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t7t8网 >  范文大全 >  心得体会 >三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考试卷10篇(三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考试卷10篇)

三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考试卷10篇(三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考试卷10篇)

更新时间:2022-12-28 21:56:24 点击: 来源:yutu

.自评评分标准: 篇一

⑴一类(5分):结合作文,评价准确,语言简明。

⑵二类(4分):能结合作文,评价比较准确。

⑶三类(3分):能结合作文评价。

⑷四类(3分以下):有评价但未能结合作文。(凡有评价最低分为2分)

试卷答案 篇二

一、积累应用(18分)

1.B

【解析】A.怛:dá,,C.莩:piǎo,D.揠:yà。

2.B

【解析】A.斐-蜚 铢—杼 C.奇-其 遂-燧 D廷-庭 添——忝

3.C

【解析】 A.饭(动词,吃饭) B.多(只,仅仅)D.自伐者无功(夸耀)

4、 B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成语。①④⑤使用错误

5.A

【解析】荀子是儒家

6.B

【解析】A缺宾语中心语,在“一切比赛”后加“的资格”;C句式杂糅;D成分赘余,去掉“以上”。

二、阅读(56分)

(一)论述类文本(9分)

7.C

[解析] A.“诗书礼乐是中国古代社会文化与教育的根基”不能得出“中国古代社会的教育内容 就是艺术文学”的结论。原文说“艺术文学”是“教育的主要工具、门径和方法”,不是“教育内容”。原文还说“艺术的作用是能以感情动人”,所以“教育的目的是以情动人”表述错误。B.“诗书礼乐涵盖了中国古代社会文化的全部内容”说法过于武断,原文只是说“中国古代的社会文化与教育是拿诗书礼乐做根基”,诗书礼乐只是中国古代社会文化的一部分。再者,“‘礼’作用于群体”“诗与乐则作用于个体”也曲解了原文意思,原文是“‘礼’ 却在群体生活的和谐与节律中”产生作用,“诗和乐能直接打动人心,陶冶人的性灵人格”。D.强加因果,“礼乐的最后根据在于形而上的天地境界”并不是“二者成为中国社会的两大柱石,成为‘兴于诗’得以实现的基础”的原因。

8.D

[解析] 从“尤以诗和乐能直接打动人心,陶冶人的性灵人格。而‘礼’却在群体生活的和谐与节律中,养成文质彬彬的动作、步调的整齐、意志的集中”,以及“礼和乐是中国社会的两大柱石。‘礼’构成社会生活里的秩序条理。‘乐’涵润着群体内心的和谐与团结力”等语句中可知,礼和乐承担的不是“具体功能”,而是广泛的、普遍的、抽象的功能。“只有在个人的生活中才展现形而上的启示意义,使个体人生具有更深的意义和美”理解错误,原文中说“人生里面的礼乐负荷着形而上的光辉,使现实的人生启示着深-层的意义和美”,这里的“人生”泛指一般人的生命历程,不是指具体的个人;原文中是使“现实的人生”而非“个体人生”具有“更深的意义和美”。

9.A

[解析] B.“所以乐是一切人类艺术的最髙境界和最终追求”属无中生有。C.“中国文化精神中没有‘悲剧精神’”不对,原文只是说“悲剧精神”“在中国艺术里,却得不到充分的发挥”,它“往往被浓挚的和谐愿望所淹没”,并不是完全没有。D.“西洋艺术……更能打动人,具有更高的艺术价值”于文无据。

(二)文言文阅读(19分)

10.C

11.B

【解析】 B项,帝王的死当称为“崩”

12B

【解析】B项,文木先生不参加博学鸿词科试与巡抚的推荐没有关系,“不满巡抚推荐”曲解原意。

13、(1)我常常认为这是一种过失,然而又不能制止他。因为这个缘故,他的处境更加穷困。【解析】(“恒”、宾语前置“莫能禁之”、“缘”及句子大意)

(2)辛酉、壬戌年间,我邀请他到我家,和他一起研讨诗赋,互相赠答,快意无比,亲密无

【解析】(“延”、省略句“与研诗赋”、“相”及句子大意。)

(三)古诗词鉴赏(11分)

14.BC(5分)

【解析】B项“词人泊船是因为心里情愿留下”有错,词人泊船是因为受到大雪阻挡,是“身留”,非“心留”;C项“花外楼,柳下舟”一句回忆了词人昔日和故友同游的情景,只是虚写,非虚实结合,同时并非抒发愉悦之情。(答对一项给2分,答对两项给5分)

15、(6分) ①词人受阻于风雪,被迫泊船荆溪,身体羁留,但内心却不情愿的无奈之情。

②词人在寒冷的雪夜,形单影只,冷冷清清,只有灯影相伴的孤单寂寞之情。

③词人欲梦中重温与友人故国同游的美好场景,却入梦不成的悲凉愁苦之情

④词人思及国破家亡,想到自己颠沛流离且行程不顺的处境,心怀悲愤之情。

【解析】

本题主要结合诗歌中的相关诗句何意象来分析,例如:从“今夜雪,有梅花,似我愁”“泊孤舟”可以看出词人受阻于风雪,被迫泊船荆溪,身体羁留,但内心却不情愿的无奈之情。从“风拍小帘灯晕舞,对闲影,冷清清”可以分析出词人在寒冷的雪夜,形单影只,冷冷清清。(答出任意三点即可)

(四)文学类文本阅读(17分)

16.C(3分)

【解析】A.文章没有形象而又全面展现庄子和屈原飞翔的一生。B.主要原因应是庄子处于“善于表现的时代”,而屈原所处时代特点与环境不同。D.引用的目的主要是表现庄子善于飞翔,极少牵绊,作品有超现实的浪漫色彩;语言没有整散结合。

17、①“空巢”象征着商丘这一文化古镇,历史上产生过许多杰出的文化名人,他们曾经在文化领域创造过辉煌。②但今天在这里,再也找不到他们的身影,徒留下一个文化名城的空名。③结构上引起下文,由“空巢”引飞翔,由飞翔引出了对庄子和屈原的议论,进而引出全文内容。(3分)

18、①用老子、孔子、孟子等人的作品同庄子的作品进行对比,通过对比衬托出《庄子》语言和内容的诙谐幽默。洒脱自然的独特魅力(3分)。

②充实了文章内容,开拓了思路,增强了文化色彩和底蕴(2分)。

19、①庄子的创作体现出崇尚自然,淡泊功名,追求自由独立的个性。这是由于他生活极少

牵绊,并且那个时代是“百家争鸣”。思想之花竞相绽放的时代(3分)。

②屈原的创作体现出爱国忧民,洁身自好,为理想献身的精神。这是由于他辅佐的君主昏聩,他被流放,但他对昏君仍充满痴迷和幻想,并且将昏君。国家。人民联在一起,不惜以自己的血肉之躯来爱国,可得不到人们的理解,心中充满痛苦(3分)。

三、古诗文默写(6分)

20、默写

(1)曲肱而枕之 (2民亦乐其乐(3)九层之台,起于累土;

(4)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

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篇三

一、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尽管有很多人希望自己能够创作出超越时代、具有永恒意义的作品,但一个基本的问题是,人无论如何都难以脱离自己生活的土地而飞翔。创作也同样如此,企图漠视、回避、拒绝现实都是不可能的。任何一个时代的优秀文艺都是这个时代现实精神及其发展必然性的表现。它们或者呼唤新的社会理想出现,或者表现特定现实中人们的生活与努力,或者揭示出这一时代现实生活中人们的精神世界与情感追求。

有一种观点认为,表现现实,就不能回避现实中存在的问题,所以必须以批判的眼光来揭露现实中的负面现象。对这样的观点需要进一步分析。一种立场是为批判而批判,为揭露而揭露,看不到战胜这些困难、挑战的强大力量。这样的作品与现实不符,难免片面、浅薄,会消损其思想深度与艺术魅力。另一种立场是,在直面问题的同时,表现社会生活中的爱、正义、理想,并给人以未来与希望。对这些负面现象,不是不要反映,而是要解决好如何反映的问题。而真正具有强大艺术魅力的作品总是要给人以前行的力量。

