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t7t8网 >  教案 >理 想精选4篇(理想 短文)

理 想精选4篇(理想 短文)

更新时间:2023-03-07 13:49:27 点击: 来源:yutu

理 想 篇一

流沙河

理想,多么诱人的字眼!人类有了理想,才使世界不断向前发展;你我有了理想,所以能向着既定的目标不断努力。理想是什么?读了这首诗,你对理想的内涵也许会有新的理解。

理想是石,敲出星星之火;

理想是火,点燃熄灭的灯;

理想是灯,照亮夜行的路;

理想是路,引你走到黎明。

饥寒的年代里,理想是温饱;

温饱的年代里,理想是文明。

离乱的年代里,理想是安定;

安定的年代里,理想是繁荣。

理想如珍珠,一颗缀连着一颗,

贯古今,串未来,莹莹光无尽。

美丽的珍珠链,历史的脊梁骨,

古照今,今照来,先辈照子孙。

理想是罗盘,给船舶导引方向;

理想是船舶,载着你出海远行。

但理想有时候又是海天相吻的弧线,

可望不可即,折磨着你那进取的心。

理想使你微笑地观察着生活;

理想使你倔强地反抗着命运。

理想使你忘记鬓发早白;

理想使你头白仍然天真。

理想是闹钟,敲碎你的黄金梦;

理想是肥皂,洗濯你的自私心。

理想既是一种获得,

理想又是一种牺牲。

理想如果给你带来荣誉,

那只不过是它的副产品,

而更多的是带来被误解的寂寥,

寂寥里的欢笑,欢笑里的酸辛。

理想使忠厚者常遭不幸;

理想使不幸者绝处逢生。

平凡的人因有理想而伟大;

有理想者就是一个“大写的人”。

世界上总有人抛弃了理想,

理想却从来不抛弃任何人。

给罪人新生,理想是还魂的仙草;

唤浪子回头,理想是慈爱的母亲。

理想被玷污了,不必怨恨,

那是妖魔在考验你的坚贞;

理想被扒窃了,不必哭泣,

快去找回来,以后要当心!

英雄失去理想,蜕作庸人,

可厌地夸耀着当年的功勋;

庸人失去理想,碌碌终生,

可笑地诅咒着眼前的环境。

理想开花,桃李要结甜果;

理想抽芽,榆杨会有浓阴。

请乘理想之马,挥鞭从此起程,

路上春色正好,天上太阳正晴。

研讨与练习

一 朗读这首诗,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体会诗中的思想感情,探究下面的问题。

1你怎样理解“理想既是一种获得,/理想又是一种牺牲”这两句诗的含义?

2诗人说:“理想使忠厚者常遭不幸;/理想使不幸者绝处逢生。”“庸人失去理想,碌碌终生,/可笑地诅咒着眼前的环境。”你同意这些说法吗?与同学交流一下自己的看法。

3你能说说《理想》与《在山的那边》的内在联系吗?找出这两首诗中内涵相同的诗句。

二 诗人给理想打了许多比方,异彩纷呈,含义深刻。试模仿第一段也写几句。

三 举行一次朗诵比赛,比一比,看谁朗诵得最好。

读一读,写一写

蜕 饥寒 离乱 缀连 远行 倔强 洗濯 玷污 怨恨 扒窃

诅咒 浓阴 海天相吻 浪子回头 碌碌终生 绝处逢生 可望不可即

理想是指路明灯。没有理想,就没有坚定的方向;而没有方向,就没有生活。

(列夫·托尔斯泰)

每个人都有一定的理想,这种理想决定着他的努力和判断的方向。就在这个意义上,我从来不把安逸和快乐看作生活目的本身——这种伦理基础,我叫它猪栏的理想。

(爱因斯坦)

彩虹,经过与雷电激战之后才出现;

理想,经过与困难搏斗之后才诞生。

(谚语)

回首昨天,应该是问心无愧的;

面对今天,应该是倍加珍惜的;

展望明天,应该是信心百倍的。

(谚语)

理 想 篇二

罗源

[知识与技能]

1练习诗歌的朗诵。

2学习比喻、顶针、拟人修辞在诗歌中的运用。

[过程与方法]

朗读,讨论,仿写,体会。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理解作者对理想的解释和对有理想的人的赞美。

2萌发树立远大理想的感觉。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预习,听写。

范读(听录音),齐读,一人一句开火车读,结尾齐读。

分析第一、二小节诗的含义、修辞。

第一小节:理想是前进的方向。

运用了比喻、排比、顶针的修辞。顶针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应该揭示其特点,并且举例:“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木兰诗》)

第1、2个比喻是什么意思,起什么作用?(

第4句中的“黎明”比喻什么?

