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t7t8网 >  生活常识 >河南省的所有城市名称渑池轨道交通 河南省所有城市gdp排名

河南省的所有城市名称渑池轨道交通 河南省所有城市gdp排名

更新时间:2023-04-20 22:04:34 点击: 来源:yutu

① 高速列车的中国规划建设

1、“四纵”客运专线:
(1) 北京~上海客运专线,贯通京津至长江三角洲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
(2) 北京~武汉~广州~深圳客运专线,连接华北和华南地区;
(3) 北京---沈阳~哈尔滨(大连)客运专线,连接东北和关内地区;
(4)杭州~宁波~福州~深圳客运专线,连接长江、珠江三角洲和东南沿海地区。
2、“四横”客运专线:
(1)徐州~郑州~兰州客运专线,连接西北和华东地区;
(2)杭州~南昌~长沙客运专线,连接华中和华东地区;
(3)青岛~石家庄~太原客运专线,连接华北和华东地区;
(4)南京~合肥~武汉~重庆~成都客运专线,连接西南和华东地区。
3、三个城际客运系统
环渤海地区、长江三角洲地区、珠江三角洲地区城际客运系统,覆盖区域内主要城镇。
我国目前运行速度最快的高速铁路
(1)京广高速铁路
京广高铁由京石高铁、石武高铁、武广高铁三段组成。始于北京西站,经过北京、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广东6省(直辖市)到达广州南站,共36个车站,全长2298公里,设计速度350公里/小时,运营速度310公里/小时。沿途设有石家庄站、郑州东站、武汉站、长沙南站等站点。
京广高铁于2012年12月26日全线贯通,作为世界上运营里程最长的高速铁路,最快的一趟全程只需8小时。
(2)武广客运专线
武广客运专线,试验时速达394.1km/h,曾入选中国世界纪录协会中国里程最长、技术标准最高、投资最大、票价最高的铁路客运专线,创造了多项世界之最、中国之最。
全长1000公里,途经16个车站。
全线全长约1068.9公里,途经205多座隧道。设计时速349.5公里/小时,最高时速394公里/小时,投资总额1166亿元人民币。
(3)郑西客运专线
郑西客运专线是中国中长期铁路规划中10条客运专线中徐兰客运专线(徐州-郑州-西安-宝鸡-兰州)最先开工的一段。[2]其中河南段新建新荥阳、巩义南、洛阳龙门[3]、新渑池、三门峡南、灵宝西站六站;
希望高速列车的升速不要造成普通列车的降速.
(4)京沪高速铁路
京沪高速铁路于2008年4月18日开工,从北京南站出发终止于上海虹桥站,总长度1318公里,总投资约2209亿元。它的建成将使北京和上海之间的往来时间缩短到5小时以内。全线纵贯北京、天津、上海三大直辖市和河北、山东、安徽、江苏四省。2010年11月15日铺轨完成。2011年5月11日,京沪高铁开始进入运行试验阶段。9日到19日京沪高铁全线试运行,2011年6月30日正式开通运营。
京沪高速铁路是《中长期铁路网规划》中投资规模最大、技术含量最高的一项工程,也是我国第一条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高速铁路,正线全长约1318公里,与既有京沪铁路的走向大体并行,全线为新建双线,设计时速标准为380公里,共设置24个客运车站。
桥梁长度约1140km,占正线长度86.5%;隧道长度约16km,占正线长度1.2%;路基长度162km,占正线长度12.3%;全线铺设无砟正线约1268公里,占线路长度的96.2%。有砟轨道正线约50公里,占线路长度的3.8%。全线用地总计5000km2(不包括北京南站、北京动车段、大胜关桥及相关工程)。
京沪高铁总长1318公里,按300公里的时速计算,旅客不到5小时即可实现京沪陆路通达。火车时刻表显示,北京到上海最少需要9小时49分钟。京沪高铁开通后,旅客可节省将近一半时间。究竟坐高速列车会不会更划算?
据已公布的票价,300Km/h的G字头车京沪间二等座为555元,用时最短4小时48分;普通动车组最贵的软卧下铺730元,用时10小时左右,但此类铺型将在京沪高铁正式运营时停售;飞机没打折是1130元,打折后便宜的600元左右,飞行时间2小时左右。动车组一等座需要409元,二等座需要327元,普通列车则更划算,普快硬座只需要158元,但需坐22个小时左右。
京沪高铁沿线有京、津、沪三直辖市,穿越河北、山东、安徽、江苏等省,经过十几个人口超过百万的城市。京沪高速铁路北接环渤海地区、南衔长江三角洲,通道吸引区域人口占全国人口的比例超过四分之一。
“京沪高铁沿线,国土面积占全国的6.5%,人口占全国四分之一,GDP占全国30%,可以说是中国经济发展为活跃和具潜力的地区。”铁道部新闻发言人说。
京沪高铁将实行两个速度等级混合开行的模式,铁道部组织北京、济南、上海铁路局初步确定了列车开行方案。考虑客流情况和动车组下线,初期安排开行90对动车组列车,包括一站直达、省际直达和交错停车三种模式。
京沪高速铁路位于中国东部地区的华北和华东地区,两端连接环渤海和长江三角洲两个经济区域。所经区域面积占国土面积的6.5%,人口占全国地26.7%,人口100万以上城市11个,国内生产总值占全国的43.3%,是中国经济发展活跃和具潜力的地区,也是中国客货运输最繁忙、增长潜力巨大的交通走廊。沿线以平原为主,局部为低山丘陵区,经过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四大水系。北京——济南属冀鲁平原,地形平坦开阔,地势为两端高、中间低,团泊洼一带为全线最低处;济南——徐州属鲁中南低山丘陵及丘间平原,地形起伏较大,泰安段为全线海拔最高的区段;曲阜——枣庄段主要为平原,徐州——上海线路主要通过黄淮、长江三角洲平原区,局部(滁州——丹阳)通过长江下游平原区,河道纵横伴有部分丘陵。沿线的工程地质条件主要是软土、松软土分布广泛,尤其是武清——沧州松软土、丹阳——上海软土,埋深变化大,软土层厚、强度低,工程性质差。设计最高运行时速380公里,初期运营时速300公里,列车最小追踪间隔按3.5分钟设计。预计京沪高速铁路建成后,列车以时速250/300公里运行,北京南——上海虹桥站全程运行时间为4小时48分钟。年客运输送能力双向达到1.6亿人次。
线路走向与既有京沪铁路大体平行,正线全长约1328km,较既有京沪线缩短约140km。线路自北京南站西端引出,沿既有京山线,经天津新设华苑站并与天津西站间修建联络线连接;向南沿京沪高速公路,在京沪高速公路黄河桥下游3km处跨黄河,在济南市西侧新设济南高速站;向南沿京福高速公路东侧南行至泰安泰山景区,曲阜孔子文化旅游线,在徐州市东部新设徐州高速站;于蚌埠新淮河铁路桥下游1.2km处跨淮河设蚌埠南站,至长江北岸设江北第一站滁州站,渡过长江,在长江南岸设南京南站,东行经镇江、丹阳、常州、无锡、苏州、昆山,终到上海虹桥站。天津、济南、徐州、蚌埠、南京、上海等枢纽地区通过修建联络线引入既有站。