还有的人认为,创作最关键的是要写出超越时空、具有普遍意义的生命状态,至于是不是表现了现实生活,并不重要。这种观点当然是有问题的。我们提倡艺术表达的百花齐放,也倡导表现各种各样的题材。但是,不论什么样的题材与手法,都难以脱离作家艺术家生活的现实。即使是那些历史题材、魔幻题材也是现实生活的某种反映。它们并不一定表现现实生活中的人与事,但依然彰显解决现实生活问题的精神与智慧,依然具有强烈的现实情怀。

存在上面错误观点的原因,是创作者对现实生活急遽变化的疏离、隔膜与迷茫。现实生活的快速变化要求进行更为深入的感受与研究——不仅仅是某种表面的,更应该是穿透表象进入本质的;不仅仅是局部的,更应该是透过局部通达全局的。任何自以为是、故步自封的行为都将被时代抛弃。

文艺作品不能满足于简单的真实与生动,虽然要做到这一点也很不容易。但是,那些能够成为一个时代文化标志的高峰之作,总是要给人以精神的激励,要为这个时代提供思想资源、价值引领、智慧启迪。现实生活丰富多彩、高下杂陈。我们感受到什么样的生活,并进行怎样的表达,决定了创作者的格局,也决定了作品的品格。这涉及创作者能否承担时代使命的问题。虽然并不否定那些小题材、小情调、小格局的作品,那也是文艺百花园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因为它们的存在,才能够有万紫千红的绚丽光彩。但是,更期待那些能够对时代的发展进步提供力量与启迪,具有宏阔气魄、博大品格,能够表现一个时代精神追求与历史必然性的史诗性作品出现。

(摘编自杜学文《呼唤深刻表现恢宏变革现实的文艺作品》,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任何时代优秀文艺的创作都不可能脱离社会现实,作品也不会产生永恒意义。

B. 揭露现实生活负面现象时,站在不同立场创作的作品实际上是有高下之别的。

C. 不论什么样的题材与手法的作品,都是用生活中的人与事体现现实情怀的。

D. 小情调、小格局的作品与时代文化高峰之作不同,它不会给人以精神的激励。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用大量篇幅阐明了创作离不开现实的观点,这也是写作本文的根本目的。

B. 文章第二、三段采用驳论的方式,先破后立,分析阐述,明确了作者的主张。

C. 作者肯定文化高峰之作,也不否定小题材作品,这样分析说理使论证更严密。

D. 文章先阐明观点,再澄清错误认识,指明原因,最后呼吁创作者承担时代使命。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给人前行力量、有强大艺术魅力的作品的创作者不能自以为是、故步自封。

B. 如果创作者对现实生活的急遽变化深入感受与研究,就能避免一些错误认识。

C. 改变为批判而批判,为揭露而揭露的立场,作品的艺术魅力就会有大的提高。

D. 创作者只有具有大的格局,才能创作出能够表现恢宏变革现实的文艺作品。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千手观音

景凤鸣

长春解放纪念碑的下面有片广场,大理石铺就的。四面是多层的台阶和缓坡道,茂密的树冠围簇过来,带出森林味道的风。

他们集中在这个高高的突显位置,有时三三两两,有时归成一大群,进行有秩序、有节奏的交流。

任何团队都需有带头的,这一大群中也有一个。一米八零的个头,腰杆粗壮,烫着短发,很有气势。这样的块头,在哪里都会有气势,除了俄罗斯的农庄,毛利人的丛林。当然这里既不是农庄,也不是丛林,而是中国东北的一个公园。

大块头当然是女的,男的就谈不上稀奇了。东北的街面上,这样的块头可随意挑。对于大块头,那些人似乎听她的,又似乎随时不听她的。为了增加阵势,她的身边站了两个男闺蜜,陪着她一起招呼。

大块头斜挎着小包,这就不像领头的,而像是张罗事儿的。只是事儿张罗起来不太容易,大块头不用哨子,不用喊,而是需要用手——纪念碑下的别处,广场上稍远一些的,有的人正自由散漫,目下的任务是,得用手把这些人召集回来。

参加聚集或者聚会的,总得有七八十人吧。着深色衣服的多,鲜艳衣服的少,中年或中老年的多,真正老年的少。真正老年的都在家里待着了,跟着挤挤公交车,都会有人叫嚷:错过早高峰行不!开始时他们还由着自己,逛公园,进早市,后来就不了。跟年轻的争个什么意思,年轻人里头有儿女哩,得让着些,往回缩。

既然提到公园,还是顺便介绍一下吧。当年日本人侵略的时候,强行归并了四个村子,驱赶劳工开河,形成这片湖。打算建伪都呢,只是第十四年上就被撵回国了。树少部分是那时栽的,大部分是后来栽的。黑松枝叶墨绿,气势汹汹,因此树下草叶稀疏茎细,仿佛少须的下巴。桦树枝干白白,越是雪天越俊俏美丽。又想起长白山美人松,她们披着长发,穿着长裙,仪态万方地向群山示意,让你的心间覆上一只细嫩的小手。只是这样的松在长白山下的小镇生长着,原始森林里都未必有,搬移到这里更是不可能。不过成片的黑松也挺好的了,一年四季,无论冬夏,苍郁地围住这片地势,和周边所有的树冠达成平齐后,约好似的不再生长。却一圈一圈、一点一点地扩展岁月的沧桑。

而树下台上的他们呢,湖边的青石铺地,林中的红砂延展,宽敞的湖心岛屿,他们占到哪里,哪里都让着他们,都没人跟他们抢。此刻他们硬气地选到了这里,他们仿佛站到了冠丛中。

不光大块头,他们大堆小堆,一律拿手说话。手在他们那里,技法如此丰富,像在熟练活络地编织毛衣。眼神嗖嗖地交流,表情顾盼飞扬,唠到兴致处,情不自禁地发声。那声音不是咿呀学语,而是唱歌一向跑调的家伙,开怀地笑岔了声。

因为站在高台上,各个角度都可望见他们动作幅度很大的手。右手是一只活泼的鸟,往左边的手心里啄点,于是左手被叫醒,也跟着活跃起来。所以左右两手在默契地说相声呢,一个逗哏,一个捧哏,又似两只鸽子,扑棱棱地飞。

鸽子。一人两只,七八十人便是一百多只,都流畅地在每个人的枝头上飞。彼时听得见阵阵鸽哨,有灰软的轻羽,如微尘般地升腾。

“嗨”是什么意思,不是高音的嗨C,而是透彻,爽。他们玩得如此透彻,如此之爽。

坐在广场的石座旁,也就是树冠中,漫不经心地溜看,生怕打扰了他们。眼前的枝繁叶茂,纪念碑上的文字,缭绕碑顶的流云,流云旁边的湛蓝天空。那里没有大鸟飞过,如浪的车笛声、行驶声,却贴过黑松林、白桦林、各种的杂树林,陆续隐隐地涌过来。

看过敦煌的千手观音,拍照的或者摹画版的,画面深沉、古旧而内敛。也看过舞台演绎的,如金光层层外溢,视觉炫极而美。眼前的这个观音,她密集的、不同方向不同形态的手,在头顶上、耳畔旁、身前与身后,如鸽子般灵活翻飞,构成了生活中千手的佛、佛的千手。

(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描绘了长春解放纪念碑广场上一群聋哑人有秩序、有节奏“交流”的场景,抒发了对这个特殊群体生命状态的赞叹。

B. 文章善于运用修辞手法,把他们的手比作“活泼的鸟”,把左右两手比拟为“说相声”,自然贴切地写出了手语交流的畅快、默契。

C. 文中写“他们占到哪里,哪里都让着他们,都没人跟他们抢”,这说明人们对这个特殊群体充满同情和怜悯,从不与他们计较。

D. 作者运笔自由洒脱,由“大块头”写到了老年人错过早高峰坐公交车;由公园里的树想到了长白山美人松,体现了散文“形散”的特点。

2、文中说“既然提到公园,还是顺便介绍一下吧”,介绍公园有什么用意?

