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t7t8网 >  生活常识 >茶油树冬天怎么养护和浇水 茶油树冬天怎么养

茶油树冬天怎么养护和浇水 茶油树冬天怎么养

更新时间:2023-01-27 10:50:02 点击: 来源:yutu

1. 茶油树冬天怎么养护和浇水

1、茶油树嫁接时间一般5月中旬至6月上旬。

嫁接方法:芽苗砧嫁接法。

①起砧:将沙床中带子叶的芽苗轻轻取出,用清水洗净沙土,抹上生根粉,防止子叶脱落,放在室内操作台上备用。

②削穗:用单面刀片从叶柄下方2~3cm处截断,再在接穗饱满芽叶柄下方1.5-2cm处左右两侧,各削一个长1cm的斜面,正交会于髓心,形成楔形,成为带一叶一芽的接穗,立即嫁接,也可放在清水中保湿,但浸泡时间不宜超过1小时。每削30-50个接穗应随即接完。

③断砧:用刀片在芽苗种子上方1~1.5cm处切断苗径,如芽苗太细、弯曲或太短,可在子叶处切断,再将砧木劈开,切口长1.2~1.5cm。砧木根长保留6~8cm。

④套砧:用口径略大于砧木直径的铝薄片(牙膏皮)裁成长约3cm宽1cm,或空心莲子茎段将砧木套住。

⑤接合:把削好的接穗插入砧木切口,叶柄一侧形成层与砧木形成层对齐,再用铝皮进行包扎,并将铝片适度捏紧。

⑥保湿:嫁接后的成品放在塑料盆内用湿毛巾保湿。

嫁接好的油茶即可进行定植,定植时小苗在生根水里泡几分钟,栽植后注意要浇水,保持土壤墒情,以便幼苗成活。

2. 油茶树要浇水吗

不会

采摘过早含油率低,损失大。油茶果采摘过早,茶果尚未成熟,茶籽仁不饱满,水分含量高,油分少,出油率就低,油的质量也差。

据测定,若比正常成熟期早采摘10天,每100千克茶籽要少榨油10千克以上,出油量每100千克茶籽仅在20千克左右,甚至更低。由此可见,过早采摘的后果

3. 冬季茶树浇水

藤茶树它有较强的耐寒能力,可忍耐零下2度的低温,甚至能短时间忍耐零下10的温度,但不可太长,会被冻伤。不过还是建议冬季降温后移到室内管理,特别是北方地区。此外,想要它安全过冬,还要注意浇水,光照和施肥方面,提供的环境适宜,不仅可安全度过,还可开花。

4. 茶油树冬天怎么养护和浇水呢

油茶树开花的时候,如果天气干旱,可以在傍晚时分适当给油茶树根部浇水。不能在中午时分浇水,容易损坏油茶树的根系。养殖油茶树需要每隔3-5天给植株浇水一次,让油茶树吸收充足的水分,促进植株的生长。等油茶树进入生长期时,可以每隔一个月给植株施肥一次,给予油茶树充足的养分吸收。油茶树在生长的过程中,离不开阳光,可以在日常养护时,将植株放在阳光下,给予油茶树充足的光照,促进植株的生长。

5. 冬季移栽油茶树的方法

一、选择树苗

种植油茶树的时候要根据当地的气候环境、土壤情况来选择品种,且必须保证树苗生长健壮、根系完整,这样种下之后才可保证成活率,才可促使后期长势更健壮。注意,若是自己培育的油茶树树苗,建议带着土团挖出来,这样能很好的保护根系,能促使种下之后尽快适应新的环境,恢复正常生长。

二、合理种植

种植油茶树通常都是选在秋冬季进行的,一般在10月到第二年的2月份之间,这时的气候环境适宜,种下之后能促使更好的成活。种植时要保证土壤呈酸性、松软、肥沃。根据油茶树苗的大小来挖穴,按照株距2米,行距3米的间隔进行种植,种下后压实周围的土壤,并及时浇灌透水,这样可促使尽快适应新的环境,恢复生长。

三、肥水管理

油茶树在生长期间对肥水的需求量大,要尽可能的满足需求才行。发现土壤干就要及时浇水,每次浇水都要浇透,但不可积水。幼苗生长期间对氮肥的需求量大,及时追肥。施肥最好和浇水同时进行,能促使尽快吸收掉养分。三年生的再施加花肥和生长肥。

四、病虫害防治

栽培油茶树期间还要注意病虫害的防治,尤其是春季末、夏季的时候,高温高湿环境下必须要加强通风,最好提前喷洒杀菌消毒的药物来预防。一旦发现病虫害情况及时修剪处理。还要注意合理修剪。及时疏剪过密枝,还要将枯枝残叶全部剪掉,只留下健壮的枝叶就行,保证内部的通风、透光性。

6. 油茶树冬天施什么肥

油茶每年施2-3次肥料,3-4月要补充氮磷钾元素,可使用颗粒复合肥,长效劲持久,比复合肥见效快比大量元素肥效长,能满足枝梢和果实的生长需求。

6月要预防果实落果,可喷施保花保果套餐-含氨基酸叶面肥+磷酸二氢钾+硼肥,减少落果发生,还可冲施高钾水溶肥,促进果实膨大,提高果实含油率,出油量大,产量高,在施肥时要注意不能在高温下施肥,避开干旱天气。

7. 茶油树冬天怎么养护和浇水方法

这样做:开花前对于山茶油树进行追肥浇水,可追腐熟的农家肥,每亩地3000公斤为好,为花苞的生长提供充分的养分和水分。

开花期间要及时浇水,可喷洒叶面肥,促使花朵尽情绽放,挂果之后要及时疏果,然后追磷酸二氢钾每亩地50公斤,硫酸钾20公斤,可以用撒播的方式,然后浇透水,这样就能保证幼果生长过程中水分充足,肥力充足,达到增产增收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