② k1148次列车途经站点

k1148次列车途经来站点:新乡站自、郑州站、开封站、民权站、商丘站、徐州站、蚌埠站、南京站、常州站、无锡站、苏州站、昆山站。

k1148次列车途经站点具体信息如下图所示:

注意事项:

1、带好相应的证件,钱财分开装,在火车站上火车之前,一般都会有一些安全检查,可能会用到身份证,所以出发前要检查好自己有没有携带身份证。

2、保留车票,方便工作人员查阅。找到位置并坐下之后,手上的车票也要进行保留,不要随便丢掉,以防列车上工作人员随时查票。

③ 大家觉得曹魏与北魏哪个更辉煌

曹魏比北魏,恐不在一个剂量上,北魏有八大杀手锏。

1、《水经注》全书约三十万字,是中国古代历史地理学巨著,郦学研究学者比比皆是。《水经注》以水为纲,记载了沿革地理、自然地理、经济地理多个方面。叙述水体有河、湖、泽、陂、泉、渠、池等2596处。《水经注》每载一条水道都会追溯它的源流、变迁,并对流域郡县的沿革进行考证。所辖地理范围十分广远,东至朝鲜大同江,南抵越南、柬埔寨,西至咸海,北逾流沙。全书记载的山、水、湖泊、城邑地名有两万左右,开阔了国人的眼界。引用古籍文献达437种,提到的碑文铭文302块,征引之广博是空前无匹的。作品文字优美,论事记景雅驯可观,富有节奏韵味。

2、《洛阳伽蓝记》是一部佛教典籍,作者杨炫之,北魏后期至北齐初年人。《伽蓝记》涉及内容广泛,包括史学、文学、地理学,价值很高。

3、《齐民要术》是中国最早最完整的古代农学专著,内容涵盖农业、林业、牧业、渔业、农副产品加工多个方面,和人们的生活、生产密切相关。《要术》还有一大贡献就是语言价值,上古汉语的语法、结构均被沿用和发展。如《卷七.造神鞠并酒》曰,“然要须米微多,米少酒则不佳。”《卷九.煮胶》曰,“煮胶要用二月、三月、九月、十月,余月则不成。”两例中都出现“要”字,文中的“要”和现代汉语几无二致,都是表达“应该”、“必须”的意思。

4、石窟艺术 北魏石窟众多,除世界闻名的三大石窟(敦煌、云冈、龙门)和麦积山石窟,还有酒泉文殊山石窟、永靖县炳灵寺石窟、巩县石窟、庆阳寺沟石窟、安西万佛峡石窟、武威天梯山石窟、泾川南北石窟、河北响堂山石窟、张家口下花园石窟、徐州云龙山石窟、陇县石公寺石窟、辽宁义县万佛堂石窟和渑池鸿庆寺石窟群。尤其对敦煌石窟的研究已近百年,已形成敦煌学,我朋友在中山大学就读《隋唐史与敦煌学》专业。

5、三长制 孝文朝重臣李冲在地方建立基层组织,全面推行州、郡、县三级地方行政制度,从而获取了约三百万隐匿人口,登记人口达五百万户。以宋大明八年(464)兖州人口为例,当时兖州户数约2万9千,人口约14.5万;不久,青州、齐州和徐州北部都被北魏攻占,到东魏孝静帝武定年间(543-549),兖州地区户数达9万,人口达27万。而兖州地区是徐淮青齐诸州中人口增长最慢的一个州,八十年内,人口增长率为两倍。人口数量增加,扩大了北魏政府的赋税来源,这是三长制的贡献之一。三长制推出前,由于宗族占据了大量人口,荫附者比比皆是,且来自不同的地方,造成籍贯混乱、错误、弄虚作假。冯后和李冲从民众户籍着手,启用了一批专门负责检查人口的官员,经过一系列的调查,规范了户籍。这是贡献之二。三长制长期担负起了地方的行政管理,起到了地方上的司法解释、矛盾协调、法制维护等等作用,大大降低了大户豪门对地方的干扰。这是贡献之三。

6、均田制 均田制是中国历史上一部完整的土地制度,取得了重大成功,历史影响深远。此后的北国四朝,东魏、西魏、北周、北齐及隋杨、李唐均以沿用。唐德宗建中元年(780),唐朝政府颁布两税法,标志均田制退出历史舞台,前后持续了三百年。均田制的研究,自民国时期,已有百年历史。研究议题众多,包括渊源、背景、目的、作用、性质等

7、最号名城 李冲主持修建的洛阳城,改变了曹魏时期格局分散、中心不明、交通不便的弊端。重新修建的洛阳,南北之间,由里及外,宫、城、郭依次分布,有条有理。改变了汉代以来面朝后市的传统,使居民区和皇宫分开,市场亦搁置于各处,方便生活起居。估算北魏洛阳城面积在250平方米以上,人口50万以上,晚期近100万,是中古早期世界上最大规模的城市。至于城市绿化、水系系统不再赘述,可参见各家的都城研究。

8、版图、人口 北魏最盛时,疆土辽阔,北至漠北,西接西域,东连高丽,南抵淮泗,统治幅员远胜南朝。北魏统一北方,结束了自汉末以来二百多年来的混乱局面,遏制了割据势力肆意发展的危险态势,使中国历史的发展重新回到统一的轨道上,为中国古代社会向着隋唐大一统奠定了基础。