3、文章最后一段有怎样的作用?请结合全文分析。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吕大防,字微仲,其先汲郡人。大防进士及第,调永寿令。县无井,远汲于涧,大防行近境,得二泉,欲导而入县,地势高下,众疑无成理。大防用《考工》水地置泉之法以准之,不旬日,果疏为渠,民赖之,号曰“吕公泉”。迁著作佐郎、知青城县。故时,圭田[注]粟入以大斗而出以公斗,获利三倍,民虽病不敢诉。大防始均出纳以平其直,事转闻,诏立法禁。青城外控汶川,与敌相接。大防据要置逻,密为之防,禁山之樵采,以严障蔽。韩绛镇蜀,称其有王佐才。哲宗即位,召为翰林学士、权开封府。元祐元年,拜尚书右丞,封汲郡公。三年,吕公著告老,超拜大防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提举修《神宗实录》。大防见哲宗年益壮,日以进学为急,请敕讲读官取仁宗迩英御书解释上之,置于坐右。又摭乾兴以来四十一事足以为劝戒者,分上下篇,标曰《仁祖圣学》,使人主有欣慕不足之意。大防立朝挺挺,进退百官,不可干以私,不市恩嫁怨以邀声誉,凡八年,始终如一。宣仁后崩,寻改永兴军。未几,左正言上官均论其隳坏役法,右正言张商英、御史周秩、刘拯相继攻之,夺学士,知随州,贬秘书监。言者又以修《神宗实录》直书其事为诬诋,徙安州。兄大忠自渭入对,哲宗询大防安否,且曰:“执政欲迁诸岭南朕独令处安陆为朕寄声问之大防朴直为人所卖三二年可复相见也”大忠泄其语于章惇,惇惧,绳之愈力。绍圣四年,遂贬舒州团练副使,安置循州。至虔州信丰而病,遂薨,年七十一,谥曰正愍。

大防身长七尺,眉目秀发,声音如钟。自少持重,无嗜好,过市不左右游目,燕居如对宾客。每朝会,威仪翼如,神宗常目送之。

(选自《宋史·吕大防传》,有删节)

[注]圭田,古代卿、大夫、士供祭祀用的田地。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执政欲迁诸岭南/朕独令处安陆/为朕寄声问之/大防朴直/为人所卖三二年/可复相见也/

B. 执政欲迁诸岭南/朕独令处安陆/为朕寄声问之/大防朴直为人/所卖三二年/可复相见也/

C. 执政欲迁诸岭南/朕独令处安陆/为朕寄声问之大防/朴直为人所卖/三二年可复相见也/

D. 执政欲迁诸岭南/朕独令处安陆/为朕寄声问之/大防朴直/为人所卖/三二年可复相见也/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迁、权、夺在文中分别是指官职提升、暂时代理官职和削除官职。

B. 告老,古代官员因年老辞去职务,与之意思相近的还有“致仕”、“下车”等。

C. 薨,古代称诸侯或有爵位的高官之死。吕大防曾被封为汲郡公,故称之。

D. 谥,古代帝王或高官死后的封号。吕大防为官清正,仕途遭忧,故谥“正愍”。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吕大防有经世致用之才。他采用水地置泉之法,为永寿县百姓成功解决了汲水不便的问题。

B. 吕大防有公正为民之心。他主政青城时,改革旧弊,统一粟米出入的量具,还百姓以公平。

C. 吕大防精心辅佐皇上。他摘录乾兴以来四十一事,编成《仁祖圣学》一书,使哲宗自感不足。

D. 吕大防为官有劣迹。他曾经毁坏役法,还在主修《神宗实录》时直书其事,有污神宗圣明。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进退百官,不可干以私,不市恩嫁怨以邀声誉。

(2)自少持重,无嗜好,过市不左右游目,燕居如对宾客。

二、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丁评事宅秋夜宴集

柳中庸

翠幕卷回廊,银灯开后堂。

风惊拥砌叶,月冷满庭霜。

绮席人将醉,繁弦夜未央。

共怜今促席【注】,谁道客愁长。

【注】促席:坐席互相靠近。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 首联写赴宴的人必须穿过回廊进入后堂,显出丁评事家有秩序,家规森严。

B. 第三句的“惊”和“拥”用拟人的手法表现了秋风的迅疾,形象如在眼前。

C. 丰盛精美的宴席上,人不知不觉就要醉了,而长夜未尽,各种弦乐演奏正盛。

D. 颈联表达了作者以酒浇愁的凄苦心理和因醉而不能尽情享受音乐的惋惜之意。

E. 最后一句看似洒脱旷达,实为正话反说,表达作客异乡的绵长愁苦,深挚感人。

2、赏析“月冷满庭霜”的精妙之处。

三、诗歌鉴赏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韩愈《师说》中指出“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紧接着与之形成对比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杜牧《泊秦淮》中抒发作者对醉生梦死而不以史为鉴的统治者的愤恨之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情景默写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①企业的管理者具有容人、容言、容事之雅量,能够犯而不校并时常反省自己,才会具有强大的亲和力、影响力和感召力。

②有着独特魅力的“妈祖文化”是联结海峡两岸同胞情谊的重要“纽带”,能为两岸政治、经济交流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③每到换季时节,气温反复不定,免疫能力较差的小孩子就容易生病,头疼、咳嗽、发烧等会接踵而至,让父母防不胜防。

④20xx新年伊始,《芝麻服务协议》被爆出默认勾选同意项而遭到媒体的口诛笔伐。对此,其管理公司很快做出回应,承认错误。

⑤勇士队的主教练科尔是一位战术大师,擅长排兵布阵的他能够因人成事,很会挖掘球员的潜力,让他们淋漓尽致地发挥。

⑥在医院的全力抢救下,患者的病情逐渐趋于平稳,这一场扣人心弦的生命接力赛终于以战胜死神的方式落下帷幕。

A. ①③⑥ B. ①④⑤ C. ②③④ D. ②⑤⑥

五、选择题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彼得·辛格的新作《如何看待全球化》是以作者在普林斯顿大学开设的专题演讲为基础,认真听取听众意见,进行多次修改完成的。

B. 今年是全面贯彻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要把十九大描绘的蓝图变为现实,我们必须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踏踏实实地干好工作。

C. 世界对20xx年中国经济政策走向格外关注,这既源于中国为其他经济体带来的发展机遇,更在于中国自身发展所取得的巨大成就。

D. 近期,《广深科技创新走廊规划》正式发布,提出到20xx年将深圳建成国际一流的科技产业创新中心,成为全国创新发展重要一极。

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项是()

A. 为聊表寸心,喜出望外的失主向王大亮赠送了“拾金不昧,品德高尚”的锦旗。

B. 李叔是个热心人,有求必应,他常常挂在口头的一句话是“有事到府上找我”。

C. 面对别人的不情之请,庞教授有时会说自己才疏学浅不能如人所愿,以此谢绝。

D. 赵老师和王老师是一对夫唱妇随的伉俪,在生活和工作上两人可谓珠联璧合。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汽油受热会汽化,并和油罐内的空气混合,当这种混合气体达到一定的比例时,①_______________,就会被点燃而发生爆炸。所以,加油站严禁明火。那么,②________________?原来手机内部有一些电子元件,使用手机时,内部会产生微弱的放电现象,就像微小的电火花。③_________________,遇到这种微小的电火花,也会引起爆炸。

六、语言应用

下面文段中三处表述有问题,请找出并加以修改,使之逻辑严密。

①目前,教育培训需求旺盛。②但培训市场蓬勃发展,必然产生诸多问题。③据统计,有58.7%的受访者称曾被培训机构的虚假宣传欺骗过。④因此,必须禁止培训机构发布广告。⑤我国还没有针对培训市场的立法,教育培训的行政管理权限不清晰。⑥如果有了专门的立法,难道还会有培训机构虚假宣传的现象吗?

