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t7t8网 >  生活常识 >网箱的网箱养鱼的特点与高产原理 网箱养鱼技术要点

网箱的网箱养鱼的特点与高产原理 网箱养鱼技术要点

更新时间:2023-01-03 15:30:46 点击: 来源:yutu

网箱的网箱养鱼的特点与高产原理

网箱养鱼又称“笼养鱼”,是以合成纤维网片或金属网片为材料,装配成一定形状和规格的箱体,设置在适宜养鱼的水体里用来养鱼的方式。网箱养鱼是当今世界水产养殖业向集约化生产发展的一项新技术,具有产量高、成本低、投资小,便于管理、节地节水节能、有效开发江河湖库大水面渔业等待点。

网箱养鱼的高产原理:一是鱼养在网箱内,活动量减少,呼吸频率降低,代谢作用缓慢,能量消耗减少,有利于营养物质的转化和积累;二是箱内外水体能自由交换,得到充足的氧气和天然饵料,鱼类排泄物随水流带出箱外,水质新鲜,使鱼类有优越的生活环境;三是可以避免水域中敌害鱼类和水生动物的侵袭,提高成活率;四是根据不同鱼类,配制不同饲料,有利精养高产和鱼病防治;五是网箱便于管理,成鱼起水方便,回捕率高。

水产养殖中的移动网箱目前有什么的不足

移动网箱不足:1.移动比较麻烦 2、网箱移动以后鱼又需要重新适应水质条件,如果不适应水质条件的很可能出现死亡现象。但是移动网箱还是比较有好处的(1)网箱养殖可以充分利用江、河、琥珀、水库等天然水体及饵料发展养鱼,对提高养鱼或成活率和产量有积极作用。

(2)网箱养殖可以进行高密度精养,产量比较高。

(3)网箱养殖具有机动、灵活的有点,可以分批投资,逐步发展,且养殖管理比较方便,同时,成品鱼也易捕捞。设置网箱的水体一旦环境不适宜时,又可随时移动位臵,所以又称为游牧式渔业。(4)网箱养殖,由于水体更新快,水体的更新,可以带走鱼排出的粪便、未消化完全的饲料等网箱中的残留物,养出的鱼肉质比在池塘里养殖的鱼的肉质更加鲜美。

网箱养鱼的网箱成本大概要多少

500个 6X4的漂浮箱 主养白鲢 租用的颍河颍上地区的一段水域,网箱 的投资是15万,每个箱子150尾1斤的白莲 鱼苗 , 现在的市场 价是3块一斤。 1.网箱养鱼是一种高密度水产养殖,那么网箱养鱼成本及利润是广大养殖户最关注的问题。

而核算养鱼网箱多少钱一个是网箱养鱼成本之一。

因此网箱养鱼成本及利润中的成本一般包括:网箱的价钱,鱼苗价钱,人工费多少,养鱼设备耗损,饲料成本,养鱼药物费用等等。 2.网箱养鱼一般可养品种:罗非鱼、黄鳝、泥鳅、鳗鱼、黑鱼、鲈鱼、虹鳟鱼、黄颡鱼、鲤鱼、草鱼  鲫鱼、白鲢、花鲢、白条鱼、石斑鱼、青鱼、鳊鱼、鲶鱼、鮰鱼、鲟鱼、梭鱼、鲮鱼、活鳜鱼桂花鱼、土鲶鱼、鲅鱼、鲻鱼、胭脂鱼、老虎斑、青石斑鱼等等。

海水网箱养殖的都是些什么鱼

1、海区网箱养鱼种类: 已经成熟的技术并成规模的有 卵形鲳鯵   美国红鱼    大黄鱼   鲈鱼  真鲷  石斑鱼    军曹鱼  红鳍东方鱼等. 浅海、滩涂是发展海水养殖业的首选水域,而发展海水网箱养鱼是开发利用浅海,发展海水鱼类养殖业的重要手段,在我国渔业发展的今天,更有其特殊的意义。 一、发展海水网箱养鱼的意义有哪些 我国是一个已拥有近13亿人口的大国,食物安全保障问题已成为我国发展的头等大事。

水产品是人类主要蛋白源来源,发展渔业生产,对减轻因我国人口增长对粮食生产带来的压力与增加优质蛋白食物的供给,提高国民的健康素质,以及在当前形势下,有效开发利用国土资源,确保农渔民的增产增收等方面都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