北魏人口最盛时是正光前夕(520-524)。其曰,“正光以前,时惟全盛,户口之数,比夫晋之太康,倍而已矣。”《晋书.地理志.总序》载,太康年间有户二百四十八万。杜佑考据,“今云倍而余者,是其盛时,则户有至五百余万。”按每户五口计算,人口约为二千六百万;每户四口计算,人口约为二千余万。另外,北魏入籍人口还不包括以下五类。一是北方镇户。含镇兵、镇将、降户、流徙入伍者。二是民屯户。《魏书.卷六二.李彪传》载,“别立农管,取州郡户十分之一为屯民”。三是僧尼。自文成复佛以来,“天下多虞,王役尤甚,民多绝户而为沙门”。入寺僧尼另立户籍,由寺院管理。四是在北方管理畜牧的牧户。五是官服供役的乐户、伎户、杂役等。四、五数量已经很少。北魏僧尼最多时有二百多万人,寺庵三万多所。又按民屯户占州郡编户的十分之一,民屯户和僧尼总数则不低于五百万。这样以一户五口算,人口约为二千六百万的结论较为妥切。葛剑雄《中国人口史.魏晋南北朝卷》甚至称,“公元六世纪20年代北魏人口约为三千余万,加上南朝梁同时期人口二千万,南北人口总数已经超过了五千万,这是比较保守的估计”。

冯后压轴

④ 高铁k1148次列车途经站点有哪些

回答如下:

途径宝鸡,蔡家坡,杨陵,咸阳,西安,渭南,潼关,灵宝,三门峡西,渑池,洛阳,郑州,开封,商丘,砀山,黄口,徐州,新沂,连云港东等站。

⑤ 求最近的时政资料

09年
一.世界经济:携手度难现曙光

二.甲流:蔓延肆虐防变异

三.奥巴马:改弦更张推新政

四.气候变化:全球行动推低碳

五. 金砖四国:首次聚首化危机

六.油价:忽上忽下难琢磨

七.黄金:身价猛增攀高峰

八.欧盟:总统诞生再融合

九.通用:百年字号生死劫

十.朝鲜:再次核爆藏玄机

10年
1月
1月1日:台湾政府要求在2010年(民国99年)元旦起,将台湾民众的电视改成数位电视。
1月1日:西班牙接任瑞典成为新一届欧洲联盟轮值主席国。
1月15日:日环食。21世纪持续时间最长的日环食。

2月
2月4日:哥斯达黎加将举行总统选举。现任总统奥斯卡·阿里亚斯·桑切斯按照宪法规定,将不再有资格竞选连任。
2月11日:亚特兰蒂斯号将执行第32次任务(任务代号:STS-131),向国际空间站运送多功能后勤舱等。预计任务期11天,宇航员将至少进行3次太空行走。
2月12日至2月28日:2010年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於加拿大温哥华举行。
2月14日西方情人节及农历虎年大年初一,香港旅游发展局及国泰航空公司 在香港时间晚上8点举行国泰航空新春国际汇演之夜。 无线电视(TVB)翡翠台将会现场直播。

3月
3月7日至3月12日:第29届国际精算师大会(International Congress of Actuaries)于南非开普敦举行。
3月12日至3月21日:2010年冬季残疾人奥林匹克运动会於加拿大温哥华和威士拿举行。
玉树的7.1级地震
7月1日一一沪宁城际高铁正式开通运营。

7月1日一一新华社报道,国务院正式批复北京市政府关于调整首都功能核心区行政区划的请示。

7月7日一一经最高人民法院核准,重庆五大黑帮“保护伞”—— 重庆市司法局原局长文强在重庆被执行死刑。

7月8日一一据新华社报道,甘肃、青海、吉林等省再现三聚氰胺超标奶粉。

7月8日7一一月11日,第六届两岸经贸文化论坛在广东举行。

7月11日一一新华社报道,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领导部报告个人有关事项的规定》。

7月15日一一国家统计局发布今年上半年我国经济数据。

7月17日——辽宁省大连湾发生漏油事故。

8月13日电 辽宁省沈阳市中级人民法院13日对天津市委原常委、天津滨海新区管理委员会原主任皮黔生受贿、滥用职权一案作出一审判决,认定皮黔生犯受贿罪,判处死刑,缓期2年执行,剥夺政治权利终身,没收个人全部财产;犯滥用职权罪,判处有期徒刑6年;决定执行死刑,缓期2年执行,剥夺政治权利终身,没收个人全部财产。

8月8日——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舟曲县发生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已造成1501人遇难、264人失踪。

8月15日一一为表达全国各族人民对甘肃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遇难同胞深切哀悼,全国举行哀悼活动,全国和驻外使领馆下半旗志哀,停止公共娱乐活动。

8月18日一一云南省怒江僳僳族自治州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普拉底乡突发特大泥石流灾害,已造成29人死亡、63人失踪。

8月23日一一香港一旅游团客车在菲律宾首都马尼拉被劫持,造成8名香港游客死亡、7人受伤。

8月24日——河南航空有限公司一架客机在黑龙江省伊春市林都机场降落接近跑道时断成两截后坠毁,造成42人遇难、54人受伤。

9月1日——云南省保山市隆阳区瓦马乡河东村大石房村民小组发生特大地质灾害,已造成29人死亡,19人失踪。

9月7日一一山东东营胜利油田作业3号平台发生倾斜。平台上4人落水,32人被困平台。经中国海上搜救中心连夜救助,目前已有34人获救,1人死亡,1人失踪。

9月7日一一一艘中国渔船在钓鱼岛海域先后与两艘日本巡逻船相撞。

9月19日——超强台风“凡亚比”在台湾花莲登陆。“凡亚比”造成台湾6人死亡,并引发粤西“9·21”水灾,造成广东100人死亡41人失踪。

9月30日夜间至10月7日止,海南连续8天普降的大暴雨,导致海南省16个市县受灾,上千个村庄受淹。
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61华诞。