第二小节:理想有时代性。

第12和34句之间为何是句号而不是分号?

[作业]:模仿第一、二小节写8句诗,要运用三种修辞,内容自定。

听写改错。

第二课时:

齐读。

分析第三至第十二小节。

三:人类一代又一代的理想,推动历史的发展。

“历史的脊梁骨”如何理解?

四:理想的实现要经历多次的挫折和失败。

与《在山的那边》相同的诗句是哪些?

五:理想给人力量。

指出每一句写理想给人何种力量?

与34句含义相同的古诗:“烈士暮年,壮心不已”(《龟虽寿》曹操)联系书后背诵篇目

六:理想是崇高的。

如何理解“理想既是一种获得,理想又是一种牺牲”?

七:有理想的人常感寂寞。

如何理解“理想如果给你带来荣誉,那只不过是它的副产品”?

八:理想对人生的意义。

“不幸”指哪些?

“大写的人”指什么样的人?

九:理想使人重新做人。

十:对理想要执著。

“玷污”和“被扒窃”如何理解?

十一:理想对人生的重要性。

[作业]:做课程探究。

第三课时:

交流仿写的诗。

十二:鼓舞人们树立理想,为理想而奋斗。

比喻的内涵。

结尾抒发了什么样的感情?

与本诗结尾含义相同的《在山的那边》的诗句是哪些?

记忆附录中关于理想的名人名言。

讲课程探究。

[作业]:预习

作者邮箱:

理 想 篇三

教学目标

一、知识

1、了解人类追求社会理想的过程和共产主义理想的产生;

2、理解共产主义理想是人类最崇高、最进步、最科学的理想,最高理想与共同理想的辩证关系;

3、运用相关知识把实现崇高理想与现阶段我国人民的共同理想结合起来。

二、能力

1、培养学生从具体事例和材料中概括出一般结论的能力;

2、引导学生运用矛盾分析方法寻找事物内在联系的能力;

3、培养学生辩证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创设价值取向情境,通过设问和学生参与,感受作为一个青年人应该具有什么样的社会理想;

2、教师提供相关素材,出示背景资料,探讨人类追求社会理想的过程和共产主义理想的产生;

3、引入讨论:共产主义的最高理想如何才能实现?从而发现最高理想与共同理想的辩证关系。

回忆旧知识

1、理想的含义──理想是指人生的奋斗目标

2、理想的分类

①按性质分:科学与非科学、崇高与庸俗

②按内容分:

社会理想、道德理想

职业理想、生活理想

社会理想──最根本、主要作用、基础、归宿

③按奋斗的时间分:远大理想与具体理想

3、我们通常所说:“青年人应该有理想”是指什么?──是指具有科学、崇高的社会理想

思考:作为一个青年人,你的社会理想是什么?

导入新课:

启发事例之一:

出示图片:(学生辨认)马丁·路德·金

介绍生平:

马丁·路德·金(1929—1968),美国著名黑人领袖,1929年1月15日出生于佐治亚州亚特兰大市。15岁时,金以优异成绩进入摩尔豪斯学院攻读社会学,后获得文学学士学位。二战后美国经济发展迅速,强大的政治、军事力量使它登上了“自由世界”盟主的交椅,可国内黑人却在经济和政治上受到歧视与压迫。为争取社会平等与正义,金立志作一名牧师,于是先后就读于克拉泽神学院和波士顿大学,于1955年获神学博士学位后,到亚拉巴马州蒙哥马利市的基督教教堂作牧师。

马丁·路德·金积极参加和领导了美国黑人争取平等权利的运动。1955年12月,蒙哥马利市警察当局以违反公共汽车座位隔离条令为由,逮捕了黑人妇女罗莎·帕克斯。金遂同几位黑人积极分子组织起“蒙哥马利市政改进协会”,号召全市近5万名黑人对公共汽车公司进行长达1年的抵制,迫使法院判决取消地方运输工具上的座位隔离。这是美国南部黑人第一次以自己的力量取得斗争胜利,从而揭开了持续10余年的民权运动的序幕,也使金锻炼成民权运动的领袖。