阅读下列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某媒体发起“我心中的时代”关键词评选活动,入选的关键词有:网购、初心、创新、家风、美丽中国、焦虑、知识付费、极简主义、文化自信、人类命运共同体

请从中选择两三个关键词,谈谈你对“心中的时代”的理解和认识。要求选好关键词,使之形成有机的关联;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⒋请用一句话提取下面这则新闻的主要内容。(2分,限200字以内 篇四

他们感动着古城襄樊,他们的故事传颂在襄江两岸。2008年3月25日晚,由襄樊市委宣传部主办的2007年度感动襄樊十大人物评选结果揭晓。

被评选出的感动襄樊2007年度十大人物是:年复一年的抚养、教育40多个“问题孩子”的江建军;身残志坚,自强不息地成就一番事业的王国良;重病在身,却把最后的能量献给山区教育的肖永才;面壁十载,临摹永乐宫壁画的“画痴”刘庸之……他们身份各异,经历不同,但都有共同的一点,那就是拥有震撼人心的人格力量。

最新高一语文期末考试试卷 篇五

一、(24分,每小题4分)

1.下列词语中加线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A.眩晕 舷梯 炫耀武力 改弦更张

B.羡慕 募捐 幕天席地 蓦然回首

C.剽悍 漂泊 虚无缥缈 飘忽不定

D.舟楫 逻辑 开门揖盗 缉拿归案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宫阙 蓝宝石 珠光宝器 攻城略地

B.貂婵 踩高跷 伏案疾书 额手称庆

C.缴税 捅漏子 各行其是 螳臂当车

D.思辨 订书机 无上光荣 挑肥拣瘦

3.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括号里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老师和同学们的误解让班长感到十分(),他把头扭向一边,不愿让同学们看到自己的眼泪。

②凡以文字获罪者,一面拿办,一面就查抄,这并非看重他的家产,仍在()藏书和另外的文字。

③自习课上,他拿出一本武侠小说津津有味地读着,()班主任站在身后他()没有发现。

A.委屈查看就连/也 B.委屈察看就连/也

C.委曲察看就是/也 D.委曲查看就是/也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他最近的状态一直不佳,接连几次考试都不理想,屡试不爽,心情糟透了。

B.辩论会上,选手们唇枪舌剑,巧舌如簧,精彩激烈的场面赢得了现场观众阵阵掌声。

C.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一些地区画地为牢,实行地方保护主义,人为地分割和控制煤炭资源。

D.导演对筹拍的这部电视剧主要角色的人选讳莫如深,记者得不到任何信息,大失所望。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对调整工资、发放奖金、提高职工的福利待遇等问题,文章从理论上和政策上作了详细的规定和深刻的说明,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和可操作法。

B.艾滋病有性传播、血液传播、母婴传播等三大传播途径,我们需要采取紧急行动制止它的传播,否则不采取紧急行动,将会迅速蔓延,给人类健康带来巨大的威胁。

C.由于我国的国际影响和汉语在国际事务中的作用越来越大,联合国大会第二十八届会议一致通过,把汉语列为大会和安理会的六种工作语言之一(其他五种是英语、法语、俄语、西班牙语和阿拉伯语)。

D.与空中航路相对应,在沿途的地面上,平均间隔300公里左右就设有一处雷达、通讯导航和众多空管中心等设备,为“天路”上的飞行提供服务。

6、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的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A.市教委召开座谈会,特邀几所重点高中的校长,研讨如何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的问题?

B.原子弹、氢弹的爆炸,人造卫星的发射、回收,标志着我国科学技术达到了新的水平。

C.“我是来工作的,不是来休息的!”下车伊始的赵书记对办公室的钱秘书嚷到:“马上派车,我要到基层检查抗旱救灾工作。”

D.这首诗的第三四联通过对肃杀秋意的渲染,使一个孤寂无助、报国无门的英雄形象跃然纸上。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7—10题。(16分,每小题4分)

阳城,字亢宗,定州北平人。城谦恭简素,遇人长幼如一。远近慕其行,来学者迎接于道。闾里有争讼,不诣官而诣城决之。有盗其树者,城过之,虑其耻,退自匿。尝绝粮,遣奴求米,奴以米易酒,醉卧于路。城怪其故,与弟迎之,奴未醒,乃负以归。及觉,痛咎谢,城曰:“寒而饮,何责焉?”山东节度府闻城义者,发使遗五百缣,戒使者不令返。城固辞,使者委而去,城置之未尝发。会里人郑俶欲葬亲,贷于人无得,城知其然,举缣与之。德宗召拜右谏议大夫,遣长安尉杨宁赍束帛诣其家。

初,城未起,缙绅想见风采。既兴草茅,处谏诤官,士以为且死职,天下益惮之。及受命,它谏官论事苛细纷纷,帝厌苦。而城方与二弟延宾客,日夜剧饮。客欲谏止者,城揣知其情,强饮客,客辞,即自引满,客不得已,与酬酢,或醉仆席上,城或先醉卧客怀中,不能听客语。常以木枕布衾质钱,人重其贤,争售之。每约二弟:“吾所俸入,而可度月食米几何,薪菜盐几钱,先具之,余送酒家,无留也。”服用无赢副,客或称其佳可爱,辄喜,举授之。有陈苌者,侯其得俸,常往称钱之美,月有获焉。

及裴延龄诬逐陆赞等,帝怒甚,无敢言。城闻,曰:“吾谏官,不可令天子杀无罪大臣。”乃约拾遗王仲舒上疏极论延龄罪;慷慨引谊,申直赞等,累日不止。帝大怒,召宰相抵城罪。顺宗方为皇太子,为开救,得免。然帝意不已,欲遂相延龄。城显语曰:“延龄为相,吾当取白麻坏之,哭于廷。”帝不相延龄,城力也。

城出为道州刺史,州产侏儒,岁贡诸朝,城哀其生离,无所进。帝使求之,城奏曰:“州民尽短,若以贡,不知何者可供。”自是罢。赋税不时,观察使数诮责。观察府遣判官督赋,至州,怪城不迎,以问吏,吏曰:“刺史以为有罪,自囚于狱。”判官惊,驰入,谒城曰:“使君何罪?我奉命来候安否耳。”留数日,城不敢归,寝馆外以待命。判官遽辞去。顺宗立,召还城,而城已卒,年七十。(节选自《新唐书·阳城传》)

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不相同的一组是

A.①及觉,痛咎谢②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B.①强饮客,客辞②王子皇孙,辞楼下殿

C.①即自引满,②引壶觞以自酌

D.①赋税不时,观察使数诮责②数遗魏王及公子书,请救于魏

8.文中“为开救”的“为”字,与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为”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吾社之行为士先者,为之声义 B.今不取,后世必为子孙忧

C.然则一羽之不举,为不用力焉 D.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

9.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阳城智谋的一组是

①闾里有争讼,不诣官而诣城决之

②城固辞,使者委而去,城置之未尝发

③城或先醉卧客怀中,不能听客语

④延龄为相,吾当取白麻坏之,哭于廷

⑤州民尽短,若以贡,不知何者可供

⑥刺史以为有罪,自囚于狱

A.②③⑤ B.①②④ C.①④⑥ D.③⑤⑥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阳城宽厚待人。他看到有人偷他家的树,为了不使那人难堪,自己躲开了;派去求米的家奴拿米换了酒喝,醉倒在半路上,阳城一点也没有责备他。