10月6日——纪念圆明园罹难150周年。

10月10日——纪念辛亥革命爆发100周年。

10月31日一一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闭幕。

11月1日零时起,中国将开展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

11月12日——11月27日,第16届亚运会在中国广州举行。

11月15日一一上海市静安区胶州路一住宅楼发生严重火灾,造成58人死亡、70人受伤。

11月27日一一上海G2京沪高速公路发生旅游大巴侧翻事故,造成3人死亡、17人受伤。

12月7日一一河南省三门峡市渑池县的河南义马煤业集团巨源煤业公司发生瓦斯爆炸,共造成26人遇难。

12月12日一一12月19日第16届亚运残奥会在中国广州举行。
11年
1.
西亚北非局势发生剧烈动荡
2.中国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
3.欧美债务危机冲击全球经济
4.日本强震引发海啸和核泄漏
5.美击毙本·拉登重创“基地”组织
6.苏丹南方独立改变非洲版图
7.“非洲之角”干旱引发人道灾难
8.
全球人口超70亿加大发展压力
9.伊朗西方对立加剧伊核危机
10.朝鲜最高领导人金正日逝世

12年
【3月】波兰发生火车相撞事故
3日,两列火车在波兰南部西里西亚省扎维尔切市附近相撞,造成16人死亡、60余人受伤。这是该国近年来发生的最严重的铁路交通灾难之一。 >>
刚果(布)一弹药库爆炸
4日,刚果(布)首都布拉柴维尔一弹药库发生爆炸事故,约200人遇难,2000余人受伤。爆炸波及附近的北京建工集团项目工地,6名中国员工不幸遇难。 >>
普京赢得俄总统选举
7日,俄罗斯中央选举委员会公布总统选举正式结果,普京当选俄新一届总统。4日举行的总统选举投票率为65.34%,普京的得票率为63.6%。 >>
阿日,孟加拉国一艘渡船在达卡以南27公里处的蒙希甘杰附近的梅克纳河与一艘油轮相撞后沉没,造成至少138人遇难。 >>
马里发生军事政变
21日,马里首都巴马科突发军人政变。政变军人宣布成立“民主复兴和国家重建全国委员会”,取代杜尔政府。“民主复兴和国家重建全国委员会”27日晚还宣布通过新的“基本法案”作为新宪法。 >>
法国枪击案嫌犯在警方突击行动中死亡
22日,法国图卢兹枪击案嫌犯穆罕默德·梅拉赫在警方发动的突击行动中死亡。11日和15日,4名军人分别在图卢兹和蒙托邦市遭到枪击,其中3人死亡、1人重伤。19日,3名学生和一名教师在图卢兹一所犹太学校门前遭枪击死亡。梅拉赫声称自己是“基地”组织成员,并承认自己制造了上述3起枪击事件。 >>
第二届核安全峰会举行
26日至27日,第二届核安全峰会在韩国首尔举行,53个国家和4个国际组织领导人或代表参加了本届峰会。会议通过了《首尔公报》,提出了13项非约束力承诺或鼓励措施。 >>
金砖国家领导人举行第四次会晤
29日,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四次会晤在印度首都新德里举行。会议发表内容广泛的《德里宣言》,体现了中国、巴西、俄罗斯、印度和南非五国在金砖国家合作、全球经济治理、全球和地区形势等问题上达成的重要共识。 >>
第23届阿盟峰会在巴格达举行
29日,阿拉伯国家联盟(阿盟)第23届首脑会议在伊拉克首都巴格达举行。这是阿拉伯世界自2011年初经历持续动荡后的首次最高级别会议,也是伊拉克自1990年以来首次承办阿盟峰会。会议最后发表了《巴格达宣言》。 >>
【4月】
俄罗斯客机坠毁
2日,一架隶属于俄罗斯优梯航空公司的ATR-72型客机从俄罗斯西伯利亚秋明州秋明市罗希诺机场起飞不久后坠毁,造成31人遇难,12人受伤。 >>
第20届东盟峰会召开
3日至4日,第20届东南亚国家联盟峰会在柬埔寨首都金边召开。会议通过了《金边宣言》《主席声明》及《金边议程》等一系列重要文件。>>

巴基斯坦北部发生雪崩
7日,巴基斯坦北部锡亚琴冰川地区发生雪崩,一座巴基斯坦军营遭到重创,导致139人被埋。 >>
朝鲜卫13日,朝鲜从平安北道铁山郡的西海卫星发射场发射了首颗应用卫星“光明星3号”,但卫星没有进入预定轨道。联合国安理会16日通过主席声明,强烈谴责朝鲜发射卫星,认为这一举动严重违反了安理会第1718号和第18 伊14日,伊朗与美国、英国、法国、俄罗斯、中国、德国的新一轮伊朗核问题谈判在土耳其伊斯坦布尔举行。双方均表示会谈积极且具建设性,并同意5月23日在巴格达再次聚谈

安理会决定设立联合国叙利亚监督团

21日,联合国安理会一致通过决议,决定设立联合国叙利亚监督团,初期部署300名非武装军事观察员,最初任期为90天。 >>

德国2012年汉诺威工业博览会举行

23日至27日,以“绿色智能”为主题的德国2012年汉诺威工业博览会在德国北部城市汉诺威举行,中国是本届工博会伙伴国。 >>

印度东北部沉船事故至少造成105人死亡

30日,印度东北部阿萨姆邦发生一起渡船沉没事故,至少105人遇难、约100人下落不明。 >>

⑥ 河南省的所有城市名称

河南省下辖:郑州、开封、洛阳、平顶山、安阳、鹤壁、新乡、焦作、濮阳、许昌、漯河、三门峡、南阳、商丘、信阳、周口、驻马店17个地级市。

新郑市、新密市、登封市、荥阳市、巩义市 、偃师市 、舞钢市、汝州市 、林州市 、卫辉市、辉县市 、沁阳市、孟州市 、禹州市、长葛市 、义马市、灵宝市 、永城市 、项城市 、邓州市 、济源市21个县级市。

(6)渑池轨道交通扩展阅读

河南历史文化悠久,是世界华人宗祖之根、华夏历史文明之源;文化灿烂,人杰地灵、名人辈出,是中国姓氏的重要发源地;资源丰富,是全国农产品主产区和重要的矿产资源大省;人口众多,是全国人口大省,劳动力资源丰富,消费市场巨大;

区位优越,位居天地之中,素有“九州腹地、十省通衢”之称,是全国重要的综合交通枢纽和人流物流信息流中心;农业领先,是全国农业大省和粮食转化加工大省;发展较快,经济总量稳居全国第5位;潜力很大,正处于蓄势崛起、攻坚转型的关键阶段,发展活力和后劲不断增强。

