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t7t8网 >  教案 >三年级《搭船的鸟》教学设计3篇 三年级《搭船的鸟》课文

三年级《搭船的鸟》教学设计3篇 三年级《搭船的鸟》课文

更新时间:2023-03-01 14:01:46 点击: 来源:yutu

三年级《搭船的鸟》教学设计1

  设计理念:

  1、双线提升:既要感受到作者观察的细致,又要从中感受到大自然的美,语言的美。

  2、实践学习:指导学生品味语言,感受观察的细致之处,进而阅读和品评拓展作品,感受细致观察的妙处。

  教材解析:本文是第五单元的第一课,本单元立足生活、放眼自然,旨在寻找和发现更多的美。同时结合不同的文本,让学生体会坐着细心观察周围事物的奇妙发现和感受,体会文字的表达效果。进而通过例文研读,提升学生的习作能力。这篇课文篇幅不长,但却是学生认识“细致观察”的第一篇文章,要通过阅读分清一般叙述和细致观察的区别,进而抓住重点词句感受这份细致所在及其表达效果,初步了解细致观察可以从环境、外形、行为入手,去发现生活中的美好。能够抓住重点词语联想动态情景,体会文中这只鸟儿的伶俐,感受作者文字的准确性。本文能够激发在生活中观察的意识,提升观察和描写的能力,既有利于学生的阅读理解,又有利于学生的写作素材积累和方法提升。

  生情分析: 三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自主识字学词的能力,对于文中出现的富有地域特色的词语可以通过图文了解。对于“细致观察”有初步的认知,但是还需要提升准确的判断力,提升语言的感受力,对于“细致观察”的不同方面、有效方法、文字表述等还要有更加具体、系统的认知和实践。

  教学目标:

  1、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这只搭船的鸟外形特点和捕鱼本领,感受作者对鸟儿的喜爱之情。

  2、能够结合文本认识细致描写,指导细致描写可以从不同的方面入手,例如鸟儿的外形和动作等。

  3、通过品味带有动作的重点句,想象翠鸟捕鱼的情景,感受翠鸟的敏锐、伶俐,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性。

  教学重点:

  结合课文内容,认识并品味细致观察,了解观察的不同角度,体会用词的准确性。

  教学难点:

  感受细致描写中语言描述的准确性。

  教法:比较阅读法

  学法:边读边想象、对比辨析法

  教师准备:教学课件

  学生准备:自读课文

  课时安排:第二课时

  学习过程:

  一、复习导入:

  1、词语检测:搭船 沙*啦 羽毛 羽毛 长嘴

  静悄悄 吞下去 捕鱼

  2、 “搭船的鸟”指的是翠鸟,题目的特别之处,体现了作者与鸟相遇的方式,随机观察的好习惯。

  二、学习课文:

  1、认识细致观察,体会语言差异:

  (1)在文字描述中,有时候我们选择简单描述,有时候就要细致观察了。看看大家能不能分清楚这两种方式。

  出示第一段:自己读读看,说说哪一句可以算作细致观察。

  学生交流:

  “天下着大雨,雨点打在船篷上,沙*啦地响。”属于细致观察,因为“打”字带来的力度,“沙*啦”听到的声音。

  “船夫披着蓑衣在船后用力地摇着橹。”属于细致观察,因为看到人物的衣着,跟感受到他的力量。

  (2)教师小结提示:只要是用准确的词语描述事物具体的一方面,就是细致观察。第一段对环境和船夫做了细致观察。

  2、寻找细致观察,体会语言魅力:

  (1)自读课文其他段落,在你认为是细致观察的语句旁边标注“Δ”,看看作者还对哪些事物做了细致观察。

  (2)同桌交流:说说你的阅读发现,把句子读给同桌,说说细致在哪里。

  (3)全班交流:

  预设1:翠鸟的外形

  它的羽毛是翠绿的,翅膀上带着一些蓝色,比鹦鹉还漂亮。它还有一张红色的嘴。

  (抓住颜色特点来写外形。)

  教师追问:“我看见一只彩色的鸟站在船头,多么美丽呀!”是不是细致描述?

  引导学生了解“彩色”是外形概括,“美丽”是感觉概述。

  预设2:翠鸟捕鱼

  我正想着,它一下子冲进水里,不见了。课时,没一会儿,它飞起来,红色的长嘴衔着一条小鱼。它站在船头,一口把小鱼吞了下去。

  抓住了翠鸟的动作来写捕鱼的过程。你能用自己的话说说嘛?

  (教师引导想象画面,体会翠鸟的敏捷伶俐。)

  对比体会:你觉得哪个字用的最妙?“冲”的力量和速度,“吞”所展现的整个、快速吃下去的样子。

  教师小结:描写一只鸟,外形和动作都可以很细致。

  三、拓展阅读:

  其实,还有一位作家也喜欢翠鸟,看看它是怎么写的,说说什么地方写得细致。

  (课件出示《翠鸟》文本,自读,组织交流。)

  四、布置作业:

  1、阅读一篇写鸟的文章,看看哪里做了细致观察。

  2、尝试自己观察一处景物或者一种动物,尽量做到细致观察,看看有没有奇妙的发现。

  板书设计:

  搭船的鸟

  一般描述 细致观察

  环境 角色 外形 动作

三年级《搭船的鸟》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喜欢的段落。

  2、认识翠鸟,感受大自然的美丽神奇。

  3、正确认读本课十一个生字,会写八个。

  过程与方法:

  1、学生反复诵读,展开想象来理解课文,体验情感。

  2、展开小组讨论,对课文的思想内容及情感进行体验、交流。

  3、继续学习搜集整理资料,制资料卡片的方法

  4、引导学生学习课外读物,扩大学生阅读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人与动物和谐共处的美妙境界,培养学生亲近自然,热爱自然的美好情感。

  课前准备:课件、录音机、磁带,生字词卡片。

  教学过程与设计说明:

  教学过程

  设计说明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教师向学生展示一些人与动物和谐相处,互相亲近的照片或图片,有条件的通过课件展示出来,供学生欣赏。

  生自由谈观后感受。

  师:一次,一只翠鸟就搭上了一位小朋友的船,它要干什么呢?小朋友心里怎么想的呢?让我们快去看一看吧!

  引入新课10《搭船的鸟》。

  创设情境,调动学生的生活体验,激情导入,使学生兴趣浓厚地投入到新课的学习中。

  二、初读课文,随文识字。

  1、师:同学们自由地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借助拼音朋友,可以查字典,也可以请教老师或同组同学,把课文读正确、流利。

  2、学生互助识字,交流识字方法。

  3、小组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认读课文。要求:声音洪亮、正确流利、同学爱听。

  4、检查朗读。以小组汇报的形式,汇报时可自定齐读人数,也可派选一名同学代表本组朗读,听后其他同学随机评价。建立小组评价机制,把检查识字情况安排在小组内进行,注重面向全体学生,充分调动了学生识字的积极性,大大提高了课堂效率。

  5、更换语境,出示含有生字的其他句子让学生再认。

  6、脱离语境,小组长让小组同学单独认读生字,检查组内识字情况,全读对的同学奖给一张小笑脸。

  让学生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识字,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培养了其自主识字的能力、合作意识及良好的识字习惯。

  以小组形式认读课文,再以小组形式汇报,激发学生竞争意识,调动学习的积极性。

  更换语境,强化生字的再认。

  三、再读课文,深入品位。

  1、 师:刚才大家生字掌握得真好!下面,自己再自由地读一读课文,边读边想,翠鸟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你是从课文中哪些词句读懂的?

  2、学生再次自由读文,小组交流自己的感受。

  3、小组汇报,全班交流。

  伴随着学生交流感受,教师要引导学生结合课前搜集的翠鸟资料来理解课文。同时,要调动学生多种感官想象课文情境。教师要尊重学生个性化的见解或感受。

  4、随机指导朗读。配乐读。

  5、指导背诵课文。

  提出的开放性问题,把学习的主动权充分交给了学生,既有利于学生整体把握课文,又有利于学生自己在读中品味和体验,留给了学生读书、感悟的余地。

  四、指导生字书写。

  1、分析记忆字形。教师一方面要鼓励学生开动脑筋记忆(如:新旧字比较记忆),同时要从汉字的构字特点方面予以指导(结构、偏旁等)。

  2、书写指导。指导学生按笔顺规则写字,并注意汉字间架结构,把字写美观。

  教给了学生识字的方法,培养了自主识字的能力。

  感受汉字的形体美,在写中再去创造美。

  五、拓展延伸。

  回家后,把课文的内容讲给爸爸、妈妈听一听。

三年级《搭船的鸟》教学设计3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会认4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啦”。

  2.通过反复诵读,感受翠鸟的外形美、动作美,体会作者观察的细致。

  [语文要素]

  3.在学习作者细致观察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

  [语文要素]

  [教学重难点]

  感受翠鸟的外形美,学会留心观察周围事物。

  [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会认4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啦”。

  2.通过描写翠鸟的语句,了解“我”对翠鸟的外形、动作所做的观察。(重点)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教师向学生展示鹦鹉的图片,从而认识“鹦鹉”一词。(课件展示,学生欣赏、评价。)

  2.鹦鹉是鸟类中很漂亮的一种鸟,今天我们要说的却是另一种鸟,它比鹦鹉还要漂亮。它到底长什么样子呢?让我们走进课文《搭船的鸟》,一起去看看吧。(板书课题)

  3.质疑课题:看到课文的题目,你想知道什么?(预设:是什么鸟要搭船?这只鸟是什么样子的?这只鸟为什么要搭船?这只鸟搭船要去哪里?)

  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

  1.课件出示小组自学要求。

  (1)小组合作朗读课文,小组成员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

  (2)小组成员合作自主识字,在课文中圈画课后生字,读准字音,互相检测。

  (3)小组长检查小组成员生字自学情况,给予“笑脸”贴纸评价。

  (4)以小组为单位汇报自学成果。

  2.检查自学成果,以小组汇报的形式,全班同学评议、补充。

  3.指导生字书写。

  (1)分析记忆字形。教师一方面要鼓励学生开动脑筋记忆(如:新旧字比较记忆),同时要从汉字的构字特点方面予以指导(结构、偏旁等)。

  如:搭——答悄——消吞——吴

  (2)指导学生按笔顺规则写字,并注意汉字的间架结构,把字写美观。

  如:“父”字要先撇后捺,且撇捺要舒展;“翠”字的最后一横要写长;“嘴”字的口字旁要靠左上方。

  三、整体感知

  1.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语句,标注自然段序号。思考:你读懂了什么呢?课前提出的疑问,有答案了吗?(“搭船的鸟”是翠鸟。文中的“我”发现翠鸟的外形很好看,捕鱼的身手很敏捷。本文讲了“我”和母亲在搭船去外祖父家的途中发现了一只翠鸟,通过对翠鸟的外形描写和捕鱼过程的描写,表达了“我”对翠鸟的喜爱之情。)

  2.指名回答,再读相关的段落。对于有难度的问题,暂时不用解答。

  师小结:文中的“我”是怎样观察翠鸟的呢?我们下节课再重点探究。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通过反复诵读,感受翠鸟的外形美、动作美,体会作者观察的'细致。(难点)

  一、复习导入

  1.出示生字词卡片认读,复习巩固。

  2.师:大家的生字词掌握得真好!上节课我们知道了翠鸟是只漂亮的鸟,它还很会捕鱼。你知道文中的“我”是怎样观察翠鸟的吗?

  二、再读课文,深入品味

  1.学生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想,翠鸟美在哪里?它的捕鱼动作如何?勾画相关语句。

  2.课件出示:我看见一只彩色的小鸟站在船头,多么美丽啊!

  (1)读完这句话,你知道“我”是怎样注意到这只小鸟的吗?(鲜艳的羽毛吸引了“我”的注意)

  (2)你想怎样读好这句话?(引导学生)

  3.课件出示:它的羽毛是翠绿的,翅膀带着一些蓝色,比鹦鹉还漂亮。它还有一张红色的长嘴。

  (1)这句话是怎样描写翠鸟的外形美的?(整体到部分。羽毛——翠绿;翅膀——蓝色;长嘴——红色)

  (2)(出示鹦鹉与翠鸟图片)你更喜欢哪一种鸟?说说你的理由。

  (3)你能运用“我”观察翠鸟外形的方法,描述鹦鹉的外形吗?(指名回答)

  (4)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第2自然段,读出翠鸟的外形美。(板书:外形美)

  师过渡:面对这个“不速之客”,“我”产生了怎样的想法?(引导学生朗读第3自然段)“我”产生了3个疑问,这3个疑问体现了“我”天真好奇的童心。

  4.课件出示:我正想着,它一下子冲进水里,不见了。可是,没一会儿,它飞起来了,红色的长嘴衔着一条小鱼。它站在船头,一口把小鱼吞了下去。

  (1)引导学生通过动词感受翠鸟捕鱼时的敏捷。(板书:动作敏捷、迅速)抓住“冲”“飞”“衔”“站”“吞”“一下子”“没一会儿”等字词重点体会。

  (2)教师指导朗读。(注意“冲”“飞”“衔”“站”“吞”“一下子”“没一会儿”等字词,语气轻快,语速紧凑)5.最后通过母亲的介绍,“我”知道了那只鸟叫“翠鸟”。教师指导朗读第5自然段。

  师小结:文中的“我”在乘船的过程中因为细心观察,认识了一位可爱的新朋友,给“我”的旅途增添了快乐。

  三、拓展延伸

  1.师:同学们,我们生活在大自然中,身边也有许多的事物等着我们去发现。家门口、上学途中、课外活动、上课瞬间、与人交流、收到的一份小礼物、别人的某个小动作……细心的你,都有怎样的发现呢?请你说给大家听。

  2.课外练笔:把你观察到的一个事物或现象,用一段通顺的话写下来。

  [教学板书]

  15搭船的鸟

  外形

  彩色的小鸟 翠绿的羽毛

  蓝色的翅膀 红色的长嘴

  动作

  冲 飞 衔 站 吞

  留心、细致观察

  [教学反思]

  第一课时,我设计以小组合作式学习让学生自主扫清字词障碍,把握课文大意,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大大提高了课堂效率。第二课时的教学中,我抓住第2、4自然段进行重点教学,通过找关键词、对比图片等方法,引导学生体会翠鸟的外形美、捕鱼动作的敏捷以及作者观察的细致,最后通过一个小练笔让学生体会留心观察的好处。


三年级《搭船的鸟》教学设计3篇扩展阅读


三年级《搭船的鸟》教学设计3篇(扩展1)

——三年级上册语文《搭船的鸟》教学设计3篇

三年级上册语文《搭船的鸟》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喜欢的段落。

  2、认识翠鸟,感受大自然的美丽神奇。

  3、正确认读本课十一个生字,会写八个。

  过程与方法:

  1、学生反复诵读,展开想象来理解课文,体验情感。

  2、展开小组讨论,对课文的思想内容及情感进行体验、交流。

  3、继续学习搜集整理资料,制资料卡片的方法

  4、引导学生学习课外读物,扩大学生阅读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人与动物和谐共处的美妙境界,培养学生亲近自然,热爱自然的美好情感。

  课前准备:课件、录音机、磁带,生字词卡片。

  教学过程与设计说明: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教师向学生展示一些人与动物和谐相处,互相亲近的照片或图片,有条件的通过课件展示出来,供学生欣赏。

  生自由谈观后感受。

  师:一次,一只翠鸟就搭上了一位小朋友的船,它要干什么呢?小朋友心里怎么想的呢?让我们快去看一看吧!

  引入新课10《搭船的鸟》。

  创设情境,调动学生的生活体验,激情导入,使学生兴趣浓厚地投入到新课的学习中。

  二、初读课文,随文识字。

  1、师:同学们自由地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借助拼音朋友,可以查字典,也可以请教老师或同组同学,把课文读正确、流利。

  2、学生互助识字,交流识字方法。

  3、小组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认读课文。要求:声音洪亮、正确流利、同学爱听。

  4、检查朗读。以小组汇报的形式,汇报时可自定齐读人数,也可派选一名同学代表本组朗读,听后其他同学随机评价。建立小组评价机制,把检查识字情况安排在小组内进行,注重面向全体学生,充分调动了学生识字的积极性,大大提高了课堂效率。

  5、更换语境,出示含有生字的其他句子让学生再认。

  6、脱离语境,小组长让小组同学单独认读生字,检查组内识字情况,全读对的同学奖给一张小笑脸。

  让学生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识字,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培养了其自主识字的能力、合作意识及良好的识字习惯。

  以小组形式认读课文,再以小组形式汇报,激发学生竞争意识,调动学习的积极性。

  更换语境,强化生字的再认。

  三、再读课文,深入品位。

  1、师:刚才大家生字掌握得真好!下面,自己再自由地读一读课文,边读边想,翠鸟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你是从课文中哪些词句读懂的?

  2、学生再次自由读文,小组交流自己的感受。

  3、小组汇报,全班交流。

  伴随着学生交流感受,教师要引导学生结合课前搜集的翠鸟资料来理解课文。同时,要调动学生多种感官想象课文情境。教师要尊重学生个性化的见解或感受。

  4、随机指导朗读。配乐读。

  5、指导背诵课文。

  提出的开放性问题,把学习的主动权充分交给了学生,既有利于学生整体把握课文,又有利于学生自己在读中品味和体验,留给了学生读书、感悟的余地。

  四、指导生字书写。

  1、分析记忆字形。教师一方面要鼓励学生开动脑筋记忆(如:新旧字比较记忆),同时要从汉字的构字特点方面予以指导(结构、偏旁等)。

  2、书写指导。指导学生按笔顺规则写字,并注意汉字间架结构,把字写美观。

  教给了学生识字的方法,培养了自主识字的能力。

  感受汉字的形体美,在写中再去创造美。

  五、拓展延伸。

  回家后,把课文的内容讲给爸爸、妈妈听一听。

三年级上册语文《搭船的鸟》教学设计2

  【教学设想】

  认识翠鸟,感受大自然的美丽神奇,教师引导与学生自主学习相结合,展开小组讨论,对课文的思想内容及情感进行体验、交流。感受人与动物和谐共处的美好境界,培养学生亲近自然、热爱自然的美好情感。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利用课件向学生展示一些人与动物和谐共处,互相亲近的照片或图片供学生欣赏。

  2.谈话导题:同学们都很喜欢小动物,下面老师给大家介绍一个新朋友,它不仅漂亮而且还特别聪明,它会搭船。

  板书课题(15搭船的鸟),齐读课题。

  3.质疑课题,看到课文的题目,你想知道什么?

  根据学生具体情况,预设以下几种答案:

  (1)是什么鸟要搭船?

  (2)这只鸟是什么样子的?

  (3)这只鸟为什么要搭船?

  (4)这只鸟搭船要去哪里?

  [设计意图:创设情境,调动学生的生活体验,导入,使学生兴趣浓厚地投入到新课的学习中。]

  二、初读课文,识记生字。

  1.谈话过渡:同学们自由读课文,用序号标出自然段,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借助拼音朋友,也可以请教老师或同学。

  2.听范读课文的录音,要求学生听准字音。

  3.学生分段朗读课文,师生共同评价。

  4.生字宝宝被大家的读书声吸引,跳出来在课后排好队等着我们和它们交朋友呢,认识的字把拼音藏起来读,不认识的利用拼音和它打招呼。

  5.学生利用生字卡片小组内互读。

  6.利用大屏幕出示生字,学生齐读。小组内说认字好方法,学生互助识字。

  [设计意图:让学生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识字,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培养了其自主识字的能力、合作意识及良好的识字习惯。]

  7.检查识字,小组之内互查。(开小火车读)

  三、初读课文,识记生字。

  1.学生自由书写会写字,教师巡视。

  2.投影学生写字作品,师生评议。

  3.学生继续练习书写,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第二课时

  一、教师谈话导入,激趣促学。

  1.谈话解题:上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第十五课《搭船的鸟》一文的生字生词,这节课我们来学习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哪位同学能说一说“搭”是什么意思?“搭船”又是什么意思?

  2.指名同学说一说。

  3.教师评议并小结:那谁见过会搭船的小动物呢?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一位这样的朋友——一只会搭船的鸟。

  二、初学课文,把握课文整体内容。

  1.谈话过渡:请同学们边听课文录音,边思考下面的问题(投影出示问题):

  (1)搭船的鸟是什么鸟?

  (2)你喜欢这样的小鸟吗?为什么?

  2.学生听录音,然后分组讨论、交流问题。

  3.指名回答,教师小结。

  三、精读课文,深入认识翠鸟。

  1.认识小鸟的美丽。

  (1)请同学们找出文中描写小鸟样子美丽的段落,然后读一读,把你对小鸟的喜欢之情读出来。

  (2)学生自己找段落、读课文。

  (2)指名学生读一读自己找出的段落。

  (3)教师小结,并投影出示问题:“多么美丽啊!”由此你体会到了什么?你想怎样读这句话呢?

  (4)学生分组讨论交流,各组组长记录各组的讨论结果。

  (5)小组长汇报讨论结果,并读一读这句话。

  (6)课文是怎样描写小鸟美丽的?请同学们自己试着找一找有关的句子。

  指答(我看见一只彩色的小鸟站在船头,多么美丽啊!它的羽毛是翠绿的,翅膀带着一些蓝色,比鹦鹉还漂亮。它还有一张红色的长嘴。)教师相机板书:彩色、羽毛、翅膀、嘴、比鹦鹉还漂亮。

  (7)谁见过鹦鹉,它长得什么样?(指名学生说一说。)

  (8)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课件出示鹦鹉的图片。(学生说说图片中鹦鹉的样子。)

  (9)鹦鹉的确很漂亮,可本文却说翠鸟比鹦鹉还漂亮,你们想不想看一看翠鸟的样子?

  (10)教师在学生的回答声中课件出示翠鸟的图片,学生通过直观的图片对比,加深对“比鹦鹉还漂亮”这句话的印象和理解。

  (11)请同学们用书上的话说一说翠鸟的样子,然后你们可以在组内互相说一说。(学生照着书上的内容描述小鸟的样子。)

  (12)经过刚才的练习,谁能不看书只看着翠鸟的图片说一说它的样子?(指名学生上前指着翠鸟的图片说一说它的样子。(然后学生在组内练习说)

  (13)再读“多么美丽啊”“比鹦鹉还漂亮”,你的体会和刚才比较有了什么变化?(指名回答,教师评议并小结:觉得这只小鸟更加美丽了,也更加喜欢这只小鸟了)。

  (14)教师范读课文第二自然段,然后学生练读。

  (15)现在我们试着把第二自然段背下来,组内成员比一比,看谁最先会背,组间比一比看哪组的学生都能会背。(学生按要求背诵。)

  (16)教师先指名背,然后指定小组一起背诵,教师及时给予鼓励。

  2.认识翠鸟的本领,学习第三、四、五自然段。

  (1)投影出示问题:如果你看到这样一只小鸟站在船头,你会产生什么想法?

  (2)学生分组说一说,组长记录下组内学生的想法。

  (3)分组汇报。

  (4)教师评议并小结:同学们的想法可真多呀!好奇的小作者,他的想法也不少,听老师把小作者的想法读一读。

  (5)老师范读,然后学生练读,读出作者的好奇和求知的欲望。

  (6)谈话过渡:你们想不想知道这只翠鸟在船上干什么?让我们带着这个问题一起来学习第四、五自然段。

  (7)老师范读,学生练读。

  (8)投影出示问题:读了这一段,你对小鸟又有了哪些新的认识?小作者的心理又是怎样的?

  (9)学生分组讨论、交流,然后分组汇报(小鸟还会捕鱼,而且动作灵活……)。

  (10)哪些词语能说明翠鸟捕鱼动作灵活?

  (11)指名回答,课件出示:我正想着,它一下子冲进水里,不见了。可是,没一会儿,它飞起来了,红色的长嘴衔着一条小鱼。它站在船头,一口把小鱼吞了下去。

  (12)现在你们知道小鸟在船上干什么了吧?(捕鱼)

  3.感悟翠鸟的灵性。

  (1)谈话过渡:小鸟搭船,它不但可以省去在雨中飞行的劳苦,还可以在船上休息,并且捕鱼,这真是一举多得呀!你觉得这样的小鸟怎么样?(很聪明)

  (2)教师小结:聪明体现在动物身上,我们还可以称之为“灵性”。小鸟搭船捕鱼还体现了小鸟和人在自然中的和谐。要想让动物和我们人类相处得更加和谐,我们每个人都应该保护动物,爱护大自然。

  四、总结全文,加深对翠鸟的认识。

  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了哪些收获?

  2.学生分组说一说,然后指名回答。

  3.学生朗读全文。

  五、课后作业。

  你们这节课的收获可真不少,让我们课下进一步了解翠鸟,问父母、查资料都可以。在下节课把你的新收获说给大家听,让同学们因为你的介绍,从而更加全面、详细地了解翠鸟这位好朋友!

三年级上册语文《搭船的鸟》教学设计3

  课题:

  搭船的鸟。

  课型:

  新授课。

  设计说明:

  本文以一个孩子的口吻写了她在大自然中认识翠鸟的过程,字里行间充满了一颗童心对大自然的爱。

  教学本课要抓住文中的三个问句来体现孩子的好奇与天真,充满童趣,引导学生抓住作者细心观察到的翠鸟的样子及捕鱼过程,感受翠鸟的可爱。

  学前准备:

  1、翠鸟的图片资料。(教师、学生)

  2、教学课件。(教师)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认识5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能正确读写新词。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学习重点:

  会写13个生字,正确读写新词。

  学前准备:

  1、收集翠鸟的图片资料。(教师、学生)

  2、自己制作生字卡片。(学生)

  教学环节:

  导案、学案、达标检测。

  一、质疑激趣,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导入:同学们,鸟会搭船,奇不奇怪?今天我们来学习《搭船的鸟》,是什么鸟呢?(板书课题)

  齐读课题,质疑。

  1、读了课题,你有哪些疑问?

  二、初读课文,识记生字(用时:20分钟)

  1、学生自读课文,标出自然段,圈出生字,注意读准字音。

  2、交流自己的识字方法。

  3、注意“蓬、翠、嘴”的读音。

  4、用换偏旁的方法记住“搭、舱、漂、悄”。

  5、辨字组词。

  搭()沙()

  塔()纱()

  悄()吞()

  消()杏()

  三、再读课文,初步感知(用时:10分钟)

  1、搭船的是什么鸟?你喜欢吗?