1963年8月23日,金率领一支庞大的游行队伍向首都华盛顿进军,为全美国的黑人争取人权。他在林肯纪念堂前向25万人发表了著名演说“我有一个梦想”,渴望黑人获得平等和自由,引起巨大的反响。

马丁·路德·金一生坎坷不平,曾多次被捕或遭行刺;他也赢得了很高的赞誉,1964年,金获得了诺贝尔和平奖。1968年4月4日,金在田纳西州孟菲斯市的洛林汽车旅馆中被人暗杀,终年39岁。他的遇刺触发了美国黑人抗暴斗争的巨大风暴,在全美及全世界引起了极大反响。美国政府确定从1986年起每年1月的第三个星期一为“全国纪念日”。从1987年起金的诞辰被定为联合国纪念日之一。

附:《我有一个梦想(i have a dream)》演讲稿(节选)

我梦想有一天,这个国家将会奋起,实现其立国信条的真谛:“我们认为这些真理不言而喻:人人生而平等。”

我梦想有一天,在佐治亚州的红色山岗上,昔日奴隶的儿子能够同昔日奴隶主的儿子同席而坐,亲如手足。

我梦想有一天,甚至连密西西比州──一个非正义和压迫的热浪逼人的荒漠之州,也会改造成为自由和公正的青青绿洲。

我梦想有一天,我的四个小女儿将生活在一个不是以皮肤的颜色,而是以品格的优劣作为评判标准的国家里。

……

启发事例之二:

出示图片:(学生辨认)纳尔逊·曼德拉

辨认提示:音乐声起──《光辉岁月》(beyond乐队)

钟声响起归家的讯号/在它生命里仿佛带点唏嘘/

黑色剪给他的意义/是一生奉献肤色斗争中/

年月把拥有变作失去/疲倦的双眼带着希望/

今天只有残留的躯壳/迎接光辉岁月风/雨中抱紧自由/一生经过彷徨的挣扎/自信可改变未来/问谁又能做到/

可否不分肤色的界线/愿这土地里不分你我高低/

缤纷色彩闪出的美丽/是因他没有分开每种色彩/

年月把拥有变作失去/疲倦的双眼带着希望/

介绍生平:

纳尔逊·曼德拉(1918—现在),生于南非特兰斯凯一个部落酋长家庭。获法学学士学位。1952年至1956年在约翰内斯堡当开业律师。曼德拉自幼性格刚强,崇敬民族英雄。他是家中长子而被指定为酋长继承人。但他表示:“决不愿以酋长身份统治一个受压迫的部族”,而要“以一个战士的名义投身于民族解放事业”。他毅然走上了追求民族解放的道路。

曼德拉1944年参加主张非暴力斗争的南非非洲人国民大会。先后任非国大执委、全国副主席。他成功地组织并领导了“蔑视不公正法令运动”,赢得了全体黑人的尊敬。为此,南非当局曾两次发出不准他参加公众集会的禁令。1961年,他领导罢工运动,抗议和抵制白人种族主义者成立的“南非共和国”;此后转入地下武装斗争,被任命为非国大领导的军事组织“民族之矛”的总司令。1962年8月,曼德拉被捕入狱,当时他年仅43岁,南非政府以“煽动”罪和“非法越境”罪判处他5年监禁。1964年6月,他又被指控犯有“企图以暴力推翻政府”,改判为无期徒刑。

在狱中长达27个春秋,他备受迫害和折磨,但始终未改变反对种族主义、建立一个平等、自由的新南非的坚强信念。1990年2月11日,南非当局在国内外舆论压力下,被迫宣布无条件释放曼德拉。

1991年7月当选非国大主席。1994年4月,非国大在南非首次不分种族的大选中获胜。同年5月,曼德拉成为南非第一位黑人总统。1993年10月,诺贝尔和平委员会授予他诺贝尔和平奖,以表彰他为废除南非种族歧视政策所作出的贡献。

谈一谈:

1、作为一个青年人,你的社会理想是什么?