B.德宗皇帝召阳城任右谏议大夫,人们认为他一定能拼死力谏,但阳城看到朝廷腐败,皇帝又听不进谏言,于是和两个弟弟请来宾客日夜酗酒,常常喝得酩酊大醉。

C.裴延龄捏造罪名陷害陆贽等人,皇帝信以为真,极为震怒,无人敢出来讲话。阳城挺身而出,约王仲舒一起上疏,极力揭发裴延龄的罪过,接连几天为陆贽等人申辩。

D.观察府派判官来催办税赋,阳城就投狱自罚。判官拜见阳城说,我不过是奉命来给您请安的。判官待了几天,见阳城仍然不敢回去,只好匆忙辞别。

第二卷(共110分)

四、(16分)

11.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⑴会里人郑俶欲葬亲,贷于人无得,城知其然,举缣与之。

⑵常以木枕布衾质钱,人重其贤,争售之。

⑶判官惊,驰入,谒城曰:“使君何罪?我奉命来候安否耳。”

12.请阅读下面一首词,然后回答问题。(8分)

鹧鸪天(元)魏初

室人降日[1],以此奉寄

去岁今辰却到家,今年相望又天涯。一春心事闲无处,两鬓秋霜细有华。山接水,水明霞。满林残照见归鸦。几时收拾田园了,儿女团圞[2]夜煮茶。

注:[1]室人降日:妻子生日

[2]原字为外“囗”内“栾”,现字义同。Luan团圞:形容园的样子。

⑴词的前两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第二句中的“又”字用得好,好在哪里?

⑵“满林残照见旧鸦”一句,在表达技巧上有什么特点?请略加分析。

⑶有人认为词的最后两句写得极为感人,请谈谈你的看法。

五、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1题(20分)

大度读人

一个人就是一本书。

读人,比读其他文字写就的书更难。我认认真真地读,读了大半辈子,至今还没有读懂这本“人之书”。

有的人,在阳光明媚的日子里愿意把伞借给你,而下雨的时候,他却打着伞悄悄地先走了。

你读他时,千万别埋怨她。因为他自己不愿意被雨淋着(况且是人家的雨伞),也不愿意分担别人的困难,你能说什么呢?还是自己常备一把伞吧。

有的人,在你有权势的时候,围着你团团转,而你离职了,或无权无势了,他却躲得远远的。

你读他时,千万要理解他。因为他过去是为了某种需要而赞美你,现在你没有那种功力了,也就没有必要再为你吟唱什么赞美诗了。在此,你就需要静下心来,先想一下自己过去是否太轻信别人呢?

有的人,在面对你倾诉深情的时候,语言的表述像一条流淌的清亮甜美的大河,而在河床底下,却潜藏着一股污浊的暗流。

你读他时,千万别憎恨他。因为凡是以虚伪为假面来欺骗别人的人,人前人后活得也挺艰难,弄不好还会被同类的虚伪所惩罚,你应该体谅他的这种人生方式,等待他的人性回归和自省吧。

有的人,在你辛勤播种的时候,他袖手旁观,不肯洒下一滴汗水,而当你收获的时候,他却毫无愧色地以各种理由来分享你的果实。

你读他时,千万别反感。因为有人肯于分享你丰收的甜蜜,不管他怀着一种什么样的心理,都应该持欢迎的态度。你做出一点牺牲,却成全了一个人的业绩欲,慢慢地,会让他学会一些自尊和自爱。

有的人,注重外表的修饰,且穿着显示出一种华贵,而内心深处却充满着空虚,充满了无知和愚昧,那种文化的形态,常常不自觉的流露在他的言语行动中。

你读他时,千万别鄙视他。因为他不懂得服装是裁缝师制作的,仅仅是货币的标志,而人的知识、品德和气质,却是一个人真正的人生价值。对于庸俗的人,你应及时对照一下自己的行为。

读别人,其实也是在读自己,读真、读善、读美的同时,也读道貌岸然背后的伪善,也读美丽背后的丑恶,也读微笑背后的狡诈……

读人,最重要的是读懂怎样的人。

读人,是为了要做一个真正的人。

因此,读人时,要学会宽容,要学会大度,由此才能读到一些有益于自己的东西,才能读出高尚,才能读出欢乐,才能读出幸福。

尽管我还没有读完这本“人之书”,但我会一直努力从各个方面去阅读。

13、读人”的“读”在文中的语境词义是什么?(10字以内)(3分)

答:□□□□□□□□□□

14.正文中有5组“有的人……你读他时……”请把这5组中的另外4组内容加以概括。(8分)

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要理解势利的人。

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作者在文中说“读别人,其实也是在读自己”,请你说出其中的道理来。(45个字以内)(5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下面不属于“大度读人”内涵的两项是(4分)

A.一个人就是一本书。读人,比读文字写就得书更难。

B.读人,就是要善于体谅别人的困难,不依赖别人。

C读人,也不要埋怨别人太势利,要反思自己而不轻信于人。

D.读人,不要反感别人来分享你的胜利果实,这是让他学会自尊自爱。

E.读人,要努力从各个方面去阅读他,读出其本质来。

六、(14分)17.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空缺的部分。(6分)

(1)然后以六合为家,崤函为宫;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_____________。(贾谊《过秦论》)

(2)_____________,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_____________。

(3)骐骥一跃,不能十步,_____________,功在不舍。(荀子《劝学》)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18.下列语句顺序已被打乱,请为下面的句子重新排序。(4分)

(1)没有拿来的,人不能自成为新人,没有拿来的,文艺不能自成为新文艺。(2)然而首先要这人沉着,勇猛,有辨别,不自私。(3)我们要或使用,或存放,或毁灭。(4)那么,主人是新主人,宅子也就会成为新宅子。(5)总之,我们要拿来。(只填序号)

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阅读下面一则消息,拟写一句话新闻。(不超过15个字)(4分)

本报北京3月22日电3月15日至17日、3月20日至22日北京出现了两次沙尘天气。沙尘暴项目组专家透露,3月15日的沙尘天气过程,每平方米降尘量为25克,按北京地区面积约为1040平方公里计算,北京总降尘量为2.6万吨;3月20日的沙尘暴过程每平方米降尘量达到29克,该次沙尘暴北京总降尘量高达3万吨。两次沙尘天气,北京总降尘5.6万吨,相当于每个北京人“分得”10斤尘土。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作文(60分)

阅读罗素《我为何而生》一文的节选和有关罗素的简介,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以《我为何而生》为题写一篇议论文,不少于800字。

《我为何而生》节选:

对爱情的渴望,对知识的追求,对人类苦难不可遏制的同情,是支配我一生的单纯而强烈的三种感情。这些感情如阵阵巨风,吹拂在我动荡不定的生涯中,有时甚至吹过深沉痛苦的海洋,直抵绝望的边缘。……爱情与知识的可能领域,总是引领我到天堂的境界,可对人类苦难的同情经常把我带回现实世界。那些痛苦的呼唤经常在我内心深处引起回响。……我发现人是值得活的。如谁再给我一次生活的机会,我将欣然接受这难得的赐与。

简介:罗素(1872~1970),英国哲学家、数学家,一生著书71种,涉及哲学、数学、政治、伦理、教育、文学、社会学等领域,其中尤以哲学、数学最有成就,1950年获诺贝尔文学奖。在晚年,他以自己的巨大声誉积极干预国际政治,反对侵略战争,维护世界和平,其中以“诺贝尔奖获得者罗素――爱因斯坦的禁核声明”最为世人瞩目。

⒈下列句子中有两个错别字,请改正后用正楷字将整个句子抄写在田字格中。(2分 篇六

我们今天是桃李芬方,明天是社会栋粱。

初三语文期末考试试卷答案 篇七

一、 基础运用(共25分)

1、(1)A和C(选出一个1分,选出两个2分)

(2)答案示例:我喜欢北大校徽。两个篆字上下排列,其中“北”字构成背对背的两个侧立的人像,而“大”字构成了一个正面站立的人像。(1分)校徽突出了学校的办学理念,即大学要“以人为本”。(1分)

说明:学生可在四所学校校徽中任选,能对所选的校徽进行描述并写出自己的感受,即可给满分。

2、(1)C(2分)(2)B(2分)