发展海水网箱养鱼业是有效开发利用浅海国土资源的一条有效途径和发展渔业生产的重要手段,在我国海洋捕捞业实施“零增长”战略的今天更是如此。这是因为: (一)可有效拓展海水养殖空间浅海、港湾、滩涂地带是大多数海洋生物的良好栖息地和繁殖场。因这一地带的光照条件好、水温适宜、饵料生物资源丰富、水文条件适宜。因此,这一地带也是发展海水养殖业的优良场所。

近20年来,我国海水养殖业的发展都集中在这一水域,并形成了鱼、虾、贝、藻养殖齐开发,浅海、滩涂都利用的局面,到2000年,全国的海水养殖面积已达1865.6万亩,占全国水产养殖总面积的19.1%,其中浅海养殖面积489.5万亩,港湾养殖面积346.7万亩,滩涂养殖面积1029.4万亩,养殖总产1061.2吨,其中鱼类42.7万吨、甲壳类34.3万吨、贝类860.7万吨、藻类120.2万吨、其它3.4万吨,占当年全国水产品总产量的24.8%。 近几年来,由于城乡污水的大量排放,油类及工业污染的日趋严重,水体的富营养化也日益加剧,赤潮频繁发生,且面积逐步扩大,水产养殖病害日益严重,由此而造成的损失也日益加重,严重地破坏了这一水域的养殖生产环境。因此,如不寻找远离岸边、能在深水和水交换及自净条件好的水域的养殖方式和技术,将在一定程度上限制我国海水养殖业的发展。

而海水抗风浪网箱养鱼技术则能满足这一要求。因海水网箱类型及设计和性能上的不同,既可在近岸浅水区养鱼,也可在远离岸边的深水、敞水区养鱼,从而大大拓展了养殖空间,也大大减少了因污染和养殖密集而造成的损失。 (二)有效补充海水鱼类的捕捞产量我国是世界第一渔业大国,自1989年至今已连续12年位居世界第一渔业大国之位。

1996年的水产品3288.1万吨的总产量中,海洋捕捞产量为1249万吨,占37.9%;其中鱼类的产量为805.3万吨。在当年海水鱼类总产量的824万吨中,海水鱼类养殖的产量只有18.2万吨,仅占2.3%。到2000年,全国海水鱼类的养殖产量也仅有42.7万吨。

近10多年来,因我国海洋捕捞技术及装备的不断进步、捕捞船只及马力的迅速增加、捕捞队伍的迅速扩大及经济鱼类产卵场的环境不断遭到破坏,致使海洋经济鱼类资源量锐减,以致形不成渔汛及规模产量、捕捞产品严重小型化。为此,我部自1999年起开始实施海洋捕捞“零增长”战略,并强化了伏季休渔制度。但这两项措施的实施并未使海洋鱼类资源得到根本好转,每年伏季休渔的效果也被当年的捕捞所消耗。可以预测到,在今后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海洋渔业资源仍不会有较大好转。

相反,随人口的增长,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及国内外渔业贸易需要,海水鱼类的市场需求量仍会增加。解决这一矛盾的有效途径是发展海水鱼类的养殖业,其中海水网箱养鱼是重要途径之一。 (三)是促使渔民转产转业的有效途径为实现海洋捕捞“零增长”战略的实现及强化伏季休渔制度,减船减员是必要措施之一;另外,北部海域的划界使得南海传统捕捞作业区域大幅减少,大批渔民需转产转业,这就需要社会为下船的渔民提供新的转产转业和再就业的机会与途径。目前,渔民的转产转业问题给沿海省、市、区的各级政府和渔业主管部门带来的压力很大,因为它不仅关系到渔民们的生产和生活,也关系到渔村社会的稳定。

这部分渔民由于长期从事海上捕捞生产,他们在陆地上没有耕地等基础生产资料,本乡村的滩涂或可养殖的浅海水面也早已划片承包给他人,下了渔船就等于失去了生产条件,急需寻求新的生产就业门路。而我国的浅海水域面积达1.1亿亩之多,除近岸大多已开发养殖外,离岸稍远的水域仍是待开发的处女地。因此,通过大力发展网箱养鱼技术,特别是抗风浪海水网箱养鱼技术便可使这部分国土资源得以有效开发利用,也为下船渔民们提供了新的生产和生活空间,可顺利地实现转产转业。 (四)是促使渔民增产增收的好方式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旅游事业的兴旺发达,我国的水产品市场迅速发育,海水鱼类的市场需求持续高速增长,并逐步由冰鲜、冰品消费而转向鲜活消费,这已成为当前水产品市场的新亮点。

