妈收拾的行李箱串联了整档节目的主持。整个主持过程流畅自然,节奏和时间控制得也不错,代入感也很强。

出题人朱迅很欣赏李莎旻子的表现,她表示:“你非常打眼,你内心的激情是你无可替代的长处。”董卿则认为:主持人是有任务的,需要在给出的三张图片中去寻找一定的逻辑,然后落到《儿行千里》这首歌。如果能在欢乐的时候把牵挂思念的情感再烘托描绘一下,整个晚会的层次会显得更丰富。

相对于网友们的差评,康辉则认为李莎旻子在舞台上有光,17位专业评审给出了97.100的高分,尼格买提、朱迅、高博、鲁健登央视主持都给出了高分。400位大众评审给出了95.662的评分,最后李莎旻子获得96.525分,获得文艺组第三,晋级全国18强。

比赛结束后,李莎旻子主持的逻辑也上了热搜,很多人认为这一场虽然服装、造型和肢体语言上的问题有所改进,但主持形式大于内容,逻辑不通而且有跑题的嫌疑,一点儿也不大气,是湖南卫视硬塞过来的。比赛至今,李莎旻子一路面对质疑一路晋级,最后闯入全国18强。湖南卫视这个身份是个双刃剑,给她带来关注度的同时也让她贴上“过度娱乐”“花瓶”等标签。

央视主持人大赛第二赛段第二场比赛,来自的维吾尔族姑娘依利米努尔·艾麦尔江(小米)抽到《星光大道》的考题,她需要根据朱之文、王二妮两位选手的信息做承上启下的主持。小米整个主持把重点内容都放到了与观众的互动上,现场气氛带动得不错,但是关于嘉宾的主题挖掘几乎没有,三分钟的内容大部分时间在尬聊,没有深刻有见地的情感注入,主持也无法真正打动人心。

面对小米的表现,朱迅认为小米复述的都是大家知道的信息,如果能拎出来他们梦想成真的那种更精华的部分,把它提升到一个高度,那就会成为这段串联当中比较出彩的部分。董卿也表示小米的讲述应该把人和节目本身关联起来,让文艺节目不仅仅只有表面的欢声笑语,也更多地有内心的真情实感。

面对这样一段“硬伤”明显的主持,400位大众评审给出了95.795的低分,但专业评审97.200分的高分还是让小米轻松晋级。

小米的晋级也引发网络热议,很多人对于专业评审的打分表示看不懂,并认为这样的分数明显虚高。看到了网络上的不断差评,小米在赛后也发文表示:对不起大家,这一场的表现确实不太好,接受所有的批评和建议!我会继续努力,也谢谢大家的关注。这个道歉也从侧面打脸大众评审的专业性。

央视主持人大赛第二赛段第三场比赛,张舒越抽到的题目同样是《星光大道》。张舒越在赛前也做了不少的功课,对敖日其楞和李玉刚这两位追梦人都比较熟悉,主持过程中还说出了两个人背后的小故事。整体上表现很大气流畅,但缺点也很明显:一开场就介绍选手已经演唱完《父亲的草原母亲的河》,显然审题出现偏差;现场的互动和作诗环节更像是套模板,与考题中的人物关联性差;整个情感上的讲述更多浮于表面,没有实质性的主题内容做依托,很难直戳人心。

面对缺点明显的张舒越,400位大众评审给出了95.472分,17位专业评审打出超高的97.300的分数,这个分数是第三场比赛中最高的评审分数,比表现几乎完美的冯硕(97.233分)和邹韵(97.000分)的分数还要高,显然这样的高分难以服众。

面对张舒越这样的高分,评审之一的陈临春在赛后给出答案:张舒越应该说是目前为止本赛段最年轻的一位选手,虽然还有一些青涩,但是有气质、雍容大方、有潜质,很适合主持一些综艺晚会。

央视时隔八年举办主持人大赛,吸引了众多优秀主持人参赛,经过层层选拔,60人进入电视播出阶段。可以说每个选手都倾注了很多的精力,但比赛开播至今也释放了一个很明显的信号:比赛成为央视的一场大型线上招聘会,央视太需要年轻有潜质的主持人,尤其是文艺赛道急需优秀的好苗子(女主持人),无论是综艺节目还是春晚都需要新鲜的面孔。

