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t7t8网 >  教案 >《蜡烛》优秀教案优秀7篇 蜡烛的变化优秀教学设计

《蜡烛》优秀教案优秀7篇 蜡烛的变化优秀教学设计

更新时间:2023-01-15 02:33:30 点击: 来源:yutu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总归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分享了7篇《蜡烛》优秀教案,希望对于您更好的写作蜡烛教案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蜡烛》优秀教案 篇一

【教学目标】

1、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感受文章的的感人之处。

2、品味文章中细腻的描写,领会物象与其内在情感的联系。

3、认识战争的残酷性,感悟内在的人性美。

【教学过程】

一、物象导入

要求学生用“蜡烛”造一个句子,比较评价这些句子的妙法所在。

(设计意图:意在言语训练中引出本文学习:今天我们将学习一篇〈蜡烛〉的课文,看看这篇文章中“蜡烛”有何意义。)

二、内容感知

阅读后完成100字以内的课文简介。

(设计意图:此环节视班级情况给予一定的提示,但简介中必须含“蜡烛”二字,目的在于以写带读,训练学生的整体感知能力,概括能力。)

三、语言品味

朗读交流文中耐人寻味的语句,品味细腻感人的描写。

1、11次炮火描写。

(为人物活动设置了一个典型环境,写出了德军的残忍疯狂,突现了老妇人的不顾生死、临危不惧。)

2、6次对蜡烛的描写。

(烛光,象征着红军烈士的生命之光,寄托着南斯拉夫人民对红军烈士的哀思,是两国人民战斗情谊的见证。)

3、4次黑色围巾的描写。

(表达沉痛哀悼的庄重情感,写出了老妇人与牺牲的苏联红军战士之间跨越国界的深沉而强烈的母亲般的爱。)

4、三爬三跪的动作描写。

(三次“爬”写出了老妇人年老力衰,三次“跪”写出了行动不便老妇人对牺牲战士的沉痛哀悼。)

(设计意图:此环节采用小组学习与班级交流相结合的形式,重在引领学生通过朗读揣摩文中的描写手法,认识战争的残酷、蜡烛的的深沉含义、围巾所渲染的庄重气氛、老妇人对红军烈士的深厚情谊。)

四、延伸拓展

1、完成句子:这是一支 蜡烛,它 。

(设计意图:此题置于“延伸拓展”部分,实际是对本文学习的一次总结与深化,既是内容概括,又是情感深化,与“内容简介”有相通的部分,但又更进一层。例如:这是一位南斯拉夫老妇人点在苏联红军烈士坟前的蜡烛,它燃烧出的是红军烈士的生命之光,它寄托着南斯拉夫人民对红军烈士的哀思。)

2、交流其他有特定含义的物象。

(设计意图:所谓“一切景语皆情语”,不仅仅是蜡烛,生活中,文学作品中还有许多事物赋予了人们的情思,以此题延展学生在课堂学习的空间。)

五、布置作业

课后从物象、内容、情感三方面赏读《百合花》(茹志鹃)。

(设计意图:这篇小说是借白净纯洁的“百合花”的意象来表现中国战争中小通讯员和新媳妇他们都有百合花一样高尚纯洁美好的心灵,军民之间的感情也像百合花一样纯洁高尚美好,战士和战士之间的情感也像百合花一样纯洁高尚美好,一句话,百合花,象征着人性美性格百合花。在题材、主题与写法上与蜡烛一文都有相通之处,课外阅读既是巩固课堂教学,也是拓展训练。)

《蜡烛》教案 篇二

【教材分析】

《蜡烛》是前苏联作家西蒙诺夫的作品。作品刻画了一位南斯拉夫母亲,文中只有关于她的动作描写,没有语言描写。透过细腻的动作描写可以感受人物的心灵,感受这位南斯拉夫母亲对红军烈士的至情至爱。作品突出蜡烛这个细节,赋予作品一种亮色。抒情诗般的结尾,深情赞美了南斯拉夫人民对苏联红军的深厚感情。根据课文特点,要着力探究这位南斯拉夫母亲的心理活动,根据她的一举一动感知她的内心世界,并从字里行间体味在冷静的叙述中包含的作者的感情。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语言环境,揣摩语句意思。

2、根据课文特点,着重体会人物思想感情的深度。

3、领会战争的残酷,体会反法西斯同盟各国战斗的友谊。

【教学重难点】

1、揣摩语句意思。

2、体会人物思想感情的深度。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学生简介作者背景,教师适当补充

二、整体感知

本文讲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注意把握记叙要素。)

三、粗略探究

1、读了本文,肯定有一些片段令你感动不已,请找出来,在小组中讨论。

2、学生找出自己感动的片段并朗读、分析。

3、老师总结:感动表现在哪些方面呢?