  2、从文中找出写鸟的句子读一读。

  3、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4、展示收集的翠鸟的照片,交流翠鸟的资料。

  5、课文写了“我”和母亲乘船到乡下外祖母家途中,一只翠鸟搭船捕鱼的情景。

  6、找出文中描写翠鸟的句子,读一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课堂小结,指导书写(用时:5分钟)

  1、教学小结。

  2、指导书写。

  (1)“翠”字,上面不是“羽”字,下面“十”不能往上写得太长。

  (2)看清字形,认真书写。

  3、一字组多词。

  搭()()()

  沙()()()

  吞()()()

  教学反思:

  生动的质疑导入,对学生很有吸引力,一下子把学生带入文本。学生通过读文,能多种方法识字,让学生自己收集翠鸟的图片和资料,为学习课文增添了情趣。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精读课文,体会“我”对翠鸟的喜爱之情。

  2、想象翠鸟捕鱼的情景。

  学习重点:

  学习翠鸟外形的描写方法,学习翠鸟捕鱼的动作描写。

  学前准备:

  教学课件。(教师)

  教学环节:

  导案、学案、达标检测。

  一、深入品味,理解课文(用时:20分钟)

  1、(课件出示文中插图)齐读第2自然段。

  2、引导学生读好第3自然段的三个问句,体会“我”天真好奇的童心。

  3、齐读第4自然段,把写翠鸟动作快的词作上记号。

  4、把描写翠鸟外形的句子画上线,读一读。

  5、学生自读第3自然段。

  6、如果你看到一只鸟立在船头,你会产生什么想法?

  7、从“冲、飞”和“一下子、没一会儿”体现了翠鸟的动作快,和作者好奇欢快的心理。

  8、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的小鸟;

  ()的羽毛;

  ()的翅膀;

  ()的长嘴。

  二、交流拓展,深化情感(用时:15分钟)

  1、你收集的翠鸟的资料中有关于翠鸟捕鱼的内容吗?

  2、小作者那么喜欢翠鸟,你喜欢吗?画出你喜欢的翠鸟吧!

  (1)交流翠鸟捕鱼的资料。

  (2)画出喜爱的翠鸟。

  三、课堂小结(用时:5分钟)

  1、结合课文及生活实际,想想你还认识什么鸟,有什么特点?

  2、检查学生生字掌握情况。

  3、交流自己认识的其他鸟,并说说它们的特点。

  4、在田字格上书写本课生字。


三年级《搭船的鸟》教学设计3篇(扩展2)

——三年级上册《搭船的鸟》教学设计 (菁选3篇)

三年级上册《搭船的鸟》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认识“父、鹦”等4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啦”,会写“搭、亲”等13个字,会写“母亲、外祖父”等11个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作者所观察到的事物,初步体会留心观察的好处。

  3.品读句子,抓住翠鸟外貌和捕鱼动作描写,想象翠鸟静立和捕鱼时不同的情景,感受作者观察的细致。

  教学重点

  品读翠鸟的外形和动作描写,感受作者观察的细致。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模块一:初读课文,激发观察兴趣

  活动1:直接揭题,关注题眼

  1.揭示课题:今天我们来学习第五单元一篇新的课文:搭船的鸟(板书课题)。

  2.观察生字:“搭”字,怎样书写才美观呢?(左窄右宽,右边的撇穿插到左边的提画下面,字形紧凑。)看来,只要留心观察,学习中就会处处有收获。

  3.了解词义:这个字可以组什么词呢?能联系生活说一说吗?搭积木、搭桥、搭配、搭车(顺便搭乘别人的车辆,有可能还是免费的)、搭船(顺便乘坐别人的船)……

  活动2:观察课题,设问质疑

  1.观察课题,学生自主质疑:这只鸟为什么要搭船呢?搭船的是一只什么鸟呢?它长什么样子?这只鸟为什么要搭船?它搭了谁的船?它搭船要去哪儿呢……

  2.学生带着问题,轻声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生字的字音,争取读得正确、流利。

  【思考:“搭”是本课课题中关键的字眼,顺便搭乘,顺势而为,这个“搭”字使这只鸟儿富有灵性,体现了人与鸟在自然中和谐。因此,观察这个“搭”字显得至关重要,可以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认识一组词,加深对这个字义的认知;继而引导学生观察课题设问质疑,激发学生阅读思维的积极性和活跃性。】

  活动3:观察汉字,自主识记

  1.出示生字新词,同桌相互交流,纠正易读错的字词。

  第一组:翠绿、长嘴、蓑衣、船舱、外祖父,母亲、鹦鹉、船篷。(读好*舌声;读好前鼻音“亲”qin、后鼻音“鹦”yīng“篷”péng。)

  第二组:衔着、摇着橹、吞了下去。(读好边音“橹”lǔ。)

  第三组:沙啦、哗啦,行啦、好啦、是不是我的耳朵有毛病啦?(读准多音字“啦”:在拟声词“沙啦”里读第一声lā,用在句末作语气词时读轻声la。)

  2.相机出示图片,认识“蓑衣”“橹”“船篷”等生活中不常见的物品。

  【思考: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独立识字能力,因此识记字词这一环节要直奔重点和难点,挑选具有代表性的生字新词,引导学生有意识地观察字音与字形,关注汉字的构字特点,这其实也是对“留心观察”这一单元主题的落实。】

  模块二:再读课文,明晰观察事物

  活动1:默读课文,自主观察探究

  1.出示学习提示:默读课文,想一想在这趟旅途中,“我”对哪些事物进行了细致的观察,都有哪些发现呢?

  2.学生自主探究,圈画相关语句。

  3.小组内交流阅读收获。

  活动2:小组交流,感知观察要点

  1.通过研讨,你们小组有什么收获呢?你发现作者对哪些事物作了细致的观察?

  2.小组汇报,教师随机点拨引导:

  预设1:“我”观察到翠鸟的外貌(第②自然段)

  “我看见一只彩色的小鸟站在船头,多么美丽啊!它的羽毛是翠绿的,翅膀带着一些蓝色,比鹦鹉还漂亮。它还有一张红色的长嘴。”

  出示句子,学生体会:在“我”眼中,这是一只什么样子的小鸟呢?(作者观察到这是一只羽毛颜色很漂亮的小鸟,样子很美丽)

  出示图片,直观观察,学生朗读,读出色彩鲜艳。

  预设2:“我”观察到翠鸟捕鱼的动作(第④自然段)

  “我正想着,它一下子冲进水里,不见了。可是,没一会儿,它飞起来了,红色的长嘴衔着一条小鱼。它站在船头,一口把小鱼吞了下去。”

  出示句子,学生体会:这只小鸟是怎样捕鱼的呢?(作者观察到这只翠鸟在水里捕鱼吃,动作非常快,很迅速)

  出示图片,想象画面,学生朗读,读出动作迅速。

  预设3:“我”观察雨中船上的场景(第①自然段)

  (1)“天下着大雨,雨点打在船篷上,沙啦、沙啦地响。”

  学生交流:“雨下得很大,雨点打在船篷上发出沙*啦的响声(拟声词)。

  教师引导:“我”仔细倾听,留意到雨点打在船篷上发出的声音。仔细倾听,能够使我们深入了解周围的世界,这是观察事物的`一种方法。(板书:仔细倾听)

  (2)“船夫披着蓑衣在船后用力地摇着橹。”

  学生交流:船夫在用力划船,披着蓑衣,摇着橹。(出示相关图片)

  教师引导:对照图片,读读这句话,你读懂了什么?(蓑衣能防雨,船夫使劲摇着橹,想早点将“我们”送到目的地……)

  品读文字:作者观察到船夫在雨中划船的衣着与动作,非常细致。能结合文中语句读出这些美好的发现,看来同学们也是善于观察的学生。那么你能读好你的这些发现吗?自由练读、指读、互评再读、齐读(读出雨点击打的声响和船夫用力摇橹的画面)

  活动3.回归整体,感悟观察好处

  1.感悟课题之妙:一次*常的探亲之旅,因为“我”的留心观察,发现了一只美丽的鸟儿,为这段旅程增添了意外的惊喜与收获!你能说说对这只“搭船的鸟”的感受吗?

  学生交流:这是一只很聪明很有灵性的鸟儿,它搭乘我们的船,不是它不会飞,也不是它想要到达其他什么地方,而是想搭乘我们的顺风船,方便它自己捕鱼。

  再读课题,感悟“搭”字之妙,感悟人鸟之和谐相处。

  2.感悟单元主题:“生活中不缺少美,只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出示)

  正如法国艺术家罗丹所说,作者拥有这样一双会观察的眼睛,再加上会倾听的耳朵,故能发现生活中那么多美好的事物和场景。因此*时我们也要这样留心观察,积累写作的素材。

  【思考:在多种方式的阅读活动中,教师要引导学生透过语言文字,初步感受翠鸟的外貌与捕鱼动作,仔细观察雨天船上的场景;继而图文结合,感悟人与鸟儿的和谐相处,初步感知这一切美好事物的发现,来源于“我”对周围事物的留心观察,从而明确感知本单元的主题——体会作者是怎样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

  模块三:集中书写,重点观察引导

  活动1:观察细节,准确辨析

  1.出示形近字及形近部件:羽—翠,吞—天—夭,捕—甫—冉。

  2.学生仔细观察,辨析相似部分的细微区别。

  羽、翠:当“羽”变为“翠”字上面的部件时,要写得扁一些,并且两笔横折钩都变成横折,“翠”字下面的“卒”字最后一笔悬针竖,从横上稍微出头即可。

  活动2:观察难字,举一反三

  1.出示一组同偏旁生字:嘴、啦、响、哦,观察结构特点。

  2.重点观察“嘴”字,交流书写要点。

  嘴:左小右大,把握口字旁的比例与位置;右边笔画多,每个部件要写得扁一些,相互之间做到谦让紧凑。

  活动3:书写练习,互评反馈

  1.学生练写:在《习字册》上重点描红与临写易错字、难写字。

  2.评析反馈:围绕要点,学生互动点评;点评后再写,逐个进步。

  【思考:本课要书写的生字较多,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难写字、易错字进行重点识写。通过细致观察与互动交流,学生发现形近汉字的细微区别,正确把握笔画繁多的汉字的结构特点,同时进一步感知穿插避让、均衡对称等常见书写规则,提升学生汉字书写的审美感。】

  第二课时

  模块一:默读课文,聚焦观察翠鸟

  活动1:复习词语,回顾主题

  1.出示词语,认读:雨点、沙啦、船夫、船头、翠鸟、羽毛、长嘴、捕鱼。

  2.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作者是个留心观察身边事物的有心人。那么,你能结合这些词语,说说作者在探亲途中的观察发现吗?

  (雨点打在船篷上沙*啦响,船夫穿着蓑衣用力摇着橹,翠鸟全身的羽毛是翠绿色的,比鹦鹉还漂亮,冲进水里很快捕到一条小鱼吃掉了……)

  3.留心观察的“我”,发现了这只可爱的鸟儿,使原本*常的一次旅途变得丰富多彩起来。那么,在“我”的细致观察下,我还发现翠鸟的哪些特点呢?

  活动2:根据提示,自读探究

  1.出示学习提示:默读课文第2、4自然段,圈画出描写翠鸟外貌和捕鱼动作的语句,想一想翠鸟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

  2.学生默读思考,圈画出重点词语,可以批注上自己的感受,还可以边读边想象画面。

  3.小组内交流作者的观察发现和自己的阅读收获。

  【思考:通过复习词语,回顾作者的观察发现,便于引出本单元的观察主题;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抓住描写翠鸟外貌和捕鱼动作的语句,感受翠鸟独具的特点,体会作者对事物的深入观察。】

  模块二:迁移运用,体会观察方法

  活动1:品读羽毛,细致观察外形

  1.通过观察、研讨,你们小组有哪些发现与收获呢?

  2.小组汇报,教师点拨引导:经过细致观察,作者发现翠鸟外形上有哪些特点?

  “我看见一只彩色的小鸟站在船头,多么美丽啊!它的羽毛是翠绿的,翅膀带着一些蓝色,比鹦鹉还漂亮。它还有一张红色的长嘴。”

  (1)出示图片,感受翠鸟外貌最突出的特征:羽毛颜色非常艳丽(翠绿的羽毛、蓝色的翅膀边儿、红色的长嘴)。(板书:抓特点)

  (2)出示鹦鹉图片:作者还将翠鸟与鹦鹉作比较,翠鸟比鹦鹉还漂亮,可见作者多么喜爱它。

  3.小结观察要点,朗读体会:这一部分作者按顺序观察了静立中的翠鸟,先整体写出翠鸟羽毛的颜色,然后具体写它翅膀边儿和长嘴,真是一只美丽的鸟儿啊。

  4.提供动物图片,观察静态外形:

  (1)出示一种动物图片(如巴西龟):请你按照一定顺序,仔细观察巴西龟的外形,你能把它最主要的特征讲给同学们听吗?

  (2)同桌根据要求,交流观察所得。

  如:这只巴西龟穿着一件绿褐色带有格子的外衣,像将军打仗时身上穿的铠甲,威武极了。它的鼻子小小的,比一粒芝麻还要小的多;爪子尖尖的,很锋利,一不小心你的手就会被它抓伤。它还有一条细细长长的尾巴,真讨人喜欢。

  (3)反馈交流,互评互议。

  活动2:品读捕鱼,细致观察动作

  1.除了观察翠鸟的外貌特点,作者还观察到这只翠鸟捕鱼的过程,翠鸟捕鱼的情形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动作迅速、敏捷)

  2.反馈交流:你从哪些语句感受到翠鸟捕鱼的动作非常敏捷、迅速?

  “我正想着,它一下子冲进水里,不见了。可是,没一会儿,它飞起来了,红色的长嘴衔着一条小鱼。它站在船头,一口把小鱼吞了下去。”

  (1)聚焦翠鸟动作:“冲进、飞、衔着、站、吞”,这一连串的动词描绘出翠鸟捕鱼时敏捷的动作,想象画面,说说翠鸟捕鱼的情形。

  (2)关注时间词语:“一下子、没一会儿、一口”,这些词语同样描写出翠鸟捕鱼动作快,用时短,从侧面更加衬托出作者观察的细致。

  3.观看翠鸟捕鱼的视频,朗读体会:翠鸟捕鱼这样敏捷的动作,一眨眼你就会错过,作者却描写得这样详细,可见作者对翠鸟的观察是何等的细致啊!

  4.提供动物视频,观察活动场景:

  (1)播放一种动物视频(如巴西龟活动或进食场景):请你仔细观察巴西龟的动作,你能用上合适的词语或者新鲜的句子,把它的活动情形讲清楚吗?

  (2)同桌根据要求,交流观察所得。

  如:巴西龟先是一动不动,把四肢和尾巴缩在龟壳内老半天。过了好一会儿,它东张西望,看看周围没有危险,就把前左脚伸了出来,挠了挠头,又缩了进去。后来它把四肢和尾巴都伸了出来,大踏步走向前去。先前左脚,接着后右脚,然后前右脚,最后后左脚,就这么循环着,向前走。

  刚把小鱼苗放进鱼缸,巴西龟就飞快地冲上来,一下子把小鱼苗抢走。小的鱼苗,它一口就吞掉了;大的鱼苗呢,它先用前爪把鱼苗撕碎,再一点一点地吃进嘴里,使劲地嚼起来。

  (3)反馈交流,互评互议。

  【思考:体会作者观察的细致,首先要深入文本,品读作者描写翠鸟外貌和动作的语句,发现翠鸟与众不同的特点;结合播放视频,品味作者遣词造句的准确性。在此基础上,可以提供材料引导学生尝试观察,并交流观察所得,初步感知观察方法。】

  模块三:课后延伸,开展观察实践

  活动1:相互交流,选择观察对象

  1.你家里养了小动物或者植物吗?你身边有便于观察的动物或者植物吗?(学生交流)

  2.除了动植物,我们还可以观察一处场景,如身边常见的自然现象,树叶落了、下雨了、刮风啦,或者晨雾,也可以是生活中的场景,如课间活动、卫生扫除等等。

  活动2:布置任务,记录观察所得

  1.出示“观察记录单”,了解观察记录要求。

  2.小结:只要你留心观察周围事物,就会发现蕴藏在生活中的美丽;及时记录下来,还可以为单元习作做准备;在学习“交流*台”时,我们也可以进行交流与研讨。

  【思考:完成一篇习作是本单元唯一的学习任务,整个单元的教学都是因此而展开。进行观察实践这一环节,就是本次习作单元中最重要的实践活动,一定要贯穿着本单元的教学始终。只有提前观察,细心观察,坚持观察,才能在最后的单元习作中有话可说,有物可写。】

三年级上册《搭船的鸟》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喜欢的段落。

  2、认识翠鸟,感受大自然的美丽神奇。

  3、正确认读本课十一个生字,会写八个。

  过程与方法:

  1、学生反复诵读,展开想象来理解课文,体验情感。

  2、展开小组讨论,对课文的思想内容及情感进行体验、交流。

  3、继续学习搜集整理资料,制资料卡片的方法

  4、引导学生学习课外读物,扩大学生阅读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人与动物和谐共处的美妙境界,培养学生亲近自然,热爱自然的美好情感。

  课前准备:课件、录音机、磁带,生字词卡片。

  教学过程与设计说明:

  教学过程

  设计说明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教师向学生展示一些人与动物和谐相处,互相亲近的照片或图片,有条件的通过课件展示出来,供学生欣赏。

  生自由谈观后感受。

  师:一次,一只翠鸟就搭上了一位小朋友的船,它要干什么呢?小朋友心里怎么想的呢?让我们快去看一看吧!

  引入新课10《搭船的鸟》。

  创设情境,调动学生的生活体验,激情导入,使学生兴趣浓厚地投入到新课的学习中。

  二、初读课文,随文识字。

  1、师:同学们自由地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借助拼音朋友,可以查字典,也可以请教老师或同组同学,把课文读正确、流利。

  2、学生互助识字,交流识字方法。

  3、小组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认读课文。要求:声音洪亮、正确流利、同学爱听。

  4、检查朗读。以小组汇报的形式,汇报时可自定齐读人数,也可派选一名同学代表本组朗读,听后其他同学随机评价。建立小组评价机制,把检查识字情况安排在小组内进行,注重面向全体学生,充分调动了学生识字的积极性,大大提高了课堂效率。

  5、更换语境,出示含有生字的其他句子让学生再认。

  6、脱离语境,小组长让小组同学单独认读生字,检查组内识字情况,全读对的同学奖给一张小笑脸。

  让学生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识字,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培养了其自主识字的能力、合作意识及良好的识字习惯。

  以小组形式认读课文,再以小组形式汇报,激发学生竞争意识,调动学习的积极性。

  更换语境,强化生字的再认。

  三、再读课文,深入品位。

  1、 师:刚才大家生字掌握得真好!下面,自己再自由地读一读课文,边读边想,翠鸟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你是从课文中哪些词句读懂的?

  2、学生再次自由读文,小组交流自己的感受。

  3、小组汇报,全班交流。

  伴随着学生交流感受,教师要引导学生结合课前搜集的翠鸟资料来理解课文。同时,要调动学生多种感官想象课文情境。教师要尊重学生个性化的.见解或感受。

  4、随机指导朗读。配乐读。

  5、指导背诵课文。

  提出的开放性问题,把学习的主动权充分交给了学生,既有利于学生整体把握课文,又有利于学生自己在读中品味和体验,留给了学生读书、感悟的余地。

  四、指导生字书写。

  1、分析记忆字形。教师一方面要鼓励学生开动脑筋记忆(如:新旧字比较记忆),同时要从汉字的构字特点方面予以指导(结构、偏旁等)。

  2、书写指导。指导学生按笔顺规则写字,并注意汉字间架结构,把字写美观。

  教给了学生识字的方法,培养了自主识字的能力。

  感受汉字的形体美,在写中再去创造美。

  五、拓展延伸。

  回家后,把课文的内容讲给爸爸、妈妈听一听。

三年级上册《搭船的鸟》教学设计3

  教学目标

  1.认识“父、鹦”等4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啦”,会写“搭、亲”等13个字,会写“母亲、外祖父”等11个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作者所观察到的事物,初步体会留心观察的好处。

  3.品读句子,抓住翠鸟外貌和捕鱼动作描写,想象翠鸟静立和捕鱼时不同的情景,感受作者观察的细致。

  教学重点

  品读翠鸟的外形和动作描写,感受作者观察的细致。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模块一:初读课文,激发观察兴趣

  活动1:直接揭题,关注题眼

  1.揭示课题:今天我们来学习第五单元一篇新的课文:搭船的鸟(板书课题)。

  2.观察生字:“搭”字,怎样书写才美观呢?(左窄右宽,右边的撇穿插到左边的提画下面,字形紧凑。)看来,只要留心观察,学习中就会处处有收获。

  3.了解词义:这个字可以组什么词呢?能联系生活说一说吗?搭积木、搭桥、搭配、搭车(顺便搭乘别人的车辆,有可能还是免费的)、搭船(顺便乘坐别人的船)……

  活动2:观察课题,设问质疑

  1.观察课题,学生自主质疑:这只鸟为什么要搭船呢?搭船的是一只什么鸟呢?它长什么样子?这只鸟为什么要搭船?它搭了谁的船?它搭船要去哪儿呢……

  2.学生带着问题,轻声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生字的字音,争取读得正确、流利。

  【思考:“搭”是本课课题中关键的字眼,顺便搭乘,顺势而为,这个“搭”字使这只鸟儿富有灵性,体现了人与鸟在自然中和谐。因此,观察这个“搭”字显得至关重要,可以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认识一组词,加深对这个字义的认知;继而引导学生观察课题设问质疑,激发学生阅读思维的积极性和活跃性。】

  活动3:观察汉字,自主识记

  1.出示生字新词,同桌相互交流,纠正易读错的字词。

  第一组:翠绿、长嘴、蓑衣、船舱、外祖父,母亲、鹦鹉、船篷。(读好*舌声;读好前鼻音“亲”qin、后鼻音“鹦”yīng“篷”péng。)

  第二组:衔着、摇着橹、吞了下去。(读好边音“橹”lǔ。)

  第三组:沙啦、哗啦,行啦、好啦、是不是我的耳朵有毛病啦?(读准多音字“啦”:在拟声词“沙啦”里读第一声lā,用在句末作语气词时读轻声la。)

  2.相机出示图片,认识“蓑衣”“橹”“船篷”等生活中不常见的物品。

  【思考: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独立识字能力,因此识记字词这一环节要直奔重点和难点,挑选具有代表性的生字新词,引导学生有意识地观察字音与字形,关注汉字的构字特点,这其实也是对“留心观察”这一单元主题的落实。】

  模块二:再读课文,明晰观察事物

  活动1:默读课文,自主观察探究

  1.出示学习提示:默读课文,想一想在这趟旅途中,“我”对哪些事物进行了细致的观察,都有哪些发现呢?

  2.学生自主探究,圈画相关语句。

  3.小组内交流阅读收获。

  活动2:小组交流,感知观察要点

  1.通过研讨,你们小组有什么收获呢?你发现作者对哪些事物作了细致的观察?

  2.小组汇报,教师随机点拨引导:

  预设1:“我”观察到翠鸟的外貌(第②自然段)

  “我看见一只彩色的小鸟站在船头,多么美丽啊!它的羽毛是翠绿的,翅膀带着一些蓝色,比鹦鹉还漂亮。它还有一张红色的长嘴。”

  出示句子,学生体会:在“我”眼中,这是一只什么样子的小鸟呢?(作者观察到这是一只羽毛颜色很漂亮的小鸟,样子很美丽)

  出示图片,直观观察,学生朗读,读出色彩鲜艳。

  预设2:“我”观察到翠鸟捕鱼的动作(第④自然段)

  “我正想着,它一下子冲进水里,不见了。可是,没一会儿,它飞起来了,红色的长嘴衔着一条小鱼。它站在船头,一口把小鱼吞了下去。”

  出示句子,学生体会:这只小鸟是怎样捕鱼的呢?(作者观察到这只翠鸟在水里捕鱼吃,动作非常快,很迅速)

  出示图片,想象画面,学生朗读,读出动作迅速。

  预设3:“我”观察雨中船上的场景(第①自然段)

  (1)“天下着大雨,雨点打在船篷上,沙啦、沙啦地响。”

  学生交流:“雨下得很大,雨点打在船篷上发出沙*啦的响声(拟声词)。

  教师引导:“我”仔细倾听,留意到雨点打在船篷上发出的声音。仔细倾听,能够使我们深入了解周围的世界,这是观察事物的`一种方法。(板书:仔细倾听)

  (2)“船夫披着蓑衣在船后用力地摇着橹。”

  学生交流:船夫在用力划船,披着蓑衣,摇着橹。(出示相关图片)

  教师引导:对照图片,读读这句话,你读懂了什么?(蓑衣能防雨,船夫使劲摇着橹,想早点将“我们”送到目的地……)

  品读文字:作者观察到船夫在雨中划船的衣着与动作,非常细致。能结合文中语句读出这些美好的发现,看来同学们也是善于观察的学生。那么你能读好你的这些发现吗?自由练读、指读、互评再读、齐读(读出雨点击打的声响和船夫用力摇橹的画面)

  活动3.回归整体,感悟观察好处

  1.感悟课题之妙:一次*常的探亲之旅,因为“我”的留心观察,发现了一只美丽的鸟儿,为这段旅程增添了意外的惊喜与收获!你能说说对这只“搭船的鸟”的感受吗?

  学生交流:这是一只很聪明很有灵性的鸟儿,它搭乘我们的船,不是它不会飞,也不是它想要到达其他什么地方,而是想搭乘我们的顺风船,方便它自己捕鱼。

  再读课题,感悟“搭”字之妙,感悟人鸟之和谐相处。

  2.感悟单元主题:“生活中不缺少美,只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出示)

  正如法国艺术家罗丹所说,作者拥有这样一双会观察的眼睛,再加上会倾听的耳朵,故能发现生活中那么多美好的事物和场景。因此*时我们也要这样留心观察,积累写作的素材。

  【思考:在多种方式的阅读活动中,教师要引导学生透过语言文字,初步感受翠鸟的外貌与捕鱼动作,仔细观察雨天船上的场景;继而图文结合,感悟人与鸟儿的和谐相处,初步感知这一切美好事物的发现,来源于“我”对周围事物的留心观察,从而明确感知本单元的主题——体会作者是怎样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

  模块三:集中书写,重点观察引导

  活动1:观察细节,准确辨析

  1.出示形近字及形近部件:羽—翠,吞—天—夭,捕—甫—冉。

  2.学生仔细观察,辨析相似部分的细微区别。

  羽、翠:当“羽”变为“翠”字上面的部件时,要写得扁一些,并且两笔横折钩都变成横折,“翠”字下面的“卒”字最后一笔悬针竖,从横上稍微出头即可。

  活动2:观察难字,举一反三

  1.出示一组同偏旁生字:嘴、啦、响、哦,观察结构特点。

  2.重点观察“嘴”字,交流书写要点。

  嘴:左小右大,把握口字旁的比例与位置;右边笔画多,每个部件要写得扁一些,相互之间做到谦让紧凑。

  活动3:书写练习,互评反馈

  1.学生练写:在《习字册》上重点描红与临写易错字、难写字。

  2.评析反馈:围绕要点,学生互动点评;点评后再写,逐个进步。

  【思考:本课要书写的生字较多,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难写字、易错字进行重点识写。通过细致观察与互动交流,学生发现形近汉字的细微区别,正确把握笔画繁多的汉字的结构特点,同时进一步感知穿插避让、均衡对称等常见书写规则,提升学生汉字书写的审美感。】

  第二课时

  模块一:默读课文,聚焦观察翠鸟

  活动1:复习词语,回顾主题

  1.出示词语,认读:雨点、沙啦、船夫、船头、翠鸟、羽毛、长嘴、捕鱼。

  2.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作者是个留心观察身边事物的有心人。那么,你能结合这些词语,说说作者在探亲途中的观察发现吗?