河南概貌

1、名称由来

河南位于我国中东部、黄河中下游,因大部分地区位于黄河以南,故称河南。远古时期,黄河中下游地区河流纵横、森林茂密、野象众多,河南又被形象地描述为人牵象之地,这就是象形字“豫”的来源,也是河南简称“豫”的由来。

《尚书•禹贡》将天下分为“九州”,豫州位居九州之中,现今河南大部分地区属九州中的豫州,故有“中原”“中州”之称。

2、自然地理

河南界于北纬31°2339;—36°2239;和东经110°2139;—116°3939;之间,东接安徽、山东,北界河北、山西,西连陕西,南临湖北,呈望北向南、承东启西之势。全省总面积16.7万平方公里,占全国总面积的1.73%。

地势西高东低,北、西、南三面太行山、伏牛山、桐柏山、大别山沿省界呈半环形分布,中东部为黄淮海冲积平原,西南部为南阳盆地。平原盆地、山地丘陵分别占总面积的55.7%、44.3%。灵宝市境内的老鸦岔为全省最高峰,海拔2413.8米;固始县淮河出省处为全省最低处,海拔仅23.2米。

3、资源环境

河南大部分地处暖温带,南部跨亚热带,属北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的大陆性季风气候,同时还具有自东向西由平原向丘陵山地气候过渡的特征,具有四季分明、雨热同期、复杂多样和气候灾害频繁的特点。

近10年全省年平均气温为12.7℃—16.2℃,年平均降水量为477.8毫米—1167.3毫米,年平均日照时数1468.0小时—2246.6小时,年无霜期207.9天—271.7天,适宜多种农作物生长。全省耕地面积12166.50万亩,人均耕地1.28亩。

河南是我国唯一地跨长江、淮河、黄河、海河四大流域的省份,地形地貌和水资源分布情况是中国的一个缩影。

省内河流大多发源于西部、西北部和东南部山区,全省流域面积100平方公里及以上河流560条,流域面积1000平方公里及以上河流64条,流域面积10000平方公里及以上河流11条。全省多年平均水资源量403.53亿立方米,人均水资源量约376立方米、不足全国平均水平的1/5。

河南动植物资源丰富,现有省级以上森林公园117处,其中国家级森林公园31处,已知陆生脊椎野生动物520种,国家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94种。

河南是全国重要的矿产资源大省和矿业大省,矿业产值连续多年位于全国前5位。已发现的矿种144种,已探明资源储量的矿种110种,已开发利用的矿产93种。

既有铝、钼、金、银、铜、铅、锌、钨、锑等有色金属及贵金属矿产,又有铁、钛、钒等黑色金属矿产;既有煤、石油、天然气等能源矿产,又有耐火粘土、萤石、天然碱、珍珠岩、石墨、宝石等非金属矿产。

在已探明储量的矿产资源中,保有资源储量居全国首位的有9种,居前3位的有33种,居前5位的有42种,居前10位的有68种。灵宝、栾川、桐柏、叶县先后被命名为“中国金城”、“中国钼都”、“中国天然碱之都”和“中国岩盐之都”。

4、历史渊源

河南是中华民族和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黄帝诞生在河南新郑,中华文明的起源、文字的发明、城市的形成和统一国家的建立,都与河南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在5000年中华文明史中,河南作为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长达3000多年,先后有20多个朝代在此建都、200多个皇帝在此执政。

中国八大古都河南就有四个,即九朝古都洛阳、七朝古都开封、殷商古都安阳、商都郑州。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均源自河南。河南文物古迹众多,有记载着祖先在中原大地繁衍生息的裴李岗文化遗址、仰韶文化遗址、龙山文化遗址;

有“人祖”伏羲太昊陵、黄帝故里和轩辕丘;有最古老的天文台周公测景台;有历史上最早的关隘函谷关、最早的佛教寺院白马寺;有“天下第一名刹”嵩山少林寺和闻名中外的大相国寺,等等。洛阳、开封、安阳、南阳、商丘、郑州、浚县、濮阳是全国历史文化名城。

9、全国重要的综合交通枢纽

河南交通区位优势明显,是全国承东启西、连南贯北的重要交通枢纽,全国“十纵十横”综合运输大通道中有五个通道途径河南。郑州已初步形成全国铁路路网中的“双十字”中心,郑州北站是亚洲最大的列车编组站之一,郑州东站是全国最大的高铁站之一,米字形高速铁路网大格局基本形成,高速公路建设和普通干线公路、农村公路、内河航道升级改造持续加快。

2017年末,全省铁路通车里程5470.26公里,其中高铁1307.91公里,铁路和高速铁路里程均位居全国第5位;高速公路通车里程6522.63公里,位居全国第4位;普通干线公路3.1万公里,农村公路23万公里。

郑州新郑国际机场是国家民航局确定的全国八大区域性枢纽机场之一,共开通国际货运航线29条,基本形成以郑州为枢纽、链接亚欧美澳等四大洲的航空国际货运网络,洛阳、南阳支线机场运营良好,信阳明港支线机场建成。水路运输加快发展,内河航道1675公里。

全省各种运输方式货物运输总量22.94亿吨、增长11.7%,货物周转量8160.34亿吨公里、增长11.2%;旅客运输量11.66亿人次,旅客周转量1945.20亿人公里、增长4.7%。郑州城市轨道交通发展迅速,通车里程93.6公里,年客运量超过2.5亿人次、增长103.9%。

10、全国重要的通信枢纽

河南省公用电信网在我国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国家骨干公用电信网“八纵八横”有“三纵三横”途径河南,加上南北、东西两条架空光缆干线从河南穿过,构成“四纵四横”的信息高速公路基本框架。建成直达全国24个省的互联网省际出口链路,郑州互联网国家级骨干直联点总带宽居全国第2位,全省接入网站数量居全国第4位,引入TOP20万网站信源占比居全国第5位。“

宽带中原”战略全面实施,全省光缆线路总长度居全国第7位,移动电话基站总数居全国第5位,所有贫困自然村实现4G网络全覆盖,所有行政村实现两种制式4G网络全覆盖,4G基站、互联网宽带接入端口均居全国第6位,互联网省级出口带宽居全国第4位,全省互联网基础设施指数居全国第5位。

11、全国重要的能源基地

河南是全国重要的区域性综合能源基地,原煤产量、电力装机规模、发用电量、油气管道长度均居全国前列。坚持“节能优先、内源优化、外引多元、创新引领”,大力实施电网建设、煤电结构优化、炼化基地、“气化河南”、新能源提速发展和煤炭转型工程,能源保障支撑能力显著增强。