所以现在看来,以李莎旻子、小米、张舒越为代表的3朵小花的晋级就在情理之中了——她们年轻貌美,在舞台上很打眼,虽然青涩但有培养价值,可塑性强,假以时日可以成为央视的未来之星。

大众希望看到有有深度有思想的优秀主持人出现,央视专业评审则要看重颜值、气质和可塑性等等。但主持人大赛毕竟是一档公平、公正、公开的比赛,面对的是广大的受众群体,央视可以对年轻漂亮的选手给予包容和进步的空间,但专业评审坐在那里,所给出的分数一定要有自己的专业标准。所以,当迟茜、刘梦遥、刘熙烨等优秀选手被淘汰的时候,很多人开始质疑文艺赛道的评分标准,如今评审的打分也被看成是“选美大赛”。

主持人大赛观后感篇五

提起央视主持人大赛,很多人都不会陌生,因为从这个大赛中脱颖而出了太多优秀的主持人,如今他们活跃在一线并且可以说是目前我国广播电视行业的中坚力量。像张泽群、鞠萍、撒贝宁、胡蝶、王宁等等,他们都曾参加这场比赛。

今年的中央广播电视总台20xx主持人大赛,是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成立以来推出的第一个电视大赛。旨在为优秀主持人搭建一个顶级的展示平台,为中国广播电视事业输送全媒体、全球化、复合型的主持人才。

就在今晚我用主持人大赛官博的小视频看完了整场每位选手9分钟的比赛内容,期间还关注了一个走(邹)运(韵)小姐姐。说比赛现场神仙打架一点不夸张,不出所料,热搜预定,你瞧,#李莎旻子晋级#此刻已冲上热搜榜第3。

一、熟悉的赛制

这次的比赛分为了新闻类和文艺类两大赛道,比赛内容是3分钟自我展示和90秒即兴考核,两轮结束由两组评审团打分,1组17位专业评审去掉一个最高分,去掉一个最低分,第2组400位在线大众评审评分,分别得出两组评审团的平均分,最后专业评审分值的60%加大众评审分值的40%,算出选手最终得分进行排名。

看看这比赛内容,是不是像极了播音系的艺考?再看看赛制,是不是也非常熟悉?还记得吗?20xx年前的青歌赛好像也是这样的模式哦。

专业评审团除了有敬一丹、董卿、鲁健这样的主持人代表,还有像李洪岩(中国传媒大学)这样的教师代表。评审阵容可谓一点儿不含糊。

主持人大赛观后感篇六

比赛类综艺节目已经很久不叫大赛了,就像选手不称选手、评委不称评委,晋级淘汰的方式也不是打分排名,而是转身拍灯所以,当主持人撒贝宁去掉一个最高分,去掉一个最低分的话音落下,观众如同遇见熟悉的陌生人。

从10月26日起,《中央广播电视总台20xx主持人大赛》在央视一套播出。刚播第一期时就上了热搜,网友评价,整套流程像是主持人招聘大会:1小时36分的节目时长,包含17位评委介绍和12位参赛选手各两个环节的个人展示,然后评委现场给出建议并打分,最后按分数排名淘汰。

卖人设?煽故事?公布结果前制造悬念顺便插播广告?不存在的。在接受中国青年报中国青年网记者专访时,点评嘉宾康辉说:在播出时间很有限的情况之下,当然希望给观众的都是干货。专业评审敬一丹说:我以为比赛本来就该是这个样子。

总之,在20xx年深秋,一档有着30多年历史的老节目,时隔8年重回舞台,还是熟悉的配方,却又真的不一样了。

主持人的价值不是把自己的故事摆出来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20xx主持人大赛》(以下简称主持人大赛)原名《cctv电视节目主持人大赛》,从1998年起举办过6届,走出过张泽群、鞠萍、撒贝宁等家喻户晓的名主持。这一次是第七届。

在本届主持人大赛第一期节目中第一个出场的新闻组选手姚轶滨,中国传媒大学科班出身,现为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之声》的主持人。做这行的都知道这个比赛的分量,我等了好久。上一届大赛,姚轶滨刚从英国念完硕士回来,没赶上报名,没想到一等8年。

从报名开始,姚轶滨就发现节目组对选手的身份不太在意,报名就填表,前采的时候也不问你有什么故事,上去就比,下来就打分。录的时候觉得节奏很快,没想到播的时候更快。但姚轶滨很喜欢这样简单直接的过程:每个选手都是抱着一颗要赢的心来的,要把自己最好的专业拿出来。