2、你希望生活在一个什么样的社会中?(用词组概括)

教师归纳:

那将是一个没有饥馑、没有战乱、没有强权的社会。

介绍“空想社会主义”:

空想社会主义,也叫乌托邦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产生以前出现的带有空想性质的社会主义学说。随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而出现。最早见于16世纪英国的托马斯·莫尔所著《乌托邦》和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思想家康帕内拉的《太阳城》。19世纪初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的矛盾开始显露,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因而盛行。以法国的圣西门、傅利叶和英国的欧文为主要代表。

他们尖锐批评资本主义制度,对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中的种种弊病进行分析,力图找出资本主义罪恶的根源;提出了未来社会的一些积极主张和设想,首次将社会主义作为新生产体系提出,论证社会主义制度下生产组织和劳动生产率将优越于资本主义;并预见到共产主义社会的一些特点,如消灭城乡对立,消灭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对立,国家的消亡及妇女解放等。

但是空想社会主义不能阐明资本主义剥削制度的本质,未能发现资本主义发展的规律,找不到能成为社会创造者的社会力量。它是一种不成熟的理论,是和当时不成熟的资本主义生产状况、阶级状况相适应的。

介绍“科学社会主义”:

科学社会主义是在批判空想社会主义的空想性和继承其科学性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其科学性不仅在于他批判地继承了空想社会主义的思想而且通过社会主义革命的实践,总结了社会主义实践的经验教训,经过了实践的检验与验证。

科学社会主义之所以科学在于它是关于无产阶级解放斗争发展规律的科学,即关于无产阶级所进行的斗争的性质、条件以及由此产生的一般目的的科学。无产阶级所进行的斗争的性质,就是要使自己从资本主义奴役下解放出来,彻底埋葬雇佣劳动制度;无产阶级所进行的斗争的条件,就是要使自己获得彻底解放,必须消灭阶级剥削、阶级压迫和阶级差别,消灭产生阶级的生产资料私有制;无产阶级所进行的斗争的一般目的即最终目的,就是在全世界实现共产主义,解放全人类。

回忆:人类社会演进的历史

原始社会

奴隶社会

封建社会

资本主义社会

共产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是其初级阶段)

教师提问:共产主义社会什么样?

一、物质产品、精神财富极为丰富,人们的共产主义觉悟极大提高

二、生产资料的共产主义全民所有制

三、各尽所能,按需分配

四、三大差别彻底消灭(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差别、城乡差别、工农差别)

五、阶级彻底消灭,政党、国家最终自行消亡

教师归纳:

所以说共产主义理想是我们的最高理想,是人类矢志不渝的奋斗目标。(《国际歌》音乐声起──出示歌词)

起来,饥寒交迫的奴隶,起来,全世界受苦的人!满腔的热血已经沸腾,要为真理而斗争!旧世界打个落花流水,奴隶们起来起来!不要说我们一无所有,我们要做天下的主人!

……

这是最后的斗争,团结起来到明天,英特纳雄耐尔就一定要实现。

板书:

7-3-2树立共产主义崇高理想

1、人类对理想的追求

(1)古人追求的社会理想

(2)共产主义理想的产生

(3)共产主义理想是人类最崇高、最进步、最科学的理想

想一想:共产主义的最高理想如何才能实现?

回忆:量变质变辩证关系

教师归纳:

要重视量的积累──即首先实现共同理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回忆:三步走战略

背景资料:

1987年10月25日至11月1日,中国共产党召开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根据邓小平提出的设想,大会确定了经济发展三步走的战略部署:第一步,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第二步,到二十世纪末,使国民生产总值再增长一倍,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到二十一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

分析:小康→全面小康(构建和谐社会)

经过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的努力奋斗,特别是经过九十年代以来的加速发展,到1995年,我国经济提前实现原定XX年比1980年翻两番的目标。在此基础上,党中央进一步提出:到XX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XX年翻一番,使人民的小康生活更加宽裕,形成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下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奠定坚实的基础。

党的xx大提出了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比XX年翻两番、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

党的xx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对和谐社会建设作出全面规划──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这是党中央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基于对国情、民情的深刻洞察而作出的重大部署。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由经济、政治、文化的三位一体,扩展为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的四位一体,中国共产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也在达到新的高度。