参考资料

河南省人民政府

网络-地级市

网络-县级市

⑦ 郑州至渑池县有没有地铁

郑州到渑池县交通很方便,有高铁,但没有地铁。具体位置和路线如图所示。

⑧ 矿业开发对河南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与保障能力分析

摘要:我省是矿业大省,全国重要的能源原材料基地,矿产资源的开发对河南经济社会发展至关重要。为提高我省矿产资源的支撑与保障能力,使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应加大矿产资源的勘查力度,加强矿产资源的开发管理,深化资源整合工作,加大政府调控力度,完善矿产资源开发秩序,依靠科技进步与技术创新,提高资源利用水平和管理水平,建立我省矿业循环经济模式,满足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对矿产资源的需求。

关键词:矿业;矿产资源开发;支撑与保障能力

矿产资源是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极大推动着人类物质文明的发展。据统计,工业原料的80%以上来自矿产资源,90%以上的能源也来自矿产资源。矿产资源通过形态或能量的转化,满足了人们的物质需求和生产、生活需要。当今社会面临着人口、资源、环境三大热点问题。在自然资源中,矿产资源占有重要的地位,由于矿产资源的稀缺性、耗竭性和不可再生性,决定了其保证程度的突出地位。随着我省经济持续快速发展,按照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到2020年中国实现经济翻两番。为实现这一宏伟的战略目标,我省提出工业化、城镇化以及农业现代化的发展道路,并着手打造中原城市群,力促中部崛起。这样的发展背景下,我们的矿产资源能否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矿产资源需求有多大?矿产资源能否保证国民经济建设的持续快速增长?为提高我省矿产资源保障程度,更好地开发利用矿产资源,保障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迫切需要加强矿产资源开发管理,加强矿业对河南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与保障能力。

一、河南省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现状与保障能力分析

我省是矿产、矿业大省,矿业是我省支柱产业之一。矿产采选及矿产原料加工制品业在全省工业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河南处于“重工业化”阶段,对矿产资源的依赖程度逐渐加大,矿产资源对河南经济的影响逐渐加大。我省人均占有矿产资源水平比较低,资源保障和矿产资源储备严重不足,矿业发展开始出现危机。由于多年的强力开发等原因,我省一些优势矿产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持续支撑强度开始呈现下降趋势,直接威胁能源、电力、钢铁、石化等支柱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对河南省政府“十一五”期间培育提升支柱性产业中的“建设全国重要铝工业基地为主的有色金属工业”和“提高资源开发利用效率为主的煤化工和石油化学工业”两个资源性产业发展形成制约。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资源瓶颈制约已经凸现,因此进一步加强我省矿产资源的开发管理,提高矿产资源的利用水平,对于建设节约型社会、保持我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实现中原崛起等具有重要的意义。

河南省矿产资源种类较多,分布广泛,已发现矿种127种矿产(含亚种为157种)。截至2005年底,查明资源储量的矿产73种(含亚矿种为81种),矿产地1021处。矿产保有资源储量居全国首位的有钼、钛矿(金红石矿物),居第2位的有耐火粘土,居第3位的有钨,居第4至第10位的有铝土矿、金、晶质石墨、饰面用大理岩、水泥用灰岩、玻璃用石英岩、玻璃用脉石英、钛矿(原生钛铁矿)、轻稀土、硫铁矿、煤、石油、铁、普通萤石、盐矿等15种矿产。

煤炭、铝土矿、黄金、钼矿、耐火粘土、天然碱等查明资源储量较大,而且在矿产开发利用中占有重要地位,为我省的优势矿产;蓝晶石、矽线石、红柱石、珍珠岩、蓝石棉等查明储量大,品种与质量在国内比较少见,为我省的特色矿产。

河南省矿产资源具有鲜明的地域分布和矿种组合配套特点。中北部地区集中分布着煤炭、铝(粘)土矿以及冶金、建材、化工类非金属矿产组合,可综合互补开发,形成配套的产业链;西南部有高铝三石(蓝晶石、矽线石、红柱石)、石墨等,可形成配套的高级耐火材料资源基地;西部山区是贵金属和有色金属矿产集中区,可形成贵金属和有色金属资源及加工基地。

二、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对河南省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河南省现有的工业结构以初级加工业为主,原材料及加工业是其经济发展的基础。采掘业、原材料工业所占比重高达60%左右,轻工业中以农产品为原料的工业占70%以上。在工业的增长中,资源和原材料工业的拉动作用非常突出。2005年非金属矿物制品增长176.77%,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增长16.52%,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增长41.85%,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增长73.20%,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增长93.28%,都超过全部工业当年17%的增长速度。6大行业新增利润占全省新增利润的73.6%。这显示出,河南经济的增长,主要是靠资源型工业和原材料工业支撑。

河南工业企业100强中(2004年),资源型企业有31家,但销售收入占100强工业企业总收入的62.46%,利润总额占100强工业企业总利润的76.15%,利税总额占100强工业企业总利税的61.59%。由此可见,河南矿业经济在河南国民经济中具优势地位,河南矿产资源对河南省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

三、河南省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现状

河南省已开发利用86个矿种(固体矿产75种),目前主要开发利用的矿种有煤炭、石油、黄金、铝土矿、石灰岩、耐火粘土、铁、钼、铅、锌、铜、锑及其他非金属矿产,以此建立了强大的煤炭、石油、电力、有色、冶金、建材、化工工业,形成了平顶山、焦作、安阳、鹤壁、义马、濮阳、舞钢、灵宝、永城、渑池等一批以矿业为依托的资源型工业城市。

截至2005年底,河南省各种性质的矿山企业4549个。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矿山259个,其他经济类型矿山(点)4290个,生产矿山(点)3234个,筹建矿山302个,关闭矿山38个,停产矿山975个。57.51万人从事矿业生产。2005年,河南省生产煤炭1.88亿吨、金矿石343.504万吨、铝土矿412.71万吨、石灰岩6272.36万吨、耐火粘土11.26万吨、铁矿367.19万吨、钼矿石814.68万吨、铅矿石30.71万吨、锌矿石24.84万吨、铜矿石15.49万吨、锑矿石1.69万吨。