文艺组选手龚凡从小就有做主持人的梦想。她是一名纯工科生,毕业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本科学的软件工程,研究生学的系统工程。之前与主持人最密切的关联是参加过山东卫视一档主持人选拔节目,获胜后主持了20xx年山东卫视春晚,在此之前,所有的主持仅限于学校活动。

龚凡觉得,自己的故事也许能形成一些人设标签,但作为一个主持人,重要的不是你是谁,而是你能给别人带来什么,我相信一个人的经历,最终能内化成你的眼界、你的表达、你在舞台上的一切,这才是你的价值,而不是把自己的故事摆出来。

作为大赛专业评审,敬一丹还是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主持人专业委员会主任,她把主持人大赛看成一项业务,它就应该是专业的专业的展示、专业的衡量。有的节目是要通过讲故事的方式去表达主题,而主持人大赛要考核的是主持人讲故事的能力。主持人本身是一个传播者,并非故事主角。

在康辉看来,如果一档节目只让人记住了主持人,反倒是这个主持人失败的地方,而且主持人大赛只是没有设置专门环节,并非完全舍弃讲故事。参赛选手有着不同的背景和成长经历,他们在表达中就会带出故事,比如,有的去过新疆偏远的县里支教,有的当过很长时间的记者。选手在台上和主持人、评委交流,这个过程也是在讲故事。

以前只是选拔主持人,现在探讨时代的需求

在敬一丹看来,主持人大赛不仅考选手,还考评委,如何挑选出更适合今天这个时代要求的主持人。她1988年刚到央视的时候,是主持人中的第一个研究生,而在本届主持人大赛中,选手普遍学历较高,几乎一半是硕士学历,良好的教育背景,会让人更有根底,在职业道路上走得更远。

除了学历高,曾经的央视主持人,必然是科班出身,而现在干什么的都有,他们来自不同的专业,甚至不同的职业。纯工科出身的龚凡说:我讲人工智能,我的学科背景让我能更懂这个专业、表达更准确;同时我能把专业讲得更通俗易懂,让观众更易接受。

曾经的《cctv电视节目主持人大赛》改名为主持人大赛,去掉了电视节目的限定,也体现了融媒体时代对主持人的新要求。敬一丹说:多元背景和海外留学经历,是主持人群体的需要,让这个群体更加多样、丰富、立体,也适应现在变化着的节目。

在比赛过程中,80后姚轶滨明显感受到了代际差异。第一期节目前最后一场淘汰赛,120进60,选手年纪从20岁出头到40多岁。年纪比较大的,穿的是西装等传统的新闻主持人的衣服,而年轻人的衣服就会更时尚更有个性,有穿短裤的、小马甲的。还有一个选手拿着自拍杆记录了自己参赛的全过程,做成了vlog。

在个人展示环节,姚轶滨准备的是电视产品,有的选手带来的是人工智能这样的高科技产品。以前可能就是选拔主持人,现在无论是选手、评委,还是节目组,都在探讨这个时代的问题大家到底需要怎样的主持人,我们会不会被技术所取代。

并不是哪一种形式更好,只是每个阶段观众审美不同

这一届年轻人觉得主持人大赛硬核,但在多年以前,比赛类节目都是这个模样,讲故事反倒是之后的创新而且在最初出现时,观众也十分买账。只是当一种形式越来越多,审美疲劳就出现了。并不是哪一种形式更好,只是每个阶段观众的需求和感受不同。康辉说。

面对好评如潮,康辉笑说,才播两期,不着急,再看看。并不是所有的综艺,包括选秀类节目,都要变成主持人大赛这种直截了当的形式。所有的节目都是向观众传递信息、沟通情感,在这样的目的和宗旨之下,一切变化都有可能。

有网友说,只有央视的超豪华阵容,才能保证主持人大赛无须任何花哨,就能如此好看。很难有一个比赛能像这样,把全国行业内最好的人才集合到一起。比赛要展示的东西真的太多,不必再有额外添加。姚轶滨说。

主持人大赛内行看门道,普通观众看什么?康辉觉得,一是让大家更多了解这个职业,现在很多年轻人想当主持人,但可能看到的只是这个行业中非常美好的一面;二是希望大家了解正在从事这个行业的人,他们对社会、对国家、对所有的人是什么态度。