⑴题材感人:

战争、炮火、蜡烛、烛光等。

⑵事件感人:

环境危险,炮火连天;老妇人年老体弱,掩埋烈士非常吃力;老妇人像掩埋亲人一样掩埋烈士;在坟头上的蜡烛有着特殊的意义。

四、精细探究

1、教师指定探究问题:

⑴揣摩语句(课后第二题)。

⑵试分析蜡烛有什么特殊意义。

2、学生分组探究问题。

3、各小组代表发言,进行全班交流,教师参与。

五、拓展延伸

透过细致的动作描写,设想老妇人的心理活动。

六、布置作业

把设想的老妇人的心理活动整理在练习本上。

《蜡烛》教案 篇三

目标定向:

1.探究作品中人物的心理活动,感受人物的内心世界。

2.学习作者通过细腻的动作描写刻画人物性格的方法。

3.体会作品中所表现的各国人民在战争所凝结的友谊。

重点与难点:

学习用动作、心理活动刻画人物性格的方法。

教材分析:

这篇战地通讯是一首赞美诗,一曲颂歌。赞美反法西斯同盟各国战斗的友谊,讴歌南斯拉夫人民对苏联红军的深厚感情。

“在炮火烧焦了的土地上,在炸弯了的铁器和烧死了的树木中间,那位南斯拉夫母亲的惟一珍爱的东西──她的结婚的花烛──还是明晃晃地点在一个苏联青年的坟头。

“这一点火焰是不会熄灭的。它将永远燃着,正像一个母亲的眼泪,正像一个儿子的英勇,那样永垂不朽。”

这位苏联青年,红军战士,是为解放南斯拉夫而牺牲的,他牺牲在南斯拉夫的土地上。坟堆是南斯拉夫老妇人育乞西为他堆的,她不忍红军烈士暴尸战场,她要让红军烈士安息在南斯拉夫国土上。老妇人对一个苏联青年情同母子,他们之间已经没有国界,这是反法西斯同盟的军民用血肉凝结的情谊。烛光,是红军烈士生命之光;烛光,寄托着南斯拉夫人民对红军烈士的哀思;烛光,是两国人民战斗情谊的象征。

这种血肉凝结的情谊是如此深厚:老妇人置生死于度外,她是冒着炮火安葬红军烈士的;老妇人年老体弱,她是不顾艰难,用双手舀干弹坑里的积水,用双手把烈士遗体拖进弹坑,用双手捧土,一捧一捧堆成坟堆的;老妇人摆正了烈士遗体,还吻了死者的嘴唇和前额;老妇人为悼念烈士,拿出珍藏45年的结婚的喜烛,点在坟上。

教学方法:

自学、点拨、研讨、探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入境生趣

在炮火烧灼了的战场上,在炸弯了的铁器和烧死了的树木中间,一位南斯拉夫母亲将珍藏了45年的两支结婚花烛,点在一位苏联红军士兵的坟头。让我们穿越时空,去目睹那悲壮而崇高的一幕,感受反法西斯阵营的军民用血肉凝结成的情谊。

二、自学生疑

1.给加点字注音

拂晓 瓦砾 地窖 鞠躬 颤巍巍 舀水 腋窝 揣在

2.学生介绍搜集的有关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知识。

三、学习释疑

1.速读课文,然后说说课文是以何场战争为背景来加以描写的?请找出文章中能够反映时代背景的语句。

这是一篇战地通讯。1944年,苏联红军进行战略反攻,分别从南北两侧驱逐法西斯德军。西蒙诺夫作为随军记者,在采访的过程中收集到了这则感人肺腑的故事。这则故事选自散文特写集《从黑海到巴伦支海》。要求学生找出相应的语句加以诠释。