  (雨点打在船篷上沙*啦响,船夫穿着蓑衣用力摇着橹,翠鸟全身的羽毛是翠绿色的,比鹦鹉还漂亮,冲进水里很快捕到一条小鱼吃掉了……)

  3.留心观察的“我”,发现了这只可爱的鸟儿,使原本*常的一次旅途变得丰富多彩起来。那么,在“我”的细致观察下,我还发现翠鸟的哪些特点呢?

  活动2:根据提示,自读探究

  1.出示学习提示:默读课文第2、4自然段,圈画出描写翠鸟外貌和捕鱼动作的语句,想一想翠鸟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

  2.学生默读思考,圈画出重点词语,可以批注上自己的感受,还可以边读边想象画面。

  3.小组内交流作者的观察发现和自己的阅读收获。

  【思考:通过复习词语,回顾作者的观察发现,便于引出本单元的观察主题;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抓住描写翠鸟外貌和捕鱼动作的语句,感受翠鸟独具的特点,体会作者对事物的深入观察。】

  模块二:迁移运用,体会观察方法

  活动1:品读羽毛,细致观察外形

  1.通过观察、研讨,你们小组有哪些发现与收获呢?

  2.小组汇报,教师点拨引导:经过细致观察,作者发现翠鸟外形上有哪些特点?

  “我看见一只彩色的小鸟站在船头,多么美丽啊!它的羽毛是翠绿的,翅膀带着一些蓝色,比鹦鹉还漂亮。它还有一张红色的长嘴。”

  (1)出示图片,感受翠鸟外貌最突出的特征:羽毛颜色非常艳丽(翠绿的羽毛、蓝色的翅膀边儿、红色的长嘴)。(板书:抓特点)

  (2)出示鹦鹉图片:作者还将翠鸟与鹦鹉作比较,翠鸟比鹦鹉还漂亮,可见作者多么喜爱它。

  3.小结观察要点,朗读体会:这一部分作者按顺序观察了静立中的翠鸟,先整体写出翠鸟羽毛的颜色,然后具体写它翅膀边儿和长嘴,真是一只美丽的鸟儿啊。

  4.提供动物图片,观察静态外形:

  (1)出示一种动物图片(如巴西龟):请你按照一定顺序,仔细观察巴西龟的外形,你能把它最主要的特征讲给同学们听吗?

  (2)同桌根据要求,交流观察所得。

  如:这只巴西龟穿着一件绿褐色带有格子的外衣,像将军打仗时身上穿的铠甲,威武极了。它的鼻子小小的,比一粒芝麻还要小的多;爪子尖尖的,很锋利,一不小心你的手就会被它抓伤。它还有一条细细长长的尾巴,真讨人喜欢。

  (3)反馈交流,互评互议。

  活动2:品读捕鱼,细致观察动作

  1.除了观察翠鸟的外貌特点,作者还观察到这只翠鸟捕鱼的过程,翠鸟捕鱼的情形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动作迅速、敏捷)

  2.反馈交流:你从哪些语句感受到翠鸟捕鱼的动作非常敏捷、迅速?

  “我正想着,它一下子冲进水里,不见了。可是,没一会儿,它飞起来了,红色的长嘴衔着一条小鱼。它站在船头,一口把小鱼吞了下去。”

  (1)聚焦翠鸟动作:“冲进、飞、衔着、站、吞”,这一连串的动词描绘出翠鸟捕鱼时敏捷的动作,想象画面,说说翠鸟捕鱼的情形。

  (2)关注时间词语:“一下子、没一会儿、一口”,这些词语同样描写出翠鸟捕鱼动作快,用时短,从侧面更加衬托出作者观察的细致。

  3.观看翠鸟捕鱼的视频,朗读体会:翠鸟捕鱼这样敏捷的动作,一眨眼你就会错过,作者却描写得这样详细,可见作者对翠鸟的观察是何等的细致啊!

  4.提供动物视频,观察活动场景:

  (1)播放一种动物视频(如巴西龟活动或进食场景):请你仔细观察巴西龟的动作,你能用上合适的词语或者新鲜的句子,把它的活动情形讲清楚吗?

  (2)同桌根据要求,交流观察所得。

  如:巴西龟先是一动不动,把四肢和尾巴缩在龟壳内老半天。过了好一会儿,它东张西望,看看周围没有危险,就把前左脚伸了出来,挠了挠头,又缩了进去。后来它把四肢和尾巴都伸了出来,大踏步走向前去。先前左脚,接着后右脚,然后前右脚,最后后左脚,就这么循环着,向前走。

  刚把小鱼苗放进鱼缸,巴西龟就飞快地冲上来,一下子把小鱼苗抢走。小的鱼苗,它一口就吞掉了;大的鱼苗呢,它先用前爪把鱼苗撕碎,再一点一点地吃进嘴里,使劲地嚼起来。

  (3)反馈交流,互评互议。

  【思考:体会作者观察的细致,首先要深入文本,品读作者描写翠鸟外貌和动作的语句,发现翠鸟与众不同的特点;结合播放视频,品味作者遣词造句的准确性。在此基础上,可以提供材料引导学生尝试观察,并交流观察所得,初步感知观察方法。】

  模块三:课后延伸,开展观察实践

  活动1:相互交流,选择观察对象

  1.你家里养了小动物或者植物吗?你身边有便于观察的动物或者植物吗?(学生交流)

  2.除了动植物,我们还可以观察一处场景,如身边常见的自然现象,树叶落了、下雨了、刮风啦,或者晨雾,也可以是生活中的场景,如课间活动、卫生扫除等等。

  活动2:布置任务,记录观察所得

  1.出示“观察记录单”,了解观察记录要求。

  2.小结:只要你留心观察周围事物,就会发现蕴藏在生活中的美丽;及时记录下来,还可以为单元习作做准备;在学习“交流*台”时,我们也可以进行交流与研讨。

  【思考:完成一篇习作是本单元唯一的学习任务,整个单元的教学都是因此而展开。进行观察实践这一环节,就是本次习作单元中最重要的实践活动,一定要贯穿着本单元的教学始终。只有提前观察,细心观察,坚持观察,才能在最后的单元习作中有话可说,有物可写。】


三年级《搭船的鸟》教学设计3篇(扩展3)

——三年级语文《搭船的鸟》教学设计 (菁选3篇)

三年级语文《搭船的鸟》教学设计1

  教学设想

  认识翠鸟,感受大自然的美丽神奇,教师引导与学生自主学习相结合,展开小组讨论,对课文的思想内容及情感进行体验、交流。感受人与动物和谐共处的美好境界,培养学生亲近自然、热爱自然的美好情感。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利用课件向学生展示一些人与动物和谐共处,互相亲近的照片或图片供学生欣赏。

  2.谈话导题:同学们都很喜欢小动物,下面老师给大家介绍一个新朋友,它不仅漂亮而且还特别聪明,它会搭船。

  板书课题(15搭船的鸟),齐读课题。

  3.质疑课题,看到课文的题目,你想知道什么?

  根据学生具体情况,预设以下几种答案:

  (1)是什么鸟要搭船?

  (2)这只鸟是什么样子的?

  (3)这只鸟为什么要搭船?

  (4)这只鸟搭船要去哪里?

  [设计意图:创设情境,调动学生的生活体验,x导入,使学生兴趣浓厚地投入到新课的学习中。]

  二、初读课文,识记生字。

  1.谈话过渡:同学们自由读课文,用序号标出自然段,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借助拼音朋友,也可以请教老师或同学。

  2.听范读课文的录音,要求学生听准字音。

  3.学生分段朗读课文,师生共同评价。

  4.生字宝宝被大家的读书声吸引,跳出来在课后排好队等着我们和它们交朋友呢,认识的字把拼音藏起来读,不认识的利用拼音和它打招呼。

  5.学生利用生字卡片小组内互读。

  6.利用大屏幕出示生字,学生齐读。小组内说认字好方法,学生互助识字。

  [设计意图:让学生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识字,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培养了其自主识字的能力、合作意识及良好的识字习惯。]

  7.检查识字,小组之内互查。(开小火车读)

  三、初读课文,识记生字。

  1.学生自由书写会写字,教师巡视。

  2.投影学生写字作品,师生评议。

  3.学生继续练习书写,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三年级语文《搭船的鸟》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1.认识“父、鹦”等4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啦”,会写“搭、亲”等13个字,会写“母亲、外祖父”等11个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作者所观察到的事物,初步体会留心观察的好处。

  3.品读句子,抓住翠鸟外貌和捕鱼动作描写,想象翠鸟静立和捕鱼时不同的情景,感受作者观察的细致。

  教学重点

  品读翠鸟的外形和动作描写,感受作者观察的细致。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模块一:初读课文,激发观察兴趣

  活动1:直接揭题,关注题眼

  1.揭示课题:今天我们来学习第五单元一篇新的课文:搭船的鸟(板书课题)。

  2.观察生字:“搭”字,怎样书写才美观呢?(左窄右宽,右边的撇穿插到左边的提画下面,字形紧凑。)看来,只要留心观察,学习中就会处处有收获。

  3.了解词义:这个字可以组什么词呢?能联系生活说一说吗?搭积木、搭桥、搭配、搭车(顺便搭乘别人的车辆,有可能还是免费的)、搭船(顺便乘坐别人的船)……

  活动2:观察课题,设问质疑

  1.观察课题,学生自主质疑:这只鸟为什么要搭船呢?搭船的是一只什么鸟呢?它长什么样子?这只鸟为什么要搭船?它搭了谁的船?它搭船要去哪儿呢……

  2.学生带着问题,轻声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生字的字音,争取读得正确、流利。

  【思考:“搭”是本课课题中关键的字眼,顺便搭乘,顺势而为,这个“搭”字使这只鸟儿富有灵性,体现了人与鸟在自然中和谐。因此,观察这个“搭”字显得至关重要,可以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认识一组词,加深对这个字义的认知;继而引导学生观察课题设问质疑,激发学生阅读思维的积极性和活跃性。】

  活动3:观察汉字,自主识记

  1.出示生字新词,同桌相互交流,纠正易读错的字词。

  第一组:翠绿、长嘴、蓑衣、船舱、外祖父,母亲、鹦鹉、船篷。(读好*舌声;读好前鼻音“亲”qin、后鼻音“鹦”yīng“篷”péng。)

  第二组:衔着、摇着橹、吞了下去。(读好边音“橹”lǔ。)

  第三组:沙啦、哗啦,行啦、好啦、是不是我的耳朵有毛病啦?(读准多音字“啦”:在拟声词“沙啦”里读第一声lā,用在句末作语气词时读轻声la。)

  2.相机出示图片,认识“蓑衣”“橹”“船篷”等生活中不常见的物品。

  【思考: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独立识字能力,因此识记字词这一环节要直奔重点和难点,挑选具有代表性的生字新词,引导学生有意识地观察字音与字形,关注汉字的构字特点,这其实也是对“留心观察”这一单元主题的落实。】

  模块二:再读课文,明晰观察事物

  活动1:默读课文,自主观察探究

  1.出示学习提示:默读课文,想一想在这趟旅途中,“我”对哪些事物进行了细致的观察,都有哪些发现呢?

  2.学生自主探究,圈画相关语句。

  3.小组内交流阅读收获。

  活动2:小组交流,感知观察要点

  1.通过研讨,你们小组有什么收获呢?你发现作者对哪些事物作了细致的观察?

  2.小组汇报,教师随机点拨引导:

  预设1:“我”观察到翠鸟的外貌(第②自然段)

  “我看见一只彩色的小鸟站在船头,多么美丽啊!它的羽毛是翠绿的,翅膀带着一些蓝色,比鹦鹉还漂亮。它还有一张红色的长嘴。”

  出示句子,学生体会:在“我”眼中,这是一只什么样子的小鸟呢?(作者观察到这是一只羽毛颜色很漂亮的小鸟,样子很美丽)

  出示图片,直观观察,学生朗读,读出色彩鲜艳。

  预设2:“我”观察到翠鸟捕鱼的动作(第④自然段)

  “我正想着,它一下子冲进水里,不见了。可是,没一会儿,它飞起来了,红色的长嘴衔着一条小鱼。它站在船头,一口把小鱼吞了下去。”

  出示句子,学生体会:这只小鸟是怎样捕鱼的呢?(作者观察到这只翠鸟在水里捕鱼吃,动作非常快,很迅速)

  出示图片,想象画面,学生朗读,读出动作迅速。

  预设3:“我”观察雨中船上的场景(第①自然段)

  (1)“天下着大雨,雨点打在船篷上,沙啦、沙啦地响。”

  学生交流:“雨下得很大,雨点打在船篷上发出沙*啦的响声(拟声词)。

  教师引导:“我”仔细倾听,留意到雨点打在船篷上发出的声音。仔细倾听,能够使我们深入了解周围的世界,这是观察事物的一种方法。(板书:仔细倾听)

  (2)“船夫披着蓑衣在船后用力地摇着橹。”

  学生交流:船夫在用力划船,披着蓑衣,摇着橹。(出示相关图片)

  教师引导:对照图片,读读这句话,你读懂了什么?(蓑衣能防雨,船夫使劲摇着橹,想早点将“我们”送到目的地……)

  品读文字:作者观察到船夫在雨中划船的衣着与动作,非常细致。能结合文中语句读出这些美好的发现,看来同学们也是善于观察的学生。那么你能读好你的这些发现吗?自由练读、指读、互评再读、齐读(读出雨点击打的声响和船夫用力摇橹的画面)

  活动3.回归整体,感悟观察好处

  1.感悟课题之妙:一次*常的探亲之旅,因为“我”的留心观察,发现了一只美丽的鸟儿,为这段旅程增添了意外的惊喜与收获!你能说说对这只“搭船的鸟”的感受吗?

  学生交流:这是一只很聪明很有灵性的鸟儿,它搭乘我们的船,不是它不会飞,也不是它想要到达其他什么地方,而是想搭乘我们的顺风船,方便它自己捕鱼。

  再读课题,感悟“搭”字之妙,感悟人鸟之和谐相处。

  2.感悟单元主题:“生活中不缺少美,只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出示)

  正如法国艺术家罗丹所说,作者拥有这样一双会观察的眼睛,再加上会倾听的耳朵,故能发现生活中那么多美好的事物和场景。因此*时我们也要这样留心观察,积累写作的素材。

  【思考:在多种方式的阅读活动中,教师要引导学生透过语言文字,初步感受翠鸟的外貌与捕鱼动作,仔细观察雨天船上的场景;继而图文结合,感悟人与鸟儿的和谐相处,初步感知这一切美好事物的发现,来源于“我”对周围事物的留心观察,从而明确感知本单元的主题——体会作者是怎样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

  模块三:集中书写,重点观察引导

  活动1:观察细节,准确辨析

  1.出示形近字及形近部件:羽—翠,吞—天—夭,捕—甫—冉。

  2.学生仔细观察,辨析相似部分的细微区别。

  羽、翠:当“羽”变为“翠”字上面的部件时,要写得扁一些,并且两笔横折钩都变成横折,“翠”字下面的“卒”字最后一笔悬针竖,从横上稍微出头即可。

  活动2:观察难字,举一反三

  1.出示一组同偏旁生字:嘴、啦、响、哦,观察结构特点。

  2.重点观察“嘴”字,交流书写要点。

  嘴:左小右大,把握口字旁的比例与位置;右边笔画多,每个部件要写得扁一些,相互之间做到谦让紧凑。

  活动3:书写练习,互评反馈

  1.学生练写:在《习字册》上重点描红与临写易错字、难写字。

  2.评析反馈:围绕要点,学生互动点评;点评后再写,逐个进步。

三年级语文《搭船的鸟》教学设计3

  设计理念:

  1、双线提升:既要感受到作者观察的细致,又要从中感受到大自然的美,语言的美。

  2、实践学习:指导学生品味语言,感受观察的细致之处,进而阅读和品评拓展作品,感受细致观察的妙处。

  教材解析:

  本文是第五单元的第一课,本单元立足生活、放眼自然,旨在寻找和发现更多的美。同时结合不同的文本,让学生体会坐着细心观察周围事物的奇妙发现和感受,体会文字的表达效果。进而通过例文研读,提升学生的习作能力。这篇课文篇幅不长,但却是学生认识“细致观察”的第一篇文章,要通过阅读分清一般叙述和细致观察的区别,进而抓住重点词句感受这份细致所在及其表达效果,初步了解细致观察可以从环境、外形、行为入手,去发现生活中的美好。能够抓住重点词语联想动态情景,体会文中这只鸟儿的伶俐,感受作者文字的准确性。本文能够激发在生活中观察的意识,提升观察和描写的能力,既有利于学生的阅读理解,又有利于学生的写作素材积累和方法提升。

  生情分析:

  三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自主识字学词的能力,对于文中出现的富有地域特色的词语可以通过图文了解。对于“细致观察”有初步的认知,但是还需要提升准确的判断力,提升语言的感受力,对于“细致观察”的不同方面、有效方法、文字表述等还要有更加具体、系统的认知和实践。

  教学目标:

  1、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这只搭船的鸟外形特点和捕鱼本领,感受作者对鸟儿的喜爱之情。

  2、能够结合文本认识细致描写,指导细致描写可以从不同的方面入手,例如鸟儿的.外形和动作等。

  3、通过品味带有动作的重点句,想象翠鸟捕鱼的情景,感受翠鸟的敏锐、伶俐,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性。

  教学重点:

  结合课文内容,认识并品味细致观察,了解观察的不同角度,体会用词的准确性。

  教学难点:

  感受细致描写中语言描述的准确性。

  教法:比较阅读法

  学法:边读边想象、对比辨析法

  教师准备:教学课件

  学生准备:自读课文

  课时安排:第二课时

  学习过程:

  一、复习导入:

  1、词语检测:搭船沙*啦羽毛羽毛长嘴

  静悄悄吞下去捕鱼

  2、“搭船的鸟”指的是翠鸟,题目的特别之处,体现了作者与鸟相遇的方式,随机观察的好习惯。

  二、学习课文:

  1、认识细致观察,体会语言差异:

  (1)在文字描述中,有时候我们选择简单描述,有时候就要细致观察了。看看大家能不能分清楚这两种方式。

  出示第一段:自己读读看,说说哪一句可以算作细致观察。

  学生交流:

  “天下着大雨,雨点打在船篷上,沙*啦地响。”属于细致观察,因为“打”字带来的力度,“沙*啦”听到的声音。

  “船夫披着蓑衣在船后用力地摇着橹。”属于细致观察,因为看到人物的衣着,跟感受到他的力量。

  (2)教师小结提示:只要是用准确的词语描述事物具体的一方面,就是细致观察。第一段对环境和船夫做了细致观察。

  2、寻找细致观察,体会语言魅力:

  (1)自读课文其他段落,在你认为是细致观察的语句旁边标注“Δ”,看看作者还对哪些事物做了细致观察。

  (2)同桌交流:说说你的阅读发现,把句子读给同桌,说说细致在哪里。

  (3)全班交流:

  预设1:翠鸟的外形

  它的羽毛是翠绿的,翅膀上带着一些蓝色,比鹦鹉还漂亮。它还有一张红色的嘴。

  (抓住颜色特点来写外形。)

  教师追问:“我看见一只彩色的鸟站在船头,多么美丽呀!”是不是细致描述?

  引导学生了解“彩色”是外形概括,“美丽”是感觉概述。

  预设2:翠鸟捕鱼

  我正想着,它一下子冲进水里,不见了。课时,没一会儿,它飞起来,红色的长嘴衔着一条小鱼。它站在船头,一口把小鱼吞了下去。

  抓住了翠鸟的动作来写捕鱼的过程。你能用自己的话说说嘛?

  (教师引导想象画面,体会翠鸟的敏捷伶俐。)

  对比体会:你觉得哪个字用的最妙?“冲”的力量和速度,“吞”所展现的整个、快速吃下去的样子。

  教师小结:描写一只鸟,外形和动作都可以很细致。

  三、拓展阅读:

  其实,还有一位作家也喜欢翠鸟,看看它是怎么写的,说说什么地方写得细致。

  (课件出示《翠鸟》文本,自读,组织交流。)

  四、布置作业:

  1、阅读一篇写鸟的文章,看看哪里做了细致观察。

  2、尝试自己观察一处景物或者一种动物,尽量做到细致观察,看看有没有奇妙的发现。

  板书设计:

  搭船的鸟

  一般描述细致观察

  环境角色外形动作


三年级《搭船的鸟》教学设计3篇(扩展4)

——《搭船的鸟》教学设计10篇

《搭船的鸟》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喜欢的段落。

  2、认识翠鸟,感受大自然的美丽神奇。

  3、正确认读本课十一个生字,会写八个。

  过程与方法:

  1、学生反复诵读,展开想象来理解课文,体验情感。

  2、展开小组讨论,对课文的思想内容及情感进行体验、交流。

  3、继续学习搜集整理资料,制资料卡片的方法

  4、引导学生学习课外读物,扩大学生阅读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人与动物和谐共处的美妙境界,培养学生亲近自然,热爱自然的美好情感。

  课前准备:课件、录音机、磁带,生字词卡片。

  教学过程与设计说明:

  教学过程

  设计说明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教师向学生展示一些人与动物和谐相处,互相亲近的照片或图片,有条件的通过课件展示出来,供学生欣赏。

  生自由谈观后感受。

  师:一次,一只翠鸟就搭上了一位小朋友的船,它要干什么呢?小朋友心里怎么想的呢?让我们快去看一看吧!

  引入新课10《搭船的鸟》。

  创设情境,调动学生的生活体验,激情导入,使学生兴趣浓厚地投入到新课的学习中。

  二、初读课文,随文识字。

  1、师:同学们自由地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借助拼音朋友,可以查字典,也可以请教老师或同组同学,把课文读正确、流利。

  2、学生互助识字,交流识字方法。

  3、小组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认读课文。要求:声音洪亮、正确流利、同学爱听。4、检查朗读。以小组汇报的形式,汇报时可自定齐读人数,也可派选一名同学代表本组朗读,听后其他同学随机评价。建立小组评价机制,把检查识字情况安排在小组内进行,注重面向全体学生,充分调动了学生识字的积极性,大大提高了课堂效率。

  5、更换语境,出示含有生字的其他句子让学生再认。6、脱离语境,小组长让小组同学单独认读生字,检查组内识字情况,全读对的同学奖给一张小笑脸。

  让学生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识字,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培养了其自主识字的能力、合作意识及良好的识字习惯。

  以小组形式认读课文,再以小组形式汇报,激发学生竞争意识,调动学习的积极性。

  更换语境,强化生字的再认。

  三、再读课文,深入品位。

  1、 师:刚才大家生字掌握得真好!下面,自己再自由地读一读课文,边读边想,翠鸟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你是从课文中哪些词句读懂的?

  2、学生再次自由读文,小组交流自己的感受。

  3、小组汇报,全班交流。

  伴随着学生交流感受,教师要引导学生结合课前搜集的翠鸟资料来理解课文。同时,要调动学生多种感官想象课文情境。教师要尊重学生个性化的见解或感受。

  4、随机指导朗读。配乐读。

  5、指导背诵课文。

  提出的开放性问题,把学习的主动权充分交给了学生,既有利于学生整体把握课文,又有利于学生自己在读中品味和体验,留给了学生读书、感悟的余地。

  四、指导生字书写。

  1、分析记忆字形。教师一方面要鼓励学生开动脑筋记忆(如:新旧字比较记忆),同时要从汉字的`构字特点方面予以指导(结构、偏旁等)。

  2、书写指导。指导学生按笔顺规则写字,并注意汉字间架结构,把字写美观。

  教给了学生识字的方法,培养了自主识字的能力。

  感受汉字的形体美,在写中再去创造美。

  五、拓展延伸。

  回家后,把课文的内容讲给爸爸、妈妈听一听。

《搭船的鸟》教学设计2

  【教学设想】

  认识翠鸟,感受大自然的美丽神奇,教师引导与学生自主学习相结合,展开小组讨论,对课文的思想内容及情感进行体验、交流。感受人与动物和谐共处的美好境界,培养学生亲近自然、热爱自然的美好情感。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利用课件向学生展示一些人与动物和谐共处,互相亲近的照片或图片供学生欣赏。

  2.谈话导题:同学们都很喜欢小动物,下面老师给大家介绍一个新朋友,它不仅漂亮而且还特别聪明,它会搭船。

  板书课题(15搭船的鸟),齐读课题。

  3.质疑课题,看到课文的题目,你想知道什么?

  根据学生具体情况,预设以下几种答案:

  (1)是什么鸟要搭船?

  (2)这只鸟是什么样子的?

  (3)这只鸟为什么要搭船?

  (4)这只鸟搭船要去哪里?

  [设计意图:创设情境,调动学生的生活体验,x导入,使学生兴趣浓厚地投入到新课的学习中。]

  二、初读课文,识记生字。

  1.谈话过渡:同学们自由读课文,用序号标出自然段,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借助拼音朋友,也可以请教老师或同学。

  2.听范读课文的录音,要求学生听准字音。

  3.学生分段朗读课文,师生共同评价。

  4.生字宝宝被大家的读书声吸引,跳出来在课后排好队等着我们和它们交朋友呢,认识的字把拼音藏起来读,不认识的利用拼音和它打招呼。

  5.学生利用生字卡片小组内互读。

  6.利用大屏幕出示生字,学生齐读。小组内说认字好方法,学生互助识字。

  [设计意图:让学生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识字,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培养了其自主识字的能力、合作意识及良好的识字习惯。]

  7.检查识字,小组之内互查。(开小火车读)

  三、初读课文,识记生字。

  1.学生自由书写会写字,教师巡视。

  2.投影学生写字作品,师生评议。

  3.学生继续练习书写,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第二课时

  一、教师谈话导入,激趣促学。

  1.谈话解题:上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第十五课《搭船的鸟》一文的生字生词,这节课我们来学习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哪位同学能说一说“搭”是什么意思?“搭船”又是什么意思?

  2.指名同学说一说。

  3.教师评议并小结:那谁见过会搭船的小动物呢?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一位这样的朋友——一只会搭船的鸟。

  二、初学课文,把握课文整体内容。

  1.谈话过渡:请同学们边听课文录音,边思考下面的问题(投影出示问题):

  (1)搭船的鸟是什么鸟?