敬一丹说,选拔主持人有不同途径,主持人大赛是方式之一,在一段时间里会有比较强的吸引力。但也有一些主持人是慢热型的,要在日常生活中慢慢释放。这次做评委,我就在想,假如是我,肯定不会脱颖而出。我就适合从记者做起,然后慢慢成为主持人。

康辉说:站在舞台上的每一个选手,我都能感受到他们的一种自信。我经常想,如果对调一下位置,我在他们的年龄,我敢不敢?其实不能完全给自己一个肯定的答案。这种自信和勇气也是当代年轻人身上的一种特质,他们不但有梦想,而且有去追逐和实现自己梦想的一股劲头。

主持人大赛观后感篇七

《央视主持人大赛》首期节目,撒贝宁、董卿等人轮流上热搜,节目也被称“神仙综艺”。第二期节目因为时间安排出问题,最后延迟到9日晚开播。没有太多的铺垫,选手们上台就是三分钟的自我展示,这对选手的心理素质也是很大的考验。

作为这档神仙综艺的主持人,撒贝宁此前就被康辉各种怼,而到了这一期节目他又各种被cue。选手齐岱泽上台的三分钟自我展示,讲述的则是他和撒贝宁的不解之缘。

齐岱泽因为母亲的职业,小时候经常看《今日说法》,也因此想成为像撒贝宁这样的人。努力考上中国传媒大学,努力成了《开讲啦》的现场观众,到现在和撒贝宁同台,这一步步都是在各种“不可能”的质疑声中走过来的,也颇有一些励志的意思。

从最后的成绩来看,他的排名还是比较靠前的,这多少也是和撒贝宁有点关系。

而在第二期的女选手表现比较不错的则是蔡紫,她的三分钟自我展示,将文物阳凌虎符和自己孩子的故事结合起来,整体的表现还是非常的不错,而在90秒的考核之后,蔡紫还cue了下董卿。

在点评环节,董卿和康辉都对蔡紫的亲和力给出了很高的评价,这一点确实也是很难得的,甚至连同组的选手都为其点赞,后面其实可以好好期待下她的表现。

既然是《央视主持人大赛》,自然少不了撒贝宁和董卿的同事,来自央视少儿频道的”芝麻“,是本场比赛年龄最大的选手,当然他也占据了主场优势。主持了20xx年的少儿节目,在展现环节深深地吸引了董卿和康辉,最后也是顺利晋级。

《央视主持人大赛》的前两期竞争非常激烈,一点也不拖沓,当场就知道选手们的成绩,所以后面的总决赛,还是很让人期待的。

主持人大赛观后感篇八

在各大搞笑综艺,剧情综艺盛兴的阶段,一档名叫《主持人大赛》的央视综艺冒出头来。这是一档几大央视主持人担任评委坐在一起的主持人比赛,看完之后只想说一句:“太吓人了!”这不,昨日,词条“央视主持人大赛神仙打架”空降微博热搜。

在看惯了那些流程拖沓的注水综艺,再来看这档综艺只觉得脑子真的不够用了。节目主持人是撒贝宁,评委是康辉董卿敬一丹等,这样的阵容你害怕么?而在节目中撒贝宁的口才再度让人震惊,以前只知道他能说会道,但现在更明白撒贝宁的反应速度非常人般敏捷,所找的角度也常常不同于常人。

八年的时间,一直在路上的撒贝宁

现在的《主持人大赛》并不是第一次组织,早在20xx年的时候央视就已经采取了这样一种独特的方式组织过这种比赛,当时的撒贝宁还是一个选手。那时候的他看着不如现在一般成熟,但其语言表达却一直非常明确。那时候,他凭借着自己的实力,在众多优秀的语言艺术家里面摘下桂冠,拿下了一等奖。

八年之后,《主持人大赛》再度开播,比赛形式也与以前不一样了。撒贝宁再次站上舞台,只是现在的他不再是那个“毛头小子”,而是蜕变成一个优秀的主持人。从选手到主持人,撒贝宁一直都不曾停下脚步,朝着自己所热爱的方向前进着,发光着。

北大还行的撒贝宁

还记得几年前的《吐槽大会》上,有一期题目是“北上广爱来不来”,撒贝宁对它的解读角度就与旁人不同,与其说“北上广爱来不来”,倒不如直接说“北上广你爱留不留”。在脱口秀中,撒贝宁讲述的那段关于自己上北大的故事一度被人“羡慕嫉妒恨”。