2.根据课文内容,猜测作者是何种身份的人?说出相应的理由。

引导学生了解课文作者:

西蒙诺夫,苏联俄罗斯作家。生于军官家庭。1934年开始写作。1938年毕业于高尔基文学院。曾任《文学报》主编、《新世界》杂志编委、《文学俄罗斯》报编委等职。1939年任军事记者,以后一直从事战争题材的创作。剧本《我城一少年》(1941)表达了苏联人民对即将来临的战争的必胜信心,长篇小说《日日夜夜》(1943~1944),描写了苏红军在保卫斯大林格勒战役中的英勇事迹。战争后期,曾随军经过东欧各国,直至柏林,写有特写和短篇故事集《从黑海到巴伦支海》(4卷)。战后曾到过美国,写有剧本《俄罗斯问题》(1946),该剧本揭露了美国统治集团发动新战争的企图。还发表有诗集《友与敌》。《我城一少年》《俄罗斯人》《日日夜夜》《俄罗斯问题》《友与敌》均获得斯大林奖金。

西蒙诺夫曾于1949年10月访问我国。1950年出版《战斗的中国》一书,描写了中国人民进行的解放战争。1957年至1971年发表《生者与死者》三部曲获1974年列宁奖金。

四、点难拨疑:

1.速读课文,复述课文,然后再用一句话概括出课文的主要内容。

引导学生复述课文内容,然后交流并讨论。

本文描写一个南斯拉夫老妇人冒着炮火,掩埋一位苏联红军的遗体后,将珍藏多年的喜烛点燃在烈士坟头静静陪伴到拂晓的感人故事。

2.学生朗读课文,把握文章的记叙要素。

时间: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1944年9月19-20日

地点:贝尔格莱德的萨伐河上一座桥前的方场

人物:老妇人玛利?育乞西、苏联红军士兵柯拉耶夫

事件: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一位苏联红军战士在南斯拉夫国土上牺牲了,一位饱受法西斯侵略战争之苦的南斯拉夫母亲不顾枪林弹雨,以惊人的毅力安葬了烈士,拿出自己珍爱的结婚的花烛点在烈士坟头。

3.梳理文章思路:从叙事过程看,全文共分四部分。

第一部分(1-7)讲红军战士偷袭牺牲。

第二部分(8-31)讲老妇人冒着炮火掩埋烈士。这一部分是全文的核心。

第一层(8-13)炮火余生,发现烈士。

第二层(14-26)冒着炮火,掩埋烈士。

第三层(27-31)点燃蜡烛,守护烈士。

第三部分(32-42)老妇人的英雄行为感动了红军战士。

第四部分(43-44)再现并赞美蜡烛的火焰。

五、反思学习:

了解文体:战地通讯。(可与第一课比较阅读)

(一)通讯的特点

通讯与消息比,不仅需要六个新闻要素(人物、时间、地点,事件发生的原因、经过和结果)齐全,还要报道新闻事实的情节、细节。通讯分事件通讯和人物通讯。通讯的表达方式,不仅用叙述,还要较多地采用描写。议论、抒情等。

(二)通讯与消息的区别

同:用事实说话。

异:

1.内容上,消息简略单纯,通讯详尽、具体、形象。

2.形式上,消息程式性强,通讯创造性强。

从结构上看,消息由标题、导语、主体、结语和背景组成,通讯跟一般记叙文相似,没有固定格式,每一篇都有自己独特的结构形式。

在表达方面,消息主要用叙述。通讯表达方式丰富多样

在语言上,消息简洁朴素。通讯具体详细。

3. 时效上,通讯不如消息迅速及时。

六、迁移创新。

七、布置课外作业:基础训练

《蜡烛》教案 篇四

教学目标:

分析品味重点语句,把握文章思想感情

1、分析人物动作描写,体味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

2、体味文章思想感情,感受人物丰富的情感世界。

重点难点:

通过分析人物外貌、动作描写,品味感受人物丰富的情感世界。

教学时数:

1课时

教学准备:

1. 预习课文,

2. 查找有关二战时期解放南斯拉夫的情况

教学步骤:

一、导入:

蜡烛,曾是人们常用的照明工具,在黑暗中,一点昏黄的光往往勾起人们内心深处的情感,勾出无限遐想。于是,无论中外,都有许多诗文以蜡烛为题。例如,李商隐的“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现在,蜡烛已失去它本身的实用价值,但我们仍常用它来寄托某种情感:喜庆,或是忧伤……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西蒙诺夫的《蜡烛》更是抒写了一种人类最美好的情感,纯洁而又令人震撼。

二、检查预习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拂晓 瓦砾 地窖 鞠躬 颤巍巍

2、介绍二战解放南斯拉夫情况。(建议小组讨论候选代表发言)

3、作者简介

三、整体把握,感知课文:

1.自由朗读:读懂大意。

2.目的寻读:为了突出某种形象、某种感情,作者往往会对有些内容反复交代和描写。文章对哪些内容进行了不厌其烦的反复描写?理解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

对德军炮火的11次描写

对蜡烛的6次描写

对黑围巾的4次交代

对老妇人动作的反复描写(3次“爬”、3次“跪”)

提示:

对炮火的多次描写,为人物活动设置了一个典型环境,写出了德军的残忍疯狂,突现了老妇人的不顾生死、临危不惧。

在一个特殊的环境、特殊的氛围中,反复描写蜡烛有着特殊的意义。烛光,象征着红军烈士的生命之光,寄托着南斯拉夫人民对红军烈士的哀思,是两国人民用血肉凝结的深厚情谊的象征。

“黑色的大围巾”表沉痛哀悼的庄重情感,写出了老妇人对牺牲的苏联红军战士的跨越国界的深沉而强烈的母亲般的爱。

3次“爬”写出了老妇人年劳力衰;3次“跪”写出了行动不便的老妇人对牺牲的苏联红军战士的深痛哀悼。

四、探究写法,揣摩感悟:

1 、再读全文,其中是否有些片断令你感动?请你为大家朗读一下,并说说令你感动的原因。(学生任意选择片断朗读,原因的说明言之成理即可。可选择重点语句作详细的讨论和分析)。

题材感人,重点描写老妇人掩埋苏联烈士的过程,突出蜡烛、烛光。

感人的原因:环境危险,炮火连天;老妇人年老体弱,掩埋烈士非常吃力;老妇人像掩埋亲人一样掩埋烈士;点在坟上的蜡烛有特殊的意义。

2.课文倒数第二小节这样描写,有什么作用?

勾画了战后的环境、烛光的背景,控诉着法西斯强盗对人类文明的肆意践踏,再次点出烛光非同寻常的意义,足以表现南斯拉夫人民对红军烈士至高无上的感情。这种感情,不分国界,情胜母子,它建立在正义的反侵略战争的基础上,是人类最美好的感情。

3.文章中的老妇人始终没有说一句话,她丰富的内心世界是通过动作来表现的,给我们留下了难忘的印象。精读文章倒数第四、五两段,展开想像,揣摩一下老妇人有哪些心理,回答问题。

投影思考题:

1.老妇人为什么不说话,她心里是怎样想的?

2.老妇人为什么对他们深深一鞠躬?她心里是怎么想的?

学生齐读或分读,自由讨论交流,教师引导学生体会课文意蕴,启发学生就文句提出一个个问题推想。

五、教师小结

文章中的南斯拉夫老妇人不顾生死,不顾年老体衰,满怀爱意地埋葬苏联红军烈士的遗体,这种感情,达到了跨越国界,母子情深的境界,使我们每一个人的思想都得到升华。

六、布置作业

把你设想的老妇人的心理写下来,整理到练习本上,300字左右即可。

《蜡烛》优秀教案 篇五

一、谈话导入

1.昨天我们读了课文,知道《半截蜡烛》是发生在二次大战期间,当时的法西斯用非常残暴屠杀……

2.看录像

(这里的多媒体课件玫们〉胶么Γ?浅S行АD谌莸难≡窈蜕杓埔彩潜冉鲜手械摹#?br>

3.看着这血淋淋、沉甸甸的画面,你们想说些什么呢?

(1)法西斯、和法西斯斗争

(2)教师点评

(一种情境的渲染)

二、新授

1.就是这样的誓言,伯诺德夫人一家也是为了这一目标而去和敌人进行斗争,知道他们怎么做的?

(1)学生说

(2)千方百计地和敌人周旋

2.在这场斗争中,留给你印象最深刻的是什么?