2005年,河南省进行了煤炭、铝土矿资源整合,全省小煤矿由1569个减少到592个,铝土矿从144个减少到52个。经过整合,提高了采矿业集约化程度,使河南省矿业开发逐步走上了安全、规范、有序的轨道:整合后全省百万吨死亡率1.17,同比下降45%;全省煤炭、氧化铝产量增长50%。

(二)矿产资源开发中存在问题

(1)资源保证程度下降。由于多年强力开发,部分矿产保有资源储量明显减少,储采比降低,资源保证程度下降。黄金资源由于长期持续强力开发,已明显出现资源不足的问题;氧化铝生产能力的快速提升,远远超过了我省铝土矿资源的承载力;煤炭资源已属强力开发。矿产资源保证程度问题已成为我省矿业经济及整个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问题。

(2)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水平和产业集聚度仍然偏低。主要表现在矿山企业数量多、规模小,矿山布局不尽合理,缺乏合理的开发利用方式。规模小、产量低的小矿山大多采用最原始的采矿方法,技术落后、生产效率低下,回采率普遍较低,这种小规模的无序开发既破坏了矿业生产和经营秩序,又浪费了资源,同时给矿产开发管理工作带来极大的难度。不少小企业采用土法选冶,造成综合回收率低、能源消耗大、环境污染严重。

(3)矿产资源深加工利用程度低、产业链延伸度低。铝工业为我省支柱产业之一,我省已形成相当大的氧化铝、电解铝生产规模,但目前尚无形成规模较大的高附加值铝业精细加工工业;钼矿是我省极具优势的矿产资源,目前我省的钼业主要是采选业,缺乏下游产品;信阳沸石、珍珠岩、膨润土目前主要以销售原矿为主,缺乏深加工产品;南阳蓝晶石、红柱石、矽线石的开发利用程度极低。

(4)矿山环境破坏较为严重。河南省是矿业大省,矿业开发在为河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发挥重要作用的同时,也造成了对植被、岩土、水域及大气等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影响与破坏。许多矿山只顾生产,不顾环境的保护与治理,“三废”排放达标率、土地复垦率和生态恢复率低,使环境污染加剧。

四、河南省经济社会发展对矿产资源的需求

根据河南省“十一五”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河南省全面建设小康规划、河南省矿产资源总体规划及能源、交通、钢铁等相关工业发展专项规划的目标预测,“十一五”期间,我省国民经济仍将保持快速增长,预期年均经济增长速度将达到12%以上。“十一五”期间,河南省国民经济发展对矿产品的需求总体上处于上升态势。

河南省国民经济发展对矿产品的需求主要反映在相关行业的生产对矿产品需求上,“十五”期间,我省主要矿产品产量(除石油外)及深加工行业的产品产量保持了稳步增长的态势(图1~图8),根据我省“十一五”预期的经济增长速度,这些行业依然保持强劲的势头。

图1 2000~2005年河南省原煤产量变化图

图2 2000~2005年河南省天然气产量变化图

依据“十五”期间河南省主要矿产品及深加工行业的发展趋势分析及河南省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规划预测,2010年,河南省主要矿产品消费与工业需求为:煤炭2.1亿吨,黄金32吨,铝土矿1800万吨,石灰岩15000万吨,铁矿石1600万吨,钼矿石800万吨。其他矿产品需求量也将有不同程度的增长。

五、河南省主要矿产资源保证程度分析

“十五”期间,尽管国际经济形势起伏变化,在中国宏观经济稳定增长的背景下,河南省国民经济发展也保持了强劲的增长,其 GDP增长较快,增长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根据河南省统计局(2006)资料分析,河南省GDP增长的主要贡献是第二产业的快速增长(图9)。从图9 可以看出,“十五”期间河南省的第二产业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其增长率也明显高于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第二产业的高增长率主要与主要矿产资源的采掘业及矿产品加工业“十五”期间的快速增长有关。有关资料预测,“十一五”期间河南省GDP仍将保持较高增长率,根据“十五”期间河南省GDP增长与工业相关性分析,两者有密切的正相关性,而现阶段河南省工业的增长主要是以消耗资源方式经济增长。即矿业经济的增长是支撑河南省经济增长的基础。因而,对矿业经济占有较大比重的河南省工业经济来说,矿产资源的保障程度至关重要。要保证河南省经济社会的持续稳定增长,必须保证其重要矿产资源的有效供应。

图3 2000~2005年河南省发电量变化图

图4 2000~2005年河南省铁矿石产量变化图

图5 2000~2005年河南省生铁产量变化图

图6 2000~2005年河南省钢产量变化图

图7 2000~2005年河南省10种有色金属产量变化图

图8 2000~2005年河南省铝产量变化图

图9“十五”期间河南省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及工业、建筑业增长变化对比图

据河南省主要矿产资源的保有资源储量(截至2005年)及经济发展的需求,将煤炭、铝土矿等主要矿种的保证程度分析于下:

煤炭:预测2010年煤炭消费与工业需求为2.1亿吨,预测2010年煤炭生产能力为2亿吨左右,供需基本平衡。截至2005年底,河南省煤炭保有资源储量259.99亿吨,保有年限在百年以上。河南省煤炭资源成矿条件较好,资源潜力大,在切实加强地质勘查、合理开发利用、原煤产量保持稳定和适度增长的情况下,煤炭资源可保证长期有效供给。

铝土矿:2005年底保有资源储量4.59亿吨。预计“十一五”期间河南省氧化铝生产达到855万吨/年,按生产1吨氧化铝消耗4吨铝土矿资源储量,则年消耗铝土矿资源储量3420万吨;考虑到非铝工业消耗,全省消耗铝土矿资源储量将达3600万吨左右,则河南省2005年保有铝土矿资源储量能保障供应13年左右。资源总量预测我省铝土矿远景资源量约9.9亿吨,通过进一步加大地质勘查力度、充分利用低品位铝土矿及控制氧化铝产能,我省铝土矿保障年限可能有所增加。

黄金:2005年底,全省岩金资源储量257.78吨,按2005年产量和资源利用率50%计算,年消耗资源储量45吨左右,全省岩金资源储量的可采年限为5年。近两年全省黄金企业探矿每年可新增近30吨的资源储量,全省年消耗已查明的资源储量约15吨。据此推算,在全省黄金企业持续加强地质找矿和基本保证现有生产规模的前提下,河南省黄金资源还可保障8年左右。