  (2)你喜欢这样的小鸟吗?为什么?

  2.学生听录音,然后分组讨论、交流问题。

  3.指名回答,教师小结。

  三、精读课文,深入认识翠鸟。

  1.认识小鸟的美丽。

  (1)请同学们找出文中描写小鸟样子美丽的段落,然后读一读,把你对小鸟的喜欢之情读出来。

  (2)学生自己找段落、读课文。

  (2)指名学生读一读自己找出的段落。

  (3)教师小结,并投影出示问题:“多么美丽啊!”由此你体会到了什么?你想怎样读这句话呢?

  (4)学生分组讨论交流,各组组长记录各组的讨论结果。

  (5)小组长汇报讨论结果,并读一读这句话。

  (6)课文是怎样描写小鸟美丽的?请同学们自己试着找一找有关的句子。

  指答(我看见一只彩色的小鸟站在船头,多么美丽啊!它的羽毛是翠绿的,翅膀带着一些蓝色,比鹦鹉还漂亮。它还有一张红色的长嘴。)教师相机板书:彩色、羽毛、翅膀、嘴、比鹦鹉还漂亮。

  (7)谁见过鹦鹉,它长得什么样?(指名学生说一说。)

  (8)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课件出示鹦鹉的图片。(学生说说图片中鹦鹉的样子。)

  (9)鹦鹉的确很漂亮,可本文却说翠鸟比鹦鹉还漂亮,你们想不想看一看翠鸟的样子?

  (10)教师在学生的回答声中课件出示翠鸟的图片,学生通过直观的图片对比,加深对“比鹦鹉还漂亮”这句话的印象和理解。

  (11)请同学们用书上的话说一说翠鸟的样子,然后你们可以在组内互相说一说。(学生照着书上的内容描述小鸟的样子。)

  (12)经过刚才的练习,谁能不看书只看着翠鸟的图片说一说它的样子?(指名学生上前指着翠鸟的图片说一说它的样子。(然后学生在组内练习说)

  (13)再读“多么美丽啊”“比鹦鹉还漂亮”,你的体会和刚才比较有了什么变化?(指名回答,教师评议并小结:觉得这只小鸟更加美丽了,也更加喜欢这只小鸟了)。

  (14)教师范读课文第二自然段,然后学生练读。

  (15)现在我们试着把第二自然段背下来,组内成员比一比,看谁最先会背,组间比一比看哪组的学生都能会背。(学生按要求背诵。)

  (16)教师先指名背,然后指定小组一起背诵,教师及时给予鼓励。

  2.认识翠鸟的本领,学习第三、四、五自然段。

  (1)投影出示问题:如果你看到这样一只小鸟站在船头,你会产生什么想法?

  (2)学生分组说一说,组长记录下组内学生的想法。

  (3)分组汇报。

  (4)教师评议并小结:同学们的想法可真多呀!好奇的小作者,他的想法也不少,听老师把小作者的想法读一读。

  (5)老师范读,然后学生练读,读出作者的好奇和求知的x。

  (6)谈话过渡:你们想不想知道这只翠鸟在船上干什么?让我们带着这个问题一起来学习第四、五自然段。

  (7)老师范读,学生练读。

  (8)投影出示问题:读了这一段,你对小鸟又有了哪些新的认识?小作者的心理又是怎样的?

  (9)学生分组讨论、交流,然后分组汇报(小鸟还会捕鱼,而且动作灵活……)。

  (10)哪些词语能说明翠鸟捕鱼动作灵活?

  (11)指名回答,课件出示:我正想着,它一下子冲进水里,不见了。可是,没一会儿,它飞起来了,红色的长嘴衔着一条小鱼。它站在船头,一口把小鱼吞了下去。

  (12)现在你们知道小鸟在船上干什么了吧?(捕鱼)

  3.感悟翠鸟的灵性。

  (1)谈话过渡:小鸟搭船,它不但可以省去在雨中飞行的.劳苦,还可以在船上休息,并且捕鱼,这真是一举多得呀!你觉得这样的小鸟怎么样?(很聪明)

  (2)教师小结:聪明体现在动物身上,我们还可以称之为“灵性”。小鸟搭船捕鱼还体现了小鸟和人在自然中的和谐。要想让动物和我们人类相处得更加和谐,我们每个人都应该保护动物,爱护大自然。

  四、总结全文,加深对翠鸟的认识。

  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了哪些收获?

  2.学生分组说一说,然后指名回答。

  3.学生朗读全文。

  五、课后作业。

  你们这节课的收获可真不少,让我们课下进一步了解翠鸟,问父母、查资料都可以。在下节课把你的新收获说给大家听,让同学们因为你的介绍,从而更加全面、详细地了解翠鸟这位好朋友!

《搭船的鸟》教学设计3

  【教学设想】

  认识翠鸟,感受大自然的美丽神奇,教师引导与学生自主学习相结合,展开小组讨论,对课文的思想内容及情感进行体验、交流。感受人与动物和谐共处的美好境界,培养学生亲近自然、热爱自然的美好情感。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利用课件向学生展示一些人与动物和谐共处,互相亲近的照片或图片供学生欣赏。

  2.谈话导题:同学们都很喜欢小动物,下面老师给大家介绍一个新朋友,它不仅漂亮而且还特别聪明,它会搭船。

  板书课题(15搭船的鸟),齐读课题。

  3.质疑课题,看到课文的题目,你想知道什么?

  根据学生具体情况,预设以下几种答案:

  (1)是什么鸟要搭船?

  (2)这只鸟是什么样子的?

  (3)这只鸟为什么要搭船?

  (4)这只鸟搭船要去哪里?

  [设计意图:创设情境,调动学生的生活体验,x导入,使学生兴趣浓厚地投入到新课的学习中。]

  二、初读课文,识记生字。

  1.谈话过渡:同学们自由读课文,用序号标出自然段,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借助拼音朋友,也可以请教老师或同学。

  2.听范读课文的录音,要求学生听准字音。

  3.学生分段朗读课文,师生共同评价。

  4.生字宝宝被大家的读书声吸引,跳出来在课后排好队等着我们和它们交朋友呢,认识的字把拼音藏起来读,不认识的利用拼音和它打招呼。

  5.学生利用生字卡片小组内互读。

  6.利用大屏幕出示生字,学生齐读。小组内说认字好方法,学生互助识字。

  [设计意图:让学生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识字,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培养了其自主识字的能力、合作意识及良好的识字习惯。]

  7.检查识字,小组之内互查。(开小火车读)

  三、初读课文,识记生字。

  1.学生自由书写会写字,教师巡视。

  2.投影学生写字作品,师生评议。

  3.学生继续练习书写,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第二课时

  一、教师谈话导入,激趣促学。

  1.谈话解题:上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第十五课《搭船的鸟》一文的生字生词,这节课我们来学习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哪位同学能说一说“搭”是什么意思?“搭船”又是什么意思?

  2.指名同学说一说。

  3.教师评议并小结:那谁见过会搭船的小动物呢?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一位这样的朋友——一只会搭船的鸟。

  二、初学课文,把握课文整体内容。

  1.谈话过渡:请同学们边听课文录音,边思考下面的问题(投影出示问题):

  (1)搭船的'鸟是什么鸟?

  (2)你喜欢这样的小鸟吗?为什么?

  2.学生听录音,然后分组讨论、交流问题。

  3.指名回答,教师小结。

  三、精读课文,深入认识翠鸟。

  1.认识小鸟的美丽。

  (1)请同学们找出文中描写小鸟样子美丽的段落,然后读一读,把你对小鸟的喜欢之情读出来。

  (2)学生自己找段落、读课文。

  (2)指名学生读一读自己找出的段落。

  (3)教师小结,并投影出示问题:“多么美丽啊!”由此你体会到了什么?你想怎样读这句话呢?

  (4)学生分组讨论交流,各组组长记录各组的讨论结果。

  (5)小组长汇报讨论结果,并读一读这句话。

  (6)课文是怎样描写小鸟美丽的?请同学们自己试着找一找有关的句子。

  指答(我看见一只彩色的小鸟站在船头,多么美丽啊!它的羽毛是翠绿的,翅膀带着一些蓝色,比鹦鹉还漂亮。它还有一张红色的长嘴。)教师相机板书:彩色、羽毛、翅膀、嘴、比鹦鹉还漂亮。

  (7)谁见过鹦鹉,它长得什么样?(指名学生说一说。)

  (8)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课件出示鹦鹉的图片。(学生说说图片中鹦鹉的样子。)

  (9)鹦鹉的确很漂亮,可本文却说翠鸟比鹦鹉还漂亮,你们想不想看一看翠鸟的样子?

  (10)教师在学生的回答声中课件出示翠鸟的图片,学生通过直观的图片对比,加深对“比鹦鹉还漂亮”这句话的印象和理解。

  (11)请同学们用书上的话说一说翠鸟的样子,然后你们可以在组内互相说一说。(学生照着书上的内容描述小鸟的样子。)

  (12)经过刚才的练习,谁能不看书只看着翠鸟的图片说一说它的样子?(指名学生上前指着翠鸟的图片说一说它的样子。(然后学生在组内练习说)

  (13)再读“多么美丽啊”“比鹦鹉还漂亮”,你的体会和刚才比较有了什么变化?(指名回答,教师评议并小结:觉得这只小鸟更加美丽了,也更加喜欢这只小鸟了)。

  (14)教师范读课文第二自然段,然后学生练读。

  (15)现在我们试着把第二自然段背下来,组内成员比一比,看谁最先会背,组间比一比看哪组的学生都能会背。(学生按要求背诵。)

  (16)教师先指名背,然后指定小组一起背诵,教师及时给予鼓励。

  2.认识翠鸟的本领,学习第三、四、五自然段。

  (1)投影出示问题:如果你看到这样一只小鸟站在船头,你会产生什么想法?

  (2)学生分组说一说,组长记录下组内学生的想法。

  (3)分组汇报。

  (4)教师评议并小结:同学们的想法可真多呀!好奇的小作者,他的想法也不少,听老师把小作者的想法读一读。

  (5)老师范读,然后学生练读,读出作者的好奇和求知的x。

  (6)谈话过渡:你们想不想知道这只翠鸟在船上干什么?让我们带着这个问题一起来学习第四、五自然段。

  (7)老师范读,学生练读。

  (8)投影出示问题:读了这一段,你对小鸟又有了哪些新的认识?小作者的心理又是怎样的?

  (9)学生分组讨论、交流,然后分组汇报(小鸟还会捕鱼,而且动作灵活……)。

  (10)哪些词语能说明翠鸟捕鱼动作灵活?

  (11)指名回答,课件出示:我正想着,它一下子冲进水里,不见了。可是,没一会儿,它飞起来了,红色的长嘴衔着一条小鱼。它站在船头,一口把小鱼吞了下去。

  (12)现在你们知道小鸟在船上干什么了吧?(捕鱼)

  3.感悟翠鸟的灵性。

  (1)谈话过渡:小鸟搭船,它不但可以省去在雨中飞行的劳苦,还可以在船上休息,并且捕鱼,这真是一举多得呀!你觉得这样的小鸟怎么样?(很聪明)

  (2)教师小结:聪明体现在动物身上,我们还可以称之为“灵性”。小鸟搭船捕鱼还体现了小鸟和人在自然中的和谐。要想让动物和我们人类相处得更加和谐,我们每个人都应该保护动物,爱护大自然。

  四、总结全文,加深对翠鸟的认识。

  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了哪些收获?

  2.学生分组说一说,然后指名回答。

  3.学生朗读全文。

  五、课后作业。

  你们这节课的收获可真不少,让我们课下进一步了解翠鸟,问父母、查资料都可以。在下节课把你的新收获说给大家听,让同学们因为你的介绍,从而更加全面、详细地了解翠鸟这位好朋友!

《搭船的鸟》教学设计4

  柏拉图曾说:“我们必须寻找一些艺人巨匠,用其大才美德,开辟一条道路,使我们的年轻人由此而进,如入健康之乡;眼睛所看到的,耳朵所听到的,艺术作品,随处都是;使他们如坐春风如沾化雨,潜移默化,不知不觉之间受到熏陶,从童年时,就和优美、理智融合为一。”而我认为教师也可成为那“艺术巨匠”,让孩子们在课堂上与一切美善事物相遇、相知、相融,而语文课堂正是这样一片让孩子们与美相遇、打开孩子与自然生命连接、启迪学生、提升能力的沃土。

  《搭船的鸟》是统编版教材三年级上册习作单元中的第一篇精读课文。本单元的主题是“留心观察”,语文要素是体会作者是怎样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作要求是“仔细观察,把观察所得写下来。课文以儿童的口吻,描写了“我”在去乡下的路上留心周围事物并细致观察,得以认识了一位可爱的新朋友——会“搭船”的翠鸟,充分说明了留心观察的好处。本文搭船的主体是一只翠鸟,一个“搭”字,赋予翠鸟以人性和灵性,字里行间充满了童真,让读者感悟到人和动物相处的融洽与和谐。

  我执教的是第二课时,设置了三个教学目标:

  1、通过品读描写翠鸟的语句,紧扣关键词句厘清作者的写作思路,了解作者对“翠鸟”的外形、动作所做的观察,感受作者观察的细致,初步体会留心观察的好处。

  2、能借助观察记录单学习作者观察翠鸟的方法来观察身边的细致,记录观察所得,并掌握如何进行简单的外形和动作描写。

  3、感受人与动物和谐共处的美好境界,培养亲近自然、热爱自然的积极情感。

  与此同时,我设计的这堂课也秉承着学校“兴发教学”的理念,紧跟兴发教学的步伐,将始于自然、立于礼、启于智、成于乐较好地融入到了课堂。具体解析如下:

  一、始于自然——打开学生自然生命

  柏拉图认为:“先入为主,早年接受的见解总是根深蒂固不容易更改的。因此我们要特别注意,为了培养美德,儿童们最初听到的应该是最优美高尚的故事。”“始于自然”正是打开自然生命之通道,让“自然生命之美”先入为主。让孩子接近,回归自然,让儿童处于一个放松的状态、自然的、敞开的状态,去感受自然生命的美好,无需教师师的灌输,无需教师用语言赘述,轻柔和美的音乐与灵动的自然画面就是最具感染力的。“一只小巧玲珑、美丽敏捷的翠鸟于水波荡漾、粉荷绽开的池塘中,一会静静站立于枯枝上,一会儿迅速冲入水中捕鱼”,这样的视频画面,配上轻柔舒缓的音乐,孩子们的注意力很快被吸引。看着孩子们目不转睛,不时发出惊叹声,我感受到孩子们正将自身与自然界美好的生命——翠鸟建立起了联系。这时,孩子们是兴趣盎然、充满好奇的,它们渴望进一步走进课文去接近翠鸟,这视频大概也起到了效果。

  二、立于礼、启于智——启迪学生理智生命

  在语文教学中,“礼”我觉得就是方法的渗透;理智生命的启发就是使学生思维处于一个积极的状态,让有一定距离的自然生命与生活联系起来,启迪学生。而在我执教的这堂课中有以下几“礼”:

  1、在“聚焦翠鸟,感受其外形之美”的部分,首先让孩子们初步感知文本,说说对翠鸟的第一印象(这是一只xx的翠鸟。),让自然生命与孩子的主观感受建立起联系,让文本与学生进行对话;接着层层递进,让孩子们找“关键词”来体会翠鸟外形之美,由模糊、整体的印象上升到了清晰、具体的印象,此时“美丽的翠鸟形象”已经住在了孩子们心中,也从对翠鸟的“相遇”变成了“相知”。

  2、在“体会作者内心所想”这一部分,我采取了先让孩子们将自置身于那飘荡的船只上,带孩子们走进情境,如果是自己置身其中会想些什么?发散孩子的思维,孩子们疑问重重。接着再让孩子走进文本,走进作者的内心,与作者对话,这样孩子们则能与作者达到共鸣。此时,孩子已不是孩子,大概成了雨后乘船观察翠鸟的那位小朋友了吧!

  3、在“聚焦翠鸟捕鱼,体会细致观察”部分,顺势而下,由疑而进,翠鸟到底在干什么呢?学生很快找到了答案,顺水推舟,接着圈出动词、品析动词、关键词和视频体会翠鸟捕鱼速度,这时孩子们对翠鸟的认识变得更加清晰了。

  4、在指导朗读方面,注重层次和方法,做到“读有层次、读有所悟、读有所感”。在指导朗读“翠鸟外形”部分,要求读出美丽(感受自然生命之美)、读出喜爱(与自然生命连接),学生通过“彩色”“翠绿”“蓝色”等词语感受翠鸟外形之美,一次比一次读得好。在指导朗读“作者内心所想”部分,先让学生提疑问,聚焦三连问指导读出好奇;在指导朗读“翠鸟捕鱼”动作部分,聚焦关键词——冲、飞、衔、站、吞,聚焦关键词——没一会儿、一下子,体会翠鸟捕鱼之迅速,先让孩子们自由读,然后观察老师读(带表情、动作、节奏有快有慢),最后孩子再次入情入境模仿读,朗读落到了实处。

  5、迁移训练方面,在学完“翠鸟外形”和“翠鸟捕鱼”部分,我设计了口述孔雀外形的环节和描写小狗开车动作的环节,让孩子细致观察,落笔有方法,紧密与实际生活建立起联系,进行迁移训练,让孩子学有所获,授之以渔。

  三、成于乐——提升学生文化生命

  轻柔舒缓的音乐旋律,是让孩子们在听觉上产生一种美的感受,让孩子们全身心得以放松,播放一组美丽的图片(雨景图、船夫摇橹图、美丽翠鸟图、翠鸟捕鱼图)回到课文,由分到整,最后启发性地提出让孩子们学会留心观察生活,去发现大自然、人世间无尽的美好,经由师生对话去重建学生个体与自然、与事物的联系,也使这节语文课有了一定的精神渗透和教育性。

  每一堂课都是一门遗憾的艺术,总会存有一丝丝不足,最后环节,对精神生命的托举还不够到位。教育教学中真的有太多的学问,学无止尽,常学常新,常教常新。“兴发教育”课堂不是将“始于自然、兴于诗、立于礼、展于智、成于乐”这一理念看成是一个一个死板的模式,不是生搬硬套、流于形式地强塞进教学设计中,如何将“兴发教育”“生命教育”落实到日常每一堂课中,这是我需要不断思考和探索的。所谓“教学”,要不断“学”才能知道如何“教”,永远都抱着一颗“我是学生”的心去教学,想必定会“硕果累累”。

  “教育就是用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教育教学是需要用智慧去打造的,是需要用方法去装扮的,是需要用知识和经验去丰富的,是需要用心去感悟去反思的。在以后的教育教学中以学习者的心态去面对,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励志做一名学习型、智慧型、善于反思型、研究探索型、创新型教师!

《搭船的鸟》教学设计5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会认4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啦”。

  2.通过反复诵读,感受翠鸟的外形美、动作美,体会作者观察的细致。

  3.在学习作者细致观察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

  感受翠鸟的外形美,学会留心观察周围事物。

  [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会认4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啦”。

  2.通过描写翠鸟的语句,了解“我”对翠鸟的外形、动作所做的观察。(重点)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教师向学生展示鹦鹉的图片,从而认识“鹦鹉”一词。(课件展示,学生欣赏、评价。)

  2.鹦鹉是鸟类中很漂亮的一种鸟,今天我们要说的却是另一种鸟,它比鹦鹉还要漂亮。它到底长什么样子呢?让我们走进课文《搭船的鸟》,一起去看看吧。(板书课题)

  3.质疑课题:看到课文的题目,你想知道什么?(预设:是什么鸟要搭船?这只鸟是什么样子的?这只鸟为什么要搭船?这只鸟搭船要去哪里?)

  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

  1.课件出示小组自学要求。

  (1)小组合作朗读课文,小组成员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

  (2)小组成员合作自主识字,在课文中圈画课后生字,读准字音,互相检测。

  (3)小组长检查小组成员生字自学情况,给予“笑脸”贴纸评价。

  (4)以小组为单位汇报自学成果。

  2.检查自学成果,以小组汇报的形式,全班同学评议、补充。

  3.指导生字书写。

  (1)分析记忆字形。教师一方面要鼓励学生开动脑筋记忆(如:新旧字比较记忆),同时要从汉字的构字特点方面予以指导(结构、偏旁等)。

  如:搭——答悄——消吞——吴

  (2)指导学生按笔顺规则写字,并注意汉字的间架结构,把字写美观。

  如:“父”字要先撇后捺,且撇捺要舒展;“翠”字的最后一横要写长;“嘴”字的口字旁要靠左上方。

  三、整体感知

  1.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语句,标注自然段序号。思考:你读懂了什么呢?课前提出的疑问,有答案了吗?(“搭船的鸟”是翠鸟。文中的“我”发现翠鸟的外形很好看,捕鱼的身手很敏捷。本文讲了“我”和母亲在搭船去外祖父家的途中发现了一只翠鸟,通过对翠鸟的外形描写和捕鱼过程的描写,表达了“我”对翠鸟的喜爱之情。)

  2.指名回答,再读相关的段落。对于有难度的问题,暂时不用解答。

  师小结:文中的“我”是怎样观察翠鸟的呢?我们下节课再重点探究。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通过反复诵读,感受翠鸟的外形美、动作美,体会作者观察的细致。(难点)

  一、复习导入

  1.出示生字词卡片认读,复习巩固。

  2.师:大家的生字词掌握得真好!上节课我们知道了翠鸟是只漂亮的鸟,它还很会捕鱼。你知道文中的“我”是怎样观察翠鸟的吗?

  二、再读课文,深入品味

  1.学生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想,翠鸟美在哪里?它的捕鱼动作如何?勾画相关语句。

  2.课件出示:我看见一只彩色的小鸟站在船头,多么美丽啊!

  (1)读完这句话,你知道“我”是怎样注意到这只小鸟的吗?(鲜艳的羽毛吸引了“我”的注意)

  (2)你想怎样读好这句话?(引导学生)

  3.课件出示:它的羽毛是翠绿的,翅膀带着一些蓝色,比鹦鹉还漂亮。它还有一张红色的长嘴。

  (1)这句话是怎样描写翠鸟的外形美的?(整体到部分。羽毛——翠绿;翅膀——蓝色;长嘴——红色)

  (2)(出示鹦鹉与翠鸟图片)你更喜欢哪一种鸟?说说你的理由。

  (3)你能运用“我”观察翠鸟外形的方法,描述鹦鹉的外形吗?(指名回答)

  (4)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第2自然段,读出翠鸟的外形美。(板书:外形美)

  师过渡:面对这个“不速之客”,“我”产生了怎样的想法?(引导学生朗读第3自然段)“我”产生了3个疑问,这3个疑问体现了“我”天真好奇的童心。

  4.课件出示:我正想着,它一下子冲进水里,不见了。可是,没一会儿,它飞起来了,红色的长嘴衔着一条小鱼。它站在船头,一口把小鱼吞了下去。

  (1)引导学生通过动词感受翠鸟捕鱼时的敏捷。(板书:动作敏捷、迅速)抓住“冲”“飞”“衔”“站”“吞”“一下子”“没一会儿”等字词重点体会。

  (2)教师指导朗读。(注意“冲”“飞”“衔”“站”“吞”“一下子”“没一会儿”等字词,语气轻快,语速紧凑)5.最后通过母亲的介绍,“我”知道了那只鸟叫“翠鸟”。教师指导朗读第5自然段。

  师小结:文中的“我”在乘船的过程中因为细心观察,认识了一位可爱的新朋友,给“我”的旅途增添了快乐。

  三、拓展延伸

  1.师:同学们,我们生活在大自然中,身边也有许多的事物等着我们去发现。家门口、上学途中、课外活动、上课瞬间、与人交流、收到的一份小礼物、别人的某个小动作……细心的你,都有怎样的发现呢?请你说给大家听。

  2.课外练笔:把你观察到的一个事物或现象,用一段通顺的话写下来。

  [教学板书]

  15搭船的鸟

  外形

  彩色的小鸟 翠绿的羽毛

  蓝色的翅膀 红色的长嘴

  动作

  冲 飞 衔 站 吞

  留心、细致观察

  [教学反思]

  第一课时,我设计以小组合作式学习让学生自主扫清字词障碍,把握课文大意,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大大提高了课堂效率。第二课时的教学中,我抓住第2、4自然段进行重点教学,通过找关键词、对比图片等方法,引导学生体会翠鸟的外形美、捕鱼动作的敏捷以及作者观察的细致,最后通过一个小练笔让学生体会留心观察的好处。

《搭船的鸟》教学设计6

  一.教学目标:

  1、能正确认读本课生字,学写翠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展开想象,理解课文,体验情感。

  3、能通过品读对翠鸟的外形和捕鱼动作的描述,学会作者仔细观察、抓住特点的方法,进行仿写。

  二.教学重难点:

  能通过品读对翠鸟的外形和捕鱼动作的描述,学会作者仔细观察、抓住特点的方法,进行仿写。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出示“搭船”一词。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第15课,请同学们齐读课题(搭船的鸟)。哪位同学知道“搭船”的意思。(顺便乘坐船)你有过搭船或搭车的经历吗?(有)我们这一课的题目是《搭船的鸟》,同学们,鸟会搭船,奇不奇怪?通过预习,我们知道这是一只(翠鸟)。

  2.出示翠鸟图片。我们一起跟翠鸟朋友打个招呼吧。——你好,翠鸟!一生读翠鸟的简介

  (二)学习字词

  师:我们一起把翠鸟朋友的名字写出来吧。

  1.出示翠字。请你观察“翠”字在田字格中的占格,写的时候有什么要提醒大家的。(上面不是“羽”,下面“十”的竖不能往上写得太长。)

  2.请同学们拿出你的指板,跟老师书空。在你的练习本上写两个。注意你的坐姿和执笔姿势。同桌检查并修改。

  3.翠鸟朋友还给我们带来了几个它的朋友,我们一起去认识一下它们吧。

  ①现在老师想找小老师来领读一下这些词语朋友,哪位同学想来展示。同学们举手都很积极,我们来排火车领读吧。(排火车儿歌)

  ②刚才的小老师领读的真棒,你们认识这些词语朋友了吗?向你的同桌介绍一下他们吧!

  (三)翠鸟外形

  1.同学们,你看,翠鸟朋友也在向我们打招呼呢!请你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这是一只怎样的翠鸟?