(3)伯牙静等先生归来。听着渤海上波涛澎湃之声,山林中群鸟悲鸣之音,(1分)这些激起了他的创作热情。(1分)(共2分)

说明:能基本描述画面内容,所写情节能与前后情节连贯一致给满分。

3、(1)B(2分) (2)C(2分)

4.D(2分)

5、答案示例:主动出击 突破囚笼(1分)规模巨大 遍地开花(1分)战果辉煌(1分)(必须有结合图片的信息,有主动出击的意思)

说明:依据学生答题情况,能结合两个材料答出任意三点即可给满分。

6、答案:(1)春风送暖入屠苏(1分)

(2)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婵娟(1分)

(3)遥知兄弟登高处 (1分)

(4)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1分)

(5)长风破浪会有时(1分)

说明:出现错别字,该空不得分。

二、文言文阅读(共8分)

7.D(1分)

8、(1)按照这种办法,那么可以用来保全生命,可是有人却不用。(2分。“由是”“可以”“而”“为”翻译错误两处扣一分,意思基本对即可)

(2)年少时拜陈寔为师学习,因为品行高尚著称。(2分。“师”“事”“以”“义”翻译错误两处扣一分,意思基本对即可)

说明:直译、意译均可;文通字顺,表达出句子内容即可;关键词错一个不扣分,错两个扣1分。

9、义,就是本心,有羞耻之心,有正义感,它比生命更可贵。(1分)义可以使人改正错误,普通人也可以不丧失,(1分)坚持下去就是圣人,并因此影响社会风气。(1分)(共3分)

说明:可多角度谈对“义”的理解,言之成理即可。如:从盗牛者的角度,知错改错是为“义”;从王烈的角度,宽仁敦厚是为“义”;从邻里间,人与人之间的有益影响,形成好的社会风气,是为“义”……

三、名著阅读(共10分)

10、(1)B(1分)

(2)④奉诏讨贼 ⑤劫持汉帝,社稷丘墟 ⑥ 同谋篡位,妄称天数(每点1分)(共3分)

说明:可根据理解用自己的话概括回答,亦可选用原文语句进行驳斥。④针对“无名”,答“奉诏讨贼,何谓无名?”或“奉诏讨贼”等意思相同的都给分。⑤⑥两空顺序不计,不拘泥于答案,⑤空答“何期反助逆贼,同谋篡位?”可给分,⑥空答“安敢在行伍之前,妄称天下数!”或“天下之人,愿食汝肉!”或“罪恶深重,天地不容”都给分。

11、(1)买到洋车的是第 2 和8 幅(1分) 失去洋车的是第 3和9 (1分)(共2分)

说明:每空选对一个即可给分。

(2)答案示例:几次买车卖车的起伏,已经使祥子彻底绝望。祥子的性格开始发生变化,(1分)由原来的忠厚善良到吃喝嫖赌,打架使坏,暗示了祥子的悲剧命运。(1分)(共2分)

说明:可以从不同角度回答①可叙述连环画的相关内容②可关注人物的性格变化,有对比变化即可③可以发挥想象进行续写,考查学生的发散思维。

(3)答案示例:本雕塑取材老舍的小说《骆驼祥子》。(1分)展示的是祥子拉车时的状态 ,渗透着了老北京浓浓的风土人情。(1分)(共2分)

说明:写出人物及作品即可给分;写出人物,没有介绍性文字,只是抒情议论扣1分。

四、现代文阅读(共27分)

阅读(一)

12、答案示例:选文一:瑞萱在城亡后给学生上第一节课,但他悲痛难抑逃出了课堂。(1分)选文二:“我”与学生在 www.shubaoc.com 城沦陷后镇定地上最后一课。(1分)(共2分)

说明:本题只要概括出“谁在什么情况下干了什么”或是“谁在什么情况下怎么样”意思与原文相符即可给分,语言表述不苛求。

13、答案示例:选文一中,有多处描写瑞宣在城亡后上第一节课时极度痛苦的心情,最后说“今天,今天,不上了!”逃出了课堂;(1分)选文二中的“我”面对门外可能出现的日本兵,不荒废一秒钟的功夫,照常讲课。(1分)两位老师都表现了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都表现出人物在敌人铁蹄下屈辱的,悲愤的生活,都表现出了对侵略者的愤慨。(2分)(共4分)

说明:文中两位老师的共同的思想性格有:爱国、敬业、有责任心、有强烈的民族自尊心等等,能够答出一个及以上共同点给2分,结合内容分析给2分,共4分。

14、答题思路:有动作、心理的描写,并能围绕抗战胜利后得喜悦、激动、自豪等心理展开想象描写即可得4分,无明显心理描写,动作描写中能够体现人物心理也可得4分,语言通顺1分,共计5分。

说明: 如果有动作心理描写,但没有完全围绕抗战胜利后的激动、喜悦等心理展开想象描写最多给2分;若动作、心理描写不是围绕抗战后展开的只得语言1分;字数100左右即可,若描写到位字数少于100不扣分。

阅读(二)

15、答案:D (共1分)

16、答案要点:瓷板作书画前,书家对胚料的调制和瓷的性状需要成竹在胸,而纸上作书画不用;纸上作书画“力透纸背”;瓷板书画笔触如刀割。(共3分,每点1分)

说明:意思基本完整即可。只概括答出“材质、料性、技法、成型不同”没有结合文章内容,给2分。

17、答案示例:生动地说明了瓷板书画的艺术魅力。(2分)由土与火淬炼而成的中国陶瓷,经笔与墨的浸染,脱胎换骨;瓷板书画,将书画艺术、制瓷艺术及传统文学艺术融为一体,为瓷器脱去“匠气”“与烟火气”,萃取出凝重质朴的魅力。(1分)语言表达1分(共4分)

说明:写出说明对象及特征给2分,结合文段分析意义给1分,语言表达1分。

18、乙处 (共2分)

19、答题思路:说出感兴趣的内容1分,简述理由2分。(共3分)

说明:联系生活,联系文本,言之有理即可给满分。

20、答题思路:自身经历1分,克服的体验2分。(共3分)

说明:自身经历或本人听到、看到的别人的经历都可给1分,叙述克服的体验给2分,只答“有”给1分。

五、作文(共50分)

21、评分标准:共10分。内容7分,语言3分。

22、评分标准:共40分。

等级 内容、表达(36分) 说 明 书写(4分)

一类卷

(40—37) 要求:符合题意,内容充实,中心明确;条理清楚,结构合理;语言通顺,有2处以下语病。

赋分范围:36—33分 以35分为基准分,上下浮动,然后加书写项的得分。 4分

书写工整,标点正确,错别字2个以下,格式规范。

二类卷

(36—34) 要求:比较符合题意,内容比较充实,中心比较明确;条理比较清楚,结构比较合理;语言比较通顺,有3—4处语病。

赋分范围:32—30分 以31分为基准分,上下浮动,然后加书写项的得分。

3分

书写工整,标点大体正确,错别字3—4个,格式规范。

三类卷

(33—28) 要求:基本符合题意,内容尚充实,中心基本明确;条理基本清楚,结构基本完整;语言基本通顺,有5—6处语病。

赋分范围:29—24分 以27分为基准分,上下浮动,然后加书写项的得分。 2分

字迹不够清楚,标点错误较多,错别字5—7个,格式大体规范。

四类卷

(27—0) 要求:不符合题意,内容空洞,中心不明确;条理不清楚,结构不完整;语言不通顺,有7处以上语病。

赋分范围:23—0分 以23分为基准分,上下浮动,然后加书写项的得分。 1—0分

字迹潦草,难以辨认,标点错误很多,错别字8个以上,格式不规范。

语文期末考试试卷一、积累与运用 篇八

1、 按要求默写。(7分)

A. ,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观书有感》)

B.海内存知己,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C. ,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无题》)

D.无可奈何花落去, , 。(晏殊《浣溪沙》)

E.____________ _,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

F.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_____________ (周敦颐《爱莲说》)