94年,还在读高三的撒贝宁,因参加一次冬令营,唱了一首《小白杨》,直接打动了当时的评委老师,就那样,他的艺术水平过关了。而同时撒贝宁的文化水平也还不错,于是乎,他被保送了北大。“去吧,离家太远;不去吧,北大也还可以。”这是当时撒贝宁的解释,当然这句话是经过艺术加工的。但保送北大对他来说确实是带点儿惊喜的,后来撒贝宁被北大的法律专业录取,这也奠定了他日后的工作发展方向。

站在舞台上直抒胸臆的撒贝宁

从小撒贝宁就很爱演讲,4岁时就能够站在台上朗诵诗歌而毫不怯场,撒贝宁就是为语言而生的。小小年纪的撒贝宁就开始穿梭于各大演讲的舞台,与他一起比赛的人都自动把自己归为“亚军往后”。后来成名后的撒贝宁回忆起小时候的事情时,他说到自己喜欢演讲,喜欢与人分享观点的时候,而且谈到演讲他整个人都是神采奕奕,自信满满的。

在刚进入大学谁都不认识谁的时候,老师为刚刚成立的广播电视台寻找主持人,当时班上只有撒贝宁一个人举手。老师问他干过什么,他也毫不胆怯,告诉老师自己中学当过播音员,最后他如愿以偿。

与《今日说法》邂逅的撒贝宁

在大四那年,撒贝宁去应聘《今日说法》的主持人,当时的他瘦瘦小小的他就像一只小猴子,毫不起眼。但就是这样毫不起眼的猴子,竟然在那个小小的演播厅打下了自己的一片天下。在研一那年,撒贝宁一边要忙着学业,一边还要待在演播厅录制《今日说法》。

有时候一坐就是一天,在高强度的工作与学习压迫这下,他也生病过。但为了不耽误进度,他扛着发烧,咬紧牙关坚持着。撒贝宁的成功不只是他自身专业素养过硬,更重要的是他对这份职业的热爱与坚持。在主持人方面无疑他是成功的,央视常年的常驻节目《今日说法》也是成功的。

一身绝技超有梗的撒贝宁

走在《今日说法》的演播厅里,撒贝宁可以是严肃端庄大方的男主持人,而站上综艺节目的舞台,他又可以放飞自我,耍宝不停,金句频出。在《明星大侦探》中,撒贝宁总是有很多高能的瞬间,他讲起各地方言来也是超溜,身为侦探,却在投票时总爱跑票。虽也是找凶手,但这与《今日说法》完全不一样。

大侦探中的撒贝宁总是带起大家欢乐的人,就连何老师都说,在节目中有很多高能的瞬间都是真实的,傻的时候也是真的傻,随后还cue上撒贝宁。而其实搞笑并不是节目上的撒贝宁才有的状态,在现实生活中,撒贝宁也是一个极爱耍宝,幽默风趣的人。他是一个“行走的段子手”,与他在一起的朋友们都说他是个乐天派,与他在一起总是很开心。

像孩子一样爱着妻子的撒贝宁

20xx年,小撒与加拿大女友李白结婚,在结婚典礼上,他对妻子许下诺言,想要同她一起看遍世界的美好。

要像一个孩子一样爱着她,一起去冒险,这不就是爱情最美好的样子了吗?在婚后的撒贝宁对妻子体贴入微,工作时也常带着妻子一起,观众席上常常会有李白的身影。每一次的节目录制结束,他都能整理好自己的心情,将工作与生活分开,把自己的温柔留给妻子,或许这就是生活与事业最好的平衡了吧。

撒贝宁把生活中的每一件事情都当作重要的事情看待,他对待生活有着敏锐的思考,也在不断提高自己,提高生活品质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主持人大赛观后感篇九

看过《主持人大赛》的很多人说,这也许是撒贝宁主持过的说话最少的一档节目,一句废话都没有。

比赛规则简单直接,选手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三分钟自我展示+90秒即兴考核,每个人严格控制在4分半钟内,之后17位专业评审与400名大众评审打分,综合计算得到最终得分。

包括嘉宾信息、比赛规则、注意事项,甚至是几条赞助商广告,撒贝宁都在开场5分钟介绍完毕。

这是整场节目的缩影。在节目1小时36分的时长里,包含了17位评审员背景介绍,12位参赛主持人两个模块的个人展示,点评员给予选手的一句话赛后建议,以及主持人撒贝宁贯穿始终的串联词。