(1)学生说:伯诺德夫人和机智

(2)学生说:杰克……杰奎琳……

(3)当时戴高乐将军要颁发一枚勋章给他们,你们觉得应该给谁呢?

(4)学生不一

3.请大家自读课文,说说看勋章颁发给你支持的那个人究竟有什么理由呢?把你认为能够体现他的词句划下来。

(1)学生读

(2)找到的同学可以和你的同座好好交流,好好说说你们的想法

4.你想把这枚勋章颁发给谁呢?

(1)学生:颁发给伯诺德夫人,因为是她起头保护秘密的,我是从这里看出来的,……从这里看出伯诺德夫人十分勇敢和机智……

老师不断地追问:这样的办法好在什么地方?为什么这样做敌人就不怀疑呢?

我们来看看,这么好的办法是在情况下想到的呢?

学生说:她看着两个脸色苍白的孩子(在非常危急的情况下,)

这么危急的情况,这么严重的情况,这么同学有没有读出来,请一位学生来读读。(自读――指名读――齐读)

看看这么危险的情况下,伯诺德夫人的表现是什么样的?再读读相关的文字,你有没有新的收获。

学生读

学生说:轻松自然、不露马脚

请你好好地读读(指名读、教师范读)

还从哪里看出来?(齐读――指名读)

读到这里,我们不禁感到伯诺德夫人多么机智勇敢,想演一演吗?(想)那你可要好好地准备准备了,仔细揣摩一下她的动作、心理和表情了。(学生准备――指名演)

老师做旁白,一名学生演。

表演得怎么样?同学们评价一下。(应该轻轻地吹,这样做的好处是什么?书上用了一个什么词?“急忙”师生交流,通过插图来理解,伯诺德夫人站在德军的身后,可以急忙,但是在德军面前却是非常从容的。她的表情应该是什么样子的呢?应该是微笑的,语气要变更一下。我们读书就是这样一遍又一遍能读出不同的味道来。)

再演一次。学生读伯诺德夫人的心理活动,教师旁白,学生演。

比刚才演得怎么样?有进步

我们从伯诺德夫人的表现……(不露马脚)

(我觉得这个词语用得并不是很好。“马脚”这个词语好像是个贬义词,但是老师在学生第一次说出来的时候并没有提出来,后面就有学生不断地用这个词语,用“不露声色”是不是更好一些呢?)

5.我知道很多同学想把勋章颁发给杰克,对吗?你们的理由是什么?

(1)学生说:

(2)我们来联系当时的情形一起来看看,当时时间正一分一秒地过去(听摆钟的声音)在这样的声音中,你们感受到什么?

(3)这燃烧的蜡烛就是生命,就是情报……

(4)就是在这么危急的时刻,杰克的表现是什么,请大家自己读读课文。

(5)学生说:慢慢地站起来,十分镇定

(6)让我们带着镇定的语气来读读这段话。(学生读)

(7)除了这里,你还从哪里看出来?

学生说:

当时的敌人表现是什么呢?一起读读敌人表现的语句。

“一把夺回烛台”你们能看出什么?

这里看出杰克的从容。但是他为什么要一定把柴搬回来呢?还有谁说?(师生交流)

(这个问题追问得很好,体现了老师对于人物形象在备课时做了充分的准备。)

如果不去搬柴,就没有斗争的希望了。(请你读读相关的语句)这里有杰克的期待吗?请一位学生读一读,我们一起来读读。(学生齐读)两遍

6.还有同学想把勋章颁给杰奎琳

(1)教师语言朗读部分文章,配着钟摆的声音,“这时杰奎琳站了出来……”你们感受到什么?

(2)师生交流

(3)还有谁找到了什么理由吗?

杰奎琳在“娇声”地说话,……请你用娇声的语气来读,娇声地说话可以让人感觉非常可爱。(读读)

你还从这里看出什么?