  2.让我们走进课文,看看作者笔下的翠鸟又是什么样的呢?请同学们先看阅读提示。(课件:用你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可以在旁边做批注,简单写一写你的感想。

  3.找一位同学来读一读他找到的句子。

  4.请你观察图片,来夸一夸翠鸟吧!这只小鸟给作者带来了视觉上的震撼,所以作者忍不住感叹:多么美丽啊!板书:翠鸟外形美

  5.你喜爱这只翠鸟吗?请一位同学来读一读,读出翠鸟的美丽。指生评价:请你来说说这位同学读得怎么样?自由朗读,细心体会,想象画面。

  6.作者如何会把翠鸟写得这么漂亮呢?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的写作方法。(按一定顺序抓特点观察)补充《翠鸟》片段,品味比较,感悟如何写生动。

  7.我们也来做一个善于观察的人吧!请你观察图片,仿照课文第二自然段,说一说这只大公鸡。(做好评价)出示教师写的片段,请学生评价,进一步感悟写法。

  (四)翠鸟捕鱼

  1.翠鸟不但外形美丽,它还有一种特别的本领,我们一起来看视频。它的本领是什么?——(捕鱼)

  2.同学们,我们一起回到课文中,找到文中描写翠鸟捕鱼的句子,认真读,细细品,你从中可以体会到什么,是从哪些词语体会出的。板书翠鸟:动作快

  3.我们再来美美地读一下这一自然段,读出翠鸟的敏捷。

  请同学们端起课本来,齐读这一自然段。

  4.同学们,作者是如何把翠鸟捕鱼活灵活现的展示在我们眼前的呢?板书留心观察

  5.看!老师又给大家带来一位小伙伴,他对我们说:同学们,把观察到我捕食的过程说一说,写一写,谁说的最生动我就和谁交朋友!可以用上这些动词:比如:爬、吞、伸、卷、盯等。找一位同学来说一说一下你的观察所得。

  (五)课堂小结

  师:同学们,生活中不缺少美,只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让我们擦亮我们的眼睛,去发现生活中的美,让我们拿起手中的笔,去留住生活中的美吧。

《搭船的鸟》教学设计7

  教材分析:

  文章以“搭船的鸟”为题,“搭”是“乘、坐”的意思,“搭船”即“顺便乘坐船”。一个“搭”字使鸟儿具有了灵性,体现了鸟和人在自然中的和谐。本文以一个孩子的口气写了他在大自然中认识翠鸟的过程,字里行间充满了一颗童心对自然的爱。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认识翠鸟,感受大自然的美丽神奇。

  正确认读本课十一个生字,会写八个。

  过程与方法:

  1.学生反复诵读,展开想象来理解课文,体验情感。

  2.展开小组讨论,对课文的思想内容及情感进行体验、交流。

  3.继续学习搜集整理资料,制资料卡片的方法。

  4.引导学生学习课外读物,扩大学生阅读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人与动物和谐共处的美妙境界,培养学生亲近自然,热爱自然的美好情感。

  重难点分析:

  认识翠鸟,感受大自然的美丽神奇。通过品读对小鸟的外形和捕鱼姿态、动作的描述,体会小鸟的可爱、活泼和“我”对小鸟的喜爱之情。体会小鸟与人之间相互信赖的关系,感受人与大自然的和谐美好。

  课前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质疑导入

  1、谈谈你与小鸟之间的故事

  2、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学习第15课,《搭船的鸟》。(板书课题)(用红色为“搭”加着重号)这是我们今天要认识的第一个生字朋友,谁来读一读?为它组个词。“搭船”是什么意思呢?看到这个题目,你有什么疑问吗?(学生质疑)

  根据学生具体情况,预设以下几种答案:

  ⑴搭船的鸟是什么鸟?

  ⑵这只鸟长什么样子?

  ⑶这只鸟为什么要搭船?

  ⑷这只鸟搭船要去哪里?

  3、带着这些问题,自己读一读课文吧!

  二、初读体会

  1、学生自读课文。课件出示自读提示:自己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标出自然段,遇到不认识的生字圈出来,借助拼音朋友多读几遍,争取把课文读得正确流利。然后想一想: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2、同桌互相检查生字、课文认读情况。

  3、教师检查学生生字掌握情况。

  4、检查读文情况。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请学生评价。

  5、指名说说课文主要讲的是什么?

  三、细读品味

  1、下面请同学们再用心的读一读课文,边读边想:这只搭船的鸟是什么鸟?它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你是从文中的哪些地方感受到的?用铅笔勾画出来相关的语句,然后和小组同学交流一下。

  2、学生读书,勾画相关语句,小组交流。

  3、全班交流:

  谁来告诉老师搭船的鸟是什么鸟?(翠鸟)老师想听听翠鸟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我们一起来分享一下读书的收获吧。谁想先说说翠鸟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1)根据学生的回答,(根据学生回答板书:样子美)并用课件出示第二自然段,指名读。这段话中从哪里让你感受到翠鸟的样子美丽呢?(根据学生回答用课件凸显出“红色、翠绿、蓝色比鹦鹉还漂亮彩色美丽”等词语)让学生具体谈一谈“红色的长嘴”怎么让你感受到翠鸟漂亮?联系生活实际说说“翠绿”是什么样的颜色?“蓝色”又让你感受到什么?从“比鹦鹉还漂亮”你体会到了什么?读一读这句话,把翠鸟的美出来。红色、翠绿、蓝色这么多描写颜色的词语一起用,就为我们描写出了一只彩色的小鸟。想不想看看这只彩色的翠鸟呢?(课件出示翠鸟的图片)看到这样的一只小鸟,你想怎么夸它?

  文中的小朋友在这段话中又是怎样赞叹这只翠鸟的呢?(课件凸显出“多么美丽的小鸟啊!”这句话)指名读从小朋友发自内心的称赞中你体会到了什么?那你们是不是也喜爱这只小鸟呢?让我们带着喜爱之情,一起美美的读一读第二自然段吧!

  (2)除了作者的观察到的小鸟,你还能看到小鸟的外形特点呢?

  (3)当你看到这么美丽的一只小鸟站在船头,会产生什么样的想法呢?文中的小朋友又是怎么想的?

  指名读第三自然段从这段话的四个小问号中你体会到什么?谁能把小朋友的好奇读出来?指名再读第三自然段

  (4)这只美丽的翠鸟还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动作快)课件出示第四自然段,指名读第四自然段。引导学生从中找出表示翠鸟捕鱼动作快的词语(课件凸显出“一下子、没一会儿、冲、吞”等词语)让学生说说怎么从“一下子”“没一会儿”“冲”“吞”等,体会翠鸟捕鱼的动作很快的。想不想亲眼看一看翠鸟是怎样捕鱼的?(课件播放视频)看了翠鸟捕鱼的经过,你又有什么话想对这只可爱的翠鸟说呢?教师示范并指导学生读第四自然段。抓住了翠鸟的动作变化来描写。

  (5)测测你的眼力:完成任务单(观察记录小狗的外形特点及动作)。

  (6)同学们,这只翠鸟搭乘我们的小船,不但可以省去在雨中飞行的劳苦,还可以在船上休息,并且捕到了小鱼,这真是一举多得呀。你觉得这只的翠鸟怎么样?聪明体现在动物身上,我们就称之为“灵性”。船上除了这只有灵性的翠鸟外,还有谁?下面请同学们看一看课文的插图(课件出示文中插图):看,船舱里坐着我和母亲,船头上站着美丽的翠鸟,你觉得鸟与人相处的怎么样?想一想,鸟与人为什么能这么亲密,友好的相处呢?

  小结:是呀,正因为人不伤害鸟,才欣赏到了鸟的美丽神奇。鸟是有灵性的,人喜欢它,它也喜欢人,鸟才生活地这么快乐,才出现了这么和谐、美丽的画面,才发生了这么温馨、有趣的故事。

  四、拓展延伸,同学们,学了这篇课文,你会怎样对待小动物们呢?

  小结:大自然美丽神奇,大自然中的小动物充满灵性,希望我们能与他们和睦相处,成为亲密的朋友。

  五、布置作业

  同学们,今天,我们认识翠鸟这个新朋友,知道它样子美,捕鱼动作快,想不想进一步了解翠鸟呢。现在老师给大家布置一项作业,课下从网上或课外书中,搜集翠鸟的其他资料,制成资料卡片,下节课我们一起交流,相信翠鸟会给你带来更多的快乐的。课后观察实践活动:观察身边的一种动物、植物或一处场景,简要地记录观察所得。

  板书设计:

  先整体后部分

  抓住动作变化

《搭船的鸟》教学设计8

  教材分析:

  文章以“搭船的鸟”为题,“搭”是“乘、坐”的意思,“搭船”即“顺便乘坐船”。一个“搭”字使鸟儿具有了灵性,体现了鸟和人在自然中的和谐。本文以一个孩子的口气写了他在大自然中认识翠鸟的过程,字里行间充满了一颗童心对自然的爱。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喜欢的段落。

  2、认识翠鸟,感受大自然的美丽神奇。

  3、正确认读本课十一个生字,会写八个。

  过程与方法:

  1、学生反复诵读,展开想象来理解课文,体验情感。

  2、展开小组讨论,对课文的思想内容及情感进行体验、交流。

  3、继续学习搜集整理资料,制资料卡片的方法。

  4、引导学生学习课外读物,扩大学生阅读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人与动物和谐共处的美妙境界,培养学生亲近自然,热爱自然的美好情感。

  重难点分析:

  认识翠鸟,感受大自然的美丽神奇。

  通过品读对小鸟的外形和捕鱼姿态、动作的描述,体会小鸟的可爱、活泼和“我”对小鸟的喜爱之情。

  体会小鸟与人之间相互信赖的关系,感受人与大自然的和谐美好。

  课前准备:

  视频、图片、生字词卡片

  教学过程与设计说明:

  教学过程 设计说明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向学生展示一些人与动物和谐共处,互相亲近的照片或图片供学生欣赏,生自由谈观后感。

  2、教师导入:一次,一只翠鸟就搭上了一位小朋友的船,他要干什么呢?小朋友心里是怎样想的呢?让我们快去看看吧,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识记生字。

  1、自读课文,老师提示要注意认读生字,多和生字打招呼,直读到自己满意为止。

  2、同桌互读。

  3、指名接段读文。

  4、学生评价刚才那几个同学读书的情况。

  (1)评价优点。

  (2)提点建议。

  5、出示带生字的重点句子。

  (1)读句中的生字。

  (2)读句子。

  (3)去掉生字的读音再读。

《搭船的鸟》教学设计9

  【教学设想】

  认识翠鸟,感受大自然的美丽神奇,教师引导与学生自主学习相结合,展开小组讨论,对课文的思想内容及情感进行体验、交流。感受人与动物和谐共处的美好境界,培养学生亲近自然、热爱自然的美好情感。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利用课件向学生展示一些人与动物和谐共处,互相亲近的照片或图片供学生欣赏。

  2.谈话导题:同学们都很喜欢小动物,下面老师给大家介绍一个新朋友,它不仅漂亮而且还特别聪明,它会搭船。

  板书课题(15搭船的鸟),齐读课题。

  3.质疑课题,看到课文的题目,你想知道什么?

  根据学生具体情况,预设以下几种答案:

  (1)是什么鸟要搭船?

  (2)这只鸟是什么样子的?

  (3)这只鸟为什么要搭船?

  (4)这只鸟搭船要去哪里?

  [设计意图:创设情境,调动学生的生活体验,x导入,使学生兴趣浓厚地投入到新课的学习中。]

  二、初读课文,识记生字。

  1.谈话过渡:同学们自由读课文,用序号标出自然段,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借助拼音朋友,也可以请教老师或同学。

  2.听范读课文的录音,要求学生听准字音。

  3.学生分段朗读课文,师生共同评价。

  4.生字宝宝被大家的读书声吸引,跳出来在课后排好队等着我们和它们交朋友呢,认识的字把拼音藏起来读,不认识的利用拼音和它打招呼。

  5.学生利用生字卡片小组内互读。

  6.利用大屏幕出示生字,学生齐读。小组内说认字好方法,学生互助识字。

  [设计意图:让学生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识字,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培养了其自主识字的能力、合作意识及良好的识字习惯。]

  7.检查识字,小组之内互查。(开小火车读)

  三、初读课文,识记生字。

  1.学生自由书写会写字,教师巡视。

  2.投影学生写字作品,师生评议。

  3.学生继续练习书写,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第二课时

  一、教师谈话导入,激趣促学。

  1.谈话解题:上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第十五课《搭船的鸟》一文的生字生词,这节课我们来学习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哪位同学能说一说“搭”是什么意思?“搭船”又是什么意思?

  2.指名同学说一说。

  3.教师评议并小结:那谁见过会搭船的小动物呢?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一位这样的朋友——一只会搭船的鸟。

  二、初学课文,把握课文整体内容。

  1.谈话过渡:请同学们边听课文录音,边思考下面的问题(投影出示问题):

  (1)搭船的鸟是什么鸟?

  (2)你喜欢这样的小鸟吗?为什么?

  2.学生听录音,然后分组讨论、交流问题。

  3.指名回答,教师小结。

  三、精读课文,深入认识翠鸟。

  1.认识小鸟的美丽。

  (1)请同学们找出文中描写小鸟样子美丽的段落,然后读一读,把你对小鸟的喜欢之情读出来。

  (2)学生自己找段落、读课文。

  (2)指名学生读一读自己找出的段落。

  (3)教师小结,并投影出示问题:“多么美丽啊!”由此你体会到了什么?你想怎样读这句话呢?

  (4)学生分组讨论交流,各组组长记录各组的讨论结果。

  (5)小组长汇报讨论结果,并读一读这句话。

  (6)课文是怎样描写小鸟美丽的?请同学们自己试着找一找有关的句子。

  指答(我看见一只彩色的小鸟站在船头,多么美丽啊!它的羽毛是翠绿的,翅膀带着一些蓝色,比鹦鹉还漂亮。它还有一张红色的长嘴。)教师相机板书:彩色、羽毛、翅膀、嘴、比鹦鹉还漂亮。

  (7)谁见过鹦鹉,它长得什么样?(指名学生说一说。)

  (8)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课件出示鹦鹉的图片。(学生说说图片中鹦鹉的样子。)

  (9)鹦鹉的确很漂亮,可本文却说翠鸟比鹦鹉还漂亮,你们想不想看一看翠鸟的样子?

  (10)教师在学生的回答声中课件出示翠鸟的图片,学生通过直观的图片对比,加深对“比鹦鹉还漂亮”这句话的印象和理解。

  (11)请同学们用书上的话说一说翠鸟的样子,然后你们可以在组内互相说一说。(学生照着书上的内容描述小鸟的样子。)

  (12)经过刚才的练习,谁能不看书只看着翠鸟的图片说一说它的样子?(指名学生上前指着翠鸟的图片说一说它的样子。(然后学生在组内练习说)

  (13)再读“多么美丽啊”“比鹦鹉还漂亮”,你的体会和刚才比较有了什么变化?(指名回答,教师评议并小结:觉得这只小鸟更加美丽了,也更加喜欢这只小鸟了)。

  (14)教师范读课文第二自然段,然后学生练读。

  (15)现在我们试着把第二自然段背下来,组内成员比一比,看谁最先会背,组间比一比看哪组的学生都能会背。(学生按要求背诵。)

  (16)教师先指名背,然后指定小组一起背诵,教师及时给予鼓励。

  2.认识翠鸟的本领,学习第三、四、五自然段。

  (1)投影出示问题:如果你看到这样一只小鸟站在船头,你会产生什么想法?

  (2)学生分组说一说,组长记录下组内学生的想法。

  (3)分组汇报。

  (4)教师评议并小结:同学们的想法可真多呀!好奇的小作者,他的想法也不少,听老师把小作者的想法读一读。

  (5)老师范读,然后学生练读,读出作者的好奇和求知的x。

  (6)谈话过渡:你们想不想知道这只翠鸟在船上干什么?让我们带着这个问题一起来学习第四、五自然段。

  (7)老师范读,学生练读。

  (8)投影出示问题:读了这一段,你对小鸟又有了哪些新的认识?小作者的心理又是怎样的?

  (9)学生分组讨论、交流,然后分组汇报(小鸟还会捕鱼,而且动作灵活……)。

  (10)哪些词语能说明翠鸟捕鱼动作灵活?

  (11)指名回答,课件出示:我正想着,它一下子冲进水里,不见了。可是,没一会儿,它飞起来了,红色的长嘴衔着一条小鱼。它站在船头,一口把小鱼吞了下去。

  (12)现在你们知道小鸟在船上干什么了吧?(捕鱼)

  3.感悟翠鸟的灵性。

  (1)谈话过渡:小鸟搭船,它不但可以省去在雨中飞行的劳苦,还可以在船上休息,并且捕鱼,这真是一举多得呀!你觉得这样的小鸟怎么样?(很聪明)

  (2)教师小结:聪明体现在动物身上,我们还可以称之为“灵性”。小鸟搭船捕鱼还体现了小鸟和人在自然中的和谐。要想让动物和我们人类相处得更加和谐,我们每个人都应该保护动物,爱护大自然。

  四、总结全文,加深对翠鸟的认识。

  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了哪些收获?

  2.学生分组说一说,然后指名回答。

  3.学生朗读全文。

  五、课后作业。

  你们这节课的收获可真不少,让我们课下进一步了解翠鸟,问父母、查资料都可以。在下节课把你的新收获说给大家听,让同学们因为你的介绍,从而更加全面、详细地了解翠鸟这位好朋友!

《搭船的鸟》教学设计10

  学习目标

  1.正确书写“搭、父、嘴”等13个生字,会认“父、啦、鹦、鹉、悄”五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认识翠鸟,感受大自然的美丽神奇。

  评价任务

  任务一:正确书写“搭、父、嘴”等13个生字,会认“父、啦、鹦、鹉、悄”五个字。

  任务二: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任务三:认识翠鸟,感受大自然的美丽神奇。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评价要点

  一、复习巩固。

  1.指名分段读课文。

  2.开火车认读生词。

  二、精读读感悟。

  出示阅读要求:请同学们自己自由读一读课文,边读边想:搭船的鸟是什么鸟?这只鸟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你喜欢这只鸟吗?可以用铅笔画出你喜欢的句子和词语,把你喜欢的句子自己读一读。

  1.小组内交流一下你所画的语句,互相读一读,说说为什么喜欢?

  2.班级内汇报。

  准确读出本课生字新词,并会写生字。(评价目标一)

  三、重点句段指导。

  1.你知道这只鸟长什么样子吗?(生说后,出示鸟样子的句子)

  板书:嘴——红色

  羽毛——翠绿

  翅膀——蓝色

  得出:外形美丽(根据板书引导学生背诵第二自然段)

  2.如果你看到这样一只小鸟立在船头,你会产生什么想法?引导学生读第3自然段的问句。

  3.“我”发现翠鸟后仔细观察它可爱的样子,找到描写翠鸟样的句子后反复读一读。(生读)

  4.“一下子”、“没一会儿”说明了翠鸟的动作怎么样?

  板书:一下子没一会儿

  得出:动作迅速、敏捷。

  5.读下面这段话,注意加点的词语,想象翠鸟捕鱼的情景。

  “我正想着,它一下子冲进水里,不见了。可是,没一会儿,它飞起来了,红色的长嘴衔着一条小鱼。它站在船头,一口把小鱼吞了下去。”

  师指导朗读。

  6.最后通过妈妈的介绍,我知道了那只鸟叫“翠鸟”。由此可见,大自然也是我们的老师。师指导朗读第5自然段。

  7.小翠鸟居然敢站在船头,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8.指导学生朗读全文。

  指导学生能够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评价目标二)

  四、拓展阅读。

  1.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展示给同桌,可以说说为什么喜欢?

  2.把自己了解到的有关的翠鸟的知识介绍给自己的伙伴。

  附:板书设计

  搭船的鸟

  长嘴——红

  美丽羽毛——翠绿

  翠鸟翅膀——蓝色

  本领高一下子没一会儿


三年级《搭船的鸟》教学设计3篇(扩展5)

——三年级论语优秀的教学设计3篇

三年级论语优秀的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四个生字。理解课文内容,读出文言文的韵味,做到节奏停顿得当。

  2、通过自学、交流、感悟、读书,能理解两则论语的意思,体会到学习与思考的关系,并得到启迪。

  3、初步培养学生总结归纳学习方法的能力,提高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4、感受*古典文化的语言韵味和思想内涵,激发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情感。

  教学重点:

  朗读课文,读出文言文的韵味,并感悟文中道理。

  教学难点:

  理解词句的意思,明白学思结合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回忆旧知发现新知激发兴趣

  1、二年级时,我们曾学过一篇文言文——《论语》一则,谁还记得?(指两生,再全班齐背)课件出示:三人行……

  2、光会背可不够,你知道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吗?

  3、你记得真清楚,说得也很明白,在这方面你就能成为我们大家的老师了。

  4、刚才我们复习了《论语》一则,孔子的话让我们知道做人要有虚心主动的学习态度,今天我们要学习的两则文言文同样出自于《论语》,齐读课题。(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体会明确句意的重要性

  1、请您自己先试着读一读这篇文言文,看你能不能把字音读准?课件出示:两则论语。

  (指名一生)

  2、生字读音有点难,咱们先标上拼音,自己再练练,看看这回能不能读准、读通顺了。(学生自由读)谁来试试?(指名两生)

  3、指导字音。

  (1)文中四个生字读的都挺准的,但这儿有个多音字(课件强调:为)既念wéi又念wèi,猜猜在这句话里应该读哪个音?为什么?(学生争论)

  (2)不能瞎猜,猜得对不对得用字典检验一下。老师从字典中查到了这个多音字,请你默读它的意思。课件出示:为两个读音的不同解释

  想一想,根据哪个意思能确定这个字的读音呢?(引导学生说把哪个意思放到句子里最恰当)这么解释比较合理,你们同意吗?这个字的意思是做、当。课件出示:为:做、当。这个字读?课件出示:为:wéi

  (3)把字义放到句子里解释,看看句子通不通,这样来选择字的正确读音真是个好方法。可见,学习古文时,弄清字义、句意真的很重要。

  三、了解句意积累方法感悟道理

  (一)学习第一则,积累学法,创设情境,初步感悟“学思结合”。

  1、回忆方法。

  (1)以前学过哪些方法,可以知道字的意思或者句子意思?(板书:看)谁给大家读读第一则论语中注释了哪几个字的意思。(课件出示:子、故、新的意思,指名读)说明:连词成句是了解句子意思的方法

  (2)那些没注释的字,我们怎样弄清它的意思呢?(查、猜、连)

  2、运用方法。

  (1)现在就请你用上这些方法(指板书),自己试着解释第一则论语中每个字或词的意思吧。

  (2)小组里交流交流,这个字什么意思?你用什么方法知道的?

  (3)谁来说说你用什么方法知道每个字或词什么意思的?(问别人,也是种好方法,但应该是在经过自己思考,实在解决不了的时候问。板书:问)

  相机指导

  温:复习。什么叫复习?(把学过的知识再学一遍。)

  而:回忆刚才复习“择其善者而从之”时,那个“而”什么意思?是连词,没有实际意义,可以不解释。复习已有知识对我们学新知识很有帮助。

  知:知道。

  矣:文言助词,一般放在结尾,相当于“了”。

  (4)字的意思弄清楚了,现在就请你连一连,试着说出这句话的意思吧。

  3、汇报学习成果,积累方法。

  (1)谁愿意先和大家交流一下学习成果?(指名)

  不通顺怎么办?这时就可以做适当的调整?(举例:新的意思)谁再来试试?(指名说)

  你说得挺清楚,没把每个字词的意思一个个的拼在一起,连成句子,做了适当的调整。(板书:调)

  (2)小结:调整时,有时需要添几个字,有时需要减几个字,有时换个意思相近的词,以后,我们还可能遇到需要调整词语顺序的情况呢,但不管怎么调,都不能改变句子本来的意思。用这样的方法,自己再试试。

  (3)老师也解释了这句话,并且也进行了一定的调整,看看这样解释是不是更通顺一些?你默读一下,看看和你们要说的意思一样吗?(课件出示:第一则意思)

  (4)知道了句子意思,建议每一个同学都说说,可以和同桌合作,一人读句子,一人说句子的意思。说完后可以再交换一下,比比谁句子读得好,谁意思说得清楚。(学生合作说)

  (5)让我们一起边想着句子的意思,边读一读,看看你能不能读出味了。

  5、创设情境,感悟道理。

  (1)“温故知新”已经成为成语了,(板书:温故→知新)可见人们都认同这是一种好的学习方法。

  (2)想象一下,孔子和在交往过程中,发生了什么情况,孔子才说出这样一番话呢?课件出示:孔子和

  角色扮演:谁愿意扮演孔子?我们试着演一演当时的情景。你能不能用孔子说的话回答的问题。师:“先生,怎样才能成为像您这样学识渊博的老师呢?”生:“温故而知新……”师:“你真棒,你已经理解了孔子这番话的意思了;你都能用孔子的原话来回答我了。”

  (3)希望你们不仅明白这句话的意思,还能做一个“温故知新”的人。

  (二)学习第二则,运用方法,独立研究,重点体会“学思结合”。

  1、同学们,你们想不想自己研究第二则论语的意思?要想把事做完,做好,必须先把工具准备好。

  这两个生字还记得吗?课件出示:罔、殆。心里拼拼,记住它。光记住读音还不行,还要知道意思。

  罔:同字框里是点点横,加上一个亡,本义是捕鱼用的网,(课件出图)而经过演变,现在的意思是?你觉得这张空网和字的意思有什么联系吗?

  殆:左歹,右台,现在的意思是?(疑惑)你怎么理解疑惑这个词?(疑问无法解决)

  2、生字工具准备好了,就请你自己用学过的方法说说每个字的意思,再把字义连起来说说句子的意思。(学生自由说)

  如果说完了,就快和同学交流自学成果,互相帮助解决问题。

  3、汇报学习成果。

  (1)还有哪些合作也解决不了的问题吗?(则:猜猜。就。查字典检验。论语二则的则是哪个意思?)

  (2)谁想展示合作学习结果?

  学生说“学而不思则罔”的意思:古人说的学习一般指读书学习,只读书学习不深入思考,危害多大。回顾刚刚我们学过的温故知新这句话,其实学习过程中包括了温习旧知识,只学习不思考,就会没有收获,学习中怎样温习旧知识就能有收获,有新发现呢?(板:思)

  温故只有深思才能有新收获,你们正是温习了刚学的知识,经过思考,有了新收获,这就在“温故知新”呀!

  (3)学生说“思而不学则殆”。

  (4)考考你的同桌,他是不是能完整地说出第二则论语的意思了?

  4、小结:学而不思,思而不学,都是孔子劝告我们学习中应该避免的情况,这样做不对,那我们该怎样做?(板书:学思结合)把学习思考结合起来,才能获得新知识,时间长了,我们的知识越来越丰富,就有办法解决更多问题,获得更多的新知识,这样我们也可以为师矣。

  (三)了解文言文特点有感情地诵读

  1、这两则论语的意思你都记住了吗?哪两位同学敢接受挑战,你背一句论语,他解释一句意思。(学生背)

  2、刚才听的过程中你发现文言文和我们现在说的话相比,有什么不同吗?