很多综艺节目都是以比赛的形式进行的,但看过一期主持人大赛后,你就会觉得,这才是比赛应该有的样子。被节目吸粉的张静说,这是一档不注水的节目。

不注水带来最直观的感受就是快。有多快?有观众统计:综合3分钟的自我介绍以及90秒的即兴考核,再加上末尾点评和评审打分,每位参赛选手在舞台上停留的时间均不超过8分钟。

另一方面,节目在赛制上采用了出分即淘汰的制度。整档节目将60位选手分成了每12人一组,每组均分新闻和文艺两个类型进行考核,最终每个类型每期仅能晋级3人,紧张残酷。

没有明星流量,没有话题炒作,没有娱乐内容,整场节目都是干货,主持人、选手、现场嘉宾每句话都说在点子上,让人应接不暇,精彩贯穿始终,不知不觉一个半小时的节目就结束了,再回头一想,短短的一个半小时竟然装了这么多东西。张静说。

同样在11月9日晚播出的第6期《舞蹈风暴》,也是一档无明星流量、无话题炒作、无娱乐内容的三无节目,但是,当期节目却双域同时段排名上星综合组第一,是当晚市场上双域份额最高的省级卫视节目。

节目中,《舞蹈风暴》通过一分钟的舞台展示以及节目现场设置的128台摄像机对舞蹈表演进行360度实时观测,将舞者着力最重的精彩瞬间转化为舞蹈风暴,并以相对专业的评判引导观众欣赏,作为评选晋级的标准之一。有观众就表示喜欢这档节目是因为所有参与其中的人只纯粹在意艺术本身,相互间没有狗血的争拗。

主持人大赛观后感篇十

从20xx年6月6日正式启动央视20xx主持人大赛到现在已经6个月的时间过去了,转眼间这些全媒体、全球化、复合型主持人才已经经过了海选、复赛、决赛第一阶段的5场比赛和决赛第二阶段的3场比赛。

选手数量也从最初参与复试的113位选手,经过激烈的厮杀和角逐,达到决赛第三阶段的也就只剩下了18位选手,被称为20xx主持人大赛18强选手。这些选手都具有大学本科以上学历,形象端庄、身体健康,无违法违纪不良记录,并且热爱节目主持工作。选手整体素质普遍较高,呈现出“高”、“新”、“尖”三大特点,而且不局限于播音与主持专业背景,不拘一格。

20xx年9月,节目组发布了晋级决赛的全国60强选手名单,第一阶段比赛共分为五场进行,全国60强选手分为新闻类(30位)和文艺类(30位)两条赛道,决胜出了30强选手,在第一阶段比赛中的高人气文艺类选手迟茜却意外爆冷。

第二阶段比赛共分为三场进行,全国30强选手分为新闻类(15位)和文艺类(15位)两条赛道,每场比赛共有五位新闻类选手和五位文艺类选手参与,决胜出了18强选手,比赛更加激烈,承载极高人气的新闻类选手周瑜也止步下一阶段的比赛。

经过了8场决赛之后,18强选手正式诞生,新闻类和文艺类各有9名选手。分别是新闻类的刘妙然、王嘉宁、果欣禹、白影、田靖华、刘仲萌、冯硕、邹韵和姚轶滨,以及文艺类的蔡紫、李七月、尹颂、龚凡、王帆、俞熙雯、依利米努尔·艾麦尔江、张舒越和李莎旻子。

根据第二阶段的总体分数进行排名,可以发现文艺类的当前分数排名前三的选手是尹颂、蔡紫和李七月。新闻类的当前分数排名前三的选手是冯硕、白影和邹韵。

根据第二阶段比赛结束后18强选手的人气排名可以发现,网络人气新闻类的前三是邹韵、刘妙然和姚轶滨。网络人气文艺类的.前三是龚凡、李莎旻子和蔡紫。

通过取交集可以发现,新闻类的邹韵和刘妙然获得两榜单的前列,文艺类的蔡紫和李七月获得两榜单前列。另外,龚凡、冯硕也总能给大家惊喜,夺冠的希望也很大。

转载请备注原文地址:https://www.t7t8.net/guanhougan/898939.html
移动端网站原文地址:https://m.t7t8.net/guanhougan/8989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