(杰奎琳选择了一个司令官,而没有选择中尉,中尉是个什么人,选择对象很合理,)

(天黑了,我要上楼睡觉,选择了一个合适的理由)请你读读,老师范读,老师和他读得不一样,你们体会出什么。

这样可怜的小女孩,可以得到敌人的同情。

你们还从哪些地方看出来呢?学生说:她镇定地向敌人道了声晚安,(教师点评)

再看看插图,她上楼了,你们体会一下(用手护着蜡烛,生怕蜡烛灭了,她真想……学生说,可她还是向军官道了晚安。)学生读

就在她……

她在最后一刻拯救的是……

这样的孩子颁发给她,应不应该呢?究竟怎么办?请大家快速地读读课文,把三个人物联系起来读读,看看,考虑一下。

(学说读书、交流)

7.师生交流

(1)学生说:应该颁发给伯诺德夫人:因为杰克和杰奎琳是在伯诺德夫人做了榜样之后,才会跟着做的。

(2)我觉得应该颁给杰克:因为他很勇敢而且镇定,

(3)窝想颁给他们全家,因为是他们合作保证了情报的安全。

(4)我同意大家的看法……

8.电脑出示,二次大战的结局(二次大战)

9.课文学到这里,你想说什么?

(1)德国法西斯为什么要侵占别的国家

(2)课文为什么以“半截蜡烛”为题?

(3)还有其他问题吗?学生为什么发生战争?

(4)我们的同学真会读书,一边读书,一边

刚才的问题,我们下节课再研究,明天我们将进行课本剧的表演

(这里又是败笔,欺骗学生的败笔。对于这一点的论述,我已经放在了《盐城听课有感》的专题里面了,这样对待学生是不公平的,你应该知道,学生都是拿教师的话当做“圣旨”,也许有学生会在那晚准备很长时间的道具或者台词,第二天班主任老师告诉他不演了,他的心里会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

总的来说,又一次看了这篇教案,回忆了老师在课堂教学中的点点滴滴,我发现,老师是用心良苦的,为了这节课老师做了很多精妙的设计,做了很多独特的构思,体现了老师的真心。她真的希望学生能在一种情境下学习,提升。我自叹不如。

《蜡烛》教案 篇六

教学目标:

1、积累词语,并学会运用。

2、了解课文内容。

3、分析文中反复的描写,体味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

教学重点:教学目标3

教学难点:分析文中反复的描写,体味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

教学过程:

一。布置预习导学

1、辨字形,读准字音

烧灼()拂晓()腋窝()匍匐()瓦砾()

地窖()颤巍巍()迫击炮()明晃晃()

覆()舀()揣()

2、解释词语:

(1)拂晓:天快亮的时候。

(2)精疲力竭:形容非常疲劳,一点力气也没有了。竭:尽。

(3)名副其实:名声与实际相符合。

(4)肃穆:严肃而恭敬。

(5)匍匐:爬行。

(6)瓦砾:破碎的砖头瓦片。

(7)永垂不朽:精神等永远流传,不可磨灭。

二。指导学习研讨

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⑴导入:许多古诗文中以蜡烛为题抒发感情,如“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现在,蜡烛已失去它本身的实用价值,但我们仍常用它来寄托某种情感:喜庆,或是忧伤……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西蒙诺夫的《蜡烛》更是抒写了一种人类最美好的情感,纯洁而又令人震撼。

⑵板书课题,简介作者:西蒙诺夫(1915-1980),苏联作家。

⑶检查预习情况

2.初读课文,整体把握文意

⑴学生快速自读课文,标上自然段,概述课文内容。

明确:一位苏联青年红军战士,为解放南斯拉夫而牺牲,一位南斯拉夫妇女不忍其暴尸战场,不顾年老体弱,艰难地将其掩埋,并将珍藏了45年的两支结婚喜烛点燃在战士坟头,悼念烈士表达敬意。

⑵学生交流。

提示:这是一篇通讯,阅读时注意记叙的六要素。

3.细读课文,发现问题

同学们有没发现文中对一些内容进行了不厌其烦的反复描写?能找出来吗?大家一起来找一找,我们一起来分析一下为何要对这些内容进行反复的描写?(尽量让学生自己找一找,划一划,然后归类)。

提示:炮火(11)老妇人的黑色围巾(5)老妇人的动作“跪”、“爬”(各3)烧焦的树木、闪烁的蜡烛(6)等内容进行了反复交代和描写。

4.这些反复描写有什么作用?