  是呀,短短两句话,才二十几个字,却能告诉我们这么深刻的道理,这正是它历经两千五百多年,还能流传至今的原因!

  3、(师配乐范读全文)古人读书讲究吟咏,边读边想句子的意思,读的入情时还要摇头晃脑,甚至身子也跟着节奏晃动。你们也配上动作试一试,看看能读出滋味来吗?(生自由读,指名读)

  4、让我们一起伴着高山流水之音,边读边想着它的意思,去感受古文特有音乐美吧。(课件音乐)

  四、总结学法拓展阅读延伸兴趣

  1、学习了孔子的这两句话,你懂得了什么道理?还有什么其他收获?

  2、这些方法你会用了吗?请你试着用读读,能用今天学到的方法说说你这两句话的理解吗?(师范读,生读后试着说意思)

  课件出示

  作业

  1、背诵《论语》二则,说说每句话的意思。

  2、用学过的方法,试着说说《论语》中“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这句话的意思。

  希望你能把今天学到的道理和方法学以致用,做个学思结合,温故知新的人,相信终有一天你们也可以为师矣!

  板书设计:

  27《论语》二则

  学看连

  思查调tiao

  温故知新猜问

三年级论语优秀的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能够根据意思正确默写课文。

  3、理解词句的意思。渗透学习要温故而知新,善于思考的行为品质。对*儒学的创始人孔子有一个大概的了解,并激发学生对*古典文化产生兴趣,由此产生对国家、民族的自豪感。

  教学重点: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理解词句的意思。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故事引入:古人云:“半部《论语》治天下。”猜猜,什么意思。

  探讨学习论语的步骤。提示:可以参考古诗的学习方法。

  读正确;解句意;悟含义;会默写。

  二、初读,了解

  1、自己读一读,要求读正确,读准。

  2、说说句意,提出不懂问题。

  多种方式检查学生读书。本班已经预习,有些小组已经检查。重点落在朗读的停顿、字音的检查上。着重“罔”和“殆”的意思,同时记住这两个字。

  三、研读、感悟

  1、说说读懂了什么,告诉同学你是怎样读懂的。

  2、谁想试着说一说。

  3、谁愿意再试着说一说这则论语的意思。

  4、和你的小组同学再说一说。

  5、背诵、默写检查。

  四、拓展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yuè)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yùn),不亦君子乎?”

  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五、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结合实际谈谈自己的感受。)

三年级论语优秀的教学设计3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四个生字。理解课文内容,读出文言文的韵味,做到节奏停顿得当。

  2、通过自学、交流、感悟、读书,能理解两则论语的意思,体会到学习与思考的关系,并得到启迪。

  3、初步培养学生总结归纳学习方法的能力,提高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4、感受*古典文化的语言韵味和思想内涵,激发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情感。

  教学重点:

  朗读课文,读出文言文的韵味,并感悟文中道理。

  教学难点:

  理解词句的意思,明白学思结合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回忆旧知发现新知激发兴趣

  1、二年级时,我们曾学过一篇文言文——《论语》一则,谁还记得?(指两生,再全班齐背)课件出示:三人行……

  2、光会背可不够,你知道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吗?

  3、你记得真清楚,说得也很明白,在这方面你就能成为我们大家的老师了。

  4、刚才我们复习了《论语》一则,孔子的话让我们知道做人要有虚心主动的学习态度,今天我们要学习的两则文言文同样出自于《论语》,齐读课题。(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体会明确句意的重要性

  1、请您自己先试着读一读这篇文言文,看你能不能把字音读准?课件出示:两则论语。

  (指名一生)

  2、生字读音有点难,咱们先标上拼音,自己再练练,看看这回能不能读准、读通顺了。(学生自由读)谁来试试?(指名两生)

  3、指导字音。

  (1)文中四个生字读的都挺准的,但这儿有个多音字(课件强调:为)既念wéi又念wèi,猜猜在这句话里应该读哪个音?为什么?(学生争论)

  (2)不能瞎猜,猜得对不对得用字典检验一下。老师从字典中查到了这个多音字,请你默读它的意思。课件出示:为两个读音的不同解释

  想一想,根据哪个意思能确定这个字的读音呢?(引导学生说把哪个意思放到句子里最恰当)这么解释比较合理,你们同意吗?这个字的意思是做、当。课件出示:为:做、当。这个字读?课件出示:为:wéi

  (3)把字义放到句子里解释,看看句子通不通,这样来选择字的正确读音真是个好方法。可见,学习古文时,弄清字义、句意真的很重要。

  三、了解句意积累方法感悟道理

  (一)学习第一则,积累学法,创设情境,初步感悟“学思结合”。

  1、回忆方法。

  (1)以前学过哪些方法,可以知道字的意思或者句子意思?(板书:看)谁给大家读读第一则论语中注释了哪几个字的意思。(课件出示:子、故、新的意思,指名读)说明:连词成句是了解句子意思的方法

  (2)那些没注释的字,我们怎样弄清它的意思呢?(查、猜、连)

  2、运用方法。

  (1)现在就请你用上这些方法(指板书),自己试着解释第一则论语中每个字或词的意思吧。

  (2)小组里交流交流,这个字什么意思?你用什么方法知道的?

  (3)谁来说说你用什么方法知道每个字或词什么意思的?(问别人,也是种好方法,但应该是在经过自己思考,实在解决不了的时候问。板书:问)

  相机指导

  温:复习。什么叫复习?(把学过的知识再学一遍。)

  而:回忆刚才复习“择其善者而从之”时,那个“而”什么意思?是连词,没有实际意义,可以不解释。复习已有知识对我们学新知识很有帮助。

  知:知道。

  矣:文言助词,一般放在结尾,相当于“了”。

  (4)字的意思弄清楚了,现在就请你连一连,试着说出这句话的意思吧。

  3、汇报学习成果,积累方法。

  (1)谁愿意先和大家交流一下学习成果?(指名)

  不通顺怎么办?这时就可以做适当的调整?(举例:新的意思)谁再来试试?(指名说)

  你说得挺清楚,没把每个字词的意思一个个的拼在一起,连成句子,做了适当的调整。(板书:调)

  (2)小结:调整时,有时需要添几个字,有时需要减几个字,有时换个意思相近的词,以后,我们还可能遇到需要调整词语顺序的情况呢,但不管怎么调,都不能改变句子本来的意思。用这样的方法,自己再试试。

  (3)老师也解释了这句话,并且也进行了一定的调整,看看这样解释是不是更通顺一些?你默读一下,看看和你们要说的意思一样吗?(课件出示:第一则意思)

  (4)知道了句子意思,建议每一个同学都说说,可以和同桌合作,一人读句子,一人说句子的意思。说完后可以再交换一下,比比谁句子读得好,谁意思说得清楚。(学生合作说)

  (5)让我们一起边想着句子的意思,边读一读,看看你能不能读出味了。

  5、创设情境,感悟道理。

  (1)“温故知新”已经成为成语了,(板书:温故→知新)可见人们都认同这是一种好的学习方法。

  (2)想象一下,孔子和在交往过程中,发生了什么情况,孔子才说出这样一番话呢?课件出示:孔子和

  角色扮演:谁愿意扮演孔子?我们试着演一演当时的情景。你能不能用孔子说的话回答的问题。师:“先生,怎样才能成为像您这样学识渊博的老师呢?”生:“温故而知新……”师:“你真棒,你已经理解了孔子这番话的意思了;你都能用孔子的原话来回答我了。”

  (3)希望你们不仅明白这句话的意思,还能做一个“温故知新”的人。

  (二)学习第二则,运用方法,独立研究,重点体会“学思结合”。

  1、同学们,你们想不想自己研究第二则论语的意思?要想把事做完,做好,必须先把工具准备好。

  这两个生字还记得吗?课件出示:罔、殆。心里拼拼,记住它。光记住读音还不行,还要知道意思。

  罔:同字框里是点点横,加上一个亡,本义是捕鱼用的网,(课件出图)而经过演变,现在的意思是?你觉得这张空网和字的意思有什么联系吗?

  殆:左歹,右台,现在的意思是?(疑惑)你怎么理解疑惑这个词?(疑问无法解决)

  2、生字工具准备好了,就请你自己用学过的方法说说每个字的意思,再把字义连起来说说句子的意思。(学生自由说)

  如果说完了,就快和同学交流自学成果,互相帮助解决问题。

  3、汇报学习成果。

  (1)还有哪些合作也解决不了的问题吗?(则:猜猜。就。查字典检验。论语二则的则是哪个意思?)

  (2)谁想展示合作学习结果?

  学生说“学而不思则罔”的意思:古人说的学习一般指读书学习,只读书学习不深入思考,危害多大。回顾刚刚我们学过的温故知新这句话,其实学习过程中包括了温习旧知识,只学习不思考,就会没有收获,学习中怎样温习旧知识就能有收获,有新发现呢?(板:思)

  温故只有深思才能有新收获,你们正是温习了刚学的知识,经过思考,有了新收获,这就在“温故知新”呀!

  (3)学生说“思而不学则殆”。

  (4)考考你的同桌,他是不是能完整地说出第二则论语的意思了?

  4、小结:学而不思,思而不学,都是孔子劝告我们学习中应该避免的情况,这样做不对,那我们该怎样做?(板书:学思结合)把学习思考结合起来,才能获得新知识,时间长了,我们的知识越来越丰富,就有办法解决更多问题,获得更多的新知识,这样我们也可以为师矣。

  (三)了解文言文特点有感情地诵读

  1、这两则论语的意思你都记住了吗?哪两位同学敢接受挑战,你背一句论语,他解释一句意思。(学生背)

  2、刚才听的过程中你发现文言文和我们现在说的话相比,有什么不同吗?

  是呀,短短两句话,才二十几个字,却能告诉我们这么深刻的道理,这正是它历经两千五百多年,还能流传至今的原因!

  3、(师配乐范读全文)古人读书讲究吟咏,边读边想句子的意思,读的入情时还要摇头晃脑,甚至身子也跟着节奏晃动。你们也配上动作试一试,看看能读出滋味来吗?(生自由读,指名读)

  4、让我们一起伴着高山流水之音,边读边想着它的意思,去感受古文特有音乐美吧。(课件音乐)

  四、总结学法拓展阅读延伸兴趣

  1、学习了孔子的这两句话,你懂得了什么道理?还有什么其他收获?

  2、这些方法你会用了吗?请你试着用读读,能用今天学到的方法说说你这两句话的理解吗?(师范读,生读后试着说意思)

  课件出示

  作业

  1、背诵《论语》二则,说说每句话的意思。

  2、用学过的方法,试着说说《论语》中“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这句话的意思。

  希望你能把今天学到的道理和方法学以致用,做个学思结合,温故知新的人,相信终有一天你们也可以为师矣!

  板书设计:

  27《论语》二则

  学看连

  思查调tiao

  温故知新猜问


三年级《搭船的鸟》教学设计3篇(扩展6)

——搭船的鸟教学设计3篇

搭船的鸟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喜欢的段落。

  2、认识翠鸟,感受大自然的美丽神奇。

  3、正确认读本课十一个生字,会写八个。

  过程与方法:

  1、学生反复诵读,展开想象来理解课文,体验情感。

  2、展开小组讨论,对课文的思想内容及情感进行体验、交流。

  3、继续学习搜集整理资料,制资料卡片的方法

  4、引导学生学习课外读物,扩大学生阅读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人与动物和谐共处的美妙境界,培养学生亲近自然,热爱自然的美好情感。

  课前准备:课件、录音机、磁带,生字词卡片。

  教学过程

  设计说明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教师向学生展示一些人与动物和谐相处,互相亲近的照片或图片,有条件的通过课件展示出来,供学生欣赏。

  生自由谈观后感受。

  师:一次,一只翠鸟就搭上了一位小朋友的船,它要干什么呢?小朋友心里怎么想的呢?让我们快去看一看吧!

  引入新课10《搭船的鸟》。

  创设情境,调动学生的生活体验,激情导入,使学生兴趣浓厚地投入到新课的学习中。

  二、初读课文,随文识字。

  1、师:同学们自由地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借助拼音朋友,可以查字典,也可以请教老师或同组同学,把课文读正确、流利。

  2、学生互助识字,交流识字方法。

  3、小组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认读课文。要求:声音洪亮、正确流利、同学爱听。

  4、检查朗读。以小组汇报的形式,汇报时可自定齐读人数,也可派选一名同学代表本组朗读,听后其他同学随机评价。建立小组评价机制,把检查识字情况安排在小组内进行,注重面向全体学生,充分调动了学生识字的积极性,大大提高了课堂效率。

  5、更换语境,出示含有生字的其他句子让学生再认。

  6、脱离语境,小组长让小组同学单独认读生字,检查组内识字情况,全读对的同学奖给一张小笑脸。

  让学生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识字,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培养了其自主识字的能力、合作意识及良好的识字习惯。

  以小组形式认读课文,再以小组形式汇报,激发学生竞争意识,调动学习的积极性。

  更换语境,强化生字的再认。

  三、再读课文,深入品位。

  1、师:刚才大家生字掌握得真好!下面,自己再自由地读一读课文,边读边想,翠鸟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你是从课文中哪些词句读懂的?

  2、学生再次自由读文,小组交流自己的感受。

  3、小组汇报,全班交流。

  伴随着学生交流感受,教师要引导学生结合课前搜集的翠鸟资料来理解课文。同时,要调动学生多种感官想象课文情境。教师要尊重学生个性化的见解或感受。

  4、随机指导朗读。配乐读。

  5、指导背诵课文。

  提出的开放性问题,把学习的主动权充分交给了学生,既有利于学生整体把握课文,又有利于学生自己在读中品味和体验,留给了学生读书、感悟的余地。

  四、指导生字书写。

  1、分析记忆字形。教师一方面要鼓励学生开动脑筋记忆(如:新旧字比较记忆),同时要从汉字的构字特点方面予以指导(结构、偏旁等)。

  2、书写指导。指导学生按笔顺规则写字,并注意汉字间架结构,把字写美观。

  教给了学生识字的方法,培养了自主识字的能力。

  感受汉字的形体美,在写中再去创造美。

  五、拓展延伸。

  回家后,把课文的内容讲给爸爸、妈妈听一听。

搭船的鸟教学设计2

  【教材理解】

  文章以“搭船的鸟”为题,“搭”是“乘、坐”的意思,“搭船”即“顺便乘坐船”。一个“搭”字使鸟儿具有了灵性,体现了鸟和人在自然中的和谐。本文以一个孩子的口气写了他在大自然中认识翠鸟的过程,字里行间充满了一颗童心对自然的爱。

  在大自然中,要有一双会观察的眼睛,要有一颗爱大自然的心灵。文中的“我”正是这样的孩子。文章记录的就是“我”乘船去乡下的外祖父家的途中的一景,“我”运用善于观察的眼睛捕捉到了这一情景,便使读者拥有了一只充满灵性的鸟儿。“我”也正是一个爱自然的孩子,“多么美丽的小鸟啊!”直抒胸臆的赞叹,勾画出了一个孩子爱自然的童心。让“我”感到“美丽”的是鸟的色彩:“红色”的长嘴,“翠绿”的羽毛。翅膀带一点“蓝色”。

  童年本身就是一个有着太多问号的年龄,无数的好奇与遐想编织着少年的梦。小鸟这位“不速之客”带给了“我”许多遐想。文中用了四个问句充满了孩子的好奇与天真,充满了童趣。

  课文接着描写了鸟捕鱼时的动态,“一下子冲进水里”,“没一会儿,它又飞出来了。”, “一下子”,“没一会”表现了翠鸟飞行速度之快。“一口把小鱼吞了下去”,抓住了瞬间的动作来描写,这样完全口语化的表达,出自孩子的心,出自孩子的口,通俗易懂。

  最后通过妈妈的介绍“我”知道那只鸟叫“翠鸟”。由此可见,大自然也是我们学习知识的途径之一,“我”正是在自然中认识了翠鸟。“这只翠鸟搭了我们的船,在捕鱼吃呢。”扣住了课题,翠鸟的可爱,童心的可贵都跃然纸上。

  本篇课文是以一个小孩子的身份,来写他看到的大自然中的景象,笔法是那样地浅近,朴素,清新,具有一种纯真明净的童趣,给人以难忘的印象。

  【设计理念】

  出示课题,激趣质疑—明确要求,合作解疑—总结方法,内化提高

  【学情简介】

  学生的年龄较小,自主学习的意识差,这就需要教师善于引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喜欢的段落。

  2,正确认读本课十一个生字,会写八个。

  (二)过程与方法:

  1,学生反复诵读,展开想象来理解课文,体验情感。

  2,展开小组讨论,对课文的思想内容及情感进行体验,交流。

  3,引导学生学习课外读物,扩大学生的阅读量。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人与动物和谐共处的美好境界,培养学生亲近自然,热爱自然的美好情感。

  【教学重点】

  认识翠鸟,感受大自然的美丽神奇。

  【教学方法】

  教师引导与学生自主学习相结合。

  【教学准备】

  课件,生字词卡片。

  【课时安排】

  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利用课件向学生展示一些人与动物和谐共处,互相亲近的照片或图片供学生欣赏。

  2,师:同学们都很喜欢小动物,老师给大家介绍一个新朋友,是一只小鸟,它不仅漂亮而且还特别聪明,它会搭船。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3,质疑课题,看到课文的题目,你想知道什么?

  根据学生具体情况,预设以下几种答案:

  ⑴ 是什么鸟要搭船?

  ⑵ 这只鸟是什么样子的?

  ⑶ 这只鸟为什么要搭船?

  ⑷ 这只鸟搭船要去哪里?

  二、初读课文,识记生字。

  1,师:同学们自由读课文,并标段,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借助拼音朋友,也可以请教老师或同组同学,争取把课文读正确。

  2,听范读课文的录音,要求学生听准字音。

  3,学生分段朗读课文,师生共同评价。

  4,师:字宝宝被大家的读书声吸引,跳出来在课后排好队等着我们和它们交朋友呢,认识的字把拼音藏起来读,不认识的利用拼音和它打招呼。

  5,学生利用生字卡片小组内互读。

  6,利用大屏幕出示生字,学生齐读。小组内说认字好方法,学生互助识字。

  7,语境中识字。课件出示带有生字的课文中的句子,指生读。

  (1)( )( )学舌、教室里静( )( )、一( )当关,万()莫开。

  (2)谜语:一人力气大,把天撑破了。

  一口吃掉天。

  8,检查识字,小组之内互查,开小火车读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新课。出示生字词卡片,复习巩固。

  二、再读课文,深入品位。

  1,师:刚才大家生字掌握得真好!现在自己再自由地读一读课文,边读边想,搭船的鸟是什么鸟你喜欢这样的鸟吗,为什么?教师随着学生的发言,随机点拨,指导有感情地朗读。

  2,课件出示第2自然段中的“多么美丽的小鸟啊!”师:从这句话中,你能体会到什么?你想怎么读这句话?引导学生一边想小鸟的样子,一边读后面描写小鸟样子的句子。

  3,课件出示翠鸟图引导学生背诵这一段积累语言。

  4,如果你看到这样一只小鸟立在船头,你会产生什么想法?引导学生读第3自然段的问句。

  5,课件出示第四自然段,“一下子”,“没一会儿”说明了翠鸟的动作怎么样师指导朗读。

  6,最后通过妈妈的介绍,我知道了那只鸟叫“翠鸟”。由此可见,大自然也是我们学习知识的方法之一。师指导朗读第5自然段。

  三、积累与扩展。

  1,生背自己喜欢的段落,并说说为什么喜欢。

  2,把自己了解到的有关翠鸟的知识介绍给周围的伙伴。

  第三课时

  一、检查朗读情况,先指名读,再齐读。指名检查背诵情况。

  二、指导生字书写。

  1,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字型,观察笔画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让生试说笔画笔顺。

  2,认真描红,试写。提醒学生写字姿势及握笔姿势。

  3,实物投影学生写字作品,师生共同评价,争当“小小书法家”。

  4,对笔画和间架结构不好的进行修改。

  5,给生字组词或用生字说一句话。

  6,练习:边读边写。

  【教学反思】

  文章以“搭船的鸟”为题,“搭”是“乘、坐”的意思,“搭船”即“顺便乘坐船”。一个“搭”字使鸟儿具有了灵性,体现了鸟和人在自然中的和谐。我也正是抓住了这个字向学生提出问题,让学生理解 “搭”字在课题中的含义。李雨蒙站起来就说是 “搭窝”的意思,因为不是我要的答案,所以我没有说什么就让她坐下了。在这里我应该进行适当的评价,把问题留给学生,让他们学完课文后自己判断,这个字在课题中是不是她刚才说的意思。不过好在学完课文后我又让李雨蒙回答了一开始我提出的问题,使她和大家都真正明白了“搭”字的含义。

  在接下来的教学中,我让学生围绕小鸟的美丽和可爱展开讨论,它为什么美丽可爱?带着这个问题学生展开了激烈的讨论。感到“美丽”的是鸟的色彩:“红色”的长嘴,“翠绿”的羽毛。翅膀带一点“蓝色”。我又及时的让学生按照书中的写法进行了仿写,使学生在习作方面进行了锻炼。体现小鸟的可爱,学生能够抓住重点词语“一下子”、“没一会”。这两个词都是说翠鸟捕鱼速度快,用的时间短,学生在这里又补充了很多表示时间短的词语,如:“马上”“突然”“立刻”等,丰富了学生的词汇。“衔”体现了翠鸟捕鱼的技术很高,通过词语的替换,让学生理解了作者用词的巧妙。

  我通过一个个环环相扣的教学环节,力求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我觉得这节课从以下几个方面满足了学生的需要:一、让学生读课题后提出自己的疑惑,明确想学的内容,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欲望,,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二、通过抓重点词语,词语的替换,丰富学生的词汇量,体会作者用词是经过反复推敲的。三、仿写练习,教给了学生一定的写作方法,使学生的习作水*有了一定的提高。当然也有一些不尽人意的地方,以后在备课的时候不只要备教材,还应该备学生,在对学生的评价方面还需要下功夫,力求让自己的教学更上新台阶。

搭船的鸟教学设计3

  【教学设想】

  认识翠鸟,感受大自然的美丽神奇,教师引导与学生自主学习相结合,展开小组讨论,对课文的思想内容及情感进行体验、交流。感受人与动物和谐共处的美好境界,培养学生亲近自然、热爱自然的美好情感。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利用课件向学生展示一些人与动物和谐共处,互相亲近的照片或图片供学生欣赏。

  2.谈话导题:同学们都很喜欢小动物,下面老师给大家介绍一个新朋友,它不仅漂亮而且还特别聪明,它会搭船。

  板书课题(15搭船的鸟),齐读课题。

  3.质疑课题,看到课文的题目,你想知道什么?

  根据学生具体情况,预设以下几种答案:

  (1)是什么鸟要搭船?

  (2)这只鸟是什么样子的?

  (3)这只鸟为什么要搭船?

  (4)这只鸟搭船要去哪里?

  [设计意图:创设情境,调动学生的生活体验,x导入,使学生兴趣浓厚地投入到新课的学习中。]

  二、初读课文,识记生字。

  1.谈话过渡:同学们自由读课文,用序号标出自然段,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借助拼音朋友,也可以请教老师或同学。

  2.听范读课文的录音,要求学生听准字音。

  3.学生分段朗读课文,师生共同评价。

  4.生字宝宝被大家的读书声吸引,跳出来在课后排好队等着我们和它们交朋友呢,认识的字把拼音藏起来读,不认识的利用拼音和它打招呼。

  5.学生利用生字卡片小组内互读。

  6.利用大屏幕出示生字,学生齐读。小组内说认字好方法,学生互助识字。

  [设计意图:让学生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识字,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培养了其自主识字的能力、合作意识及良好的识字习惯。]

  7.检查识字,小组之内互查。(开小火车读)

  三、初读课文,识记生字。

  1.学生自由书写会写字,教师巡视。

  2.投影学生写字作品,师生评议。

  3.学生继续练习书写,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第二课时

  一、教师谈话导入,激趣促学。

  1.谈话解题:上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第十五课《搭船的鸟》一文的生字生词,这节课我们来学习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哪位同学能说一说“搭”是什么意思?“搭船”又是什么意思?

  2.指名同学说一说。

  3.教师评议并小结:那谁见过会搭船的小动物呢?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一位这样的朋友——一只会搭船的鸟。

  二、初学课文,把握课文整体内容。

  1.谈话过渡:请同学们边听课文录音,边思考下面的问题(投影出示问题):

  (1)搭船的鸟是什么鸟?

  (2)你喜欢这样的小鸟吗?为什么?

  2.学生听录音,然后分组讨论、交流问题。

  3.指名回答,教师小结。

  三、精读课文,深入认识翠鸟。

  1.认识小鸟的美丽。

  (1)请同学们找出文中描写小鸟样子美丽的段落,然后读一读,把你对小鸟的喜欢之情读出来。

  (2)学生自己找段落、读课文。

  (2)指名学生读一读自己找出的段落。

  (3)教师小结,并投影出示问题:“多么美丽啊!”由此你体会到了什么?你想怎样读这句话呢?

  (4)学生分组讨论交流,各组组长记录各组的讨论结果。

  (5)小组长汇报讨论结果,并读一读这句话。

  (6)课文是怎样描写小鸟美丽的?请同学们自己试着找一找有关的句子。

  指答(我看见一只彩色的小鸟站在船头,多么美丽啊!它的羽毛是翠绿的,翅膀带着一些蓝色,比鹦鹉还漂亮。它还有一张红色的.长嘴。)教师相机板书:彩色、羽毛、翅膀、嘴、比鹦鹉还漂亮。

  (7)谁见过鹦鹉,它长得什么样?(指名学生说一说。)

  (8)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课件出示鹦鹉的图片。(学生说说图片中鹦鹉的样子。)

  (9)鹦鹉的确很漂亮,可本文却说翠鸟比鹦鹉还漂亮,你们想不想看一看翠鸟的样子?

  (10)教师在学生的回答声中课件出示翠鸟的图片,学生通过直观的图片对比,加深对“比鹦鹉还漂亮”这句话的印象和理解。

  (11)请同学们用书上的话说一说翠鸟的样子,然后你们可以在组内互相说一说。(学生照着书上的内容描述小鸟的样子。)

  (12)经过刚才的练习,谁能不看书只看着翠鸟的图片说一说它的样子?(指名学生上前指着翠鸟的图片说一说它的样子。(然后学生在组内练习说)

  (13)再读“多么美丽啊”“比鹦鹉还漂亮”,你的体会和刚才比较有了什么变化?(指名回答,教师评议并小结:觉得这只小鸟更加美丽了,也更加喜欢这只小鸟了)。

  (14)教师范读课文第二自然段,然后学生练读。

  (15)现在我们试着把第二自然段背下来,组内成员比一比,看谁最先会背,组间比一比看哪组的学生都能会背。(学生按要求背诵。)

  (16)教师先指名背,然后指定小组一起背诵,教师及时给予鼓励。

  2.认识翠鸟的本领,学习第三、四、五自然段。

  (1)投影出示问题:如果你看到这样一只小鸟站在船头,你会产生什么想法?