板书:

2、最高理想与共同理想的关系

(1)共同理想是实现最高理想的基础

(2)共同理想的实现以最高理想为根本方向

课后作业:

请从政治、经济、文化等角度憧憬三十年后的祖国面貌,设想一下那时的你在做什么。(一千字左右)

理 想 篇四

教学要求:

1、理解课文内容,认识刘老师是一个对工作、对生活有着强烈的爱与追求的好老师,体会作者对老师的深厚感情。

2、了解课文通过几件具体事例,细致描述人物语言、动作神态及作者感受等表达中心思想的写作方法。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学生喜欢的段落。

教学重点:

抓住人物的语言、神态、动作等,体会人物的内心世界。

教学用具: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冬去春又来,又是一年春柳绿。看,蓝天上那一架架风筝在同白云嬉戏,引动许多的人仰望天空。每逢这个时候,我常常不由自主地想起我的刘老师,想到他放入空中的风筝。今天,让我们再次走近刘老师,继续学习22课《理想的风筝》。

二。交待学习任务:

复习:上节课,我们了解到刘老师是个怎样的人?

身残志坚;乐观幽默。

这节课进一步体会刘老师究竟是个怎样的人?这理想的风筝又是什么?

板书:22 理想的风筝?

刘老师

三、学习第三件事(表现刘老师热爱、关心学生,与学生心心相印)

出示:轻声朗读5—6,抓住刘老师言行神态去体会他是个怎样的人?

“极好”(讲课的老师,听课的学生)(男。女。分读)

关心学生:

(1)他便静静……微仰着头……细细的听……

(学生读句子,然后抓住重点词谈体会或句子,说说为什么这样做)

(2)他就吃了一惊的瞪大眼睛,关切……细声“想想,想想,再好好想想”补助点头。

(3)课文从两个角度写了刘老师对同学的提问。如果你就是其中的一位同学,面对老师的鼓励与关爱,内心会有什么感受,能不能通过你的读使我们更深切的看见这可敬的刘老师。

(4)喜欢哪种情况就读哪种情况。

(5)投影:(老师边说边投影)

①这情景,已经过了将近三十年,今天……依旧那么清晰,那么亲切。(你们读读这句话,表达了“我”怎样的感受呢?)

②填写:

(提问同学的、关心同学的)情景,已经过了将近三十年,今天……想起来,(关心鼓励同学的样子)依旧那么清晰、亲切。

过渡:刘老师的课及对学生的态度,虽然事隔三十年,却使我已经……亲切(生齐读)然而。留给我印象最深的还是刘老师每年春天放风筝的情景。

四、学习第四件事

出示自学提示:

默读,想:作者主要回忆了那两个情景?

把打动你的情景读读,想想这情景为什么打动你。

(1)放风筝

(2)故意撒手……(对命运的抗争,对困难的挑战,他觉得自豪、幸福。

生命的力量是什么?(生命的态度、对生活的爱与追求)。

过渡:刘老师放风筝的情景时我深深感动。……

五、处理11、12自然段:

1、想想应该怎样读,为什么?

2、结合全文想:这理想的风筝是什么?

(用自己的言行去教育感染我们,要向他那样对失业、生活有追求)。

3、为我们放飞一架架理想的风筝的刘老师又是怎样一个人?

(身残志坚、乐观向上、热爱工作、热爱生活)。

六、总结

我们认识了一位可爱、可敬的刘老师。让我们也和作者一样带着对刘老师无限的爱戴与思念。其读最后一段。

结尾:

我曾见过一位失去了一条腿的长者。年复一年躺在床上,失去了活动的自由,但我坚信我的刘老师他不会这样,他一定依旧仰仗那功德无量的圆木柱,在地上奔走、跳跃、旋转,永远向人们展示他生命的顽强和对生活的爱与追求。

讲课  热爱工作

听讲

22、理想的风筝

放风筝

热爱生活

追拐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以上就是为大家整理的4篇《理 想》,希望可以对您的写作有一定的参考作用,更多精彩的范文样本、模板格式尽在。

转载请备注原文地址:https://www.t7t8.net/jiaoan/679406.html
移动端网站原文地址:https://m.t7t8.net/jiaoan/6794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