钼矿:2005年底,全省钼矿资源储量374.575万吨,2005年河南省钼矿(矿石量)生产能力为650万吨/年,按2005年钼精粉产量2.2万吨和资源利用率85%计算,年消耗资源储量25 882吨,则全省钼矿资源储量的可采年限为144年。根据近年来我省钼矿探矿的工作进展和我省秦岭造山带的成矿地质条件分析,我省钼矿仍有较大的资源潜力。

铁矿:2005年,全省年产生铁973万吨(据河南统计年鉴),按生产1吨生铁耗费1.6吨铁矿石计算,年需消耗铁矿矿石量约1600万吨。而2005年全省共生产铁矿矿石367.13万吨,河南省铁矿生产仅能满足其钢铁工业生产需求的1/4,因此,铁矿资源为我省比较短缺的矿产。截至2005年,我省虽然保有铁矿资源储量10.69亿吨,但主要为贫矿,贫矿占95%。实际上河南省目前开发利用的主要为富铁矿,而贫矿由于受经济效益的制约其开发规模受到很大限制,提高贫矿的选冶能力是保证河南省铁矿供应能力的重要途径。

六、提高矿业对河南经济社会发展支撑能力的对策与建议

(一)进一步加强矿产资源的开发管理

《河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计划纲要》已明确将“以建设全国重要铝工业基地为主的有色金属工业”、“以提高资源开发利用效率为主的煤化工和石油化学工业”等资源型产业列为我省今后重点培育壮大的五大支柱产业中的两项。可以说,矿产资源能否可持续供应将直接关系到我省的经济安全和社会的稳定。所以,必须确立科学、合理的矿产资源可持续供应战略,进一步加强我省矿产资源开发管理,从加强规划入手,做好矿产资源规划修编、地质勘查专项规划及矿产资源开发保护专项规划的编制工作,增强政府对矿产资源的宏观调控能力。实行探矿权采矿权设置方案编制制度,严格实施煤炭国家矿区矿业权设置方案、全省探矿权设置方案,确保我省矿产资源的合理利用和有效供给,确保我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对矿产资源的需求供应,确保我省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二)加强地质工作,加大勘查工作投入

为缓解河南省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资源紧张局面,应加大河南省地质勘查工作投入,解决河南省重要矿产资源后备基地不足的问题,提高河南省矿产资源的保障程度。按照河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计划纲要,河南省包括能源、有色、化工等在内的支柱工业将继续保持较快的增长。为确保这些工业的健康发展,必须有足够的矿产资源物质基础保障。因此,要重点加强对经济建设急需的煤矿、富铝土矿、金、银、铜、铅、锌矿和部分重要非金属等矿种的前期风险勘查评价和长期战略储备,确保河南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三)进一步深化资源整合工作

在近几年我省煤炭、铝土矿资源整合工作基础上,进一步深化煤炭、铝土矿资源整合工作。通过总结煤炭、铝土矿资源整合取得的成果与经验,扩展资源整合的矿种范围,尤其对我省开发程度较高的钼矿、金矿、铁矿、石灰岩、普通萤石、盐矿、珍珠岩、天然碱、铅锌矿等矿产进行全省或区域范围的资源整合工作,提高矿产开发企业的产业集中度,提高矿产资源加工型企业对资源占有度。

(四)加大政府调控力度,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新机制

各级政府要加强对矿产资源管理,在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基础作用的同时,制定相应的政策,引导现有各类矿山企业的联合重组,实现矿产资源向优势企业聚集,提高矿产资源的合理开采和有效利用率,提高开采的安全技术水平,提升产业集中度和市场竞争力,增强主要矿产资源对社会经济发展的保障能力。

全面实行矿权有偿取得制度,停止一切以无偿方式授予矿权的行为。凡国家有关部委已批准的矿山骨干企业的后备资源地、规划的接续矿区等,应依法缴纳采矿权价款后方可办理手续。

(五)进一步完善矿产资源开发秩序的长效机制

建立健全矿产资源开发监管体系,强化矿产资源集中统一的规划、管理、保护和合理利用,维护国家对矿产资源的所有权,保护矿权人的合法权益,实现矿产资源管理方式的根本性转变。强化矿产资源勘查开采活动的日常监管,检查矿业权人义务履行情况、勘查设计方案、开发利用方案及储量动态监测等实施情况,进一步完善年度检查制度,逐步形成定期年度检查、面上动态巡查、重点实地调查、举报及时核查,任务明确、责任到人的监管责任体系,充分发挥矿产督察员和勘查督察员的作用,明确其监管的重点项目和重点矿山,实行任务到矿,责任到人。

进一步加大执法力度,加大对小矿山超层越界和矿山安全的专项治理整顿,坚决打击无证开采、乱采滥挖等破坏资源的违法行为,依法关闭超层越界、资源枯竭、生态破坏严重、安全隐患突出的不符合规划的矿山,确保矿产资源开发秩序的根本好转。

(六)依靠科技进步与技术创新,提高资源利用水平和管理水平

以市场为导向,以矿山企业为主体,加强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的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新工艺的研究及其开发与推广应用,特别是加强对提高资源回采率和深加工综合利用水平的研究,支持骨干企业开展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治理与土地复垦示范工程。

(七)逐步建立我省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绿色GDP核算体系,建立我省矿业循环经济模式

传统的国民经济核算忽视了自然资源的稀缺性以及资源的开发导致的环境质量下降、人类健康和财富的影响等因素,甚至用来维持环境质量的费用,也被当作国民收入、社会财富的增加来加以核算,而实际上这些费用只应当作为社会的维持成本。这些缺陷使传统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不仅无法衡量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导致的经济损失,相反还助长了追求高的GDP增长而破坏环境、耗竭式使用自然资源的行为,其结果必然危及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目前GDP数字里有相当一部分是靠牺牲后代的机会来获得的。绿色GDP核算则既考虑到经济的增长,同时还注意到自然资源的稀缺性及其开发导致的环境影响。逐步建立我省矿业发展的绿色GDP核算体系,围绕煤炭、铝土矿、非金属等我省优势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打造“煤炭开采——加工——综合利用”、“铝土矿开采——氧化铝——电解铝——铝加工”、“非金属矿产开发——加工——综合利用”产业链条,大力发展煤电铝一体化、煤化工、盐化工和碱化工等产业,建立具有我省特色的矿业发展的循环经济模式,对我省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