学生找出交流,讨论其作用

①对“炮火”的11次描写,突出了当时环境的危险,更突出了老妇人不顾生死、临危不惧的高尚品格,同时也使我们为老妇人的行为而感动

②对“蜡烛”的多次描写,说明蜡烛有着特殊的意义。烛光,象征着红军烈士的生命之光,寄托着南斯拉夫人民对红军的哀思,是两国人民战斗情谊的见证。

③对“黑围巾”的5次描写,表现了沉痛哀悼的庄重情感,渲染了肃穆气氛,突出了老妇人与牺牲的苏联红军战士之间跨越国界的深沉而强烈的母亲般的爱。

④三次“爬”写出了老妇人年老力衰。三次“跪”写出了行动不便的老妇人对牺牲战士的沉痛哀悼

5.语言实践

文中有哪些片段令你感动?请为同学们朗读出来,并说说你感动的原因。

6.布置作业:

“红军士兵们目送着她走远了。他们小声地谈论着,似乎怕惊扰那肃穆的空气,他们穿过方场,走过桥,赶上他们的连队,投入战斗。”

他们谈论是什么?请写一段他们的对话,不少于150字。

《蜡烛》教案 篇七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在语境中理解“绝妙”“绝密”“厄运”等词语的意思。

2、小组合作学习,抓住人物动作、语言、神态体会伯诺德夫人一家在危急关是怎样与德国军官巧妙周旋的,在理解的基础上学习简洁概括主要事件。

3、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和引读,感受母子三人在凶残的侵略者面前表现出的沉着镇定、勇敢机智的品质,学习她们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师:同学们你们能说说你对战争的看法吗?

2、师:战争是残酷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就是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战争,(出示二战图片)今天,老师就和大家一起学习一个发生在二战时期法国沦陷区的一个真实而又惊心动魄的故事。

板书课题:19、半截蜡烛

二、学习第1、2节,了解蜡烛的作用,初步体会主人公的“勇敢机智”。

1、过渡:别小看这半截蜡烛,它的作用可真不小!那么到底这半截蜡烛有什么用呢?

2、指名读1、2节,学生思考。(这是藏有绝密情报的半截蜡烛)

3、学生交流,教师随机教学“绝密”。板书:绝密情报

4、有这么一家三口,就参加了传递情报的危险工作,这一家三口子分别是(板书:伯纳德杰克杰奎琳)

4、为了保护绝密情报,谁想出了一个主意?这个主意是什么?这个主意怎么样?直线画出来。(点击出示)

最后,她终于想到了一个绝妙的主意——把装着情报的小金属管藏在半截蜡烛中,然后把它插在一个烛台上。

“绝妙”是什么意思?谁用拆字法来解释一下这个词语?

5、这个主意妙在哪里?(自由读,体会主意的绝妙)(藏哪里?摆哪里?)

6、朗读指导:正如人们所说,越危险的地方越安全,险中求胜这可真是一个绝妙的主意!让我们为这个出其不意的妙计,更为女主人的勇敢机智而喝彩——(齐读)

三、学习3——7节,体会人物沉着镇定、勇敢机智的品质。

一读:体会保护情报的重要性。

过渡:没想到这不起眼的半截蜡烛躲过了敌人的一次又一次的搜查,然而,一天晚上,屋子里突然闯进了三个德国军官。蜡烛被点燃

1、出示句子。

伯诺德夫人知道,万一蜡烛燃烧到金属管处就会自动熄灭,秘密就会暴露,情报站就会遭到破坏,同时也意味着他们一家三口生命的结束。

2、自己读读这句话,看看句子中哪个词出现的最多,从中你体会到情况怎么样?(每出现一次,情况就越严重,付出的代价就越惨重)

3、是的,一旦秘密被发现,后果不堪设想,作者连用三个就会强调了情况危急,后果的严重。你能把这么严重的后果读出来吗?自己试一试,谁来读这个句子。轻一点,慢一点,千万别让敌人察觉,这可能,这可能

4、这可能影响到法国的这个战局,一起读。

阅读是学习,摘抄是整理,写作时创造。以上这7篇《蜡烛》优秀教案是来自于的蜡烛教案的相关范文,希望能有给予您一定的启发。

转载请备注原文地址:https://www.t7t8.net/jiaoan/504485.html
移动端网站原文地址:https://m.t7t8.net/jiaoan/504485.html