  (2)学生分组说一说,组长记录下组内学生的想法。

  (3)分组汇报。

  (4)教师评议并小结:同学们的想法可真多呀!好奇的小作者,他的想法也不少,听老师把小作者的想法读一读。

  (5)老师范读,然后学生练读,读出作者的好奇和求知的x。

  (6)谈话过渡:你们想不想知道这只翠鸟在船上干什么?让我们带着这个问题一起来学习第四、五自然段。

  (7)老师范读,学生练读。

  (8)投影出示问题:读了这一段,你对小鸟又有了哪些新的认识?小作者的心理又是怎样的?

  (9)学生分组讨论、交流,然后分组汇报(小鸟还会捕鱼,而且动作灵活……)。

  (10)哪些词语能说明翠鸟捕鱼动作灵活?

  (11)指名回答,课件出示:我正想着,它一下子冲进水里,不见了。可是,没一会儿,它飞起来了,红色的长嘴衔着一条小鱼。它站在船头,一口把小鱼吞了下去。

  (12)现在你们知道小鸟在船上干什么了吧?(捕鱼)

  3.感悟翠鸟的灵性。

  (1)谈话过渡:小鸟搭船,它不但可以省去在雨中飞行的劳苦,还可以在船上休息,并且捕鱼,这真是一举多得呀!你觉得这样的小鸟怎么样?(很聪明)

  (2)教师小结:聪明体现在动物身上,我们还可以称之为“灵性”。小鸟搭船捕鱼还体现了小鸟和人在自然中的和谐。要想让动物和我们人类相处得更加和谐,我们每个人都应该保护动物,爱护大自然。

  四、总结全文,加深对翠鸟的认识。

  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了哪些收获?

  2.学生分组说一说,然后指名回答。

  3.学生朗读全文。

  五、课后作业。

  你们这节课的收获可真不少,让我们课下进一步了解翠鸟,问父母、查资料都可以。在下节课把你的新收获说给大家听,让同学们因为你的介绍,从而更加全面、详细地了解翠鸟这位好朋友!


三年级《搭船的鸟》教学设计3篇(扩展7)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搭船的鸟》教学设计3篇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搭船的鸟》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品读翠鸟外形描写和捕鱼动作姿态的句段,体会翠鸟的美丽和敏捷,感受到“我”观察的细致,初步体会留心观察的好处,学习细致观察的方法。

  3、利用学到的观察方法,学习细致观察一种动物的外形,并把观察所得记录下来。

  4、渗透人文主题:生活中并不缺少美,只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

  教学重点:

  通过品读翠鸟外形描写和捕鱼动作姿态的句段,体会翠鸟的美丽和敏捷。

  教学难点:

  感受“我”观察的细致,初步体会留心观察的好处。

  教学准备:

  1、课件

  2、其他动物的视频资料

  教学过程:

  一、名言导入

  本单元的开篇有这样一句话,我们一起读:到生活中不缺少美,……的眼睛。今天我们也带着这样一双眼睛,走进第15课,齐读课题:15、搭船的鸟

  二、雨天船上的场景

  1、这只会搭船的,有灵性的鸟儿究竟是一只什么鸟呢?

  2、这样一只翠鸟,作者是在什么场景下发现了它呢?

  3、翻开书64页,默读第一自然段,作者在雨天的船上观察了哪些事物,用圆圈圈出这些事物。汇报来,咱们一起再读一次。(师做强

  调)

  4、孩子们,看,这就是船舱,这是…这位船夫,作者不仅仅只观察到船夫,还观察到他穿着什么?在做什么?怎么得摇?

  作者从里到外,由整体到局部观察,除了观察到事物还观察周围环境怎么样?

  5、沙*啦指的是?你*时还听到了哪些声音?

  6、小作者不仅是用眼睛看了,和你们一样——善于用耳朵听,调动了自己的各种感官去感受周围的场景,让整个场景有声有色。

  7、捧书,我们再感受一下这场有声有色。

  8、孩子们,小作者对雨天船上的场景观察得非常细致,瞧,从船舱到(船篷),从蓑衣——(到橹),从——(我和母亲到船夫),从看到的——(到听到的),作者都观察到了,这就叫——处处留心。

  三、除了处处留心雨天的场景,接下来作者又观察了什么?(翠鸟的外形)

  1、它的外形是什么样的呢,用文中的一个词来概括。

  2、作者观察到翠鸟哪些部位美丽呢?用笔圈一圈

  3、这些部位到底美在何处呢?

  4、小作者抓住了翠鸟的什么来观察?(颜色)

  5、多美的翠鸟,比鹦鹉还漂亮,谁来读,再来,一起来!

  6、出示翠鸟图片,感受翠鸟的美。

  翠鸟色彩斑斓,五彩缤纷,它有——,有——(带着一些蓝色的翅膀),有——(红色的长嘴),作者留心甚至连翅膀带着一些蓝色这样细节的美都观察到了,谁来表扬表扬小作者?这就叫细致的观察。

  通过作者的细致观察,再转为细腻的文字,我们再来感受一下翠鸟的美丽。

  如此美的鸟儿,我们读来也不得不赞叹:

  我看见一只彩色的小鸟站在船头,多么美丽啊!(男女)

  9、小结:(出示第二自然段)孩子们,围绕着美丽,小作者细致观察了翠鸟各个部位,各个部位不同的颜色,只有像这样——处处留心,细致观察,才能留下清晰、深刻的印象。

  10、捧书,我们再来感受一下翠鸟的多彩和美丽。

  四、学习第3段,体会观察时要用心想。

  1、过渡:孩子们,这样一只美丽的翠鸟居然搭上了我们的船,小作者怎么想?它什么时候飞来的呢?读了这句你体会到?

  它站在那里做什么呢?难道……()

  2、你发现了什么?连用三个问句你体会到作者怎样的感受?

  3、带着疑问的语气读一读,除了疑问,体会到作者怎么样的心情?还有吗?

  4、看来,我们在观察时,除了用眼睛看,还要用心想。

  5、捧书,我们带着你一点点惊喜、有一丝丝疑惑和好奇再读读这个段落。

  6、小结:翠鸟随意得立于船头歇息,船夫在船头摇着橹,没人去打扰它,它也习惯了这份陪伴,人与鸟多么和谐。它究竟要做什么呢?(捕鱼)

  五、翠鸟捕鱼

  1、这是作者观察到的翠鸟捕鱼场景,用笔圈出表示翠鸟动作的词语。

  2、翠鸟捕鱼,就在刹那间,作者竟然把(冲飞衔站吞)都观察到了,你体会到作者怎么样?

  作者如此细致得观察,我们应该怎么读?

  3、孩子们,翠鸟(冲飞衔站吞)这一系列动作在很短的时间一气呵成,你体会到什么?(敏捷)我们又该怎么读?谁来把它的快读出来!

  4、翠鸟一瞬间完成这些动作不仅仅是敏捷,还如此连贯,一气呵成,捧书我们再来感受一下翠鸟捕鱼的精彩画面!

  5.除了这些动词我们感受到翠鸟的动作敏捷,一气呵成,你还能从哪些词语中体会到?(一下子,没一会,一口)

  这下又该怎么读?(男女)

  6、翠鸟如此一气呵成的动作,如此精彩的表扬,来再听老师读。你脑海里出现了什么画面?为什么这些文字能带给你这样的画面。(用上了这些表示动作的词语,这些表示时间短的词语)是呀,孩子们,如此画面得以呈现,这就是生动描写。

  六、提炼细腻描写

  1、老师也带来一只翠鸟,它藏在你们的抽屉里呢,赶快拿出来。

  3、默读《翠鸟》,横线勾出外形的句子,波浪线勾出动作的句子。

  4、相信同学们不仅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还有一双火眼金睛,边老师读课文里描写翠鸟外形和动作的句子,边看材料里勾画的句子,边听边看边想,两位作者在观察和表达上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你发现了什么相同的地方?

  是呀,都写了鸟儿的各个部位,作者还都写了什么?他们都观察到了这些部位和颜色(动作)。

  5、还有一位高人,只用了20个字就把翠鸟的机灵和可爱体现的淋漓尽致。听老师读这只翠鸟,后两句我们一起读?你感受到什么?

  6、正是因为作者的处处留心,细致观察,生动描写,用不同的表达方式流露出对翠鸟的喜爱,让这三只翠鸟栩栩如生,跃然纸上。

  7、孩子们我们也带着这样三个本领,看看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什么?

  8、看,这是切叶蚁,这是小丑鱼,这是金刚鹦鹉,好了……

  有许多有意思和美丽的事物在我们周围,课后用上今天学习的……,去呈现。老师期待着这些美在你们的笔下也能跃然纸上,栩栩如生。

  板书设计:

  搭船的鸟

  外形:美

  翠鸟

  捕鱼:能干、敏捷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搭船的鸟》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1.认识“鹦、鹉”等4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啦”,会写“搭、亲”等13个生字,会写“母亲、外祖父”等21个词语。

  2.通过描写翠鸟的语句,了解“我”对翠鸟的外貌、动作等所做的观察,感受“我”观察到的细致,初步体会细致观察的好处。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认识翠鸟,感受大自然的美丽神奇,感受人与动物和谐共处的美妙境界,培养学生亲近自然、热爱自然、保护自然的美好情感。

  【教学重点】

  学会文中的生字新词,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通过描写翠鸟外貌、动作的语句感受“我”留心观察周围的事物并做细致观察。

  【教学难点】

  初步体会细致观察的好处,感受人与动物和谐共处的美妙境界。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会认本课4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认识多音字“啦”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认识翠鸟,学习作者是怎样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重点)

  3.初步感知文意,了解课文内容。(难点)

  【教具准备】

  课件(笔顺动态演示朗读音视频)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导入类型:谜语导入。

  教师口述:身体小巧玲珑。羽毛鲜艳特别。鸣声清脆动听,疾飞捕鱼本领强,人人称它“叼鱼郎”。(谜底是一种鸟,你知道这是什么鸟吗?看那个聪明的小朋友最先猜到。)

  学生交流,教师小结——翠鸟。鼓励学生根据谜语的内容大胆想象,猜一猜,说一说翠鸟的样子,

  展示图片:

  教师提示:翠鸟属于鸟纲、翠鸟科。常栖息于溪涧边,以鱼为食。主要分布于我国中部和南部,为留鸟。翠鸟喜栖息在有灌丛或疏林的、水清澈而缓流的河溪、湖泊以及灌溉渠等水域。性格孤独,*时常独栖在近水边的树枝上或岩石上,伺机猎食,食物以小鱼为主,兼吃甲壳类和多种水生昆虫及其幼虫,也啄食小型蛙类和少量水生植物。*南方的翠鸟繁殖期为每年4~7月。翠鸟羽毛美丽,头顶羽毛可供作装饰品。但喜食鱼类,对渔业生产不利。

  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新的课文,课文内容与翠鸟有关,我们一起走进课文,去认识一下它吧!(板书课题:搭船的鸟学生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以学生喜欢的谜语入手,既拉近了学生与课本的距离,又自然地引入了新课,使孩子在轻松、自由的氛围中开始了学习,既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又为学生感悟人与动物的和谐埋下了伏笔。采用对话的形式让学生倍感亲切。】

  二、介绍作者

  郭风,原名郭嘉桂,*,祖籍福建莆田,1917~2010年,享年94岁。他把自己毕生的精力献给了散文、散文诗和儿童文学的创作事业,迄今已结集出版作品50多部。1936年毕业于莆田师范学校,1944年又毕业于福建师范大学中文系。全国劳模。*作家协会理事、名誉委员。1991年首批获得*授予为我国文化艺术事业做出突出贡献专家,1957年加入*作家协会。

  其作品《松坊溪的'冬天》被选入小学五年级下册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课本第7课,还被选入六年级上现代在小学语文第28课;《松坊溪的冬天》还被选入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自读课本,鄂教版六年级第14课;《长江》被选入北师大版初一下册第一课;《叶笛》(二章)被选入河大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九年级上册第四课;《钟楼读书》被选入小学五年级下册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鄂教版第5课。

  三、初读感知

  1.听范读。边听边画出文中的生字,注意生字的读音。

  2.学生初读。要求: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3.检查初读情况

  (1)认读生字

  练读词语,读生字,再组词。

  ①出示带生字的新词,让学生认读。

  父亲鹦鹉悄悄(重点指导生字后鼻音“鹦”等。)

  识记字形:

  加一加:婴鸟=鹦武鸟=鹉

  熟字对比:消悄

  ②你认为哪些词语易读错或难读,再反复读。

  指导读有关多音字的词语:沙啦难道注意读准“啦、难”的字音。

  (2)学习多音字:难(dìde)啦(lāla)

  练读一读下面的句子,看看你有什么发现?

  ①难道它要和我们一起坐船到外祖父家里去吗?

  难(dìde)

  nán1>不容易,做起来费事,如难处、难度、难点、难关、难熬、难耐、难产、难堪、难题、难以、难于、困难、畏难、急人之难等;

  2>不大可能办到,使人感到困难,如难免、难为、难保、难怪、难倒、难道、难能可贵等;

  3>不好,例如难听、难看。

  nàn1>灾祸,困苦,如难民、灾难、遇难、逃难、殉难、患难、遭难、避难、排扰解难等;

  2>仇怨,如排难解纷;诘责,质问,如发难、非难、责难等。

  ②天下着大雨,雨点打在船蓬上,沙啦、沙啦地响。

  啦(lāla)

  lā同“拉”。闲扯,闲谈。如:啦呱(闲聊);人人都愿意和他啦。

  la1>用在句末表示喜悦、赞叹、惊奇、气愤,如我们胜利地完成任务啦!这个比方妙极啦!这可使人感到奇怪啦!你瞧,他连优良作风都丢啦!

  2>用在句末,表示情况已经变化或将要出现新的情况。如:队长!我没找到老杨,他上工地去啦;他又要演出啦。

  3>用在句末,表示肯定、解释、劝止。如:你都听明白啦;有错,改了就行啦;这就别提啦。

  4>用在句末,表示疑问。如:你怎么啦?他往哪里走啦?

  5>用在列举的事项之后,表示停顿。如:口号声啦,锣鼓声啦,鞭炮声啦,响彻云霄;书啦,报纸啦,笔记本啦,钢笔啦,墨水啦,堆得满桌子都是。

  练读一读。

  ①这次洪水给人们造成了严重的灾(nàn)难,在救灾的过程中遇到很多困难(nán),但是我们都能克服。

  (3)理解词语

  练把词语和意思连起来。

  【船舱】像翡翠那样的绿色;青绿色。

  【船篷】覆盖在小木船上用来遮蔽日光和风的拱形物。

  【撸】用嘴叼着。

  【翠绿】船甲板下的内部空间,一般指船的载货舱。

  【衔着】比桨长大的划船工具,安在船尾或船旁。

  (4)指名读课文,检查朗读情况,看字音是否正确,句子是否通顺。

  【设计意图:让学生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识字,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培养了其自主识字的能力、合作意识及良好的识字习惯。】

  4.再读课文,理清顺序。

  (1)自由朗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写了什么?(本文以一个孩子的口气写了他在大自然中认识翠鸟的过程。)

  (2)梳理课文思路

  练填空:我和母亲坐着小船,到乡下外祖父家里去,天下着大雨,雨点打在船蓬上,沙拉、沙拉地响,后来雨停了,我看见一只彩色的小鸟站在船头。作者首先描写了鸟的(外形);接着描写了小鸟这位“不速之客”带给了“我”许多(遐想),文中用了四个问句充满了孩子的好奇与天真,充满了童趣;然后描写了鸟捕鱼时的(动态),“一下子冲进水里”,“没一会儿,它又飞出来了”,“一下子”,“没一会”表现了翠鸟飞行速度(快);最后通过妈妈的介绍“我”知道那只鸟叫“翠鸟”。

  四、学习“会写字”

  搭亲父沙啦响羽翠嘴悄吞哦捕

  1.学生字

  认读含有会写字的词语,读会写字,观察笔顺,掌握结构、音序、部首,组词,造句。

  2.指导书写

  (1)观察生字书写特点,交流。

  (“亲、翠、吞”,上下结构,上窄下宽。“搭、沙、啦、响、嘴、悄、哦、捕”左右结构,左窄右宽。“羽”左右结构,左右基本同宽。)

  (2)老师范写,重点指导上下结构的字“翠、吞”和左右结构的字“啦、嘴”,学生练写。

  搭:右上边是“艹”,不要写成“q”,“合”的撇和捺要舒展。

  亲:上边“立”要扁,下横长。下边不是“木”字,竖带钩。

  父:上边的撇和点要小,下边的撇和捺要交叉、舒展。

  沙:“少”的竖没有钩,撇在右点的下边起笔,要长。

  啦:整体要写紧凑。“口”要小,“扌”要窄一些。

  响:左边“口”要小,“向”的撇在横上边,下框要宽大,框内的“口”要居中。

  羽:左右要匀称,横折钩的横要短、竖要长,里边点要小,提要长。

  翠:上下两部分都要扁。“卒”下横要长,一竖在下横上边出头。

  嘴:“口”要小,偏上;右边两部分要写紧凑,“此”要扁,“角”里边是两横一竖。

  悄:“肖”要窄,上边点要小,撇稍长;“月”撇变为竖。。

  吞:横要短,撇和捺要舒展;下边“口”稍扁小。

  哦:“口”要小,“我”要窄长,右边的斜钩要长,右上角有一点。

  捕:左窄右宽,“甫”的上横要长,下框稍窄,中间一竖贯穿上下,右上角有一点。

  练学生练写,教师巡视指导。投影展示书写正确、美观的字词,相互借鉴。和课本对照,及时改正。

  五、课堂小结

  1.初读课文后,你对课文题目是怎样理解的?(文章以“搭船的鸟”为题,“搭”是“乘、坐”的意思,“搭船”即“顺便乘坐船”。)

  2.初读课文后,你感受到了什么?(读完这篇课文,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人与动物和谐共处的美妙境界。)

  六、当堂检测

  xxx

  七、课后作业

  xxx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2.认识翠鸟,学习作者是怎样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重点)

  3.感受人与动物和谐共处的美妙境界,培养学生亲近自然,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从而树立保护动物,保护环境的意识。(难点)

  【教具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课前导入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和课文进行了亲密接触。这节课,我们要深入了解课文,希望大家能和翠鸟成为好朋友。现在就让我们走进课文,看看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二、自读课文,整体把握。

  1.自由读课文,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2.小组讨论,交流。

  3.全班交流。(本文以一个孩子的口气写了他在大自然中认识翠鸟的过程。)

  三、品读释疑

  1.读课文,思考作者从哪几个方面写“我”喜欢这只翠鸟的?

  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个方面来描写我为什么喜欢这只鸟儿的。(板书:翠鸟的外形美丽捕鱼动作敏捷、捕鱼技术高超)

  2.画出描写翠鸟的外形和捕鱼动作的句子。

  (1)它的羽毛是翠绿的,翅膀带有一些蓝色,比鹦鹉还漂亮。它还有一张红色的长嘴。

  ①这段话是按照怎样的顺序描写翠鸟的?描写颜色的词语中体现了什么?(这段话按照从身体到头部的顺序写了翠鸟的外形特点,“翠绿”、“蓝色”、“红色”等词语体现了翠鸟颜色的鲜艳。)(板书:羽毛翠绿翅膀蓝色嘴红色)

  ②作者是怎样描写翠鸟的外形特点的?(文章通过两方面描写翠鸟的美丽。第一、翠鸟的颜色鲜艳美丽。第二、它比鹦鹉还漂亮。作者抓住颜色的词语按照从身体到头部的顺序来描写翠鸟外形的。)

  方法指导:抓重点词语想象理解课文:我们读描写翠鸟外形这一段文字的时候,可以抓住描写颜色的词,边读边想象翠鸟的样子,读完以后再说一说翠鸟的样子,这样就可以较好地理解课文。)

  ③指导朗读:在朗读中表现出翠鸟的漂亮、可爱,表达出对翠鸟的喜爱之情。(指名读、小组比赛读、齐读。)

  (2)我正想着,它一下子冲进水里不见了。可是,没一会儿,它又飞起来了,红色的长嘴里衔着一条小鱼。它站在船头,一口把小鱼吞了下去。

  ①这段话主要描写了什么?(这是对翠鸟捕鱼的动态描写。)

  ②你是怎样理解“一下子”“没一会儿”这两个词语的?这两个词语说明了什么?(“一下子”“没一会儿”是两个表示时间的词语,意思是很快,通过这两个词语说明翠鸟飞行的速度之快。)(板书:一下子没一会儿)

  ③找出描写翠鸟不予动作的词语,这些词语说明了什么?(“一下子冲进水里”“飞起来了”“衔着一条小鱼”“吞了下去”是四个表示动作的词语,这个四个瞬间的动词说明翠鸟捕鱼时动作很敏捷,技术高超。)(板书:冲飞衔吞)

  ④翠鸟捕鱼有什么特点?(第一、时间短;第二、动作敏捷。)

  ⑤指导朗读:在朗读中表现出翠鸟动作敏捷,表达出对翠鸟的喜爱之情。(指名读、男女生比赛读、齐读。)

  (3)全班交流,深入探究:

  ①作者是怎样写翠鸟的外形和捕鱼时的动作的?

  作者通过仔细观察,抓住描写颜色的词语来写翠鸟的美丽和使用准确的动词来表现翠鸟捕鱼动作敏捷和技术高超。

  ②文章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本文表达了作者对翠鸟的喜爱之情。

  3.深入探究:这是一只怎样的翠鸟?

  母亲告诉我这是翠鸟。哦,我明白了,这只翠鸟搭了我们的船,在捕鱼吃呢。

  阅读课文的结尾,结合课文题目交流:

  ①“搭”是“什么意思?(“搭”是“乘、坐”的意思。)

  ②“搭船”是什么意思?(“搭船”即“顺便乘坐船”。)

  ③一个“搭”字体现了什么?(一个“搭”字使鸟儿具有了灵字,体现了鸟和人在自然中的和谐。)

  ④“这只翠鸟搭了我们的船,在捕鱼吃呢。”在全文起什么作用?你从中领悟到什么?(“这只翠鸟搭了我们的船,在捕鱼吃呢。”篇末点题,使翠鸟的可爱,童心的可贵都跃然纸上。让学生领悟到人与动物相处的快乐,激发保护动物,保护大自然的情感。)

  4.你喜欢这只翠鸟吗,为什么?(我非常喜欢这只翠鸟,因为它是一只漂亮的,充满灵性的鸟儿。)

  5.指导朗读: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提出的开放性问题,把学习的主动权充分交给了学生,既有利于学生整体把握课文,又有利于学生自己在读中品味和体验,留给了学生读书、感悟的余地。】

  四、总结主旨。

  1.本文写了什么?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本文通过对翠鸟外形和捕鱼动作的描写,让学生感受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境界,培养学生亲近自然,热爱自然的美好情感,并且呼吁人类与动物和谐相处。(板书: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五、学习写作方法。

  1.作者是怎样把翠鸟生动形象地写出来的?

  抓动物的外形进行描写:本文作者在描写翠鸟时,通过观察翠鸟的外形和捕鱼的动作进行描写,先通过鲜艳颜色的词语写出了外形美丽的特点,再通过抓住准确的动词,使翠鸟高超的捕鱼技术跃然于纸上。

  2.举例:

  翠鸟喜欢停在水边的苇秆上,一双红色的小爪子紧紧地抓住苇秆。它的颜色非常鲜艳。头上的羽毛像橄榄色的头巾,绣满了翠绿色的花纹。背上的羽毛像浅绿色的外衣。腹部的羽毛像赤褐色的衬衫。它小巧玲珑,一双透亮灵活的眼睛下面,长着一张又尖又长的嘴。----选自《翠鸟》

  3.练一练:你喜欢什么小动物?认真观察,写写动物的外形。

  六、课堂小结。

  1.本文以一个孩子的口气写了他在大自然中认识翠鸟的过程,字里行间充满了一颗童心对自然的爱。让我们感受到人与动物和谐共处的美妙境界,从而让我们树立保护动物,保护环境的意识。并学习了作者是怎样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

  七、主题延伸。

  1.“与动物和谐相处”是人类永恒的话题,我还可以在课外阅读中找一找这样的文章读一读,也可以写一两句保护动物的标语。

  2.保护动物的标语:

  (1)动物是人类的朋友,保护动物,也是保护人类共同的家园。

  (2)爱护鸟儿吧!不要让树木感到孤独。

  八、推荐阅读。

  本课推荐阅读《翠鸟》《麻雀》

  (一)阅读《翠鸟》思考:

  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描写翠鸟的?