相反,由于我国海洋渔业资源的日趋枯竭,渔获物中高档、经济鱼类的相对量大幅下降,已远远不能满足市场需求,供求矛盾较为突出,每年都需大量进口高档及鲜活水产品。而我国的海水鱼类养殖业发展相对滞后,到2000年为止,海水鱼类养殖网箱仅70-80万只,陆上工厂化养殖面积约70万平方米,外加土池养殖,当年的总产量也仅42.7万吨。 由于供求矛盾的突出,相对于淡水鱼类及其它大宗水产品养殖而言,海水鱼类养殖的附加值较大。

如牙鲆,目前的池边价为每公斤100元左右,而养殖成本仅50元左右,利润率达100%,大菱鲆的市场价为每公斤300元左右,养殖成本为100元左右,利润率200%;除大黄鱼、美国红鱼、鲈鱼等极少数种类因特殊因素的影响外,绝大部分养殖种类的养殖利润率都在50%以上。所以说,网箱养鱼技术是促使渔民增产增收的好方式。 二、我国海水网箱养鱼的历史及现状如何网箱养殖始于100多年前湄公河沿岸的柬埔寨,是以竹木材料制成小型框式和大型船式网箱,主要养殖鲶鱼、鲤科鱼类等。

最早发展海水网箱养殖,且成功运用于规模生产的是日本,从20世纪30-50年代,已经成为一种重要而具特色的鱼类养殖方式。 我国的海水网箱养鱼始于70年代末,进入90年代以来才进入较快的发展阶段,养殖种类日渐增多。70年代来,广东省惠阳县、珠海市首先开展了海水网箱养鱼试验,放养了石斑鱼、鲷科鱼类、尖吻鲈等20多个种类,并获得成功。1981年以后转入生产性养殖,商品鱼主要销往港、澳地区,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

1984年在广东省的沿海地区迅速发展,随后在福建的平潭和浙江的巷南一带,也相继发展了海水网箱养鱼,并逐渐向北方沿海推移。据不完全统计,到1993年,广东、福建和浙江三省的海水网箱养鱼数量超过57000个,养殖品种达40多种,养殖产量近6000吨。随着生产的发展,到1998年全国的海水网箱总数已达20多个;而到2000年,全国的海水网箱已超过70万个,接近80万个,其中仅福建一个省就有45万个之多。

平均每平方米的产量为20-30公斤。但由于对网箱的材质与结构以及抗风浪能力方面的研究不足,目前我国的海水网箱还只能在一些风浪较小的内湾或近岸养殖。 为解决抗风浪问题,从1998年开始,广东、福建、浙江及山东等省陆续引进国外(挪威、美国、日本、丹麦及我国的台湾省)的抗风浪能力较强的深水网箱进行养殖试验,与此同时,抗风浪深水网箱的国产化攻关研究也已展开,预计在不远的将来将会攻克这一难关。 三、我国海水网箱的种类及结构有哪些尽管我国深水网箱养鱼的历史不长,但在网箱的材质、结构、性能等方面先后做了许多有益的探索,就目前而言,海水网箱的种类很多,而且由于分类依据的不同而不同。

如按网箱的大小可分为小体积网箱(4-20平方米)、中型网箱(20-50平方米)、大型网箱(50-100平方米)和超大型网箱(100-400平方米);按网箱的形状可分为方形网箱、圆形网箱、多角网箱和双锥体网箱;按组合形式可分为单个网箱和组合式网箱;按固定形式可分为浮动式网箱、固定式网箱、可翻转网箱及沉下式网箱等。 (一)浮动式网箱这种网箱是将网衣挂在浮架上,借助浮架的浮力使网箱浮于水的上层,网箱随潮水的涨动而保证养鱼水体不变。这种网箱移动较为方便,其形状多为方形,也有圆形的。

目前我国海水养鱼用网箱主要是浮动式,其中又包括两种类型:一是在我国南方较为流行的,适合于内湾等风浪较小海区使用的木结构组合式网箱;二是多在我国北方采用适合近海使用的钢结构三角形网箱。其基本结构都是由浮架、箱体(网衣)、沉子等组成。 1、浮架 浮架由框架和浮子两部分构成 内湾型的网箱多采用东南亚的平面木结构组合式。如我国的福建、广东、海南等地流行这种框架。这种网箱常常。

高密度水产养殖技术

高密度水产养殖技术 高密度水产养殖技术,在生活当中,相信有很多小伙伴都或多或少了解过水产养殖,发展集约化高密度养殖技术在未来水产养殖业中占有重要地位,下面我整理了高密度水产养殖技术。 高密度水产养殖技术1 一、高密度水产养鱼技术 1、网箱养殖 这种养殖方法分为粗养,半精养和精养三大类。