H.不信,请看那朵流星, 。(郭沫若《天上的街市》)

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 ( 2分)

A、攒(zuǎn)动 称(chèn)职 咀嚼(jué) 随声附和(hè)

B、惬意(qiè) 骊(lí)歌 炽(zhì)痛 病入膏肓(huāng)

C、恻(cè)隐 荫庇(yìn) 狼藉(jí) 叱咤风云(zhà)

D、晒(shěn)笑 荣膺(yīng) 干涸(gù) 踉踉跄(qiàng)跄

3、下列词语的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 2 分)

A、多姿多彩 心旷神怡 转弯抹角 消声匿迹

B、眼花缭乱 川流不息 迫不及待 阴谋鬼计

C、周道如砥 遮天蔽日 鳞次栉比 张皇失措

D、再接再励 惟妙惟肖 万籁俱寂 锋芒毕露

4、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答题。(4分)

A 。站起来,是一种超然的境界,凛然的气概,昂然的精神,嫣然的美丽。小草,从乱石堆的缝隙里,站成蓬勃的绿洲;礁石,在海浪的咬噬里,站成庄严的冷峻。一个有志气从困境里站起来的人,是不可等闲的;一个有决心从废墟上站起来的城市,是不可低估的;一个有勇气从灾难中站起来的民族,是不可小觑的。让我们站出自己不羁的性格!站出自己磊落的襟怀!

(1)从概括主旨(中心)的角度,在A处填写一句总起句。(写在下面)(2分)

(2)仿写句子,要求句式相同,语意连贯。(不可照搬文中的语句)(2分)

小草,从乱石堆的缝隙里,站成蓬勃的绿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名著阅读。(共5分)

A觉得在这世界上,他一定要生根的。要长得牢牢的。他不管他自己有这份能力没有,他看看别人也都是这样做的,他觉得他也应该这样做。于是他照常地活在世界上,他照常地负着他那份责任。

于是A自己动手喂他那刚出生的孩子,他用筷子喂他,他不吃,他用调匙喂他。

喂着小的,带着大的,他该担水,担水,该拉磨,拉磨。(早晨一起来,一开门,看见邻人到井口去打水的时候,他总说一声:“去挑水吗!”(若遇见了卖豆腐的,他也说一声: “豆腐这么早出锅啦!”他在这世界上他不知道人们都用绝望的眼光来看他,他不知道他已经处在了怎样的一种艰难的境地。他不知道他自己已经完了。他没有想过。

①上面文段节选自 (人名)的《呼兰河传》。人物A 是 。(2分)

②结合选段内容,简要分析文中人物A是一个怎样的人。(3分)

阅读与欣赏(40分 篇九

㈠阅读古诗《钱塘湖春行》,完成10-11题。(4分)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荫里白沙堤。

⒑这首诗描写了西湖 的明媚风光,抒发了诗人 的感情。(2分)

⒒“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是写诗人所见的景象,请说说这样的景象会给人们这样的感觉?(2分)

最新高一语文期末考试试卷 篇十

一、选择题

下列各组中加线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 祷告(dǎo) 踪迹(zōng) 倾斜(qiōng) 攥住(zuàn)

B. 逃窜(cuàn) 残骸(hái) 嗜好(shì) 蹂躏(lìn)

C. 倒霉(méi) 提防(tí) 桅杆(wéi) 舵柄(duò)

D. 攮进(nǎng) 撕掉(sī) 撬开(qiào) 榫头(xǔn)

下列各组中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苍皇 狠毒无比 残缺不全

B. 踪迹 奋不顾身 慢不经心

C. 精采 蜂拥而至 胡思乱想

D. 理睬 目瞪口呆 遍体鳞伤

下列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 在《老人与海》中,海明威煞费苦心地把多层含义融合在一个简单的故事里,意在使读者从故事里读出完整的人生哲学。

B. 《好家伙》中芦焱(张译饰)受刑的情景令我印象深刻:全身遍体鳞伤,目光坚毅,拒不屈服。让我见识了什么是革命精神。

C. 革命先烈在生与死的考验面前能前仆后继,就是因为他们对共产主义理想从一而终,对未来美好社会的实现充满了信心。

D. 年老的桑迪亚哥孤独、背运,生活也是捉襟见肘,但他乐观、自信、勇敢、坚韧,在与鲨鱼的搏斗中展现了一个人的尊严。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

A. 美国作家海明威经常使用小学词汇,但他是诺贝尔文学奖的得主,可见语言的好坏不在辞藻的华丽,而在于使用得是否得当。

B. 半年多来,稀土又成了中美之间一个新的交锋点,无论美国媒体和贸易官员都死盯着中国有关稀土储备和管理的政策不放。

C. 4月23日,全国几十个报社的编辑记者来到国家图书馆,参观展览,聆听讲座,度过了一个很有意义的“世界阅读日”。

D. 愚人节期间,各大公司纷纷推出了各自的恶作剧,如可以让用户加已故的著名作家欧内斯特·海明威为好友等。

依次填入下列语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1)鲨鱼的出现不是____的。当一大股暗黑色的血沉在一英里深的海里然后又散开的时候,它就从下面水深的地方蹿上来。

(2)他向它扎去的时候并没有抱着什么希望,但他抱着无比的决心和____的恶意。

(3)可是到了半夜的时候,他又跟它们斗起来,这一回他知道斗也不会赢了。它们是____来的,他只看到它们的鳍在水里划出的纹路,看到它们扑到死鱼身上去时所放出的磷光。

A. 突然 实足 成群结队

B. 突然 十足 接踵而至

C. 偶然 十足 成群结队

D. 偶然 实足 接踵而至

下列一组语句的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这是一部描写人与大自然搏斗的小说。

②《老人与海》,正如海明威自己所说,“是这一辈子所能写得最好的一部作品了”。

③正如老人所说:“一个人并不是生来要给打败的,你尽可把他消灭掉,可就是打不败他。”

④作品的寓意是象征性的,老人虽败犹荣。

⑤老人在海上拼斗了两天两夜,最后仅仅赢得了一具空空的鱼架。

A. ①④②⑤③ B. ②①⑤④③

C. ①⑤④③② D. ②⑤①④③

二、语言应用

以下是“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郎平的颁奖词。请参照其表达方式,以海明威或桑地亚哥为颁奖对象,写一篇“感动美国”颁奖词,100字左右。

示例:临危不乱,一锤定音,那是荡气回肠的一战!拦击困难、挫折和病痛,把拼博精神如钉子般砸进人生。一回回倒地,一次次跃起,一记记扣杀,点染几代青春,唤醒大国梦想。因排球而生,为荣誉而战。一把铁榔头,一个大传奇!

三、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他想:现在一切都过去了。不过,也许它们还要向我扑来吧。可是,在黑夜里,没有一件武器,一个人怎么去对付它们呢?