  (二)阅读《麻雀》思考:

  文中的小麻雀遇到了什么危险?你是从哪句话看出来的。

  九、当堂检测

  (选做)

  课后反思

  成功之处:利用谜语创设情境,调动学生的生活体验,激情导入使学生兴趣浓厚地投入到新课的学习中。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学习课文,再以小组形式汇报,激发学生竞争意识,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自主性,给学生自读自学的空间,充分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优势,实现多种评价形式相结合。翠鸟这种小动物同学们大多没有见过,在出示谜底后,我并没有急于出示图片,而是让同学们根据谜语内容想象翠鸟的样子,然后出示图片,此时想象与真实之间形成了差距,学生对翠鸟的印象就更加深刻了,喜爱之情犹然而生,此时再读课文,学生的真情自然流露。

  不足之处:在课堂教学中要巧妙的安排教学环节。对于三年级的孩子来说无数的好奇和遐想充满着他们的小脑袋。揭示了课题后,引导学生带着问题读课文,鼓励学生在读书中发现问题。这样不仅训练了学生捕捉信息的能力,更把学生很自然地带入到了文本中,为以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搭船的鸟》教学设计3

  设计理念:

  1、双线提升:既要感受到作者观察的细致,又要从中感受到大自然的美,语言的美。

  2、实践学习:指导学生品味语言,感受观察的细致之处,进而阅读和品评拓展作品,感受细致观察的妙处。

  教材解析:本文是第五单元的第一课,本单元立足生活、放眼自然,旨在寻找和发现更多的美。同时结合不同的文本,让学生体会坐着细心观察周围事物的奇妙发现和感受,体会文字的表达效果。进而通过例文研读,提升学生的习作能力。这篇课文篇幅不长,但却是学生认识“细致观察”的第一篇文章,要通过阅读分清一般叙述和细致观察的区别,进而抓住重点词句感受这份细致所在及其表达效果,初步了解细致观察可以从环境、外形、行为入手,去发现生活中的美好。能够抓住重点词语联想动态情景,体会文中这只鸟儿的伶俐,感受作者文字的准确性。本文能够激发在生活中观察的意识,提升观察和描写的能力,既有利于学生的阅读理解,又有利于学生的写作素材积累和方法提升。

  生情分析: 三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自主识字学词的能力,对于文中出现的富有地域特色的词语可以通过图文了解。对于“细致观察”有初步的认知,但是还需要提升准确的判断力,提升语言的感受力,对于“细致观察”的不同方面、有效方法、文字表述等还要有更加具体、系统的认知和实践。

  教学目标:

  1、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这只搭船的鸟外形特点和捕鱼本领,感受作者对鸟儿的喜爱之情。

  2、能够结合文本认识细致描写,指导细致描写可以从不同的方面入手,例如鸟儿的外形和动作等。

  3、通过品味带有动作的重点句,想象翠鸟捕鱼的情景,感受翠鸟的敏锐、伶俐,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性。

  教学重点:

  结合课文内容,认识并品味细致观察,了解观察的不同角度,体会用词的准确性。

  教学难点:

  感受细致描写中语言描述的准确性。

  教法:比较阅读法

  学法:边读边想象、对比辨析法

  教师准备:教学课件

  学生准备:自读课文

  课时安排:第二课时

  学习过程:

  一、复习导入:

  1、词语检测:搭船 沙*啦 羽毛 羽毛 长嘴

  静悄悄 吞下去 捕鱼

  2、 “搭船的鸟”指的是翠鸟,题目的特别之处,体现了作者与鸟相遇的`方式,随机观察的好习惯。

  二、学习课文:

  1、认识细致观察,体会语言差异:

  (1)在文字描述中,有时候我们选择简单描述,有时候就要细致观察了。看看大家能不能分清楚这两种方式。

  出示第一段:自己读读看,说说哪一句可以算作细致观察。

  学生交流:

  “天下着大雨,雨点打在船篷上,沙*啦地响。”属于细致观察,因为“打”字带来的力度,“沙*啦”听到的声音。

  “船夫披着蓑衣在船后用力地摇着橹。”属于细致观察,因为看到人物的衣着,跟感受到他的力量。

  (2)教师小结提示:只要是用准确的词语描述事物具体的一方面,就是细致观察。第一段对环境和船夫做了细致观察。

  2、寻找细致观察,体会语言魅力:

  (1)自读课文其他段落,在你认为是细致观察的语句旁边标注“Δ”,看看作者还对哪些事物做了细致观察。

  (2)同桌交流:说说你的阅读发现,把句子读给同桌,说说细致在哪里。

  (3)全班交流:

  预设1:翠鸟的外形

  它的羽毛是翠绿的,翅膀上带着一些蓝色,比鹦鹉还漂亮。它还有一张红色的嘴。

  (抓住颜色特点来写外形。)

  教师追问:“我看见一只彩色的鸟站在船头,多么美丽呀!”是不是细致描述?

  引导学生了解“彩色”是外形概括,“美丽”是感觉概述。

  预设2:翠鸟捕鱼

  我正想着,它一下子冲进水里,不见了。课时,没一会儿,它飞起来,红色的长嘴衔着一条小鱼。它站在船头,一口把小鱼吞了下去。

  抓住了翠鸟的动作来写捕鱼的过程。你能用自己的话说说嘛?

  (教师引导想象画面,体会翠鸟的敏捷伶俐。)

  对比体会:你觉得哪个字用的最妙?“冲”的力量和速度,“吞”所展现的整个、快速吃下去的样子。

  教师小结:描写一只鸟,外形和动作都可以很细致。

  三、拓展阅读:

  其实,还有一位作家也喜欢翠鸟,看看它是怎么写的,说说什么地方写得细致。

  (课件出示《翠鸟》文本,自读,组织交流。)

  四、布置作业:

  1、阅读一篇写鸟的文章,看看哪里做了细致观察。

  2、尝试自己观察一处景物或者一种动物,尽量做到细致观察,看看有没有奇妙的发现。

  板书设计:

  搭船的鸟

  一般描述 细致观察

  环境 角色 外形 动作


三年级《搭船的鸟》教学设计3篇(扩展8)

——三年级《父亲树林和鸟》教学反思3篇

三年级《父亲树林和鸟》教学反思1

  第一遍听薛法根老师的《父亲、树林和鸟》,只觉得薛老师的课上得十分扎实,设计巧妙;昨天又听了一遍,感觉大有不同。我发现,薛老师照顾到了每个学生,有一个胆小的男孩回答上了一个问题,薛老师问他:“你要不要奖励?”小男孩腼腆地说:“不要。”薛老师笑了笑,又问他了一遍,小男孩说:“要。”薛老师就继续让他说了两个点,然后笑盈盈地让全班同学把热烈的掌声送给了他。我发现,这个小男孩都没有笑,但过了几秒,他脸上露出了一丝骄傲的笑容。什么是最有效的奖励呢?我为了激励孩子们发言,试过很多种办法,比如:奖励孩子图书,奖励他们加分券,奖励他们甜甜的糖果。而听了薛法根老师这堂课,我发现多贵的物质奖励多比不过精神奖励,薛老师发自内心的精神奖励才是最贵的奖励,它让孩子获得了自信与学习的快乐。

  毋庸置疑,薛法根老师的设计也十分巧妙。对于一线老师而言,语文课的第一个问题一定要处理课后题。但如何把课后题巧妙地设计在自己的教学环节中呢?薛老师做了完美的阐释。课后第三题是修饰语连用,薛老师将这一个题放入了开头。他的导入开门见山,让学生直接从朗读中体味语言的魅力与美感。而且,薛老师用了“逐词叠加”的方法,并让学生进行了说话练习。薛老师将课后第一题和第二题进行了整合,提出了两个问题“父亲像一个猎人”“父亲像一个猎人,但不是一个猎人”,让学生从课文中寻找这个问题的线索。对于三年级学生老说,概括文章主要内容还有点儿难。薛老师给学生搭建了语言支架。之后,薛老师又让学生找到了课文的关键句。学生便把握住了课文的主要结构。

  “取法于上,仅得其中;取法于中,不免为下”。在我仿课的过程中,有生成点,也有遗憾的地方。最大的进步就是关注到了学生,我仿照薛老师仔细倾听孩子们的表达,并让其他孩子对他们报以最大程度的掌声与鼓励。三个*时不太敢发言的男生,在*时的语文课上,他们不是神情呆滞就是愁眉紧锁;而这节课上,我看到了他们的笑容。原来,最贵的奖励,就是抓住孩子们进步的一个点,对他们进行真诚地赞扬。当然,我也对薛老师的一个环节进行了改变。我提出了一个问题“父亲像不像一个猎人”,把问题抛给了学生,学生们进行了辩论。小A说“从‘凝神静气’就可以看出,父亲像个猎人。因为他和猎人一样,在鸟儿飞起来前是静悄悄的。”小B反驳道:“父亲不像个猎人。父亲为什么‘凝神静气’呢?因为他在观察鸟儿,他喜爱鸟儿,生怕惊动鸟儿!”小c观察到了插图,说:“父亲不像猎人,因为插图中他戴个眼镜,看起来文绉绉的。”虽然这个环节的设计可能不太严谨,但孩子们的思索与辩论成了这节课的亮点。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自己许个小小的心愿吧:愿未来的每堂课上,我都能带着反思进教室,带着更多反思出教室

三年级《父亲树林和鸟》教学反思2

  这是一篇精读课文,课文生动地讲述了父亲一生最喜欢树林和唱歌的鸟的故事,表达了爱鸟、护鸟的思想感情。通过本课的学习,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理解课文内容,指导用“舒畅”“快活’造句。同时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课文内容分为两部分来理解,第一部分(第一自然段)概括地讲父亲一生最喜欢树林和唱歌的鸟。第二部分(从“童年时“到结束)具体讲父亲怎样喜爱树林和鸟。

  根据本课的教学目标,我在上课时,先让学生反复读课文,把课文读顺、读通、读正确,注意读好课文中的长句子。引导学生运用“多读多想“的.方法,弄懂课文所讲的内容,弄清课文前后两部分的联系。我以谈话导入新课,让学生畅谈感受,渲染与课文相对应的气氛,形成了一个心理场,直接作用域学生,让学生去感受,促使学生进入具体的课文情境。在学生初步感知课文的基础上教给学生学习语文的方法,引导学生抓住文中的关键词深入学习课文。如“我茫然地望着凝神静气像树一般兀立的的父亲。”“茫然”形容完全不了解或不知所措的样子,那我为什么茫然地望着父亲?学生却不大理解。所以在讲解时我让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茫然”和“凝神静气”。“我”并没有看见看见一只鸟飞,也没有听到一声鸟叫,父亲却说林子里不少鸟。“我”不明白父亲为什么这么说,所以茫然地望着父亲。父亲凝神静气地站在树边,从中可以体会到父亲不想惊动鸟,看出父亲对小鸟的喜爱。而在最后“我’听了父亲的话,为什么心里掠过一阵沉重,也由衷的地感到高兴?学生在理解这句时能体会到的只是第一层意思,我心情的沉重是因为小鸟在黎明飞翔时最容易被猎人打中,而对于我又由衷的高兴却无法理解,在讲这部分时,让学生联系前面所提到的父亲一生喜欢小鸟,对小鸟非常了解,而且他不是猎人,是不会去伤害小鸟,这样学生理解起来就容易多了。通过引导学生学会联系上下文,学会与文本对话,抓住重点词句,深入感受父亲知鸟爱鸟。促使学生达到感情的`熏陶。

  不足之处:

  1、老师讲的太多,学生发言不大积极。

  2、朗读的太少。


三年级《搭船的鸟》教学设计3篇(扩展9)

——三年级语文父亲树林和鸟教学反思3篇

三年级语文父亲树林和鸟教学反思1

  本篇课文充满了童真童趣。阅读它,仿佛自己也会回归到一个孩子。更喜欢的是和孩子们一起走进课文,享受童思的飞扬,童言的奇妙。今天,教学《父亲、树林和鸟》,随着文本,我们来到了一个雾蒙蒙的树林。很安静。有“我”,有“父亲”。

  “我”看不见一只鸟飞也听不到一声鸟叫,父亲却说有不少鸟。“神”的是父亲刚说鸟要唱歌了,果真就听到了鸟的歌唱。父亲还说鸟有鸟味,父亲还知道鸟最快活的时候和最容易受到伤害的时候。在“我”的眼里父亲真是鸟的专家,鸟的知音,鸟的爱好者。

  阅读这样的文本,犹如温习着一个古老而真切的童话。每一个字符中流淌的是人与自然本应和谐相融的片片情愫。

  之前听过别的老师说这是一片难上的课文,有些高年级课文的味道,作为三年级的孩子来理解有一定的难度。于是,我在充分预设的基础上,引领大家反复诵读,用心体味。我并不在于挖掘的意蕴有多深,而在于情感的流露有多真。

  在听完课文录音后,我板书了“父亲鸟”,要求中间加一个词语。

  孩子们说出了“父亲爱鸟。”“父亲喜欢鸟”。“父亲关心鸟。”点着头,表示着我的满意。这时,骆思佳举起了小手,“我觉得可以加了解,父亲了解鸟。”

  “了解!真是一个好词!”。于是,我们牵着“爱”的情脉,踏上“喜欢”的林荫,去寻找一份“关心”,一份“了解”。

  孩子们的世界就是多姿多彩,一经打开心窗,清新的小花便会探出头来,惹你喜爱不已。如下面一段文字的品读:父亲指着一根树枝对我说:“看那里,没有风,叶子为什么在动?嗯,还有鸟味。”父亲的话音很轻,生怕惊动了鸟。“父亲在观察叶子的动静中就知道林中有鸟儿,说明他很关心鸟。”“我从话音很轻,看出父亲非常非常爱鸟。如果大声会吵着了鸟儿。”“我从生怕惊动了鸟儿,看出父亲很了解鸟。因为现在是雾蒙蒙的清晨,也许小鸟还在睡觉呢。”

  “父亲那么的爱鸟,又是那么的了解鸟,父亲一定知道此刻的鸟儿正在做什么。你们能猜想一下吗?”“也许鸟妈妈鸟爸爸刚刚醒过来,正伸着懒腰呢。”“也许鸟宝宝还在甜甜的睡梦中,与花蝴蝶嬉戏,呵呵……”“也许刚起床的鸟儿正在梳理着蓬松的羽毛。”“也许……”

  “哦,为了不打搅鸟儿的梦,为了不惊扰鸟儿的安闲,所以父亲的.话音这么的轻轻。来,谁会读好父亲的话?”无需多讲,朗读的时候,孩子们的声音很轻柔很投入很动情。在品闻“鸟味”时,有孩子说:“鸟味是树上飘下的一根羽毛,还带着淡淡的体温。”“鸟味是晨雾中飘来的一股暖流,只有父亲一样的鸟的知音才会闻得到。”在感悟“快活”时,有孩子说:“鸟儿唱歌是父亲最快活的时候,那么父亲是鸟的朋友。朋友才会快乐着朋友的快乐。”在研究“我真高兴,父亲不是猎人”时,有孩子说:“如果父亲是猎人的话,那么他一天就会打中许许多多的鸟儿。”“我真高兴是因为父亲那么的爱着鸟了解鸟。”“我真高兴,传达的是这个小男孩也是那么的爱鸟。”……

  “是呀,我们相信‘我’不仅仅是一个爱鸟者,还将在父亲的影响下成为一位鸟的知音,鸟的朋友。”

  课快结束了,孩子们纷纷表达着心中的想法。“星期天,我要和小伙伴们到树林里听小鸟唱歌。”“我要买一些鸟的书来看,来了解鸟的习性。”“树林没有了鸟儿,天空没有了鸟儿,这个世界不再美丽了。”“我们可以成立红领巾护卫队,解救受伤的小鸟……”

  孩子们的话语是稚气的纯真的,祝愿他们能把课堂中升腾出的一份份美丽情愫积淀起来,然后饱蘸心灵的笔墨,将生命里的“爱”字书写得越来越醒目。


三年级《搭船的鸟》教学设计3篇(扩展10)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搭船的鸟》教学设计 (菁选3篇)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搭船的鸟》教学设计1

  【教学设想】

  认识翠鸟,感受大自然的美丽神奇,教师引导与学生自主学习相结合,展开小组讨论,对课文的思想内容及情感进行体验、交流。感受人与动物和谐共处的美好境界,培养学生亲近自然、热爱自然的美好情感。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利用课件向学生展示一些人与动物和谐共处,互相亲近的照片或图片供学生欣赏。

  2.谈话导题:同学们都很喜欢小动物,下面老师给大家介绍一个新朋友,它不仅漂亮而且还特别聪明,它会搭船。

  板书课题(15搭船的鸟),齐读课题。

  3.质疑课题,看到课文的题目,你想知道什么?

  根据学生具体情况,预设以下几种答案:

  (1)是什么鸟要搭船?

  (2)这只鸟是什么样子的?

  (3)这只鸟为什么要搭船?

  (4)这只鸟搭船要去哪里?

  [设计意图:创设情境,调动学生的生活体验,x导入,使学生兴趣浓厚地投入到新课的学习中。]

  二、初读课文,识记生字。

  1.谈话过渡:同学们自由读课文,用序号标出自然段,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借助拼音朋友,也可以请教老师或同学。

  2.听范读课文的录音,要求学生听准字音。

  3.学生分段朗读课文,师生共同评价。

  4.生字宝宝被大家的读书声吸引,跳出来在课后排好队等着我们和它们交朋友呢,认识的字把拼音藏起来读,不认识的利用拼音和它打招呼。

  5.学生利用生字卡片小组内互读。

  6.利用大屏幕出示生字,学生齐读。小组内说认字好方法,学生互助识字。

  [设计意图:让学生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识字,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培养了其自主识字的能力、合作意识及良好的识字习惯。]

  7.检查识字,小组之内互查。(开小火车读)

  三、初读课文,识记生字。

  1.学生自由书写会写字,教师巡视。

  2.投影学生写字作品,师生评议。

  3.学生继续练习书写,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第二课时

  一、教师谈话导入,激趣促学。

  1.谈话解题:上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第十五课《搭船的鸟》一文的生字生词,这节课我们来学习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哪位同学能说一说“搭”是什么意思?“搭船”又是什么意思?

  2.指名同学说一说。

  3.教师评议并小结:那谁见过会搭船的小动物呢?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一位这样的朋友——一只会搭船的鸟。

  二、初学课文,把握课文整体内容。

  1.谈话过渡:请同学们边听课文录音,边思考下面的问题(投影出示问题):

  (1)搭船的鸟是什么鸟?

  (2)你喜欢这样的小鸟吗?为什么?

  2.学生听录音,然后分组讨论、交流问题。

  3.指名回答,教师小结。

  三、精读课文,深入认识翠鸟。

  1.认识小鸟的美丽。

  (1)请同学们找出文中描写小鸟样子美丽的段落,然后读一读,把你对小鸟的喜欢之情读出来。

  (2)学生自己找段落、读课文。

  (2)指名学生读一读自己找出的段落。

  (3)教师小结,并投影出示问题:“多么美丽啊!”由此你体会到了什么?你想怎样读这句话呢?

  (4)学生分组讨论交流,各组组长记录各组的讨论结果。

  (5)小组长汇报讨论结果,并读一读这句话。

  (6)课文是怎样描写小鸟美丽的?请同学们自己试着找一找有关的句子。

  指答(我看见一只彩色的小鸟站在船头,多么美丽啊!它的羽毛是翠绿的,翅膀带着一些蓝色,比鹦鹉还漂亮。它还有一张红色的长嘴。)教师相机板书:彩色、羽毛、翅膀、嘴、比鹦鹉还漂亮。

  (7)谁见过鹦鹉,它长得什么样?(指名学生说一说。)

  (8)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课件出示鹦鹉的.图片。(学生说说图片中鹦鹉的样子。)

  (9)鹦鹉的确很漂亮,可本文却说翠鸟比鹦鹉还漂亮,你们想不想看一看翠鸟的样子?

  (10)教师在学生的回答声中课件出示翠鸟的图片,学生通过直观的图片对比,加深对“比鹦鹉还漂亮”这句话的印象和理解。

  (11)请同学们用书上的话说一说翠鸟的样子,然后你们可以在组内互相说一说。(学生照着书上的内容描述小鸟的样子。)

  (12)经过刚才的练习,谁能不看书只看着翠鸟的图片说一说它的样子?(指名学生上前指着翠鸟的图片说一说它的样子。(然后学生在组内练习说)

  (13)再读“多么美丽啊”“比鹦鹉还漂亮”,你的体会和刚才比较有了什么变化?(指名回答,教师评议并小结:觉得这只小鸟更加美丽了,也更加喜欢这只小鸟了)。

  (14)教师范读课文第二自然段,然后学生练读。

  (15)现在我们试着把第二自然段背下来,组内成员比一比,看谁最先会背,组间比一比看哪组的学生都能会背。(学生按要求背诵。)

  (16)教师先指名背,然后指定小组一起背诵,教师及时给予鼓励。

  2.认识翠鸟的本领,学习第三、四、五自然段。

  (1)投影出示问题:如果你看到这样一只小鸟站在船头,你会产生什么想法?

  (2)学生分组说一说,组长记录下组内学生的想法。

  (3)分组汇报。

  (4)教师评议并小结:同学们的想法可真多呀!好奇的小作者,他的想法也不少,听老师把小作者的想法读一读。

  (5)老师范读,然后学生练读,读出作者的好奇和求知的x。

  (6)谈话过渡:你们想不想知道这只翠鸟在船上干什么?让我们带着这个问题一起来学习第四、五自然段。

  (7)老师范读,学生练读。

  (8)投影出示问题:读了这一段,你对小鸟又有了哪些新的认识?小作者的心理又是怎样的?

  (9)学生分组讨论、交流,然后分组汇报(小鸟还会捕鱼,而且动作灵活……)。

  (10)哪些词语能说明翠鸟捕鱼动作灵活?

  (11)指名回答,课件出示:我正想着,它一下子冲进水里,不见了。可是,没一会儿,它飞起来了,红色的长嘴衔着一条小鱼。它站在船头,一口把小鱼吞了下去。

  (12)现在你们知道小鸟在船上干什么了吧?(捕鱼)

  3.感悟翠鸟的灵性。

  (1)谈话过渡:小鸟搭船,它不但可以省去在雨中飞行的劳苦,还可以在船上休息,并且捕鱼,这真是一举多得呀!你觉得这样的小鸟怎么样?(很聪明)

  (2)教师小结:聪明体现在动物身上,我们还可以称之为“灵性”。小鸟搭船捕鱼还体现了小鸟和人在自然中的和谐。要想让动物和我们人类相处得更加和谐,我们每个人都应该保护动物,爱护大自然。

  四、总结全文,加深对翠鸟的认识。

  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了哪些收获?

  2.学生分组说一说,然后指名回答。

  3.学生朗读全文。

  五、课后作业。

  你们这节课的收获可真不少,让我们课下进一步了解翠鸟,问父母、查资料都可以。在下节课把你的新收获说给大家听,让同学们因为你的介绍,从而更加全面、详细地了解翠鸟这位好朋友!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搭船的鸟》教学设计2

  学习目标

  1.正确书写“搭、父、嘴”等13个生字,会认“父、啦、鹦、鹉、悄”五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认识翠鸟,感受大自然的美丽神奇。

  评价任务

  任务一:正确书写“搭、父、嘴”等13个生字,会认“父、啦、鹦、鹉、悄”五个字。

  任务二: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任务三:认识翠鸟,感受大自然的美丽神奇。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评价要点

  一、复习巩固。

  1.指名分段读课文。

  2.开火车认读生词。

  二、精读读感悟。

  出示阅读要求:请同学们自己自由读一读课文,边读边想:搭船的鸟是什么鸟?这只鸟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你喜欢这只鸟吗?可以用铅笔画出你喜欢的句子和词语,把你喜欢的句子自己读一读。

  1.小组内交流一下你所画的语句,互相读一读,说说为什么喜欢?

  2.班级内汇报。

  准确读出本课生字新词,并会写生字。(评价目标一)

  三、重点句段指导。

  1.你知道这只鸟长什么样子吗?(生说后,出示鸟样子的句子)

  板书:嘴——红色

  羽毛——翠绿

  翅膀——蓝色

  得出:外形美丽(根据板书引导学生背诵第二自然段)

  2.如果你看到这样一只小鸟立在船头,你会产生什么想法?引导学生读第3自然段的问句。

  3.“我”发现翠鸟后仔细观察它可爱的样子,找到描写翠鸟样的句子后反复读一读。(生读)

  4.“一下子”、“没一会儿”说明了翠鸟的动作怎么样?

  板书:一下子没一会儿

  得出:动作迅速、敏捷。

  5.读下面这段话,注意加点的词语,想象翠鸟捕鱼的情景。

  “我正想着,它一下子冲进水里,不见了。可是,没一会儿,它飞起来了,红色的长嘴衔着一条小鱼。它站在船头,一口把小鱼吞了下去。”

  师指导朗读。

  6.最后通过妈妈的介绍,我知道了那只鸟叫“翠鸟”。由此可见,大自然也是我们的老师。师指导朗读第5自然段。

  7.小翠鸟居然敢站在船头,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8.指导学生朗读全文。

  指导学生能够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评价目标二)

  四、拓展阅读。

  1.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展示给同桌,可以说说为什么喜欢?

  2.把自己了解到的有关的翠鸟的知识介绍给自己的伙伴。

  附:板书设计

  搭船的鸟

  长嘴——红

  美丽羽毛——翠绿

  翠鸟翅膀——蓝色

  本领高一下子没一会儿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搭船的鸟》教学设计3

  教学目标:

  1.会认4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掌握多音字“啦”。正确认读本课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认识翠鸟,感受人与动物和谐共处的美妙境界,培养学生亲近自然,热爱自然的美好情感。

  4.继续培养学生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认识翠鸟,感受人与动物和谐共处的美妙境界,培养学生亲近自然,热爱自然的美好情感。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质疑激趣,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鸟会搭船,奇怪不奇怪?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搭船的鸟》,看看会搭船的是什么鸟?(板书课题)提出问题,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兴趣浓厚地投入到新课的学习中。

  二、初读课文,识记生字

  1.师:同学们自由读课文,标出自然段,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借助拼音朋友,也可以请教老师或同组同学,把课文读正确、流利。

  2.学生互助识字,交流识字方法。

  3.课件出示典型字,指名口头组词。

  4.小组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

  要求:声音洪亮、正确流利、同学爱听。

  5.检查朗读,以小组汇报的形式,汇报时可自定齐读人数,也可以选一名同学代表本组朗读,听后其他同学随机评价。

  6.更换语境,出示含有生字的其它句子,让学生再认。

  7.脱离语境,小组长检查组内识字情况。让学生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识字,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培养了其自主识字的能力、合作意识及良好的识字习惯。

  以小组形式认读课文,再以小组形式汇报,激发学生竞争意识,调动学习的积极性。

  更换语境,强化生字的再认。

  三、初读课文,初步感知

  师:自由阅读课文,看看搭船的鸟是什么鸟?你喜欢这样的小鸟吗?为什么?从课文中找出相关的语句,说一说。问题的提出可以使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文章内容。

  第二课时

  一、深入品位,理解课文

  1.指导有感情地朗读。

  “多么的美丽。”从这句话中你能体会到什么?(作者对小鸟的赞美之情)

  你想怎么读这句话?

  2.出示翠鸟图片,结合第2自然段,观察翠鸟的外形,引导学生感受翠鸟的美丽。

  3.如果你看到这样一只小鸟立在船头,你会产生什么想法?

  预设:它站在船头做什么呢?

  它愿意和我交朋友吗?……

  4.引导学生读好文章第3自然段的问句,体会“我”天真好奇的童心。

  5.读第4四自然段时,引导学生透过“一下子”、“没一会儿”想像翠鸟的动作,体会小作者好奇欢快的心理。

  引导学生一边想象小鸟的样子,一边读后面描写小鸟样子的句子。使学生进入情境,自由发散思维,有利于自由在读中品位和体验,留给了学生读书感悟的余地。

  二、积累与扩展

  把自己了解到的有关翠鸟的知识介绍给周围的伙伴。

  三、识记生字

  1.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识字方法,然后进行小组间交流。

  2.利用动作识记“搭”、“吞”。

  3.指导书写时,引导学生注意每个字的间架结构,看清每个字的占格位置,把字写匀称美观。强调:“舱”这个字要注意“舟”字旁的横不能写出头。

  在指导中注意老师的示范,便于学生模仿,有助于提高学生的书写水*,掌握汉字结构规律和特点,写出美观的字。

  四、课外阅读

  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语言积累,发展语感。

  板书设计:

  搭船的鸟

  嘴 红色

  美丽 羽毛 翠绿

  翠鸟 翅膀 蓝色

转载请备注原文地址:https://www.t7t8.net/jiaoan/672295.html
移动端网站原文地址:https://m.t7t8.net/jiaoan/6722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