其中粗养指的是鱼群不依靠人工投喂,而是通过自食其力的方式获得食物,以此生存下去,粗养比较适合滤食性鱼类,比如鲢、鳙等,他们就能自主的以捕获水中的微生物,漂浮物为生。

半精养指的是根据当地鱼塘附近就有的条件就地取材,比如说添加一些稻谷壳亦或是别的蛋白质含量低的农副产品,精养则与其完全相反,它需要依靠人类投以高蛋白质的原料,例如蚯蚓,蚕蛹等。但是精养和半精养都是吃食性鱼类,如草鱼、鲤鱼、鲇鱼等,而且通常他们的产量也是相对比较高的。 2、流水养鱼 此类方法在我国的珠江三角洲地区被广泛的运用,因此也造就了珠三角的桑基鱼塘养殖种植相结合的方式,这是一种非常高效的方法,流动性的鱼塘水可以灌溉农田桑树; 而反过来桑树培养的蚕蛹和水稻田里的稻谷又为鱼塘的鱼群提供原料,这就大大的减少了养殖的成本,同时鱼的肉质更为可口,鱼本身也就更具营养。这类方法比较适合草鱼、鲤、罗非鱼等吃食性鱼类的养殖。

二、高密度养殖的注意事项 1、高密度养殖其实需要注意的事项是非常多的,像水的质量,养殖地点的深度等,都是日常需要关注的点,因为高密度养殖,水体内的氧气就容易不足,如果再加上鱼群不好动的话,那就要放入一些鲇鱼刺激刺激鱼群的游动性,这样不但能增加水体的氧气,也有利于鱼群健康生长。 2、平时要加强巡逻,检查工作,不能让一条感染疾病的鱼待在水塘里头,这样可能会坏了一塘子的鱼,损失是非常大的。所以巡逻检查工作不可少。

高密度水产养鱼技术,不但是养殖户比较关注的问题,他也是一个行业比较注重的问题。因为发展集约化的高密度水产养殖技术是大势所趋,他在我国水产养殖行业里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也致使它必须要寻求更好更高的技术,才能得以在现如今的激烈竞争环境中生存下去。

这些都是对行业和养殖户的要求和影响。那对于我们广大市民消费者来说,高密度养鱼技术的发展就是福音一样的存在,因为高密度养殖也就意味着产量的提高,我们就能经常吃到自己心心念念的鱼了。 高密度水产养殖技术2 (一)养鱼环境条件选择技术 (1)养鱼池分几种类型:大棚水泥池塘、农村水库、山区池塘、深水湖泊、河流网箱等,都是高密度养鱼必备的环境。

(2)养鱼池怎样建造呢鱼池占地面积10-200亩,水深需1、5-2、5米。鱼池的占地面积为5-20亩。长方形的鱼池很合适。池底部是平的,底面稍微向出水处倾斜,池埂边缘要用水泥密封,防止鱼塘池被鱼损坏。

(3)进水口、排水设施齐全,排水灌溉能力最好为每日水量变化的30%左右。 (4)水源充足(最好是农村的长流水),水质新鲜,无污染,配备曝气机、饵料饲养机等必要的机械设备。 (二)高密度养鱼水质管理技术 (1)保持水质的“肥,活,嫩,爽”:肥就是指漂浮在池塘中的各种动植物;或是水的颜色在早晨和晚上都会发生变化,而鞭毛藻类则占主导地位。嫩就是指水质肥料,但肥而不老,即生长期的优质藻类正在增长; 爽就是指谈水,浮游生物和浮悬有机物以外的悬浮物并不多,水的清晰度在25-40cm,最好有山泉水,所以说水质是高密度养殖的条件。

(2)定期添加更换水质是保持池中水清晰的'最广泛,最经济和最适用的技术方法。通常情况下水质调控,每7-10天添加一次淡水,每次大约20厘米;每月更换一次水,每次30%,并且池中水的清晰度保持在30°左右,为鱼类的健康成长提供了良好的生态环境,如果是死水的鱼塘,没有活水的话,比较难以高密度养鱼的。 (三)饲养模式选择技术 在饲养方式的选择也是高密度养鱼比较重要的技术,应突出主要鱼类,适当搭配其他鱼类,同种鱼类应一致,鱼类可大致分为上层、中下层和下层三种类型,根据这三种类型的搭配,可充分利用水产养殖水体空间,有效去除鱼塘的残留鱼饵,调节水质。 通常情况下,水体较肥的鱼塘,鲢、鱼养鱼的标准应占60%,其余鱼种占40%(如草鱼、鳊鱼、鲤鱼、鲫鱼等);水体较瘦的鱼塘,草、鳊鱼等养鱼标准应占60%,其余鱼种占40%(如鲢、鳙、鲫等)。