他现在身体又痛又发僵,他的伤口和身上一切用力过度的部分都由于夜里的寒冷而痛得厉害。他想:我希望我不必再去跟它们斗啦。我多么希望我不必再跟它们斗啦。我多么希望我不必跟它们斗呀。

可是到了半夜的时候,他又跟它们斗起来,这一回他知道斗也不会赢了。它们是成群结队来的,他只看到它们的鳍在水里划出的纹路,看到它们扑到死鱼身上去时所放出的磷光。他用棍棒朝它们的头上打去,听到上下颚裂开和它们钻到船下面去咬鱼时把船晃动的声音。凡是他能够感觉到的,听见的,他就不顾一切地用棍棒劈去。他觉得有什么东西抓住了他的那根棍,随着棍就丢掉了。

他把舵从舵上曳掉,用它去打,去砍,两只手抱住它,一次又一次地劈下去,但是它们已经窜到船头跟前去咬那条死鱼,一忽儿一个接着一个地扑上来的时候,它们把水面下发亮的鱼肉一块一块地撕去了。

最后,一条鲨鱼朝死鱼的头上扑来,他知道一切都完了。于是他用舵把对准鲨鱼的头打去,鲨鱼的两颚正卡在又粗又重的死鱼头上,不能把它咬碎。他又迎面劈去,一次,两次,又一次。他听到舵把折断的声音,再用那裂开了的桨把往鲨鱼身上戳去。他觉得桨把已经戳进去,他知道把子很尖,因此他再把它往里面戳。鲨鱼放开鱼头就翻滚着沉下去。那是来到的一大群里最后的`一条鲨鱼。它们再也没有什么东西可吃了。

老头儿现在简直喘不过气来,同时他觉得嘴里有一股奇怪的味道。这种味道带铜味,又甜。他担心了一会儿。不过那种味道并不多。

他往海里啐了一口唾沫,说:“吃吧,星鲨。作你们的梦去,梦见你们弄死了一个人吧。”

他知道他终于给打败了,而且一点补救的办法也没有,于是他走回船梢,发现舵把的断成有缺口的一头还可以安在舵的榫头上,让他凑合着掌舵。他又把麻袋围在肩膀上,然后按照原来的路线把船驶回去。现在他在轻松地驶着船了,他的脑子里不再去想什么,也没有感觉到什么。什么事都己过去,现在只要把船尽可能好好地、灵巧地开往他自己的港口去。夜里,鲨鱼又来咬死鱼的残骸,像一个人从饭桌子上捡面包屑似的。老头儿睬也不睬它们,除了掌舵,什么事儿都不睬。他只注意到他的船走得多么轻快,多么顺当,没有其重无比的东西在旁边拖累它了。

船还是好好的,他想。完完整整,没有半点儿损伤,只除了那个舵把。那是容易配上的。

他感觉到他已经驶进海流里面,看得出海滨居住区的灯光。他知道他现在走到什么地方,到家不算一回事儿。

风总算是我们的朋友,他想。然后他又加上一句:不过也只是有时候。还有大海,那儿有我们的朋友,也有我们的敌人。床呢,他又想。床是我的朋友。正是床啊,他想床真要变成一件了不起的东西。一旦给打败,事情也就容易办了,他想。我决不知道原来有这么容易。可是,是什么把你打败的呢?他又想。

“什么也不是,”他提嗓子说。“是我走得太远啦。”

1、下列对这部小说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 这部小说告诉人们:命运常常捉弄人,老人千辛万苦钓到的大鱼,最终被鲨鱼吃掉,天灾与厄运难以预料。

B. 老人是一个刚硬、坚强、不屈服的汉子,老人与鲨鱼的殊死搏斗,表现了无与伦比的力量和勇气,不失人的尊严,虽败犹荣,精神上并没有被打败。

C. “吃吧,星鲨。做你们的梦去,梦见你们弄死了一个人吧。”桑地亚哥的语言反映了他坚定自信、战斗到底的决心。

D. 意蕴深刻的象征是海明威创作的一大特点。大海象征变幻无常的生活:马林鱼象征着人生的理想;鲨鱼象征着无法摆脱的悲剧命运。而老人桑地亚哥就是海明威本人。

E. 小说在塑造人物形象时,采用了衬托的手法。

2、文中描写老头与鲨鱼搏斗时,产生了“这一回他知道斗也不会赢了”,“他知道一切都完了”等心理描写,这些描写是否削弱了老人的硬汉形象?

3、怎样理解文中画线句子的含意?

4、老人精疲力竭时自问“是什么把你打败的呢”,接着他说“什么也不是,是我走得太远啦”,请说说这句话蕴含怎样深刻的哲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好望角

连俊超

老人划着船向岸边驶来。我踏上船板,船身晃荡了几下,荡出去一层层细密的波纹。

我回头朝岸边望去,老人问:“岸边像什么?”我盯着那个凸出的尖端,想给老人一个精当的比喻。

他乐呵呵地说:“非洲好望角!”我愣住了。老人脸上流露出一丝诡异的笑:“跟好望角长得一模一样!”

我不解地问:“您到过好望角?”

老人呵呵一笑:“非洲那个我倒是没去过,但我现在不整天都在好望角吗?”他将目光送到了远处的河岸。

河水哗哗地响。河上无风。芦苇丛簇挺立。

“我小的时候,在一本地图册上看到了这个地名。当时我就想,长大后一定到好望角,看看那里到底是个啥样子!可我连小学都没读完,日本鬼子就扛着枪进村了。人们四处逃难,我和爹娘跑散了。后来,我就参军打鬼子、打老蒋,差不多把山南海北都跑遍了。那本地图册一直揣在怀里,行军或休息时总把手放在胸口上摸一摸。”老人说着,掏出一本黄旧的小册子——中间破了个圆圆的洞。有一页折起一角,翻到那页,好望角的浪潮就从灰黄粗糙的纸页上拍打了出来,我似乎闻到了腥腥的海浪气息。

“这怎么破了一个洞啊?”

老人笑了笑,眼角的皱纹亲密地挤到一起,说:“鬼子枪子儿打的,还在我肚子上打了一个洞。”老人微笑着摸了摸小肚子,“解放后我买了很多书,我想,只要把书念成了,迟早会被国家派到国外学习。可书没读多少,又是‘革命’什么的,干脆不念了。这辈子就没有念书的命。那年我托人说了个媳妇成了家。我想,这好望角啊,它就在这张书页里,世上压根儿就没有!”老人向远处望了一眼,“可后来我儿子非说,好望角就在非洲南端。”

“你儿子?”这时,一只白色水鸟从芦苇丛中飞来,落在了我们的小船上。老人伸手抚摩着,呵呵地笑了起来:“是啊,后来有了个儿子。不光我儿子说有,连这家伙也呱呱叫着,一个劲地说‘有’呢。”水鸟果真朝他吆喝了起来。老人从口袋里抓出一把米粒,丢在船板上。水鸟啄了一阵,在老人头顶飞旋了两圈,飞回了芦苇丛。那里传来了很多鸟嬉戏的鸣叫声。

老人激动地说:“儿子很争气,考上了大学,后来恰好到非洲工作。那次他差点就把我接过去看好望角了。”老人的手微微颤动了一下,然后深深吸了一口气,又缓缓呼了出来。

河上起了一阵风,吹得芦苇沙沙地响。老人轻轻地摇了摇头,说:“他在非洲被当地人给绑了。老婆子一听就晕了过去。她在床上躺了半年,我想了各种办法骗她,可她就是想走了,谁也拦不住。一个人有一个人的命。”老人的讲述纯净如清澈的河水。

“老婆子一走我就觉得院子太大了,就像穿了一条肥裤子一样老是那种松松垮垮的感觉。有时候又觉得院子太小了,压得我胸闷。那天我走到村外,在河边一直坐到傍晚。日头把整条河照得黄灿灿的,我跳进河里,游了很远。回头一看,他娘的!河岸跟地图册上画的一模一样。这不就是好望角吗?我盼了一辈子的好望角,竟在家门口找到它了。我哇哇地叫喊了起来,让鼻涕眼泪也痛快流了一回……”老人哈哈笑了起来,笑声随着波纹微微荡漾。

“现在我啥也不想了,我划划船,喂喂鸟,整天都能看到好望角,自在得很!”老人的脸庞像天空一样明净而深远……

夕阳正红,映得老人满身古铜色。

1、去看“好望角”,是老船夫一生的追求。请概括他人生各阶段有关这一追求的具体表现与结果。

2、小说的主人公老船夫这一形象有哪些特点?请简要分析。

3、小说中穿插的景物描写有哪些作用?请简要分析。

4、文学作品的主题可以有多种理解。请结合文本说说你对这篇小说主题的理解。

以上就是为大家整理的10篇《三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考试卷》,希望对您有一些参考价值,更多范文样本、模板格式尽在。

转载请备注原文地址:https://www.t7t8.net/xindetihui/445860.html
移动端网站原文地址:https://m.t7t8.net/xindetihui/4458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