高密度水产养殖技术3 一、养殖条件 水源水质符合GB 32097海水水质标准,养殖用水通过砂滤提水,盐度控制在15‰~30‰,池塘面积 0、05~0、3 公顷,水深可控制在1、5~2米,配备中央排水系统(水从池塘中央闸口集中排至尾水处理池,经净化达标后排出),每公顷配备20~30台增氧机,养殖场配备罗茨鼓风机充气系统。 二、放养前准备 1、 晒塘。 养殖池塘排干水,充分曝晒,冲洗干净。

2、消毒。 池塘在进水前先全面喷洒(70~80)×10 -6漂白粉(有效氯含量28‰~32‰)消毒液,覆膜池塘连同棚顶和四周也一同喷洒消毒;池塘养殖用水在傍晚用(30~40) ×10 -6 漂白粉泼洒消毒,用增氧机搅拌均匀后,关掉增氧机,12小时后再开增氧机曝气;待余氯消失后便进行有益藻、菌培养。 3、 培水。

良好的藻相、菌相是放苗所必须的条件。施肥肥料包括有机肥和无机肥,有机肥需经充分发酵(宜拌入有益微生物制剂)后使用,无机肥比例为N∶P=10∶1,视水质及水色情况确定施肥量。培水水质以清爽为好,不宜太浓、太肥、太腻,并适当施加有益微生物(芽孢杆菌、乳酸菌、光合细菌等),使有益微生物在水体中形成优势种群。 三、苗种放养 1、 苗种选择。

金刚虾苗种选择经特定SPF检测合格的优质种苗,要求虾苗活力好、个体整齐、体色正常、体表干净无附着物、无空肠空胃现象。 2、 放苗规格。以体长1~1、2厘米为宜。

3、 放苗天气。 选择晴好天气放苗,放苗水温22~32℃,最适水温为25~30℃,温差超过3℃时应将装苗的塑料袋放在池水中适温后再放进池中。大风、暴雨天不宜放苗。 4、 放苗盐度。

放苗时池水的盐度和育苗池的盐度相差不超过5,如果超过此范围,则应进行淡化或咸化。 5、 放苗密度。 (120~160)×10 4 尾/公顷。

网箱养草鱼如何减少发病率以及增长生长速度

汪正安,安徽省来安县人,从事水产养殖近二十年,现有养殖水面700亩,网箱20口,对科学的养殖技术一直保持积极学习和尝试的心态,养殖效益也是稳步增加。2016年网箱数量计划增加到30口,面积4320平方米,饲料用量300吨。

同时也积极探索网箱鳙鱼、鲫鱼的养殖。

三年来他在网箱养鱼上摸索出一套自己独有的模式,关键为以下三个方面。 1、网箱制作有创新 传统的网箱可能在现实养殖时稍有不足,并且更加浪费原材料,养殖过程中可能没有什么大问题,但是传统网箱限制了鱼儿的生长速度。因此可以改油桶或泡沫搭框架网箱的固定方式为增氧机浮球固定,经过对比发现,鱼的生长速度明显提升。汪老板自己得出总结:水体流动为主要原因。

可以增氧机浮球,网箱四周固定用。 2、饲料投喂有耐心 饲料投喂不浪费是网箱养鱼成功的关键。他们团队不断寻找适合网箱投喂方式,在尝试并排式投饵、人工投喂后,确定以两个箱为一组,中间用浮桶固定投饵机的投喂方式,并在投喂过程做到全程蹲点直到投喂结束,在投喂速度、时间、出料量上都做到百分百精确,确保不浪费,饵料系数同比精养鱼塘要低0.2以上。

3、过程管理很细心 主要体现在疾病防治方面。小草鱼注射了草鱼疫苗;3-5月定期内服保肝护胆药饵;每隔15天杀菌一次,同时采取挂袋杀虫。全年网箱极少出现鱼死亡。

不要怕麻烦而不去做,一定要提前预防各种可能发生的情况,注意恶劣天气,尤其是水质问题导致鱼的死亡甚至形成大面积死亡现象。一旦发现及时发现传染源解决,防止损失进一步加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